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节的诗歌范文

劳动节的诗歌精选(九篇)

劳动节的诗歌

第1篇:劳动节的诗歌范文

有一千个欣喜都在心中呈现

有一万个快乐都在晨曦荡漾

因为,今天是劳动者的光荣

有一万个快乐都在晨曦回荡

有十万双眼睛都亮开了红霞

因为,今天是劳动者的功绩

有十万双眼睛都亮开了红霞

有百万栋高楼在霞光中高傲

因为,今天是一个特殊佳节

有百万栋高楼在霞光中高傲

有千万条大街都在霞光沉思

因为,今天是劳动者的节日

今天是劳动者的节日

让劳动者的节日伴随夙风一样旋转

今天是劳动者的节日

让劳动者的节日伴随夏云一样窈窕

劳动者之歌(组诗) 文 / 六月塘客

建筑工

铁锹,斗车,脚手架

敲击,滚动,默默承受着一切

水泥,砂浆,空心砖

湿了,干了,硬了,纵横交错

以汗水见证

不分昼夜的操劳

让砖墙拔高

筑起亮丽的风景线后

消瘦的影子悄然消失

车间工

挽起青葱的衣袖,巧手编织彩虹

为世界增添光彩,却

收获微薄,积起厚茧

岁月在脸上写满沧桑

心焦悴了,便回归田园

赶着那头老牛

弓起彩虹一样的弯

环卫工

挥手,扫开东方的鱼白

掏空了桶,装满了车,端走了蚊蝇的窝

挥手,拭净街头的尘垢

清新了轿车尾气弥过的每个角落

挥手,摘下西边的霞光

拖着长长的影子,携满身的灰尘

回家,把疲惫带入梦乡

劳动者之歌 文 / 风轻云淡1

四月的芳菲还未褪尽,

五月的灿烂已踏歌而来。

你用自己的汗水,

在这个季节,

成就了共和国最美丽的景色。

你是广袤大地上的一粒种子,

撒播在荒原、沙漠、江海湖泊。

你用佝偻的身躯,

粗糙的大手,

拉着历史的长河向前奔流。

你是工业文明的一颗螺丝,

青藏高原延伸的铁轨,

塔里木沙漠高耸的钻塔,

神州七号的太空漫步,

都是你智慧、力量的延伸。

你是像泥土一样普通的人,

却无声无息地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因为有你

这个世界才越来越美丽。

迎着五月的朝阳,

我要把劳动者歌唱,

要让这最动听的劳动者之歌,

响彻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劳动者的风采 文 / 牵马岭

也许他们曾被人们误解受人嗤笑

也许他们摆脱不掉寂寞和枯燥

也许他们一生不会把轰轰烈烈制造

也许他们终身不被世人知道

但是他们用坚实或纤细的手

在冰封的南极大陆

在东海的钻进平台

在农田、在教室、在厂矿、在医院

在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根植信念的执着

不辞辛苦地劳作

从此

我们吃到可口的米饭和菜肴

我们读到了动人的词藻

我们足不出户却可网上把世界遨游

世上还没有哪个节日

第2篇:劳动节的诗歌范文

一群人呼喊着口号

握着拳头走过大洋彼岸的街头

演绎出年年五一节的盛装

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权益必须得到尊重

五一节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

这天浓缩了历史的风雨

这天延续了劳动的故事

这天是一面火红的旗帜猎猎飘扬

劳动的大旗鼓舞人们前进

劳动是历史前进的动力

从古自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劳动者 文 / 凌水

你不善于说教

生来就是做活的命

不劳动浑身发痒

连觉都睡不香

你最懂得

劳动创造一切

金山银山

那是汗水的结晶

你手上的老茧

换来明天的太阳

田野瓜果飘香

钢花飞溅煤浪涛涛

你脸上皱纹

刻着岁月的记忆

苦辣酸甜

酿成琼浆玉液

你那双眼睛

藏着智慧与聪明

所有困难踩脚下

顶天立地逞英雄

你是创造者

涂抹历史的辉煌

名山丽水都敬畏你

耳畔荡漾着《劳动者之歌》

五一劳动节畅想曲 文 / 洞庭湖畔

站在红五月首端

我想起二十一年前

参加工作报到的日子

凉风习习树枝摇曳

滴落下来的是

满地碎金婆娑斑斓

沉寂的大地上

顿时

响起了我欢愉的歌唱

回荡在爹妈心中

回荡在蓝天白云之间

阳光雨露春风

这些哺育我成长的乳汁

沅水河洞庭湖白鱼潭

这些教育我成熟的地方

还有那北拐的故事

铭刻在我心中直到永远永远

再次步入学习的殿堂

带着一个普通水利工作者执着的追求

带着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

春播夏耘秋收冬天到了

三年的生活丰硕的果实

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人生

而如今

站在不惑之年的门槛上

真情实意地感受到

劳动的欢乐

劳动之歌

令大地充满诗情

任金秋点染画意

劳动之歌

永唱不衰

劳动节快乐 文 / 池墨

五一,是国际劳动者的节日,

五月,又是一个充满真情的日子。

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春风送爽的今天,

在此,向所有的劳动人民由衷地道一声:

“五.一”国际劳动节快乐!

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劳动者奔波的身影,

乡村田野上到处都留下了劳动者辛劳的脚印。

满是茧子的双手钢铁般厚实有力,

撑起人生的理想与信念。

点点汗滴珍珠般闪烁光芒

与天相辉与地相映。

汗水染绿大地点缀了祖国山河的美丽,

无私奉献向人类播洒芬芳与快乐,

劳动人民才是大地的精华。

为了祖国的繁荣,为了民族的富强,

今天的主角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

不惜挥汗水洒热血奉献无悔的青春。

把萋凉的荒山改变成一片片美丽的果场,

在乱石废岗中建立起一座座壮观的高楼大厦,

穿越高山峻岭筑就了一条条现代化的高速信息公路,

奋斗者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业绩。

是劳动人民创造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

是他们构建了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这激情澎湃的季节,在这特别的日子里,

让我们以崇敬的心情,衷心地祝愿:

------伟大的劳动者节日快乐!

