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选择专业范文

如何选择专业精选(九篇)

如何选择专业

第1篇:如何选择专业范文

文科男生单招选什么专业好就业

1、医药类专业

医药行业时至今日正在飞速发展壮大,并且随着当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药品、医疗设施、医护人员、医疗技术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行业整体来说也呈上升发展趋势,可以称为「朝阳行业。同时,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老年人医学的专业人才、看护人员以及保健人士将会在未来很吃香。

2、建筑类专业

虽然房地产行业现阶段面对的压力较大,但是建筑专业的专业人才一直都是招聘市场的香饽饽,特别是公用建筑和民用建筑两个方面。与房地产相关的专业如建筑、设计、策划等依旧需求过旺。制造业升级换代急需补充新鲜血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则急需专业人才。

3、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专业主要学习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它也是文科和理科的专业。毕业后,你可以在各种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和外贸公司寻求会计、出纳和审计的职位。你也可以选择去金融和证券投资部,成为一名投资金融和咨询顾问。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缺口较大。

4、机电专业

专业性比较强,又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好的专业,机电类专业是比较实在的技术,也是男生相对选择比较多传统专业。现在设备都是讲机械技术,因此工厂也需求部分这类型的人才。

5、物流管理

热门行业,工作很容易找,实务操作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及到超大型仓储、综合运输及企业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但基于当时中国物流行业的野蛮发展没有成型的业务模式和行业标准,专业建立之初就以各种流派的物流理论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完全没有任何的实务操作能力可言,上课的内容多是讲解仓库的类型,仓库货物摆放的原则,车辆调度的原则,客户信息如何实现信息化管理等。

专业选择有什么建议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能够考虑到四年以后的出路,比如,继续读研深造或者是考公务员?提前做一个规划,那将会更好一些。比如,想将来考公务员,那就可以考虑选择适合考公务员的专业,因为,并不是所有专业都适合考公务员。

第2篇:如何选择专业范文

《Majors》

A.理学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地质学类、地理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力学类、电子信息类、心理学类等。

B.工学类:矿业类、地质类、机械类、仪器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土木类、水利类、测绘类、化工与制药类、纺织类、轻工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航空航天类、兵器类、核工程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建筑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工程类、公安技术类等。

C.农林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林学、园林、森林保护、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草业科学。

D.医学类: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中药学类、法医学类、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类。

E.管理学类: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图书馆学、档案学等。

F.经济学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税务、保险学、贸易经济、金融工程、国民经济管理、信用管理、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投资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海洋经济学。

G.法学类: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教育学、外交学、治安学、侦察学、边防管理学。

H. 教育学类: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I.军事类测量工程、车辆运用工程、船艇指挥、弹药工程、导弹工程、导航工程、地雷爆破与破障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很多同学容易把理工科混为一谈,不清楚二者的关系和区别。理科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国家的科学水平;工科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理科和工科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科的特点,理科专业的数量和培养学生的数量要比工科的少,但更要求精益求精。理科专业的同学可以在研究生阶段转入工科学习,由于有坚实的理科做基础,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更得心应手。在现代科技领域,理和工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同学们在选择专业时应注意兼顾理科专业的基础、工科专业的发展趋势,确定长远的发展目标。此外,要注意管理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部分专业在招生时更侧重文科生。

理科生的就业现状

(Status of employment)

理科生的就业现状相对文科生来说要好很多,但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导致高校毕业生也在持续增加,那么相应的理工科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很多理工科专业岗位的需求正在向“日趋饱和”的方向发展,因此,就业前景也不容乐观。再加上近年来海归人数的不断增多,更加剧了就业压力。

面对这样的状况,理科生们要想在本科毕业时轻松顺利地就业,就一定要弄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理科生的核心竞争力

(The core competence

对于理科生来说,专业是其核心竞争力,甚至比学校的名气更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三。

1.专业技术性更强

对于理工科专业来说,培养的内容技术性强,行业的社会分工非常明确,对于大多数理科学生来说,将来主要也是从事技术工作。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不论是行业内的龙头国企还是民营企业,招人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大学生的技术能力。综上所述,理工科学生的技术能力是个人发展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2.院校行业性更强

任何一个理工科院校都有自己的行业背景,不论是综合型理工科院校(重庆大学,电力、建筑、制造工业)还是典型的理工科院校(西北工业大学,航天、航空、航海).二本层次中的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文行业)、昆明理工大学(资源行业),这些院校都有非常明确的行业背景。因此,这些院校的相关工科专业不但具有非常好的行业需求,同时也具备极强的专业培养能力。必须指出的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将来转型的机会更多,不论是考研换专业,还是从技术型工作到管理型工作的转型。由于理工科专业的学习难度本身就很大,所以理工科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强,以至于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理工科学生更容易适应变化的环境。

3.专业更利于就业

第3篇:如何选择专业范文

公务员考试的职位都是指定专业名称的,专业名称不符合就不能报考,报考的职位也就是要求这个专业或者是专业不限的职位。职位表是和招考公告一起的,上海公务员考试是11月下旬出公告和职位表,出公告前,电视和报纸都会有报道。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科目为申论、职业行政能力测试和专业科目(分为政法、综合管理、经济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农村建设管理七大类),专业课具体考什么要看职位表上的说明。

(来源:文章屋网 https://www.wzu.com)

第4篇:如何选择专业范文

田龚雪:高考后,我就得报志愿了。由于我的成绩不是特别理想,但我也希望选个合适自己的职院,好好把专业技能练扎实。你能帮我推荐一所好的职校和专业吗?

