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

第1篇: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拔尖人才;培养方案;竞赛

1专业拔尖人才的理解

党和国家从“十六大”报告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的要求一直都是:“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那么,何为专业拔尖人才呢?长春工业大学校长张德江认为:国家人才培养体系应该为一个塔形结构,塔尖为部级拔尖创新人才,塔中部为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塔下部则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1],各类高校应有自己适当的模式,塔尖、塔中、塔底每一个层次都需要拔尖型人才,不同层次的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都大有作为。部级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任务主要由国家部委所属研究型大学和地方有较高科研水平大学来培养;而塔中部为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将主要由各地普通本科院校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主要由高职、中职院校来培养。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天津农学院工程技术学院的定位是要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对于农机专业而言,我们是要培养优秀的农业机械专业工程师。具体来说,我们对拔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理解是: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系统地掌握农业机械专业领域的专业理论与设计技能,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具备跨学科知识整合运用与团队协作能力;具有新产品研究与开发设计的初步能力,有较强的表现技能、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同时,要了解国内外专业领域发展动态,了解政策和法规,具备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设计管理能力,并能够不断地适应专业发展变化而吸收和更新知识。

2培养方案设计

2.1以竞赛为基础的培养方案架构

2.1.1引入竞赛体系架构的必要性

人才的评价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正如众多的高考状元后来并没有做出出类拔萃的成就。在项目实施中,如何认定学生是优秀拔尖人才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需要及早发现优秀拔尖人才,挖掘其潜力,重点培养。我们认为仅通过课程考试成绩是无法准确评判拔尖优秀人才的,相反,从目前的调研结果看,各类需要有一定专业综合能力的竞赛对于拔尖优秀人才的筛选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由于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均是以项目的形式实施,无论从专业基本技能,科研学术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等许多方面使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短期内对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升效果明显,从近年来的经验看,各类综合性竞赛中获奖的同学在毕业走出校门时,无论在就业、考研等各方面均表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有鉴于此,我们设想拟在教学中大面积引入不同形式专业技能竞赛提升整体学生专业技能,完成优秀拔尖人才的筛选、培养,同时结合高级别专业竞赛实现优秀拔尖人才实践综合能力的强化提升。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完成了相应教学计划的设计,设置了相应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但是农机作为工科专业,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工程的特征之一是综合,学生们在分散的课程训练后并未形成综合的战斗力,大学阶段重要的综合训练毕业设计也由于就业形势的压力已经逐渐有些鸡肋化,大学四年的教学在许多学校已经变成了3年半,使得原本就先天不足的校园内的实践综合能力培养更是雪上加霜。在这种形式下,有些学校甚至提出取消毕业设计的设想,提出大学+毕业后专业技能培训的培养模式,将专业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推向社会。我们认为在大学阶段实践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特别针对应用型本科而言,无论是将来从事专业科学研究,还是直接就业,职业实践技能都应该在本科阶段得到很好的培养,并且通过适当的改革,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情况的,这就是以竞赛的形式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1.2竞赛内容与时间安排

竞赛的设置需要与专业综合能力相适应,对农机专业而言,综合能力主要强调具备农业机械相关产品的设计能力,特别由于在现代农业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飞速发展,需要加强传统农业机械专业中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能力的培养。竞赛内容设置采取递进式的设计理念,从入学开始,在每个学期设置相应专业基础竞赛,初步方案如下:(1)机械绘图竞赛;(2)C语言程序设计竞赛;(3)电工技能竞赛;(4)电子设计竞赛;(5)机械原理方案设计竞赛;(6)机械零件测绘与建模分析竞赛;(7)机电一体化设计竞赛、数控技能竞赛等。在竞赛时间的安排上,需要适当调整教学计划,适当增加学期周均授课学时数,在每个学期合适时间段腾出时间设置竞赛小学期,时间以1个月左右为宜,集中强化。在高年级的竞赛内容设置上要逐步与相关专业大赛挂钩,使更多地同学在专业设计竞赛中得到锻炼。

2.2培养方案保障体系

2.2.1组织保障

大面积引入竞赛形式的培养方案有别于传统的教学体系,在每个学期将同时有4个年级开展不同性质的学科竞赛,对培养方案的组织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建立并逐步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以保证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成立专门常设领导机构进行总体方案实施的组织与监控,领导机构可由主管领导与骨干教师组成,为不同层面竞赛确定方向、制定规划、营造氛围、协调实施、提供服务。

2.2.2师资保障

我们要培养应用型拔尖创新技术人才,从类型上属于工程型,不是科学研究型,也不是技能技工型,这样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改革原有授课模式,尝试多种考核方法;在竞赛的设计组织实施中也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既是课堂授课的优秀教师,同时自身还是一位优秀的业内工程师,这要求我们重视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提升,加强新技术的培训,具体可以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

2.2.3实验室资源保障

各项专业基础竞赛的实施离不开相应的硬件资源,学生进入竞赛阶段后需要在实验室开展工作,由于教学阶段的特殊性,竞赛安排在学期初或者学期末较适宜,这样可以尽量减少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的交叉影响,但是存在一定的集中性,几个不同年级的竞赛活动可能会同时开展,要求有一定的实验室面积,满足集中竞赛需求。在低年级的选拔竞赛完成后,高年级阶段的培养将需要更多的时间在实验室内完成,而非在教室内,这样需要配置专门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室,及时更新实验室仪器设备,进一步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

2.2.4生源保障

采用滚动遴选模式,在前三个学期的竞赛后完成人员的初选,进入专门拔尖人才培养班,实施拔尖人才专门培养方案,同时依据后续每学期竞赛结果,淘汰不合格的学生到普通班,普通班的学生通过竞赛考核进入试验班,三年级第二学期前通过基础竞赛完成优秀拔尖人才的最终遴选。这要求在低年级尽可能打通相近专业的教学计划,入校学习后,依据专业兴趣、学科竞赛成绩,逐步完成学生的遴选工作。

2.2.5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包括两方面,学生和教师。优秀拔尖人才培养需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应从制度上改变目前大学生功利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制定导向性政策,引导学生重视各项竞赛创新活动,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如将专业奖学金的评定直接与各类竞赛成绩挂钩等,同时,也需要出台各种激励措施,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到指导学生竞赛活动当中。

2.2.6经费保障

完成相应的各类竞赛涉及到试验耗材、差旅费用、小型仪器设备等多项费用支出,需要提前安排好经费预算与规划,多种措施筹措资金,保证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

3结束语

在普通高校开展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是一项新课题,强调在众多新生中要尽早选拔出具有潜力的学生,重点培养,同时还需兼顾原有普通同学的培养,需要对多方面的资源整合重组,这里提出的是一些还很不成熟的想法,欢迎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第2篇: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宁静致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4-0018-06

2009年以来我国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单而言,是指政府拨出经费支持19所国内高水平高校,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个学科中,吸引最优秀的本科学生并将其培养为学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计划(以下简称试验计划,作者注)。试验计划拥有4个层次的领导机构。由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组成指导组,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由教育部高教司、研究生司、直属司、学生司、财务司、人事司、国际司组成协调组,负责协调有关司局,共同支持计划实施工作;由国内外著名专家组成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专家组,负责论证学校的实施方案,为各校方案的实施提供咨询、建议、评价;由参与试验计划的高校校长组成工作组,负责推进计划的实施,组织开展交流,提供信息服务。

2011年,19所参与试验计划高校选拔拔尖学生总计2500人。拔尖学生的选拔途径和方式上,大部分高校从自主招生、保送生、新生或一年级学生中选拔,部分高校从二年级学生中进行选拔,还有个别高校从高中生中选拔。绝大多数高校采取笔试加面试的方式,选拔有天赋和悟性、有兴趣并肯投入基础学科研究的学生进入试验计划之中。

本文通过探讨参与该计划相关人士特别是专家组成员的思想言论和相关高校的实践主张,说明宁静致远是当前我国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一种思想境界。

一、着眼社会长远利益:试验计划中的基础学科建设及其人才培养的意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杰出教育家西奥多·姆·赫斯伯格(Theodore M.Hesburgh)神父曾经指出:“大学是所有社会机构中最保守的机构之一;同时,它又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能促进社会变革的机构。”这一“赫斯伯格矛盾”,揭示了大学一方面要不断地变革自身以回应社会需求并推进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又要保守探究“无用”知识等特征的着眼社会长远利益的理念。忽视社会当前需求,或者忽视大学长远利益,都将违背规律,大学因此需要在两者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与张力。在21世纪,作为社会轴心机构的中国大学,虽然成为直接参与并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仍然需要恪守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和承担基础性科学研究的经典大学理念。

