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范文

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精选(九篇)

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

第1篇: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范文

【关键词】传播学基础理论;主体哲学;主客体协调;社会学理论;文化理论

传播理论集中体现了现代知识的综合,这种综合体现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和开放性上。传播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既可以指狭义的创新和发展(指传播理论自身),也可以指广义的创新和发展(指影响到传播理论体系的建立),由于学术界对后一个问题论述不多,本文主要论述影响传播理论的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本文谈到的基础理论主要分为哲学问题、社会学问题、文化问题等3个方面,这3个方面不同程度涉及到传播理论。理论界选择什么样的基础理论,传播理论相应地就会带什么样的印记。就目前有影响的传播理论来看,主体哲学(对哲学的基本问题偏于主观的理解)及相应的社会学理论和文化理论的影响更大。今天,审视传播理论的基础理论,使传播理论建立在可靠的根基之上,继而创新和发展传播理论,是传播学界面临的一项基本任务。

一、影响传播理论的几种主体哲学

在当代,哲学思想对传播理论的影响通常是通过社会学为中介的,我们在评判一种社会理论时,总是在评判一种哲学思想。为了叙述的便利,我们首先分析影响到社会理论的哲学思想,然后分析其相应的社会理论和文化观。众所周知,主体哲学在西方哲学中更为典型和明确,在西方思想史上有其长久的历史背景。自文艺复兴以后,绝大多数哲学流派都是以主体意识的第一性作为理论的起点。在20世纪,从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到解释理论,从精神分析到现象学,从存在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主体第一性的观念以各种体系表现出来:心灵、心理、直觉、精神、体验、理性观念、人道主义等等,它们都指代一个实体——主体,是主体赋予了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信念在现象学哲学、解释学哲学和“法兰克福”学派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它们在社会——文化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它们也通过社会——文化这个中介间接地影响到传播理论。至今,我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争论仍是这些方面的延伸。

我们首先来看现象学,胡塞尔提出现象学的观念并发展了现象学的方法,现象学哲学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认识论,以现象学为框架的社会学也多以此为根据发展了意向理论及价值理论。现象学的基本任务是以直觉达到人类理性的深刻基础,这一任务的前提是直觉是一切知识的合理根源,一切在初始状态的直觉中呈现的事物将会完全地如其所呈现自身的那样被接受。这个假设中,主体的理性被赋予了不可动摇的地位,直觉是我们接受事物的外在方式,最后还会有一先验的自我来保证直觉的可靠。为了达到本质的直观,他提出了“现象学的还源”,简单地讲,这一命题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的加括弧:即把我们的各种信念(不论是经验的概括还是各种现实的信念)全部悬置起来,并不对它们作是非的判断。2.存在的加括弧:放弃一切有关存在的判断,因为哲学的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而对现实存在的判断则非本质,所以,对存在的判断也应中止。3.先验的还原:这种还原使我们从此验的自我走向先验的纯粹自我,这是世界上一切意义被建立起来的基础。胡塞尔晚期则将自我纯粹意识视为最终的绝对领域,即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实在为前提。纯粹意识的地位确立后,即可以解释经验世界,如果人们在经验的世界找到共同之处,那么,这是因为他们在意向性上是一致的。

正是这种主体哲学的框架和意向性理论,影响到后来的现象学社会学的发展,舍勒提出的价值哲学、舒茨的意义理论都与现象学有着密切联系。现象学对现代微观社会学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看一下戏剧理论(戈夫曼),本土方法理论(加芬克尔),交换理论(雷克斯)及冲突理论(霍克斯),无不带有意向性理论的影子,无论是日常的自我还是掩盖了意图的自我,都可以在现象学纯粹那里找到最后根源。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念扩大到社会领域,认为对社会活动的理解取决于主体间的一致,意义在于主体赋予对象的过程上,社会互动之所以可能,也是由于主体间的一致性。和一些其他的微观社会学理论相似,现象社会学也是以个体为基本的考察单位,尽管这些理论以互动来解释社会系统,但它们几乎都忽视了社会制度对个体的制约。从理论上讲,社会结构的形成总是离不开个体及集体的参与,但社会制度形成稳定状态后,它总是从语言到思想、从法律到伦理、从制度到信念各个方面来制约个体。主体既参与了社会制度的形成,同时,又是社会制度的产物,个体的动机和行为往往是制度化的结果。离开了社会结构和制度,很难解释一些行为和动机的原因,这也是微观社会学理论普遍的局限所在。

一些其他的微观社会学理论如符号互动论等也都是以个体为根基来解释社会,个体往往成为不受社会制度制约的个体,微观理论的共性表现在它们几乎都在表述主体哲学的一些基本主张。

解释学也存在着类似的理论。解释的根基建立在个体的体验和理解之上,为了说明解释是普遍有效的,就要说明解释在主体间是一致的,为了说明主体间的一致还要找到更基础的东西。当代的伽达默尔是用语言来解释主体间的一致,语言既是解释学的根基,也是对世界的体验,其核心观念是人类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用委婉的体验解释世界无疑要比现象学更少地依赖于主体,但体验的背后又隐含着原来的主体。

解释学赋予了个体极大的心理自由,个人的体验成为分享共同意义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解读精神性文本来讲,由于时间的差别,也由于解读者所处社会历史背景的条件,解读者不可能得到文本的原始意义,解读总是充满了个体的理解,因而文本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所难免,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也是合理的。显然,在文本和读者的关系上,解释学以牺牲文本来迎合读者,其相对主义的结局不可避免。

“法兰克福”学派发展了一套批判理论,批判理论旨在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从认识论上看,批判理论主要对实证主义提出了批判。批判理论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精神与物质的对立。批判理论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矛盾可以从近代的启蒙找到根源,启蒙精神在改变自然时从认识理性中发展了极度的工具理性,科学技术也是工具理论的集中体现,当世界都变成可度量的对象时,人也变成了被奴役的对象。在当代,启蒙精神变成一种操纵意识,这又是通过大众文化来实现的,大众文化造就了文化产品的单一化和标准化,文化工业代表了这种单一化和标准化。简而言之,“文化工业”已成为当代一种新的社会控制形式。

纵观以上几种哲学思想,无论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有多么不同,确定主体意识优于并高于所有一切,是他们哲学推论的前提。正因为存在着主体意识与外在世界的对立,他们的结论几乎都包含了事实与价值的对立,世界与心灵的对立,以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对立,在更极端的态度上往往以牺牲认识的理性法则来换取意识的自由。我们在伽达默尔及“法兰克福”学派特别是胡塞尔那里,可以看到精神世界的无限膨胀,科学涉及到的物理世界往往被看成对意识自由是一个极大的妨碍,甚至对意识自由是有害的。主体哲学很少考虑这样的问题:即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框架中,主体的推论是否包含了局限和偏见的问题。绝大多数的主体哲学将理性看成是自明的,客体就是呈现为主体推论的结果,这个假定预设了主体不会出现任何偏差。而事实上无论在哪种意义上,这种假设都是不可能的,特别是近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主体意识不可避免地会包含着局限。思想史的发展能清楚地说明这一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在未能把握其本质前,总是以主体的图式看待世界的,以人的特性解释世界注定会产生拟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不可避免地暗含了人类中心论的思想,主体哲学就是按这种推论极端发展的结果。主体哲学是在人类中心论和拟人论的框架下来看待人与世界的,这样,对世界的认识总是折射出主体的意图和限度,世界的存在往往被看作人类中心的象征。换言之,它没有实体性的地位,它的性质全靠主体意识的解释。这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不仅存在于西方古典哲学中,也存在于其他民族的哲学中。当人类不能分离出单独的客体时,除了用人这个尺度解释外别无其他方式,这也不难理解为何主体哲学一直是哲学史中最有影响的理论。

认识到人类中心论及主体意识的局限是近代科学理论的成果,这个开端就是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在他的日心说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自转并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公转。与地心说相比,这是一幅全新的世界图像。这里,不论是地球还是人类,都不具有特殊目的和意义,相反,他们(它们)只是宇宙系统的一部分,这种理论最早喻示了人类从中心到系统的变化。

在以后达尔文的理论中,也提供了反对人类中心论的又一种理论。按照其理论,人是生物连续进化的一个环节,人也像其他生物一样组成了一个系列。这里,人不具有特殊的意义及目的,这种理论也排除了神学理论的创世说。达尔文理论与哥白尼理论在反对人类中心论上是一致的。这两种理论都说明了人既不是世界的创造者,也不是世界的目的。此外,当代量子力学也提供了背离人类中心论的理论。这里,主体哲学与人类中心论有着天然的联系,正因为它假定了人是世界的终极目的,因而,它无法解释真正的客观世界,也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理论,而科学理论总是呈现出反拟人化的结果。

现代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越来越趋向将人视为无数系统中的一部分,人类既不是世界的创造者也不是世界的目的。如果这样看待人类,人类中心论的思想是值得怀疑的,主体哲学的观念也是值得怀疑的。

二、建立主、客体相协调的理论

就认识论来看,主体哲学代表了解释世界的一个方向。除主体哲学以外,一些哲学家力图使主客体协调起来,这种努力在近代开始显示出积极的成果,超越主体哲学的有效途径在于恰当地说明主客体的关系。对马克思来讲,解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首先是实践的问题,因为实践包含了将两者统一起来的可能,思维的观念只能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与其他哲学的根本区别,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到了实践对人与世界的双重作用:在实践中,自然成了人化的自然,人通过实践也在改变自身的特性,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实践的观点说明,主、客体本性的确定是从对方的作用中获得的。

在20世纪,思考主、客体的关系仍是思想界面临的主要议题,皮亚杰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提出了认识的发生问题,再次涉及到主、客体的关系。传统认识论大多在两种态度上摇摆:一种是经验主义,往往将认识看成信息来源于客体,主体只能受教于客体;另一方面,先验论和天赋论则认为主体一开始就有内部生成的结构,然后这些结构加诸于客体。这两种理论涉及的都是在高度成熟阶段上的认识,而没有涉及认识的起源,认识的起源要比这两种理论设想复杂得多。皮亚杰根据心理研究的成果,证明了认识既不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一个业已形成的客体,而是起因于主、客体的中途,它同时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这样,充分考虑到联系主、客体的中介就十分必要。皮亚杰作了这样的设想:“如果从一开始就既不存在一个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也不存在作为客体而存在的客体,又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中介物,那么关于认识的头一个问题就将是关于这些中介物的建构问题:这些中介物从作为身体本身和外界事物之间的接触点开始,循着由外部和内部所给予的两个相互补充的方向发展,对主客体的任何妥当的详细说明正是依赖与中介物的这种双重的逐步建构。”

