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供电企业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供电企业工作经验总结精选(九篇)

供电企业工作经验总结

第1篇:供电企业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作者简介:秦登建(1970-),男,四川达县人,四川省电力公司巴中电业局,工程师。(四川?巴中?636000)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107-02

电力安全事故不仅对企业本身产生影响,对国家也是一种损失。因此,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在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运用什么方法才能对供电企业安全生产有效实时地进行管理,使供电企业的生产处于可控、能控、在控范围内。本文就这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积极排查治理安全生产的隐患

根据以往供电企业的工作经验教训,供电企业安全生产中最主要的工作隐患是“操作性违章、指挥性违章、管理性违章、设备性违章”。所以,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安全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必须加强供电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除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让供电生产人员充分意识到操作性的违章作业就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指挥性的违章作业就是在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管理型违章就是对别人的生命太不在乎,而设备性的违章作业就是在给同行工作人员制造工作隐患,给以后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造成很大的障碍。所以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必须要制定出安全生产制度,争取做到“安全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科室、安全生产小组、安全生产员工、安全生产岗位”。要从供电企业高层入手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岗位工作制度和标准,以及完善的奖励和惩罚制度。要从单位领导到基层员工层层落实,一直把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落实到每个人和每个岗位上。并且建立完善和系统的安全生产监督机制,要加强监督和奖惩的监管和设备维护的监管。从每一个干部员工做起,提高安全生产的工作思想意识。使他们从内心上接受安全生产无小事的理念,争取创造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逐渐实现供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的目标。

二、加大对电力设施的保护力度

根据数据显示,电力安全事故明显增多的一个主项是电力设施的外力破坏。为遏制这种情况的发生,供电企业要与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和协调,积极争取支持,制定、完善关于电力建设和运营的一些新的法规和政策,请上级组织出门协调,使当地安监部门和公安部门相互配合。认真落实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大对电力设施损害的惩罚力度,并且积极研究出台保护电力设施的措施。对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护电力设施的思想意识进行普及和教育,从而营造保护电力设施的良好社会环境,并且从根本上有效遏制电力设施外力破坏事件的发生,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三、提高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和治理的措施

供电企业的安全教育是整个工作的核心,也是工作的基础,领导层必须要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将其当成家常便饭进行教育和工作,丝毫不能懈怠。首先,班组每周召开一次安全会议,总结一周的不足和工作经验;其次,每月的安全生产例会也要总结经验交流不足,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减少工作隐患;再次,要不断丰富职工安全文化生活领域,譬如:经常开展安全知识讲课活动和事故案例分析,学习好的标准化工作方法和吸取事故教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改善工作方法。对于活动内容要多涉及安全生产的知识,不仅对优秀职工进行精神奖励,还要有物质奖励,且必须要落到实处,而不是走过场给领导看的一种活动。出现问题时要集体讨论交流,把最新的工作和处理事故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并经常到供电企业下属单位的作业现场或者供电所进行实际的监督检查,定期组织人员对供电设施设备进行检查检修和试验,不断开展各种知识竞赛,提高企业员工对专业知识的熟练度和对工作的热情,不断增强活动的时效性。供电企业的监督单位要不断加强对活动本身和内容的检查、指导,保证各个活动有效果、有特色。

对职工的专业性也要有一定的要求。要求职工定期学习相关政策法规,而且要作为定期的考试内容,同时对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人员和下属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试合格者才可以上岗工作,否则绝对不可以通过。同时可以聘请同行有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对重点安全制度、安全用电知识、特殊工作岗位安全知识进行集中培训,整体提高安全生产的局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不断开展大型安全生产的技术竞赛,其中要包括理论考试、临机应变、事故处理及工作现场模拟,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供电企业的职工对安全生产专业知识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学习培训和考试评比,促进供电企业员工安全生产工作意识不断提高。

四、必须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保障,所以要求各个单位、部门、个人签订安全生产的责任书或者是安全生产公约,对供电企业的供电所所长、安全员、现场监护人员等特殊岗位人员加强领导力度,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规章制度或者禁令执行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在检查现场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要达到安全生产全过程动态管理的目标,按照量、质、期的要求,加大供电企业安监部门的检查考核力度,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按月对同层次的工作单位进行平行评比检查,并且把评比的结果公布于众,建立每月进行一次平行单位安全管控的通报制度,对最优和最差的进行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及惩罚。

第2篇:供电企业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供电企业;仓储管理;应急物资;促进

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电力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电力的基础功能也更加显著。现阶段,人们要求电力具备多样化的特征,包括电功率需要增加,可靠性需要增强,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力单位的工作标准。电力应急物资的运转效率如果得到有效提升,有利于在企业中形成完善、高效的仓储管理模式,这也是促进应急抢修效率提升的基础前提。在常规的电网物资供给管理系统中,有些传统的观念无法适应当前电力物流的需要,严重阻碍了供电企业应急物资的供应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供电企业仓储管理模式的完善对电网应急物资供给的促进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 物资仓储管理和电网应急物资供应的含义

物资仓储管理指通过构建层级扁平仓库、保持库存合理水平、集中调度配送,实现功能齐全的“大仓库、大配送”物流管理模式,通过建立较为合理的仓储管理模式,还能使企业科学控制库存、提高物资周转,降低管理成本。为了保证在事故灾害发生时,企业能够把将抢修物资迅速、方便、安全的送抵现场,使抢修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展开抢修,仓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物资供应是指把生产线终点的商品通过一定方式传递给消费者的活动,当然也包括物质资料从货源地到生产线的传递活动。在供电企业、设备能源企业等物资应急管理上,其有着广泛的运用,它影响着供电企业日常运营的包括发电、变电以及中间的输电和配电、最后终端客户的用电过程。在物流供给管理的整个环节中,物资的仓储管理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供电企业通过构建一个合理的仓储管理模式,可以提高物资的周转率,合理地控制仓库的库存量,最终达到节约管理成本的目的。特别当灾害和事故等应急事件突发的时候,由于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物资类别、物资属性和数量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这就要求必须对供电企业仓储物资有着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使得抢修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将抢修物资迅速、及时、安全地送达灾难或事故现场。

2 仓储管理模式的完善对电网应急物资供给的促进作用

2.1 急救包方式

当前在电网应急物资供给的过程中,急救包方式很常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规划急救包时,应该考虑到管辖面积与供电所的大小来明确物资配置的相关问题。如果是在内陆地区,电站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都会有金具、线缆等低廉的单价物资,但是不会有变压器、水泥杆之类的物资。如果是在沿江沿海地区,情况会大不一样。这些地区经常会受到暴风雨、台风等恶劣天气的侵袭。一旦车船无法行进,应急物资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对于急救包的规划应该更加全面,能够为停航条件下的抢修工作提供保证。急救包的设计需要丰富,保证物资种类的全面。变压器、水泥杆之类的物资必须准备好,常规的物资种类也需要适当增加,防止停航时导致物资到达时间不及时,耽误抢修工作的现象。与抢修工程成本相比,急救包花费的成本较低,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满意度,电力使用创造良好的效益。

2.2 全面的管理方法

全面的管理方法中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计划、实施、检查与处理。有效的管理四个环节的工作,可以保障电网应急物资供给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2.2.1 在计划环节,相关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到物资仓储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与可能出现的现象,并且详细调查与研究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专业知识,基本设备的稳定运行以及物资的配制等。在计划过程中,需要分析物资仓储的特点,搜集与分析在一段时间内的物资仓储资料与当前的情况。详细研究相关的数据资料与信息,并且总结出在物资仓储汇中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明确科学的应急计划。在计划环节主要是明确管理人员,合理分配资源,明确管理与解决的目标,制定有效的行动计划。在计划过程中,应该重视从数据中获取结论,例如某地区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应用次数最多的器材是哪一种,这也是通过分析数据与信息,明确最佳的管理方法。

