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主体化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主体化教学论文

第1篇: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追求文化多元性和高品味。注重文化的选择、批判和创新,是大学高层次的教育理想,它有助于克服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使教育和文化相互借鉴、沟通,形成新的教育理论和发展恩路,从而提高教育的文化品格,保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理想是指教育信仰,也即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在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出现过多种教育理想.如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科学研究的教育理想、实用主义的教育理想、专家型的教育理想。它们在不同时期和国度里都曾经居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时代,使我们重新认识大学。在工业经济时代的市场.对大学的理解是传授知识、培养专业人才的地方,相应的教育理想有实用主义的教育理想、专家型的教育理想。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最高层次的教育理想则是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大学追求文化多元性、文化的高品味,注重文化选择、批判、创新的教育。同时,以文化作为辐射源向其它方面辐射,以提高社会的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平衡,社会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

    1.对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阐释

    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现在提出学校以文化为主体作为教育理想似乎是废话。其实不然,学校的教育活动都是一种文化活动,但文化高品味却从来没有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去追求过。从前学校追求的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等都是比较狭窄的文化,而不是一般文化的含义。

    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其涵义在于对文化的理解上,是在最广泛的文化概念基础上考虑教育问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也包括外显形式的客观文化和内隐形式的主观文化,从社会文化整体的层面上研究教育规律、形成价值取向和目标。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必然是把学校教育定位在文化上,这种文化为体、经济为用的教育理想就被称为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

2.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作用

    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身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们认为,社会和人都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和发展,但它是通过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来实现的。因此,人们认为大学教育是以人为本,也可认为以社会需要为本,同时这两种主体观是统一的。事实上,也会经常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当处理不好二者的统一关系,就会造成教育上的偏离,降低教育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处理教育上的各种主体观的矛盾统一关系呢?那就是应该以文化为主体,就能保证以人为本的教育主体观的实现,也能使教育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当代教育发展,应该提出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将是更有意义的事。

    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这一提法往往忽略了社会需要,因而会造成教育对社会的不适应性,减少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不利于教育发展。而把教育看作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主体,往往会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素质的提高,因而降低教育的育人功能。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将更加充分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为文化是和人密切相关的,文化即人化和化人,人的本质是文化,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包括以人为本的教育。同样,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也包括了以社会为主体的教育,因为文化是人和社会的中介,人走向社会依靠文化,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的沟通都要靠文化。文化实际是社会深层次要素,是社会的基石。以文化为本的教育必然也能满足社会需要。

    由于文化内涵十分深刻,涵盖内容非常广泛.教育中的许多思想、观念被包容在里边,比如高校有四大职能: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化,每一种职能都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职能。这样,高校的四种特定的文化职能就可以概括为文化职能。

    对文化的研究,使我们对教育更有深刻的认识。把研究教育的注意力、思考方式转移到对文化的理解上来,因此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和文化的关系,研究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即教育文化。这样就可以形成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有利于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

    3.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意义

    第一,使得学校教育具有长远的价值取向。文化不像经济那样更直接,而是体现着一种精神,具有长远的、持久的价值取向,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和久远的价值取向能够鼓舞人们去努力奋斗,有更高的追求,更大的理想,更多的是从战略上去思考,从而能够克服急功近利的狭隘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我国教育专家认为,真正会对教育产生长期危害的则是教育目标的过份功利化倾向。实际上,我国教育在质量上是很下功夫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精雕细刻、认真负责,很少有马虎懈怠现象,但为什么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创造力不强,这是因为把人才培养局限在知识教学方面,是教育目标功利化造成的误区所致。所谓教育目标功利化就是把教育目标仅仅看作是培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具,而不是把它看成是造就有文化的知识创新的人,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学校教育功利化倾向与教育价值取向不长远有直接关系。因此,通过以文化为主体的现象.克服教育教学中的短期行为,树立长远的教育价值取向,必须在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效益和效果。

    第二,具有宽阔的文化胸襟。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处于文化之中,但教育往往缺乏文化的自觉性和多元性、选择和批判性。树立起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就会更多的以文化视角去思考问题。

    事实上,回顾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虽然教育和文化关系最密切,教育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身处文化之中而不自觉,教育本身对文化认识的就不够,因为教育存在几千年,而文化概念的提出仅有一百多年历史,且定义150多个,至今还在不断更新。可见教育对文化认识不够,因而不能主动地适应文化规律,而缺乏自觉性。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有助于这种文化自觉性,也正是有了文化自觉性才能提出这种理想,并能把这种理想作为一种最高的形式.处于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

    文化作为一种最为复杂、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一个概念堂而皇之地进人教育殿堂,使得教育活动不再被局限于各个专业领域之中,不再是被分割为许多分支,而是一种整体统领着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文化视野将会变得无比宽阔。教育中有博大的文化胸襟,对人才培养、教育自身发展都将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在教育中能够形成文化力,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和穿透力。文化力量和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相比,在短时间内不会表现出多么强大和优势,但长时间来看,则会显示出其强大力量,表现出辐射能力和穿透力。教育的特长在于利用文化力,而不是经济力盆或政治力量。教育正需要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鼓舞着教育活动去提高人的文化力量。

    文化力也即是文化释放的能量,人的文化力包括智力因素、精神力量、文化网络和传统文化。其中精神力量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求实创新、奉献精神等。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提高文化力。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正是培养他们的文化力的一种支持力量,也能帮助探索出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力的方法。

    第四,便于运用文化学方法去研究教育规律与教育方法。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科学技术等都能提供研究教育的方法,并能形成相应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论和模式,形成相应的教育思维方式。同样,文化学方法比起上述其它那些方法,更具抽象概括性,从而能够统帅、更新原有的许多概念、思想和方法,使得传统教育思维和方法作出重大转移,也将形成新的教育逻辑和思考方式,使得教育问题的研究和文化学研究结合起来,相互借鉴、沟通,形成新的教育理论与发展思路。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将使文化学更快地和教育结合起来。

    第五,在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支持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将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文化品味,增强人才的文化素质,不仅能够使学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也为社会发展注人更多的文化活力,能更好、更快地提高社会文化素质,从而也就提高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家质,提高了综合实力。

    4.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实现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育人第一的教育思想。因为人是文化的载体,培育质量高、数量多的人才是以文化为主体的最大体现,是实现这一教育理想的最高层次和境界。

    人是万物的尺度,培育出人才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而培养人才也不能停留在技能、智育的训练上,而是全面的,特别是人格塑造。从文化角度看人才培养,就是在教育中突出由知识内化为人格,让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使思维方式、心理要家得到品质上的改替,从而使精神得到升华,文化品味得以提升,较好地实现用知识文化、社会文化去化人的这一过程,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提升,并能进行外化为一定的文化产品,形成受教育者的文化呼与吸的运动,从而使学生具有文化自觉性,主动地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学校应始终强化学术氛围。学校教育不能是平庸的、毫无学术价值的活动,也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功利主义活动,需要更多地体现出学术价值,突出学术研究。大学的学习过程往往应和研究、学术活动联系在一起,研究往往是最好的学习。学生参与研究活动,通过学术氛围燕陶学生,使学生尊重学术、感悟学术,树立起浓重的学术意识,这是学校教育具有文化高品味的重要表现形式。

    其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包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必须依靠高质量的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们专心致志的从事科学研究,用自己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率先垂范去影响、带动学生的科学与人文思想和精神,有好的译程内容和教材,开设出高质量的课,形成良好的教学实践。这样繁重的任务需要教师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这就需要有政策保证和良好的校风。可见,这是艰苦的工作,绝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作得到的,这需要有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精神鼓舞。

    其四,学校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应开展文化整体教育。培养文化高品味的人才,靠某一专业领域的教师是难以完成的,必须从文化整体上和各个学科课程的联系上形成整体,进行跨学科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也有横向的、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形成知识整体和宽阔的文化视野,从而具有文化选择、适应能力,增强文化自觉性,以后能主动地进行文化创新活动。

第2篇: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1.教学管理体制变迁: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嬗变三十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经历了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轨迹嬗变,实现由混合虚拟教育管理机构向专业教学科研实体机构转变。这就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管理机构及组织执行机构,权责明晰,明确了二级机构的职责、功能、地位、权责等问题,成立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如有的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教育学院、社会科学教育学院等)。这种教学与科研整合的一体化实体管理体制与机制,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教学课程设置改革“: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不断得到完善,经过“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改革完善,其课程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得到了丰富与发展。这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随着时展主题而不断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变迁为线索,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的现代化科学化改革实践,深化了我们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3.教学理念创新:对政治—人本—发展—逻辑的关注转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处的社会地位变化而实现从‘政治自觉’到‘经济自觉’到‘人本自觉’的嬗变,发生了从‘物本’向‘人本’的现代化转换”[1]。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对生命、发展和心灵的关注[2],符合学生生命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

4.教学内容整合发展:对政治性、社会性、公共性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在高校思想领域以教育形式展开的政治实践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行考察,对政治性内容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内容和本质规定,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发展变迁的不变主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众多影响党执政合法性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社会民生问题,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形势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公共环境、设施的教育价值利用与再造,公共文化空间与公共传播途径的利用与再造,公共性活动的开展及其价值引导来进行。”[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性”关注与“公共化”转型成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趋势,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5.教学主体互动:“主体性教学”向“主体间性”教学转型随着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交往、交往实践哲学等理论逐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视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征逐渐显现,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维定式,从平等的视角、和谐的视角、人性的视角观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突破了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质的跨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逐渐引起重视。

