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据中心存储方案范文

数据中心存储方案精选(九篇)

数据中心存储方案

第1篇:数据中心存储方案范文

数字校园建设的四大特点

数字校园建设主要有以下特点:业务需求多样化,必须有效整合信息中心的教务系统、一卡通、视频、Web、FTP、办公系统、邮件系统等;存储数据类型多样,主要包括音视频流媒体、文件及数据库等,需要不同的存储介质;数字校园的监控、视频、邮件、电子图书馆等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量和数据量与日俱增,对信息化建设提出性能更高、功能更强、容量更多、访问量更大的要求;随着学校内部的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系统整合、数据共享、集中存储等对存储系统的整体性能及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灵活、可靠、稳定的架构和更高的处理能力。

UIT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

UIT数字校园解决方案由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教务教学解决方案、平安校园监控解决方案、数字校园容灾解决方案等多个专业解决方案组成。

1.数据中心云存储系统

数据中心除了向教学楼和宿舍楼内的同学提供、邮件、FTP、HTTP、BBS、域名解析等服务外,还向全校师生提供远程视频点播、远程教学等对带宽要求较高的服务。各种应用系统部署分散,数据只有通过整合集中,才能做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有效共享。在保证整个存储系统架构先进性的基础上,UIT设计并建立了一套云存储系统。云存储系统由云存储控制器和云存储节点构成,云存储节点负责数据存储,云存储控制器负责整个系统原数据和实际数据的管理和索引,同时提供超大容量的管理,并具有后端存储设备的高性能并发访问、数据冗余等功能。云存储控制器同时也是整个系统的统一管理平台,管理员可通过它监视系统的运行情况,并对系统中的用户进行管理,对各项策略进行设置等。

UIT 云存储系统采用高性能应用存储设备,可内嵌云存储系统访问协议包、存储节点认证许可等。云存储设备的容量可根据实际需要在线扩展。UIT云存储系统能够满足客户的高可靠、高性能和文件共享等需求,是为校园数据中心多种应用系统提供高效存储服务的关键设备。

2.数字图书馆存储系统

为满足数字图书馆对大容量和高吞吐量的需求,UIT SV3200/3600系列光纤存储产品可作为数字图书馆的核心设备。SV3200/3600系列产品采用国际先进的SBB2.0架构标准,内置MAID技术,为企业级用户带来绿色环保的存储环境,其高达20万的系统IOPS能够满足大量用户的在线点播、在线浏览、文件下载等需求。

为满足数字图书馆现在及未来几年内数十万册图书的数字化信息存储要求,用户可以采用具有很高性价比的SV3200/3600系列光纤存储作为近线的大容量存储系统。SV3200/3600内部采用Active-Active冗余控制器、冗余电源、冗余风扇,整个后端的存储区域网络形成全冗余、高可用的架构,以保证存储访问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

3.数字校园容灾备份系统

随着校园网络中心与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不断完善,用户又面临着计算机病毒、服务器硬件被盗或损坏、恶意删除等安全隐患。

UIT建议用户采用数据容灾备份系统,在灾备服务器上安装UIT CDP软件和备份软件,实现两个功能:第一,实现信息中心与图书系统中重要数据的实时复制,将复制的数据保存到灾备端的SV3200/3600系列存储系统中,当信息中心的数据丢失时,可通过灾备服务器进行实时快速恢复;第二,实现信息中心服务器数据的自动备份,备份服务器采用磁盘到磁盘(D2D)的工作方式,将数据备份到最新的BL2000系列虚拟磁带库中。

让数字校园更强大

第2篇:数据中心存储方案范文

从2008年5月IBM宣布信息架构(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策略到同年9月38款全新或升级的信息架构产品,再到2009年5月支持企业信息架构的六大存储解决方案,IBM信息架构策略已深深植入中国市场。

■ 本报记者 郭涛

满足全新企业级数据中心(New Enterprise Data Center)需要的存储基础架构该如何部署?以IBM信息架构策略为指导,用户可以简化系统的管理,在共享的环境中提升存储基础设施的效率,从而更加灵活、动态地部署新业务和应用。从这个角度看,IBM信息架构策略是一套构建高效、低成本的企业存储基础架构的方法论。从表面上看,IBM信息架构提供的是高效的存储硬件、软件和服务;实际上,各种不同的存储解决方案都是以客户的信息为核心,以动态响应客户的需求为最终目标。

理解IBM信息架构策略,只要掌握一个中心和四个基本要素即可。一个中心是指动态响应,四个基本要素是指法规遵从、信息可用、信息保持和信息安全。“结合中国用户的实际需求,IBM归纳出六大信息存储解决方案,包括XIV存储系统、新一代中高端磁盘系统、Diligent重复数据删除工具、虚拟化工具SVC、信息合规和信息加密,以便帮助用户减轻信息管理的成本压力,避免风险,更为迅速地捕捉商机,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侯淼介绍说:“IBM信息架构策略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动态架构(Dynamic Infrastructure)的核心理念贯穿始终。”

四大支柱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在信息管理上面临着双重因境:一方面要以日益紧缩的预算应对持续增加的海量信息,另一方面还要尽量避免信息管理的无效现象,挖掘企业信息资产的价值,使之动态响应业务的发展需求。对于存储厂商来说,如果还像以前那样只满足于提供大容量的存储设备是不行的。IBM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这些问题,并着手对现有存储产品进行优化组合,以便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各种资源。

“用户的IT环境中主要包括三类资源,即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和存储资源。2009年初,IBM提出的动态架构理念的核心就是把这三种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动态的IT环境。这种动态IT环境的特征是虚拟化、绿色和更多的选择性。”侯淼表示,“在这种动态IT环境中,存储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重要的是为上层信息的使用提供一个很好的支撑,从而进一步降低系统的成本,提高IT服务质量,并降低风险。”

为了给动态信息架构提供全面支持,IBM在存储方面进行了更多创新,比如首次在高端磁盘系统IBM System Storage DS8000中引入固态硬盘,将IBM TS 7650 ProtecTIER重复数据删除工具摆在一个更重要的位置等。IBM的一个宗旨是让存储用户有更多的选择。