西方大学特定的发展演进过程,形成了大学作为“象牙塔”独立于世的品质,其以追求纯粹知识而不计功利为特征的厚重文化传统,得以延续至今。中国现代大学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学习西方而迅速创立起来的,相对地缺乏西方大学那样厚重的文化传统,也不曾牢固地确立起着眼社会长远利益的经典大学理念;中国传统的实用主义文化与工具理性主义认识论,使得古代的先哲们不太关注知识的本身价值,儒家文化因讲求“经世致用”而奠定了中国重行主义理论基础,在中国人的生活态度中,只有实用知识或者说能换取功利的知识才有价值,由此而使得人们对于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学问重视不够;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着眼社会长远利益的非应用性基础学科及其人才培养,没有得到本应拥有的重视。

上述诸多因素,导致急功近利之社会风气无所遮拦地侵入当代中国大学校园,其对于基础学科的消极影响正如试验计划专家组成员卢德馨的慨叹:“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基础学科犹如水之源、木之本……人们惊叹江河之汹涌、赞美林木之俊秀,而涓涓之源头常在千里之外的落寞中,丰满的根系也难以进入(人们)视野,统计表明科学家仍为最受尊敬的职业,但人们常常被现实利益所左右,基础学科也往往‘门前冷落车马稀’。”这一现状,妨碍了我国基础学科的进步,不利于我国培养原创性人才,有损于国家社会的长远发展。

专家组成员朱邦芬以功利主义指代当前中同社会急功近利之风气,一针见血地指出:“功利主义是教育的大敌,更是做出突破性基础研究成果的研究人员的死敌。人们常用‘宁静致远’、‘。十年磨一剑’来形容做学问要潜心研究。如今校园变大,大楼变高,然而能使学生静下心来的环境却越来越难寻觅。一些本科生和研究生考虑离开基础科学专业,因为研究基础科学的买不起住房。怀着这样的心态,背负这样的重负,如何攀登世界科学的高峰呢?”

基础学科作为科学技术发展之根本,决定了一个国家能否产生原创性科学理论成果。这些原创性成果在当下或许因为不能带来直接的收益被视为“无用”,但其却会对国家、民族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此,专家组成员丘成桐的相关论述可谓入木三分。他指出:“中国有不少专家只注重科学的应用,而不愿意在基本科学上下工夫,这是十分肤浅的。事实上,从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突破,无不源自基本科学的发展。对基本科学的认识不够深入,只满足于应用而沾沾自喜,终究是尾随人后,依样画葫芦罢了,更不用说有能力做跨学科的学问了。”

试验计划的启动与实施,表明中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充分意识到基础学科及其人才培养对于中国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正如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所说:“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表明:重视基础科学发展,汇聚世界基础学科杰出人才,逐步形成世界科学研究的中心,从而推动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是世界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21世纪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在科学技术上有超越他国的能力,关键要看世界科学中心能否在中国逐步形成,关键看我国能否培养和造就世界最高水平的科学家。”

可见,试验计划中的基础学科以及人才培养,超越了当下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这一计划,正如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所阐述的那样,是鉴于长期以来社会不鼓励学术研究风气状况,政府对于学术研究给予的激励。其必将对于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洪堡在创办柏林大学时所言,“当科学似乎多少忘记生活时,它常常才会为生活带来至善的福祉”。

二、让学生拥有仰望星空的兴致:试验计划中的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

大学特别是承担着自主创新重任的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毋庸置疑地应该使所培养的人才既要“谋食”更要“谋道”。所谓“谋道”,指的是研究型大学需要明确其培养各界领袖包括学术领袖的使命。拥有学术领袖气质的人才,不应仅仅考虑谋求一份使个人生活美好的职业,而应当学会从自我中走出来,超越自我,使自己的国人生活得更美好。正如深刻影响美国高等教育的1828年耶鲁大学报告中,耶鲁大学校长所阐述的那样,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广博和无偏见的视野,稳固和优雅的成就。……这将促使他们用所学知识装点社会,使他们进入更有尊严的智者的行列;如此运用他们的财富,使他们拥有更多的荣誉,更多地贡献于他们的社会。”

本次试验计划的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就是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成为超越凡俗生活、志向高远的学术领袖。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使学生拥有仰望星空的闲暇和兴致

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清华大学的相关试验计划,是要创造一个环境,使学生不仅仅满足于未来个人过好小日子,而是鼓励他们志趣高远,拥有仰望星空的闲暇和兴致,这是试验计划的人才培养理念之一。

(二)使学生超越凡俗之利

使学生超越世俗的功名利禄而全身心地投入科学研究,是试验计划所提出的又一人才培养理念。专家组成员丘成桐指出:“追求学问的热忱需要培养,这关乎一个人的情操。如何除去名利的羁绊,让我们欣赏大自然的本能毫无拘束地表露出来,乃是培养学问感情的第一步。”“我有幸接触过不少伟大的学者,他们在工作上执著入迷的程度,只可以用欧阳修的词句来描述:‘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从这里自可窥见他们成功的因由。宋徽宗的词云:‘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很多重要的创作发明,是学者在有深厚感情的潜意识中完成的。”

(三)使学生习得并养成一种无形的“思维风格”

专家组成员朱邦芬谈到,一位外国学者在分析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后总结道:学生从导师“那里获得的东西中,最重要的是‘思维风格’,而不是知识或技能”。知识或者技能是有形的,可以很快变得陈旧;“思维风格”则是无形的,作为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养而愈久弥新。

朱邦芬进而指出:“我们学的不完全是知识,主要是一种品味、一种风格、一种品质、一种传统。好比我们听歌剧,我们知道歌词,但我们还必须要学它的旋律。”“我想在这个方面,很多有形的知识是一方面,很多无形的东西,如taste(品味,笔者注)、style(风格,笔者注)、quality(品质,笔者注)、tradition(传统,笔者注),在教学生的时候,这些都值得我们重视。”无形的品位、风格、品质、传统,是有形知识得以产生的沃土,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只有淡泊明志的人们才能深刻地体味之。

(四)使学生“心态平和”并拥有远大的志向

专家组成员朱邦芬指出:“成才先要成人,要努力使我们的学生的精神境界‘理想远大、志向坚定、心态平和、兴趣浓厚’。”这一境界用专家组成员卢德馨更为通俗性的话来说,就是“不愤世嫉俗、不浮嚣奢华、不追求时尚、不计算功利”。这一淡泊明志的人才培养目标,被几乎所有试验计划参与高校所认同。

(五)使学生成为有志于基础科学研究的领袖人物

山东大学提出拔尖学生培养目标的四个不:不以就业为目标,不以职业为目标,不以培养官员为目标,不以培养亿万富翁为目标。使学生成为有志于基础科学研究的学术领袖人物,是包括山东大学在内的所有参与试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淡泊明志:试验计划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所显现的思想境界

大学特别是创新型大学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使学生融会贯通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基础,使之“恍然于宇宙之大,品类之多,历史之久,文教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相为因缘与依倚之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拥有平衡的知识结构、渊博透彻的学问和健全的人格特性。美国耶鲁大学在1828年报告中曾经指出,本科学生“要从纯数学中学习论证推理的艺术;从物质科学中了解事实、归纳过程和可能证据的多重性;要在古典文学中发现一些最有品位的完美的典范;通过英语阅读学会运用自己语言讲与写的能力;通过逻辑和思想哲学学习思维的艺术;通过修辞和辩论术,学习讲话的艺术;通过不断地练习写作掌握准确表达的能力;通过即席的讨论,成为果断的、语言流畅的和朝气勃勃的人”。只有这一宁静致远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学术领袖人才。类似的模式在本次试验计划中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科学与艺术联姻的人才培养模式

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之问的钱学森,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授奖仪式的即兴演讲中,专门提到他的夫人、女高音歌唱家蒋英。他明确指出,正是蒋英的艺术熏陶,才使他获得科学研究上的灵感。钱学森并认为,科学上的创新仅仅靠严密的逻辑思维是不够的,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该形象思维需要从艺术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基于这一认识基础,钱学森提出科学与艺术联姻的人才培养构想。

依据钱学森的构想,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实施了科学与艺术联娴的人才培养模式。西安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实验班”的基本理念是,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是开拓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因素。该班的学生不但要学习工科的基础课程,还要学习一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包括哲学、社会学、音乐、美术、文学、建筑和经济管理等。

科学与艺术联姻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宁静致远之意境,有助于养成学生平衡不偏的思维品格。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尽管当前中国大学在如何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关系方面尚待探索,然而,许多参与试验计划的高校依旧尝试着改变专业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探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模式。

南京大学力图通过通识教育,开阔学生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促进其形成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观。2011年,该校开设了通识教育课共计43门。

山东大学发挥文史见长优势,通识选修课实行“游学制”。该校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游学(选课、听课、听报告),允许学生在修满规定学分后,根据个人兴趣选听课程,只听课,不计学分,使学生从山东大学厚重的文化底蕴中汲取文化和道德营养。

上述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拔尖学生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中得以成长。

(三)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拥有中西两种文化修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试验计划专家组成员杨振宁,特别提到拓展中国学生的国际视野问题。他主张相关高校要帮助毕业的拔尖学生出国,让他们与世界学科领域的活跃人物开展交流和联系,经过3到8年的合作研究工作后,再考虑把他们请回来。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十年磨一剑的思想境界。

