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施工技术总结范文

建筑施工技术总结精选(九篇)

建筑施工技术总结

第1篇:建筑施工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 建筑节能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节能相关介绍

所谓的建筑节能就是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最初的时候建筑节能是在要求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而现在重点强调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实际上就是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同时,能够合理的利用能源,达到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建筑节能在当今这种建筑工程盛行的社会不仅是关乎我国国际民生的重大问题,更是降低能量消耗、提高能源效力的战略举措,下面我们就具体从这两方面阐述建筑节能的重大意义。

1、建筑节能是关乎我国国际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经济的发展固然离不开能源的广泛使用,在我国需求量十分巨大的建筑方面实行节能环保更是我国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大力发展的时期,这就使得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就造成人们、社会对能源和经济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虽然是一个能源大国,但是基于也是一个人口大国的前提,毋庸置疑我国是一个消耗能源并且资源紧缺的大国。针对于这样严峻的现状,节约能源是刻不容缓的,只有真正的做到这一点,才能够避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2、建筑节能是降低能量消耗、提高能源效力的战略举措。在我国积极推广节能型建筑是一个全民性的系统工程,在目前的发展中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另外,积极推广节能型建筑业俨然成为了我国乃至全世界一股不可逆转的主要趋势,各种新型的技术日益纯熟并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我国90年代自主研发的多种外墙与屋面的基本保温隔离的技术都在建筑节能的实践中获得了基本的成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科学家们发现,现代建筑的现代性越来越强,但是外窗与玻璃幕墙等透光型护结构却在建筑的外立面中承担的比例越来越重,我们尝试着采用各种积极有效的办法,实现新型节能环保措施的实施与采用,我们尝试着增加许多新型的通风与排风等回收装置达到增强能源使用效率的目的。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发展,城市建筑消耗了我国大量的能源,并且已经达到开始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程度。根据调查:我国现有的建筑总面积的增长速度已经达到每年15%-20%,而对应的社会能源的直接消耗占社会总消耗高达30%,而且还存在继续上升的趋势,所以切实实施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是很迫切的需要,这是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缓解能源紧缺,促进我国能源、经济以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建筑工程中节能方向

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中的节能主要是三个方面,分别为建筑的原材料、建筑的设计和建筑的施工,下面我们从这三个方面阐述具体的方式方法:

1、原材料节能。原材料节能方面首先需要做到节能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缓解能源紧张的现状;其次就是要做到用节能新材料代替传统的建筑材料,这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以及二氧化碳和酸性气体的排放,能够有效地缓解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新型的节能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新型节能墙体、节能门窗以及节能屋面等,具体方式是要选择好的保温材料掺入混凝土等材料中,确保热量的损耗降到最低。

2、建筑设计节能。建筑设计是控制建筑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的关键和源头。从而要求建筑设计师们及时了解国家及地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等,减少资源的消耗。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合理、科学、有效的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达到提高建筑舒适性及节约能源的目的。

3、建筑施工节能。建筑工程中涉及到的施工工序是非常多的,从部分到整体,从原料的选择到整体结构的施工都能够有自己具体的节能工序,下面我们专门就建筑工程中的节能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条理清晰的表述在施工中都有哪些是可以做到节能的。

三、建筑工程中的节能施工技术研究

1、墙体施工。墙体砌筑也是墙体保温节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应按照相关的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进行施工,保证砌体质量。特别要注意的是空心砖墙体和空心砌块墙体。在用空心砖砌墙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空心砖不适于砍凿,而且不能随意凿孔然后用水泥砂浆填孔等,以保证墙体的密实和避免出现通缝的现象;其次要充分考虑砌块本身的特性以及抹灰等容易开裂易导致雨水渗漏等不良现象。从施工角度采取技术措施予以保证,同时在墙面曲折和突变等重要位置也同样需要重视。

2、墙体保温施工。在建筑墙体施工中,采取合理的节能施工技术对于建筑节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墙体保温系统的施工是墙体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墙体的保温施工包括内侧和外侧两个方面,而且为了避免开裂、渗水、脱落,让墙体耐久性更强,施工工艺又分为抹灰、喷涂、干挂、粘贴以及复合等多种方式。抹灰工艺措施是将各种所需的轻骨料、胶结料,按比例配置并加入一定的辅助剂,在施工时要保证环境的温度不低于5摄氏度,夏季还需要进行保湿养护,抹灰的顺序也是要自上而下依次进行的;对于喷涂工艺措施,要根据不同的产品的性能和指标严格控制施工环境的温度、湿度,各种指标都要达到标准,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喷涂距离、角度、速度以及流量;用于外保温的干挂工艺措施就要充分考虑自然因素,包括风力、地震、温度、雨水、大气腐蚀等以及耐久性等不利因素,施工时要同时保证体系的稳定性和强度等;至于粘贴复合工艺措施最重要的是保证其牢固和稳定性,所以大部分粘贴工艺都结合使用机械锚固。

3、门窗、幕墙安装施工。门窗、幕墙的节能施工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门窗、幕墙安装施工时要复查其风压变形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漏性能,并对实物进行检测;严把门窗、幕墙的质量关,对于变形严重、缝隙超标、密封条不密闭的门窗扇决不能进行使用;在粘贴密封条挤住密封膏时,注意不要有灰尘和污染物。

4、保温屋面施工。保温材料的选择要严格按照设计和国家的规定进行。同时保温材料的选择也是屋面节能的基础。像广东这样夏热冬暖的地区同时要相应的采取有效地隔热措施。在施工的时候要保证在晴天的时候连续作业,而屋面的坡度和每个部分的厚度要完全根据设计进行要求。

结合我国建筑工程建筑发展的实际,我们深刻明白,实施建筑工程的节能技术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强大趋势,我们要做的是在已有的优良经验的鼓励指引下,继续研究出更多适用我们建筑工程发展需要的技术,同时,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各部门、各工序严格按照设计和材料施工工艺的技术措施执行,严格把好质量关,并且在验收时得到确实的保障,再加上原材料和建筑设计的辅助,就能够确切的保障建筑工程中建筑节能的切实实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节能、减排、降耗和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政策法规对建筑节能的作用---欧盟经验参考,杨玉兰,2007年《暖通空间》

