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票据管理论文范文

票据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票据管理论文

第1篇:票据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行政事业性单位 医疗行业 票据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155-01

票据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要加强财务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就必须要重视票据的管理。只有加强票据管理,方可以从“源头”上有效地弥补和杜绝收费和资金上的漏洞。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单位票据的使用管理,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保证会计职能的充分履行。

一、票据管理的现状

1.票据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许多单位都没有成文的票据管理办法,更没有票据管理细则,对票据没有有力的处罚措施,对票据管理人员没有明确权责,票据使用部门没有专人负责票据的领取、保管、使用和送缴核销工作,且随意更换票据管理人员。

2.票据使用不合理。对有些票据使用范围不清晰,还有票据使用不符合当地财政、税务部门的规定,收费项目不能使用适当的票据,收费项目与票据规定内容不符。

3.票据的管理程序不严谨。一是对台账记录随意性大,记录本规格不一,格式不一,漏记现象严重,票据管理人员不清楚自己管理的票据有多少,使用了多少,还结存多少。二是没有做到票据及时收回、清缴,个别票据滞留在领用人手中时间达数年之久,或因人员更替移交不清、或因存放保管不严,出现票据的遗失、毁损。三是票据存档不规范,对存根联保管不善,随意乱放,对未用票据和已用票据没有设专柜管理。

4.票据管理人员业务不精,责任心不强。一是缺乏对税务知识的了解。二是票据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责任心不强,认为票据管理只不过是收、发而已,掉以轻心,疏于职守,人为地造成使用和管理中的不当行为。三是票据管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违章违规使用、丢失、转借票据时有发生。四是对收入的性质存在模糊认识,分不清哪些是财政性收入,哪些是经营性收入。

二、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的种类及使用情况

笔者所在的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作为行政事业性单位,使用的票据涉及行政事业性统一收据,行政事业性(政府性基金)收费票据、自治区医疗费门诊收费票据、自治区住院医疗费收据、内部收据等各种票据。因所有的经济业务均涉及到票据,所以票据使用量相对较大,如自治区医疗费门诊收费票据年使用量约430万份,自治区住院医疗费收据用量约4~5万份。如何做好票据管理,保证收费及资金的安全,是摆在票据管理人员面前的严峻考验。

我院在近几年的管理中,逐步完善了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就票据管理方面制定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票据管理办法,票据使用、审核工作细则,建立了票据购领发放、审验核销、稽核监督的工作流程,票据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等内部管理制度。并且制定了票据使用情况一览表,根据单位使用票据的具体特点,设立了三级管理模式,由专职的票据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签署管理责任书,使票据管理中的责任落实到人。实现了票据管理各个关节全方位的监管,使票据使用的各个环节都有监督、审核,确保了医院收入及票据的安全。

三、加强医院票据管理的建议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人员素质,规范管理。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政府、财政部门关于票据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及管理规定,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及业务素质。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业务素质是做好管理的前提。

2.完善票据管理制度,设置票据管理机构,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票据管理机构及人员。当今的社会只有完善的制度才是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

3.加强票据的全流程管理,把握票据管理关键点。票据管理包括票据的领取、发放、使用、稽查和缴销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产生经济问题。因此,加强票据管理就必须从每一个环节入手。

4.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开展长期的业务培训。

第2篇:票据管理论文范文

票据制度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汇兑、信用、支付、结算、融资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商品交易的血管里流动着的血液”。票据诈骗犯罪,即违反票据法的有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利用票据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票据诈骗犯罪既违反了票据法又违反了刑法,其违反刑法是以违反票据法为前提,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从行政刑法的角度理解票据诈骗犯罪特征,就是结合票据法及行政刑法的相关理论来解读刑法相关规定。

一、行政刑法的基本原理

行政刑法发源于德国,以与“刑事犯”相对应的“警察犯”的出现为标志。行政刑法之父哥特斯密特认为:司法的目的在于保护法益与人的意思领域,为达此目的,其所采用的手段是持续的宣誓与法律的规定等;在这些宣誓与规定中,一定要具有强制力的刑法,作为达成司法目的的强制手段,这就是“司法刑法”之意旨;与之相对,行政的目的在于促进国家与社会的福利,其促进手段是行政作为,在此行政作为中同样具有强制力的法规,用以确保行政作为之畅通无阻,此即行政刑法之意旨。①哥特斯密特的行政刑法理论得以付诸实施,体现为德国1949年的《经济刑法》和1952年的《秩序违反法》将违警罪从刑法中分离出来,并划归到行政法的范畴之中,形成了行政犯与刑事犯相分立的立法模式。继受德国行政刑法理论的日本和我国台湾多将行政刑法作为特别刑法来对待,即从刑法的角度,研究附属于行政法中的刑事规范。著名学者福田平认为:“行政刑法是国家为达到行政上的目的,课人民以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而于其违反义务时课以刑罚制裁的行政刑事法规的总称。”台湾地区也有类似观点,如林山田就认为“行政刑法是附属刑法”,“附属刑法与核心刑法同样以刑事刑罚为制裁手段,其本质为刑事不法而非行政不法”。②在我国大陆,行政刑法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走的主要是建构理性主义的道路,目前形成了刑事法说的模式,即将行政刑法作为刑法的一部分,规定于普通刑法典(第3、6等章)中。此外,还包括劳动教养制度。有学者将行政刑法定位为“独立的第三学科”,既不属于刑法也不属于行政法。但鉴于行政刑法的本质特征在于行政和刑事两种责任的竞合,不具备独立的调控机制,所以不宜将其定位为独立的学科。尽管如此,行政刑法还是比单纯的刑法更加准确地描述了某些犯罪,本文试从行政刑法的角度分析票据诈骗犯罪的特征。

二、票据诈骗犯罪客体的特征

票据诈骗犯罪行为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行为人实施了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假冒他人票据,签发空头票据等虚假票据行为,行为本身侵害了票据管理制度;另一方面,票据诈骗行为骗取了或旨在骗取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行为结果侵害了公私财产所有权。由于票据诈骗犯罪同时直接侵害了两种具体的社会关系,所以具有双重客体。票据诈骗犯罪的双重客体中,票据管理制度是主要客体。本罪归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章金融诈骗罪一节,足见立法原意更重视其破坏票据管理制度的属性。此外,这也是本罪区别于普通诈骗犯罪的重要特征。与普通诈骗犯罪相比,本罪不仅侵犯具体的财产权,而且侵犯无形的抽象的票据管理制度。而票据管理制度是我国金融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市场经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破坏票据管理制度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票据的信用基础,妨碍了票据的正常流通,特别是在我国目前信用经济正在构建之中,其危害性更为严重。

三、票据诈骗犯罪客观方面的特征

根据《刑法》第194条的规定,票据诈骗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冒用他人票据,签发空头票据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签发无资金保证的票据,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结合《票据法》第103条的规定,票据诈骗犯罪客观方面的特征主要是:

(一)伪造票据刑法上的票据伪造是广义上的。③票据的特性在于其是设权性证券,区别于证权性证券。这决定了票据法上的伪造包括两种手段:一是伪造已格式化了的空白票据;二是利用银行真实的格式化了的票据,在其载明的文义、事项上进行伪造行为。行为人仅仅伪造空白票据是不能诈骗的,其还必须在伪造的空白票据上进行虚假的票据行为。两种伪造手段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更多的时候是先后依次进行的。狭义的票据伪造仅指伪造出票人签章,广义的票据伪造不仅指伪造出票人签章,还包括出票的伪造和其他票据行为的伪造(如背书、承兑、保证),而伪造签章是二者都不可或缺的。

(二)变造票据变造票据是指在有效的票据上,非法变更票据上除签章之外的记载事项的行为。票据变造的前提是该票据在变造前须为形式上有效的票据,而在变造后仍为形式上有效的票据。票据变造的具体方式是行为人在真实的票据基础之上,或者以真实的票据为基本材料,通过剪接、挖补、起层、覆盖、涂改等方法改变票据内容,使票据权利义务关系发生改变。变造票据最常见的是非法涂改票据上的金额。

(三)作废的票据刑法上的“作废的票据”是个广义的概念,涵盖票据法上的作废票据、过期票据、实现请求权的票据,这已是刑法学界的主流观点。至于是否包括自始无效的票据则有待探讨。大多数观点认为,作废的票据包括无效的票据。④但也有学者提出作废的票据不应包括自始无效的票据,并从语义分析的角度做出了论证。⑤笔者赞成后者的观点,但还可以从其他方面予以论证。因为票据具有形式性的特点,而票据法上的无效票据多是因欠缺形式要件而归于自始无效的,如票据金额以中文大写和数码同时记载,二者不一致的,票据无效。它不是利用票据的形式有效性进行诈骗,而是与一般诈骗罪原理相通,宜以诈骗罪处理。