6.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由单一教学方式向多元教学方式转型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方式发展来看,出现多元多样教学方式并用的态势:“研究型”教学[4]、对话教学[5]、体验式教学[6]、启发式教学[7]、混合型教学[8],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现代转向

从系统要素视域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涉及教学主体、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要素。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于“90后”大学生期待“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访谈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遭遇“实效弱化”、“情绪极化”、“信息乌托邦”、外源“负能量”等现代性困境。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从整体体系层面加强多方面的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管理体制机制、重视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完善相应的经费支持等条件保障外,还要逐步补强“短板”:一是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二是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三是教学主体的主体间性化;四是教学环境的“文化化”;五是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政治化、理论化、知识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在教学课堂中施加给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政治内容。

(1)促进教学内容的时代化契合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遵循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双重规律的前提下,注意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认知性。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构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在突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中增加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教育、廉洁教育、交往教育和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着重建构主动学习和契合学生认知水平。

(2)守住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其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是以政治思想为主导的理论和价值观的灌输、宣传、教育、内化等,其教学组织管理体制由政治制度规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也需要政治权力支撑。在实际教学内容中,如“纲要”课教学内容重历史史实,往往不经意间在突出“历史”的同时“淡化”了政治,出现了使“纲要”课由政治课演化为历史课的倾向。因此,要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

(3)提升教育内容的知识化增量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和知识性,正确处理意识形态性与科学化、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灌输与内化的关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等;另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放置于西方现代史的时空场域中,运用中西方比较视域进行分析,分析理论发生发展的国际背景、时代背景,把握教学内容的时空逻辑。此外,还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本地史结合起来,特别是教学区域所在地的地方历史与时代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和载体,如乡土地理、民风习俗、革命文化、历史人物、社会变迁等等,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融入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2.教学方式以生活化为中介:与社会实践和个人经历相结合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意识形态的目的,仅仅用意识形态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方式方面需要将道德、法律、意识形态等作生活化处理,以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和主体生活结合起来。

(1)坚持“灌输与对话”的统一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秀传统。当前部分“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果不旗帜鲜明地坚持灌输理论,就不可能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因而,要在继续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灌输的同时,需要克服将理论灌输原则与具体的教育方法等同起来的“生搬硬套”,注重借鉴运用苏格拉底的“问答式”、孔子的“启发式”方式,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采用讨论式、提问式、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方式启发大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2)注重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两方面的特征:同质性表现在寝室成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素质、专业或年级方面基本相同或相近,由于长期在一起生活,还会培养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异质性主要表现在每个成员的文化背景、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由于出身、经历、成长环境等差异而导致个性品格也不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注重运用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真正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理论探索的需要、解除困惑的需要、主体参与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培养他们做人做事的能力。

(3)注重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课程,理应是公共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理应是社会公共事件的专业阐释者,是公共价值观的践行者”[9]。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在目标、内容还是方法、路径、载体、手段,乃至资源、环境等方面,都会日益突出地体现出公共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公共关怀,具有问题意识和公共意识,以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培育具有公共的人格和公共事务能力的大学生主体。在教学方式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育方式,采取一些形式把大学生推向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如积极开展以假期社会调查为主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实际,思考社会问题;结合“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学生利用暑期参与社会实践或周末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增加教学方式的公共关注和教学主体的公共性参与。通过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关注和公共化转型,将封闭的课堂教学与公共的社会交往连通,改变理论的系统灌输向价值观念引导、公共生活能力的训练转变,让大学生主体拥有真实丰富的价值观心理体验与公共参与。

3.教学主体以主体间性化为核心: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转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体性力量,实现由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的主体间性转型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内在诉求。

(1)教师要有言传身教、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主体自觉综合看来,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科研人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承担着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之时,还要承担着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责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的“师生比”高,承担的教学任务重,同时还要承担学术科研、职称评聘等压力,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三种“劳动”,即脑力劳动(理论武装、教学改革、教学科研相长)、体力劳动(多校区办学、跨城办学、跨区办学的奔波)、情绪劳动(职业倦怠、学科意识、学科认同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专业热情和学科自觉是重要的问题。在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从“组织领导、思想引导、解决实际问题、师德师风建设”等外部条件保障方面做出了制度性规范与条件保障。同时,有了外部保障和条件支撑外,还需要教师主体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学科意识和学术精神的培养,注意内在素质的提升,关爱学生,用自身正确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达到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境界”,做到真正的“立德树人”。

(2)教师“主动教”与学生“主动学”的转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艺术、学术能力及知识深度和广度相比其他课程可能要更高,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从教学艺术、学术能力、知识增量提升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潜力,这是赢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和“点头率”的重要前提,也是真正实现从“要我教”到“我要教”的转变的内在自觉。从课堂教学而言,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师“独白”教学模式,转向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讲授与讨论、情景互动教学结合,形成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探讨式教学模式,让教师“独奏”转变为师生“合奏”,让学生“动”起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

(3)教学主体力量的整合与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群体;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导师等教师队伍群体;三是作为自我教育主体而存在的个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主要是专职教师及部分学生兼职辅导员等,因而要将分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与学生工作者、党建工作者等主体相互互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党建、学生事务工作者角色互动。一方面,通过整合学校党建工作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主体力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补充力量,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职教师也可通过参与党团组织的大学生课外活动,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达到主体力量的互动与整合,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另一方面,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与大学生社团活动载体平台互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把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延伸到课外活动和课外时间中,通过“师爱传情,以情感式教学感动学生;对话引情,以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激情,以自助式教学激励学生;课间寓情,以快乐式教学愉悦学生;课下延情,以延伸式教学打动学生”[10],改变部分学生对政治课的抵触心理,实现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

4.教学课程环境以文化化为重点:建构思想政治理

论课程教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产生发展过程中影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要素的社会空间存在方式。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环境,即除了受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中观环境的影响,还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微观环境的影响。

(1)通过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加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创造物,包括两方面:一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以外在物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校园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布局和校园建筑等校园教学环境直观的表现形式;二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课程、课时表、教科书与教材等集中体现了社会对于大学生必须习得的文化内容、文化价值的要求等在内的课堂教学物质文化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建设,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挖掘环境育人资源,美化育人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育人环境建设,广泛开展以体育、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实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材建设、教师队伍、教学媒介、实践教学、课堂文化设施等课程物质文化建设,开展如学术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专题讨论、情境扮演等活动,利用影视频资料的形象生动性,契合文化媒介的特质加以传播与强化认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治学风格、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

(2)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强化规约为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必须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制度化规范;二是渗透于教学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因此,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化建构,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专业化、知识化、科学化、时代化的知识制度化体系,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课程管理、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学科制度化体系和管理制度化体系;另一方面,也要不断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推动渗透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入耳入脑入心,见言见行见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的“规训”功能。

(3)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精神文化环境加以熏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精神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种由师生长期创造的特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环境,包括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和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环境两个方面,即优良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的营造等。通过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建设学习型校园、廉洁校园;通过建设体现为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课程班级教学文化,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学习、成长展开的交往文化,营造良好的班风;通过明确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的价值,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准则,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使教师既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传递者,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建议者,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风;通过学生的自觉学习,提高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把蕴含在学科课程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加以挖掘和提升,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发挥精神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作用。

5.教学体系以系统化为归宿: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行动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中,要有价值理念引领,以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和行动体系建构为中介,发挥专家、教师与学生三个主体作用,强化学术与知识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生长与成才统一,建构让“学生受益和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教学体系。

(1)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教材体系规定了特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教学体系是教材体系的拓展和延伸。这要求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知识修养,又需要增加自身知识的交叉性和丰富性。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吃透教材,融会贯通,把握教学体系的整体框架、发展脉络与思想精髓基础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促进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辅助活动相结合,在吃透教材、确定所针对的问题、设计个性化教案、精选教学案例、合理使用多媒体、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度高的教学辅助环节、倡导师生心灵互动等基础上构建内容精致、层次分明的教学体系。

(2)教学体系向认知体系转化从教学体系到学生认知体系的转换过程中,教师主体既要自觉渗透对大学生主体的本体关注,也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切实需要和利益联系起来,依靠思想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建构富有思想与逻辑的教学能力,适应学生认知水平与成长需要的能力。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和法治理性;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帮助学生学习并获得哲学素养和哲学理性;通过“中国近代史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理性,以史为鉴,通晓古今;通过“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获得理论素养和实践理性;通过“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和中国灵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功能。

第3篇: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 英语专业 文化教学

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是语言的底座或环境。教育部于2000年将文化教学纳入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强调在提高英语专业人才的文化素养同时要注重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关于文化教学的改革,国内学者的论述分别集中在内容、目标、现状调查和实施策略等方面。本文将探讨“主体――主导”教学理论给文化教学模式的带来的启示。

一、文化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英语专业文化教学在2000年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已有概述,但是并没有具体的分级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各高校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以英美文化、跨文化交际和英美文学为主的各种文化课程教授的内容。精读课、泛读课和听说课等基础课涉及的内容则主要涵盖目的语的日常生活与风俗习惯。在教学方法上,文化知识点的讲授主要是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文化教学模式。一般的做法是,教师结合课文的主题和文中具体的语言点进行相应的文化导入或在专门的文化课程中以罗列文化事实为主。在学生能力的评估方式上,传统教学模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对于目的语国家的历史、文学、宗教、政治、地理等学习情况,但实际上并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究诸如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心理结构等深层文化因素,本质上仍强调教师对学生进行表层文化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既不能深刻地理解所学文化知识,也不能将这些知识正确地应用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情境中,从而导致交际失误。由此可见,对高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主体――主导”教学理论基础