为了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四川大学提出建立以《中华文化》为经,以《西方文化》为纬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中华文化》旨在以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文化熏陶学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气质;《西方文化》旨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西方文化素养。中山大学在为拔尖学生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强调拓展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等高品质课程。

中西文化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拔尖学生形成“大不自多,海纳江河”的胸怀,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小班授课与个性化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有参与试验计划的高校都采取小班授课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一对一的师生交流,可谓手工制作精品,大相径庭于大班授课的大机器批量生产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些高校划定相对集中的住宿与自习区,师生同住,密切师生的接触和交流。一些高校为入选学生一对一配备了全程育人导师。山东大学甚至仿照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模式,实施拔尖学生的住宿学院制。住宿学院内,有常驻的生涯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解决生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业导师轮流进驻学院,定期与学生讨论,指导学生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加强课后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发展专业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这一“住宿学院制”的集中管理,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导师之间、学生与学科之间的广泛交流。

四、摒弃急功近利之风气:试验计划中关于学生选拔与评估的言论实践

在承认当代中国大学与社会关系日益密切,市场价值不断地影响着大学的同时,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仍然需要明确其社会精神启蒙灯塔的使命。大学要守望精神文明,要追求学术上的优异,就需要拥有淡泊明志的思想境界。由于试验计划中,政府给予高校较为充分的自,一些高校从选拔拔尖学生数量、拔尖学生选拔性考核到拔尖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采取了尽可能地杜绝急功近利之风气的相关举措。

(一)扩充选拔拔尖学生的数量

为了给优秀学子进入拔尖人才群体提供更多的机会,避免拔尖学生选拔与培养中的急功近利,专家组成员卢德馨提出人才共生的教育生态系统学说。他指出:“办班要有一个规模,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秀学生在其间自然成长。……在适当大小的群体(种群和群落)里突出人才或个体的突出表现引起共振的可能就比较大,互动和反复相互作用,将促使个体的超常发挥和优秀人才的出现。”

本着上述人才共生理念,南京大学放宽拔尖学生选拔数量,所选拔的拔尖学生是教育部给予指标的两倍甚至更多,对于已经选拔出的学生,采取奖励优秀政策,慎用训诫淘汰举措,充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无独有偶,北京大学也扩充拔尖计划的学生总量,实际进入“拔尖计划”的学生几乎比上报教育部拔尖学生名单总数多1倍。该校表示,从拔尖人才成长规律来看,在本科阶段要完全确定哪些学生将来能够成为学术领军人物是难以办到的。因此,重点应该为更多的优秀学生提供条件和平台。过少的拔尖学生将来出拔尖人才的可能性也小。

(二)学术上的“浓厚兴趣”是拔尖学生选拔性考核的重要指标

笔者有幸于2012年8月的两天内观察南开大学物理学科拔尖班学生的选拔面试过程。从考官的提问中可见,拔尖学生的选拔除了注重考察其在科学研究方面是否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之外,学生是否真正热爱基础学科研究,是否有志于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甚至是否看淡物质需求,都是选拔考核的重点内容。

(三)在拔尖学生评价上看淡分数而看重科学素养

南京大学相关负责人提出,拔尖学生的考核与评价要侧重过程化、个性化,充分强调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性和发展潜力,高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成绩等将只作为参考指标。

中国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提出,要改革学生学习评价和考试机制,减少应试教育的影响,淡化对分数的过渡关注,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上述可见,淡泊明志的思想境界体现于本次试验计划中关于选拔学生的相关主张与实践之中。

五、宁心静气培育人才:试验计划中激励教师教学的主张与政策

大学的重要使命是储存、创造和传递人类文明。所谓储存和传递人类文明就是保守人类文明。大学要创造新的人类文明就要为了真理而追求真理,追求真理本身就是目的,因此它天然地反对功利,与社会即时的、功利的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大学还需要回答什么是人、什么是美好的生活等一系列的问题,给予人类社会以终极关怀。为了保守和创造人类文明,追求真理并给予人类社会以终极关怀,大学需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纷繁躁动的社会,潜心钻研学问。

缺失西方大学厚重的文化传统和国内固有的文化基因,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大学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原创性科研成果匮乏、学术腐败等都是上述缺失的后果。科研管理与考核机制的异化,更是直接导致了急功近利的学术取向。当下我国大学急功近利的教师考评机制,导致教师注重短平快的科学研究,难以沉下心来思考重大问题,也无法宁心静气地培育人才。正如专家组成员朱邦芬所批评的那样:“对于教师和大学管理层而言。育人的成果至少要等10年甚至20年后才能显现出来,而科研出成果相对要快得多。现有的评估体系对于许多长期全心全意、精心育人的教师是不公平的。即使从事科研,急功近利的环境也使得科研人员热衷于跟踪国际热点,出一些短平快的成果,而不能静下心来研究需要较长时间的重大问题。”

鉴于上述弊端,试验计划的专家组成员们尤为倡导并呼吁教师潜心于教学工作;一些参与试验计划的高校出台政策,将教学成绩作为考核评价参与试验计划教师的重要指标。

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数学学科拔尖班负责人丘成桐指出:“我认为一个教师要真正花时间、花工夫去教学生。中国有些教授认为教学生不是他们的责任,不愿意花时间在学生身上。我们这个‘清华学堂数学班’(拔尖学生数学班,作者注)希望名师亲自来教学生,这是态度问题。……从本科开始带学生,这是我们的责任,很重要的责任。”

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物理学科拔尖班负责人朱邦芬指出:“除了给尖子学生‘松绑’,我们也要给教师‘松绑’,让教师有和学生交谈的时间和兴趣。”

参与试验计划高校形成如下共识:“要使所培养的人才不急功近利,教师首先不能急功近利。”为此,一些高校出台政策,激励教师沉下心来从事培养拔尖学生的教学工作。

南京大学对于参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学术导师和授课教师,将不按照现行的主要以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等为考核的标准来执行,而以其在参与“计划”教学和学生指导方面的投入与绩效来评估。所有的学术导师及授课教师在工资薪酬与职别待遇上均享受特殊待遇。

南开大学从政策上特殊支持拔尖学生教学团队的组建、管理和培训工作,推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配套措施,不按常规方式考核,使聘任教师把精力真正投入到教学之中,使教师为培养拔尖学生贡献才智。

清华大学参与试验计划的首席教授、项目主任、导师和授课教授均享受专项津贴。

六、从宁静中寻找未来:试验计划中部分拔尖学生所获得的信念

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者伯顿·克拉克于20世纪80年代曾经指出:“就业于不同规模和不同形式的学术系统的人(指在各层次各类型的大学中工作的人,笔者注),不仅是与观念材料打交道的‘有思想的人’,而且以对自我确定的虔诚而著称。自信毕生献身于知识、年青一代和社会福利,远离市场粗俗的实利主义。”20世纪90年代,伯顿·克拉克提出了自主创业(新)型大学的概念,以使大学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尽管如此,2000年,克拉克对其在1998年提出的创业型大学概念进行深化与补充时,特别提到“大学自主创新并不损害共治的精神,它并不要使大学做工业的侍女,它也不要使大学变得商业化,成为有着各种用途的购物中心”。大学,被克拉克誉为“世俗的教会”,只有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急功近利的市场价值取向,按照大学的内部逻辑办学,才能使学生在宁静的学术圣殿中一心向学,才会形成创新型人才辈出、创新成果不穷的局面。

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已经实施4年,该计划的实施成效需要多样化的软硬指标加以衡量,其中学生相关认识境界的提升无疑可以作为衡量的软指标之一。一些参与试验计划的学生体会到基础学科着眼于社会长远利益之特性,认识到当下急功近利学术风气的局限性,感悟了科学与人文、艺术结合所带来的思维觉醒,领悟了宁静致远的深刻意蕴。

关于基础学科着眼于社会长远利益之特性,西安交通大学学生王梦冰指出:“今天,在这个稍显浮躁的社会里,基础学科已经成为冷门,受欢迎的已经变成工科和商科,理科相比艰深难懂,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当一个理科学生和其他专业诸如商科、工科学生一同走出校门时,在就业市场上,他并没有明显优势,甚至相反。……科学本身从不关心应用,让科学家如痴如醉的,是那种好奇心得以满足的强烈喜悦,就像孩子一样。”

关于急功近利学术风气的局限性。复旦大学学生谢欣说:“……在这种摸索与尝试中,我们得到一种不拘形式的锻炼。从这种自由的教与学中,我想到了古时候的雅典学院,伟大的先贤就是在谈话中传授思想的。毕竟,与纯粹的物理精神相比,一切固化的选拔与评优机制也许都或多或少带来一定程度上目的的偏离,故而这样的体验才格外的令我们难忘也应该被继续坚持下去。”

