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伦敦书展范文

伦敦书展精选(九篇)

第1篇:伦敦书展范文

“我对南京这座城市越来越有兴趣了!”

威廉王子在听过UFW形象大使、三胞集团高级副总裁岳雷介绍了伦敦设计节“南京周”的精彩活动之后难抑兴奋之情。

从这里读懂南京,爱上南京

当地时间9月25日,2016伦敦设计节“南京周”活动在伦敦圆满落幕。为期一周的“南京周”走进伦敦多处城市地标,先后举办了28场活动,引来英国市民的高度关注和王子的点赞。扮靓”南京周“,他们用了――

一场戏

上演“汤莎逝世400年”系列活动中唯一一部昆曲和莎剧的融合创作。

9月22日,中英艺术家共同执导的昆曲《邯郸梦》于伦敦首演。中国昆曲大师柯军与英国莎剧名导里昂・罗宾(Leon Rubin)花了六年时间,改编了《邯郸梦》,带到柯芬园圣保罗教堂舞台上,是伦敦设计节”南京周“的重头戏。

一个馆

带南京设计亮相年度设计盛事伦敦设计节 让世界看见南京

“南京周”设计总监、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张明,带着他的团队打造的“宝庆银楼南京馆”,与众多世界知名城市、国际著名设计机构的主题馆同台争艳。

来自20多家南京设计企业、设计师的产品和商品参展,在80平米的展厅呈现出南京文化的精髓、非遗的传承、创意力量、来自东方的生活美学。

你可以看到,拄着拐杖订购洛可可的高山流水香台的英国老太太、对拾珥设计的豆腐作品爱不释手的阿根廷国家馆陶器设计师、不断电话询问“拂翼”立扇订购方式的英国企业……当然,南京设计赢得了这场展会的尊重。

一座城

在市政厅广场、伦敦塔桥下开门迎客

9月23日,“伦敦-南京双城文化客厅”在中英嘉宾及观众的见证下正式“开门迎客”。作为南京人营造的城市客厅,南京周“反客为主”,邀请伦敦市民前来体验南京的文化与风情。

汇聚“南京盒”、“南京印”、“南京灯”、“南京影”、“南京城”五大板块内容,在伦敦塔桥旁的泰晤士河畔,向伦敦市民和外国游客展示南京文化,讲述南京故事。

一盏灯

将非遗全新创意设计带到伦敦

夜幕降临,200盏花灯如同漂浮在泰晤士河的点点星光,将夜色中的文化客厅装点得格外美丽。

由秦淮灯彩文化发展公司提供的创意花灯,将最南京、最传统的部级非遗手工纸质荷花灯与现代装置艺术的结合,让秦淮灯彩以独特的形式在伦敦塔桥河畔璀璨亮相。

一本书

让英国公主爱不释手

潜蝇的行书、蚯蚓的大篆、蜡蝉的工笔、天牛的点皴、瓢虫的焦墨、蜗牛的写意、椿象的飞白、马蜂的狂草……这不是一部“有关”虫子的作品,而是蜗牛、蚯蚓、蚂蚁等小动物们自己创作的“虫子文”作品。

9月20日至24日,由南京的书籍装帧设计师朱赢椿耗时五年之久带来的全文无一汉字的《虫子书》在伦敦刮起了一场“虫子大师”风,并让包括公主在内的英国市民爱不释手。

一对塔

南京企业斥巨资修缮南京大报恩寺塔“伦敦兄弟”

英国皇室曾仿照大报恩寺琉璃塔建造了一座中式宝塔――邱园宝塔,这座塔建于254年前,至今仍伫立在伦敦皇家植物园――邱园(Royal Botanic Gardens,Kew)之中。

9月23日,由中国三胞集团、三胞旗下英国百年百货商场House of Fraser和英国历史皇家宫殿组织(Historic Royal Palaces)牵头的中英“双塔会”活动在伦敦皇家植物园一邱园(Royal Botanic Gardens,Kew)内隆重举办。“双塔会”上三胞集团同旗下House of Fraser正式启动了对邱@内中式宝塔的维护和修复项目,让这段尘封于两国之间254年的情缘开始撰写续集。

一间盒

麻省理工海归南京青年创业人才伦敦“打开”南京盒

亮相市政厅广场草坪上“Movilla魔墅”是南京本地企业堂朔科技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创始人葛文俊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MIT),2012年回国创业,同年获得南京“321领军型科技人才”称号。

打开手机APP轻轻一按,短短3分钟,这个外形如集装箱般的庞然大物便自动展开,形成一个3.3倍大的空间,与身后可以开合的伦敦塔桥遥相呼应;夜幕降临之后,降下位于双层玻璃之间的遮阳帘,“盒子”的四个立面立即成为投影的幕布。四台大功率投影仪,将来自南京的影像无缝拼接投射在“盒子”的四个立面之上,观众无论在何种角度都可以欣赏连续的影像。

一幅锦

世界菲遗自云锦版《蒙娜丽莎》后的再次创新巨献

出现在圣保罗教堂里的云锦作品《汤莎会》是由南京艺术学院邬烈炎设计,南京云锦大师金文制作而成的。一幅用云锦的传统工艺加创新研究制作的,以中英两国伟大的戏剧家作品为表现主体的人物场景画,通过一根根细细的蚕丝,五彩渲染,万千编程,将精细浓缩在方寸之间。

一组展

南京创意设计伦敦百花齐放

无论是展示创意力量的剑桥双城展,还是朱赢椿老师的最美书籍展,还是带来本世纪首批纯手工短版十竹斋笺谱第一部分第一次亮相的十竹斋笺纸,亦或是展现中国雕刻艺术的刻经展……他们都在传递着一座城市从古代沿袭至今的美学理念和创意力量。

一辆车

南京形象登上伦敦特色双层红巴士

悠悠而行的红色巴士,永远是伦敦街头最亮丽的风景。

在伦敦邂逅南京的方式有千百种,而最浪漫的一种大概是坐着印有“南京周”城市旅游广告的红色巴士,看遍伦敦的大街小巷。

第2篇:伦敦书展范文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赴西欧考察情况

广东电大以学校党委副书记梁英同志为团长的赴西欧远程教育考察团共15人(详见附件)于2004年3月19日至4月4日考察了西欧八国。考察团于2004年19至23日重点访问了英国开放大学、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现就这三所大学的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感受

英国是国际上举办开放大学最早,开展远程教育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英国开放大学作为远程高等教育的典范,以其完善而独特的组织管理体制,媒体教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等,始终领先于国际远程开放大学,成为各国发展远程教育的榜样。

伦敦大学早于1858年就成立了校外课程部(University of London External Programme),通过校外课程为未能在一般情况下就读全日制伦大学位的学生提供远程学习,堪称传统的普通高等学校开展远程教育的先驱,其学位及科研工作的质量受到广泛的认可及尊敬,众多的毕业生已在政府、工商界、及世界各行各业的行列中担任具影响力的职务。

在伦敦,我们还考察了牛津大学城。参观了牛津大学最古老的学院——建于1263年已有700多年历史的Balliol College,参观了牛津大学的自然科学历史博物馆。领略了牛津大学城优美的风光,感受了牛津大学悠远深厚的学术传统。

二、考察状况

先说英国开放大学。英国开放大学总部位于伦敦市西北郊区的Milton Keyenes –MK7 6AA,大致在以伦敦城、剑桥和牛津两镇为三角形地区的中央部分。2004年3月22日一早我们于预定的时间到达英国开放大学,在Michael Young Building 一楼,联系人Babette Oliver小姐将我们一行热情迎到三楼会议室,Dominic Newbould (Visitor and Community Relations Manager)先生、Vicky Amos (Business Implementation Director) 小姐、以及Knowledge Media Institute 的 Research Fellow 李博士等就英国开放大学的总体情况、国际推广部(The Open University Worldwide Ltd)的情况及其项目向我们作了比较详细精彩的报告。

英国开放大学依据批准的皇家法令于1969年6月正式成立,是一所有权授予学位的独立的自治的大学。1971年开办正式招生,注册第一批大约24000名学生,2004年在册学生达20万人。自开办以来至今共培养出2百多万名学生,其中研究生30多万人。目前,开放大学是全英最大的大学,拥有欧洲最大的商学院,共有6个系部,2个学院,2个研究所,13个地区中心,总部4000多教职员工,在全英共8000多兼职辅导教师(多为博士生和退休教授)。开放大学以其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科研实力仍然跻身全英高校前十名。2004年3月22日这一天,英国的一个教学评估组正好在开放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工作,据介绍开放大学的教学质量已跃居全英前五名。

Dominic Newbould先生具有教学、研究、商业、出版的丰富经历和背景,他特别强调了开放大学在教学上的开放和创新;强调完善的支持服务和多种多样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其别强调“面对面辅导”的重要性,虽然他们的学生大致每周至少用10—14小时学习课程,而“面对面辅导”只占10%,90%为自学;关心“出校”而不是关心“入校”(Exit Levels More Important Than Entry Levels),与传统的高校对比,强调开放大学虽然在教学方式上不一样,但在研究上是一样的,必须保持高水平的科研水平,如英国开放大学在生命科学探测方面享有国际声誉。为了建立声誉和得到承认,开放大学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Dominic Newbould先生还专题介绍了英国开放大学的课程资源建设,创立了课程资源建设的课程组(Course Production Team)模式。课程组模式确保了每门课程资源的高品质出品,成为开放大学的一大特色。高质量的媒体教材是英国开放大学的一大特色,不仅在英国本土深受好评,而且得到国际远程教育界的一致推崇,这与开放大学实行的课程组组织创作模式是分不开的。为确保高质量的媒体教材,英国开放大学可谓不惜重金,一门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系统性教材大约需投入一千万英镑。完整的课程媒体主要包括:文字教材、录音带、录像带、CD—ROM、DVD、网上教材,以及直观实物、实验箱等。课程组成员包括:课程组主席,课程编写人员,出版编辑人员,教育技术专家,媒体设计人员,外聘评估专家,软件设计人员,课程管理者,辅导教师,电视多媒体生产商,图书馆文献支持人员。他们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其良好的运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有较好的民主气氛;二是每个成员有最大的自由和责任心;三是成员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四是有一个具有领导能力的课程组主席。另外,课程组成员具有一定的学术声誉等等。