小编:那你心中有选择意向了吗?你有哪方面的特长和爱好?

田龚雪:目前来说,我对职校和专业都不太了解。对了,你觉得临床医学怎么样?

小编:临床医学专业性还是挺强的。目前来说,长沙卫生职业学院的这个专业比较好。当然,关键还是看你对哪个专业感兴趣,不是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吗?

田龚雪:其实我对什么都一样,最好是学个容易就业、工作稳定的专业。

小编:这个想法可有点危险。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不易,并不是说选好一个行业,以后不用做事就能拿高薪。

田龚雪:你能系统地分析一下哪些专业好就业吗?

小编:报志愿的时候一般有两种选择标准,选学校或选专业。湖南省优秀的高职院校比较多,它们都有各自的网站,网上一搜就能看到相应的信息。其实,报专业主要还是看个人兴趣,毕竟有兴趣才更有动力坚持学下去。

田龚雪:理科类可报哪些专业呢?

小编:很多专业文理都可以报的,如财会专业、英语专业等。但是有的专业只招收理科的,如计算机、机电机械、测绘勘探类。

田龚雪:这几个专业哪些学校办得好呢?

小编:湖南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专业还不错,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专业也有一定的优势,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铁路机械类专业也有特色。还有其他一些学校,你可以上网查看它们的官方网站,详细很多。

田龚雪:现在我已经大致知道该如何选择了,谢谢!

小编:不客气。由于湖南省优秀高职学院众多,小编就不一一列举,你在参照意见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多方查证资料,找一个合适的职院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

另外,小编还收到了一封来自初三学生的邮件,他正苦恼不知道如何选择哪个学校和专业。其实,初三毕业生可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很多,如酒店管理、旅游、机械等都是热门专业。具体到哪所学校、哪类专业的话,小编可以推荐几个,如长沙市财经职业中专的财会专业、长沙汽修学校的汽修专业、吉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幼师专业、安乡县职业中专的服装设计。湖南还有一些特色专业,如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的陶瓷烟花类专业、长沙县职业中专的农林种植类专业。如果喜欢工艺美术的话,祁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工艺美术类专业也不错的。

(整理/雪 后)

第5篇:如何选择专业范文

〔关键词〕生涯教育;选科;高考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1-0026-05

一、研究背景

2014 年,国务院正式《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一轮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正式拉开帷幕。2016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及教育部等部委相关配套文件精神,组织制定了《北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深化统一高考考试科目改革,从2020年起,参加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考生的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三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选考科目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中选择三门,每门科目满分100分,总分满分值为750分,作为高等院校录取的基本依据。从理论上讲,“6选3”的选考模式下,学生的选择会出现20种学科组合,为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认知特长、专业方向自行选择学习科目,尤其是为选择横跨不同学习范畴的科目组合提供了保障。文理科目兼修,有助于消除文理分科带来的二元化弊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整体性得到保障,自身素质也将得到多元化的发展。

同时,改革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录取模式,高等院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分专业(类)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超过三门,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满足选考科目其中任何一门,即符合报考条件。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等院校,考生在报考该校时无科目限制。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学校和专业双重录取的考试招生机制能在更大限度上把选择权交给学生,有助于其发现专业倾向,合理规划学习及发展方向,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高考新政策的突出特征是赋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性,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化发展的机会。生涯规划教育被认为是落实学生选择权的最可靠的途径,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6选3”的科目选择过程,完整地展示了中学生认识自我、探索环境、实现生涯决策的全过程,浓缩了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选科中暴露的问}也即高中生生涯规划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反映了中学生涯规划的薄弱点。因此,北京十二中将选科过程作为切入点,透视高考改革背景下生涯教育的重点。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北京市普通高中选科能力调查问卷》,参考了高考改革试点地区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调查中学生的选科特点,分析影响选科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以及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对生涯规划教育的新需求。

(二)抽样设计

采用分层取样和整群取样的方法,兼顾文理学科和各个能力层次和不同的班级特点,选取我校2015级(5个班)和2016级(5个班)高中生及2017级(4个班)准高中生参与“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选课调查”。调查使用纸笔测验的形式,时间为30分钟,由老师按照标准的指导语统一指导填写,强调此次调查为针对2020年新高考的模拟调查,不会影响到目前的学习和考试,请学生根据自身高中学习的经验,真实有效作答。

