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陶渊明的资料精选(九篇)

陶渊明的资料

第1篇: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学习陶渊明的《饮酒》,备课的时候笔者思考:学生已经对陶渊明有相当的了解了,这篇诗歌我们要学什么呢?虽然这首诗结构精妙,意境高远,但是如果让八年级学生来花上大半节课时间,云里雾里的来探讨这些东西,未免有点得不偿失。但如果只让学生就文句去感受诗人此时此刻的情感,又未免太过容易,难以吃饱。怎么办?从哪入手呢?突然,笔者脑子里灵光一闪:不是要从学生以前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文导入吗?为什么不让学生将所有陶渊明的诗文都找出来,再翻开这首诗,将它们联系起来对陶渊明做个立体的认识呢?虽然文本资料是少了点,但学生最起码能对陶渊明及其艺术特点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这对学生应该更实惠吧。最后,笔者先把初中阶段学过的陶的诗文先复习了一下,然后就通知学生做点准备工作,当然如果有可能多找一些课外的陶渊明的诗文就更好,不过要先做些理解。

上课了,笔者单刀直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陶渊明的诗了,你们对陶渊明到底有多少了解?

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起来了,不等他们举手发言,笔者又发话了:你们都找来了陶渊明的诗文吗?发言请联系文本作具体的分析,不要泛泛而谈。最好依照课内学过的先后顺序谈,大家会听得更明白些。

同学:那我先说《桃花源记》,我认为我首先看到一个对现实非常不满的陶渊明,因为他虚构桃花源的故事就是曲折的表现这一点。

同学:他对现实社会不满却又无力改变,所以我看到一个非常苦闷的陶渊明。

笔者肯定了他们的发言,并进行了简要的板书。接着,笔者进一步启发他们:陶渊明不满现实却又无力改变,我们来看一下,陶渊明脚下有几条路可走?他又选择了那一条?

同学们沉默了一会,还是没人发言。笔者再提醒:陶渊明不是做过县令吗?为什么他挂印而去?

同学:他不想与官场上那些人同流合污。

笔者说:对,他可以与那些人同流合污,这是一条路。但他没选择这条路。还有什么路?

同学:它可以揭竿而起,像那样带领一群人那个社会。

笔者说:这的确也是一条路,但你太抬举了陶渊明,他可能缺少那种政治抱负或政治野心,所以他也没选这条路。那么他还有什么路可走呢?

稍停了一下,很多同学都在小声地说:他可以逃避。

笔者问:他逃哪去呢?一个同学抢着说:桃花源。

笔者说:要真有桃花源,他肯定去。――那个渔夫莫非就是他?――他逃到我们江西的庐山脚下,过起了一种――

大家异口同声:田园生活!

笔者引导:对,所以才有了《归园田居》和《饮酒》等诗文,你们觉得《五柳先生传》是否也是写在这之后呢?下面请大家继续按顺序说。

同学:我在《归田园居》里看到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看到了他回归田园后的轻松惬意。

笔者板书并提示:联系课文。他继续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就是。劳动时间那么长,可见他兴趣很高。带月而归也是一种享受吧。

同学:“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也能说明问题。

笔者插话:这个“愿”我们是怎么理解的?他想了一下,继续说:应该是他不想再回到那讨厌的官场,希望这种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不要被打扰。

笔者表扬:你理解得很好。――那大家再说说《五柳先生传》吧。

同学很快举手:不慕荣利,率真自然。

同学:好读书,不求甚解。

同学:常著文章自娱。

……甘于贫困。

可能是上单元刚学的原因,学生对文章都很熟,一下子噼噼啪啪地说了很多,笔者板书都应接不暇。

板书后,笔者要求学生注意联系前后所学,形成立体印象。

笔者问:陶渊明又会读书又会写文章,却只用来自娱,这是不是太可惜了?这与古代提倡的学而优则仕不相符啊。这与前面我们看到的哪方面有关或相应呢?

同学说:不与他们同流合污。他不慕荣利,他厌恶官场。

笔者继续问:他生活那么贫困,却“晏如也”,这在前面的诗文里已经作了哪些注释?

同学说:他实现了他的愿望,他热爱田园生活。

笔者表扬:很好,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将学过的东西进行综合分析并抽丝剥茧了。这是一个进步。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再来学习新课就容易多了。

接下来笔者让同学先对诗句作了初步的理解。然后说:同学们,我们头脑中已经有了陶渊明的基本形象,但可能还不够完整清晰。就好比绘画中人物的轮廓已经画好,就差进一步渲染、润色了――下面我们一起讨论一下:看这首诗中又让我们多了解了陶渊明的什么?或者又印证了前面看到的什么?

略作讨论后,有同学举手了:

――我再次看到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资料里说,这个“车马喧”正是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心远地自偏”的“心远”也正是指远离官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体现了他此时此刻的悠闲自在。

笔者要同学为发言的同学鼓掌。

笔者问:说到他的轻松愉快,我觉得这首诗中有一句景中含情的句子与《归园田居》中的一句作用完全一样,知道是――

――飞鸟相与还。学生又是异口同声。

笔者问:田园诗人是不是都对田园很喜欢?

――那是肯定的。

笔者补充说:查了一下资料,知道此诗写于陶渊明归隐田园 20年时,20年了,他老人家竟然还是如此执着,可见他真是地地道道的田园诗人了,他爱田园简直就是老鼠爱――大米了!(笑)

笔者问:有没有新的发现?

同学们在俯首思考,好久没声音。笔者只好又提示:最后作者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你们是怎样理解这个“真意”的?以前他还只是一种“愿”,现在已经悟出了“真意”,这说明了什么?

笔者看到同学仍然回答不出,只好再提醒:大家认为“此中”的“此”是指什么?大家讨论后,笔者又问:“此中有真意”要怎么理解?

迂回了一下后,大家终于明白:“真意”就是陶渊明理解的生活的真谛。笔者抓住机会启发学生理解:从有这个“愿”到明白“生活的真谛”,可以说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种人生的升华,是所谓的“得道”。这种人就是我们说的高人。

第2篇: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关键词】田园诗;思想;影响

东晋建立后一百年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从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渊明的出现,才使诗歌艺术的脉络重新接上,并增添了许多新的充满生机的因素。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创了田园诗新的题材。他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朴真率、淳厚善良,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世的士大夫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的家园。一方面可以掩护他们与虚伪、丑恶划清界限,另一方面也可使他们得以休息和逃避。他们对陶渊明的强烈认同感,使陶渊明成为一个永不令人生厌的话题。

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一位代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他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运》等作品,都是其艺术化人生的写照。他求为彭泽县令和辞去彭泽县令的过程,对江州刺史王弘的态度,抚弄无弦琴的故事,取头上葛巾漉酒的趣闻,也是其艺术化人生的表现。而酒,则是其人生艺术化的一种媒介。陶渊明可以说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陶诗的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

田园诗和山水诗往往并称,但这是两类不同的题材。田园诗会写到农村的风景,其主体是写农村的生活、农夫和农耕。山水诗则主要是写自然风景,写诗人主体对山水客体的审美,往往和行旅联系在一起。陶渊明的诗严格地讲只有《游斜川》一首是山水诗,他写得多的是田园诗。田园诗是他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

陶诗的一大特点也是他的一种开创,就是将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久而弥淳的诗味。在他以前,屈原、曹操、曹植、阮籍、陆机等都着重于关乎国家政治的题材,陶渊明着重写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家常话写家常事,写得诗意盎然。