Vicky Amos(Business Implementation Director) 小姐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国际推广部(The Open University Worldwide Ltd)的情况及其项目。国际推广部的主要工作包括下面五个方面:1、帮助世界其它教育机构建立OU的远距离教育中心; 2、颁发OU的证书(学OU的课程,通过OU的考试);3、更可能的合作是购买使用OU的课程(未必要用英语,当购买版权后可翻译使用);4、课程评估与认证服务;5、项目策划与指导实施(派出人员指导课程设计)。Vicky Amos(Business Implementation Director) 小姐介绍了OU与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成功合作的经验和需要注意的有关文化背景不同可能引起的问题。OU现在有了专门的人员负责阿拉伯大学的合作项目。2003年OU与北京的一家公司签署协议,作为OU在中国的项目。OU很想与中国合作。

我们还就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师生比、OU与其它大学学分互认、考试如何监控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

再说伦敦大学校外课程。2004年3月23日访问伦敦大学。伦敦大学校外课程部对我们的到访非常重视,为交流与合作作了精心的准备。首先Gavin Jones (Communications Manager)带我们简单参观了伦敦大学中央事物处大学理事会大楼、图书馆、信息中心等,然后由伦敦大学校外课程部总监John McConnell ,学术部主任Rosemary Cardell ,教务主任James Matheson 带领的共有15人组成的接待团与我校党委副书记梁英带领的15人组成的学习考察团就两校在远程教育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伦敦大学建立于1836年,位于伦敦市中心,为英国最悠久及最庞大的大学之一,共由18间学院和11间研究所联合组成。若干为专科学院(如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 伦敦卫生及热带药物学院),其它为多学科学院(如Royal Holloway 皇家贺鲁韦,King’s College London 伦敦国王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伦敦帝国学院)。

伦敦大学于1858年成立校外课程(University of London External Programme),通过校外课程为未能在一般情况下就读全日制伦大学位的学生提供远程学习。根据英国[大学章程第66(2)条]“获得学位或其它奖章的攻读生,不论学习的方式、地点,或考试程式,均达到同一的学历。”虽然校外学生的学习经验不一样,伦大并不对授予他们的学位的质量作出区别。所有的毕业生,不论他们在学校内的学院或研究所,或者通过校外课程就读,均可取得伦大相同的学位。伦大的学位及科研工作的质量受到广泛的认可及尊敬,众多的毕业生已在政府、工商界、及世界各行各业的行列中担任具影响力的职务。

校外课程部管理大部分伦敦大学提供的远程课程。其职能组成有两个部分:一是管理功能,大部分位于伦敦大学中央事物处大学理事会大楼;二是学术工作,位于各学院及研究所。行政人员和教学人员日常有紧密的联系。校外课程的管理主要包括市场推广及宣传、学生的招收及注册、课程课件的准备及分发、统筹考试、颁布结果、学位审核及发展。学术水平及各学位、各文凭的完善监管则为教师的责任。他们计划学科的结构及内容,拓展课程及编写课件,确定考试命题及阅卷评分,提供个别辅导支持于若干学位课程。同一的教师和学者教学及评核学校内和学校外的学生,以确保教学质量和优秀水平。此相等公平原理为国家大学章程所规定,为伦敦大学所遵守。

伦敦大学校外课程学生的背景及经验范围广阔,部分学生中学毕业直接进校,部分为成人学生,或因个人兴趣,或意愿行业进修而就读。年龄、背景、种族皆不成障碍,任何学生只需适合伦敦大学入学的标准,均可注册就读,在规定的有效学习年限3—8年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现时,伦敦大学校外课程学生超过32000名,分布在197个国家,最高龄的学生92岁,最年青的17岁,40%为异国居住的不同国籍的人士。远程学习提供很大的灵活性,学生能超越他们居住或工作地点的限制,能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最近,有一位学生给伦大写信,可以说是总括了一般学生的心声:“通过校外课程学习,就正如接到了我生命旅程的金钥匙。”

伦敦大学校外课程提供“本科攻读(Undergraduate Sdudy)的学士学位课程”,“研究生学科(Postgraduate Progrmmes)的硕士学位课程”,“个人及行业发展(Individu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的单科短期进修课程”。很多研究生都来参加一些短期课程班进修,非常受欢迎。除传统远程教育手段外,现在伦大致力于支持在线学习,1997年建立了虚拟学习环境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VLE),学生通过这环境可以享用伦敦大学图书馆,可以和老师、同学交流,可以享用相关学科专业的学习资源,可以提问并按学校规定能在两天内收到老师或管理员的答复。

伦敦大学校外课程学生一般应就近选择伦敦大学的校外教学机构学习,这些教学机构向伦敦大学校外课程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并按《伦敦大学教学机构简章》的要求进行建设和开展工作。

伦敦大学已通过英国驻中国使领馆尝试在中国的合作项目,如通过香港公开大学介绍教育项目到复旦大学。伦敦大学很希望中国官方学校的学生通过合作、通过学习伦敦大学校外课程能获得伦敦大学的毕业文凭。John McConnell 说他明天(3月24日)将去北京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交流并探讨可能的合作项目。考察团为此也提出了希望伦敦大学在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设立伦敦大学学习中心的愿望,并就双方建立进一步的合作和交流进行了探讨。

三、收获启迪

此次短暂的考察,我们对英国开放大学在教育和教学方面的创新、高效的组织管理系统、完善的课程媒体制作系统、以及具有国际声誉的科研水准等方面感受非常深刻,很受启发。英国开放大学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开放办学的理念:Open as to people (学习对象的开放,向所有愿意学习并且有一定学习能力的人开放);Open as to places (学习地点的开放,不论学习者何时何地,都可以学习);Open as to methods (方法、技术的开放,一切有用和有效的方法技术都予采纳);Open as to ideas (思想观念的开放,吸纳一切先进的思想和理论为已所用)。伦敦大学校外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在远程教育方面的先进思想、高质量标准、以及严格规范的管理和及时完善的支持服务。所有这些,对我们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如何更好的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把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广东开放大学都会有很多有益的启发并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执笔:陈显强)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赴西欧考察团

二零零四年四月二十三日

附件:广东电大赴西欧远程教育考察团成员名单

1.梁 英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

2.陈显强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处长

3.梁士荣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处长

4.丁 胜 深圳电大沙头角分校副校长

5.梁 宏 深圳电大南山分校副校长

6.杜志巨 湛江电大副校长

7.欧鑑昌 清远电大副校长

8.蔡宗伟 韶关电大校长

9.钟运其 河源电大校长

10.曹仿基 广东电大电力分校副校长

11.张 敏 南海电大副校长

12.谢家超 佛山电大副校长

13.赖粤东 梅州电大副校长

第3篇:伦敦书展范文

城市是文化的集散地,文化则是城市的一张名片。环顾世界,凡是有影响的、有辐射力的都市,都是由文化来作为支撑的,文化是城市生长的灵魂和生命力。在北京加快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同时,国内的杭州、广州等城市或提出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或表示要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而伦敦、新加坡等近年将文化战略作为城市核心发展战略的城市,已经成为全球著名的文化创意中心。

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2007年,杭州市作出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决策。2008年4月18日,杭州市召开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大会,出台了《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若干意见》及系列配套文件,对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进行动员部署。2010年6月,在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将“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确定为杭州城市发展功能定位的重要内容之一。至此,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战略目标正式升级为部级战略。为实现这一目标,杭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通过搭建企业集聚、产业融资、项目引导、人才开发、展示交易等“五大平台”,营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战略: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现代产业体系支撑点

2008年7月24日,杭州市委十届四次全会首次明确,杭州要在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中推进转型升级,建立“3+1”现代产业体系。同年,杭州市《2008-2015年产业分类与发展导向》,明确提出杭州必须通过五至十年的努力,建立一个既与世界接轨又有杭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即制造与创造相互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配套,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科技、文化、人才互为支撑,以创新性、知识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可持续为主要特征的“3+1”现代产业体系。

“3”就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1”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杭州构筑“3+1”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创意产业既归属于现代服务业,又与现代服务业的其他门类有很大不同,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人脑+电脑+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智慧经济”、“大脑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此,杭州明确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行业,并在召开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大会之后,陆续召开八个专题会议进行具体部署。

今年5月27日,杭州市召开文化建设暨文创产业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建设文化名城,全力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为“十二五”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市委书记黄坤明强调,建设文化名城、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增强文化自觉是前提,改革创新是动力,产业发展是核心,文化惠民是目的。会议要求,当前重点抓好以下工作: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努力实现文化事业建设有新成绩。要进一步提升文创产业总体实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贡献,加快企业上市,努力实现文创产业发展有新突破。要做强门类,推进园区建设,努力实现产业集聚水平有新提升。要打响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杭州文创产业博览会两大品牌会展,抓好重点赛事,积极推进“申都”工作,努力实现文化品牌打造有新进展。要制定出台《加快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面向国内外引进一批高端、紧缺的文创人才,继续抓好文创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实训基地认定工作,积极开展“西湖创意市集”和“酷卖街”等创新实践活动,努力实现人才队伍体系有新加强。

筑巢:十大文创产业园区集聚千余创意企业

为优化布局,杭州确定将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创意良渚基地、西溪创意产业园、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下沙大学科技园、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等十大园区作为主平台,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集群发展。截至2010年底,十大园区建成面积已达124.4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437家,就业人口23074人,已基本形成规模。

在十大园区建设的带动下,杭州还陆续涌现出了山南国际设计创意园、中山北路创意街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意产业园、江干中纺116时尚创意园、天星龙设计广场、千岛湖姜家风情文化创意基地等一批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目前,全市已形成16个市级文创园区、24个文创特色楼宇蓬勃发展、8大重点行业稳步推进的良好局面,“10+X”园区格局基本形成。

引凤:发现人才重视“草根”

