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电自动化范文

机电自动化精选(九篇)

机电自动化

第1篇:机电自动化范文

机电自动化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1.电力调度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加强对电力系统调度控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成本,可有效地避免电力系统出现问题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现代利用自动化技术进行电力调度与传统的电力调度相比,利用计算机等自动化系统,作业人员可统观全局,有效地对电网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减少了人为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力度,增强实时性,特别是在特殊事故情况中,可及时的对事故进行控制、处理,避免了一系列的问题,保证电网系统安全、经济、正常的运行。

2.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应用,促使电力营销不断发展,电力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节省人力物力,降低了运行成本,给客户带来良好的服务。为了增强电力的灵敏度,电力营销过程中应做好决策,制定详细的方案,贯彻落实正确、全面的方针,完善电力营销运行的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全面做好营销策略,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供电系统的电力营销模式主要体现在与信息系统的全面统一上,能更好的熟悉掌握客户的需求,提高服务的水平,满足客户的要求。对作业人员进行营销业务管理决策的考核,了解作业人员的管理水平,进而可有效提高电力营销的管理。

机电自动化在办公中的应用

传统的办公自动化的发展是以数据为核心到信息交流为核心的,为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现代的办公系统运用科学知识,利用先进的技术,使得机电自动化系统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

1.为什么要以办公自动化为原则

办公自动化符合当前形势的需要,构造的企业自动化管理系统很容易得到技术的支持。企业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方针,不断开发信息系统,进而满足工作管理的需要。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加快了企业的技术发展,导致一些标准制度不符合企业的技术改革要求,在选择产品时缺乏依照标准,而办公自动化技术正好符合了技术的发展方向。企业办公自动化OA管理系统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讯技术,对信息进行快速收集、存储和使用,节约投资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2.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技能

公文的流转系统涉及的办公流程较为复杂,在开发的过程中受到多方制约。以目前所有公文流转系统的程度来看,成败与否关键在技术方面,其中涵盖了数字签名技术、传输加密、审批和身份验证技术,还包括一些电子签章与痕迹跟踪技术的有效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使用者即为客户,在选择办公软件上主要以理念先进、服务到位、功能适用、使用便捷和价格合理为标准。在此5大标准的选择过程中,将上述一些数据作为过滤器,通过多层次的比较进而得出客户满意的结果。

污水处理厂中自动化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水需求逐渐增大,以致污水排放量也在增大,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水体污染,净化水环境,我国投入大量资金,加大了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力度,对污水排放量进行强有力的控制。在现有的污水处理厂的条件下,进行自动化控制可有效的对污水进行处理,节约运行成本,为污水处理厂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网络系统、PLC模块和通用的组态软件的模式,对污水进行有效的控制。自动化系统配置和功能设计按照各工艺处理阶段的“少人值守”的原则进行,并符合下列的要求:(1)先进性:污水处理厂应引进先进的处理技术,对作业人员进行先进技术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加强技术的管理,不断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2)高可靠性:选定可靠的设备设施,对污水处理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出错;(3)灵活性:计算机网络组态灵活、维护性能好、可用性高、通讯便捷,并具有开放的通信协议;(4)实用性:自动化系统能够很好的适应工程的变化,实用性较强,便于对污水处理进行有效控制;(5)节能性:自动化系统可有效地对信息系统进行集成,收集并整理,减少人力的投入,节约运行的成本。

2.驾驶仪发出的指令

由汽车的整个操作控制部件去执行,完成这些指令需要一台可以自由使用驾驶仪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去操作执行,包括了方向盘、制动、离合器、档位、油门、点火开关、电源的开关、喇叭开关、转向灯的开关等一系列的机构控制开关的相关机动化改造。

总结语

第2篇:机电自动化范文

关键词:机电自动化;机械制造;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117

0 引言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的制造情况能够有效的体现这个国家的机械化水平,通过将机电自动化与机械制造过程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保证我国制造行业有效的发展,为我国机械制造过程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加大我国在机械制造中的投资力度,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以及专业人才,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1 机械自动化与机械制造的概述

1.1 机电自动化的简要概述

机电自动化是一们较为系统性的机电技术,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我国在机电自动化中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机电自动化以自身的存在的特点,为我国机械制造过程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社会快速更新、发展的过程中,机电自动化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1]。当前的机电自动化技术在我国主要运用在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同时很多的高职以及大专本科院校都有开设机电自动化专科课程,进一步提高我国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同时为我国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就业面。

1.2 机械制造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工程机械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从古代就是闻名世界的一大特色,首先从战争用的弓弩、战车等发展到生活所用的纺纱车等,都离不开机械制造。简单来说,机械制造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就是机械制造的发展史。机械制造广义上指的是用于工程建筑上的机械装置,主要在工程施工以及工程生产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狭义上的机械制造具体指的是从事各种动力机械、纺织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化工机械以及冶炼机械等各种机械化的设备生产部门[2]。在当代的社会中,一个国家的机械制造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个出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经济水平的体现,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装备。

1.3 我国机械制造过程的发展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大量的重型工业逐渐向轻型工业转变,同时也强化重型工业的开发设计,由于重型工业企业较少,发展的过程中竞争对手少,使得我国重型工业水平发展迅速。但是从现在的国际形式来看,我国的形势还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的机械制造水平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主要因为我国的机械制造生产设备陈旧,同时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外国技术有严重的抵制心理,装备技术水平落后,很多再国外已有的先进生产机械制造设备,我国尚不具备。在时展的今天传统观念影响逐渐淡化,我国往往花费大量的金钱向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产生严重的阻碍[3]。但是我国由于土地面积广,地大物博,劳动资源丰富,同时有着非常多的技术人员,因此我国在机械制造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加大我国在机械制造中的投资力度,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以及专业人才,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2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具体应用

2.1 机械制造过程中与机电自动化技术有效的融合

机电自动化技术和机械制造过程进行有效融合阶段,是当前人们以及机电自动化专业人员主要关注的事情,两者之间的容和主要包括技术上的检修工作。通过机电自动化技术对机械制造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进行有效结合,并能够处理机械制造过程中发生的事情[4]。在管理机械设设备的过程中,要积极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通过这样的方法找出在机械设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的隐患,然后利用机电自动化技术对存在的问题以及隐患进行检修排除,保证设备能够安全有稳定的运行,保证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能够安全的完成生产任务。

