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能化产品范文

智能化产品精选(九篇)

智能化产品

第1篇:智能化产品范文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爆炸的世纪,在这个互联网大数据如此爆发的今日,信息的更迭、技术的革新可以说是日变万千。今天刚刚研发的一个新技术,很可能在第二日就会出现与之相关的升级版。东半球刚出的新成果,转眼之间就会在西半球的某项科研成果里面共享。在信息量如此密集的情况下,科技的创新也是一日千里。智能城市、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越来越多的智能硬件频繁的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当中。尤其是近几年中,先是谷歌开发了智能眼镜,而后三星在智能手表方面推出新品,直到苹果智能手表iwatch的亮相更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智能化越来越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智能化再让我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在更改我们的生活习惯,而在这琳琅满目的智能化产品中,我们也发现了在这个快消时代下智能化发展的一些弊端。由此可见,智能化产品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还有很多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2、通过现状引发的反思

2.1智能化产品的研发量非常大,但大而无序。

智能化产品无疑都是市场经济带动下发展的,通过智能化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从而获取经济利益。智能化发展现在正处于发展的孕育期,市场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但在此之前智能化产品可以说为微乎其微,因为首先技术没有实现,另外就是人们对智能化产品的接纳度也是有限的。后来随着智能手机、智能手环等产品的出现,技术上面越来越具有可实现性再加上市场上对智能产品的是人们的观点发生了转变,智能化产品才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开枝散叶。苹果无疑是值得推崇的,因为它将手机的智能化推演到了极致。比如苹果公司的成功,使得很多公司也希望能像苹果一样创造一个跨世纪的神话。所以对智能产品的开发不遗余力。不惜所有的开发,从而导致有理的无理的、可行的不可行的、空想的、幻想的皆是披镇上挂,准备一展身手。

2.2智能化而智能化,浪费成本与社会资源。

智能化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研发经费大;材料对稀有资源依赖度大;成本高等问题。而在智能化产品研发状态成井喷的当下,各项对智能化产品的研发经费都是及其昂贵的,非常大的智能化产品的研发成本投入到市场当中势必会造成市场经济的紊乱,而智能化产品的研发的部分产品又有相当一部分是投机者的噱头,其开发的产品并没有什么使用价值,而这样经济上的一种浪费也是造成市场物价上涨,无形中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成本。其对一些稀有资源依赖性非常大,比如说手机使用的电池和一些精密部件的零件都是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倘若是军工产业使用时限很长倒也有所得,但是当下大部分的企业都会若有若无的去进行有计划废止制度。在其研发产品的软件和外观造型上实行更新与升级,使用者在使用产品一段时间以后便会因为款式或者升级等因素去更新产品,这样在时限上大大缩短了智能产品的使用周期大大浪费了社会资源,而这个现象在智能化产品上及其显著;最后就是智能化产品的成本问题,因其研发的前期经费投入,那么在刚进入市场的前期阶段其成本都会相对较高。而低价销售的成本控制又非常的廉价,其部件质量都非常的薄弱,使用年限更是短暂,这无疑是故意将地球稀有资源浪费的海盗行径。

2.3没有将智能化落到实处,研发出真正便民利民的产品。

智能化产品乏陈出新,种类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一部分智能化产品确确实实的落到实处,比如说智能手机,在完成其通话功能的基础上更与网络相联系,在人们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又添加了额外的功能,像手机看视频、炒股、看新闻、看电子书、可以和数千里以外朋友视频对话也可以在网络上订购商品更可以作为朋友情感沟通的纽带等等成为人们生活得必需品。但也有一部分确是形式主义下的产品,比如说前段时间名声大热的五十五度杯。其体积很大也略重容水量也很小。如果出门携带又太重了旅游又不方便,放在家里自有茶杯就可以满足需求,放在办公室又很占地方,水杯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容水量,这个杯子容水量有限所以并不实用。究其原因,则是其在研发的前期阶段就没有做好市场调研,在后期没有做好反馈工作。没有考虑好其产品的受众以及对该产品的需求度等方面问题。

2.4缺乏健全的体系去维持智能化社会的发展。

智能化社会在高速的发展,但是人类的活动确是缓慢于智能化发展的。特别是社会体系与智能化社会的契合度。尼尔森提出的可用性目标中的五个为:其一就是可学习性。就是新出现的产品或者系统应该易于学习,让接收者很快的掌握操作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其二就是效率。效率是指当接收者学会使用之后应以较高的效率达到期待的目标。一款智能产品的出现一定便捷生活的作用如果新产品使用以后还不如原来的老产品,那么该款新产品就没有出现的价值了;其三就是可记忆性。就是新产品或者系统时应该容易被记忆,尤其是对一段时间没有学习的临时用户,再次使用的时候也可以不用重头学起;其四便是容错。容错就是之该产品的错误率应该比较低,即使犯错也能克服;其五就是满意度。产品能够让用户主观上感到满意。一款产品的出现反馈则是很重要的,通过用户的反馈改良产品提高用户对产品的接纳度。

3、智能化产品的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人类的社会归根到底就是情感的社会,如若智能化的发展忽略掉人类的情感需求无疑是自掘坟墓。所以智能化产品在研发过程中一定不要忽略掉“以人为本”的核心,智能化社会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必然是好的,但是忽视掉了人类的发展则是不现实的。人类发展的进程是缓慢的,智能化发展是高速的,如果为了人们能够更好的和智能化生活契合,放缓智能化社会的发展也不是不可行的。当足球场上都是机器人在踢球,足球就丧失掉了它的魅力;当人与人之间都是冰冷的机器,我想那也不是我们所要的智能化。所以智能化社会的核心就是为生活而智能化,只有服务于生活的智能化才会被保留。

参考文献

[1]林岳.可穿戴设备的危与机[J].CORPORATION,2015.1:56-57.

[2]耿怡,安晖,李扬,江华.可穿戴设备发展现状和前景探析[J].电子科学技术,2004.9:238-245.

[3]童天湘.论智能革命-高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1988.6:3-17.

