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走进新时代范文

走进新时代精选(九篇)

走进新时代

第1篇:走进新时代范文

它,昭示着一个给人以“经济强省”印象的广东农业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了农业新时代。

红灯高挂春满园

“把一只萝卜往网上一挂,60多个人来订货。”广东省汕头市海门镇“萝卜大王”刘细奴再也不怕6000亩萝卜销不出了。

这是农业信息化给农民种植业户带来福祉的一个缩影。

广东农业信息化“四盏明灯”,照亮着全省农业发展步入崭新阶段。

第一盏明灯是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渐改善。广东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全省21320个行政村全部接入宽带,12.8万个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电话,广播电视“户户通”。广东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69.3部、移动电话244.5部、家用计算机数量为31.7台。广东乡镇区域4M带宽覆盖率达90%以上,行政村、自然村4M宽带覆盖率达80%以上,农村宽带接入用户达465.6万,较2007年增长5.7倍。

第二盏明灯是信息平台建设突飞猛进。广东省省、市、县各级农业信息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形成多系统、宽领域的农业信息网站群,农业信息服务网络逐步向基层延伸。广东省涉农网站数量超过1500个,广东农业信息网覆盖了21个地市,并开通了广东农产品交易网、广东乡村网、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网等服务平台。“12316三农热线”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18个地市开通应用,已受理咨询服务累计超过19万次。惠州、广州、梅州、阳江等市,农业信息平台和服务建设成效突出,惠州市农业信息网多次被评为“全国农业百强网站”。

第三盏明灯是信息技术应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一是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逐步推广应用,涌现出多种农产品专业网站;二是信息化技术在一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上开始推广应用,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如温氏集团已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数据中心以及覆盖整个产业链的EPR信息系统,全面实现对企业各项生产经营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三是信息化强化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如东莞市建立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追溯信息系统,对全市农产品质量检测实行实时监控。

第四盏明灯是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广东省省、市、县、镇、村五级的“三农”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全省已建成1000多个县(镇)信息服务中心、逾2万个村级信息服务站点,基层信息服务队伍超过1.5万人,入库农业专家超过2000人,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创新迎来大发展

耕耘,让广东农业辞旧迎新。

两年的激情岁月,广东的信息化建设为广东300多家菜篮子基地带来了无限生机;2000多个省级农业类品牌产品登上了居民的大雅之堂;从农户田间地头到无数个零售终端市场之间的一束束信息彩带,让成千上万的农民兄弟腰缠万贯;信息化监测新技术的实施和“十大名牌系统农产品”评选活动的出炉,无疑给“舌尖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如今,广东农业信息化已覆盖五大农业产业:一是种植业信息化。过去种植业标准化发展程度较低、质量追溯难以保证,如今在现代信息技术推广中迎来种植业发展新模式。二是养殖业信息化。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保障生猪和家禽、水产品等“菜篮子”产品供应,提高养殖效率和疫情防控与检测能力。三是农产品经营信息化。建设现代化生产的市场经营和流通信息化服务体系,健全了农产品经营信息和监测机制。四是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提高了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产业化经营管理水平。五是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信息化,加快了农产品主要环节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推进了农业电子政务体系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

是什么凝聚出广东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力量?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处长程文章告诉记者,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是广东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更加坚定了全省各级农业部门挺立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信心和意志。

因为他们知道,广东毗邻港澳,改革开放先行一步,是全国第一经济强省和人口大省,也是农业生产大省和农产品消费大省及农产品进出口大省。广东以占全国1.5%的耕地面积,产出占全国6%的农业增加值,农业各项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耕地亩均产值居各省区第一,农产品出口额排第二。同时,广东还担负着保障港澳鲜活农产品供应的重任。为了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广东农业必然向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转型。目前,广东已进入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强省的攻坚期。能不能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当好排头兵,抢先发展农业信息化是关键。紧紧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是落实“十”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广东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这就是他们绘画满园春色的大手笔。

再绘美丽新画卷

广东省农业信息化建设闪烁着五彩缤纷的霞光,可有谁知道,广东省农业厅的厅领导和工作人员为了农业信息化走过多少田间地头去调研,踏过多少山沟泥泞去考察。更没有人听他们诉说过自己经受过的酸甜苦辣……

在8月8日广东省农业信息化启动仪式会上,程萍副厅长又忘记了连续几天筹备工作的疲惫,满怀喜悦地对记者说,广东农业走向农业信息化时代我们只是走了一小步,未来的路子怎么走?我们坚定沿着中共“十”指引的“四化同步”的方向,围绕建设“幸福广东”、“智慧广东”的要求,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稳定增收为目标,以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主攻方向,以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为抓手,完善各级农业信息管理服务体系,探索农业信息化建设可持续运行机制,强化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三农”的水平。重点抓好六项保障措施的落实: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把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政府是农业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要成立专门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决策协调作用,从政策规划、项目安排、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多个环节提供保障;营造发展农业信息化的良好环境,以农业厅制定的《农业信息化工程》为依托,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和资源整合,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2.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和技术支撑。成立农业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强化信息技术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和细化农业信息化顶层设计工作。

3.整合财政专项资金,统筹推进农业信息化。广东是农业大省,农民是一个庞大群体,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应主要由政府承担,要完善农业信息化资金投入机制,走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资源整合的道路,建议省财政设立长期并且稳步提高的农业信息化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农产品信息、预警和扶持各地农业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争取设立市、县财政信息化专项资金。积极引导各级财政增加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带动、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农业信息化领域,不断探索和完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长效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形成多方参与、协调推进的投入格局。

4. 加强基础建设,突出重点建设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一批农业政务和生产应用信息化工程,包括农业生产调度与应急指挥、农产品质量溯源、农业信息监测体系、农业经营管理与经济调查、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土地确权流转信息化管理平台等信息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工程建设,示范推广,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加大手机等移动终端、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的信息服务示范,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时效性、实用性、趣味性,满足农民多样化的信息服务需求。

5. 加大力度,推进信息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在全省建立一批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结合农业部建设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的要求,建设一批省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树立在生产、经营、政务、服务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整体推进方面的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第2篇:走进新时代范文

我们今天真情拥抱的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社会、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社会环境将向着有利于女性成才的方向发展。可以预言,信息社会最大的受益者是女性,未来的世纪将是妇女成才的高峰时期,我们应抓住这一良好的成才契机,迅速踏上成才之路。

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尤其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女性从未认识到知识的意义,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惟一要求是”德”而不是”识”,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是合二为一的,即”贤妻、良母”,女性的职业即”繁衍后代”,”女子无才便是德”,便是当时社会对女性要求的概括。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化,女性从理论上得到了与男性同等政治权利,女性得以走入社会,扮演着与男性同样”半边天”社会角色。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以及几千年文化的沉淀,”紧妻良母”仍是受人推崇的妇性楷模,在此条件下,角色的分离和冲突不可避免地悲剧性地发生在现代妇性的身上。因为社会对女性提出怂匾螅骸迸咳恕焙汀毕推蘖寄浮保谑桥悦遣坏貌灰环矫嬖谏缁岚缪葑胖耙蹬缘纳缁峤巧肽行远缘龋硪环矫嬗殖械W拧辈患票ǔ辍钡募椅窭投闹馗憾肽行约绦肿挪黄降取?

而信息社会属于智力、知识经济社会,对女性最大的要求是知识。信息社会传播技术使得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各种信息,传统地域的界限被彻底打破,人们拥有了一个跨时空的新型的活动空间___网络空间。人们无须出差,无须走出四方就可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获取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男性对信息的垄断被打破,女性同男性一样获是了共享信息资源的机遇和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社会促进了男女两性的社会平等,促进了女性的进一步解放。

在信息社会中,高度文明的高智这化的条件须我们付出艰苦的体力劳动,只需掌握大量的知识和驾驭现代化用具的能力。为此,女性先天的生理劣势在信息社会中已经大大减小。由于家务劳动自动化,部分家务劳动社会化,工作方式家庭化、分散化等特征,女性就业将会在一个比较宽松和广阔的天地间进行。女性不必纯粹是为了照顾家庭而无奈地选择离家近的工作,也不必为了维持生计而不得选择一些自己不太喜欢但能赚钱的工作。由于网络空间的存在,妇性可以在家中按动键盘寻找适合自己职业,而且选择范围全球中。

另外,在信息社会,传统的第

第3篇:走进新时代范文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新常态下,创新创业也已成为新的发展引擎。对于蓝色经济、海洋创新的传统理解需要一场深刻变革。

青岛蓝色硅谷,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一极,也是当前青岛建设“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的重要载体,要创新创业,首先离不开理论的创新,对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新认识,对于陆地与海洋关系的重新定义,对于基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的重新考量,无不关乎经济的未来,地球的未来,人类的未来。

认知、理解、利用、保护,海洋不应该再是一个陌生而神秘的存在,也不应该是充满功利主义的领域。蓝色青岛大讲堂此次走进蓝色硅谷,诚邀长期关注海洋国家战略、海洋健康和生态保护的国家海洋局首席科学家温泉教授,以期为蓝色硅谷、为青岛的海洋意识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带来新的思想启蒙。