劳动者的花 文 / 李彩华

清晨,沿着高高低低、曲曲折折的原木台阶,走在弥河河畔。

几乎望不到边的绿绒绒的草坪,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鸟儿穿行在绿树中,不停地叽叽喳喳,亮着歌喉,赞美这温馨的家园。

第3篇:劳动节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白族;民间;诗歌;白族调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白族地区被誉为“诗歌王国”,这里蕴藏着丰富而美妙、生动的民间诗歌――白族调,他是白族人民在劳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民间的文化艺术,文化艺术部门承担起抢救、研究民族民间艺术的重任,广泛深入到白族的村寨,发掘、搜集、整理了无数白族民间诗歌,并将之编印成集,给祖国文艺宝库又增添了一笔珍贵的财富。

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文化的民族,远在新石器时期,白族先民就生息繁衍在云南省中部偏西的洱海周围(现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在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白族先民辛勤开拓在祖国西南边陲的这块宝地上。公元前211年,大理地区正式纳入了秦王朝大一统的封建国家。西汉即在此设置了郡县。公元10-13世纪,以白族为主体在云南建立了大理国。白族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亲仁善邻,广泛吸收华夏主体民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以此丰富和发展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即宋朝时的大理国的文化继承和发展了唐朝时的南诏文化,而南诏文化主要缘于晋南北朝的爨文化,爨文化则继承着滇文化,滇文化则是受到周秦时期蜀文化一定的影响。追溯白族文化吸收汉文化影响的历史,就可以把白族民间诗歌(白族调)起源的问题与中原诗歌在古代的形态联系起来研究,即可弄清白族民间诗歌的起源问题了。首先简单地考察一下中原诗歌的产生。相传最早的一些民歌,如《弹歌》、《伊耆氏蜡辞》等,都为后人所追记;因为这些民歌产生时尚未有文字。周代的《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民歌的总集。在汉朝专设了“乐府”,负责搜集、整理民歌。而且此举还沿用到魏、晋、六朝,因而当时的许多民间诗歌才得到记录和传诵。

到唐代以后,民间诗歌的搜集工作更受到文人的注重,因而才给后人留下了唐代的山歌,五代、宋朝的吴歌;明、清以后除东南地区的吴歌、西南地区的山歌外,尚流行有南方的粤歌和北方的秧歌。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古代城市的逐步形成及繁荣,反映城市民众生活、思想、感情的俗曲、时调一一已成诗行的小曲、小调亦渐渐兴起,除了吟唱外,文人们还将之辑录成册。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文中说:“诗歌起于劳动和宗教。”此观点经专家们稽考论证,已无庸置疑。起初,在原始的劳动中,人们为了协调生产劳动的动作节奏并鼓舞生产情绪所发出的声音――互相应和的呼声,于是就产生了无字的歌,当时歌与劳动并未分离,而是在劳动时为了达到一定的效力。后来,人们把实际的内容加进了劳动的呼声之中,渐渐地便发展成为了一种口头传诵的民间诗歌。从此,诗歌这种艺术开始从单一的劳动转向了更为复杂的生活、思想、感情以及宗教方面。概言之,原始诗歌和所有观念形态的共同根源就是劳动,是人民的劳动实践。如《吕氏春秋・占乐篇》里记载的:“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就说明了诗歌怎样从劳动这一母体中所孕育产生的。随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观念形态之日趋复杂化,原始诗歌这一最早的根源自然是越来越间接地以人类活动和关系的新生形式表现了出来。其本质和内容即是人从劳动实践中得来的认识、情感、情绪和思想的一种形式。而且人处在群体之中自然有交际的要求,有吐露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要求,有宗教愿望的要求,诗歌就是从这种要求中逐步完善起来的。

白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白族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一脉相承,那么白族民间诗歌与中原原始诗歌同出一辙也是无可非议的。白族人民也是一方面要在劳动中“用歌吟以自娱,借它忘却劳苦”;另一方面,即以“发挥自己的心意和感情,并偕有自然的韵调”;又因原始人对自然现象的变异和威力十分敬畏、“于是歌颂其威灵,赞叹其功烈”。白族的《创世纪》、《放羊歌》和汉武帝时《行人歌》等,虽然历经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其伴随着劳动而歌之原始意图至今依然保存着。还有白族民间诗歌与巫觋跳神也有一些联系,因为觋子巫女们深知诗歌在白族地区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加之当时的人们尚处在不能认识自然界的一些奥秘的时期,人们在冥冥之中认为鬼神乃是主宰万物和人的吉凶祸福,生老病死的。于是觋子巫女们就千方百计的利用民间诗歌宣扬自己的那套封建思想。由此可,白族民间诗歌是源于劳动,始于巫觋,它的形成与发展已近两千年的时间,可以说它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唐宋,完善于明清,鼎盛于新中国以后。

多数研究白族文化艺术的著作,几乎都涉及白族民间诗歌(白族调)。的确,富有诗意的对歌唱调在白族中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和内容。在大部分白族地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吟唱白族调,多数人能出口成诗,即兴创作。无论是喜怒哀乐、红白二事或在村庄、在田野、在山岭、在集会的地方,到处飘扬着嘹亮的歌声;萦绕着诗的韵致,此起彼落,你唱我和,这种民间诗歌无不贯穿于他们生活的各方面,使白族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一种独有的情趣。男女相逢之时,她们用白族调表达彼此倾慕之情;在爱人久别重逢之际,她们用诗歌白曲表达相思之意;在离别之时,便用曲调来道离情别绪。如:“月到十五它才圆,小妹情深常挂牵,小妹模样如花艳,蜂飞花上边。蜜蜂它为采花来,我为小妹到这边,小妹你心牵我心,月圆心不圆”。(《常挂牵》)还有在逢年过节、婚喜之夜、民俗节日或农事活动等时候都是白族民间对歌唱调、吐露诗才的绝好机会,她们往往彻夜不眠,通宵达旦展露各自的歌才。就是男女间选择对象,都用对调子作为媒介。一个不会吟唱诗歌的人,就会失去许多社会活动的机会,生活亦将显得平乏无趣。

白族人还流传着一种“三斋不如一曲”之习俗,形成了每年农历三月三到九月九两季的时间集中起来进行对歌唱调活动,这段时间内有三月街、绕山灵、火把节、石宝山歌会以及本主会等白族节日。白族民间诗歌的题材极为广泛,它从多侧面反映出各个时期人民的生活、劳动、思想、意志和要求。它即是社会生活的一面明镜,亦乃为历史进程之记录。

从白族先人们遗留的拓荒创世纪的叙事诗中,我们窥探到了白族先民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及万物的起源,赋予了多么美好的想象。他们对前的许多现实问题,虽然不能以科学方法解答,但是却能将之引向美好的神话世界里。

在旧的诗歌中,还有反映封建社会家庭关系的,因为封建社会里的以家长权力超乎一切的家庭统治,表面看,维持着好像是一种统一的、敦睦的家庭关系,实质上却是以宗教和愚昧掩盖着的极为虚伪的关系,其内部包藏着复杂的裂缝和矛盾。这种矛盾通过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即可窥见一斑。流传在剑川县的“青姑娘”诗歌就是反映白族人民对不合理制度的反抗精神,深刻地暴露了在封建旧礼教压迫下妇女悲惨的命运。如:“天上云从地上起,年纪轻轻就出嫁,天下狠毒的人呀!算我婆婆狠!”“青姑娘”碰上狠心的婆婆如见豺狼,开始过着凄苦的生活:“南阶台??北阶台躲,北阶台挨打南阶台让!”最后到了诗歌中诉述的:“寒霜未下雪已来,雨打风吹受熬煎,提起狠心婆婆呀!可怜我有话说不出;想起呀!想起我的苦!跳河还舒服”。这就是处在封建时期白族妇女的血与泪地诉说以至结束自己宝贵生命来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抗争,“青姑娘”的死得到了人们的同情,如:“长青树,树长青,长青树长在泉水边,花儿开在树枝上,花影留井边。”这贴切地比喻,深切表达了“青姑娘”象长青树一样,活在了人们的心间。