杭州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方式,促进文化创意人才在杭集聚。

一是积极实施“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等专项计划,每年设立3000万元专项经费,采取人事调动、合同聘用等形式,着力打造“文化人天堂”。同时,扶持创办“西湖创意市集”与“酷卖街•动漫市集”,为“草根”创意阶层和大学生创业、成长搭建平台。

二是建设基地专业人才培训平台,以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为例,引进北京华育国际在基地共建杭州华育国际数字艺术学院,成为浙江最大的动漫游戏培训机构;引进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动漫师资进修中心,走出了动漫师资培训及动漫游戏专业课程教改的新路子,培养了数千名数字娱乐专业人才。此外,杭州还注重依托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在杭院校的人才、技术优势,使其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天堂”。

目前,余秋雨、韩美林、陈祖芬等成为了“西湖艺术家”;余华、麦家成为了杭州市的专职作家;刘恒、邹静之、赖声川、杨澜、潘公凯、庸等以开办工作室的方式落户杭州。全市认定10家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14家大学生实训基地,截至2010年底,共实训大学生5148人次。2010年全新推出12期创意力量大讲堂,专业受众超过1.5万人。最新统计显示,2010年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突破700亿元,达702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1.8%,同比增长16.2%,高于全市GDP增速4.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3.9个百分点。

广州:十年建成世界文化名城

近年来,广州市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广州新兴的主导产业。2009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715亿元人民币,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87%。同时,广州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文化设施为依托,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建成城市“10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以及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市2585个社区(行政村)全部建有文化室。2010年,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运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广州,也向全世界展示了广州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以及现代都市文化。“十二五”开局之年,广州明确提出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以此作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驱动双轮”。

2011年3月24日,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召开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专家座谈会,会上了《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广州将于2015年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的文化强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到2020年培育建设成为具有深厚历史内涵、浓郁地域特色、强烈时代特征、鲜明文化品格、高度创新精神、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世界文化名城。

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品牌

《规划》提出,加大对革命史迹、名人遗迹、考古遗迹、宗教文物、工业遗产、华侨文物和涉台文物以及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力度。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汉康陵进行抢救性保护,建设“文物保护与考古科研基地”。做好万木草堂、西湖社学旧址、平和大押、十三行遗迹等项目的保护和维修工作。积极推进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南越国遗迹”等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重点围绕广州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地积淀下来的文化资源,分类展开研究,推出并转化利用一批有较高价值的研究成果。

凸显“千年商都”文化特色

《规划》提出,加大“千年商都”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以黄埔古港、南海神庙、波罗诞、镇海楼和十三行为核心,打造以对外贸易为特征的“千年商都”文化,塑造广州别具一格的商业文化景观。保护利用遍布城区的特色商业街区、“老字号”、商业市场,使之成为广州与众不同的“文化资本”。在老城区规划建设中,对需要搬迁的著名商业“老字号”,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要求进行原址安置、保护。

实施文化兴商战略。适应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时代要求,将“千年商都”的历史和文化资源转化为商业资源。提升和改造建设特色商业街,重点提升上下九路、北京路商业步行街,使商业街成为反映城市历史风貌特色的重要景观。进一步凸显白鹅潭地区的岭南风格,在整体布局、城市景观和地标性建筑设计等方面,融合南越国本身的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三种元素,尽量体现出广州特色的岭南文化。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规划》提出,打造城市文化地标。抓好已确定的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建设,重点推进辛亥革命纪念馆、南越王宫博物馆、广州电视台新址、广州报业文化中心、广州图书馆新馆、广州新博物馆、广州新画院、广州文化中心(太古汇)、广州文化产业创意中心、南粤先贤馆等重大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

完善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推进主要街区普及24小时自助图书馆、流动图书馆建设,全市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

《规划》提出,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委托生产等形式,鼓励支持文化企业生产质优价廉的公共文化产品。完善政府补贴向社会提供低价文化产品机制,推动实施“文化消费补贴计划”和“国民文化消费卡工程”,探索建立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补贴机制,努力提高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日常消费中的比重。

打造三个城市中轴线

《规划》提出,打造城市文化景观体系。老城区要保护和恢复“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历史格局。全面梳理广州三大城市轴线(古代中轴线、近代传统中轴线和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的资源特征、文化价值和功能意义,采取“由外而内”的方法规划建设城市,构建多层次城市文化景观体系。

伦敦:建设全球创意中心

伦敦曾经是世界工业中心,在最近的20年间它完成了华丽的转身,赢得全球三大广告产业中心之一、全球三大最繁忙的电影制作中心之一和国际设计之都的称号。伦敦利用人才资源和大都会的优势,扶持和推动了高附加值、可持续的创意产业的发展,向全世界展现了这个魅力城市鲜活和动感的一面。创意产业也让伦敦名利双收,一方面被评为全球最“酷”的城市,另一方面每年210亿英镑的产值使得创意产业成为伦敦第二大支柱产业。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伦敦的创意产业产值可达到300亿英镑,将超过金融服务业而成为最大的产业部门。伦敦已然成为全球的创意中心,其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对各地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需求日增促使创意产业成新宠

伦敦汇集了各种技术人才,文化门类丰厚多元,服务行业种类丰富,且具有高科技的基础设施与进入上层消费者市场的便捷通道,这些因素成就了伦敦活跃的创意产业。最近数十年来,由于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多与可支配收入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休闲产品及相关服务的需求也大量增加。数据显示,伦敦家庭每周的平均消费约为500英镑,比英国平均水平高出25%;而其中,看电影、欣赏戏剧、参加时装秀等活动的花费,伦敦人更是高出英国平均水平近30%。对休闲商品与服务的大量需求成为近年伦敦创意产业显著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它不仅增加了文化产出,推进了创意产品及服务的销售,还使伦敦进一步发展成为了创意产品及服务的全球性市场。

政府提供完整的文化产业政策

最早提出在英国发展创意产业的是1997年刚当选为英国首相的布莱尔。在他的带领下,一个“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诞生了,布莱尔亲自担任工作组主席,并专门成立了一个文化、媒体与体育部,分管创意产业。他提出要“通过英国引以为豪的高度革命性、创造性和创意性来证明英国的实力”,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英国振兴经济的聚焦点,把推广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拯救英国经济困境的有效方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伦敦市政府也决定把创意产业作为自己的核心产业来经营,并于2004年4月26日创立了“创意伦敦”工作组。该工作组是隶属于伦敦发展局并由其管理的战略团队。它以政府和民间合作的方式进行运作,广泛汇集重要创意公司行政执行官、艺术组织和政府部门官员的建议,有力地促进、支持和培育伦敦市巨大的创意产业。“创意伦敦”工作组成立后,很快便公布了伦敦创意产业发展的十年行动计划。

根据行动计划,“创意伦敦”工作组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展开了工作:

提供创意产业基金。作为“创意伦敦”项目的一部分,伦敦发展局专门设立“创意之都基金”,以资助创意产业中刚起步的行业,如媒体、广告、建筑、艺术、手工、设计、服饰、电脑游戏软件等。此外“创意伦敦”联合其他部门,提供了更多的基金源:文化新闻体育部设立的“资金地图”(Money Map);科学技术艺术国家基金(英国最大且仅对各种发明创造活动及人才开放的基金);伦敦电影(Film London)资助(主要资助电影业及相关活动);文化产业发展署(CIDA)(针对伦敦东部的文化创意产业);London Innovation(隶属伦敦发展局同位于“创意伦敦”的机构,可资助创新项目50%的费用)等。这些基金侧重点不同,资助对象也各异,而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亦会有不同的机构提供资助。但这些基金并不是仅仅为了资助而设立的,更多是为了建立一种合作关系,寻找为伦敦创意产业提供宝贵商业支持与指导的途径。“创意伦敦”还联合大伦敦企业(GLE)、伦敦创业天使(London Business Angel)开展为期一年的实验性项目,旨在帮助创意产业工作者做好争取投资的准备。该项目提供了各种细致全面的支持帮助,如通过教育、商业建议、指导及提供向创意投资者及创业天使介绍本公司情况的机会来提高他们的财政意识、公司筹划管理技巧等。

提供法律与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创意伦敦”的合作伙伴会为各个创意公司提供商业建议与支持,包括关于知识产权重要问题的法律建议,如;创意伦敦知识产权咨询服务(Own It)(“创意伦敦”与伦敦信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联合发起的实验项目)可以提供几乎所有关于知识产权、版权、设计权、商标权、专利权及许可证等的咨询服务。此外,还有律师协会(the Law Society)与法律指南(the Law Locator)等。同时建立“创意枢纽”作为小型公司的孵卵器,创造各种新颖机遇,作为桥梁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并为各种展示、表演活动提供舞台。

为创意产业提供空间支持。每一个创意实体都需要工作间,而伦敦的地面价格都比较昂贵。“创意伦敦”可以利用其通信簿及其新设的创意空间机构(the Creative Space Agency)为公司展示及表演等活动提供空闲空间信息。创意空间机构与艺术委员会、财产所有者、公共机构及商业房产机构合作,确定空闲楼房并确保各创意实体可以使用。“创意伦敦”还可通过其合作伙伴资产咨询服务机构(Property Advice Service)为欲购工作室的公司寻找合适且价格合理的工作室。

人才培养。“创意伦敦”不仅要去除现阶段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同时也在为未来创意产业的发展培养各方面的人才。NFLS发起的企业后备人才培养项目(the Supporting Talent to Enterprise Programme)可以增加大家对创业产业的参与,并发掘、培养、训练创意产业人才。参与者可以从行业专家的指导及现场经历中得到直觉性训练,他们会被授予在伦敦范围内可以使用的资格证书,以增加就业或创业机会。

此外,“创意伦敦评估”项目(Creative London evaluation)也应运而生,其旨在向伦敦发展局“创意伦敦”工作组提出投资建议及其他投资计划的评估。

其他相关机构扶持

创意产业之所以能在伦敦蓬勃发展,除了伦敦市政府对创意产业的高度重视外,相关机构提供的具体支持服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

伦敦时尚论坛(London Fashion Forum)――提供支持与指导,为创意产业先导,能及时感应各种前沿资讯。目标是确保为时尚业提供协调、综合的支持,减少各种差距。