(四)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进行诈骗“诈骗”是本罪客观行为的本质特征,它使本罪区别于单纯的伪造、变造票据罪等。伪造、变造票据仅是本罪的手段行为,仅有伪造、变造行为不用以诈骗的不构成本罪;利用他人伪造、变造的票据进行诈骗的却同样成立本罪。此外,行为人既实施了伪造、变造票据的行为又以此诈骗的,属于牵连犯,按照“从一重处断”的原则,构成票据诈骗罪的以本罪论处,达不到数额较大的,以伪造变造票据罪论处。从票据法原理和便于刑法操作两个方面,此处的使用仅指“直接使用”,而不应扩大解释为包括担保在内的广义的“使用”。首先,票据担保并不涉及票据关系和票据权利,其所指向的是被担保的经济关系。所以,以伪造、变造的票据作为虚假的产权证明提供担保的行为的实施,侵犯的并不是票据权利和正常的票据管理秩序这一票据诈骗罪的主要犯罪客体,而是票据担保的经济关系,这种行为不能以票据诈骗罪论处,只能以其实际侵犯的经济关系的性质和特征,结合具体情况予以分析认定。例如,以伪造、变造的票据作为虚假的产权证明为经济合同提供担保的,以合同诈骗罪定罪;以伪造、变造的票据作为产权证明文件进行担保诈骗银行贷款的,应以贷款诈骗罪定性处理;等等。⑥其次,取其广义的学者,在论及本罪与合同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的关系时,又有想象竞合、法条竞合,法条交叉竞合之争,使得刑法的理论错综复杂,司法人员在办案时无所适从,导致法制不统一的局面。综上,将“使用”定位为直接使用,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有理有利的。

(五)冒用他人票据进行诈骗所谓冒用他人票据,是指非票据权利人假冒票据权利人,行使其票据权利骗取其票据财产的行为。而冒用的对象,从刑法体系解释的角度,只能是行为人认为是他人合法有效的票据,否则便同其他票据诈骗行为发生重叠。此处的“合法有效”必须强调要以行为人的主观标准为依据,以免漏罚行为人对客观上是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无认识而冒用的情形。

(六)签发空头支票所谓“空头支票”,根据我国《票据法》第88条的规定,是指出票人签发的,超过其付款时在付款人处实有存款金额的支票。一般认为,空头支票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是没有存款的空头支票,即出票人账户内没有存款余额、付款银行又未答应垫付而签发的支票;二是超过存款的空头支票,即出票人签发的票面金额超过账户存款金额的支票,或者签发的支票金额超过付款银行允许垫付的余额的支票;三是提回存款的空头支票,即出票人签发支票后提走付款银行内的支票账户存款使支票不能支付的支票。

(七)签发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所谓“签发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是指支票出票人在其签发的支票上加盖与其预先留存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处的印鉴不一致的财务公章。印鉴不符的支票,包括全部不符和部分不符两种情形。根据票据法原理,这将直接导致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权利得不到兑现,所以为法律所禁止。但我国刑法上的规定与票据法上的规定有所不同,刑法仅规定了“与其预留印鉴不符”,而未涉及票据法上的“与其预留本名的签名式样不符”,这就缩小了刑法打击的范围,不利于全面保护票据权利人的权利。而且故意签发与其预留本名的签名式样不符的支票的行为与故意签发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的行为,在危害性上并无确定的差别。这就体现了行政刑法宜以附属刑法的模式出现的优势,毕竟票据法是专门性很强的法律,而且发展变化相对较快,刑法的非专业性和稳定性难免有保护不周之虞。

(八)签发无资金保证的票据或出票时作虚假记载根据我国《票据法》第21条、第74条的规定,出票时具有可靠的资金保证,是汇票、本票的出票人承担票据责任,即向持票人支付票据金额的义务的基础。所谓“资金保证”,指票据的出票人在承兑汇票本票时具有按票据支付的能力;签发时无资金保证,而承兑时具备支付能力的,不应当成立此处的票据诈骗罪。此外,关于票据诈骗犯罪的对象。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新的金融凭证不断出现,如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和银行存单,外国银行的票据、支票卡、贷记凭证、借记凭证、商业消费券卡,等等,这些金融凭证能否成为票据诈骗犯罪的对象,值得研究。从行政刑法的特性出发,刑法对专业领域专有名词的理解应该同该专业领域的法律规定保持一致,当专业领域法律概念发生变化时,刑法理解应该同步,以新的法律规定为依据。这也正是在刑法中设立行政犯的空白罪状的优势所在。

四、票据诈骗犯罪主观方面的特征

从行政刑法的角度,票据诈骗犯罪是法定犯,决定了行为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认识;本罪是直接故意犯罪,间接故意不成立本罪;本罪是目的犯,必须具备非法占有的目的。

(一)认识因素首先,行为人对自己票据行为的欺诈性具有明确认识。在票据故意犯罪中,对行为欺诈性的认识等于对行为违法性的认识。例如,没有票据印制许可的人印制票据,没有出票权利的人签发票据,非票据当事人冒用票据当事人的票据,账户没有资金或者资金不足违法签发空头票据等。上述行为人实施上述行为时,对自己的无权状态应该是明知的,明知无权而为,行为的欺诈性显而易见。行为的欺诈性无须依据刑法认定,只要依据一般经济生活伦理即可认定。对于票据犯罪来说,主要依据票据使用规则或者惯例进行认定。其次,行为人对自己票据行为的危害性具有明确认识,是指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所实施的行为可能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或合法票据当事人带来经济损失。至于自己的行为是否会扰乱金融秩序,行为人在犯罪时一般不会考虑那么多。所以,认定行为人对自己的票据行为的危害性具有明确认识,应该是指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给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或合法的票据当事人带来经济损失,而非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扰乱了金融管理秩序。

第3篇:票据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非税收入 管理实务 对策

中图分类号:C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111-02

一、加强高校非税收入管理的必要性

实行公共财政改革以来,我国已形成了包括分税制、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金财工程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等较完善的一套公共财政管理体系。推广综合预算、切实实行收支两条线、规范收入分配等就成了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政府非税收入是公共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其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理顺政府分配关系、健全公共财政职能的客观要求。高校非税收入是政府非税收入的一部分,因此,高校作为非税收入的一个执收单位,研究、探索加强高校非税收入管理、规范高校收入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非税收入作为政府收入分配体系的组成部分,与税收互为补充,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再分配形式,是政府财源的重要来源,在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非税收入是政府非税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成了高校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换言之,这部分收入成为高校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无论从高校加强自身经济建设的角度,还是从理顺整个政府非税收人体系而言,加强高校非税收入管理都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变得愈发重要。

二、广西高校非税收入管理实务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广西一直都很重视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2004年,财政部颁布了财综[2004153号文,该文形成了政府非税收入纲领性文件。2007年广西又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2009年区财政厅等部门又就《条例》作了释义;2010年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区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自治区直属高等院校财政票据使用管理的通知》这些文件都对广西的政府非税收入的规范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根据目前广西高校对非税收入执行情况调查,以及笔者的工作实践,发现高校非税收入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欠缺,高校非税收入在政策落实、非税收入界定、票据管理和核算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欠缺之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税收入概念依然模糊,有关指导文件上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统一和细化,使之更具指导性。一是自提出非税收入的概念并执行以来,因有关文件中非税收入的概念、范围欠具体,各级财政部门在执行国家文件中也没有针对非税收入相关的一些概念进行具体的区分,缺乏具体指导性。甚至,同一概念在相关不同文件之间出现意思相左或难以区分的情况。例如,作为高校非税收入主要构成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的解释。我们很难在有关文件或释义中得到明确的区分,这两种收费有的解释甚至是一样的。在收费设定上都规定了其成本补偿性和有偿性,其价格标准按照成本补偿和非营利性原则审定或制定;只是在审批程序上有所不同。另外。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非税收入文件中都这样规定:非税收入属于应税项目的应依法纳税,并将税后收入纳入非税收入管理,但不明确哪些是应税项目非税收入。因此,长期以来,高校非税收入实务界很容易产生模糊,一线工作人员深感界定不明,如应税、非税不清,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不明等等,给高校非税收人工作带来一些混乱。

二是非税收人范围虽有规定,但是具体内容还不是很明确。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或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除基金、罚没收入外,各类收入所包含或包括的具体内容仍不详,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国有资产、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和国有资本收益三项内涵不清。比如,关于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取得的规定:利用国有资产(资源)通过出租、转让和其他方式取得的收入。这里的“其他方式”具体所指不清,是自营呢?还是对外服务,有待明确。除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罚没收入外,其他各类非税收人项目没有明确规定认定部门、认定政策依据也不明确。

此外,由于非税收入项目多、涉及范围产、缴费情况复杂,部分非税收入收取额的计算技术性、专业性强,因而存在各地政策不尽一致,管理方式多样化的现象。

2.高校收费监督多头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欠缺效率。高校接受财政、物价、税务和教育行政主管等部门的监督管理,但各监督机构之间沟通不足,缺乏统一的规范,致使高校等执收单位非税收入管理上可左可右、无所适从,随意性较大,最后导致效率欠缺。

现行高校收费实践中,高校收费实行的是“双轨制”,既有行政事业性收费,也有服务性收费。根据现行政策规定,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划归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由财政、物价部门联合审批(并报经人大批准通过),在收费项目、标准和资金管理上国家严格控制;服务性收费则由物价局单独审批。但两者之间并无严格的政策区分界限,收费依据设定和标准制定上都遵循成本补偿和非营利性原则。以培训费为例,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教财[2006]2号),培训费为高校服务性收费,应按照成本补偿和非营利的原则制定,报所在地省级教育、价格、财政部门备案后执行。但在《广西政府非税收人管理条例》释义中,培训费的归属却是事业性收费,而在物价审批中又被列为服务性收费项目,要求使用税务票据。这样只会导致应税收入、非税收人不清,税收管理、非税收入管理不明的效率缺失的结果。收费多头管理和“双轨制”的存在,很容易引起高校收费的混乱,并会导致票据使用、收入核算不规范等问题的发生。比较典型的如一些服务性收费项目,如高校信息网络管理部门的网络信息使用服务费、通信费的票据出现无票可开的现象,财政票据不能用,税务发票不给领的两难境地。