2.2.2 在实施环节,相关人员应该具备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根据规定章程工作,确保各项规定的落实,推动计划目标的实现。在管理物资的过程中,应该准确分析物资的购置、分配以及储存,保证数据的集合。但是外界环境与生产需要因素会引起采购过程发生改变,因此应该按照预案适当的调整。按时记录各个仓库的储存,科学的分配资源,保证每个仓库能够保证物资的零积压。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要以高度的专业素养,认真贯彻执行管理制度。对出现的特殊状况,要及时积极地采取应急措施,并将管理制度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2.2.3 检查环节要求确认企业是否按照计划阶段制订的各项措施有序执行,预期目标是否达到等,是对工作效果和执行情况的检验。在检查环节,对于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力度不足,甚至执行错误的问题,要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进行严肃处理,保障管理制度有条不紊地执行下去。通过检查环节的各项检查,可了解在管理制度实施中,哪些项目得到了充分完成,哪些项目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积极总结成功经验,以及规定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及时整理和分析检查结果,并撰写检查报告。

2.2.4 处理环节要求总结物资仓储管理中的成功经验,改善出现的漏洞,防止同样问题的再次发生。经检查环节后,一些成功、有效的规定得以升华,可被定为“标准”进行贯彻和执行,进而在电力企业中推广和应用。而对于出现的问题,在检查环节已经做出总结,处理环节就是分析这些问题或不足,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和改进,防止同样问题的再次出现,这是下一循环的改善目标,亦是下一循环的开始。在处理环节要注意客观总结经验,经验必须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适用性,方可将其升为“标准”,不能因为其在某一方面或部门得到成功贯彻,就盲目地认为其可普遍适用;还要注意对于出现的问题,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都应做出公正的、合理的惩戒,以维护管理制度的严肃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的仓储管理工作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抢修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供电企业完善仓储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采用急救包与全面的管理方法,不仅可以保证电网应急物资能够及时到达需要的地方,还能够提高电网单位的应急反应速度,增强电网单位的应急工作水平与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第3篇:供电企业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知识库;电力施工企业;有效应用

作者简介:王军民(1972-),男,广东博罗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经济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广东 广州 510735)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219-0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当今大多数企业都加紧建设学习型、知识型组织,如何保证企业员工能及时共享学习到企业的知识资源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知识库逐步被多数企业所重视并在电力施工企业中逐步应用。

一、知识库概念

知识库(Knowledge base)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综合和集成,实施再建构,使单一知识、零散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经过整个提升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其中,显性知识包括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隐性知识包括技能知识、人力知识。知识库主要将以上这两类知识整合提升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二、企业知识库的作用与意义

1.使企业内外部的信息和知识有序化

知识库需要对企业内外部的信息和知识进行收集、整理,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进行存储,并提供相应的检索方法,使大量信息和知识被编码化、规范化,从原来的分散状态变得集中、有序。这样不仅方便了企业员工对信息和知识的检索应用,让知识寻找和利用时间大大减少,也加快了流动,让其作用最大化。

2.提供展示和学习交流的平台

知识库作为企业内部知识的共享与交流工具,给那些乐于分享的员工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如内训师培训课件及授课视频等都可以在知识库中共享,让授课人群范围更广,而内训师在编制教材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其他一些相关资料,符合要求也可直接作为培训课件或教材。

3.利于实现组织内部协调与沟通

知识库可将员工工作中的经验总结或建议进行共享,如员工在工作中解决了一道难题或编写了一项施工方案,可以把这个资料提交给专家评审小组,评审小组对这些建议进行审核通过后存入知识库,供企业内部学习和沟通,也可作为个人业绩考核的依据。

4.利于知识技能成果的积累和传承

工程施工企业往往项目类型相对集中,一个工程的经验积累可以作为后续工程的有效参考。如火电施工企业,在机组大小和施工环境类似工程之间可以将施工方案、工程预算、体系文件等互相借鉴,甚至可以直接移用。知识库的建立可以将工程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经验保存起来,避免由于人员工作的调动/流失引起经验和知识的损失。

三、施工企业知识库现状分析

为了解施工企业构建知识库与实际应用情况,对国内三十多家火电施工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知识库建立与发展情况、对知识库重要性认识、知识库构建关键与难点因素、如何成功实施知识库等问题。基本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可以看出,大部分电力施工企业未建立知识库或只处于起步阶段,但大部分企业认为知识库对企业非常有帮助。而在知识库构建关键与难点因素方面,成熟的知识库管理系统、知识内容的全面与新颖两个关键因素关注度较高;以知识库内容的安全性为难点因素的最多;在如何成功实施知识库的问题上,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措施等方面选择的较多。

四、知识库创建原则

第一,知识库的内容要与公司其他标准文件库区别开来,避免知识与信息的重复性。知识库的内容要更侧重于除公司的标准文件、管理规定外,其他从外部收集的或与员工知识技能相关的文档、数据、培训课件等。

第二,使用易于直接复用的承载方式。在知识库及培训课件的设置方面应结合图片、案例、施工录像等多种形式开展,避免纯文字造成的单调枯燥感。

第三,注重知识库内容的知识结构。知识库内容的匹配关系是提高企业知识库有效性的内在驱动力,知识结构合理才能保证企业知识库的创新能力。

第四,知识库管理系统需以足够大容量的服务器和企业全体员工可访问的远程网络为基础,建成全体员工可共享的企业知识资源库。

五、企业知识库的创建

构建企业知识库的关键因素包括知识库的应用平台、建立企业知识库体系、企业知识库的信息收集、建立一套安全/规范的知识库输入输出规则、企业知识库检索技术等。下面结合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火电”)知识库构建经验及流程(见图3),对以上关键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

1.企业知识库的应用平台

企业知识库的建立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完善的软件系统平台是构建企业知识库的基础。一个好的知识管理平台可以提供完善的知识管理功能,大大提高企业知识库的构建速度和管理水平。广东火电选用了金蝶办公管理系统,知识库作为金蝶系统办公管理模块中的一项重要的子模块,在办公管理模块技术基础上延伸开发了一些新的功能,目前已实现了信息、收藏和推荐、文件审批流程、知识分类、查阅权限管理等多个功能,技术层面上满足了知识库系统各关键因素的闭环管理标准。各类知识不但可以灵活定义分类结构、设定信息访问权限,同时还提供收藏、评论、评分、置顶、栏目焦点、个性设定等功能,形成了一个管理系统优化的知识链,实现了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并根据一定的逻辑和知识分类法把公司内外部各类知识文件、历史资料及各岗位层次培训体系课程课件均在知识库中存储与共享,很好地促进了员工学习交流,对构建学习型组织起到了重要作用。图4为广东火电知识库部分内容截图。

2.建立企业知识库体系

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知识库体系框架是知识库构建工作的开始。一个好的分类法是企业知识库建立的重要保证,将直接影响着知识库后续延伸和应用效果。而不同性质和不同行业的企业,其关注的知识重点也有所不同,在构建知识库时应该选择好适合本企业的分类体系,将企业的所有知识按照一定逻辑习惯编排起来。以广东火电知识分类方法为例,首先将知识库目录分为三到四级:第一级为知识的大类别,如公共类、专业类、技能类等;第二、第三级则对各专业知识的构成结构、分类方法进行了层层细分,如人力资源专业目录(见表1),而在分类方法方面主要应用了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如下:

(1)在编制二、三级目录时,主要以企业组织机构与经营业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在于方便下一步知识库权限管理,可以根据企业组织机构、各专业知识供需人员进行授权和管理,也更接近员工的工作习惯,方便员工输入和输出知识库内容。

