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动力圈拓展心得体会范文

动力圈拓展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动力圈拓展心得体会

第1篇:动力圈拓展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物理;拓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214-01

自新课标课程改革实施三年以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在新课程教学下中学物理知识适时、适度的拓展也越来越为广大中学物理教师所重视和探讨,在实践教学中愈加重视课堂内外教学有机结合,与传统课程相比,新课程无论在课程的功能、结构,还是在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上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这一方面对广大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来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真正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难,比如:中学物理知识适时、适度的拓展,本文从物理知识拓展的角度将高中的知识分为几大类别,分别针对不同类别的知识进行适时、适度拓展的讨论。

本文所描述的拓展是广义上的拓展,不仅指课外知识的拓展教学,对于一个只学习了速度的学生来说,讲解加速度就是一种拓展,无论是那种拓展,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

尽管物理知识教学的拓展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拓展的素材也可以来自各种途径,然而针对于不类型的知识如果采用统一的标准、生搬硬套的拓展显然是不行的,下面从高中知识类型和相应教学目标的达成等方面做一些简单的阐述.

一、递进拓展

也称系列拓展,该拓展原则适用于一类由浅及深的高中知识,要求教师高度理解掌握各类知识产生的本质,紧扣知识点之间的“衔接点”。例如:速度定义为单位位移在单位时间上的改变,而加速度则定义为单位速度在单位时间上的改变,衔接点则是“改变”,不同的是“改变“的原象和象发生了变化,对于此类知识,在教学拓展中教师可以重点讲解这一类知识的衔接点,通过各个知识节点的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由浅及深地拓展出整个知识体系,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更让学生可以站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了解该知识的整体特性。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习惯。

二、平行拓展

也称类比拓展,该类知识之间存在可类比的关系,可类比关系可以是多维度的,不同人对于知识理解的差别也可以得出不同的类比关系。

1、在外观上可类比

此类知识在比较常见,比如:中学中,我们先后讲解的杠杆和滑轮,其实在本质上滑轮是一种特殊的杠杆。可以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定滑轮是等臂杠杆”,“动滑轮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2、在形式上可类

解决问题是学习物理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方法也多种多样,而在这些知识中有极大的一部分是可以类比的,比如:力、速度、加速度的分解,形式上同样先建立一个坐标系,都可以用矢量表示,也都能把象限中的任意一个矢量分解在个坐标轴上。尽管解题的目的不尽相同,但这种坐标分解的思维方式却是不变得,在物理学中,守恒或不变的东西往往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

3、在原理上可类比

比如:超重与失重,互感和自感无论超重还是失重本质都是加速度引起的,只是方向不同,他们都可以用牛顿第二定理进行表述。互感和自感:如果一个通电线圈中的电流产生变化,将导致该线圈所产生的磁场也发生变化,反过来这个变化的磁场将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由于线圈中电流变化而引起电磁感应现象叫做自感现象。互感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电磁感应现象,只要A线圈电流变化,将引起B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而在B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也会引起A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所以A、B两个线圈的磁通量是互相影响的,象这样两个互相靠近的线圈中只要有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就会出现互感现象。此类知识拓展教师需要把握两点一种是在同一时间段,避免学生比如安排在一节课程,二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比较体系,针对每种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出不同之处。

4、在效果上可类比

例如: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自然坐标系,将物理情境设立在不同的参考坐标系中,其解题路径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经典教学方法中的一题多解思想,此类拓展教学,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可以是抛砖引玉式的教学,也可以是定向提问式的教学,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启发者。

三、矫正拓展

普通高中教育具有其特殊的功能性,正如新课程改革理念所描述的“普通高中教育在本质上不应是‘升学’与‘就业’的双重任务,但其在学生社会生活中的此类功能在较长的时间内是难以彻底改变的”,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而“创造”出来的理念或名词,这类理念往往在科学的角度上并不足够严谨,比如滚动摩擦,这一类知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初学物理的学生却不可能分辨得了,对于此类知识,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理应适当为学生陈述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能一味的为了教学而教学,学生有知道真相的权利。同时也培养他们不迷性权威的思想。

四、回溯拓展

即历史背景拓展,物理学发展至今,离不开先哲们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在新课程课本的内容中许多章节里都涉及到了公式定理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对于这一类知识的拓展,考虑到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故事性的知识,这类型的知识往往也是教师教育的重点,然而,中学学生知识提炼水平毕竟有限,更多的情况是故事听懂了,知识点却是雨雾缭绕,此时教师就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其拨出重点。比如提问学生“如果你是主人翁,在当时的条件背景下,你会怎么思考解决同一问题。”例如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楞次提出楞次定律,牛顿发现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的发现背景故事。

五、时事应用拓展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自然学科,他的运用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此类知识的拓展需紧密结合当前学生社会生活中的时事,时事力求新颖,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拓展教学中应着重知识的整体性、应用性,借此激发学生对物理世界的兴趣和向往,例如万有引力与航天,相对论简介,原子结构、波粒二象性。

结论:教育是一门无可比拟的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作为教师需要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观察世界,一堂好的课,远不只是知识点的简单阐述,而是一种交流和体验,学生的每个反应,每个表情都是一种倾述,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第2篇:动力圈拓展心得体会范文

一、拓展训练背景

由于公司的业务迅速扩张,规模日益扩大。人员需求越来越大,新进员工越来越多,部分新进员工还未能充分职业化,他们的责任意识、沟通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还有待提高。为实现新员工特训目标,打造一支优异的蓝韵人力资源队伍,培训发展部经过充分的研讨,认为有必要在新员工特训中增加团队拓展训练。

二、拓展训练目标

1、树立主动沟通的意识,学习有效团队沟通技巧。

2、打破成规,重新审视自我,增强创意思维能力。

3、增进学员相互认知和理解,提高团队的信任和宽容。

4、熔炼团队精神,加强团队凝聚力,树立合力制胜的信念。

三、拓展训练后参训人员的如下素质和意识将得到提高

1、积极主动的沟通精神

2、双赢思维、补位意识

3、面对变化的正确管理方法

4、对团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5、富于创新精神、主动求变

6、欣赏他人,鼓励他人,赞美他人

四、方案设计理论特点

项目整合训练内容包含室内项目和户外项目,整个培训中体力与脑力活动充分结合,在项目的实施中充分进行体验和感受,并共享别人的体会与心得。一系列活动使得参训员工对整个培训保持高度的热情及参与感,项目设计环环相扣,对于一些基本理论在项目中进行意识、体会和理解,再分享讨论并融会贯通形成理论,进而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当中。

五、拓展培训纪律要求

1、培训时必须严格遵守培训规则和公司有关纪律,严禁脱离团队擅自行动。

2、参加培训时必须穿运动鞋,着装简洁适合运动,女士请不要穿裙子。

3、如患有不适于参加激烈运动疾病人员应事先通知培训组织者,以作统一安排。

4、请保持训练区域的整洁,产生的垃圾或废物请随身带走,自觉保护环境卫生。

六、课程设计方案

1、参训人员:新员工特训班全体员工

2、拓展地点:武汉诚智拓展训练基地

3、培训形式:15人至18人左右为一组,每一组选一位组长,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项目,教练就项目的目的和作用对学员进行引导,学员对项目过程进一步进行体验和感受。

4、课程流程:(略)

七、拓展训练项目方案

项目一:报数

1、 所需时间:45分钟左右

2、 小组人数:15人至20人左右

3、 所需物品:秒表

4、 项目概述:一个关于促进团队效率项目

5、 项目目的:

(1)使团队通过竞争提高他们的效率;

(2)使队员认真体会自己在团队里承担的责任;

(3)让团队领导发现团队问题,改善团队管理方法,提升团队领导力。

6、 项目规则:

(1)将所有参加的人,在两分钟之内分成平均分成两组。

(2)挑选男女队长各一名,组织团队进行比赛,队长不参加比赛。

(3)教练要求队长宣誓,问三个问题:“有没有信心战胜对手”、“如果失败,敢不敢于面对队员的指责”、“如果失败,愿不愿意承担由此所带来的一切责任”

(4)全队学员进行报数,速度越快越好。

(5)分别进行6轮比赛,每轮比赛间隔休息1分钟。

(6)每轮比赛进行奖惩。输者,由队长率领队员向对方表示诚服,并对对方队员说:“愿赌服输,恭喜你们!”并由男女队长做俯卧撑10次,如果以后再输,俯卧撑的次数将会乘倍递增。赢者,将全队哈哈大笑,以示胜利。

(7)记录每轮比赛的结果。

7、项目结束,教练引导大家讨论:

(1)每个人都同意所有的意见吗?如果不是,为什么?