“主体――主导”的教学理论结合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构建了一种既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又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基础主要是建构主义的学习与教学理论。本世纪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主要有杜威、维果茨基和皮亚杰等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可追溯到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班级授课制度的概念,开创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此后的几个世纪中,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加涅的“联结――认知”学习理论和他的“九段教学法”,以及20世纪后半叶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等都以原有教学理论为基础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创新,但其共同点仍是强调学习过程是学生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学习的起因被认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而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部刺激。

三、“主体――主导”教学模式

“主体――主导”教学模式结合了以学生为中心与以教师为中心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这两种教学模式都包含教学的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但在实施过程中,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所不同。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学习与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可通过美国认知心理学家M.C.Wittrock的“学习生成模型”来概括。这一模型强调学生以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爱好等特点主动对所获取的知识信息进行意义建构。这种教学模式的有以下特点: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媒体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教材不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主要从其它途径获取大量知识。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缺点则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而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甚至可能偏离教学目标,同时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也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2.“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特点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和“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奠定了主要理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的特点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并且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手段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和知识来源。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缺点则是强调“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灌”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者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3.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这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不能简单地用后者取代甚至否定前者,也不能反过来用前者否定或取代后者,而是应当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正是基于以上思想和目标,“主体――主导”教学模式强调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优点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学生可以通过“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自我反馈式”等多种自主学习策略进行知识的构建。同时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主导――主体”文化教学模式

通过对目前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现状的分析和“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理论的研究,文化教学模式改革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提高、教学步骤的完善和科学的评价体系。他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外语教学的目的和原则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因此,在“主体――主导”文化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首要目标。语言学家Hymes认为交际能力包含四个方面――能分析合乎语法的语言形式;能分析实际可以接受的语言形式;能分析得体的语言形式;能分析语言的常见程度。因此,教师应在不同的文化课程和教授阶段中制定体现语言知识和能力运用并重的课程目标,强调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注重言语行为的正确性,而且更应注重其语用得体性。就学生而言,在明确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的同时,也应该采取主动建立正确的文化学习态度并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设定个性化的课程学习目标。

2.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一二年级阶段,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主要是讲解英汉词语意义和运用方面的差异,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词语的不同文化内涵。另外,教师也可以介绍一些便于学生日常生活交际方面的简单的语言技巧。这一时期的文化教学是以掌握目的语文化知识的为主要特点。而到了三四年级,鉴于英语语言的发展历史和其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教师在讲授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传统与习俗等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有意识地接触以英语为第二母语或外语的各种文化。再者,教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包括价值观、时空概念、解决问题方式等深层文化内容的理解力以便学生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完成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身的主体性,通过课前、课后的大量阅读和交流实践机会逐步提高文化意识。

3.教学手段的提高

“主体――主导”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强调教师和学生参与教材的选择和对网络媒体的灵活应用。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教材应选择由来自母语为英语的人或本国人编写的文化材料。选用的教材应重点介绍社会习俗、日常生活方式、问候、称呼、道歉等交际习俗和礼仪。高年级教材可有更多的灵活性,教材作者甚至可选择来自其它文化的人编写的文化材料,这样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文化主题进行了解,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和加强文化理解。教材内容可以涉及文学、人类学、心理学、宗教和哲学等。在教材选用的过程中,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语言水平作出相应的调整,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和文化交流体验对某一问题做深入研究。作为21世纪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一方面可以辅助教师进行讲解和演示,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影像资料和信息资源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来完成讨论、协作和相互支持,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

4.教学步骤的完善

“主体――主导”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步骤包括目标、情景、信息、协作、意义和评价六个因素,教学具体步骤如图所示:

在该图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发挥主体性,在确定学习目标之后建立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真实学习情景;接着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及传统手段寻找与学习目标有关联的多种信息资源;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小组协商,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深入讨论发现问题,逐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后在教学评价这一环节,测试内容应能有效地检验学生对文化学习相关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果评价结果表明意义构建不成功,教师和学生可对以上任何步骤作出适当的调整,以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对知识的理解和意义建构。

5.教学评价的设计

在“主体――主导”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并结合Lessard-Clouston关于文化测试的内容和邹申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观点,文化测试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化知识,即有关目的语的文化中的一般背景知识和客观事实;文化理解,即对目的语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其民族价值观的理解和宽容;文化技能,指能够在真实跨文化交际情景下采用所学技能进行成功交际的能力。以上内容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能达到文化理解阶段并最终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样,测试方法也应遵循传统和新型评价方式相结合、他评和自评相结合的原则。传统测试方法中的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侧重考察学生学习结果,新型的测试方法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Seelye提出的课堂检查表和Moore提出的学期作品档案法都能较为有效地对该过程进行评判。前者可以帮助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演示、表演和辨论评价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和目标完成情况;后者要求学生按照某一主题撰写文章、收集和整理资料、制作电脑文件或幻灯片等。此外,教师还可通过课堂陈述、访谈和课外学习的跟踪评价等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和更全面的评价。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也应在评价过程中发挥主动积极的作用,建立自我评价的意识,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反省和自我提高,这将有益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不断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不断发展。

五、结语

总之,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无处不在,其目的在于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且具有创造思维的英语专业人材。要迎接这一新世纪的挑战就必须对传统文化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笔者将主体――主导教学思想引入英语专业文化教学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步骤和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设计文化教学模式,希望为其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曹文.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

[3]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

[4]何克抗,李克东,谢幼如.“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2).

[5]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教理论探讨,1997,(3).

[6]胡海,邓海燕.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2).

第4篇: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传播面临的挑战和要求

当今社会时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带动了文化思想的全球化传播趋势,经济和技术领域的革命性创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这些变化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的传播发出了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

(1)文化全球化趋势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地多种多样的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开始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这种发展趋势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言,既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带来相应的挑战性。尤其是在高校校园环境中,更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竞相登场的重要舞台,这种大发展大繁荣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提升大学生文化水准、开拓大学生文化视野的同时,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在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唯一性和主体地位,坚决杜绝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思想,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主流价值导向,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要发挥高校文化创新的社会职能,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质,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增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现实性和时代性,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说服力。

(2)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文化思想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在高校中的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人类文明史上的各种文化思想和文明成果也随着互联网广泛地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可以迅速便捷地查询到任何自己感兴趣的科学文化知识,极大地拓宽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而大学生作为时代精英的代表,对于这项技术的应用则更为热衷和娴熟,据调查显示,现在几乎任何一个大学生都能够通过互联网熟练地进行学习、阅读等活动,自助式的丰富自己的文化视野。同时,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强的文化包容能力,因此,在高等院校校园环境中,各种文化思潮和文明成果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传播。但这些思潮不仅仅包括那些有益于大学生成长的优秀的思想和文化,同时也难以避免地存在许多腐朽、堕落的文化思想及异端学说,造成了对大学生成长极为不利的消极影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在高校中得到全面的推广和传播,就必须积极应对网络信息化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及其最新理论成果的兴趣和向往,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内涵和精髓。另一方面,要积极占领最新的科学理论传播阵地,充分利用网站、微博、校园网等能够深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传播媒介,引导当代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前进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

(3)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们具有更加敏锐的质疑精神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接受资讯和信息的途径更为广泛,多元的文化碰撞和文化冲击使得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文化广度,因此他们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他们的认知和学习过程不再单单依靠书本、老师或是家庭教育,而是更多来源于现代化的媒体传播途径,通过这些新兴的媒体传播途径,大学生既可以主动地去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任何消息和知识,同时也会自动地接收到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各类信息和资讯,从而形成了他们更加依赖于网络获取资讯和知识的独特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在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时,当代大学生同时还具备更加敏锐的质疑精神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他们经常从自己的价值理念出发,对资讯和信息的内容及其核心观点做出独立的甄别和判断,并相应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两个方面的变化,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的传播提出了挑战和要求,一方面,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推广过程中必须开辟更多的传播途径,并且要选择能够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宣传方法和教育理念,重视网络信息传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今世界和中国社会的现实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转换教学思维,彻底改变过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教育教学活动由单向的“我教你学”变为双向的“互动式”教育。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允许学生对这一理论提出质疑和思考,并针对学生的疑惑和独立观点,相应地进行阐释和教育,务求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在高校学子中能够深入人心,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传播的主要途径及改革方向

根据当前的社会和时代背景及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环境的具体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的传播主要通过这样几条途径:

(1)以理论体系化课程教育为主体,创新教学方式。在高等教育活动中,课堂教学仍然要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整套具有合逻辑性与规律性、合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整体理论体系,因此必须通过课堂教育进行完整的体系理论教学,才能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也要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一方面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有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认识,从多个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剖析和认知,并积极地将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与当今世界和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向高校学生认真负责地讲授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还必须积极地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思维。首先,要积极采取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开拓网络教学途径,例如多媒体教学、数字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学习兴趣。其次,要广泛收集社会最新资讯和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中的价值理念充分解读和阐释社会事件和信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性,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最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还必须要及时转变教学思维,变单一式教学方式为交互式教学方式。由于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意识非常强烈,因此他们从内心较为排斥传统的以教师为单一主体的教学方式,他们更期待以交流方式为核心的交互式教学方式,在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学生也可以参与教学,并相应地提出自己的独立思考观点。这种新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才更符合当前的教育发展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更好地在高校学子中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这一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能够充分得到高校学生的认同和深刻领会。

(2)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手段,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一方面,要积极营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校园文化氛围,以科学的意识形态理念为指导,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理念中,积极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将个人的人生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共同理想相契合,培养学生养成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提升高校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新活动方式,并在这些活动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使学生能够在各类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中领悟和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和观念,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校园文化中潜移默化的融入过程。

