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教育的总结范文

劳动教育的总结精选(九篇)

劳动教育的总结

第1篇:劳动教育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育 经济增长 劳动简化法

二战以后,纵观全球,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无不以重视教育而立足于世。美国如此,德国如此,日本也同样如此。美国历史学家戴·兰德斯在《国富国穷》一书中指出:“如果说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由此可见,我们可以讲教育是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因素。教育的进步,经济才会持续发展与繁荣。

一、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教育是经济发展的“筋”和“骨”,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大力发展教育。教育承担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就这意义上来说,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条件。教育活动通过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等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从而达到缩短社会生产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以日本为例。日本是一个人口密集、资源贫乏的国家,它之所以能跻身发到国家的行列,主要是由于民治维新后日本一直奉行“教育立国”和“科技立国”的战略。教育提供各种专门人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依靠”因素。

教育通过培养人实现为经济建设服务,是经济增长重要的经济资源。英国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居于世界的统治地位,后来之所以被美国取代,就是当时英国的劳动力只有70%受过教育,而美国则有90%。据统计,1960-1978年,注重人力资本积累战略的国家实际人均GNP平均增长4.68%,而注重物质资本积累战略的国家仅仅为3.86%。前者的代表有韩国和台湾等,后者的代表有巴西和西班牙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大量的人力投资是实现现代化的必备条件之一。在现代社会大生产条件,教育这个培养人的活动,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用劳动简化法来计量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十分重视教育。邓小平同志指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实现,就成为一句空话。”他强调:“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到目前为此,我国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以下是用劳动简化法计量我国1982-2000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劳动简化法是前苏联学者和我国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经济效益计量方法。根据马克思关于少量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简单劳动的理论,确定劳动简化比(简化系数),按照一定的数量关系,将复杂劳动量简化为简单劳动量,计算出简化后的劳动总量中有多少是教育因素而增加的劳动量,进而求出增加的劳动量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一)确定基期和报告期,并统计基期和报告期的劳动力总人数和国内生产总值

1982年为基期,国民收入为5294.7亿元,劳动力人数为52150.56万人;报告期为2000年,国民收入为89442.2元,劳动力人数88797.97万人。表1:

(二)确定劳动简化比

以小学四年级以下教育水平的劳动者为“基准”劳动力,设为1,受过小学教育(5-6年)的就为[(5+6)/2]÷4=1.375,受过初等教育(7-9年)的就为[(7+9)/2]÷4=2,受过中等教育(受10-12年高中或者中专教育)的就为[(10+12)/2]÷4=2.75,受过大学专科以上教育(受13-19年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的为[(13+19)/2]÷4=4。

(三)分别求出基期和报告期平均劳动简化比

计算公式为平均劳动简化比=∑(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劳动简化比×各级教育程度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百分比)求出结果见表2:

由表2,可得1982年的平均劳动简化比为1.34,2000年的平均劳动简化比为1.89。

(四)将社会复杂劳动量折算为简单劳动量

当我们把劳动者的质量转化为劳动者数量的时候,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总劳动量就会增长,在生产中通常表现为教育年限较长的劳动者对生产的贡献较大。社会复杂劳动量折算为简单劳动量公式为:

社会总劳动力中包含的复杂劳动量折算为简单劳动量(社会劳动力总数×平均劳动简化比)

经过计算,1982年和2000年由于教育程度的提高所带来的劳动量的增加分别占总劳动量的25.37%和47.10%

(五)计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如果把经济增加看作是全体劳动者劳动劳动共同努力得结果,那么我们就可以依据前面几步计算的结果求出由于教育程度提高而引起的劳动量增加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所以我们就可以求出1982年和2000年由于教育程度的提高带来的经济收入,经过计算得,1982年和2000年由于教育程度提高而带来得经济收入1343.26亿元和42127.28亿元。然后进一步求出报告期和基期由于教育所起作用得国民生产总值为40784.02亿元。见表4:

三、结论

从以上我们的计算结果可知,用劳动简化法计算,在1982年到200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84147.5亿元。其中,由于教育水平提高而带来的经济增长为40784.02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8.47%。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很大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知识和科技等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教育的关系,使教育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催化剂,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高金环.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再认识[J].科技与教育,2004,(3):43-44.

[3]刀福东,李兴仁,王天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学术探索,2004,(2):51-54.

[4]杨盛菁.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甘肃科技,2005,(1):203-205.

第2篇:劳动教育的总结范文

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培养学生劳动意识,锻炼学生劳动能力。本学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了劳动教学工作:

一、学习《大纲》,提高认识

秋季开学初,我们组织学习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大纲》指出:劳动 教育是贯彻落实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之一,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小 学开设劳动课,是向小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技能,在德 、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找出差距,老师们认识到:不认真地进行劳动 课教学,学生就无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也就没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更没有热 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健全组织

我们成立了劳动教研组。聘请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组长,两位青年骨干教师为副组长,教研组成员有各班班主任和劳动科任教师。教研组在开学初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教研计划,和语、数主要学科一样 ,同等对待,督促教师制定并落实教学计划,使之做到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进程安排合理。在教研计划中 规定,其中要检查劳动备课和作业;每个科任教师必须执教一堂观摩课,从中评选出优质课,期未进行考试、 考核和总结。

三、落实常规

抓好劳动课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我们把住备、教、辅、改、考五个教学环节,使劳动课教学同其 它学科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

教研组严格督促科任教师先备课后上课,不备课不得进教室。按照教研计划,本学期我们组织了各年级7人次劳动观摩课,老师们普遍重视了劳动课的实践性,如废物利用手工品制作、折纸模型、烹饪,师生共同操作,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调动了积极因素,深化了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走出教室

除开课堂教学外,我们还重视对学生进行公益劳动教育。学校与社区、敬老院保持联系,定期上门服务,受到好评。

近几年来,由于我们加强了劳动课的教学管理,重视实践,使学生既学会了一些劳动的基本知识,掌握了 劳动的基本技能,培养了正确的劳动观,又美化了校园,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

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接手担任四年级的劳技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要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劳技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学年劳技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劳技学科在学校教学中次科,因此学生的基础也比较薄弱,普遍不感兴趣。为了纠正这一观点,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识,我先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入手,通过对身边环境的感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一些学生的知识缺陷所在,逐渐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基本特点。接着,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营造一个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劳技的枯燥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2、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不敢以多年教学的丰富经验自居。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

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中,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二、取得成绩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

第3篇:劳动教育的总结范文

学校劳动课是对学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合理构筑学生素质结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必不可少的实践性课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劳动教育相关内容推荐

学校劳动教育计划书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

劳动教育国旗下讲话稿

中小学劳动教育计划范文

爱劳动教育热爱劳动演讲稿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一】一百中学多年来一直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的教育和培养,我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为宗旨;以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目标。以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增强学生的劳动光荣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同时使学生的思想作风、意志品质、组织纪律、行为习惯都有了很大改观,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品学兼优、身体强壮的合格人才。

一.定位明确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们看到,现在的年轻一代,从小娇生惯养、不善劳作,自理和自立能力较差,同时缺乏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往往表现为意志不够坚定、信心和勇气不足,尤其是重点校对学生的全方位高标准要求,最终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劳动教育效果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能否以全新的精神面貌、优良的思想作风,规范的行为习惯和敢于胜利的勇气迎接高中学习生活。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作风。

二.领导重视

为切实搞好学生劳动教育,在学校党支部和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每年定期由主管校长牵头,学校德育处、教务处、体卫处、总务处、团委、年级组负责人及全体班主任参加的劳动教育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教育计划、方法、途径,分析近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确定教育的重点,并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组织严密,管理严格