回顾历史,企业计算经历了从集中到分散再到集中的发展历程。与之相应,存储的采购也经历了从单独采购到服务器与存储联合采购的转变。

时至今日,存储的采购要以满足数据中心的整体需求为前提。“IBM一直致力于将服务器与存储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为用户的数据中心提供更加完善的功能。同时,这也是IBM存储产品研发的一个重点。IBM的许多存储产品和Power AIX在很多层面进行了整合,比如IBM System Storage DS8000和Power AIX在底层有很多交互,Power HA和IBM存储在异地容灾应用中也进行了整合。”侯淼表示,“另一方面,IBM将持续加强与存储合作伙伴的协作。”

从用户需求的角度看,支撑信息架构的四大支柱是法规遵从、信息可用、信息保持和信息安全。

具体来说,法规遵从是指利用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最佳实践的合规性解决方案,解决复杂法律环境中的应用难题;信息可用是指保证信息访问的不间断和可靠性;信息保持是指利用多层存储、压缩、去重和归档解决方案,有效响应并满足法律法规、业务查询和延长信息保留期等要求;信息安全是指利用具有加密、高安全访问控制和不间断数据保护特性的存储解决方案,保证数据的安全。

“从全球范围看,数据的快速增长是不争的事实。在欧美等地,非结构化数据占数据存储总量的70%,而在中国,非结构化数据只占存储总量的30%。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中国用户的需求特点,在IBM现有的存储解决方案中选出最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侯淼介绍说,“国内外用户的存储应用水平有一定差别。在美国,很多用户的存储系统已经十分成熟,并且实施了分层存储和归档。大多数美国用户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优化系统,所以对软件和服务的需求十分迫切。而大多数中国用户还处于存储应用的初级阶段,当前最主要的需求是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提升存储系统的效率和可用性,同时降低系统的成本。正是基于上述中国用户的实际需求,IBM才推出了六大信息存储解决方案。”

信息架构3.0

从一年前信息架构策略到今天推出六大信息存储解决方案,IBM信息架构策略在中国的落地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2008年5月,IBM信息架构策略正式在中国,这是信息架构1.0阶段。当时,IBM刚刚全新企业级数据中心战略,IBM信息架构策略与企业数据中心战略自然而然地被联系在一起。信息存储架构的设计不再是孤立的,而是要以全面满足企业级数据中心的需求为目标。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存储架构作为支撑,建设全新企业级数据中心只能是纸上谈兵。

在这个阶段,人们对存储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为了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要慎重考虑如何保存海量数据;更长久地保留企业的所有数据,并降低成本;信息资产是有价值的,保证信息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IBM信息架构策略从一开始就把着眼点放在了信息可用、信息安全、信息保存和法规遵从四个方面。但是从用户的角度看,人们似乎最关注信息的可用性。

IBM信息架构策略的提出,改变了企业只重视存储硬件设备的传统思维,用户的关注点从硬件设备转移到信息上。存储系统要为信息的可用性提供支持。

2008年9月,IBM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产品,一次性推出38种全新或升级的信息架构产品,这是信息架构2.0阶段。如果说信息架构1.0阶段只是为人们描绘了信息架构的美好蓝图,还停留在阐述理念的阶段,那么信息架构2.0阶段标志着IBM信息架构策略的落地。IBM信息架构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可以部署的、有多种产品和技术支撑的一系列解决方案。

今天,信息不仅仅是那些保留在数据中心存储设备上的静止信息。各类消费者希望能随身携带有用的信息,并可以在全球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访问和使用这些信息。

IBM预测,到2020年,消费者个人的信息量将增长16倍。面对无处不在的移动网络、形形的Web 2.0数据和各种社交网络,传统的信息架构已经不堪重负,必须做出改变。在这个阶段,IBM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帮助用户实现互联网级别的信息可用。

信息架构2.0阶段是IBM信息架构策略落地的开始。IBM充分展示了它在技术创新与系统整合方面的能力和优势。信息架构策略从此开始深入人心。

2009年5月,IBM针对中国用户的实际需求推出了六大信息存储解决方案,这是信息架构3.0阶段,也表明IBM信息架构策略在中国落地生根。在这一阶段,IBM的务实性与IBM信息存储解决方案的中国特

IBM企业信息存储解决方案

IBM XIV存储系统可以实现自优化、自管理和自恢复,系统设置仅需两步,减轻了管理员的工作量

IBM System Storage DS8000首次支持固态硬盘,可以大大提升后端硬盘的响应速度色开始显现。IBM对XIV存储系统、中高端磁盘系统、重复数据删除工具、虚拟化工具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升级或改进。侯淼表示:“此次甄选出的具有针对性的六大信息存储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用户合理规划信息基础架构,实现信息资源的可视化、可控化及自动化管理,从而动态响应业务的需求。”

IBM信息架构策略从到落地仅一年时间,就顺利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IBM信息架构是企业级数据中心的一块基石。

六大解决方案

IBM信息存储六大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用户构建动态信息架构,而且配置更为实用。为了提升信息的可用性,IBM对XIV存储系统、中高端磁盘系统和虚拟化工具进行了改进。

IBM XIV存储系统以一种突破传统存储模式的架构实现了系统的自优化、自管理和自恢复。

IBM XIV存储系统的每个模块都包括磁盘、CPU、缓存和连接设备,其容量可随磁盘、CPU、缓存和连接设备的增加而增加,性能也随之提升。这种容量和性能同步提升的能力是XIV存储系统特有的。此外,虚拟化、瘦供给及快照等创新功能使得XIV存储系统的管理更加简便,系统设置仅需两步,重建程序仅需几分钟。为了降低用户的初始采购成本及供电和制冷成本,IBM新推出了XIV存储系统的最低配置版本,起始存储容量仅为原来的65%。

