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精选(九篇)

第1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

1、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名人是陶渊明。

2、不为五斗米折腰出于《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后来演变成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为人不庸俗,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3、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

陶渊明宦海沉浮13年,虽然其间也曾辞官归家,但是,唯独在彭泽任上,他辞官辞得如此决绝。表面上看,他离职的原因是在于督邮至县视察时,县吏理应束带拜见上级长官,而此时陶渊明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于是便解印去县,赋《归去来兮辞》。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探究一下陶渊明的生平遭际,以及之前的离职归乡缘由,我们就可以发现,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真正原因并不是简单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原因。

结合《归去来兮辞•序》不难发现,如果真的像他所言,此次出世为官,不过是为了养家糊口,不过是为了挣点喝酒钱,那么,要想得到这五斗米的官俸,仅仅需要行见官之礼罢了。虽然,长官乃是一个乡间小人,要自己恭敬迎候这些尸位素餐之人,心中不免有些抑郁难平,但是,宦海沉浮十几年的陶渊明,一路坎坷,不知受过多少屈辱,品过多少世态炎凉。而这次,不过是要求他“束带”迎接长官而已,为什么此前的一切屈辱都可以忍,而偏是这次忍无可忍,一定要挂冠归田呢?

基于此,我觉得所谓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既是做人的傲骨,也是对政治彻底失望后的决心。

陶渊明曾经有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入世豪情。他曾经希望,凭借自己的才学,建功业、立威名,辅佐明君,为国家开一片新天地。但是,正如他在《感士不遇赋》中写的那样:“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社会的黑暗,官场的昏暗腐败,这一切都如同一把利剑,无情地屠戮着他的理想。特别是辅佐刘裕期间,更是让他清醒地看到现实的残酷与黑暗,让他更深刻地感受到官场、政坛的血腥和残暴。

陶渊明从为官到辞彭泽县令回乡归隐,共有13年的仕宦生活。这13年,也是他为实现“兼济苍生”的理想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最终绝望的13年。东晋末年桓玄叛乱,刘裕起兵讨伐叛军,桓玄兵败。此时的陶渊明意气风发地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并且冒险南行,一路乔装打扮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晋安帝到江陵的事件始末报告给了刘裕。而刘裕在入建康后,政绩上也颇有建树,经过“以身范物,先以威禁内外”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整顿措施,一向“疲敝颓败、百司纵弛”的东晋政坛,顿时呈现出“百官皆肃然奉职,二三日间,风俗顿改”的新局面。于是,陶渊明以为刘裕是明君,是可以一心侍奉的主上。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由起兵平叛的功臣,一跃而为挟天子令诸侯的枭雄,不仅控制东晋朝政,权倾天下,还屠杀异己、残害忠良、任用奸佞小人,陶渊明的政治理想彻底毁灭了,对于仕途,他彻底绝望了。

此时,他深刻体悟到,在这样一个黑白不分、世道混乱的社会里,自己越是积极入世,就越是助纣为虐,想辅佐明君、兼济天下,最终却落得为虎作伥、陷黎民于水火的结果。奸佞当道,世无明主,所谓的建功立业、致君尧舜,不过是一句空话。

于是,陶渊明到彭泽县为官后,不想再过问政治,也不想再去辅佐所谓的“明君贤主”了,为官仅为一餐温饱。但是今时,他陶渊明却还要为了这区区五斗米的俸禄,向乡间小人折腰逢迎。为了实践理想,他可以忍受任何屈辱,但若仅仅是为了吃饭穿衣,也要他忍辱含屈,他做不到了。

这五斗米,让他最后的一点出世为官的希望也破灭了,他意识到,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在这个黑暗的时代里,只要是当官,就需曲意逢迎,就得见风使舵,就会,就要寡廉鲜耻……既然政治理想彻底破灭了,心中的神殿也已经坍塌了,离开不过是早晚的事。只是这次,他彻底看清了,也彻底清醒、彻底绝望了。决心离开后,他终于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来说话做事,再不用违背自己的灵魂了。

宗师相残、军阀混战,现实的黑暗与残酷,政治理想的毁灭,使得陶渊明在诗中这样写道:“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聊且”,说明“归园田居”乃是不得已而为之,这只是暂时性的。“班生”典故的使用,更暗示着,只要邦有道、主贤明,他仍然会同班固一样投笔从戎、护卫明君、一展抱负、兼济天下苍生。可见,正如庄子所言:“隐,固不自隐。”陶渊明并不是主动选择了隐居,而是在“时命大缪”时不得已而退守田园。