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的,只是不露痕迹,显得平淡自然。正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例如:“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其一)“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杂诗》其二)“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其一)“待”字、“掷”字、“贮”字,这三个动词都是常见的,看似平淡却很精彩,不可更易。

关于陶诗的艺术渊源,钟嵘《诗品》曰:“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其后多有反对此说的,今人则多表示赞同。从今存应璩诗以及关于应璩的传记资料看来,他与陶渊明很不一样,与其说陶诗源于应璩,不如说源于汉、魏、晋诸贤,应璩一人不足以笼罩他。如果一定要说得具体些,可以说陶诗源于《古诗》,又绍阮籍之遗音而协左思之风力,魏晋诗歌在他那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陶渊明的诗歌,内容是复杂的,因此不同方面的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不同的作家,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他诗歌中所表现的光明峻洁的人格和坚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教育了后代文人不屈服于权贵,不与庸俗之流为伍。唐代大诗人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不屈的性格,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诗人高适在做封丘尉时,对“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的现实无法容忍,也“转忆陶潜归去来”,要学陶渊明那样与污浊的现实一刀两断。在强敌压境或政治十分黑暗、社会变革即将到来的时候,他的“金刚怒目式”的作品,他的疾恶除暴的精神,也给作家以巨大的支持与鼓舞。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曾在一首〈水龙吟〉词中高声唱道:“须信此翁(指陶渊明)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处于从封建社会末期转向旧民主主义革命初期转折点上的诗人龚自珍也曾赞许陶渊明说:“陶潜诗喜咏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舟中读陶诗三首》。他的桃花源理想对后代也有积极的影响,北宋进步的政治革新家王安石曾歌颂这个社会是“虽有父子无君臣”,对“闻道长安吹战尘”的现实表现了深沉的感慨。康与之的《昨梦录》写一出世人世界,显然是模拟《桃花源记》,其中也提出“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台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均之。”“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衣食于他人耳。”这是封建社会里决不能有的。另一方面,陶渊明诗中平静安谧的境界,逃避现实的思想也影响了一些作家的人生和文学创作。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晚年退隐生活中,宋代文学家坡在谪居海南时期,都酷爱陶渊明,实际是在他那超脱现实的态度中寻求精神的安慰。虽然白、苏在一定时期内对现实的态度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自己,但这种影响作用无疑也是存在的。宋以后许多过闲居安逸生活的士大夫喜爱陶渊明,大多也是从这一方面出发的

陶渊明在当时只以隐士著称,他的文学创作没有得到高度的评价,这是因为他平淡自然的风格与当时崇尚的华丽文风不合。萧统是第一位发现陶渊明文学价值的人,既推崇其人格也推崇其文学。到了宋朝,特别是经过苏轼、朱熹的弘扬,以及汤汉对其作品的诠释,陶渊明才真正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这地位一直保持到今天,并获得了世界的声誉。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失意或厌倦了官场的以后,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由于陶渊明的吟咏,酒和菊已成为他的象征。古代文人爱酒的不少,但能识酒中之深味的,从饮酒中体悟人生真谛的,陶渊明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酒和陶渊明的生活及其文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阮籍饮酒有以醉逃祸和借酒浇愁的意味,陶渊明则是追求酒所助成的物我两忘的境界。陶渊明写菊其实并不多,一共六处,但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太著名了,菊便成了他的化身,成了中国文学里象征着高情远致的意象。在酒和菊之外,象征陶渊明的还有“孤云”:“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暖暖空中灭,何时见馀晖。”(《咏贫士》其一)陶渊明生前是孤独的,他的诗歌是一个孤独者的自白。他生命的光辉在他死后才逐渐放射出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其二),杜甫的这两句诗用在陶渊明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

陶渊明的天命思想在生死方面也有充分的体现。陶渊明的身体一向不好,“本既不丰”,再加上长期过着清贫的生活而又饮酒过度,所以到五十岁就急剧衰老,不久又发生晋宋易代的大变动,于是他在诗文中常常提到“死”。如他在50岁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于是留下一份遗嘱《与子俨等疏》,以表达对孩子们的疼爱。在这篇文章中,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样的话:“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他认为子夏的话正是“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的意思。因为,穷达、寿夭这类人生大事早已由天命注定,任何妄求、外请都无济于事。但陶渊明和所有人一样,不免有生之留恋,所以他曾想托青鸟向西王母进言“在世无所需,唯酒与长年”。他还曾服长生药,练长生功;虽然他明明知道“自古皆有没,万岁如平常”。但是在明白了生命的这种“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的不可改变性后,诗人产生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思想,尤其当死亡真正降临时,据他的老朋友颜延之说,诗人“视死如归,临凶若吉”。

正是因为陶渊明有了这种根深蒂固化为自己血肉的天命论思想,才使得他处变不惊,始终保持内心的平衡;始终以一个隐者的身份观察世态人情;始终保持自己傲岸的身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种处世态度,不仅影响了后世文人墨客的创作及思想,也为他的人生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

注释:

[1] 《晋书・元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 158页

[2] 《晋书・陶侃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 1768页

[3] [4]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4月第一版

[5] 《鲁迅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18册

[6] 《语文学刊》,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2003年第6期,第16页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4月第一版

[2]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7月版

第3篇: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关键词:《桃花源记》 《乌托邦》 异同

1. 《桃花源记》的内容及创作背景

1.1 《桃花源记》的内容介绍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以精炼的文字描述了武陵渔人来到桃花源的全过程,并按“游记”的时间顺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田园生活的图画。“土地平旷,屋舍井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①这里没有喧闹与斗争,更没有灾难和不公平,没有阶级,也没有剥削,人们可以自给自足,人人安居乐业的小村庄。“人人劳作,家家快乐”,简直就是人们世世代代一直所向往的人间的“仙境”。

1.2 《桃花源记》的创作背景

根据史料的记载,陶渊明生活在东晋,那时政治矛盾尖锐,社会生活也动荡不宁。《桃花源记》所描述的生活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是陶渊明及当时的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的生活,它体现了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也反映出人民群众对现实社会之不满的心理。②《桃花源记》反映出人民大众期待摆脱压迫和剥削的要求,具有的积极向上的社会意义。

2. 《乌托邦》的内容及创作背景

2.1 《乌托邦》的内容介绍

远在欧洲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在1516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乌托邦》(Utopia)。《乌托邦》借希斯洛蒂的旅行者之口,叙述他本人随航海家维斯普契(Amerigo Vespucci)到美洲,而又继续独自起航旅行,发现了完全不同于当时欧洲各个国家的一片海域,岛屿上有个国家的名字就叫乌托邦。莫尔所描述的乌托邦是一个共产主义社会的雏形:一切生产资料归国民所有,日常用品按需分配。那里的人民都从事生产劳动,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学习和研究科学,当然也有丰富的娱乐生活。乌托邦里没有堕落和罪恶。现在,乌托邦这个词语专指不现实、不存在、虚幻而完美的世界。

2.2 《乌托邦》的创作背景

托马斯・莫尔是十六世纪英国一位有名的人文主义者,《乌托邦》书中的思想,更多的体现了是人文主义的热忱,有其自有的特性。乌托邦中提出了公有制的概念,讨论了应该以人为本的文艺复兴的精髓,人民之间应和谐共处,尊重人的婚姻自由、宗教自由等与十六世纪英国人的生活相关的问题,莫尔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要消灭它。他创作的主要目的也是要批判和讽刺当时的英国社会,与乌托邦中的人民与当时社会的罪恶作了巧妙的对比,而达到谴责批判现实的目的。