高端磁盘系统IBM System Storage DS8000和中端磁盘系统IBM System Storage DS5000具有出色的动态响应能力。

IBM System Storage DS8000首次支持固态硬盘技术。相比采用15000转的光纤磁盘,IBM System Storage DS8000后端硬盘的响应时间缩短了87%。IBM首次将固态硬盘与IBM大型机操作系统、DB2数据库和高端磁盘系统结合在一起,在固态硬盘的创新应用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IBM System Storage DS5000可以支持8Gb/s FC主机接口,从而提升了系统性能。侯淼举例说,IBM System Storage DS5300最多可以支持448块硬盘,为中端客户构建动态架构提供了更佳的存储容量支持。

IBM SAN卷控制器(SVC)问市6年多,在全球的销量超过1.3万套。侯淼向记者透露,IBM正在研究如何在SVC虚拟环境中支持固态硬盘,以便在整个虚拟化环境中更加灵活地调配硬盘资源。此外,IBM还推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入门级SVC产品。

如今,重复数据删除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利用IBM TS7650 ProtecTIER重复数据删除工具,可以在不改变现有备份架构的基础上,将备份磁盘容量缩减到原来的1/25。IBM TS7650 ProtecTIER重复数据删除工具已与IBM服务器及存储进行了集成,部署简单,可轻松融入用户现有的备份环境中。

在信息安全方面,IBM最新的成果是在IBM System Storage DS8000中实现了全磁盘加密,即在每个驱动器中内嵌一个加密引擎,可以在磁盘转动的过程中进行加密和解密。IBM System Storage DS5000也具有创新的磁盘自加密功能。

IBM DR550 v4.5可利用System Storage Archive Manager(SSAM)实现基于策略的数据保留,在不影响归档数据安全性的前提下,以更经济的方式在不同存储层间进行数据的自动归档,以满足法规遵从的要求。

IBM System Storage DS5000首次支持8Gb/s主机接口,提升了系统性能

IBM信息管理解决方案

产品或方案名称 亮点 目标客户

IBM TS7650 不改变现有备份架构,将备份磁盘容量缩减至原来的1/25;采用专利算法HyperFactor,在提升性能和可靠性的同时减少冗余数据;与IBM服务器、存储进行整合 中型和企业级客户

ProtecTIER

重复数据

删除工具

IBM XIV每机架配6个模块(27TB可用容量),可逐步升级至15个模块的全机架配置(79TB可用容量);智能容量设计,在扩充容量的同时提升处理能力寻求出色的管理性和优异的总体拥有成本的企业级客户,如金融、医药、公共服务、传播、制造、数字媒体及Web 2.0客户等

存储系统

全磁盘 IBM System Storage DS8000采用全磁盘加密技术,将领先的加密功能从磁带扩展到磁盘对数据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企业级客户

加密方案

IBM Tivoli 延续了IBM在企业级数据保护及恢复管理技术上的优势,通过IBM企业级关系数据库DB2,达到增强扩展性和可用性的目的,并内置数据精简技术和新一代报告及监控功能需要安全地管理、备份并恢复关键业务信息的企业级和中型客户

第3篇:数据中心存储方案范文

挖掘数据价值

数据是新经济中的通行货币,但大多数企业未能释放它们的全部价值。HGST委托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98%参与调查的首席信息官和IT决策者相信,如果企业能够以最佳方式存储、访问和分析所有数据,它们就能创造价值。但65%的中国被调查者承认,他们并未存储所有数据,也未能释放数据的全部价值。调查结果还显示,企业越来越注重利用分析工具和存储解决方案,并关注新兴的动态归档和云计算方面的市场机遇。

HGST亚太区副总裁James Ho表示:“数据已成为新经济的货币,而从数据中挖掘价值的能力将是企业的终极竞争力。明智的企业正利用数据增进了解、推动预测和提出新见解。存储、保留、访问和转换海量数据所带来的挑战已使得存储成为数据中心的核心任务。”

在当今数字化的世界中,对数据的使用已从简单的交易记录转变为利用数据增进理解、推动预测、进行实时决策以及获得新见解――所有这些都为企业提供了终极竞争优势。随着数据使用和消费方式转变的加速,必须对数据中心进行优化,以使其一方面可以从新的数据源中获取或联接至更多的数据,另一方面又能保持数据的长期可访问性。数据在被不断地创建和复制,数据总量每两年就会翻一番,这使得存储、保留、访问和转换海量数据成为数据中心的关键所在。存储解决方案必须更快捷、更灵活、可访问性更强,同时拥有成本也要更低。HGST正在提供这样的解决方案,帮助世界释放数据的力量。

瞄准动态归档

虽然深度归档依然是一种“一次写入”并希望“永不读取”的运作方式,但高速增长的应用和使用案例正在催生各种新的长期数据存储模式。要求能够随机访问历史或长尾数据的社交媒体、执行标准和分析等应用给大容量数据中心存储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大规模的可扩展性,这些环境还要求极低的成本和极高的效率。过去,磁带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大容量存储方式,但却无法让用户快速访问随机数据。主流的磁盘存储方式能够满足性能要求,但却无法满足PB级存储环境对成本的要求。

为了满足市场对动态归档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HGST正通过创新技术打造可满足成本、性能、效率和可靠性要求的动态归档平台。此类新型数据存储解决方案旨在实现10倍于传统企业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存储密度和功率效率,以及5倍于常用可扩展型云计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存储密度和功率效率。HGST的动态归档平台的目标是在单个数据中心机架中实现超过10PB的容量。该平台利用业内领先的设备容量和更多的设备关联点提升密度、性能、效率和可靠性,从而提供每TB最低的价格和功率以及最高的机架容量。用户可以针对不同存储架构配置动态归档平台,包括面向公共和私有云数据中心的可扩展型对象存储解决方案。

HGST已开始向战略合作伙伴交付动态归档平台的样品,并将于2015年初提供全面的产品细节和规格信息。

推出PCIe SSD

HGST宣布推出全新兼容NVMe标准的Ultrastar SN100 PCIe SSD固态硬盘产品系列。该产品系列集成了东芝的MLC NAND闪存并配以简化的PCIe SSD系统,以HGST知名的品质和可靠性,HGST此款 NVMe PCIe SSD产品系列将掀起应用加速的新浪潮。针对PCIe SSD的标准化NVMe协议使得系统具有更广泛的互通性,部署也变得更加简单,从而实现了较低的拥有成本。