认识的过程事实上也就是一个建构过程,它从感知运动阶段经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到形式运算阶段,才能达到通常意义上的认识。认识图式的发展是主客体之间的同化和顺应,相互协调的结果,经同化、顺应的平衡作用,使主体的认识图式逐步接近客体的结构。

在建构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看到有一个本质不变的客体,也很难看到有一个本质不变的主体,顺应说明了主体会在对环境的适应中造成认识图式的改变;同化说明了主体对环境的过滤和改变,使之符合主体的认识图式。建构就体现了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过程,认识的过程就是从简单低级的结构向复杂高级的结构不断过渡,这也是一个永无终结的过程,客体意味着主体所能达到的极限。

皮亚杰的理论建立在大量心理学及生物学的实验基础上,因而,它代表了解释认识形成及发展的科学解释方向。它的要点仍是沟通主客体的中介,在中介的关系中说明主客体。如果将这个中介与马克思的实践联系起来,它们的近似就在于从联系主客体的结构模式上解释主客体。

除了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以外,语言哲学关于语言对世界的组织成形作用也作了出色的论述,这一理论涉及到的指称问题、真理问题、意义问题及言语行为对我们理解语言与认识、语言与主体及语言与社会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此外,值得提到的还有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建立在严格的理论法则之上,它以语言模式为出发点,突出强调了结构和系统的观念。结构的观念表明了它对表层对象背后共时的关心;系统的观念表明了它试图通过关系的模式来解释对象,和语言哲学一样,它也是通过观众形态来说明主体的。就此来看,以上几种有影响的哲学与主体哲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传播体系建立在主体哲学之上时,我们很难察觉主体哲学的局限,这种局限势必通过其社会学理论内化于传播理论之中。毋宁说,主体哲学的蓝本和传播理论的摹本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主体哲学对心灵的能动作用的强调会贯穿于传播理论中。同样,它的局限(没有看到认识总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内涵在传播理论之中。因而,借鉴科学的认识论建构主、客体的关系,使传播理论建立在可靠的哲学的社会学根基之上,是传播学界需要思考的问题。

以上我们曾对主体哲学与微观社会学的关系作过分析,确实,微观社会学对主体的动机、行为、意义是主体间的互动曾作过详细分析。然而,微观传播学理论几乎都没有考虑到既定的社会结构对主体动机和行为的作用和影响,没有考虑到社会结构与动机的辩证关系,因而无法说明动机和行为的真正动因,最终使陈述的理论趋于表层化。显然,问题的真正源头在于如何看待行动和结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一个如何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主、客体的问题。

目前,大家经常谈到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该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结构与主体的关系问题,与微观社会学理论不同的是结构化理论力图在更客观的立场使结构与主体协调起来。

传统宏观社会学偏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对个体的塑造上,而大多数微观社会学理论将注意力集中在个体和行动的意义的理解上,吉登斯提出了将两者协调的结构化理论。结构化的核心旨在说明社会结构既是通过人类的行动建构起来,也是行动得以建构的条件和中介,即结构与主体存在着一种二重化的过程,结构并不是外在于主体的活动,而是通过主体的特定活动而构成;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既是其不断组织的实践的条件,又是这些实践的结果,结构不应简单看作对主体的外在制约,它既有制约性同时又赋予行动者以主动性。这样,结构和主体存在着一种生产和再生产的方式,对结构和主体的妥当说明,需依靠对它们二重化关系的说明。

鉴于目前传播理论更多地依靠微观社会学来维系,清醒地看到微观社会学的不足,并从社会学层面考虑结构与主体的协调关系也是传播学界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客体的关系也涉及到如何看待文化,一个多世纪以来,文化研究一直是全球性关切的问题。通常大家谈到有影响的几种理论大多集中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两个领域。

社会学中占主流地位的理论是价值论,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韦伯及狄尔泰,用价值解释文化的各种理论几乎都将文化视为对象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活动。现象学、解释学、“法兰克福”学派及大多数实用主义理论都代表了这个方向。它们的共性是:都给予了主体以至高无上的地位,无论是生命、体验、理解、自由或人与社会、精神与物质的对立,都要根据主体意识来评判,文化几乎没有自己的实体地位,文化的存在完全要看主体间的解释。本来,用价值解释文化并不是没有说服力,问题在于对主体的极端信赖除了走向自我中心论以外别无选择,此外,价值论的解释还面临着文化相对主义的危险,事实上,这两个方面的危险也是价值论所无法克服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人文科学的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除了对象不同外,还在于研究者适度的介入是可行的。但研究者介入到什么程度则是价值论和解释学所无法回答的问题。以此为框架,总是面临着解释过度的问题,而解释学通常也把解释的多元化视为合理的。这样,在价值论和解释学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仍是主体哲学的主张。

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主体与世界的对立变成为精神与“物化”的严重对立,工具理性的扩张必然在制度上、精神上对人进行新的操纵,文化的单一性及庸俗性不可避免。所以,由于工具理性的极度扩张,人类未来的文明也是暗淡的。

该学派的许多主张都建立在主、客体的对立上,为了维护主体的至上性,不得不排斥非主体的存在。“法兰克福”由于把个体与社会看作完全都是对抗性关系,现代工业文明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被看作是一种倒退,与之相关的是工业社会及科技进步造就的大众文化根本不具有以往精英文化的单纯和高贵。“法兰克福”学派从主、客体的对立进而过渡到人与社会的对立,再过渡到文化的对立有其内在的必然性。这样,我们除了看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立外,我们根本看不到它们是如何协调在一起的。

纵观以上几种有影响的文化理论,几乎都是从主体来解释文化,其结果要么是价值涵盖了一切,要么是文化存在着对立。因而,超越主体哲学的局限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大家知道,近几十年来,结构主义提出了一套与主体哲学截然不同的理论,包括其文化理论(主要集中在文化人类学),其核心是以语言模式来看待社会系统,进而解释主体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从结构主义的影响来看,它提供的超越主体哲学的途径和方式是可行的。

结构主义主要关心文化的共时性问题,莱维——斯特劳斯集中表述了结构主义的文化观,即文化不仅是共时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加以说明。文化人类学家经常可以看到大量重复出现的文化形态,是什么决定了它会重复出现?如果人类没有普遍共同的心智,这一问题也就不可能产生,是各个文化外观形态的差异重要还是内在的共同模式重要,两种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答案。

按照这种方式来理解文化,各种文化现象就不难解释了。无论文化人类学提供多么不同的文化差异,但共时态的文化是存在的,因为像亲族系统、婚姻系统、神话系统、图腾系统反复出现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这恰好证明了各民族具有构造文化的共同能力。它通过转换系统,成为我们可以看到的各种具体文化形式,而共时模式为这些形式找到了答案。考察各种具体文化的差异不是人类学的任务,人类学要探讨决定文化现象的深层内容——人类共同的心智。

共同的心智,在他那里也就是无意识问题,它不是与意识相对立的下意识或潜意识的概念,毋宁说它是人类先天的一种构造功能。它普遍地存在于各民族中,因而是普遍的理智功能,正是它的存在,可以解释各种文化的普遍共时。

结构主义的重要代表福柯在思想史领域提供了一种非主体解释思想的方式,福柯对思想史的分析集中在权力对知识的形成上,换言之,社会的知识型总是体现了权力的支配,主体正是在各种制度性场址的权力关系中生成的。

如果主体总由其他因素所决定,那么,确定的主体是不存在的。毋宁说主体总是由特定的知识型所决定,《词与物》表明了知识型如何决定着主体。按着结构主义的解释,它会引出许多被忽视的结论:如果文化不存在着高低之分,发达和落后之分,那么,各种文化之间的比较只能得到现象的差异,追问这种差异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很想知道热衷于中西方文化比较的研究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如果文化现象的差异只是表层问题,那么中西方文化在心智的创造上具有的共同性不更重要吗?难道它们不都是共同心智的结果吗?如果表层的背后确实存在着普遍的东西,揭示这些普遍性正是文化研究要回答的。知识型理论也使我们看到了思想的另一个方面:我们认为许多不可动摇的观念其实是用某种占主导地位的信念所支配的,主体不仅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在大多数情况下反而在强化这种信念。事实上,能超越既定知识型的人少之又少,我们通常表述的知识大多数情况下是某一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知识而已。

综上所述,建立主、客体协调的认识论是社会人文科学的可靠前提,它影响到在什么样的方式上看待社会理论和文化理论,客观的社会理论直接关系到传播理论的根基问题:个体既是社会制度的结果,又参与了社会制度的形成,这样,两者存在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同样,非主体解释的文化理论旨在说明文化共时模式的存在,表层文化现象的对立和无序并不反映内在层次的共同模式,如果我们做深层分析,各种文化可以找到普遍的共性。

三、结语

近50年来,人类的知识积累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以往许多被认为是经典的理论和命题,现在被看作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知识的不断综合和更新要求我们的思维与时代保持同步,特别是像传播学这种新型的综合性学科,如何使其理论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近代科学反复证明了这样的事实:一门学科的成熟与否,在于其基础理论的成熟与否,而不在于其表象形态的丰富,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传播理论,相对于传播理论的应用理论来讲,其基础理论的研究就更为重要。

目前,传播学界对狭义的传播理论讨论较多,而对广义的传播理论讨论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对传播理论的深化理解。如果我们仅仅讨论狭义的传播理论,我们只能得到一个相对封闭的解释体系。问题在于对传播理论基本观念的讨论常常会将问题引向更基本的问题,例如,信息问题、语言符号问题、意义问题、传播的存在及目的等等。对任何一个问题完整的回答都会涉及到人的问题,涉及到人对世界的理解,涉及到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些问题都属基础理论的范畴。这样,借鉴基础理论的成果,无疑会强化传播理论的解释力,使狭义的传播理论更为健全。

本文谈到的传播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论述的。以上谈到的三个方面直接关系到我们建立什么样的传播理论。主体哲学曾在哲学史上产生过长期影响,而现代科学的发展愈发证明了其内在的局限性,我们只有从主、客体相协调的途径上来看待主体意识时,我们才能更好理解主体意识,我们只有恰当地说明了主体,我们才能恰当地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恰当地说明文化的本质特征。这既是我们探讨广义传播理论的目的所在,也是我们探讨传播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核心所在。