隐居田园的陶渊明,虽获得了人格与精神的独立与自由,但毕竟出世为官、兼济苍生才是内心真正的追求,所以他在精神上始终是孤独的。他始终也未能忘怀自己曾经的抱负和理想,他始终都在等候政治清明、河清海晏的一天,他始终都在等待着周文王那样的伯乐的到来。但是这一天,他却从未等到。

他等来的是南朝更加黑暗的政治局面;他看到的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军阀厮杀、庙堂易主;他听到的是父子、血亲骨肉相残;他深切地感受到世态炎凉、世风日坏。虽然在他隐居田园时,也有人造访请他出山,但是,他等来的,不是自己想要的;他想要的,却又终究没有来。明主不出,昏君不断;世无周公,寂寞冯唐。出世的理想最终成为泡影,不得已选择了田园,最终也只好终老田园。

但是,纵使是归隐多年之后,陶渊明仍然对于自己曾经的志向难以忘却。政治的清浊、百姓苍生的现状,仍在他心灵深处时时轻叩着,让他在恬淡闲适之时,不经意间便流露出金刚怒目式的一面。但恰恰正是这金刚怒目,提醒着我们去关注诗人内心真实的状貌,去体会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他在《饮酒(其十六)》中写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蔽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杂诗(其五)》中也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第3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

——题记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南山之下,我无意识的停留,看到一片“草盛豆苗稀”。这是我心中的桃源吗?我回想这当今社会,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变化,不由感叹!我心中的桃源是怎样的?陶渊明告诉我:靠自己努力,不贪荣华是我心中的“桃源”。如今物价上涨如闪电般迅猛,有多少人不想“种豆南山下”?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我哀叹着,惋惜着,被风轻轻的推动着,我在那飘荡了数日,看到的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是我心中的“桃源”吗?现代的社会是科技时代,不需日落而息,有了电视,网络……生活也多了一番情趣。可也正是在这科技时代里,人类开始偷懒了,开始堕落!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亮丽风景线可能一去不复返。陶渊明告诉我:不为五斗米折腰,不贪恋美好顺境是我心中的“桃源”。如今又有多少人贪图享乐,长期待顺境让他们精神懈怠,不思进取,最终是大意失荆州!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在欣赏那道亮丽风景线时,不禁发现“道狭草木长”。这让我“憧憬”我们子孙的未来:在黑色地球,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9%,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29.1%。气候恶劣,地球会成为下一个火星吗?不,甚至比火星更糟!在当今社会,街上的汽车尾气弥漫了整个城市,刺耳的鸣笛也让人心惊,还有那垃圾,楼房……我们还能再找到一片绿洲吗?陶渊明告诉我:享受自然,爱护自然是我心中的“桃源”。当代的人类幸福吗?虽然有许许多多的便利,但是没有了绿色,这种生活能幸福舒适吗?

衣沾不足惜才,但使愿无违

第4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

古代人读书为了做官,而陶渊明却想远离这一切,比起官宦之旅,他更向往“种豆南山下”得田园隐居生活。在他所描绘的桃花源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或许这就是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可惜他生不逢时,在那个年代,这个愿望不可能实现。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2021中国古代人物故事五年级读后感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2021中国古代人物故事五年级读后感一溶溶月,淡淡风,终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无影无踪,可是历史却为我们记载了你,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曾祖父是大将军,你笑之以对,未因此而骄傲。八岁丧父,十二岁丧母,未改变你乐观的人生态度。当家庭衰落后,你出仕做官,却因看不惯官场的浑浊讨厌人与人之间的假面相对阿谀奉承,更不因为五斗米而折腰,毅然辞官而去。“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你体内最深切的呼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你内心最向往的生活。

面对南山,你选择忘记,忘记所有的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清宁恬适的生活让人心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你洒脱旷达的心境让人敬佩;“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你积极乐观的态度更让人叹为观止。这就是你,一位不慕名利、只求淡雅的菊花君子。

尽管家境贫寒,罢官归乡的你却不改豁达本性。“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人以流憩,时矫首而暇观。”一句句淡雅的文字勾画的出一幅幅令人向往的乡村生活图,字字珠玑之中洋溢着乐观与从容。

你的一生是不屈的一生,是让无数仁人志士敬佩的一生。你如莲般高洁,如菊般隐逸,如梅般坚贞,如竹般清正,花中四君子也难以比拟你这生于污浊却清于世的真君子。面对死亡的威胁,你吟唱着“死去何所得,托体山阿”的磅礴词句。你的精神如何能让人不去敬佩不去传颂呢?