针对应用、数据库加速、虚拟化和大数据分析,Ultrastar SN100 SSD将以半高半长的插卡形式,采用标准的2.5英寸硬盘规格,容量可高达业内领先的3.2TB。对于新增的NAND闪存耐久性和可靠性,Ultrastar SN100 SSD系列将使用专门针对东芝MLC NAND闪存进行优化的HGST CellCare NAND管理技术。

为进一步加速服务器端闪存解决方案的创新,通过增值软件与PCIe SSD NAND闪存管理进行对接,HGST将继续兼容NVMe的扩展功能,以提供更高级别的应用集成。利用HGST的这些扩展功能,软件与固态硬盘之间能够更全面的进行交互,从而实现数据管理的优化。与缺乏此功能的解决方案相比,该系列产品可以实现高出两倍的性能和耐用性。

HGST Ultrastar SN100 SSD系列产品现已可以开始提供样品。

与英特尔续签开发协议

作为与英特尔公司在串行连接SCSI(SAS)固态硬盘(SSD)方面的合作协议的一部分,HGST将继续使用英特尔NAND闪存技术。自2008年以来,双方合作的产品将HGST的企业级存储经验与英特尔的NAND闪存技术相结合,为HGST获得SAS SSD硬盘领域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

第4篇:数据中心存储方案范文

关键词:存储区域网络;光纤网络交换机;Tivoli SAN Manager;存储虚拟化;云存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1-0000-01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orage Area Network

Xu Jiang

(Airbus delivery center in Tianjin300042,China)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applications manager describes Storage Area Network (SAN) demand generation and product-related instances of SAN vendors and software applications in order to describe the SAN.After the storage virtualization and cloud storage as the theme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storage technologies,as well as the choice of solutions in order to explore.

Keywords:Storage area network;Fiber optic network switches;Tivoli SAN Manager;Storage virtualization;Cloud storage

一、存储区域网络需求

存储区域网络是一种高速网络或子网络,提供在计算机与存储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存储设备是指一台或多台用以存储计算机数据的磁盘设备,通常指磁盘阵列。一个SAN网络由负责网络连接的通信结构、负责组织连接的管理层、存储部件以及计算机系统构成,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力度。

典型的SAN是一个企业整个计算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通常SAN与其它计算资源紧密集群来实现远程备份和档案存储过程。SAN支持磁盘镜像技术、备份与恢复、档案数据的存档和检索、存储设备间的数据迁移以及网络中不同服务器间的数据共享等功能。此外SAN还可以用于合并子网和网络附接存储系统。

二、IBM 的SAN解决方案实例:

IBM为多协议的局部、校园、城市和全球存储网络提供了整合的SAN 解决方案,包括:

(一)入门级SAN交换机:

IBM System Storage SAN24B-4 光纤网络交换机专为满足中小型SAN环境的需求而设计。它可用于构建各种高性能 SAN 解决方案,从简单的单交换机配置到支持光纤网络连接和高级业务持续的大型多交换机配置。例如面向IBM Power Systems服务器的基础架构简化方案,包括采用 IBM System Storage磁盘存储阵列的存储整合和高可用器群集。

(二)中端SAN 交换机:

中端和企业级SAN光纤网络交换机,例如IBM System Storage SAN80B-4 SAN 光纤网络交换机可提供达80个端口,链路速度支持可达8G bps,是针对可扩展的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解决方案。适用于 IBM Power Systems、IBM System x、IBM System z 以及其他服务器环境。随需增加端口的可扩展性支持非中断性的容量激活。

(三)企业级SAN导控器:

IBM System Storage SAN768B 和 IBM System Storage SAN384B光纤网络交换机专为企业数据中心而设计,是针对最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的企业解决方案。支持开放系统和 System z环境,能够应对数据增长和服务器虚拟化,能够实现服务器、SAN 和数据中心整合,可为完全连接的多协议SAN光纤网络提供可靠的基础,能够支持数千台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具有光纤网络优化服务,可提供多种特有功能,包括瓶颈检测、高级性能监控Top Talkers和自适应网络;以及一套工具,包括入口速率限制、流量隔离和质量服务。

三、Tivoli存储区域网络管理器

Tivoli SAN Manager是IBM的SAN管理解决方案,作为一个提供全局性存储管理视图的应用程序,比传统的SAN管理定义提供了更多的扩展服务。Tivoli SAN Manager能够直接与Tivoli NetView集成,能够通过用与管理LAN和WAN一致的界面来监视和控制SAN基础结构。可从相同的控制台依次查看所有这些网络事件。

四、存储虚拟化

存储虚拟化的思想是将资源的逻辑映像与物理存储分开,从而为系统和管理员提供一幅简化、无缝的资源虚拟视图,目的是提高基础架构的效率,使存储管理变得更加轻松和提高性价比。存储管理员可以随意进行日常维护或者更换老化的阵列。

五、云存储

云存储是从云计算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云存储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服务系统,是使用整个云存储系统带来的一种数据访问服务。

六、结束语

第5篇:数据中心存储方案范文

关键词 档案管理 自动化 信息仓储 网络存储

在网络环境日益广泛化、复杂化的今天,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仓储技术为高校档案管理服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信息仓储拥有数字化资源、网络化存取和分布式管理三个基本要素,应该说正好和高校档案管理自动化的要求相吻合。高校档案管理系统自动化的特点是:实现与网络及各种通讯系统的完美联结;存储具有数据安全性、响应速度及扩充性;满足数据的可访问性需求。鉴于篇幅,本文主要谈谈档案管理系统中的信息仓储技术以及相关建设和应用问题。

一、用于高校档案管理系统中的信息仓储技术

信息仓储技术主要涉及到数据网络存储技术和数据仓库等。根据档案管理系统的规模,这里主要介绍数据网络存储技术。依据其出现时间的先后,大致可将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直接附属存储(DAS)、网络附属存储(NAS)、存储区域网(SAN)和IP存储(IPS)。