[2]庄剑英,建筑节能与节能建筑材料发展状况[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5,(07)

[3]谭杨威,刘玲,建筑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的探讨[J],中国建筑,2007,(6)

第2篇:建筑施工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20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带动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各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在工程建筑中,基础工程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部分的质量直接决定后工程最后的质量如何,尤为重中之重的是基坑的施工,因其地质、施工等各种问题,是整个施工中的难点。基坑工程中,降排水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严格的控制整个施工中的各个关键点,对最后基坑是否达到设计规范的要求具有深远的意义。

1、工程概况

本文结合笔者的一次实际施工经验,以工程为例,此次工程总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用地面积为16145平方米,地上建筑的总建筑面积为153万平方米,地下建筑的总面积为52万平方米,地上部分总共由3栋建筑组成,其中一座为53层的建筑,其基坑的平均深度为162m,局部的深度为22.3m,长度为35m,宽度为16m,属于典型的深基坑。通过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勘察,该深基坑的地貌为新近人工填土、风化残积土、第三系上新统玄武岩等,该深基坑的地下水压力非常大,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地下水随季节的变化幅度为1.45m,通过对水样分析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等具有较弱的腐蚀性。

2、建筑工程深基坑降排水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探析

2.1深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

通过分析该建筑工程的地质资料,并认真的分析其他类似建筑工程降排水施工的经验,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对管井、轻型、喷射、电渗等几种降排水方案进行综合的对比分析,然后再考虑降水方式可能对基坑开挖施工以及桩孔的影响程度,该施工单位决定采用大口径管井降排水施工方案进行降水,这主要是因为大口径管井的施工方法相对简单,不仅能够适用于淤泥质粘性土、各类砂性土等,并且适用的降深范围也相对较大,通常为80m-500m,因此该建筑工程的深基坑降排水决定采用大口径管井降排水施工方案。该降排水施工方案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降低承压水头的高度,以此保证深基坑能够稳定开挖与结构施做;(2)通过降水提高土壤层的土体强度,能够显著的提高土体的水平抗力,降低周围地基沉降以及基坑位移,便于进行机械作业;(3)通过疏干基坑开挖范围内土层中的地下水,能够满足基坑无水开挖的要求。

2.2降水井的设计和计算

(1)降水井单井最大出水量(q)计算:q=11πRLK1/3,其中q表示单井出水量,单位为m³/d;R表示单抽水井半径,单位为m;L表示抽水井过滤器的长度,单位为m;(2)基坑涌水量(Q)计算:Q=[1.366k(2HS)S]/1g(1+R0/r0),其中,Q表示基坑涌水量,单位为m³/d;k表示渗透系数,单位为m/d;H表示潜水含水层厚度,单位为m;S表示基坑水位下降值,单位为m,R0表示降水影响半径,单位为m;r0表示井的引用半径,单位为m;(3)降水井数量(n)的计算,n=1.1Q/q;

2.3降水井位的布置

根据上述计算,能够确定降水井的数量,然后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合理的布置降水井,进行降水井施工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严格的按照临时用电的要求,使用配电箱以及钻机设备;(2)严格的控制水位,并实时的进行观察,保证水位始终处于平稳状态,然后缓慢的下降,尽可能的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3)降水井护筒应该高出地面45cm左右,防止异物掉入到降水井中;(4)在进行打孔施工时,不能在井底留沉渣;(5)控制好下管的速度,并保证连接良好;(6)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设计级配进行滤料的拌合,并进行分层回填;(7)当能够降水井成型之后,还应该在井口覆盖木板,这样能够防止杂物掉入。(8)在降水井施工现场还应该有专门的现场维护人员,由专职电工负责日常维护工作,并且在降水施工期间,应该每隔2个小时进行监测,这样能够及时的发现水位有没有发生上升,并且现场基础施工的作业人员也应该积极的配合维护人员的工作,保证降水井维护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2.4降排水的应急预案

深基坑降排水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防停预案,将水泵电动机的功率通常为55kW左右,为了防止在降水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停电的问题,应该在施工现场配备一台以上的150kW柴油发电机,当出现停电故障时,马上启动柴油发电机,保证降水施工能够正常的进行;(2)临时支护应急预案,由于建筑工程深基坑的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坑壁坍塌的问题,因此,为了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应该采用相应的支护措施,例如采用单根长度为2m、35mm×48mm的脚手架钢管,垂直排压在基坑的坡壁上,间距为450mm-850mm,然后在坑壁上挂钢筋网片,并将钢管和钢筋网焊接牢固;(3)当降水较多时,应该在深基坑低增设深度为500mm、宽度为500mm的盲沟,并在坑底的周围设置深度为1000mm、宽度为1000mm的集水坑,在集水坑内设置1台泥浆泵,这样当降水较大时,能够及时的将雨水排出。

2.5其他控制要点

(1)做好现场的降水记录,并及时的检查降水设备,如果出现不能正常使用的故障设备,应该及时的更换;(2)做好现场明水的收集排放工作,避免水进入到基坑中,导致坑内形成积水,影响以后的施工;(3)定期的观测降水过程,参看相关的参数,严格的控制水位,如果水位的深度超过给定的参数,应该关闭部分抽水装置,控制抽水量,必要时应该进行回灌;(4)降水井与回灌井是相辅相成的,当两者能够同时工作时,降水效果非常明显,并且能够保持水系出入的平衡,应该同时启动、停止以及恢复;(5)回灌水能够使用深基坑中的地下水,但是必须经过沉淀以及过滤之后才能进行使用,如果需要使用其他水源,应该先对水源进行处理,当水质满足回灌水的相关要求之后才能使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降排水在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施工中占据这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合理的控制降排水施工的所有施工要点,能够达到提高降排水效果以及降低降水排水成本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有发,谢恩云.房屋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处理技术的运用探析[J].科技向导,2013(20).