第2篇:智能化产品范文

市场调查就是运用科学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记录详细的明确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通过对青年人健康饮食、自我烹饪所需的智能化配料一体机产品的调查,将80、90后的年轻人作为消费调查对象,运用抽样调查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调查内容分别是消费者基本情况,消费者健康饮食的状况,消费者对此产品的需求程度与态度。80、90后因贪睡,懒惰以及上班劳累在家中绝大多数会放弃自我烹饪,对烹饪常识配料的比例概念为零。在这样的基本情况下对他们的健康饮食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青年人每日内对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食用量大部分在正常的范围内,但摄入的米饭面食居多而粗粮的比重微乎其微。而蛋白质的摄入有67%的人达到标准值;最重要的起到人体物质代谢功能的维生素、钙的使用量不足,成为典型的不健康饮食习惯之一。最终对盐的摄入量有64%的人超标,每日最多摄入6克盐,可调查的结果远远高于定量,超标的使用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为了改善这些不健康的饮食,青年人群需应注意平衡膳食。针对青年人的不良饮食习惯创新出一款智能化配料一体机产品。同时深入的对相关人群进行了走访调查。据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消费者对智能化配料一体机的认知程度比较低,但是消费者对于智能化配料一体机的需求程度明显增高。90后的人群在家中懒散,对于做饭兴趣不高涨原因是对于配料的比例不清楚,做出味道难以下咽,最终大多数会放弃自我的烹饪选择外卖快餐食品。而80后的人群普遍显示为工作压力大,回入家中很想享受美味佳肴补充自己的营养但又因腌制,烹炒制作的麻烦最终选择方便快捷单一的快餐。而智能化配料一体机可以解决以上所有疑难问题,深受青年人群的青睐。与此同时他们对此产品的设计也提供了一些相关性的建议:要有多功能化、操作简单、防潮效果好、实用性强。此次的调查为本产品的综合设计方案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2产品设计的综合分析与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

2.1产品的设计方案

基于消费者的普遍喜好与审美,在外观上将产品设计为简洁干净,圆润的外形。同时在色彩搭配上以白色为主,干净朴实体现出居家生活的情怀。以红色基调为辅,红红火火体现烹饪的热情。

2.2产品的功能介绍与操作

通过对人体每天摄取营养元素的分析,详细地将人们每天所需营养数值准确地输入到产品内。产品界面设置多项烹饪按键,分别为爆炒、焖烧、清蒸、油炸、腌制、煲汤、搅馅、炖。可通过自身的喜爱选择,轻轻一按顿时产品LED显示屏清晰地显示出所需烹饪项的所有配料,如:盐、味精、鸡精、醋、料酒、酱油、胡椒粉、油等。若有口味的特别需要,LED显示屏可手触方便随意的增减调料的量。当改变调料量的同时,若超出人体每日健康饮用值时,产品界面的最下端则会语音提示,调料出口端则会立刻停止配料的输出。产品内部有精准度传感器,最终点击确认键所有的调料将准确无误的直接流入容器内。

2.3产品的优点

第3篇:智能化产品范文

[关键词]智慧物流;农产品物流园区;功能优化

农产品物流园区是我国农产品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国内农产品物流园区发展速度较快,规划建设数量较多,但是多数园区管理较为粗放,不少园区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物流运作、运营管理、信息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功能障碍及问题。特别是信息化建设的滞后,使园区难以真正发挥出巨大能量。面对智慧物流时代的到来,农产品物流园区如何充分适应现代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浪潮,加快智慧园区建设,科学优化园区功能,实现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成为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1 智慧物流促进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

和传统物流相比,智慧物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物”有智慧,即在流通过程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通过推理判断做出决策,从源头开始对商品实施跟踪与管理,实现自动化运作和高效率优化管理。智慧物流的核心是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RFID、传感器、移动通信技术等设备技术,在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平台等各个环节通过运用系统感知、全面分析、及时处理及自我调整等功能,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物流园区是未来智慧物流的核心,同时也是智慧物流运行的中枢。智慧物流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未来智慧物流系统的运行,都必须依赖物流园区。同时,物流园区可以利用物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来对园区中各种资源进行感知和监测,及时、正确地对园区的需求做出分析,继而迅速、灵活地响应和处理,使自身运行状态达到最优化,从而达到智慧园区的建设目标。

2 智慧物流情境下农产品物流园区功能优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传统农产品物流园区仅提供农产品物流活动所必需的存储、运输、装卸、简单流通加工等基本服务,既不能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也不能对入驻园区客户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各种支持性配套服务,更难以为高端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服务效能较低。

智慧物流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物流的感知功能、规整功能、智能分析功能、优化决策功能、系统支持功能、自动修正功能和及时反馈功能为农产品物流园区功能优化提供了可能。在智慧物流情境之下,农产品物流园区只有通过有效整合智慧物流的关键技术应用,实现物流过程的动态管理和智能控制,满足物流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才能形成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使园区得到飞跃式的提升。

3 智慧物流情境下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功能优化

3.1 农产品物流园区的运作功能优化

由于农产品自身的特性,在仓储、包装、加工、运输等环节都有特殊技术要求。传统农产品物流难以适应农产品品种多、数量少、要求快速响应的物流配送特点,不能保持整个农产品物流运作过程高效、协调、安全和有序。

在智慧物流情境下,农产品物流园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整合物流设备与物流技术,对处于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销售等一系列活动状态中的农产品进行监控,不仅达到农产品透明、绿色、可信、高效、便捷的最高要求,同时亦可实现对全过程的自动感知、智能处理和可信追溯。例如,流通是农产品物流的核心业务,因此成为智慧物流的重点环节。物流园区借助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物流平台,可以对运输任务、调度配载、运输状态跟踪、运输统计信息反馈等进行管理,不仅有效提高运输管理的效率,降低运输时间及运输成本,而且做到实时安全监控。通过智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农产品特性对运输工具的温度、湿度进行自动监控和调整,以求达到产品最佳保存状态,降低流通损耗。农产品的所有生产信息与流通信息、加工信息以二维码的形式进行整合并记录在外包装上,并通过无线网络自动上传到智慧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消费者可以实时方便地了解农产品的各类信息,实现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追踪与溯源,同时也方便了政府统一管理和调控。

3.2 农产品物流园区的管理功能优化

传统农产品物流园区仅提供简单的基础管理,难以涵盖对整个园区人、财、物的集成化管理,而且较少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政务服务、决策分析、成本管理等增值服务。同时,随着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园区中智能化系统种类越来越多,但是不同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孤岛问题,使得智能化系统的管理变得日趋复杂和困难。

在智慧物流环境下,农产品物流园区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不同建筑的同一系统以及不同子系统中具有相同功能的系统进行集成化、一体化管理,实现系统之间有效协同和信息共享。例如,运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管理系统,对园区各种机电设备运行状态参数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可以为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提供依据。运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将包括停车场的地理位置、实时的车位信息等车辆所有信息进行汇集,可以为用户提供实时且完整的数据支持,同时实现对园区车辆的统一管理。运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源管理系统,对相关区域进行能源消耗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可以对园区进行能耗监测与能源管理。运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管理系统,对园区进行安全状态监视、灾害控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从而保障园区安全运转。同时,针对不同层次需求者的个性化要求,通过智慧园区平台提供政府政务服务、园区管理服务、诚信认证服务、民生服务和各类生产、 经营服务等各种智慧化服务,实现所拥有的可拓展业务配置管理功能。