利用机电自动化技术对机械制造过程中进行检修,还能够通过技术识别的方式分析识别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故障信息,然后就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实际上存在的故障信息进行排除,达到完善机械制造过程的目的,并能够通过机电自动化技术中的计算机网络对机械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保存并进行传输,他日出现同样的事情时,能够及时解决机械制造中存在的问题。如果将机电自动化技术和机械制造有效结合的方法运用到军事是以及医疗设备上,就能够有效利用微型化技术,生产出具有体积小,运动灵活等优势的产品,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好处,同时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方便、灵活的使用。

2.2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柔性机电自动化技术应用

柔性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得来的一种新型技术。将柔性机电自动化技术运用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实现机械制造全过程自动化操作,从而使得机械工程能够进行自动化生产,很大程度上缩短机械制造的时间,并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减少人力、物力的使用,降低生产利润,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5]。同时,由于柔性机电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运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作人员使用机械的几率,从而有效的避免在进行机械制造过程中一些危险系数高的操作由工作人员来完成,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保证企业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效益。

柔性机电自动化技术首先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以及自动化技术技术,与机械制造过程进行有效的结合,很程度上保障机械制造过程的生产安全性。随着对机械制造过程中自动化操作的普及,大量的机械制造都能够自动化造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并能够有效的保证产品生产质量。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2.3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集成机电自动化技术运用

集成自动化技术指的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实现集成、精简以及优化机械制造过程。集成机电自动化主要是利用机械制造的技术功能与生产经营的集成,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集成自动化技术能够保证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的准确性,同时使用先进的技术保证机械制造过程能够有效实施。

(下转第181页)

(上接第134页)

集成机电自动化及时是一项比较新型的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指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通过精简、集成的方式保证机械制造良好运行[6]。通过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实现机械制造过程优化生产,最终让机械制造能够更快的生产,在实际的机械制造过程中,需要用到微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并使其有效的结合、集成,并且在这一体系中,可能会产生一些高新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为我国的机电自动化技术发展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同时利用集成机电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可以在传统的机械制造过程中更新柔性生产模式,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让生产工人成为活动的主体,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为主要的准则,让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统一。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机械制造过程中与机电自动化技术有效的融合、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柔性机电自动化技术应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集成机电自动化技术运用三个方面分析机电自动化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邹云波.浅谈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14(01):机电自动化2-机电自动化3.

[2]蒋海涛.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04(05):147-148.

[3]高瞻.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实际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4,17(12):141-142.

[4]李晓东.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分析[J].科枝致富向导,2014,13(06):机械制造5-机械制造6.

[5]张长红,易映强,周华忠等.浅谈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2,10(04):198-199.

第3篇:机电自动化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厂;电气;微机保护;改造

【中图分类号】TM312

1.引言

济宁某自备电厂装机容量为2x6MW, 选用两台6MW中温中压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两台35T/H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煤泥锅炉。电气主接线为6KV单母线,共分三段,并通过两台隔离变线与系统并网运行。6KVⅠ段母线上接有:1#发电机1#联络线、1#厂用变、1#炉鼓风机、煤化工;6KVⅡ段母线上接有:2#发电机 2#联络线、2#厂用变、2#炉鼓风机;6KV0段母线上接有“0#”备变。原有电气保护方式为电磁继电器型,自建厂来已投入运行十多年。存在问题有运行维护工作量大、维护成本高,继电器接点易卡死、断线,接点接触不良。线路差动保护由于电磁干扰问题在雷雨天容易误动,因此未投入运行,直接威胁线路的安全运行。并且由单个电磁继电器组成的保护系统,接线复杂,可靠性差,出现故障不容易查找,往往影响机组的经济效益与运行。考虑到微机保护已经成熟,性能可靠,维护量小等优点,该厂决定对全厂电气保护进行升级改造,选用DP3000厂站自动化系统,实现电厂的监测、控制、继电保护和运行管理等功能。

2.项目实施方案

2.1系统结构

DP3000厂站自动化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模块化思想设计,系统分成两层:厂站层和间隔层,厂站层和间隔层通过以太网联接。充分考虑系统组态的灵活性,可根据现场和用户的不同需要实现不同的厂用电管理系统模式。

2.1.2 厂站层

DP3000厂站自动化系统厂站层包括:

DPS301M计算机监控系统

DPS301M厂站自动化监控系统是DP3000厂站自动化系统中的计算机监控管理单元。具有完善的SCADA功能。采用最新操作系统WIND。WS 2000 或WIND。WS NT,标准商用数据库(ACCESS,MS SQL SERVER,SYBASE等),和面向对象的三层模型(ActiveX),组成了功能强大、人机界面智能化、开放式体系结构的监控系统,并与INTERNET技术紧密相联。可以单机或多机运行。

DPR321CM通信管理装置

DPR321CM通信管理装置是DP3000厂站自动化系统的信息交换中心,支持不同的通信介质、通信接口和通信规约,实现计算机监控系统和间隔层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与智能设备通讯接口、与远方调度的通讯接口等功能。

2.1.3间隔层

DP3000厂站自动化系统的间隔层设备按间隔分散式配置,可以直接就地分散安装,减少大量的二次电缆。各间隔层相互独立,仅通过通讯网络连接,并同厂站层通信。

2.1.4通讯网络

1) 以太网

DP3000厂站自动化系统一般采用以太网为站内通信的主干网。对于大型电厂,厂站层采用交换型集线器,将间隔层分为若干个子网,保证每个冲突域的节点数不致过多以

确保系统的响应速率。采用TCP/IP协议栈,在保证传输效率的前提下实现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兼容性。

2) CANBUS现场总线

DP3000厂站自动化系统仍然保留采用双CANBUS。可用于组成若干个子网,再经由DPR321CM的下位机模块桥接到站内主干网。或者用于与智能装置交换信息。

3)串行通信接口

DP3000厂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服务器具备多个串行通信接口,接口型式有RS485、RS232、RS422等。可用于对主站的信息传输(由DPR321CM的上位机模块实现)。或者用于与智能装置交换信息,由DPR321CM的下位机模块桥接到站内主干网。与主站、智能装置之间的通信,支持不同形式的通信规约。

2.2 系统改造方案

2.2.1发电机保护

发电机配置DPR301G型发电机保护装置

能够实现差动速断保护、比例制动式纵差保护、单元件横差保护、定子过电压保护、转子二点接地保护、复合电压(记忆式)过流保护等27项保护功能。

2.2.2主变保护

能够实现主变差动保护、主变高压侧阻抗保护、主变高压侧零序过流保护、主变高压侧非全相保护等9种保护功能。

2.2.3非电量保护及三相操作箱

DPR321P非电量保护及三相操作箱主要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非电量保护及110kV及以下断路器的操作回路。三相操作箱带压力闭锁及防跳功能。