1、DAS。20世纪90年代以前,存储产品大多作为服务器的附属设备通过电缆直接连接到各种服务器,这种形式即是DAS。DAS完全以服务器为中心,不带有任何存储操作系统。DAS方式是长期以来大多数服务器采取的方式。主机通过专用接口与存储设备相连接,透过RAID技术将这些单个硬盘,按RAID level组合成更大的硬盘。当主机需要访问存储设备时,主机发出指令给存储设备,存储设备根据指令进行相应操作,将数据返回给主机,或者将主机传输过来的数据写入到磁盘。DAS中存储设备可以是磁盘驱动器,也可以是RAID子系统,或是其他存储设备。

DAS技术的数据安全性差,难以备份/恢复;性能一般,可扩充性差,容量有限;数据被存放在多台不同的服务器上,难于访问,不支持不同操作系统的访问。DAS技术成本低廉,易于安装,但需停止用户现有系统,且难以维护,存储利用率低。

2、NAS。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NAS技术。NAS包括存储部件和集成在一起的简易服务器管理软件。NAS是一种将分布、独立的数据整合为大型、集中化管理的数据中心。NAS通常在一个局域网上占有自己的节点。在这种配置中,一台NAS服务器处理网络上的所有数据,将负载从应用或企业服务器上卸载下来。集成在NAS设备中的定制服务器系统可以将有关存储的功能与应用服务器执行的其他功能分隔开。NAS设备的物理位置灵活,通过物理链路与网络连接。NAS无需应用服务器的干预,允许用户在网络上存取数据。

NAS的特点是,易于备份/恢复;性能高,可扩充性强,即插即用,容量无限制,数据被整合并存放在相同的存储器上,易于访问,支持不同操作系统访问。NAS技术成本低廉,易于安装和维护,存储利用率较高。

3、SAN。SAN是允许在存储设备和处理器(服务器)之间建立直接的高速网络连接,通过这种连接实现只受光纤线路长度限制的集中式存储。SAN可以被看作是存储总路线概念的一个扩展,它使用局域网和广域网中类似的单元,实现存储设备和服务器之间的互联。SAN具有高传输速度、远传输距离和支持数量众多的设备等优点。采用了专用的拓扑结构,不能直接使用通用的IP网络连接各个SAN存储网络。目前,多数供应商的SAN解决方案大多采用光纤通道技术,即FC—SAN。

SAN技术的特点是,易于备份/恢复;性能极高,可扩充性强,即插即用,容量无极限;数据被整合并存放在相同或不同的存储器上,提供统一的用户访问界面,易于访问,但不支持不同操作系统的访问。SAN技术成本昂贵,需要长时间的设计和安装,且难以维护,存储利用率很高。

4、IP存储。IP存储技术就是以高速以太网连接为基础,通过IP协议进行数据交换的存储技术。它将SCSI协议映射到TCP/IP协议上,使得SCSI的命令、数据和状态可以在传统的IP网上传输,其支持数据块形式的I/O访问和共享存储。它采用IFCP和iSCSI协议,由于光纤通道已经包含了SCSI协议,这种方法无需重大技术改造,就能满足协议的要求。

IP技术的特点是,易于备份/恢复;性能高,可扩充性强,即插即用,容量无极限;数据被整合并存放在相同或不同的存储器上,提供统一的用户访问视图,易于访问,支持不同操作系统访问。IP技术成本低廉,易于安装和维护,存储利用率最高。转贴于 

二、基于IP存储的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建设

在网络存储中,FC—SAN在某些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性能极高,可扩充性强等,使其能够满足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大规模数据存储的需要,但光纤通道存在着成本昂贵和互操作性问题,这是一般高校档案管理系统所不能承受的。而NAS技术虽然成本低廉,但却受到带宽消耗的限制,无法完成大容量存储的应用,而且系统难以满足开放性的要求。针对以上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根据国际上基于IP的存储设备已日渐成熟的情况,业内提出了一种既有NAS和SAN技术的优点,又能克服两者缺点的存储网方案,即基于IP的SAN。它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利用IP互连设备构成存储区域网SAN,第二部分是通过SAN中的交换机多路接入局域网LAN回路,形成一种广义的附网存储NAS,存储设备都是商用的NAS设备以及iSCSIi设备,或通过转换桥将SCSI和FC设备转换为IP接口,接入基于IP协议SAN中。它采用最广泛的TCP/IP作为网络协议,既具有NAS易于访问的特点,又有专用的存储网络架构。因此,基于IP的存储网络可以利用以太网技术和设备来构建专用的存储网络,由于使用了以太网设备,其成本大大低于使用光纤交换机的SAN网络,而且保持了SAN的传输速率高且稳定的优点。用户在这一技术中,面对的是非常熟悉的技术内容,即IP协议和以太网,而且各种IP通用设备保证了用户可以具有非常广泛的选择空间。事实上,由于IP存储技术的设计目标,就是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使传统的SCSI存储设备和光纤存储设备都可以在IP—SAN中利用起来。随着带有IP标准接口的存储设备的出现,我们可以单纯使用本地IP存储技术,来扩展已有的存储网络,或构建新的存储网络。以千兆甚至万兆以太网为骨干的网络连接,保证了本地IP存储网络。由于采用的是IP协议,与LAN和互联网的连接是无缝的,远程备份十分方便,效率工作很高。基于IP的SAN在性能及功能上都具有突出的优势,是目前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建设中存储区域方案设计的首选方案。

三、高校档案管理信息仓储系统建设中若干问题分析

推进高校档案管理系统自动化的目的在于开发应用,离开促进应用水平的提高,就脱离了实际。笔者以为,推进高校档案管理系统自动化的指导思想,一是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争取条件采用先进技术;二是要充分掌握系统的综合性、系统性、统一性,统筹兼顾,全面安排,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三是要从现实出发,循序渐进。如何提高应用水平,需要深入考察与档案管理自动化系统相关的诸多方面的情况及变化趋势,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总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档案信息仓储建设首先必须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当前,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和应用软件多乱,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系统的主要矛盾不是硬件设备的缺乏,而是硬件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取得共识是系统建设思想上的一次飞跃,它使我们的观察视野从计算机系统扩大到整个档案信息管理。这一认识上的转变给我们的启示是:档案管理系统自动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进档案自动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2、档案信息仓储建设要着眼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根据系统论思想和集成化要求,档案管理系统自动化建设的着眼点应是整个系统,组成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各个节点都应达到一定水平,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部分节点甚至一个重要节点的障碍,都可能造成系统的梗阻。当然,要求每个节点的装备水平和应用能力齐头并进是不现实的,不可能“齐步走”。鼓励和支持先进单位提高水平,在一些单位进行较高水平的试点,以取得值得推广的经验,对整个系统是有利的,但其基本出发点应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只有少数先进的节点不可能组成先进的系统。

