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浮力教案范文

浮力教案精选(九篇)

浮力教案

第1篇:浮力教案范文

1.通过实验引发讨论,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现象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会用弹簧秤法测浮力。

3.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4.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重力和浮力决定的。会判断物体浮沉。

5.会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并知道漂浮的物体浮力大小等于物重。

【教学器材】

弹簧测力计、墨水瓶、烧杯、水、乒乓球(3个)、溶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

2.力的测量工具是什么?(测力计)

3.出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空墨水瓶。墨水瓶受几个力?(两个)

4.两个力是什么关系?(一对平衡力)

5.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一)演示实验

1.用手托住空墨水瓶。分析受力情况,看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2.分析变化原因,手对空墨水瓶的托力多大?如何求得?

学生实验:

将弹簧测力计吊着空墨水瓶,放入水中浸没,观察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现象?(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上托的力。)物体在其他液体中是否也受到向上托的力呢?

演示实验:

将吊着的空墨水瓶放入溶液中,看到什么现象?分析变化原因。

问:漂浮的物体是否也受到向上的托力呢?

学生实验:

将乒乓球投入水中,设法将它按入水中,有何感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就是浮力。)

(二)板书

一、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

(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方向)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一个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受力物体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另外对浸入的理解,它包含两种情况:①部分浸入;②浸没。

讨论:

1.给你弹簧测力计、水、烧杯、钩码,如何测出钩码浸入水中的浮力?

(1)先测钩码在空气中的重力G。

(2)物体浸入水中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

(3)求浮力

2.浸在液体中物体一定受到浮力吗?(有各种意见)

演示实验:

图1

(1)取一只去底的矿泉水透明塑料瓶,瓶口朝下,瓶口略小于乒乓球。放入乒乓球。

问:如果我往里面注水,乒乓球会浮起吗?(会。因为要受到水的浮力)

(2)往塑料瓶里面注水。现象:乒乓球被水压在瓶底,同时有水从塑料瓶口漏出。

(说明浸在水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为什么呢?)

板书: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3)用瓶塞(或手)堵住漏水的瓶口,注意观察乒乓球下面积满水时有何现象发生?

(现象:乒乓球下积满水时乒乓球会上浮。)

(4)将水倒回烧杯,分析原因。

第一次乒乓球只受到水给它向下的压力。

第二次乒乓球下积满了水,即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而且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乒乓球上浮说明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就是压力产生的原因。>

图2

我们举特例来分析:立方体浸没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

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其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和面积相等,并且对应部位距水面的深度相同。

问:水给它们的压强是否相等?(相等)

问:水给它们的压力是否相等?(让学生讨论)(压力相等并且方向相反)

分析:(p=ρghp=F/SS一定,F=p•S)但是,上下两表面处的深度不同,下表面处的深度更深,压强更大,而上下两表面的表面积相同,据p=F/SF=P•S,所以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比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更大。即>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板书:原因:>

而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这就是浮力。

板书:实质:=-,方向竖直向上。

总结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问:既然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浮力,那么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有的在水中上浮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

板书:三、物体的浮沉

演示实验:将三个乒乓球浸没水中(一个充满沙;一个中空;一个有部分沙,用蜡封住),松手后出现什么现象?分析讨论。

图3

问: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重力、浮力)它们的施力物体是谁?(地球、水)

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由它们共同决定。

(1)当=G时,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静止)(悬浮)

(2)当>G时,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上升)(上浮)

(3)当

板书:

问:沉的物体最终处于什么状态?(静止)为什么?(另外受到容器底对它的支持力。)()

问:那么上浮的物体最终处于什么状态?(静止)我们就说物体漂浮在液面上,那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三、总结扩展

(一)本书主要学习三个知识点:

1.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如何,以及如何用实验法测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物体的浮沉条件。

我们要理解、记忆,并且借助实验,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思考:上浮的物体(),上浮至漂浮在液面上()

第2篇:浮力教案范文

现以人教版八下配套教参,对课文里“动手动脑学物理”题的相关参考答案简述如下浅见,用以跟同行交流,并期望得到各位师长指教(因受篇幅所限,题的内容请参看课文)。

例 1、p52.5题:教参答案:器材:烧杯、水、细线、弹簧测力计、橡皮泥。步骤:(1)用细线拴上橡皮泥,悬挂在(注:此处一定要补写“经过观察和校零的”)弹簧测力计下,使橡皮泥缓慢地完全浸没在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2)改变橡皮泥的形状,重复上述步骤,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2。比较F1和F2的大小,若相等,说明与形状有关;反之,则说明无关。