第5篇: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革新性学术知识主要指挑战美国主流学术并反映了社会多样性的知识。这种知识扩宽了历史和文学等文化标准的理念、范式和观点,不赞同主流学术知识的宗旨,即知识能够保持中立和客观,不受人类利益和价值观的影响。这种知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对知识本质的观点。革新性学术知识认为知识受到了人类利益的影响,所有的知识都是权力和社会关系在社会中的体现,并认为知识建构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社会进步,使其更公平和人性化。此外,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体系所具有的实践性、课程的文化构建性、研究的规范性与经验性特征都进一步说明了该理论体系的革新性特征。

直指实践的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研究

实践性研究(praxis-orientedresearch)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目的,而不以客观“描述”和“解释”教育现象为目的。如果说实证研究和思辨研究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解释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实践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造教育世界,为现实中所出现的教育问题指出切实可行的路径及方法。石中英教授在《论教育实践的逻辑》一文中引用了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并比较系统地阐释了“教育实践的逻辑”的概念。他提出,把“各种教育实践共同分享和遵守的一般形式、结构或内在法则称为‘教育实践的逻辑’,它是教育实践工作者身处其中但又未必完全清晰和无法逃脱的文化系统,是各种具体教育实践样式得以存在、得以展开并在交流中走向未来的内在法则”。

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性存在于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及目标之中。班克斯将多元文化教育定义为一种“理念”、一种“教育改革运动”或一种“历程”[2],其基本诉求是要拓展所有学生的视野,消除不同的偏见与歧视,以接近真正的教育机会均等或公平。将多元文化教育等同于“教育改革运动”,以及对“过程性”的强调都是以实践性为导向的。除了多元文化教育概念与目标的实践性特征外,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始终围绕着文化多样性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及应用,并以平等与社会正义等因素为其核心价值主张,体现了多元文化教育的道德性及关怀性。他的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上重视课程与教材的设计与应用、受教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强调“平等教学法”(equitypedagogy)的教学与学校环境设计,重视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知识与对学生的族群敏感度,以及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以协助学生认识与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文化,理解并包容来自不同群体的人的文化。最终使学生通过多元文化教育提升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并在不同文化层次中发挥作用,以在生活实践中改变社会环境中的不公正现象。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及教学策略具有丰富的实践性及应用性。班克斯更为重要的理论建构工作是多元文化教育的5个维度理论①、课程改革理论及教学策略等理论。教育者们可以直接使用这些理论体系来设计和评价他们的教学实践。班克斯设计了一系列表格(checklist)来帮助教师设计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设计策略,并帮助教育管理者评价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情况。比如他设计的衡量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程度的表格,其中有一系列详细的标准,如政策申明、教职员工态度、学校人员组成、课程、家长参与、教学策略、教材等。在一项长达4年的跨学科研究中,班克斯和他的团队就学校教育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提出了12个基本原则,并依据这些原则设计了包含62个检验问题的表格来供教育实践者设计与检验他们学校的教师教育、学生学习状况,学校的人际关系,以及学校的管理、组织和评估状况。

此外,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性还体现在教学的实验与设计中。一些学者和组织根据班克斯的理论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设计与实验,其中班克斯比较认可Vavrus、Ozcan等人的研究。还有教育研究者使用了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理论进行了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设计与改革,比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AndrewJackson在2001年夏季使用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理论设计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夏季教师教育研究课程———“研究者话语中的种族、民族、宗教及性别等多样性问题”,其中对学校的150多位师生做了问卷调查,并撰写了博士论文来验证班克斯课程理论对大学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帮助。Immaculata大学的博士生MilesA.Edwards对美国宾州东南部的3位社会科教师使用班克斯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进行的课程设计进行了研究。此研究表明班克斯的课程设计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而且容易使用[4]。Eryca使用班克斯的“课程检验清单”来验证6个学区的社会科教材,发现这些教材没有足够体现“文化涵化与语言和女性的作用”;而且有些学校的课程属于添加模式,个别进入了社会行动模式[5]。学者ChristieA.Linskens使用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发展理论来设计Mar-quette大学一年级法学院的课程,其中使用了班克斯归类的知识,即在课程设计上通过发展事实、概念、概括性知识(generalization)作为课程设计策略,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上述研究表明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可以被应用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多元文化教育实践的主要目标是提升有色人种学生的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改善学校及相关社会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最终使得社会更加人性化。要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终极性的社会改良目标,不是一个教育家或者某种教育可以做到的。社会的政治与经济改革和学校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应该同步进行,教育改革始终需要能够切实指导实践的理论。此外,教育家与教育研究者在学校环境外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他们在教育领域开展的理论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可控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理论家的理论也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来验证,例如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就经过了20年的实践性验证。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并经受验证。#p#分页标题#e#

更新课程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

教育是文化实践中的一环,各文化族群都有其教育活动。多元文化教育的重心不仅在教育,更要关注到文化。文化研究通常致力于关注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利益,解构支配性权势集团的文化概念,揭穿、批判这些概念与意识形态在不平等社会中的作用。因此,文化研究具有重新发现与评价边缘群体文化的研究机制。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是从文化的知识学基础来建构新的课程文化。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从革新性学术知识(transformativeacademicknowledge)的角度来强调族群文化研究及使用。革新性学术知识包括挑战美国主流学术知识,扩宽了历史和文学等文化标准的理念、范式和观点[7]。

革新性学术知识认为,知识受到了人类利益的影响,体现了社会中的权力关系。主流群体的知识体现了社会精英阶层的知识,并在学校教育中有意或无意地排除了有关少数群体的文化。知识建构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社会进步,使其变得更公平和更人性化。在学校教育中,知识经验作为被提炼的文化而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载体。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知识的多样性。学校教育选取什么教育内容,是在一定知识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就此问题,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强调了不同族群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及对他们社会生存所有的工具性意义。学校教育文化选择若不能充分反映文化的多样性,就会缺乏考虑学习主体的多样化需求,这将使得学生在获得一种文化价值的同时又放弃了其原生的文化价值,因而可能会成为其自身文化群体的“边缘人”,他们将为此付出一定的心理代价。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挖掘了少数族群的教育本质、意义与功能,并试图以此为基础来评价和改变学校教育的入学机会、课程、教学、评估及学校环境因素。学校教育的受众均来自不同的文化群体,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包含了主流及少数群体的文化。因此,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一种基本教育,可以提供给所有受教育者,而不是仅适用于少数或弱势受教育者。将教育视为文化实践之环节时,多元文化教育的革新性意义在于唤起不同文化群体的文化主体意识,并增强对异文化间的权力结构关系的理解,从而使其进入自我转化的“增能”(empowering)过程。

注重规范性的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班克斯倾向于研究的规范性(normative)。“规范”就是评判事物的行为标准或尺度,规范性即能够衡量事物的准则性。班克斯在很多作品中多次提到“应该”(should)这个词。规范性研究探讨着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教育公平,涉及了道德及价值判断的应然性问题。根据德国学者布列钦卡(Brezinka,W.)的见解,教育学对教育实践的规范与指导主要体现在理想规范与行为规范两个方面[8]。班克斯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各个因素都有所规范,具体涉及多元文化教育目的、教育者、教育活动、教育内容的规范等。班克斯在不同时期对多元文化教育以上不同因素有所偏重。他主要通过一些制度性、技术性的规则与建议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出要求,进行指导,告诉人们“怎么办”。班克斯以非常容易理解的方式,为教育组织(学校等)、教育行为主体(学校中的教师、学生、领导者)提供符合伦理的、有效的、可转为应用于具体情景中的教育操作技能与方法,比如他所设计的多元文化学校的标准量表,非常详细地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多元文化学校的改革与评估标准。在《文化多样性与教育》一书的第十五章中,班克斯还详细列举了长达23条的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指导原则。

在以上各领域中他最偏重的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即他所倡导的以革新性知识为基础的课程改革问题。对于不同时代的教育学来说,都需要对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Spencer,H.)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knowledgeisofmostworth)以及现代教育学者阿普尔(Apple,M.W.)的“谁的知识最有价值”(Whoseknowledgeisofmostworth)等价值性问题作出回答,对当下的教育知识选择作出规范性要求。班克斯的教育学理论发挥了规范和指导教育实践的功能,在他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并为多元文化教育实践者提供理论支持。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革新性课程理论包含了较强的道德观。学生在掌握跨学科知识的概念与问题时,应该同时进行价值观与道德的探寻,以产生清晰的价值观来引导具有反思性的个人及公民行动。这个过程需要在具有民主气息的课堂中展开,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他们的价值选择,了解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思考不同价值选择可能带来的结果,并能够在保持人类尊严、平等和美国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来做出具有道德性的选择。班克斯分析了一个9步价值探寻模式来帮助学生澄清价值并做出反思性的道德抉择[10]。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的另一规范性层面是提出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使他们成为能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人才,并具备参与民主行为的知识、态度、技能和决心,成为拉近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动力。班克斯就此具体提出了10步发展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方法。

总体来看,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的规范性是统筹于班克斯一向倡导的推进人类尊严、平等和社会正义的核心价值观之中的。班克斯始终倡导这一原则来规范多元文化教育之目的、知识的选择及课程标准。