注释:

第2篇: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主体性原则是在反对中世纪宗教哲学上帝创世论中逐步确立起来的,主体原则、真理原则是其基本特征。一些现代哲学家对此进行了评判,探讨其本真所在。

西方主体性原则是通过“我思”主体的确立而形成的原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人与自然界相互影响辩证发展的过程。基于对主体性原则局限性认识,一些现代西方哲学家对主体性原则进行了批判和改造,试图在理论上超越这一原则。

人类中心论其实就是一种主体中心论,夸大了主体作用,把主体看作是解释客体和行动的意义的起源。存在主义者提出“身体~主体”这一概念,其目的为了摆脱笛卡尔的二元论,而为此必须找到一个中介,它既是存在和认识活动的主体,又是被作用的客体和被认识的对象。身体既是显现的主体、存在着、经验着的现象,又是被显现的对象、现象的身体、现象的场所。有的结构主义者用结构和模式取代了主体,把主体消融在语言的关系网络中。

后现代主义者对主体的解构主要体现在主张差异和多元,反对霸权话语,消解作者的中心地位,德里达就是要解构一切中心和基础,消解在场的形而上学包括主体形而上学。消解中心性的主体,就是消解语音中心主义,提高文本地位。即符号的本质就是一个差异的、踪迹的系统。他认为,无论在口头话语还是在文字话语的体系中,每个要素作为符号起作用,就必须具备指涉另一个自身并非简单在场的要素。这一交织的结果就导致了每一个“要素”都建立在符号链或系统的其他要素的踪迹上。这一交织和织品仅仅是在另一个文本的变化中产生出来的“文本”。在要素之中或系统中不存在任何简单在场或不在场的东西。只有差异和踪迹、踪迹之踪迹遍布四处。也就是说差异是文字本质,任何其它事物都只能存在于差异之中并被差异而产生。由此可知,脱离差异,自我指涉自我确定意义的作者和起支配作用的主体是不存在的,语言不是说话主体的功能,文本无作者。德里达认为主体是有意识的和说话的,主体取决于差异系统和延异活动,主体唯有在与自身相区分中,在拖延中、在推迟中才被构成。也就是说,差异是根本性的,主体不是中心性的支配者,而是无中心无统一性的多元化的存在。福柯从知识的相对性以及知识和权力的关系来看待主体性问题。他认为人并非是历史的永恒,以人为代码来说明事物的秩序,只是现代认识型的结果,人是历史的产物,现代以人为中心的认识型也必将为历史所淘汰。也即所谓的“人之死”和“主体的终结”。想到人只是一个近来的发明,一个尚未具200年岁的人物,一个人类知识中的单一褶痕,想到一旦人类知识发现一种新的形式,人就会再次消失,这是令人鼓舞的,并且是深切安慰的源泉。他认为并不存在自我决定、自我设计和自我控制的独立自主的主体,主体是被塑造的,是话语和权力关系的结果。语言的力量不但外在地塑造主体,而且还内在地规范一个人的主体性的形成。人的自主性从来都被社会文化所左右,主体是被塑造的主体是社会的和历史的,是破碎的、离散化的、相对多元化的,没有宏观意义的统一性和绝对的意义。人的那种零散化的语言的内脏构成自己的形象!当然福柯否定的是以人为中心、为万物秩序的基础的大写的自我,即超历史的绝对性主体,而不是一般地反对主体。哲学上抽象的主体死了(似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主体也死了)。

主体性哲学相信主体能够认识真理,并能通过获得真理去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创造性和自由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两大动力。真理是推动社会进步、完善人性的手段和人类追求的目标。现代西方哲学则有不同的真理观。

尼采就宣扬意志主义的真理论,否定真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是为了某一目的、从某一角度进行的认识,只要强力意志呈现的生活不能被归结为单一形式,就不会有单一的真理。承认真理本身就是一种错误。所谓“真理”,无非是主观的信念,是对某种判断的确信和评价。他说:“真理就是这样一类错误:要是没有它,某一些生物就活不成。对于生命来说,价值才是最终决定的东西。”他认为“‘真理的标准’是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无利’,而非‘实在’与‘不实在”’,“真理的标准就在于提高权力感”。总之,“有用就是真理”,“强力就是真理”。克尔凯戈尔则主张“主观真理”说: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真理。真理是主体对自身的主观性的把握。真理存在于主体的内在精神之中,真理只有对于人、对于人的主观性才有意义,真理就是主观性。他认为,真理是客观的不确定性对最为激情的内在性适应过程的依附,是客观依附于激性的内在性适应过程,这是存在的个人可以获得的最高真理。他强调信仰,信仰越强烈,存在的程度越高,真理就是信仰。他写道,“哈姆雷特说得好:存在与非存在只有主观的意义。”

第3篇: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主体性原则是在反对中世纪宗教 哲学 上帝创世论中逐步确立起来的,主体原则、真理原则是其基本特征。一些 现代 哲学家对此进行了评判,探讨其本真所在。

西方主体性原则是通过“我思”主体的确立而形成的原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人与 自然 界相互影响辩证 发展 的过程。基于对主体性原则局限性认识,一些现代西方哲学家对主体性原则进行了批判和改造,试图在理论上超越这一原则。

人类中心论其实就是一种主体中心论,夸大了主体作用,把主体看作是解释客体和行动的意义的起源。存在主义者提出“身体~主体”这一概念,其目的为了摆脱笛卡尔的二元论,而为此必须找到一个中介,它既是存在和认识活动的主体,又是被作用的客体和被认识的对象。身体既是显现的主体、存在着、经验着的现象,又是被显现的对象、现象的身体、现象的场所。有的结构主义者用结构和模式取代了主体,把主体消融在语言的关系 网络 中。

后现代主义者对主体的解构主要体现在主张差异和多元,反对霸权话语,消解作者的中心地位,德里达就是要解构一切中心和基础,消解在场的形而上学包括主体形而上学。消解中心性的主体,就是消解语音中心主义,提高文本地位。即符号的本质就是一个差异的、踪迹的系统。他认为,无论在口头话语还是在文字话语的体系中,每个要素作为符号起作用,就必须具备指涉另一个自身并非简单在场的要素。这一交织的结果就导致了每一个“要素”都建立在符号链或系统的其他要素的踪迹上。这一交织和织品仅仅是在另一个文本的变化中产生出来的“文本”。在要素之中或系统中不存在任何简单在场或不在场的东西。只有差异和踪迹、踪迹之踪迹遍布四处。也就是说差异是文字本质,任何其它事物都只能存在于差异之中并被差异而产生。由此可知,脱离差异,自我指涉自我确定意义的作者和起支配作用的主体是不存在的,语言不是说话主体的功能,文本无作者。德里达认为主体是有意识的和说话的,主体取决于差异系统和延异活动,主体唯有在与自身相区分中,在拖延中、在推迟中才被构成。也就是说,差异是根本性的,主体不是中心性的支配者,而是无中心无统一性的多元化的存在。福柯从知识的相对性以及知识和权力的关系来看待主体性问题。他认为人并非是 历史 的永恒,以人为代码来说明事物的秩序,只是现代认识型的结果,人是历史的产物,现代以人为中心的认识型也必将为历史所淘汰。也即所谓的“人之死”和“主体的终结”。想到人只是一个近来的发明,一个尚未具200年岁的人物,一个人类知识中的单一褶痕,想到一旦人类知识发现一种新的形式,人就会再次消失,这是令人鼓舞的,并且是深切安慰的源泉。他认为并不存在自我决定、自我设计和自我控制的独立自主的主体,主体是被塑造的,是话语和权力关系的结果。语言的力量不但外在地塑造主体,而且还内在地规范一个人的主体性的形成。人的自主性从来都被社会文化所左右,主体是被塑造的主体是社会的和历史的,是破碎的、离散化的、相对多元化的,没有宏观意义的统一性和绝对的意义。人的那种零散化的语言的内脏构成自己的形象!当然福柯否定的是以人为中心、为万物秩序的基础的大写的自我,即超历史的绝对性主体,而不是一般地反对主体。哲学上抽象的主体死了(似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主体也死了)。

主体性哲学相信主体能够认识真理,并能通过获得真理去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创造性和自由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两大动力。真理是推动社会进步、完善人性的手段和人类追求的目标。现代西方哲学则有不同的真理观。

尼采就宣扬意志主义的真理论,否定真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是为了某一目的、从某一角度进行的认识,只要强力意志呈现的生活不能被归结为单一形式,就不会有单一的真理。承认真理本身就是一种错误。所谓“真理”,无非是主观的信念,是对某种判断的确信和评价。他说:“真理就是这样一类错误:要是没有它,某一些生物就活不成。对于生命来说,价值才是最终决定的东西。”他认为“‘真理的标准’是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无利’,而非‘实在’与‘不实在”’,“真理的标准就在于提高权力感”。总之,“有用就是真理”,“强力就是真理”。克尔凯戈尔则主张“主观真理”说: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真理。真理是主体对自身的主观性的把握。真理存在于主体的内在精神之中,真理只有对于人、对于人的主观性才有意义,真理就是主观性。他认为,真理是客观的不确定性对最为激情的内在性适应过程的依附,是客观依附于激性的内在性适应过程,这是存在的个人可以获得的最高真理。他强调信仰,信仰越强烈,存在的程度越高,真理就是信仰。他写道,“哈姆雷特说得好:存在与非存在只有主观的意义。”

第4篇: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范文

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函授毕业生自我鉴定7段,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函授毕业生自我鉴定1时光走过三个年轮,即将毕业的我回顾过往的足迹,点点滴滴依然清晰分明。

自从20__年__月为理工学院成教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后,充满信心的我即以满腔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函授学习中。

上课期间,我保持以往学生时代的历来风格,不迟到、不早退,勤做笔记,有要事则向班主任请假。在单位工作期间,我一边认真备课,一边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一边也不忘理工大的任课教授的嘱咐。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把学的理论和实际工作相联系,把函授时不能作具体解说的书本知识理解消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上的毫不懈怠使我能从容应付每一次考试,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在单位工作期间,我一边认真备课,一边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一边也不忘理工大的任课教授的嘱咐。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把学的理论和实际工作相联系,把函授时不能作具体解说的书本知识理解消化。