在各种劳动教育活动中,规模和难度最大的,要算高一高二一年一度的一周劳动实践活动。我们在劳动实践之前都要召开专门的准备会议,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部署,我们还专门制定了《一百中学学生劳动实践纪律》。聘请责任心强,有管理经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与劳动基地的教官和老师配合,共同负责学生管理。老师与学生同吃、同睡、同劳动,合理安排学生的劳动内容,集中将劳动的要求、要领。劳动中,老师们身着劳动服装,手拿工具,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讲知识,做示范,自始至终与学生在一起。夏初的太阳虽称不上骄阳似火,却也已有些酷热难当,但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干得仍是热火朝天,有的学生甚至喊起了劳动的号子,在这个别开生面的大课堂,正是老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给学生上了既生动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一课,让学生们在劳动的苦与乐中锻炼了身体,增长了农业知识,提高了劳动技能;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磨练了坚韧不拔意志。亲身劳动的体验,让同学们不仅更多地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而且意识到学习生活的宝贵。再次回到校园,他们会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更加刻苦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分秒必争,努力向上,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劳动教育能够落实的保证。

一百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还制定《章程》,《章程》规定了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时间;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机构,明确了从属关系。一百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八年来,尽管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团结、友爱、奉献、进步”的宗旨始终没变,这不能不说是组织严密,管理严格的结果。

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将劳动教育纳入课表:

每年一周的集中劳动教育虽然教育功效不小,可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决不是劳动教育的全部。我校近三年来一直将每周下午的最后两节课定为劳动教育课,每次一个班,由德育处安排劳动内容,班主任组织和带领学生在校内开展卫生清整、整理花木等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每一次,同学们都非常认真,效果很好,受到各方面的肯定。

2.学生负责教室和教学楼的卫生:

当前不少学校将学校的卫生清整承包给家政服务公司或个人实行市场化管理,也有一些人认为一百中学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如果将学生做卫生的时间尽可能减少或干脆不做卫生,他们就有更多时间学习,成绩可以再提高。但是,为了提高百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始终坚持让学生负责教室、教学楼和宿舍的卫生清整,做到一日三清,轮流值日、坚持小组承包制、个人责任制等。学校派专人对各班教室、寝室、卫生区进行检查和学生互查相结合,成绩记入班级量化综合评定。

3.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我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开展起来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雷锋活动的继承和发展。同学们在自愿报名基础上,由校团委、学生会审批才能成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青年志愿者帮助困难同学,救助病残者,帮助军烈属孤老户,参加学校建设,为希望工程捐款,进行社会调查和科学普查工作等。工厂、部队、幼儿园、社区居委会留下了百中青年志愿者的活跃身影;惠康敬老院、马三里老人园的老人们笑得更开心;青年文明示范路得到定期清洗和维护;在“地球日”和“环境日”开展“绿我校园、美我环境”为主题护绿——捡拾垃圾——清理口香糖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文明建设,提高了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增强了青年人的责任感和奉献意识以及爱家乡、建家乡、强家乡的思想感情。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一百中学的劳动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意志品质、集体观念、劳动技能,为我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我校高考本科及重点大学升学率一直维持很高水平,全国主要名牌大学都留下了百中学子的足迹;我校四名同学先后被评为天津市“十佳中学生”;百中还被评为全国名校、天津市“三A”学校、天津市德育特色学校、天津市绿色学校等。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拓展活动领域,使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使一百中学真正成为人才辈出的摇篮。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二】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

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总结一年的工作,我坚信,只要劳技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三】为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学校生命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能力发展为中心,坚持榜样引领与激励评价相结合。实验中学结合对于劳动的重要论述、《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指南》中的相关要求,以课题研究推动主题教育,以主题教育携手家校共育,以家校共育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形成。

一、开展劳动教育课题研究

学校以卿晗班主任工作室为依托,申报区级规划课题,开展劳动教育课题研究,通过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重视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相关内涵界定,家长在劳动教育中的误区,劳动教育对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十大能力培养,提升初中学生劳动素养的实践及策略等,建立初中学段劳动教育家校共育体系。用课题研究指导学校、年级、班级、家庭、社区等开展主题教育。

通过研究,对劳动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劳动是拼搏的行动,劳动是奉献的精神,劳动更是可以分享的成果!劳动可以培养强大的独立人格,提升学习效力,培养责任感,增强体质,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提高创造力,增强做事条理性,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等。这十项能力足以让每个人受用一生。

二、开展劳动主题教育

学校结合生命教育理念,通过尊重劳动——学会生存——创造价值的“劳动三步曲”从意识、能力、习惯三方面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构建劳动教育家校共育体系,丰富和深化生命教育的内涵。

(一)“五抓”主动进取精神培养

一抓升学目标制订。制定三年升学目标,我们通过一个个的小目标去实现人生大目标。二抓学习团队建设。一是找一个学习榜样、一个竞争对手、一个追赶目标,学习、研究并超过他;二是找一个学习伙伴,做到互学互励,共同进步。三抓学习“六认真”。认真上课笔记、认真作业、认真记忆、认真阅读、认真积累、认真反思自评。四抓高效学习方法。根据老师的指导,他人的经验、个人的感悟,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以高效的学习,应得一流的成绩。五抓自我反思激励。建立一套自我反思激励的体系,永远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学习动机与活力。

(二)“四活动”助推劳动奋斗精神培养

各年级认真开展“劳动·奋斗”四阶班会,在集体中形成尊重劳动的意识,在生活中培养自理能力,在学习中熔炼劳动意志,从而养成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活动一:致敬平凡人

一是利用四阶班会——素材班会讲述我眼中的劳动者,了解他们的职业、薪资、学历等基本情况,通过讲故事、谈细节等了解他们的劳动成果以及创造的价值,畅谈我们的劳动现状,分享感悟。

二是利用四阶班会——素材班会邀请家长进课堂讲述奋斗故事、传授劳动技能等,深入了解职业背后的故事,培养劳动情感,理解各行各业都需要付出才能在平凡中不平凡。

三是利用博采经典节——生命故事征文演讲活动,让学生参与撰写《致敬身边的劳动者》征文故事,让家长撰写自己的奋斗故事等。

活动二:我为你点赞

一是赞要大声说。选择心目中的劳动榜样(老师、家长、学生、社会劳动者等)撰写点赞词,在选题班会中分享。班级家委会引导家长在班级微信群里为孩子和老师点赞。有写点赞孩子生活小进步、勤学小故事等,让家长发现孩子闪光点;有点赞老师的辛勤付出,让家长感恩教师。

二是赞要看得见。在班级外墙设计一个展示平台,将收集的点赞卡以各种造型(如树、心、手掌等)张贴出来。家委会负责制作本班的点赞语录网络版。(美篇、动感相册等)学校制作点赞台,师生可以为身边正能量的人、默默付出的人点赞。各班家委会收集本班的点赞语录,在班会课一一呈现,让学生看到父母家人的真心真情,同时,家长们利用微信等平台广泛宣传各班的点赞语录,形成较好的社会效应。

活动三:研学劳动体验

一是家庭劳动。选择一项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坚持每周或每天做。例如:拖地、做饭、洗碗、整理房间等家务劳动;坚持为家人付出;坚持做好份内事等。开展《实中未来家》职业体验、实践劳动成果展。