我们认为:该题正确答案为: F1和F2的大小若相等,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的浮力、跟固体的形状无关;反之则有关。

例2、p56.2题:教参答案:(1)甲;(2)铝块;(3)铝块。我们给出的答案是:

(1)浸没时V排一定,ρ水>ρ油,根据F浮=G排=ρ液V排g,甲受的浮力大;

(2)G=mg、m=G/g,可知m物相等;当ρ铜>ρ铝,由V =m/ρ可知:V铝>V铜;浸没时V排=V物;,根据(1)F浮=G排=ρ液V排g,铝块受的浮力大;

(3)G=mg,m=G/g,得m铜=m铝,浸没时V排=V物;、根据(1)F浮=G排=ρ液V排g,

F铝浮/ F铜浮=(ρ油V铝排g)/(ρ水V铜排g)=〔ρ油(m铝/ρ铝)〕/〔ρ水(m铜/ρ铜)〕=(ρ油ρ铜)/(ρ水ρ铝)=……>1,故知:F铝浮>F铜浮、即铝块所受的浮力大。注:不能只推导出V铝>

V铜;,马上就断定“F铝浮>F铜浮”。

(4)问:同样重的铝块和铜块,铝块浸没在煤油中,铜块浸没在水中,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提示:G相等,m铝=m铜;ρ=m/V、G=mg、F浮=G排=ρ液V排g,F铝浮/ F铜浮=

(ρ油V铝排g)/(ρ水V铜排g)=〔ρ油(m铝/ρ铝)〕/〔ρ水(m铜/ρ铜)〕=(ρ油ρ铜)/(ρ水ρ铝)=……>1,故知:铝块所受浮力大。

例3、p56.5题:教参答案:1.05×103 kg/m3。我们认为:

(1)实验室里的弹簧测力计,最小分度值为0.1N或0.05N,是不能读出“4.74N和4.11N”测量值的!实测表明该方案没有多大实用价值;(2)作为一道计算题可以解答(略)。

例4、p60.2题:教参答案:丙图杯子中液体密度大。因为同一密度计在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所受的浮力是相同的,都等于密度计所受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液体体积小的丙图杯子液体密度大。我们认为:

变题:如图所示:乙丙两个相同的杯子,内装等深异种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各漂浮1根相同的自制密度计(以下简称“木棍”)。试问:你能说出关于这个两杯子之间,有哪些相等和不相等的物理量值吗?

(1)有4个相等的物理量值是:①依据漂浮条件可知,木棍在两个杯子里受到的浮力相等、等于棍重;②依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木棍下表面在两个杯子里受到向上的压力相等、等于棍重;③由②和压强公式可知,木棍下表面在两个杯子里受到向上的压强相等;④由③和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可知:木棍下表面在两个杯子里的a和b的等深处的各个点,向任何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有8个不相等的物理量值、均为丙>乙是:①由图中可见:木棍排开的液体体积不相等;②由①和密度公式等可知:两杯液体的密度不相等;③由②和“己知”条件可知:两杯液体的质量不相等;④由③和“己知”条件可知:两杯液重不相等;⑤由②和“己知”条件可知:两杯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不相等;⑥由⑤和“己知”条件可知:两杯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⑦由④和“己知”条件可知:两杯液体对桌面的压力不相等;⑧由⑦和“己知”条件可知:两杯液体对桌面的压强不相等;至此,既挖掘了原题的内涵、又拓展了原题的外延。

例5、p60.3题:教参答案:物体悬浮在液体中的条件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而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它不能悬浮在水中,最终会漂浮在水面上。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为160 cm3。我们认为:

(1)ρ=m MV,G=m g,F浮=G-F示=G排=ρ液V排g,V固=V排,GM(gρ固)=(G-

F示)M(ρ液g)。可知:ρ=m MV,G木=m木g=ρ木V木g=……;G排水=m排水g=ρ水V排水g=……>G木,木块最终会漂浮在水面上。

(2)讲物体的浮沉条件时要强调:悬浮时F浮=G和漂浮时F浮'=G,系指同一个物体浸在不同种液体里;或不同的物体浸在同一种液体里呈现的力学现象。物重和形状均一定的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里,不能既悬浮又漂浮,在不下沉的条件下只能呈现其中一种。

(3)物体的浮沉条件:我们一直认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指决定物体浸在液体里处于什么运动状态的条件!根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只能从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来论述!由于初中只讲物质的密度、不研究物体的密度,而密度又是物质的特性之一、跟G、m和V等均无关,故“不能用密度来阐述物体的浮沉条件”!现时我们在教学中,只能按教科书里的说法来答题,否则学生将会失分的!