(2)谈谈责任心对我们人生的体会?

项目二:一圈到底

1、 项目时间:45分钟左右

2、 小组人数:18人左右

3、 所需物品:呼啦圈2个

4、 项目概述:人与人之间通过沟通互相了解,达成共识。此项目旨在检视一个团队中人员彼此沟通的状况,同时帮助畅通沟通渠道,以推动今后的相互协作。

5、 项目目的:使学员彼此以非语言形式进行沟通,以高难度沟通形式完成低难度活动。

6、 项目规则:所有学员手拉手围成一圈,用呼啦圈穿过所有人的身体回到原位。在活动过程中,不能以语言为沟通工具,只能依靠肢体语言和眼神进行沟通,相互拉着的手不能放开,也不能用手指去勾呼啦圈。计时,看最快用了多少时间完成。

7、 项目结束,教练引导进行讨论:

(1)各位刚才是如何完成目标的?

(2)刚才最关键的改善动作是什么?

(3)大胆请教各位,平时工作中是否也能这样互动,相互模仿学习,形成公式?

(4)你认为刚才的活动过程中对团队最有帮助的一点是什么?

(5)变化:可以思考以不同方式传递呼啦圈。

项目三:信任背摔

1、项目时间:45分钟

2、小组人数:不限

3、所需物品:背摔带

4、项目概述:一个关于促进团队信任的项目

5、项目目的:这是一个震动力较大的项目,目的为挑战自我的安全区,建立对团队队员的信任,感受这种信任给你带来的个人突破。

6、项目规划:

(1)首先让全组人员站成对面的两排成操作指导图形中的形状。

(2)让准备做空中飞人的队员站在墙上,背向队友。

(3)当教练确认团队队员们都站好位置,并做好接人的准备时才让站在墙上的队员从空中落下。

(4)这项活动对某些人来说难度很大,尽量用说服及鼓励的方法去鼓励他,使他对自己的队员们产生信任,从而跨越心理障碍,完成空中飞人的任务,但千万不要勉强。

7、项目结束,教练引导进行讨论:

(1)当你站在墙上的时候,心理感觉如何?

(2)当你跨越心理障碍、完成了挑战之后的感觉如何?

(3)在这项活动中,你认为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怎样才能帮助队友跨越心理障碍,做到他认为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8、注意事项:

本项目具有一定危险性,需注意安全。

项目四:众志成诚

1、项目时间:45分钟左右

2、小组人数:8人至10人

3、所需物品:废报纸25张

4、项目概述:一个关于促进团队协作的项目

5、项目目的:

6、项目规划:

(1)教练进行分组,每组约十人左右。

(2)教练分别在不同的角落(依组数而定)地上铺一张全开的报纸,请各组成员均进入报纸上,无论用任何方式都可以,就是不可以脚踏报纸之外。

(3)各组完成后,教练再请各组将报纸对折后,再请各组成员进入报纸上。各组若有成员被挤出报纸外,则该组淘汰不得再参加下一回合。

(4)上述进行至淘汰到最后一组时结束。输家应全体向赢家表示祝贺并推选代表表演一个小节目。

7、项目结束,教练引导进行讨论:

(1)要求得团体的成功或胜利,惟有透过合作才能众志成城。合作乃在团体贡献一己之力,并截长补短,同心协力共同创造团体成功之机会,必要时为了团队的目标需要团队个别成员做出一定的个人利益牺牲。

(2)解决问题时应藉团体智慧思考达到目的,每个个体在团体中都有一定的重要性。

第3篇:动力圈拓展心得体会范文

俱乐部全体成员大会召开之后,组织处换届重组也完成了,增加了6名新成员,按照组织素质拓展活动的任务,组织处的全体成员都感觉到责任重大,但都充满激情,准备组织好俱乐部的第一次全体活动,同时认识到了我们的重要使命,那就是通过我们的工作,使俱乐部全体成员在一个轻松、和谐、健康的环境中工作、学习、一起进步。接着我们在11月16号召开了第一次内部讨论会,会上我们各抒己见,制订了素质拓展活动的计划,于支持系统第一次例会中将计划提交,得到俱乐部主席王牧批准后正式展开了活动的筹备工作。

组织处第二次例会集中讨论了组织拓展活动的细则问题。确定了六个游戏,选出整个活动的主持人。其他分工:采用去年素质拓展活动的分工方法,每个游戏由一个人专门负责,负责项目的流程介绍,人员分工和道具的购买。并在11月20日下午3:45,全体组织处人员在活动场地进行了一次模拟活动彩排。22日上午,所有准备工作就绪,下午13时提前来到会场布置,准备活动完成。

二、活动流程

到场同学签到、抽签分组分发意见征集卡片

为了活动的趣味性,我们采用了抽扑克牌的方式分组,在签到的时候工作人员会随机发给每个人一张扑克牌,根据花色及牌面大小区分每一个人,并且我们给每人发了一张小卡片,让大家发表对活动的期望及参加完活动的收获等看法,以发现问题,帮助我们以后更好的组织好活动。分组完成,每队选一名队长,并喊出本队口号。

红队在队长朱伟的带领下高呼自己的口号“红队,红队,气势如虹!”

黑队在队长李丛的带领下,振臂高呼:“绝对无敌,一定会赢!”。

颁奖环节

在游戏正式开始之前,为了表达俱乐部对之前薛冰同学组织的第一次英语分享会的感谢,以及鼓励俱乐部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分享会,培养大家的分享精神,主席王牧特地为薛冰同学颁奖并发表鼓励讲话。

同心圆

这个游戏主要是让大家认识,红黑两队同学围成两个大圈,外圈同学手拉手,内圈同学手搭前面的同学的肩膀,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人数相等的情况下能组成同心圆,然后游戏负责人开始发口令,能外圈同学闭上眼睛,按相反方向转圈,并在负责人优美台词中猜测会遇到谁,负责人喊停是睁开眼与相对的人握手认识,通过这个游戏让我们学会珍惜现在,珍惜身边的朋友,珍惜这些一起奋斗一起生活的同学们!

背靠背起立

此游戏主要考察团队合作,如何借助团队每个人得力量来达到共同的目标。每队选出若干成员,背向彼此环坐一圈,借住彼此力量同时(强调同时)站起,要求在此过程中不可用手触地,不可用手借助除环坐队友以外的任何外力。站起来人数最多的队获胜。在合作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实践并发现问题然后及时改变策略也是本游戏获胜的一把钥匙。

各队都在紧张实践并改进自己的方法(巾帼不让须眉)

最后黑队凭借超强实力10个人同时站起获胜。

第4篇:动力圈拓展心得体会范文

1与南京经济圈、武汉经济圈竞合关系的发展趋向

合肥经济圈与南京经济圈、武汉经济圈是相邻城市圈,在国家主体功能区“两横三纵”城市化布局中同处于长江发展横轴,形成跨东部中部地区的“宁合汉结构”,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相邻经济圈之间的关系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而竞合关系的发展趋向,是由经济圈核心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发展能力所决定的。但是,与南京、武汉这两个经济圈的核心城市相比,合肥市的经济规模和发展能力都弱于南京与武汉,合肥经济圈与南京经济圈、武汉经济圈在竞合关系上就处于弱势。根据地理板块理论,一个地理板块若受到周边地理板块的挤压,前景只有两个:一是沉降,一是隆起,合肥经济圈就是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下,为避免“沉降”,争取“隆起”,唯一的办法是要做大做强合肥经济。

“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加快了发展步伐,与南京、武汉的差距逐步缩小,如合肥市的主要经济指标相对于南京、武汉的程度,地区生产总值﹙GDP﹚由2005年的37.8%和40.9%,上升到2010年的53.9%和49.0%;人均GDP由2005年的49.4%和71.9%,上升到2010年的69.1%和8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31.9%和39.2%,上升到2010年的54.8%和54.3%;地方一般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27.3%和33.8%,上升到2010年的50.0%和6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64.6%和89.2%,上升到2010年的67.3%和91.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51.5%和73.9%,上升到2010年的64.0%和85.8%。②由于合肥市同南京、武汉差距的缩小,合肥经济圈与南京经济圈、武汉经济圈的竞合关系也逐步得以改善。行政区划调整后,县级巢湖市与庐江县划归合肥所辖,扩大了合肥市的政区范围,合肥的人口与经济总量已达到特大城市规模,在城市体量上也进入与南京、武汉相同的城市等级,从而会进一步推进合肥的聚势发展。由于核心城市的这种变化,合肥经济圈与南京经济圈、武汉经济圈的竞合关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其基本趋向是:竞合范围会逐步扩大,竞合程度会逐步加深。合肥经济圈与南京经济圈、武汉经济圈竞合关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核心城市合宁汉竞合关系的变化上。合肥市虽然在城市体量上与南京、武汉处在相同规模等级上,但在经济规模与发展能力上与南京及武汉都有相当的差距,而这种差距才是实质上的差距。针对这种情况,合肥应把追赶南京、武汉作为今后的前进标杆,努力缩小这种实质上的差距。