二是学校劳动。认真开展教室规范化定时与不定时常规检查,开展“实中义工”捡拾垃圾劳动,督促学生随时随地保持教室及校园公共区域的干净整洁。

三是研学劳动。3-4月,学校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全体学生分三批到张关水溶洞研学基地开展两天一夜的研学旅行。我们将主题定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与祖国共成长”。通过“小红军重走长征路”课程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学会外伤急救的简单包扎;通过“徒步探寻亚洲第一长河——张关水溶洞”科普课程研究溶洞上亿年的形成过程,观察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探寻洞内植物奇观;通过“自制火锅”生活生存体验课程让同学们学会“自已动手,丰衣足食”的朴实精神,充分享受劳动带来的收获。除此之外,还有军事体验课程、感恩课程、团队拓展课程、创意晚会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满足。

四是公益劳动。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学校“牵手”志愿队携手初2021级24班利用五一节到天爱阁老年公寓开展公益慰问劳动,活动得到老人们的热烈欢迎,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得到社会广泛赞誉。

活动四:“五一”劳动表彰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教职工、优秀家长、突出学生,为选树典型,激励先进,根据评选方案,各班认真组织了评选活动,经层层推选,严格审核,学校两个校区开展“筑梦劳动,榜样同行——20__年最美劳动者暨劳动之星评选颁奖典礼”。授予钟欣等19名教职工、向丹等15名家长“最美劳动者”称号,授予徐元豪等15名学生“劳动之星”称号。通过评选活动肯定老师、家长对学校、孩子的付出,肯定学生的劳动付出。

实验中学是一所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学校。正是因为劳动创造,学校有了辉煌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广大教职员工、家长们和孩子们的辛勤付出,学校有了今天的成就,也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四】本学期,本人接手担任初二年级227、228班的劳技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劳技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学年劳技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劳技学科在学校历来是次科,因此学生的基础也比较薄弱,普遍不感兴趣。为了纠正这一观点,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识,我先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入手,通过对身边环境的感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一些学生的知识缺陷所在,逐渐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基本特点。接着,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四季的花卉分别有哪些等等,努力营造一个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劳技的枯燥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二、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本人从不以自己多年教学的“丰富经验”自居。本人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三、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使每一位学生进步。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待进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年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知识有了稳步提高。

四、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部分学生多年来形成的一些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今后,本人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保持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的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五】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 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 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 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 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第4篇:劳动教育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地区差距

基金项目:[F]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省际间迁移人口素质差异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01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地区差距影响的研究”(01005B)

作者简介:[F]段平忠,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4)

中图分类号:F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013)03011507收稿日期:[F]01305

一、文献综述

国内目前对跨省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关系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不考虑迁移劳动力的素质差异。假定中国的劳动力是同质的[1],此时,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在多大的程度上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形成产生影响?这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人口迁移能够引导经济按照自身的收敛机制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并最终以东、中、西部经济俱乐部的形式构成地区差距的基本布局,因此更倾向于认为人口迁移可以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并因此可以促进地区差距的进一步缩小[3][4][5](P5)。然而也有一部分学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们认为,由于中国劳动力迁移规模宏大,一旦不同地区生产率存在差异,由于要素边际收益并不总是递减的,必然吸引劳动力由边际收益较低的地区向较高的地区流动,而各地区之间强烈的“资本追逐劳动”现象[6]也最终将带动更多的资本从边际收益较低的地区向更高的地区流动,这两种要素流动的结果将导致新古典意义上的要素报酬均等化的趋势不复存在[7],从而最终也不会使各地区的经济到达新古典意义上的收敛稳态。这意味着如果经济中没有其他导致收敛的机制,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非但不能促进经济增长的收敛,反而会加速发散。因此,在不考虑素质差异前提下,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将最终导致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而不是缩小[8],而这与前述结论是矛盾的。

第二个层次是考虑迁移人口中劳动力的素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趋势和程度又是怎样的?现有文献大多数认为具有素质差异性的迁移人口将会扩大中国经济增长的差距。李玲认为,我国东西部地区差异的81%是由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知识、技术、信息等相关因素造成的[9](P83)。刘乃全认为,由于异质型劳动力的迁移使落后地区人才更加匮乏,而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尽管外来劳动力对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但是这种贡献可能也会因边际产出水平下降而降低,因此中国劳动力的迁移并不会缩小地区差距[10](P96)。沈坤荣也研究了存量劳动力异质性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他认为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东部地区,通过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扩大了地区的发展差距,但是他并没有说明异质性劳动力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也没有指出人力资本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程度。朱国宏测度出了195—1986年中国人口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约为5%~6%[11](P45),但他主要是基于存量人口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而没有涉及流量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比较而言,段平忠从流量的人口素质差异角度入手,得出的结论更贴近现实:迁移人口的人力资本显著地促进了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了消极影响,并因此造成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扩大[1]。

二、数据的处理

本文的样本期间为00—008年,面板数据(Panel Data)计算所用的DP总量数据、就业人员数据、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总人口数据均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13](以下简称《60年汇编》),其中,i省份在t年份的实际DP总量可以换算各省份实际的DP增长率,劳动力投入量用各省份从业人员数据代替。资本投入量的计算比较复杂,本文拟用各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代替。[JP]

在《60年汇编》中可以查到各省完整的以上年为100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Ip),但是只能够查到一部分省份以1990年为起始年份的上年为100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价格指数(Id),还有一部分省份的以上年为100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价格指数起始的年份并不是从1990年开始的。本文计算各省份缺失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方法为:按照各自的起始年份在起始年份至008年期间分别拟合方程:Id=α0+α1Ip,然后再结合各省份名义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计算出各省份缺失的1978年价格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而得到各省份样本期间完整的1978年价格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数据。本文的分析不包含海南和。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段平忠:中国省际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差异对经济增长及地区差距的影响分析

本文计算我国各省份净迁移人口的数量采用宏观计量的方法,即i省份在t年份的年终总人口减去t-1年年终总人口后,再减去该省t年份的自然增长人口数,即得到该省在t年份的净迁移人口数。由于《60年汇编》中各省的年末人口数在1990年以前主要是户籍人口数,1990年以后是包括非户籍人口的常住人口,因此相比较而言,1990年以后各省份的迁移人口数可能更准确,但由于中国早期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数量都相对较小,且主要以户籍人口迁移为主,直到1990年前后才由户籍迁移逐渐转化为户籍迁移与非户籍迁移并存的状态,因此笔者计算的各省份1990年以前的人口迁移数据误差应该也不是太大。

在考虑劳动力的素质差异时,本文对一个地区存量人力资本的考量,主要是基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学历层次,即:将存量就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N)分别区分为小学(N1=6年)、初中(N=9年)、高中(N3=1年)、专科(N4=15年)、本科(N5=16年)、研究生(N6=0年)六个层次,其中研究生包含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因此假定取值0年。则i省份在t年份存量的人力资本水平即为:[JP]

[JP3]第一种情况假定劳动力是同质的,第二种情况假定劳动力是异质的,因此实际上隐含这样一个假设,即:从总体上来看,一个地区存量的全体劳动者的劳动应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无素质差异的简单劳动(h1),这部分劳动在任何两个个体劳动力之间没有差别,本文将用就业人员(L)来代替;另外一部分是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智力劳动(h),存量的智力劳动与简单劳动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一个地区存量劳动力的人力资本(=h1+h),存量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将会因为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不同。特别的,当不考虑存量劳动力的素质差异时,此时h=0,则=h1,即存量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等同于其本身的简单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实证的研究中,笔者将各地区的总产出分解为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存量劳动力投入的贡献(L)、以及一个剩余的贡献(A),与此相对应的是,也可以将各地区的产出分解为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存量人力资本投入的贡献()、以及一个剩余的贡献(A)。然后,通过比较无素质差异的存量劳动力数量投入(L)对经济的贡献与包含人口素质差异的存量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二者的差额,来说明人口素质的差异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趋势和程度。为此,建立如下两个模型:[JP]