2.2.4厂用变保护

采用DPR361T数字式厂用变压器保护装置,保护主要功能:

能够实现高压侧复合电压过流保护(2段4时限)、高压侧零序过流保护(2段)、高压侧过负荷、高压侧充电保护、高压侧低电压保护等12种保护功能。

2.2.5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

DPR301AS型自动准同期装置特点如下:

1)准确测量并显示待并双方的电压和频率。

2)在压差和频差不合格的情况下能够发出长短不同的调节脉冲,使得待并双方的电压和频率快速逼近。调频和调压功能的投入与否由软件设定值。

3)在频差和压差合格时能够不断检测相位差,提前一恒定导前时间发出合闸脉冲,在频差和压差不合格时能够对合闸回路进行闭锁。

4)能够自动破坏同频不同相的现象,加快同期并列过程。

5)能够自动检测并显示断路器的合闸时间,并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或保存。

6)可以实现远方机组和现地自动准同期。

7)装置本身提供工频信号源,供模拟调试和试验用,其电压、频率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8)同期并列允许的压差、频差及调压、调频宽度参数可由键盘设定并保存。

9)具有PT断线和过压报警功能。

10)具有与上位机通讯的功能。

11)装置的软硬件均具有完善的自检措施,软硬件的任何故障都会使装置进入闭锁状态。故障部位及性质可以在面板上显示。

2.2.6综合测控装置

DPR301MC综合测控装置为DP3000厂站自动化系统的测控单元,完成电厂内公用信息的采集及控制。

装置主要功能

交流测量(36路交流输入)、直流/变送器测量(6路直流输入)

遥信(容量80路)、遥控(容量24路双位遥控)通信(双以太网接口、双CAN接口,RS232接口)GPS硬件对时

2.2.7线路保护(光纤差动保护)

配置DPR321L型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装置。主要功能:

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三段式电流保护,可选择经低压、方向闭锁;三段零序方向过流保护;加速段保护;过负荷;三相一次重合闸;低周、低压减载;TV断线判别;遥测、遥控、遥信;独立的操作回路及故障录波;GPS硬件对时及工业以太网通信接口

2.3施工方案

2.3.1先期工作由厂方和设备厂家进行方案研究。确定设备布置、电缆敷设、接线。为保证施工安全,决定在安装时全厂机组停运,工期为7天。

2.3.2施工时按电业安全规程、检修规程施工。同时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施工中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章施工。施工人员穿戴好电气防护用品,保证施工安全。

2.3.3施工必须符合电气设备安装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完成后,调试设备必须加强与运行生产系统联系,并使用经审定批准的试验方案或试送电方案,以保证生产系统的安全生产。

3. 改造前后对比

3.1原有屏占的空间大,改造后控制屏美观且占地小。

3.2改造后简化了维护工作

原有采用的继电器触点多,大大降低了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调试、检修复杂,一般要停电才能进行,影响正常生产;没有灵活性,当CT变比改动后,保护定值修改要在继电器上调节,有时候还要更换;使用寿命太短,由于继电器线圈的老化直接影响保护的可靠动作。改造后不存在以上问题。

3.3改造后防雷性能增强

原有线路差动采用电缆传输信号,雷雨天容易产生电磁干扰引起误动,改造后采用光纤传输避免了该问题。原有继电器保护是直接和电器设备连接的,中间没有光电隔离,容易遭受雷击。改造后设备有光电隔离模块。

3.4微机保护优点:

3.4.1微机保护系统具备采集、监视、控制、自检查功能、通过一台设备可以发现:输电线路的故障,输电线路的负荷、自身的运行情况(当设备自身某种故障,微机保护通过自检功能,把故障进行呈现),采用计算机原理进行远程控制和监视。

3.4.2由于微机保护采用各种电力逻辑运算来实现保护功能,所以只需要采集线路上的电流电压,这样大大简化了接线。

3.4.3微机保护的保护出口、遥控出口、就地控制出口都是通过一组继电器动作的,所以非常可靠。

3.4.4微机保护采用计算机控制功能,保护定值、保护功能、保护手段采用程序逻辑,这样可以随时修改保护参数,修改保护功能,不用重新调试。

3.4.5微机保护还具备通讯功能,可以通过网络把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集中调度。

3.4.6微机保护采用光电隔离技术,把所有采集上来的电信号统一形成光信号,这样有强电流攻击时候,设备可以建立自身保护机制。

3.4.7微机保护采用CPU进行数据处理,加大了数据处理速度。

3.4.8微机保护的寿命长,由于设备在正常状态处于休眠状态,只有程序实时运行,各个元器件的寿命大大加长。

3.4.9微机保护具备时钟同步功能,对于故障可以记录,采用故障录波的方式把故障记录下来,便于对故障的分析。

4.经济效益分析

4.1维护成本降低

微机保护从单套价来说比常规保护约贵些,但使用的电缆数量极少、屏柜少、特别是使用寿命长达25年、运行费用(管理费用、维护费用等)比常规保护降低60%,综合费用还是比常规保护少许多。

4.2减人提效

原有继电保护维护人员为4人,改造后维护人员减少为2人;运行人员由两人减少为1人。每年减少3人开销费用,每人按5万元计算,每年共节约15万元。

4.3安全效益

改造后机组安全运行得到提高,每年减少停电时间平均为70小时,年增发电量70万度。

第4篇:机电自动化范文

【关键词】煤矿 机电自动化 应用

煤矿机电自动化对于提高煤矿企业的工作效率是极其重要的,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煤矿企业发展当中。不管是煤矿的掘进还是煤矿生产的各个方面都将离不开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机是国家各个方面发展的战略规划。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也应顺势而发,争取取得的更大发展。在各行各业信息化大背景下,煤矿企业信息化工作也在不断的推进之中,煤矿机电自动化和信息化是煤矿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实现将使煤矿企业发生历史性的进步和变化。

1 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趋势

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在煤矿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自动化技术对于煤矿的生产和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机电自动化技术是科技发展的表现,相比于过去的煤矿生产技术有很多的优势。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虽然已经广泛的得到应用,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在煤矿机电自动化的应用上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也取得了发展。煤矿机电自动化是煤矿机电发展的方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煤矿机电的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基础。煤矿机电不仅要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深入,伴随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将变得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煤矿机电自动化将会使煤矿业生产变得更加安全,效率也将更高。