追赶虽有竞争,更有合作,是竞争与合作的交织。根据合、宁、汉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合肥与宁汉间的城际竞争主要表现在制造业大项目的招商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高端人才的吸引等方面;合肥与宁汉间的城际合作主要表现在特色产业的分工合作、市场体系的协调建设、劳动力流动中的社会保障衔接和跨行政区交通体系的完善以及长江水资源、生态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合作等方面。有些领域的竞争会多于合作,有些领域的合作会多于竞争,在竞合中会各有所获、共同发展。合肥市应着力培育优势、挖掘潜力,在更多竞合领域中获得主动权。根据城市“引力模型”计算,合肥与南京、武汉的经济联系转化系数分别是2.13和0.75[1],南京是武汉的2.84倍,合肥与南京的关联度大大超过了与武汉,在“宁合汉结构”的竞合关系中,应突出合肥与南京的战略竞合关系,核心是合肥要在竞合中追赶南京。“十一五”以来,尽管合肥追赶南京的步伐明显加快,合肥与南京的差距有所缩小,但缩小的主要是经济总量,而在结构与质量上还有较大差距。

比如,在产业结构上,合肥的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南京,在空间结抅上,合肥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南京;在发展质量上,合肥的高新技术产业比南京弱,城乡人均收入水平比南京低;合肥追赶武汉,也是总量上步子大、质量与结抅上步子小,与追赶南京的情况相类似。因此,合肥将宁汉作为发展标杆,特别是把追赶南京作为重点,既是必要的,也是艰巨的,为此,合肥市应充分利用行政区划调整所形成的有利条件,既要强化合肥在培育优势产业基地和吸引高端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力,又要在更多领域推进与宁汉的经济技术合作,把握“宁合汉结抅”竞合关系的新趋向,在竞合中追赶,在追赶中竞合,把合肥市建成在规模、结构、质量等方面与宁汉同等级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带动合肥经济圈的更好更快发展。

2合肥经济圈的东扩与江淮城市群的崛起

行政区划调整后,因原属地级巢湖市的无为县划归芜湖市辖、和县与含山两县划归马鞍山市辖,合肥经济圈的范围缩小了,其中,行政区面积减少4870km2、人口减少250万人。根据城市经济圈的成长一般规律,城市经济圈的空间范围主要是由核心城市的功能强弱所决定的,随着核心城市的功能增强,城市经济圈的空间范围是会扩大的。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市的中心城市功能会进一步增强,合肥经济圈的范围应有所扩大,而不应该是缩小。显然,上述情况变化是不符合城市经济圈成长的一般规律。根据合肥与周边市县的经济文化及交通联系状况与发展趋势,合肥经济圈的东扩和江淮城市群的崛起,也就是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经济圈发展的必然趋向。合肥经济圈的东扩,是东向扩大到定远、全椒两县。[2]

定远、全椒面积分别为2891km2和1572km2,2010年人口分别为97.0万人和46.5万人,两县均与肥东县相连,县城距合肥主城区分别为90km和120km,进入合肥经济圈具有必然性。第一,两县与合肥相邻,交通联系十分便捷,特别是合徐、合宁高速公路及京沪高铁至合肥的支线与沪汉高铁构建了两县与合肥市的快速通道,更提高了两县与合肥的通达性,两县已处于合肥“1小时经济圈”之内,进入合肥经济圈具有交通区位条件。第二,两县与合肥在历史上的经济文化联系就十分密切,如今,这种联系更进入到产业与市场层次,两县的产业结构与合肥有较高的关联性,市场也逐渐与合肥融为一体,特别是随着合肥市交通枢纽的形成,两县要素流动更多地指向合肥,产业与市场已不同程度地进入合肥经济圈。第三,两县与合肥同处于江淮分水岭,加上六安市的部分乡镇地区,两县进入合肥经济圈后,江淮分水岭的绝大部分乡镇都在合肥经济圈,将更加有利于江淮分水岭地区的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经济社会发展,同巢湖纳入合肥市一元化治理具有同样的意义。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是两县的经济发展在全省尚处于中等水平,但发展潜力很大,进入合肥经济圈后,既会更多地接受合肥市的辐射,又会融入合肥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对于两县的结构转型、产业升级、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等,都会有多方面的推进作用。因此,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经济圈向定远、全椒的东扩,也就十分必要。建议定远、全椒两县党委、政府从战略上审视这个问题,尽早加入合肥经济圈,也建议合肥经济圈的成员迎接两县的加入,推进合肥经济圈的东扩。

桐城市一开始就加入合肥经济圈,也为定远、全椒两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以政府为主导,既打破行政区界限,又不论城市的行政等级,按区域发展规律构建城市经济圈,是合肥经济圈的一大创新,将县级桐城市与其他地级市平列,优势互补、平等合作,共同达成区域合作协议,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桐城市为安庆市所辖,桐城市加入合肥经济圈以来,不仅促进了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也为安庆市的发展增添了诸多的积极因素,也有利于安庆市的整体发展。同样的,定远、全椒为滁州所辖,两县加入合肥经济圈后,不仅会促进两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为滁州市的发展和“大滁城”建设增添力量。更由于滁州市处于南京与合肥之间,向东融入南京经济圈,向西融入合肥经济圈,可以东西助力、“左右逢源”,更加有利于全市的发展和“大滁城”建设。可以说,行政区划调整后正在形成的“合宁结构”,滁州市的区位优势会进一步凸显,发展步伐将会加快,而定远、全椒助推合肥经济圈东扩,正是开拓滁州发展新局面的战略举措。

行政区划后合肥经济圈不仅要东扩,而且还会进一步扩展和提升,由合肥经济圈上升为江淮城市群。城市发展史已表明:当一个城市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上升到一个新的等级,且相邻周边又有若干次等级的城市,那么,这个城市经济圈一定会发展为包括这些次等级城市在内的城市群,“圈”向“群”的跨越具有必然性。而且,在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城市群已成为带动我国区域发展的主体功能形态,“十二五”期间我国对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就是以城市群建设为支撑的,并且把“江淮地区”列为国家的重点开发区之一。合肥居皖之中,北有沿淮城市蚌埠和淮南,南有沿江城市芜湖、马鞍山、安庆、铜陵、池州,东有滁州,西有六安,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这些城市都在合肥的2小时车程范围之内,必将形成以合肥为“群核”、以周边9个地级市为“群集”的“1+9”江淮城市群,类似于以武汉为中心的“1+8”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以郑州为中心的“1+9”中原城市群,从而可以大幅度地优化全省的战略布局,既形成全省崛起的战略板块,又可辐射和带动皖北发展;同时,又可以拓展长三角城市群的腹地,助推长三角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3]可以说,江淮城市群的崛起是安徽真正崛起的标志。行政区划调整为合肥建设成为与南京、武汉、郑州同体量级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创造了条件,以合肥为核心的江淮城市群的崛起,也就成为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经济圈发展的必然趋向。

3合肥经济圈一体化程度的提升

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经济圈最广泛、最深刻的发展趋向,是经济圈一体化程度的提升。其中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体系、生态环保、社会管理等一体化程度的提升。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提升,主要是发展“大交通”,在经济圈范围扩大通勤性、提高通达性,提升“同城效应”,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之间形成“同城化”的新格局。所谓“大交通”,即是公铁水航与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密切衔接、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服务功能完善高效、居民出行便捷安全的综合性、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目前,合肥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框架已初步形成,重大项目已列入计划并正实施,主要是应按一体化趋向提升与完善,进一步通畅主动脉、扩展大微循环、完善“毛细管”,在经济圈全域形成一体化的交通体系。