函授毕业生自我鉴定2本人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现代教育原理》、《儿童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对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更深地了解到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尊重、关爱全体学生;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明白了只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乐观上进的心态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平时,本人会不由自主地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和教育实践中,效果都相当不错。工作之余,本人还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和教育案例,制作个人博客,并有多篇论文和案例获得了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感谢远程教育,感谢江南大学,给予我机会,给予我知识。我将借你的慧眼,开拓我更美丽的教育生涯。

函授毕业生自我鉴定3本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函授期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热爱自己的班级,与班级同学和睦相处,且关系融洽,互相帮助。班中事务主动参与,且乐此不疲。

我已圆满的完成了学校规定的课程。函授虽三年,但真正参加面授的时间只有几个月,所以我非常珍惜面授的时间。上课期间,我保持以往学生时代的风格,不迟到、不早退。有要事则向班主任请假。上课认真听讲并作好学习笔记,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能很好地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从来没有因为考试的紧张而放松工作,也没有因为工作的繁忙而放松学习,并把学习中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函授毕业生自我鉴定4在两年多的学习过程中,我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养成了严谨的学风和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些无形的财富将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时刻牢记着医学生的誓词,努力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在学习上,我不断地充实自己,挑战自我,圆满地完成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组织胚胎学》、《基础护理学》等17门课程的学习,在系统地掌握了护理学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充实了相关医学知识。

通过这两年多的专业学习,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了质的提升,让我对于护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把学到的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及时地运用到护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工作尽职尽责,踏踏实实。

函授毕业生自我鉴定5本人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函授期间,我努力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尊敬师长,热爱自己的班级,与班级同学和睦相处,且关系融洽。班中事务主动参与,且乐此不疲。我相信:乐于助人是快乐之本。

我已圆满的完成了学院规定的课程。函授虽然只有三年,但真正参加面授的时间只有几个月,所以我非常珍惜面授的时间。上课期间,我保持以往学习时代的风格,不迟到、不早退。有要事则向班主任请假。上课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作好学习笔记,并把自己的困惑拿出来和老师共同探讨。

在职工作期间,我一边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不忘中科大任课教师的学习指导。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通过自习预先了解学科的基本知识,把自习中遇到的难题记录下来,到面授时再和同学交流和请教老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上的毫不懈怠使我能从容面对每一次考试,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函授毕业生自我鉴定6本人明白了只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经验在当今社会是无法生存的,俗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老师教的都是些最基本的知识,书本上讲的都是些理论知识,自己要想有更大的提高就必须要加强实践。

二年半的函授学习,实质上面授时间很短,但本人觉得受益还是很大的。本人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了许多。平时,本人会不由自主地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本人是一个工业企业里的会计,主要负责核算与帐务处理。以前学习的基本知识,让我在工作当中相当顺利,学习的特别快。

我在工作之余要不断地学习,对知识的渴望与需求,在学习上我热爱自己的专业,学习认真刻苦,要求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各项技能上全面发展,对学习一丝不苟,认真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且取得优良成绩。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对班委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同学,热爱集体。

函授毕业生自我鉴定7我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语言学概论》、《美学》等课程,对各种文学理论和语言学理论有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对文学作品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弥补了以往在宏观把握上的不足,拓展了在微观审视上的优势,提升了自身处理语文学习的能力。

三年的函授学习,虽然面授时间短,平时学习任务繁重,没有很多的时间作深入的思考,但觉得还是有较大的收获:特别是通过对《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儿童文学》等的学习,使我在过去的基础上,有一个较完整的框架把握,对以前在专科阶段学习的知识有个反刍的机会,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自身素质有进一步的提高。

第5篇: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范文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1、理论业务学习不够,公文写作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原因在于:一是缺乏兴趣。一直以来,都觉得政治理论知识太枯燥,所以很少去关注一些理论性的报刊和杂志。学习只停留在集体学习上,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学习不用心,不重视。每次集体学习只是听听则已,没有真正掌握,做到融会贯通,更谈不上学以致用。由于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不系统,导致在公文写作时缺乏信心,缺乏功底,缺乏素材,缺乏逻辑性。

2、思想不够解放,工作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原因在于:一是缺乏信心,自我局限性强。工作中,总是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持有怀疑态度,不能大胆地发挥,不敢尝试新的业务工作,久而久之觉得所有工作都无法胜任,所有工作都会做不好。二是思想懒惰,缺乏积极性。总是怀有得过且过思想,对工作不重视,对工作完成的效果不在意。工作时经常会出现差错,例如文件印发出错,文件传阅有延误等。同时,最重要的是工作中缺乏积极性,缺乏竞争意识,缺乏目标,觉得怎样都无所谓,使得工作只停留在最初,没有进步可言。

3、工作创新不够,效率不高。

原因在于:一是不善于思考。每天上班时间8小时,但是真正用心工作可能连两小时都达不到。没有做到用一小时时间去认真思考一下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创新工作方式,只是停留在原有的脚印中,没有创造性地融入自己的想法,开拓自己的工作模式。二是工作作风问题。关键在于缺乏爱岗敬业意识,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二、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理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理论知识是作为一名行政人员不可缺少的知识储备,能说会写也是作为一名行政人员不可缺少的能力。所以,既然已成为一名行政人员,而且是一名宣传人员,今后,我更要加强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一是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认真对待每一次学习机会,用心听,用心学,用心想。二是提高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从心里对学习产生兴趣,愿意去学,愿意为学习付出,愿意去关注所有理论性报刊杂志,慢慢提高理论水平。三是模仿公文写作。现在好多人提倡文字模仿秀,为的是在模仿别人的同时,加入自己的观点,慢慢再形成自己的风格。由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钻研不深、兴趣不足,所以对公文写作更是缺乏信心,写作时毫无头绪。今后,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尝试着去写,模仿别人的去写,慢慢提高。

2、增强信心,提高工作积极性。今后,我要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有半点马虎思想,绝不允许有严重失误,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虽说不能做到最好,但求做到自己满意、领导满意。

第6篇: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范文

函授学习和社会实践是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的一个过程,毕业后填写毕业生登记表肯定少不了的就是写自我鉴定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函授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函授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1通过三年的本科函授学习,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现概括如下:

(一)思想认识:本人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____文艺理论》、《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语言学概论》、《美学》等课程,对各种文学理论和语言学理论有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对文学作品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弥补了以往在宏观把握上的不足,拓展了在微观审视上的优势,提升了自身处理语文教材的能力。特别值的一提的是:通过对美学理论的学习,认识到语文教材和课文都蕴含审美因素,课堂教学过程更蕴含审美因素,语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作为一个教师,作为一个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语文教师,应尽己所能,限度地挖掘教材、课文、教学过程的审美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把学生塑造成具有一定美学审判能力的现代合格公民。

(二)业务知识:三年的函授学习,虽然面授时间短,平时教学任务繁重,没有很多的时间作深入的思考,但觉得还是有较大的收获:特别是通过对《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儿童文学》等的学习,使本人在过去的基础上,有一个较完整的框架把握,对以前在专科阶段学习的知识有个反刍的机会,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自身素质有进一步的提高。实话实说,虽然很多知识在课堂上用不着,但作为一个教师,一个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你要倒给学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须有好几桶水,而且必须是活水。这些知识使本人高屋建瓴,提升了对教材的宏观把握和微观处理的整合能力。

(三)专业技能: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科学和艺术结合的遗憾艺术,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涉及到林林总总,方方面面,有教材的处理技能,问题设计技能,授课技能等,不用说其他,单是课堂教学技能就令人目不暇接,疲于应付,什么导入技能,过渡技能,提问技能,结课技能,板书技能等。函授学习对我影响最深的是课文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分解及坡度设计;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较之过去有较大的提高。

函授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2时光飞逝,光阴荏苒,转眼间我参加的历时三年的__本科函授学习已近尾声,即将毕业的我回顾过往的足迹,点点滴滴依然清晰分明。

三年的函授学习的过程,是我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的挑战自我的一个过程,也是我充实自己的一个过程。毕业之即,现对自已三年来的学习和生活作一个总结和鉴定:

一、思想认识方面

本人在参与函授学习的同时也注重政治理论学习,能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尊重领导,团结同学,认真遵守函校的相关制度。上课期间,坚决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有要事则向班主任请假。工作上,亦能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以此保证工作与学习两不误。

二、学习方面

自参加煤师院本科函授学习以来,本人能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门课程,并保持以往学生时代的历来风格,勤做笔记,做到不懂就问。积极参加集中面授,按时完成各科作业。通过学习,掌握了所学课程的部分知识,并通过了所学课程的考核。

三、业务知识方面

在函授学习的这段时间,从不忘学校的工作。我坚持一边认真备课,做好自己的教学本职工作,努力把学生教好;一边不忘任课教授的嘱咐,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把函授时不能作具体解说的书本知识理解消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学习上的毫不懈怠使我能从容应付每一次考试,并取得不错的成绩。虽然面授时间短,平时教学任务繁重,但我还是有较大的收获:特别是通过对《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语言学概论》等课程的学习,使本人在过去的基础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并保证这些知识为我所用。

四、不足之处

三年的函授,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虽然授课教师备课授课认真负责,但因为时间短,教学走过场,考试也走形式,学员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大部分只能靠学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领悟、提升。另外一些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这段函授学习生活,是我人生成长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闪闪发光的一段人生历程,它包含了汗水和收获,为我划平人生的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给了我一次重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三年的函授学习生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函授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3通过两年的函授学习和社会实践是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的一个过程。通过学习,本人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毕业之即,对自己两年来的学习和生活作一个总结和鉴定。

一、思想政治方面

函授期间,我努力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自己的文学兴趣。尊敬师长,热爱自己的班级,与班级同学和睦相处,且关系融洽。

二、学习目的及态度

本人能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门课程,积极参加集中面授和串讲,按时完成各项作业。上课期间,我保持以往学习时代的风格,不迟到、不早退。有要事则向班主任请假。上课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作好学习笔记,并把自己的困惑拿出来和老师共同探讨。掌握了所学知识,并通过了所学课程考核。

三、收获和体会

函授学习使我感受到自身文学修养的欠缺,并促使我研读各种专业书籍,并把它与平时的教学工作相结合。教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个人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四、业务方面

除了理论学习之外,还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我现在的工作中来,我的实践能力也得到非常大的提高。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提高我的业务能力,我认真运用我所学习的各种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结合我工作时所操作的旅游团队,为我解决了很多实际操作中的困难。