理论指导实践,也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与温泉教授开启理论创新同时,蓝色青岛大讲堂还邀请到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常欣,从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创业的角度,对落户青岛蓝色硅谷的企业、创客们提供融资之道、发展之道。

海洋是地球的主体,陆地是海洋中的岛屿,转变传统的陆地中心观点,燃起对海洋的尊重与敬畏,“海洋+”的时代,就是让海洋赋予人类无限的可能。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种什么状态?海洋何以会成为时代的主题?基于创新的海洋时代如何才能开启?海洋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命题。特别是在青岛蓝色硅谷这个以海洋为基础、为牵引、为动力的区域,这些思考尤为重要。

2009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提出要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当时对于蓝色经济这个词,很多人可能并不理解它的意思。而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清楚,蓝色经济是基于海洋的,有海洋参与的,陆海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我们为什么关注海洋?最简单的一个答案就是要认识海洋、利用海洋。但今天我们除了要开发利用海洋,还要保护海洋,支撑起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蓝色经济时代,对海洋的认识应当具有更丰富的层次――资源替代、空间拓展、经济延伸、社会演进。

未来已经来临

“新常态”已是共识,过去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发展模式都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创新驱动是这个时代的历史特征。时代的演进是创新带来的结果,创新这个词,第一是要更新,第二是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是改变,这是最基础的要求。

而海洋创新应当是什么样的呢?蓝色硅谷是海洋领域的前端,如同“互联网+”充分体现出互联网带来的刺激和融合一样,海洋创新也应当是充分体现海洋带来的刺激、融合。海洋创新,应当让全社会感受到海洋带来的福祉,现在很多人都感觉海洋离自己很远,我们不知道自己对海洋的需求是什么。只有全社会都形成一个共识――人与海洋是密不可分的,这个时候才是具备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意识基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我们要拓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相当一部分新动力,就应该来自海洋。青岛要打造的蓝色硅谷,应该成为一个培育发展新动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载体。

但是目前,我们对于海洋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阶段,比如说我们认为海洋是生命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是国家贸易的主通道,是军事斗争和权益争夺的主战场。海洋经济的主要类型,交通运输、旅游、盐业、渔业、矿业以及由此延伸的其他产业。这个概念如果不能突破,就很难在海洋创新上有所作为。

改变原有的认识,就是把区域、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放到整个生态系统中来看,变“生命共同体”为“命运共同体”,基于生态系统的发展模式下,内陆的人也要关注海洋,因为内陆任何发展的痕迹,最终都将流向海洋里。大家的命运是一样的,但是状态不一样。这也是亚太经合组织海洋部长会议通过的《厦门宣言》所要实现的目标――推动海洋事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流作用。

海洋何以备受关注?根据联合国实施的全球海洋评价报告,全球70亿人口,每个人只占有1/5立方公里的海洋,而这1/5立方公里的海洋产生了每人每年呼吸的一半氧气;产生了我们每人所食用的所有海鱼和海产品,海洋是我们每人一生饮用的所有淡水的最终来源,海洋是船舶运输我们生产和消费货物的航道;海底的海床和地层储藏着我们日益需要使用的矿物、石油和天然气;海底铺设的越洋电缆传送90%的通信、金融交易和信息交流电子流量;我们将越来越依靠海上风力涡轮机、波浪和潮汐供应能源;我们中许多人在海边度假;海床是考古的丰富宝库……海洋与人类息息相关,人类将越来越依赖海洋,全世界都要重新认识这一点。

而与此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在影响着海洋,改变着海洋。

1800年,人类社会只占据地球上的很小的一片土地,在此之前,人类的全部历史几乎如此。而今天的人类生活已经充斥整个地球。1900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在全球范围运作,而今天整个世界已经被全球商业网络完全覆盖。

过去,文化是地方性的、来自历史的积淀,而今天的消费文化却是全球性的,没有历史根基。历史上,自然的丰盈曾滋养了人类文明在各个地域的繁荣兴盛,而今天的各种全球生态系统都在迅速衰退,枯竭速度远远大于再生能力。

根据统计,全球海域因缺氧造成的“死亡区”数量,从2004年的150个增加到2006年的200个。过度捕捞造成鱼类等生物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巨大压力;海洋空间利用冲突加剧,海洋污染严重,美国环保局的数据表明,每年世界消费的塑料袋为5000亿到1万亿只。不足1%的塑料袋得到回收再利用,200多种海洋生命包括鲸鱼、海豚、海豹、海龟等由于塑料袋而死亡。我们把有害物质排放到海洋,是因为我们科学家的无能,为什么这样说?就是这些东西都是矿物,都是资源,它放错了时间和空间,我们没有把它变成我们有用的东西就放掉了。最近我听说青岛的科技工作者搞了一种新的可降解的材料,这就是革命!我们从纸袋到塑料袋是革命,但是从塑料袋到可降解材料的袋子,是更大的革命。

总之,仅过去50年,人类的扩展已经进入一种新的地球“生态位”。我们正尝试着在整个地球空间中生活。未来已经来临,我们都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但我们并不具备在这个新的地球生态位上如何持续生存的指导哲学和实际知识。

“海洋+”创新体系

现在我们对于海洋的研究是非常可怜的,我们用海很长时间了,但是我们研究海仅有20年。现在我们看到的世界地图,实际上是对海洋的曲解,因为地图把弧线变成了方块,把陆地放大。重新认识一下这个世界,人类生活的陆地并不是中心,人类是生活在孤独的岛屿之上。我们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思考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海洋,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人类持久的和平,在地球村中守护这个巨大的、包围着我们的、带来生命支持的“蓝色水圈”。

海洋创新是一个体系,它包括新空间观、新价值观、新生活观组成的意识创新,基于生态系统和大数据的管理创新,基于健康理念的海洋保护创新,用创新创造需求的产业创新,新产业链、价值链的蓝色经济创新,基于网络+美育的海洋教育创新,着眼国际海洋话语权的外交创新。构建这样一个“海洋+”模式,才能使海洋走向市场化、社会化、生活化、时尚化,这也是蓝色硅谷应当承担的使命。

构建“海洋+”的创新体系,要协调发展,国家提出在海洋、太空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海洋项目目前所知的第一是水下空间站,第二是安全保障,第三是蓝色粮仓,蓝色粮仓是以青岛为主的,这些都是国家的重大项目。

构建“海洋+”的创新体系,要走绿色发展道路。不仅是国家要绿色发展,每个人都要树立绿色消费的理念。举个例子,一件170克的汗衫,生态包袱是226公斤。所以你的选择非常重要,不是国家说绿色发展,就能绿色发展了,取决于每一个人。

接下来是开放发展,海洋是开放的,科技服务产业经济,引进来,走出去,一个开放体系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技、引智的工作如果做好了,蓝色硅谷的品位很快就上去了。

然后是共享发展,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全社会感受海洋带来的福祉,让生活带有逐渐增多的海洋气息和品味。

海洋研究的第三次浪潮

当前全世界都在抢占新世纪的制高点―海洋。而纵观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有几个新的走向:一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互动;二是海洋研究与开发链条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融合发展,科技也从单一的技术竞争变成了体系竞争。

海洋学有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挑战者号”环球调查,第二次浪潮是卫星应用于海洋观测研究,第三次浪潮是海底系统进入海洋观测研究。

地球上有“两个海洋”,一个海洋是有光的,需要氧的,还有一个海洋是黑色的,是不见光的。按照青岛的吴立新院士说,海洋中超过3000米深的海域大约占70%。陆地上的新陈代谢靠阳光和氧气,深海中的新陈代谢靠硫。对深海的研究,会引发新的科技革命,而现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国家深海基地落户在蓝色硅谷,正是这里的一个优势所在。

20世纪,板块结构的发现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这证明了陆地是局部,陆地依赖海洋而生。而在此之后,诺贝尔奖没有一个奖项授予海洋科学领域,我们对海洋还停留在认知阶段,海洋科技并没有大规模发展。

我们国家正在做的是什么呢?总体判断,我们正处在从跟跑者到领跑者过渡的阶段。深蓝、深海,“深”我们已经做到了,“蛟龙”号下潜到了7000米,但是从科技发展来看,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习模仿和尝试,第二阶段基本是跟踪和攻关,第三阶段是现在,开始加大认知,加大技术的创新,自主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也极大地引领了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海洋产业只有3个,1984年有4个,而到2001年,就增加到了13个。

但另一方面,我们距离“海洋强国”的目标还有相当差距,海洋科技方面的许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尚未突破,而只有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才能实现产业转型,才能实现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型,生态环境才能有根本的变化,国家对海洋的管控能力才能进一步增强,也只有这样,才能称为海洋强国。

我们的海洋科研起步晚,根据权威资料,在海洋渔业、港口、造船产业上,我国在世界排名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但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我国在世界排名第16,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排名第33。我国海洋学方面SCI数量近年来快速上升,但被引用率非常低。我们关注的重点,都在中国近海,而欧美等海洋强国的论文,关注的都是深海大洋。这就是差距,传统的行业,我们很伟大,但关键和引领的方面,我们太薄弱。

总体来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很大,但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引领和支撑不足。201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54313亿元,其中,主体是海洋渔业、交通运输业、船舶制造和滨海旅游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79.4%;而依赖于高技术的战略新兴产业虽然增长速度快,但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仍然较低。