千古的文章已经流传了千古,你——陶渊明将永远伫立在历史之中。

2021中国古代人物故事五年级读后感二回顾历史的长卷,有豪放洒脱的诗仙李白;有忧乐天下的范仲淹;也有文武兼修的辛弃疾……而今天我要介绍的这位诗人,他叫陶渊明。

陶渊明自小便志向高远,希望长大后为国家,朝廷效力。他学识渊博,天资聪颖。然而他初到官场处处碰壁,不愿恭维小人,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毅然辞官返乡,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有人说陶渊明是消极的,也有人说他是率真洒脱的。在当时那个追明逐利,奢靡之风盛行的东晋,陶渊明是一朵逆流而上的浪花,抨击了当时追求荣华富贵的玩乐者。陶渊明是不幸的,同时也是幸运的,社会没给他仕途发展的机会,却让他离开了那个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朝堂。在诗坛上独辟一块新的田园。

又有谁人能像陶渊明那样拥有“晨光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种悠远的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孤傲、高洁、素雅,独自屹立于寒霜之中,傲霜斗雪。周敦颐说:“菊,花之隐逸者也”。菊花不与牡丹争华贵,不与杜鹃比明艳,而是独自傲然开放,陶渊明喜爱菊花,菊花也同样映衬出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雅。菊花就是渊明,渊明犹如菊。

他一生的诗篇以田园诗为主,写了他归隐田园后的心境。他是《归去来兮辞》中那个“登高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悠然自乐的诗人,同时他也是《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更是“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农夫。这就是身在田园,心有诗意和远方的陶渊明。

一簇簇幽香的菊花在院子中竞相开放,漂亮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泠泠的清泉在山涧流淌,这时,一位和蔼的老人扛着锄头,向院外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步履轻松,悠然地走向南山。

2021中国古代人物故事五年级读后感三陶渊明其人其文章与品格能够流传千古,依我看,正是因为一个‘真’字。

有晋一代历来注重一个人的出生门第,而陶渊明正是东晋名将陶侃的后代。按照门第来看,陶渊明极有可能步入官场后平步青云,如果他又可以‘聪明’地搜刮些民脂民膏,也许陶渊明会荣华富贵一生,成为下一个石崇王恺。

但也许是看透了官场污浊奢靡之风,无力改变却又不想同流合污。也许是顺应自己返璞归真的天性,陶渊明先后五次辞官,过上了自己想要的山水田园的幽居生活,超脱与俗人俗事,与山林鸟兽共休息。陶渊明找到自己的‘真意’,那就是道法自然,与自然万物生灵休戚与共。就是这样‘真’的人,才能无视金银财帛与功名利禄,就算是连自己最喜欢的酒也喝不上,却写出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样的句子。做到‘悠然’--发自内心的快乐恬静。就是这样‘真’的人,才能在‘短褐穿结,单瓢屡空’的窘迫中说自己是生活在葛天氏,无怀氏时代的人。自然自然,自然而然,遵从内心,即是本真。世间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很少,而陶渊明却可以做到,正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真谛,只要过着自己理想的生活不论是满目萧然还是春和景明的境地都会被他忘怀,洒脱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就是这样,养养菊,种种豆,写写文章,便是最大的享受。

有‘真’者,亦有‘不真’者,古今亦有。诗名大如孟浩然者,在山中‘假隐’多年以求一官半职然而却终不得唐玄宗赏识,郁郁而终。我们也不乏是这样的人,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率真?这谈何困难,又谈何简单。看看陶渊明吧让我们这些‘鸢飞戾天者’可以‘望峰息心’,找到属于自己的‘真’之所在就是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吧。

2021中国古代人物故事五年级读后感四陶渊明,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乡里小儿,做了80多天彭泽令就弃乡归隐,躬耕田园的伟大人物。

他喜爱恬淡自然的田园生活,他厌弃官场政治的腐败、门阀制度深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他归隐田园后家乡遭焚,生活陷入困境,但他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与世隔绝。

骀荡的江风,吹得他衣袂漂浮,如仙人一般笼中的鸟儿此时重返自然了。他的快乐又有谁能体会呢?人生的美好难以企及时,便在于心灵的自然与悠然;人生的永恒瞬间,也常常缘起于那片刻的安闲:只不过是轻轻飘过的一缕云烟,便有了难言的满足;只不过是闲叙几句家常,便有了一整日的温暖。在那个并不富足的田园里,他欣然开怀,洒脱自在一如那朵无心出岫的白云。其实,田园处处可寻,千载难逢的是那般快乐而满足的心。

陶渊明的喜欢听那汩汩流淌的泉水,喜欢看那民风朴素的乡野村民,告别了昨日的喧嚣,这一刻,这美妙的幽静,只属于他陶渊明。

南山之下,独坐着他,田园生活,怡然自得。告别昨日的浮华,更喜那桃源的幽雅。

他散落天涯,像一个流浪的侠士,而笔则成了他手中的利剑,揣着它,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啊,走啊!