三、研究结果

(一)基本情况

此次共抽取493人参与调查,其中男生206人,约占总人数的42%,女生287人,约占总人数的58%。2015级169人(男生68人,女生101人),2016级190人(男生75人,女生115人),2017级134人(男生63人,女生71人),男女比例基本符合我校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对成绩的自我评价的结果,成绩优秀者占总人数的10%左右,成绩较好和不理想的各占总人数约25%,成绩中等的占总人数的40%左右,兼顾各个能力层次的学生,保证结果的代表性。

除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外,学生最喜欢的三科,按照选择人数排名如图1所示。2015级学生对各科的喜好相对均衡,相对来说,2017级学生对于不同的学科的爱好差异较大。这一结果为后续分析提供了依据。

(二)选课情况

1.科目选择的特点

学生对于“假如你参加6选3高考,即除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外,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选择3科作为高考科目,你的选课意向分别是什么”的回答结果,与前题最喜欢的学科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初步证明,学生对于科目的爱好程度,对于选科会有影响。

对比三个年级的学生的选科结果,发现2015级选择的结果最平衡,各个学科的选择人数比例差异不大,且与2016级的选科结果差异并不明显,选择地理和化学的人数最多,选择生物和政治的人最少,物理、历史的选择人数中等。但是,2017级的学生在不同学科上的人数有很大差异,选择人数最多的物理和选择人数最少的政治学科差异高达60%,选择化学和生物学科的人数大量增加,选择地理和政治学科的人数减少。总的来说,2017级学生更加倾向于选择物理、化学、生物这些传统理科作为高考科目,表现出传统的理科倾向,而且选择的人数比例远高于选择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的人数比例。

通过交叉分析发现,学生选科受到性别的影响。男生选择物理(73%)、化学(68%)、地理(53%)的人数比例最高,女生选择化学(68%)、物理(52%)、生物(51%)、地理(51%)的人数比例最高。学生的选科结果与能力层次也有关系,成绩优秀的群体绝大多数倾向于选择化学、物理、生物三门传统理科,成绩较好和中等的群体,较多选择化学、物理、地理,成绩不理想的群体则会选择化学、地理、历史。由此可见,打破文理分科的局面,有助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科目。

三个科目的组合的结果中,2015级选择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地理-物理-化学的人数最多,约占总人数的51%,有三个组合选择人数低于1%。2016级选择地理-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占总人数的52%,有两个选择人数低于1%。2017级选择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物理-化学、历史-物理-化学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7%,有5个组合低于1%。2017级选择科目更加集中,选择包含传统理科项目的学科组合更多,文科项目中更喜欢选择历史作为搭配学科。

“上述高考科目的选择,你的确信程度如何”这一的问题的调查结果反映出,2017级,也就是面临新高考改革的第一批学生在做出选择时确信程度明显较低。

2.影响选科的因素的分析

在影响学生选择科目的因素中,包含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学生的选择既要考虑个人的现状,也要考虑未来的发展。总的来说,影响选择的主要因素在于个人因素(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后学好该学科的信心、现在该学科的成绩优势),其次是考虑到升学和就业等社会因素(对以后生活有用、填报大学专业时选择面更广、与大学想学的专业相关),最后考虑到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总的来说,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具体分析不同意向时发现,在选择第一意向学科的时候,学生无论选择哪一学科都会依次保证自己的兴趣、优势、潜力,紧接着会考虑与将来报考专业和就业、生活的相关性;选择第二、三意向学科的时候,大多数学科还是优先保证兴趣,但对以后学习该学科的信心优先于现有在该学科上的成绩优势,同时也开始考虑将来大学的专业选择和生活就业前景,最明显的差异是开始越来越多地考虑该学科在填报大学专业和学校时的作用。在第三意向上,家长的建议的影响开始显现,同时学校的影响也开始凸显,主要表现为学校该科目的教学成效显著成为选择该科目的原因,还有一些选择上的权衡,例如,选择该学科的人数不多、压力小等。

3.专业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当要求学生在普通高等院校所设专业大类中,根据意向程度选择前3项时,对理学(45.48%)、经济学(39.44%)、医学(34.57%)的x择人数最多。选择人数最少两项是哲学(10.67%)和农学(3.487%)。具体分析发现,第一意向的专业人数选择差异最大,理学、经济学、医学的选择人数明显多于其他学科,第二、三意向的学科呈现均衡选择的趋势。

将科目选择和专业选择结果进行交叉分析,结果发现还存在一定量的学科-专业选择不匹配的现象。例如,典型的选择政治-历史-地理的学科组合的学生也会选择理学和工学;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的学科组合的学生也会选择艺术、哲学、教育学等专业。由于高等院校招生选考科目范围还未公布,目前难以预测学科组合与专业之间的匹配程度,但是学科选择上应有一定的预见性,避免明显的失误带来选择上的偏差。

对于三个意向专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专业选择上,学生会综合考虑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将现状和将来有机结合起来。例如,选择经济学专业多数出于发展前景好,社会地位高、待遇好、就业形势好等因素。第一意向专业的选择多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从小以来的理想这两个因素,其次考虑自己在该专业上的学习能力,考虑个人的因素多于社会因素。第二、三意向专业的选择,学生开始越来越多考虑专业的发展前景、社会地位、就业形势等,个人因素的比重相对下降。