3.部分执收单位、人员管理意识淡薄,政策执行不到位、重算轻管。部分高校政策落实滞后,有些人员管理意识淡薄,认为只要开出正式票据、收上来人了学校财务账,进行合符财务制度的账务处理就行了,不认真分析具体收入项目的性质、归属,以及票据的正确使用,只注意具体的数据核算,忽略管理;部分单位、人员收费积极性不高,导致应收的非税收人拖延、或收不上来,或少收上来,造成部分非税收入流失。一些高校在非税收入管理方面也没有一套有效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致使高校

收费管理乱象难以杜绝。

4.票据使用方面的问题。目前,就我区高校而言,在票据使用上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存在票据使用缺位的现象。随着高校市场化发展的变化,高校的服务性收费项目越来越多。根据这种情况,2006年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所颁布关于规范教育收费的文件中规定,高校收取服务性收费时应使用税务发票。2010年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再一次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拨人经费、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形成本单位收入,不得使用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但却未明确使用何种票据。而该通知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自愿原则提供的服务,其收费属于经营服务性收费,如信息咨询等收费应当依法使用税收发票。与财政部要求相反的是,税务部门对高校有些服务项目收入不予申领税务发票,致使出现了无票可开的困境,给高校事业的顺利开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二是票据使用欠规范、指导不足。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税务发票的使用上。以笔者所在的广西大学为例,票据管理采用的模式是学校财务部门统一向上级财政、税务部门申领、核销,专人管理,除银行代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校财务部门批量处理外,一般日常零星收费,由各学院等校内部门代收,开具有关手工票据。但由于各二层机构使用票据的人员多为兼职,专业知识不足,或者指导不足,因此,票据错开、作废、超期上缴、入账,字迹模糊等情况都有发生。

三是执收单位票据使用模糊。由于经营服务性收费与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项目界定不明致使票据使用不清。2010年财政部关于票据使用的文件中明确规定:经营服务性收费使用税务发票。而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则应当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就广西而言,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即政府非税收入专用收据。呈两难状。

5.高校内部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方面问题。据了解,目前,一些高校内部尚无一套完整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从收费项目立项、申报、票据使用、执收、核算、上缴到监督管理尚无出台成文的管理办法,缺少制度上的指导文件。因而,高校内部存在收费项目拓展透明度不够,指导欠缺,执收、核算比较被动,监管不足等现象。同时,还存在信息化管理进程不足的情况。具体包括:非税收入票据管理信息化不足;收费立项、申报、审批、监督管理信息化不足;非税收入执收和明细管理与核算信息化尚需不断完善以及校园网络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和提高等等。

三、规范高校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措施和对策

鉴于当前财政改革的需要和高校非税收入管理的重要性。为了妥善解决高校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加强和规范高校非税收入管理工作:

1.统一政府非税收入监管体系和规定,是执收单位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减少混乱的根本保证。价格、财政及税务等部门是政府非税收入的相关管理、监督部门。这些部门应当加强联系与沟通,对非税收入的内涵、性质、具体范围、收费项目、票据使用等方面的规定和监管统一对接,力戒监管缺失、推诿,避免上级各有关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使执收单位产生混乱。

2.细化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制定非税收入管理的具体办法,提高非税收人实施的指导性。制定一套非税收入管理的具体办法,进一步明确非税收入的概念、具体内容及范围,概念上要明确;性质上要确定,明确规定各类收入的具体内涵、认定部门和认定政策依据。为此,建议财政、税务、物价等监管部门加强沟通、统筹兼顾,制定一个互相衔接和对应的具体办法,统一指导执收单位顺利开展有关事业活动。

3.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优化高校非税收入工作的可操作性。根据现行高校财务制度要求学校各项收入要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因此,学校收费工作相当繁杂、工作量大,建议通过加强校银合作,推广采用高校委托银行代收、学校统一开票核算、集中汇缴财政的收费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既优化和简化了高校非税收入执收及核算工作,又实现了高校收费全额上缴财政,符合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要求,纳入部门预算,统筹安排,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4.规范高校非税收入票据使用管理。票据管理是高校非税收入管理的源头,是高校收入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同时也是财政、物价、审计部门进行检查监督的重要依据。加强票据管理有利于规范高校收费管理工作,保证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从源头上规范高校收入行为。为此,建议按照收入的性质,严格划分财政票据与税务发票的使用范围,非税收入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票据,应税收入统一使用税务发票。严把票据领、用、审核、核销关,督促各高校建立健全内部非税收入票据领用制度,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票据,有效遏制混用票据、超范围使用票据等违规行为。同时,大力推进票据网络化管理,跟踪每一张票据的使用情况,逐步实现非税收入票据管理网络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票据管理人员素质,明确票据有关政策和适用范围,加强与财税部门联系,准确反映业务内容及收费项目的性质,是依法领用正确票据和顺利开展业务的保证。例如,上文中提到的网络管理使用服务和有关后勤服务业务,可以列为科教文化等相关服务业,应该领用服务业税务发票。

第4篇:票据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APT;股票收益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2

一、引言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股市震荡明显,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股市运行特征和收益影响因素也不断发生变化,风险加大,科学决策和获得高收益更加困难,投资者损失惨重,大多抽资逃离,股市低迷,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研究当前背景下股票收益与哪些因素有关、针对性的提出完善股市的投资建议是证券研究人员的动力和责任;是稳定投资者信心、满足投资者需求的需要;也是股市健康有效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APT概述

1.APT由罗斯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建立,它解决了如果所有证券的收益都受到某个共同因素的影响,那么在均衡市场状态导致各种证券具有不同收益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从而揭示了均衡价格形成的套利驱动机制和均衡价格的决定因素。根据套利定价理论,当受多个因素共同影响时,股票收益率具有如下构成形式: R=a+b1F1+b2F2+b3F3+...bnFn +ε。

2.创新之处

主要依据多因素套利定价模型研究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因素,用最新的数据研究,以期得出新的有效结论;以往关于股票收益率的研究大多是用年度和季度数据,本章尝试基于月度数据,不仅能获得更多的上市公司数据,而且结果更详细准确。

三、实证模型的构建

1.样本和数据来源

以沪深300成分股为研究样本,对2010-201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收盘价、成交量、换手率和市盈率与收益率的关系。为保证所选取数据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和合理性,故剔除在2011年后调入沪深300的97只股票和一只*st鞍钢股。经过筛选,符合条件的股票202只。

数据来源:锐思金融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多因素套利定价模型的构建

R=a+b1F1+b2F2+b3F3+b4F4+ε

式中:a为常数项,b1、b2、b3、b4分别为F1、F2、F3、F4的敏感系数,ε为随机误差。R:股票收益率(因变量);F1,F2,F3,F4分别为收盘价,成交量,换手率和市盈率。

四、实证结果的分析

运用SPSS软件处理后,发现四个自变量散点都落在回归直线附近且与因变量呈线性关系。所以本文所选的四个因素与股票收益率线性关系显著,可以进行以下论证。

1.描述性结果分析

表1:模型汇总b

从表1可以看出,相关系数R=0.982,判定系数R=0.965 ,调整的R方=0.957

标准误差很小,说明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较好。

2.方差分析和F检验

表2:Anovab

在正态分布下,假设H0:b1=b2=......=bp=0,则F服从自由度为(p,n-p-1)的F分布。对于给定的显著水平a=0.05是,当F值>Fa(p,n-p-1)时,拒接H0,说明回归方程显著,自变量与因变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表中F值163.582较大,对应的sig(p)为0.000

3.相关性分析

表3:相关性

从表:3看出,收盘价与成交量的相关系数为0.875,换手率与成交量的相关系数为0.968,市盈率和流通股月换手率的相关系数为0.746,单尾单侧检验P值均为0.000,说明相关度很高,该回归方程的效果也很显著。下面进行t检验。

4.回归系数表及t检验

表4:系数a

T检验:

从表5看出四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t检验的t值分别为:22.97、-0.656、-8.577、0.596,sig(p)值近似为0.000,说明四个回归系数都显著有意义。四个因素与股票收益率线性关系显著,回归方程效果很好。回归方程:R=0.301+0.021F1-0.382F2-0.007F3+0.001F4

五、结论和不足之处

(一)结论

1.收盘价对股票收益率有显著的影响,且呈现极大的正相关性,说明现在的投资者进行投资时,收盘价是他们重要的参考因素。

2.成交量与股票收益率负相关。一般来说,在股票价格升高时,投资者纷纷入市,此时股票成交量对收益率有正的影响;股票价格下跌,投资者逃离,股票成交量对收益率负影响。本文选择2010-2012三年的数据研究,回归系数为负,可以看出自从2008年以来中国股市一直处于熊市中,特别是2012年,欧债危机、中国CPI、PPI双双下降,中国政府领导人和证监会主席换届、中日关系紧张等一系列不稳定的局势和利空消息的影响,使的股市一度跌到2000点以下,股市低迷,大多抽资撤离,导致成交量和股票收益率反向变动。