例6、p60.4题:教参答案:因为完全浸没时固体所受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注:怎么知道的?或者说这个固体的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注:怎么知道的?容器底部对固体的支持力为0.48 N。我们认为:

(1)G=mg、ρ=m/V、V排=V物,F浮=G排=ρ液V排g=……≈1.29N(g取10N/kg时≈1.32N)

×103kg/m3>ρ盐水,故下沉。

第3篇:浮力教案范文

关键词:学习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经验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71-02

在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认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明确对象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必须让学生知道如何形成能力,因此,我们在新课程教学开始的第一节课就让学生知道物理实验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生活、社会问题,借助所具备的学习资源(图书馆、教材、网络)自觉学习,并要求学生敢于质疑、敢于猜想、大胆寻找或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引导学生围绕方案尝试自学,最后获得结果。

2.角色转变

教师必须解除"传道、授业、解惑"的所谓"师道尊严",从思想上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用"学习"的理念改良"教育"的观念,以"学习者中心论"充实"教师导向论",并在实践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等主。

3.环境营造

学校要注重自主学习环境的建设,尽可能地充实图书馆,建立探究实验教室、校园网络、电子阅览室,完善网络教育资源库等软、硬件设施。比如在我校的过道转弯处了设有学生的学习书柜,并有标语"把真理带走,把书本留下" 等方便学生读书,形成能力。

4.课前准备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课前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以下这类型课例中,做了如下的准备:

(1)选择有利于培养学习能力的章节。

(2)写好学案。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角度考虑,学案要列出所学的知识点、要进行的学生活动、要解决的问题等,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案知道学习什么知识和解决什么问题,并让学生选用可能的学习方法及手段。

(3)布置学生预习。提前向学生展示学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每生一份学案,或者通过幻灯片投影形式、多媒体平台或挂上局域网络,预先让学生浏览,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计划如何开展资料搜集和活动方案的设计。

(4)有目的地选择演示实验或设计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实际,以方便教学为原则,以课程标准为目标,选择分组实验或演示实验。

(5)准备素材、器材。课件、视频(可以作为Internet教室素材)、仪器等。

(6)选择好场地。可根据所学知识要求适当选择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探究实验室、Internet教室等。一般演示实验在教室,分组探究实验在实验室。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学习。

5.教学流程的设计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案。下面以探究浮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为例体现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

引入:让学生阅读关于死海的神话故事课件多媒体展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想象力的启发)。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已筒凰溃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由神话故事及日常经验引发学生思考,提出猜想浮力与那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假设。

对学生的猜想进行归纳:

①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②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③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有关;④浮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⑤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设计意图:教师在这里关注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除了提出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 体积有关以外,还可能提出浮力和物体的重力、体积,浸入液体的深度等有关,教师予以鼓励。针对猜想进行实验设计。

探究一: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图一)。

器材准备:杯子,鸡蛋,清水,盐,勺子,筷子。

①学生动手:把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处于下沉。

慢慢向清水加盐同时搅拌,直到鸡蛋上浮。实验证明了液体的密度与浮力大小有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从力和运动状态变的关系来认识,鸡蛋由静止到运动是因为浮力增大,而浮力增大又是由于加盐导致液体密度增大的结果。

探究二:②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③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有关。

④浮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器材准备: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烧杯,水。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提出要求:观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时,浮力是否变化的。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等能力培养)

教师向学生演示什么是物体浸入部分的体积,什么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图2)

甲中物体没有浸入液体中,烧杯中的水是500ml,乙图浸入的液体部分体积是100ml,是烧杯中的水上升到600ml,丙图进入液体部分体积是200ml.烧杯中的水上升到700ml.丁图浸入液体部分的体积是300ml.则烧杯中的水上升到800ml。说明物体浸入液体部分体积也就是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从排液法测不规则固体体积中学生可以理解。

探究三:浮力大小与进入液体深度关系。

学生操作:在探究二的基础上更换一个深度较深的容器,把上面物体浸没在水中,观察测力计读数,然后使浸入的深度加深,观察测力计读数。

探究四: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关系。

器材准备:体积相同的合金块,溢水杯,烧杯,水

学生操作:把体积相同的合金块分别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两次烧杯中溢出水的体积。如(上图3)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与物体的形状无关。(分析概括能力培养)

把浮力大小因素归纳起来就形成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叫做阿基米德原理,其内容是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第4篇:浮力教案范文

关键词:问题情境; 学生;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10-001

新课程提倡“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创设情境教学,其本质在于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积极化的状态。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的需要是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动力。在课堂上,学生感到有需要才愿意学,感到有迫切的需要,才能认真学、主动学,真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提出问题,并且迸发出想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和冲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这些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该如何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呢?