4.开放性调查结果

根据学生在校的学习体会,开放性地收集学生对于选考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结果进行关键词的提取,整理结果如下。

(1)对改革能否减负持迟疑态度。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直通高考,且文理不分科,意味着学生考试压力提前,高考战线可能从高三一年拉长为高中三年;考试次数增多增加了备考负担,对于第一次考试发挥失常的学生来说,意味着第二次考试还将承担更大的心理负担。

(2)对影响选科的因素不够了解。在选择的过程中,学生最重要的依据应是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尤其是在每个学科上的优势。除了认识自己之外,学生还亟须了解高中阶段每一学科的内容和难度,了解大学专业和高中学科的匹配关系,了解大学专业设置和未来的就业环境。

(3)各个因素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自己的兴趣和优势的矛盾如何处理,各个学科均衡之下如何取舍,个人意愿与家长意愿的冲突时如何选择,个人现状与未来发展之间冲突时如何解决,也是学生关注的问题。

(4)如何避免选择偏差带来的影响。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提出了在选科上可能会出现的偏差,例如,文理分科思维定式会使一部分学生依旧选择全文或全理的组合,选科之后会使偏科现象加剧,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引时盲目选择。

(5)如何保持稳定的心态。学生也十分关注选科前后的心理状况,作为改革后的第一批学生,对新形势的焦虑,各学科不知道选什么时的迷茫和纠结,选科过程中受同伴的影响而从众,选科之后信心不足时动摇甚至反悔等问题,都需要专业的引导。

(6)教学工作如何调整。有一部分学生提出,选科之后会对教学工作产生影响,例如走班教学的效率如何保障,不同选科组合考试评价标准如何统一,考前复习如何组织等,以及高考和会考的考试标准如何做区分等问题。

四、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

(一)学生自主选择能力有待提高

高考改革的本意是通过高考改革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关注社会,科学地寻找未来学业方向。然而,学业指导、生涯规划指导的缺失,使得学生难以处理选科中的各种矛盾和偏差。开放性调查中很多学生直接反不知道选什么,希望校方及任课教师能提供选科指导,帮助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及擅长的学科。

(二)选考理念尚不清晰

由于受传统能力测验观的长期影响,多数情况下,学生接受的是以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单一的智力评价排序体系,最终,学生也往往以考试成绩作为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评价的重要来源。学生应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的理念,了解自己,认识自我,充分地挖掘和开发潜能,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的生涯发展道路。同时,学生在行使选择权的过程也应注意,由于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将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学生和家长会把容易获取高分数的学科确定为高考科目,因而应避免功利心态可能导致选科集中的现象,以保证改革培养学生兴趣专长的目标得以落实。

(三)学生学习状态尚未实现转型

选科模式会给学校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带来巨大冲击,走班教学、小班研讨、个性课表、导师制度等会应运而生,彻底改变学生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自己寻求个性化、科学化的学习方式。但是,有部分学生选科是为了选择而选择,还未充分意识到兴趣和自我效能感带来的学习的内驱力,长期被动化、制度性的学习生活也使得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规划和自主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状态还未发生转变。

(四)学生会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

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权的高考改革,使得长期处在被安排、被规定学业生活中的学生出现了选择焦虑。因改革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会使很多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茫然与焦虑,强大的不确定感让他们对未来产生恐惧和担心,学生选科前后的心理状况也会出现较大起伏,需要心理调适过程。

五、对生涯教育的启发

日本学者松井范认为学生为顺利实现“自由选择”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有足够多的可能选择的项目;第二,选择者具有选择最佳项目的能力。也就是说,学校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与之相适应的选择空间,学生自身也应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提高自主选择能力[1]。

生涯教育同样需要以学校课程作为主要载体,开课形式可以必修课和选修课为主,同时将自主规划的生涯理念渗透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课程内容应尽量化抽象为具体,课程形式应尽可能多样化,课程目标应包含认识自我认识课程、自主管理课程、环境探索课程。自我认识课程指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价值观等,不仅传授自我认识的知识和技能,也传递积极认识自我的理念,帮助学生构建完整而统一的自我认识。自主管理课程目标在于传授学生在目标、时间、人际、学业等方面的管理技巧,是以传授方法为主导的课程。学生接受此类指导,可以在以后面临类似问题时,恰当地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环境探索课程下,为学生提供体验服务,包括对大学专业的了解、社会实践、岗位实习、行业专家讲座、优秀毕业生交流、杰出生涯人物访谈等形式,让学生全方位体验外部环境,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生涯方向。

每一位教师都是学生生涯道路上的引路人,都或多或少承担了一定的生涯教育职责,教师应转变观念,探索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探究能力等都纳入考核标准。同时,也应提高学业指导的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大学学科门类和社会职业门类并尝试自主规划职业生涯,帮助学生了解高校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前景。