关于科学与人文艺术的联姻会所引发的思维觉醒,西安交通大学学生魏笠说:“我们体验到艺术的美和社科类学科的吸引力。许多同学都觉得在艺术类课程和实践中,自己的兴趣、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都像被唤醒了一般。”他被文学欣赏、陶艺制作、建筑等课程深深吸引。

第3篇: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总体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加快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为目标,以中青年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建立人才聚集机制,优化人才环境,加速人才智力高地建设,为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工作目标:到20010年,全市知识分子总量达到2万名以上,中高级职称人员达到3500名;受到专门技能培训的企业、农业劳动者分别占到工、农业劳动者总数的50%、30%以上;全市以专家、科技副职、乡土人才为主体的三级科技人才网络体系逐步完善,“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管理运行机制基本形成;通过健全政策制度,完善激励措施,使“技术参与分配”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重要内容。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1、专家咨询服务团

以国有、集体企业转轨改制和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为重点,强化管理,完善机构,注重实效,重点突破,增强专家咨询服务团自身活力,延伸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服务质量。

本着“优化结构,增强活力”的原则,定期做好专家服务团换届工作,及时调整、充实领导机构,积极吸收新当选的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有一技之长的优秀科技人才和紧缺技术人才加入服务组织。

深入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位专家服务团成员每年要为领导提一条合理化建议;联系一个贫困村或一家亏损企业开展科技帮扶或咨询服务;推广一项新成果、新技术。充分发挥专家咨询服务组织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信息灵通的群体优势,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重大问题决策、企业改制和重点工程项目论证,不断强化专家咨询服务团参与领导决策的服务内容,办好《专家建议》内刊。

按照XX市委组织部要求,根据我市实际,以“科技帮扶百村转化”和“百家企业咨询服务”两项主体活动为载体,动员组织专家团成员下乡下厂,开展科技咨询服务;积极引导、鼓励、支持有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科技实力的专家服务中心和专家个人,开展科技开发、技术承包、租赁经营等有偿服务,或以智力、技术、成果入股的形式,创办、领办、协办科技开发服务实体,促进产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在为社会提供服务、作出贡献的同时,不断探索、实践“技术入股”、“智力入股”等经济收益分配机制,使“按知分配”逐步成为按劳分配的重要内容,增强服务组织的经济实力,激励更多的科技人才参加服务组织、参与服务活动。

2、拔尖人才

推进市管拔尖人才选拔的科学化、规范化。修订完善《市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坚持民主、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自下而上、层层筛选,好中选优,选拔对象向生产一线青年优秀人才倾斜。实行市管拔尖人才选拔公示制,增强选拔工作的透明度。

努力探索市管拔尖人才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实施量化目标考核,逐步使考核结果与单位年度目标考核挂钩、与领导班子工作实绩挂钩、与个人经济待遇挂钩,充分调动市管拔尖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做好局管拔尖人才的选拔管理工作,指导各部门、各单位制定《局管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规范局管拔尖人才的选拔管理。

严格上级庄市青年拔尖人才的选拔、申报与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他们的成长进步。

注重拔尖人才的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优化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把市管拔尖人才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每年至少举办一期拔尖人才培训班,并通过起点较高的专家报告会、专题讲座,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素质。鼓励拔尖人才在职自学或到高等院校进修深造,对贡献突出或掌握紧缺技术的拔尖人才要进行重点培养、重点扶持,鼓励他们创业绩、出成果,五年内力争2--4名优秀人才进入XX市管拔尖人才行列。

3、乡土人才

按照省委下达的乡土人才开发目标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修订《XX市关于加强乡土人才开发管理的实施意见》,完善乡土人才选拔的标准、程序,科学制定乡土人才选拔规划和年度计划,健全乡土人才管理体系,完善市级乡土人才库建设,到2005年,入库人数达到2500名以上。

各乡镇要深化乡土人才管理工作,制定培养计划,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对乡土人才进行培养,提高其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对乡土人才在场地、经费、设备、信息、技术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保证其技术特长的充分发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发挥好专家团专家、市管拔尖人才的“传、帮、带”作用,每名专家团专家、市管拔尖人才要联系2--3名乡土人才,保证每名乡土人才至少掌握1--2项实用技术。

4、科技副职

科技副职作为所在乡镇、村科技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要科学配置,严格管理,保证充分发挥作用。要重视科技副职的成长;加强理论和业务培训,对其别优秀的要提拔重用;要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科技副职工作的方法和途径,真正做到科学规范、专职专用、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

发挥好科技副乡镇长上引下辐的纽带作用,加强市、乡镇(区)、村三级的科技副职网络建设,推进“长、家”结合,促进乡镇、村的科技进步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强化新项目、新工艺特别是高、精、尖项目的引进。

进一步健全以乡镇科技人才工作站为基础的科技机构建设,保证人员编制、场地、经费和设备的落实,确保科技副职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挂职科技副乡镇长要科学安置,规范管理,加强培养,提高素质,做到智力资源与乡镇经济资源的最佳结合,促进乡镇、村的科技进步和挂职干部政治、业务素质的同步提高。

5、引进、外聘人才

进一步加强人才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新时期人才引进、聘用和管理机制,以京津石和外地工作的XX籍高层次科技人才为重点,建立“XX市人才信息网”,坚持“聘、引”结合的原则,实施“借智兴藁”、“引智兴藁”工程和“技术联姻”计划,由市人才办牵头,各部门配合,使我市生产企业在京津石找到技术依托单位,促进企业发展。

对外聘、引进的科技人才,各部门要在其子女配偶就学就业、住房安置、工资待遇、人事关系接转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对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和紧缺行业的专门人才,要实行特殊政策,重点照顾。

6、青年人才

进一步加强全市35岁以下、本科学历以上青年人才库的建设,依照“边充实、边选拔、边培养、边使用”的原则,每年从青年人才库中选拔30--50名优秀人才到高等院校进修深造,通过举办培训班、专家讲座等形式,五年内把全市优秀青年人才轮训一遍,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每年推荐2--4名杰出人才进入XX市管青年拔尖人才行列,并对有特殊贡献的青年人才提拔重用。

三、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

党的领导是加强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特别是一把手,要充分认识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以人为本”的观念,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委有关知识分子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知识分子工作的领导、关心和支持,要把知识分子工作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听取汇报,定期进行研究,努力把知识分子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明确分工

完善和规范知识分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市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健全机构,充实人员,切实担负起对全市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队伍进行全面规划、管理的职责。其下设的办公室负责起草有关政策、文件和措施,对全市知识分子工作进行综合协调、统一管理、指导检查,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一切事宜。

知识分子工作实行部门分工制,组织部、宣传部、团市委、科技局、科协、劳动人事局、人才中心、经贸局、乡镇企业局、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教育局、文体局、卫生局等部门各负其责,发挥职能作用,做好知识分子工作。

市委组织部要深入调查研究,给市委当好参谋,把知识分子工作同高层次人才比较集中的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抓班子、带队伍的局面,推动知识分子工作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市委宣传部负责做好优秀知识分子、杰出科技人才先进模范事迹的宣传工作。

团市委负责做好XX市青年拔尖人才的选拔、推荐、考察工作,并协同组织部做好青年优秀人才的管理和培训工作。

科协、科技局负责做好全市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推广工作,制定全市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人才奖励计划,并抓好科技副乡镇长、农村科技副主任、科技副厂长的岗位培训。

劳动人事局负责做好全市科技人才的职称评定、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转干、晋升工资奖励等工作,对外聘、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做好其配偶子女的就业安置工作。

人才中心负责为全市各乡镇、部门(单位)、企业提供人才信息,为用人单位牵线搭桥,并做好优秀大中专毕业生的入库管理工作。

经贸局、乡镇企业局负责做好国有、集体及个体私营企业管理干部、科技人才的管理、培训等工作。

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负责做好本部门科技人才的业务培训工作,并对科技人员深入基层进行技术指导、科技推广、咨询服务、实用技术培训等进行统筹安排。

教育局负责抓好全市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的岗位培训和任职资格培训,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

文体局、卫生局负责组织开展义演、义诊等活动,推动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

财政局负责做好知识分子工作专项经费、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技术津贴及体检费用的落实工作,并协助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解决好工作中牵涉到的有关问题。

3、优化环境

各乡镇、市直各部门都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委及我市制定的有关知识分子的各项政策措施,尤其要落实好知识分子、科技人才的相关待遇,对他们开展工作必需的经费、场地和设备等要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予以解决。

每年定期召开知识分子表彰会,对优秀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设立“XX市科技奖励基金”,对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杰出人才进行重奖;在《XX报》、电视台开辟专栏,对他们的模范事迹大力宣传,以激励、激发广大知识分子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献才献智的热情和积极性,并在全市社会进一步浓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各部门、单位要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汇报会及定期对贡献突出的优秀知识分子进行慰问等形式,与广大知识分子进行感情沟通,了解掌握他们的工作、思想和生活状况,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优化知识分子工作环境,体现党和政府对广大知识分子的关怀。