3.换手率正向影响股票收益率,但是影响不大。从回归方程系数可以看出,换手率每变动一个单位,股票收益率才正向变动0.01个单位,从相关性分析看出,换手率和成交量的相关性很高。

4.市盈率与股票收益率显著负相关。市盈率低等于股票回本期短;市盈率高,表明公司收益小,但是股票价格高。一般没有投资者愿意选择高市盈率的股票。

(二)对策建议

从结论看,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1.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时,要关注各种可能影响股票收益的因素,不能仅仅参考一个因素。

2.成交量对价格影响很大,可正可负。当选择成交量作为投资分析工具时,一定要结合经济形势的好坏,减少投资失误。

3.换手率对股票收益率影响不大,而且结果很不稳定,投资者要小心谨慎,识别庄家的陷阱和操盘行为。

4.市盈率是个很好的参考依据,一般进行投资的时候,要选择低市盈率的股票,这样的股票,收益稳定且长期开看相当可观。

5.政府和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股市的监管,加大对各种投资者和证券从业人员的教育和指导,是他们紧跟经济潮流,科学合理决策,从而保证证券市场合理稳定高效的运作和发展。

(三)展望和不足

1.样本和研究区间的局限性。本文以沪深300成分股为样本,以2010-2012年为研究区间,样本覆盖了沪深近六成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基本上能反映股票研究的一些特征,达到研究目的。但剔除掉了一些数据不完整和最近两年刚调入沪深300的股票,时间上只研究了近三年,可能会影响结果。

2.客观环境影响。由于中国股市处于不断的发展完善当中,加上当前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股市波动较大,经济形势随时都在变化,会影响结果的精确性。

参考文献:

[1]FAMA FRENCH.The cross2 section of expected stock returns[J].Journal of Finance,1992.

[2]苏宝通,陈浪南.公开信息与股票回报率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4(17).

[3]李训,曹国华.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0).

[4]陈婧,徐洪峰.我国股票收益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8(02).

[5]王涛,华阳.关于股票收益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对沪深两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12(10).

第5篇:票据管理论文范文

一、票样的使用与管理流程

由于票据产品的用纸多为压感纸、热敏纸,票样在传递使用中容易被压,造成票面产生划痕、污渍、变色,影响票样的使用功能。因此票样不适于反复传递使用,当次使用过后即可归档存管,同时在当次生产过程中留取新的票样,用作下次生产的传递票样。不同形式或类别的票样因其使用功能不同,生产过程中流转的途径也不相同,有贯穿于生产过程的传递票样的主流程,也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票样的衍生流程,为了保障使用的通畅及质量的可追溯,任何形式票样的使用与管理都应该呈闭环式流程(如图1)。1.传递票样的主流程业务部门下达业务通知单时,将客户提供的原稿或票样一同交付给生产管理部,由生产管理部核查后随生产施工单一起下达至生产车间;经由制版—印刷—配页—装订各工序使用后,由车间管理人员归档保存。2.制版环节票样的使用与传递⑴对于新项目,原稿和传递的原票样都是制版的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在依样制作完成后,需要出新的样稿让客户最终确认,与原稿一起归档保存在制版部;当新样稿可替代原票样向下工序传递时,可将原稿和原票样整理归档,保存在制版部。⑵对于二次追印的活件,传递下来的原票样是检查原电子文件或软片的依据,应随印版一起向下一工序传递。3.印刷环节票样的使用与传递⑴由制版传递而来的票样作为检查印刷各要素的依据,向下一工序传递。⑵把印刷开机样作为当次印刷的标准样张,由印刷机台自行存档保管,以便对质量进行追溯管理。⑶印刷的新票样,经质检部检验后交给业务部,由业务部交付客户或归档保存。4.配页环节票样的使用与传递⑴成品是本票时,配页是过程环节,原传递票样在使用后继续向下一工序传递。⑵成品是电脑票时,配页即是生产的最终环节。原传递票样由生产车间收回,归档保存;同时留当次生产的电脑票样,经由质检部检验后交业务部归档保存,作为下次生产时的票样进行传递和使用。5.装订环节票样的使用与传递装订是票据生产的最后环节,原传递票样由生产车间收回,归档保存;同时留当次生产的成品票样,经由质检部检验后交业务部归档保存,作为下次生产时的票样进行传递和使用。

二、票样使用与管理的规范

1.业务部下达票样时需在票样上签名并标注日期。2.生产管理部需对票样进行检查,随生产施工单一并下达给生产车间。3.在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使用票样时需妥善保管,不能折叠、损毁、污脏,本工序使用完后应与生产施工单一起放在专用的透明文件袋中向下传递。4.上下工序交接时,下工序应检验上工序对票样的使用保管状况,并在交接记录表上登记并签字。5.如遇上下工序都需使用同一票样的情况,则由车间当班主任负责协调。6.制版时使用的原稿,无论电子文档还是纸质原稿都是制版的基础依据,都应进行妥善保管。①电子文档需建立客户专用文件夹,或按时间段建立文件夹,将电子稿存储在对应的文件夹内保管;②纸质原稿如需要向下一工序传递,则按票样传递要求进行传递。若只作为制版依据,不需要传递到印刷及印后工序时,则可将纸质原稿收存于档案袋或文件夹中,并做标签,标明客户名称、日期、生产作业单号等信息,由制版部自行保管;需返还客户的原稿和样张,则由业务部在制版部签字领取。7.制版的新样张,无论是黑稿还是彩色样张,不需要向印刷及后工序传递时,要及时收存于档案袋或文件夹中,并做好相应的标志,由制版部自行保管;需要作为当次生产的票样向后工序传递时,应在新票样上标记生产单号及日期,按票样传递规范向下工序传递。8.印刷的开机样需由质检部、印刷车间当班主任、印刷机长三方共同签字确认;由当班印刷机台归档保存。9.印刷生产新票样时,应尽量避免印刷监制章,喷码的票号要注意归零。10.配页留取新电脑票样时,所打号码也应归零。11.为确保新票样的安全使用,在印刷、配页、装订过程中生产出的可替代原票样的新票样,均需经过质检部检验、签字,并在票面上加盖较为明显的“票样”印戳,由质检部返还给业务部,归档保存或交付客户。12.由生产车间保管的传递票样,以及各个生产工序保管的过程票样,需要定期统一销毁,时间周期通常为一至两年,并作好核销记录。票样的管理与使用涉及到客户方、业务部、生产管理部、质检部、生产车间、作业机台等多个相关方,只有各个部门共同对票样进行规范的使用与管理,票样才能对产品的生产与质量起到指导作用。

作者:陈小琪

第6篇:票据管理论文范文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由此而引起的委托关系造成了经营者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激励性股票期权制度曾经被认为是解决该问题的方法,20世纪末在美英各国获得迅猛发展,并被认为是“硅谷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从2006年开始席卷美国上市公司包括苹果等国际知名企业在内的“倒签股票期权”丑闻使得人们对被喻为“金锁链”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产生了严重质疑。尽管SEC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执行官的薪酬,特别是股票期权计划,同时《萨班斯法案》也要求公司及时报告授予股票期权的条款,但是SEC也承认防止此类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起步较晚。证监会2005年印发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允许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截止到2008年部份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并实施了股票激励。与股票期权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相比,我国外部的法律环境、市场完善程度,内部的公司治理都比较薄弱,那么在这样的制度环境背景之下,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有效性是否会大打折扣呢?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不但没有起到激励的作用,反而沦为公司高管攫取私有收益的新工具。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利用1964年至1981年间73家美国最大制造业企业461名经理人的数据来研究经理人业绩与经理人报酬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经理人现金报酬及总报酬与公司股价业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Jensen和Murphy(1990)进一步研究表明:股东利益和管理人员激励薪酬的多少之间只有一种非常微弱的联系,理论所阐释的关于股基薪酬的激励效果在现实中并没有得到实现。在Jensen和Murphy研究的基础上,Haubrich在1994年对他们的理论进行了修正。Haubrich认为可以在理论中假定管理人员的风险偏好因素,只要给管理人员一个适中的符合现实状况的风险偏好或者风险回避系数,Jensen和Murphy提出的所谓弱相关性是和机构理论相一致的。Hall和Liebman(1998年)在研究管理人员薪酬和股东财富间的相关性方面又有了重大发现。与其他的薪酬方式相比较,股票期权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激励方式。Liang和Weisbenner(2002)利用1500家公司1996年至1999年间的期权赠与与数据研究发现,经理人来自股票期权赠与的报酬占总报酬的比重从1996年的43%增长到1999年的62%;对CEO及其他经理人的期权赠与都有着显著的正的报酬―业绩敏感度。如Hall和Murphy(2003)指出,直接将期权赠与和后续公司业绩相连的经验证据在很大程度上尚无定论,设计和检验关于期权赠与是如何影响公司业绩的正确实验仍是本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机会。Murphy(1999)也曾指出,总体上经验证据与基于股票的激励是经理人行动和公司业绩的重要驱动因素的假设是一致的;但仍然没有什么直接证据表明,更高的报酬―业绩敏感度能带来更高的股价业绩和公司可以从期望从引入更激进的基于业绩的报酬计划中得到回报。