第3篇:建筑施工技术总结范文

一、思想政治方面。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思想觉悟。使得自己在思想认识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实际工作方面

(1)面授工作

本人在担任面授教学的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备课,认真批改作业,较好的完成了本年度的面授教学工作,本年度担任了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施工技术》面授教学工作,同时担任了直属学院《建筑施工技术》的面授教学工作。

(2)网上教学工作

本年度担任地基基础、工程建设监理概论、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基础、建筑施工技术方案设计六五门责任课程教师,完成网上教学活动、网上资源的补充完善、网上答疑工作。资源上传,试卷的命制,全年共完成八套试卷的命制工作,完成土木工程64人毕业毕业设计指导审定的工作。

(3)其他工作

和其他老师一起完成两次网上资源的检查工作,完成机电教研室的相关工作,参加了中央电大在湖南举行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工作即教学研讨会。完成本年度个人招生任务。

(4)今年九月,根据学校安排,我借调到系统办。参与兰州新区新校区建设工作,现已完成选址意见书的办理工作,下一步准备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理的资料准备。

三、存在的问题及打算

第4篇:建筑施工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 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要点

前言:高层建筑作为现代社会中的较为常见的建筑形式,其建筑施工水平综合反映了科技发展水平,是展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的有力体现,也是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大中型城市的人口已经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态势,土地资源也日益紧缺,因此,适当合理地增加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是解决居住用地紧张的有效手段。

1.高层建筑工程的发展特点

随着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已经经历了五十年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从起始的单一框架结构转变为复杂结构形式,从单一钢混结构转变为包括钢结构、钢混组合结构在内的多元化建筑形式,已经逐步向建筑的规模化与安全化,功能化与智能化的方向飞速发展。而鉴于高层建筑的自身特点,与普通建筑施工应用技术有所差异,其施工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⑴高层建筑装饰工程富于变化,具有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同时,装饰工程的安全功能尤其重要,要求较高的抗风性和密闭性。⑵高层建筑一般基础较深,这主要是由于建筑高,体量大,因此支撑高层建筑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础,持力层嵌入微风化岩层。⑶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多为混合型。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的特点。⑷高层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5)高层建筑地下室深,面积大。这主要是由于需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也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

2.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技术优化

随着高层建筑的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建筑结构日趋复杂,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也随施工难度与环节的变化不断革新,应根据实际施工中的技术路线进行优化,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⑴高层建筑物具有垂直发展的特性,针对其高空作业环境差、作业面狭窄、施工进度紧等特征,以高效的垂直运输体系为支撑,应广泛的采用建筑科技的新技术,以提高机械化设备尤其是垂直运输体系的施工效率;⑵结合高层建筑作业环境和特征,以建筑安全和稳定性为核心,着力于优化基础和结构施工工艺,为缩短工程总工期创造条件;⑶结合超高层建筑逐层施工的作业面特点,强化总承包管理,重点提升施工作业空间和时间的利用效率,实现建筑施工空间的立体流水作业,使工程工序紧密衔接,削弱作业面狭窄对建设工期产生的负面影响。

3.高层建筑中的施工技术要点

3.1 钢结构施工技术

建筑物的钢结构生产具有具有工业化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极为广泛。高层建筑钢结构的主要可分为高层重型钢结构、轻型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等不同施工类型。由于钢结构的热传导性十分突出,导致高层建筑的钢结构部件在经历火灾时,极易因火灾等产生的高温以及相关灾害而招致毁灭性破坏。因此,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考察建筑物的防火设施,防火装备及紧急避难所等在内的配套设施设计与施工。此外,高层建筑钢的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依赖于大型塔吊,其起重能力直接影响到钢结构的安装效率,因此,在钢结构施工中,吊装机械的安装与拆除,钢结构的测控、吊装、焊接等技术标准也应更为严格。

3.2预制模板

由于针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建设中的结构施工的重复性高,同时,高层建筑采用的竖向结构是控制构筑物工期进度与结构质量的重点内容。综上,在施工采用的滑模法能有效保障主体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高空交叉作业,有助于控制施工工期,保障作业安全,综合效益显著;爬模法主要适用于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和钢筋筒壁结构,通过在沿构筑物底部构件的周边组装滑升模板,分层浇筑,并以液压提升设备使其滑升至需要浇筑的高度。通过滑模法与其他施工技术的有机组合,可有效地简化施工过程,创造更好的综合经济效益。滑模法与爬模法具有以下相同点:⑴机械化程度高,节约模板和劳动力,结构整体性好;⑵组织管理要求高,结构物立面造型存在限制。⑶随着建筑施工劳动成本的上涨,工期要求的提高,高层建筑施工在工程施工进度与工程成本控制上都面临着更为迫切的需求。只需将预制的模板进行组装,可有效缩短工期;因此,在不影响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应用预制模板法可有效地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3.3高层建筑的泵送技术

一般来讲,高层建筑施工大都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由于高层建筑工程所需的混凝土的总量大,强度高。因此,为确保浇筑施工的工期,不仅需要配备相当数量的土泵机和布料机,同时对混凝土的配比也有相当高的要求。目前,国内的高泵程混凝土采用的掺粉煤灰和化学外加剂的双渗技术,保证了高层建筑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以及泵送设备等相关设备的要求,混凝土的泵送高度也随之升高,现在所采用的泵送到顶技术可将混凝土直接泵送到预设浇筑高度,使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3.4 逆向施工

逆向施工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在建筑物内部浇筑中间支承桩柱,并沿地下室轴线修筑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同时向上逐层建设地上结构。与传统的顺作施工相比,高层建筑应用逆向施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⑴逆向施工时浇筑的地下连续墙在满足构筑物、管线布置的前提下,可紧靠或规划红线构筑地下连续墙并将其作为地下室永久性外墙,进而达到扩展建筑面积的目的。⑵相较于临时支撑,以逐层浇筑的地下室结构、中间支承柱作为支护结构的内部支撑刚度较大,可有效减少基坑变形,能明显减弱对于相邻地下管线、道路及构筑物的沉降影响。⑶逆向施工可缩短带多层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的总工期,不存在结构的地下地上的施工工期差别,可保障地上结构与地下结构的同时施工。