反映阶级关系各个方面的白族民间诗歌还很多,如《抓兵调》、《鸿雁带书》、《出门调》等等。《出门调》从被逼、离乡、冤情、妻怨、夫泪五个方面讲述了剑川木匠出门的苦情。在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压迫下,农民靠种田远远不能自给自足,只好背井离乡,浪迹天涯,行千里路、吃千家饭,在异乡做工谋生。以前流传着两句民谣:“丽江粑粑鹤庆酒,剑川木匠到处有。”男人出门在外,世事艰难,到处受剥削、压迫,到头来还是无法解决饥饿和困苦,更难以凑足钱粮返乡。这样,家庭重担就全部压在了妻子头上,给妇女带来了难以忍受的万般辛酸,千重痛苦。《出门调》即以此内容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丑鹤炝常控诉了旧社会的黑暗,它代表着白族人民的悲鸣。

白族民间仍保留着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即兴创作诗歌。而且它还具有群众性和普遍性的两个特征。虽然这两个特征的存在因素颇为复杂,但是其中有个主要因素,对我们研究白族民间诗歌的承传关系,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由于缺乏文字,大量的民间诗歌就无法以准确的符号记录下来,这就给民间涛歌的承传带来了很大困难,虽然说元明时期曾利用汉字记白音的方法记录过部分民间诗歌,如《词记山花・咏苍洱境》诗碑等,然而这在白族浩瀚的诗海歌山之中只是几朵浪花,远远满足不了白族人民对精神食粮的渴求。这样就逼迫着他们要自己创作而后传给后人。随着生产生活以至交际等各方面的需要,随着参与者的日趋增多,人们对它的兴趣亦日益浓厚。通过这样长时期的创作活动,逐渐养成了以歌代言,以诗抒情的习惯;同时还培养了许多人即兴创作的本领。

因为作为精神上高度发展了的人类,不但需要物质生活方面的满足,同时,更离不开精神文娱生活。人的感情是丰富而复杂的,生活和劳动也是曲折而艰辛的,因此内心充满着辛酸与欢快,而表达这种感情的极佳方式就是歌舞,特别是节奏分明的诗的语言曲调,正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根据以上推论,即得出了白族民间诗歌的群众性和普遍性质特征,以及多数人能够即兴创作的根源。

参考文献:

[1]刘红.白族民间文学的道教色彩[J].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07).

第4篇:劳动节的诗歌范文

唐代诗人李绅把劳动者的勤苦写到了极致,他的那首《悯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诗生动刻画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汗珠洒在灼热土地上的情景,劝导人们珍惜劳动成果。

明代冯梦龙有诗云:“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告诉人们所有的富贵荣华,无不是从艰苦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除此之外,无论是刘禹锡的“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还是郑遨的“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都在告诫我们,要懂得尊重劳动人民,并珍惜那来之不易的劳动果实。唐太宗李世民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他这样教育太子:“朕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朕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意思是说,我每逢穿衣吃饭,都会感念耕种的农民和织女的艰辛。

生命因劳动而美丽,美丽因勤劳而精彩。宋代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如此描述农民通宵打稻的情景:“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写出了农民收获的欢乐和劳动的愉快。而他在自己的另一首同题诗里有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又把那种男耘田,女织麻,孩童也学种瓜等几幅饶有意趣的农家生产小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李白一生写诗无数,流传下来的就有近千首。他有一首题为《秋浦歌 炉火照天地》的诗:“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透过短短二十个字,我们不难感受冶炼工人的辛苦以及作者在字里行间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第5篇:劳动节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孤独的刈禾女》;欣赏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湖畔诗人”的领袖,英国的桂冠诗人。诗歌《孤独的刈禾女》是诗人1805年的作品。据说诗人创作的灵感来源于朋友Thomas Wilkinson对苏格兰游历记述:“从一位独自刈禾女子身边走过:她一边弯腰收割,一边用克尔特语歌唱;那是我听过的人类最甜美的声音;她的歌声温柔而又忧伤,非常动听,并且久久在我心中萦回。”。也许就是诗人1803年游历苏格兰曾经亲眼所见的常景。然而,就是这样的常景成就了《孤独的刈禾女》这一不朽的杰作。1807年发表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成为脍炙人口的诗篇。每一次重读这首小诗,就像重游那充满歌声的山谷、重逢那劳作歌咏的少女,总有不同的感受。笔者以为产生这一效果主要原因是这首诗在笔墨上“淡”景“浓”情、 在手段上“实”景“虚”情、景“静”而情“动”给读者开拓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还运用各诗节情绪主基调的跌宕起伏来调动读者的情绪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首先,让我们再一次随着诗行走进那无数人追寻的山谷。全诗共分为四节,每节八行:

第一节:“看”!似乎不意间看到眼前的情景,诗人情不自禁地要指引我们的视线:远处峡谷中的田野上,一位苏格兰高地少女孤身一人在刈禾,一边劳作一边歌唱。 “停下脚步或悄悄过去”,诗人命令道,是怕我们惊扰了刈禾的少女,破坏了这绝美情景;少女独自刈禾,唱着忧伤的歌。“听”,深深地峡谷荡漾着少女的歌声。

第二节:这歌声使诗人浮想联翩:疲惫阿拉伯沙漠的旅者在林荫甘泉处憩息,夜莺悦耳的歌声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可是夜莺的歌声不曾如少女歌声美妙;春天杜娟的鸣叫,惊醒了希伯里德司群岛的海水,然而杜娟啼血之鸣,哪有刈禾女歌声动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度闻。”

第三节:少女唱的什么使她的歌声如此娓娓不断?诗人猜测:这朴实的歌儿是久远不幸的往事?古时的战争?今天的日常琐事?或者是命中曾经的也许还会再来的苦难?