3.3 农产品物流园区的信息功能优化

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是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目前农产品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建设落后,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基础薄弱,缺乏有效的产品和技术支撑,应用功能仅停留于信息。由于的信息缺乏有效审核、监管,平台作用发挥受到局限。

第4篇:智能化产品范文

该项目在2011年9月申请,2012年12月荣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建设,并于2012年3月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项目总投资1833.8万元,新建厂房两座共4800平方米,建成年产2000台KL系列智能化多功能医用供给吊塔生产线,购置以加工中心,数控机床为主的高科技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项目于2012年12月竣工。

验收领导小组由市发改委领导、相关的专家组成,现场对项目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专业、公正的验收,认真听取了科凌公司对项目建设工作的总结报告,专家对项目产品的技术、性能、用途进行了科学的评价,最后,一致通过项目验收并形成验收报告。

该项目的建设,大大增强了我国高性能智能化多功能医用供给吊塔的供给能力,提升了该公司对于医用吊塔及其他医疗器械加工的技术含量、管理水平、先进工艺,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日前,中科院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全自动血型血液分析判定仪”完成临床试验以及国家药监局的检测,明年上半年拿到注册证后,就可以生产销售了。虽然离可生产销售还有半年的时间,该产品已经被长春、江阴等地的配套试剂生产公司“看上”,纷纷上门前来洽谈。

2011年正式成立的长光华医是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的第一家产业化公司,成立至今,长光华医本着苏州医工所“高科技、低成本、惠民生”的科研理念,依托医工所的科研成果,研制了“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仪”和“全自动血型血液分析判定仪”,一举打破了国际垄断,并将产品的成本降低了50%以上。

今年4月,“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仪”拿到了注册证,标志着该产品进入了生产销售阶段。这款产品是体外诊断的二类医疗器械,主要配合肿瘤等疾病检查,在该仪器配上100多个配套试剂后,可以进行100多个项目的检测。“加入肿瘤试剂,就可以诊断肿瘤,加入肝炎试剂,就可以诊断肝炎。”长光华医董事长董建华介绍,因为该仪器需要有配套试剂一同销售,长光华医还研发了试剂,目前,诊断肿瘤的14种试剂已研制成功,其他80多种试剂还在研发之中。“在国际上,西门子等企业在此类仪器的生产领域占有主导位置,国内也只有一两家企业在做,我们产品的优势就是性能上和国际主流产品持平,另外价格只有他们的50%,医疗机构进口一台产品需要100万,购买我们的产品50万就可以了,这样一来,不发达地区的医疗机构以及一、二级医院都有能力购买。”

第5篇:智能化产品范文

在我国业界领先的协同管理软件提供商万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万户网络)于10月18日举办的主题为“感恩·分享·协作·共赢”的万户网络2013新老客户交流会上,与会的万户网络新老客户和专家普遍认可这一观点。这些正驱动着协同办公系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OA产品发展到了第四代

万户网络副总经理徐海棠在演讲中指出,目前很多协同办公系统整合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日趋变得复杂,远远超出了传统协同办公的范畴,逐步成为一个员工办公、中层管理、领导决策的知识协同平台。

徐海棠说,办公软件经历了第一代的文件型、第二代的协作型、第三代的协作与知识型,已经发展到现在的智能型。她认为,新一代的协同办公平台融合了协同、知识管理、门户等精髓,具有门户导向、业务导向和知识驱动的特性。所谓门户导向,是指未来协同软件更加强调人性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以及对众多信息源的整合;业务导向是指强化系统与业务之间的关联,在基于组织战略和流程的大前提下,通过类似于门户的技术对业务系统进行整合,使得各系统中的结构化数据通过门户在管理支撑系统中展现出来,驱动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整合;知识驱动是指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理念,建立知识和角色的关联通道,真正让组织的数据、信息转变为能够指导人的行为的一种能力。

“任何人通过任何设备接入任何应用是新一代协同办公软件的显著特性。”徐海棠说。可见,支持移动办公是新一代协同办公软件的关键特性之一。

万户网络移动解决方案负责人蔡春焰在会中介绍了万户网络的移动信息化产品战略。他还介绍,国家开发银行根据现有IT基础设施条件,开发和部署移动审批平台,以满足国家开发银行审批业务用户和相关人员使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处理审批工作的需求。

作为万户网络ezOFFICE的成功用户代表,慈铭体检管理集团信息系统中心总监冯建中介绍,慈铭体检管理集团协同办公平台的建设目标就是希望借助OA平台实现办公流程的信息化和移动办公,将OA平台打造成为企业内部协同办公门户。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建设,办公协同系统已经成为慈铭体检管理集团的IT用户进入其他业务系统的门户和企业文化宣传阵地。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伊利集团)借助万户网络ezOFFICE的手机OA功能,实现移动信息查看、文件办理、个人办公、内部邮件等功能,从而使得伊利集团领导层真正实现随时随地批阅文件、查阅邮件、填写日志、汇报工作。

三大特性紧跟趋势

在交流会上,徐海棠详细介绍了万户网络新一代协同办公软件产品ezOFFICE 11。她指出,万户ezOFFICE 11在研发时就非常关注以上几个趋势,充分体现了以下三个特性:

第一,采用全新的界面,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新增四季主题皮肤及登录页,体现人文关怀;采用全新的“菜单盒子”,让用户自己决定菜单放置;采用全新浮层弹窗,告别浏览器弹窗,减少操作步骤,锁定浮层窗口以减少使用浏览器弹窗的出错率;采用全新浮动Tip提醒方式,快速定位必填项,让用户在填写表单时更加得心应手。

第二,实现真正的跨浏览器访问,支持各种平板及操作系统。值得一提的是,ezOFFICE 11支持IE6,且ezOFFICE 11及以后版本将减少IE6浏览器的兼容开发。此外,该产品允许页面在不同浏览器之间存在样式的差异,如果浏览器显示异常,升级该款浏览器至最新版即可。

第三,全面提升系统安全性。ezOFFICE 11采用的措施包括:采用Session加密,增加页面传递的参数加密算法,防止对页面的修改;增加防SQL注入设计,改进查询类的安全模式,防止恶意攻击;采取越权访问措施,升级公用过滤器,页面请求都需经过过滤器,防止非法访问。