五、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虽说是三年的函授学习,实际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虽说函授教师备课认真负责,我们真正能从老师那学到的东西并不多。大部分的知识还得靠自己的积累和教学实践中的领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以此为基础,不断的研究学习,提升自己。

函授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4三年的函授学习和社会实践是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的一个过程,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鉴定如下:

一、思想认识方面

本人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人格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咨询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对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了解到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尊重、关爱全体学生;通过对人格心理学理论和咨询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明白了只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乐观上进的心态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二、业务知识方面

三年的函授学习,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时间虽短,但本人觉得受益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学习了《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之后,本人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了许多。平时,本人会不由自主地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和教育实践中,效果都是相当不错的。工作之余,本人还会积极地撰写教学论文和教育案例,制作个人智客,并有多篇论文和案例获得了县级一、二、三等奖,__首届教师智客、博克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三、存在的问题

三年的函授,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虽然授课教师备课授课认真负责,但因为时间段,教学走过场,考试也走过场,学员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大部分只能靠学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领悟、提升。另外一些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如现代教学媒体的知识应用,语文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策略的变化,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小组合作探究的规范操作等无法得到学习和进修,这可能是现代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相脱钩的弊端。这是广大教师继续学习最盼望得到解决的,但总也得不到解决。也许这只是我的一个梦想。也是本人存在的问题。

函授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5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我参加了20__年的成人高考,并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工程管理专业,于是开始了三年的学习。经过三年的学习,我完成了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全部学业,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论文写作。通过这次学习,本人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政治思想上

本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函授期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热爱自己的班级,与班级同学和睦相处,且关系融洽,互相帮助。班中事务主动参与,且乐此不疲。

二、学习目的及态度

我已圆满的完成了学校规定的课程。函授虽三年,但真正参加面授的时间只有几个月,所以我非常珍惜面授的时间。上课期间,我保持以往学生时代的风格,不迟到、不早退。有要事则向班主任请假。上课认真听讲并作好学习笔记,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三、工作与学习的处理

能很好地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从来没有因为考试的紧张而放松工作,也没有因为工作的繁忙而放松学习,并把学习中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总结

第7篇: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范文

进化认识论(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是指从进化论的立场出发研究人类认识的起源、发展、性质、界限等的一门科学。它被认为是认识论中的真正的哥白尼革命——从哲学认识论转向认知科学。

进化认识论的大致图景是:生命体具有天生倾向(disposition)系统,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最好摹写实在的知觉和思维模式被自然选择,从而自然范畴与精神范畴部分同构;生命认知是无意识的、机会主义的过程,其基本方法是试错法,因而认知总是不完备的;生命在对环境的适应中是目标取向和成功取向的,生命进化是一个不断的认知过程;理性的基础是天生的即遗传的,基于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学的进化是心理和精神进化的前提;可以用自然科学和多学科的综合方法研究和解决认识论问题。

“自然主义”一词出现很早,其意义几经变迁,但科学哲学中的自然主义(自然化科哲学、自然主义认识论,进化的自然主义等)的讨论和研究则是最近10多年的事。自然主义力求用科学方法把认识论建成一门科学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世界是一个自然的统一体,人及其思想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行为完全是自然现象,人的认知是一种自然的能力,是由其他物种的更一般的能力渐进发展而来的;不要求还原论,但却认为要了解人的认知能力等,须从动物或其他生命开始;坚持反人类中心论和可错主义;对科学理论的统一、哲学理论的统一,科学和哲学理论的统一都作出承诺(因为整个自然秩序是统一的);采取进化论的立场阐释认识论。 由此不难看出,自然主义和进化认识论都把进化论作为主要的和重要的立足点。

马赫是自然主义和进化认识论的名副其实的和当之无愧的先驱,这一点至今似乎还没有人公开指出和明确强调。 而且,我猜想,进化认识论(这方面的原始文献基本都是德文的)之所以在德、奥诞生和发展,恐怕与马赫思想的影响不无关系(我迄今未看到有人提出这一猜想,而我手头缺乏确凿的证据)。在本文,我们将全力发掘和阐释马赫这一被遗忘或被忽视的宝贵思想。

马赫的父亲是一位热情的达尔文主义者,马赫从小就在家庭和学校受到进化论思想的熏陶。当他刚刚步人科学生涯时,达尔文的伟大著作蛤他以强烈的震憾和激励,使他终生成为进化论的坚定信奉者和杰出运用者(尽管他不满意自然选择的弱肉强食的“不道德特征)。他不仅把进化论作为他的思维经济学说的基础,而且把它作为一种新视角和新方法,考察他所关注的认识论问题乃至整个科学哲学,从而发现了新境界和新天地。

马赫是达尔文及其进化学说的真诚赞美者。他看到,达尔文的思想提出的时间不长,却激励着各个领域的研究:

自从达尔文首次提出他的进化论原理仅仅过去了30年。可是我们已经看到,他的观念巳牢牢地根植于人类思想的每一个分支,不管这些分支多么遥远。无论在那门学科,在历史、哲学甚至在物理学中,我们都可以听到这样的口号:遗传、适应、选择。我们既谈论天体之间的生存斗争,也谈论分子世界的生存斗争。

他充分看到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研究纲领的巨大价值。

马赫对进化论作为研究纲领的功能和价值的预见在100多年后得到强有力的回应。胡克(c. a. hooker) 在论述他的“进化的自然主义实在论”时说,进化的观点将影响全部哲学理论的解释:进化立场对于发展一般认知理论和意识理论,对于发展科学认识论(包括知觉和方法论),对于语言理论和科学动力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位在科学前沿探索的研究者和在众多学科领域探寻的漫游者,马赫对认识论或(他所说的)认识心理学很有兴趣,甚为关注。他说:

科学家尽管丝毫不是哲学家,甚或不想被人称为哲学家,但他强烈地需要揣测他借以获得或扩展他的认识过程。这样作的最明显的方式是仔细审查在一个人自己的领域和比较容易接近的邻接领域里认识的成长,尤其是检测指引探索者的特殊的动机。

马赫在回答一位有着过分朴素要求的物理学家时说:“并非每一个物理学家都是认识论

者,并非每一个人必须是或能够是认识论者;但是,专门研究要求完整的人,因而也要求认识论。”在马赫看来,在工作假设指导下思考的物理学家通过把理论与观察精确加以比较,也能成功地校正他的概念,他们没有机会为认识心理学操劳。但是,“无论谁希望批判知识论或教关于它的其他理论,他就必须了解它和思考它。”

马赫就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和心理动机下,用进化论作为思想武器沉思他所孜孜以求的认识论问题,从而成为人类精神的又一新领域的先驱。

虽然马赫并未低估在科学发展的适当阶段,对方法论的认识工作加以系统化和秩序化的价值,但是他却没有来得及形成进化认识论和自然主义的完整体系或详尽纲要,他的观点散见于他的各种讲演和论著中。在这里,笔者拟把他的观点归类整理,逐一加以论述。

(1)世界或自然(界)是一个自然的、统一的整体

在马赫看来,万物归一,世界就是—个大写的“一”,即“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以及人的思想都是自然界进化、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6],260~261)马赫在回答“人为什么有两只眼”这个问题时说:

他可以正确而精确地观看自然;他可以达到这样的理解:他自己,以及他的所有正确与不正确的观点,还有他的上层政治,都只不过是自然界的短暂的片屑,用摩非斯特的话来说,他是部分之部分,而且下述诗句是毫无道理的:“人这个微观宇宙的傻子,频频把他自己视为一个整体。([5], p.88)

类似的思想在马赫的著作中俯拾即是。例如,他论:“科学家和他的整个思维,如同任何其他东西一样,都仅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科学家和自然界的其他部分之间不存在真实的、不可逾越的鸿沟。”([6], p.250)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思想又是人的思想,思想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既然如此,思想也就与自然界的其他事物并无二致。马赫这样写道:

现在也许很清楚,新思想并不是突然涌现出来的。思想像每一自然产物一样,需要时间成熟、生长和发展;因为人以及他的思想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一种思想缓慢地、逐渐地、费力地转变为不同的思想,很可能像一个动物物种逐渐转变为新物种。许多观念是同时出现的。它们为生存而斗争,与鱼龙、婆罗门和马所做的无异。([5], p.63)

因此,马赫的意见很明确,既不必要人为地在自然界内设置屏障,也完全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处理它们:“自然界并不是由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无机界和有机界——构成的;也没有必要用截然不同的方法对待这两个领域。不过,自然界具有许多方面。自然界像缠结在一起的乱线团,我们必须时而从这个线头、时而从那个线头追寻查找。” ([5], p.217)马赫甚至认为,像磁铁吸铁、重物下落这类自然界的目的和意图与人的行为没有什么大的不同。我们使自然服务于我们的目的,同时自然也利用我们达到她的目的。([5], pp.63, 217, 13~16)

马赫的这些自然主义思想不仅具有西方的整体论、进化论的成分,而且也带有东方的或中国的有机论、“天人合一”的色彩 (马赫熟悉东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此外,反人类中心论的思想也贯穿在他的自然主义中。除了上述有关言论,马赫还认为人和动物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并无本质的不同。诚然,人的心理生活丰富,且在一段时间内变化控剧烈,兴趣较广泛,善用比较间接的和微妙的手段达到目的,长于利用同胞的经验等,但是二者的差别毕竟是量上的而不是质上的,其显著不同之处只不过是人给自己穿上了衣服。这样一来,通过人的心理活动可以推测动物的心理,从动物的行为也可以洞察人早期原始意识的形成。因此,马赫得出结论说:“生物学和文明史同样是心理学和认识论的可靠的、互补的源泉。”([8], p.51)洛伦茨不正是通过动物行为的研究而成为进化认识论的先行者吗?