3、档案信息仓储建设要有重点地抓好数据库建设。目前档案管理自动化系统从总体上看仍处于由文件处理向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阶段,完成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数据库建设。开发和建设数据库系统是国家档案信息工程的核心和基础,是工程的主体。数据库的含义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资料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方便的使用。建立数据库系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经过由低到高、由单个到群体的循序渐进过程。经过试点,数据库经验中最主要的有:领导重视,统一认识,坚持计算机技术人员同档案业务人员协同配合;面向应用,建立“活库”,以利用频率和使用效率考核数据库的“活性”;突出重点,由单一库向系统库发展等。当前若能把综合数据库的完善提高和各单位档案目录库建立起来,通过网络联接形成开放的分步式数据库群,将使自动化系统效率大大提高一步。

4、档案信息仓储建设必须慎重选定技术路线。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条件下,选择档案管理自动化系统的技术路线是十分重要的,应当推行成熟的、适应的先进技术,使经济效益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先进性相统一,技术路线的选择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档案部门对先进技术的潜在需求很大,但现实的需求又往往跟不上,宏观监测需要的信息量和使用频率同微观经济需求有很大差别,因此不断发生买了设备不能充分利用,建了网络而传输量很少的情况。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现状,充分考虑先进技术的发展,再进行每一项具体的决策。

第6篇:数据中心存储方案范文

2015年10月,紫光集团曾公布对西部数据的股权认购,涉及金额37.7亿美元(约合240亿人民币),通过这笔交易,紫光集团可以成为西部数据的最大单一股东。但在2016年2月,由于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介入审查,紫光集团终止了对美国上市公司西部数据的股权认购。240亿元入股美国西部数据的计划被迫流产之后,紫光股份依然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紫光要成就中国信息互联网技术领域的‘太平洋舰队’!”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表示。

2016年9月,紫光集团旗下紫光股份与美国西部数据举行紫光西部数据有限公司成立庆典。紫光西部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西部数据),是由紫光股份持股比例为51%,西部数据持股比例为49%共同成立,其总部及研发中心位于南京,市场及销售总部位于北京。紫光西部数据将通过本地研发团队,结合西部数据和紫光集团在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市场推广等方面的领先优势,为各行业客户提供更加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大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及服务。

毫无疑问,这是海外技术本土化的又一最新案例。

自主创新+国际合作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各行各业积极转移阵地到“云”上,未来将会是“云”化的世界。紫光股份近年来也将自己的“触角”伸向云端,欲构建从“芯”到“云”产业链。2015年,国家在芯片市场方面,提出了新的战略。在未来10年之内,将芯片内需市场自制率提升到70%。而紫光集团与美国西部数据公司成立合资企业紫光西部数据是紫光从“芯”到“云”的重要尝试。

紫光西部数据秉承“自主创新+国际合作“的发展理念,积极打造国际先进、安全可控的数据存储核心技术体系,引领中国大数据产业的创新发展。紫光西部数据将在核心存储技术、企业级存储解决方案、以及大数据全产业链服务等领域推动紫光集团从“芯”到“云”信息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帮助西部数据实现业务拓展。

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推进战略引导下,紫光以“自主创新+国际合作”为双轮驱动,确立了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主导,向泛IT、移动互联、云计算与云服务等信息产业核心领域集中发展的战略。

赵伟国表示:“紫光集团作为中国民族企业,将全力践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紫光西部数据是紫光集团从‘芯’到‘云’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将推动大数据存储在中国各行业的创新,促进海量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应用、安全保护等大数据全产业链建设,完善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为中国大数据存储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西部数据是紫光西部数据的第二大股东,是全球领先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目前在全球硬盘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2012年3月,西部数据成功收购昱科环球存储科技咨询有限公司(HGST),侧重在企业级市场为客户提供高价值存储解决方案;2016年5月,西部数据以190亿美元完成对闪迪(SanDisk)公司收购,快速转型进入闪存市场。

西部数据全球首席执行官 Steve Milligan表示:“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企业级IT市场,合资公司的成立使我们能够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为中国客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和行业洞察。借助紫光集团的经验,双方的合作可以为中国市场客户提供订制的企业级存储解决方案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也非常期待能与现有的中国合作伙伴继续保持强大的合作关系。”

做中国大数据产业战略合伙人

互联网+时代下,人类所产生的数据量呈爆炸性增长,大约每两年就能够翻一番。据IDC的报告显示,2017年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324亿美元,全球大数据技术及服务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27%,其中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是数据存储领域(53.4%)。大数据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全新动力,随着信息科技特别是大数据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海量数据存储和应用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国政府已经颁布了面向未来十年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立足于全面打造国际先进、安全可控的核心技术体系,带动集成电路、基础软件、核心元器件等薄弱环节实现根本性突破,着力构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发展优势。

紫光西部数据将帮助中国企业结合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及自身优势业务,量身打造一系列大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把握机会。在核心存储技术、企业级存储解决方案、以及大数据全产业链服务等领域为智慧城市、金融服务、媒体娱乐、天文气象、电信通讯、基因科学、医疗卫生、新兴互联网等各行业客户提供全球领先的解决方案。

第7篇:数据中心存储方案范文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云计算云存储的不断普及应用和电子数据资源在社会诸多领域的不断积累,各类档案馆、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及行业数据中心等单位机构均存在数量庞大的信息数据资源,并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我们由此进入了海量大数据时代。本文主要就档案部门所面临的海量离线数据存储介质的选择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力求找出最优选择方案。