学校还可以广泛引进校外资源,充分开发家长资源,为生涯规划教育搭建资源平台,向家长和社会宣传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内容、方法等,使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中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涯教育环境。

综上所述,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必将逐渐从局部的、片面的试验性教育演变为学校教育的常态,更好地帮助高中生架起现在与未来之间的一道生涯彩虹。

第6篇:如何选择专业范文

百度百科对“热门”一词提供了4种解释,分别是:1.比喻兴盛的、吸引人注意力的事物;2.指能吸引许多人的事物;3.形容事物受众人关注、欢迎等;4.比喻时兴的引人注目或吸引人的事物。虽然,每种解释之间还有细微的差别,但能提取公因式得到一个解释,那即是:所谓“热门”是“吸引许多人注意的事物”。为什么能吸引许多人注意呢?每个人的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所处的环境等不同,因此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都不一样。那为什么他们都对同一个事物感兴趣呢?所以,用另一个“热门”词汇来指代“热门”也许更为合适,那就是“流行”;流行是指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指社会上新近出现的或某权威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直至消失的过程。流行是会过季消失的,变得不流行,当然,经过一段时间又有可能重新变得流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盲从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盲”是指没有全面的信息来源或信息不充分,而“从”则意味着跟从周边他人的行为举动。科学松鼠会解释到:盲从本是自然界的生物群体生活中一种相互提供信息迅速决策的生活方式,靠同伴提供信息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种群的延续,本身不应该是一个负面词语,不应该让“盲从”有了如此不堪的名声。

热门背后的社会心理

考生和家长在填志愿时,为什么会选择热门专业,也是一个盲从的表现(中性的表述,没有价值评判)。他们会想,既然这个专业就业前景这么好,既然众多学校开设这个专业,既然这么多人选择这个专业,那为什么我们不跟从众人的选择?特别是当信息不充分时,更是如此,这本身不应该被批评,反而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这也颇有股市中“追涨杀跌”的意味。或者说是专业选择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越多人选择的越热门,越热门的越多人选择,反之亦然。众人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自然是某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好,但具体原因又不一样。即每一个个体对热门的判断标准不一致,好比盲人摸象,大家看到的都只是局部,而非整体。有人认为就业率好是热门,有人认为就业薪水高是热门,有人认为容易出国和学术深造是热门,也有人觉得某专业是某学校的王牌专业那就是热门。尽管不同的个体看法不一,但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看,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特定行业和职业的供需比会出现差异,当供小于求时,自然就会变成热门,同时理性决策就是选择增加供给;而当供过于求时,马上变成冷门。所以,冷与热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关键是怎么把握住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多数人并不具备这种专业的理性分析,自然相信多数人的选择,只可惜有时真理确实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热门专业与重点专业

教育主管部门的法律和政策中都没有出现过“热门专业”的表述,但对专业而言确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当然,重点学科(专业)是要看各校具体的教学科研实力来判定,是一种从教育规划建设上去考量和评价的,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无关。教育部2006年的文件《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国家重点学科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1.主要学科方向对推动学科发展、科技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文化发展和国防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2.拥有学术造诣高、具有一定国际影响或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团队。3.应有完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体系,培养的博士生质量和数量位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前列。4.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在本学科领域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已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承担着国家重要的研究项目。5.教学、科研条件居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强支撑相关学科的能力,有良好的图书文献和现代化信息保障体系。6.学术气氛浓厚,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从这个表述中,一般人很难理解到底什么样的学科专业才能达到国家重点学科的标准。当然,省市层面还会有重点学科的建设规划和评选。所以,重点学科和专业的信息是完全公开的。但这是否是热门专业的评价指标之一还因人而异。

热门专业是否意味着高就业率?

“热门专业为何遭遇就业寒流?”网络、报刊、杂志经常出现这样吸引人的标题。但是理性一想:为什么热门专业就不能遭受就业寒流呢?高中选报志愿的热门专业就等同于就业市场中的热门专业吗?逻辑并非如此。根据麦可思《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1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为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报告中还指出了2011年度就业预警本科黄牌专业为艺术设计、美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从选报志愿到毕业,至少有4到5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段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很难被准确预料。况且,市场需要这个专业的人才,并不是仅仅是要这个专业毕业的人,而是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和训练的人才。所以,人才市场中也是有看不见的手去调节供给关系的,某个领域和行业的人才缺乏,市场中的人才通过培训和实践很快会转行进入这个领域,而不是一定要等四年后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而且高校输送的不一定是合格的人才,即使某个专业毕业也不一定有能力从事相关的工作。

因此,对于职业和行业的相关度问题有必要再作一个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标准,L类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为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两大类,租赁业又分为机械设备租赁和文化及日用品出租,而文化及日用品出租中又细分为娱乐及体育设备出租、图书出租、音像制品出租和其他文化及日用品出租。而目前为止高校里并没有一个图书出租专业。即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也很难和教育部门专业设置来进行一一对应。因此,希望广大考生和家长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理解职业与专业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职业所需要的是专业培养出来的能力,而不简单是这个专业毕业的人。如果这一点不好理解,家长和考生们可以看看每年国家或省市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考试时,招考公告里对专业的需求,看看职位与专业的相关度,能总结出多少是热门专业,多少是冷门专业,又有多少是不限专业。