(二)国内文献

国内最早介绍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是孙礼照(1994),但仅讲述了一些简单概念,并未进行深入研究。此后,对西方股票期权激励作用的介绍逐渐增多起来,并同时侧重了其对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治理和特别是上市公司经理人激励的借鉴意义。张云(1999)、汪伟农(1999)等的研究成果就代表了这一主流倾向。从2000年开始,一些学者开始深层次地分析股票期权制度,并且把中美两国实施股票期权在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差异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使得问题的研究得到深化。例如黄维德等(2000)、程俊杰等(2000)从人力资本产权理论、风险理论、专家组合理论等方面研究了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顾慧慧(2000)则依托现代企业委托理论,从中国企业改革具体背景出发进行分析。随着“安然”事件的爆发,股票期权的弊端开始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随着美国学界开始质疑股票期权,我国学者也开始了系统全面的思考,进入是否应该推行股票期权的讨论阶段。张维迎(2005)分析了我国实施股票期权尚缺的一些前提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经营者产生的市场化机制、董事会能代表利益、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股票期权操作的法律依据等,认为实行股票期权的时机还远远未到。

三、我国实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现状分析

(一)股东大会未发挥作用

从表(1)中可以发现,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为进行审议表决《股权激励计划(草案)》而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平均只有121.6人到场,剔除到会人数最多的宝新能源,平均仅仅有18.5人。这些人所代表的股份总额平均占总股份的58.102%,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达到了32.324%,超过了出席会议的股东表决权的半数。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第一大股东实际上已经控制了股东大会的一般决议。如果再与其他的大股东合谋,就可以利用股东大会名正言顺的通过任何决议,而不用考虑这项决议是否有利于剩余的46.3%的中小股东。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每家公司股东大会表决任何一项董事会的提议,基本上都是100%的通过。在这种情况下,大股东很可能会通过“隧道效应”转移上市公司的资产,从而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正如谢德仁(2001)所指出的,若大股东采用“常驻匪帮战略”的话,剩余索取权就会有实质的重要性,这是理性的大股东一般在正常情形下是不会掠夺小股东的。但是如果大股东采用“流串匪帮战略”,剩余索取权并不重要,因为通过直接掠夺来获取财富,在数量上大于、在速度上快于通过分享剩余索取权来获取财富。这时候重要的是剩余控制权。并且尽管大股东实际上采取“流串匪帮战略”,却要设法尽力隐藏,而以采取“常驻匪帮战略”的假象来欺骗现有和潜在的小股东和债权人,期盼欺骗的时间尽可能长久,以便安全、高效地掠夺尽可能多的财富,会计信息失真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董事会成为大股东的一言堂

董事会应该是全体股东利益的代表,董事们对股东具有法律上的诚信责任。但是在我国股东大会在被大股东操纵的情况下,选举出来的董事一般也就只能代表大股东的利益,唯大股东马首是瞻。大股东和被选举出来的董事们之间也存在委托关系。为了使人即董事们更好地为大股东的利益服务,这些董事很多都在控股母公司担任要职,并且不在上市公司领取任何报酬。从表(2)可以看出,在这15家上市公司中,董事领取报酬的比例平为0.848,在关联公司领取报酬的比例高达0.279,而纯董事即仅为董事会成员不担任其他职务领取报酬平均比例只有0.538,也就是说有一半的纯董事是属于零报酬。伊利股份和康恩贝的独立董事既在上市公司领取报酬,又在关联公司领取报酬,其独立性很值得怀疑。董事的零报酬使得董事和上市公司的利益实现了隔离,使其并不关心上市公司的业绩,所关注的唯一焦点就是如何为大股东服务,甚至不惜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这样大股东也就完全控制了董事会。

(三)经理人操纵股价

从表(3)可以发现,有4家公司截至到2008年11月20日的股票价格已经低于行权价格,与2007年12月28日相比,价格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大幅缩水。而第二批实施股票期权的26家上市公司,由于在大盘处于相对高点的5000点左右制定行权价格,行权价格普遍高于处于1200点左右制定行权价格的第一批上市公司,截至到2008年11月20日,已经全部跌破行权价。而这轮股市的大跌更多的是受宏观因素的影响,与企业特定风险关系并不大。行权价格低于市价,经理人就会消极放弃行权,股票期权激励也就无从谈起了。面对巨大的股市风险,经理人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操纵股价行为。据统计,15家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有13家股价在股票期权公布前后股价出现了V型结构,这很有可能就是经理人操纵股价的结果。同时为了压低行权价格,多家上市公司大规模的资本公积转增股份、派送股票红利等行为。从表中,可以看到有12家上市公司通过这种行为达到了降低行权价的目的。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从我国目前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上市公司的现状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外部法律环境、市场完善程度还是内部公司治理都很薄弱,在这样的制度环境背景下,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有效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H: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前后,企业绩效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DEA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由Charnes、Coopor和Rhodes于1978年提出,该方法的原理主要是通过保持决策单元(DMU)的输入或者输入不变,借助于数学规划和统计数据确定相对有效的生产前沿面,将各个决策单元投影到DEA的生产前沿面上,并通过比较决策单元偏离DEA前沿面的程度来评价它们的相对有效性。DEA方法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以凸分析和线形规划为工具的一种评价方法,应用数学规划模型计算比较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效率,对评价对象做出评价,它能充分考虑对于决策单元本身最优的投入产出方案,因而能够更理想地反映评价对象自身的信息和特点;同时对于评价复杂系统的多投入多产出分析具有独到之处。DEA对于每一个决策单元DMUj都有相应的效率评价指数:hj=■=■,j=1,2,…,n。如以第j0个决策单元的效率指数为目标,以所有决策单元的效率指数为约束,就构造了如下的CCR模型:maxh■=■;s.t.■?燮1,j=1,2,…,n,u?叟0,v?叟0。为了讨论和计算应用方便,进一步引入松弛变量s+和剩余变量s-,将上面的不等式约束变为等式约束,可变成:min?兹;s.t.■?姿jxj+s+=?兹x0;■?姿jyj-s-=?兹y0;?姿j?叟0,j=1,2,…,n,?兹无约束,s+?叟0,s-?燮0。

尽管DEA方法有很多优点,但DEA方法存在两个不足:第一,评价指标体系完全由评价者主观决定,缺少科学性,这使得DEA方法的客观性大大减弱;第二,由于DEA在实际操作中要求被评价的对象数量要大于等于输入指标与输出指标数量之和,这就使得在评价对象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人们无法选取更多的指标来代表足够多的信息。为了解决DEA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上述两个问题,人们将因子分析与DEA相结合,先选出数量较多的备选指标,然后用因子分析从中提取出少量、新的评价指标,以增强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上市公司绩效综合指标体系构建

西方学者一般采用托宾Q来表示公司价值,这与欧美各国相对完善的资本市场所分不开的。由于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属于弱势有效市场,托宾Q并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公司的绩效,所以国内学者一般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或者将托宾Q和ROE相结合来表示公司绩效。无论是单纯的采用ROE还是将托宾Q和ROE相结合,评价企业绩效的指标都略显单薄,不能够全面科学的评价企业的绩效。因此本文选取了分别表示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的11个指标,作为输出指标,全面系统地评价企业的绩效。另外本文选取了总资产、所有者权益、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股本、营业成本、营业成本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等12个指标作为输入指标。指标如表(4)所示。

五、实证结果分析

(一)因子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于CCER金融研究数据库,部分缺漏数据根据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予以补全。由于本文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指标较多,且单位不一,因此数值差距可能非常大,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对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即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后,运用SPSS12.0软件对企业绩效进行了因子分析,得到了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5)、表(6)。

(二)DEA效率评价

本文利用DEAP2.1进行DEA处理,因为DEAP2.1只能处理非负数据,因此需要对输出数据和输入数据的公因子进行极差变化公式进行处理,处理后DEAP运算结果见表(7)。从上述实证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股票期权激励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从表(7)中可以看到,在2006年未施行股票期权的时候,共有8家上市公司达到了DEA有效,而当施行股票期权后,反而仅仅有4家上市公司达到DEA有效,并且这4家上市公司也仅仅广州国光一家上市公司在2006年为DEA无效,2007年为DEA有效,另外其他5家公司在2006年为DEA有效,到了2007年反而成了DEA无效。这充分说明了在各种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股票期权激励很难在我国上市公司取得成功。二是股票期权激励刺激了高层管理者过度投资。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经理人作为风险厌恶者,没有积极性去投资一些在他们看来风险较大,但是对于风险中性的股东而言却完全可以接受的项目,所以很有必要对经理人进行股票期权激励。但是在我国,经理人并不是完全的风险厌恶者,相反很多却是风险爱好者,此时对其进行股票期权激励,只能是经理人更加变本加厉,投资一些风险过高的项目,即使这些项目的NPV可能为负。从(表7)中可以看出,2007年规模收益递减的公司为9家,而在2006年,只有6家存在规模收益递减的情况。并且这9家公司之中,在2006年有4家并非规模收益递减。

完善的股票期权激励必须是建立在有效的监管之下,如果约束不足,激励过大,会造成管理层不用付出太多努力就能达到目的,这必然损害原有股东的利益而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中高管往往既代表大股东利益,又负责公司经营。此时如果在股票期权激励问题上缺乏严格的外部监管,那么股票期权激励就容易演变成被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者获取更多个人利益同时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工具。

参考文献:

[1]谢德仁:《经理人激励与股票期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谢德仁:《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7篇:票据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管减持;创业板;事件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0-0099-04