一、必须创设能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巧问善诱是创设良好思维情境的关键,但创设了恰当的情境并不一定就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关键是能否根据创设的情境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衡量问题质量的因素主要有:问题的难易程度、思维强度、思维量大小、提出时机及问题的明确性等。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问得巧夺天工而生趣,问得准而能思,还应时刻把握学生的心理的变化,相机设置、因势利导、逐步展开。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学习内容发生强烈的冲突,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探求知识的愿望。

如:当我们与学生一起讨论得出了浮力的定义及方向后,立即向学生提问:“沉在水底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呢?”这个问题必然会和学生已经具有的生活认知经验产生强烈碰撞――物体受到浮力作用还会沉到水底啊?再问:“如果给你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杯水,你能通过实验来判断浸入水中的石块或金属块是否受到浮力吗?”学生思维积极,但如何操作还不能确定。继续引导:“那么,你们能否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的物重?”学生们笑答:“这个早就学会啦!”再接着问:“如果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石块浸入水中后再读数,你们估计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学生们恍然大悟:如果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就表明石块不受到浮力;测力计示数变小,则表明受到浮力。通过这样的引发认知冲突的设问,学生们不但深刻理解了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而且还自行得出了一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称重法,即F浮=G-F拉。再如:得出了称重法后,接着提问:“是否可以用称重法测算任何物体受到的浮力呢?它有什么局限性?”“能不能用称重法测算一艘潜水艇受到的浮力?”“是否还有测算浮力的其他方法呢?”

这样一组环环相扣,既有层次性又有梯度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而且为下一步讲述阿基米德原理作了良好的衔接。

二、必须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情境

根据创设的情境,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主体性的最充分发挥。如:在阿基米德原理教学中,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出水的重力的关系时,问:“教材中图10-30所提供的实验方案是否有什么地方存在着不足之处”学生们观察讨论之后一致认为: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用烧杯作为溢水杯,稳定性不够,很难保证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会影响实验结果。这种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敢于怀疑和批评别人的观点和结论,敢于发表独到见解的做法,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与求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教材的内容,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把学习与思考、探索与研究、创造与发现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先提问“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出水的重力的关系的实验中,重点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才能得出结论?”(学生得出:一方面是怎样测量浮力的大小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怎样测量排开的水的重力的问题)接着问:“既然大家都发现了教材中图10-30所提供的实验方案有缺陷,你们还能设计出其他方案吗?”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设计方案,不断筛选、优化和完善后,学生们得出的最佳方案有两种:一是利用弹簧测力计和量筒进行,二是利用弹簧测力计和溢水杯进行。思路清晰了,方案完备了,接下来得出数据就水到渠成:学生通过测量、分析、交流合作,得出结论F浮=G排=m排g=ρ液gV排。

从这里可以看出,创新思维并不神秘,它可能就是一个实验方案的改进、一个问题的解决,甚至仅仅是一次思想火花的闪现。

三、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有利于优化教学的问题情境

第5篇:浮力教案范文

下面笔者就立足“猜想”,借助《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一课,提供两个案例,与大家一同探讨。

一、教材描述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也是本单元学习后的综合、总结课。它是学生在进一步了解了物体的沉浮与物体本身的重量和体积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物体的沉浮还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如果说前一节亲手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的实验是从感性入手的话,那么这节课将引领学生进入理性的殿堂,这样拾级而上的过程是引导孩子们经历一个十分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因而,本课的重点也就放在“用测力计测出上浮物体浮力的大小”上,而将难点定为推测、验证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

二、现象描述

[教学案例一]引导学生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这一环节时的设计

师:请同学们看看下面老师的演示,并说说你的发现。

生:在“烧杯一”中的马铃薯下沉,在“烧杯二”中的半沉半浮,而“烧杯三”中的则上浮。

师:对,同学们,可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思考片刻,学生们马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我认为一定是老师在杯中装了不同的液体。

生2:这个马铃薯不会被掏空吧?

生3:该不会是不同的液体对马铃薯产生的浮力有大有小吧?

……

师:同学们不妨思考一下,换作钩码在这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吗?