时尚企业中心(CFE)――资助白手起家的时尚设计人才,并协助他们组建管理小组、拟定公司发展策略及计划。

设计商业协会(Design Business Association)――英国设计贸易协会,提供设计公司目录及关于如何选择设计顾问的信息。

新媒体知识(New Media Knowledge)――为工作于交互数据媒体的个人及公司提供商业资讯,为他们提供各种研究、咨询服务及英国交互媒体产业的行业分析和市场信息。

文化产业发展署(CIDA)――为发展伦敦东部创意及文化产业而成立的专家支持机构。

除了提供信息交流门户、资金支持、行业咨询等的各种组织外,伦敦还有各种培训机构,各高等院校相继成立了与创意产业相关的研究机构,不断培养各种专业人才,并通过提供各种理论支持与现状问题分析来提高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理论支持。

新加坡:建设充满动感与魅力的世界级艺术城市

新加坡把打造全球化城市文化作为“再造新加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建设“充满动感与魅力的世界级艺术城市”。

危机意识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新加坡早期的历史记载并不多,历史文化资源极其匮乏。正是基于对自身国情的清醒认识,新加坡人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面对全球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他们认识到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基础,文化艺术发展除了能带来直接经济收益外,还能发掘人们创造潜能,进而提升整个国家和人民的竞争能力,使其能在国际竞争大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2000年,新加坡政府公布的《城市文艺复兴报告》明确提出,新世纪要把新加坡建设成为“亚洲主要城市和世界级文化中心”,短期目标是建成为墨尔本、香港那样的地区性文化中心,长远目标是建成伦敦、纽约那样的全球性文化大都会。2002 年,新加坡政府为配合“再造新加坡”目标,组织起草绿皮书,系统阐述“文化资产”的理念。“文化资产”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充分发掘新加坡的创意潜能;二是强调学习和提升全体国民的知识和本领;三是编织情感纽带,强化国家认同。同时推行“艺术无处不在”计划,计划通过较长时期努力,“把艺术带到新加坡每一个角落”,通过艺术激发人们的创造灵感。与“艺术无处不在”计划相配套,新加坡政府还推出“巧思妙想计划”,推动设计以及其他与艺术相关行业的发展;“艺术之旅”计划,通过文化旅游,突出新加坡多元文化形象,使之成为推动艺术产业的引擎;“知识新加坡计划”,提供更便利和收费低廉的图书馆服务,创造一个蓬勃的求知环境。近年来,新加坡更是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艺术、设计、媒体等领域),以期创造“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奇迹;积极推进“新亚洲创意中心”建设,力争2012年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例提高到6%。

科学规划彰显城市文化特色

新加坡是个典型的花园城市,建筑多姿多彩,到处绿树成荫,马路整洁有序,社会秩序优良,“城市即花园”理念在新加坡得到了生动的诠释。这主要归功于科学的城市规划。新加坡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有规划意识的国家之一,规划一直是“新加坡发展的中心任务”。作为专司城市规划的法定机构,新加坡重建局以“建设新加坡为生活、学习、工作和游戏的伟大城市”为己任。新加坡人认为,城市建筑不仅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布局、空间结构所呈现的景观体现城市的文化特征,连同其人文资源共同形成城市的风格和魅力。城市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塑造城市文化的过程,综合城市的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增强城市意境,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能够增强城市的文化力。

新加坡在努力保持独特性和本土性的同时,还积极打造全球化城市文化,政府先后投入10亿多美元兴建各种现代化文化艺术场馆。如2002年10月建成的滨海艺术中心,外观独特(宛若两颗大榴莲),内有2000个座位的戏剧院与1600个座位的音乐厅、可容纳220人的小剧场、250人的音乐室等,成为新加坡建设全球性艺术城市的象征。新建的圣淘沙名胜世界占地49公顷,由云顶国际耗资65.9亿新元兴建,云集了全球赫赫有名的旅游品牌,正在成为新加坡新的文化旅游胜地。

此外,新加坡政府在构建社区文化方面也不遗余力,大力建设公共开放空间以适应民众各种活动需要,积极开发遍布全岛的“公园连接网络”,不久的将来会把各大公园与居民区连接起来。

注重保存和维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保存和维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新加坡城市设计的价值取向。在新加坡人看来,具有一国或民族意义的建筑物、雕塑、历史遗址等都是可保留的纪念事物,它们将因为与历史的联系成为其国或城市的地标。新加坡保留的建筑主要有三种:一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这类建筑基本要求恢复原状;二是地区性保留,不仅保留整个片区的建筑,还要保留它的道路、树等;三是在历史传承上有某种重要性的建筑,一般50年以上的建筑都会保留。与此相对应,新加坡的法律规定,如果要保留的老房子被火烧毁,业主就要承担这栋建筑价值3倍以上的罚款。保留下来的乌节路等街道,牛车水、小印度等古老房屋及各种风俗,不仅体现了建筑布局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完美结合,而且彰显了城市的特点,成为这个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文化景观。

教育为本提升国民文化素质

新加坡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国家,除了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欧洲人等四大族群外,几乎会聚了世界各国的人民。如何避免族群冲突、实现共生共荣,成为新加坡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此,新加坡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宽容的社会教育环境,政府立法保护四大族群的语言、地位,在借鉴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积极推行“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的“亚洲道德价值观”。新加坡实施双语教育政策,英语被规定为学生必修语言,而各族群学生都必须学习母语。这一政策使绝大多数新加坡人能熟练掌握两种语言,既有助于解决各民族间由于不同语言而引起的纠纷和矛盾,而且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新加坡人可以直接吸收来自全球多方面的信息,从而促进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新加坡教育不但专注于学生的学业,还注重学生文艺素质的培育。为加强艺术教育在学校的影响力,政府每年增加财政补助,扩充艺术教育委员会对中小学及学院推广艺术教育的监督。在学校里,学生可以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交响乐团、美术班、舞蹈班等。这些课外活动成为培养学生广泛兴趣的摇篮。一年一度的新加坡艺术节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完全由官方出资主办的国际性艺术节,核心活动、外延活动、乡村节庆、儿童节和特别节目等丰富多彩,其目的就是提高新加坡人对艺术的欣赏和认知,并为国际艺术团体交流提供平台。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有十几个分支图书馆分散各地,会员人数超过200万人。每个新加坡人年均借书量在7本以上,无论在图书馆还是在商业中心、地铁站、闹市区,当地人都可以免费借阅图书。阅读不仅丰富了新加坡人的精神生活,也提升了整个城市的文化气质。

此外,加强文化教育交流、积极吸引海外人才也是新加坡政府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和城市竞争力的战略之举。

相关链接

两岸城市文创竞争力排名出炉 杭州位居第三

台湾“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不久前了“2011两岸城市文创产业竞争力调查报告”,杭州市的文创产业竞争力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深圳、台北之前,排名第三位。

这项首次针对两岸城市文创竞争力进行的调查,以两岸具有文化创意潜力的3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文化硬实力、文化软实力,细分为80个指标评估换算而得。在7项衡量文创城市的项目中,上海共获得城市文创竞争力、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力及文化发展力等四个第一;北京获文化硬实力及文化内涵度等两项第一;文化支持度则由杭州夺冠。

伦敦四大文化节日

伦敦设计节

从2003年开始举办的伦敦设计节,是一个灵感更加集中、创意更加活跃的大舞台。伦敦发展署负责为设计节提供近四成的资金援助,并协同博物馆、零售商、教育界、媒体等一起打造这个节日。每年,陶瓷、家具、珠宝、灯饰、摄影、布艺等各种设计作品云集,就像是一场视觉盛宴,不仅吸引着跃跃欲试的设计师们,也让普通人的生活被灵感点亮。如今,伦敦设计节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大事件之一,也成为伦敦的一张醒目标签。

伦敦时装周

被公认为四大时装周中最新锐的伦敦时装周,每年都在努力挑战大众的视觉极限,正因如此,伦敦时装周成为了个性设计师们的最佳舞台。虽然晚于巴黎、纽约和米兰,但从1993年开始的伦敦时装周很快就成为了世界时尚舞台上的新宠。再加上伦敦独特的创意氛围,这个后起之秀,如今俨然成为了业界公认的时装设计师的孵化器。伦敦发展署曾经分三年出资420万英镑支持时装界,以提高伦敦时装周在国际市场的分量。

伦敦游戏节

2009年的伦敦游戏节在10月24日举行。这是这个世界著名的游戏城市第四次举办游戏节。

作为欧洲游戏的中心,英国拥有众多的玩家和广阔的游戏市场。据权威的机构统计,在英国成年人当中,玩游戏比率保守数字是30%。也就是说,英国是个地地道道的游戏迷国家。而且在英国也集中了众多世界著名游戏公司的开发部门,像索尼的欧洲游戏部门就是以伦敦为中心的。