作者简介:赵玉焕(1973-),女,山东巨野人,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创业板被称为“中国的未来”,但是未来既令人向往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帷幕拉开。运行两年来,创业板股票已扩容至278只。据Wind数据库统计,创业板指数自2010年6月1日推出以来,曾经一路上升至1239.6的高点,但是截至2011年10月31日收盘创业板指数仅为796.6点,距最高点下跌了35.7%,28家好中选优的首批创业板股票中,24只已经破发。在我国,新兴的创业板有过辉煌的成绩,也因为这样那样的不足遭到诟病。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创业板高管减持的问题。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8月30日,共有112家创业板公司发生629次高管减持。而相对于大量的减持操作,高管增持却显得寥寥无几。

高管减持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创业板广大投资者关切的问题。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event study)对高管减持对创业板股票市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对创业板股票市场对高管减持的反应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规范高管行为和股票市场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一、文献综述

国外对内部人交易的研究开始很早。Manne(1966)从两个角度论证了内部人交易对证券市场的积极影响。一方面,内部人交易可以促使股票价格反映更多信息,从而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内部人交易可以改善内部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关系,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Myers and Majluf(l984)认为公司管理者相对其他投资者而言拥有信息优势,他们掌握最全面的公司经营情况,对公司的发展前景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能利用未公布的信息,在市场未反映出信息之前买卖股票获得超额收益。Eyssell(1990)研究发现,掌握较高级信息的内部人相对于掌握较低级信息的内部人买卖公司股票的获利能力显著不同。一般情况下,职位较高的管理者的信息优势更加明显,更有可能先于市场做出反应获取更大的收益。Aboody(2005)实证分析表明外界投资者与内部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内部人交易获得的超额收益越大。这些研究都支持了内部人交易获得超额收益主要依靠其拥有的信息优势这个观点。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得相对较晚,创业板存在的时间较短,因此对创业板高管减持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高管套现与公司治理的研究上。

邬国梅(2008)认为高管套现反映出我国股票期权制度存在很大的漏洞,投资者在面对高管辞职套现时会采取用脚投票的策略,从而转变投资者对实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公司的态度,进而对上市公司的融资造成负面影响。

胡建平(2008)从市场层面研究了高管辞职套现的原因,认为主要原因是股票市场效率低、定价功能失调。市场要达到有效必须具备两个重要前提:一是投资者必须具有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并据此正确判断证券价格变动的能力;二是所有影响证券价格的信息都是自由流动的。而我国目前投资者结构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个人投资者极不成熟并且信息流动不畅,因此市场效率低下,不满足市场有效的条件。

皮海洲(2010)从高管角度分析了高管辞职套现的原因,认为创业成功后高管开始选择享受生活,或者打算另起炉灶争取更大的利益,因此创业板的高估值极大地诱惑着高管套现的冲动。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职业经理人与财务投资者,在达到目的后按预定计划撤离。

李锦文(2011)通过对高管减持分别与“三高”现象、公司业绩、高管离职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高管离职主要目的是为了减持;高管减持与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投资回报率呈现负相关关系;发行价与高管减持意愿呈现正相关关系;信息技术业高管减持意愿最强。

于海林(2011)对高管增、减持过程中的盈余管理及其经济后果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管在增持或减持上市公司股份过程中会进行盈余操纵,即上市公司高管为了增持股份,会尽可能进行向下的盈余操纵,从而使得其增持股份的成本较低;如果上市公司高管为了减持股份,会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使得自身收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对创业板高管减持的研究,目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更多的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事件研究法对高管减持对股市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为政府规范创业板市场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二、创业板高管减持对股市影响的分析

(一)数据样本

本文从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布的创业板市场数据获得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变动情况,选取从2010年11月至2011年8月30日期间存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减持公司股份的11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629组减持数据为原始样本,从Wind数据库中提取相关个股及股指的数据:减持变动日期、减持高管人员姓名及职务、减持数量、成交均价、变动比例等。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对创业板高管减持进行研究,以减持变动日期为中点,选取前后各30个交易日作为事件窗口进行观测,因此本文剔除了不能获得事件窗口期内完整数据的样本。此外,为了更显著地观察高管减持对股市变动的影响,本文选取减持股份数量大于100000股的减持数据作为最终样本,经过筛选获得38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168组减持数据。

(二)研究方法

假定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了一组样本容量为N,发生高管减持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公司。同时将个股发生高管减持的日期设置为0,本文将事件的窗口期设定为高管减持前后各30个交易日,估计窗为高管减持前第30个交易日至高管减持前第5个交易日。

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解禁前后的30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格记为Pi,t,i表示第i家样本公司的股票,t代表第t个观察日:其中t=-30,-29,…,-1,0,1…,30。

为分析高管减持对股市的影响,计算步骤如下:

1.样本个股的超常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为了评价事件的影响,本文需要度量超常收益率,异常收益率是事件窗口期间股票的实际收益率与正常收益率之差,即:

本文在计算时扣除了样本停牌的情况,增加了结果的合理性。

在市场有效的前提下,如果事件对股票市场没有影响,则累积超常收益率为零;如果超常收益率为正,我们可以推论事件对股价有正影响;如果超常收益率为负,我们可以推论事件对股价有负影响。

(三)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对总体样本共38支创业板股票的168组减持数据,选取事件日前后30天作为窗口期,计算获得总体样本在窗口期为[-30,30]内累积超常收益率CAR的时间序列,如图1所示:

图1 样本总体在窗口期内的累积超常收益率CAR

总体来说,在高管减持前30日至前20日里,累积超常收益率呈下降趋势,而在高管减持的前20日到前10日,累积超常收益率呈上升趋势,从前10日到前3日超常收益率在-1%~0%区间小幅波动,临近高管减持的前两日,累积超常收益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提升,并在高管减持事件日附近突破1%达到最大值。在高管减持日之后的5日内,累积超常收益率出现了迅速的下降,在5日以后转为缓慢下降的趋势。

在得出总体趋势之后,本文将事件窗口期进行拆分,分为[-20,-5],[-5,5],[5,30]三个窗口期,以更好地分析在不同时间区间内的变动幅度,并且将样本股票的窗口期再根据大盘趋势分为上涨行情和下降行情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累积超常收益率的变化在样本总体、上涨行情样本和下跌行情样本中的变化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即在窗口期[-20,-5]CAR呈现出递增趋势,-5日时的CAR为正;在窗口期[-5,5]区间内CAR先呈现出正值且递增趋势,在事件日之后CAR呈递减趋势;在窗口期[5,30]区间CAR呈现出递减趋势,30日的CAR为负值。

由本文的累积超常收益率计算公式可知,如果在事件的窗口区间内没有特殊的事件发生,CAR的值应该接近于0。然而实证结果却表明,无论在整个事件间窗口区间还是拆分后的窗口区间内,CAR的值都显著不为0。可见高管减持事件对股票价格的变动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在区间[-20,-5]内CAR呈现出递增趋势且最终为正值,可以说明上市公司高管在进行减持时点选择的时候,除了考虑相关法律条款的约束之外以及大盘趋势的因素之外,还会考虑所持股票在短时间内的价格变动,高管通常会在所持股票短期行情较好的前提下进行减持操作。

由于[-5,5]窗口区间内累积超常收益率CAR变动情况较为复杂,为方便分析列出了每日的CAR变化值。将该窗口分为两段进行分析:[-5,0]呈递增趋势,[1,5]呈递减趋势。高管减持前5日,CAR为正值且递增并且在高管减持前一日达到最大值。由此可见,上市公司高管在减持时所获得的收益是这时期内的最高收益,同时将风险转移给了其他投资者。而在高管减持后第5日,CAR迅速下跌,说明股票市场对该事件做出了负面的反应,可以理解为其他投资者用脚投票表达对高管减持的不满,导致了股票价格的下跌。

在[5,30]窗口区间内,累积超常收益率CAR保持负值递减的趋势,说明在高管减持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对该股票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对比上涨行情和下跌行情的累积超常收益率CAR,我们发现下跌行情的CAR数值高于上涨行情的CAR数值,高管在股市下跌行情进行减持所获得的超常回报高于上涨行情所获得的超常回报,说明高管在熊市里减持把更多的风险转嫁给了其他投资者。

三、结论

高管减持事件对股票价格的变动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并且高管在减持时点所获得的收益是事件窗口期内的最高收益,高管在减持获得收益的同时,将风险转移给了其他投资者。自高管减持后,股票市场对高管减持做出了负面的反应,可以理解为投资者用脚投票表达对高管减持的不满,导致股票价格的下跌。

高管减持暴露出创业板存在的一些问题:股权激励失效以及创业板股票估值过高与经营水平不相符等。对此政府可以通过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建立严格退市制度、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以及相关法规制度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创业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Manne,H.Insider Trading and the Stock Marke[M].The Free Press,1966,New York.

[2]Myers S.C.,and Majluf N.S.,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Working paper,Massachusetts Institution of Technology,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1984.

[3]Eyssell T.H.,Corporate Insiders,Toehold Acquisitions and Information Leakage: Do Insiders Tip Their Hands?[J].Akron Business and Economic Review,1990,21(l):90-103.

[4]Aboody D.,Hughes J.and Liu J,Earnings Quality,Insider Trading,and Cost of Capital[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5,43:651-673.

[5]邬国梅.对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减持现象的反思[J].现代管理科学,2008(12).

