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网络基础范文

计算机网络基础精选(九篇)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1篇:计算机网络基础范文

>>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浅析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浅析 计算机网络教学 浅谈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概述 项目教学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探究 借助Wireshark提高“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多元化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的应用 浅谈《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 军队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探讨 中专计算机网络基础课教学方法创新探讨 浅议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学改革 基于探究式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的优化 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探析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 浅析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Wireshark Network Analysis[EB/OL]. [2010-09-26]. .

[4] 耿祥义,张跃平. Java2实用教程[M]. 3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 张振荣,杨林峰,杨锋. 基于探究式教学法的计算机网络原理教学改革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32-34.

Experiences in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ZHANG Hui-xiong, BAI Qian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54, China)

第2篇:计算机网络基础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改革

1高校计算机网络基础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过于简单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高校留给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的课时并不是很多,而课本的学习内容又非常多,也就造成了学习内容与课时不相匹配的矛盾,因此老师对于教学内容多会挑一些重点的进行讲解学习,这就导致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学生只是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的一小部分知识,对于提升计算机基础水平还是远远不够的。其次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应该尽量符合现实应用,为学生在以后的求职工作中打下基础。高校对于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成绩缺乏硬性要求,对于计算网络基础课程合格的标准过低,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产生这门课程不重要,不需要学好的想法。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也会降低,从而影响整个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学习,因此高校提高对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的关注是十分重要的。

1.2教学资源不足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的重点是在计算机网络应用方面,而这一方面的提高需要学生不断的练习,这就需要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能有机会接触计算机网络,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来提高计算机网络基础水平。而高校对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缺乏重视,对于计算机资源的配备也有所欠缺,很多学生只知道一定的理论知识,对于实际操作能力却过于生疏。有些高校由于经费欠缺,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仅仅局限于讲课和老师演示,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不利的,而通过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学习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改变,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学习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

1.3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许多高校教师队伍紧张,有些课程的学习就缺乏专业的老师教学。而计算机网络课程并不是简单的基本操作,学生需要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如果缺乏专业的老师教学,学生就会对知识的学习感到难理解,也会缺少专业的认知,还可能误导学生以后的学习。其他学科的老师代课也会忽略计算机网络基础学习的重要性,对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带来影响,也会慢慢磨灭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高校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的改革策略

2.1教材内容的改革

高校计算机网络内容应注意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课程的实用性。课程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内容应符合时代进步的特性,增强实际操作的重要性,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可以灵活的运用,老师的重点在于关注同学们的掌握情况,让学生真正扎实的掌握学习内容。然而对于教学理论的学习老师不能太过偏重,更要注重学生实践操作的培养,计算机本身就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学科,对于理论化的学习老师可以减少一定的课时安排。教材的内容要注意与时代的发展相匹配,为学生提供新式的教材课本,让学生的学习能够适应时展的需求。增强自己对知识的学习,为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2.2教学模式的改革

现代课堂的教育模式要注重老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增加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同学们对知识的学习充满兴趣。老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课堂学习的高效性。老师在讲解知识点前可以通过检测同学们对于计算机基础的掌握水平,让学生通过课堂多媒体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评估学生的掌握水平,得出学生对知识欠缺的方面,进而对知识的讲解也就有所偏重,既节省了时间还提高了同学们的知识水平。老师注重将讲学内容与实际运用相结合。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计算机课堂上课,教给学生基本的操作步骤,然后讲解课堂中必要的知识点,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验证所学知识的真实性,从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注意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要注重询问同学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然后积极的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收获到最大的知识。课堂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全面。这样对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会提供很大的帮助。

第3篇:计算机网络基础范文

现在很多高校还存在着把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材直接发给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这实际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本身没有经过计算机专业的系统的训练,却要读懂相对比较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知识,这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学习最大的效果的产生在于学习的难度比以往的知识高出一点点,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有着最大的好处的,但是如果把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给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学习的话,这就和看天书一样,摸不着头绪,教育讲究的是实事求是,因材施教,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为其编订符合其学习难度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教材,这样才能使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对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强、对专业知识要求比较严格的课程,这对于许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相对不容易学习的课程,所以其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就具有更大的难度,下面就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重理论而轻实践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具有的特点就是理论性强,也正是这个特点导致了其实践相对较弱,在大量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已经耗费了学生许多的精力,再加上本来就不充分的课时,这导致学生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还是以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为重点,通过对OSI模型的学习和研究为主线,在理论教学上一直保持着这种形式,相应的验证性实验和实际的操作就比较少,按照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这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掌握这门课程的初衷是相违背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知识就是为了能在将来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能够进行实际的应用和操作,但是沉浸在大量的理论知识学习当中使其很难抽出时间进行实践,自然也就培养不出实践的能力,最终对于本身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没学到有用的东西,反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对付理论知识的考试,对自己的专业来说还具有较大的影响。