第四节:诗人顿悟:无论少女唱的什么都无关紧要。她的歌声源源不断,那是她弯腰刈禾发自内心的歌。诗人驻足静听;诗人拔足登山而去,歌声还在耳边鸣响。即使歌声在耳边消逝,却在心中久久回荡。

纵观全诗我们发现该诗描写客观的“景”少而主观的“情”多,全诗只有一个非常简单朴实的景――刈禾女在山谷孤身独唱。其他皆是情或者说是对实景的意象:刈禾女的孤独、对歌声的忧伤感觉、对歌声的比喻、沙漠的夜莺、春天的杜娟、久远不幸的往事、古时的战争、日常琐事、命中苦难、歌声久驻诗人心中等等。甚至可以说看景听歌的诗人也是情的一部分,因为他是见景生情才以诗抒情,无情何以有诗和诗人。景越简朴,情越多彩,千万个读诗人有千万种情,千万次的读诗也有千万次的感悟。这就是《孤独的刈禾女》“淡”景“浓”情。

再者,诗中的景是相对静止的不变的,只出现在诗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并且没有大的改变,还是那只身独唱的少女。而因景而生的情则是不受羁绊海阔天空。在第二诗节中,诗人的想象从眼前的山谷突然飞向阿拉伯的沙漠和遥远的海岛,从眼前的秋天飞向初春,跨越时空,豪放不羁。这些都为读者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任我们的想象遨游。

还有,诗中景是实景常景,而情却是“虚”情。 所谓“虚”情是说诗人在描述自己对景的主观感受时,有时隐藏了深层的真实的感受而展示出表层的“虚”情,模糊读者的视觉听觉,使读者产生疑问或不认同,继而激发读者自己的情。刈禾女在山谷孤身独唱这一实景有如一颗小贝壳静卧在清澈的水底自鸣自唱,读者本来可以看清听清的。但是这种清晰会使这一实景索然无味了。诗人不要我们看清听清。

其一,诗人将刈禾女安置在远处的谷中,让我们只能听到曲调,距离使我们听不清歌词。在诗人的耳朵里,那曲调是忧伤的(melancholy),而且诗人还在第三诗节对歌曲的内容进行了猜测,都是些忧愁苦难,如“不幸unhappy、痛苦pain 、失去loss、忧愁sorrow”,似乎刈禾女的歌和诗人的诗歌的情绪主基调就是忧伤。可是曲调的意义是可以因听者心境而异的,看景人也可以对同一实景有千姿百态的情绪反应。遵从实景还是遵从诗人还是遵从自己的情绪诗歌并没有设置任何的桎梏。忧喜还在读诗人一念之间。

其二,从画面上看,我们看到刈禾女的形单影只,深处山谷。《孤独的刈禾女》中除诗歌的题目外还有四次用到了表示刈禾女“孤独”的词语以加强孤独的意念:single、solitary、by herself 和alone。然而这些词语中,single、alone和by herself都是客观的“单独”的意思,只有solitary有主观的遁世独处之意,是一个令人联想到“无奈、孤寂”的词语,但也可以是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诗中的“孤独”感主要是来源于忧伤的melancholy一词。就这首诗歌本身而言,其情绪可以说在客观的 “单独”和主观的“孤独”之间摇摆。 单独孤独?何虚何实,读诗人对情绪定位拥有充分的自。

让我们将镜头拉近刈禾女。镜头里的实景是孤零零的她独自刈禾独自捆束,陪伴他的只有自己的歌声和大自然,她孤独吗?画面的伴音是听不清歌词的曲调,诗人说是忧伤的,她忧伤吗?再将镜头对准诗人。诗人伫立观看谷中孤零零劳作的少女,耳畔是忧伤的曲调;诗人登山而去,忧伤的曲儿追随而来,而且在诗人心中久荡不逝。那么诗人的心对此音此画的感受是缠绵的孤独和忧伤?读诗的人哟,你是否也深受诗句感染,内心泛起悠悠的愁思,挣扎于诗人用 “实”经“虚”纬编制的网?《孤独的刈禾女》就是这样拨动了读诗人的心弦,将想象的余地赋予读诗人的心。

忧伤的歌怎么成了劳动号子?又怎么高亢得充盈山谷?一位如此融汇于在诗人心中拥有无比崇高地位的大自然的少女怎么会忧伤?忧伤的歌怎么会如此绵绵不断?读完全诗,刈禾女劳作的形象怡然自得,这也是诗人崇尚的人与自然的融汇。诗中多次重复她的歌声和她的劳作同步相伴,表明刈禾女其实是独而不孤,形单影只地忙碌却心境愉悦,没有丝毫的寂寞。原来刈禾女的“孤独与忧伤”是诗人对客观实景的主观感受,或是诗人的瞬间的忧伤?可是诗人忧伤吗?可以说刈禾女就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她的歌就是诗人自己的诗――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出强烈真情的自然流露。诗人还有歌声久久的陪伴。诗人、刈禾女、大自然三者用歌声融汇在一起,这是诗人所倡导的“与自然交融”。其实诗中有孤独与忧伤诗人心中却没有,孤独忧伤都是“虚”的。

如果读者感到忧伤和孤独那也是对实景的万千感受中的一种而已。这颗小贝壳静卧在清澈的水底,当我们每次想通过诗歌去清晰地看到听到它的音画时候,诗句便像调皮的小风将水面吹皱,使那颗小贝壳折射出万千姿态,这不变的“景”变得鲜活起来,使读者每一次阅读都产生不一样的“情”。

《孤独的刈禾女》还运用各诗节主导情绪的跌宕起伏来调动读者的情绪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诱导读者以实景为圆点朝着不同的方向辐射自己的情绪。

第6篇:劳动节的诗歌范文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这一看法,我们不妨先看一看《诗经》中著名的农事诗《七月》对当时奴隶们的生产劳动及生活状况是如何表现的: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在之日举趾,同我妇子,谒彼南亩,田至喜。”这章说:七月大火星偏向西南,天气开始转凉了,九月正是天高气爽的时候,可奴隶主已经把给他制作寒衣的工作分派了下来。而到了冬月(一之日)、腊月(二之日)天气严寒,大风凛冽,我们这些奴隶们却连御寒的短袄也没有,让我们如何度过这严寒的岁末。正月里(三之日)虽是农闲的季节,可我们却要忙着修理农具,二月里(四之日)就要带着老婆孩子一家人离开村子去忙春耕,一家人吃住都在地头上,只有这样田官老爷心里才会高兴。你想奴隶们在这些田官老爷的监督下干活,怎么会有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呢?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繁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这章诗说: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黄鹂鸟在田野上,在树林里欢快地飞翔鸣唱。年轻的女奴们背着大大的箩筐,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她们要去采摘桑叶。在这风和日丽,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的季节,姑娘们干点采摘桑叶的农活,构成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富于农村生活气息的田园风光图。依今日的眼光看来,姑娘们此时该是群歌互答,心情喜悦的吧,可是诗中却写道,她们是背着很大的箩筐,她们没有喜悦,她们只怨恨那春日的太阳走的太慢,迟迟不肯下山,这一日繁重而漫长的劳作还不能结束。她们除了对这太阳表示怨恨外,她们心里还有另一大隐忧让她们伤悲,那就是一日的劳作结束后,还有一大厄运不知会降临在哪位姐妹的身上,即夜晚还要满足“公子”――奴隶主的。因为她们只不过是奴隶主的一份财产而已,奴隶主不仅可以随意占有她们的劳动果实,还可以随意占有她们的身体,甚至可以随意处置她们的生命。在这样的一种生活境况下,她们在劳作之时,还能有轻松愉快的心情吗?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戕,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这章诗说:女奴隶们除了采桑养蚕以外,还要干许多与养蚕相关的活,如休整桑树,收割芦苇,编制养蚕的箔子。八月里蚕事刚完,又要缫丝、纺织、染整、制衣。当然,这一年到头忙碌的成果,都要“为公子裳”,给奴隶主做服装,供奴隶主享受,而奴隶们却要过那种“无衣无褐”,无以卒岁的日子。