【关键词】档案离线数据 储存介质 选择

根据国家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及国家档案局有关文件要求,各级档案部门应实现档案数据异地异制备份和离线数据管理,同时规定各级档案馆在十二五规划中必须实现“纸质档案数字化在原有馆藏数量基础上翻两番、档案入馆归档接收数量上翻两番”的目标。目前,各省级档案馆每年共征收到所属百余家基层档案部门归档入馆和登记备份的以光盘和硬盘为存储介质的电子档案约1000件以上,且国家档案局明确要求对档案数据进行2年/次的检测和4至5年/次的再备份,由此产生的离线存储档案数据量极为可观。对此,档案部门选择何种存储介质进行数据的离线存储,以达到相对低成本、高效率、稳定可靠的目的,是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目前,档案行业内部的档案管理数据和档案信息数据通常以磁带、光盘、硬盘等介质形式进行长期离线存储。

1 磁带介质

磁带介质有着存储信息量大,价格较低等特点。但其自身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磁带系统的体积和重量较大;在实际应用中需配合相应的磁带机,且数据读取时需要磁带卷至起始位置后才可进行定位数据,反应较慢;同时,磁带的长时间保存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也较高,易发生磁带粘连等问题;另外,目前市场上种类繁多的磁带存储设备厂商又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通用性和兼容性较差,导致磁带存储系统的使用存在管理上的不便,对于档案系统来说并不是一款最佳的选择方案。

2 光盘介质

光盘介质的特点是数据信息写入不可更改、不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而影响存储数据,且数据读取通用性较好,单张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因而被档案部门广泛使用。但其在实际应用中同样存在诸多弊端:一是光盘的片基为塑料介质,易受老化而影响存储信息的正常读取;二是光盘介质中数据通常的冷读取时间大于15s,数据读取定位较慢,且需配备相应的光盘读取设备;三是目前常用光盘盘片为DVD盘,容量4.8GB/片,单张存储量较小,而海量数据的存储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存储介质盘片,给档案存储数据的保管和检索带来不便。

3 硬盘介质

硬盘介质的数据存储容量较大,数据传输速度较快,数据保存时间较长,同时还可利用虚拟技术对光盘、磁带介质中存储的电子数据进行虚拟保存,从而实现与磁带和光盘介质数据存储的兼容性。其介质形态相对稳定,成本也较低。当然,硬盘作为档案部门离线数据存储介质,同样存在一些不足,如大多数硬盘主要为机械式结构设计,实际应用中需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另外,由于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为其提供外接电源供电以便正常运转,系统工作中的耗电量较大。但相对来说,若非经常转移介质的物理位置,硬盘介质的存储方式确实是档案数据离线存储的优良选择。

4 建议以硬盘作为主要的离线数据存储介质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对于磁带、光盘、硬盘这三种存储介质的性能及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将通过表格的形式做进一步的对比分析,如表1。

综上所述,硬盘介质作为档案部门离线数据存储系统,其在数据保管、处理及硬件存放,还有单位价格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硬盘介质的存储应用,将会更好的简化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式,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和操作,有利于档案部门海量离线数据的长期安全保存。同时,其也是各行业离线电子数据以及档案数据存储和备份介质的优质之选。

第8篇:数据中心存储方案范文

天津人民医院规划的整体信息系统平台的三个部分分别是:信息系统平台架构,分析天津人民医院现有网络架构数据库服务器平台;存储备份及容灾系统架构,分析存储高可用解决方案;虚拟化服务器及虚拟化客户端平台,主要使用虚拟化技术,对医院的中小型系统应用以及客户端系统提供服务。

信息系统平台架构

天津人民医院现有HIS系统服务器一套,是由两台IBM的P650小型机服务器组成的Oracle RAC数据库负载均衡集群。两台服务器通过一台SAN交换机连接到一套IBM DS4700磁盘阵列,共享盘阵存储数据。由于信息系统应用水平、复杂程度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带来了对服务器性能要求提高,因此天津人民医院需要一套满足相应的信息系统高可用性的全新的信息系统平台。

在HIS平台之外,为了防止两台数据库服务器同时发生故障,通常会再备份一台单独的服务器用于系统应急。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两台服务器不能对外提供服务,而网络工作正常时,由这台备用服务器对外提供服务。

数据备份方面可以使用磁带库进行备份。因为相对磁盘备份而言,磁带库备份具有速度快、存储成本低、易于管理、对系统依赖小、便于保存以及方便移动等多方面优势。

存储备份及容灾系统架构

随着天津人民医院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医院现有的各个业务科室对信息系统的服务提供的连续性要求也相应提到一个高度。作为信息系统的基础,信息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将会是设计和建设时的重要参考标准。

天津人民医院在现有医院信息系统平台建设过程中,系统架构和服务器一般会采用各种高可用方案,保证服务器所承载的业务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存储一般采用集中存储的方式进行建设,以便于管理,可以将数据集中存储,实现充分利用投资购买性能更优越的存储,从而提高存储性能。

现有的存储高可用解决方案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1. 通过存储产品本身的复制功能进行数据的块级复制。这种方法是使用存储厂商自己的复制功能,由存储控制器进行控制,然后通过SAN光纤通道交换机进行数据传输,复制采用块级复制。

2. 系统级远程复制容灾方案。这类解决方案通常是在服务器操作系统上,安装相应的Agent,然后由管理服务器通过网络或者FC通道进行应用级的数据复制甚至是容灾集群。

3. 存储虚拟化容灾方案。虚拟存储的架构,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类存储高可用解决方案。它主要是通过对存储和服务器之间的联络进行管理和控制,借助其自身软件及设备对数据的流向从根本上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存储的多种复制和容灾方式。

4. CDP容灾方案。CDP系统在现今的系统容灾或备份方案中,具备了其他产品或解决方案所不具备的优势,即它可以将备份及恢复的节点细化到具体的操作命令的层面。CDP系统可以作为其他复制容灾系统的一个非常有效的补充,和其他产品联合组成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整体存储容灾方案。

虚拟化服务器及虚拟化客户端系统架构

第9篇:数据中心存储方案范文

医疗影像,云正当时

“云、大、物、移”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掌握即时信息,享受便捷的服务。

医疗行业也不例外,近年来各种移动、远程医疗服务迅速普及,预约、挂号、候诊不必在医院长时间排队等候,通过移动终端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各种检验结果和报告。