强调经验性的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是一种经验性理论(empiricaltheory)②。经验性理论强调理论的建构须有经验事实的根据,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客观地验证事物及现象的本质,并据此做出评判,以求得准确的解释及结论。班克斯公民教育理论是从经验性角度来建构的。规范性理论与经验性理论在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体系中相辅相成,共同在他的理论建构中发挥作用。班克斯在《种族、文化与教育》一书中讲述了自己的教育经历,这种教育经历及其体验使我们理解到教师及教育研究者(尤其是他所提到的革新性学者)的个人化实践知识。这使得阅读其著作的人能够理解他的多元文化教育的独特之处,甚至在教育实践及研究之中能够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唤醒。西方经验主义范式的假设是:经验产生的知识是中立并且客观的,其原理有广泛适用性。这种的经验范式较少探讨研究者与学者的价值、参照系及规范性的立场。

班克斯的经验研究认为经验是受到研究者的文化、利益、价值观的影响,他通过自身的经验并从不同的文化群体及社会阶层群体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经验,以此来揭示族群、社会阶层、性别等在知识建构中的影响,从而站在了更高的认识论领地。班克斯教育理论的转变过程也一直没有离开经验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末他由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出发来研究黑人教育学及多民族教育学,90年代初转变到具有后现代特征的批判理论导向的多元文化教育学。他的知识建构理论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挑战了实证主义关于人类价值、知识及行为的设想。然而他的这种倾向到90年代末有所减退,又回转至经验主义。此时他在研究知识的社会学中,对KarlMannheim之理论进行引用。又使用了标准的现代社会研究经验主义的框架来表述他的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概念和目标。他的理论发展一直围绕着一种经验的政治和道德的维度,这也是他离开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原因。#p#分页标题#e#

班克斯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启示

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意思是要学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文化,其次要学会尊重、理解和欣赏研究其他民族的文化,研究“我文化”和“他文化”在人文世界中的角色和贡献[13],从而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群体文化在不同文化层级中的地位。班克斯对自己及一些革新性知识分子的经验性研究就是要看透自己的局限性,看到权力阶层对边缘群体的约束,从而创建革新性知识的理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体系,以帮助受压制及处境不利群体通过教育来改变自身状况,使得自身生存的社会更为人性化。由于班克斯的论述是以美国的社会和文化为背景的,他的研究经历与结论不能照搬到我国的教育研究中,然而,反思班克斯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对我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内容、方向及研究方法等都具有借鉴意义:

1.应进一步关注不同文化群体的文化属性

班克斯的革新性课程论述围绕革新多元文化课程的取向,提出学校要建构具有文化多样性课程。班克斯的研究目标是为不同族群,不同文化、语言和宗教的群体构建具有文化自由及赋权的观点、理论和实践,使其致力于促进国家和世界的公正和人道性,并具有能够行动的技能。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从课程内容到体系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多元文化特征。我国学者以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文化共生教育”等理论。班克斯的研究强调了不同族群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及对他们社会生存所有的工具性意义。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出现与发展是与少数群体的发展需求相关的。我们在此思路上应该进一步思索学校教育文化选择如何进一步充分反映文化多样性,以适应学习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文化多样性除了族群特征以外,还需要涉及性别、语言、阶层、宗教等不同方面。

2.注重教育实践的不同层面

教育研究者可以根据教育在实践中的不同层面来进行研究。根据班克斯的个体认同研究,我们针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教育可以聚焦于:1)如何在教育实践中使学生维持其原生族群、保持文化认同;2)如何使学生自由地在自身族群外发挥作用,形成在社会中积极参与公民生活的知识与技能;3)如何培养学生具有宽容和开放的态度,使其能够尊重价值差异和适应不同文化,成为具备跨文化适应能力的世界公民。我国于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体系。根据班克斯的革新性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取向,我国的教育研究者应更多聚焦于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让本土性知识、地域性知识进入学校课程,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使学校的课程更加贴近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生活。

3.注重挖掘教育所具有的规范性特征

第6篇: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科学认识论;生活认识论;文本理解

近年来,人们对教学中的弊端纷纷进行深刻反思,其反思性的认识成果之一,是认识到了现实教学弊端产生的认识论根源——科学教学认识论根源。科学认识论视野下的教学究竟具有什么特点或局限?当代教学认识论又应该实现怎样的转向?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一、科学教学认识论的影响

认识论是近代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由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影响,哲学沦为科学的附庸,哲学认识论只是围绕自然科学认识而展开。近代哲学认识论被自然科学化,成为科学认识论了。科学认识论的特点可概括为三点:首先,它把认识的目的当成是获取关于客观对象世界的客观知识;其次,它把认识当成成人生活的工具,而不是生活的内容;再次,它不是把主客体关系视为生活关系,而是视为处于一个二元对立的外在认识关系。科学认识论是一个知识论、工具性认识论[1]。

在教学思想史上,开近现代科学认识论先河的是德国赫尔巴特的“四段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其后继者又把它发展成“五段论”,即预备(提出问题、说明目的)、提示(提示新课题,讲解新教材)、联系(比较)、总结和应用。赫尔巴特派的这一理论将心理学运用于教学,是教学论科学化的肇始。不过,它同时也预示了科学主义教学观的到来。赫尔巴特从错综复杂的教学现象世界抽象出最简单、最原始的要素—“观念”(原子还原论),他认为,“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即“观念”从被统觉到应用,这是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遵守的铁定法则(机械决定论)。

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论”影响欧美各国达半个世纪之久,其“四段论”早在洋务运动初期就开始出现在我国,自清代废科举、兴学校以来,它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产生了持久而深入的影响。二战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在社会政治与教育中的地位再一次得到强化,科学教学认识论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主要有赞可夫的一般发展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等不同有关理论。

从五十年代开始,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在我国广泛传播,影响深远。凯洛夫教育学认为,“在教学中,讲授起主导作用”。凯洛夫教育学关于教师、教科书、课堂教学的“三中心论”;教学过程由“准备、复习旧课、教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家庭作业”组成的“五环节说”;教学本质“特殊认识论”的基本哲学立场以及教学中要贯彻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直观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系统性和连贯性、巩固性、可接受性等“六大原则”,以讲授法为核心的“九大教学方法”等等,均在中国通过教师以“老”带“新”、集体备课、观摩教学等方式得到了普及。叶澜教授对此曾有深刻的印象,他将其影响概括为“几乎做到每个教师皆知”。凯洛夫教育学被认为是赫尔巴特理论的简单化和操作化,也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化和20世纪中叶苏联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和工业经济发展需要的产物,充满了浓重的科学主义认识论色彩[2]。凯洛夫教育模式曾长期主宰我国学校的教学并影响至今。虽然,我们一直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当作教学的认识论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被科学化了,以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为例,该书是我国新时期以来教育学体系建构的典范之作,它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把教学过程作为“特殊认识”过程,即把教学过程作为“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3]。这一思想至今仍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它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

二、教学文本理解的特点

科学教学认识论实际上把教学过程等同于文本的认知理解过程。这种文本理解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1.主客二分的思维定势与“正确掌握”的价值追求

这是就文章理解的目的而言的。主客二分是近现代思维范式的最本质的特征。它在教育中表现为,教育知识是静止的客体,理解就是对知识的主体性占有。基础性一直是教学文本生产制作的根本旨趣。所谓基础性,原指的是文化传承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所谓的“双基”。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基础”观有所拓展。掌握“双基”曾被认为是专业发展的基础,这种课程目标,要求学生牢记所谓“现成”的书本知识形成规定的技能。课程实施过程就是“千方百计地输送给每一个学生一定量的‘文化财产’,并在学习结束期间给每个学生发证明,证明他至少占有最低限度的知识”。 “掌握学习”几乎是近代以来学习(教学)模式的通称,以至于“有没有知识与技能”,“有多少知识与技能”成为社会及教育对人才的评价标准[4]。这种“掌握”取向实际上是一种文本意义的“复制”取向。

改革开放后,因为主体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教育思潮的相继冲击,人们对教学模式进行过多方面的探索,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学一直没有改变教学中的主客二分的教学思维定势与“正确掌握”知识的价值追求。

2.授受形式的认同与文本意义的单向传输

这是就文本理解的形式而言的。授受模式是我国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模式。这一形式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例如,在某大学,有人借鉴Chareles Silnerman在其《开放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教学模式依据师生对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决定权, 将课堂分为四种类型:放任自由型、开放型、照本宣科型、传统型四个象限。通过来自5个学院6个专业的学生课堂观察而得到的108个有效样本,应用统计工具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高频行为和低频行为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教师讲授的发生频率为72.2%~88.9%,而在对该校15位教师深度访谈当中,发现有12位教师明确回答,在课堂教学中他们以讲解 (讲授) 法为主[5]。实际上,对这种授受形式认同的教师在当今大学课堂教学中决不是少数。有人认为,传统教学认识论的逻辑支点是本质主义,这种本质主义赋予学校课程肯定性品质,认为人类文化与知识有一个共同的、普遍的基础。而这种共同的、普遍的本质被视为是确定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真理。本质主义赋予传统的课程普适的、统一性的、中心性的、霸权性的逻辑与品质,这样,“确定性”就成为近代以来的课程逻辑,“基础性”就成为课程的旨趣,“认同性”就成为课程模式[6]。

“认同性”课程模式就是一种接受式文本理解模式。这种文本理解过程的流向可直观地表现为(见下图):

如图所示,这种文本理解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一种单向灌输接受式的认同性理解。这是文本权威独白下的一种文本意义接受,其中,教师的作用类似传声筒,学生就是容器。它注重的是文本解读的单一向度。 3.程序化的努力与人文性的抽空