伦敦电影节

第4篇:伦敦书展范文

1.引言 《乌有乡》(Neverwhere)是移民美国的英国作家尼尔•盖曼(NeilGaiman)创作于1996年的一部奇幻小说。《今日美国》称该书令人兴奋、富于创造性,同时令人毛骨悚然,是白日梦和噩梦的完美结合。《旧金山纪事报》评论该书显示了无比的机智,创造性地运用了神话和传说,对很多细节都极为关注。2008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将《乌有乡》的中文译本在中国出版,使得该书在中国也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和好评。 2.作家尼尔•盖曼 尼尔•盖曼于1960年出生在英国的汉普郡,成年后因事业的发展移居美国。盖曼的创作领域横跨奇幻小说、恐怖小说、儿童小说、漫画以及歌词,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当代奇才。他的作品不但部部畅销,更是获得无数奖项,其中包括创神奖、星云奖、雨果奖、布拉姆﹒斯托克奖等等。他的很多作品,诸如《星尘》、《美国众神》、《考罗琳》、《坟场之书》等等不但大获成功,而且被搬上了银幕。 3.小说《乌有乡》 《乌有乡》是盖曼的奇幻小说创作中的早期作品,主人公是一个叫理查德﹒梅休(RichardMayhew)的年轻人,他离开家乡苏格兰的一个小镇到伦敦开创自己的事业。在伦敦生活三年后,他是一家证券公司的普通职员,过着平平常常的生活。理查德有一个名叫洁西卡的未婚妻,洁西卡美丽、高雅、聪明、能干,无论在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还是个人资质上,都远远超过理查德。有一天,理查德在街上遇到一个身负重伤、素不相识的女孩,并把她救回了自己的公寓。从此,一切都变得不同寻常。人们完全意识不到理查德的存在了,他走在人群中,人们瞧不见他,同事们看不见他,洁西卡不再认识他,连他自己的公寓都被租给了别人。在这个世界上,理查德这个人好像消失了,仿佛他从未存在过。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他救起的那个名叫门菲(Door)的女孩。她来自于另外一个世界———下伦敦。下伦敦的人将我们人类生活的伦敦称为“上伦敦”。门菲来自于下伦敦的门家族,她能够开启所有的门。理查德跟随门菲到了下伦敦,在那个世界里见到了修士、堕落的天使、巨兽、鼠语族,以及带有狼、狐狸、蟒蛇、鸟、猫、老鼠等特性的各色“人”等,经历了种种考验和磨难,理查德终于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回到了上伦敦,回到了自己原来的生活环境。故事的结尾,理查德还是离开了上伦敦,毅然回到了下伦敦世界。 4.美学理论视角下的《乌有乡》 北京大学的叶朗教授在他的《美学原理》一书中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而“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审美活动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叶朗,2010)奇幻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形式,当然属于美学研究的对象之一。在美学理论的视角下,《乌有乡》正体现了种种的“美”。 首先,《乌有乡》体现了虚幻之美。 我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诗人宗白华先生在他的《艺境》一书中提到,“最高的文艺表现,宁空毋实,宁醉毋醒。艺术的艺境要和吾人具相当距离,迷离惝恍,构成独立自足,刊落凡近的美的意象,才能象征那难以言传的深心里的情和境”。(宗白华,1989)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及翻译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也指出,“艺术凭借自然,却也超脱自然。它是根据自然而另外建立的一个意象世界。就有所凭借而言,它是写实的,就另有所建立而言,它是理想的,超现实的。它是人生的反映,也是人生的弥补”。(朱光潜,2009)《乌有乡》中为我们呈现了两个世界———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上伦敦”、另一个由作者虚构和想象的世界“下伦敦”,在下伦敦生活着形形的“人”,有他们自己的社会运转方式。他们的世界和我们的一样分社会等级:有声名显赫的门家族,有君王伯爵大人,有侯爵,有地位卑微的鼠语族和阴沟民。下伦敦有集市,却没有货币,人们靠以物易物的方式或交换“人情”的方式进行交易。下伦敦有我们这个世界的亲情、友情、爱情,但也有我们这个世界看不到的魔法、咒语等神奇的力量,亦真亦幻的下伦敦反映着我们的世界,同时也让我们的某些愿望在那里得到满足。读者在《乌有乡》中体会到了虚幻之美。 第二,《乌有乡》体现了生态美。 叶朗教授提出,“生态美”就是体现“人与万物一体”的意象世界。他拿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举例来说明“蒲松龄创造的这些意象世界表明了人与万物一体,生死与共、休戚相关,这是极其宝贵的生态意识,蒲松龄的这些意象世界就是‘生态美’”。(叶朗,2010)盖曼的《乌有乡》同样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名叫“麻醉法”的鼠语族女孩为了帮助理查德走过“骑士桥”,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门菲在同理查德共同经历了种种磨难后,慢慢爱上了理查德,但为了让理查德能够重回自己的世界,门菲断然掩饰了内心的儿女情长,放手让理查德坦然地离开自己。同《聊斋志异》一样,《乌有乡》的美,就是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态美;《乌有乡》的诗意,就是人与万物一体的诗意。 第三,《乌有乡》体现了意境美。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叶朗,2010) 由此可见,意境的美感,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这种美感,就是尼采说的“形而上的慰藉”,也就是马斯洛说的“属于存在价值的欢悦”。《乌有乡》中对下伦敦的详细景物描写并不很多,但穿插在故事情节中的那些片段,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三千年前的伦敦,那时的日光更年轻、更纯净,绿草如茵,白露茫茫;我们也仿佛看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风尚和几百年来的工业发展。看到下伦敦,我们能体会到“历史的纵深感”,体会到了世事变迁,也体会到了小说故事开头,那位神秘的老妇人告诫理查德的话,“无论你到了什么地方,只要心存善念,就能保证自己安然无恙。”这些都无不体现着该小说的人生感、历史感,以及哲理性,为我们带来了意境美。#p#分页标题#e# 5.结语 宗白华先生说过,文艺不只是一面镜子,映照着世界,且是一个独立的自足的形象创造。它凭着韵律、节奏、形式的和谐、彩色的配合,成立一个自己的有情有相的小宇宙;这宇宙是圆满的、自足的,而内部一切都是必然的,因此是美的。(宗白华,1989)盖曼的奇幻小说《乌有乡》创造了映照我们的世界的“第二世界”———下伦敦,这里有我们熟悉的,更有我们陌生的;这里有怪异和神奇,也有我们自己的影子;这里有同我们相似的,更有我们所向往的。在《乌有乡》里,读者获得了审美的愉悦,感受到了美。

第5篇:伦敦书展范文

网名zdlight,《穷游锦囊?伦敦》作者。来自成都的工科女博士,如今扎根于伦敦金融圈,在海外生活十年,穷游网ID“八袋长老”。

吴宇晨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研究生。在伦敦留学七年的中国学生,如今在这个第二故乡开始新的工作生活。爱旅行爱溜达,出没于各类展览、时髦好去处。

伦敦即使不举办2012年夏季奥运会,也已经足够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威廉迎娶凯特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女王又开始隆重庆祝登基60周年。这个头戴皇冠的英国心脏拥有太多让人既熟悉又好奇的地方,那些关于伦敦人个性的说法是真的吗?那些耳熟能详的景点风物你到底了解多少?本期《好运?MONEY+》向读者征选了十个关于伦敦的好玩问题,并邀请两位伦敦“土著”代为解答。

M:听说英国人都不太会做菜,连“炸鱼加薯条”都视为人间第一美味。伦敦人平时最常吃的是什么?

Z:英国人的午餐比较随便,一般就是三明治什么的,曾经见过面包加薯片再啃点奶酪就是一顿饭的人。伦敦人喜欢牛肉汉堡和培根,牛肉一定要是安格斯(Angus,英国古老的肉用品种之一)的,培根分为熏过和没熏过两种,稍微煎一下或者烤一下就能吃,味道其实还不错,配上面包和煎鸡蛋,就是早餐三明治了。

W:年轻人做的饭都是意大利面,或者是微波炉速冻食品、炸薯条等。路边土耳其的Kebab(就是土耳其烤肉)也很多,很受欢迎,另外意大利餐馆也遍地开花,算得上是最受欢迎的选择了吧!如果论餐厅质量的话,伦敦肯定是全世界排前几的啊。

M:伦敦人真的每天都会正儿八经喝下午茶吗?去哪里喝下午茶最“伦敦”?

W:伦敦上班族当然不会有时间品下午茶,不过他们有下午三四点在办公室泡杯茶聊聊天的习惯。周末的午后,喝个下午茶是很多伦敦人的选择。

伦敦最出名的下午茶餐厅是Ritz,需要提早至少两周到一个月预订,到时候不去的话订位的钱也照扣不误。在Ritz喝下午茶主要是为享受一把贵族生活,茶具餐具都是实打实的骨瓷和银器,而且着装正式才可以进去(女生可以穿吊带,男生却不能露出手臂)。英国皇家指定的Fortnum & Mason餐厅也不是很贵,还有点吃名气的感觉。Cardogan酒店的下午茶非常英式,它还是当年王尔德被捕的地方,够英国吧!

M:伦敦人爱喝什么样的茶?年轻人呢?

Z:英式红茶仍然是绝对首选。传统红茶里的确是要放牛奶和糖的,不过也有很多人只放牛奶。其实茶里面放奶,浓浓滑滑的口感还不错,不过放糖我实在接受不了。英国也有各种各样的花茶,比较有名的牌子是Whittard。英国是一个喜欢保留传统的民族,年轻一代应该也不会随便抛弃老一辈人喝茶的习惯。

W:红茶最传统,不过现在也有无数的花茶可选择,加入薄荷等各种香料的茶越来越受欢迎。咖啡馆现在也是满大街的,Costa、Starbucks、Caffè Nero,街上走几步就有一个。也可能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不适合茶这样的饮品吧。

M:雾都真的有雾吗?伦敦人真的对天气的话题感兴趣,并且随时带伞吗(而且必须是黑伞)?

Z:雾真的很少了,其实伦敦的空气质量不错,常常能见到蓝天白云。

不过伦敦人真的很喜欢讨论天气,因为这里的天气太变幻莫测了。比如2012年5月,就下了一个月的雨,下得全体伦敦人都要发霉了。可是雨一停,气温立刻从10摄氏度飙升到25摄氏度,直接入夏。

年轻人出门很少带伞,一般穿连帽衫或是防水的风衣,下雨了就把帽子戴起来。因为伦敦的雨通常不大,而且下一会儿就停。但风很大,不够结实的伞撑不了多久。穿防水且有帽子的外套更实用。不过,伦敦人确实爱黑色伞。

M:伦敦人是彬彬有礼又冷冰冰的吗?

Z:伦敦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礼貌有余但热情不够。但这里是真正的国际大都市,世界各地的人和文化都在这里融合,所以伦敦人的心态很开放,包容性很强。非英国人实在是多,在这里你不会觉得自己是老外,因为你遇到的大多数人其实也是老外。

但伦敦人也挺有幽默感的,大家都认识伦敦市长吧,就是那个头发永远没梳好的鲍里斯?约翰逊,最近又连任了,所以还算是个受欢迎的市长。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后,他在庆祝晚宴上对观众说,乒乓球其实是在英国人的餐桌上被发明的,全体中国人等着吧,乒乓球要回家了!这种英国式的冷幽默,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的。但是在英国,从政治人物到想追姑娘的男孩,幽默感恐怕都是必不可少的特质

M:伦敦人怎么看女王?他们真的很喜欢这个老太太吗?