与此同时,我国在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着的一系列压力,迫使我们必须提高海洋科技创新水平。

目前,经过马六甲海峡运送的石油数量约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70%以上,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近60%是中国船只。台湾海峡、中国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阿拉伯海是中国的海上生命线。我国海洋权益维护任务艰巨。

我国未来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资源对外依存度高、淡水资源匮乏、能源和矿产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生活生产空间不足、灾害频发等制约着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要素的边际供给增量已难以支撑传统的经济高速发展路子。2013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8.1%,天然气达到31.6%。预计到203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天然气达到45%。

随着经济的发展,海洋环境生态保护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近10年来,近岸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居高不下,均保持在2.5万平方千米以上;我国红树林近50年减少了50%;珊瑚礁在主要海域丧失80%;海草床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威胁;沙质海岸侵蚀超过70%;滨海湿地和滩涂以每年超过2万公顷的速度减少。生态灾害频繁发生。

发展中的问题,只能用发展来解决。只有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引领,才能建设真正绿色、协调、可持续的海洋强国。

让科学来作答

海洋与生活有多少关系?答案令人失望。即便在一些沿海城市,人们吃的盐都不是海盐。海洋应该为人类提供更多的可能,提供未来的需求,新食品、新空间、新资源、新交往、新文化、新经济、新生活。

目前在日本、法国等国家,海洋的产品从食品、饮料、化妆品、建筑材料等都已经做得很好。未来海水经济将催生很多新兴产业,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要素提取,海水直接利用,防腐蚀产业、海水渗透发电等等。而产业的革命将带给人类一个“海洋社会”,目前,欧美一些国家都设计出了未来建筑在海洋上的城市。

海洋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海洋教育就势在必行。互联网时代,海洋创新也离不开新的商业模式。在海洋教育、培育海洋意识方面,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一些新的模式值得借鉴。

要走进海洋创新时代,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提高国民的艺术修为。艺术与创新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上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却是前苏联第一个把人造卫星送上了天?美国经过了全面的比较,对比了几百个指标,发现了一个最大的差距,那就是艺术修为。前苏联有着较长的历史积淀,这正是美国欠缺的。所以,艺术与创新是有关系的,没有艺术修为,没有美感,就没有创造力。于是哈佛大学开始了“零点计划”,用“零”来表示对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认识的空白,也同时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

从事各种工作都要有艺术修为,要有美感,要有美学的基础,这既是个人的修为,又是个人欣赏世界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它激发创新能力。做科学是很有意义的,它能创造很多很多美的事务。

第4篇:走进新时代范文

网上声讨领导、老师的人格道德、教学质量、理论水平……

网上质疑学校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师资配备

网上不利于学校建设与管理的负面图片、文字

网上公开同学的私人信件、个人隐私。甚至进行同学间的恶语相加……

当网民通过互联网以不同的形式对学校教育进行积极或者消极干预时,一切封闭的、传统式的教育管理体制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面对网民的教育质问、教育讨伐、教育监督,作为学校教育的行政领导。应该如何面对、如何引导、如何利用网络呢?

一、“举轻若重”,善待原汁原味的民意民声

网络民意固然可能掺杂许多无效、偏差、虚假甚至恶意的成分,但在更多时候、更多情况下,由于网络淡化了发言者的身份,消除了言论表达的顾虑,呈现个体间水平的、对等的互动形式,因而更容易发出近乎原汁原味的民意声音。尤其是来自基层和弱势群体的民意。更值得珍视。比如:

堂堂省星级学校开办“实验班”,优秀的师资都配备到了两个“实验班”,我的孩子最多考到全市450名,我的孩子怎能进入“实验班”呢?这样做公平么?这不是逼迫我们把孩子转向外地的好学校么?

帖子的发出者。对孩子上本地的重点高中忧心忡忡。这个帖子就是一个极为珍贵的民意表达。如果说,当网上各种声音、信号、色彩争先恐后地掠过眼球和耳根的时候,我们需要举重若轻、在战略上藐视的话,那么面对非常真切而具体的“这一个”问题,我们又需要举轻若重了――要溯本求源,反求诸己。也许有的人会认为,如果网民反映的问题属于道听途说、“莫须有”的。还需要尊重吗?答案是肯定的。假传闻背后隐藏着真民意。按照舆论学的理论,传闻之所以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原因除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认知模糊以外,还在于传闻所包含的信息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意愿产生了冲击――要么是符合民意期待,激起了网民的共鸣;要么是违背了民意期待,引起了网民的集体反感。上述的家长反映学校办“实验班”的问题,即使子虚乌有。但也绝不是空穴来风――在一些时期,一些地方,有的学校不就存在着违背教育公平的所谓“实验班”么?飞短流长不足为信,但是埋在学生家长心里的恐惧和忧虑都是切切实实的。

教育是第一民生大事,我们要善待来自网络的原汁原味的民意民声。学校的一切现象和问题总处在社会舆论、公众评说的风口浪尖,面对网络舆论蓬勃发展的现实,如果我们是不谙互联网的“新文盲”,抑或缺乏积极应对的意识和能力,无形之中就会成为虚拟世界的靶标,也有可能因言行不当而陷入网络舆论的旋涡,以致唇焦口燥、精疲力竭,进而产生一定程度的“网络恐慌”。

事实上。教育生活中通常存在的师德不高、师能不精、师绩平平等现象,很大程度上也与学校封闭办学、广大群众参与办学程度不高、话语权不足有关。互联网的诞生恰恰给网民提供了一个与教育工作者对话、交流的广阔天地。可以预期,随着网民和一般群众参与学校事务、监督学校的意识和热情被唤起。随着网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对教育的需要越来越多,他们将促使学校教育不断地向开放型、服务型、民主型的方向转型,一种符合公民社会要求的、公民本位的新型治校、治教方式将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所以,尽管网络是虚拟的空间,但它是现实社会的折射。面对网民的帖子,我们应该从宽容宽怀出发,正确看待,正确理解。退一步来说,如果我们在网络上尚且不能做到尊重与宽怀,那么,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和谐?因此,面对网络,我们首先应该举轻若重,善待原汁原味的民意民声。

二、培育引导,让优秀“教育网民”不断涌现

在网络系统中,一个论坛就是一个广场。而网民则是游走在网络广场上的形形的面孔。据笔者观察,网民的言论,有的是实话实说,有的是实话假说,有的是假话真说。有的是假话假说。不论何种类型的网民,其表达的网络民意往往具有“非理性”的特点。而作为一名有定力、有理性的学校管理者应该本着引领培育的原则,不仅主动发帖,积极回应,用正确的思想引导群众,用坦诚的态度感动群众,还要有意识地培育网民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关注热情,对教育教学支持的态度。这就要求我们从心理上将一批热衷教育发现和教育问题讨论的网民视为我们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战友”、“朋友”,并不断呵护、不断引导和培育,使之成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你就能真正带出一批优秀的网民。

这些优秀的网民,有的会像“啄木鸟”,为你发现校园问题;有的会像“马大嫂”,热情地关注校园教育;有的会扮演问题解决的“正义之师”。这样,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就拥有了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在网络平台上,对那些扮演着“啄木鸟”、“马大嫂”和“正义之师”的网民,我们更应该努力地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愿望,尊重他们的想法。也就是说,作为学校领导要认识到网络舆论的重要性,要及时引导,加强监督,做到善待、引导、培育――尽管他们可能会抓住学校的某些问题不放,并“穷追猛打”,其实,这也正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所必需的,我们无法回避和绕过一些教育上的热点、难点问题。此时,我们应该允许并热忱欢迎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如果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出现了这样一批热心的网民,他们不仅仅会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加强对学校的教育监督,同时还会带动网民集体,促进他们对教育的理解、支持,并长期关注教育发展与变化。这样,作为一名学校的领导者,还会担心积极的教育效应、良好的教育口碑不会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听中么?