(2)思想适应事实和思想彼此适应是生物反应现象

在马赫看来,思想或观念也是有机生命的表现,它像达尔文针对有机体的情况所设想的那样以相同的方式变化和适应,即符合自然选择和最适者生存的原则。马赫在1867年发表的“光速”讲演中首次提出这一看法,即“思想也像动物一样为生存而顽强斗争”,([5], p.63)这一看法也贯穿在1883年出版的《力学》中。1883年10月18日,马赫在任布拉格大学校长比时,发表了题为“论科学思想的变化和适应”([5], pp.214~235)的就职演说,详细而生动地论述了所谓的思想适应事实原理和思想相互适应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在1986年出版的《热学》 和1905年出版的《认识与谬误》([8], pp.120~133)中,他又各专列一章讨论这个论题。

按照马赫的观点,如果我们生活在具有不变均一性的稳定的现象环境中,我们思想就会逐渐适应周围的环境,并无意识地反映它们。当事实与思想发生矛盾时,问题便产生了,从而促使人们调整或改变思想以适应新的观察领域和扩大的经验范围。几乎每个新的事实本身都带来继续适应的过程,而这种继续适应的过程是在判断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马赫较为仔细地描绘了这一适应过程:

思想对于经验的适应大部分是在感性事实引导之下,不自觉地和随意地完成的。这样的适应足以应付大多数发生的事实;可是如果我们遇到一种和我们习惯的思想进程相矛盾的事实,同时又不能立即发现导致新的分化的决定性因素时,那么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新的、不常见的和奇异的事实是作为引人注意的刺激而起作用的。只有关于实用的考虑或单纯理智的烦恼,才能创造排除这种矛盾的意志,创造新的思想适应的意志。有意识的思想适应或科学研究就是这样产生的。([6], p.246)

马赫还注意到,“思想在充分适应事实时,就自然而然地摹写了事实,补充了部分给予的事实。”([6],p.263)“那些通过长期经验已变得最为熟悉的观念,正是闯人每一个观察到的新事实的概念之中去的观念。因而在每一个事例中,它们都卷入自我保存的斗争,逃脱不了无法回避的变化过程的也恰恰是它们。([5],p. 228)

不管是大自然实际改变了她的面目并把新事实展示结我们,还是我们有意无意地改变了观点,我们智力水平的扩展都诱使我们思想变化,这些都存储在人类的记忆宝库中。当人们用这些记忆宝藏展开和阐明他们的思想时,即在思想中观察和实验时,这时即使没有感觉经验的直接参与,早期的事件也会以各种组合聚集在意识里,适应的过程仍将继续进行。这种过程仅限于理论本身,马赫称之为思想相互适应,它与思想适应事实是全然不同但又不能截然分开的,而且后者几乎总是被前者伴随着。马赫认为,在充足的思想也常常是不完全地适应事实的情况下,如果思想处于冲突之中,那就出现思想相互适应的机会。发现的过程几乎总是通过这两种适应过程的一系列变化而完成的。([10], pp.356~357)因为“经验是通过思想对事实的不断适应而增长的。思想的相互适应产生了我们想像是科学的理想的、简化的和一致的体系。”([8], p.15)

马赫清醒地认识到,思想适应事实和思想相互适应相应于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和有机体的部分的相互适应([8],p.223)这是一种“生物性反应”和“生物性过程”([6],p.281),其生物学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在马赫看来,人受到为自我保存的斗争的支配:他的全部活动都是为了用较丰富的应变能力达到较低等有机体在较简单的生活条件下完成的反射。每一个回忆,每一个观念,每一点知识,就其在所指出的方向上促进人而言,本来就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价值。两种不可分割的适应过程,本来就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物学需要”和“生物学利益”的,那怕只是为了消除思想矛盾而减轻精神痛苦的张力(tention)。([8],p.120)诚如马赫所说:

思想相互适应和思想适应事实对生命有用。如果思维过程变得充分强烈,思想之间的不一致正扰乱人心,以致人们将力图解决冲突,即使仅仅为了消除智力不安,即使没有包含实际利益。([8],p.122)

这两种适应过程既无起点,亦无终点。只要经验活动没有停止,只要思维活动仍在进行,它们就会永无休止地继续下去。人以及人为的和为人的科学就是在这样的适应过程中进化和发展的。这也是马赫的意思。

(3)科学是一种生物的、有机的现象

马赫认为,科学无论就其起源、目的而言还是就其行为、进化而言都是一种类似生物的、有机的现象。他说:“我们的整个科学生活在我们看来好像只不过是我们有机体发展的一个方面。”“我们在科学领域中的行为一般而言只不过是我们在有机体生活中的行为的副本。” ([10],p.358, 117)

“全部科学起源于生活的需要。” 马赫从自然主义和进化论出发,把科学的起源和历史看成是人类进化史的一部分,把科学看成是人类生活的实际表现形式之一。科学伊始于人类半自觉地和无意识地获得的关于自然的知识,这首先是为了生存需要和物质利益。外部世界是极其复杂的。生物如果不将来自外界的多样的刺激加以转换,使之成为具有划一形式的刺激,就不能生存下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出现了能够将多种刺激相互联系和结合起来去适应外界的动物乃至人类。人在概念思维适应外部环境方面,以及借助语言交流来弥补个人经验之狭隘方面,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这种原始的获取知识的活动构成了今日科学思想的坚实基础,我们对于这种本能的知识并末自觉地、有目的地作出贡献。这种本能的知识显示出巨大的权威和逻辑力量,迫使我们从熟悉的经验中有意识地获取知识和排除错误,这是通过思想对事实的适应和思想对思想的适应过程来实现的。在人类的强大智力本能、有意识的探索和广博的概念思维能力后来逐渐建构起科学的成功表述和明晰的、抽象的、可交流的术语中,包含着人类早先本能获得的认识,它们成为人类的永恒财富。这一切仅是科学产生的土壤,科学的真正起源来自社会。由于文化的进步、生产的发达和分工的出现,使一部分人从单纯的谋生中摆脱出来,把概念思维转向特定的专门领域,从而缓慢地形成了各门科学的系统知识和体系。科学思维和科学就是这样由最初极其单纯的维持生命的活动开始,而持续不断地达到生物进化活动的顶点的。例如,数常常被称为“人类精神的自由创造”。然而,如果我们追溯一下数的本能的开端并考虑一下产生对数的需要的环境,那么才能更好地理解它。其实,在这个领域的头一批东西是由生物的和物质的条件无意识地促动的。只有当它们存在并常常证明是有用的,它们的价值才能得以鉴赏。只是在智力用这样相当简单的形式训练后,它才能产生比较自由和有意识的发明,以适应当下的需要。几何学也起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空间的真实性和不变性在生物学上对人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马赫得出结论:

科学显然是从生物的和文化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而且作为这种发展的最不必要的支脉。然而,今天我们毋庸置疑,它发展到在生物上和文化上最有用的要素。科学接管了用充分有意识的、有条理的较快变化代替暂时的、无意识的适应的任务。([8], p.361)

而且,马赫也是从生物学和进化论的角度理解科学理论的进化的。思想具有进化和变异的痕迹,科学理论也遵从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规律,它们在两个适应中或被修正、或被抛弃、或被完善、或被接受。科学理论的适应领域及其法则所取的形式都是每个时代认识水平的反映,并随着认识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马赫注意到,“自然探索者的智力活动与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活动并非象通常设想的那样大相径庭”([5], p.16),“从最具体的日常思维的观念到最抽象的科学观念之间存在着连续的过渡”([8], p.17)。科学思维是从日常思维中脱胎出来的。在马赫看来,日常思经的目标是概念完成和部分观察到的事实的完善。从部分的资料到对事实作一系列的完成,对于日常思维和科学思维来说是共同的。然而,二者之间也有一些相区别的显著特征:日常思维至少在其开始服务于实际目的,并且首先满足肉体需要;科学思维以比较强有力的智力运用形成它自己的目的,并力图通过消除所有的智力不安满足它自己。日常思维并不服从于纯粹的知识,因此它具有前科学思维的缺陷。科学思维只是十分缓慢地才摆脱掉这些瑕疵的,其进步在于不断地校正日常思维。然而随着文明的成长,科学思维反作用于只服务于实际目的那些思维方式,日常思维日益变得受限制,并被由科学所渗透的技术思维所取代。日常思维甚至早期的科学思维必然与思想对事实的相当粗糙的适应有关,而思想相互之间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思想的相互适应是进一步要解决的任务,以便获得充分的智力满足。这种最后的努力是把科学思维与日常思维区别开来的显著标志,它包含着思维的逻辑澄清,虽说远远超过了这一目标。([8], p.1~2)

马赫在不同时间提出了几种不同助科学的目的,布莱克默把它分为三种:(1)科学的“内在的”目的,即寻求现象的相互关联和对事实作概要的陈述;这类似于贝拉明的观点,它有助于20世纪科学哲学的变革。(2)科学的“中间的”目的,即尽可能获得一幅稳定的世界图象,以减少对实际生存的干扰;这显然是受到赫兹的启发而提出的,它很可能影响到普朗克的科学观。(3)科学的“外在的”目的,即科学的生物学任务是为个人提供尽可能完善的定向工具,科学家和学者也要为生存竞争而斗争;这是来自拉马克和达尔文的思想,它与现代实用主义的理论很符合。布莱克默认为,马赫倾向于把科学目的描绘为最终有肋于满足生物学需要,即科学的外在目的和最后的正当理由在于人种的幸存和幸福的达尔文功能,内在目的只有在于它对外在目的有贡献的意义上才是正当的,而且马赫的经济理论偏向于使意义从内在目的向外在目的转移。 马赫不赞同斯宾塞“科学为生活,而不是生活为科学”的看法,他认为科学为生活,同时科学也为科学;前者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后者满足兴趣要求和解除无知的烦恼;二者都是人类追求科学知识的本能的活动。 因此,马赫不完全是“为科学而科学”意义上的科学热爱者,也不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意义上的科学热爱者,他是达尔文意义上的科学进化论的倡导者和阐释者。

(4)人生来不是一块“白板”,而具有天生的

倾向和“观念”,它们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在马赫的这一思想中,把当代进化认识论的先天性存在公设、先天性产生机制公设和认知[载体]公设的基本主张都囊括在内。马赫说:

不仅人类,而且每一个达到充分意识的个人,在他自身都会发现他并非深思熟虑地投入的世界观。他作为自然的和文明的赠品接受了这种世界观:每一个人都必须从这里开始。思维者只不过从这种观点出发,扩展它,校正它,尽其可能地利用他的祖先的经验并避免他们的错误,筒而言之:审慎地独自走相同的道路。([8], p.4)