4、强化自身建设

根据省、市委有关文件的要求和我市经济发展需要,“十五”期间,建成“XX市知识分子工作信息网站”,负责各级各类人才信息的交流、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的介绍、专业技术难题的征集、有关政策文件的等,促进人才交流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推动知识分子工作的科学化、智能化。

第4篇: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竞争遴选机制;创新学分;学习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6-0075-04

党的十提出,我国“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是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后的一个新提法,即先把人才培养定位在“创新”层面上,再提高到“人才强国”战略上,逐步向人力资源强国奋进。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国一些高校都在进行各种探索[1]。例如,北京大学建立了“元培学院”,南京大学建立了“匡亚明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建立了“孙越崎学院”等,也有的学校建立了“人才实验区”,从大学本科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名人学院或实验区进行重点培养。作者通过调查发现,名人学院选择“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是看高考的成绩,其他一些学校选择“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是向二级学院或系下达指标进行选举。这些做法虽然能够培养特殊人才,但建立一种有利于人才和创新成果不断产生的竞争遴选机制更为重要。

一、 人才竞争机制的设计

竞争是自然界“优胜劣汰”的一个基本法则。这一法则同样适用于人才培养。高校通过竞争产生“拔尖创新人才”,有利于这些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适应国际化市场竞争的需要。北京西三角人力技术研究所黄亨煜在2010年10月举办的“首届中国人力资源业高层论坛”上说:“当代企业竞争的实质不是人才的竞争,而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竞争”[2]。因此,在高等学校要设计一种让人才通过竞争产生的机制,并以“制度”的形式予以落实。这种竞争机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人才观、创新学分、学习成绩等方面。首先应以“科学人才观”为指针设计多种多样的“创新”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锻炼、去创新,并取得“创新学分”。当某个学生“创新学分”累计达到一定数值时,该学生即可进入“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创新学分可以分为项目攻关、发明创造、科研训练、创新成果、创业绩效等5类进行登记。其中,创新成果的内容如下[3]:

创新思维成果。它是由创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物化成果。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新点子大赛”,由专家评选出来的“好点子”就是一种创新思维的物化成果。又如,可以组织大学生聚焦“时代热点研讨”,由专家点评认定的新思想、新观点等也是一种创新思维的物化成果。

创新活动成果。高校每年都要发动大学生搞几次重大(要)的创新活动,最终以活动图片、报道、总结报告等作为创新活动的物化成果予以认证。

创新总结成果。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或学生自发参加的工作、活动等,进行定期交流。凡是能够总结提炼或揭示出“十大新内容”的,即为创新总结成果。这“十大新内容”是:新经验、新趋势、新探索、新体系、新手段、新方式、新水平、新报告、新文化、新智慧。

创新标志成果。这些成果有的能推动生产力发展,有的能促进社会进步,有的能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如取得“专利证书”、获得“创业大赛奖”、“公开”等。

其次以“学习探究”的成绩为一定条件。所谓学习探究,是把学习作为研究、探索问题过程的一种学习方法。基本过程是:结合学习的内容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表达所探究的问题,并通过交流等活动引发争议,在辩驳中揭示真理或定律。善于学习探究的人才是“学究型人才”,考察当今大学生是不是“学究型人才”有4种方法:一是在进行课堂讲课时老师鼓动每个学生提问,看谁提的问题最尖刻;二是在进行课堂讨论时老师设定问题焦点,让学生进行对抗赛,看谁论证的问题有理有据;三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看谁总结归纳的问题精准;四是考察现场实际,看谁的书本知识用得活。

如何在大学本科生中确定“学究型人才”?每学期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课程考试成绩综合确定,必要时给一定的比例(如2%-5%)予以限制。确定为“学究型人才”后,一方面以他的学习考试(核、查)成绩作为进入“拔尖创新人才”队伍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也要给“学究型人才”认定一定的“创新学分”,同其他“创新学分”一起加总,看是否能够进入“拔尖创新人才”队伍。

二、 学生自由发展机制的设计

学生自由发展机制包括自由选择专业、自我组建知识结构、自由发展兴趣爱好等方面。

(一) 学生自由选择专业的制度设计

首先,改革招生制度,按一级学科招生。比如,经济管理学院有管理工程、信息系统与管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过去招生时是按专业招生,现在改为按“学科”招生,即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招生。

其次,打破学科界线,按自然班上课。大学本科生按一级学科招生入学后,编入自然班进行学习。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分专业,也不上专业课,一般开设基础课(通识课)、部分专业基础课。

再次,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上课。学生进入大学三年级前,可打破学院、学科的界线,自主选择专业。例如,经济管理学院按大类招生的学生可以跳出经济管理学院,跳出原先入校所确定的一级学科,进入全校选择其他有前途、有市场、自身喜欢的专业学习。

(二) 学生自我组建知识结构的制度设计

1. 配备教学导师。由于学生并不完全知道各个专业的情况,学校可为他们配备教学导师,指导学生构建不同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

2. 各学院构建专业基础课必修模块。各学院根据本院(系)一级学科的分布情况,确定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课时、教学方法、考试(核、查)方式。并且明确规定,要取得本专业学士学位,必须先修完本学院所确定的专业基础课程,成绩合格,然后才能进入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

3. 各专业构建专业核心课必修模块。各专业要制定专业核心课培养计划,明确各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课时、教学方法、考试(核、查)方式。并且明确规定,要取得本专业学士学位,必须先修完本专业所确定的全部核心课程,成绩合格,然后才能进入毕业论文(设计)撰写阶段。

4. 学校按教室排课授课。现行的上课办法往往是:按专业培养计划确定的课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排课、上课,学生不能自主选择知识结构。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有效的做法是试行“按教室排课授课制”。即学校对每一座教室每天都安排若干节课程,学生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任何教室的课程学习。为了避免前修课程未选而选了后修课程而无法学习的现象的出现,可对系列课程选课作出选课顺序的规定,低级课程没有取得学分的不能参加高级课程的学习。给学生配备“学分卡”,每获得一门课的学分,则“学分卡”上就增列一门课。选后续课程学习时,“学分卡”,前修课程未修的无法选修后续课程。

(三) 学生自由发展兴趣爱好的制度设计

1. 明确指导思想。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学生自由发展和个性的弘扬为目的。学生个性发展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

2. 建立兴趣爱好小组。高等学校学生兴趣爱好小组的建立要以专业方向、创业创造、市场化趋向、高新科技为导向,以“高新技术科技园”、“创业园”等园区为实践背景。学校要作出规定,拔尖创新人才必须要参加1—2个兴趣爱好小组,并要定期交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3. 提供自由发展的平台。学校要为兴趣爱好小组提供场所,还要建立创业实验区、创新俱乐部等,为学生自由发展提供硬件和软件上的支持。

三、 人才动态组合机制的设计

“拔尖创新人才”是一个不断流动、变化的队伍[4]。一方面,每年都有学生毕业离校,需要补充新的力量;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学分”在不断变化,需要流入、流出“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因此,建立人才动态组合机制十分重要。

1. 以“创新学分”累积数作为“拔尖创新人才”队伍的遴选依据。首先,要建立“拔尖创新人才”队伍门槛准入基数。一般地说,一个学生如果取得3项成果的“创新学分”,即可进入“拔尖创新人才”队伍[5]。其次,要有一定指标作为“拔尖”的依据。一般说,“拔尖创新人才”不得超过在校学生总数的1%。按这一标准,每学期开学初要确定“拔尖创新人才”的总指标。原先进入“拔尖创新人才”队伍的人数加上新遴选的人数的总数,如果超过了设定的总指标,按“创新学分”的多少从高到低决定留存的具体人员。为了鼓励大学生不断创新,累积的“创新学分”分为“结存创新学分”和“新增创新学分”两部分。计算“创新学分”累积总分时,“新增创新学分”的权数要在60%以上。

2. 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基金加奖金的激励制度。进入“拔尖创新人才”队伍的学生,每学期可以申请获得学校建立的“拔尖创新人才”基金项目。基金的多少视学校财力而定。从事“拔尖创新人才”基金项目研究取得标志性成果的,还要发放一定的奖金。这是一种人才效益的激励制度[6]。

3. 制定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快速成长的政策。学校应该制定相配套的优惠政策,给“拔尖创新人才”一定的优惠。比如,“拔尖创新人才”要在各项评优活动中(如评选优秀学生)予以优先[7];本、硕、博连读要优先;推荐申报省级以上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或实践创新项目给予优先[8];等等。

高校要创造一种机制让拔尖创新人才在竞争环境下涌现,在不断创造成就中成长[9]。这种机制以“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人人都能成才”为基点,以创新为核心,以竞争为环境,以学生自由发展为重心,以创新学分为主线,以人才动态组合为活力,快速、高效地培养高层次的拔尖创新人才[10]。

参考文献

[1] 朱学义,朱亮峰.智力投资支撑理论及其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2.

[2] 王本德.企业竞争是人才制度的竞争[N].市场报,20011014(1).

[3] 朱学义.俱乐部运作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5):3841.