(2)在编制更细节、具体的知识目录时,主要以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分类,将知识分为事实知识、原理知识、人力知识和技能知识。事实知识即“知道是什么”,如什么是施工EPC或BOT工程;原理知识即“知道为什么”,如为什么核电建设工期与常规火电有如此大的差别;技能知识即“知道怎样做”,如送电线路工程杆塔组立施工知识;人力知识即“知道谁有知识”,如企业内训师的品牌课程、不同管理者的管理风格与管理方法。

3.企业知识库的信息收集

知识库作为企业知识存储平台,它集中存放有关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类知识,而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知识的获取方式、数量和质量都是知识库应用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1)企业外部知识。外部知识是内部知识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和保障。知识库必须根据企业和员工的需求不断从外部获取一些新的知识、政策信息、经济发展信息、法律信息、市场动态信息等动态信息并适时更新知识库。可通过聘请一些外部讲师到企业培训、派员工参加外培及从网络上、参加行业会议论坛等获取外部知识。企业外部知识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技术进步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成为企业经营、领导决策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

(2)企业内部知识。企业内部知识包括公司内部总结的显性知识和分散在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包括公司各部门、下属单位的平时报表和工作总结、各部门季度汇报材料和预测报告等;隐性知识包括每年公司内训师授课用的课件、工程技术总结、管理经验感悟、各类交流会议汇报材料等,最终把收集的知识按规定编码规则存入,整合成知识库。

4.建立一套安全、规范的知识库输入输出规则

目前全国大型施工企业均以集团式管理,下属有多个分子公司和工程项目部,如果要将知识库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除了要有专职知识库管理员外,每个层级还需设置兼职管理员进行管理,并按照统一制度管理信息进行输入和输出,以保证企业知识库信息的规范性与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通过访问权限的设置来保证知识库知识输出的安全。知识库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把双刃剑,管理的好则给企业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共享和交流平台,相反则让企业损失惨重。为了保证安全性,广东火电建立了从公司总部到二级单位的多级别的权限控制系统以及信息保密体系,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权限设置完成后还设置了用户的访问权限及数据范围,访问权限级别分为显示列表标题、显示文章内容及可以下载附件三个组合级别,而数据范围则设置了各用户所能访问的数据范围,从而建立了一套全方位的权限管理系统(见图5)。

规范性是指知识库内容上传时必须符合编码规则及质量标准。首先,各级别管理员较多,知识来源庞杂,如果没把好质量关,知识库内容混乱,则仅能充当数据库的角色,并不能起到知识库的作用。其次,知识库内容输入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编码规则,对各类非结构化知识进行结构化,以便设定检索方法。同时,实行知识准入流程,每份资料入库之前必须通过相应的审核流程。流程可以设为:各单位知识库管理员各专业指定专家(内部)部门负责人知识库专职管理员放入知识库。

5.企业知识库检索技术

成熟、高效的企业知识检索技术一直是知识库应用中所面临的另一个难点,目前大部分企业知识库采用网络技术进行建立,且检索技术方面采用了各式各样的知识检索方法。以下为广东火电知识库应用的几种检索方式,供大家参考。

(1)主要信息:根据关键词的相同、相似程度来查询,如文件标题、属性、主题词、人及部门、编码、创建时间区间等。

(2)知识地图导航:企业知识地图将企业各种资源的入口集成起来,以统一的方式将企业的知识源介绍给员工,智能化地引导检索者找到目标信息。

(3)信息推送技术:系统及时推送最新信息,同时根据知识访问量、点击率推荐给用户热点知识和推荐知识,这样便于用户浏览信息变化的新情况和趋势,从而动态地选取需要深入了解的信息,大大提高了知识检索效率。

六、知识库的后续管理

企业构建知识库之后,其后续的宣传、跟踪维护工作,将直接影响到知识库的应用和推广。知识库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持续过程,初步建立知识体系之后还需大量的管理维护延伸工作。

1.做好公司内部的宣传工作

知识库作为一种新型的沟通媒介,在知识库构建初期和应用过程中应通过企业内部网络、召开知识库研讨会、成立知识库推广小组等方式进行宣传。对地域上比较分散的施工单位,总部与各下属单位需要分级进行宣贯学习,让企业员工从意识形态上接受这种交流工具,同时需建立知识库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鼓励员工自愿共享、总结。另外,企业内部需营造知识创新环境,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分享和相互依赖的习惯,保证知识库内容的沉淀和积累。

2.持续跟踪和维护

过期和失效的知识是无意义的,知识库的维护包括剔除无效的内容、分类结构、即时更新等。在知识库应用中,从归类、描述、录入到更新和维护各个方面都要加以控制,才能确保发挥知识库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此,广东火电要求知识库专职管理员在全程跟踪和维护外,在每年年初作知识库内容需求调查的基础上,每半年或每季度通过系统对企业知识库资源及应用情况进行盘点,包括阶段性知识上传数量、内容结构、检索频率、内容下载数量、访问量等,并及时指导及解决工作及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完善知识库。

3.知识产权制度及有偿激励制度

为了尊重个人劳动成果、避免不必要的知识产权纠纷并鼓励员工创新,组织内应营造一种创新环境,在信息资源共享时必须标注作者、来源和出处,并在相关制度中对内部知识产权问题解释清楚等。

由于工作经验总结、培训教材等企业内部知识一般都是员工个人在工作过程中逐渐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并视作个人宝贵财富,因此,企业知识库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员工进行知识总结和创新,同时愿意与大家共享学习。具体措施:与企业内训师选聘、职务聘任的参考指标关联,每年对知识库内容进行评优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各单位有效知识指标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成绩挂钩等。

七、电力施工企业知识库发展前景的展望

虽然电力施工企业在产业链中处在劳动密集型的中下游位置,但其对知识库的依赖程度一点都不逊于设计、运营等知识密集型企业,尤其近几年随着国内常规火电市场萎缩,施工单位开始涉足核电、海外EPC工程等新兴市场,需要及时总结经验和学习新的知识,让企业尽快掌握新技术。

由于各单位的软件和硬件实力层次不同,总体上国内施工企业知识库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投入财力、物力和人力,同时让企业决策者意识到知识库的重要性。一些大型施工企业可以尝试在下属企业进行试点,待实施成熟后再在整个集团内进行推广,并逐步实现集团内知识和信息的共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知识库将在电力施工企业中广泛应用,并将成为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方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郁培丽,李明玉.企业知识库有效性问题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5):118-122.

[2]何伟.企业知识库的构建与运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

(1):32-34.

[3]张建华.以知识创新提升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效果[J].商业研究,2007,(9):103-106.