PACS影像作为使用最早、最广泛的医疗业务系统,如何实现医疗信息和优质医疗资源跨机构的共享和协同,使民众就近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成为当前系统建设的核心需求。

PACS系统也从多年前科室级1.0版本,到现在已经普及的全院共享级2.0版本,正快速向第三代云PACS版本演进。

云PACS(PACS 3.0)突破了单个医院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使医生无论在院内还是院外,都可以全面访问患者数据,随时随地对影像文件进行处理、会诊、审核,提供高质量的诊断结果;使患者可以在最近的医疗机构享受高质量的服务,通过移动终端方便地在任何时间调阅自己的影像数据和诊断结果;使医疗机构充分发掘现有医疗影像的数据价值,支撑科研教学,实现精准医疗。

医疗影像存储存在诸多挑战

面对指数级增长的业务复杂度,每年10-100TB、数千万增长的影像文件,云PACS业务只有以面向大数据、融合、开放的云架构存储系统为基石,才能适应灵活多变的业务需求,为用户提供敏捷的服务体验。然而当前医院和医疗机构数据中心的影像存储还存在诸多挑战。

架构落后。医疗影像文件属于非结构化的数据,各种DR、CT、MR等设备产生的影像文件、视频格式不同、大小不一。很多医疗影像数据还存储在传统的结构化SAN存储上,依赖PACS服务器自带的文件系统存储并访问影像文件。这种传统存储架构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在海量文件存储和持续增长客户端共享访问的场景下,PACS服务器的文件系统成为性能瓶颈,影像的写入和调阅对服务器压力剧增,业务体验越来越差。

扩容困难。传统纵向扩展的存储架构扩展能力有限,即使勉强扩容,服务器文件系统和存储控制器又成为性能瓶颈。SAN架构存储在扩容后需要重新挂载给文件系统,扩容导致服务器停机、业务中断,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扩展新的存储设备导致数据形成多个孤岛,运维管理复杂,TCO直线上升。

调阅不便。面对海量近线、离线影像文件时,存储设备多采用光盘库或磁带库的方式,不能即时甚至无法调阅历史影像文件。

云PACS解决数据存储难题

针对云PACS系统数据增长快,移动应用数据共享访问压力大,近线数据占比大、访问少,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复杂,未来需要对影像做大数据分析等诉求。华为PACS影像大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可以很好地满足现在以及未来的应用需求。

在线存储融合,SAN&NAS一体化。在线影像文件存储使用OceanStor V3系列统一存储,兼容各种PACS系统软件架构,每个存储控制器都集成SAN/NAS功能,可以同时提供块、文件接口,承载PACS系统结构化数据库索引和在线PACS影像文件,提供高速的数据访问能力和强大的数据共享能力,存储控制器可横向扩展到2-8控,在容量增加的同时保持性能线性增长。

近线存储无限,一分钟扩容不停机。利用PACS系统软件的数据归档功能,将历史数据从在线存储中迁移到OceanStor 9000归档存储系统中,实现数据的长期、可靠的存储,并确保历史数据能够实时被业务系统访问。OceanStor 9000采用分布式架构,按需横向扩展存储节点,最大支持60PB单一文件系统,满足海量PACS近线文件的存储需求。支持3节点到288节点的在线平滑扩展,一分钟即可完成节点在线扩容,对上层PACS系统无影响。

架构面向未来,大数据分析无忧。OceanStor 9000不但支持传统的NFS/CIFS/FTP文件协议,还支持主流的互网对象存储接口S3、Swift和大数据分析接口HDFS,满足未来丰富的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应用,避免应用架构和访问协议演进后,重新购买新的存储设备,杜绝复杂高危的数据迁移工作。

OceanStor 9000大数据存储

OceanStor 9000大数据存储,是华为公司专门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发的解决方案,成为此医院影像存储管理的最佳拍档。

此医院原PACS系统在阅片、管理、扩容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PACS阅片缓慢。随着医院PACS系统的业务压力增加, 现有系统已出现性能瓶颈,PACS阅片出现卡顿现象。

管理不便。原PACS系统采用SAN存储,需要定期更换盘符,或者将老的盘符中的数据采用其他存储形式手工备出,管理不便。

扩容困难。随着医院就诊人数的增长和影像设备的逐年增加,PACS存储也在逐年扩容,每次扩容都需要ISV介入,维护不方便。

华为从文件共享、性能加速、海量存储等方面研发PACS影像大数据存储解决方案。例如,部署1套300T容量的华为OceanStor 9000大数据存储系统,对外提供NFS、CIFS等多种接口形态。最大可以在线扩容到288节点;采用SSD元数据加速、智能负载均衡、全对称架构等技术,极大提高系统处理性能;最大60PB单一文件系统,满足未来15年规划容量。

华为方案为此医院解决了PACS影像大数据存储的难题,实现了性能线性提升,性能随节点数增加而线性增加,轻松应对多客户端大规模并行阅片;使维护效率大幅提升,上线后应用永不更改,扩展节点1分钟完成;实现了扩容零停机,节点按需增加,扩容不停机,应用无感知。

OceanStor V3融合存储

OceanStor V3融合存储,专为四川省人民医院研发,是华为公司打造的又一款可靠、高效的医疗影像系统。

此医院的影像系统同样在响应速度、数据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难题。

影像系统响应慢。现有存储系统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影像诊断工作站和浏览工作站在线访问的性能要求,无法满足对历史影像的检索速度要求。

影像数据管理难。每年动辄100T左右的影像数据增长,影像存储的升级和扩容。

不满足三级等保要求。原有系统缺少容灾机制,不符合三甲医院三级等保的要求,有数据丢失风险。

华为公司从融合存储、分级存储、影响容灾等方面着手,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融合存储。主数据中心部署一套华为OceanStor 5600V3存储系统,支持SAN和NAS,同时承载结构化影像数据库索引和非结构化影像文件。

分级存储。配置缓存加速、自动分级存储实现性能加速和数据生命周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