徐海棠透露,万户网络ezOFFICE的优越性已经得到了诸多用户的印证。

伊利集团借助万户网络ezOFFICE打造了企业门户以及各事业部自有门户。伊利集团OA系统建设相关负责人王旭辉介绍,借助万户网络ezOFFICE,伊利集团实现了流程审批统一入口、集中办理;规范单据格式,汇总流程数据;规范流程制度,严格执行公司管理制度;实现了真正的无纸化、信息化办公;领导可实时进行异地办公,提高了流程执行效率;日常行文标准、规范,随时督办办理情况、转发、执行情况。

相关链接

万户网络第四代OA产品的八个关键点

徐海棠认为,新一代协同办公软件应该注意几个关键点:

关健点一:健壮性,支持用户的大规模并发。

关健点二:集团化分级管理体系,大系统套小系统,将庞大的系统管理任务

分解给各子单位管理员。

关健点三:易用性,帮助用户成功应用,减少推广成本。

关健点四:灵活性、平台性。要采用灵活、随需而变、傻瓜式平台搭建的设计

理念,从而帮助用户增强对系统的控制力,在日常的使用中不再过

分依赖软件开发商。

关健点五:整合性,能够方便地整合各类系统。

关健点六:移动性,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办公的需求。

关健点七:安全性,采用多种安全手段以确保系统安全。如Session加密、防

第6篇:智能化产品范文

 

如何理解全面发展信息经济

 

从过去到未来有三大经济形态持续发挥作用,那就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或智能经济。农业社会的经济形态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社会以工业经济为主,但不否认农业经济;信息社会或智能社会以信息经济或智能经济为主,但不否定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因为智能社会是信息社会的高级发展,智能经济是信息经济的高级形态,为叙述方便,下文不再刻意区分信息化和智能化,信息经济和智能经济,信息社会和智能社会。

 

信息化就是从当前的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化,从当前的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所谓信息经济,是以信息资源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生产知识密集型的产品来把握经济增长、社会产出和劳动就业的一种最新的经济结构。它被认为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最现代化的经济形态。全面发展信息经济就是要在一、二、三产业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三产优化发展,并使信息经济与之共同发展。

 

信息经济的量化

 

谈到全面发展信息经济必然关心其数量。信息经济总量应该是有关信息及其载体的消费总量和嵌入式信息技术消费总量之和,前者如通信网络及其终端的消费、信息服务的消费,后者如智能玩具、智能家电、智能汽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所带来的消费。

 

为计算信息经济总量,引入工具叫产品智商。

 

(一)产品智商、智价比

 

产品智商指的是产品信息化智能化的水平,用于衡量产品中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的水平,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改进产品使用效能的水平。产品智商专为顾客采购产品时使用。产品智商一般说来与产品性能水平正相关,反例是极个别的,工业体系和商业体系对残次产品、名不副实产品的淘汰功能依然会发挥作用,所以总体说来产品智商与产品价格之比(简称智价比)可以度量产品的性价比,由于性价比是顾客追求的目标,所以产品智商可以充当顾客采购决策的辅助参考工具。

 

(二)信息经济总量

 

事实上,产品是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简称。若视各类组织的输出为产品,则下文所称产品能全面覆盖国民经济中的一、二、三产业和各级政府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经营销售和售后服务。产品形态是货物、服务,或者是货物加服务。那么需要讨论4种类型产品的产品智商:1、没有信息化的货物;2、没有信息化的服务;3、信息化的货物;4、信息化的服务。

 

第一种,没有信息化的货物,例如食品、药品、钢铁、水泥等,其产品智商主要由生产者的生产资料信息化水平和生产者的管理信息化水平决定,与现在推行的企业信息化水平相当。第二种,没有信息化的服务,例如传统的家政服务,其产品智商主要由服务提供者的管理信息化水平决定。第三种,信息化的货物,例如智能玩具、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其产品智商是货物本身的信息化水平加上生产者的信息化水平(生产资料的信息化水平和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第四种,信息化的服务,例如广播服务、电信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主要是通过信息载体来提供信息服务。这些服务已经全部数字化、信息化了,暂不考虑其产品智商。

 

顾客采购前3种产品后,有关机构跟上一个抽样调查问卷,经分析得到:顾客在多大程度上参考产品智商或智价比购买该产品。则,信息经济总量是将该程度乘以产品价格,加上第四种产品的全部销售收入。

 

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量化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为信息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驰骋的政策空间。

 

(一)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度

 

在以产品智商为工具的信息经济视野内,两化融合度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级观察。微观的两化融合度是“顾客在多大程度上参考产品智商购买该产品”中所称的那个“程度”,这是从市场反馈的对产品的两化融合水平的定量分析;中观的两化融合度是信息经济总量与工业经济总量相比,只有知道了这个比值,才从市场的角度知道两化深度融合到底有多深,以便于工业转型升级的量化操作和市场化取向幅度;宏观的两化融合度是信息经济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相比,它告诉我们离信息社会的距离。

 

(二)信息化与其他三化的同步程度

 

我们还可以量化信息化与其他三化的同步程度:

 

将信息经济增加值与工业经济增加值比较就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同步程度;

 

将信息经济增加值与区域经济增加值比较就是信息化与城镇化的同步程度;

 

将信息经济增加值与农业经济增加值比较就是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程度。

 

(三)信息化驱动其他三化的弹性

 

在信息经济总量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认为:

 

将工业经济增加值率与信息经济增加值率比较就是信息化驱动工业化的弹性;

 

将区域经济增加值率与信息经济增加值率比较就是信息化驱动城镇化的弹性;

 

将农业经济增加值率与信息经济增加值率比较就是信息化驱动农业现代化的弹性。

 

利用产品智商形成市场倒逼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的机制

 

顾客在产品智商的引导下更多地采购智价比高的信息化智能化产品,就是市场倒逼信息经济发展的机制。

 

(一)顾客需要产品智商、智价比

 

产品智商首先是顾客采购决策的辅助工具。概括说来,顾客追求产品的性价比,但是产品性能水平不能一目了然。工业化带来社会分工细化和产品多样化,这导致产品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提高。智价比可以度量性价比,以此为工具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

 

(二)行业组织测评产品智商

 

顾客通常都认为行业专家的指导意见最值得信任,即便是集团采购,也经常是隔行如隔山。所以专家的采购指导,即产品智商是一项公共需要。

 

行业组织是产品智商测评的主体。产品所在的行业公共服务机构组织有关专家对产品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从顾客采购和使用的角度依法给予综合性评价,形成产品智商。只要产品智商与产品性能水平保持线性关系,产品智商就能够在顾客中获得公信力。今后,组织开展产品智商测评,维护测评的公平公正等将是其推进行业信息化的重要任务和工作抓手。

 

(三)生产者也需要产品智商

 