所以,培育优秀的教育网民,应该从端正对待网民的态度开始。凡是人民群众特别关注的教育事件,都应被学校领导干部视为大事,而格外谨慎。以避免触发“口水大战”。对于校园建设、师资配备等重大问题,或许学校不能一下子解决。但我们也要让网民看到我们在努力,哪怕只是真诚地解释。也能让群众看出一种态度,一点希望,从而收获一份尊重,减少一点怨气,增添一点和谐。而对明显的涉及学生及家长利益的诸多日常问题,学校管理者不能视而不见,不能绕着矛盾走,推诿敷衍,听之任之。一次,网民反映我校存在着教师业余收费补课的问题,并言之凿凿:

我的孩子在李老师班上,没有参加他的课外辅导班。课堂上。他从不提我孩子回答问题。据孩子说,经常被提问的学生都是课后到他那儿参加辅导的。我们夫妻双下岗……

这位网民指责学校个别教师不提问、边缘化、漠视未补课学生的行为,引起了我的重视。我们首先在学校公开了学校师德建设上的“八不准”,对课后组织学生参加“有偿补课”的老师进行诫勉谈话。纠正其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同时,进行周日薄弱学科补课,学生申报,由年级组出面组织,费用由学校承担。我们在解决了网民所反映问题的基础上,在校园论坛上公布了相关

的处理意见和改正措施。网民们先是寂静无声地观望,继而群起跟帖,盛赞学校尊重家长的意见,积极为家长排忧解难。而对于这类网民的帖子,如果领导干部不重视,不能及时参与、回复,那么,就会形成网民“事件”,一所老学校也难免会面临“忧愁风雨”。一夜之间“淹没”在网民的口水之中。所以,任何时候,学校领导都要把维护群众正当教育权益、正当教育参与权利的旗帜高高举起,不能让网民的怨气形成危险的“堰塞湖”。这也正是培育优秀教育网民最好的渠道。

三、主动参与,让教育教学空间更加透明

最好的教育是教育过程与管理透明的教育。我们可以设想,家长、学校和社会彼此之间非常透明,没有什么沟通与交流上的障碍。这样的学校将是一个怎样的境界?而网络的出现,为这种“透明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因此。学校管理应该重视与之相关的网络语境,并为建立良好开放的、自由民主的网络语境而努力。

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也必须主动“触网”,增强对网上相关情况的了解研究和反应能力,才能适应民意,进而规范和引导民意,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主导网上教育舆论方向。为此。我们就要主动“发帖”,善于“跟帖”。

首先,要未雨绸缪,多发“宣传帖”。如果学校处处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始终把学生的、教师的、家长的、社会的利益放在心中,为他们说话,网络就会成为自觉保护它的军团。这意味着对于学校来说,重视形象宣传。建设舆论阵地,做事情尽可能“雁过留声”是很有必要的。既然民主管理学校已为大势所趋,那么学校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悉可在网上说明它的目的、意义、实施办法、预期结果等等,以求得公众对“我们学校”的同体体认。我市的一所学校经常组织校外教育活动(这在安全教育被重视得异乎寻常的今天是很可贵的),学生家长非常支持。为什么呢?学校在网上口碑一直很好,什么事情他们都习惯于听取网上的意见。而且,他们每一次外出活动都有详细的计划,每一个细节都有具体明确的责任人,还有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网络民意是富于感性的,网民们看到学校这么真诚、认真,个个都举起了绿灯。而学校一次次秩序井然、效果良好的活动组织,又奠定了自身与网络民意之间良性互动的基础。

其次,要科学决策,勤发“问计帖”。学校教育教学成为网民热议的焦点,根源在于学校的科学决策与科学管理上出现了问题。网络背景下,立足学校行政,我们应该尽力规避“不良信息”,即“不良现象信息”――网上负面帖子的出现,不是信息者存在问题,而是学校教育工作本身存在问题。因此,学校行政人员要不断提升科学决策与管理的素养,一切工作要树立互相服务、互相帮助的思想,尊重师生的个性,本着商量着办事、民主决策的原则;同时尊重规律,依法治教,依法治班。依法治校。守住了这些符合公民社会要求的、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念,我们就会坦然面对目光如炬的网民。“身正不怕影子斜”,首先要正“形”,其次才有可能正“影”。一所学校被网民发帖指责,称其存在学生因午间聚宴喝酒,举止粗俗且上课迟到的现象。学校管理人员矢口否认,百般辩述,结果导致网上沸沸扬扬,群情如潮――网民们不仅把学校管理不力所导致的一桩桩事件都翻了出来,而且断言学校如此态度发展前景堪忧。时值考试、招生季节,这一件偶发的网络事件竟致使学校招生工作受到了很大影响,几近举步维艰。所以,科学决策,实施科学管理,听取网民意见是重要的和必要的。如果这所学校做到了,怎么会出现不文明的现象?怎么会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因此,新课堂背景下,我们还要跟上网络治校的新形势,利用好网络,有效地发帖、跟帖,依靠“民意”,问计于“民意”,这是和谐社区关系、为学校注入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发挥校园辐射影响的重要渠道。网络民意能打“死”周老虎,能让“范跑跑”低头,学校工作一旦存在问题,如何能扛得起这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网络“暴力”?我们惟一可以做的,就是“没有问题发好帖,出了问题跟好帖”。

第5篇:走进新时代范文

摈弃弱势广播观念

只有弱势的观念,没有弱势的广播。尽管目前有很多人甚至是相当部分的广播电台管理者都认为,在媒体类型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广播已经退步成为了弱势媒体,但笔者仍然要强调“广播非弱势”这样一个观点,并就如何摈弃弱势广播观念提出几点意见。

一是要深刻理解广播的传播优势。媒介总是以叠加的方式向前发展的,新的媒介的出现并不代表旧媒介的消亡。其中的原因,无外乎不同媒介各有其为其他媒体类型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而广播的优势是独特而明显的:在新闻事件发生后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新闻报道,有着先天的时效性优势;以声音唯一的传播符号呈现,对于日渐庞大的汽车收听人群和老年听众群体来说,无疑是最佳的媒体选择,展现了其移动、伴随性传播优势。当然,广播还具有收听的便捷性的优势,成为重大灾害性突发事件中最有效的传播工具;广播的声音传播感染力强,是音乐这一艺术的最佳呈现手段,等等。对于这些传播优势的深刻理解,无疑可以增强我们对广播的信心,更好地发挥广播的内在潜能。

二是要准确预测广播的受众扩张。众所周知,每一次新兴媒体的出现,都会分流掉一部分原来媒体的受众。当初,广播的出现,分流掉了相当部分的报纸受众;而电视的出现,又分流掉广播的相当部分受众;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又进一步分流掉了广播的部分受众。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电视的普及对于广播受众的分流体现得尤为明显,其突出表现就是家庭中收音机开机率的下降、市场中收音机的销售量的下降等。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特别是在新世纪以来,广播的受众群体有着逐渐回升的发展趋势: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特别是私家汽车的数量正在快速攀升;另一方面,截至2011年底,仅我国大陆就有1.23亿65岁及以上老人,约占总人口的9.1%,预计15年后我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上升到14%,进入“老龄社会”。汽车驾驶人和老人作为广播收听的主流人群,其增长态势,无疑将会推动广播听众的急剧扩张。

三是要充分认识广播的运营优势。低成本是广播运营的主要优势。对于一家电台、一个频率,除了建台时的基础设施、技术设备投入和日常运营的技术设备更新和宣传推广投入之外,主要就是人员的投入。对于国内众多广播电台而言,一个频率的投入一般都在四五十人左右,有的只有十人左右甚至更少,而就是这样只有几十个人的频率,每年却能创造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经济收入,利润率远远超出了其他类型的媒体。有的广播电台一个主持人就能独立运营一档广播节目,广播的运营优势由此可见一斑。除了投入的低成本之外,广告的低成本也是广播运营的重要优势之一。广播广告的千人成本往往低于其他媒体类型,因而使得广播广告具有价格优势,能够有效吸引相关客户群体。

四是要乐观判断广播的经济增长。广播的经济增长,既得益于广播自身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又得益于行业本身的发展前景,更得益于外部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从广播自身运营管理水平去预测广播的经济增长有一定难度,但是可以从行业发展前景和外部经济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去预测广播的经济增长前景。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在本世纪前5年,我国广播广告年平均增幅31.40%,高于整体广告、报纸、电视、杂志的平均年增长幅度。尽管近年来广播广告的增幅时有涨跌,但据昌荣传播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上半年,广播广告增幅仍然以同比13.5%的增幅继续领跑传统媒体。相信随着广播移动收听人群和老年收听人群数量的持续上升,广播广告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显现,广播广告的增幅仍然在未来较长时间领跑传统媒体。另一方面,近一二十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随着“转方式、调结构”的科学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朝着更加注重质量的方向发展,相信这样的势头仍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得以维持,也必将为广播的经济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

树立生态广播观念

生态,既是指生物的生存状态,又含有“健康的”“美好的”“和谐的”等修饰意义。因此,所谓生态广播,就是指健康的广播、美好的广播、和谐的广播。生态广播有时又被称之为“绿色广播”。生态广播概念的提出,不仅是要解决长期困扰电台发展的虚假医疗广告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广播如何在新媒体类型层出不穷的时代的正确角色定位问题,因为广播从业人员队伍素质问题所带来的节目低俗化等问题。树立生态广播观念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

一是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坚决摒弃虚假医疗广告的播出。一直以来,迫于生存的压力和认识的不足,不少广播电台开通了大量传递虚假医疗信息的医疗专题节目、医疗热线节目,引起了听众的极大不满和大量投诉,也严重损害了广播的公信力。广播从业者们必须认识到,医疗节目本身是广播通过自身特殊的传播方式向公众传递有用医疗信息,进而起到服务大众身心健康的公益节目,是提升听众对广播认可度、依赖度,成就广播公信力与权威性的有力工具。对于已经实现“绿色播出”的全国广播电台、广播频率来说,要坚决守住不播出虚假医疗节目的关口,把住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对于地方广播电台特别是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的广播电台、广播频率来说,一方面要积极争取适当的政府财政补贴,另一方面要坚决杜绝虚假医疗广告的播出,以干净的电波有效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自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维护自己的发展空间。