[4]樊治平,等.知识管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第4篇:供电企业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抓基础、抓规范、抓落实,有效提升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简称“三抓一提升)推行和倡导的是“简单、务实、高效”的管理理念,围绕“一个中心”,坚持“两个方法”,建立了一套要求明确、管理闭环、科学有效的“三抓一提升”企业管理提升体系,引导各单位自我诊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夯实管理基础,提升企业管理的系统性、有效性。围绕“一个中心”是指充分发挥企业综合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和推进作用,提高管理行为的执行力、穿透力,全面提升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夯实管理基础,扎实推动了公司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从基础数据准确性、制度标准穿透性、管理机制系统性、指标管理科学性、工作管理有效性等“五个维度”来达到管理的全面提升。坚持“两个方法”是指运用督察督办和整体协同的两个有效手段,跟踪管理,级级追溯、层层归因,不断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形成闭环管理,及时了解和回应外部期望,全面促进管理水平的改进提升。透过领导负责、部门协助、限时办理、有查必果、定期通报这五个步骤对重点工作开展督察督办工作,推动各项工作的稳步开展,确保制度贯通和工作落实,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水平。

二、实施步骤

(一)搭建网站,打造平台

搭建“三抓一提升”专题网站,设立宣传报道、情况通报、工作简报、经验交流、绩效指标等版块,定期传播“三抓一提升”工作动态,挖掘工作亮点,通报存在问题,展示指标趋势。网站上还单独设立供电所风采板块,展现供电所面貌,展示供电所荣誉,让广大县公司员工都积极参与的活动中来。通过网站所形成的工作交流平台,有效构建资源共享的协同机制,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活动开展质量。

(二)驻挂结合,分层帮带

结合“抓两头、带中间”提升工程活动,采取公司领导挂点负责,专业部门分类指导、定点帮扶,在市、县两个层级共31个乡镇供电所开展安全生产驻点督导工作,推动县供电企业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实行“一对一”、“点对点”“、责任包片”方式推进,充分发挥帮扶带动的作用。驻点人员通过跟班、督导的方式,全过程参与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并跟班现场作业,从建立安全常态机制、规范现场作业行为、梳理简化规章制度三个方面纠正供电所工作偏差,扭转违规违章现象,强化乡镇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

(三)动态跟踪,实时纠偏

在活动初期,相关专业运用“二十四节气表”管理方法,将全年工作细化到每一个月,以便有目的有条理的开展各项工作。而各县公司也针对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对口部门所下发二十四节气表编制本单位的“二十四节气总表”,严格按计划执行各项工作。为确保“二十四节气表”执行实效,各单位于每月月初将“二十四节气表”工作分解为具体项目和指标,并确定责任人,月初滚动修编,月底对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总结。

(四)常态巡查,狠抓闭环

建立全过程督查巡视机制以避免隐瞒和虚报的情况发生,随机抽查及各县公司交叉互查两种形式有机结合,通过随机询问、现场核对和台帐抽查等方式,掌握县公司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定期对发现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并以存在问题为导向,以“回头看”的形式紧盯问题整改情况,形成闭环管理,做到发现一项,消灭一项,最终达到真正的管理提升。

(五)融合指标,客观评价

为更好促进县公司各专业提升工作的有效落地,由专业部门对各县公司管理提升工作和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并提取县公司组织绩效权重的20%兑现考核结果。为了更好的开展此项工作,设立了“三抓一提升”指标考评系统,不仅便于考评部门的指标下达及工作考评,也利于被考评单位的指标分解和项目跟踪。同时在指标考核的执行过程中,考评组也不断完善指标考核办法,以真正反映各县公司的提升成果。

(六)深度挖掘,经验培育

在组织各县公司开展经验交流互学,汲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前往各县公司,与公司领导、专业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责等人员进行座谈,深入挖掘各公司在提升工作过程中具有普遍性、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收集整理,审核确定典型经验19项。牵头组织专业部门把关及重点培育,有计划的对其指导并召集专业部门人员下到县公司,对其典型经验培育工作给予面对面指导和帮扶,在此基础上对各县公司典型经验总结材料进行收集并向县公司进行推广。

三、实施效果

通过近一年的不断努力,基本建成了“协同合作,整体推进”的管理体系,县域供电企业安全基础不断铸牢、电网建设有序推进、专业管理更加深入、经营质效有效提高、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县公司管理提升卓有成效。在“三抓一提升”活动的促进下,县域供电企业各项全口径指标均有明显进步,各县公司形成比超赶气氛,并且能够加强短板分析、改进提升。同时是各县域企业逐步形成由被动迎检转换为主动出击的良好态势,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来保证提升工作落到实处,并形成19项成熟的典型经验,在县域供电企业间推广学习。

四、结束语

第5篇:供电企业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1 县级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县级供电企业绩效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电力行业在我国的产业中处于基础地位,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垄断性;高水平的绩效管理要求很高,县级供电企业的员工总体素质无法达到要求;对绩效管理的理念认识不足,观念产生偏差,不能充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致使县级绩效管理水平落后,而电力企业缺乏良好的绩效管理文化则是电力企业绩效管理落后的根本原因;县级供电企业一味追求考核结果却忽视了人员参与,导致绩效管理无法与企业目标达到一致;考核过程不够公正客观;考核制度比较松散等。

2 县级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的措施

2.1 提升绩效管理理念,建立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 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的转变,是县级供电企业该有的理念。如果企业管理观念始终不改变,只把考核作为决定员工的薪酬、奖金和升降职的依据,那么就会导致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排斥心理,使他们缺乏共同为企业发展而努力的动力,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绩效意识,让上至领导下至基层员工的企业所有人员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重任,改变企业原本价值理念的向导。另外,人员繁杂、劳动生产率低下、避重就轻、没有竞争存在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文化,这种文化的存在导致了县级供电企业停滞不前的发展状态。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推动企业全面发展,为员工创造共同奋进的积极和谐的工作环境,带动个人和企业共同发展。而且,企业文化中必须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竞争能够促进个人的发展,个人的发展能够带动企业进步,企业的进步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因此,企业文化与竞争机制是相辅相成的。总之,要想达到绩效管理的真正目的,就必须建立高效、和谐的与绩效管理相融合的企业文化,以改变县级供电企业落后的管理文化为立足点,落实企业文化的培养,完善绩效管理制度。

2.2 加强考核中的沟通 通常,员工只在乎自己的薪酬、奖金等问题,并不把企业的发展作为自己应当关心的问题,而管理者也缺乏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或者只把沟通当做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小部分,没有将其贯穿到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这种间断的沟通只会让企业的发展缺乏共同奋进的目标。那么如何加强绩效沟通呢?

第一,让员工对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状况和考核制度等进行了解,参与到绩效考核的设计当中,将自我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调整一致。第二,定期召开绩效工作会议,促进各部门之间、各员工之间的沟通协作,加强合作交流,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最主要的是要让各部门具有强大的分工协作能力,为企业的绩效管理进展提供保障。第三,开展工作分析,明确关键工作指标。工作分析作为绩效管理的基础措施,要求其细致牢靠,能够简化绩效考核过程,更便于操作。工作分析的具体做法是以企业的斩落目标为出发点,明确帮助战略目标实现的核心业务,继而将业务链上的工作理清并细化、分类,进而明确各部门和各岗位的职责要求,制定出相应的工作标准,再依据这一标准指出相应的绩效指标,把这些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第四,调整考核部门与被考核部门的关系。考核部门通常包括企管部和人力资源部,其管理职能是依靠政策的制定和阐述、依据忠告和服务、依赖与直线经理加强沟通、加深理解并开展有效活动以及依仗直线经理对员工管理的控制和反馈来实现的。直线经理处于绩效管理活动的第一线,而企管部和人力资源部处于二线,只起后勤性、顾问性的作用,绩效考核部门应该对直线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而非控制,要着重发挥其协调、沟通、支持和监督的功能。第五,建立完整的绩效管理系统。要实现绩效管理系统的全面完整性,必须建立完整的绩效管理制度,其中包括组织绩效、部门绩效管理和员工绩效管理。在县级供电企业中,如果只存在部门绩效管理却没有员工绩效管理,那么员工的状态就会像一盘散沙,工作态度懒散,没有凝聚力。除此之外,还要在公司内部健全其他与实施绩效管理相匹配的制度,例如:建立奖惩制度和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具体规划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等。

第6篇:供电企业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铸造企业;谐波;超容量用电;用电管理

中图分类号: F8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9-35-2

0 引言

永康是全国闻名的“五金之都”,五金产业是永康的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0%左右。当前永康铸造企业以中频炉为主要生产设备,企业生产成本中电费支出占比在10%以上。为节省费用,铸造企业普遍在实际用电中出现两个问题,困扰了供电企业的用电管理工作。