锄头不如笔拿来顺手,自然庄稼也有点儿不争气,可是没关系,让可贵的倔强把功名利禄丢了吧!

杂草在他的田里蔓延滋长,他不介意,用辛勤的汗水换取生存的底线,用美妙的文字虚拟土壤,给心灵安一个家。他不后悔自己的一切,他如今,只喜欢这田园诗情了。

麻布衣比绫罗绸缎有何相差,就让那些贪官污吏狂妄吧!不羁的个性就活得比别人潇洒!享受着来之不易的自由,再也没有什么报怨啦,终日劳作又有何不可?

看着美丽的朝霞,映红了那美丽的天宫,他坐着,他的心潮澎湃,那美丽的色彩,是那天国的盛装,风吹来了稻子的清香,令人眷念的黄昏过渡到了夜深人静的晚上,美丽的夜呀,这一刻,是如此皎洁,这一瞬,是如此辉煌,这一刹那,我明白了:唯有放弃,才有我今宵的获得!这一生,我为我吟唱!

2021中国古代人物故事五年级读后感五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他的诗多描写田园风光,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在古代,若想大展身手,只有进入仕途。陶渊明二十岁时就开始了自己的游宦生涯,但他渐渐看透了,厌烦了官宦生活,最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解印辞官,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陶渊明的一生似乎与菊花有着不解之缘。北宋的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中写道:“晋陶渊明独爱菊”“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这么喜欢菊花呢?

首先,陶渊明的原配妻子陈氏十分喜欢菊花。陈氏去世之后,陶渊明思妻心切,又在梦中见到了妻子。陈氏告诉他自己做了菊花仙子。陶渊明醒后在墙角见到一株茂盛的菊花。从此,他便爱上了菊花。

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无法证实,但在历史上陶渊明与妻子的确恩爱有加。陈氏死后,陶渊明还特地写了《闲情赋》来追忆亡妻。一向潇洒,豪放的陶渊明也会为儿女情长所困,可见他也是一位多情,浪漫的诗人。

其次,菊花有着隐逸的气质和孤标傲世的性情,它“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贵,不像玫瑰那样妖娆,不像桃花那样美艳,它只在深秋默默开放,这正是陶渊明的精神追求。

古代人读书为了做官,而陶渊明却想远离这一切,比起官宦之旅,他更向往“种豆南山下”得田园隐居生活。在他所描绘的桃花源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或许这就是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可惜他生不逢时,在那个年代,这个愿望不可能实现。

第5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

他爱菊,菊,花之隐逸者也。

李清照爱菊,暗香盈袖,瘦比黄花。

黄巢亦爱菊,香透长安,尽带黄金甲。

那陶渊明呢?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那悠悠醇和的静美之中,他飘然一棹,赏菊采菊…

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刀;毛泽东指挥万众军民,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不授军衔,不背一枪。

他们同陶渊明几近相反却又几度相重,为国为民的热血男儿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大隐之士一样,淡淡的生活,静静的思考,执着的进取,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李青莲的酒杯酿造了他狂草的诗与人生。

杜少陵的内心写满了亡国的阴影与伤痛。

而他,他却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归田,辞官不做。所以,所以他永远都不会有谪仙甩一只靴子给高力士的潇洒,永远也不会有广厦万间,大辟天下寒士的豪迈,他所拥有的,仅仅是一片豆地,几株菊花,清辉之下荷锄而归的淡泊,饮酒赏菊赋诗的清雅。

但他却在放弃与坚守之间毅然的作出选择,他选择了直率,于是有了“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他放弃了官利,于是有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第6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

每年的春节来临、亿万的背着包包的打工者潮涌着回家、一千里一万里也要回家、回家有爱、有温暖、有团圆、有幸福;春节刚过、亿万的人又背着包包外出、外出赚钱、赚面包,为了面包、不得不离开慈祥的老人、离开甜蜜的爱人、离开宝贝的儿女......外出、外出、外出成了年后的一道风景、外出是这些人年后的一壶苦涩.......亿万的人南来北往、熙熙囔囔、他们在追求什么啊?说好听点是追求幸福追求富裕、说实际点就是为了面包!