这是就理解主体而言的。近代的教学认识论基础是科学主义的心理学的模式。这种心理学模式将教学划分为几个机械的阶段,忽视了教育文本理解中的丰富的人文性,造成不良影响。在中小学,连语文这种人文性极强的学科也不例外。这可以在从“五四”运动到全国解放前后三十年间各种主要版本的语文教学方法著作中得到证实。如江都、曹刍主编的包括语文教学法在内的《修辞教学法》将课堂教学结构分为四阶段,即思考过程,欣赏过程,练习过程,建造过程;蒋伯潜的《中国国文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分为四个步骤:预备与检查,试讲,范讲,讨论;钟鲁斋的《中学各科教学法》将之分为五段式:预备、授课、比较、总结和应用;李锦熙的《国文教学法》将之分为“三段式”,即理解(预习与准备)、练习(比较与应用)、发展(创造与活用)。这种教学程序化或结构化的努力一直影响到改革开放后。例如尽管在苏联赞科夫的教育与发展学说、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学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智力发展学说、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学习心理学说等教育理论的影响下,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模式、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模式、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模式应运而生。但从根本上而言,改革开放后兴起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脱离科学主义认识模式的一般特点。不仅在中小学,就是在大学里,人文性极强的专业课教学的程序化、机械化的情况也大量存在。这种程序化的努力,以客观的、公式化的、可以重复的步骤和方法获得外在于学习个体的基本的“专业知识”,它必然抽空了教育的人文性,使知识教学疏离了人的丰富性。教学通过牺牲自身的人文性,凸显外在的科学性,使教学愈来愈出现严重的知识化、模式化、机械化。其根源就是,长期以来大学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遵循的一直是客观主义(科学主义)倾向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表现出如下系列特征或关键词(见表1)[7]:

从表中的关键词可以看出,大学教学因受客观主义的机械性、公式化的知识教学观的影响,本应具有丰富精神意蕴的大学教学的人文性丧失殆尽。

三、教学文本理解的新变化与新特点

科学教学认识论在教学文本理解实践中造成很深的负面影响,对此,有人曾总结出它的三大弊端:其一,把知识视为客观存在的真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准确传授系统的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其它如情感、意志、创造性等成为附带的目标。其二,教学被当作实现外在目的的工具,如此,作为完整的人的生成性便被遗忘了。其三,教学中人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掌握教材的知识,认识外部世界。教学过程中的人与人、人与教材(知识)之间的关系不是被看成活生生的生活关系,而仅仅被当作一种认识关系。其四,与此相应,教学呈现封闭化倾向,排斥教学中的“断裂”、“转变”、“分叉”和“理解”,没有对智慧的刺激,对道德审美的体验,对生活的感悟,课堂成为缺乏活力与意义呈现的“祛魅”的世界[8]。

表1 客观主义教学哲学观的系列特点/关键词

知识观知识是可传递的、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的、稳定的、现成的和非情景化的(抽象存在)。课程观静态的、按学科等级次序设定的、预定的内容和结果。学习观知识传递、反映教师所知、良构的、抽象-符号化的、接受-保持-回忆的、重视结果的。教学观简化知识、抽象原则、重视基础、从上至下的、推演式的、重视符号表征系统(规则、原理)的应用、讲授的、监护的、教师支配/控制的、个别化的、竞争性的。动机观主要是外在激发、控制与维持的。评价观关注事实、概念和技能的认识,强调内容和结果的评价。学习经验以结果为中心:强调学业成绩测试。教师角色权威、知识源、讲坛上的圣人、拥有绝对话语权。学生角色被动的接受者、等待被“灌装”的容器、坐中学(learning by aitting)。师生关系主宰-顺从关系;缺乏平等、互动和对话交流。

如此,教学认识论的更新就成为一种时代的需要。那么,当代教学认识论应该实现怎样的转向呢?综合目前学术界的看法,笔者认为,“生活化”是我国教学认识论的重要转向之一。

认识论一直是哲学的重要内容。如果说科学认识论代表了近代认识论的形象的话,那么,生活认识论则是现、当代认识论的形象。科学认识论与生活认识论的根本差异在于:生活认识论对认识作了“生活”的理解。近代科学认识论把认识看作“为了”生活但却存在于生活之外的工具;而现、当代哲学则从生活世界观出发把认识本身视为生活,即把认识看作人生活的一种形式,当作认识者生活或存在的方式,当作认识者自我生成、自我实现或自我完善的方式(生活就是人的自我生成、自我完善的过程),换言之,认识不再是工具,而成为目的,成为生活的内容或人的存在本身[9]。

实现教学认识论的“生活化”转向,对教育教学的其它变革而言,具有基础性的和根本性的影响。它必然促进相应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课程观的变化和教育实践的改进。在教学文本理解观上,特别是随着本体论解释学、接受美学、文本学、读者反应论的兴起,它摈弃了作者—文本的理解模式而转向文本—读者的理解模式,把读者的理解视为文本的本体存在,把理解活动作为文本构成不可或缺的本体层次。这样,文本理解就不是单方面的对象性阐释,而是文本与读者的反应交流过程;文本理解不是复制文本,而是对文本的建构,使文本具有开放性,将文本从静态的物质符号中解放出来还原为鲜活的生命。文本理解通过读者的体验、理解,建构显现文本意义,在文本意义和情感的领悟中与世界融为一体,它既是文本的存在方式,也是理解主体存在的方式[10]。简单地说,生活教学认识论视野下的教学文本理解比较重视理解主体的主观体验性、差异性、创造性、对话性和开放性。它关注教学中的人的完整性,关注教学主体的生命成长和精神世界的充实。这样,教学中的人与知识、人与人之间是一种视域融合、意义生成的关系,也是一种交往与对话关系。

就大学而言,大学教学要想实现这种教学认识论的转向,笔者以为,重塑大学精神,充分发挥大学在培养完整的个体生命中的作用并以此为旨趣,遵循对话逻辑以还原、丰富大学教学的生命特质是完全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周建平.从“科学认识论”到“生活认识论”——论教学的认识论基础的转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18.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10):25.

[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新编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98-206.

[4]林方.人的潜能和价值[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37.

[5]彭咏虹.关于大学教学模式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6,(4):59.

[6]郝德永.课程认识论的冲突与澄清[J].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2005,(4):106-108.

[7]钟志贤.教学设计视域:大学教学模式的局限与走向[J].开放教育研究,2007,(2):34.

[8]周建平.从“科学认识论”到“生活认识论”——论教学的认识论基础的转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19.

第7篇: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内容的创新要重视共同的学科属性所一决定的共通的课程内容和要求,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要注意理论的应用潜力的挖掘,重视应用性内容,只有如此,.才能实现理论课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学内容的变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理论课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理论课的新一轮.改革已经启动,这就要求“两课”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现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如何通过课程内容的创新实现理论课素质教育的要求呢?本文拟就此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要重视学科属性所决定的共通的课程内容和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各课程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教学内容,在整个理论课课程体系中有各自特殊的地位和功能,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一学科体系中的课程,他们又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它们有共同的理论本性、共同的教育对象、共同的培养目标、共同的任务,.这就是让大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合格人才。理论课各课程共同的学科属性,决定了他们具有共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这些共同内容的融汇贯通,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科教育教学的目的。

第一,要注意各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整合是指理论课各课程教学内容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以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而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则是分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学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哲学课应在教给学生基本观点和方法的同时,重视教给学生如何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特别是分析中一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问题;而教师在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中,也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理论和具体问题。可见,理论课各课程的关联度极高,如果课程之间缺少相互支持,理论内容的学习必然显得支离破碎,形不成整体优势。因此,在新一轮理论课改革和建设中,必须重视理论课各课程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建立起既能实现学科属性要求,又能体现各课程特点,能自我调整完善的各课程相互支持的马克思主义课程内容体系。注意在相互依存的不同课程、不同层次水平上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使学生在整个学习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理解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并构筑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素质平台。

第二,要把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理论创新成果、前瞻性认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内容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理论课教学的基础性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十分重要,但是,大、中、小学的各门理论课都或多或少涉及到这些内容,简单重复的学匀使学生不胜其烦。因此,高校理论课教学中,经典内容的讲解应凝炼,重点解决好相关课程的诸多重复问题,并且,要对经典内容推陈出新,使之富有新的时代气息。例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问题,应结合今天的实际,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突出讲解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一贯的追求,从而做到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使学生获得更鲜活的认识。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改革与创新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宝贵的部分,是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学中要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开创性成果作为中心内容,做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通过教学,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上来。同时我们应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一理论还会不断发展和创新,这又要求我们不固守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理论课教学更符合实际,更具有生机与活力。

学校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因此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理论课教学也如此。教学中对社会的走向,祖国的前途和未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会达到预期目标等问题作出合理的超前性预测,这既是学生的愿望,也是理论课教学面向未来的要求。当然,展望未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是一个不太容易把握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加强理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应向学生说明,理论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修正与完善。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前瞻性认识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依据,只有三者有机统一,才能使学生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

第三、要处理好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理论课虽自成体系,但涵盖了不少学科领域,如史学、社会学、生物学等,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内容的整合作用。理论课与历史学相整合,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去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与伦理学相整合,有助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自然科学知识相整合,有助于唯物史观的形成和正确的思维方法的培养;与校园文化相整合,有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塑造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优良品质。总之,在科技不断发展,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各学科的交叉.、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只有注重学科之间、课程之间的这种整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理论课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中的核心作用。 转贴于

二、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深化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通过体系化的课程、讲座等基本前提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可能取代其他人文素质课,但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艺术品性,‘形成木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素质中却有着特定的、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课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科学知识的相互结合,以实现大学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丰富和拓展理论课内涵。

第一,要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文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组成部分,有着它萌芽、积累、成长和最终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它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进行严格的选择、认可、加工、重新整合和创新,吸取了人类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自然科学、政治、经济.、伦理.、宗教、法律、艺术等各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和精华,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教学中注意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蕴涵的人文价值与科学精神来教育学生,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自然科学和前人研究成果的联系,了解其广阔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以及马列主义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使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人文底蕴。