一个孩子站起身,强调了浮力不一样,并说了想法。面对学生的回答,老师演示验证学生自己的推测。通过学生的发现、猜想、实验验证得出:钩码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不同。

[教学案例二]处理比较马铃薯、浓盐水、清水谁重时遇到的小问题

如何比较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同体积这个问题,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师:对浓盐水和清水同体积是可以用量筒量出来的,但马铃薯是固体,它的体积怎么知道呢?

生:可以切碎再装入量筒中量出来。

生:也可以把马铃薯榨成汁,之后用量筒量。

师:看来同学们被难住了,不过没关系,科学就是这样不断地探究才有发现。大家不妨在小组中好好讨论一下,或许会有更多的收获呢!

(没过一会儿,就有几个孩子举起手)

生1:把它放进已知水的烧杯里,将它全部浸入,然后看水位上升了多少,这上升的就是马铃薯的体积。

生2:只要把马铃薯放入量筒的水中看它排开的水量是多少就是马铃薯的体积。

……

(这一单元前几课里刚出现“排开的水量”这个科学概念,学生的回答说明他们对这个新概念已经完全掌握了)

三、分析思考

教授完以上两个案例,笔者发现,真正的猜想其实是一种难度较大、跳跃式的创造性思维。怎样借助猜想真正达到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目的呢?

思考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猜想不是点缀

在科学课堂上,其实有很多老师都关注到猜想,就像案例一开始部分,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经验和感性认识,简单陈述了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不同的原因,而老师的追问让孩子们有些措手不及,不知所云。的确,这是本课的难点,也为后面的猜想加压了一块“重石”,而这就需要孩子们想方没法将它搬走,出自他们之口的猜想是多么有童趣。这样的猜想充实着课堂,课堂顿时也变得热闹起来。如果说之前的猜想是学生借助自己的经验的话,那么这个经验能否让它生产出合格产品才是应该关注的。在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后,老师着手演示,实验是成功了,其他有不同猜想的孩子们呢?他们成功了吗?不可否认,猜想的确有助于活跃课堂的气氛,但科学课中的猜想更注重的是思维的碰撞和积极的思考,只有真正深入课堂的猜想,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猜想,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思考二:“给猜想一颗奔腾的‘心’”——猜想需要呵护

其实在我们亲历的课堂中不难发现,学生的猜想是没有什么好坏之分的,尤其是在被验证之前,每一个猜想对孩子们来说都是智慧的闪现。案例中的猜想可谓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听罢令人忍俊不禁,与其说这样的猜想是学生脑海中的旧知识与新知识相互碰撞的结果,倒不如说是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进行着“1+1>2”的思维活动。案例一与案例二都充分体现出教师对孩子猜想的尊重,正是这份尊重,猜想才一次次启动了孩子们浓厚的科学探究兴趣。因此,尊重猜想就是呵护了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呵护了孩子们的求知欲,仿佛注入了一颗奔腾的“心”,他们为此激动不已,科学意识也一步步根植于学生的内心。

思考三:“引导猜想,我看行!”——猜想更要培植

第6篇:浮力教案范文

一、《浮力》教学片段

师:我们把皮球浮在水面这类现象称为浮力现象,大家讨论一下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现象?

生:(分小组讨论后,交流。)鸭子在水中游泳,轮船水上航行……

师:针对浮力这种常见现象,你想知道哪些有关浮力的知识呢?

学生展开想象,分组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提出一系列问题。

1.浮力有方向吗?方向向哪儿?

2.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才受浮力?水中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

3.浮力大小等于什么?

4.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在黑板一侧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刚才这几位同学提的问题非常好!下面我们大家先讨论一下浮力有无方向,方向向哪?你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从不同角度阐述理由。

师:(板书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家知道皮球漂在水面上受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物体是否也受浮力呢?讨论一下看如何用简单实验说明这一个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利用学具实验探讨。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做实验好的学生典型。

生:(学生到讲台上演示实验)用弹簧秤测铝块在空气中重力,再将铝块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示数变小,说明铝块受一个向上的力,即浮力,所以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师:(给学生点评鼓励)(板书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浮力)同学们思考一下,你能否归纳出测量浮力的方法?将答案写在纸上。

学生思考后,将结论写在纸上。

师:(投影多名学生写的结论,评价、鼓励学生)(板书F浮=G-F)这种测浮力方法是采用物理学法中哪一种?

生:等效转换法。

师: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比赛,用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船,用砂石做货物,看一看,谁做的船载的货物多?