产业发展一体化的提升,主要是围绕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核心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差异化发展为特色,推进市县之间分工协作,提升经济圈全域的产业发展水平。各市县经济开发区要突出优势产业,围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开拓循环链,推进企业间、行业间、开发区之间的分工合作,形成共生共长的产业共生圈。要按照产业发展一体化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工业重心要向县市转移,核心城市合肥要注重发展生产业,扩大辐射功能;主城区内的开发区或“退二进三”,或“提二升三”;要推进合六、合淮、合蚌、合巢、合庐、合桐产业走廊建设,形成各有特色的跨县市产业发展空间骨架;要推进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带动广大农村第一产业的“接二﹙第二产业﹚连三﹙第三产业﹚”,加快农业的转型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市场体系一体化的提升,主要是构建统一的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建设有活力、开放性的经济圈市场体系。提升市场体系一体化水平的基本方略,一是打破行政区界限,从规划入手构建经济圈统一市场体系,建设若干大型专业市场和合肥要素大市场,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推进连锁经营;二是实行经济圈市场一体化监督与管理,如工商登记、食品药品检验、消防安全等领域的互通互认,建立一体化的电子支付结算系统,实现同城结算、商业票据集中交易等;三是繁荣各市县区域市场,要面向本地居民完善基本服务,面向外地消费者提升特色服务,面向生产者开拓高端服务,进一步完善城市商圈,带动县乡市场发展,提升城乡市场体系的综合功能和一体化程度。

第5篇:动力圈拓展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商圈;城市规划;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7.008

1江津商圈基本概况

1.1国家政策与战略定位的机遇

江津商圈在《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决议》、《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明确江津功能定位的意见》等政策的引导下,以“一五七六”思路发展建设,一是发展成为“双百”现代化大城市,这将吸引大量的人员进城就业,带动人气和商气。二是发展五大产业,打造“三地两中心”,这将大力推进经济的发展,拉动消费,带动江津商圈的发展。三是打造七大平台,拉动江津工业、农业、商业、旅游的发展,促进江津经济的发展。四是实施六大行动人才支撑行动。

1.2“一中心三组团”的黄金区位优势

江津商圈坐拥商业-旅游-教育“一中心三组团”的黄金区位优势。首先,江津是离重庆主城最近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是主城区外唯一新拓展进入主城二环范围的区,是重庆着力打造的“双百”大城市,地理位置优势显著;其次,江津市域内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为江津商圈聚集人气创造了先天条件,促进了江津商圈的发展;最后,江津商圈中的双福商业副中心拥有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校区,并且第三军医大学江津新校区在支坪组团已开建。特有的区位优势为江津商圈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极大地推动了江津商圈的发展和建设。

1.3复合型的特色空间布局

随着江津商圈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造升级,商圈已基本形成复合型发展的特色空间布局模式。“十三五”期间,江津力争创建2个部级社区便民商圈、10个市级社区便民商圈,培育5个以上市级社区商业示范龙头企业,实现“城区有市级便民商圈,街道有示范便民超市,社区有示范便民商业直销店,行业有示范便民龙头企业”的建设目标。其中城市核心圈由“一主两副”构成,业态主要以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专卖店等为主,“两副”包括支坪商业副中心、珞璜商业副中心。社区便民商圈主要是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以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

2江津商圈发展成功经验

2.1适应变化,积极促进商圈提质升级

江津商圈为了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适应社会的变化,江津商圈大力推进商圈建设,促进城市商业上档升级。第一,发展连锁经营,促进餐饮业转型升级,丰富餐饮内容。江津商圈餐饮由单店、单一业态向多业态、连锁化、集团化、大规模转型升级,扩大规模并发展连锁经营。第二,注重线上线下互动体验,推广智慧商圈建设。双福城市商圈,依托双福时代广场商业街、恒大世纪金街,大力发展休闲娱乐、特色购物、文化创意、商务办公等业态,加强线上线下互动体验,加快江津商圈的发展。第三,优化商圈软、硬设施环境,提高用户体验,根据调查显示,江津将推进城区WIFI网络建设,布局5G网络,并且智慧商圈项目也已纳入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项目支持,建设单位要按照申报项目的建设内容和投资规模进行建设,规范管理项目资料,使智慧商圈项目经得起检验。

2.2拓宽服务内容和领域,积极创新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是适应商业环境变化的根本需要,江津商圈商业环境的变化将要求商业模式随之做出调整,持续不断地商业模式创新能促进江津商圈保持竞争优势。第一,跨境电商为依托的创新商业模式。江津“两国双园”跨境电商(汽摩)产业园通过“跨境电商+展示交易+生产制造+汽摩文化+统一运营”五位一体的创新模式,将共同助力重庆汽摩制造突破传统外贸区位制约,为重庆贸易整体转型升级提供全新发展平台。第二,商贸物流业逐步形成。依托珞璜港、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打造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集散地;建立分拨中心、配送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三级配送体系,推动物流快递向农村延伸。第三,延伸产业服务链条。支坪组团将依托第三军医大学新校区,把第三军医大学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重点发展科研教育、医疗服务、康复养生和商务配套为一体的现代健康产业群和商业休闲都市。

2.3统筹网上网下资源,用好国内国际市场

江津商圈通过采用统筹网上网下资源摆脱困境。“渝新欧”跨境电商出口货物首发式在重庆西部物流园隆重举行,进出口的这些货物为200多个品类的汽摩产品,且全部来自重庆江津。江津开启富硒农产品网上销售新模式,实现了网上网下同步销售。其中,重庆富硒网与富硒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实行线上线下联动,集富硒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电商销售量每月翻番,收效明显。

3江津商圈未来发展建议

3.1克服智慧商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智慧商圈建设

商圈作为商贸发展积聚程度最高的地区,商圈发展的水平对商贸发展具有重要的标志性作用,而打造智慧商圈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江津智慧商圈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不易选择合适的实施主体、管理协调的复杂度和难度较大、大型商贸企业和购物中心信息共享难、物业公司停车场信息开放难以及商家对信息和数据开放的担忧等。因此,在积极推进智慧商圈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克服上述问题。

3.2抓住机遇,加快商圈发展

[JP2]如今江津面临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国家层面的有国家政策与战略定位:全国第一个的“城乡商贸统筹发展试点区”,《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省级层面的有重庆“外环时代”:江津是主城区外唯一新拓展进入主城二环范围的区,区位优势明显提升,成为重庆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的重要拓展区;自身层面有“双百”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大规模的东部新城、滨江新城开发和旧城改造正有序开展,商圈建设合理规划,打造片区商业中心,推动城市升级。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优惠政策、资金扶持,在发掘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城乡商贸流通业,加快商圈建设。

3.3居安思危,积极应对面临的威胁

虽然江津商圈建设面临很多机遇,同样也面临主城商贸核心区的高端辐射和毗邻区县的竞争的威胁。绕城高速通车后,拉近了江津区与重庆市主城区的距离,随着重庆五大商圈的升级和完善,渝北、大渡口等商圈的逐步打造,茶园、西永等新兴商圈的规划和起步,两江新区建设步伐的加快,都市区商圈将会对整个江津区产生强大的虹吸效应,将吸引大量的购买力,特别是高端购买力和高端消费群体的购买力。此外,与江津毗邻的九龙坡区、巴南区等区域也将大力推进自身的商圈建设,吸收一部分消费群体。因此,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积极应对这些危险,在功能与业态定位上与周边地区错位经营,充分利用区位、交通、市场潜力和产业支撑优势,实现江津商圈的跨越式发展。

3.4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升级,提供商圈发展的必要条件

江津撤县设市改区时间不久,城市化水平较低,老城区的商圈大多是自发形成的,规模小,交通堵塞,配套公共设施不齐全,而东部新城的商圈,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商业设施规划布局和城市建设不协调,商家入住难。因此,需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升级,为商圈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此外,还需加快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克服自身劣势,增强产业联动性,提高收入和消费水平,加强人才培养,为建设区域性商贸服务业中心创造优良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先庆.现代城市商业聚集与商圈的发育成长――以广州大道北商圈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09,(6).

[2]庄黎,徐晶.消费者视角下上海国际购物天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商业时代,2014,(2).

[3]邓炜,金雁.关于推进南京新街口商圈发展的调研报告[J].改革与开放,2008,(12).