(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对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本来就不是很详尽,这对于学生自身以及教师来说都存在一定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本来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学习充满了憧憬,但是一旦正式进行上课的时候,其就会发现,由于存在着大量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的欠缺,不可能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而这就要求学生要全面系统的复习计算机基础知识,这就会造成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基础知识的补习上;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师来说同样存在着困扰,一方面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学习积极性,这是让教师喜欢的方面,但是面对非计算机学生参差不齐的计算机水平,在授课的形式上不能协调一致,使得课程目标和计划都不能很好的实行,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得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三)缺乏配套实验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这样理论性比较强,相对比较抽象的学科来说,本来是需要大量的实验的,通过实验学生们才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其中的原理,并且对以后自己的具体操作和计算机网络问题的解决有帮助,但是目前来说,一方面是设备方面的缺乏,造成缺少实验的机会,另一方面就是重视程度不够,课时相对较少,这两个方面造成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缺少实验,理解难度大,学习任务重,解疑答疑等工作相对比较困难,不但给学生们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而且教师的教学工作也不好开展,由于缺乏相关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时间,教师只能在课堂上进行单一的讲授,相对直观的实验来说,不但收效小,对于教师的压力也大。

(四)教材学习难度大我国以往教育的主要着眼点放在了短时间提升国民素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使得我国的知识的传授相对比较死板,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教材对于科学技术的成果的体现不是很及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之间的共享已经成为了可能,这就导致了旧的知识的应用性和吸引力越来越低,但是其长期占据着我们的课本,其不但与时代的发展联系不紧密,并且很多教材缺乏市场的检验,大多为统一采购统一出版物,这对于学生理解运用而言是不利的。相较于国内的教材,国外的教材长时间接受市场的考验,其比较容易理解、学习、运用,对于问题、方法、总结的分析也比较全面,而且还有大量的习题和分析,这正是我国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所需要的,把教学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优势互补已经成为了必要的发展方向。

解决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问题的措施

(一)理论联系实践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期间会出现大量的抽象的专业术语,学起来会让人觉得乏味,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会有这样的感受,因此在进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的时候,就需要我们对于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验的解读,运用实验方式能够让学生们直观的看出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原理,能够把一些重点的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进行印证,这样不但能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对于学生们将来自己动手进行应用的开发也有很大的好处。理论联系实践既是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内在要求,同时实践教学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重点,这些学生不是计算机专业,对于很多理论知识并不需要死记硬背,只要能对其进行理解,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能够知道该怎么操作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教学本来就是因材施教,不能在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中过于严格,这既不符合教学目标,也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这门课程为的就是帮助这些学生建立起清晰的逻辑结构和实践能力,如果不能把握这些课程的重点,这门课就将失去意义。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务部门在制定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时候,要根据这些学生的实际基础,以应用型为主体目标,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立足点,灵活进行教学,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理顺学习顺序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但是其对于基础的兴趣却不是很浓厚,对于实际操作的兴趣往往更浓。计算机网络基础的理论性太强,所以在很多人学习的时候难免会产生畏难心理,从而喜欢去操作时间,因为操作给学生们的空间相对来说更大,学生们也会感觉更自由,没有束缚,因为喜欢实际操作。但是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从简单到容易,从基础到实践的过程,这就要求学 生们在学习的时候要端正心态,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要认真学习,在课堂上及时进行记录,对存在疑问的地方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不要存留疑问,这样才能在实践机会相对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进行高质量的实验,从而增长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水平,对以后在工作学习中的应用才有更大的帮助。

第4篇:计算机网络基础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7-0000-02

1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高职高专楼宇自动化、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重点课程课程之一。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整个课程集中了大量的术语、概念,而对这些术语和概念的理解是学习其他网络知识的前提条件。

计算机网络课程整体要求学生要理解掌握,灵活应用。即要理解相关术语及概念的含义,又要能与实际的应用相互联系。针对此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就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的关系,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网络实践能力。