二是要树立差异化发展理念,全力挖掘广播声音符号传播优势。当前,新的传媒类型层出不穷,不断挤压广播的发展空间。但是,传媒发展的事实一再告诉我们,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无法完全取代旧的媒体,反而能够实现相互之间的互补、共荣共生。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广播需要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以差异化的发展理念,实现广播的不可替代性。广播从业者们要充分认识到广播既有在固定接收状态下的不足,又有着在移动状态下、在重大突发事件状态下、在特殊受众群体中的先天性传播优势,而这恰恰成为了广播的生存与优势发挥的空间。只要在这个空间中对自身优势进行有效发挥,就能以差异化的策划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三是要树立主流化发展理念,努力传播健康积极广播节目内容。广播是一种个性化媒体,不需要电视那样的团队作战,少数几个人,有时候甚至一个人就能实现从节目策划到主持播出的完整流程。这也造成了因节目运营者特别是主持人精力有限或素质不够而带来的节目低俗化问题。因此,广播管理者要起到把关者的作用,要选择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的人才担任节目主持人,同时从节目策划方案环节进行把关。而广播节目主持人也要特别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以对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把好自己的语言关,以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语言,去赢得节目的成功。

强化效益广播观念

当前,效益广播的观念并非没有。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广播广告的恢复和广播“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的确立,广播效益的观念不断得到强化。但是,这种效益观念在理论上往往过于强调广播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因此,必须倡导更全面、完整的效益观念,以推动广播更好更快的发展。笔者以为树立效益广播的观念,就是要树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广播整体效益观念。换言之,即是要树立“始终坚持把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观念。

社会效益是广播所有效益的根本条件,只有具备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才能为广播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进而实现广播的整体效益。中国之声之所以能够在近年来取得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其“责任至上”的担当。全国交通广播之所以能够持续火热,离不开其强烈的为车主服务的理念。因此,广播从业人员必须将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作为开办广播的第一原则。

经济效益是广播整体效益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广播要尽可能地去获取应得的经济效益。这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和传媒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广播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树立广播的经济效益观念,一方面要在广播经营过程中充分挖掘广播的市场潜力,特别是要进一步创新完善广播广告制,增强广播广告的创收能力。要在广播广告之外,进一步加强对广播内容产业、广播衍生产业、广播新媒体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开发力度;另一方面要在管理上狠下工夫,要在广播管理的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探索,进一步激活广播从业者的活力;此外,广播管理工作还要在成本控制、战略规划、频道与节目定位等方面进一步创新,以争取最大程度的广播经济效益。

树立效益广播的观念,需要在过去已有的经济效益观念和社会效益观念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两者相统一的广播整体效益观念,不断在广播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过程中寻找新的均衡点,进而实现广播的不断升级发展。

转变广播人才观念

转变广播的人才观念,就是要转变传统的重宣传人才轻经营、技术人才,重人才引进轻人才培养,重个人自我发展轻体制环境建设,重经济激励轻文化建设等落后观念,从而真正建立起一个体制健全、充满活力的广播人才队伍。

转变广播人才观念,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现代广播人才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广播人才管理体制,要在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人才管理体制。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意义,根据广播电台事业产业发展的需要,思考近期及中长期人才需求和发展规划;转变过去通过以面向社会为主、高校招聘为辅的人才选拔观念,树立将人才选拔的触角向高校延伸的观念,通过联合高校招聘学生、培养学生等方式提升所招聘人才的专业化水平;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广播从业队伍中人才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进一步加大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力度,特别是要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其他专业素质的培养。同时,要建立起广播电台内部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内部人才的合理流动。此外,要根据采编播等核心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等不同人才类型的特点,建立起公平、合理的人才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确保充分激活整个人才队伍的活力。此外,还应改变当前广播电台内部人力资源主管部门有名无实的现状和陈旧的运营模式,充分发挥人力、党委、工会等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整合作用。

转变广播人才观念,要围绕广播核心人才构建完善“明星”体系。记者、编辑、主持人、评论员、制作人(监制)是广播人才队伍中的核心人才,是影响广播节目质量,进而影响广播发展的关键。广播核心人才队伍的建设不能仅从薪资待遇上进行考虑,还应当将核心人才的事业发展与广播电台的需要结合起来,而构建完善的“明星”体系则是实现两者结合的有效途径。为此,广播电台一方面要加强内部核心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并对其进行完善的“明星化”包装;另一方面要重视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招揽的办法,确保核心人才队伍“明星”体系的类别完整性和数量完整性。此外,还必须为核心人才“明星”队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环境,确保“明星”效应的充分挖掘。

转变广播人才观念,要强化团队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团队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团队或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不少管理学实证研究表明,在一个好的团队文化或企业文化氛围中,其成员往往具有较高的组织认同,并能够朝着共同的组织目标凝聚意志,有效克服前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进而取得比没有组织文化或组织文化建设得一般的组织更好的绩效。虽然广播内容的生产具有极强的个体性、个性化特点,但仍然离不开团队的协助与互助,离不开对一个节目团队、频率团队或公司团队的认同。因此,广播人才建设必须将团队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第6篇:走进新时代范文

90后,做为承载着社会希望的年轻一代,自然也承受着社会关注的目光,往往成为话题的焦点。随着网络时代排山倒海一般的来到每个人面前,各种门,各种自拍,各种新创词汇频频出现。我们惊奇的发现,90后成为了时代新的主角,并且一夜之间被社会学家们打上了“非主流”、“脑残一代”、“没有责任感”,等等负面的标签。这种负面认知的形成,首先要归咎于时代的冲突。

历史总是以螺旋的方式前进,所以我们总能看到某些“镜头重演”。大约10年前,我们也看到过类似的情境,社会学家们痛心疾首,高呼“小皇帝们”是“垮掉的一代”。只不过,那时候的主角是“80后”。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标准在变,过去我们称之为“代沟”。而现在,当差异越来越大时,就演变成为了时代的冲突。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城市面貌和人民生活水平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和信息水平,让每代人的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每代人的生活环境、物质条件、沟通方式都不再一样;每代人对金钱的看法,对工作的看法,对爱情的看法,都已发生巨变。于是,当前几代人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80后、90后时,冲突产生了。

虽然以上说法有些玩笑的成份,但不可否认的是, 时代的变化真正造成了每一代人之间巨大的认知差异。并且,只要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每代人的生活环境就会不断变化,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每代人都有各自的标准。所以,想要看清90后,我们必须放下自己的标准,真正做到融入90后,理解90后,才能真正懂得90后。

不管是从研究报告,还是从我们看到的另一些事实中,我们都发现90后并不是“脑残一代”。

通过CMI 校园营销研究院的大量调研,我们发现90后的‘非主流’是被夸大了的,许多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也让大家对他们产生了很多偏见。其实,90后大学生主流居多,他们能够用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外界。

抛开时代差异造成的立场冲突和观念冲突,90后的“非主流”现象更多还是来源于他们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都离不开他们所成长的时代。

从1990年到现在的20年,正是中国人变化最大的20年。经济状况,物质条件在变化,而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更是产生了巨大变化。

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发展特长,实现梦想;

从追怀先烈、学习模范转向追逐明星、崇拜偶像;

从全民奔小康,到“一切向钱看”,再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从接触人性束缚,到性开放,再到变性人、同性恋的公开化;

从信息闭塞,到手机、网络、APP、微博、微信的普及;

……

90后,

冲突的一代

20年来,中国人的思想解放和信息爆炸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变化巨大、前后冲突的20年,这就是90后成长的20年。一个充满冲突的时代,造就了90后,冲突的一代。

让我们简单的看看90后身上展现的几个重要冲突,了解他们的行为特征。

冲突一:网络与现实的冲突

他们生长在科技发达的网络时代,一方面通过网络尽情的表现自我,另一方面又在现实世界中感觉空虚寂寞。

90后是握着鼠标长大的一代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对网络有着特殊的情感,长久的接触使用必然会产生心理和情感上的依赖。

武汉的王同学为了表达对姐姐的想念,便把姐姐的照片制成视频相册上传到优酷网上,来纪念一下;北京的姜同学则会通过网络日志宣泄情感:一般都是自己不好受了,发泄一下,别人也看不见。可见,互联网已经成为90后表达自我生活情感的途径。

他们会在网络上尽情的展现自我,而转眼却在现实中沉默寡言;他们会在网络中有上百个密切交流的网友,却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知心朋友。

不仅是中学生,就连已经步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也会觉得在现实中和同学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据智联招聘90后群体调查:来自成都的一位同学感慨道:前不久,参加学校社团组织的同学聚会。十几个人坐到一起,很有看相的一盘菜刚端上来,其中一个人拍照、上传到微博,然后几乎所有的人都拿出手机,开始在微博上转发、评论。本来应该热热闹闹的饭局,变成了大家都低头看着手机不停傻笑,太不可思议了。

互联网这个虚拟、高包容性的世界,是90后表现自我和宣泄情感的渠道,网络成了他们的“精神家园”。

解决之道:在品牌营销中不能再仅仅依靠传统媒体的力量去影响这群与网络共同发展的人,而是必须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去和他们建立联系。并且,网络不仅仅是媒体,更是他们生活的方式,是走进他们生活的最佳平台。

冲突二:偶像与自我的冲突

他们生长在思想解放的时代,一方面缺乏信仰,缺少精神偶像,另一方面又希望通过偶像展现自我。

90后这一代人有自己的思想,眼界更加开阔,但以自我为核心,拒绝被偶像代表是他们最大的共性。90后这个群体也有各种各样的人,如果单单只是把90后安在某一个人身上我觉得不算很恰当,因为他是一个群体,然后这个群体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