“四月秀要,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献于公。”这章诗说:奴隶们在一年的农事生产之余,在十冬腊月里,还要为奴隶主打猎,以便奴隶主有肉吃,有毛皮做御寒的皮大衣。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这章诗告诉我们,奴隶们的居住条件也极恶劣。他们在二月里就要离开村子,到田间去居住。直到十月一切农事都忙完了,才能回到村子里居住。而那房屋,却是四面透风,八处漏雨,不用烟熏跑老鼠,不用泥涂抹涂抹墙壁门窗,根本无法居住。

“六月食郁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这章诗讲奴隶们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之余,还要为奴隶主提供时令果蔬,以供其享用,还要用新收获的稻米为奴隶主酿造美酒,以使其长寿。可是奴隶们却吃的是苦菜等粗劣的食物,连烧柴都是劣质的臭椿。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绦,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这章诗说奴隶们在忙完农活后的十、冬、腊月也不得清闲,还要为奴隶主建造房屋,昼夜忙碌。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爽,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这是诗的最后一章。这章诗告诉我们,奴隶们这所谓的农闲的日子里,如十、冬、腊月,还要在那寒风呼啸的冰封的河面上为奴隶主采冰块,并且深藏于冰窖里,以供奴隶主夏日里消暑纳凉。不要忘了,这一切都是在“无衣无褐”的情况下进行的。奴隶们还要为奴隶主准备各种祭祀活动,还要违背自己的心意向众神发出:愿那奴隶主“万寿无疆”的祝福。当此之时,他们的内心将是多么的痛苦啊!

品读此诗,我们仿佛是在听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奴隶在哀哀地诉说他们的不幸。从他的诉说中,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奴隶们的生活、劳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的衣、食、住等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他们从正月开始一直到十冬腊月都不得闲暇,要不停地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以及各种杂役;而这些劳作都是在奴隶主派来的监工的监视下进行的,稍有懈怠势必会给自己招来打骂甚至杀戮。在这样的生活和劳作环境下,奴隶们在劳动时能有轻松愉悦的心境吗?应该说诗中流露出的哀惋、忧伤才是他们心境的真实写照。应该说在那样一个时代,这才是劳动者――奴隶们对劳动的真正感受。那些教材的编写者给《苡》所归纳的“劳动的欢歌”、“劳动的颂歌”的主题是值得怀疑的!

为什么会把《苡》的主题归纳为“劳动的欢歌”、“劳动的颂歌”呢?我想除了诗歌本身流露出的欢快的情调影响之外,大概是教条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政治作怪。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史观认为:劳动是伟大的,它创造了人类的一切文明――物质的、精神的,它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因而有人在文学研究中就机械地、教条地摆弄马克思的理论,把抽象的“劳动”――“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与在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具体的劳动――劳作等同起来了。他们从劳动是伟大的,它创造了人类的一切文明,它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观点出发,推论出劳动人民是伟大的观点,再推论出劳动是劳动人民的本质特征,因而劳动人民是热爱劳动的,自然他们是歌颂、赞美劳动的。从而把《苡》的主题归纳为劳动的颂歌、劳动的欢歌。其实这是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的,是对剥削制度下的“劳动”的美化。马克思在肯定了劳动创造人类一切文明的同时,也注意到了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使得劳动异化问题,劳动成了苦役,难以带来自由创造的愉悦。他指出:“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只要肉体的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所论述的虽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对待劳动的态度,但是,是有助于我们认识奴隶社会中的奴隶们对待劳动的态度的,是有助于我们对《苡》的主题是劳动的颂歌的观点提出怀疑的。

第7篇:劳动节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 伊丽莎白·亚历山大 《赞美这一天》 赞歌

一、引言

非裔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亚历山大(Elizabeth Alexander,1962年—)1962年出生于纽约哈勒姆,在华盛顿长大,1984年获得耶鲁大学学士学位,后在波士顿大学主攻诗歌,1987年获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亚历山大返回耶鲁大学教授非裔美国学和英语,现为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高级研究员。伊丽莎白·亚历山大首次进入大众视野是在2009年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的就职典礼上。那一天,亚历山大应邀诵读为这一时刻特别创作的应景诗《赞美这一天》(Praise Song for the Day),赢得世人瞩目。在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上,由非裔女诗人献诗自然意义非凡。亚历山大是第三位在总统就职典礼上诵诗的诗人,在此之前,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年—1963年)曾于1961年约翰·肯尼迪总统就职典礼上诵诗,玛雅·安杰罗(Maya Angelou,1928年—)和米勒·威廉斯(Miller Williams,1930年—)分别在比尔·克林顿总统1993年和1997年两次就职典礼上诵诗。这几位诗人都在美国诗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声名赫赫的伊丽莎白·亚历山大将受到同时代和后来学者、诗人的关注。

二、《赞美这一天》的平凡与不凡

《赞美这一天》全诗简短有序,共分为十四部分,其中的十个部分均只包括一句话。整首诗文辞朴实精炼,读起来平易亲切,恰如朋友间的娓娓道来,或是邻里们的畅所欲言。

诗中谈到社会中各行各业工作的人们,是一首普通劳动人民的赞歌。诗中有缝补衣物的工人,有修补轮胎的工人,有打击油鼓的人,有修建公路的人,有建筑桥梁的人,有拾棉花和割莴苣的人,还有高楼大厦的建筑工人及里面的清洁工人等。如此,不禁让读者联想到另一位美国诗人——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年—1892年)。《我听见美利坚在歌唱》(I Hear American Singing)一诗收录在《草叶集》中,诗中不吝陈词,歌颂辛勤工作在美国各个普通岗位上的平凡劳动人民:

I hear American singing,the varied carols I hear:

Those mechanics,each one singing his,as it should be blithe and strong,

The carpenter singing his as he measures his plank or beam,

The mason singing his as he makes ready for work,or leaves off work ...