3. 《桃花源记》与《乌托邦》异同之比较

3.1 两书的相同之处

人们心中总是有个理想的世界存在着,特别当现实与理想相差太远的时候。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后遂无问津者”作为结尾,天衣无缝,找不出任何破绽,让读者除了叹服,也没办法在细作询问,其实也暗指理想的世界的不可能实现。而莫尔则的《乌托邦》的真正含义是“乌有之乡”。《桃花源记》与《乌托邦》都讨论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两个社会的都属于很难发现的地方,如《桃花源记》中所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而乌托邦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也是极其隐秘:“乌托邦岛中部最宽处达两百英里,两端渐行狭窄。地形迂呈心月状,全岛周围长约五百英里。岛之两端隔海相峙,仅十一英里左右。海水由岛之两角流入,形成一片,……恰似一池静水。”③

此外,两个社会的人民都过着和美相处、世世代代安居乐业的生活。两个社会中的人民都是以从事以生产活动为主要职业,能够达到自给自足。每个人就如同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中,为了共同的幸福而努力工作生活。在一切财物充裕的时代,没有必要为了个人的财富而努力。

3.2 两书产生社会背景并不相同

如上文所述,《桃花源记》的创作时间在东晋,正值政治矛盾尖锐的时代,人民的社会生活动荡不宁,居无定所。陶渊明在写作的时候已经归隐田园十六年了,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数次投降,安于江左的一隅之地。朝廷内部生活荒淫,军阀连年混战,赋税繁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国家濒临崩溃的时代里,陶渊明的一腔理想无法实现,只得寄托希望于“桃花源”这个仙境。

而《乌托邦》创作的社会背景是十六世纪初期的英国。此时国王的权利威胁着贵族和教会势力,而农民和新资产阶级在政治目的不明确的前提下成为了王权的维护者。当时的资产阶级正处于原始资本积累的阶段,他们有着的特殊经济利益。马丁・路德发动了宗教改革,由此而激发起的各阶级反抗压迫剥削的斗争。摩尔在《乌托邦》中大胆的抨击了当时的“羊吃人”的社会现状,描写了人民的痛苦。

3.3 两书产生文化背景并不相同

此外,《桃花源记》与《乌托邦》的文化背景也不尽相同。《桃花源记》是以中国的儒家和中国道家文化为背景的。南北朝时期与中唐时期的中国属于政治纷乱的时代,却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酝酿了道学和理学的产生,这一时期思想与沉迷在中世纪的欧洲的黑暗是完全不同的。文中体现出陶渊明对大自然的珍爱,对自然社会的赞美,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以及对于隐士生活的向往,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④而莫尔的《乌托邦》是基督教的产物,他在求学阶段就深受柏拉图的《理想国》的影响。⑤在那里人人平等,选举民主,两书都在阐述基督教的教义:上帝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3.4 两书折射的社会现实不同

《桃花源记》的时代是晋宋易代之际,魏晋是个崇尚隐逸的时代,陶渊明的清明廉正,不与权贵之势苟同,因而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并逃避社会现实,长期隐居田园。陶渊明在文学作品中达到了作品与理想的高度统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桃园,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陶渊明在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的逃避,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莫尔的《乌托邦》想在其中折射的是英国社会,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在不断的压迫普通人民大众,对其进行深刻的讽刺和抨击。

注释:

①《桃花源记》:陶渊明

②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③ 托马斯托斯・莫尔,郭湘章译,《乌托邦》,台湾,国立编译馆,1966

第4篇: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关键词 陶渊明 人格 玄儒互补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一、玄儒互补的哲学观与顺化自然的人生观

魏晋时期,伴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这个时期的士人普遍追求具有玄远气质为外观的人格美,即以“玄心”,“洞见”,“妙赏”,“深情”为特征的魏晋风流。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嵇康与阮籍,穷途歌哭,放诞不羁,外佯狂而不受约束,内则批判名教与社会。陶渊明也是魏晋风流的代表,其真率与自由的生活态度体现了清谈之风。但不同于竹林七贤的是,他的生活姿态更加自然,更加融入生活。如《饮酒》其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诗写“采菊”,“南山”,“飞鸟”都诣在表达心境——即身在“人境”,心无“车马喧”的境界。在诗人采下篱下的,悠然昂首,与远处的南山冥然相会,山气幽远中,心灵与自然冥合一体,黄昏中的归鸟如诗人的心境般自由自在。平淡自然的画面实际上是诗人“心远”中对生活的真淳体味。是情与景的交融,物与我的合一,这就是陶渊明式的“风流”,为“玄学”人格注入了新的成分:心灵的自由超脱与日常生活自然平和地水融。

除了魏晋风流式的自然真率,陶渊明还有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与建功立业的抱负,如果说魏晋玄学与老庄思想给予陶渊明的是出世隐遁的心境,那么,儒家道统则赋予了陶渊明心怀天下入世有为的心志:“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年少便“游好在六经”。陶渊明人格构成中儒与玄的部分相互交织,使得他一直处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在仕与隐的徘徊中,他最终选择“拂袖归田里”,然而,他的隐遁并未如世人印象中的那么超脱。如《杂诗》其二:

这是陶渊明晚年所作的诗。在他隐退后,并没有时时都在田园风光中悠然高蹈,超然物外。回念过去的岁月,依然有“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的悲叹。然而,“欲言无予和”,也只能独自借酒消愁,漫漫长夜与茕茕孤影相随,谁人能解他的心志与苦闷?岁月无情催人老,曾经的雄心壮志无法实现,只有清冷的枕席为伴,凄冷落寞郁结于心,无法入眠。陶渊明是孤高的,同时也是孤独的。想当年,年少英姿,怀有远大志向,如今却在政治上一无所成,颇有英雄失路之感,诗人长叹“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在悲叹与愁苦中不能自已。陶渊明的隐逸中多多少少隐含着他怀才不遇的愤懑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哲学观与人生观可以概括为顺应自然而非无为,他“从浪大化中”只是为了保持一种无大喜大悲的境界,让心境不受外物所束,在现世生活中他又以“有为”的态度想要“兼济天下”,在出世与入世中找到平衡。

二、晋宋易代之际仕隐生涯中的矛盾心态

陶渊明约生于东晋废帝太和四年,他的一生都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度过。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在陶渊明年幼时就去世了。陶家的地位虽不同于寒门,但在重门阀的社会里,也无法与贵族相比。陶渊明自己也常叹家贫而不得不出仕谋生,摆脱贫困也许是促使陶渊明进入仕途的一个重要的动机,但同时,陶渊明本身思想中就具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出世的一面。

陶渊明先后出仕共五次:第一次任江洲祭酒;第二次入桓玄军幕;第三次为镇军参军;第四次为建威参军;第五次任彭泽县令。如此频繁的忽仕忽隐与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和陶渊明自身的矛盾是分不开的。