陶渊明生在现在这个社会、他会不会为五斗米而折腰?因为现实的社会、只有为五斗米而折腰、才能‘眼前突兀见此屋’,因为人人都为五斗米而折腰、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像杜甫、陶渊明这些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性格却孤傲的人、在现今是不能生存的、只能继续迂腐、穷酸、可怜而又自命清高,只能把他们的那些忧国忧民、愤世嫉俗的思想写在文字里感动子孙后代。

现在的爱情、几乎就联系着项链、房子、车子什么的。很多人认为太物欲、以致感叹世风日下、精神道德观念落后等现象。确实、有的要这要那要得有些过分过火、以致成了攀比、炫富、买卖什么的了、只样爱情就变质了。其实呀、爱情本来就和物质有必然的联系,爱情离不开面包、没有面包的爱情只是空中楼阁,没有面包的爱情只是小说、电视剧等艺术的表现方式,生活中确实有一些一穷二白的裸婚爱情依然甜美、婚姻依然幸福、后来奔上了小康、但这只是个点、点不能代面。我要说的是:一个人努力奋斗几十年、难道就只是养了儿女的身体吗?难道只是吃和穿吗?如果只是如此、那说明你只是衣架只是饭桶、你就没有理由要人家的女儿嫁到你家成为衣架成为饭桶成为泄欲和生孩子的工具!一个人努力打拼几十年、不但要生儿育女、还要有理想有志趣、有物质方面的富余,这样、才能证明你存在的作用、才能证明你的能力。所以、爱情和项链、车子、房子等应有必然的联系,它不但证明了你的大方、还能证明你一家子的能力。爱情不但应有感情基础、还应有物质基础。当爱情步入了婚姻、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能起步快、面包不匮乏、才不会望着天上的面包唱哀歌!

第7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

晋安帝义熙元年,八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因不愿穿着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便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就辞官隐居了,从此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

隐居后的陶渊明准备在南山脚下种豆,陶渊明每天早出晚归,可是结果还是不那么令人满意,草长得茂盛,而豆苗却很是稀疏。

早晨,陶渊明起来到田里清理杂草。晚上的时候,碧蓝的天幕上,过这一轮浅浅的明月,疏星点点。远处南山巍峨,树影参差,陶渊明肩扛沾泥的锄头,走在回家的山路上,路边杂草丛生,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在鸣叫,陶渊明轻拭脸颊上的汗水,举首望月,那月亮仿佛在望着陶渊明笑呢!

回家的道路狭窄,草木丛生,走到一半,不知是什么东西缠绕住我的脚,好似不让我离开。回头看,原来是一根树藤缠住了我的脚,我轻轻地将锄头放下,那杂草好似开始大量地生长,一口吞没了我的锄头。咦?这是幻觉吗?擦了擦眼睛,抬头看,一颗颗珍珠似的露水正滚落在叶尖,“啪”“啪”“啪”的几声,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时间好似在瞬间停止了流动,那露水化成了一双手,好似在挽留,在挽留我不要离开,我也慢慢的沉寂在了这片梦境。

突然,一声鸣叫打破了寂静,而我不再挽留,杂草和露水再也阻挡不住我急切回家的心情。衣裳沾湿了不值得惋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第8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

关键词:陶渊明 思想价值 对外传播

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晋代文学家,以清新自然的诗文著称于世。他开创了田园诗派,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极高的地位。在中国的语文教育中,陶渊明给人最多的印象是课本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之士;然而,在现代社会看来,职场中“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做法似乎颇为迂腐,有些落伍,与时代格格不入。因此,要深入理解陶渊明作品的内涵及艺术成就需要对陶渊明有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其作品中表达出来的独特的思想价值。唯有如此,才能对陶渊明的作品即便是最普遍流传的诗句有自己深入的内心体会与感受,而非人云亦云。

一.陶渊明的价值观

儒﹑道两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可以反映中国文化特色。一般而言,儒家推重生活的﹑生存的价值,即社会价值﹑现实价值﹑个人功利价值的实现;道家则推重生命的﹑个性的价值,即自我精神价值﹑审美价值的实现。陶渊明生逢乱世,少年时曾有大志。公元393年,他怀着愿望,任江州祭酒,公元405年,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这十三年的仕宦生活,是陶渊明为实现其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他的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陶渊明最后摈除儒家汲汲于名利,牺牲个性﹑自由以趋同的思想,而将儒家思想的精粹化作一种人格精神和人生实践融在了自己的思想和日常行为中。陶渊明回归田园并非消极的退隐,而是人生另外一种形式的积极热烈的奋进。陶渊明的随顺自然﹑执守个性﹑忘怀得失,追求独立自由等思想与行为都与道家思想有关,比如老子的“复归”,庄子的“复初”,“求真”的思想。“复初”通过内心的恬静来涵养生命的智慧。陶渊明的回归田园,躬耕自食即是复其性命之本真,让生命重归于清净透明的境地。但庄子等的悲观厌世以及“无为”的思想又为陶渊明所不取。