2 煤矿机电自动化发展与应用

随着煤矿事业的发展,对煤矿机电自动化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对于煤矿机电自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高要求的不断提出,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提高。随着煤矿机电自动化领域的应用的扩展,煤矿机电自动化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也更加受到煤矿行业的重视。

2.1 在提升机上的应用

煤矿提升机做为矿机的重要运输设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机电自动化技术主要运用在提升机的全过程控制系统和数字化监控系统。由于矿井提升机的电力转动的复杂性质,提升机经常处于过负荷运载等情况。将PLC控制系y运用到矿井提升机中,替代复杂的继电器系统,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确保了提升机的安全运行。对井下作业环境也有了极大的改善。数字化监控系统不仅性能优良,可靠性更高。数字化监控系统不仅提高了提升机的速度,对于电机等各个工况也可以实时监控。在机械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断电,有效的防止煤矿生产事故的发生。

2.2 在电牵引采煤机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点牵引采煤机中的应用已经很普遍,相比于液压牵引,电牵引的优势更加明显效率更高,也更加安全可靠。采煤机是一个集合的复杂系统,把电牵引技术应用到采煤机中可以保障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在使用时仅需对设备进行相关参数设置即可。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牵引技术在煤矿机电技术中的应用变得不可或缺。基于煤矿行业自身所具有的危险性,自动化技术在整个煤矿生产过程中变得尤为重要。电牵引在采煤机中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2.3 自动化在矿井实时监控中的应用

煤矿行业作为一个危险多发行业,有必要对煤矿矿井进行实时监控。过去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发展达不到这个水平。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煤矿机电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监控自动化设备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煤矿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应用已经是煤矿机电自动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变现。随着煤矿机电自动化的发展,监控设备自动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矿井实现实时监控已经变得轻而易举,监控技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煤矿生产的整体安全水平。

3 煤矿机电自动化与信息化

信息化是目前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煤矿机电自动化与信息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煤矿生产水的不断提高,煤矿机电自动化的不断发展,煤矿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也不断提高。煤矿机电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实现煤矿机电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对于煤矿企业的生产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煤矿机电自动化与信息化的结合有利于彼此间互相推动发展,有利于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的共同提高。

实现煤矿机电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将使煤炭企业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加大对煤矿机电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使煤矿机电尽快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实现信息化,必将会使煤矿企业的生产与发展提高到一个新高度。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实现将大大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降低煤矿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4 结束语

煤矿机电自动化是煤矿企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煤矿机电自动化,将会提高煤矿企业的整体生产水平,提纲煤矿企业的生产力。煤矿机电自动化将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煤矿机电自动化应该尽快应用到煤矿生产的各个领域,以全面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力。煤矿机电自动化与信息化的结合,势必将加快煤矿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为煤矿机电实现全面自动化提供有力保障和技术支持。在不久的将来煤矿企业将会全面实现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到那时煤矿生产将实现历史性突破,煤矿企业将实现转型升级,安全生产状况将根本好转。煤矿机电自动化道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董伟.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董伟[J].技术与市场,2014(11):51-51.

[2]卢杰.机械自动化在煤矿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4,33(03).

[3]范斌.煤矿机电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关系[J].山西煤炭,2011,31(09):72-74.

[4]吝楠.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9):166-166.

[5]孙继平.煤矿信息化自动化新技术与发展[J].煤炭科学技术,2016,44(01):19-23.

作者简介

张震宇,现为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煤矿机电自动化。

第5篇:机电自动化范文

1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包含了发电、输电、变电以及配电等方面的电力输送部分,实施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是将计算机技术融合在电力系统的各个阶段,包括:信息定位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多个系统在内的自动化程序控制管理部分。

2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2.1智能化信息采集技术

现代计算机技术随着社会整体科研技术的进步得到逐步创新,从单一的数据运算发展到计算机在社会多领域的灵活应用。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是发展的代表,为现代电力系统的资源优化利用提供技术保障。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实现电力系统信息技术采集智能化。电力系统供应阶段应用计算机自动化程序,对发电阶段的电网控制中心,电力负荷检测、发电状态评估等领域进行自动化分配,同时结合自动化控制、自动经济调度等方面进行系统控制,达到发电阶段的电力供应需求适应社会电力供应需求。例如:计算机智能化信息采集技术,将电力系统不同阶段的信息进行自动归结,形成计算机电力系统的供应数据库,从而达到信息资源的供应系统的结构的数据库信息不断的扩充,为电力系统的循环发展提供可靠地数据分析资源。

2.2远程控制技术

远程控制技术,是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电力发电、输电、变电以及配电等领域的应用都得到应用。如图1为远程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设计图。结合设计图,对远程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远程技术的应用主要分为调度端、通道、厂站端三部分,每一部分通过计算机系统建立联系,实现现代计算机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处于同一个运行系统中。调度端进过计算机内部程序C语言,将电力系统的运输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中,形成信道译码和信道编码两种形式;通过电力系统的调制解调器将电力系统控制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部分信息传输到厂站端,电力发电厂再将远程控制信息转化为电力系统不同阶段的信息需求结果,达到电力系统信息的采集与执行。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将传统的单一电力运行系统变成自动化控制系统,远程系统可以达到系统信息的随时随地监控,从而保障现代电力系统供应结构的综合化、科学化发展。

2.3分散监控技术

计算机技术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体现为在分散监控技术的应用上,我分散监控技术是将电力系统中各个阶段的信息资源分层次监控管理,将模块较大的电力供应系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系统运行中主控模件与智能模件之间建立以太网为基础的高速运行数据监控网络,系统可以接受电阻器、发热阻、脉冲信号等电力系统运行的相应电力管理系统结构,达到电力系统信息控制主体与个体之间的同时监控,最后通过计算机虚拟模拟信息系统形成电力供应数据结构,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相对完善的技术应用结构。

2.4设备自动化操作技术

电力系统中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体现在电力设备自动化操作系统上。电力系统运作中,电力系统的发电站的二次数字信号网络化,电缆信号为主的电力传输结构,与电网自动调度中心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形成相对完整的数据传输结构。例如:某地区电力系统中的供应电流为每小时40安的供应量,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电流供应,并将每天的电流供应划分为几个阶段,形成电力供应系统的智能化管理。电流供应后期形成配电分配结构图,并针对不同的电力输送阶段进行电流传输调整,自动化操操作系统满足我国电力应用阶段不平衡的用电现状,大大增强了电力资源供应调节的灵活性,提高电力系统各阶段的电力结构稳定性,为电力发展结构各部分的连接提供了连接发展的新途径。

3结论

自动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实现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可以完善传统电力系统中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领域的技术管理结构得到完善,实现电力资源系统技术的全面升级,实现社会发展资源的综合应用。

作者:黄博 刘志强 张钧鼎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龚超,罗毅,涂光瑜.计算机视觉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01):76-79.