第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江泽民同志十分强调要培养人的民族精神,并且要求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弘扬民族精神,这是对教育创新的本质和价值取向十分重要的丰富和深化。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是在历史长河中通过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吸收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而生长起来的。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也有重大贡献,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的内容,如:关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朴素思想;旨在培养人的“自德”精神和高尚行为的“修身为本”的伦理道德要求等,有不少值得继承发扬的积极内容。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形成了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精华,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为世界的文明进步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化思想。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与重大作用,了解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与革命批判精神相结合的理论体系,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开放精神、国际意识、统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三,处理好理论课教育教学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时期,外来文化、非主流文化必然影响高校学生,并在培养学生知、情、意、行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言行以及学校的教育活动产生深层影响。非主.流文化主要包括不与社会要求、期待发生冲突的狭义的非主流文化和与社会要求、期待相冲突的“反主流文化”。可见,非主流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有正面的积极性的,也有负面的消极性的。如何使学生对非主流文化作出积极的选择,也是理论课必须重视的问题。从教育与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人的影响实际上也就是主流文化对人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课程文化,有他自己的品位、理想、追求和关怀旨趣,教学中对非主流文化的理性分析,主动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非主流文化中消极方面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看待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和文化鉴赏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才能达到学生自觉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并努力创新繁荣先进文化的目的。

三、要注意理论的应用潜力的挖掘,重视应用性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鲜明的特点在于他的实践性,只有与实际相结合,在应用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真正理解其真谛,掌握其实质,也才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应用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注重应用性内容。

第8篇: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法兰克福学派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移居美国后便将重心转向了流行文化批判,教育人们在流行文化面前保持理性思考与文化尊严。他们在流行文化批判方面的开创性努力为教育学者分析媒体文化的内涵与影响提供了第一笔理论遗产。事实也是如此,吉鲁(H.A.Giroux)、凯尔纳、麦克拉伦(P.McLaren)等人八十年代起在教育学界发展媒体文化教育学时,都曾到法兰克福学派那里寻求理论基础,并将法兰克福学派视为媒体文化教育先驱。如马丁•杰伊(M.Jay)所示,法兰克福学派早期的许多知识创造都是为了分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膜拜”起工业社会新出现的外在“权威”尤其是“法西斯主义”,以及这种膜拜引发的人格与心灵扭曲,进而教导人们在非理性的权威膜拜社会氛围中,保持“康德式的理性自主与尊严”。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美国四十年代崛起的流行文化正是另一种新的“集权主义”形式,它同样可以摧毁人的理性,因此必须发展一种流行文化批判,防止个体被其中隐含的低俗意图吞没,丧失文化上的高贵尊严。[6]言外之意,法兰克福学派通过其一贯的高贵与低俗、自主与盲从、理性与非理性等两元对立架构,为媒体文化教育预设了合理的价值追求,如果教育学者采纳他们的理论架构,自然会将教师培养成理性自主及高贵文化的捍卫者,激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流行文化的“集权主义”本质。而法兰克福学派恰好还为教育学者及教师分析流行文化的“集权主义”本质及其危害提供了一副理论工具。在著名的《论文化工业》中,霍克海姆和阿多诺联手设计了一套“文化工业”理论,意在批判流行文化的企业化生产体系及其“商业化”属性,揭示其生产低俗的“文化商品”来刺激、支配大众,使大众成为低俗的流行文化消费者,从而获取“利润”。这正是法兰克福学派为教育学者发展媒体文化教育提供的基本理论。虽然“文化工业”或“文化商品”理论并不能全面透视成分复杂的媒体世界,但却有助于教育学者针对“商业化”的媒体文化发展出一种有效的课程与教育力量,从而启发教师深入分析这类媒体文化的生产机制及意图。如果将法兰克福学派的其他流行文化批判著作,如《现代音乐哲学》、《单向度的人》等,引入教师教育领域,教师除了掌握法兰克福学派的流行文化理论外,还可能在教育信仰方面被熏陶成高贵文化与独立人格的捍卫者、塑造者,乃至像法兰克福学派那样坚信,教育、文化或艺术“必须超越大众的流行意识”和“单向度”的“市场取向”。[7]

二、伯明翰学派:教师作为大众与青少年亚文化的同情者

继法兰克福学派之后,伯明翰学派贡献了另一种影响广泛的媒体文化教育模式。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总是坚持“高高在上的态度”,[8]自创始人霍加特(R.Hoggart)起,伯明翰学派就对贵族与精英阶层从文化上歧视大众感到不平。在他们看来,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关键在于是否来自真实的生活与情感,例如底层人表达自我的爵士乐,就丝毫不比古典音乐逊色,[9]但大众自身的文化及其内涵在学术及教育界几乎从未得到正视,因此他们试图发展一种以同情、理解为本的大众文化研究,并向中学英语教师推广。伯明翰学派选择这条路径,有其经验基础。即如霍加特,便是成长于二十世纪初期和谐安详的英国工人社区。在其中,朴实的工人群体创造了健康、道德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正是这种经验基础,促使霍加特后来决心将工人生活与文化引入历来被精英文化垄断的课堂里,其教育目标是引导学生、教师认识工人阶层创造的诸多美好、有意义的大众文化。然而,这种工人文化其实仅存在于美好的童年记忆中,以之为基础的教育常常只是在培养一种文化怀旧感。连霍加特本人都忧伤地意识到,现实中的工人社区早已被商业化的流行大众文化俘虏和侵蚀了,他的大众文化教育因此陷入困境。[10]后期伯明翰学派(如P.Willis)因此特别关注大众的“抵抗”力,并引入了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转向研究中下层青少年如何以自己的“亚文化”,来抵抗或颠覆种种凌驾在他们之上的“文化霸权”,以此建构自我风格和获得。这一转向为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教育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同时有利于教师深入当代中下层青少年的“叛逆”精神世界。不过一味尊重、理解这类青少年为彰显自我、获得而建构的“亚文化”,如雷鬼乐、朋克摇滚乐等,也会引发教育冲突与危机:在这个以理解为本的过程中,“叛逆”青少年的“抵抗”力得到了尽情释放,乃至能让“正派人士气得哑口无言”,但教师的教育责任乃是将他们引向真正“算得上艺术”的文化,而不是姑息他们沉迷于“娱乐”与“堕落”。[11]综上所述,早期伯明翰学派为媒体文化时代的教育学者开辟了一条颇具社会公平和美学意义的大众文化教育途径,由此途径,教育学者即可引导教师走入被商业流行文化淹没的真正的大众文化,反抗精英阶层对于大众的不公文化歧视,而且在理解昔日大众生活及其“情感结构”的过程中,心中还会泛起一种久久难以释怀的美感。后期伯明翰学派依靠“文化霸权”、“抵制”、“自我风格”、“”建构起来的新理论,则为教育学者及教师理解青少年为何“叛逆”、热衷于嬉皮士、摇滚乐等“亚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分析工具,尽管这套理论并未解决怎样让推崇“亚文化”的青少年接受“真正的艺术”和进步的教育。