晋朝政局混乱,孝武帝溺于酒色,朝廷中,司法道子,王国宝,王绪之辈腐败无能,藩镇中王恭,殷仲堪又不足以成大事,挽救晋朝危机的大任就寄托到了出自元勋之门而又豪雄能文的桓玄身上。朝廷中以司马道子,司马元显为首的一派代表腐朽的朝廷势力,他们挟持皇帝,掌握中央政权,实际上已经虚弱不堪,他们不可能扭转晋朝覆灭的趋势。以京口为基地的北府军阀,在出身于低级士族的刘牢之的掌握下,表面上拥护司马道子,实际上心怀异志,随时可能再次倒戈,以荆州为基地的桓玄与司马道子两次对抗之后,已经占据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地盘,他们打着拥戴晋王朝反对司马道子的旗号,随时可以沿江东下,进军健康。晋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渊明到江陵,入荆州刺史兼江洲刺史桓玄幕。陶渊明的出仕说明他对晋朝存亡与时局动荡十分关心,想借此机会实现建功立业的伟愿。与此同时,随着桓玄逐渐掌握长江中上游的军政大权,他图谋篡晋的野心也开始显露出来,陶渊明又产生了归隐的想法,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他感叹道:“诗书敦素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这年冬,陶母去世,便回寻阳奔丧了。此后,政局又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安帝元兴六年(402),桓玄以讨尚书令司马元显为名,举兵东下攻入京师。元兴二年(403)桓玄篡位,改国号曰楚。元兴三年(404)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入建康,任镇军将军,掌握国家大权,给晋王朝带来了一线希望。像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一样,怀着建功立业兼济苍生的宏志,陶渊明在这场政治斗争风起云涌之际也不甘寂寞,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在赴任途中写下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陶渊明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感到建立功名的时机到了,希望能有一番作为:“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于是“暂与园田疏”;另一方面,当田园恬静的景致渐行渐远,又“绵绵归思纡”,“心念山泽居”,眷恋远离世俗争斗的田园生活。违背自己的自然本性而游驾于仕宦之中,面对自由自在不受羁绊飞鸟与游鱼感到深深的惭愧与矛盾,但既然时来与己冥会,那就姑且顺应时局的变化投入其中,只是“聊且凭化迁”,心不被形迹所拘罢了。

然而,随着刘裕地位的日益提高,权势也日益强大,他准备集中力量讨伐桓玄及其残余势力,作为桓玄旧部,陶渊明在刘裕府中恐难有作为,本来就性格耿介刚直,又不适俗韵性归丘山的陶渊明理所当然地抽身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他再一次对仕进生活失望了。以一种过渡的方式,陶渊明从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到彭泽令。《宋书·陶潜传》中记载:“郡潜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陶渊明辞去彭泽令,拂袖归田里,仅仅是因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吗?从陶渊明辞官归隐前的经历看,陶渊明是对政治斗争厌倦了,无论是桓玄的门派还是刘裕的集团都充满了险恶,刚正耿直的陶渊明在两大阵营的斗争漩涡中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所以,陶渊明最终放弃了兼济苍生的理想,他无法改变社会现实,只能固守心灵的田园躬耕自励。他转向内心的回归,求一份自然淡泊的心境。辞去彭泽令后,赋《归去来兮辞》,归来的诗人以自然随顺乐天安命之态安贫乐道于乡间。

晋宋易代之际,政局的骤变与社会的黑暗最终没能让陶渊明实现仕进理想。他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上下沉浮,于内心与生存的斗争中徘徊反复。陶渊明在世人眼中的清高隐逸只是表面,在他忽仕忽隐乃至最后辞彭泽令决绝傲然的背后,又隐藏着诗人多少内心的困苦?现实生活中,现世理想中的矛盾也正是陶渊明人格构成中玄﹑儒两部分的矛盾,同时,这两方面的矛盾在斗争中逐渐达到一种调和的境界,也便成就了玄儒互补的人格。陶渊明从忽仕忽隐的徘徊到最后彻底隐遁便是两方矛盾调和的过程和结果。

陶渊明人格的复杂与多元,对后世产生了丰富而深远的意义。他不断的探索与建构理想人格,如他找寻理想桃源的执著,他的心路历程将永远启迪与浇灌着后世探寻理想人生的灵魂。

(作者:河南省沈丘县教师进修学校,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参考文献:

[1]陶渊明资料汇编(上),北京:中华书局.

第5篇: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1)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

(2)“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八年级(上)5册第2页田园情怀《归园田居四首》。

【学习目标】

多角度了解陶渊明,深层次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

熟读五首《归园田居》,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优美的田园风光。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赵师秀)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孟浩然)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过杨村》 杨万里)

之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陶渊明。

2.出示课件。

陶渊明(公元365年―公元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最杰出的诗人。陶渊明41岁时,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把自己参加劳动后的感受和对农事丰歉的喜忧,都反映在他的诗中。为人们呈现出一幅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新的一页,被后人尊称为“中国田园诗的始祖”。

二、诵读诗歌

1.请同学们认真听读,注意字音和停顿。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直至读熟,之后试读诗歌,齐诵诗歌。

三、读出内容

1.这五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归田园后丰富充实的生活和新鲜的感受,说一说:反复诵读诗歌后你对陶渊明田园生活的印象。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____________,你看(听“____________”。

2.出示课件并小结。

陶渊明描写的一切,都是极为平常的,你看: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些这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幅恬静幽美、淳朴自然、清新喜人的图画,有没有他《桃花源记》的光景?

(出示课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四、读出意境

好的诗歌是读不尽的,它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体会意境中那美丽的画面。诗中有画,现在请同学们再读古诗,然后这样说话:“____________”一句,使我仿佛看(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使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榆柳飘飘、桃李芬芳的平静的田园景色。“带月荷锄归”,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田野远处,村落隐隐,炊烟袅袅,深巷狗吠,桑树鸡鸣,宁静恬适,幽邃深远,自然和谐。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写出了乡村生活中邻里关系的融洽和谐,于平凡处见幽远。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愿”的是归隐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几句简单的耕作生活诗中,读出了诗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心境,悟出了洒脱飘逸的韵味,却不失真挚淳朴的感情。

小结:陶渊明用朴素的语言,真率质朴地抒发出平淡的心境,描绘出幽远的意境(似涓涓细流,潺潺而来,清澈自然,平淡幽远),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极高境界。

五、读出品格

1.俗话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透过这五首诗,你了解了一个什么样的陶渊明呢?结合下面这个句式说一说。

我从“_______________”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陶渊明。

2.一直以来,人们对陶渊明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评价不一:有人说他消极避世,有人说他失意隐居,有人说他追求本真,你认为呢?

陶渊明的经历:

(1)青少年时期受儒家学说影响,充满建功立业的幻想;

(2)29岁到41岁,为反复出仕和归隐时期。出仕是为了实现“明主贤君”的社会理想,归隐是因为官场黑暗污浊,理想难以实现从而采取洁身自好的态度;

(3)41岁到63岁是归隐时期。对统治阶级不再抱任何幻想,把诗歌作为反抗黑暗现实的武器,极写田园的清新静美,反衬官场的污浊丑恶,构想出理想的王国“桃花源”。

3.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

官场黑暗,政治上无法作为;

田园静美,精神上自由闲逸;

远离尘世,道德上抱朴守拙……

(抱朴守拙:安于愚拙,不学巧伪,不争名利,不为外物所诱惑,持守本真)

4.把握主题。

作者的归隐是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追求内心的自由宁静,是出于内心的意愿,并非消极避世。

于丹教授这样评价陶渊明:陶渊明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他是一个不阿谀奉承、不谄媚求荣,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精神和独立人格的鲜活的生命,是一颗不慕荣利、不受世俗羁绊、敢于追求本真与自我的率真的灵魂。

六、链接丛书,拓展主题

1.陶渊明不屑在污浊的官场上阿谀奉承,选择在幽美田园中保持着自己的本心,感受着“种豆南山下”的悠然。纵观历史,很多仁人一直保持着对本心的追求。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贫贱不能移”,坚守本真。

范仲淹被贬离京,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借着洞庭湖的美好景色,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文天祥在国家危亡关头,誓与敌人抗争,被俘后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不肯投降,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慨叹。