此外,关于专业与就业率的争论,最近也是如火如荼,源起则是教育部的一纸公文。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出要: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这一条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形成两派鲜明的观点。根据中国网“高校专业废存就业说了算?”的专题报道,占据主导地位的反对声音有:“对历史、哲学、古典文学、数学等就业率稍低的冷门专业而言,‘红牌’制度可能是一种伤害,专业设置固然要把就业作为刚性目标,但也应该同时实现教育传承的功能,对于某些专业而言,教育传承的意义甚至要大于促进就业的意义,如果一味地追求就业率,一刀切式地压缩甚至喊停就业率低的专业,那么,就可能会妨碍教育传承功能,就会对一些专业不公平”;“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将停办”有把大学异化为“职业技能培训工厂”的嫌疑,道理很简单,上大学仅仅为了找工作吗?隐藏其后的逻辑就是社会心态的普遍功利化、实用化和大学生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支持者则认为专业设置就是要因市场导向而设置专业,不能就业,就应减少停招,减少大学入学率。我们很难直接判断孰是孰非,问题涉及到非常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一、大学专业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到底何在?二、为什么要统计就业率?为什么要设定就业率的目标?如何评价就业质量?教育部历年的文件中都表示:“确保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毕业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2012年);“力争保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2011年);“力争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确保毕业生就业人数持续增加”(2010年)。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如此功利化地设定目标,意欲何为?就业率不应当是大学教育的指挥棒,不同专业的就业率自然有高低之分,也不能简单地从就业率的高低来判断专业教育质量的高低。

热门专业是否意味着通向幸福生活捷径?

我们分不清专业的冷与热,或者说我们不能准确把握就业市场的变幻莫测,所以我们应当抓住能让我们安心的真实体验。职业本身只是生涯的一部分,虽然是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除了工作,我们还有家庭,还有朋友,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有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在一生中要做许多选择,或大或小,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高考这次选择的重要性。高考志愿只是一次选择,与别的选择一样,我们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不断权衡最终决定。所以,如果只以某个热门专业的就业率作为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来决定确实是不明智。

第7篇:如何选择专业范文

误区1选择美国大学只看重排名

中国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排名是选择学校的唯一依据。咱们来看看《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上美国大学排名的依据:学术声誉、教师资源(如师生比例和博士教师比例)、学生素质(如录取分数)、录取率、博士学位授予、科研经费等。我们看到,在这许多因素中,有很多其实都和申请者无关。因此,申请者在选择美国的学校时,排名固然重要,但却不能成为择校的唯一依据。其他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学校本科专业的优势以及申请者的特点与学校的教学理念是否吻合等。申请者择校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误区2 理工科比其他专业好录取

人们普遍认为选择理工科容易被录取,而申请人文社会科学类较难被录取,原因是美国人的理工科思维相对于中国人较弱,大部分美国人都不会选择理工科,所以选择理工科的人数相对较少,所以容易被录取。之所以产生这一误解,是因为人们通常会看到很多选择数学、物理、化学专业的中国学生拿到了录取offer,虽然这是事实,但并不能证明中国学生申请理工科专业就容易被录取。以笔者多年的美国本科留学咨询经验来看,获得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甚至经济学这些非理工科专业的录取offer的中国申请者也不在少数。由此我们至少可以说,申请美国大学本科时,申请非理工科的学生不一定不容易被录取。

此外,美国的大学在录取的时候是面向全世界招生,所以这不是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竞争,而是中国学生和全世界学生的竞争,而且一般理工科系的学生也多半是亚洲人,所以申请理工科还真的未必比其他专业好录取。

那么申请者到底该如何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一般来说,专业方向要由申请者的兴趣和专长来决定。因为美国的大学在挑选申请者时,除了考虑申请者本身的条件之外,绝大部分取决于申请者所提交的文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简历(Resume)、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还有申请者提交的一些小作文(Essay)。举例来说,如果你本身是一个热爱计算机科学的学生,你平时都在做一些和计算机有关的事情,那么你最好选择和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并在Essay中体现你在这方面的兴趣和优势,才能提高自己被关注和录取的几率。因此,建议大家在选择专业方向时尽量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强项出发,而非一味盲从所谓的“容易被录取的”专业。

误区3 申请时专业未决会影响录取结果

有些申请者还存在一些疑惑:要不要在申请美国本科的时候确定专业方向?如果没有确定专业会不会影响录取?大学录取委员会老师筛选完候选人后是不是还要经过一轮各个学院老师的筛选?如果没有确定专业,就没有对应的学院,是不是就会被列入waiting list里面了?对于以上这些问题,笔者建议大家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因为每个学校在录取的时候采取的步骤和方式都是不一样的。申请者在确定了自己心仪的学校后,可以先发email给 Admission Office的老师,询问在申请的时候如果在专业一栏填写undecided会不会影响录取结果,再根据对方的答复相应地调整自己的申请策略。如果该校允许申请者在拿到录取offer之后再选择专业,那么你就大可以放心申请,待录取之后再决定专业。如果学校要求申请者在申请时就确定专业,那么你就要谨慎选择和填写专业一栏了。