第5篇:建筑施工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技术;应用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概述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建设需要的投资额度比较大,而且其施工建设的专业性比较强、工序流程比较复杂,建筑的结构自重大、具有复杂的结构受力特点,必须采取合理化的施工技术,才能够确保高层建筑物的安全施工目标的实现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主要有降水、土方开挖、基坑的防护、基础混凝土的浇筑等系列工序组成。基础施工占到整个土建造价的20%至30%左右,而工期则大约占到总工期的1/5。根据建筑施工结构设计要求基础地基的埋置需要根据楼层的总高度进行填埋。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天然地基应该为高层建筑物总高度的1/12,桩基应该为1/15,其中桩基不应该记在总高度之内。高层建筑大多位于城市的建筑密集区,工程施工的空间十分有限,因此,对工程周围的建筑、基坑工程的稳定要求十分严格。而且由于基坑工程多为临时工程,施工风险比较大,如果设计不符合要求,很容易发生工程事故。对于基坑深度超过五米以上的高层建筑施工项目,必须针对边坡的防护、基坑的开挖以及地下降水等设计专门的工程施工方案,并进行必要的专家论证后才能够实施。

1.2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密切相关。抗压强度是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其中,混凝土中要坚决避免水泥标号出错;此外,水灰比对混凝土的强度也有重要的影响,二者比值较大,混凝土的强度就会越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关键是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目的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因为,从客观上来看,混凝土的离散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尽量降低使其达到最小值。事实上,混凝土的标准差能够切实地反映出建筑施工单位的科学化施工水平。可以说,控制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就是要做好标准差的控制。

1.3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结构下部的楼层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上部楼层承受的压力一般较小。因此,在进行正常的布置时,下部的刚度比较大、柱网比较密、墙的数量也较多,而到上部以后墙、柱的数量逐渐减少,相邻轴线之间的距离也逐渐加大。在实践中,为了满足高层建筑功能的要求,往往会采取相反的方式进行必要的布置。上部空间小、下部空间大,上部以剪力墙为主,而下部则刚度较小的框架结构为主。要实现这一目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是通过设置结构转换成来实现的,其中,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是高层建筑结构的主要形式。

事实上,转换层的高度对于高层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建筑物的转换层的高度比较高,则上下层之间内力突变就会比较明显,因此,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时,应该尽量限制转换层的高度。而对于转换层较低的剪力墙结构,可以采取加大高层建筑筒体及落地墙的厚度、提高钢筋混凝土的强度等方式来提高高层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1.4高层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

目前,在我国高层建筑结构中,由于建筑物的功能和建筑造型的需要,经常会采取把建筑物的高层主楼与底层的裙房连在一起的形式进行布局。一般情况下,高层主建筑与裙楼会同时施工,这样可以进行回填土后场地平整,以便于进行上部建筑结构施工。针对上部建筑结构,无论是与裙楼同时施工,还是分为先后进行施工,都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而对于高层建筑、裙楼之间相连的基础梁以及上部结构的梁、板,也必须结合建筑施工图预留浇带,待主体竣工以后,往往再采用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后浇带的位置经常选在结构受力相对较小的位置,比如,在梁与板的反弯点处,该位置一般弯矩相对比较小,而且剪力也不大,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总之,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无论处于工程施工中的哪一个阶段,施工单位都必须严格按照的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综合使用各种施工技术,确保高层建筑物的质量能够满足其功能需要。

2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关键的施工技术主要围绕以上几个方面展开,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物的普及和发展,高层建筑技术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2.1外墙施工技术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结构墙体实行的全面浇筑结构,高层建筑墙体的规模化浇筑已经逐渐得到普及,为了提高高层建筑墙体的性能和工程施工的质量,外墙施工的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加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对于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实用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2.2厚板转换施工技术的发展

高层建筑结构中,不同的建筑物转换层的高度有所不同,这主要与建筑物本身的施工工艺、设计目的有关。常用的转换层结构主要有板式、梁式以及桁架式等三种形式,其中,厚板式转换结构在高层建筑中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尤其是随着结构预应力技术研究理论的发展,该项技术在解决高层建筑物跨度大、挠度大等方面的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3新材料施工技术的发展

当前,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相关的建筑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材料与整个建筑的质量、性能以及负荷能力等密切相关。近年来,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物的工程质量,我国对新材料的研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对于确保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结论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高层建筑物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这对于确保高层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性能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现有高层建筑施工理论和技术还不够成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层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力度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理论,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研讨和分析,结合我国现有的实践经验,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对高层建筑工程进行科学地、规范地管理,使我国高层建筑行业逐步迈入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第6篇:建筑施工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建筑节能技术 材料应用 节约能源 施工管理

在全球的能源消耗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约占25%~40%。因此,建筑节能成为节能的重点。我国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27.45%,逐渐接近三成。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如此大的比重,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从能源利用效率来看,目前国内能耗高,能源效率低。2001年,我国终端能源用户能源消费的支出为1.25万亿元,占GDP总量的比例为13%,而美国仅为7%.同时,我国单位产品的能耗水平较高,目前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而这8个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的73%.这造成了很大社会能源浪费。在深入研究节能技术的基础上,推广房屋建筑节能施工技术成为建筑节能的重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节能有效措施的方法有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转变职能,把建筑节能列入国家决策层的重要议程。

编制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和加强监督管理。为了加快节能建设和使建筑节能有序发展,应编制建筑节能的规划和实施计划等。在新建住宅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实施办法》《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使建筑能耗满足规定的标准要求, 通过行政立法,强制推广建筑节能,以全面启动全国建筑节能工作,并加强落实和监督管理。只有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和提高效能的政策,走“降能耗,减污染”的发展道路,才能形成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为今后城市建设更长远的循环发展奠定基础。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首先建筑物保温层的构造错置对防水功能的影响;不完全的外保温导致建筑结构产生裂缝;相邻两种材料变形速度不同产生的裂缝;外保温系统防水透气影响建筑物防水功能。墙体的节能设计,除了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合理选用建筑节能材料做好墙体保温、防潮、隔热等措施以外,还应体现在改善微气候环境条件的特殊构造上。 外墙保温是节能建筑的重要措施之一,通常可以在墙体的外侧或内侧设置。设在外侧可以节省使用面积,保温效果较好,但粘结性差,造价高于内侧设置的保温层;设在内侧的保温层施工技术难度较小,但保温效果比设置在外侧的差。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建筑门窗的节能施工技术。门窗框和玻璃扇的传热系数及密闭性是外墙节能的关键环节之一。木质门窗和塑料门窗的传热系数比钢、铝门窗低30%左右,双层玻璃比单层玻璃低40%左右,因此,价格比较好的是塑料单框双玻门窗。