[2]张敬.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09):259-260.

第6篇:机电自动化范文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自动化技术在机电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机电工程的自动化发展,将自动化技术和机电工程有效融合在一起,能够促进我国工业化发展,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的发展前景进行探析,首先分析了机电工程和自动化的发展现状,然后阐述了机电工程自动化的建设要求,分析了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的发展前景,旨在与同行沟通交流。

关键词:

机电工程;自动化工程;发展前景

近年来我国的机电工程逐渐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尤其是自动化技术是最重要的动力和基础,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机电工程是一项和社会整体生活资源调整分配息息相关的社会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充分发挥机电工程服务社会的作用,就要将各种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机电工程中。

1机电工程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1.1忽视了操作方法的简便性

近年来我国的机电工程自动化发展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很多自动化技术都在机电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机电工程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传统的机电工程相比,在工作效率方面具有很多的优势,并且也改变了传统的操作模式,逐渐减少人为操作。但是机电工程自动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过于追求自动化的发展效率,却忽视了操作方法的便捷性和简易性。虽然现在人们已经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降低操作人员的门槛上,但是取得的效果却并不理想,虽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机械逐渐代替人工操作,但是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却对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这样就没有完全体现出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对于机电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应该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技术装备,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同时要追求更简便的操作方法,让技术人员更好掌握相关的技术,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这才是机电工程自动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1.2机电工程自动化发展缺乏行业针对性

现代社会对各行各业的要求都在不断细分,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和明确,因此机电工程自动化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也应该提高行业针对性,在每一个领域都能够针对领域和行业的规范来设计针对性更强的设备和系统。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机电工程自动化发展显然还没有实现这一目标,其虽然在各个领域和行业中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是以比较基本的技术应用在不同的行业领域中,没有针对行业的特色来更细致发展。社会不同行业和领域对机电工程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在机电工程的自动化发展和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行业的需求来设计机电工程设备,加强对相关设备的运行调试,将研发成本和技术控制成本都加强管理。例如,将机电工程自动化应用到建筑施工过程中,其虽然能够为建筑信息的交流提供有效的服务,同时控制好工程施工方风险,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污染环境。而在建筑领域,节能环保理念是重要的设计施工理念。因此,针对机电工程自动化在建筑领域的设计,就一定要结合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理念来研发技术。

1.3网络结构多样化对机电工程自动化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网络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是这一特点却对机电工程自动化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机电工程和自动化工程主要应用在商业中,而数据传输在商业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很多商业事物和发展都离不开数据的传输。在商业数据传输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做好相关数据的保密工作。但是机电工程和自动化工程在数据传输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商家在设计制造相关的软件和硬件时,在交换信息过程中,由于开发商程序的接口不同,因此数据之间的传输具有一定的困难,而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的这一特点,就限制了其在商业中的应用,也是机电工程自动化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2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的发展前景

2.1建立更健全统一的技术系统平台

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工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首先要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和改革,因此需要建立更健全统一的技术系统平台。只有建立了更统一的技术系统平台,相关的设计人员和工作人员在设计机电工程时,就能够依据规范的技术标准来开展工作,这样就能够提升一次性设计成功的概率,从而有效控制设计成本和设计时间,更好促进机电工程和自动化工程的发展。另外,在机电工程和自动化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的沟通交流至关重要,而建立了统一的技术系统平台之后,就可以有效加强设计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分享经验,同时还能够加强设计人员和各行各业人员的共同,按照不同行业的实际需求和设计需求来开展设计工作,扩大相关技术和系统的使用范围,有效增强机电工程的设计能力和系统针对性。

2.2发展通用性网络结构,实现数据传输接口标准化

多元网络结构时影响机电工程自动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未来的机电工程自动化发展中,应该大力发展通用性网络结构,避免机电工程和自动化工程应用在商业领域和网络设计中的缺点,改善机电工程自动化发展的限制因素,进一步促进机电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在设计机电工程自动化系统时,采用通用的网络结构能够更有效为设计人员提供技术支撑。此外,在机电工程的自动化发展中,还应该构建一个标准化的网络数据接口,让机电工程自动化信息的传输更为高效便捷,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这也是机电工程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机电工程自动化工程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本土化来进行创新和改革,优化传输接口,促进数据传输接口的标准化,真正实现机电工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2.3促进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工程发展的可持续化、精简化和智能化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在各个领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机电工程和自动化工程的发展中,也应该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和思想,促使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工程朝着可持续化、精简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对环境的污染因素,在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工程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一定要解决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以促进机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遵循节能环保的理念,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促进机电工程的绿色化发展。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的精简化发展就是指在生产设计过程中减少零件数量的使用,确保零件规格统一,将复杂的零件简化,从而提升产品的运行效率,更好发挥效用。最后,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工程在未来还将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社会各种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手机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智能化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工程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强调的不仅仅是自动化,更是智能化,使其具有人的部分智慧,能够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减少人工成本,同时还能够加强对安全事故的控制。

3结语

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工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工程将会建立更健全统一的技术系统平台,发展通用性网络结构,实现数据传输接口标准化,实现可持续化、精简化和智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文龙.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传播,2013,16(21):20-21.