下面就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ZW(][BF]中国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个省份;中部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份;西部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0个省份。[BFQ][ZW)]建立一个基于流量的迁移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总产出剥离框架,比较各省份的总量DP在分别去掉迁移人口的数量影响因素和迁移人口的质量影响因素前后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的变化。

设Mi,t为i省份在t年份的净迁移人口数,杨云彦认为中国的流动人口是以青壮年为主的[1],因此年龄小于15周岁的孩子和年龄大于65周岁的老人不应该被计入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迁移劳动力中,根据“六普”数据笔者这里假定迁移人口的90%是可以参与劳动的适龄人口,因此净迁移人口中仅有09Mi,t为适龄劳动人口。如果一个地区简单劳动对产出的弹性系数为β1,而包含简单劳动和智力劳动的完整劳动对产出的弹性系数为β,则劳动每增长1%,将会分别引致DP增长率数量为β1、β的增量,那么在不考虑劳动力素质差异的前提下,i省份在t年份数量为09Mi,t的存量劳动力的增长,所引致i省份在t年份DP增长率的增量为:

但是,如果考虑劳动力的素质差异,迁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将引致不同的DP增长率增量。笔者假设:i省份在t年份的迁移有效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是相同的,并且是同步改变的,即:该地区09Mi,t个迁移劳动力整体的受教育程度均为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再来分别研究这六种不同受教育程度的09Mi,t个有效劳动力的迁移对该省DP增长率的分别影响趋势及程度。由此,i省份在t年份的六种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流量劳动力的增量所引致的DP增长率的增量百分比即为:依据这个结果,笔者不仅可以分别计算出去掉流量的迁移人口数量及其质量影响因素后的东、中、西部各自的DP总量、全国的DP总量,再结合各省份的实际人口总量,最终可以得到去掉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后的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间以及全国整体的heil指数(计算方法见段平忠(01))。通过比较去掉人口迁移数量因素和质量因素前后的heil指数的变化,可以发现因人口迁移而引致的各地区存量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分别对中国地区间差距以及地区内部差距产生的显著性影响作用。

五、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迁移人口对[3]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由方程(48)笔者可以计算出00-008年期间各地区跨省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对地区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为了行文的方便,取各年份数据的平均值列在表中,这个平均值分别代表了各地区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任何一个层次对本地区00—008年期间DP增长率的改变量。

根据前文假设,各地区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被假定为是同步改变的,因此表中λn(n=1,,…,6)表示各地区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由第Ni层次提高一个层次到更高的第Ni+1层次。

表的数据展示了一种趋势:一个地区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提高,都将有效地促进本地区DP增长率的提高,只是提高的程度是递减的。以北京地区为例,按照迁移人口受

教育程度同步变化的假设,如果该地区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由小学层次提高到初中层次,北京地区的DP总量增长率将会提高575%;而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从初中层次到高中层次的提升,将直接导致北京地区的DP总量增长率提高1975%;依次类推,从高中到专科的提升,将促使DP总量增长率提高1344%;从专科到本科的提升,将促使DP总量增长率提高348%。显然,DP总量增长率提高的程度随着本地区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层次提升而保持逐渐递减趋势。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表中任何地区的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由本科层次到研究生层次的提升中,其DP总量增长率有一个相对较高的提高,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这部分迁移人口的生产产品是知识,不同于其他受教育程度迁移人口的主要产品是生产资料,而知识具有“溢出效应”,这种知识的溢出效应足以保证这部分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层次改变可以转化为本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有效地提高经济增长率。

显然,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总是与地区经济增长率的高低高度相关。一般而言,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越低的层次上得以提升,对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就越强;但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越高的层次上得以提升,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反而越弱。但是,当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达到研究生层次时,这部分人口的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能够极大地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率。

六、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迁移人口[3]对地区差距的影响

根据方程(410)计算的各地区去掉迁移人口不同受教育程度影响因素后的东、中、西部各自的DP总量,结合各省份的实际人口总量,最终可以得到去掉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后的东部heil指数(U1)、中部heil指数(U)、西部heil指数(U3)、三大地带间heil指数(U4)以及全国整体的heil指数(U5),笔者仍然取各heil指数样本期间的平均值(如表3所示)。

表3中0、1、、3、4、5、6分别代表00-008年期间各地区的实际heil指数均值、以及分别去掉具有小学(1)、初中()、高中(3)、专科(4)、本科(5)、研究生(6)学历层次迁移人口影响后的各地区heil指数均值。实际上,0反映的是有人口迁移的地区差距情况,而1、、3、4、5、6反映的是假定无人口迁移的地区差距情况。与有人口迁移的实际heil指数相比较,无人口迁移时各个heil指数的变化随着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无人口迁移的heil指数低于有人口迁移的实际heil指数时,可以认为人口的迁移扩大了地区差距;而无人口迁移的heil指数高于有人口迁移的实际heil指数时,可以认为人口的迁移缩小了地区差距。

显然,在由无人口迁移向有人口迁移转变的过程中,各种受教育程度的迁移人口对地区差距形成的影响作用是不相同的,假定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是同步变化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口迁移对地区差距的改变程度可以通过(0-i)/i (i=1,,…,6)得以体现,表4反映了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迁移人口对地区差距的影响趋势和程度。

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在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小学程度)时,人口迁移将促使其内部差距呈缩小的趋势,而在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达到或者超过初中层次时,人口迁移将使东部的内部差距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并且随着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逐步提高,其内部差距扩大的程度逐渐增加;中部地区的内部差距总是伴随着人口的迁移而

逐渐扩大,并随着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内部差距虽持续地扩大,但是扩大的程度呈逐渐下降趋势;西部地区是人口迁移的受益者,任何教育程度的迁移人口都能够促进本地区内部差距的缩小,且随着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地区差距缩小的趋势越明显。总体而言,三大地带间的差距和中国整体地区差距与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高度相关: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三大地带间的差距就越大,中国整体的地区差距也越大,并且随着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三大地带间差距和中国整体地区差距扩大的幅度也将逐渐加大。

七、结论

事实上,表展示了样本期间各地区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笔者还认为,各地区迁移人口的智力劳动对DP总量增长率的影响主要有两种趋势:第一种趋势是,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智力劳动对本地区DP总量增长率的提升速度就越快;第二种趋势是,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智力劳动对本地区DP总量增长率的提升速度就越慢。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对任何一个地区来说,迁移人口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触发因素,而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将可以直接决定本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

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总是与地区经济增长的提高高度相关,一般而言,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越低的层次上得以提升,对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就越强;但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越高的层次上得以提升,其对区经济增长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反而越弱。这客观上说明了知识尽管具有溢出效应,但是这种溢出效应是边际递减的。但是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达到研究生层次时,这部分人口的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能够极大地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因为任何地区的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由本科层次到研究生层次的提升中,其DP总量增长率有一个相对较高的提高,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这部分迁移人口的生产产品是知识,而知识具有“溢出效应”,这就足以保证这部分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层次改变可以转化为本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更有效地提高经济增长率。