偶像对于90后而言,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模仿对象。只要是某些闪光点、言论同自身的价值观、理想有着重合,那么这个人就会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偶像。此外,90后大学生对偶像也有着较为积极和理性的认识。

关于偶像问题,网上有位同学这样描述:偶像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就是说你崇拜的人肯定会促使你,激励你成为他这样的人物,虽然不一定要成为这一类的人,至少他作为你心目中的英雄或者是偶像,他所做的事情或者是他具有的品质,你肯定会在将来的行动中努力地向他靠拢。而有个网友则表示:对于那些偶像和一些公众人物,我认为没有真能够打动我的,很难说他就是我的偶像,但如果我觉得他比较能说真话,我就欣赏他。

在90后的眼中,偶像不必有高贵的出身,不必有体面的职业,不必是公认的成功人士,只要身上有与他们价值观相同的闪光点,就可以成为90后的偶像,在多元的背后,其实是对个性的极度尊崇。

解决之道:品牌很难再通过一两个传统的明星人物将他们一网打尽,也许创造一个属于他们的文化圈,打上个人标签或潮流符号,比找个偶像来号召,会更符合90后的口味。

冲突三:创新与矛盾思维的合理共存

90后理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存,90后更有目的性而非所谓的“功利性”,90后是自我的一代但非颠覆的一代,90后追逐的并不全是流行事物,90后不需80后“管理”也不需70后“恐惧”,90后需要的只是被了解。除了时尚、靓丽、有个性、敢言,90后还比任何一代人都更加从容、自信。当笔者找不到更合适的词去描述他们的“个性”时,90后告诉笔者,我们就是个性,每个人都不一样才叫真正的个性。90后是很有创意的一代!他们不拒绝主流文化,大多数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喜欢与朋友共同完成一件事!

当然90后会做一些出其不意的事。他们一位19岁的芝加哥年轻创业者在参加AOL的K12创业孵化项目后,仍然继续在该公司“潜伏”长达两个月之久,免费享受食品、饮料、健身,以及各种办公设施。这位有才的青年名叫埃里克?西蒙斯,他第一个月只花了30美元。在笔者看来,这应该算是90后的经典行为!独立、个性、有创意。

冲突四:敢于挑战权威 ,却无视他人质疑

他们活跃在这个“权威失信”的时代,他们对各行业所谓的“专家”嗤之以鼻,但同时也不愿接受来自别人的质疑和猜忌。

90后是open的一代,他们接收信息的来源是多元化的,这造成了他们绝不盲从所谓的“专家意见”,也绝不轻信别人的指导,因而90后敢于挑战权威,直言不讳的评论时事。

“武汉杨同学在通过网络关注时政新闻、社会热点问题的情况就十分具有代表性:‘我从来不看电视新闻,我关注时事主要是看原报道,就是一开始的消息源,我不会只看论坛的转帖,就发表评论,我一定要找到消息源,找权威网站看他到底说没有说。’”——摘自CMI校园营销调查

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接受别人对他们的评论,面对质疑时,往往会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漠然心理。但他们却更加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对不同的观念和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包容,而且他们的个性显得率真与直白,比如有次上课学生问笔者用不用微信,笔者说不用。90后孩子们的眼神俨然在诉说着什么,笔者就自己说出来吧:“我OUT了不是。”

解决之道:品牌不应该再以“专家”的身份和态度去与90后沟通,他们不喜欢“被指导”,更不喜欢严肃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而更喜欢以有趣的方式去自己找到答案和真相。因此,品牌营销必须基于“产品或品牌事实”,不能“纯概念化”甚至欺骗他们,否则企业随时都有可能“被曝光”,成为危机事件。这对于推动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是有利的。

冲突五:乐于社交却总感觉孤独

他们崛起在这个“娱乐”时代,他们喜欢各种社交活动,但却总是感慨自己的孤独。

无论是虚拟的网络,还是真实的PARTY,都是90后的社交平台。娱乐的天性让他们很容易结交新的朋友,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亲密关系”,但也可能转眼就相忘于江湖。

乐于交流,但方式和渠道却以博客和微博为主,90后公开的日记本。CMI校园研究院对大学生的研究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撰写网络日志主要是为了发表感想(82.2%)、记录经历(50.5%)和发泄情绪(37.2%),而发微博的目的一般是发表感想(77.6%)、直播自己的某种经历(33.0%)和发泄情绪(32.4%)。由此可见,网络日志和微博就是90后大学生记录生活点滴以及释放自己情感的公开网络日记本。

“调查显示,在90后最喜欢浏览的网站中,社交网站(29.5%)排在第三位,仅次于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在社交网站上,90后最常做的是‘发发状态’(31.3%)和‘在线聊天’(30%)。38.6%的90后称,自己在网络上有5-10个朋友;超过一半的90后经常参加网上组织的活动。”——摘自90后群体价值观和消费行为的研究报告

他们可能在网络上拥有数百、上千个好友,每天穿梭于各种活动之间,但依然觉得心灵中很孤单。

对于网友整体而言,90后对其持慎重态度,网友即网友,演变为现实朋友有一定难度。

解决之道:品牌必须要建立平台和机制,通过持续的沟通来与他们建立长期关系。短期接触点式的营销也许会受到90后的欢迎,但很可能转眼就被忘记。品牌与90后的关系,不能是“”的关系,而是必须通过互动、体验,进而产生粘性。因为在一个“被碎片化”社会里,只有占据他们的时间越多,产生的品牌效应和产品销售的可能性才会越高。

冲突六:个性张扬却又拒绝乱贴标签

90后的个性,是每一个人的个性,而不是群体中个别人的个性。90后认同自己的个性,在一次小规模的90后大学生自我剖析的调查中,他们给出的5个关键词是“独立”、“创新”、“自主”、“叛逆”和“控制力差”,其中“创新”和“叛逆”超过一半的认同,“独立”则超过75%的认同。90后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是个性的,同时也是理性的,可以称为理性的个性。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笔者在大学任教十多年,一直有一个习惯,在课上时常即兴拿不同饮料品牌举例,因为学生的课桌上往往摆着五花八门的各种品牌的瓶装水和饮料,笔者自己也习惯性地课前在学校小卖部里买一瓶哇哈哈或农夫山泉。可这两年发现使用水杯的同学越来越多,品牌水饮品在课桌上几乎难寻。问其原因:省钱、健康,还有一样不乏个性!果然,个性化水杯卖得越来越好。笔者为了与90后接轨,也悄悄地准备了两个漂亮的保温杯。

90后大学生不喜欢低年级学生叫自己姐姐或哥哥,说,应该叫学姐或学长。问其原因,答,姐姐代表我比他老,学姐表示我比他有学问。这就是90后!他们也不喜欢“师兄师姐”的传统叫法,认为叫起来别扭,而且有种武林某派的辈分感觉。

90后的最大特征就是反感社会随意加在90后身上的标签。极个别90后的行为成为广泛的定义,这对90后显然是极不公平的。因为笔者研究90后,在微博上常有关注90后的话题,其中有一条是这样描述90后的:“90后生活写照:KISS公开化,消费白领化,上课梦境化,逃课普遍化,打扮妖艳化,男生痴呆化,寝室网吧化,恋爱闪电化,网聊化,补考专业化!”对于此类毫无依据的以偏概全,社会一向反对, 90后的反驳是这样的,“对于如此无聊又无趣的人表示不屑与其争论!!”这就是我所知道的90后——不愿被乱贴标签!90后不屑与这种以偏概全的说法争辩。他们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身的价值,他们大多都有良好的公民意识,他们走上社会绝对不会输于以往的任何一代。

潘石屹在微博里说起陈文茜把这一代学生称为失落的一代,而他的观点相反,这一代是希望的一代。他的理由是“社会环境越来越透明。这一代掌握的知识远远胜过他们的先辈们。难道知识不正是希望所在?知识不正是个人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吗?”道理是说得通的,但显得苍白无力。朱强愤愤然地表达“哪有这么简单的标签啊?单向度的人?过于简单化的归纳,只是一种幼稚的游戏!”笔者的观点是,对于90后,无论贴怎样的标签,都显得弱爆了!在90后不屑争辩时,无论说他们是失落的一代,还是希望的一代,他们听了都会笑出声来的。这种标签,真的是不能再随便乱贴了。而对于营销传播,标签营销就更加要不得!