Z:对伦敦人来说,女王是一种象征和情感上的依靠。女王在位60年了,这60年里,首相的年纪从比她年长到比她的儿子查尔斯还小一轮。她虽然不参政,但就如同每个英国人家里慈祥的奶奶一样,是不可缺少的一员。能被女王接见,或者被授予勋爵,是对英国社会各界精英最高的肯定,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大多数人都挺喜欢这位老太太。别看她年纪大,她非常与时俱进。第一个在电视上转播自己的登基大典,第一个在YouTube上开设皇室频道的都是她哦。

W:女王??这个有历史的啊,60年你想想,年轻人也许纯粹喜欢凑热闹,但是老一辈是真有感情在的。

M:大英博物馆有多大?在那儿逛多久才够本呢?

Z:大英博物馆可以免费参观。要说最最必看的展品应该是埃及的木乃伊,你就是去埃及开罗也不可能免费看到木乃伊啊。如果时间紧张,至少也要抽出一个小时以上去逛逛,看了木乃伊,再去中国馆看看咱们老祖宗的宝贝。

W:我去了五次也没有很仔细地全部观赏完。去前台拿一个小册子,上面会告诉你每个厅的精品是什么。说到够本,曾经有个朋友从很远的城市来伦敦玩,一共四天的行程,三天都是在大英博物馆里面度过的,所以博物馆怎么逛就因人而异了。

M:大本钟报时准吗?据说它曾经罢工过,搞得大家很恐慌。

Z:大本钟一向以报时准确著称,据说在历史上被炸弹袭击后都没有受到影响,唯一一次比较大的罢工是在1976年。伦敦人很信任大本钟,那里也是很著名的朋友之间碰头的地方。我第一次到英国时,就是在大本钟下和通信多年的英国笔友第一次见面。记得他当时跟我说,我们在大本钟碰面吧,世界上只有一个大本钟,你一定不会迷路。

M:贝克街221B的福尔摩斯博物馆能满足书迷和剧迷的所有想象么?

Z:里面的陈设都以小说中的情节为主,很多书中提到的细节都可以找到,比如福尔摩斯的烟斗和放大镜,甚至还有真人扮演的福尔摩斯和华生医生同你聊天。

W:博物馆不能满足所有想象,不过里面有蜡像,模仿的是书中的办案情节。

第6篇:伦敦书展范文

“当你对伦敦厌倦之际,就是对人生也已经厌倦了。”18世纪英国文坛大师萨缪尔·约翰逊曾经这样感慨。的确,在作家的眼中,城市是一本饶有兴味的书:一栋栋建筑是字,一条条道路是句,一片片街区是章节,一座座公园是插画……即使不被喜爱,这本书至少也很耐读,就像拜伦虽然偏激地声称伦敦是“一个该受到诅咒的地方”,却也不得不承认伦敦“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有趣的地方”。而这个有趣的地方在2012年更是盛事云集,比如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大作家查尔斯·狄更斯诞辰200周年,但对于远在他国的普罗大众而言,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伦敦的举行才是最隆重、最盛大、最富激情的狂欢派对。

沧海横流之英雄本色

这已经是伦敦第三次举办奥运会了。

第一次,是1908年第4届奥运会。其实原定的会址是罗马,可世事难料,1906年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灾后的意大利需要资金重建,罗马财政困难,宣布放弃主办权,国际奥委会只好求助于伦敦。临危受命的伦敦仅用两年时间建设场馆、筹备奥运,便一举获得成功。

第二次,是1948年第14届奥运会。当时,纳粹举办的柏林奥运会阴影未散,“二战”的创伤尚未平复,冷战的帷幕已然拉开,世界遍布动荡与冲突,各国忙于恢复重建,无暇顾及他事。第14届奥运会的申办城市仅仅只有伦敦一家,于是,历史再次将伦敦推向了“救世主”的地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虽然资金短缺,但伦敦因陋就简,不负重望,举办了一届节俭但隆重的盛会。当时运动员入住的是以前的军队医院、战俘营、学生公寓以及在里土满公园(Richmond Park)临时搭建的帐篷,肉、蛋、奶、糖等必需品都是限量供应。参赛运动员享受的“A”级供应相当于重体力劳动者(比如矿工、码头工人)的待遇。这样艰苦的条件在今天看来,简直难以想象。当然,当年许多参赛国也充分发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比如阿根廷自带了100吨肉,而美国则每天都从洛杉矶空运来大批的面粉和大米。

命运似乎总爱和伦敦开玩笑,2012年的奥运会,“非正常”因素再度频频干扰。在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伦敦奥运会的筹备从一开始就充满质疑和变数。于是,伦敦人在摩拳擦掌地等待这一盛会到来的同时,亦在冷静地思索得失。在这个意见多元的社会里,有人冷眼相看,有人翘首以盼。奥运会是否能够提振英国经济、振奋民心、提升伦敦国际形象,尚需假以时日,以观后效,但奥运场馆的规划与修建为破败的伦敦东区带来的投资、发展和重生,对伦敦城市品质的改变和完善,却是世人有目共睹的。

贫民窟变脸百万富翁

伦敦奥运在规划之初,就已经选定了东区,在官方看来,伦敦这种历史名城很难找到大规模修建奥运场地的地方,所以不如注入重建概念,选择最差的地区,反而更好。

东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这就不得不梳理一番伦敦的城市格局了。

事实上,伦敦有大伦敦(Greater London city)和伦敦城(City of London)之说。作一个差强人意的比喻,大伦敦就仿佛是包括14区2县的北京市,伦敦城则类似于原明清城墙之内的北京中心城区。罗马人于公元1世纪征服不列颠后,在泰晤士河(River Thames)北岸建立要塞,围以城墙,这便是最初的伦敦城。从此,以其为中心,伦敦不断向外发展。公元11世纪时,随着新宫殿和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修建,政府和王室的活动中心逐渐向西转移,而伦敦城则成为了金融和商业中心,因此伦敦城现在又被称为“金融城”。至于今天我们常听到的“西区”、“东区”这样的名词,其实都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地域性概念,要想在地图上为它们划出一个明显的界限绝非易事。

伦敦东区(East End of London)位于伦敦城的东部,泰晤士河北岸,地域面积远比伦敦西区或伦敦城要大得多。然而无论是怀特查珀尔(Whitechapel)喧闹的南亚裔移民露天市集,还是斯特拉特福德(Stratford)纵横交错的运河旧工业区,或是瓦平(Wapping)废弃的港区码头河岸,与典雅优美的西区、现代繁华的小伦敦城截然相反,这里聚集了大量贫民与外来移民,街道狭窄,房屋陈旧稠密,生活环境极度拥挤,在历史上就被看成是贫民区。19世纪狄更斯笔下的“雾都孤儿”就是在这里流浪并陷入了贼窝,大侦探福尔摩斯为探案曾在这里的鸦片烟馆卧过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飞机又将此地轰炸为一片废墟。虽然近些年来,一批年轻的新锐设计师和艺术家把工作室搬到东区的霍克斯顿(Hoxton)一带,为这里增加了些许新的生机,但是伦敦东区和西区仍是天上人间之别。所以,虽然金融城明明离东区更近,但是金融城800以上的精英宁可舍近求远,也要选择到西区或者北部居住。

东区人的苦,东区人自己最清楚。贝克汉姆就出生在伦敦东区,于是,出身西区、家境良好的维多利亚一直看不上“老土”丈夫的品位,被老婆精心调教成时尚潮人的贝克汉姆真是有苦说不出。发型大师维达·沙宣则对自己的过去毫无怀旧之情,很不愿回忆小时候住在伦敦东区的往事:“四户人家合用一个厕所,这个厕所还在露天走道的那一头。想想每到1月份,那地方会有多吸引人吧——每次用马桶,你都恨不得有个人在你之前先把马桶圈坐热了。”不过,否极泰来,东区也成了伦敦当年申办2012年奥运会的王牌之一,他们在申奥陈述中的最动人之处,就是强调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而之所以选择经济落后、失业率和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伦敦东区,正是要通过奥运会的举办,实现对贫民社区的重建,改变人们的生活。为了体现这一主题,伦敦奥申委还特意将30个十几岁的孩子带到陈述现场现身说法,而他们都来自东区。

第7篇:伦敦书展范文

本刊讯 4月17日,由伦敦书展2012中国组委会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承办的2012伦敦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之“出版与经济”高端论坛于中国展区举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伦敦大学中国商务管理学荣誉教授克里斯托弗·豪伊、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经济学教授罗伯特·艾希出席了高端论坛,并就“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之路:基于近50年科研及出版文献的思考”的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成就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业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厉以宁教授是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重要亲历者和参与者,是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并对“转型”经济著有大量学说,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克里斯托弗·豪伊教授、罗伯特·艾希教授是英国知名经济学学者,从事对中国经济的研究长达50年时间。中英两国的这三位第一流经济学家围绕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和转型的历程,做了专业的回顾和展望。

在此前的中国主宾国活动中,剑桥大学出版社还举办了厉以宁著作《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之路》(Economic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海外版的首发式。厉以宁教授在首发式上作了题为《双重转型和中国道路》的主旨演讲。该书精选厉以宁在1980年到1998年之间发表的关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代表性著述,由翻译家凌原翻译成英文,由外研社在中国出版并将海外版授权给剑桥大学出版社。该书收录的论文对当时的中国经济实践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代表了改革开放成功实践背后中国经济学派的理论贡献。 (馨 闻)

英捷特参加伦敦书展服务中国出版走出去

本刊讯 4 月16 日,伦敦书展开幕当日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总裁早餐会。规模在200人左右,由英国出版商协会主持、各国出版集团代表、媒体记者等受邀参加。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出版传媒集团总裁、著名经济学家都出席了总裁早餐会,代表中方发言,并接受英国媒体的现场采访。