[4] 朱学义,董 靖,黄国良.当代人才观新论[J].未来与发展,2012(4):100102.

[5] 朱学义,董 靖.基于人才聚集平台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创新,2012(3):115118.

[6] 董靖,朱学义.教育因子弹性的经济拉动效应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3):14.

[7] 朱学义.当代人才理论综述——创新人才论[J].未来与发展,2012(10):103106.

[8] 朱学义.基于学术型硕士拔尖创新人才科研能力的培养[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4):5054.

第5篇: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第一条为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在省内乃至全国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充分发挥高层次创新人才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推动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根据《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年)》(发〔号文件)和《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办发〔〕号文件)的规定,结合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选拔范围、对象和名额

第二条选拔范围:在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及区属事业单位。

第三条选拔对象:本办法所指的创新人才是所属企业事业单位工农业生产一线和科研、教育、卫生等行业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型人才。选拔的重点是主持或从事的项目能够推动我区支柱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以及在我区重要学术、技术领域取得突出研究成果,并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已入选人员不再重复申报同一层次人选的评选。

第四条选拔的层级和名额:结合全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际,设置拔尖人才和后备人才2个层级,为了保持拔尖人才、后备人才人选队伍动态稳定的目标,每年选拔尖专业技术人才和拔尖技能型人才30人左右,后备专业技术人才人选和后备技能型人才130名左右。

第三章选拔条件

第五条创新人才须具备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学风朴实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申报拔尖人才层次人选年龄需在45周岁以下,后备人才层次人选年龄需在40周岁以下。除具备上述条件外,拔尖人才、后备人才人选,同时须在近5年内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㈠拔尖人才层次入选条件

1.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学术成就卓著,在省内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

2.负责主持或主要承担国家、省、科技和产业化项目以及企业重大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重点工程项目,完成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开发、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再创新中取得突出成果,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

3.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励获得者、国家和省部级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副省级城科学技术三等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国家和省部级其他重要行业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4.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及以上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5.经过权威部门鉴定的2项以上科研成果获得者和相应的2项以上国内外专利授权的发明人或职务发明人;

6.国家和行业重要标准的起草人;

7.已培养出博士毕业生的博士生导师或者担任2名以上企业博士后的合作导师;

8.理论研究、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并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有影响力论文的科教工作者;

9.中华技能大奖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获得者、省部级以上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省部级技术能手称号获得者;

10.被评选为后备人才后,又具备拔尖人才评选条件的人员。

㈡后备人才入选条件

1.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工作经验丰富,能够解决科研或生产中重大的、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在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2.企业重大、重点项目的重要参与者,并参与完成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改造项目,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做出较大贡献者;

3.科研项目获得副省级城科学技术奖励获得者、副省级政府部门重要行业奖励获得者、地级科学技术三等奖以上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

4.省部级、副省级重要科研课题和产业化工程项目的重要参与者;

5.经过权威部门鉴定的科研成果获得者和相应的国内外专利授权的发明人或职务发明人;

6.科技开发成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

7.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并得到国内同行专家认可;

8.具有本行业最高职业资格,在本范围内承担了重大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的主要技术工作,成果有创新性,获得了级以上的优秀认可的技术专家;

9.紧缺专业副省级城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的获奖者,紧缺专业职业技能大赛冠军;

10.在企业中从事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引进工作等一线工作岗位上有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解决了重要的工艺路线、设备运行、工装卡具等技术难题,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和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在大规模生产、建设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四章推荐选拔办法

第六条选拔推荐程序。拔尖人才、后备人才人选的推荐工作,可采取组织推荐、专家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组织推荐过程中,各单位要把推荐工作与本单位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在认真听取有关专家意见后,按隶属关系,由所在产业园区、有关部门或所在单位审定后,统一报送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个人自荐的,自荐者可经同行业2位享受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或者2名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及2名已入选拔尖人才的人员书面推荐后,直接将申报材料报送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第七条评审公示。拔尖人才、后备人才的评审工作,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报管委会确定最终人选,并经社会公示后命名。

第五章人选的培养和管理

第八条对拔尖人才、后备人才,坚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实行培养与使用相结合,严格考核和动态管理的任期制度。

第九条拔尖人才、后备人才的任期均为3年,到期自动解除聘任,其中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的,任期可顺延至项目结项为止。

第十条对年度考核合格的拔尖专业技术人才、拔尖技能型人才、后备级专业技术人才、后备级技能型人才,分别择优资助人均4万元、3万元、2万元、1万元的培养经费,资金主要用于拔尖人才、后备人才及其团队建设、国内外交流合作与研修培训、文献资料费用、处理知识产权事物、学术休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的经费,以及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高级技能职业资格晋升培训、考试、鉴定费用。资助资金额度一次核定,根据培养周期、资金使用计划和定期考核情况,按照年度或一定周期择优拨付;预留20%作为终期考核奖励资金;按照专项资助资金的使用计划和规定用途,拔尖人才和后备人才对资助经费有充分的支配权。

第十一条入选拔尖人才的可优先推荐参加领军人才评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评选,入选后备人才的可优先参加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评选、拔尖人才评选。

第十二条拔尖人才、后备人才可优先获得我区科技项目、优先被推荐参加省博士启动基金和省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培养基金以及其他专项科研基金申报。

第十三条每年从人才发展资金中立项支持拔尖人才、后备人才的境内外培训考察和技术交流项目。优先推荐参加各类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和职业技能高级研修培养活动。

第十四条拔尖人才聘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后备人才聘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3年内任期内可不占用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数额。

第6篇: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根据舟组综(20**)9号《关于开展**市第二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工作的通知》和舟组综(20**)18号《关于做好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对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实施目标管理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签订目标责任书。拔尖人才根据所从事岗位的具体情况,制定任期内总体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分别与原推荐单位、部门或乡镇签订双向目标责任书。责任书的双方都须明确各自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应有定性要求、定量指标和完成时限。目标内容应与该拔尖人才的专业方向相一致;并具备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有一定的推进作用;能培养和带动一批优秀后备人才的成长。目标责任书应在拔尖人才名单公布之日起4个月内完成,并报市人才办备案(县区属单位和渔农村拔尖人才同时报县区人才办备案)。

二、实行定期报告制度。拔尖人才每年要以书目形式向市人才办报告目标开展情况;相关单位、部门或县区人才办也要就所联系的拔尖人才的培养、使用、目标完成情况,向市人才办提交书面报告。

三、实行年度考核。每年由所在单位、部门或乡镇对拔尖人才实施年度考核,围绕创新、创业、创优的要求,结合目标责任情况,重点考核拔尖人才的能力水平、工作业绩、项目开展和名师带徒情况。

四、实行动态管理。拔尖人才若任期内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平平,没有新的业绩和成果,因主观原因,造成责任目标难于如期完成的,或弄虚作假、丧失或违背拔尖人才所必备的政治条件和道德标准的,取消拔尖人才称号,终止相关待遇。

五、建立拔尖人才考绩档案。拔尖人才所在单位、部门或乡镇对拔尖人才目标实施情况要跟踪了解并及时记入档案。

六、实行领导联系专家制度。每位市领导将分别联系若干名拔尖人才,听取拔尖人才意见建议,解决拔尖人才的实际困难,关心拔尖人才的工作、生活和健康,帮助拔尖人才更好地完成项目目标。

七、实行项目资助制度。由个人申报,经组织审核,市人才办将根据项目现实意义和实际情况,给予拔尖人才所从事科技项目1—5万元的项目资助金。

对拔尖人才实施任期目标管理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政绩观,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创新用人机制,充分发挥拔尖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人才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具体体现。拔尖人才所在部门、单位和乡镇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体现四个“尊重”,大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各拔尖人才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辜负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在今后的业务工作和专业领域奋发拼搏,为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再作新的贡献。

第7篇: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培养途径;个性化

21世纪的今天,世界化学工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态势,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催化技术、新能源利用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已成为影响世界化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的化学工业正处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转变化工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突破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如生产工艺和装备落后、专利产业化率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物耗能耗高、安全环保隐患突出等,这对培养化工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不仅需要数量充足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还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化工人才,尤其是在化工生产中能进行绿色工艺改造、技能创新、解决一线生产实际操作难题的技能型拔尖人才则是企业活力与效益的核心源泉。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化学工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是保证竞争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保障。因而,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技能型拔尖人才是时代赋予高职化工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广大高职化工教育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一、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的内涵

传统的技能型化工人才是指具备化学化工基础知识,能熟练掌握化工生产过程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并能解决工作实践中关键操作技术和工艺难题[1],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的从业人员。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有别于传统的技能型化工人才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比传统型人才具有更强的创造性,更明显的创新成果,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高职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应界定为化学化工基础知识特别扎实,综合能力特别强,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潜力成长为未来化工行业或领域领军人物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的基本特征