在这里,马赫所谓的“自然的赠品”显然意谓本能的或先天的东西,它是人类遗传的产物。马赫不同意洛克的“白板说”,他针锋相对地说:“要把一切心理过程都归结为个人生活时期获得的联想,也许是一个错误。无论在什么发展阶段,我们都遇不到作为一种tabula rasa[白板]的心理东西。”([5], p.185)他还这样写道:“仅仅一时追求实用目的的人(这样的人也常常包括学者、正在做研究工作的物理学家,甚至还包括一时不想批判地思考的哲学家)决不会放弃他本能获得的自然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是自动地指导他的活动的。”([5], p.287)

在这方面,马赫在吸收魏斯曼(a. weismann)关于生殖种质的偶然变异和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对拉马克获得性遗传和赫林的“无意识记忆”进行了批判性的反省,他区分了哪些行为是本能的,哪些是习得的,哪些本能反应能够作为“无意识记忆”从祖辈遗传下来,哪些则不能。马赫观察到,新孵出的小鸡立刻开始很有把握地啄它看到的一切,这种空间直觉是本能的和先天的,但是它必须自个儿从经验中学习什么适宜于啄吃。小孩怕黑暗和怕鬼并非源于幼时常听的故事,而是天生的。

马赫以因果关联的必然性概念为例作了说明。他认为这一概念大概是由我们在世界上自愿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直接产生的变化创造出来的。“因果观念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权威性,是由于它们是本能地、不自觉地发展出来的,是由于我们清楚地感觉到,个人对于因果观念的形成是毫无贡献的。我们的确可以说,我们对于因果性的感知不是通过个体获得的,而是在种族发展中完善起来的。”马赫由此得出结论论:“在心智中实际上存在着统摄新经验的‘观念’;但是这个观念本身是从经验中发展而来的。”([11], p.581) “我们是带着固定在我们心智中的预先准备好的经验去认识新事件的”,“是在大脑中存在着某些特征的相互依赖”。 ([5], p.199)马赫的言外之意是,对个人来说是先天的东西,对种族来说则是后天的。这里所谓的“先天的”,是独立于所有个体的经验的,而它却是种族经验在人的机体上的淀积。

马赫对康德先天知性概念和先验范畴的修正和改造——把先验论的转变为进化论的——也表现在对时空直觉的理解上,按照马赫的观点,“空间直觉是天生的”。([6], p.99)“我们的空间概念根植于我们的生理构成”,“像空间直觉一样,时间直觉也是以我们遗传的身体组织为条件的。我们要摆脱这些直觉只能是白费气力,但是在采纳天生理论时,我们并未断言在诞生时刻己完全发展得充分清楚了;我们也没有放弃考虑它们如何与生物学需要相联系,或者后者是如何影响它们的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的发展的。”马赫甚至认为,只要从生理学上考察空间,它的点能用大脑中的位置来描述,即在大脑中被定域。空间感觉对应于这些位置的感官感觉。人们当然将假定,空间观主要是由天生的有机体预先形成的,不过为个体的发展留有广阔的范围。([8], pp.299, 331, 260)

马赫发现,人有一种在思想中摹写和预测事实的习惯,以及用敏捷的思想之翼补充缓慢经验的习惯,还具有天生的实验倾向和求知欲,从而使人类半自觉地和无意识地获得了关于自然界的最初知识。人们的这些冲动并不是来源于现象本身,也不属于我们的意志的范围,它似乎是作为出自外部的、同时控制思想和事实的一种能力或规律而面对我们。马赫进而揭示出:

这些原始的心理功能牢牢地根植于我们有机体的组织之中,并不亚于运动和消化能力根植的牢固程度。谁能否认我们在它们之中也感到这种基本的能力——作为我们祖先的传家宝遗传给我们的、长期惯常进行的逻辑上的和心理上的能力。([5], p.190)

5.所有的知识和理论都是可错的、暂定的、

不完备的,其形成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既然知识乃至科学都源起生物对外界的反应,试错和适应,科学理论也像生物一样处于不断的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态势,知识和理论表现出上述特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马赫在谈到认识和谬误时说,我们自己的或传达给我们的判断若对它所关联的物理的或心理的发现是恰当的,我们便称它是正确的,是知识;若判断不成立,我们便称其为错误。知识和错误来自同一心理来源,错误在于对观察环境注意不当,只有成功与否才能区别二者。用矫正的方式清楚辨认出错误能够有益于知识。马赫考虑的结果是:“相同的心理功能,在同样的规则下起作用,在一种情况下导致知识,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导致错误;只有反复的、详尽无遗的审查才能使我们避免错误。”([8], p.90)关于热学这个物理学部门的建立,马赫是这样描绘“热理论的概念的进化”的:“缓慢而踌躇地,通过试错,一点一滴地进展着,我们关于这些现象的知识只是十分逐渐地达到它的现今规模和相对的稳定性的。”([10], p.6)

正由于在漫长的认识过程中错误在所难免,正由于科学处在永无休止的进化之中,“因此我们所有的思考必然被看作是暂定的(provisional ),结果就依然是成问题的,主要要用未来的研究校正。”马赫于是断言:“自然科学的命题仅仅具有假设的意义。”([8], pp.412,475)

马赫通过科学史研究早就注意到“科学是未完成的、可变化的”,他让人们“早早适应”这一事实。他在引用了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河流”后,一针见血地指出: “试图用教科书固定美好的瞬间总是要失败的”([9], p.17)在谈到演化的科学(becoming science)时,马赫这样写道:

物理科学并未自命是一个完备的世界观;它只是宣称它正在为未来的这样一个完备的世界观而工作。科学研究者的最高哲学恰恰是对不完备的世界概念的这种宽容以及对它的偏爱,而不是对表现完美的但却是不适当的世界概念的偏爱。([11], p. 559)

这样可错的、暂定的、不完备的科学知识体系的结构必然具有历史的偶然性。马赫在力学史的研究中就洞察到,力学科学目前的形式建立在历史的偶然性之上,偶然的环境把特定的方向给予力学发展的进程。热学中温度数系统的提出也是几个幸运的境遇的结果。马赫的观点很明确:

科学的发展大都是由前史深处中的十分原始的观念开始的,今天绝没有终止。数目更多的、通常也更困难的新间题出现了,取代了已被解决的问题或被鉴别是假问题的问题。知识是在十分曲折的道路上获得的,个别的步骤尽管以先前的步骤为条件,但它们也部分地由纯粹偶然的物理的和心理的环境来决定。([8],p. 222)

马赫的科学哲学和科学观具有强烈的自然主义倾向。马赫的颇具特色和独创的进化认识论即是自然主义思想在认识论和科学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实际上也是进化的自然主义。自然主义也可以说是马赫对待世界(当然包括人、人所形成的社会和人为的最系统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一种平实的态度和探究方式。马赫对人、对社会则持满腔热忱的人道主义立场,人道主义不仅是马赫的社会哲学的立足点和探究方式,更重要的是他对人具有慈善的心肠、博爱的情怀和充满希望的信念。

“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应该是我们的箴言。” 马赫正是把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作为箴言铭记在心,并使之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从而放射出理性的光华,在人类思想史和文明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马赫即使不是在全部思想史上,也是在整个科学史上使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成功联姻的伟大的哲人之一。

参 考 文 献

李醒民:马赫:维也纳学派的先师和逻辑记忆力的始祖,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第5期,第1~10页。

史然:进化认识论:科学与哲学的新综合,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第7期,第9~35页。

《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卷,第63~78页;1991年卷,地~194页。

有人在1970年注意到马赫的生物学认识论(当时还没有“进化认识论”的说法)。参见m. capek, ernst mach’s biological theory of knowledge, ernst mach: physicist and philosopher, edited by r. s. cohen and r. j. seeger,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dordrecht holland, 1970, pp.400~420.

e.mach, popular scientific lectures,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u.s.a. 1986,p.217.

马赫:《感觉的分析》,洪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版,第63页。

c. a. hooker, an evolutionary naturalist realism, a realistic theory of scienc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7, pp.255~273.

e. mach, knowledge and error,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6,pp.xxxxi.

e. mach,history and root of the principle of the conservation of energy, chicago,the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1911,p.12.

e. mach,principles of the theory of heat, 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6, pp.350~358.

e.mach, the science of mechanics,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u.s.a. 1960,p.609.

john t. blackmore,ernst mach:his work, life, and influenc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2,pp.169~170,28.

第8篇: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范文

函授幼师专业自我鉴定范文(1)

三年的函授学习和社会实践是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的一个过程,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总结鉴定如下:

一、思想认识方面:本人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人格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咨询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对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了解到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尊重、关爱全体学生;通过对人格心理学理论和咨询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明白了只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乐观上进的心态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二、业务知识方面:三年的函授学习,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时间虽短,但本人觉得受益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学习了《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之后,本人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了许多。平时,本人会不由自主地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和教育实践中,效果都是相当不错的。工作之余,本人还会积极地撰写教学论文和教育案例,制作个人智客,并有多篇论文和案例获得了县级一、二、三等奖,个人智客在苍南县首届教师智客、博克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三、专业技能:本人是一名班主任。班主任的职责是管理好班级,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怎么样的班级才算是一个好的班集体呢?函授学习之后,我明白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①班集体有了一个较稳定的、团结的领导核心,班干部能独立开展各项工作;②班级目标已成为学生个体的奋斗目标;③学生是非观念强,有正确的集体舆论和班风。这样的班集体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班主任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三年的函授,我还学到了班级组建技能、心理辅导技能、处理突发事件技能等,它们给予我无穷的智慧,让我的学生越来越信赖我。

四、存在的问题:三年的函授,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虽然授课教师备课授课认真负责,但因为时间段,教学走过场,考试也走过场,学员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大部分只能靠学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领悟、提升。另外一些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如现代教学媒体的知识应用,语文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策略的变化,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小组合作探究的规范操作等无法得到学习和进修,这可能是现代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相脱钩的弊端。这是广大教师继续学习最盼望得到解决的,但总也得不到解决。也许这只是我的一个梦想。也是本人存在的问题。

函授幼师专业自我鉴定范文(2)

阴如箭,岁月如梭,急匆匆地走过两年半年轮,即将函授毕业的我,点点滴滴依然清晰分明,自从XX年年被山东理工大学成教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录取后,充满信心的我即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函授学习中。 上课期间,我坚持不迟到、不早退,勤做笔记,按时完成作业,有要事则向班主任请假。在单位工作期间,我一边认真备课,一边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一边也不忘理工大的任课教授的嘱咐。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把学的理论和实际工作相联系,把函授时不能作具体解说的书本知识理解消化。通过两年半的本科函授学习,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认识、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先概括如下:

(一)思想认识:本人在函授学习期间,认真学习了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特别是对学院开设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本人明白了,合格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里,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乐观上进的心态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二)业务认识:山东理工大学函授学院的授课老师业务精湛,教学认真、负责,使本人在函授学习期间收获颇多,大大提高了业务能力。使本人的业务大大提升,本人把所学理论运用到教学和教育实践中,效果效果相当不错。

(三)专业技能:本人是一名幼儿教师,在校我们学习了不光《教育学》、《心理学》,还有《幼儿卫生与营养学》、《家庭教育学》等,通过学习让我学会了很多,也学会了怎样处理突发事件。

短暂的两年半的学习过去了,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重温了快乐的大学生活,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而且更加坚定自己的追求,我将充分挖掘人生价值,发挥个人潜力,有效地服务于教育事业,服务于社会。

函授幼师专业自我鉴定范文(3)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终于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经过多年努力,我终于完成了大专自学考试,收获的那天,我热泪满眶,这是我心血换来的成果啊。回想这段日子,使我记忆深刻,以下就是我的自我鉴定。

学习上,我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学考试,并且很好地处理好自学考试与工作的关系,做到工作与自学两不误,自从参加自学考试以来没有因为自学考试的紧张而放松对工作的要求,也没有因为工作的繁忙而放弃自学考试。并利用工作之余认真钻研自学教材,对每次考试的学科总是列出学习计划,坚持循序渐进。在学习中,注意把科学的教育原理和专业教学技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不断地进行拓展性学习,学习时事政治,掌握教育动态,领悟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中对教育的阐述,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理论修养。

思想上,我在工作中能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专业思想坚定,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平时能坚持用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对待教育工作,用无私的爱心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做到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同时也深深的感化自己,是自己的信念更加坚定。

第9篇: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范文

【关键词】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

文化 生成 发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133-0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对现代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文艺、哲学及大众文化领域都深受其影响。因此,把握好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意义及本质,成为我们探讨文化(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精神分析学中的无意识理论,更是我们探讨文化生成问题的一个重要入口。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怎样的社会文明观,而在这一社会文明观的影响下,精神分析的未来走向又是如何,这些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提出及现实意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了现代西方的人文科学、语言文学、宗教、文艺、哲学、伦理学等多方面,使得这些学科精神分析化。这源于弗洛伊德深受叔本华、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可以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哲学渊源是叔本华、尼采的学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病患者增多,到了18世纪末,精神病患者开始被社会承认与重视并得到了人文关怀与人道治疗,这为弗洛伊德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历史舞台。弗洛伊德是学医的,他对精神病的解释及治疗是独特的。在这样的哲学、社会、医学的融合背景下,弗洛伊德通过自己的深入反思和实践,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精神化见解。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神病的治疗技术,二是潜意识的心理学说。其中,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弗洛伊德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无意识”这个被传统心理学所忽视的领域上。在他看来,心理学就是有关“无意识”的科学,人的精神过程就是无意识过程,而意识部分内容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因而并不重要。同时,无意识领域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因此,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才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这样一来,性的本能冲动就应该成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而对精神病人的治疗,主要就是寻找隐藏在病人无意识深处的病原,将无意识“翻译”为有意识,揭示症状的真面目,从而使患者的症状消失。这样的研究,便形成了弗洛伊德自己的理论观点和体系。那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人类文化的生成与发展问题又有何关系呢?这正是接下来要谈的问题。

二、精神分析理论的文化内涵

(一)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与文化

生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从理论上揭示了人类心灵深处的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方面――无意识。对无意识领域的研究为全面认识人类文化、社会、道德、精神等各个方面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不仅关心人、研究人,还以人为目的,一句话,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就是研究“人的文化”,进而从“人的文化”折射出“社会的文化”。因为,人的精神疾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精神疾病的反映。弗洛伊德在创立精神分析学的早期,把人类的心理文化划分为三层,即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到了后期,弗洛伊德则把心理文化发展为人格文化学说。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无意识,是本能和欲望,它不为社会、不为个人意志所允许,往往被压抑在人的心灵的最深处,也是人天生就具有的一种智慧,正如孔子的“明德”理念,即人的身上有着与生俱来的美德和智慧,人要擦亮之使其发挥作用。弗洛伊德还进一步提出了性本能说,认为人的一切活动乃至文艺创作只是依赖于对人的本能欲望中最强烈并最容易冲动的“里比多”的摄取和表现。精神分析学所提出的“超我”,是指挥“自我”向“本我”施加压力的最高层次的人格,一旦这种“超我”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人类完全可以用自我之手加以毁灭。可见,“超我”是后天的产物,产生于自然,但又不属于自然的范畴。

事实上,“超我”是由家庭、社会、文化、历史形成的对人内心世界的压力,是在漫长的社会文明历史发展中,在个体的经验和心理积淀产生无意识,再由个体的无意识凝结成群体的无意识,从而最终形成超越个人力量的社会压力。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下,人有可能失去本真的自我,于是便出现今天的社会现象――在不同的人面前表现不同的自我。在文明的边缘,这种社会现象似乎也会成为一种大众的社会传统文化,并一步步地延续下来,成为一种文化模式、观念、习俗,成为人们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道德选择、信仰模式和思维方式,且深深地隐藏为人们的心理态势。可见,社会文化既是一种定势,是人们思维言行生活情趣的规范,也是一种“无意识”。因此,我们可以说,无意识总是蕴藏在人的心灵深处,并不为人所知晓,是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流露出的非自觉的意识。

(二)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文化观

最初,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过程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学领域,后来他把研究目标指向人类社会历史文化上,并提出了有关的社会文化观点,这使得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实现融合,由此而来,一种无意识的心理体系便发展成为一种人性哲学、文化哲学。同时,弗洛伊德还指出:“文明只不过是意指人类对自然之防御及人际关系之调整或累积而造成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显然,文化(文明)不仅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含了人与人的关系,或者说包含了社会的生产活动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正是由于自然界加给我们的那些危险,我们互相联合起来了,并创造了文明”。而文明产生的内在条件,则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精神特点或人性特点。

弗洛伊德还进一步指出,文化(文明)与本能是相反的,文明就是对本能的超越与压抑。文明还要求限制人们的攻击性本能,在这方面作出牺牲,因而在这样一种文明中,人类很难感到幸福。在弗洛伊德看来,资本主义文化抹杀了人类社会文化,因为它颠覆了人类社会文明。可见,弗洛伊德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了独特的尖锐批评,同时,他还认为,建立文明社会,丰富文化生活,就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发展和幸福,而实际上当代社会的文明离人类的幸福期望还具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因而,弗洛伊德认为,要正确认识人的文化,正确对待人的各种本能,必须依靠理性和科学的力量,既要满足人的本能需求,又要善于引导和控制这些本能的作用,充分发挥社会文明的积极作用,以此来达到解决文明中的冲突。如我们社会所实行的一夫一妻、禁止等制度,其实就是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限定人的性本能的范围的表现,也是社会文明、家庭文明的重要内容。

弗洛伊德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文化、文明的发展,并看到了文明与本能的联系和差异。但他把文明与本能分裂开来,认为文明就是对本能的否定、限制与压抑,这是不全面的。因为,本能总是以文明的形式表示出来,受文明的制约。同时,在文化(文明)的引导下,本能也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精神分析与文艺

弗洛伊德认为,文明的发展虽然意味着本能的压抑,但这种压抑是可以得到补偿的。这就涉及精神分析理论与文艺的关系问题。在弗洛伊德看来,文艺的功能就在于使读者和作者所受本能欲望的压抑都得到补偿或变相的满足。一切文艺作品都和梦一样,是欲望的化装,是一种弥补。实际生活上有缺陷,在想象中求弥补,于是才有文艺。这样,文艺创作整个过程无非就是始于自我并终于自我。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文艺观的基本观点是:文艺本身是在某些受压抑的迫切需要的推动下创造出来的,是某些无意识冲动的升华,是得不到满足而转入其他排遣途径的性能量的创造物。因此,文艺是被压抑的本能升华的结果,是无意识的象征表现,具有梦境的象征意义。而文艺作品则是一种下意识的愿望,它使人获得一种无意识的满足,从而使压抑的本能得到了一种健康的满足。可见,弗洛伊德的文艺观一方面是提倡无意识,另一方面是主张幻想,从而形成了新颖的文艺心理系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艺观并不是从社会生活而是从个人心灵中去寻找艺术创作的根源。它否认了现实生活对个人心理及文艺的影响,又把艺术完全局限在个人的小天地里。这种文艺观使文艺脱离了现实,走向虚无缥缈,最终对文艺是有害的。

三、精神分析的发展趋势

现代精神分析的特点基本上都是在弗洛伊德和荣格所建立的精神大厦的框架内,那么,精神分析的未来又该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是“适应性”的概念。“适应性”的概念对精神分析的整个框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适应的才是健康的”。因此,人们便发现,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不一定就是适应自己发展的东西,而适合自己的才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只有这样,人才获得一种真实的健康,而不是失去适应而进入一种“亚健康”状态。

其次,是精神分析的生物学趋势,即人的心理活动接近于动物习性。但是,把人“生物化”也是一种危险,如用克隆人去发动战争,这与今天美国研究的用机器人去发动战争一样,最终会毁灭人类的社会文明和物种文明。

最后,是东方哲学引导着精神分析的发展,或者说是精神分析被东方哲学生活化。东方哲学的起点是整体观,强调的是天人合一,而精神分析在方法上基本是分裂的、破坏性的,强调的是主客观分离。可见,现代精神分析中的一些系统观点,无不受东方思想的引导和影响。

总之,精神分析实现了两极化的发展,一极是分裂性的,一极是强调整体和综合,甚至是整合。但更大的希望在于精神分析与东方哲学的融合,可以说,精神分析的未来在东方。当然,这只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也有人认为精神分析的未来在西方。但作为东方的一分子,我们更应该肩负起精神分析未来发展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3]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4]包华富.弗洛伊德心理学与西方文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5]车文库.弗洛伊德主义评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6]杨一涛.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一点新认识[J].外国文学研究,1997(2)

[7]王树洲.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5(1)

[8]王光荣.弗洛伊德社会文化观述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9]张宁.精神分析学一个重要概念演变的文化意义[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10]余祖伟.精神分析理论与现代社会文化[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