施工管理方面根据项目的工程规模,工程质量,工期及承包方式要求,建立优秀的项目管理班子,强化质量责任制,岗位职责明确,做到人人有责,事事受控。组织技术力量精心编制了针对性极强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保证计划,并根据工程特点详细制定了各阶段的技术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大力推广了样板间制度,有效地指导了施工生产。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对所有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严格的进货检验,按照规范规定进行取样复试,确保了工程所使用材料的质量,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5)根据工程管线复杂、吊顶空间小的特点,项目部运用自身具备深化设计能力的优势在每一块区域施工前预先制定了管线布置图,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和系统功能要求,按照先大后小、主次分明、排列整齐、布局合理等原则,优化管线走向和布置,把水、电、风三个专业各类系统综合在一个平面图上,避免了各种管道相互碰撞、走向不一的局面,确保了管线走向合理、错落有序、标高准确。 (6)对新材料、新工艺,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理解相关规范要求。如双层玻璃幕墙,首先与市标办沟通,参照国内标准,以四性试验测试为依据,德国旭格公司相关技术文件,经监理、总包、业主确认为验收标准。施工项目实行总承包管理制度,是建筑行业管理发展的大趋势,工程建设自身的特点多面广,以及社会分工更趋专业、系统细化,一个工程无论在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成败.

建筑节能是一项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节能技术涉及了建筑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智能技术、仿生技术、废物再利用技术等,也涉及设计、施工、管理、政策法规等诸多部门,是一项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建筑节能作为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增长点,已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当前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建筑发展的总趋势将是在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增进人体健康的前提下,合理的利用资源,有效的利用能源,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结合我国国情,必须逐步完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立建筑节能管理体系,大力推广建筑节能适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强化全社会的节能意识,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节能适用技术新路。因此,这就要求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慎重的考虑环保问题,积极推行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优先采用节能。材料和节能新技术,大力提倡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利用,力争以最少的能源消耗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朱盈豹编著。《保温材料在建筑墙体节能的应用》;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3版

[2] 何绍孝编著。《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宣贯实施手册》:中国建筑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

[3]涂逢祥主编。《建筑节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l版

[4] 孙富. 住宅建筑节能问题研究[J]. 建工论坛. 2010-23

第7篇:建筑施工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4-0123-02

1.引言

所谓施工技术管理,也可以称之为业务核算或技术核算,是建筑企业对项目施工生产技术活动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管理的总称,是建筑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运用管理的职能能够更好地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更好地对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活动及其技术工作进行一系列的协调。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我国建筑市场内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的实质体现在建筑企业之间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比拼,从而推动建筑企业的整体实力不断壮大,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施工企业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技术实力,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水平,才能够实现建筑施工技术更深层次的发展创新。

2.施工技术管理的职责与任务

建筑施工过程,实质上就是运用技术活动产生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任务,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运用管理的职能及手段和科学的方法,严格落实国家有关的技术法规、规范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有关要求,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

3.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和调研,目前我国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比较普遍、严重,如果不及时解决和处理,很有可能对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3.1技术管理体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技术管理体系不健全的主要表现:(1)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制度不严格。如质量保证体系没有切实的运行,自检、报监程序未严格履行,技术交底制度未落实,奖惩制度、激励机制不兑现等;(2)相关职责履行不够。施工企业在大部份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都制定了相应职责,但履行职责不够好。如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对现场已经形成的技术资料及时归档,影像资料没有及时进行分类归档造成遗失,质量管理部门对发现的质量缺陷不上报而自行处理等。

3.2施工技术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具体表现:(1)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资料进行必要的记录、收集及整理,造成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资料和工程施工进度不一致,既影响了工程资金周转,也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与验收;(2)没有切实按照《建筑项目施工方案》和《安全方案》进行施工操作,导致工程产生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最终影响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3)现有的施工技术管理资料存在许多错漏,给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经验的总结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3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建筑市场急剧扩大,建设项目的迅猛增加,造成建筑工程项目有丰富经验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在岗的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经验不足、技术水平差、综合素质低等问题,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十分不利。

3.4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缺乏对经验的总结

很多建筑企业或其建筑工程项目部在某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完成之后,对在工作实践中收获的经验与教训没有采取必要的保存措施,没有对许多相当重要的施工技术管理资料、施工技术经济数据以及施工过程当中所提出的合理化意见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存档,即使进行了总结存档,亦束之高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不仅需要工程项目部门的不懈努力,还需要企业内部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只有不断的总结提高,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才能最大程度地凝聚内部合力,有效地发挥施工技术管理的效能和作用,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提供充分的技术保证。

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措施

4.1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

我国在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创新不仅仅是自己搞研究,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这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对建筑企业亦是如此。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是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解决的途径,一是大量引进人才,二是自己培养人才。大量引进人才,可能见效快,但成本高,还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等问题。自己培养人才最可靠。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经常组织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加强技术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和业务交流,及时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为我所用,努力提高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由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技术问题,所以,尤其要注重培养技术管理人员预见性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出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难题的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和降低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

4.2明确技术管理职责,强化技术管理措施落实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十分复杂,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过程。有“法”可依,落实责任是基本保障。所以,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管理制度建设。要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标准、规范和规程要求,结合企业特点,制定相应的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特别是对技术管理职责要十分明确,界定清楚建筑施工各部门、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力,奖惩措施要具体和兑现。这样才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职责清楚、责任到人,才能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各部门、各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效地减少和杜绝问题的发生。

4.3熟悉各项技术标准和规范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依据是施工技术标准。而施工技术标准又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这些标准很多是强制性的,只有强制性的实施这些标准,才能彰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权威性,才能“倒逼”建筑施工企业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必须根据具体承包合同所规定的内容,采取与之对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应组织建筑施工的所有工作人员,特别是技术管理骨干学习各种技术标准和规范,特别是要加强对建筑验收规范和施工规范的学习和熟悉,熟练掌握建筑施工当中施工技术管理的各种要求、质量标准以及施工方法,并且要根据这些具体的施工标准、要求和方法来对施工技术工作进行实作、监督、检查以及验收。