三、洛杉矶学派:教师作为批判的媒体文化研究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媒体文化教育一大引人注目的进展是,吉鲁、麦克拉伦等一批教育学者加入了探索队伍,专业的教育研究与教师教育领域因此出现大众文化或媒体文化转向。在这一理论运动中,表现最突出的乃是洛杉矶地区的教育学者,这得益于洛杉矶特殊的地理文化条件:好莱坞所在地,同时,该地区的两所世界名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ofSouthernCalifornia),拥有全美最强的媒体文化研究与教育实力。就洛杉矶学派的媒体文化教育探索而言,代表人物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育哲学教授凯尔纳。在近三十年的努力过程中,凯尔纳曾因其杰出成就,被美国文化界誉为“杜威式的公共知识分子”,[12]“媒体政治学批判的领军人物”。[13]中国人文思想界也从十年前开始陆续引进凯尔纳的著作,如《后现论》、《媒体文化》、《媒体奇观》等,近年国内人文学界还推出了研究凯尔纳“重建批判理论”的专著。[14]但这些评价与研究都未从教育学的角度展开,来分析凯尔纳的媒体文化教育学贡献。简单地说,除了在专业的教师教育领域发展法兰克福学派以来的当代文化理论及媒体文化等课程外,凯尔纳最主要的教育学贡献便是以批判的媒体文化研究重建了杜威以来的民主主义教育学传统,其专业使命是将教师培养成批判的媒体文化研究者。由此,向教师及公众示范什么样的媒体文化批判研究,就成了其媒体文化教育学的核心问题。凯尔纳的媒体文化教育学即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从凯尔纳的媒体文化研究著作及教师教育实践来看,凯尔纳的媒体文化教育学主要由以下四块内容构成。首先,凯尔纳深切关注当代美国的种种社会“苦难”,进而转向貌似自由、民主,实际总是对“苦难”避而不谈或持某种偏见的主流媒体文化,充斥着投资、收视率、名利的争夺。正是这种深切的社会关注,促使凯尔纳确立了希望通过媒体文化批判和教育来追求民主的坚定专业决心及志向。[15]其次,在理论基础建构方面,凯尔纳是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的追随者,同时也超越了两派的局限,并从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等影响广泛的社会文化理论中,吸收合适的理论资源,为发展批判的媒体文化研究与教育奠定知识基础。[16]再次便是对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一系列重大影响的“媒体文化文本”展开批判性的研究,这构成了凯尔纳媒体文化教育学的主要内容。自八十年代好莱坞与右翼政治势力结成合作以来,凯尔纳一直非常重视研究右翼政治势力及其利益同盟在媒体生产中的作用。从1992年推出《波斯湾电视战》,揭示布什政府通过独家授权覆盖全球的电视网(CNN),将一般公众无法知道的真实的海湾战争,精心制作成对自己有利的“海湾战争报道”,以动员全世界的民众支持其侵略行动;到2010年在《电影战争》中考察小布什政府如何与好莱坞合作,制作对其有利的政治电影,诱使民众支持其战争、反恐等计划,[17]这些研究都显示了凯尔纳执着的专业志向,同时也让他成了为数不多的能自己开发媒体文化课程的教育学家。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在示范如何透过电影、电视节目认识美国政治权力的同时,凯尔纳还十分重视研究各种能向美国右翼及主流势力发起挑战的媒体文化,发展有益推进自由、民主的媒体文化。例如,考察麦当娜怎样自由解构、加工美国主流文化、商业文化在女性外表、形象和时尚等层面刻意设置的“本质”或“标准”,创造颠覆意味十足的“主体形式”;分析美国黑人艺术家如何制作媒体文化,表达自己对于美国社会的看法,抵制种族压迫。此外,由于凯尔纳本人有过十多年的独立纪录片制作经历,并因此被誉为“杜威式的知识分子”,所以在他的媒体文化教育学中,还注重选择独立制片人创造的媒体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和课程资源。最后,关于确立基本教学方法,凯尔纳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做法无法认识媒体文化的丰富内涵;伯明翰学派的方式可以深入媒体文化,但容易“一味赞美”,因此需要加以融合。此外,凯尔纳还在媒体教育实践领域发现了三种模式:一是欣赏模式,试图让学生以欣赏“高雅文化”来抵制“媒体的负面影响”;二是创作模式,引导学生理解美学意义丰富的媒体文化,同时向学生传授自我表达的媒体技术;三是批判模式,教育学生对媒体话语保持批判态度,培养批判的媒体解读能力(criticalmedialiteracy),也强调学会通过媒体表达自我,形成社会行动。凯尔纳向教师推荐的是第三种模式,强调媒体文化教学必须坚持两点原则:一是“传授批判的技巧”;二是引导学生“把媒体当作社会变革的工具”,创造有益社会进步的媒体文化。[18]在大学教育学院进行媒体文化教育时,凯尔纳主要通过课堂发言、话题交流、媒体文本研究、课程论文以及戏剧的应用等,培养未来的“准”教师们在媒体文化教学中形成批判的媒体思考与创造。应该说,能否形成批判的媒体思考和民主的媒体行动,正是凯尔纳评价媒体文化教学的基本原则。总之,凯尔纳不仅在媒体文化研究与教育理论方面贡献卓著,而且依靠从事教师教育培养了许多能对媒体文化做出有力批判、甚至还能通过创造媒体文化推动社会民主的教师。而这一切都首先缘于凯尔纳本人是一位杰出的媒体文化批判者和民主媒体文化创造者。

四、中国本土的媒体文化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发展

第9篇:主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中对人的价值追求的不同观点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的理念选择。认识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和幸福的最高体现是理性知识和真理,求知和知识是人存在的最高形式。政治论哲学家认为人的价值侧重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在这两种不同的哲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也是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之间不断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高校校园文化在引领、塑造高校物质形态、观念形态方面起着重要导向作用。它既有着文化的共性,又有着自身的个性。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如何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

1.1 文化的本质

伯顿·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用文化的观点来研究高等教育,并指出文化是一种共同使用的思维方式和集体的行为方式,“文化塑造个人的心智”。也有人认为文化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文化。文化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是人本身的发展。①

1.2 高校校园文化与文化的关系

1.2.1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普遍表现形式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和管理者经过长期的培育而形成的,它反映了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和校园群体的智慧与意志。”②从文化在高校的表现形式来说,高校教育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资料三个部分,教育者是文化的传承、传播者。同时又是文化的受传者,作为文化化了的人对文化进行传播;受教者接受一定的文化,又将这种文化进行新的创造,最终也是被文化化了的人;教学资料实质上是文化通过教材、辅导书、工具书等形式表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有着文化的共性。通过校园环境进行的文化选择,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风(包括教风、学风等)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的确立、校园活动的组织、学校规章制度的订立和各种设施的建立等方面。③高校校园文化是各个高校中都有的一种文化,只是依据高校层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2.2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特殊表现形式

高校是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高校校园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体现了高校不同的办学理念或办学理想。从整个学校教育系统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有着高知识、高学问的教师和处于青年时期、激情洋溢、充满理想的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主体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更具先进性、开放性与深度性。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文化体现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复杂性、针对性与多元性。从不同层次、类别的高等院校来说,各个高校的校训的不同正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同的一个突出表现形式。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武汉理工大学的校训是“ 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1.3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作为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在于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的认识不足。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丰富高校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树高楼、搞绿化、开办讲座等;以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只是学校特定部门如团委、学工处等部门的工作。没有认识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石,没有认识到到校园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学校的元气,各项工作都应是这种元气的流布,广大师生都应能够受到它的滋养。④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也具有动态性。但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不变的,它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引导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高校校园文化一般选择的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非主流社会文化的冲击。在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表现为高校主体的自主与自觉选择的特性。有人说,校园文化的变迁本质上是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感知、成熟的文化自觉和整合的群体互动。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在文化的变化过程中不断适应、调整的自我发展。

2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基于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视角

布鲁贝克指出,研究高等教育主要有两种哲学基础:一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二是以政治论为基础。高等教育的哲学指导思想支配着高校各个方面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哲学指导思想的影响。

2.1 认识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认识论哲学的指导思想在西方有着传统而悠久的历史,它强调认识论的人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为目的,强调高校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为了学术而存在的。这种哲学思想提倡的是能够训练人的思维、发展人的理智,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学理性知识”。但是,传统认识论哲学的这种以理性思辨、逻辑推理求取知识和真理的活动并不单纯为获取系统化的理性知识。在这个直接目的的背后还有更为高远的目标,这就是人的存在、价值和幸福。⑤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客观上要求大学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在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大学里,更加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构建形成科学人文的理念以适应大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校园文化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日益呈现出开放、公平、民主的文化气息,表现在不同的学术观念的共存、对个性的包容、对个体的尊重等。高校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存在是为探索知识、传播真理而存在的。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培养具有开放视野、创新能力的学生,而且通过科研对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和学生都带有自身独特的个人文化,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个性特征、思想观念。高校校园文化正是学习、工作、生活在校园里的人所共同营造的共性文化。它通过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来约束人们对知识探索的态度和行为。

2.2 政治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政治论哲学认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社会、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密切相关。高校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高校必须依靠培养的人才以及知识、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高校的存在是为社会服务的。它提倡的不仅仅是“学理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性知识”。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学技术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创新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样,应用性知识更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在高校校园文化中体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向社会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直接为社会文化建设服务。

3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

3.1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

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一直存在着冲突,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着认识论和政治论的两难选择。其矛盾之处在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想方设法摆脱价值的影响;而政治论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问题。⑥选择了认识论的人认为,高深学问的坚实基础是严格的客观性,如果不能避免高校的政治化,将迟早会歪曲和干扰学者研究的客观性,从而导致学术贬值。选择了政治论的人,更多的从社会发展的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存在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高校校园文化认识论和政治论价值取向的冲突具体体现在对高深学问、高校自治、学术自由、大学功能的不同态度上。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认识论认为高校应该完全自治。应该让高校里的学者、教师独立自主的解决知识领域的问题。因为高深学问是高于普通知识的专门学问,那么只有学者能够深刻地理解它的复杂性。由于他们最清楚高深学问的内容,因而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开设哪些科目以及该如何讲授,应该决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如招生、考试、学生的毕业要求、评聘教师等。政治论认为高校的自治不完全由教师们决定,学术上的自由也是有限定的。应该依据社会事务的要求决定高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标准、质量要求等。由于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持认识论的人认为大学的主要职能是教学和科研。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持政治论的人认为大学的职能是为社会服务。

3.2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融合

高校的职能发展由单一的教学功能到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再到弗莱克斯纳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高校功能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既要通过教学来传递知识、保存文化、培养人才,又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创新发展知识,还需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间接地提供服务。任何国家、任何时候的高等学校都摆脱不了政治论的根据,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当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或是在专制的国家里,总是要特别强调政治论的根据。⑦长期以来政治论哲学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认识论哲学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但是大学是探索知识、传播知识、追求真理的重要机构。对知识的保存、选择、传承,对真理的探寻都需要大学具有自治和自由的权利,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应该是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融合统一。高校校园文化需要营造出追求学术、追求真理、以人为本的氛围,从而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大学发展的过程表明,大学内部需要有专门的行政人员来参与大学管理。但是,目前在高校中存在行政管理权过度的倾向,行政级别化、干扰学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需要在教学、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使得大学能和谐有序地运行。从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他们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现代大学功能强大,它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正越来越成为政府借以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⑧市场力量也成为干预大学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更加需要坚持自治,倡导学术自由、追求真理。新时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我们坚持这种价值取向,绝不是要求大学脱离社会,而是在自治、自由的基础上更好地履行社会赋予的职责、为社会服务。认识论者洪堡就曾这样指出:大学倘若实现其目标,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社会和国家的目标。⑨

注释:

①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②③⑧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1) .

④程祥国等.大学精神的奠立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

⑤刘志洪.认识论哲学观及其超越[J].攀登(双月刊),2010.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