陶渊明在他的物质和精神里面都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真”,为了生存的躬耕也好,为了生计的出仕也好,为人也好,为文也好,生活里的困顿与欢乐,生命里的悲苦与无奈,“守真”是陶渊明为人处事的原则。此处的“真”指的是“真实”。陶渊明一生处处求“真”:其性情也真,为人也真;其哀伤也真,欢乐也真;其出仕也真,归隐也真。“真”给陶渊明作品带来一种深深感动人的力量,因此陶诗千百年后依然可以感染打动我们,那句千古流传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至今仍能让读者怦然心动。现实世界中,每个人都可能在软弱的、没有安全感的、分裂的、完全‘虚假的’自我和强大的、有活力的、有安全感的‘真实的’自我之间变化,所以有“带着面具生活”以及“虚假的面具”之说。在特定的场合和时间,每个人都有可能处于这两种自我之间,因此现代人面临的挑战是一样的,那就是怎样才能远离虚假的自我而走向真实的自我?换而言之,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安全感、乐观、有爱心、尊重他人、乐善好施、慷慨、灵活、有创造性和成熟的人呢?只有能够摆脱虚假的自我,努力强化自我感,才能还自己一个真实的自我,享受到自我实现的欢愉。陶渊明完全生活在真实的自我中,他生活的情态和躬耕的姿态,他的自我个性表达和这些表达的符号,无一不在说明。

萨特说“所谓价值,也只是你挑选的意义。”(高建新,2003) 在众多价值中,陶渊明挑选了“自由”,陶渊明一生穷困贫苦但始终拒绝入仕,敢于抉择,坚持到底,非常人所能为。如此清贫却如此快乐—对自然妙境的欣赏﹑对书中世界的独特感悟﹑对酒境界的全心陶醉,这一切源于他精神世界的富足,人格追求的高远与卓越。陶渊明的快乐不是从安逸中得来,而是从勤劳得来,他从不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在陶渊明平凡的后面是震撼人心的伟大。作为现代人,生活在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尤其是面对社会转型期,各种价值观念并存,人们充满忧虑﹑焦躁。我们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人生是什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感从何而来?幸福难道仅仅指物质生活的富足么?在喧嚣浮躁的今天,陶渊明的“谋食”与“谋道”,“忧贫”与“忧道”的价值观可给予我们以启示。

二.陶渊明的“和谐”思想

即使身处田园,常在饥寒中苦苦挣扎,陶渊明也没有停止对真理的探索与追求。在其作品《桃花源记》中,他提出了“桃花源”理想。老子的“小国寡民”的冷寂隔绝在他笔下充满生机,一片阳光。人们和平相处,平等交往,人人劳动,家家富足,生活安定,风俗淳厚,但同时它又是开放的,是可以与外界接触的。人与人的和谐以及整个社会和谐的思想对我们现代人建立和谐社会乃至和平与和谐的世界秩序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陶渊明不仅启示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意义,也让我们思索个人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是身心合一的,有形的物质身体与无形的心灵、思想和精神是统一的,而无形的心灵、思想和精神,在常态情况下,显得更重要,这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点。身体健康,是必要的;心智成长,是需要的。只有具有身心特点的人,才是完整的主体性的人,否则,如果身心相分裂,或只注重身的存在,都不是完整意义的人。当身心屡屡发生矛盾的时候,迫于生存,陶渊明可以去做官,当官场需要他不择手段和同流合污的时候,他觉得违心违己痛苦不堪,在出仕与归隐之间,他选择了归隐,做一个自食其力的躬耕者,官场上心为形役,田园里形为心役。心灵的快乐才是最大的快乐,只要不违背心灵的意愿,再苦再累的农活,陶渊明的内心是快乐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行为其实是追求自己的身心和谐,这是由他个人的性格和当时的时代决定的。反观我们现代人,现代生活的激烈竞争和快节奏,“天下熙熙皆为利往”,路上行色匆匆的人群,人们为了生活奔波奋斗,不惜付出身体的健康甚至损害生命。陶渊明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名句是否能给现代人建立精神家园有所启示呢,田园其实就在我们的心中。个体的人如何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必须处理好身心的关系,实现物质、精神的同步发展,让人的主体性不断形成自我完善的可能,走向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界面。否则人的身心将永远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类的共同进步。