而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高低对地区差距形成的影响会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西部地区的内部差距总是在缩小,不会因为迁移人口的素质差异而改变趋势;中部地区的内部差距总是在扩大,任何受教育程度的人口迁移都将导致本地区内部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东部地区的内部差距对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敏感性较高,在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时,本地区内部差距将会缩小,而在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时,本地区内部差距将扩大。此外,三大地带间的差距总是随着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扩大,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三大地带间的增长差距扩大的幅度将越大;与此类似的是,中国整体的增长差距也是随着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的逐渐提高而逐渐扩大的,并且随着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中国整体增长差距扩大的幅度也将逐渐加大。

参考文献:

[1]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003,(8)

[2]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00,(1)

[3] 姚枝仲,周素芳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J]世界经济,003,(4)

[4] 王德文,朱玮,叶晖1985—000年我国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均衡作用研究[J]人口与经济,003,(6)

[5] 林毅夫,王格玮,赵耀辉中国的地区不平等与劳动力转移[A]蔡昉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006

[6] 许召元,李善同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008,()

[7] 沈坤荣,唐文健大规模劳动力转移条件下的经济收敛性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006,(5)

[8] 段平忠,刘传江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01,(11)

[9] 李玲人力资本运动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003

[10]刘乃全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005

[11]朱国宏人口质量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2]段平忠人力资本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007,(4)

[13]中国国家统计局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10

[14]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03

[15]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04

[16]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05

[17]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06

[18]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与就业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07

[19]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与就业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008

第5篇:劳动教育的总结范文

自1986年Romer提出了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2](EndogenousGrowthTheory)以来,人们开始把技术进步、政府支出、研究与开发(R&D)和人力资本(包括教育投入)当作内生变量,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中,这不同于以Solow(1956)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为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基础。但是,教育投入是否可以作为内生变量,纳入生产函数中,值得讨论。一国的教育发展水平、教育供求状况受该国资本量、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的制约,但更主要的是受国家的公共政策和人民的教育需求所左右。从教育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上看,它不是内生于经济系统之中,不能在经济领域得到充分解释,但是它又对经济系统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而间接实现的,劳动者教育水平的提高是促使劳动力质量提高的源泉。各国学者用于表示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尺度有多种,其中计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比例,即计算由教育这个要素投入所带来的那部分国民产值的增长速度(Ye)占国民产值总增长速度(Y)的比例(Ye/Y),是比较受欢迎的方法,丹尼森、麦迪逊等美国学者所采用的方法,主要从这个方面入手来衡量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计算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率贡献的基本模型如下所述:假设土地数量没有变化,导致经济增长的因素抽象为资本(K)、劳动(L)和技术进步率(A),K、L可以相互替代,且能以可变的比例组合。又假设经济发展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都以其边际产品作为报酬,规模报酬保持不变。那么,在时间t范围内变化的中性技术进步的产出增长模型可以被构造为:Yt=Atf(Kt,Lt)同时,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productionfunction)为:Yt=AtKαtLβt考虑到教育因素对劳动力质量的作用,教育的作用相当于使初始劳动力投入成倍地增加,因此,可以把Lt分解为初始劳动力(Lot)与教育投入(Et)的乘积,这样,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t=AtKαt(LotEt)β,对该式两边取自然对数之后,再求时间t的全导数,然后用差分方程近似代替微分方程,于是得:y=a+αk+βlo+βe,这里y代表年经济增长率,α为产出的资本投入弹性,k为资本投入的年增长率,β为产出的劳动投入弹性,α+β=1,l0为初始劳动力投入的年增长率,e为教育投入年增长率。那么,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可以表示为:Re=βe/y。本文y为GNP的年增长率,e为根据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计算出的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增长率。在假设条件成立的情况下,β为劳动所得在总产出中所占的比重,α为资本所得在总产出中所占的比重,α、β系数值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是不同的。美国数学家C.W.Cobb和P.H.Douglas根据美国20世纪初期20多年的数据推算出,α为0•25,β为0•75。

我国学者周天勇[3]分析了1953—1990年间我国国民收入的产出结果,得出α为0•8178,β为0•1093,α+β<1,说明这期间我国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比较小的,我国还处于资本消耗为主的外延扩大式的经济增长,并且规模收益呈递减趋势。目前,β系数的确定方法有三种:一是在市场经济充分竞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劳动力的工资率等于其边际产品,工资总额与国民收入之比就是劳动对产出的弹性。这是西方学者普遍采用的方法。二是投入量比例法。用劳动投入量占总投入量的比例作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的“替代物”,这种方法容易做到,但缺乏科学性。因为劳动的产出弹性是指一定时期内产出的变动率与劳动量投入的变动率的比率。劳动投入量占总投入量的比例毕竟不是边际量之间的对比。三是时间序列回归法。在科布—道格拉斯函数基础上,构造回归模型:lnY=lnA+αlnK+βlnL,分别求出α和β的数值。麦迪逊采用第一种算法,得出β系数值为0•7。为了增加计算结果的可比性,本文采用麦迪逊的β系数值[4],即β=0•7,也就是认为劳动对产出的弹性为0•7,即认为劳动投入每增加1%,产出增加量为0•7%。在我国,实际β值可能低于0•7。

二、计算我国高等教育的贡献率

由于最近几年我国从业人员人均各级教育年限的准确数据无法得到,所以,只能依靠我国1982年、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根据上述模型,计算出我国1982年—1990年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第一步,分别计算1982年、1990年从业人员人均教育综合指数。用教育综合指数代表由于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带来的劳动投入量。根据1982—1990年间接受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从业人员的平均收入差别,推断出中等教育毕业生劳动生产率是初等的1•4倍,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劳动生产率是初等的2倍。这里也可以把1、1•4、2看作是接受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所提高的劳动力质量折算为劳动力数量的系数,而把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看作是权数,据此计算出劳动力人均教育综合指数。参见,根据我国1982年和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整理计算得出,1982年我国从业人员人均初等、中等和高等受教育年限分别为:4•308,1•81,0•035①;1990年我国从业人员人均初等、中等和高等受教育年限分别为:4•98,2•13,0.075。1982年平均教育综合指数为E0=4•308+1•4×1•81+2×0•035=6•912。1990年平均教育综合指数为E1=4•98+1•4×2•13+2×0.075=8.112。第二步,计算起止年间人均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指数年增长率和教育综合指数平均年增长率(e)。采用几何平均法,公式为:e=(E1/E0)(1/n)-1,其中,n为终止年与起始年之间的间隔年限。

按上述公式计算,我国1982—1990年间初等教育指数年平均增长率为1•828%,中等为2•056%,高等为9•995%,可见,高等教育指数增长速度最快,它对教育综合指数年平均增长率的贡献应该最大,但是由于高等教育人均教育年限在数量上很小,采用麦迪逊的算法,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不会大。我国1982—1990年间教育综合指数年平均增长率e=(8•112/6•912)(1/8)-1=2•02%。由于工资的差别,进而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个人的天赋素质、家庭背景、勤奋努力程度等都会导致工资或个人收入的差别,只有一部分差别可以归因于所受正规教育的不同,而且,劳动力质量、素质、技能的提高也不能完全归因于正规教育,因此,按照丹尼森等西方学者通行的算法,对于依据工资差别而计算出的教育综合指数的增长率(即由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带来的劳动量的增长率)用0•6做折算,于是,e=2•02%×0•6=1•21%。第三步,计算高等教育占年均总教育指数增长率的百分比②。高等教育所占的百分比为:Eh=5•45%。第四步,计算起止年间GNP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y)。以本国货币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长率习惯上称之为实际增长率。设我国1978年GNP值为100,则1982年GNP指数为131•8,1990年GNP指数为274•0[5],1982—1990年间GNP实际年平均增长率为:y=(274•0/131•8)(1/8)-1=9•58%。第五步,计算教育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Re)。Re=βe/y=0.7*1.21%÷9.58%×100%=8.84%。第六步,计算高等教育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Rh)。Rh=Eh*Re=5.45%×8.84%=0.48%。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我国1982—199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9•58个百分点中,有0•847个百分点是由教育带来的,所占份额为8•84%,即这期间教育对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8•84%,其中高等教育的贡献率为0•48%。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是非常低的。