[6]胡建平.高管辞职减持的分析与防范[J].现代管理科学,2008(8).

[7]皮海洲.高管辞职减持的五大原因[J].武汉金融,2010(10).

第8篇:票据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客运专线 收益管理 差别定价 存量控制 EMSR

中图分类号:U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6-154-02

1 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逐步建立与完善,随之而来的则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出行需求作为生产生活的附加需求也逐年增加。运输市场各种运输方式的竞争要求运输产品的品质不断提高,旅行的快速性、舒适性和经济性也成为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客运专线执行的是政府定价体制,政府具有运价的决定权,并对票价有高度的管理权限。现有的定价体制和票额分配方法制约了我国铁路运输尤其是客运专线运输的发展。客运专线客票定价和销售策略时,应充分考虑客运市场的复杂性与需求的多变性,根据线路、季节、客流规律等科学决策,使其既符合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又有利于国家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国内外航空与酒店等传统的运输或服务行业中,收益管理的思想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将收益管理理论引入到客运专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2 收益管理概述

2.1 收益管理的概念

收益管理理论起源于美国的航空业。收益管理又称价格弹性管理,主要通过建立实时预测模型和对以市场细分为基础的需求行为分析,确定最佳的销售或服务价格,其核心思想是价格细分,即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特征和价格弹性向客户执行不同的价格标准。这种价格细分采用一种客户划分标准,这些标准是一些合理的原则和限制性条件。

2.2 收益管理的核心内容

收益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

(1)预测。预测对于任何领域的收益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预测的精度直接通过预订限制来影响收益。

(2)超订。超订问题具有很长的研究历史,而且在收益管理的四个主要内容种中对收益的贡献是最明显的。

(3)存量控制。存量控制是在具有多种价格的产品的基础上,在销售过程中对各种价格的商品实行数量上的控制,以实现收益最大化的手段。早期的存量控制研究是航空基于单航节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该问题被拓展到网络的层面来。

(4)定价。虽然在经济学角度定价已经具有大量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多是从行业水平的基于竞争考虑的定价,而不是从收益管理决策方面来进行的定价。在收益管理方面,综合考虑容量和定价决策的研究更是鲜见。既然价格是决定旅客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定价自然要被当作收益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存量控制和定价方面。

2.3 客运专线应用收益管理的条件分析

收益管理实际上就是将产品以最合适的价格、在最合适的时候出售给最为合适的顾客。对于我国铁路客运专线来说,也就是以最合适的价格、在最合适的时候出售给最为合适的旅客。如果采用收益管理方法得当的话,则应该能够将每一销售周期的可出售座位以最优的价格出售,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

按照运用收益管理所需满足的条件,来分析客运专线的对该理论的适用性。

(1)铁路客运专线所销售的产品是旅客的空间位移,运输产品的数量在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出来以后即确定,且在列车发车后消逝,无法存储。

(2)开行一列客运专线列车的固定成本很高,而多增加一名旅客所多产生的成本与之相比几乎是可忽略不计的。

(3)客运专线目前的座位类型主要由商务座、特等座、一等座和二等座,夕发朝至列车还有软卧和高级软卧,每个等级座位具有不同的价格.

(4)虽然在不同季节、区域、时段不同旅客需求不同时,铁路部门允许客运专线票价可在公布票价的基础上给予一定折扣,只是由于铁路部门缺乏收益管理意识和先进的预测和管理系统,实现车票折扣销售难度大,目前仍执行的是统一的价格。

(5)客运专线旅客在开车前需要进行车票的购买。

(6)购买高等级座位的旅客通常是对票价不敏感的商务旅客,其出行计划往往不会提前太久,而对价格较为敏感的休闲客流或学生客流会尽可能提前订票以确保能够买到低价的车票。所以高价旅客会比低价旅客更晚预订。

由上述分析可知,客运专线运输产品满足运用收益管理的各个条件,所以可以将该理论运用到我国客运专线的管理系统中来。

3 客运专线的差别定价

客运专线的差别定价是根据乘客出行需求的多样性和对价格不同的敏感程度将运输产品即列车上的座位设定有差异的价格的过程。客运专线的市场精细划分就是通过对旅客的行为分析对旅客需求进行分类以便提供差异票价,确定票价差额进而提高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

根据国外现有的差别定价方法,结果我国客运专线的实际情况。可以给出以下几个差别定价的方向:

(1)一天当中不同时段进行差别定价。例如早上8:00以前和晚上21:00以后的列车车票打折销售,8:00~10:00、14:00~17:00的车票全价销售,其他时段视需求情况实行适当的折扣。

(2)根据旅客类型进行差别定价。例如将旅客类型将旅客分为通勤客流、休闲客流、探亲客流等,实行相应的优惠车票。通勤客流可实行月票、季票等票种。休闲客流可推出淡季的特惠车票,探亲客流可推出节假日的往返车票。

(3)根据不同座位席别进行差别定价。目前的座位类型主要由商务座、特等座、一等座和二等座,夕发朝至列车还有软卧和高级软卧,每个等级座位具有不同的价格。

(4)对低票价旅客进行限制。例如对售出的低价票在退票和改签方面做出限制。

(5)对高票价旅客提供更多的服务。例如提供专用候车通道和提前上车等服务。

(6)在运输旺季适当提高票价,引导客流调整出行时间或转向其他运输方式,以保证运输服务质量和运输效率。

(7)在运输淡季降低票价,提高服务质量,创造客运专线品牌效应。

(8)需求方向性较强的线路,不同方向的列车实行不同的票价,来调节运输的均衡性。

4 客运专线的存量控制

存量控制是指为不同的价格水平分配合适的产品数量,是一个基于预订请求的时间和特征来决定其收到的预订请求是该接受还是拒绝的过程。那么,座位存量控制就应该是根据未来某列或者某天开行的列车上的座位数量,对不同票价等级的客票进行分配和销售控制的过程。存量控制机制一般分为两种:非嵌套控制机制和嵌套控制机制。

存量控制是一种完全由企业控制的收益管理技术。常见的存量控制的决策变量有一下四种。

(1)预订限制:指为每一个价格等级设定的预订限额,即该价格等级最多可以出售的产品数量。一旦售出的产品数量超过预订限制,即关闭该价格等级。

(2)保护水平:指为某一类或某一部分顾客需求预留(保护)的存量。

(3)竞标价格:指根据剩余产品数量和剩余产品销售时间确定的一个价格阈值点。如果产品的价格高于该竞标价格,则接受预订需求;否则,拒绝需求。

(4)机会成本:指单位产品在当前销售而未能在未来出售的机会成本。若产品价格高于该机会成本,则接受预订需求;否则,拒绝需求。

5 差别定价和座位存量控制的联合模型

一列客运专线列车上通常有多种票价等级的座位,列车从始发站到终点,一般要经过多个站点,购票过程就是一个多座位票价等级的网络座位控制过程,本文建立一个客运专线的差别定价和座位存量控制的联合模型,依据价格和存量情况调节需求量,在允许的范围内制定不同的价格并通过座位存量控制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5.1 符号说明

(1) m表示区间数,则OD数为,区间的编号用i表示,OD的编号用j表示;

(2)表示各个OD占用区间的情况,若第j个OD占用第i个区间,aij 取1,否则aij 取0;

(3)T代表总的售票天数,t=1代表售票的第一天,t=T代表最后一天;

(4)ptj表示第t天,j的价格。所有产品在第t天的价格用向量Pt表示;

(5)ctj表示第t天,j的存量。所有产品在第t天的存量用向量Ct表示;

(6)dtj(ptj,ctj)表示第t天,j的价格为ptj,存量为ctj时的需求量。所有产品在第t天的需求量Dt(Pt,Ct)用向量表示;

(7)pj,pj分别表示j的票价上限和下限。

5.2 定价规则

(1)同一个OD的票价,越接近发车时间,票价越高

(2)在同一天,OD的距离越长,票价越高。表示j的长度,是确定的:

若>,则>

(3)票价是递远递减的。即OD越长,票价率越低。也可以解释为长区段的票价小于其组合区段的票价。

(4)长区段的票价大于其组合区段减去任意区间的票价

(5)票价取值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i∈j

5.3 需求函数

对于乘客来说,其需求只与票价有关,dtj=f(ptj),而铁路部门制定票价应该根据旅客需求和座位存量来制定,所以乘客的需求应该与票价和座位存量有关系,dtj=f(ptj,ctj)。

差别定价和座位存量控制的联合模型模型:

目标函数为:

Jt((Pt,Ct)=maxPtDt

=max[ptjdtj]+Jt+1(Pt+1,Ct+1)

约束条件为:

Dt=Ct-Ct+1

JT+1(PT+1,CT+1)=0

Jt(Pt,0)=0

>,则>

>-

pj

i∈j

Ct≥0

6 结论

本文基于收益管理的方法,加入铁路票价制定的基本原则,建立了差别定价和存量控制的联合模型。可以运用matlab编程求出不同预订时期的票价和座位预订限制数量,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但是由于铁路网络的复杂性,当线路区间较多时,计算机运算时间会呈几何级数增长。本方法对预测的依赖程度较高,动态调节性不理想,也是此领域未来有研究的方向。

在客运专线领域使用差别定价既能有效吸引既有铁路线路的客流,提高客运专线的上座率;又能使得既有线能力得到释放,将释放的客运能力转化为货运能力,改变铁路部门长期利用货运盈利弥补客运亏损的状况。具体如何将该理论根据客运专线的特殊情况进行改进是更值得深入研究地问题。

参考文献:

[1] 周晶,杨慧.收益管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姜彬峰.铁路客运座位控制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3] Abe,I.S.M..Revenue Management in the Railway Industry in Japan and Portugal:A Stakeholder Approach.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7.