陶渊明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则大量出现在他的作品中。陶诗所表现的主要对象是他所参与的田园生活及其面对的自然环境,这种自然环境是被人改造过的赖以生存的庄宅田园,同时这种庄宅田园又和未经改造的自然山川相联结。因此它具备两个明显特征:既是生活的环境也是游赏的环境;既是物质生存的环境,也是精神寄托的环境。陶渊明在田园劳动中找到了归宿和寄托,自然景色成为诗人生活,兴趣的一部分。各种普通,非常一般的景色在陶渊明的作品里充满生命和情意,诗人俨然成为自然间的一员。在陶渊明的作品中,自然与人已完全融为一体,写出了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澈的心境。人类要生存,不仅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屈服于自然,征服自然,顺应自然还是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人面临的一个现实而重要的命题。当今社会,人们人为破坏环境,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城市过度开发等等给人类自身生存带来巨大破坏和挑战,城市居民向往乡村生活,向往大自然,亲近自然,农家乐、乡村游的火爆,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醒人们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否则人类会失去美好生活的可能。

人作为构成宇宙的一部分,首先要认识人类自己。每个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而他的宽度可以向外拓展活动空间,向内拓展心智空间,如何在有限的生命时空里,发挥自己潜能的最大值,是现代人需要认真思考的。人类社会如何可持续性、健康生态、科学发展等等都是现代人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繁衍成长生生不息的必要保证。

三.陶渊明的思想及其作品对外传播的意义

用海德格尔的观点看,陶渊明的非凡在于他的诗歌是“那种别具一格的诗歌,其标志是,只有它才命运性地与我们相关涉,因为它诗意地表达出我们自身,诗意地表达出我们处身于其中的命运。”(高建新,2003)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越来越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向国际社会准确有效地介绍中国,是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能够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因此文化对外传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党的十也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方针和要求,特别提出了文化软实力要显著增强,中国文化“走出去”要迈出更大步伐。总书记在中央十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指出,中国应该更多了解世界,世界也应该更多了解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粹、中国文化的魅力应该更多、更直接地让外部世界了解、欣赏、喜欢、认同。

我校是国务院华文教育基地,在柬埔寨建有孔子学院,在美国获批建孔子学院,传播中华文化。因此我校国学译馆是为顺应当前“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于2012年底建立的,其目的是把中国的传统国学介绍到国外,尤其是通过孔子学院传播国学,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国学译馆现阶段的任务是挖掘我们的地域文化—庐山文化,并把它译介到国外,尤其是把庐山文化挖掘整理翻译成文字材料作为孔子学院的教材,首先让庐山文化在国外得到传播。田园派诗人陶渊明就是庐山文化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人物。要做好陶渊明作品的对外传播,首先要对作者写作的历史时代背景以及对作者本人有深入的研究,才能准确把握陶渊明作品的内涵和思想;其次,中国文学作品能否在海外得到接受,要考虑海外读者的审美观与价值观,而陶渊明的思想远未过时,对现代生活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探究与传播。

参考文献

[1]高建新 自然之子陶渊明[M]包头: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2]王浦衡 陶渊明饮酒诗文的思想背景[J]科技视界,2012(31)

[3]王叔岷 陶渊明诗笺证稿[M] 北京:中华书局,2007

[4杨立群 陶渊明咏酒诗探讨[J] 广西社会科学, 2011(2)

第9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

在15年的教学生涯中,每当讲到陶渊明的诗和文,我都会提前一周布置搜集资料的任务,任务的重点是其中的几个核心问题:你了解的陶渊明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你喜欢这个古代文人吗?如果你也生活在东晋,你愿意做陶渊明一样的人吗?你怎么用当代的眼光评价陶渊明……

但课程行进过程中学生对陶渊明的评价,一般都很难显现出我所想象的客观和全面。这些孩子,从初中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到后来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陶渊明这位从未谋过面的古人的印象早已形成了心理定势,即:不同流合污,高洁傲岸,喜欢躬耕田园的生活……个性的答案往往总会被淹没于公式化的回答中。