1.扎实且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对于技能型拔尖人才而言,必须以广博的多学科交叉知识为铺垫,才能从容进行各种技能创新。当今化学工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涌现,只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拥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具有可靠的应变能力和强大后劲,才能尽快地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合理的多元化知识体系。现实中,一些技能型人才已具备了高超的技艺,但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专业知识相当欠缺,导致创新能力不高,难以成为拔尖人才。可以说,知识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技能型拔尖人才进行技能创新时所到达的高度和速度。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具有的知识应包括化工软件的使用知识、信息收集加工知识、阅读外文文献的英语知识、与时俱进的化学化工专业知识等。

2.娴熟且高超的技能

化工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要勇于实践、善于实践、敢于实践。动手能力是技能型人才共有的特征,但只有技能型拔尖人才才能戴上“技艺超群”这一桂冠,这也是技能型拔尖人才最显著的职业形象特征。技能型创新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创新者必须有娴熟且高超的操作技巧,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复杂性的应用难题,才能实现技能的创新[1]。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应有的技能具体表现为:生产工艺的控制技能,现场分析判断处理突发事故的技能,化合物的成分分析、制备与合成技能,物质的分离纯化技能,化工生产设备的检测、维修、维护技能,原料采购及产品销售技能等。

3.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现代化学工业具有生产装置大型化、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等特点,使得技能型人才的劳动组成中动作技能逐渐减少,智力成分不断增加。一线化工操作多单调、重复,常规技能型化工人才往往囿于现状,不善思维或多进行常规思维,习惯于常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则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从生产中找出规律,找出问题,进行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或提出新方案、新手段,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这种思维具有明显的求异性、想象性、灵感性、敏锐性等特点。

4.创造性的人格

创造性的人格是拔尖人才进行创新活动的动力机制,任何创新因素都受人格因素的极大制约。化工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点,较其它工业部门具有更高的危险性,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因此,只有那些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务实作风、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技能型拔尖人才才能敢于吃苦、淡泊名利、勇于挑战。实践证明化工行业的技能型拔尖人才的发展,绝大多数都曾在化工的第一线工作,都曾在化工行业的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磨练品质、增长才干。[2]

三、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的生态环境现状

人是环境的产物,拔尖人才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人才生态环境。杜业艳等认为,“人才生态环境是指能够确保人才生存发展、展示才华和实现其价值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人文环境等的总和”。[3]一般而言,根据环境主体的层次,包括宏观人才生态环境和微观人才生态环境两个方面。

从宏观人才生态环境视角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利于我国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培养的问题:(1)传统观念的束缚及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传统的观念中,化工的名声比较糟糕,人们普遍认为化工专业就是要从事“3D”工作,即污、难、危的工作,加之工资待遇与其它专业相比不尽人意,职业发展空间不大,造成近年来该类专业第一志愿率不高,录取分数线也是最低的专业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难度。(2)化工企业现行的管理体制不利于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的培养。化工类高职毕业生尽管拥有大专学历,多数化工单位仍将他们当作是技术文化层次较低的普通工人进行使用,使得一些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长期难以发现,难以得到提拔重用。加之社会对技能型拔尖人才的评价有着传统的“错位现象”,即“重学历,轻能力;重科技,轻技能”。可以说,国内的社会评价体系不利于一线工人持续性的改善工艺,即使他们操作熟练、经验丰富也难以引起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部分企业尚未将对技能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上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3)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成长空间窄,未获得相应的等级待遇。虽然我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技师、高级技师在技术工人队伍中比重较小,但现行政策中相应的人才培养激励措施较少。以江苏石化企业为例,燃料油生产工、分析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就有工龄、学历等等限制,获得这些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型拔尖人才仅给予小幅度的提高待遇,使得一些技能超群的拔尖人才不愿或不屑花费精力去获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而是千方百计地从一线调至科室。

从微观人才生态环境视角(特指高职院校拔尖人才生态环境)分析:(1)化工人才培养目标的终结性。人才培养的过程过多地强调了就业的导向性、人才培养规格的共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扼杀了部分学生的创造性。(2)高职化工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4]课程体系仍采用“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形式,使得高职化工教育脱离了生产实际。(3)校企合作的层次及力度不够。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导致高职学生很难深入到化工企业内部关键岗位进行实习,因而难以掌握一些复杂性的关键技术。校企合作表现为一种自发的、松散的、浅层次的状态,部分化工企业的实习或走马观花或流于形式,导致无法实现技能型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4)专业实验室建设不力。由于近年来化工行业的景气指数不高,化工类高职生源数目下降较快,大部分高职院校不愿将经费投资在化工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上,使得专业实验室建设与行业的发展差距较大,制约了技能型拔尖人才的培养。(5)师资问题。技能型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队伍,教师要有宽厚的理论知识、广博的学术视野,还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化学工程实践能力,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往往缺乏化工实践经验,缺少化学工程背景。

四、高职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培养途径探析

知识经济时代是个“个性消费”的时代,化工产品的“个性化”发展趋势势必成为潮流,新颖独特、功能齐全、性能优异的化学品将显著地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化学品的“个性化”特性需求呼吁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化拔尖人才为之服务。因而,高职化工类专业需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拔尖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从多方位、多角度探析拔尖人才培养的途径。

1.要彰显个性化的教育理念

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要把培养完善个性的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与环节之中,从而对学生的身心素质特别是人格素质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5]。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对拔尖人才的特殊要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对未来的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训练。

2.建立与个性化教育相适应的高职化工课程体系,拔尖人才可以实施以课题为基础的课程结构模式

学校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及基本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工企业发展及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经多方论证后,进行相关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设计并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法。设置的课程要能够充分反映化工新科技、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内容,要把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入到新课程体系中。加大选修课的范围及比例,鼓励选修部分人文课程和非化学课程。任选课程数目需达到一定数量,保证学生选课有相当的自由度,有利于拔尖人才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拔尖人才通过每学期安排相应的课题,让他们增长知识和见识。课题的内容依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量体裁衣,可质疑、挑剔前人产品设计方案、化学品配方、产品测试方法,亦可对工艺指标、工艺流程缺陷或不足、产品合成方法,进行改进、改造与完善;内容不求深,但求通过实践能赋予他们较强的专业技能,保证他们完成每个课题均有相应的专业收获,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与自信心,培养他们虚心好学、不满现状、不断进取的精神以及自尊、自信、自强不息品质的培养,使他们能激励自己,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3.营造良好的拔尖化工人才生态环境

在宏观政策制定和舆论导向上,要培育适合拔尖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化工企业要靠先进的管理和工程技术,打破种种存于人们心中的认识偏见,让进入化工企业工作成为“有面子”的事情。化工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激励措施保证技能型拔尖人才有相应的职业发展空间及较优的福利待遇。对高职院校教育环境而言,要通过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适合学生成才的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如邀请国内外化工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定期举办科技活动、专题研究、技能竞赛、技术服务等系列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4.教研互动,搭建各种化工创新实践平台,让拔尖人才在企业实践中提高实际创新能力

当前,高职化学化工教育的现状是教学与科研严重脱节。笔者注意到,在高职学院有较多一线专业教师在评上高级职称后,就很少甚至不再从事科研活动。这样势必造成对本学科最新成果难以把握,难以知晓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发展动态,使得拔尖人才很难接触科学前沿问题。因此,实施教研互动、互渗是提高教学水平和培养拔尖人才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教学项目设计时,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转化成教学项目用于拔尖人才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也能促进教师的科研工作。鼓励拔尖化工人才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或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尽早让他们参与到科学研究活动中。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是否拔尖需在企业实践活动中进行检验,实践是拔尖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化工企业中的工作任务复杂多变,各种事故、难题随机而生,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通过在企业实际岗位上实践锻炼,解决各种难题、完成各项任务并积累相关的生产性经验和技能,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并获得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学校要尽可能安排教师与拔尖人才同时下企业顶岗锻炼。师生之间通过真实的岗位交流,既可使教师容易发现自身的不足,又能让拔尖人才通过指导形成真能力。在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上学校要舍得投资,要换新思路让化工顶岗实习不再是难题。[6]校企合作能深度融合,才能让拔尖人才的培养高度上一个新台阶。

5.建设创新型的师资队伍

高职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师资队伍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更注重教师的工程背景、实践经验、技术应用创新等要求。拔尖的化工师资才能培养出拔尖的化工人才。高职院校拔尖人才的师资队伍应该是个互助协作、锐意创新的团体,内部分工明确,既有精湛技能指导者,又有富有创新能力的科研活动的引路人,采取导师制的运作方式,多途径、多方式发现并培养拔尖人才。学校要创设条件让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有益于创新活动的培训,拓宽教师知识面;要落实“访问工程师”制度,让教师定期到企业实习,增强教师专业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要鼓励和扶持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化工科技实际开发能力。

五、结 语

为了满足现代化学工业对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的需求,高职化工教育必须摒弃原有整齐划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凸显个性化的育人理念,在专业课程体系、育人环境、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加大创新改革力度,形成一切有利于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成长的因素,才能实现《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奋斗目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明耀.论技能型创新人才及其培养[D].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6.