[4]张竞,董洪印.吉林省城市商圈发展策略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第6篇:动力圈拓展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字:体锻; 成功感; 语言; 策略; 环境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088-002

成功感,又称成功体验,是一个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任务时所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感。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体锻活动占有较大的比例,并在幼儿成功感的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积极的语言是幼儿获得成功感的基础

在体锻中我们力求用积极的语言去影响幼儿,改变幼儿胆怯的心理,最终获得成功感。

1.鼓动性语言:是指教师给出行动建议,通过肯定、表扬、赞赏、鼓动等方式激发、鼓励幼儿不断进取,建立自信的特性。

案例:小蚂蚁运粮。早上,我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活动的项目是“小蚂蚁运粮”。这时,第三组正好轮到昊昊运粮,只见他背上背着小蚂蚁的粮食,小心翼翼地往前爬着。当昊昊爬到路中间的“小山坡”下时,抬头望了望却开始犹豫了,后面的小朋友已经开始催他,我连忙鼓励他:“昊昊,不要害怕,就差一点点你就可以帮小蚂蚁运到粮食了,就胜利啦!往前看,不要害怕,我会保护你的。”他听后,立刻鼓起了勇气,继续朝“小山坡”上爬去,不但要比刚才更加小心,也比刚才更沉着了,动作也麻利了些,很轻松就翻过了山坡。他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分析:鼓励性的语言可以激发幼儿活动的欲望,缓解幼儿心理的紧张情绪。

2.引导性语言:是指教师或幼儿通过自身的语言引导,激发幼儿向他人模仿的过程。

案例:和皮球做游戏。豆豆和小雨两个人手拉手拿着一个球玩起来,琦琦和媛媛一组,甜甜和良良一组在玩对传球;心语一个人追着球跑来跑去;只有新新站在装球的筐旁边,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其他人。于是,我走过去跟新新说:新新,你也拿一个球啊,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啊,很好玩的。在我的引导下,新新怯怯地拿了一个球,抱在手上。她站了一会儿,然后将球往地上一丢,又赶紧伸出手去拍,但是没有碰到。我赶紧说:呀,新新在拍球呢!本领好大啊!而且,和他们玩得不一样噢!……

分析:在体锻中老师会给予幼儿示范性的提示,变化幼儿定式的思维,拓展幼儿思路。

3.评价性语言:是指教师通过观察的行为做出事实判断或定性鼓励。

案例:圈圈真好玩。晨间体锻的时间到了,我带着孩子们来到场地上,拿着圈圈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又要和圈圈做好朋友,和圈圈一起玩了。可以怎么玩呢?”

豆豆说:“可以转。”

我追问道:“怎么转?你来转一下好吗?”

于是豆豆就把圈圈往身上一套,然后开始扭动腰部转起来。但是圈圈太轻了,不太容易转起来。

我鼓励道:“让圈圈变成呼啦圈,这真是一个好办法……”

分析:当幼儿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教师给予及时恰当的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4.指向性语言:是指教师通过语言帮助幼儿认清事物的过程。

案例:运水果。这天的挑战活动我们安排了“运水果”的主题活动。教师事先设置了一系列的障碍,孩子们看到这个场景个个异常兴奋,跃跃欲试。在这种情况下,我先和幼儿讨论了今天的主要器械,“看看,前面都有些什么”。

分析:有些时候教师会提供一些新的材料,幼儿从没有接触过,兴趣很高但却不知道怎么用,会出现不安全的隐患,因此教师可以事先有目标的让幼儿观察,稳定幼儿情绪,确定方向后再开展活动。

5.介入性语言: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介入,帮助幼儿理解游戏情节,产生后续活动的兴趣。

案例:我也要摘果子。在开展“小刺猬摘果子”的游戏中,戴着刺猬头饰的乐乐怎么跳也摘不到挂在绳子上的果子,于是嘟着嘴巴跑开了,我看见了问他:“乐乐,你怎么不玩啦?”他指了指高高在上的果子。我首先安抚了孩子的情绪:“没关系,刺猬妈妈陪你一块去摘果子,好吗?”听到“妈妈”这么说,“小刺猬”一下子就不哭了,拉着“刺猬妈妈”一块儿来到了“果子”的下面……

分析:在体锻活动中幼儿常常出现害怕、退缩的现象,这时教师可以以角色的身份积极投身其中,参与幼儿的活动。

6.规则性语言:是指教师通过语言建立活动规则的过程。

案例:跳跃的小青蛙。在游戏小蝌蚪在长大过程中,我为幼儿创设了池塘的环境,提供了荷叶、石头等物体。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提示说:小青蛙先过小桥,再跳过小石头,最后跳到了荷叶上。

分析: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规则性的语言让幼儿了解活动的规则,掌握小青蛙的路线,为活动建立良好的规则。

7.提示性语言:是指教师通过语言的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动作的要领的过程。

案例:投一投。在一次双手向前投掷练习的过程中,为了让幼儿清晰地掌握投掷的基本技能,我运用了提示性的语言:两个小手牢牢地抓住小沙包,小沙包要去旅行了,他从胸前绕绕绕一直绕到我们的头顶上,停下来,沙包休息一下,好了沙包要到远方去旅行了,用力往前扔,飞喽!……

分析: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则通过形象的提示语言吸引幼儿兴趣,让幼儿开心学习的同时也简单习得了投掷技能。

8.追问性语言:是指教师通过语言的追问拓展幼儿思维的过程。

追问性的语言能让幼儿的思维得以再次拓展或者对新授的内容得以再次巩固。上述案例中教师的一句追问就是让幼儿对新的技能进行再次的练习和巩固,在技能熟练的同时体验青蛙跳的快乐。

二、有效的指导策略是幼儿获得成功感的支撑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们梳理出以下的指导策略:

1.语言激励策略:主要指教师运用言语、动作、神态、情感等诸因素调动、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肢体语言策略:肢体动作是一种暗示作用。例如在激发兴趣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肢体语言和幼儿做做热身运动,为后续活动做准备。

3.示范榜样策略:如在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自身或者同伴的示范帮助掌握动作的要领,支持后续的活动。

4.个别指导策略:在体锻活动中孩子的动作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也要对个别幼儿进行个别的指导,帮助其建立自信,走向成功。

5.媒体支持策略:是指教师在活动中利用音乐等不同设备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幼儿获得成功感的辅助策略。

三、良好的环境是幼儿获得成功感的后盾

在体锻活动中必要的环境创设和适宜的器械提供都是幼儿获得成功感的坚固后盾。通过摸索,我们总结出在环境创设中需要遵循的几条原则:

1.体锻活动中教师要创设积极宽松的环境。宽松愉悦的环境首先会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为后续的活动奠定基础。

第7篇:动力圈拓展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宁波-舟山港;港口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4-50 -02

位于“一带一路”开放战略和长江经济带这一东中西合作战略结点上的宁波-舟山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是“一带一路”及江海联运的重要枢纽。因此宁波-舟山港经济圈是宁波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现状

宁波通过整合港口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构建宁波-舟山自贸区,发展临港相关产业,加快大宗商品发展等全面促进宁波-舟山港经济发展,实现由“国际大港”向“国际强港”转变,推进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一)港口年吞吐量

2006年以来,浙江省宁波港与舟山港被政府合并为宁波―舟山港,有效地促进了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2009年以来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不断增加。2016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累积达到215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5%,增幅位居全球前五大港口之首。

(二)自贸区建设

2016年浙江省新设立自贸试验区。而以海洋产业投资透明化、大宗商品贸易便利化和提高海洋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等为重点的舟山自贸试验区,围绕大宗商品贸易便利化,加快促进油品等储运中转便利化,放开石油投资市场准入,开设舟山国际油品交易所,探索开展油品期货交易,推进了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三)经济圈建设

1.临港工业

波临港工业经历三十几年的有效发展,竞争力大大增强,形成了延绵20多公里的沿海临港产业经济带。同时,宁波-舟山港已经形成了电力、石化、机械设备等行业为主的临港工业体系,结合宁波地区资源分布,形成自身石化产业链。此外,临港工业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工业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业转换的过程。

2.多式联运枢纽中心建设

宁波-舟山港创建了江海联运港口联盟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江海联运“船-港-货”一体化航运电商平台。2016年上半年,宁波―舟山港累计完成海铁联运业务量超过10万标箱,同比增长25%,创历史同期新高。海铁联运已成为宁波―舟山港建设亮点,抢先制定海铁联运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开通了国内海铁联运通道和国际过境通道,并且在海铁联运、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港口与铁路集装箱联运全过程物流信息衔接等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3.大宗商品贸易

宁波-舟山港依靠良好的深水岸线资源成为了我国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宁波大宗商品的进出口都是在宁波-舟山港进行装运、卸载。2012年~2016年宁波大宗商品的交易额不断增加,交易额增长率也不断增加。而且宁波是国家大宗商品电子商务的试点,已经构建了完整的现货商品交易服务体系。

宁波-舟山港是国内最大的铁矿石中转基地和原油转运基地,也是国内重要的液体化工储运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储运基地。宁波-舟山港的油品中转量在长江经济带中占较大比重,油品的储存量占全国的40%,铁矿石也占全国储存量的30%。其中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拥有40万吨级矿石船直靠能力的码头,大大提升大宗物资保税储运、加工交易能力。

4.高端港航物流服务业发展

宁波-舟山港的高端港航物流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宁波、舟山两地聚集了港口航运与建设、航道疏浚与管理、海上救援、金融保险、海关事务等机构及相关产业。另外,宁波-舟山港的航运物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良好。宁波-舟山港注册营运船舶数量已达2100多艘,重量超过1000万载重吨。