2 授课过程中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思考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按以往模式主要采用课堂理论教学。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主,按照既定的大纲完成授课,对基本概念的阐述、术语含义的解释是课堂上需要完成的,对于专业课老师来说,本身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这些概念及术语的理解是很轻松的,但是让一个初学者来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和术语那是相当困难的,虽然课程设置的层次比较好,由简到难,单纯的理论教学,没有实践相结合,好不容易理解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还不懂,但是,教师要按大纲完成任务,在学生没有弄懂一些问题时去讲新课了,这样不懂得问题就会被积攒,出现的问题就是与之相互联系的下一个知识点也不可能理解,久而久之,困难重重,老问题得不到解决,新问题又出现,慢慢的学生就会失去兴趣,疑难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就会因为“听不懂”而完全失去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一旦学习兴趣失去了,后果就是学生放弃了认真学习这门课程,乃至放弃对相关课程的学习;教师教学失败;之后会有一连串的负面影响,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更会影响院系的声誉。

针对以上的分析,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完全适应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那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上好这门课程呢?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校倡导的教学改革,经过两年的思考和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2.1 传统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被公认为是“填鸭式”教学方法,在很多学科教学过程中,一直是被视为最落后的教学方法,我不认同这种说法,因为,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的、也不可避免的将一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是必须要进行知识填喂,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也不例外,对于一些固定的概念,必须要传授给学生,只不过在填喂的过程中,要注意填喂的量,量少了,达不到课堂的预期目的,填多了,学生肯定要厌烦,影响知识的消化。所以只要掌握度,注重知识点的衔接,适当的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是必须的,也是可取的。两年的教学经历,我注重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适当的使用此方法,学生没有产生厌烦情绪。

2.2 形象举例法

OSI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于OSI参考模型工作的原理的理解,是重中之重。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就可以采用形象举例法,将日常生活中邮政管理体系和OSI体系结构做一个比较。如果我们要寄信,过程如下:写信人将写好的信放入信封,在信封上写明收信人的地址和邮政编码,并贴上足够的邮票,投入到邮筒里。邮政局的邮递员从邮筒里取信,盖上邮戳,带回总局,与其他的信放在一起,根据地点将信件分拣好,装袋。已经装袋的信件被运送到邮政局的运输部门,再按相关要求分类封装为大包等待运输。运送到达目的地的信件被拉到目的地邮政局进行拆包,分类。同时在目的地邮政局盖邮戳确认,并由目的地的邮递员送至收信人。收信人收到信件后,拆开信封,可以读取信件。这个恰当的事例让本来很抽象的OSI参考模型变的非常直观,很好的解释了在OSI中的几个点,分层体系,数据的封装,层与层之间的关系,从而学生可以真正理解OSI参考模型的工作原理。

MAC地址、IP地址 、域名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计算机网络基础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正确的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关系到对整个网络课程的学习程度,在课堂中,我将MAC地址中国人,IP是俄罗斯人,域名是美国人,如果三个人要进行交流与沟通,势必就要有相应的翻译过程,如果翻译不好呢,就会影响交流与沟通,通过此形象举例,阐述了MAC地址、IP与域名三者横向与纵向之间的关系。在知识延展过程中,介绍了MAC地址过滤在上网管理时的应用。例如,如何防止家庭无线路由器被其他人使用,MAC地址是计算机的硬件地址,这时我们可以使用MAC地址过滤,仅允许一个或者几个MAC地址访问,就可以解决此问题。从而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者理解效果。

2.3 启发式项目教学法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虽然实践课的比例不是很大,但是实践课确是学好这门入门课程的关键,局域网组建就是一个,正确的理解局域网及局域网组建的相关知识关系到学生学习网络工程课程的成败,所以必须要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局域网组建课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事情,所以要引入项目教学法,教师要制作合理的项目任务,搭建实验环境,对学生采用分组式模式,让学生动手去做,亲自验证实验结果,让组与组之间比较实验结果,之后教师给学生一个合理的,综合的评价。

2.4 实地考察法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楼宇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每个专业培养学生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胜任相关的工作岗位,组织学生实地观摩、考察时必要的,也是接触真是工作环境重要的第一步,考虑本校的校园网功能比较完善,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核心机房、监控室、楼层的弱电井,让学生写出相应的考察报告,对实际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3 总结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不仅要促进教学内容、教材形式的改变,更是教育思想、观念向现代化改进。通过案例的讲解,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体会到学习的极大乐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也是日新月异,因此,在设计教学项目时,更要体现时展的特点,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取得更高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敏珍.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J].办公自动化杂志,2009总213期.