作为英国出版科技集团的中国分公司,北京英捷特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应邀参加总裁早餐会,并引起极大关注。他们的英捷特全球数字图书馆供应全世界170 多个国家的25000多家图书馆和机构,在去年9 月份开始服务于中国出版公司,并且通过跟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的合作,将全球的图书馆平台与中图的中图书苑打通,形成市场覆盖总规模超过40000家图书馆的超级平台。

出席总裁早餐会的中国区总裁孙赫男表示,希望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出版业需要把目前正在进行的数字出版技术战略规划,跟新渠道和新市场的拓展结合起来。“出版商对于技术的采用从来都不应该是盲目的,而是为了进入新的市场和新的渠道选择合适的技术平台,从而实现扩大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的目的。英国出版科技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出版技术和服务提供商,与全球80%的国际出版集团都有合作,通过技术和渠道的打通,覆盖全球市场。数字出版技术应该是开放和兼容并重,唯其如此,才能帮出版商最大可能地拓展市场。中国的数字出版产业经过近两年的整合发展,已经进入初始阶段的结束时刻,市场秩序正在形成,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技术和渠道的结合,为中国出版商提供进入国际市场的最佳服务。”

(馨 闻)

“人文中国”法文版首发式在伦敦书展期间举办

本刊讯 4月18日,五洲传播出版社和法国音乐娱乐出版社在2012年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区,联合举办“人文中国”书系法文国际版首发式。

此次的“人文中国”书系是五洲传播出版社近年推出的一套高品质重点书系。经过整合创新,整套书系30册书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三个专辑(每辑10本),即以思想、智慧、艺术为主的“无形遗产”专辑、以工艺和器物为主的“有形遗产”专辑和以衣食住行乐为主的“民俗生活”专辑。三个专辑精心架构、有机结合,通过各分册介绍的各种文化载体和文化现象,勾勒出中国文化的一个总体面貌。读者可以从中学习中国文化知识,了解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和社会观念,从而对中国有一个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也同时享受到无穷的阅读乐趣。

第8篇:伦敦书展范文

“若是你厌倦了伦敦,那就是厌倦了生活。”在伦敦地铁交通图上,赫然地印着Samuel Johnson(英国著名文学家,批评家)的这句名言,他的理由是――“伦敦有人生能赋予的一切”。

老爷车:珍藏的经典

老建筑,古董老爷车,满眼的时尚男女……没错,我们现在就站在伦敦的大街上。

英国人大概是世上最崇尚古典风尚的,年代越久远的东西魅力越无穷。例如一战时期就已经存在的老爷车,现在依然在伦敦招摇过市,黑色的、粉红色的、棕色的,在满城的老建筑衬托下,成为伦敦城独树一帜的风景。但他也绝对宽敞、平稳、舒适,自然车费不菲。

坐着老爷车穿行在伦敦的大街小巷,古典建筑肆意占据眼球,大部分房子都已年代久远,但是维修得当,新建筑在不损害古老气质的前提下出现,很难看到的十层以上的高楼。非常协调地融入了旧房子之中。

伦敦城从罗马时代就已存在,我们所走过的街巷,基本上还是原来走马车的大小,但四通八达的地下铁路让它依旧是世界上最便利的城市之一。

伦敦眼:借来的眼睛

伦敦太大,在这里你恨不得多长出一双眼睛,领略更多的伦敦风情。而这里正好能借给你一双眼睛,它便是曾经备受争议的“伦敦眼”。走在威斯敏斯特桥上,远远就能看到这个高高耸立的摩天轮,它的对面是英国浪漫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威斯敏斯特宫,还有闻名遐迩的大本钟。排队等待之后,便能进入其中一个伦敦的“眼球”――一颗椭圆形的玻璃观光蛋,开始平缓地升上高空,很快被触目的壮观景色震慑住了。它的高度和形状让游客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把伦敦风景尽揽眼中。

据说当初设计者的意图,是为了建造一个适当的俯瞰全城的地方,但却惹来不少异议,有人说它与周围的古老环境反差太大,改变了伦敦的“天际线”,但如今它成了观光者到访人数最多的付费旅游点,为伦敦每年增加80亿英镑的旅游收入。

王室官邸:骄傲的苍凉

关于伦敦,那些与王族的历史、宫邸都为人津津乐道。王室文化是现代伦敦的背影。现代英国人仍以皇家荣为荣,以皇家乐为乐,以皇家悲为悲。

要说王室文化的代表,白金汉宫当之无愧,它的美需要时间来品味,今天仍然保留着一分与庶民有别的高贵韵致。600多间厅室有宴会厅、音乐厅、画廊、图书室、皇家集邮室……都奢华如新,那些岁月的痕迹都被努力遮掩过。陈列的英国历代王朝帝后的100多幅画像,让人有一分忆起英国历史文化底蕴的骄傲。而坐落在泰晤士河畔的西敏寺,更是一千年来英国王室的象征。那直逼苍穹的哥特式风格,斑驳的高墙。泛白而雕琢精致的门窗,足使人感到亘古的苍凉。

大本钟:时间的记忆

“大本钟”坐落于泰晤士河畔议会大厦的北面,耸立着高高的钟楼,镶有大钟,名为“大本”。每隔一小时,大钟根据格林威治时间发出沉重而铿锵的响声,在数英里之外也能听到钟声的回荡。

它被视为伦敦的象征,凡到伦敦观光的人,无不想到钟楼周围。站在议会桥上欣赏伦敦这个独具一格的建筑。

在英文里朗朗上口的Big Ben到了中文里就先后冒出了三种译名。本来英译汉或音译或意译或音意混译,进而导致一名多译,不足为怪。但这口大钟的三个中文译名都采用了意译加音译的相同译法,仍然造就出三个不同的译名,且三个译名各具奇妙,共生共存,实乃当代英译汉之奇观。

博物馆:艺术的气质

伦敦的艺术气质,没有人会怀疑。走在大街上,电影院、歌剧院每天上演最新作品、经典歌舞剧,伦敦人把这些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大英博物馆是不能忽略的,而且免费。即使走马观花,也要走上一天,如果要细看至少一个月。

第9篇:伦敦书展范文

关键词:诚;天道;人道;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B2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4-7387(2012)01-0050-04周敦颐作为“北宋五子”之首,是宋明新儒学的开山宗主。其著作主要有《太极图说》和《通书》(又名《易通》)。尽管著述不多且内容简短,但却是新儒学的经典之作。周敦颐生活在儒、释、道三家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的时代,他立足于儒家经典,尤其是奠基于《周易》和《中庸》之上,建构了一个融合三家思想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其中,“诚”是一个核心范畴,起着整合天道和人道的作用,它使天道伦理化和伦理天道化得以可能,从而在人伦次序方面达到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即“天人合一”。 以下笔者就从周敦颐“诚体”之内涵、“诚体”之践履和“诚体”思想的理论贡献及其内在矛盾三个方面对其展开分析。

一、“诚体”之内涵

周敦颐的“诚体”思想直接源于《周易》和《中庸》。他一方面吸收了《周易》中的变易思想和宇宙创生论,这在《太极图说》和《通书》四十章内容中随处可见。尤其是《太极图说》,可以说是周敦颐宇宙创生论和人性论的精华。如: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而主静,无欲故静。立人极焉。”[1]

另一方面又继承了《中庸》中的“诚”思想。如“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第二十章)“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第二十一章)“唯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二十二章)“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中庸》第二十五章)

他以“诚”为本体,将变易作为“诚”的根本属性,其变易过程或自我实现过程就表现为天道、人道以及两者的贯通。“诚”外化为天道的过程就表现为宇宙创生论。《通书》第一章说:

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 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故曰:“一阴一阳之为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

这里首先需要厘清“诚”与万物的关系。从时间维度来讲,在万物生成之前,“诚”无以立,也就不存在“诚”。只有当万物开始产生、生成之时,“诚”才得以外化而表现出来;就逻辑维度而言,“诚”是本体,万物是“诚”的外化。“诚”是先于万物而存在的。对此,台湾新儒家牟宗三的观点是欠妥当的。他认为:“周濂溪从先秦儒家发展所达致的高峰《中庸》、《周易》开始,他了解的道体就是以《中庸》的诚合释乾元,拿诚体解释乾元的创生过程。”[2]恰恰相反,周敦颐是拿乾元的创生过程来展现“诚”的变易属性,把万物的生成当作“诚”的外化。周敦颐认为万物都禀承了自己的本性,而作为“得其秀而最灵”的人更是继承和发扬了自己的本性,而这本性就是“纯粹致善”的“诚”。因此“诚”就从天道(乾元)回归人道。《通书・诚下》章说:

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也。五常百行非诚,非也。邪,暗塞也。故诚则无事矣。至易则行难。果而确,无难焉。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从这一章及其相关内容可以看出,“诚”外化为人道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 “诚”与仁、义、礼、智、信等五常及百行之间存在体用关系。“诚”是五常与百行的本体,而五常和百行是“诚”的作用与表现。五常和百行的关键是确立“诚”。一旦“诚”得到了确立和践履,那么人的行为就无不合乎“中正仁义”;相反,如果“诚”不能确立,则五常和百行就失去根基,人的行为就不能合乎“中正仁义”的伦常次序而受制于。

其次,“静”、“动”,“有”、“无”的转化及其统一是“诚”的变易特征。其体现在道德方面就是无为和有所为的统一。学者蒙培元认为:“诚又是‘有’和‘无’的统一,它以‘无’为体,即所谓‘无极之真’。这本是来自佛、道,与儒家‘有’的哲学并不相通。但周敦颐的贡献也正在这里。‘无’是一个没有规定性的范畴,相当于‘非存在’而不是‘不存在’,‘非存在’也就是存在,‘不存在’却是真正的空无。”[3]如其所说,“诚”本身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富有辩证色彩的。