[2] 郑秀英,罗伟,姜广峰.彰显行业特色,着力培养大化工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1,(2):15-17.

[3] 杜业艳,朱华杰.人才资源生态环境建设[J].科教文汇,2006,(4):149-150.

[4] 胡婉莹.适应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化工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8):154-155.

第8篇: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切实抓好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管理和待遇工作,激励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是贯彻执行“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县本着“从精、从严、从优”的原则,共选拔23位贡献突出、成绩显著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切实加强管理,认真落实待遇,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稳又快又好发展。

一、选拔从精,严格“四道程序”。在选拔时,该县坚持“民主、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以思想政治表现为前提,以技术水准、学术造诣特别是对社会的贡献为依据,不受身份、学历、资历的限制,切实做到“优中选优,精中选精”。一是严格推荐程序。采取群众推荐和专业同行推荐相结合、本人自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广泛发动群众,摸清底子,深入细致地考察,真正把有德才有贡献的人员推荐上来。二是严格审查程序。根据推荐的情况,由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对其政治思想、专业水平、工作实绩进行严格审查,并紧密联系县纪委、政法委、计生委,全面了解情况。三是严格呈报程序。根据推荐的情况,由所在单位研究决定呈报对象并负责如实填写《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呈报表》,附上奖励证书、论文著作等有关证件和资料,经主管部门和战线审核并签署意见后,由乡镇或系统党委上报县委组织部。四是严格审批程序。县委组织部会同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科技局、县人事局进行考察审核、综合筛选、提出建议名单,经县委、县政府审批。

二、管理从严,实行“三大机制”。一是立体管理机制。县委、县政府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进行宏观领导,县委组织部会同科技局、人事局负责日常工作,主管部门协助管理,所在单位具体管理,形成互相交流,互相配合的立体化管理网络。二是目标管理机制。对拔尖人才统一建立实绩档案,并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制定好管理期内的目标。拔尖人才每年底要就自己的政治思想、工作进展、成果获奖、、学习进修等情况写出书面总结,一式四份上交县委组织部、科技局、人事局和主管部门,县委组织部协同有关部门对拔尖人才每年考核一次,考核情况记入其实绩档案。三是动态管理机制。对拔尖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每3年调整一次。3年内拔尖人才做出新的突出贡献的,可继续列入管理范围;未获得成果、工作没有新进展,或有违法犯罪行为、弄虚作假窃取他人成果骗取荣誉、不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调离本县所辖单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因身体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等情况的,不再列入管理范围。

三、待遇从优,确保“三个优先”。一是优先改善办公条件。拔尖人才急需的科研经费、图书资料、仪器设备、人员助手等,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都给予优先考虑。所在单位积极创造条件,为拔尖人才提供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拔尖人才在住房、出差、用车等方面与所在单位领导同等对待。二是优先保证医疗保建。建立拔尖人才健康档案,每年为拔尖人才体检一次,分期分批组织拔尖人才开展健康疗养活动,其医疗享受离退休老干部待遇。三是优先照顾家属子女。拔尖人才夫妻两地分居的,优先照顾其工作调动;配偶或子女无工作的,优先创造就业条件;其子女在县属小学就读的,不受学区划分的限制,可优先安排到本人要求就读的学校;报考县属中学,在同等情况下优先录取。近年来,共安排了3名拔尖人才的配偶和子女就业。

第9篇:专业拔尖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Abstract: On the background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for the undergraduate college of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sence of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deficiency of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mechanism,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programs of the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mechanism in the field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are explained.

关键词:传热传质;创新;拔尖创新人才

Key words: heat and mass transfer;innovation;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1-0254-02

0 引言

①研究现状。

在我国能源的生产量已居世界前列的大背景下,工业生产中能源的利用率依然较低。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并将能源作为第一个重点领域列入其中,而工业节能作为能源重点领域的第一个优先主题也被写入该规划。可见,工业节能是我国能源领域的重中之重。以工业生产为例,换热设备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石油、化工、冶金、动力、材料等相关领域,且换热设备占总投资比重约为30%~45%。另外,换热设备的自身结构和其换热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与能源的高效利用息息相关。由此可见传热传质在换热设备的重要性。

魅却质学科隶属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每年举行年会,包括传热传质、多相流、燃烧学、热力学分会。其中传热传质分会规模最大,每年的年会人数均超过1000人。而多相流、燃烧学、热力学都会涉及到传热问题,离不开传热传质,而传热传质又离不开拔尖创新人才,传热传质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已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进行了一定程度地研究。薛永武[1]从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出发,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和培养进行了一定程度地研究。张秀萍[2]以目前国内的大学教育创新作为切入点,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讨。徐晓媛等人[3]将影响拔尖创新人才的因素作为突破口,通过调研和思考结合的方式,系统地讲解了拔尖人才培养的途径及影响因素。王勇等[4]对材料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地探究。康重庆等[5]研究了电气工程学科领域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史明等[6]分析了工科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王牧华等[7]研究了交叉学科领域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变革方式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探索。康若t等[8]通过实践探索了生物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包水梅等[8]分析了目前我国相关单位和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遇到的瓶颈,并对瓶颈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瓶颈的办法进行了研究。

从目前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现状来看,传热传质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传热传质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建立亟待解决。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是矿业学府中办学规模最大、办学实力最强、学科体系最全的高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作为学校中的重要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不容忽视。

目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拥有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中心及省级学科综合训练中心,所以实验教学及实验课堂的内容丰富充实,实验类型多样化,例如: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及自主创新型等。此外,目前学院的实验室采用开放式管理,只要网上预约就可以快速进入实验,力争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快速优质的实验教学服务。近两年来,投入1000多万元全面更新、补充了实验设备,为自主创新型实验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依托于学院的实验室,由于受到场地和人数的限制,本科生对实验的了解还是处在表面上,属于高等大众教育,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没有起到培养拔尖人才的作用。所以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健全传热传质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拟依托教师个人的科研项目,将其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结合起来,建立一套传热传质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②研究意义。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招生规模达到了8个自然班级,人数超过了200人。以高等大众教育为基础,实施传热传质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使一些传热传质领域的拔尖人才得到培养。这个模式可以在高校中因地适宜地推广,为我国传热传质领域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性人才。

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根据中国矿业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传热传质领域的现状,以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本科生作为培养对象,研究且探索了传热传质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开展以下内容:

1.1 以教学为手段,引导学生查阅和追踪最新文献的能力

查阅和追踪最新文献是拔尖创新人才必备的科研技能之一,始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是学生在科研道路上所要坚持的,做到时刻不落伍。在笔者一些教改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国矿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的支撑下,让学生参与到课件PPT的制作中去,让学生自己学会查阅最新知识,并添加到课件的PPT中去。

1.2 以科研项目为驱动,末位淘汰制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以本人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等项目)为支撑,引导学生参与到科研中,发掘W生的创新能力,对创新能力差的学生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实行奖励制度,从而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进而培养一些拔尖创新人才,再逐渐引导这些能力出众的学生在本人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后,在本人的指导下,学生也从事的与本人科研课题及创新项目相关的内容,这样就能使学生能能够在某一方向进行连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

1.3 启发学生自主创新人才模式的研究

在指导教师大方向的指引下,充分给予学生在科研的主动权,允许学生在科研中犯错,充分尊重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通过自己的建议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并鼓励他们积极涉及新鲜的领域,对学生自己的一些创意应给予大力支持,进而使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力争具备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科研素质和科研思维。

2 实施方案

以中国矿业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背景,通过教学和科研项目两方面,对传热传质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研究。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2.1 教学

①传热传质领域的主干课程《传热学》教案的重新编排、课件PPT的制作。引导学生参与到其中,锻炼学生的查阅和追踪最新文献的能力和制作PPT的能力。②让学生参与到教改项目中。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让学生参与到其中,这样就能真真实实地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改革。③课题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改善老师主动授课、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增加课堂的分组讨论环节及学生授课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作科研汇报的能力。④课后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增加科研性质的题目,例如数值模拟和小实验之类的题目,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科研

①提炼与传热传质有关的子项目,撰写项目指导书;②安排相关的实验项目,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的传热实验或流动与传热相关的数值模拟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③处理实验数据,作图,利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锻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④通过撰写实验报告或外文科研论文的方式,锻炼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

2.3 总结

①总结教学与科研的经验,以便进一步改进;②跟踪学生的成长轨迹,及时纠正一些不合时宜的做法。

3 结束语

本文基于中国矿业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对传热传质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研究,这将对高校其它领域建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薛永武.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高等教育,2014(9):54-63.

[2]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1):9-15.

[3]徐晓媛,史代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81-84.

[4]王勇,孙丽丽,娄燕敏,陈桂娟,毕凤琴,张旭昀.材料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模式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4(11):122-122.

[5]康重庆,董嘉佳,董鸿,孙劲松.电气工程学科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32-137.

[6]史明,韩放,李钰.工科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深化教学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上册),2015.

[7]王牧华,袁金茹.交叉学科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机制创新与体制变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2):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