第5篇:计算机网络基础范文

论文摘要: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大高校基础教育既面临重大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未来计算机教育发展的需要,网络化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对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网络化教学的现状和主要环节的分析,提出了完善和改进网络化教学系统的一些思路,让传统教学乘上“网络快车”。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各大高校普遍开展了计算机网络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网络,教师可利用远程资源在网上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授课、答疑、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考试等。由此可见,网络化教学必将成为未来计算机教育的主要手段,形成适应21世纪计算机应用人才需求的全新教育模式。 

一、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任务和网络化教学的现状 

高校计算机教育应把面向应用,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人才作为明确的目标。在教学中应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和应用计算机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拥有通过计算机使用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能力。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所应达到的具体的目标大致为: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办公应用软件,具有运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了教育体制和教学手段的重大飞跃。但网络教学所涉及的其他方面,诸如:网上自学、网上辅导、网上测验、网上练习等,还只是刚刚起步,很多学校和教师还处在摸索阶段,网络教学模式还不够完善,要在各大高校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网络化教学,还需要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对现有的网络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网络化教学中的四个主要环节 

(一)网上授课 

授课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大多数院校已普遍采用了网络多媒体的先进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教室充分地利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各种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落后教学手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通过网络多媒体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生动形象地向学生机传播教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信息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计算机这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利用网络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是十分恰当和必要的。例如,当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介绍多媒体制作软件powerpoint时,需要大量的图片与声音素材,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准备充分,然后通过网络传给学生,实现讲练一体化,并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监控学生机的使用状态,学生也可以在学习遇到困难时通过电子举手系统向教师请求帮助,大大增强了交互性。 

(二)网上辅导 

要使学生迅速掌握课堂上所讲授的众多内容,答疑和批改作业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教学活动。传统的答疑方式是:由教师安排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解答。由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或学习任务都较繁重,有时教师安排了答疑,很长时间却无人问津;网上答疑则可弥补以上的缺陷,教师和学生可随时通过博客或e-mail方式进行沟通,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大量的作业,若要求学生上机完成并在网上提交给教师批改,极有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教师的批改。教师还可将作业正确答案在网上公布,方便学生的查询和改错,这将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三)网上自学 

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差异也很大,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讲授知识是无法使计算机基础教育同时兼顾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自学活动,需要教师在网上为学生提供所有必须的教学资料,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cai课件或电子讲稿、电子教材及参考书目、重要习题及参考答案等。为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在网上不但要公布课程中必学内容的资料,还应公布规定内容以外的其他内容的资料,以便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自学空间。 

(四)网上考试 

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最终手段是考试。传统的考试方式主要以集中笔试为主,其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无法充分反映计算机课程实践性强这一主要特点,检测方式过分单一,检测时间过于死板等。网上考试系统则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测试,许多题目都要求学生在计算机上现场操作完成,根据学生操作后的结果打分,通过考试方式引导学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网上考试系统的试题是从题库里随机抽取的,保证了人人异卷,提高了考试的保密性,减少了作弊现象的发生。 

三、网络化教学的思考 

目前各大高校非常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工作,在计算机网络教学方面不断努力。但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网络化教学在许多方面还不完善。 

(一)加强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融合 

开展网络教学后,一些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课前网上查寻资料、备课写教案上,在上课时过多地依赖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忽略了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产生了“听电脑上课”的感觉,降低了教学质量。传统教学虽然形式单一,但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尤其是一些诸如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达到了教学互动的良好效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外虽然网络教学大量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使一些教学内容复杂、抽象的原理得以形象化。但是有些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由于有了多媒体课件,产生了依赖思想,把一些教学上的示范动作省略了;有的把一堂简单的教学课复杂化了,把学生讲糊涂了,其效果适得其反。 

推行网络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如果单纯为了形式新颖而盲目追求“荧屏谈兵”,这就与开展网络教学的本意背道而驰了。须知,“网络高手”不等于“教学能手”,电脑终究取代不了人脑,“键对键”也不可能代替“面对面”。因此,推行网络教学不能完全抛开传统教学,应借鉴传统教学的可取之处。注重抓好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 