不过,集中所有学生回答的精髓,陶渊明一生中走过的几串主要的脚印依然会在畅所欲言的热烈氛围中浮现于课堂上:“廿九岁起为江州祭酒,后因庶族出身,不堪鄙视愤而辞官,后做主簿,再辞。再后因家境困难遂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不久知桓玄有反意,不愿同流合污三辞官。再后桓玄果然废晋帝,大将刘裕起兵讨逆,他又奔之镇州将军刘裕门下做参军,孰料刘裕为剪除异己杀人较多,他看不下去再度辞官,这已经是四辞了。“归隐后,耕植不足以自给,再加上孩子多,生活没有办法。其叔父陶夔遂加引荐为小县之令。年底,郡督邮来县巡察,按时规应‘束带迎接’。其便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经去职。”这个四次入仕,五度辞官,“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风骨,这个酷爱、披星戴月,勤劳耕作于田间,种田赋诗,“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形象,往往在这种情况下,活生生地呈现在课堂上,或每个学生的想象空间。

喜欢陶渊明的诗和文,但我却不喜欢陶渊明的做人方式。所以,每次讲到陶渊明,我都会直截了当地阐述我的观点:做人,尤其是做现代人不学陶渊明。这是涂抹着浓重的我的主观色彩的“偏见”,但也是我历来都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渗透给学生的思想诱导。

试看陶渊明的几次辞官归隐,虽然有“官场黑暗,贵族腐败”的社会现实,但也不能不反应出陶渊明生存能力,尤其是适应能力的欠缺。我们无须翻阅东晋历史,也无须评价那个时代的黑与白,任何一个朝代,本来就是清与浊都是互为镜子,互为映照。试想:如果现在的学生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也像陶渊明一样,遇到不顺心如意之事,即:“归隐田园。”那后果真比陶渊明还不堪设想。陶渊明在那个时代,像陶渊明那种勤奋的人,毕竟归隐后还可以“开荒南野际”,收获“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在现在这个地价和楼盘同级步步攀升的时代,在“勤奋”越来越不时髦的时代,如果不适应如陶渊明,可能只是会诞生更多的“宅男”和“宅女”。

或者,我们可以用现代人的眼光换一个角度看陶渊明,提出一些假如――假如陶渊明当年目睹了朝庭和社会的黑暗,不是消极退避,而能以积极的心态,调整自己,或用他的笔像鲁迅一样,直刺黑暗时代的心脏,使其黑色的皮肤下流出鲜艳的血液,是否会比他的归隐更具有别样的价值和意义呢?

陶渊明的适应能力弱还体现在他归隐后躬耕田园的收获上。陶渊明劳动可谓勤苦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可惜,十分辛劳,却也没能兑回三分收获。这一点,只要随意抛洒目光,光注一下他的“草盛豆苗稀”的田园就不难理解了。这个五谷杂粮不分的书生,耕作“十余亩方宅”,居然“耕植不足以自给”,“性嗜酒”,却因家贫,“不能常得”,蒙“亲旧或置酒而招之”,而他的“八九间草屋”也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破烂狼狈。再看他的穿着如何呢?“短褐穿结,簟瓢屡空”。试想:一个父亲,在外不适应社会;居家不足以供养父母和子女,倘苦现代的学生一如陶渊明,即使身居于现时现世的清明盛世,又何以独立于社会中坦然立足呢?

如果我们反过来再看一次,如果陶渊明是一个适应社会能力较强的人,他在朝为官可以遵循他自己的做人原则和做官原则,毕竟邪不能压正,这是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黑暗的朝代如果巍然崛起一个清明的父母官,是否在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也会有一番推动力呢?

再有:现代社会,对学生的期待目标是综合素质俱佳。可是,像陶渊明一样的落魄读书人,亲旧敬之重之,“知其处境如彼,便置酒而招之”,陶渊明对此的态度是“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现代学者对此类行为的解释是:“说走就走,并不装模作样……”可是,按现代育人理念去衡量一下,在这个倡导“感恩”,当“受人滴水恩,也应涌泉报”的为人处世哲学成为一个时代,让人感动的主旋律,如果一个孩子或者说像陶渊明一样的成人,却连最起码的做人礼节也不懂,是不是有失个人的品位呢?而联系当时当世来看,“下官”对“上官”“束带迎接”,从现代的礼仪角度反观,不也只是任何一个时代,身在其身在其位者,权衡自己的身分角色,而理应有的一种对“宾客”或对任何人最基本的礼仪规范吗?其充其量也无非是一个人的个人品德修养的外在直现,无论对方人品是优是劣,讲礼仪终归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何以却会成为愤然辞官的托辞呢?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适当改变一下自己,检讨一下自己,让自己适应一些应有的规范,只要不改变本质,只要真正做到了问心无愧,不至于受到良心的拷问。

“没有规矩则不成其为方圆”。如果悟出了这一点,达观客观看世事,是否当年的陶渊明会活得更为潇洒而乐观而越发有意义呢?而从这一点上看,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更难能可贵!值得我们这些后世人去争相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