读懂90后,

企业持续经营方有根

对于品牌营销来说,必须要认真思考和研究这些表象冲突背后的原因,从而理解90后的特质与内心世界,并由此寻找正确的与90后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拥有90后,成功占领市场。

我们与90后,共同生活在一个数字生活空间。同为数字生活者,他们是土生土长,我们则是半路出发。我们作为数字移民,在传统大众传播的积悉下,难以抛弃受众的宿命,是“被传播”的一代又一代。直到现在,我们大多数人依然习惯坐在电视机前坐等自己喜欢的节目,并在节目间隙的广告时间自然地逃离。而90后,从出生便带着不“被传播”的数字生活者和传播者的天然血统。当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关注90后的时候,对于这个族群的了解,却依然处于初级阶段。研究表明,90后人群呈现丰富的多样性,很难将其作为单一的目标消费者来进行有效的营销传播。李宁的“90后李宁”传播战役的全面失利,不仅表明将品牌的消费人群定义为90后是一个太为宽泛的定位,同时也提醒营销传播者必须关注90后的真正需求,深入地了解90后,才能客观地洞察90后,以此制定出更切合90后人群的有效营销传播策略。

有人认为90后在精神上没有信仰,因此就容易在物质上产生信仰,所以会热衷于品牌。我们的研究表明,90后的品牌观是喜欢但不追捧。对于面向青年消费群体的产品及品牌,互联网无疑是最好的沟通渠道,成本低、互动好、易传播,最主要的是他们每天都在互联网上,其他地方根本找不到他们。90后愿意与品牌对话、沟通和分享。他们会在SNS上加入喜欢品牌的主页,会在微博上追逐品牌成为粉丝。尽管90后钟爱诸如雀巢等一线品牌,但是当像有趣的产品如“囧鞋”问世后一样受到他们热烈追捧,在90后中二三线品牌的机会更加巨大。

1.难以“被传播”的一代

“被”这个字在新时代已经被赋予新的含义。“被就业”、“被开心”、“被自愿”、“被非主流”等等。“被××”表示在不太知情或被动的状态下,无可奈何地被推向某种状态或处境,被称为“被式语言”或“被式句”。“被××”通常体现弱势的一方,“被”后面代表着一定的承受。大众传播时代,消费者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只能被动接收各种传播信息,是典型的“被传播”。作为消费主体,角色在数字传播时代彻底改变,即从信息接收者到信息传播者和数字生活者的变化,本质上带来的是大众传播模式的颠覆性改变,消费者既是信息接收者又是信息传播者的双重角色。90后更是以其天生的主动寻找自己所需的信息,积极传播自己认同的品牌为特征,扬弃了大众媒体的单向度传播。

不“被传播”体现90后媒体消费的主体性原则,也是主动传播的一部分,但不完全等同。90后接受传播有着自己的选择,不是不想被传播,而是不“被传播”,是对传播有自己的判断和取舍。不“被传播”不是拒绝接收传播信息,而是接受传播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不“被传播”可以体现有所取舍和选择,正是表达出了90后这一代互联网原住民接触媒体的成熟度。90后是不“被传播”的一代,他们主动在网上寻找自己的所需信息,接收有效信息的同时,他们自己也是互联网上积极传播和分享的信息传播者。

与此同时,90后的宅性、过于依赖网络和现代数字技术的群体特质又给我们提供针对这个群体定向传播的便利渠道。

互联网成功造就了“宅”,宅是数字生活空间里生活者的共性,因为90后是数字生活空间的典型生还者,宅,必需的。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90后自身还是非90后都同意“宅”作为90后的一个标签。而互联网是造成宅的首要原因。90后是伴随着电脑、手机长大的“网生代”,媒介环境的改变弱化了他们的社交能力。无论是在家庭环境还是社会大环境中,90后均养成了通过网络交流的习惯,逐步变成不愿乃至不能接受面对面的交流。

同时90还是移动的一代,当我们还犹豫要不要换3G的时候,移动互联已经是90后“必需的”了。CMI校园营销研究院研究表明,超过70%的90后大学生在初中时开始接触网络,其中43%的人活跃网龄在3年以上,与中国总体网民相比,90后大学生手机上网比例高出近20%,手机如今已经成为上网比例最高的平台与载体。

2.天生的自信塑造喜欢为主的品牌价值观

有一条微博:有一个卖创意手机外壳的小店上贴了一张海报,文案亮了:“骚是一种勇气!贱是一种自信!”他们是为了推销其背面刻着骚和贱的手机壳,据称卖得还很火,主要是90后受众,因为他们是很具有自嘲精神!让人回味无穷啊!你理解吗?拥有自嘲的幽默感是自信的表现。90后的自信,来自他们没有被殖民过的思想。90后表示,“才是勇气,犯贱才是自信。”

CMI校园营销研究院在研究大学生常用的食品饮料、护肤品和化妆品排名前十的品牌时,发现90后大学生常用的食品品牌有较高的集中度,说明90后大学生对食品饮料品牌较为看重。但对于服装,他们表示“衣服我就看喜欢就行”。这句话其实透出的是90后的群体自信。然而,如何将90后内在的激情和自信调动起来,参与其中,是新环境下营销传播成败之关键。一句话,让90后喜欢并非易事。

3.不太关心价格却又精打细算

他们生长在经济起飞时代,物质条件丰富,一方面不在乎金钱,另一方面又擅于精打细算。他们在购买商品时最重要的考虑往往不是价格,而是品牌。

“在问卷调查中,‘我认为名牌的商品品质比较好’这种说法获得的同意率为55.3%。由此可见,名牌商品的品质感在市场中有一定的认可度。成都的陈同学表示:‘品牌就是有一个保障,就是说要质量过得了关,就是进入市场的一个机会,所以买东西还是应该买品牌。’” ——摘自CMI校园营销调查

他们从小就知道品牌,但却不盲从于品牌。相对产品功能,他们更关注品牌是否能够符合他们的价值观与个性。在消费上他们强调自我的重要性,“我”是最优先考虑的因素:我想要、我喜欢、适合我。此外,如果是自己非常喜欢和中意的产品,他们就不是很在意价格。

面对着旺盛的消费需求,未获得经济上独立的90后们,消费欲望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约束。量入为出便成为了现今大部分90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方式。同时,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造就了90后“买对不买贵”的消费理念。

“调查发现,相比于80后,70%的90后认为价格与品质并重,他们花钱更谨慎,消费趋于合理。90后并不是人们印象中只会认大牌、追时尚的‘消费动物’,而是精明实在的‘经济人’。”——摘自90后群体价值观和消费行为的研究报告

90后成长在一个充满各种消费诱惑的商业社会。然而,一贯很有想法的90后在大多数消费情境中,都表现得颇为理智,在诱惑面前仍然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解决之道:品牌不能够再仅仅通过“功能宣传”或者“优惠促销”来征服他们的心,而必须真正找到符合他们价值观的“情感点”,建立“价值共鸣”,以及提供相应的品牌“性价比”,而不仅仅是“价廉物美”。

第7篇:走进新时代范文

大画幅摄影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是摄影基础中的基础,你一旦使用了大画幅相机,就需要抛弃以前用35毫米或120胶卷养成的绝大部分拍摄习惯。你需要更精心地构图,甚至给对焦屏画上标尺;更严格地测光和曝光,保证每一张底片的色彩和细节的表现;更规范和严谨的操作流程,确保不出现人为的失误而留下遗憾。所有这一切都必须付出代价,你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更多的体力,还要牺牲中小片幅相机的灵活性。你必须提前计划,进行构图、对焦、测光,观察光线的变化,光影的效果,计算好光圈和快门的比例关系,甚至考虑自然环境,包括风、雨或大地的颤动等因素对相机的影响,然后调整好镜头的光圈和曝光速度,安好快门线和胶片片盒,最后需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最佳的曝光时机和光线。切记,此时相机不能有任何移动,因为此时你已经不能从相机里看到需要拍摄的画面了。但这一切的付出都很值得,当你背负着沉重的器材长途跋涉后,当你零距离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后,当你付出了昂贵的胶片和冲洗费用后,在一个悠闲的下午,看着从冲洗店刚刚取回的一沓胶片,回味着拍摄过程中的艰辛和欢乐,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浸透着你的心血和汗水,也许有一些不尽完美的照片,这里色彩饱和度不够,那里因风造成了轻微的晃动,但这些细微之处掩盖不了大画幅底片带来的极其丰富的细节表现力和细腻的颗粒,气势宏大的画面会让你从心底感觉到震撼,令你心驰神往,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这都是让你放弃中小画幅相机而选择大画幅相机的理由,但有人会问,在数码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这种大型的皮腔式相机还能继续存在下去吗?答案是肯定的,大画幅相机不但不会被淘汰,可以预计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发展。因为大画幅相机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的摄影系统,简单是由于它的成像原理简单并且无懈可击,透镜加皮腔加对焦屏和胶片就构成了它的全部,而且简单的机构最保险,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技术问题。复杂也是由于简单的成像原理造成的,正因为大画幅相机省略了中小型相机的棱镜和反光板等复杂的机构,才使得它在拍摄时拥有了更大的扩展空间,你可以尽情地自由控制手中的相机,通过柔软的皮腔,调节所需要的影像效果,变形或景深的控制在大画幅相机上变得易如反掌,这也正是其最大的魅力所在。再有,现在数码照片得来的太容易,反而不会让人珍惜,越不容易得到的东西越感觉它的珍贵是始终不变的道理,大画幅摄影正是以通过复杂操作来得到精彩的影像为自己的最终目的。而且在使用数码相机时,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得到想要的照片,这固然给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但同时摄影也从原来高高在上的艺术殿堂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照相机变成了普通的记录工具。如果想熟练地使用大画幅相机拍照,仅仅熟悉操作流程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掌握必需的摄影知识,包括测光的技巧,滤镜的使用,胶片的特性,镜头的色彩还原等等,正是这些复杂的过程,给对摄影无限热爱的人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在对大画幅摄影的探索中不断积累知识,丰富自己的内涵,修养,以至于有人说是大画幅摄影改变了他的生活和性格,使人更加成熟、稳重。