(二)加强综合教学系统网站的建立 

为了使网络化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各院校应加强对综合教学系统网站的建设。目前,有许多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教学网站,但这些网站所具备的功能大多都不够完善。一个好的网络化教学系统首先必须具备易于操作的特点,操作太繁琐,容易让部分学生退缩;其次教学系统中的课程的题库都一定要包含大量的,内容丰富的,具有代表性的,难度不同的题目,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不同需要,但要注意不能超纲;另外,网上练习和网上考试的题目形式应多样化,当然这给检测答案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开发所需的智能化习题库和智能化的考试系统,使练习和考试的准确率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三)教师应注重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以适应网络化教学的需要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加之远程教学的普及将使教师逐渐从前台推向后台,这使得教师的传统地位受到了冲击,同时也给高校计算机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高校教师能够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脚步,适应网络化教学的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应注重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学工作之余,除了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前沿技术文献,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应积极学习网络教学的相关知识,精通一些多媒体手段,掌握教学技术,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趋势,在未来教学中将占据重要位置。因此,高校应大力推广网络教学,并通过相关的政策和运行机制来逐步规范网络教学,但推行网络教学并不排斥传统教学,两者在教学方法、手段上有差异,但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应着眼实际,注重抓好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李晔,姚全珠.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研究会2000年学会论文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第6篇:计算机网络基础范文

1.教学模式不科学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采用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相分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室听取理论课程讲解后,必须间隔一定的时间才能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甚至由于受教室和实验室等资源的限制需要间隔更长时间才能实验。而此时,学生对理论课程内容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的积极性降低,如果教师再集中讲授,不但浪费了实间,还挤压了学生有限的实验时间,实验效果不理想。

2.教学资源不充裕

近几年,由于国家高等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激增,使得教师、教室等教学资源相对趋于紧缺,原有的教室等相关教学资源经过简单的改造即投入使用。但是由于受空间发展限制的影响,教室资源容纳学生的数量有限,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增加学生人数的要求。有的开设相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生不得不被迫分开上课,在不同的时间来完成完全相同的教学内容,既浪费了时间又直接导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的工作量变大,降低了教学效率,影响了教学质量。

3.交流互动不充分

多媒体教学课件完全以演示为主,显得有些呆板,缺少动态性和交互性。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不能彻底的沟通,由于受课堂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不能充分自由的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师也不能解答每个学生的疑惑,课堂仍然是灌输式教学,没能做到互动式教学。课下也没有提供专门的交流平台供教师和学生交流探讨,整体上满足不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含义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单机版的多媒体教学平台不能适应现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需求,并严重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弥补多媒体教学的不足。针对现在高等院校中相对完善的计算机资源和相当成熟、稳定的校园网络现状,我们应该很好的利用这些资源,建立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独立网络教学平台。所谓网络教学平台是指具有组织、跟踪、评估、传递、展现、管理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促进学习者之间实行交互学习等一系列功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教学平台集成了网络教学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和应用子系统,从对教学工程(课件的制作与、教学组织、教学交互、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价)的全面支持,到教学管理(用户和课程的管理),再到与网络资源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的整合,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网络教学支持环境。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有效的整合了多媒体和互动式两种教学模式,并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点,最大限度的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使得课堂讲练相辅相成,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三、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

网络教学平台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为目的,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的一种群体性的多向活动空间,它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模式,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

1.教学的时间延续性和空间的无限性

由于网络自主学习及交流讨论平台的使用,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可以随时的不限形式的学习,而且不受时间的限制;同时,由于网络的无限扩展性,学生可以在校园网络覆盖的任意地方自由学习,不受学习场所的限制。网络教学平台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影响,既方便又快捷。

2.师生关系的平等性网络教学平台下的教学既可以是一对一的形式,即个别辅导、个别教学的方式;同时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形式,即一位教师同时对许多学生授课;还可以采用多对一的形式,即在线学习者同时求助于多位指导教师,这种多样化的对应关系为学生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辅导提供了可能性。同时,网络的双向传播和学习的交互性,使教师能够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教师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注重教学平等,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合作平等的关系。

3.差异性原则

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由于智力水平和个性的差异,不同的学生都可以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重视学生的个人感受,能做到因材施教,为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搭建了平台,既让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又能让不同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和独有的发展空间。

四、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方式及其要求

1.教学方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效果,合理的教学方式非常重要,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有以下两种教学方式。