最后,“诚”表现为一个实践理性的发展过程。如《通书・诚几德》章所说:“诚无为,几善恶。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诚”的最初表现是“无为”,“无为”并不是寂然不动,无所作为。一方面,“诚”处之泰然,无思无为;另一方面又时刻蕴涵着动,无所不思,无所不为。故《通书・思》讲:“无思,本也;思通,用也。几动于彼,诚动于此。无思而无不通,为圣人。”《通书・动静》中说:“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通书・圣》中也说:“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而未形”就是“几也”。用伦理学术语来讲就是动机刚刚形成,虽未见诸行动,但由于情动欲生,恶也就产生了。这就导致人秉承的自性(诚,也就是善)与产生的恶之间形成内在的紧张。如果处于清静、无为状态的“诚”能遏制,人的行为就会遵从仁、义、礼、智、信,人就可以成为贤人;如果主体进一步继续通过反躬自省,来恢复本来无为而静(纯粹至善)的诚之状态,人就成为圣人和神人。

在《通书》中,“诚”不仅表现为天道,而且外化为人道。作为“诚”的外在表现,天道与人道统一于“诚”。对此,有学者持不同看法。如蒙培元认为:“周敦颐以‘乾元’为诚之‘源’,乾元即太极。但他以‘无极’为宇宙本体,故诚之源归根到底是无极本体。但无极只是从宇宙论上说,是天地万物的本源。”[4]这就将“诚”归约于作为创生万物之本源的“无极”,从而消解了周敦颐以“诚”为本体的思想。与此相对,笔者认为,关于天道与人道的统一,《通书》第一章讲的非常清楚。“‘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万物的产生使“诚”的外化得以可能。而万物在产生之初就禀受了各自的本性,这种本性就是“诚”,作为万物的一员,人所禀受的本性既是天道,又表现为人道。通过人这一中介,“诚”将天道与人道贯通起来。“在这里,诚既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天道(天理之本然),又是伦理、价值论意义上的人道(人事之当然),由诚而诚之,要求的是化外在的天道为内在的心性,以确立道德本体。”[5]

二、“诚体”之践履

周敦颐的“诚体”思想虽然表现为天道和人道两个方面,但其重心还是人道层面。在日用伦常之中,“诚”的践履具体表现在道德修持和社会统治两个方面。前者也可以称之为“诚”的内在践履,后者为外在践履。实际上,周敦颐刻意把立足于个人的道德修持与基于普通百姓的社会管理统一于“诚体”之中,从而建立了一个贯通天道和人道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成果既继承了先秦儒学对道德主体和德性自律的强调,又涵摄了日常生活中的伦常次序与德刑并重的政治统治术。其实,这也是周敦颐为学与为官相统一的现实人生的理论反映。

在道德修持方面,周敦颐也秉承《中庸》的思想,即“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在“不勉”、“不思”和“中道”之间,他更强调“中道”。他认为,“诚”就是致中和、达中节。虽然“诚无为”,但“几善恶”,人心动而感于物则为刚、柔、善、恶。刚、柔和善、恶又可以互相搭配组合成刚善、刚恶、柔善和柔恶。周敦颐认为这四者都不如“中和”好。他在《通书・师》中说:“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矣。”“唯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以及“故圣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而止矣。”

那么如何才能致中和呢?周敦颐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学思并重,成贤成圣。周敦颐说“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这就是指读书人应以贤人和圣人为榜样,刻苦学习和修为,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在学与思之中,周敦颐非常强调思的重要性。他在《通书・思》中讲:“不思,则不能通微;不睿,则不能无不通。是则无不通生于通微,通微生于思。”这就是说要通达“纯粹至善”的诚,就必须具备“无不通”的睿智;而要达到“无不通”境地,就必须“通微”;要“通微”就必须善于思、勤于思。第二、主静无欲。在周敦颐那里,“诚”是人先天秉持的本性,如果坚守和践履它,人莫不为圣贤。但是由于各方面的诱惑,人往往会情动欲生,但贪欲会玷污和遮蔽纯善至正的“诚”,使人的行为偏离“中和”之道。为此,周敦颐认为只有通过惩窒欲望,才能达到“静虚动直”的道德境界。他在《通书・圣学》中说:“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第三、纯心务实。所谓纯心就是“仁、义、礼、智四者,动静言貌视听无违。”也就是严格按照五常德的要求处世,即做到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第十二》)所谓务实就是要求人们从实处着手,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不要贪图虚名,宁可实胜于名,不可有名而无实。在《通书・务实》章中他说:“实胜,善也;名胜,耻也。故君子进德修业,孳孳不息,务实胜也。”这就是说只要通过个人的纯心以培养务实的精神,于道德功夫孜孜不倦,就可做成“内圣外王”的功业。

“诚”的外在践履也就是社会统治,主要表现为以德刑兼用的政治统治术管理社会。一方面,用伦理纲常来规范普通百姓。对广大老百姓来说,企求通过学习与思考通达“纯粹至善”的“诚”是不可能的,那么只能对其颁布道德律令(主要通过乡规民约、风俗礼仪、民谚故事等途径表现),引导和责令他们以君子圣贤为楷模,约束自我的行为,从而中规中矩,这样一来国家就不治而自治了。另一方面,利用刑狱惩治扰理纲常的之徒。在现实生活当中,还存在许多“欲动情胜”、不能视听言教的人。他们或不致圣学,或根本就对儒家说教不屑一顾。那怎么办呢?既然道德说教行不通,就“得刑以治”、“利用狱”。在周敦颐看来,成为圣贤固然可敬,但做不了圣贤,只要“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那也是好的。可怕的就是那些控制不了自己欲望,企图扰理纲常、“利害相攻”的人。对他们就决不能心慈手软,必须用暴力惩处。

三、“诚体”思想之理论贡献及其内在矛盾

如前所述,周敦颐综合《周易》和《中庸》的相关内容,以及佛、道思想,构建了一个以“诚”为本体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在儒学发展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先秦儒学,这个体系是比较完备的。作为本体的“诚”不仅衍生出万物,而且是万物的本性;既表现为天道(宇宙生成论),又外化为人道(心性伦常);一方面确立天道的伦理价值归宿,另一方面为人道奠定形上基础。从而成为儒学第一个与佛、道理论相抗衡的学说体系。但相比于后来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这个理论体系就显得粗糙多了。尽管如此,周敦颐的“诚体”思想还是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形成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就是说程朱和陆王继承周敦颐的“诚体”思想,分别以“理”和“心”取代“诚”建构了理学体系和心学体系,并且在“诚体”思想的基础之上更趋细致和完备。从这一层意义来说,朱熹将周敦颐列为“北宋五子”之首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诚体”理论也包含了两个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首先,作为本体的“诚”具有非本源性,且其意义不确定,从而导致整个理论体系缺乏理论说服力。周敦颐没有给“诚”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只在《通书・家人睽复无妄》章中说:“无妄则诚。”程子解释为:“无妄之谓诚。”而朱熹在注释《通书》第一章时说:“诚者,至实而无妄之谓。”《中庸》第二十章讲:“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但不管是“无妄”还是“择善固执之”,“诚”都是一种价值目标。而这又会引出两个问题,一方面,价值目标必然以某种价值观作为前提。对于不同的价值观,同样的价值目标其具体意义并不相同。既然“诚”是依赖于某些理论前提,它就是派生物,而派生物不能反过来作为派生万物的本体。因此,“诚体”本身就是矛盾的。另一方面,由于价值具有主体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之中,对不同的主体而言,价值标准不尽一致,甚至相反;而价值目标因受更多变量的影响,其意义就更难统一。就“诚”而言,事实层面的“至实”能否可能,有待科学进一步研究确证;价值层面的“无妄”在实现过程中更为复杂。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也必须“无妄”,但有些时候就不一定“无妄”,甚至不得不“有妄”。比如对病危的老人隐瞒病情,面对暴徒隐瞒实情等等。况且,“至实”、“无妄”和“择善固执之”的意义本身具有含糊性。由此可见,“诚”的意义很不确定,显然不能作为本质范畴,而这恰恰就是“诚体”思想缺乏理论说服力的一个表现。

其次,作为本体的“诚”既外化为天道和人道,又是连接天道和人道的纽带。但这种外化和连接与其说是逻辑推演的必然,不如说是周敦颐主观整合的结果。如果说“诚”外化为人道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它如何外化为天道呢?周敦颐不是从“诚”的意义本身推出“乾元”和“乾道变化”,而是反过来用《周易》的“乾元”和“乾道变化”来解释“诚”的实现过程,从而确立“诚”的本体地位和能动属性。外化万物的“诚”类似于《周易》中的“无极”和《老子》中的“道”,但又缺乏“太极”和“道”的抽象性与价值中立性。因而,相比于《周易》和《老子》的宇宙创生论,“诚体”的外化过程就显得刻板和附会。周敦颐之所以把作为价值目标之一的“诚”确立为本体,一方面是他继承《中庸》中“诚”思想的产物;另外一方面是他理论构建之价值追求的必然结果。从理论建构层面来说,周敦颐认同作为价值目标的“诚”,并将其提升为人道的高度。同时,为了增强“诚”的理论说服力,他进一步将“诚”确立为天道,赋予“诚”宇宙生成论意义,从而把“诚”作为衍生天道和人道的本体;但从本体维度来说,“诚体”展开为天道,天道推演出人道,天道与人道又统一于“诚体”。无论从人道上升为天道,抑或天道推演出人道,周敦颐都混淆了天道和人道的本质区别,“从现代哲学的视域来看,天道是一本然,由本然之道并不能引出应然之道,周敦颐显然没有清醒的意识,他将天道人道化的真正目的在于将人道天道化,以此强化人们对儒家道德原则的敬畏意识。”[6]也就是说他理论建构的真正落脚点是人道的天道化,即赋予人道以形上基础。这种做法一方面牺牲了天道的价值中立性,从而使其成为人道的奴婢,阻碍了对天道的客观认识;另一方面主观地赋予“诚”以形上意义。这并没有增强“诚体”思想的理论说服力,反而通过道德的泛化丧失其意义的确定性。

参考文献:

[1]周敦颐:《周敦颐集》,岳麓书社2002年版。正文中的《太极图说》和《通书》引文皆出自《周敦颐集》,故不注页码,也不再另出注。

[2]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和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