第7篇:机电自动化范文

关键词:配电机构;线路运行;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5-0074-01

配电机构和线路的自动化运行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并且为其进步到另一个较高的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对于配电机构和线路自动化运行方式进行分析时应当遵循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分析过程。

1 配电自动化运行简析

配电自动化运行是一个系统性的内容,以下从应用意义、组成部分、应用配置、应用优越性等方面出发,对配电自动化运行进行了分析。

1.1 应用意义

配电自动化运行有着自身重要的应用意义。通常来说,配电设备的自动化运行可以充分的说明我国现今的配电网发展已进入到一个相当高的发展水平,并且通过大量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配电机构与线路的自动化运行对于实现配电运行监控和故障问题及时诊断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其次,配电自动化运行的应用意义还体现在其能够有效转移与供电恢复以及无功优化和远程抄表等目的。

与此同时,随着随着新时期我国用电模式的不断变化与革新,自动化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因此在这一前提下配电机构与线路自动化运行方式的应用开始日益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因此也具备了更高的应用意义。

1.2 组成部分

配电自动化运行有着相对复杂的组成部分。通常来说,配电自动化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了地理信息系统和配网分析系统以及配电信息管理系统等组成部分。

其次,在配电自动化运行过程中高质量的组成部分能够切实的实现对配电网运行的优化,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切实的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并且为电力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与此同时,在对于配电自动化运行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其还能够有效的对数据信息进行记录、分析与研究,从而能够进一步进而对整个配电系统运行产生良好的支持效果。

1.3 应用配置

配电自动化运行需要合理的应用配置的支持。在之前大量的电力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配电控制中心的相关自动化设备配置技术要求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这导致了其在大多数情况下还会采用了当前最主流的机型计算机系统来寻求技术上的支持。

其次,在对于配电自动化运行应用配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良好的应用配置还能够使配电机构与线路自动化管理水平明显有所提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系统实现了有效的扩展与兼容,最终能够起到促进二次开发和用户功能扩展的效果。

1.4 应用优越性

配电自动化运行有着自身卓越的优越性。 配电自动化运行主要体现在其能够依靠高自动化的系统来确定电力线路及电力设备的地理位置,并且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将其中的故障问题有效的排除掉。

其次,配电自动化运行的应用优越性还体现在其能够与电网实现更加高效的融合,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电力设备地理位置数据信息收集工作和存储工作。

与此同时, 配电自动化运行的应用优越性还体现在其能够为各子系统呈现共享信息,最终起到减少冗余、确保相关数据信息的重要作用。

2 配电机构和线路自动化运行方式

配电机构和线路自动化运行方式存在着诸多要点,以下从进行负荷计算、自动隔离故障、远程通信系统、配网区域监测等方面出发,对配电机构和线路自动化运行方式进行了分析。

2.1 进行负荷计算

配电机构和线路自动化运行首先需要进行负荷计算。工作人员在进行负荷计算的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在漫游状态下实现有效的应用。例如工作人员可以将图形缩小或者是进行扩大。

其次,工作人员在进行负荷计算的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要求来对于变电站的位置设置进行适度的变更,从而能够对于负荷计算和对线路走向布局起到较好程度的提升。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进行负荷计算的的过程中应当对于线路的安全可靠性进行计算和电网整改规划进行详尽的分析与计算,从而能够对于接下来的配电网管理和检修、维护等工作的开展都奠定一个良好的开局。

2.2 自动隔离故障

配电机构和线路自动化运行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自动隔离故障。工作人员在自动隔离故障时首先应当迅速对故障点进行准确的定位,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该故障点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开来。

其次,工作人员在自动隔离故障时应当合理的依据整个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来设计出自动提供负荷转移供电计划,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效的保证配电系统正常区域的安全供电。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自动隔离故障时应当注重合理的完善地区供电效果$经常采用多种通信方式,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配电网本身具备的现场信息的采集处理及监控功能。

2.3 远程通信系统

配电机构和线路自动化运行方式可以配合远程通信系统的投入使用。工作人员在对于远程通信系统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当对于其角色定位有着细致的了解,既这一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负责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信息采集和具体运行状态变化以及配电系统的优化配置。

其次,工作人员在对于远程通信系统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实现馈线自动化和远程定抄表以及配电变压器实时监控以及负荷管理等功能,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配电机构和线路进一步的远程化和自动化。

2.4 配网区域监测

配电机构和线路自动化运行方式能够起到更好的配网区域监测效果。众所周知对于配电自动化系统而言如果想要实现高效的配网区域监测则离不开控制中心层的有效支持。

其次,工作人员在进行配网区域监测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从宏观上对配电网就能进行监测和把握,最终能够整个配电网络使整个配电系统一直处于最佳状态。

3 结 语

配电机构和线路的自动化运行能够为其数据计算、故障隔离、远程控制、配网监测等工作都起到很大的提升和助力作用。因此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应当深刻的理解配电机构和线路自动化运行的内容和方式,然后以此为基础通过大量的技术实践来为我国电力系统整体的自动化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松林.如何确保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问题[J].北京电力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14,(13).

[2] 刘辉,邵敏.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12).

[3] 郭银婷,缪希仁.低压配电短路电流检测与分断机构技术[J].低压电 器,2015,(16).

第8篇:机电自动化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粮油机械;应用

就我们国家领先的机械生产中,电气自动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都是依赖于电气自动化科技的使用,不光这样,国内很多生产都需要在电气自动化中获得实现。机械生产与自动化的有机整合为机械生产带来了非常可靠的技术保障。本文就电气自动化在粮油机械上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探究,在进行粮油生产中,液位、温度、流量等都是利用自动化控制完成信息获取与监控,最后这些数据在利用人机操作展现在大众操作人员面前。让粮油生产更为便捷与高效。

1电气自动化在粮油生产中的应用概述

1.1电气自动化发展描述

目前我们国家自动化技术已经朝着自动化系统集成的方向开始转变。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能够实现通道共用、信息共享还有功能互补的效果。这在之前那些传统自动化操作中是没有办法实现。就当前计算机飞速发展的现在,电气自动化能够使用计算做一个掌控欲模拟运作,对所有电力系统做一个监视。现在这个社会,PC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在工商管理中获得了很好使用,我们国家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全面运用了较为直观灵巧的PC人机界面。自动化和IT的有机整合,满足了当前市场发展需求,在电气自动化领域里,计算机技术有着十分广泛的使用前景。本文专门就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粮油生产中的使用做详细探究,描述其在粮油实际加工过程中所起到的一些作用,在加工中粮油温度、流量等信息都是利用自动化技术获得实现,操作人员在依据这些自动化所得到的数据做一个分析与掌控,这样就可以加快粮油加工速度与效率,实现自动化作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个新兴技术,其所具有的科技占比也是非常大,其所使用的掌控方式对工作完成自动化处理,这些对机械生产行业来说都是十分便捷与可靠。自动化生产技术是机械生产实现科技化最为主要构成部分。因为自动化运作时依靠计算机获得实现,操作人员通过输入一些数据与指令,计算机就可以对机械进行掌控,这样就可以对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温度、流量等指标做一个掌控与监管,这样不光可以削减劳动力,还能够更好的进行生产,提升商品质量,减少劳动成本。所以,电气自动化在机械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机械生产行业发展与进步。