4.4注重发挥项目经理在技术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施工项目既是一个较开放的系统又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涉及的要素范围较广,主要包括管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材料和设备等等。所以,必须要有专人未进行指挥、统筹。这个关键角色就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有良好的人品和口碑、足够的威信、足够的工作能力、协调能力,统筹实施调度协调施工现场的生产和技术管理活动。企业领导和各个部门应给项目经理大力支持和帮助,减少对施工项目经理工作的干扰,保证施工项目按照统一标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提高工作效率。

4.5做好施工图纸的审查工作

建筑施工的施工图纸是施工的重要依据。在建筑施工展开之前,应全面地对施工图纸进行了解和熟悉,掌握建筑工程的特点与施工设计图的真正意图,以及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避免重复施工,减少浪费,避免质量与安全隐患。所以,应对地基处理、建筑结构、细部构造、关键项目、质量安全等各个方面进行审查,审查完毕之后还应进行互审与会审,每一次审查都要全面且详细,完善各种签字手续,以免分清责任,从根本上杜绝各种隐患。

在进行建筑施工图纸的审查时,不仅要对施工图纸的合理性引起重视,还应该结合施工的具体状况对施工图提出有利的技术性建议,以降低建筑施工的难度系数,节约建筑施工成本,加快施工的进度。

4.6加强对施工档案资料的管理

做好建筑施工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就必须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施工方案、测量、试验、工序检验、交竣工等一系列资料和档案的签收、保管、发放、归档与借阅工作,并使这些档案和资料规范化、系统化。还特别需注重一些重要项目、关键性项目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施工总结的完整与准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这些技术档案和技术资料在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活动的安全、有序。

4.7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变更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时不时的遇到业主方提出的修改要求,设计方因为业主方的修改要求或者建筑施工的技术以及环境的需求而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变更。建筑工程变更常常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进行中发生,很容易造成建筑工程的返工或者停工情况。所以,建筑工程变更应尽量提前,工程变更越早,造成的损失会越小。如果变更发生在建筑施工的设计环节,仅仅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就可以了,不会造成太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如果变更发生在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而且施工材料需要重新采购,会增大建筑工程成本,造成建筑施工的巨大损失,影响工程进度以及质量。

5.结语

在建筑企业的建筑项目施工当中,对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管理十分重要。由此看来,建筑企业只有高度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坚定信心,大量培养优秀的施工技术管理人才,注重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和手段,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注重实效,才能在建筑行业激烈的竞争当中处于优势地位,也必将创造出更多的市场和机遇。

参考文献:

[1]周鹏忠,综述建筑工程项目技术管理重要性[J],科园月刊,2008(8).

[2]苏颖,关于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3).

[3]王坤,浅析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技术管理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10(24).

[4]晏国民,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J],山西建筑,2008(26).

第8篇:建筑施工技术总结范文

1.1建筑工程监理方面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主要分为业主方、承包商、监理方三大主体,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而独立的,不受彼此约束,监理方的直接服务对象是业主方,以最大限度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为工作原则。然而,我们必须要意识到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尚处于初步的阶段。2011年4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建筑法》(1997)进行修正,进一步明确了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法律形式。建筑工程监理的工作任务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控制进度、投资、质量;二是管理合同文件;三是协调业主与施工方的关系;四是安全管理与资料管理,然而其存在的不足也很突出,集中表现为如下几点:

1.1.1我国建筑工程监理的资质管理所采取的形式为“双重管理”

即是企业资质与个人资质管理并行,划分不同等级的监理企业资质,要求监理人员必须要拥有专业的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但是由于地方政府的区域性保护主义客观存在,导致符合资质要求的建筑工程企业和监理人员充斥着建筑工程监理行业当中,以至于监理人员的资质难以满足建筑工程监理的客观要求。

1.1.2现有的建筑工程监理人员都是直接

由建筑工程监理专业的毕业生担任,专业知识比较系统而全面,然而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导致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未能深入理解相关的法律规范,工程监理的目的难以实现。

1.2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工程监理单位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为重要的主观能动性因素,基于该理论,笔者认为技术管理层面的纰漏很大程度上是由工程监理力度不足而造成的。

1.2.1未能全方位地考虑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包括地质、水文、气候等,导致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当中遭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轻则延误工期,重则危及质量。

1.2.2在现有的施工技术与引进施工技术

两个方面难以平衡,导致在有限的资金使用方面出现不合理的问题,当现有的施工技术足以满足实际施工需要的情况下,依旧盲目引进新型的施工技术,缺乏针对性,导致建筑工程资金预算的浪费,未能很好地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1.2.3建筑工程监理单位未能就施工技术

当中所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与纠正,缺乏必要的调研与勘察,未能从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施工方的各道工序未能做到跟踪监控,同时在平行检验、见证旁站等施工技术监理形式方面也未能全面落实,继而影响到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安全。

2建筑工程创新技术案例分析

2.1工程概况——案例一

该工程位于我国某市,正式动工建设时间为2013年3月上旬,共有四栋,每栋的设计总楼层为30层,其中地下1层,地上29层,总占地总面积为18576.5m2,总投资额为8500万元人民币,工期预定为18个月。该工程业主方委托当地一家房屋建筑工程甲级监理企业进行监理,根据法律规定,实施总监负责制,监理方直接为业主方服务,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严格管理相关的施工技术,在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之间寻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以促进两者共同发展进步。