①铸造企业普遍采用的中频炉不带消谐装置,在初期申请用电阶段供电企业无法确定铸造企业的谐波是否超国家标准。用户竣工检验送电后对用户开展谐波检测中,铸造企业在谐波检测整改过程中并不配合,实际工作中由于检测的时间也较长,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②铸造企业为节省电费开支,普遍通过增加变压器的超容能力,变相增加配变的容量。变压器生产厂家根据国家标准数据进行生产,通过增加变电器散热能力,变相增加变压器容量。而铸造企业通过用水喷淋、浸泡变压器、增加油循环等办法来提高变压器散热达到变相增加变压器容量的目的。

在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化下,一方面增供扩销任务艰巨,另一方面用电量较大的中频炉铸造企业对电网安全运行、经济效益方面带来了冲击。如何在此两方面相得益彰,针对此类用户的特性,我公司在业扩报装、用电检查管理上采取对应可行的措施,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体现。

1 铸造企业用电管理的做法

永康供电公司对存在谐波设备的用户,在供用电分界点处安装谐波监测装置,具体的安装点为用户10kV/0.4kV专变高压侧,信号经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后接入谐波监测装置。通过在用户现场的监测装置对谐波质量情况进行持续、不间断监测分析和记录,主站系统通过以太网或GPRS通讯方式获取电能质量监测终端的数据,并经统计分析生成各种报表和图形,从而实现对全局组网谐波监测与评估。

供电企业利用谐波监控平台出具分析报告向用户发出谐波限期整改通知单,限期两个月要求用户进行整改,用户如未进行谐波治理或治理未通过的,按《供电营业规则》相关规定,报告公司领导批准后予以停电。

为了在后续的谐波监测与治理中提供方便,在用户的业扩报装过程中,制定供电方案中明确加装谐波监测装置,预留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空间,并在低压总柜处加装带谐波监测的数显表。

在安装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前对铸造企业对电网系统影响没有一个明确、量化的方法,造成的影响不明确,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撑,对污染企业也没有一个处罚的依据,自从安装了该系统后对铸造厂等污染企业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电网的污染有了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并以系统报告为依据,国标为标准,对这些企业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

通过建立电能质量(谐波)监测系统,对各供用电接点开展实时在线监测工作。一方面,有利于供电方及时掌握电网电能质量总体情况,为电网进行技术改造、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另一方面,监测系统采集的电能质量数据反馈给用电单位,也有利于提高其供电可靠性、经济性。

1.2 超容治理

铸造企业基本上都使用特种变压器,而国家标准对特种变压器并没有具体的数据指标,无法确认特种变压器的容量。再加上人为采取的超容措施,导致对超容变压器的治理难以开展。铸造企业普遍超变压器容量70-80%以上用电,严重影响了电网的运行安全,针对以上问题永康公司采取了下列措施:

① 开展设备备案审查,未在监管部门备案的设备不准进入电网。营业厅对报验资料中所列主要材料进行审核,重点审核变压器的生产厂家是否已经进行备案,是否提供变压器容量型式试验报告;如未进行备案的,竣工验收资料不予受理。

②对新装和增容用户容量在500kVA及以上,配备微机保护装置,对电流进行整定,当三相电流最大值大于整定值并达到整定延时即动作。在供电方案中明确保护方式和整定值,在竣工检验时核定整定值并做好拍照等记录,在供用电合同中明确用户私自更改整定值按违约用电处理。

③加强用电检查下厂检查力度,在营销系统内发起专项检查,利用负控系统对超配变容量20%以上的用户开展现场检查和容量检测工作,同时核查用户侧熔丝和负荷开关设置是否符合技术标准要求。对超容用户下发超负荷用电通知单并要求用户拆除私自增加的强制水冷却等影响安全运行的设备。用户如需要用电,办理配变增容手续。对拒不整改且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用户,报请公司领导批准后进行停电。

2 结语

通过以上措施的开展,对铸造企业的用电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1 社会效益

①谐波实时监测评估系统的实际应用,有利于供电方及时掌握电网电能质量,特别是五金行业的谐波质量总体情况,为电网技术改造、需求侧管理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②通过谐波治理,降低了谐波对公共电网的污染,提高了电能质量。谐波治理的意义更可以上升到治理环境污染、维护绿色环境的角度来认识,对于电力系统这个环境来说,无谐波就是“绿色”的主要标志之一,绿色能源带来的是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③通过谐波治理,减少了线路、变压器、设备的损耗,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为整个社会的节能降耗做出了贡献。

④通过超容治理,超容量用电大为减少,公司的配电线路因超容导致的故障、超限告警大幅减少。

2.2 经济效益

①将测评估结果反馈给用户,有利于提高用户的用电经济性和设备可靠性,目前凭借该系统已经督促40多家谐波污染企业完成整改。减少了谐波损耗, 提高了用户的功率因数,减少了电费的支出;保护了用电设备,减少设备维修及更换投入,例如许多用户由于谐波干扰,使电容器损坏率很高,甚至不能投入运行。对供电企业来讲,同样也是,既减少了线路、设备的损耗,也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供电能力,减少了电网的投资。

第7篇:供电企业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创新 以人为本 技术革新

中图分类号: U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当今的世界科技创新是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在企业经营中不断的创新也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保证。在整个社会都大力提倡科技创新的大形势下。作为县级供电公司最基层的供电区域管理公司,管理基层的用电市场。了解最基层的用户需求,简单快捷安全地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安全提供电力产品的同时提供一流优质的服务。县级供电公司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工作,根据实际业务范围和人员素质基本情况,实事求是、创新管理、以人为本、注重实用。

一、管理制度改革鼓励创新

科技创新管理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原有的管理制度可能有制约人们科技创新的积极因素,适合的制度能够释放人们的创新意识,以结果和创意为导向的创新管理模式是世界一流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管理趋势。县级供电企业在原有职能制管理模式下,等级分明职责明确,员工缺少创新的动力,不利于员工的创新意识培养。改革原来束缚创新发展的制度,采用更能有利于创新管理开展的管理制度。制定鼓励创新符合创新科学规律的管理制度,比如科技创新培育管理制度、科技创新实施工作办法、科技创新活动安排计划、科技创新奖励制度等,从制度上改革鼓励创新。创新合作管理模式,采用与高等院校和高科技企业联合起来搞创新研发,实施新技术的应用等工作。成立创新奖励专项基金,公司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技术革新,专利申请,论文写作,管理创新的专项奖励基金。

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推行科技创新管理工作

实事求是就是根据县级供电企业的基本业务范围和涉及的基本技术分类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县级供电企业的主要业务包括生产技术管理,营销服务管理,安全调度管理等,围绕这些主要业务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在生产技术管理中实施技术创新改造。例如营销科技手段的提升,办公大楼局域网络的升级改造,新的生产技术的实施应用,新的抄表系统的应用,新的营销系统的应用,新的营销稽查系统的运行等等。在管理创新方面例如新形势下农电工队伍的管理模式,农电工的培训模式等等。

因地制宜就是根据某个县级供电公司的具体管理强弱方面和创新人才多少情况和现阶段成熟应用的技术情况等具体现实的客观情况实施科技创新管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就是结合县级供电公司的具体业务范围,结合现在最成熟的应用技术。在公司整体管理战略指导下开展最需要科技创新管理的那部分业务。

因地制宜也是制定可行性高的科技创新管理项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尽量减少规避可能遇到的风险。尽量减少科技创新管理中的失败项目率,在项目实施的初期把好立项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过程培育监督。在选用技术的过程中进行立项考察,选用最成熟的先进技术。结合供电公司的实际业务需要,和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制定可行性高的创新项目实施方案,已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以人为本人本管理