1.2自动化技术在粮油生产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对粮油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在粮油机械中的应用,对粮油生产中工艺安全、职员安全、生产效率以及粮油质量都带来了非常重要影响,提升了粮油生产上的机械性能与生产效率。因为自动化是汇集了当前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数据分析技术等很多比较领先的科技,其在粮油生产中所带来的影响也是空前仅有的,不光对生产效率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还对其他一些方面也带来了很大影响。随着我们国家农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农业产品的加工也获得了很大发展,使用自动化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处理也变得极为普遍,利用自动化技术不光可以大批量对农产品进行一些加工处理,还可以通过设定信息参数与指令完成对加工过程中的数据监管,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大一部分人为劳动,操作人员只需要在计算机里输入一些指令和信息,生产机械就会按照这些要求对农产品进行处理,极大的削减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自动化在粮油上的应用也是如此,对粮油在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指标做一个监控就可以完成整个生产过程。这样就能够满足社会对粮油的需求量。还有在粮油生产过程中是需要大量人力,有些步骤操作起来也是比较危险,但是利用电气自动化进行操作以后,就能够很好的减少劳动力,并可以保障操作人员自身安全。这对粮油机械的发展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2电气自动化在粮油机械上应用的发展

上述内容首先就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做了较为深入探究,之后就会对电气自动化在粮油机械上应用之后给整个粮油工业所带来的成果是哪些呢?首先在粮油生产中实现电气自动化,不光可以削减人力,还可以很好的提升生产效率,提高商品质量,削减公司运作成本,还能够给粮油产业日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粮油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类在对粮油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增多,对粮油质量的要求也是在不断提升,人们不光在生活中需要粮油,对粮油所具有的一些成分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健康生活已经是当前人们所追求的生活状态,所以对粮油在加工过程中所需要进行处理的工序有着更高要求。之前传统的粮油生产模式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当前人类的需求,所以实现电气自动化生产,不光可以削减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更好的提升商品质量,生产出符合当前人类健康生活的粮油商品。操作人员只需要对一些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一些有效监控,就可以对粮油生产中所有步骤进行掌控,并可以实现一些手工没有办法实现的步骤。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把粮油生产中所有信息进行获取与展现,让操作者能够及时了解生产情况,并对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做及时调整,不光实现了量的飞跃,还完成了质的提升。所以电气自动化在粮油生产中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发展前景。随着当前电气自动化的全面发展,它的技术也已经使用在很多领域当中。电气自动化发展也促进我们国家培育具有电气自动化能力的人才,人才的使用也加速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这样也就间接促进了粮油机械产业的发展,让粮油机械在电气自动化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更好进步与发展。

3电气自动化在粮油机械上所遇到的问题

尽管电气自动化在粮油生产中获得了非常普遍的应用,不过它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小觑,操作人员利用电气自动化系统对生产进行一个掌控与监控,在整个系统中就可以很好了解生产状况,这样就能够削减很多不必要的步骤与流程,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与成本。不过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多。首先电气自动化操作不规范,随着电气自动化的普遍运用与发展,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很多企业都会出现人才不足的情况,导致一些操作工人根本就不具有电气自动化知识,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对整个操作没有一个很好的掌握,这样就没有办法应对生产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无法保障整个生产可以顺利开展。所有的生产都是互相之间有所关联,只要有一个部分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最后影响商品质量。这样不光浪费了资源,还影响了生产效率。所以,公司要对这些人员做一个定期培养,向他们进行传递一些专业知识,政府也可以加大这方面的人才培养,这样就可以保障所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其次就是当前很多粮油生产所使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都是一成不变的,没有给予及时更新,很多公司都是在刚刚引进时所使用的技术,之后就不会对其做一个更新,这样生产出来的商品就没有办法适应当前社会所粮油需求的改变。所以,公司一定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不断更新与创新,让其保持着国际上所具有的电气自动化水平。这样就能够实现粮油机械生产的进步。最后就是我们国家当前电气自动化还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技术,尽管在很多行业都获得了很好发展与使用,不过专门就行业特点所开发的自动化体系与技术尚未出现,并且这个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也是需要依据各个行业特点与商品需求进行专业性设计与规划,虽然很多技术都是互相贯通,不过当科技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的进步,许多行业对个性化需求也是有着更高要求。因此在粮油机械中使用电气自动化还是需要做一些专业性研发,所以依旧是需要一些人力与物力才能够获得实现。为了让电气自动化在粮油机械上获得很好发展与使用,我们还需要依据行业特点去研发出专门适合于该行业操作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并培育更多人才,这样才可以保障电气自动化在粮油生产中的发展与使用。这样也是促进了社会发展与进步。

4结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商品质量、劳动效率、降低成本和劳动强度等。电气自动化的使用是公司科学技术提升的展示。这样就能够很好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具有的竞争实力,可以让公司在严峻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位置。就文章上述对电气自动化在粮油机械上应用的探究发展对粮油产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电气自动化生产不仅能够很好提升粮油产业发展,还可以削减公司运作成本与人力成本,提升粮油质量。就生产效率与性能上,对粮油产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还探究了电气自动化在粮油生产中所具有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做了一些简单处理,希望能够给电气自动化在粮油上的发展起到一些参考价值。只有不断提升电气自动化在粮油机械上的使用,才可以让粮油产业在日后发展中获得很好进步。这样才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给人们带来更多满足要求的商品,也让社会发展获得了有利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巍.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

[2]王术贺,李广东.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

[3]张俊.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3).

[4]刘大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0).

[5]任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浅谈[J].科技传播,2012(3).

[6]周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1(3).