产品智商是生产者提高竞争力的工具。产品的生产者将信息技术收入减去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投入可以得出该投入的利润,财务报表中从此可以增加有关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投入的盈亏,以便更精准、灵活而有效地配置资源,信息部门也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

 

很自然地,产品智商也是生产者促销产品的工具,因为第三方的测评结果比生产者自我标榜更有说服力。

 

(四)产品智商是优化进出口的工具

 

产品智商还是控制进出口的有利工具,体现国家的软实力。产品智商这一概念由我国提出,并注册了商标。因为产品智商由行业公共服务机构组织测评,所以当预计进口产品对我国产业冲击力较强时,行业公共服务机构对进口产品可以缓测评或不测评其产品智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顾客对进口产品的认知和采购,从而减缓或抵御冲击,而且不违反WTO规则(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政社分开,行业机构不再承担政府职能);当我国产品带着产品智商商标出口时,外国顾客也同样追求性价比,自然会接受智价比度量性价比的购物方法,有利于行业公共服务机构推行自由贸易主张,从而促进国产产品出口。

第7篇:智能化产品范文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目前传统厨电市场压力重重, 高科技产品每隔几个月就会推陈出新,无论是倡导流行的整体厨房,还是能够智能联网新兴厨电,都对于年轻人有着无比的吸引力。现代不同生活方式引导了现代的厨电行业改变,使之更注重便捷与效率的必要性。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能厨房将会成为趋势,随之而来厨电产品的结构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关键词 :智能化;厨电产品;大数据;生态圈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9.015

收稿日期:2015-03-20

目前“工业4.0”作为行业发展大趋势旨在强调智能制造。其中德国提出要注重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并支持在欧洲甚至全球推行。日本制造业也迁回本土以亚洲全局为主,以家电等为主打产业,推出高端产品重新进军市场。这些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厨电制造业选择厨电智能化转型是行业发展的主道路。2014年的中国厨电市场虽然在产值上已经走向国际市场,在智能厨电方面的系列产品也渐露头角,但总被评价缺乏实质性的创造力。

人类对智能厨电的终极梦想也许也是全自动化的厨房,而需要的却不仅是单一的、简单功效的智能。对于工业设计而言,无疑是需要创新的,而怎样创新却是大问题。

首先,厨电市场进入智能领域仍在探索中前行,必须要具有认可度。需要智能的同时更需要去伪存真、量体裁衣的来设计中式智能厨电产品。从日本前些年风靡的电饭煲热潮到近日的马桶盖疯抢事件,我们不难看出消费者除了在材质功能技术、人性化方面的认同,更是对日本品牌有了一种口口相传的好感,这正是日本制造业带来的技术品牌认可的效应。乔布斯曾经说过:“如果心念太杂,当下之事做的不够精纯,纵想未来也是枉然”。产品的设计永远不可以忘记本质,厨电产品属于耐用消费品,仅是互联互通就简单的让产品更新换代,消费者是不一定买单的。由于烹饪习惯的不同,本土品牌在技术问题的处理上其实是远超国外品牌的。利用本土优势做足材料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研发功课,在智能联合时强强联手才是厨电行业转型真正的进步。

其次,智能厨电一定要具有实用性。目前的智能厨电产品呈现出两种状态:低能化的智能和概念化的智能。如今部分面世的产品都戴上了“智能”的标签,为了适应市场智能厨电产品的需求,功能多元化已经成为主导。相对也带来了分类总和过多、标识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家电不会用的现象产生。当智能产品利用数字化沟通时,要通过防呆设计引导用户正确操作,让消费者可以很快地学会并适应,直观明了而不需要反复地去查询说明书,就能够感受到智能是为其服务的。智能厨电产品目前给消费者的感受是不断扩大噱头的推崇,开发的新产品展示得再好,消费者在实际上无法感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捷,便不能传达智能厨电的未来价值。而且动辄上万的智能厨电中,没有爆点的同质化产品太多,不能成为关注的爆品,无法在市场上获得认可也就毫无意义。

如今随着用户的年轻化,现代厨房在家庭中呈现出第二客厅的雏形。厨电企业针对目前市场的变化纷纷推出智能一体式厨房,满足了年轻人对厨房品质和品位的双向要求。大部分智能厨电在技术上完成无感互联时,做到了接上网络,却未接上地气。那么未来的智能厨电产品,怎样才能够做到重新诠释厨房与家?

(1)智能行业平台标准的建立将为厨电行业开拓市场。由于市场的话语权很重要,无论是国际上科技公司组成的All-seen技术联盟,还是国内互联网企业牵手手机制造行业,商业巨头纷纷联合进入市场,试图构成智能家居领域标准。 目前的智能设计归根结底都是以手机或路由器平台去承载一整套智能家居系统。但流行未必就是高科技,截止目前也没有成功智能产业生态圈案例可以参考。再美好的目标也是需要合作价值的。形成系统的智能化应当是产品与用户、产品与产品之间构成的产业生态圈。如果不以此为前提的合作,难免操之过急。

在当下,我国的智能厨电的推广已经认识到是由于缺少统一平台与标准,在使用上不能达到共通。跨界跨国等平台的合作就是为了打破这一壁垒。希望通过产业间的合作更完整地体现智能产品的理念,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上,工信部也意识到了我国的智能平台标准设立的引领作用,将充分立足国情开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工作。

(2)大数据整合用户信息,打造极致用户体验。近几年厨电产品逐步进入到8~10年的使用更换期高峰。厨电产品是刚需的,智能化厨电产品更是未来市场的趋势。购买智能设备的用户很多还是发烧友,目前要做的是找准消费人群。智能硬件是在为下一代设计,未来用户的购买能力正在积聚,市场有待开发。

虽然我们的智能厨房设计定位的是未来市场,也是需要前期的使用数据反馈的。智能厨电产品必须先投入市场,为用户提供至少一套完整的成品。倚靠大数据发展的智能厨电,通过使用者日常烹饪习惯、情绪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在各种问题和想法完全被意识到之前,精確定制客戶需求,形成全新的售后反馈方式,及早发现问题。而且可以直接倾听用户想法,大数据能够挖掘分析大量资讯,找出产品的发展方向来完善下一代产品和服务。

我们利用使用设备可以收集各方面的数据并加以整合,搜集到数据不仅可以为企业减少开支,最重要的是能帮助产品提供极致服务的体验。通过持续使用,家电由被动调节变为主动迎合用户,无形间让消费者感觉尊重和服务。

(3)产业环境下多领域合作的智能家居。小户型及精装修房由于社会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未来地产的主导,正在流行的一体化智能厨电满足消费者功能设计、空间设计等灵活需求,也成为地产行业的主要洽谈伙伴。整体厨房要依据不同的房屋需求和个性来打造,需要各大产业和品牌联合形成产业链来支持。这就意味着厨电产品的未来将以家庭为单位,迈入新时代。