科技创新主要取决于有创新意识员工的发明创造,充分调动这部分人的创造积极性是创新管理的根本所在。人本管理根据不同的工作人员熟悉的业务范围不同,能够创新的领域不同。因才使用,因人而异。人才培养,人才开发,人才梯队建设,人才的挖掘和发现。人是在创新活动中最关键的因素。没有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很难成就创新成果。没有创新的思想成就不了创新人才。人才的培养其实就是创新人才的发现挖掘,创新思想的培养。人才队伍的培养主要在于培养重视尊重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在这个氛围中培育创新思想。具体结合公司的管理实际情况。培训青年毕业生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技能。发现挖掘经验丰富老员工的工作经验中的创新之处。新老结合一个有专业的知识体系一个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最易结合出创新成果。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新的管理方法和新的管理手段。这些创新的管理形成说明性的文档,使之能够被别人理解,尽量能够被模仿复制。针对县级供电企业的高端人才匮乏,普遍综合素质差的实际情况。采取选派人员到省公司或高校进修学习。加大企业内部的业务培训人员范围。针对关键重要的人才实施尊重高薪的特殊政策。在整个公司上下形成以人为本,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重用人才,重奖人才,留住人才的企业文化氛围。

四、创新成果管理的归档以及后续应用实践

科技创新的管理作为一个企业的技术储备资源,历来被企业非常重视,创新成果及时申请专利,相关创新管理方法的学术。能够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的应用部分的创新成果,以检验创新实际应用的效果情况。等等这些都是科技创新成果管理工作的范畴。

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管理创新,这些都要及时进行文字资料的整理保存并归档。技术革新的及时生成QC报告,上报省电力公司,参与专业评价。当成果有强的应用价值时及时推广应用,并总结应用的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明创造及时申请专利保护,既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对创新劳动的一种肯定。

管理创新及时申请上级的公司评定,每年国家电网公司会有一个管理创新的调研,及时申请评定,并申请相关上级单位管理专家的评审,结合自身公司实际情况,分析预测应用前景。并根据公司管理的实际情况实施该管理创新用实践检验,是否真的能为公司带来效益和效率的提升。如果确实效益和效率有很大提升,总结应用的经验推而广之,将极大地促进公司的发展。

参考论文:胡宝民 王丽丽 李子凯 于新凯 河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科技创新管理研究领域状况及展望》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4.4

第8篇:供电企业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截至目前,除韩国斗山重工供货的蒸汽发生器和美国EMD公司负责制造的屏蔽电机主泵尚未到厂之外,三门1号其他所有核岛主设备已经就位,工程现场正在进行模块化拼装工作。随着2013年底前并网发电大限临近,三门正全力向世界第一冲刺。

2月底,中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家核电)联合AP1000设计方西屋电气公司在杭州召开“三代核电AP/CAP合格供应商年会”,国内外知名核电设计方、核电设备制造商、中美核电业主悉数出席。从2009年开工建设至今,每两个月三门核电站就会迎来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他们大多都有在本国推进AP1000核电机组建设的计划。

2006年11月,在经过长达三年的调研讨论和招投标评审之后,中国高层作出决策:引进美国西屋公司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Advanced Passive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100万千瓦先进非能动压水反应堆)。在合作备忘录中,西屋承诺分阶段向中方转让全部技术资料,并同意在中方将单机功率升级至135万千瓦以上后拥有全部知识产权,技术出口也不受西屋限制(相关报道见《财经》2011年第9期“引进AP1000始末”)。

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的两座AP1000核电站作为我国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对于中国的核电战略意义重大。作为国务院指定的AP1000技术引进方,国家核电寄希望于通过国产化依托项目打造完整的核电设备供货链,并为CAP1400(China Advanced Passive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140万千瓦中国先进非能动压水反应堆)的自主创新积累足够的数据和经验。

拥有先进核电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大功率核电站出口,这是中国核电业逾40年奋斗的梦想。

展品与产品

在从轧机文化向核电文化的过渡中,中国企业正处于适应阶段,厂长经理每天都会强调核安全文化,但一线工人操作失误导致产品报废的案例屡见不鲜

一位西屋公司的外籍工作人员在三门1号工地现场告诉《财经》记者,自己三年前到三门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开阔地,现如今核电站厂房已经基本搭建完毕,“在美国人看来,这样的速度实在太不可思议”。

其实,三门可以更快。目前,整个工程都在等待核岛关键设备――韩国斗山重工制造的蒸汽发生器到位。此前,斗山重工在交货前,检测出产品未能完全达到设计图纸的要求。

西屋方面认为斗山提供的设备虽有缺陷,但不会影响产品的使用,并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测算认为其在60年寿命中完全可以保障正常运行,无需返修。上海核工程设计研究院亦认同这个结论。

但业主对此仍有疑虑和担忧,目前的解决办法是订货方和设计方召集中外各方力量,再次对缺陷进行检测和评估。但整个建设工期将因此产生延误风险。

西屋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多位技术专家认为,AP1000的核岛主设备在世界范围内尚无制造经验,世界首台机组在建造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实属正常,西屋电气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高礼霆称,“AP1000对谁都是一个新的挑战,我们更看重供货商的学习和改进能力。”

其实,四台AP1000国产化依托项目机组中,三门1号和海阳1号的工期控制较为理想。这个采用模块化施工方案的新一代技术,对于供应商的交货时间有严格要求。由于三门2号和海阳2号主设备国产化程度更高,而国内设备商普遍缺乏经验,交货延迟和质量不符的情况并不鲜见。内部人士透露,这两台机组将肯定无法按计划并网发电。

在杭州召开的三代核电AP/CAP供应商年会上,与会的国产设备商都显得十分坦诚,中国一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宝忠表示:中国的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在技术上过关,但管理上有差距”。在回答《财经》记者提问时,他将这句话解读为“中国的核装备制造企业只能作展品,却做不了产品,在质量控制上存在问题,这些都是由于缺乏管理经验造成的”。

目前,代表中国核电装备制造最高水平的中国一重、中国二重、哈尔滨电气、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在AP1000设备制造方面,普遍存在产品报废率较高的问题。国家核电专家委员会专家郁祖盛将其原因归结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多关键制造技术尚未全部掌握,产品质量不够稳定,这是出现交货延迟情况的重要因素。

多位核电装备企业的负责人在与记者交流时亦坦承,目前设备制造主要靠“勇气+砸钱”。

早先西屋在参与中国三代核电技术竞标时,就认为西屋有技术而中国制造业发达,双方可以很好地互补合作。但现在业内有一个比喻,称中国核电装备是“砸”出来的。

具体表现是:第一,废品率高。例如渤海造船厂是AP1000主管道供货商,该厂管道弯制实验共计进行了25次,耗费管坯21根;第二,投入不计成本。例如,考虑到AP1000未来的广阔市场前景和国家财政对于技术攻关企业的有力支持,中国一重在AP1000设备制造方面已累计投入200亿元。

AP1000核电厂功率大,设计寿命达60年,因此较之二代加设备体积更大,精度要求更高,且多个部件要求一体化锻造,制造难度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把控近乎苛刻,而多数国内厂商对这种苛刻的要求并不适应。一位业内人士举例称,对于锻件钢板的清洗,制造大纲中清楚的写着清洗五遍,但有的中国企业只清洗三遍,最后被西屋判定为不合格,被迫返工。

“这是我们普遍存在的侥幸心理和变通思维,我觉得在管理上、理念上中国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王宝忠进一步解释称,管理上差距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产业链不稳定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比如原材料,今天买到的和明天买到的,质量都不一样,这如何保证产品质量过关呢?”