2.2在现代监理机制下,施工技术的管理

对于本工程,基础开挖困难大,笔者是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主要监督力量,在监督过程中,作为监理人员,应该对自己的工作任务明确,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把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当做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执行。在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有的监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不到位,对工作不够热心;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对监理工作无法胜任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问题。所以,应该对建筑施工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取高度的重视,通过相应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监理人员的自身素质,要求监理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施工技术,同时也要对各种新型的施工工艺以及新型的施工材料有所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监理人员自身对施工技术的任务和态度决定了监理工作的状态和工程建设的最终效果。监理人员在监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很多,比如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施工现场的气候条件、施工项目资金的筹措等等。这些问题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行施工技术监督过程中,首先应该对施工中的各个项目采取的施工技术进行检查和核对,看是否有违规操作和错误操作的现象;其次,应该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进行监督和管理,从施工技术的全局把握,也就是指施工技术对工程的质量、安全等问题的影响方面。施工技术的应用是为了完成施工任务,同时如果更加有效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也是提倡应用在施工过程中的。只要施工技术的最终效果表现在建筑工程上是良好的就是可以的。

2.3工程概况——案例二

该工程位于我国某市,整体建筑共可分为六栋,每栋的设计总楼层为35层,其中2层为地下室,建筑占地总面积为21395.8m2,总投资额为一亿两千万元人民币,工期预定为22个月。与案例一一样,也是实施总监负责制,在完善建筑工程监理制度,提高监理工作水平的基础上促进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而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又可促进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延伸其监理的覆盖面,提高监理水平。

2.4在新型施工技术之下,完善工程监理制度

本工程的的施工技术创新体现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方面,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在清水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方面,往往采用的是墙体大模板直接浇筑,其施工质量理论上可得到保证,然而对于外墙楼层处的施工缝的处理则长期沿用一次模板支设的施工技术,因此施工缝只有一道,砼导墙存在诸多缺点。鉴于该建筑工程的总楼层较高,且占地面积达21395.8㎡,因此技术人员经过充分论证,弃用传统的一次模板支设的施工技术,改为铁板模板的施工技术,具体的技术流程为:在放样测量的基础上,选定外墙楼层的位置安装铁板,直接将其作为模板。经采用新型的施工技术,该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后经监理部门验收,砼导墙的稳定系数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笔者作为本工程的主要监理人员,在明确自身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严抓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方面的工作。针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而言,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的关系是相互促进且彼此依存的。准确把握我国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推测出建筑工程监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监理水平,制定并完善相关的建筑工程监理制度。上述的一系列措施,均可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以促进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结合,加强监理的力度,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以期将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在该工程当中,经竣工的检验环节,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当中的通病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诸如隐秘部位,防渗漏等技术难点问题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监理人员在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当中,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新型施工技术,明确新型施工技术的要点、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在总结汇报的时候,集思广益,将各监理人员的实践经验加以汇总分析,以此为依据,深入完善现有的建筑工程监理制度,促使监理制度与高速发展的建筑工程行业保持同步的节奏,避免因监理案例制度过于落后,难以涵盖新型的施工技术,而导致监理工作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唯有保证现代监理制度与施工技术均与时俱进,才能真正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2.5建筑工程监理和施工技术刨新的关系

2.5.1二者相互促进

施工技术和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是否到标准,都能够用工程质量进行衡量。在工程监理过程当中,监理人员对施工技术必须要加强监理,这是因为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从工程质量上来看,监理单位加强自身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相关机制及法律法规的完善,能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并且对施工技术的创新也有着显著的意义和作用,对于建筑工程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与高新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讲求效率与效益,作为建筑行业来说,也在不断地调整着时间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而施工技术的创新一定会给工程增加效率降低成本及时间的付出,这样就会使工程的进度得到加快,在建筑行业及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中,施工技术的促进与创新是不容忽视的。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监理人员对工程的技术监督是具有一定参照标准和要求的,当实际的施工技术与规定的操作技术不符的时候,监理人员就会对施工技术进行检测,如果发现技术存在问题,那么就会立即停止该技术的应用,并建议采用正规的、正确的施工技术应用于施工工程之中,这样也就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准;如果发现施工技术虽然与参照标准不一致,但其效果更好,而且对工程质量等没有任何影响,同时也能节省施工的时间,那么,对于监理人员来说,他们就掌握了一种新的施工技术,提高了自身的知识储备,从而让建筑工会曾监理单位的整体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5.2二者共同发展

建筑工程的发展建立在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基础上,施工技术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就会让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以及施工工艺等都跟着发生变化和创新,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而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提高的单位就是建筑工程监理单位,通过他们的监督和督促,建筑施工单位不得不不断的提高和发展自身。同时,建筑监理单位也在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中得到了自身的相应的提高。掌握了更高的施工技术应用标准和规范,掌握了更好的施工监督方法和手段。从而达到了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的共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角度而言,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进步与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完全健全、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进步均有着密切的联系。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工程行业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的行列当中,其在建筑工程监理方面的空白处越来越多且明显,对监理表现出较高的要求,建筑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包括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也得以引申出来。整体而言,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两者虽然是统一的整体,然而,在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过程当中依旧存在着主次之别,建筑工程监理为主,而施工技术创新为次,建筑工程监理企业强化对施工技术的监督管理力度,一则引导建筑工程行业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二则对于建筑工程监理企业本身的发展也是大有益处的。

3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关系的发展趋势分析

在新形式之下,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的关系已经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含义,因此两者的关系需要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与修正。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关系的发展趋势集中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3.1优化施工技术,完善监理机制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以建筑工程监理机制推动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目前建筑工程监理领域需要直面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没有高新技术为内核力量的企业,其发展前景是非常有限的。建筑工程行业需要正确处理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与技术规律,调整建筑工程监理企业内部的结构,把握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当中的重点问题与项目,践行监理工程师的考核激励机制,拓展其专业知识层面,从质量检验向技术管理以及法律意识等方面深化。

3.2明确建筑工程监理方对于施工技术工作职责

对于建筑工程监理方的主要工作职责,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在公正而客观的监理制度的指导下,深入分析并明确建筑工程各项施工任务当中所存在的技术缺陷与质量问题,以便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纠正。鉴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监理行业在施工技术方面长期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的现实,必须要在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在执行监理任务过程当中所发现的技术问题进行整理,汇编成册,送至施工方的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手中,为施工方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参考,严格把控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关。