2.讨论“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对今天这个纷繁的物欲世界,我们要如何守住自己的本心呢?(不沉迷物欲,崇尚精神,不随波逐流,坚守本性)

第6篇: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关键词】鲁迅;《野草》;陶渊明;《形影神》

《野草》作为鲁迅的散文诗集,在展现悲观灰暗现实的同时,更是一次对自己无情残酷的解剖,一次沉思缄默之后的独白,字里行间将满腹愤懑和无力回天的矛盾情绪展露无余。陶渊明是两汉魏晋南北朝800年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词赋家与散文家。在鲁迅的心中,陶渊明是个伟大的古代诗人。他在1936年2月作的《题未定草·七》中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①陶渊明和鲁迅他们之间隔着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一般现代人的眼里,陶渊明是消极避世的隐逸诗人,鲁迅则是冲锋陷阵的文化战士,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显然是两个极端,但是实际上在思想精神层面上的伟大没有中外之分,古今之别,真正伟大的人物不管是活着还是已死去都对人类有着引领的作用。生活于晋代的陶渊明和生活于现代的鲁迅,虽然时隔千年,却一样生逢乱世,内心充满了矛盾痛苦与挣扎。虽然挣扎的结果,一个浩歌归去,一个绝望呐喊,可是无论归去还是呐喊,都是对黑暗的反抗,对人格尊严的坚守,对平等自由的向往。

一、陶渊明和鲁迅都有着对自由的强烈追求。

陶渊明深受时代风潮的影响,心仪潇洒出尘的旷逸风范,“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即是他的明确表白。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是意气洋洋的,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对政治的热心,他在等待时机:“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陶渊明进入官场之后,越来越认识到宦游生涯和自己的个性格格不入,才更深刻地觉悟到自由的可贵。于是,我们在他的诗文中便时时可见他的强烈的自由意识:“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五首》其一)然而,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陶渊明就过着“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的往蹇来连的生活,凄雨冷雪撒满了隐居的日子。尽管这样,他仍然多次放弃出仕的机会,为了自由故,仍愿付出这代价,而且是那么坚定。连眼光极高的道学家朱熹也称赞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不要,所以高于晋、宋人物。”②鲁迅同样称道陶渊明为自由而付出代价的坚定信念,而且很可能受到朱熹的影响。他在1927年7月作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著名演讲中说:“代表平和的文章的人有陶潜。……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他穷到有客来见,连鞋也没有,那客人给他从家丁取鞋,他便伸了足穿上了。虽然如此,他却毫不为意,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自然状态,实在不易模仿。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悠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现在有钱的人住在租界里,雇花匠种数十盆,便做诗,叫做‘秋日赏菊效陶彭泽体’,自以为合于渊明的高致,我觉得不大像。……不过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注意罢了。” ③

陶渊明对生活的热爱既可以感发人们的现实精神,又可挽救鲁迅的绝望和虚无。鲁迅曾说:“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 ④很明显,这篇散文诗的创作意图就是用以激励青年的前进的意志。通读文章,最先侵袭全身的是“寂寞”、“空虚的暗夜”、“悲凉飘渺”、“绝望”等这些消沉、颓败的气息。“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并且把它作为结束语,可见它在文中的地位。其实,如果理解了这句话的真意,那么对《希望》的整篇把握也就清楚了。对现实的绝望即如对万事的虚妄,而希望也同绝望之为虚妄一样,原本抱有希望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却被黑暗的现实一次次打击,希望的后面接着是失望。那么,既然这样,何不采用希望的态度来对待周围的一切呢?鲁迅的伟大不只在于优秀的作品,更是因为他始终把持“用希望抗战绝望”的精神武器。当然,反过来也可以讲,正是这把燃烧不灭的希望之火贯穿鲁迅“抗战”的一生,造就他不可动摇的文学地位。文章前半部分主要是讲“我”的心分外寂寞,面容已苍老,青春已耗尽。但是,我也“曾充满血腥的歌声”,有过追求与抱负,尽管每次过后都是破灭和失望,可“身外的青春”仍然存在。那么,什么是身外的青春?文中用诗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一幅景象:“星,月光,僵坠的胡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这些身外的青春并不显得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甚至有些悲凉,有些飘渺黯淡,但也毕竟是“青春”,还未完全消逝的“青春”。“然而现在”,鲁迅将视线从许多年前回到此时此刻,世上的青年,作为“我”身外的青春的最重要的一景,为什么也都如此消沉,如此衰老?这让鲁迅不禁黯然叹息:“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我”只能暂时放下“希望之盾”,听裴多菲的“希望之歌”,作为自己悲愤的缓解之药。诗中将希望形容成“娼妓”,待你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她就抛弃你离去,留下的只是独自空虚。可是我们并不能就此认为鲁迅否定“希望”,因为裴多菲本身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他坚持追求希望和光明,不惜交以生命的代价。我想,鲁迅自身也是赞同的,因为他“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飘渺的青春”,觉得“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他早已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绝望的抗战”中去了。“希望”虽如“虚妄”,但“希望是附丽于存在,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⑤

二、对生命的终极追问和人生价值的选取是紧密相联的。

《形影神》组诗就是陶渊明在玄学、佛教盛行的时代对生死的探寻,他提出了迥别于他人的“委运乘化”的生死观,并以自己的生命实践,在儒道兼容的思想体系内找到自我的价值归宿———既躬耕田园又自砺道德,既安时处顺又任情自适,同时也使自己的生命达到了审美境界。

鲁迅的散文诗《影的告别》写于1924年9月,收入鲁迅散文诗集《野草》。1924年,正是鲁迅在精神上处于第二个寂寞苦闷的时期。1920年末《新青年》团体的分裂,标志着‘五四’退潮时期的开始。……那些在‘五四’高潮中一度热血沸腾,勇于反抗旧社会、旧礼教的新式青年,在‘五四’退潮后,却变得消沉、颓唐。面对依旧“太平”的街市,日渐沉默的青年,作为主张战斗要带“兽性”的革命斗士鲁迅,自然感到“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的寂寞,他不得不发出:“新的战友在哪里呢?”的呼唤!《影的告别》,正是诗人孤独,彷徨心境的写照。

在“人的觉醒”的魏晋时期,陶渊明《形影神》引发了士人对人生价值选择和生命意义的探讨,同时,也对千年之后的鲁迅在创作散文诗《影的告别》时,产生了深刻地影响。《影的告别》与陶渊明《形、影、神三首》都以形与影的不同想法来展开思想上的矛盾,从中不难看出《影的告别》的艺术渊源,以及鲁迅与陶渊明在思想上的相通与差异。

陶渊明《行影神》这一组诗在“行”、“影”、“神”之间平等的对话中解读生命的奥秘。肉体之“形”在“我无腾化术,必而不复疑”面前选择了酒,在“得酒莫苟辞”中走向了缄默身体之“影”在“身没名亦尽,念之无情热”客观事实面前无可奈何走向了“酒云能消忧”的自我麻痹,肉体之形与身体之影拒绝向生命的极限处攀登而走向了消沉,背离“道”而面向“酒”。人的理智必须对生命存在的优长与局限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实现对有限生命的真正超越。《形影神》正是在在这一点上显示了其魅力和价值,《神释》中“神”以自然之理释解“形”“影”惜生之苦,蕴含了诗人无穷的人生智慧,体现了诗人洒落旷达的胸襟气度。诗人在超越生死的同时,也向人们昭示了他生命意识的深度,展示了他生命存在的高度。