核安全体系建设亦存在差距。哈尔滨电气副总经理韩建伟表示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领导重视,二是全员参与”,领导重视相对容易,但是能够真正做到全员参与,需要长时间积累。

韩国斗山重工副社长金何芳认为,一位员工要成长为核电设备厂商的合格雇员,通常需要三年的培训和适应。在国内企业,厂长经理每天都会强调核安全文化的重要性,但一线工人操作失误导致产品报废的案例屡见不鲜。

在从轧机文化向核电文化的过渡中,中国企业正处于适应阶段。王宝忠说,对于核电文化,可能人人有不同的理解,但结合他自己的工作经验,核电文化意味着凡事不能变通,出了问题必须保守决策。

在杭州的年会上,西屋电气公司亚洲区总裁ALLEN上台作主旨演讲时,如同一个老师一般,反复告诫台下的学生,“要遵守标准,按时交付,按质量交付”,并称“核安全文化必须成为对每一位从业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是严格还是刁难

西屋要求AP1000机组钢制安全壳顶的最大误差不超过±3毫米,这样严格的验收条件,让国产设备商既难以想象,又心生抵触

斗山重工在蒸汽发生器的制造方面出现缺陷,但西屋却给予放行,国内一些设备企业的负责人由此认为西屋执行了双重标准,“如果这种事发生在中国企业身上,西屋肯定不会验收通过”。

这是中国设备制造企业普遍的心态,作为三门和海阳四台AP1000机组的技术负责方,西屋公司在设备的验收上标准近乎苛刻,国产设备商面临巨大压力,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将此理解为西屋方面故意刁难,同时将前期大范围出现的交货延迟归结于此。

AP1000核电机组的钢制安全壳顶的精度要求最为严格。该设备呈弧形设计,由百余块弧度不等的钢板拼接而成,最顶端直段和弧段相间处钢板长11米,宽4米,厚44.5毫米。为达到能够与其他钢板对接,工艺要求其弧形顶的最大形位公差不超过±3毫米,这样严格的验收条件,让毫无AP1000供货经验的国产设备商难以想象。为此,该设备的制造商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不知来来回回多少次,砸掉了多少个不合格产品”。

对于国产设备商的双重标准质疑,西屋方面和上海核工院表示,西屋作为项目的技术负责方,验收设备时必须经过严格测算和分析,保证所有已交货的设备满足全球质量标准体系,而且三门、海阳核电站是世界首批AP1000项目,所执行的标准将更加严格。“这些不只是西屋对本地供应商的要求,这是我们对全球所有供应链伙伴的要求。”

上海核工院副总工程师王勇表示,国产设备商觉得西屋要求太严格是因为不适应新标准。西屋苛刻的验收条件其实可以帮助国内企业迅速成长,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产设备商与西屋联队(西屋为首的对华项目联合团队,成员还包括斗山重工和EMD等公司)成员在技术转让方面的对接亦没有外界描述的那样顺利。斗山重工承担着向中国企业转让蒸汽发生器和压力容器制造技术的任务。

中国一重曾多次派人前往韩国学习经验,但由于双方都没有实际生产AP1000主设备的经验,即便是经验的交流也是“空对空”,效果并不理想,一重方面称,“韩国留学”并未对其工艺水平提升产生实质性的帮助。

沈阳鼓风机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负责海阳2号机组的屏蔽电机主泵生产任务,其综合部部长郭宏告诉《财经》记者,技术转让工作并不如想象的顺利。

主泵对于AP1000核电站来说犹如心脏,要求60年运行期间免维修,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高要求使之成为核岛主设备研制最大的难点,且技术复杂性远超其他设备。国家核电签订主泵订单时制定了“16+2”的方案,即16台主泵由国外厂商提供,2台备用主泵由中国厂商负责生产。

当时中国企业认为应给国产化留下更大空间,提出采取10+6,或者8+8模式,但未被国家核电采纳。直到现在,承担主泵国产化任务的哈尔滨电气和沈阳鼓风机集团仍处于艰苦的攻关阶段。

目前,通过“勇气+砸钱”的攻关模式,中国的设备制造商可以生产出符合西屋标准的核岛主设备,但这不等于真正获得了国外业主认可。业内人士透露,美国AP1000项目业主在目前阶段不会选择中国产品,“就像你买一个房子,不仅要能住,还要住得舒服”。

同样采用AP1000机组的美国Vogtle核电站业主、美国南方电气公司上海代表处驻华代表万银坤告诉《财经》记者,Vogtle项目的设备供应商名单中尚未出现中国设备商。

即使在中外差距较小的常规岛设备上,业主对外方的信任度也更高。这一点在采用另一种三代核电技术EPR的台山1号、2号机组有明显体现。

在台山核电站1号、2号机组中,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参与常规岛的两项合同:1. 以阿尔斯通独有的Arabella技术(一种提高汽轮机单机功率的技术)为核心的汽轮机、发电机包(简称TGP)的供货;2.TGP以外的常规岛设备的设计和采购。其中TGP合同将由阿尔斯通和东方电气公司所组成的联合体来执行。

阿尔斯通中国核电业务副总裁浦杰钧(Julien Pouget)告诉《财经》记者,国内的核电站对设备商的招标过程中,不少常规岛项目只面向国内设备商,所以阿尔斯通这样的外企通常作为分包商承担常规岛中的一些关键设备,比如汽轮机转子、发电机和汽水分离再热器的关键部件等。

但是台山核电站作为中国的首台EPR项目,面向全球招标,阿尔斯通得以和2003年岭澳一期项目即开始合作的东方电气集团组成联合体获得TGP订单。因为“虽然东方电气在不少设备上已经具有相当生产能力,但业主还是希望由阿尔斯通担任承包商制造部分汽轮机转子、发电机和汽水分离再热器的关键部件,以及包括加热器和主泵在内的常规岛其他部分。

何时跻身巨头俱乐部

国家核电能否成为下一个阿海珐?如果四台AP1000机组都能按期发电,同时成功搭建起核安全文化体系,那么就迈出了跻身核电巨头俱乐部的第一步

虽然三门和海阳机组的供货情况集中反映了国产设备商在管理和核安全理念上与国外企业的巨大差距,但通过引进新一代核电技术,国内厂商也取得了明显进步。

目前,中国一重、中国二重等设备商的制造能力均已超过国内现有的核电发展规模。中国一重副总裁王宝忠告诉《财经》记者,中国企业技术上没有问题,做出的产品质量并不比斗山重工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差,中国企业现在攻关的重点是成品率。

AP1000主管道是自主化依托项目中唯一没有引进国外技术的核岛关键设备。中国二重集团通过两年攻关,成功达到西屋的设计标准。该设备的国产化,使得三门海阳四台机组的主管道能够实现国内采购,与从国外进口相比至少可节约12亿元。

整体性锻件制造是AP1000设备制造攻关的难点之一。其中,蒸汽发生器的水室下封头锻件设计为在弧形结构中接入六根钢管,并要求一体化锻造,难度极大,但中国一重经过反复试验,已经掌握了该项技术。

由于中国核电市场前景广阔,外资企业逐渐开始真正地向国内企业转让技术。东方电气集团与阿尔斯通的合作开始于2003年的岭澳一期核电站项目,《财经》记者了解到,通过八年多“市场换技术”的合作,东方电气已拥有较强的设备供应能力。

过去几年中,通过与阿尔斯通在中国的技术转让协议,东方电气派出专家组到阿尔斯通学习,将包括Arabella技术在内的核心技术部分吸收引进。目前,东方电气已经能够使用Arabella技术生产100万千瓦级的汽轮机组。

AP1000的设备制造,也给CAP1400的研发提供了足够数据和经验的支撑,这是开展自主化依托项目的真正目的,目前上海核工院与设备制造商正在进行紧密联系,收集厂商的经验反馈。王勇说,“你要进行技术创新,不可能永远用别人的标准和数据,毕竟这些没有经过你自己的实践检验。”