二、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问题

在宁波-舟山港口经济发展进程中,宁波-舟山港积极面对机遇与挑战,但在这过程中,当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一)港口企业

1.港口企业融资方式单一

港口行业的资金需求量大,并且建设和回收的周期较长,从而导致企业的融资问题尤为严峻。2015年底有三百多家企业排队申请IPO,但港口企业中除了拥有大型资本的企业可以申请成功,对于其余的企业则非常困难。同时,由于舟山港港口分散,企业分散,导致企业合作度不高。企业大多选择小型投资或银行贷款。宁波-舟山港缺乏大型资本战略合作的选择,发行债券受到限制,最终导致融入的资金远远无法满足企业实际的需求。

2.专业人才缺乏

虽然港口资源丰富,临港工业总产值不断增加,但宁波-舟山港缺乏完善的劳动力培养和实训机制导致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导致很多港口企业存在分工不合理现象,降低了工作效率导致临港工业经济发展不景气。总之,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

(二)江海联运发展滞后

宁波市作为江海联运的重要物流中转点,但江海联运刚刚起步,虽加强杭甬运河自身建设和与长江黄金水道沿线码头的合作联盟,但其发展仍然滞后。由于当前政策的限制,运输方式涉及到海事管理和海关监管等宏观问题,加之“江船”和“海船”运输不兼容的现实,仍然有很多矛盾限制着江海联运的顺利发展。

(三)港口间竞争压力大

虽然宁波-舟山港位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洲经济区,具有一定的战略地位还拥有着坚实的发展基础。但是该港附近还存在着不少竞争者,例如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由一个狭窄的杭州湾,共享水域和国际航线,许多资源的内陆地区交错。类似于嘉兴港、温州港等老牌港口也拥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仅仅是国内的,国外的临港港口包括日本港,韩国港等均有竞强大的实力。

三、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针对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去探索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升港口经济发展,推进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的发展。

(一)港口企业

1.强化政策管理,拓宽融资渠道

为了促进舟山港口经济发展,拓宽融资渠道,政府与港口企业都应做好相应的规划。第一,创新融资方式。港口企业可以注册“投融在线APP”用户,进行线上交流或线下约见,真正实现了企业股东与价值资源的就近对接,提高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第二,改善融资环境。政府应该加快融资平台的建设和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与指导,借鉴国内外的融资经验,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促进银企交流,扩大金融规模,进而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中小企业金融快速发展。第三,推进港区企业股份制改造。充分利用股份制改造的机遇,优化港区企业资本结构。

2.引进专业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政策

为了加强宁波-舟山港专业人才的引进,政府应不断创新人才引进的方式,完善人才激励政策。第一,提升人才引进力度。政府要在综合配套能力上实施优惠政策,逐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升人才引进力度。第二,提升人才竞争力。政府应致力于加强海洋港口领域高等院校、重点学科建设,打造国际化港航人才培训基地,培养技术型人才和资深学者,扩大人才储备。第三,加强专业人才信息交流、加强港口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专业人才不断突破。

(二)物流发展

1.构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

2016年浙江省经国家政府同意在波设立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宁波-舟山港要致力于把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创新江海联运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江海联运重大项目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将其建设成为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宁波-舟山港作为江海联运的重要中转节点,踊跃参与长江经济带“无水港”建设布局和长江黄金水道沿线码头合作联盟,积极拓宽“通江”渠道,促进港口与沿江腹地联动发展。

2.加快空港物流发展发展

可借鉴伦敦、新加坡等港口发展战略,创新推动港航物流的突破性发展。一是加快建成投用机场扩建工程,加强与国内大型枢纽机场的合作,提高配套设施建设和综合服务能力,优化航空网络,提高货物换装的便捷性和兼容性。二是加强机场与临港工业园区联动,拓展航空货运市场。宁波机场应立足现实,采取错位发展,加快与宁波-舟山港临港工业园区的合作,推进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三是转换经营机制,成立货运公司,组建一个“责、权、利”三位一体的独立实体,并将货运吞吐量和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彻底打破“大锅饭”的分配方式。

(三)加强与港口的竞争与合作

宁波-舟山港应加强长三角港口群的竞争与合作。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应该根据自己的条件,科学分工,形成分工不同的支线港,完善主要港口或内陆港口和区域集装箱港口的网络布局。同时汲取上海港的经验,推进港口企业专业人才培养与信息服务功能建设。这样有助于提升长三角港口群的竞争实力,拉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推动港口资源的合理规划。另外,宁波-舟山港可以循迹“海上丝绸之路”,拓展国际港口联盟,与国外港口签署建立友好关系协议,互派人员进行培训、技术交流等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进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的发展。

四、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宁波―舟山港作为关键的国际性港口,它要抢占世界发展先机,发挥世界第一大港的优势,优化港口资源的整合和配置,利用和发展港口优势、开放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对内整合管理和对外吸收融合,实现优势的强强联合,拉动临港工业的发展,加快促进宁波―舟山港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大方.打造港口经济圈 再创发展新优势 刘奇调研宁波港集团公司[J].宁波通讯,2015,(02):34-35.

[2] 孙弋弋.宁波:服务“一带一路”,打造港口经济圈[N].中国经济导报,2015-03-03A01.

[3] 邢伟.宁波港口经济圈的创新体系建设[J].中国港口,2016,(07):23-26.

[4] 李雪.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资源整合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5.

[5] 钱肖娜,刘煜.舟山港口经济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183-185.

[6] 俞永均,金旭孟.宁波全力打造港口经济圈[N].宁波日报,2014-11-25A03.

[7] 陈飞龙.打造“港口经济圈”要充分认识其内涵与定位[J].宁波通讯,2015,(07):19-20.

[8] 唐黎雅.新视角下的港口经济圈[J].宁波通讯,2016,(03):82.

第8篇:动力圈拓展心得体会范文

一、构建上海都市圈的总体规划目标

(一)上海都市圈规划是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未来区域综合实力的竞争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不是单个城市的实力竞争,而是城市群的组合竞争。长三角要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上海要构建都市圈,是上海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都市圈是打破行政区划疆界的最有效的方式。规划和发展上海都市圈,将列入上海与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发展联动的重要内容。打造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组成的世界城市等级规模体系,是上海都市圈发展的重要目标,将列入上海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二)上海都市圈规划的基本原则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要立足于建设世界城市的总体目标,调整都市圈内部城市规模等级与功能,不断提升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经济枢纽与服务功能;要着眼于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上海的核心城市作用,不断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综合竞争能力;要着力于大都市区域范围内建设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增强不同等级城市的集聚与辐射能力,不断提升大都市区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能力。

(三)提出未来上海都市圈基本网络体系

上海都市圈规划要发挥上海区域发展优势,探索上海都市圈基本空间布局,科学梳理上海都市圈形成的历史过程,探寻上海都市圈发展的历史轨迹。按照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在城镇体系上有所突破与创新,与现实历史相衔接,提出上海都市圈的中心城区人口、次中心城市及大、中、小城市人口的总量控制目标。

二、上海都市圈总体规划思路

(一)上海都市圈规划体系

上海有重点地建设若干个人口规模超百万级的次中心城的大城市,强化对中心城区较强的反磁力吸纳产业与人口的功能,形成市域范围内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都市圈城镇体系。上海都市圈是服务长三角、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上海都市圈中的大、中、小城市与城市行政级别无关,与城市区位商有关。也就是说,不能再像原来那样,按照区县来平均分配规划和建设新城数量,而是应根据城市区位的实际发展,科学规划郊区的城市数量和规模。

未来发展中,上海都市圈要规划和建设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次中心城市)4个,一般大城市5个,中等城市控制在14个左右,小城市(小城镇)控制在48个左右。

特大城市。市域城镇体系的主体,以外环线以内地区作为中心城范围,中心城用地约1 00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约75平方米。特大城市,即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在500万以上。

大城市。大城市包括次中心城市和一般大城市。大城市主要依托产业基地(或工业园区)和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发展而成,并且经济实力雄厚,地域空间与发展潜力较大。主要起着调整城市布局、合理分布产业、疏解中心城工业和人口的作用,并接纳新产业的发展,是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大城市。其中,次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在80~100万。一般大城市人口规模在50~80万。

中等城市。中等规模城市是市域范围内分布合理、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条件较好、设施条件较齐全、规模适中的中心镇等发展而成。中等城市人口规模在30~50万。

小城市。小城市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连接点,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生产服务设施。规划重点是综合考虑区位、交通、资源等条件。它是在建制镇基础上和一般集镇归并而成。小城市人口规模在5万左右。