我听见美利坚在歌唱,我听见各种不同的欢歌:

机工在欢歌,各自唱着自己的歌,歌声快乐而高亢,

石工在准备上工或歇工时唱着他的歌……

(赵萝蕤译)[1]98-99

接着诗人依次描述了“船夫”(the boatman)、“水手”(the deckhand)、“鞋匠”(the shoemaker)、“帽匠”(the hatter)、“伐木工”(the wood-cutter)、“农家子”(the ploughboy)、“母亲”(the mother)、“年轻的妻子”(the young wife)和“少女”(the girl)等众多劳动人民勤奋劳动、愉快创业的繁荣景象。

由此看来,亚历山大的《赞美这一天》与惠特曼的《我听见美利坚在歌唱》都匠心独具地赞唱平凡劳动者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惠特曼的诗风自不必说,向来洒脱不拘、气势磅礴,诵读起来铿锵有力、节奏感强;虽是自由诗体,诗行参差,不求押韵,但节拍的起伏可以在大声诵读中清晰感受到。惠特曼排山倒海式的长句和列举使得主题鲜明突出,与之相比,亚历山大的《赞美这一天》更显得宁谧安静,细水长流。这里不是铿锵的重金属,而是绵柔的小夜曲。现在读者能有幸通过网络视频观赏到亚历山大初次诵读这首诗时的风姿,领略到诗人自己朗诵这首诗时的风采。诗人用平稳有序的语气诵读,不卑不亢、优雅大方。

在《赞美这一天》中,诗人引入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以及“在等公共汽车”的母子,诸如此类,恰似一张社会缩略图,平凡而贴近生活,读时让人心生踏实、亲切之感。诗人指出:“许多人为了今天而献身”(many have died for this day),因此要“歌颂把我们带到这里来的死者的名字”(sing the names of the dead who brought us here)[2]。的确,“这一天”来之不易,这一天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总统宣誓就职的日子。此前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中赞颂先辈们的创业精神,他说这些实干家、创造者中,有一些人名留青史(some celebrated),但更多的人默默无闻地工作着(but more often men and women obscure in their labor)。亚历山大特为此次庆典作的这首应景诗与之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赞美这一天》的收尾部分提到了几种人的生活态度,有的人“爱你的邻居如同爱你自己”(“Love thy neighbor as thy self”),有的人“首先不做伤害人的事”(“first do no harm”),有的人“不取你多余的东西”(“take no more than you need”)[2]。诗人呼吁构建和谐友爱的社会,诗人认为“最强大的词语就是爱”(what if the mightiest word is love),诗人认为只有超越婚姻、孝顺、民族的爱才能引领人们到达充满光明的未来。女诗人用晓畅雅致且亲切乐观的态度吟诵着平凡生活中充满爱意、和谐的点点滴滴,赞美着普通男女辛勤编织幸福生活时的分分秒秒。这一天来之不易,这一天是多少代父辈积累而来的财富,在光华四射的今天,一切成就皆有可能造就,诗人语言:“任何事情都可以造就得出来,任何语句都可以开始说出来”(anything can be made,any sentence begun)。

三、结语

在《赞美这一天》中,诗人伊丽莎白·亚历山大将平凡生活的点滴细节引入诗歌创作中,风格朴实低调而又清新真挚。在诗人追忆往昔、赞美当下、憧憬未来的视角转换中,读者犹如品着一杯幽香淡雅的茶,余味无穷。与此同时,诗人构建了连通古今的桥梁,在诗歌问世时有限的那一天,也铺开了品评历史、展望未来的大舞台。在奥巴马总统就职典礼的盛大场合,亚历山大敢于将日常生活的平凡瞬间融入记录这一历史时刻的诗歌当中。踏实苦干的平凡劳动者贡献着飞速发展新社会的不凡,质朴典雅的女诗人也诠释着诗歌艺术的卓著。《赞美这一天》体现了平凡生活对美国民主进步的不可低估的影响,也表达了诗人对走向光明未来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蒋洪新.英美诗歌选读[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8篇:劳动节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豳风七月》;时间结构;时间意识

《豳风七月》是《诗经》中一首著名的“农事诗”。对于这首诗,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对诗中大量名物制度的细致考证,对诗中历法问题的深入探讨,对诗歌主题思想的把握,都对读者理解诗歌本身有着极大的启示和帮助。但笔者认为此诗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似乎不应当被忽略,那就是诗歌中的时间结构与时间意识问题。细读文本,我们可以发现整首诗的结构是通过一个贯穿始终的时间框架建构起来的,诗歌本身所形成的奇特的艺术风格与这一时间结构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此诗中的这一时间结构也充分的体现了上古先民的时间意识。

一、《七月》中的时间结构

初读《七月》,我们可能会对诗中数量众多、反复出现的时间词汇感到惊奇。粗略地统计全诗,诗中8章88句中出现的表示时间的词汇就有40多个。每一句中的时间词汇都放在显眼的句首,表示物候变化或人类活动的词紧随其后,形成了一种“时间+物候/人类活动”的一种独特的结构。每一章当中的时间词汇又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着,有一定的先后次序。比如第一章中,以“七月流火”为开端,经过了九月、一之日(即十一月)、二之日(即十二月),三之日(即正月),以一直到了四之日(即二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很有些像一部记录物候变化、安排农事活动的诗歌形式的历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上古先民很早就懂得利用天文物候的变化制定历法,安排农业生产。现存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历法可能是收录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据说它是夏朝的历法,目前尚无确切的证据证明其具体年代,但从语言形式及内容上判断,它应当比较接近于《七月》所产生的时代。我们可以将《七月》和《夏小正》的结构对比一下,从而发现《七月》当中时间结构的特点。

《夏小正》将全年分为12个月,每一月之下详细地记录着当月天文、物候的变化以及相应的人类各种活动。比如一月份:“正月:启蛰,雁北乡,雉震呴,鱼陟负冰。农纬厥耒,囿有见韭。时有俊风,寒日涤冻涂,农率均田。獭祭鱼,鹰则为鸠。农及雪泽,初服于公田。采芸。鞠则现,斗柄悬在下。柳稊,缇缟,鸡桴粥。”[1]24《夏小正》详细地罗列了每一月中人们所观察和感受到的天文星象、自然物候变化,同时也安排着人类的各种具体活动。它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但却如实地反映了当时自然界与先民生活的本来面貌,是一种忠实于事实的原生态的记录。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夏小正》本身也已经具有了某些诗歌的特点。它的语句都非常短小精炼,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甚至还押韵。它可能吸收了民歌和谚语的某些成分。但是与《七月》相比,《夏小正》就显得有些粗糙了,它的内容显得过于的纷繁杂乱,其简单甚至单调的结构注定它只能是一部原始的历法。

相对于《夏小正》而言,《七月》的独特结构就明显地凸现出来了。《七月》也非常类似于历法,它也记录天文星象、自然物候的变化以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它没有像《夏小正》那样将种种繁琐的内容都罗列在一个月份之下,而是非常注意诗歌当中时间结构的处理,善于从种种杂乱的自然更替、人类活动当中抽出那些最有价值、最富有代表性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活动作为诗歌表达的重点。《七月》全诗分为八章,每一章集中表现自然物候和人类活动中的一类。第一章写耕作,第二章写采桑,第三章写伐桑与制衣,第四章写狩猎,而第五章记录秋冬季节昆虫的活动及居民准备过冬的情况,第六章记录各月饮食变化,第七章写收获谷物及修缮公室,第八章则集中表现了祭祀与宴饮的场景。在每一章中随着时节的变化,自然物候和人类活动也跟着有种种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有着很明显的先后次序。比如第五章中记录各个时节中昆虫的活动,从“五月斯螽动股”一直写“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其间的种种变化次序井然,韵律和谐。经过这样精心地剪裁安排,时序变化的主题也更为明显了。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每一章的首句更可以看出,《七月》一诗不仅每一章中有时序的变化,章与章之间的安排也力图做到一种有序的变化。此诗前三章首句都以“七月流火”开端,达到一种重章叠句的效果,而到了第四章首句却变成了“四月秀葽”,第五章到第八章分别以五月、六月、九月和二之日(十二月)开端,十分明显地按照时序的先后排列着。这样的安排显然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作者进行了一番精心设计的结果。如果进一步深入地分析一下此诗各章的内容,就又可以发现,其实它不仅在形式上次序合理,同时在内容上也遵守着一种内在的秩序。诗歌的前三章先写春耕、采桑、伐桑这些在春季进行的活动,而后五章又依次写了在秋冬季节进行的狩猎、收获和祭祀,并将宴饮聚会放在诗歌的最后,这分明是按照四时节气的先后次序安排的,并且完全与人的生活合拍。将宴饮聚会放在最后,又符合我国岁末欢庆的习俗。