引进、消化吸收新一代核电技术最终就是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进而实现出口。2009年底,韩国电力公司联队中标阿联酋核电项目,订单总额高达200亿美元,这极大振奋了韩国核电业界,也刺激了中国的同行。

今年以来,国产设备商要求国核技整合现有资源,搭建协作平台的呼声越来越强。与此同时,面对可能出现的竞争对手,西屋公司却并未表现出太多担忧。对西屋而言,这是似曾相识的一幕。过去30年,西屋以技术换市场的方式,培养了法国阿海珐、韩国电力、日本三菱等公司,现在它们都已成为世界核电业的主角,与西屋在全世界展开竞争。

西屋中国区总经理高礼霆表示,“技术换市场”是西屋公司的一种策略,只有与合作伙伴(或者未来的竞争对手)在某种方面达成共识,才能形成双赢的局面。比如在中国,西屋的诉求是推进AP1000的应用,从而使自己更多介入中国核电产业。“我们不惧怕竞争,因为先有合作后有竞争。”他同时透露西屋公司仍在进行新技术研发,“但目前真正能够实现商业价值的还是AP1000”。

第9篇:供电企业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外开放,深化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特别是近十年的形势发展,真是突飞猛进。要跟上形势发展的步伐,要与时俱进,站在浪潮上一并前进,在逐步跨入信息化、数字化社会的今天,必须随时抓住信息,不管是经济的、技术的、管理的、社会的、主业的、多经的等等,对当今的每个职工、干部都是极为重要的。《供电企业管理》一百期刊物,无疑是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对推动电力事业的发展,推动电力企业的改革顺利进行,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供电多经企业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为安排电业职工家属、职工子女、以及三项制度改革和达标创一流被分流或剥离的职工;为了维护主业队伍的稳定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健康发展;也是对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在解决待业人员的就业同时,也推动了多经企业的自身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涉足多种产业领域的、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企业群体。按照当时电力部确定的方针“电为核心,多种产业,三大支柱,协调发展”。供电多经企业成为支柱产业,半壁江山,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电多经企业从肩负就业安置任务起步,逐步壮大,跨入了发展经济的重要领域,肩负起了两大使命。由于职工的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知识潜能,发展了经济,也培养了懂得经营,闯荡市场的人才,涌现了大批电力企业家。供电多经的发展,对支持供电企业深化改革,加快电力企业的发展,稳定电力职工队伍,逐步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发挥了历史性作用。同时,供电多经企业对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国家和地方的税收,创造劳动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多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供电企业管理”及时的、经常的交流信息,总结经验,传播先进思想和理念,发挥了重要的、不可磨灭的作用。

去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国发〖**〗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在总结和肯定自改革开放以来,电力改革成功经验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下一个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改革方案。要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电力公司系统所拥有的辅业务单位和“三产”,多种经营企业进行调整重组,有关电力设计、修造、施工等辅业务单位,要与电网企业脱钩,进行公司化改造,进入市场。随着文件精神的逐步落实,国家层面的电力体制改革已在去年底正式推出。全国性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公司和四个辅公司已挂牌组建,区域性和省一级电力公司的组建也在逐步推出。文件提出的改革方案正在逐步实施。但是,区域性和省级层面上的辅单位和三产多种经营企业如何进行调整重组,如何与电网企业脱钩,尚须慎重处理。本着文件精神,要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精心组织,区别各地区和各电力企业的不同情况分步推进改革。所以,市地一级供电多经企业的调整重组与脱钩,具体实施尚需时日,这也就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加强自身建设,尽早解决产权不清,负担沉重,队伍素质低,竞争能力差,对主业的依赖性过大等问题。多经企业的内部管理薄弱,又缺乏统筹规划,尤其是电力部门执行“三不指定”的规定以后,在市场竞争中,带来了更多的困难。由于地区经济的差别,全国供电多经企业发展的不平衡,使企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改革中要涉及企业员工的身份改变和安置问题,更是个极为困难的热点,也是改革中谋求解决的重点,它涉及到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的发展,所以必须要按照资源优化配置原则积极慎重地处置。为解决改革中的困难,提高职工对改革的承受能力,达到平稳过渡,就要利用目前的时机,竭尽全力,把供电多经企业做大做强,只有把企业做大做强,增强经济实力,才能使企业和职工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承受冲击,勇于拼搏,平稳发展,夺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供电多经企业如何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正确全面地贯彻落实国发5号文件,中电联供电分会、多经专委会曾经几次组织专题调研,由上海市南供电公司、广州供电公司与福州电业局、长春电业局等分别组成调研小组,对三十多个供电企业和多经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初步形成了共识。

加强领导是加快发展多经企业的关键。企业主要领导对多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至关重要,这是许多企业的共同经验。透过许多供电多经企业的实际,凡发展好的多经企业的背后无不倾注着供电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的心血。江苏泰州供电公司领导班子把“富民强企”放在发展多经企业的核心位置,提出“无主业不稳,无多经不富,无创新不活,无开拓不强”的理念,把抓市场开拓和新项目实施作为职工办实事,找出路的大事来抓,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才能大手笔运作,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开辟出新的发展之路,使多经企业快速做大做强。福州电业局,长春供电公司、上海市区、市南、市东供电公司,杭州、**、广州供电公司,贵州市南供电公司等,都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尽快完成公司制改造,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已被众多多经公司制改造企业的经验所证实,是一项有效的改革措施。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大多数供电多经企业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并实现了职工持股和控股,走公有制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的道路,有的还组建了企业集团,更充分的发挥企业人、财、物等资源的集约优势,降低集团内部交易成本,实现供电多经企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打造企业品牌,实现企业做大做强。但尚有许多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尤其是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三者的相互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机构不尽完善,运作不够规范,决策不够充分,监督不够有力,管理上也明显的在沿用国企管理的旧模式,离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相差甚远。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供电企业主要领导提高认识,下定决心,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理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依法行事,协调运转,三足鼎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权力运作机制。严格执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真正做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决策者与执行者分离。

实现产权多元化是供电多经企业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也是供电多经企业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改革中的必然结果。供电多经企业的改制多数建立多元投资结构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吸收社会法人单位和私人资本参股,职工投资入股,引进外部资金等方式进行产权置换,实现产权多元化,产权清晰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目前,以职工投资入股形式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在供电多经企业中占有相当比重,要使广大职工成为既是供电多经企业的劳动者,又是企业的出资人,改革的直接受益者。还有不少供电多经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造时,充分利用供电企业的资金优势,品牌优势,市场优势,地域优势,走强强联合的路子,引入国内外名牌企业的资本共同开发生产具有市场竞争力、适销对路,赋有科技含量的名牌产品,使企业直面市场,占领市场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正确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是供电多经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供电公司的苏源集团、上海市南电力集团、广州广电集团、济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汇创集团公司、杭州电力发展集团、长春电力集团等,他们组建多种产业实体,除从事电力建设、电器制造、电力设计、工程监理、电力设备租赁业务、器材销售外,还涉足房地产、汽车贸易、汽车运输、城市煤气、水力发电、软件开发,甚至药业制造等,只要收益高,发展前景好,并有良好的开发环境,可以利用的优势条件,就积极开拓“电力圈”外的经营市场,取得较好的回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可以减少经营风险,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把供电多经企业做大做强。当然,实施多元化经营必须量入量出,根据企业经营资源剩余状况,以及对新行业的市场调研分析,充分论证,按程序决策,积极慎重的开发。有的供电多经大型企业已经在涉足资本经营,这是通过资本形式对资本的存量和增量进行管理、重组和交易,使资产在经营期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增值,为企业带来最大限度的经营效益,使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增强企业实力,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要做大做强企业,企业的内部管理,如质量管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与有效的监督机制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个有成绩的企业都是以此为保障。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