3.3严格管理监理市场,规范监理资质考试

首先,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大力对现有的关于监理公司成立与注册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补充与完善,并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发挥行政手段的作用,要求所申请注册的监理公司必须要符合相关规章制度之上的各项标准,方才允许其注册并营业,以期杜绝不法人员浑水摸鱼,扰乱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秩序等不良现象。其次,严格规范监理资格证书的考试工作,加大资格证书的审查审核力度,防止出现等现象,唯有切实提高监理人员的工作水平,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与施工技术齐头并进,促进两者有机结合,继而实现共同发展。

4结语

第9篇:建筑施工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 流程;工程管理;管理规范

1 概述

我国智能建筑始建于90年代,起步较晚,但却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相继建成一批具有一定智能化的大型公共建筑。国内各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已经成为智能建筑的巨大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智能系统设备商、系统集成商、建筑设计事务所和房地产开发商。智能建筑是高技术的结晶、系统集成商、建筑设计事务所和房地产开发商。智能建筑是高技术的结晶,既是技术密集型建筑,也是资金密集型建筑,它的设计和施工都不能照搬传统建筑的方法,需要有专业化的设计队伍和承建商。

2 建筑的实施流程

2.1 不同的客户、不同的建筑物就有不同的需求,需求是推动和促进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在目前国情下,普通工薪阶层的安居房中,大量应用千兆网络布线就是一处不必要的浪费,因为客户暂时没有这种需求。所以了解客户需求,是有效进行智能建筑建设的首要前提。 目前在上海、深圳等城市工程建设的环节中,由专业顾问公司进行需求分析。顾问公司代表业主的利益,根据业主的实际要求,结合技术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招标文件和监管工程的实施过程。顾问公司通过编制技术规格书规定系统技术性能,对产品选择和实施方案具有否决权但对产品不具备推荐权。

2.3 全面的系统设计是智能建筑建设的基础。系统设计是在方案审批后进行,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过程。一般应与建筑主体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步进行。但是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特殊性,建筑主体设计单位不可能按习惯施工图的深度绘制出详细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详图,只能绘制出介于现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之间的技术设计图纸。可称之为系统设计施工图。它已基本完成各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管线路由、电源供应、系统接地等主要构件的设计,也必须完成与建筑主体专业和其他设备专业的配合工作。 整个系统设计施工图作为日后的招投标工作、深化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2.4 弱电承包商的选择是智能建筑设计的重点: 目前智能建筑的工程管理并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模式,目前国内常见的有三种模式:

2.4.1 业主将弱电系统划分为一个个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选择一个承包商,协调工作由业主完成。

2.4.2 业主将弱电系统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一部分,由土建总承包商来作弱电系统各子系统的协调管理工作。智能建筑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它是建筑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融合的产物。目前发展还不成熟,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不断涌现。像模式一,业主将弱电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分包,就要求业主具备很强的智能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施工管理的经验。而目前的情况是,一般单位的业主对弱电工程缺乏较深的了解,即使是一些大单位,在组织机构上设有基建处,有一些负责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但往往这些人熟悉的又只是结构、电气、水暖等建筑的常规系统,而对新兴的建筑智能化方面的知识仍有欠缺,这就难免造成对弱电系统的管理力不从心;各子系统不考虑对外开放通讯协议,造成总集成的麻烦。负责的人员费了很大的心血但效果不好,巨大的投资不能收到相应的回报。这种案例屡见不鲜。即使业主能招聘到一些有很强的智能建筑方面的知识和施工管理经验的员工,但这会使业主的基建班子变得很庞大,而且一旦大楼竣工,这些人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因此,业主单个系统分包的这种办法要求业主方面有很强的技术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而这又是目前实际情况很难达到的。

由弱电总承包商对整个弱电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这符合国际上专业化的趋势,由于一直从事建筑智能化方面的工作,弱电总承包商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智能建筑专业技术和管理班子,这些人在多年的工程实践中已经具备很强的弱电各子系统的技术能力和对关键问题、关键点的把握能力。弱电总承包商是专业从事建筑智能化工作的,力求自身的不断发展,他们会不断跟踪新技术,力求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综上所述,弱电总承包模式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但凡事有利便有弊。对业主而言,如何选择一个合格的弱电总承包商是一个存在很大风险的问题。目前,随着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声称能做建筑智能化的承包商越来越多,在发展的大潮下,难免泥沙俱下,抛开没有“建筑智能化专项资质”的班子不说,就是具有“建筑智能化专项”的公司的水平也良莠不齐。选择一个好的弱电总承包商对工程至关重要,这也是最终交工的工程能否达到业主要求的关键。2.5深化设计是智能建筑建设的实施指南

不同产品安装方式、接线方式、电源供应方式等具体工艺不同,所以设计方不可能在产品确定之前绘制出详细的施工图。在优化设计完成后,应由弱电总承包商或各子系统承包商根据优化的设计资料和中标产品的技术资料完成传统意义的详细施工图。详细施工图应经总体设计方确认批准。确认后的详细施工图具有明确的设计责任和强制性的工作效力。

2.6 规范的安装调试是智能建筑建设的有力保障:智能建筑的施工过程必须遵守现行的规范和规定,必须有效的监管。批准后的详细施工图具有法定的指导意义,不能随意修改,此时的系统集成商等同于传统意义的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的天职就是“按图施工”。任何施工中的变更必须总体设计方确认,否则就容易发生与原设计不符的质量问题。

系统调试时,集成商获取机电设备厂家提供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后,就可以组织缩写相关的接口驱动程序。该驱动程序应该可以让其他程序合法调用而不需要对具体设备有详尽的了解。比如,通过驱动程序可以读取系统的温湿度而不需要考虑温湿度用何种方式进行测量,通过驱动等距离可以控制机组的运转而不需要考虑从哪个路径进行控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为二次集成创造条件。有了驱动程序后,就可以按照软件工程技术的规则来组织编写用户界面语言。当所有的一次集成系统设备安装完毕、调试成功、提交完备的通用系统接口硬件、符合要求的系统接口软件编制完成,此时一次集成就完成了。

.结束语:综上所述:智能建筑工程总体设计是龙头,是智能建筑功能与水平的体现。工程实施是智能建筑成败的关键。系统总承包商的选择,确保以确定的工程界面实施为中心的工程项目管理以及严格按设计、产品技术标准、施工规范施工和质量控制是工程成败的三要素。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是智能建筑历史实绩或成果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