目前国内的大画幅摄影刚刚兴起,跟中国十几亿的人口比例来看,简直就像是成长中的孩子,所以国内的摄影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可做。现而今国内的情况是民用数码系列产品充斥着市场,高端单反数码相机消费火热,中片幅相机经久不衰,4×5英寸和8×10英寸甚至更大底片规格的高端产品异军突起。大画幅相机正从以前的专业商业广告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展,国内目前最大的消费群体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从135、120、数码相机升级到大画幅相机这类发烧友主要是由于不满足手中现有的中小片幅胶片相机、民用及单反数码相机的成像素质,而考虑更换大画幅相机。

2. 高级发烧友及摄影爱好者老板级的发烧友拥有充实的经济实力,同时他们有不同于专业摄影师的生活经历和价值观、世界观。他们更注重摄影的过程,大画幅繁琐的操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工作之余的休闲方式,其中有些人出道很短就身手不凡,如贺兴友、张驰等等。

第8篇:走进新时代范文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终于推出,并购重组业务也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股权分置改革还并购市场一个规范的制度基础

股权分置改革使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通过支付对价方式获得股票的流动权,营造一个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其对并购业务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为并购重组方式的确立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证监会规定的上市公司并购方式一共有三种:一是协议收购;二是要约收购;三是通过挂牌在二级市场竞价收购。长期以来,由于大量非流通股的存在,95%以上的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是以协议收购方式完成的。这种转让方式虽然特别容易操作,但也引发了内幕交易、报表重组、价格操纵等违规行为。其他两种收购方式虽然体现了市场化的公平、公正、充分竞价原则,但在我国股权分置的状况下只能是制度摆设而己,根本无法成为主流的收购方式。

2002年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颁布,推出了要约收购制度。该制度是美国等市场发育完善的国家的主流模式。但我国上市公司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同权不同价的股权结构特征导致了要约收购根本无法产生。由于股权分置情况下多数公司非流股股权比例过大而不适合举牌竞价,此类收购案例只能是凤毛麟角。

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铺开,将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同股同价的前提下,要约收购、二级市场竞价收购等市场化的收购方式才能在一个公平的、高流动性的市场平台上发挥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第二,证券市场被真正赋予“价格发现功能,并购重组行为有了统一的资产评价标准。

并购重组行为的一个关键部分是标的资产的定价问题。在股权分置时代,由于股票价格无法真实反映股权价值,并购主体无法依据股价评估标的资产优劣,并购重组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从而造成并购重组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

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把某种意义上的“特权阶级”――非流通股股东转化成商品推向市场,股价便成了衡量股权资产优劣的最直观的标准。内幕交易、寻租等现象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大大提高了并购重组效率,加快市场化进程。

然而,股权分置改革也给正在推进的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全流通市场中国有资产转让定价的问题。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保值增值,也就是说,国资转让定价的底线是不能低于净资产。而股权分置改革后,国有股权的市场价值将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真实反映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比以净资产为基础协议定价更加公平、客观。这就提高了国资管理部门的管理难度,要授权经营者通过发行和回购股票的方式平衡股价与净资产之间的差距,把国资转让的价格风险降到最低,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

第三,高流动性的股权交易使上市公司的并购扩张或股权投资退出更加便捷。

随着股改的深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将出现明显的分散趋势,并购重组的标的资产由原来的非流通股占多数转变为以流通股为主的股权结构,并购的机会自然会不断增多。收购的对价支付手段也会更加灵活。上市公司将越来越多地采用换股收购、送股、发行权证等支付方式,原有的纯现金收购股权方式将逐渐淡出,不仅节约了现金资产,还推动了证券市场的金融创新。

而欲退出股权投资的上市公司的撤股方式也相对便利得多,股东可以直接在二级市场上卖出股权,不再需要和受让方进行大量的私下接触或谈判,也简化了上报审批的程序。但是,从制度上还是会对这样的股权交易加以限制,从而保证上市公司正常运营及避免过度投机行为。比如,9月4日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中就有相关规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

股权分置改革催生券商投行新业务

并购市场形成初期,并购行为大都比较简单,不需要太多金融工具的使用,一般企业自身或者是律师的简单介入便可以完成交易。中国市场前一时期的并购便属于内部人交易,政府以及企业自身在并购中起主导作用。这样的状况下投资银行的价值难以发挥。

但在高流动的市场中,并购数量会大幅增加,对价支付方式的多样性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都会使并购过程复杂化,股权资产的专业评估、金融工具的科学运用、并购资产的账务处理以及并购过程的法律制度保障等将变得尤为重要。专业从事此类中介服务的投资银行的重要性将越发突出。`

第9篇:走进新时代范文

业内人士分析,上述两件足以影响全球液晶面板供应链市场未来格局的事件,均与目前两岸经济合作升温,大陆彩电市场火爆及市场潜力巨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两岸联手打造产业链

近日,DisplaySearch等权威市场调查机构报告称,今年大陆液晶电视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万台,明年则达到350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面板产量将上升到4800万张,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也将提升到20%左右。

另一方面,韩国知识经济部长官崔炅焕日前访华时,明确表态支持三星电子、LG显示器苏州及广州8.5代液晶面板投资计划。京东方等内陆面板企业则加快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投资步伐。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友达光电、鸿海集团(奇美电子)两大巨头之间角力的关键在于谁将“吃定”大陆市场,谁就能掌握未来市场的主导权。

该业内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大陆采购团两次赴台,给友达光电、奇美电子等液晶面板厂商带来44亿美元的真金白银。同时,两岸产业合作也在继续升温。

工信部副部长娄勤俭在日前出席“第6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技术标准论坛”时指出:大陆市场潜力巨大,两岸产业合作更加开放才能互利双赢。并表示,3G通讯标准TD-SCDMA、平板显示器、新能源和互联网电视将是两岸未来的重点合作领域。

11月25日上午在国台办新闻会上,发言人杨毅则表示:“要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步骤推进两岸协商,加强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为两岸同胞谋取更多的福祉和利益。”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相对于三星电子、LG显示器、夏普等日韩外资巨头争相在华投资液晶面板工厂而言,鸿海、友达光电、龙腾光电等台企投资大陆具有着不可比拟的地缘、情缘、血缘优势。因此,两岸携手打造液晶面板产业链,共享全球市场,前景更为辽阔。”

彩电工业步入新时代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0月份我国彩色电视机产量同比增长13.7%,达到1055.73万台;累计产量则同比增长4.2%,达到8207.93万台。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城市市场数字电视更新换代需求增加,农村市场平板电视普及加速,未来数年内我国彩电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因此,该人士表示认可DisplaySearch、iSpulli、GFK等全球权威调查机构对中国大陆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市场,并将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市场上所占的比重等预期性判断。

同时,该人士指出,恰恰由于中国大陆彩电工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刺激了城乡市场平板电视的市场需求。产业规模的提升,价格效应的凸显,加之家电下乡、以旧换新、面板产业规划等长效性政策刺激及延伸效应,中国彩电工业将迎来“自主发展、产业链完整、市场全球化”的新时代。

他表示:“不过狭隘的地域观念、技术观念、市场观念将成为部分海外企业分享中国大陆市场消费潜力‘拦路虎’。无论是两岸经济合作还是日韩在华投资,所谓的核心技术外流、潜在威胁、产业链利益分配失衡等担心均将成为多余。”

资料显示,正是在大陆彩电企业大量订单的拉动下,那些处于半停产状态的台湾面板厂商才得以盘活。另一方面,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大陆台资电子信息企业总数已超过3300家,投资总额超过360亿美元,台资企业的销售额、利润、出口额约占大陆信息产业的20%。

与此同时,日韩在华投资的电子信息企业在销售额、利润及出口额所占比例方面也相当可观。仅以韩国半导体巨头海力士为例,目前海力士中国工厂占据着该公司DRAM生产的50%,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创下了41%的历史新高;该公司前3季营业收入中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即占了半数以上。尝到排除国内异议在华投资54纳米生产线甜头的海力士半导体,更是计划进一步加大其在华工厂的投资,投建全球先进的44纳米生产线。

种种迹象表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考验的并不是单纯的企业实力,而是其对未来市场的判断及对中国大陆市场潜力的判断和投资魄力。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事实上,目前我国大力发展液晶电视面板产业链的初衷,并非打造一条完整彩电工业产业链那么简单;而是致力于构筑一个面向未来的“开放、分享、融合”型全球化产业合作机制的组成部分之一。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面板产业、光电产业、集成产业、彩电工业、计算机工业以及信息化产业,在概念上有着相应的独立性,但是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彩电工业进入新时代并非孤立,而是与其他关联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互为推动。甚至在彩电工业的绿色循环产业链方面,中日加强废旧家电再利用技术合作,两岸企业签署“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合作框架协议”以及通过立法手段吸收引进欧美日韩家电、电子工业巨头在华加大绿色投资,参与中国家电、电子工业构筑“循环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进程等,这些都将推动中国彩电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