误区4入学后可以随意转专业

很多申请者在申请美国大学本科时还没有想好自己打算就读的专业,就在申请表上随意填写一个,觉得反正入学后如果发现这个专业不适合自己,再转一个专业就好了。其实不然,美国很多大学都不允许学生在入学后转专业。以UIUC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为例,该校就明确规定:学生入学后只能学习其在申请时申请的专业,不能转专业。因此建议大家在申请前进行必要的咨询和了解,不要理所当然地以为美国所有的大学都可以在入学以后轻松转专业而草率决定。

误区5推荐人名气越大越好

在请推荐人帮忙写推荐信时,推荐人有没有名气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推荐人一定要和申请者有交往经历。一般来说,申请本科时最好请高中数学、英语老师或班主任写推荐信。如果申请者确实与某一领域的专家或某一大学的教授等有过接触并且他们愿意为申请者提供推荐信,那就再好不过了。但如果这位推荐人和申请者没有过任何接触,只是父母的朋友,就不建议请他做推荐人了,因为他对申请者的情况并不了解,写出来的推荐信容易显得“空洞无物”,难以打动和说服招生办的老师,反倒可能会在无形中降低申请者被录取的几率。

误区6课外活动越多越好

第8篇:如何选择专业范文

专业选择是高考志愿填报的重头戏,学校只伴随学生几年时光,而专业却要伴随一生。专业的选择不仅仅是对某种专业学习领域的选择,而且也是对社会分工领域的选择,是职业生涯的起点。专业选择对了,人生的弯路会减少许多。

考生该如何拨开迷雾,在众多高校、专业中去发现自己的所爱呢?这绝非易事,但也并非无迹可寻。我们的建议是:瞄准“需要”选专业。

一、 要考虑兴趣的需要

有一次记者采访牛群,问:“按一般规律来说,一个人一辈子能从事好一门职业,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你从相声、摄影到杂志、出版,精通四个行当,这其中的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可能是一个普通人终生的选择。那么对于你来说,是兴趣使然,还是才能所致?”牛群回答:“首先是兴趣,人在择业的时候,兴趣是第一老师。这话不应只对孩子,对成年人同样适用。当你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的时候,你一定会对它付出,而同时,你把这种付出当成是一种享受,这件事就没有不成的道理。”

兴趣是智慧的源泉,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本身就能给你一种满足感,你的学业生涯也会从此变得妙趣横生。兴趣是成功之母。调查表明:兴趣与成功机率有着明显的关联。在设计自己的学业生涯时,务必注意:考虑自己的特点,珍惜自己的兴趣,择己所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专业。

个人兴趣是专业选择顺利、人生成功的最大动力。微软前总裁比尔・盖茨在谈到他的成功经验时说:“很多人问我成功的秘密何在,其实没有什么秘密,我只是选择了爱做的事。我不比别人聪明多少,之所以走到了其他人的前面,与我从小就喜欢电脑分不开。回想起来,我不过是选择了自己喜欢做的事,认准这一件事,并把它做得更完美而已。”

昆明十中学生刘子尔,没有任何海外背景,从未出过国门,甚至没有受过任何专业培训,却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热爱科学的她曾荣获云南省航模比赛一等奖,发明的“盲人安全指甲剪”还获得了国家专利。2009年5月,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10所美国著名高校同时向刘子尔抛出橄榄枝。最终,刘子尔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并于当年7月底赴美上学。刘子尔说:“因为感觉学习很快乐,所以能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事。”因为对学习有兴趣,所以感觉学习很快乐,这就是刘子尔成功的秘诀。

二、 要考虑国家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是选择专业的第一步。社会的需要不断演化着,旧的需要不断消失,新的需要不断产生。所以在设计你自己的学业生涯时,一定要分析社会需求,择世所需。最重要的是,目光要长远,能够准确预测未来行业或者职业发展方向,再做出选择。

国家发展需要的是各行各业的人才,考生们、家长们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专业的“冷”和“热”。国家想发展什么,正在发展什么,考生应该有一个考虑。除了考虑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以外,也有必要考虑国家战略发展方向。总理在与青年学生座谈时提出,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这不是一句空话,同样适用于高考志愿选择。

教育部、发改委等7部委曾经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在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中明确写道:当前要优先支持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地质、矿业、石油天然气、核工业、软件、微电子、动漫、现代服务业等重点公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以及新兴产业的紧缺人才培养。这些重大计划都与人才密切相连,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人才。

凡与国家重点扶持产业有关的专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就业前景自然就好。考生要把自己“爱好和喜欢”的专业认真考虑一下,不要只是“感觉好”就不加考察填成自己的志愿。要弄清自己是真心喜欢、立志从事这个专业,还是“听说”这个专业不错,是自己喜欢还是家长喜欢。应该说,胸怀大志的考生,填报既适合自己又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专业,是实现梦想赢得成功的第一步。