三、国际比较

1•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高教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什么如此低?这是因为尽管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最快,但是劳动力人均受高等教育的年限非常小,因而三级教育比较而言,它对GNP年增长速度的贡献也非常小。另一位美国学者利用AngusMaddison(1987)提供的数据(如),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对西方六国1913年至1984年间教育及高等教育对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的贡献作出估算[6],结果如所示。由于所采用的计算模型、方法、指标与本文的相同,因而计算结果具有可比性。从可以看出,我国80年代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只相当于除美国之外其它五国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的水平,只高于德国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的水平(5•9%)。而高等教育的贡献率比美国40年代的水平还要低。在所列六国中,美国在1913—1984年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与美国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加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政策分不开。早在1940年美国高校在校学生数占同龄人口数的比例就达到了16%,是世界上率先进入高教大众化的国家。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非常低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劳动力人均高等教育年限太低。从中可以发现,至1984年15—64岁人口中,人均受正规高等教育年限美国为1•62、英国0•42、日本0•59、德国0•31、法国0•90、荷兰0•58,而中国1982年为0•035、1990年为0•075,相差达到了10倍左右。与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相比,中国的GNP年均增长速度在80年代要远远高于它们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的水平,但是许多经济研究都表明,中国80年代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扩大投资规模,而不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因而还属于粗放式、以资本消耗为主的外延扩大式的增长模式。由于制度和结构的因素以及高教脱离社会经济生活等多方面原因,科技知识和劳动力质量提高所发挥的经济作用十分有限,这是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贡献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可见,在整个80年代,我国高教发展严重滞后于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失去了与国内经济、与世界高教同步发展的良好机遇。

第6篇:劳动教育的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出现和人民群众对收入提高的期待,工资水平上涨是必须的和必然的。因此,我国确保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并避免出现比较优势真空的关键,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恰恰是教育水平提高的结果。

教育优先发展的依据在于其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制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目的,就是从国情和教育规律出发,通过以公共产品定义教育、以教育深化扩大规模、以资源整合调整结构、以竞争开放提高质量,以及以需求导向增进效益,实现教育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最大化发挥教育先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力数量和教育水平优势,取得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占据了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该地区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已经开始。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成反比关系的劳动力成本,二是成正比关系的劳动生产率。随着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出现和人民群众对收入提高的期待,工资水平上涨是必须的和必然的。因此,我国确保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并避免出现比较优势真空的关键,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恰恰是教育水平提高的结果。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制造业,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17%。如果企业职工全部由初中以下学历的职工构成,改善为全部是高中学历的话,企业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24%,如果再进一步改善为全部是大专学历的话,企业劳动生产率可以再提高66%。此外,教育深化对劳动者个人的收益也是巨大的,这意味着可以调动家庭投资于教育的积极性。研究表明,如果城乡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水平提高至12年,即完成高中教育,城镇劳动力教育收益可提高17.0%,农村劳动力提高21.1%。如果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至14年,带来的教育收益增加幅度对城镇劳动力为41.2%,对农村劳动力为43.3%。

根据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年前后达到高峰,之后将下降,意味着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将消失。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和社会养老负担显著提高。保障劳动力供给要求未来考虑提高实际退休年龄。而这种可能性几乎完全取决于教育的发展。也就是说,发展教育也是为迎接老龄化做必要的准备,或者说是创造条件赢得第二次人口红利。

二、教育先行要大幅度提高公共投入比重

目前,我国财政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为3.3%,只相当于法国的59%,德国的79%,英国的66%和美国的69%。我国提高公共教育投入的目标是根据这个差距设定的。但是,基于以下原因,我们认为有必要设定更高的目标。

首先,学龄人口比重大要求更高的公共教育投入。上面的比较尚不足以显示我国公共教育投入的实际差距,因为教育投入规模与一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相关。当学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较高的时候,也需要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教育。根据这个原理进行模拟,即以美国学龄人口比重为基准,由于中国目前总人口中仍然有更大比例人口处在受教育阶段,模拟的结果显示,我国在教育上的公共投入仅为GDP的2.8%,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只是法国的46%,德国的52%,英国的52%和美国的59%。

其次,公共投入不足挤压居民正常消费。公共财政支出占全社会教育支出的比例,在发达国家为86%,发展中国家在75%左右,全世界平均为80%左右,而中国仅为46%。也就是说,按照国际标准,中国私人支出占教育支出比例异常地高。教育投入过度依赖家庭,严重挤压了私人消费空间,导致社会消费其他方面的需求不足,抑制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削弱了出口和投资需求的情况下,扩大教育的公共投入,具有重要的宏观经济意义。教育公共投资不足的另一个后果,是教育不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教育费支出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沉重负担,社会上对教育的抱怨大多源于此。

第三,公共教育投入的临界最小规模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从理论上讲,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应该遵循一个先高后低的倒U字型变化轨迹。首先,我们观察到的发展中国家这个比重偏低,这固然是人均收入水平低、资源不足的结果,但更是导致不发达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处于受教育阶段人口比重大,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低,只有实现教育的跨越性发展,才能更快地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而这要求有一个公共教育投入的临界最小规模。其次,由于公共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发达国家已经超越了普及义务教育的阶段,而更高的教育阶段相应要求较多的私人投入。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人口老化,处于受教育阶段的人口比例也降低,从而在教育总支出保持较高的同时,公共支出比重趋于下降。我们之所以在实际中没有观察到这个规律的作用,恰恰是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未能实现教育超前发展,从而不能大幅度提升人力资本,实现经济发展的赶超。

三、教育资源需要进行更有效的配置

一项流传较广的研究表明,分教育阶段来看,学前教育的社会收益最高,学校教育其次,而职业教育最低。其含义并不是教育收益下降,而是指社会收益与个人收益的消长。从总体上来讲,我们把教育定义为公共产品。但是,由于教育供给的类型是多样的,其外部效应不尽相同。在合理分配公共教育资源和调动家庭教育投入时,我们可以按照这个规律,第一,在不排除竞争的前提下,坚持义务教育的完全公共品属性。同时创造条件把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把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支持的对象。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健康具有很明显的外部效应,特别是具有扶贫含义,因此,农村学生的营养餐和城市学生的体育设施属于公共品领域,政府应该进行干预。第二,由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更加接近于准公共品领域,即这个教育阶段既具有公平补课的性质,也具有个人和企业收益率高的特点,在公共支持的同时,尽可能动员社会、企业和家庭的投入积极性。

第7篇:劳动教育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育;消费;收入;劳动力;分析

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096(2002)06-0018-04

一、教育与教育消费

教育是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要求和提高人类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培训,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劳动者的社会活动。教育最早起源于生产劳动,最早期的教育也就 是老一代劳动者通过向新一代劳动者传授生产经验与生活经验实现的。可见,教育最初就是 具有生产属性的,后来随着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逐步分工,教育与生产劳动逐渐分离,出 现了专职从事教育的机构与场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生产力属 性。