《影的告别》以“人”的“睡到不知到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并说出许多话来象征。“睡”是这里的“人”的基本状态。这里的“睡”,不是战斗间隙或战斗前的修养生息,不是受伤后的治疗调节,而是“不知到时候”的梦的迷糊。这里的“人”的根本点在于:其一,不愿意在地狱,而向往天堂、向往将来的黄金世界,宁可彷徨于明暗之间等待,无论是黄昏还是黎明;其二,还在想着“影子”会有赠给他们的“赠品”-----依靠别人的力量来改变现实,获得实利。作品中“影子”表现出了与“人”的不同观念,喊出了与传统背道而驰的发人深省的话。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人”所向往的“天堂”、“黄金世界”,表现出强烈的否定意识。在五四时期,面对黑暗冷酷的社会现实,不少人的说教以“爱”来吸引人们,把美好的未来----“天堂”、“黄金时代”作为终极目标来炫耀,而并不要求人们付诸行动,不强调实践中的努力,一味地把希望寄托于将来。第二,不愿意徘徊于明、暗之间,愿意在黑暗里沉默的牺牲精神。这是鲁迅特有的一直和愿望,也是他对于与社会和自我认识的以深刻的命题。对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拼搏、奋斗,是从不顾及自己的,是顽强不屈的,这是人所共知的。他又把自己的拼搏奋斗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中间物。第三,苦闷、彷徨和矛盾之状,显示了鲁迅在人生道路上的搏击正处于十字路口,向何处去呢?答案是不明晰的。这正是当时的进化论者鲁迅的实情。影子虽然不愿徘徊于明暗之间,可它终究“彷徨于明暗之间”。在光明与黑暗的搏斗相持不下,形式不明朗的情况下,才会有“明暗之间”。倘若光明将战胜黑暗,那么这“明暗之间”必是黎明;倘若黑暗将战胜光明,那么这“明暗之间”必是黄昏。而影子却无法判断,它“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希望被黑暗吞没,却也许被白天消失,这也是令人遗憾的事情。应该说,影子在黑暗或光明中都将消逝,是客观自然的光学规律,它不只是沉默与黑暗一种方式。可是,向黑暗斗争为黑暗所吞噬,是鲁迅斗争的方向以及可然的结果。一方面较全面地描述影子消失的规律,一方面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应该是鲁迅当时真实情感。“形影不离”是中国的成语,意即:有形才有影,有影必有形,形与影是密不可分。鲁迅偏以影子要与形体告别的方式反其道而行之,既别具一格又显示出反传统精神。形体—“人”,在作品中是被影子所唾弃的,他“睡得不知道时候”,追寻的是虚幻的“天堂”、“黄金世界”,彷徨于明暗之间,不思进取,因而影子必然要别他而去。影子应该是鲁迅先生精神的象征。鲁迅先生自己也是“从旧垒中来”,也曾经有过的事实。影子是具有独立意识和光明理想、奉献精神的,它敢于斗争,无所顾忌,立意前行,它那告别形体的决绝情态,不能不让人警醒。不过,影子的灰暗色彩,孤独寂寞,不是被黑暗所吞并便是光明消灭的悲哀结局,伴随着它独立战斗的个性气质,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痛苦。这是现实中的鲁迅思想情感的真实流露,他不仅在时时解剖社会、时代,更在无情地解剖自己。鲁迅苦闷、彷徨、迷惘,但又不断进击的情状,像影子一样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注释:

[1] 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北京大学及北师大中文系.陶渊明资料汇编[C].北京:中华书局,1962.

[3] 鲁迅.鲁迅全集:第三卷.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 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二心集·〈野草〉英文译本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 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彷徨·伤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 鲁迅.鲁迅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 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 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第7篇: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关键词:记念刘和珍君;鲁迅;挽歌;陶潜;课文注解

高中语文人教版课文《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引陶潜诗四句的课后注解椋骸扒鬃迕怯械挠喟未尽,别的人也已经唱过挽歌。人死了还有什么可说,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陵,(最后)和山陵同化而已。鲁迅在这里引用这首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本人认为此注释欠妥,不符合陶渊明的诗歌风格和个性,且这一注释过于传统,影响了鲁迅先生的原意表达。经资料查找,前人学者这一注释早有争议。因此,本文试将前人的主要观点进行简要综述,表达本人的浅薄观点。

综述前人观点

1970年代:《鲁迅作品教学》[1]认为:“作者以陶潜的四句诗作结,表达了他对革命者死后的寂寞感到无比悲凉。”

1980年代:张世正同志与谢文学同志在1980-1985年期间,来往4篇文章,交流意见。张世正先生认为:“托体同山阿”就是说“身体被深深地埋在土里”,没有“像高山一样地永存”这层意思。“他人亦已歌”应译成别人也已经唱过挽歌,“亲戚与他人”是并举。鲁迅的引用意在说明刘和珍等人在亲族、师友、爱人心中“永存”。“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是反语[2]。谢文学先生则坚持“他人亦已歌”应译成“其他的人却又已经欢快地唱起歌来”。“亲戚与他人”是对举,不是并举[3]。鲁迅先生不赞成徒手请愿。他引的“他人亦已歌”,指的正是刘和珍等人“成为供饭后的谈资,流言的种子”。

1990年代:常麟瑞先生认为诗人通过叹自己死后被葬情景的想象,除去死者的亲戚外,别人早已没有悲哀,反映了当时的世态炎凉。鲁迅的引用,点明了烈士栖性的意义,他们的精神将永存于善良人们的心中[4]。

许振兴先生认为:“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是全诗主旨所在,表达诗人看透人生的清醒和淡泊脱俗的态度。倘若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痛的教训,那么,烈士们的鲜血就不会是白流的[5]。

孙立华,朱中儒认为:作者希望烈士们寄托躯体于山陵最后与之同化。但紧接着说:“倘能如此,这也就够。“倘能如此”就是还不能如此,烈士们还要遭到下劣的“流言家”们的诬蔑。所以作者懊怒地说:“倘能如此,也就够了[6]。”

引用《挽歌》之我见

《挽歌》其三全首是诗人想象自己死后,人们为自己送葬、埋葬及其回家后的情景,文中被引用的四句诗处于“葬诗”的末尾。综合逮钦立先生,林庚、冯玩君两位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以及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的解释,我倾向于“他人亦已歌”的意思是:“其他的人都已忘掉了悲痛(唱起欢歌)。”陶渊明性格豁达,其诗作亦可以证明一点,其对死亡的态度亦是脱俗淡薄的,人教版的注释是不符合陶渊明所要追求的与自然同化的境界的。因此,我认为这样的表面解读将鲁迅先生的思想传统化、刻板化了,反没有了鲁迅先生一贯的深邃的风格。

本诗的引用处于全文第六部分的第2段。第1段表达了作者认为刘和珍等人牺牲的意义是“寥寥”的,他不赞同采用向反动派主动请愿的方式。第二段开头却肯定了刘和珍等人此举仍旧会带来一点社会影响,至少“亲戚或余悲”,在亲族、师友、爱人心中会留下他们的精神,并鼓励那些“真的勇士”站出来去“奋然前行”。

我认为,要理解“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真正情感,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根据鲁迅一贯的风格,我们不妨将它当作反讽来理解。刘和珍等人已经悲惨牺牲,留得“亲戚或余悲”已经足够,也不在意“他人亦已歌”了。如果能够让她们不再受身后那个血腥黑暗的世界所扰,也满足了。可是当时就连这一小小的愿望也无法实现,人们将她们的伟大和悲惨当作“流言”的种子或是饭后的谈资,凶残的当局的所作所为使得刘和珍等人连入土为安的最简单卑微的愿望都无法实现!这样的理解使得感情升华到一个愤怒爆发的临界点,让读者久久不能平复,文字蕴含如此巨大的力量,也只有鲁迅先生有这样的笔力!且非常自然地承接下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振聋发聩,令人震惊!