(二)上海都市圈将形成“一核三带”总体空间布局

上海都市圈依托城市重要空间发展的引擎,(如虹桥商务区、主题公园、大浦东开发),按照空间接近和功能互补的原则,以“一核”、“三带”为基础,总体布局上海都市圈的大城市,即次中心城市和一般大城市,作为上海都市圈和长三角区域重要的中心枢纽城市和节点城市。其中,次中心城市和一般大城市9个左右。以上海形成的东西南北四大功能区域发展为依据,规划布局上海都市圈的中等城市,作为上海都市圈重要的枢纽城市和节点城市。中等城市14个左右。以都市圈规划功能为导向,建设一批城市间彼此社会经济和生态联系密切,枢纽网络联动,与江苏、浙江等周边城市规划协调的小城市。

“一核”指上海中心城及拓展区。中心城的城市建设用地约66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 000万,形成特大城市。中心拓展区,主要包括川沙(中等城市)、祝桥(中等城市)、周浦(中等城市)、浦江(中等城市)、南翔(中等城市)、华漕(中等城市)、曹路(小城市)、唐镇(小城市)、合庆(小城市)、徐泾(小城市)、九亭(小城市)、新桥(小城市)等近郊新市镇。近郊新市镇是上海城市化发展中最活跃的区域,这些地区基本上已经与上海中心城形成了连绵发展态势。

以上海城市功能为核心的中心城市区域,是上海都市圈的主体功能区,继续保持强大的中心城战略,提升服务能级,聚焦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综合服务功能,将成为上海面向世界的服务经济主导区域和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功能的核心载体。中心城发展重点是完善功能、体现繁荣繁华,建设好中央商务区、市级公共活动中心和楔形绿地,形成“多心、开敞式”布局结构,进一步整合建设用地空间,促进功能转换升级,有效隔离集中建设区域,提高区域环境质量。

“三带”主要指沿江苏、浙江与上海的陆域疆界城市群带,沿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城市群带和沿杭州湾北岸的城市群带。

沿江苏、浙江与上海的陆域疆界城市带,主要城市有松江新城(大城市)、青浦新城(大城市)、嘉定新城(大城市)、枫泾(中等城市)、朱泾(中等城市)。以虹桥枢纽型商务区为载体,带动嘉定、青浦、松江等新城建设,聚焦发展枫泾、佘山等重点门户新市镇,成为辐射长三角的总部经济功能区、产业创新区和综合性城市群。沿江苏、浙江与上海的陆域疆界城市带要规划一批小城市。

沿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城市群带,宝山新城(大城市)、临港新城(大城市)、城桥(大城市)、川沙(中等城市)、罗店(中等城市)、顾村(中等城市)、祝桥(中等城市)、惠南(中等城市)、堡镇(中等城市)、陈家镇等(中等城市)。利用浦东城市空间拓展契机,落实国家战略,加大战略新兴产业的布局力度,推进国际海空门户枢纽建设,聚焦科技创新,成为国家改革开放的战略功能区和先行先试区。崇明岛地区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中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地区。沿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城市群带要规划一批小城市。

沿杭州湾北岸的城市群带,金山新城(大城市)、南桥(大城市)、奉城(中等城市)等。发挥临海、近湾优势,加强滨海城市建设,发展石油化工以及海洋新型产业发展,使之成为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示范区。沿杭州湾北岸的城市群带要规划一批小城市。

三、上海都市圈功能协调总体思路

(一)沿江苏、浙江与上海的陆域疆界城市带功能联动

1.陆域疆界城市带功能定位

沿江苏、浙江与上海的陆域疆界城市带,是上海重点发展的西翼。根据虹桥商务区规划,中心城向西由沪宁、沪杭和嘉金高速围合的86平方公里将成为城市拓展的重点。沿江苏、浙江与上海的陆域疆界城市带,以虹桥商务区、虹桥空铁枢纽为核心,以京沪(沪宁)高速铁路和沪昆(沪杭)高速铁路为发展轴,聚焦发展嘉定新城、松江新城和安亭、枫泾、佘山等重点门户新市镇,与青浦新城等构成强大的西翼组团型城市,成为积极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产业创新和服务业聚集的中心和全国的空铁枢纽。

2.陆域疆界城市带区内联动

虹桥枢纽建设加快西部新城之间以及与中心城区、东部城市互动发展。目前,松江新城南部和嘉定新城安亭组团设置了高速铁路站点,加快了新城之间交通联系。高速铁路建设将为上海完善“多核”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带来契机。高速铁路的建设意味着其站点周边地区将与更广泛的区域市场紧密联系,并与城市内部交通形成良好的接驳关系将带动周边地区集中化发展,很快就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热土。规划5条轨道交通服务虹桥枢纽,主要轨道交通2号线、轨道交通5号线、轨道交通10号线、轨道交通17号线、机场快线,这大大加快了西翼组团与东部组团以及中心城市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沿江苏、浙江与上海的陆域疆界城市带,实施城市功能定位、错位联动发展。首先,虹桥机场与浦东机场错位发展。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浦东机场侧重于国际航线,加强设施建设,提高中转能力,发展成为国际航空网络的主枢纽之一。虹桥机场侧重于国内航线,适度发展台港澳航线,发展成为国内航空网络的主枢纽。其次,新城之间功能错位发展。嘉定―安亭新城以汽车产业为核心,着重打造汽车产业链,周边的白鹤、外冈、娄塘、华亭以及江苏的陆渡镇、南郊镇、蓬朗镇等小城市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拓展汽车产业链。松江新城以松江大学城为载体,重点发展教育、商贸业等现代服务业。青浦新城发挥水乡特色,积极发展旅游、现代农业等。各新城之间功能错位,又联动发展支撑虹桥商务区建设。

拥有高速铁路站点的新市镇形成了小城市发展的潜力地区。沪宁和沪杭城际铁路建设将使得沿线江南水乡古镇和特色旅游资源获取更多客流。上海站、虹桥站拉近了昆山等城市的距离。上海市民每日往返周庄、阳澄湖等都十分便捷。安亭、南翔和枫泾不仅设有高速铁路站点,而且有高速公路的服务区,是上海连接江苏、浙江的门户地区。发挥特色功能,如安亭的国际汽车城和F1赛车场、枫泾、南翔的古镇旅游等,这些城镇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依托江南水乡、古镇等景观,加强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朱家角、松江、南翔、新场等发展为具有江南特色的古镇文化旅游;佘山、淀山湖周边发展成为环境优美、自然景观丰富的商旅休闲区。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成为与江南水乡相融合的特色农业基地,联接长三角的农产品加工储运物流基地。

3.陆域疆界城市带的区际联动

依托虹桥枢纽建设,加强上海西翼组团与江苏、浙江城市交通联系。通过虹桥商务区建设,辐射带动江苏、浙江快速运输、咨询传递与流通的商业与服务业发展,加快长三角经济转型、产业升级。高速铁路将加速资源和要素的流动,优化长三角区域内的资源配置效率,挤掉低端产业,迫使长三角传统制造业升级,推动长三角区域内的产业空间布局和分工。高速铁路扩大上海现代服务业中的市场辐射范围,尤其对强调快速运输、咨询传递与流通的商业与服务业影响最为显著。上海虹桥商务区,定位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新平台,面向国内企业总部和贸易机构的汇集地,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高端商务中心。这将辐射带动花桥、太仓市、昆山市等上海周边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使之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支点。

(二)沿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城市群带功能联动

1.长江中下游的城市群带功能定位

沿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城市群带,利用浦东城市空间拓展契机,贯彻落实长三角国家战略,加大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力度,推进国际海空门户枢纽建设,聚焦科技创新,发展具有较强综合性的集临海产业、空港、海港、铁路和主题公园为一体的东翼组合新城市群,成为国际改革开发的战略功能区和先行先试区。

2.长江中下游的城市群带区内联动

以浦东空港、大飞机总装机基地和迪士尼主题公园为核心,推进沪通高速铁路和沪陕高速公路建设,形成北通苏中、南至浙江的沿海国家战略产业走廊和亚太国际海空枢纽。迪士尼主题公园定位为集休闲旅游、观光度假、商业服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目的地度假型城市化城区,为上海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辐射带动周边城镇以及长三角区域旅游业发展。上海迪士尼项目,填补了我国世界性主题公园缺乏的空白。依托迅速发展的中国旅游市场,以及地理位置好、交通便捷、区域经济发达等优势,上海迪士尼潜在客源市场庞大。华东地区将是上海迪士尼的核心客源。通过便捷的航空和新崛起的高速铁路网络,上海迪士尼旅游有效覆盖整个全国范围。