(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积极参与造船,气氛热烈。

教师巡回指导,找到载货最多的船与载货最少的船。

生拿着这两只小船在全班展示。

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大家根据这两只船在水中载货的多少不同,分组讨论交流,猜想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呢?

学生观察两只船的差异,分组讨论,大胆猜想,交流争论。

师:接下来做第二个实验,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的过程,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

学生分组做实验,观察、体会、讨论、猜想。

师:(让学生到讲台上做实验)将水桶中装满水,再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中,体会浮力大小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溢出水的多少)进一步猜想浮力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者面向全体同学谈体会,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组讨论、猜想、回答。

师:到底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需要用实验来验证。

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方案,选取最好的方案。分组动手做实验,讨论交流,归纳结论。

师:(板书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根据这个结论我们可以看出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

物体在气体中也受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对于气体也适合。

投影练习,学生巩固知识。

二、案例分析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以上两节课感觉学生身边的各种物品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利用和开发的,上述教学片断正是很好的体现。

1.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应用能力。

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教学,一改过去的传统实验只能到实验室做实验的做法。实验室的实验器材都是现成的,这样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认为只有用实验室的器材才能够做实验,这本身不符合人们的生活实际。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给学生一种新的感觉,这种新的感觉正是我们过去对实验教学的误导造成的,也就是不注重挖掘身边的实验器材;每次实验都是利用现成的,从不想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或是教师一切全权,教师去寻找准备好了,学生用现成的,久而久之,学习的积极性就降低了。这样最大的危害使学生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不是自己去开发制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有什么创造力。生活中的物品无处不在,同时能够为我们可提供的实验器材也是取之不尽的。一旦学生能够养成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的习惯,学生的创造力也就发挥出来了。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2.拓展了实验技能,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片断都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物品进行实验教学,尤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尽管有的实验不是很理想,但是从这个过程中获得的体会是难得的,这种经验从书本上是学不到的,它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拓展,这种拓展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的物理教学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这也是新课改倡导的。

3.有助于培养自主探究的优良品质和科学探究的实验精神。

调动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简单的实验,促进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是堂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长期重视生活中的小实验能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坚韧不拔的品质,有助于培养自主探究的优良品质。

总之,教师要注重将物理和生活相结合,教师不能仅限于教材实验,要冲出教材的小圈子,走出教材。要不断点拨学生,鼓励学生去体验。只有这样所学的知识才能是深刻的,同时也是最有价值的。要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只要坚持下去,我们的教学质量必将有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7篇:浮力教案范文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联系生活实际,选择贴近生活的事例,通过营造具有设疑激趣的特征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认知结构上感到自己知识链的脱节,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动机。这里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该具有如下特征:针对性、趣味性、探究性。

例如在浮力概念的引入时,新教材中是通过几张图片,用看图归纳分析的方法引出浮力的概念。在这一环节,笔者认为这样安排并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作如下调整:

教师首先展示动画课件,一个小孩在玩皮球,不小心皮球滚到树洞里了。“怎么办?请大家帮他想想办法?”学生会立刻回答:“往树洞里灌水,皮球就会浮起来。”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是学生在孩童时代就知道的问题。在这里,即使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不上,没有多媒体设备,就用讲述法,也能马上吸引学生)

教师又问:“皮球为什么会浮起来?”大部分学生回答道:“因为皮球在水中受到了向上的浮力。”

教师进一步提问:“皮球会在水中浮起来,你们还见到过在水中浮起来的其他物体吗?”学生踊跃回答,如树叶、木板、泡沫塑料、轮船、潜水艇等。此时再让学生看书上几幅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浮力的存在。

最后,教师在“如果滚到树洞的不是皮球,而是铁球时,灌水后铁球还会浮上来吗”的问题下引出下一个问题:“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浮力作用吗?”

二、猜想假设,设计方案

这一环节中,由学生自己讨论出或在教师的帮助下猜测出与被他研究的现象相关的因素,或相互间的可能关系。并设计初步的探究方案,包括思路、器材、具体的操作方法。

例如《阿基米德原理》这一节课中,当学生亲自参与测量浮力大小的实验,对浮力有更深层次的感受之后,教师恰当地利用这一时机引导学生猜测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要注意的是猜想并不是胡猜乱想,而是要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测或依据教师提供的教学实例猜测。在猜想中,有的学生认为浮力大小和物体的轻重有关;有的学生认为和物体体积有关;有的学生认为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有的学生认为和液体密度有关;有的学生认为和物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有的认为与水的多少有关;有的认为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虽然学生在这一知识平台上凭着直觉思维的猜测和假设会得出一些错误结论,但是既然是猜想,就允许猜错,而且学生在思维中霎时出现的灵感是非常有教育价值的,会让学生把自己头脑中原有的错误暴露出来,在下一步探究中自己去“去伪存真”。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时要把握好尺度,让学生在现有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科学的猜想和推测。