参考文献:

[1]天津大学南开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组.鲁迅作品教学(下册)[M].河北:廊坊日报社,1976.

[2]张世正.怎样理解《记念刘和珍君》所引陶潜诗[J].天津师院学报,1980,(4).

[3]谢文学.也谈对《纪念刘和珍君》中所引陶潜诗的理解――与张世正同志商榷[J].许昌学院学报.1983,(1).

[4]常麟瑞.谈《记念刘和珍君》中陶潜诗《挽歌》的引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5).

第8篇: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陶渊明,我们的传统观念是把他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这已经成为了他的标记。他的独立人格和人生境界更是我们“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的”。恰如唐宋之前陶渊明不被重视一样,面对教参和教师对其的褒奖和赞美,中学生多持否定和怀疑态度。这一方面和当下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教参对其文章的解释有关。

仍以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为例(以下只称教材或课本),八年级上册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紧接着是《归园田居・其三》;八年级下册有《五柳先生传》和《饮酒・其五》。这四篇诗文应该说是最能代表和体现陶渊明精神和志趣、最能传达和展示其人格和气节的。但他那种洒落的生命境界和其窘迫的物质层面形成了鲜明的二元对立,在大力追求物质财富忽略精神空间的今天,中学生不仅是不能接受其思想,而且是直接质疑他有作秀的嫌疑了。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接二连三的疑问,笔者始而惶恐,终至释然:误读也是别样的理解!总比漠视要强些吧!

其实初次接触《桃花源记》,学生还是很喜欢文中优美的文字,恬适的氛围,理想的情怀的,以文本感染读者这就已经足够了!可我们的教学大纲偏要把理解和学习“陶渊明揭露黑暗现实,同情劳动人民,向往和平生活,追求独立人格”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五四开始如果说我们的国民文化有了什么进步的话,那就是学会了质疑,更何况是十三、四岁处于青春反叛期的中学生呢?他们在教参和教师如出一辙的语言中开始了他们别样的思考。

虚构的桃花源本来是作者对现实黑暗的抗议和控诉,对民众苦难生活的揭示和同情,稍微了解历史常识的人对魏晋时期的战乱和黑暗都会有正确的判断。可是学生不管这些,学习《桃花源记》时,他们在课堂上和课下作业中很认真的发出他们的声音:桃花源存在吗?对不存在的事物大力赞美比努力改变现实更值得推崇吗?“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是真的同情劳动人民,为人民服务吗?“不为五斗米折腰”说明他认为做官不适合自己,和人格独立有多少必然的联系呢?这种作秀方式不是很令人讨厌吗?……诸如此类的议论让我一方面欣慰于我的学生们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麻木者,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讲陶渊明的相关故事,争取还原给他们一个有血有肉,有历史感和现实意义的真实存在人物。

综观陶渊明的诗文和生平,我们不难发现脱离官场并不是陶渊明没有能力在官场中生存,也并非作秀的表现。“不为五斗米折腰”仅仅是后人把他的气节操守进行了浓缩,简单的七个字涵盖了太多的内容:在那个黑暗的战乱频繁的封建年代,官场就是一张束缚人性的尘网,人陷其中,除了扭曲自我还有就是盘剥百姓。不要讲什么人格独立,精神追求,与民同乐,造福一方,连起码的生命和尊严都不能保证,气节操守更是奢谈!在这种状态下,陶渊明能回归田园,在“入仕济世”与“归隐守真”中选择后者,在极度匮乏的物质生活中坚守精神的家园。如果我们能够不忽略中国文人的那种普遍的“兼济天下”的情怀;漠视人类对富足安定的生活的基本渴望,那么经历了多少我们无法参透的困惑和难题,才最终做出如此选择的陶渊明不应该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吗?

我大胆的把八年级下册的《五柳先生传》提前放到《桃花源记》的后面讲了起来。结果有的学生又特别喜欢陶渊明,认为他是一个很有意思很好玩的小老头。陶渊明的形象在他们的现代化解读中竟被误读成了他们的偶像,成了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新新人类。我的文化知识在这些孩子们面前苍白的没了颜色,失了芬芳!

《五柳先生传》中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竟成了学生抗议背诵古文和注释的理由,他们完全漠视了作者通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形。”所要表达的是对“当时读书作为入仕手段”的一种摒弃和抗议,所要追求的是“对读书的纯粹无功利”的渴望和喜爱。不要说前者中学生做不到(因为没有哪个人可以不用参加高考,不过那个独木桥),后者连我这样以读书、教书为生的人都觉得很有难度,不是爱读书就可以等同的了。我在学生的讨论声中以标准答案限制了他们那发散的不能再发散的思维。

对于陶渊明所说的“性嗜酒”“饮少辄醉”“曾不吝情去留”学生倒是很能接受,认为那是不拘泥于繁文缛节、性情洒脱自然的表现。陶渊明身上的真性情、特立独行的这种处事方式是最能被中学生所理解的,但他们理解的是真正的陶渊明吗?“性嗜酒”并非个性的一种宣告方式,虽然有学生说“饮少辄醉”就说明“性嗜酒”是他标榜自己的手段,他并不真的热爱饮酒。但是我们如果把他放回那个特殊的时代,魏晋之人大多嗜酒,陶渊明就没有通过饮酒来标榜自己的必要了。而且我们必须分清楚他的饮酒并不等同于那个时代很多名士的饮酒,后者饮酒是“对生命的强烈的留恋,和对于死亡会突然来临的恐惧”②但陶渊明的饮酒并不停留在纵乐遣情的感性层面,也不是对生命表象的谓叹,他是真正懂得酒中之味的人。这在他的《饮酒・其五》中说的很清楚“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全诗以饮酒为题,却无一字关涉饮酒,那么饮酒为何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通过饮酒,透过饮酒,诗人认清了社会、自我和生命的本质,饮酒不是手段,而是他和自我融合的桥梁,和本真相守的媒介。“性嗜酒”“饮少辄醉”表达的是精神的自由和洒脱,“曾不吝情去留”的背后是朋友的理解和认同,而单纯的标新立异或对即成规则的破坏是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的呀!这些又怎是十三、四岁的中学生所能了解和思考的呢?

《五柳先生传》中那份“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人生态度才是他人格的精髓啊!可学生都说做不到!甚至认为他是圣人!我知道学生说的都是实话,我也知道我们只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俗世中人,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内心深处可以有对陶渊明的敬仰,有对“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向往啊?!真实的陶渊明似乎从来都不是圣人,他有过对人生的困惑也有过对官场的留恋,有过对功名的艳羡也有过对生命的看重……甚至到了归隐田园,精神圆满,人格独立之后,他也不是以一个圣人的形象出现的。这在课本所选的《归园田居・其三》中最能得到证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草盛豆苗稀”一个连田都打理不好的人怎么可能是圣人呢?“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作者不是在写田园劳作的辛苦而是表达自己归隐田园、乐在其中的幸福。和清风玉露和山川田野和日月星辰和自然万物融为一体;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吻合;和祖祖辈辈拓疆守土的劳动人民劳作……陶渊明回归田园就是选择回归平凡、回归自然、回归本我。这种对平凡世俗的皈依,对自然田园的崇拜是心灵得以宁静、安详的前提,是人格得以休整、独立的所在。太多的眼睛关注的只是轰轰烈烈的英雄,陶渊明这位追求平凡的“勇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配得上“圣人”的称号吧!