仔细审视《七月》本身的结构可以看出,此诗歌在纵向与横向上都存在一种时间的有序变化,这样一种形式变化在诗中形成了一种时间结构。这种时间结构将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发挥了其他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正是这种结构的存在使得诗歌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诗歌史上可谓是一种绝无仅有的创造。

二、感性的时间与时间的节奏感观念

人类对时间的认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实践当中逐步形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逐步加深,对于时间的感受与把握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想而知,上古先民对于时间的感受,与我们现代人的时间观念,有着相当大的差别。《七月》一诗中的丰富的时间词汇、巧妙的时间结构,很好地反映了上古先民的时间观念。

从《七月》一诗中可以看出,上古先民尚未形成一种抽象的时间观念,他们是以一种直观感性的方式把握时间的。《七月》当中的时间往往与自然物候变化、生产劳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第五章中记录了自然界各个月份中昆虫的变化,“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特定的时间与特定的昆虫的活动是紧密相连的,“斯螽动股”的那一时节就是“五月”,“莎鸡振羽”的时节是“六月”,人们在昆虫活动的变化当中看到了时间的变化。第三章当中则直接用“蚕月”来代替“三月”,因为养蚕的季节是夏历的三月,“三月”在这里并不是一个抽象独立的概念,它必然与具体的活动“养蚕”纠缠在一起。上古的先民们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长年劳作当中,亲身与自然接触,通过感受自然物侯的变化安排生产活动,形成了他们原始的时间观念。正如李泽厚所说:“在远古原始时代,人们的时空观还经常与现实生活或某些特定的事物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还没有什么普遍的形式”。[2]116

上古的先民们在感受与把握时间的同时,也将自我强烈的主观情感注入到了时间当中,使得本来很抽象的时间也带上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如第二章中写道“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春天作为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但当它与“载阳”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仿佛“春日”这一抽象的时间本身也让人觉得暖洋洋的;“有鸣仓庚”则更进一步将“仓庚”悦耳的叫声也赋予了“春日”。而在写到冬日的时候,则是“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正月和二月的寒冷,通过“觱發”和“栗烈”两个词语的描写,表现得绘声绘色,给人以强烈感受。从中可以看出先民们不但用他们敏感的感官来感受时间,同时也用他们丰富的情感来体验时间,这是他们切身地与自然相接触的结果。

如果细细地吟诵《七月》便会感觉到诗歌具有一种很强烈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不仅仅是诗歌语言简短、韵律和谐造成的节奏感,同时也因为诗中的时间推移造成了一种特有的节奏感。《七月》的每一章中的自然物候、人类活动,都随着时间的流动做着一拍一拍的演进。这样使得读者感觉时间的流动本身是有节奏感的,是一拍一拍地推进的。比如第五章当中“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的活动一步一步地变化着,“在宇”,“在户”,“入我床下”,节奏明快,步骤分明,而同时时间的推进也是一步一步的。

实际上,我们知道客观的时间就像一条无始无终的河流,具有很强的连续性,绵延伸展。它本身不具有节奏性,它的推进并不像《七月》一诗中那样,一拍一拍地秩序分明。《七月》中时间的节奏性,是先民们直观地把握时间、对时间进行人为分割的结果。先民们在生产劳作中通过对自然物候变化的认识区分了节气,划分了四时,人为地赋予了时间一种有秩序、有阶段性的节奏。这样一种时间节奏,实际上反映的正是原始先民对于时间的认识。

假如更深入地探讨一下《七月》当中这种时间节奏感的深层内涵的话,可以发现,隐藏在节奏感背后的正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因为节奏本身其实就是一种生命的律动。先民在生产劳作中,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强烈地感受着时间流逝中生命从沉寂到活跃,又从活跃再到沉寂的有序地、阶段性地变化,也体验着自身生命从旺盛到衰老的节律。《七月》中的春天,是“春日载阳,有鸣仓庚”,阳光明媚,生机勃发;四月、五月则是“四月秀葽,五月鸣蜩”,生物旺盛地生长或活动。而到了九月、十月则是“九月肃霜,十月涤场”,一片萧瑟的秋日景象;冬季又是“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寒风刺骨,寒气逼人,万物又都归于沉寂了。生命的历程在这里展现的是如此的充分,时间在这里被赋予了鲜明的生命意识。

同时,从《七月》一诗中也可以看到,先民们虽然感受到了时间当中生命不可避免的生死盛衰的变化,但他们并没有感叹生命的短暂,而是努力顺应着变化,辛劳地耕作着,乐观地生活着。他们不厌其烦地向我们展示着他们的生活的丰富内容。他们在初春辛劳地耕作着,在三月里伐桑、养蚕,在冬天里打猎、祭祀、宴饮聚会,他们有苦亦有乐。先民们在展示他们丰富生活的同时,也在向我们传达着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

三、时间的循环性与秩序性观念

《七月》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开端,而以“九月肃霜,十月涤场”结尾,记录了一年的自然物候变化、生产活动之后,又回到了开始的时间点。时间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闭合循环的圆。这在《七月》中并不是一个偶然,诗歌的第一章第三、四句写到“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到了第八章开头则又是“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纳于凌阴”,从上一年的冬天转到了又一个冬天。这些都证明诗歌当中确实存在着一种时间的循环流动。

诗歌当中的时间的循环,其实正好反映了上古先民对于时间的一个重要的认识,即时间的流逝是周而复始的。上古先民在生产劳作中,以直观感性的方式认识自然万物,感受到自然生命存在着一种阶段性的循环。朱良志先生对这一问题有很好的论述:“一棵树春天发芽,夏天茂盛生长,秋天尽量地多觅食多储藏,冬天则休眠,来年的春天又是新的开始。……周流往复乃生命之源,在今天看来是一个抽象的哲学问题,然而在先民们看来,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3]79事实上,我们知道,客观的时间是一维延伸的,像射出去的箭一样,绝不可能回头,这样一种抽象的时间是很难认识的。先民将自然生命的阶段性轮回变化赋予时间,使得时间也变得容易把握,具有了可预知性。在先民的时间意识当中,世界就是处在这样一种周期性变化的状态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可以多次重复,不仅仅是在诗歌语言形式上的重复,在现实生活当中也是这样。因为从七月开始,经历一年的运转,时间又会回到那个起点“七月”。