厨电行业也是绿色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厨房中的水电等用量在社会能源消耗中占很大的比重,而中式烹饪是否影响PM2.5也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产品不完善带来的隐形污染,要求我们关注与厨电产品具有更密切关联性的新技术新发明。用户理应被满足厨电产品品质过硬,对自然环境无危害这些最实际的需求。

我国厨电市场常年处在一个自发竞争的阶段,在近两年突然迎来的跨国跨界等合作研究让市场充满了活力。国外品牌在智能系统上领先一筹,不论是产品的深化设计,还是系统平台标准的建立都要相对的完善一些。未来要想走智能一体化厨房,单纯的效仿是不够的,需要深入研究技术基础和文化饮食习惯,想要进入市场在这条路上我们显然要学习的地方有许多。人性化的产品与服务、绿色环保等都将是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而品牌感的提升、能效标准的实施是未来厨电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

参考文献

1 蔡梦.持续引领高端厨电市场产品力是制胜筹码[J]. 家用电器,2014(9)

2 李果.高端厨电的定位与产品升级[J]. 销售与市场,2012(1)

第8篇:智能化产品范文

根据HIS市场预测,国内智能家电使用家庭将在****年达到2832万的规模,基于该用户群体产生的大数据服务将可衍生出O2O与智能管家服务,具有巨大的价值与前景。

中国家电自****年开始进入智能化阶段,截至****年,各大厂商大部分已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市面上智能化设备存量占比不断上升,每年出货量对比传统家电产品增速明显,其中智能彩电产品年出货量已超过总量的80%。

在智能化产品野蛮生长的大环境下,有不少评论认为智能电器产品对比传统产品存在用户体验提升不明显、智能化功能无法切中用户痛点等问题。然而这些研究分析均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缺乏数据支撑。

本篇报告,依托机智云平台700亿上报设备运行数据、TalkingData一亿用户数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数据、家电行业内权威数据平台公开的宏观数据,尝试对中国智能家电行业现状、用户画像、使用情况以及发展机遇进行基于大数据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供从业者及投资方参考。

一、中国家电智能化发展现状

a)在各个细分家电领域中,主要品牌厂商大部分已经推出智能化产品,其电、空调领域已全部拥有智能产品线。

b)深入研究空调与彩电领域****年出货情况发现,相比****年,智能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高于传统产品,而智能彩电****年销售额已占全年整体销售额80%以上。

总体看来,家电智能化已是行业共识,在新产品销售上,智能化产品将逐渐取代传统产品。但传统产品存量依然很大,短时间内难以被全部取代。

二、智能家电主流用户画像

a)从市场总体用户规模来看,中国智能家电类应用用户规模小于1000万台,总体渗透率约为6.6‰,市场成长潜力巨大。

b)从用户活跃情况来看,单品智能家电类型的App在装机与活跃上均较低,集中控制类App装机与活跃上均明显高于前者,反映出用户更倾向于使用一个App控制所有电器。

c)从智能空调用户采样数据中发现,智能家电用户d趣偏好为家居应用、出行、理财与购物,大部分用户的家庭属于小小太阳家庭,即家中子女为学龄前儿童的家庭。

基于应用安装及使用数据发现,对比市场规模,目前使用家电智能化功能的用户比例较小,市场发展潜力较大。就目前使用人群来看,本身较热衷于智能家电应用,同时对出行、理财、在线购物接受程度高,且大部分家庭有学龄前儿童。在智能家电的使用偏好上,用户普遍喜欢使用各类家电的整合应用,而非单个电器的应用。

三、中国家电智能化发展阶段及现状

a)通过分析市面上现有智能家电产品,结合各大厂商新品战略规划,可总结预测智能家电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分别为联网控制阶段、局部智能阶段与生态智能阶段。

其中大部分厂商处于联网控制阶段,部分大型品牌厂家已经开始尝试实现局部智能,生态智能虽然多次在企业愿景中被提及,然而各厂商并未公开其具体实现计划及商业模式。

b)尽管自****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智能家电已具备联网控制的能力,然而在实际家庭场景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设备真正保持联网,通过联网进行控制的设备则更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是联网过程操作成本较大(配网失败、配置过程复杂),同时作为交互载体的App普遍入口较深,且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产品需要多个App进行控制,甚至同一品牌不同类型的产品也需要多个App进行控制,最终导致用户使用意愿不大。

c)对于成功配网的用户而言,App操作并非唯一最优的互动方式,在部分场景下用户更偏好实际操作来控制产品,因此总体上看,App操作指令在指令总数中平均占比只有12%。

d)对于实现单品智能化的家电而言,用户在日常家庭场景下,产品高级功能的平均使用率普遍偏低,某些智能化应用并未切中用户需求痛点。

e)自亚马逊推出Echo引爆行业以来,国内基于语音识别的中控类产品也应运而生,行业内大型品牌厂家对发展简化用户操作、整合智能单品的控制类产品有一致的认可。

f)生态智能概念在行业内尚处早期探索阶段,现有产品的商业模式主要还是电商导流,在优化本地家电智能化服务方面暂无成熟产品。

就目前行业现状来看,家电智能化产品大多处在联网控制阶段,但联网控制率不高、智能化功能使用率偏低。

就现有用户使用情况来看,发展简化用户操作、整合智能单品的控制类产品有机会成为增加用户使用率、提升用户体验的有效方式。而在生态智能上行业内并无成熟方案,主要实践还处于为电商导流的初级阶段。

四、家电智能化发展机遇

a)根据HIS市场预测,国内智能家电使用家庭将在****年达到2832万的规模,基于该用户群体产生的大数据服务将可衍生出O2O与智能管家服务,具有巨大的价值与前景。

b)现阶段家电行业智能化焦点关注在设备单品智能化以及控制类产品整合上,对于用户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应用较为缺乏。从数据和服务模式来看,围绕用户的大数据服务应该基于用户、设备、场地、情景与服务五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并在具有多维感知和深度学习技术支撑的智能服务平台上实现。

c)结合现阶段家电行业现状,实现智能服务平台的关键点有三方面:1、多样数据统一接入;2、数据结构与智能算法;3、用户识别与多维感知。

第9篇:智能化产品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D03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7)01-0053-06

现代智库,又称智囊团或思想库,是重要的智力谋划和生产机构,是一个国家思想创新的源泉,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治理能力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国际话语权的象征。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关涉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践行落实。2015年5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更大力度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把确保质量安全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环节,让人民群众吃的安全放心。”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对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是指由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专家组成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其研究人员可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问题进行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旨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建议和办法,切实有效服务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需求。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作为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践的思想库、决策的智囊团、农产品产业创新的孵化器、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强化剂等职能。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民主决策要求日益强烈,迫切需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践的思想库