从《桃花源记》的美好虚构到《五柳先生传》的率性洒脱;从《饮酒・其五》的悠然自适到《归园田居・其三》的平淡温和。陶渊明的诗文在不经意间给予我们心灵以氧气,精神以阳光。中学生从自身的现状和观念出发理解陶渊明,误读他的形象这也并不是什么坏事,至少他们的心里已有了诗人的位置!当时光流逝,于某个时间点上我相信他们会和真实的陶渊明相遇的。即使相遇的只是少数,陶渊明的气节操守、处世方式、人生态度也不会寂声于历史,我们的文化有我们文化的传播和保存方式的!

注释:

1.许晓云 论林大钦对陶渊明的接受 广东:中国文学研究,2009第一期

2.王瑶 中古文学史论・文人与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参考资料:

1.罗宗强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2.许晓云 论林大钦对陶渊明的接受 广东:中国文学研究,2009第一期

3.王瑶 中古文学史论・文人与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第9篇: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关键词:陶渊明 出仕期间 人生追求 演变

陶渊明是古代真心隐逸且隐于人境的大隐。后代多仰慕其风,乐道其韵。其实,仔细阅读陶渊明集,品味其作品,我们可以发现陶渊明的人生追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他出仕后,人生追求随着社会发展和经历丰富在不断转变,最后坚定了自己躬耕田亩的志向。梳理这个演变过程,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陶渊明的彻底隐居。

陶渊明早期家境不算富裕,但是作为东晋长沙郡公陶侃的后代,基本生活还算稳定而富足的。加上从小受到儒家文化熏陶,所以早年出仕的原因主要还不是为了经济,而是想要有所作为,施展抱负。

年轻的陶渊明初仕担任的是江州祭酒,《宋传》中是这样记载的:“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据史料记载,州祭酒是个很不错的官职,但是陶渊明却“不堪吏职”,觉得当官很无趣,没几天就辞职回家了。显然他不是因经济原因而弃职,当然出仕也不是为了赚钱。陶渊明选择辞职,是因为他逐渐意识到,比起匮乏的物资,他注重的是政治理想,精神的追求,江州祭酒这个职位虽然油水不错,却没办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与其在这里为了一点薪水活的浑浑噩噩,不如选择离开,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后来陶渊明的几次出仕与离职,情形就显得复杂一些了。从他的家庭情况看,子女增加了,生活负担自然加大了。原来比较舒适的生活难以保持,有时遇到灾害收成不丰,对于他这个无雄厚积蓄的家庭难免带来更大压力。所以陶渊明后来的出仕,或者生活追求就离不开经济因素。他多次言及心为形役,孩子众多,应该是实话。特别是最后一次任职彭泽县令就明言为了经济。但是要得到这个俸禄却不得不付出代价,即牺牲自己的自由和独立的人格。但是污秽的官场与奔波的行役使他疲惫不堪,又精神受到屈辱。这时,早年在家自由自在的生活和魏晋期间盛行的老庄思想对他充满着吸引力:“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好旧墟,不为好爵荣。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作者当时由江陵往浔阳休假,假满还江陵,虽然那时他还在当官,但是他认为从政不再是自己的事情,希望按照道家的理想“养真”,将田园生活作为自己的最终归宿。他在《庾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中写道:“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儿,纵心复何疑。”诗歌的前两句就表达了自己喜爱园林生活,对人世毫无眷恋,暗含自己辞仕归隐的观点。这些诗歌在表达作者辞仕归隐观点的同时,也流露出作者追求闲适,对平静生活的追求。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晋宋交替之际,社会混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许多欲有所作为之士常常成为权贵争权夺利的牺牲品,即使没有牺牲,甚至非常“得意”,那也无正义可言,整个社会只是一群魔鬼在乱舞,自己身处其间不是枉送性命就是为虎作伥。无论如何都不是陶渊明的人格所能接受的,更不要说实现理想了。他自己深感身处末世,已无实现理想的可能。特别是,他后来做过桓玄与刘裕等人的参军,目睹这些军阀残忍,此时他的生活追求已经不能把物质享受作为前提了,远离是非,保全生命才是第一要务。《论语・卫灵公》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堪,成为一个陶渊明非走不可的理由,孙登曾对嵇康说:“今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可见,孙登归隐也是为了去危图安。在这样一个是非不分,众仕归隐的年代,陶渊明也选择了远离是非,激流勇退。他的心思在《饮酒》其六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行止千万端,谁知是与非。是非苟相形,雷同共毁誉。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本诗说的是三代以来,人们是非不分,只是顺应时事随声附和。作者表露自己观点,要与世俗背驰,避世隐居。除此之外,作者在《感士不遇赋》中这样写道:“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也表达了贤者避世的人生观。“真风告逝,大伪斯兴。”这句话描写了陶渊明的失望,不仅看到东晋王朝的衰朽不可复,也预感到了刘宋军阀集团以暴制暴必将灭亡。

那时候的陶渊明,看到了许多名士在仕途上丧命,看到了朝廷的腐败,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功名利禄,光宗耀祖都不那么重要了,活下去才是他的追求。于是他才选择了归隐。在他的一些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得到他对自己的劝诫,“千秋万岁之后,谁知荣与辱”“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身后之名也许能够延续生命,使自己能以另外一种方式存活,可是若果人死了,就什么都感觉不到了,身后之名还有什么用?所以“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从生与死的角度,陶渊明坚定了自己归隐的决定。由此可见,最后陶渊明不得不把自己年轻时候的理想与抱负也丢弃了,在那个乱世能够活下来就很不容易,还能奢望其他什么吗?这种见识,来源于他自身的经历,也来源于他对史书的阅读。他的许多咏史诗,从三皇五帝到东晋前期历史的回顾与品味,使他明白了今生今世已无可能作为,也不能作为,只能逍遥于田园。

陶渊明早年应该参加过体力劳动的,有些诗作虽然写于晚年,但是很可以看出他与农民们早有的情谊。或许正因为在朴实的劳动人民那里,他依稀看到了一点人生的乐趣,那种没有物质利害关系的淳朴生活,也因此构建了他的“桃花源”,实际建筑了他的田园生活。“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一)诗的开始就讲出了移居南宅不是出于占卜家宅的原意,而是因为那里有很多心地纯朴的邻居,可以和他们唠家常,一起过平淡,安详的生活。简陋的茅屋只要能够遮一床一席就可以了。“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讲述了邻里之间常常串门,热情的谈论着往事,好的诗文一起欣赏。诗中对简陋的生活条件的描写,正是儒家“君子固穷”思想的体现,同时诗中谈到的“抗言谈在昔”可见陶渊明不爱虚谈,要知道当时玄学盛行,许多名士都开始谈论老庄,讨论佛理,甚至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这样形而上的玄学,脱离实际,对于当时国家收复失地,解决民生疾苦没有丝毫用处。当时名士对华而不实的玄学追求与陶渊明的实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除此之外,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这样写道:“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诗中,陶渊明认为衣食是生活的重要条件。这样简单的道理那些稻麦不分的士大夫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的。与之前刚刚归隐时写的那些关于茅屋草舍,躬耕之乐,志在表达自己归入田园,爱好自然,决定洗尘俗之心相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已经成为平常家事,现在的他变得更加的坦然,更加的实际,更好的融入到了田园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