对于教育的生产力属性,西方早期的经济学家如威廉・配第、亚当・斯密、李嘉图与马歇尔等作过论述。马克思更认为,教育是提高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是使劳动者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必要过程和必经手段。在现代社会,教育的生产力属性更加明显。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生产、积累、更新、进步等都直接依赖于教育的发展,教育不仅是知识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具有直接的生产力含义。

正是由于教育的生产力属性,教育消费才有了消费与投资的双重属性。所谓教育消费,是指为获取知识与技能,教育者本人或家庭用于教育方面的各种货币支出。教育消费既是消费,也由于其形成人力资本的作用同时也是投资,或者说教育消费是投资性消费。所谓投资性消费,就是既能满足人们目前需要又能形成未来生产能力的消费。教育消费通过影响劳动者的未来消费能力即获取收入的能力与消费偏好为其提供长期消费收益,同时,教育支出能提高劳动者的未来生产率和相应的更高劳动收入为其提供长期资本收益。

二、教育消费与收入分配

教育消费与收入分配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决定了可能达到的教育消费水平。从宏观角度上讲,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分配状况决定了这个国家或地区可能达到的教育消费水平。从微观角度上讲,一个家庭对教育消费可能作出的支出,受到这个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如果以教育消费的货币支出额来计量教育消费水平,那么在收入分配水平与教育消费水平间就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即教育消费函数。

如果以Y表示教育消费水平,x表示收入,则教育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

Y=F(x),其中x>0,dY/dx>0,d2Y/dx2≤0

教育消费函数是一个拟凸函数,其一阶导数大于0,二阶导数小于等于0。教育消费函数的这种性质有着明确的经济含义,即教育消费水平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教育消费水平增长的速度大于收入水平增长的速度,但是这种增长的速度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递减,即家庭教育消费水平增长的幅度随家庭收入水平增长幅度的进一步增加而降低,也就是说,收入水平越高,教育消费水平的增长幅度越低。而且,家庭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与收入水平呈反比,即家庭收入水平越低,家庭教育消费支出占家庭全部消费支出的比例就越高;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家庭教育消费支出占家庭全部消费支出的比例就越低。

具体而言,教育消费水平与收入分配水平间存在以下关系:

1教育消费水平随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

教育消费水平随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表现为教育消费水平对收入水平的边际倾向大于0。教育消费水平对收入水平的边际倾向dY/dx,表示后者增加l单位引起前者增加的单位数,即收入增加额中教育消费水平增长的比例。dY/dx>0,说明家庭教育消费水平随家庭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

2教育消费水平随收入增长而超前增长

教育消费水平随收入增长而超前增长,集中体现为教育消费水平的收入弹性大于1。教育消 费水平的收入弹性,指当收入增加1%时,教育消费水平提高的百分数。即教育消费水平的 收入弹性:

E=dlnY/dlnx

=xdY/Ydx

当我们把教育消费函数设为一次齐次线性函数时,可以具体估计出教育消费水平收入弹性的数值。假设Y=bO+b1x,其中bO0.bO=

那么

E=dlnY/dlnx

=xdY/Ydx

=1-bo/Y①

因为b01

经过计算得出教育消费水平的收入弹性大于l。这表明当收入增长一个百分点时,教育消费水平的增长超过一个百分点,即教育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大于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由此可以得出一般结论,教育消费水平总是超前于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这符合我们的通常的看法,这也说明,教育消费一般要保持适度的超前增长。推而广之,就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教育消费水平的增长也将随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而且教育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但是在不同的地区或在地区内部,教育消费水平随收入水平增长而增长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教育消费水平的收入弹性受b0与x的影响,而在不同地区之间、地区内部及城乡之间由于bo与x的不同,教育消费水平的收入弹性也不同。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地区和城乡之间,由于收入增长而带来的教育消费水平的的增长也不一样。

3教育消费水平的弹性系数随家庭收入水平增加而递减。

教育消费水平的弹性系数随年人均家庭收入增加而递减是因为

dE/dx=bOb1/Y2②

这表明教育消费水平随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但是增长幅度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增长而递减,即收入水平越高,教育消费水平增长幅度越低,这也符合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一般规律。同时这也说明,教育消费水平越低的家庭,其用于教育消费支出的货币占家庭全部收入的比例,低收入家庭将高于高收入家庭,家庭收入水平越低,家庭用于教育消费方面的支出在家庭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就越高。即低收入家庭教育消费支出的负担要比高收入家庭教育消费支出的负担要重,而且收入越低,负担越重。

除教育消费水平随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外,教育消费水平与接受教育消费者的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且教育消费水平增长的幅度呈跳跃式发展。此外,父母的行业、职业与教育程度不同教育消费水平也不同,而且不同地区间教育消费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教育消费水平与恩格尔系数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不同地区的恩格尔系数与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基本呈正向变化关系,即恩格尔越高的省份,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也越高。但是,北京的情况相反,即北京的恩格尔系数较低,但教育消费支出较高,这可能与北京地处首都,特别重视教育有关。

研究表明,食物消费支出所占比例与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所占比例之间显著正相关,即一个国家家庭消费中用于食物的消费比例越低,则国民家庭消费支出中用于教育消费的支出的比例也越低;而一个国家用于食物的消费比例越高,则国民家庭消费支出中用于教育消费的支出比例就越高。并且,教育消费支出比例对食物消费支出比例呈弱弹性,即食物消费比例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家庭教育消费水平只提高0.72个百分点。

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越大。就全国平均而言,大学本科及大学本科以上的基本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为18.97%,而小学的基本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仅为4.45%。各省市间的教育消费水平是不同的,教育层次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市,其教育消费水平也越高。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基本教育消费负担率为7.38%,总教育消费负担率为9.62%。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市,其家庭教育消费负担率低,这是与教育消费占收入的比例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增长的幅度相一致的。

对一般教育消费者来说,来自家庭的资助在教育消费的资金来源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对那些贫困家庭的教育消费者来说,来自家庭的资助可能不足以支付教育消费的各种支出,那么来自亲友的资助,以及贷学金、助学金与勤工俭学等方式,就在教育消费的资金来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对特别贫困的家庭来说,更是如此。由于教育消费中有些项目是固定的,如高等院校的学杂费、住宿费等,用于这些方面的支出不以教育消费个人的支付能力为转移。而对其他教育消费支出,如饮食、衣服、交通、书籍等方面,会因教育消费者家庭收入水平不同而不同,家庭贫困者一般会尽可能压缩在非必需项目的支出。来自家庭外资助的平均水平,家庭年总收入水平在10000元以下的学生明显高于家庭年总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学生,家庭居住在农村的学生获得家庭外资助的平均水平比城镇学生高。

三、教育消费与劳动力市场

如果说收入分配对教育消费的影响,是从教育消费的起点来影响教育消费的话,那么劳动力市场对教育消费的影响,则是从教育消费的终点来影响教育消费,即接受教育消费者完成教育消费后,必须到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获取收入,劳动力市场本身的完善与竞争状况,既影响到接受教育消费者可能获取的收入,也影响到未完成教育消费者与潜在的教育消费者做出的教育消费的决策。

教育消费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教育消费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不同教育层次与专业的劳动力实现的。一方面,教育消费提供劳动力的结构是否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既影响到接受教育消费者寻找工作的难易与满意程度,与可能获得的工资,也影响到潜在的教育消费者与完成教育消费者对未来教育消费的决策;另一方面,教育消费扩张到劳动力市场上不同层次劳动力的就业情况产生影响,既影响到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的变动,也影响到劳动力市场本身的发展。