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专项研究、农产品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交流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标准及检验技术标准的成果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理念的创新突破、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体系与风险预警专题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引领和导向作用。长期以来,农产品行业生产链(包括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安全问题的实况总结、技术总结、理论总结等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奠定了基础,尤其在农产品产业安全标准与检测技术的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理论与实现路径、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的安全运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交流与防控、农产品产业的市场运作与发展等方面都积淀了丰富和深厚的理论思想,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践加强了智力供给,是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理论具体运用于实践的思想库。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决策的智囊团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已达成了多元主体社会共治(co-regulation)的共识,体现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理念的革新。在社会共治的理论框架下,作为专业领域的排头兵,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重要功能就是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决策建言献策。一方面,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能够为政府的战略决策提供采集、分析、处理、提炼、验证的大量精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信息,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决策奠定良好的数据信息基础。另一方面,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能够聚集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战略决策的制定与可行性路径分析提供专业性、权威性的咨询与建议。即在决策前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执行决策过程中分析其利弊得失。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为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保藏、检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安全问题提供了引导和咨询建议服务。因此,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决策制定的宏观层面和可行性实施路径的落地层面上,都应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智”的作用,以其创新性有效地回应农产品质量安全这种公共问题复杂化和动态化所带来的挑战,有效实现公共治理中的“智治”。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是农产品产业创新的孵化器

在实施供给侧改革的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着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结构和增长方式结构的重大调整。经济结构调整按层次包括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而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是推进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能够将市场需求快速准确地予以把握。针对消费者强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需求,其中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存储、检验、销售等环节的安全需求,都能够快速跟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根据农产品产业创新的基础研究与学科建设、前沿研发与技术创新、集成示范与成果转化、企业创新与产业(商业)模式等四个层面,需要抓住农产品产业链中营养健康与产品设计、加工技术与装备、质量安全和物流与服务等四个关键环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引领农产品行业发展新方向,是农产品产业新模式、新产品、新I态的培育者、孵化器,能够推动农产品产业的消费升级和消费结构调整,对于农产品产业的创新转型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是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强化剂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更多地体现在文化、教育、科技、智库等“软实力”的强弱上,而不是仅仅凭借经济能力、军事力量、资源等“硬实力”来作为衡量标准。作为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适应了国内和国际发展新形势的要求,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强化剂。从国际层面上看,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国民经济、国际贸易关系密切,农产品进出口产生的一系列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此,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建设与国际化发展成为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和必然之举。从国内层面上看,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城市病”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贫富差距过大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接踵而至。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性、特殊性、复杂性的特点,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建言献策、战略研究的功能作用尤为必要。因此,结合国际和国内发展的新态势,加强中国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在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中具有强化剂的重要作用。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面临着体制内外发展不平衡问题

从经费来源、得到资助的方式以及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来看,我们可以将中国的智库分为三种类型:“官方”“半官方”和“民间”。其中,官方的研究机构属于政府机关,如党政部门内部的政策研究室;半官方的研究机构属于事业单位,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附属于高校的研究机构等;民间的研究机构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企业。在上述三种类型中,前二者属于“体制内”智库,后者属于“体制外”智库。同样,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也可分为“体制内”智库和“体制外”智库两大类。由于受到“官本位”思想的长期影响,“体制内”官方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对于“体制外”民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多半会采取排斥、歧视、对立的态度,容易使“体制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成为“局外人”的角色,发展举步维艰。西方发达国家的体制外思想库都是独立核算和研究的,它与政府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彼此的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规定,这保证了智库能较客观中立地研究和提供建议。我国智库建设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与民间思想库的关系和地位不平等,这将导致“体制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与“体制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发展不平衡,使得“体制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影响力十分薄弱,尤其是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咨询、建言献策功能,其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决策咨询竞争的机会是不均等的,容易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只是thinker(思想者),而不是think tank(思想库)。然而,由于受到官方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重视,“体制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在拥有政府所提供的研究经费支持的同时,也更易获取政府内部关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手数据资料,几乎“包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决策研究课题。这些都预示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将面临“体制内”智库与“体制外”智库发展不公平、严重失衡的现象,从而制约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建设和发展。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缺乏协调互动合作机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是一项协调性、互动性、合作性比较强的工作,需要充分协调发挥多方主体的智慧才能,甚至跨学科的互动合作,且伴随着现代农产品质量安全理念的革新,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治理和研究历程中达成了社会共治的共识。因此,建立健全协调互动合作机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的必然之举。我国不同学科的单位虽然已意识到协同工作研究的重要性,但在工作实际中往往缺乏协调合作机制或是机制运行效率并不高。多数协调合作研究平台都是在需要的时候才临时组建运行,这些临时性的跨学科协调合作机制难以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项目负责人詹姆士-麦甘博士对专业型智库的前景表示担忧,他强烈建议智库能在智库的组建和架构上真正体现多学科、现代化的特点,寻求突破。我国智库建设受到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科研工作与社会需求一直存在差距,缺乏与政府、社会的互动机制,缺乏与大学之间的双向人员流动。因此,缺乏协调互动合作机制,这已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亟待解决的困境。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成果的传播形式和应用程度受到挑战

一方面,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成果的传播形式方面来看,由于新媒体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传播知识的途径与以往大相径庭,如何以新的形式传播成果是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必须予以重视的一大课题。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作为智库成果的传播形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传统的传播途径只能些简单的成果信息,不能汇编、传递复杂信息,也不能与社会公众实时分享与互动,缺乏反馈性、及时性和动态性。对于现在的智库而言,需要思考的是:根据的信息类型来选择方式,并且使其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成果的应用程度来看,其成果的实用性不强。首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将面临体制“内”“外”发展不平衡,以“体制内”官方智库为主,易于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研究成果多是对现行政策的附和与阐释,独立自主性和创新性不足。其次,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缺乏协调互动合作机制,且受到成果传播形式落后的影响,信息的滞后性和封闭性致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咨询参谋作用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发挥和应用。再次,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研究倾向于对基础理论的研究,而对应用型对策研究缺乏敏锐性和洞察力,“纯学术”“书斋式”的研究理念普遍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难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元化视角进行研究来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际应用问题,成果的应用程度不高,将难以适应新时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需求的变化。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缺乏制度性保障