猜想假设后,教师对学生的猜想内容要进行归纳总结,并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研究。设计的一般思路是:(1)实验中要测量的量有哪些?这些量分别用何种方法或仪器可以测量?(2)实验中哪些量应该保持不变?哪些量需要变化?如何实现?在有多个因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小组讨论好后向全班汇报和修改实验方案,并交流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三、实验研究,寻求规律

教师将学生合理分组,根据前面设计的方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教师应让学生在协作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操作、感知现象、建立表象,并通过分析判断的思维过程,进而形成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合理的初步认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指导,发挥好探究过程中的学生主体能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总结归纳,意义建构

根据实验研究所收集的信息结合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创设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基础上的有利于意义建构的良好学习情境。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学生自主实验得出了一些结论,如: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水中的体积有关,且该体积越大,浮力越大;未浸没时,物体所受浮力与所处的深度有关,浸没后与深度无关;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其实归根结底这几个因素都是看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没有改变。教师进一步提醒学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就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同时,让他们对其他结论也进行分析概括,最后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

五、迁移运用,再作探索

这一环节中可创设应用知识于实践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联想、回忆、迁移等思维方式,在应用知识的情境中进一步巩固、深化、活用所学知识。

如在由实验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后,引导学生分析盐水选种、潜水艇的沉与浮、打捞中山舰等的原理。这样既符合新课程的“从物理走向社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觉学有所用,又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当然,在加深巩固之后,教师也可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后可以用如下办法提出新课题:

师:通过探究我们发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如果把p液液和V排放在一起,同学们容易想到哪个物理量呢?

生:排开液体的质量m排=p液V排。

师:由m排我们会进一步想到G排,那么,浮力的大小F浮与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有何关系呢?(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与猜想,教师展示下一个探究课题)

第8篇:浮力教案范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理解浮力的概念和用”称重法”测量浮力的方法;

发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知道什么是浮力,并能用”称重法”测量浮力;

先猜想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再通过分组实验, 各自发现与浮力有关的因素,通过合作发现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实验“发现”阿基米德原理

尝试用浮力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和解释生活中一些与浮力有关的物理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知道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科学猜想能力、验证猜想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

2.难点: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三、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对浮力知识有一定感性认识,对与浮力大小有关的因素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并不知道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甚至有的同学认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本节课从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在教师的辅导下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组实验,然后通过交流合作,发现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整节课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课改教学理念,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学猜想能力、验证猜想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

五、学生实验器材

量筒,溢水杯,小烧杯,水,盐水,细线,小石块,体积一样的铝块、铜块,底面积相同的质量不同的铝柱,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铝柱(视探究对象不同而定)、铁架台。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奥运会皮划艇比赛中,皮划艇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2.蛟龙号在进行7100米下潜的时候,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蛟龙号在下潜的过程中浮力怎样变化?

(二) 新课教学

1.学生通过实验感受浮力的存在,理解浮力的概念

提问学生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大小如何测量?方向如何?

引导学生用”称重法”测量小石块受到的浮力。

分析小石块的受力,指出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讲解物体在空气(气体)中也同样受到浮力的作用。

讲解浮力的概念。

在水面上的皮划艇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所以能浮在水面上,蛟龙号下潜的过程中,也受到了竖直向上的浮力。

2.分组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皮划艇能浮在水面上,而蛟龙号在水中会下沉,是不是皮划艇受到的浮力大,而蛟龙号受到的浮力小?学生的回答可能有各种答案,进而提出问题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识进行猜想,并说出各种猜想的理由。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猜想:

(1)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4)浮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5)浮力大小与物体没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6)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猜想,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验证一个猜想,自己选择器材并设计好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则从旁巡视、指导。

收集数据,分析认证。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形状无关。

3.分组实验,“发现”阿基米德原理

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并分析其原理。

提问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有什么样的关系?