(1)虚拟课堂教学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把相同课程的教学环境虚拟成一个功能完善的教室,在虚拟教室里教师把教学内容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形式表现出来,并以视频广播的形式对教室里的学生进行实时课堂授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学生在教师讲解后可以马上进行操作实验,促进了理论和实验的融合;同时,教师和学生能够进行实时的互动交流,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马上进行共享式的充分探讨交流,保证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这样,既强化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既保留了多媒体教学生动、直观的展现教学内容的优点,又改进了多媒体教学交互性不足的缺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最终提高了教学质量。

(2)自主学习

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课程介绍、教学大纲、课程素材、电子教案、教学录像、课程设计、习题汇总和学生成果等,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在线展示等功能来共享这些教学资源,学生可以灵活安排学习时间,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进行单独学习;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交流讨论区进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来辅助学习,使学生能够方便的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各种需要。

2.平台的要求

第7篇:计算机网络基础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

计算机网络对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慢慢地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随着信息社会的蓬勃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乃至于家庭,并且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一个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化程序已成为衡量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中职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初中毕业生,他们年龄偏小,学习成绩较差,文化底子薄,纪律较松散,不良嗜好多。由于学习功底比较差,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以后,他们上课爱睡觉、玩手机的情况就出现了。有的学生经常以各种理由迟到、早退,做事拖拖拉拉,没有组织纪律观念。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他们怕苦怕累,遇到困难只想退缩,不接受别人的批评。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虽然他们有很多缺点,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这一点很让人欣慰。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中职生现在用的教材大部分内容比较陈旧,缺乏知识更新。就网络课程而言,还是用的前几年的版本,只不过是把封面更换了一下,里面的许多内容还是以前的,基本上没有变化。

2.教材的实用性不强,理论知识偏多,中职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学习起来很吃力。教材里面有多好专业术语需要老师在课上解释,这些东西对于专业老师来说一点就通,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就像看天书一样,老师自我感觉讲解得很清楚,但是让学生来理解这些比较专业知识是相当的困难。老师在课堂上举再多的例子不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实训课程指导偏少,学生动手实践方面就受到限制。

三、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对学生要多一点倾听,少一点武断;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责难;多一点呵护,少一点歧视;多一点期待,少一点浮躁。让这些已被“边缘化”的孩子逐步恢复,重新回到社会活动中来,这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要用服务的态度去面对学生,而不是高高在上面对学生。作为教师,我们要放下师长的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用心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鲜活的信息。作为教师千万要防止主观武断,在那种情况下,即使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也不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2.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呢?利用网络课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

3.在教学中引入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激发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根据班内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等逐项分析之后建立几个小组。在组建小组时注意几个方面:男女比例分配适中、性格互补、合理安排座位。小组合作学习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间,全面掌握每个小组学习交流情况并进行个别辅导,点拨瓶颈问题,并且密切关注秩序。对于学生错误的地方要指出来,或启发或点拨,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

总之,利用有限的资源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这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第8篇:计算机网络基础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网络 教学质量

Based on the inquiry based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optimization

【Abstract】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and universal application, computer network has become basic course in the trunk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found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text aims at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making the students accept and absorb knowledge to regain the initiativ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to find and solve problems. And to the basis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s of "Computer network architecture" section as an example, and expound my teaching experiences on the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s, organize the teaching content reasonably" project.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puter network;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抽象性比较强,在课程教学中集中了大量的概念,且教学内容大多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因此为确保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一定要对讲述的内容进行细化,对难点和重点进行反复研究,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在此框架内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学生的活动形式。

2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特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一门非常理论化、晦涩难懂却又同时有着较强的应用性的课程,整个课程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但是又不得不把它拆分成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来讲授,很多同学在学习初期就被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繁多的协议搞得晕头转向,从而失去学习这门课的兴趣,使得整个课程的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在学习完该课程后,除了懂一点简单的应用层工具以外,对其他的网络协议基本都没有理解。