在教育消费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劳动力市场对教育消费的影响也是主要的,教育消费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次要的。首先,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影响着教育消费的数量与质量。如果劳动力市场是完善的,教育消费较高的劳动力就会找到收入较高的工作,就会促进教育消费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教育消费的发展。其次,教育消费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影响劳动力的结构、层次与整体素质。如果教育消费提供的劳动力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要,那么在教育消费、劳动力市场与经济发展间就会存在一个良性循环。否则既不利于教育消费的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也将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再次,教育消费对人口质量与劳动力资源有重要影响。这主要是通过代际效应实现的,即父母的教育消费影响到子女的教育消费。通过代际效应的传递机制,教育消费的发展将大大提高人口质量与优化劳动力资源。

教育消费与劳动力市场的相互影响,要求优化教育消费结构,以培养出符合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劳动者。教育消费结构的优化,要求教育消费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基本一致。但是,现实中两者却经常存在矛盾。这首先是因为教育消费微观决策与宏观决策不一定会保持一致,对个人来说其教育消费决策是理性的,但这并不等于宏观决策的最优化。其次是因为国民经济发展本身具有一定的无序性,劳动力市场总是处于变化之中,是难以准确预测的。第三,教育本身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完全协调一致,教育与经济的动态适应总是存在一定的时滞。总之,教育消费结构并不总能与对劳动力的需要结构一致,要实现二者的一致,必须经过一定的途径。

优化教育消费结构,实现教育消费结构与劳动力需要结构间的基本平衡,一般采用功能应对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思想是,教育消费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间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两个方面,所以,只要教育消费结构提供的劳动力符合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消费就完成了向劳动力市场提供劳动力的责任。这种模式特别强调教育消费为社会提供具有强大的就业适应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劳动力,在功能上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要求,而不强求教育消费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间的一一对应。由于这种模式强调功能上的和谐与吻合,而并不是结构与运行方面上的对应,而且通过提高教育消费者的通用专业能力,使教育消费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间总能保持相对的平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消费的决策和劳动力的职业选择日渐成为一种微观层面的自主行为,也就是说市场机制已成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资源配置手段。因此,要使教育消费和劳动力市场协调发展,必须充分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当前突出的是要大力发展民营教育,推动教育供给的市场化,使居民多样化的教育消费需求由于教育供给的短缺只能得到有限满足的局面,使教育消费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不协调和结构偏差进一步恶化的局面逐步得到扭转。

四、发展教育消费的政策建议

要发展教育消费,必须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角度来认识教育消费,从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的高度来认识教育消费,要着眼于教育消费的长远发展。我国的教育消费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教育消费的状况还不能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

1.要改变观念,摒弃那种发展教育消费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短视观念,而要把发展教育消费的作用着眼于经济的长期发展。

2.要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优化教育供给,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促进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加快高等教育发展。

3.要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尤其要加大力量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为教育消费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要切实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加快劳动力市场改革步伐,扩大劳动力市场职位的供给,消除劳动力市场中的政策性分割因素,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5.要确保教育消费保持一定的适度超前发展,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经费 在GDP中的比重,为教育消费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方木或九十年代中国 市场消费战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袁连生教育成本计量探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傅维利劳动力市场与教育的自主调节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 995

[4]刘方木或,刘社建教育 消费应当大力启动和超前增长--对教育消费的几点经 济学分析[J]上海商业,2001,(8)

[5]刘社建中国存在"过度教育"吗[N]经济学消息报,2001-09-21

[6]刘社建,李振明扩大教育消费与优化劳动力市场[N]光明日报,2001-10 -23

[7]刘方木或,刘社建防止 收入差距过分扩大[N]人民日报,2002-02-26

①具体计算如下:

E=dlnY/dlnX=(dY/Y)/(dX/X)=xdY/Ydx=xd(bO+b1x)/(bO+b1X)dx=xb1dx/(bO+b1x)dX=b1/(bO+b1X)=1-bO/(bO+b1X)=1-bO/Y

②具体计算如下:

dE/dx=d(1-bO/Y)/dx=-bOd(1/Y)/dx=-bO[(-b1dx)/Y2]/dx=bOb1/Y2

An Economic Analysis on Education Consumption

LIU She-jian

(Research Center of Employment and Social Securites, Fudan Univer sity, Shanghai 200043, China)

Abstract: Education consumption is mainly affected by income di stribution and la bor market. Income distribution affects education consumption from its beginning , and labor market affects education consumption form its ends.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have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boost the level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improve labor market.

Key words: education consumption; income; labor; analysis.

第8篇:劳动教育的总结范文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练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依据市教育局、县教科局相关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实施细则。

一、具体目标

坚持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开展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突出抓好校园日常劳动训练、生活实践劳动教育、传统工艺劳动教育。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思想引领。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同时要教育学生,劳动过程中学会自护,确保人身安全。

三、主要任务

1、课程的有机渗透。依据上级要求,开好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其他学科教育中有效渗透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美德、劳动技术的教育。要结合综合实践课有机的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

2、开展校内劳动。学校常规工作中要渗透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做好值日,认真清扫校园,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开展结合学生实际的劳动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室内装饰、班务整理等实践活动;开展“爱学校集体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可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培养责任感。

3、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学雷锋活动日”、“志愿者日”、“劳动节”、“元旦”、“春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结合农村实际,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生活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4、鼓励参与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结合重大节假日、寒暑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适量的安排家庭劳动作业(如洗碗、扫地、洗衣、整理房间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分忧;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增强劳动意识。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10月——2017年11月)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2、制定措施,提高认识。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劳动教育实施细则,组织教师学习细则,使全体教师明确人人为劳动教育的参与者、组织者、引领者。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5月)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劳动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

2、利用多种途径与载体。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重视孩子家务劳动意识的培养;通过校本课程,传授家务劳动方法,掌握家务劳动技能;通过不同形式的校园社团活动,加强学生家务劳动习惯的培养;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主动做的正向引领。

3、课程整合与渗透。利用学校各级课程进行整合与有效渗透,利用有利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4、加强督导评价。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含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突出家务劳动评价,形成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把具体的劳动情况和相关材料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可作为评选“劳动小能手”、“三好学生”等的依据之一。

第9篇:劳动教育的总结范文

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意见

全面推进劳动预备制度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意见的通知》(〔1999〕60号,已翻印下发),把劳动预备制度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现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劳动预备制度,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实施这一制度的领导,并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根据〔1999〕60号文件关于各级政府要设立由主管负责人牵头,劳动保障、教育、人事、计划、经贸、财政、工商等部门组成工作小组的要求,决定成立四川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工作小组(另文下发),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各地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切实抓好本地区劳动预备制度的推进工作。

二、技工学校、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普通中专学校以及就业训练中心、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培训机构和其他职业培训机构举办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均属劳动预备制度教育培训。从2000年起,在我省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组织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原则上接受1?3年的职业培训和正规的职业教育,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后,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

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合格的学员,具备初中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的一般可免试进入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如有考试要求的,应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劳动预备制度教育培训还可采取举办非全日制班、季节制班、双休日班或晚班,以及学分制与学时制相结合或远程教育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三、新生劳动力必须经过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取得相应证书后方可就业。从事一般性职业(工种)的,必须取得相应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结业证书或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从事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行业有特殊规定职业(工种)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在取得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的同时,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也应接受必要的职业培训,其中从事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职业(工种)的,必须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办理开业手续。

四、职业介绍机构不得推荐、用人单位不得招收录(聘)用未持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求职者就业。劳动监察机构要将职业介绍机构、用人单位推荐招收、录(聘)用人中的劳动预备教育、培训和获取相关证书的情况列入监察范围,对未执行上述规定的,要依法查处,并责令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