从以上分组实验和“曹冲称象”的故事可以初步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的液体的多少有关,并且排开液体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学生选择器材并设计好实验方案,通过实验验证这个猜想。教师则从旁巡视、指导。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一、浮力的概念: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的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F浮=G-F

二、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形状无关。

三、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F浮=G排=m排g=ρ液V排g

第9篇:浮力教案范文

一、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小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即使是看到了一群毫不起眼的小蚂蚁,他们也会情不自禁地在地上趴半天,一边观察小蚂蚁,一边还没完没了地提问:“蚂蚁怎么认得回家的路呢?”、“它们会说话吗?”“它们为什么打架?”、“它们身体这么小,怎么能搬动比它身体大的食物呢?”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有的并不复杂,甚至不成为“问题”,还有的非常值得深究,并且这些问题都来自于学生对身边生活、环境的直接观察及其感受,无论怎么说这些问题都是很有价值的。

我们进行《科学》课教学,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怎样观察,并由此不断地、自主地去发现一个个新的问题。只有当学生能主动地从多个角度去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时,才真正地意味着学生学会了观察,同时也为自主探究奠定了基础。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鼓励和保护学生这种天生的探究兴趣和积极性,更要把学生的这种探究兴趣引导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促使学生的这种天生的探究能力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二、多渠道促使学生生疑

科学研究从疑问开始,打开科学奥秘之门的钥匙从来都是一个个问号。因此,科学课的教学(活动)策略不仅是为学生释疑、解疑,更要启发学生善于生疑见惑,无疑处使其有疑,也就是“激疑”、“诱疑”,让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各种好奇和惊讶,作为教师不仅是学生思维疑障的排除者、终结者,更应是学生思维疑障的设置者、始创者,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如在教《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时,我展示了大小相同但重量不同的瓶子,在水槽中分别处于沉、浮的状态。通过观察促使学生产生疑惑:为什么大小一样的瓶子,有的会沉入水底,有的会浮出水面?浮在上面的瓶子受到水的浮力了吗?……不管他们怎样质疑,都可以看出这些问题与“沉浮规律”紧密相连,于是,课堂随疑而活,疑惑为学生自行探究的过程打下了基础。

三、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第一,以问题为主线。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交流各自所提出的问题,并进行筛选,从中找出学生感兴趣的、适合学生研究,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问题;根据筛选的问题,说说课前收集资料的情况,或者让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或者引导学生讨论、设计探究方案,然后进行实验、观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自始至终围绕问题展开研究,也可以根据探究进程,不断地提出和思考新的问题。如在研究《有趣的浮沉现象》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预测到:“气球、泡沫块、塑料瓶在水中上浮,而烟灰缸、大头针一定沉入水底。”但在实验中,却看到了烟灰缸上浮的现象,这就形成了矛盾与冲突。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种认知冲突的产生会迫使学生形成解决这一冲突的需要,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此时学生随之而产生的一个个问题提了出来:“烟灰缸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呢?”“为什么烟灰缸那么重却浮在水面上呢?”“塑料瓶装满水会不会沉入水底呢?”等等。正因为一个个问题的提出,才促使学生们运用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如果没有这些问题,学生就失去了探究的目标和方向,探究活动和学生的思维都将失去动力和契机;只有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才会带着问题自然地进入猜想、规划、观察、实验等环节。

第二,以问题作延伸。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在课堂上探究终究有限,甚至有时还得不到任何结论。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课堂得到了正确的结论,或甚至干脆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尽量地让那些没有得到结论的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探究活动。

四、自行实验,验证猜想转贴于

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课教学的特点。对于学生的实验活动,教师是手把手地教,还是放手让学生亲自实践、尝试,是两种教学观的标志。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今天,教师必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己提出实验的方法,自己动手实验,通过实验活动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究未知的能力。如学习《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时,在学生通过实验得知第一包材料袋里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后,我出示第二包材料袋(气球、钩码、皮筋、尺子),让学生利用第二包材料来证明第一包材料袋里的物体在水中受不受到水的浮力。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将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拿出来置于与水面同一高度的空气中松手,看到物体下掉,通过比较就能够知道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不下沉的原因,肯定是因为它在水中受到一种向上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还有的学生回答:“用手压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感觉一下手有没有受到一种向上的力。”而对于“沉入水底的物体受不受到水的浮力”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是:“受水的浮力”和“不受水的浮力”两种答案。这时我大智若愚地追问:“这些沉入水底的物体到底受不受水的浮力?”顿时,双方展开了辩论……学生通过思考想出了很多验证的方法,亲自试一试这些沉入水底的物体受不受到水的浮力,然后做出实验证明给对方看,研究气氛非常活跃。通过实验、观察,学生们发现:所有放入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由于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这对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依据事实,归纳总结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