目前,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中,较为传统和经典的教学方式是以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教学线索,按照自底向上的方式讲解,目前大部分的国内外的教材也是采用这样的方式,以讲解为主,即首先讲述通信基础知识,然后按OSI结构的层次自底向上讲解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该种方式的课堂教学强调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以一种情景化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在早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它忽略一个现阶段学生的基本特征,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在的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已经对计算机网络有了广泛的使用,比如电子邮件、即时通信、文件传输、广播视频、网络游戏等网络软件已经无处不在。也就是说学生在实际的网络使用中, 已经对网络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这个了解却主要是集中在顶层的应用层的使用上,当然他们并不了解其工作原理以及其基于底层的所有协议。原来的自底向上的教学方式中是由教师将概念、原理抽象出来,教授给学生,并且最底层的物理层是学生在网络使用中最陌生的,这样的结果导致理论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不能跟实际应用很好的结合。因此,现阶段可以采用新的自顶向下、以问题驱动的探究式教学法,从学生熟悉的应用层开始学习,由老师引导,学生探究为方式,逐步掌握计算机网络原理。

3 教学过程优化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基于“分层”的思想构建的,较好地体现了标准化和灵活性。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OSI七层模型,既有完整全面的优点,也有繁琐复杂的缺点。在计算机网络实际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网际层、运输层和应用层为核心的TCP/IP体系结构。目前主流教材几乎都采取了折中的办法,通过五层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来描述计算机网络。教材在内容组织上,各个层次分别为一章,相对独立。绝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分层”的概念,一时难以体会出“分层”的必要性、特点和优势。

为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首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作了具体的分析,通过思考、研究和分析,确定符合实际的课程内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如下表1所示。我们通过一系列方法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且付诸了实践。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是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按教学最优化原则,课堂教学应发挥教学双方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可以将知识框架的关键点交给学生,而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来完成。这样所讲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做到当堂消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会进一步升华。比如,在这一节课程教学之初,我们会提出一些学生非常熟知的例子。如果我们要寄信,过程如下:写信人要把写好的信放入信封中,信封上写明收信人的地址和邮政编码,并贴上邮票,投入到邮筒里。邮局工作人员从邮筒里取信,盖上邮戳,并将发往同一地点的信件分拣好,装袋。已经装袋的信件被运送到火车站、飞机场等运输部门,封装为大包等待运输。运送到达目的地的信件被拉到目的地邮局进行拆包。并在目的地邮局盖上信件到达的邮戳,并由邮递员送至收信人。收信人收到信件后,拆开信封,可以读取信件。通过这样一个学生熟悉的实例,教师立刻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无论基础好坏的同学,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入了这一节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围绕着知识点的深入理解,设计一些题目,供学生思考。

再次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前人的研究工作和研究过程是非常感兴趣的。当学生了解了前人是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发明新技术、如何求索新理论之后,这些前人的工作过程会大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有了兴趣以后,学生会主动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不仅会努力学习,而且会主动地探索问题、扩充知识、提高自己,这样一来,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而探索往往是创新的开始,这和单纯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产生的学习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敢于探索、主动学习的精神,这对学生将来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结束语

俗话说,教无定法,要教好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本出发点,要让学生一方面通过去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掌握了应用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老师的指导和点拨,可以使学生们对理论知识也掌握充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计算机网络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要的同时对该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模式,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满昌勇. 计算机网络基础[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周舸.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蔡京玫,宋文官.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4]张振荣,杨林峰,杨锋. 基于探究式教学法的“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广西大学学报,2009.

[5]崔艳,游汇. 改进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9).

第9篇:计算机网络基础范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ASP;ADO

0 引言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如何以网络为纽带快速、高效、方便地实现知识的传递、交流和学习,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因此,随着网络教学的推广,对作为重要教学资源的网络课件及网络课程的研究、设计、开发制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周口师范学院计算机系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例,具体介绍在网络课程开发中的做法。

1 目前教学方式的弊端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课程,作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第一层次的内容,是非计算机专业本、专科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目前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无法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地调整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学习的主动性受到很大的束缚。由于地区间教育差别的存在,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已经学过了一些计算机知识,并渴望学习更多更新的知识;而有的学生以前没学过,他们需要从头学起。然而,学校有限的师资力量根本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

(2)学生课后复习或上机实践时,遇到问题无法立刻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使学习效率降低。虽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安排答疑时间,但是受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限制,仍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而对学生来说,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时间长了,或是渐渐淡忘,或是造成学习过程脱节,无法进行下一步更深入的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也因此受到影响。

(3)现代的知识更新非常快,特别是计算机方面,而教材出版的周期较长(一般为两年),最新研究成果在教材中不能及时反映。因此,学生通过教材学到的知识很多是落后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毕业后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