三、 要考虑就业的需要

选择专业时我们认为是好的专业,但就业率却不尽如人意,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因此,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专业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就业应当被放在首位。

一项关于大学生“卧底”蚁族的调研中共涉及600多人,基本上是毕业五年之内的本专科学生,而这些学生中有不少是出自名门――大多来自知名的“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这一事实再次说明了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暗淡境况。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相对来说就业率还可以,但是相对于环境、生物等等一些社会需求量小的专业,很多学生毕业后只得选择了做销售、导购等等。

选好专业,行业前景是风向标,不要只看专业冷热。近几年中国的汽车产量在快速增长。公安部交管局透露,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45.88%,是机动车的主要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与之配套的汽车维修市场更是蕴藏着无限商机。可日渐红火的汽修业却处于维修人才匮乏、中高级技工紧缺的状态。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国内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至少存在100万的缺口,汽修行业已成了业界争抢的“大蛋糕”。

第9篇:如何选择专业范文

一、名校光环

名牌大学是让考生尤其青睐的,因为名校有丰富的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多的人才交流、留学、考研、就业机会,更好的奖学助学机会,名校光环会让你赢得尊敬和自信。如果你是分数拔尖的实力派考生,又可以选择名校中的重点学科或重点专业,为以后的深造和就业加大自己的分量,那么名校自然是最好的首选。但毕竟这一档次的考生数量有限。

二、学校优先

如果考生成绩较好,建议还是以选择院校为主,一个实力强的院校,在就业、出国、考研或调换专业等方面都有更多的优势。这是因为:

(一)名校的硬件设施、软件条件绝对是一流的,更有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的设置。学生在这里可以获得更全面的发展,享受更多的社会资源、人脉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国际资源,将来就业也会有更好的优先职业选择,因为很多好企业只在名校做招聘,如211和985工程高校。这预示着你的生活和事业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二)这一群体潜力较大,很多考生有考研或出国继续深造的志向,名校社会声誉高、师资力量强。在出国机会方面,理工科机会大于文科,理工科中理科机会又大于工科,特别是数理化等基础学科比应用学科更易获得出国机会。

(三)市场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宽口径人才,所以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名校学科门类齐全,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此,特设有双学位教育(主辅修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选修第二学位找到。自己的理想专业。此外,大二大三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和愿望另择专业。当然,考生也不能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入学后转专业上,至少应该明白所填学校是否能转专业,需要哪些条件。因为大多数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转专业仍然有条件限制。此外,理想的如愿以偿还要靠一定实力和坚韧不拔的付出。

(四)通过考研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名校优先在化解学校与专业冲突方面的益处就是,专业选择可以不用一步到位,通过以后的努力创造机会,但是院校却是没有办法做二次选择的。

学校优先的弊端:

如果自己的分数不是很有竞争力,为了读重点大学就可能只好选冷门专业,若这些冷门专业又是自己不感兴趣的,考生就要面临着很多的压力和困难。每年都有部分学生被重点大学录取后,感觉所学专业枯燥,提不起兴趣来,甚至自动退学。如果一心想读重点大学,这些冷门专业又是自己的兴趣所在,那是完全可以的。

三、专业优先

对于分数低一些的考生,就应该以选择专业为主。每所大学都有有利于学生将来就业的优势专业。从就业角度去考虑,尤其是一些专科层面的考生,应尽量考虑专业,学一个自己擅长的专业,将来的就业压力就会小一些。

兴趣与专业优先的好处: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专业,当然要照顾自己的兴趣与特长。这种原动力,会激发你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实践。选择专业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选择职业,选择未来。大学只有四年,职业却将伴随你一辈子。如果你的专业技能学得好,奖学金、优秀称号也很多,综合素质高,招聘单位一定很乐意把你招收门下,让你的就业无后顾之忧。

但兴趣优先有时也会变成一把双刃剑:

(一)许多高考生认为只要感兴趣,就能学好。但我们发现有许多考生上了大学真正学起来却很吃力,因为没考虑自己是否具备该专业所要求的一些重要素质。还有一些考生凭兴趣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但在就业时发现单凭兴趣做出选择是不够明智的。所以选择专业,既要以兴趣为基础,又要理性地看待兴趣。

(二)自身条件的制约。高校在录取时对考生的思想品德、身体健康状况、专业特长等方面有特殊要求,如:外语专业、体育专业、艺术专业、军队院校和公安院校等,都要全面考虑。

专业优先的弊端:

专业优先可能沾不到学校名气的光。不少考生后悔;当时为了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没敢报名校,进了学校才发现,无论是学校硬件设施还是校园文化,都跟名校相距甚远,学校没有为学生制定一个良好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蓝图,学习氛围也不浓烈,最终随波逐流,一事无成。有些考生即使专业课学得很扎实,就业时也会因不是名校出身被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