自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以来,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的智库建设,只是一种专家咨询制度,缺乏统一健全的法律法规的制度性保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中,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咨询程序、采用哪种方式咨询、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具体咨询领域、如何评估咨询方案、智库的咨询建议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决策等实体内容和程序上,没有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致使政府相关部门政策咨询意识单薄、智库提供咨询建议的程序混乱,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建设和发展。此外,我国在智库建设中没有建立起专家咨询激励制度、责任机制等基础性的制度框架,也没有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和智库的行业自律。再者,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的信息系统处于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的状态,难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真实情况,致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决策咨询的质量水平和效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缺乏统一明确的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应配套的制度性保障,已成为我国农产品|量安全智库建设的绊脚石。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性人才

在智库建设人才队伍的架构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是以专业化的研究人员为主,需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综合性人才,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智库专家群体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支以专业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人员为主导的智库人才队伍,往往只是对某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固定问题进行“书斋式”“纯学术性”的研究,导致智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建言献策功能难以很好地发挥和运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学科规划体制仍不健全,尚未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性人才培养方案,未能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弥补“综合性人才储备不足”这一缺陷。此外,鉴于“高手在民间”现象的普遍存在,让除农产品质量安全专业学者之外的其他社会人士参与到政策的参谋、决策、制定的过程中来,即充分吸纳民间智慧、建设一支流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性人才队伍、发挥众治的“智治”作用已经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发展的新趋势。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的具体建议

(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平衡发展体制

鉴于我国智库“体制内”与“体制外”发展严重失衡的现状,建立健全官方和民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平衡发展机制尤为重要。首先,应转变对于民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传统理念,即转变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理念,改变以“体制内”官方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为主导的智库建设体制,这是促进官方和民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平衡发展的前提条件;转变“以身份论英雄”的思维观念,树立“高手在民间”的思想,为建立官方和民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平衡发展体制扫清思维领域的障碍。其次,应加大对民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扶持力度。在经费支持上,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民间智库的经费扶持力度,扩大经费来源渠道;在政策扶持上,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文件积极鼓励民间智库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研究分析、决策咨询,为民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发展提供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和体制保障;在项目支持上,政府可以适当放宽民间智库项目的申报审批限制,向民间智库提供更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项目以及调研时所需的内部信息数据,从而加大对民间智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再次,建立健全公平开放的决策咨询体制。这是建立官方和民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平衡发展体制的根本性举措。不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政府扮演的应是“中间人”的角色,建立一套公平、开放透明的决策咨询体制,比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研究项目上建立较为完善的招投标制度、建立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数据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智库成果评估制度、建立官方和民间智库公平竞争机制等,从而在体制上可以充分汲取民间智库的智慧,公平地将“体制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纳入决策咨询的程序,促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民间智库逐渐摆脱“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困境。

(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协调互动合作机制

建立协调互动合作机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发展建设的必然要求。针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具有复杂性、特殊性、重要性的特征,客观上需要各方面的社会主体参与智力机构,且应充分发挥多元化参谋主体的协调性、互动性、合作性。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协调互动合作机制予以保障。首先,在队伍建设、人事制度方面,应当在政府、高校、社会之间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吸纳各学科、各领域人员,组建新型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研究队伍,树立互动合作意识,跨学科地从人文社科领域、自然科学领域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智力谋划。其次,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划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协调互动合作平台,建立跨学科的协同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单是企业自律、技术标准的问题,需要多管齐下、社会协同才能解决。在这个意义上,整合国内原有智库资源、建立类似于“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跨学科平台是必要的。再次,加强与国外知名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协调、互动与合作,充分吸收国外智库建设的智慧,结合我国整个农产品行业改革实情,在合作研究中展开竞争,在竞争中充分实现协调互动,逐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决策咨询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三)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成果传播的新形式,创新应用机制

衡量一个智库是否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智库产品与成果的质量好坏以及其应用程度的高低。因此,为做好全产业链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建设,应当建立智库成果传播的新形式,创新其应用机制。一方面,应当顺应新媒体时代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趋势,变更智库成果传播方式,由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传播转变为以互联网为纽带的数字化媒体进行传播。这就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应当加强自身网络通信技术的建设,以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与国内外智库的衔接和交流。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智库成果传播的同时,应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优势资源的功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可以成立专门的营销部门和机构,集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力量,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传播的新形式,加强与外界的互动合作,获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以实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应当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成果的应用机制。首先,必须从农产品的质量和水平上人手,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自身的专长和特色,努力钻研亟待解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在“多出成果”的同时更要“出好成果”,从而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智库品牌优势。其次,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成果的质量水平基础上,国家和政府应当加大对其重大研究成果和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以学术研讨会、新闻会、数字化媒体等作为宣传平台,通过新型传播媒介,逐步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应用程度。再次,应当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在供给侧改革下的产业化发展。智库产业是指整合高端人才的智力资源,针对公共政策、商业运营等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索、研究、创新,提出解决方案,带动第一产业、促进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的产业形态。智库产业是未来智库发展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主要方向。为做好供给侧改革下全产业链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提高成果应用程度,应当着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产业化发展。一是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运行体制和监管机制,为全产业链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建设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以及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强化政策支撑,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产业发展纳入到国家五年发展规划这一政策层面上来,将其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从“前期试点”入手,逐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规模和水平。三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走向正轨之后,应当在自主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化环境中推进智库的产业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给的质量,实F从供给侧推动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四)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全面统一的制度性保障体系

为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全面统一的制度性保障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措施。首先,要建立健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法律法规,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性质定位、管理运行机制、智库的监管体制、经费来源、如何评估决策咨询方案、智库具体的决策咨询程序、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项目的申报审批程序等方面,即从实体上和程序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给予制度化、法制化的规定,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良性发展提供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制度性保障。其次,应当构建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发展建设的基础性框架。一方面,在引入市场机制、形成智库发展优胜劣汰竞争法则的同时,应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行业自律机制,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行业准入制度,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基础性的制度框架。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建设,需要与大数据建设同步同轨,占领大数据的主控权。大数据技术一旦走向成熟必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工作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要警惕和防范其他国家对我国大数据的渗透,确保大数据的安全及我国的国家信息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建设也应加强大数据的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设施,在解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信息孤岛”困境的同时,也应确保我国智库的内部信息安全。再次,应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监管体制。在决策咨询制度方面,应当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决策咨询的领域、范围和程序,在官方和民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中建立项目招投标、采纳制度等决策咨询公平竞争机制,确立专家咨询激励制度和淘汰机制,构建合理可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决策咨询制度;在监管体制方面,可以建立客观可行的智库监管体系,例如,成立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监管部门对智库建设进行严格监管,设立严格的智库从业人员的审核制度以及智库成果的评估制度等,与此同时,充分借鉴吸收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监管体制建设的经验,不断加强“硬条件”和“软环境”的建设,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智库的建设编织出制度性保障的“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