[7]曾波.低碳经济下电气自动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

第9篇:机电自动化范文

所谓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指的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融入于电力系统之中,进而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作。立足于电力系统这一整体,其主要是由三大部分构成的:配电网、电力调度以及变电站。将整个电力系统设备相连接,就形成了电力网络,而这一网络的管理与控制工作都是由相应的电力人员来完成的。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实现对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对电力网络运行程序的有效管理,以在提高供电安全性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投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在电力网络中融入相应的监控与保护装置,而为了实现对测量与保护装置的有效检测,确保其能够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就需要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在实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过程中,测量装置的加入能够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来实现对应用与操作程序的实时监测,并实现对相应监测数据的实时分析与处理,进而实现电力的合理分配以全面提高电力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保护装置的融入则能够实现对异常数据的实施监测与分析,进而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的存在,便于相应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因此,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对于电力企业来讲有着深远的意义与影响,实现计算机技术与电力系统的整合,能够在提高电力企业管理质量与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稳定、安全供电。

2计算机与电力系统融合的优势作用

要想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就需要实现对系统各个部分运行情况的有效监管,而在传统的电力系统管理工作中,以上各环节工作的开展都是依赖人工来完成的,进而难免因各种误差等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业之中,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充分的体现出了自动化对于电力系统的重要性。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电网系统中,能够实现各环节的自动化处理,进而以计算机的智能化来取代人工,有效的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这对于电力系统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来讲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以计算机技术为媒介来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能够在提高各项检测数据准确度的基础上,实现对部分数据信息的自动化处理,进而在降低工作人员压力与负担的基础上,确保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

3.1计算机技术在配电网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网的整体改造进入智能化阶段,也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来实现配电的进一步智能化。当前,配电系统主要是由主站、子站以及终端这三部分构成,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融入能够实现三部分之间的有效沟通,进而实现了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而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够为配电系统实现高效运行奠定基础。

3.2计算机技术在电网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与电网调度系统的整合能够将原有系统的各终端放在同一界面之上,通过电力系统的局域网来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检测与检修,而在实现电力调度的过程中,相关的检测需要通过计算机系统的评估来实现,在运行的过程中同样处于计算机系统的监测之下。因此,一旦电网调度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任何故障,工作人员都能够通过自动化的监管平台及时发现症结所在,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确保电网调度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保障正常供电的基础上,有效的提高了电网调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我国电网调度共分为五个等级,其中县镇级别的电网对于调度的智能化要求比较低,而国家电网则对调度的智能化水准要求较高,其各项监管工作的开展都需要通过计算机技术下的监管平台来实现,进而才能更好的保证国家电力系统的稳健运行。

3.3计算机技术在变电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在实现供电的过程中,需要经由输电线以及变电站才能够实现对用户的供电。基于传统的变电系统监控条件下,由于没有计算机技术的介入与融合,所有的监管工作都是由人工操作来完成的,此种方式下不仅工作的效率低,也无法实现实时监控,进而也就无法将相应的监控信息第一时间进行反馈,这就降低了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而计算机技术与电网变电系统的整合则实现了变电系统的自动化,通过计算机就能够实现对相应信息的实时监控,进而能够确保及时解决变电系统运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计算机技术与变电系统的整合不仅降低了传统电缆的使用量,同时还实现了二次变电设备的高度信息化与集成化,并通过计算机触摸屏技术实现了对运行资料的归档处理,这就为其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4电力系统应用计算机技术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4.1问题

从当前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看,不可否认的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并在降低电力系统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进而提升了电力企业的竞争实力,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与活力。但是,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过程中的应用同样呈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核心问题便是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致使电力系统无法实现与时俱进的更新换代,进而也就无法充分的发挥出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作用与价值。具体问题如下:第一,在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分析,进而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无法得到全面的保障;第二,在电力系统中,光电互感器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电流以及电压的有效调解,以确保供电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如下问题的解决:当光电互感器所承担的电流电压负载逐渐增大时,相应的传输信号就会出现畸形的问题,进而也就无法完全实现对供电系统的稳定;第三,相应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能力素质无法满足计算机技术的实际需求,因而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4.2解决对策

4.2.1要积极的吸收与借鉴行业先进的技术经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可谓是日新月异,而要想确保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能够切实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就需要认识到与时俱进更新所使用的计算机技术至关重要,只有将最为先进且成熟的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才能够实现系统自动化水准的不断提升。而这就要求电力企业的管理层要立足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积极吸取同行业的先进经验,并积极的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成果,并要加大对所引进成果的研究,进而才能够实现自我的创新与发展。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只有自身不断加大科研力度,才能够确保以绝对领先的技术优势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以获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4.2.2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以强化对设备的管理

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过程中,计算机与相应设备的管理水准直接关系到了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成败,因此,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要结合系统自动化的实际需求与要求,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以规范对相应设备的管理行为,确保设备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同时,电力企业在开展相应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计算机与相关设备的维护,以确保二者都能够处于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下,并能够通过日常维护工作的开展来及时发现设备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体系,落实管理的责任,以确保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与落实。

4.2.3加大对相应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

当今时代,人才已成为竞争的焦点所在,电力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人才的有力支撑,在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过程中,只有具备相应专业能力素质高的人才,才能确保电力系统自动化在实现与时俱进更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因此,面对当前专业人才缺乏、能力素质偏低的现状,电力企业需要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力度,而这就要求了电力企业要在完善培训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培训渠道,通过学习深造以及技术交流等来实现对技术人员能力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电力企业还应该严把招聘关,将具备高综合能力素质的人才吸引到企业中,进而不断的壮大自身的实力。

5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前景

5.1计算机技术在光电互感器中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光电互感器在输电线路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实现对输电线路电力与电压的调解,进而确保电流与电压的负荷处于正常的范围内,以在提高测量数据准确度的基础上,降低了输电线路的损耗,提高电力调度系统的整体效益。光电互感技术的发展能够解决传统电磁互感技术下互感器所存在的弊端,实现对输出信号的一体化设计,进而以光电式互感器的高绝缘性与兼容性来确保整个输电线路的安全、高效运行。

5.2计算机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所谓的智能电网指的是将计算机技术与电网系统相结合,以实现对电网系统的智能化控制,进而实现对电力系统各环节运行信息的高效监管。智能变电技术的发展使得输变电系统能够实现更为稳定的运转,同时也保证了整合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如何实现智能电网技术的全面落实已成为当前电网改造过程中的一项重点任务。智能电网功能与作用的发挥需要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具体表现在:要想确保电网能够实现实时通信,就要构建出相应的网络通信平台,从而才能保证相应的数据信息能够及时的反应出来;同时要想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就需要实现对相应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而智能化的监测平台下能够实现对相应数据的自动化处理,从而明确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状况。

5.3视觉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整合下,相应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也将成为电力系统广泛应用的重点。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下,通过对视频技术以及红外成像技术的应用能够将相应的信息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实现对相应信息的高精度处理。对于电力系统来讲,其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变化频率较高,如果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实现对信息的解读,那么就可能因为某些问题的存在而致使电力系统瘫痪,这就会给电力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将视觉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构建中,能够实现对图像信息的及时、有效解读与识别,进而通过更为直观的分析结果实现对所出现问题的及时、准确判断,确保电力系统整体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下。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