正因为上古先民循环往复的时间观念具有一种可把握性和可预知性的特点,所以他们的时间就具有了一种秩序性的特点。既然时间是可以把握,可以预知的,那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时间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这样的时间也就有了一种秩序性的功能。历法中的时间其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秩序性。这种秩序来源于社会实践,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

在《七月》一诗中的人类各种的活动都被井井有条地规定在特定的时间里。春耕就是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伐桑要在“蚕月”,甚至“蚕月”本身也是已经规定好的养蚕的月份;而“上入执宫功”也要在十月“我稼既同”之后。一切活动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时间在这里代表着一种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力量。自然物候的变化、人的社会生活都被纳入一个井然有序的时间系统当中。在后出的类似历法的《礼记月令》当中,这种时间的规范性和秩序性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假如人们不遵守这种秩序,会遭到“天”的惩罚。“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零落……”[4]198春天里进行夏天才能做的事,就会出现草木凋落的现象。在这样一种时间秩序的安排下,先民们的生活也显得十分有序,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长年累月地这样生活着,宁静而平稳。

《七月》中的这样一种时间的秩序性,也正体现了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先民们的农事生产、狩猎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他们所生长于其中的自然息息相关。他们通过一种感性直观的方式把握到了自然的内在规律。他们顺应自然,将自然的内在规律转化为一种人类活动的秩序性,使得人的活动完全适应了自然的意志,人与自然达到了一种和谐相处的状态。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天人合一的深层内涵。《七月》所表现的正是先民与自然融为一体,在自然的生命律动中辛勤劳作,歌哭忧乐的生活状态。这也正使人想起了海德格尔最推崇的荷尔德林的诗句:“充满劳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5]200《七月》的诗意正来源于人们在时间的秩序中与自然浑然无间的和谐相处和诗意地栖居。

《七月》一诗中所表现的上古先民的时间意识,来源于他们在辛劳耕作中对自然、对生活的切身感受。虽然这种时间观念显得不够理性,太过于依赖感官,但却充满灵性,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意识。现代人的时间观念则是一种纯粹的抽象的时间观念,客观而直板,钟表是这种时间观念的最好的象征,它缺少那种让人生发想象的空间。在两千多年后读一读古老的《七月》这样的诗篇,感受一下先民们对时间的独特体验,也许会对我们这些现代人有一点启发吧!

参考文献

[1]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詁夏小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第9篇:劳动节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 《恋恋三季》;歌谣;三轮车夫;抗美战争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3.020

引言

1999年越裔美国人包东尼从越南南部的双季节特点:雨季,旱季中得到灵感(越南南方分为两个季节:雨季和旱季;越南北方为四个季节:春夏秋冬),加上他对祖国越南的心念展望的季节——希望之季,拍摄了他的处女作《恋恋三季》。此片曾获得过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最佳摄影和最受观众欢迎奖。

《恋恋三季》,也称作《忘情季节》(《Three Seasons》)。电影描绘了三组截然不同的人物故事,三段内容互不相干,但主题却有内在的联系。它们恰好代表了20世纪末越南经过连年战火取得民族独立,并进行了10年革新开放后,人民的生存状态与社会发展进程。这部电影的重要性在于越南人开始问自己一些问题,问他们对传统文化,生存现状以及曾经的战争带来的创伤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态度。

影片第一个故事讲述少女欣帮助一位因麻风病而毁容的诗人走出心灵的黑暗,重拾创作诗歌的信心,并帮他记录了大量优美诗歌,两人因而成了忘年交。第二个故事讲述了三轮车夫阿海与一位风尘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经过一连串的事件,风尘女子终于认清了生活的本质,在阿海的帮助下重新走上了光明的道路。第三个故事讲述了一位重返越南寻找女儿的美国越战老兵与背着箱子卖杂货的小男孩之间的故事,两人最后都找到了自己丢失的东西。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影片《恋恋三季》每位观众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与体会。笔者通过这部影片不仅读到了触动心灵的故事,欣赏了唯美的画面,还看到了20世纪末越南社会或隐藏或凸显的三大现象在电影中的显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历史遗留问题。导演对这三大问题分别选择了对应的三种典型元素巧妙地衔接起来,通过艺术手法完美地表现:经久不衰的歌谣代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三轮车夫是表现越南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典型代表;抗美战争则是越南近现代史上最近结束的反侵略战争。

这部电影表现了越裔美籍导演包东尼对20世纪末祖国越南发展现状的态度,及对新世纪即将开始的祖国未来的无限期望。

一、经久不衰的歌谣

越南人对歌谣的情感之深决不亚于áo dài(越南长袍)、鱼露和水煮空心菜。越南人有这样一句话:“Nh?ng v?i chúng ta là ng??i Vi?t Nam, chúng ta c?m th?y và th??ng th?c m?t cách t? nhiên cái ??p c?a ti?ng n??c ta, ti?ng nói c?a qu?n chúng nh?n d?n trong ca dao,l?i v?n c?a các nhà v?n l?n.”[1] ——因为我们是越南人,所以我们很自然的从人民群众的歌谣和大文学家的文学语言中感受到我们语言的美。可见,越南人民已经把歌谣看成了他们美丽语言的象征,并为之自豪。

1.越南歌谣的起源及其定义

关于歌谣的起源,目前我国学者一致认为歌谣是艺术的一种。艺术起源于原始劳动生活,自然,歌谣也同样起源于劳动生活。笔者认为越南歌谣的起源也不例外。至今我们仍能在越南的田野中看到劳动人民边干活边歌唱,你唱一句他对一句,或者一个领唱,大家跟着唱,类似中国的唱山歌。歌谣给单调辛勤的劳作生活增添了一抹娱乐色彩。

歌谣在中文中的定义为民歌、民谣、儿歌和童谣的统称。这既是一种定义,也是歌谣的分类。“东南亚地区的民谣根据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大致分为劳动歌谣和仪式歌谣两大类。”[2]而越南的歌谣以劳动歌谣为主,有其独特的背景与形式。创作来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最为古老也最为常见的传统劳动歌谣。这类歌谣通常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发明的,主要抒发热爱大自然,表达对生活的感恩以及求爱之情等。另一种是由诗人作诗,劳动人民传唱的歌谣。抒发的情感与上一种类似,但情感更为细腻。越南歌谣的内容多取自日常生活,且多为六八体诗歌形式,歌调跟越南语言相互配合,因而贴近人民大众且易懂好学。因此,越南官方字典这样定义歌谣:“Ca dao là th? ca d?n gian ???c truy?n mi?ng d??i d?ng nh?ng c?u hát kh?ng theo m?t ?i?u nh?t ??nh, th??ng ph? bi?n theo th? th? l?c bát cho d? nh?, d? thu?c.”[3]——歌谣,指用口传唱不根据特定乐调的歌词,通常为易记易熟的六八体形式的民间诗歌。简言之,歌谣就是传唱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