上海依托宝山精品钢生产基地和嘉定区汽车工业示范区,将对周边的罗店镇、罗泾镇、月浦镇以及太仓市的浏河镇等地区发展精品钢及延伸产业,拓宽钢铁产业链、加大汽车零部件产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形成了上海西北片时尚工业旅游区。

联动开发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建成上海重要的生态功能开发和保护区。重点是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控制开发节奏,为未来发展留足生态涵养空间和重大项目选址空间。依托长江口三岛地区,加快推进崇明生态岛建设,保护优质耕地和基本农田,大力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推动青草沙水源地建设,加强滩涂资源保护和适度开发利用,保护崇明长江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3.长江中下游的城市群带区际联动

依托城区与崇明间的越江隧桥以及崇明与苏北地区通道的打通、国家沿海大通道建设等将推动沿上海长江中下游城市带建设。明确浦东铁路和沪通铁路为沿海大通道的组成部分,尽快打通沿海铁路大通道,完善东部沿海地区铁路网络。加快高等级内河航道网建设,提高内河航道等级,形成相互衔接的内河航道网,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拓展上海港的腹地。

依托苏通大桥,加强上海东部城市群与南通的启东、海门联系,向北延伸到盐城,形成沿海大通道的北翼。南通已融入上海1小时圈,成为接轨上海的前沿区。苏中、苏北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成为上海最紧密的经济腹地。南通重点建成为上海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支柱产业合作延伸基地,建筑业的服务基地,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启东距离浦东新区90多公里,距离浦东国际机场95公里,距洋山港约150公里,是长三角地区最接近上海的县市之一。随着沪崇启大桥的建设和贯通,启东与上海产业布局关联度将增强,承接上海要素资源包括港口、机场等枢纽型基础设施,研发、咨询、信息等高端生产,汽车、钢铁、造船工业等装备制造业,崇明岛生态旅游休闲等的功能辐射。

(三)沿杭州湾北岸的城市群带功能联动

1.杭州湾北岸的城市群带功能定位

沿杭州湾北岸的城市群带,发挥其黄金岸线和海湾优势,抓住杭州湾大桥建成契机,拓展城市空间,形成杭州湾北岸南上海产业高地,长三角区域最重要的沿海发展轴。其功能定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载体、上海装备产业基地、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世界级现代化工基地、上海国际大都市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副中心、国际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上海新兴制造业的高地。

2.杭州湾北岸的城市群带区内联动

空间体系:沿杭州湾北岸区域空间呈现“一纵两横”发展带,一纵即为南桥―海湾核心功能带。利用南桥、海湾处于中心城服务以及沪嘉甬发展轴线的特殊区位,着力提升南桥、海湾地区的功能,形成杭州湾北岸地区的核心功能带。两横,即城镇发展带和滨海产业发展带。依托现有城镇发展基础,沿川南奉公路形成城镇发展带;充分利用建设产业基地机遇,推动滨海产业发展带的形成。

城镇体系:沿杭州湾北岸城镇体系包括两类:一是综合型中心城市。形成区域核心的城市中心,如临港新城,南桥―海湾核心功能区;形成地区级的城市中心,如亭林、枫泾,朱泾,奉城,四团等;形成社区级中心,如书院、万祥、泥城等。二是专业型城市中心,即形成金山石化基地、临港重装备和物流中心等。

功能联动:发挥临港作为上海深水洋山港“桥头堡”的区位优势,以上海大飞机项目的零部件生产和组装基地落户为契机,发展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相配套的产业,区域内形成分工明确的航运产业体系。奉贤与临港新城装备制造业基地联动发展,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中的高技术产业、培育发展与重装备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业,如现代物流业、教育、科技研发等。以上海化学工业园区和奉贤化工园、金山第二工业区等为主体,与金山的上海石化联动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现代化工基地。充分利用奉贤的海湾优质区域和岸线,实施海洋开发战略,规划海上城市,实现海陆联动。加强奉贤滨海、金山滨海与临港新城、崇明等地联动发展,成为服务一流的国际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3.杭州湾北岸的城市群带区际联动

通过跨杭州湾大桥开通,联通沿海大通道,整合杭州湾北岸产业布局,增强对杭甬区域的产业集聚与辐射,形成南上海的产业优势。重点与嘉兴、湖州、慈溪、余姚、宁波等城市联动发展,形成杭州湾北岸重要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带。嘉兴为杭州湾北岸的港口城市,江南水乡的文化名城。湖州为太湖南岸中心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工贸、生态、旅游城市,杭宁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向中部辐射的枢纽,环太湖经济带南部中心城市。宁波是连接世界各大港口的国际性港口城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接轨上海深水港,构建宁波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现代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

四、上海市域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协调措施

(一)高起点编制上海都市圈与长三角城市群联动发展规划

上海都市圈规划要坚持以国家长三角区域规划为指导,明确长三角区域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明确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和发展方向。规划要与国家和长三角的城市发展规划相衔接。重点要体现:跨重要区域的调控目标、需要统一布局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区划、政策措施的统一性等。

(二)加快都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在国家长三角区域规划及全国交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统一规划布局区域基础设施。构建包括公路网、铁路网、港口、空港等互融互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努力实现建设、收费、管理、利益的分享。

第9篇:动力圈拓展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莫比乌斯圈 创新思维 培养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0069-01

有个谜语,常常有人猜不出来:将一纸条的一端扭转180°之后与另一端粘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纸圈,问这个纸圈有几个面?人们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2个面。错,只有一个面。将此纸圈沿中线剪开问它形成几个圈:一分为二,应该是2个圈吧!错,是一个两倍大的圈。再继续将纸圈沿中线剪开,将形成几个圈?上次一分不为二,而是一个大圈,那这次也应该是个大大圈喽。错,是两个相互缠绕的圈。奇怪,按常理一分为二不对,按规律第二次分割与上一次得到一个圈也不对,为啥这么简单的纸圈就猜错了三次呢?其实,这纸圈及时拓扑学中常常引用的“莫比乌斯圈”。人们之所以一次又一次答错,就是因为总是按常规来分析问题,所以一次又一次掉进“思维定势”的泥潭。还有《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司马懿抱定“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的观念,以为诸葛亮大开城门是诱敌之计,而不知其失街亭之后兵力空虚,结果一座空城吓跑了拥有千军万马的司马大将军。

大量事实表明,思维定势,可能让思维作茧自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没有创新,阿姆斯特朗不会踏上月球;没有创新,乔布斯就不会创造出“苹果”;没有创新,就更不会有伊恩的“多利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创作型人才,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创新”是指能够新异地、独特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在同群体中的学生来说,面对同一个问题,某人所发现所发现新颖的、鲜见的、与众不同的新思路,给出合理的解法,这就是一种创新。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育出高水平创新精神的学生。职业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寻找创新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优化学生心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从学生求知发展的整体目标和体系来看,学生的品德、文化、身体、审美、劳动、心理乃至创新等方面的素质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发展的中介和基础。因此,优化学生的心理意思,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创新素质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学生,其基础较差,英语几乎成了他们头疼的课程。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实际操作常用的计算机工具软件,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机专业英语》的重要性,然后分析计算机英语的特点、难点,让他们体会到《计算机专业英语》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克服其消极的心理因素。学完两三课以后,又适时给出较为简单的计算机屏幕英语,比如CMOS的设置,让学生逐一解释。这样一来,他们渐渐转变了怕英语的想法,而且有所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兴趣。

有了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的兴趣,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探索和开拓创新的动力,从而开发其个性潜能,激发其创新欲望,培养其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与创新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和价值。

三、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思维的独特性、求异性、发散性、灵活性和简约性。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问答、对比、分解、讨论、讲解等方法,“易里藏机关,难中寓巧妙”,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比传统的“灌输” 、“填鸭”,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要灵活得多,从而让学生主动思考,开创他们思维的独特性、求异性、发散性。

(二)运用转化思维组合新关系,拓展新思维。

“创新”的根源是“联想”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根据原有知识的联系展开联想,进行新的组合,产生新的思路或见解就是一种创新。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诸如“生与熟”、“顺与逆”的转化。但是无论用顺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一旦无法找到切入点或无法找到解题思路时,都应当及时向对方转换,进行尝试。如此一来,形成双向思维的习惯了,遇到问题发现新关系的机会就会增多。

(三)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求异和创新。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人与人的性格和兴趣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型教学活动,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如此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活泼的学习,独立的摸索,总结出适合他们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会”和“会学”的目的。例如《机械制图》,本身是一门标准化的、比较死板的课程,笔者利用创新思维的多向性、多变性和多样性,在零件基本表达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零件,鼓励学生思考多种表达方案,对比、取舍,最终形成最好的方案。这样促使学生发散思维,不仅使学生融汇贯通地掌握了基本表达方法,而且无形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