第9篇:票据管理论文范文

一、托宾Q套利机制简介

根据“托宾Q套利机制”的运作机理,即:“对于任何事实上正在被生产的可再生性资产来说,Q的正常均衡值为1。如果Q值大于1,则会刺激投资,从而使其投资超过重置和正常增长的需要;如果Q值小于1,则会抑制投资。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最终Q比率在1处获得均衡,正是无套利原则的要求。对于股票市场来说,Q值大于1时,意味着股票的价格高于股票的价值,从而使企业投资后进入资本市场变现成为一种套利机会;反之,Q值小于1,则意味着股票的市场价格低于内在价值,从而使市场并购行为较之于直接设立企业更为合算。”而我国目前大部分的上市公司的托宾Q>1,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渐进行,市场进入全流通状态,实物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套利机制逐步形成。但是由于限售股的解禁改变了供求关系且大小非的持有者均是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其对公司的价值比公众投资者了解的更多。因此,当实物资本向金融资本市场流动并套利的情况下,一旦股票价格远远高于股票的价值时,其便会很清楚股市存在着泡沫,进入股市的风险过高,而导致资本从金融市场流向实物资本,使得股票市场价格向其价值回归,最后股票的市场价格围绕股票的价值上下波动,基于此提出假设:股票市场进入全流通的情况下,股票的市场价格向股票的内在价值有回归趋势,即完全流通的市场是更有效的市场。

二、F-O模型的简单介绍及改进形式

股票在中国发展虽然年数不多,但从世界来看股票理论已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就股票的定价理论和方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做出很多贡献,创出很多具体的定价理论和方法。本文利用改进后的F-O股票价值计算模型,对股票的内在价值做合理的测算。F-O模型肯定了传统的股利贴现模型的合理性,即公司的股权价值(vt)由无风险利率贴现的未来股利的现值所决定,该模型说明投资者投资股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对未来股利的索取权,对于投资者来说未来现金流就是自己未来获得的股利,而股权价值应该是投资者所能获得的所有股利的现值,其表达式为:

该模型也就是所谓的DDM(dividend discount model),其中,vt表示t期股票的内在价值;E[Rt+i]表示t期股票的预期股利收益;k表示t 期股票的预期股利贴现率或资本成本。在F-O 模型中,会计收益(xt)被分为正常收益(xtn)和剩余收益(xta),即xt=xtn+xta,则正常收益可表示为xtn=kt×bvt-1,相当于资本成本;剩余收益可表示为xta=xt-kt×bvt-1,是公司扣除资本利息后留下的收益。另外F-O 模型的提出还基于一个重要的会计假定,即Ohlson (1995)提出的账面净资产会计收益与股利之间满足净剩余关系(Clean Surplus Relation,简称CSR),其公式表示为:

bvt=bvt-1+xt-Rt(2)

其中,xt表示t时期的会计收益;bvt表示t期账面净资产,即扣除股利后的本期会计收益等于本期期末净资产与期初净资产账面价值之差。股票的内在价值用t期的会计账面资产和预期的未来会计收益来表示:

vt=(3)

用n表示上市公司能够获得超额收益的年限,并且用平均净资产收益(ROE)和平均资本成本(k)作为投资者的预期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成本,根据假设就可以用第t年的净资本表示以后任何年度的预期净资本净,根据假设结合CRS关系可得:Et[bvt+n]=(1+gt)n×bvt,Et[ROEt+i]=ROEt。用g(g=)和ROE(ROE=)分别表示净资产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则股票的内在价值可表示为:

vt=bvt+[1+][1-()n]×bvt(4)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股票价值的公司的财务指标主要有企业的净资产、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增值率及资本成本。

三、样本选取与建模

由于本文是为了研究在逐步进入全流通市场的情况下,从整体上分析股票的价格变动与价值变动的相关性。样本选取了2000年~2009年间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A股,共1753家。数据主要来自公司历年对外公布的年度报表,这些年度报表均下载自巨灵数据库。本文的研究仅仅以企业能够获得超额收益的年限分别取n为5、10为例,因为n的选取只会影响股票的内在价值的大小而不会影响股票价格和内在价值的相关性,并且由于中国股票市场的Q值是普遍大于1的,如果n的值取得过大,那么Q的值便不符合实际了,所以本文对两者关系的分析时仅以n为5时计算的结果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来判断股票价格相对于其内在价值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找出在全流通市场情况下,股票的价格相对于股票的内在价值的变动情况。

根据F-O模型中的假设,用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增值率作为投资者预期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增值率。结合公司的财务数据,利用股票内在价值测算公式(4),分别以n为5和10时,测算出2000年~2009年上市A股的平均每股的内在价值。同时计算出每股市值,即股票的每股市场价格。其结果见表1所列。 根据表1计算的结果,首先利eviews软件绘制简单的趋势图并进行简单的图形分析,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得出:首先,股票的市场价格波动性较大。从趋势图中可以看出从2000年的13元一直下跌到2005年的3元左右,然后有在短短的两年内回到了原点;其次,上市公司的超额收益年限越长,股票的内在价值越高,图1中表现在v2线位于v1线的上方,但两根线的走势是基本上一致的,这也表明n的取值不影响股票价格与内在价值的相关关系;最后,在过去的十年中股票的内在价值和价格仅在2005年以前出现平稳下跌,即股票市值接近或低于股票的内在价值,如果投资者进入股市是进行价值投资的,从图1中可以知道2005和2008年初期是进行股权的中长期投资的最佳时期。上面仅是针对两者的趋势图所做出的是简单的分析,并不能证明股票的价格与其内在价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下文对股票的市场价格相对于股票的内在价值是否存在某种相关关系进行进一步检验与分析,根据本文的假设和以上的分析构造股票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关系模型:pt=c+bVt+?着。其中,c、b分别表示各变量的回归系数;?着是依赖于股票市值的随机误差项。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以n为5时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验证的。利用eviews6.0针对上面建立回归模型进行最小二乘法的回归分析,其分析的结果为表2所列。从表2中可得到,股票的市场价格变动与股票的内在价值的回归系数为正值,但由于t统计量的值小于2.860(ta/2(0.05)=2.860),且F统计量的值仅为2.458044,统计量的概率为0.155561,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与股票的内在价值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模型的拟合优度仅为0.235039,用股票的内在价值去解释股票的市场价值变动的能力是不够充分的。由此可知股票的价格的上下较大幅度的波动与股票的内在价值的关系并不明显,用股票的内在价值去解释股票价格的变化是不具有说服力的。实证的结果证明了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没有体现出来,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股票市场是缺乏有效性的。

本文通过对2000年~2009年来的A股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与其内在价值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上市公司的股票内在价值对股票价格变动解释力普遍较弱。一是发现股票的内在价值并不是影响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二是股票价格在限售股解禁的前后年度的变动过程中,并未发现其向股票的内在价值回归的现象。我国的股市尚处于成长和发展阶段,股票的价格变动只能在较低的程度上反应股票的内在价值,这个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我国的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较弱。同时,本文是以全部的上市A股作为一个整体而进行分析的,是从一定的宏观面上对股票市场的价格与价值关系的研究,并没有分行业或者对个股进行股票价格与其内在价值变动的相互关系进行局部的对比研究。因此,本文的结论可能对某个行业或者个股没有使用性,在股票市场的局部范围内缺乏说服力,针对这方面的缺陷,待于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理论上,股票的价值是股票投资决策的首要参考标准,投资者追求投资回报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对具有较高价值的股票可以获得更多的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但在我国弱势有效的股票市场条件下,股票的价格和的价值相关性并不明显。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独特性,造成我国股票市场的价值偏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制度不健全、市场不成熟、信息的不对称等。为了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应该强化以下方面的建设: (1)强化股票市场制度建设,完善市场的结构和功能。严格遵守依法治市的原则,通过法律、制度来规范市场的各种参与者,同时各监管部门要严格履行监管职责、提高监管能力、监管技术以及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管力度。在政府方面,要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通过经济和财政的手段对股票市场进行宏观调控。(2)进一步强化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流通性及市场的有效性。信息的不完全对称性是导致投资者对股票的价值判断的片面性、股价远远偏离其价值以及羊群效应的主要原因。并且只有通过加强市场的有效性和信息的流通性,才能减弱重要股东(包括大股东)及资金高度集中的证券投资公司对证券市场的掌控和操纵。(3)强化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质量管理,稳步提升股票价值对价格的影响力度。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从内部机制的角度来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使其符合公司价值增长的需要。同时建立以竞争机制为基础的新股上市制度及具体严格的退市制度,提升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的整体水平。(4)强化对入市资金的严格管理。由于大量的违法违规入市资金的存在(银行违规的资金、证券机构违规透支资金等)加剧了股票市值频繁、大幅的波动。政府应该在制度保证和管理强化方面,严格管制不合理的,产权不清晰的资金流入股市。在全流通市场开启的条件下,我国股票市场如果没有全面的升级,股票的价格依然会存在偏离其内在价值的情况,并存在较大幅度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