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第1篇: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那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怎么写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来欣赏一下吧。

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一)本学年我担任了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与高年级教学相比,八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八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

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一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否定中成长

课上到现在,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希望能冲破瓶颈,创造一片新天地。

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二)前几天,班中有几个学生经常违反纪律。并且,还有几个女生,在平时,这几个女生学习还很好,甚至出现了在教室里打扑克、下棋现象,在宿舍里晚休时间说话,对此,作为班主任,我万分恼火,狠狠的批评了她们。之后,看到她们脸上倔强的神情,我真的不理解。只好静下心来找原因。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她们明明是犯了错误还感觉不到呢?以前她们可不是这样的。我心平气和的和她们谈心,原因终于找到了,原来在她们这个年龄,逆反心理特别强,你越是不让他们干的事,她们越是去干。总是有一种好奇心,好胜心。再想想在上学时期的自己,不也是这样吗?有时候竟然和老师对着干!其实,她们也知道自己是不对的,可是就是管不住自己。

对此,作为班主任,如何去管理八年级的学生,确实需要我们好好的思考,仅仅用强硬的办法去管理她们,也许收不到好的效果。那就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适当的加以引导。让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去奋斗。

八年级下册教学反思(三)自从新学期开学到现在,总感觉学生的学习气氛不进状态。要么课堂气氛沉闷,要么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非常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

学生是有惰性的,在一个月的假期中,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在家中自由散漫惯了,开学一个多星期来,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加上近段时间,流感导致了许多学生感冒,请假回家的学生比较多,班中纪律不好,故而学习气氛不好。对此,应该加强纪律,严格要求,让学生尽快的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把心思尽快回到学习上来。和其他任课教师统一思想,共同想法,共同努力,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第2篇: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一单元 亲近文学

一 为你打开一扇门

二 *繁星

三 冰心诗四首

四“诺曼底”号遇难记

五 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泰戈尔诗三首

写作 有感而发

语文实践活动 我爱文学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二单元 金色年华

六 往事依依

七 幼时记趣

八 十三岁的际遇

九 *伟人细胞

诵读欣赏 现代诗二首

写作 说真话,抒真情

口语交际 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名著推荐与阅读 《汤姆 索亚历险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三单元 民俗风情

十 社戏

十一 *端午日

十二 本命年的回想

十三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五夜望月

水调歌头

*我的思念是圆的

诵读欣赏 对联六副

写作 从生活中找到“米”

语文实践活动 走进图书馆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四单元 多彩四季

十四 春

十五 三峡

十六 济南的冬天

十七 *夏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写作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口语交际 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五单元 关注科学

十八 斜塔上的实验

十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十 *宇宙里有些什么

二十一 《梦溪笔谈》二则

诵读欣赏 《论语》八则

写作 简单地说明小制作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

语文实践活动 模拟科技新闻会

专题 狼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六单元 奇思妙想

二十二 天上的街市

二十三 *七颗钻石

二十四 蔚蓝的王国

二十五 皇帝的新装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

附录一 应用问示例

附录二 名家书法赏析

附录三 字词表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知识要点

b《社戏》作者是鲁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有散文集《朝花夕拾》。

本文体裁是小说,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行文,详写看戏的全过程,略写在平桥村的情况和看戏后的余波。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无私的美好的品德,展示了自由自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b《端午日》节选自《边城》,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本文以时间为序,按“争看划船----竞追鸭子---结束赛事”的思路展开,略写穿新衣、画王字、吃鱼肉三种习俗,龙舟竞渡写得最详,赶鸭竞赛次详。表现茶峒人淳朴的民风和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b《本命年的回想》作者刘绍堂,现代作家。本文体裁是散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十件事,再现了京郊运河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

b《十五夜望月》作者王建,唐代诗人。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乌鸦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冷露无声湿桂花”。不仅指庭中桂花,也有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反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若改为“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b《水调歌头》作者苏轼,宋代诗人。上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b《我的思念是圆的》节选自《艾青全集》,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此诗写于艾青晚年,因亲人朋友多不在身边,有的已离世,诗人写此诗表达了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视和怀想。

猜你感兴趣:

1.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目录

2.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目录

3.初一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4.2017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

第3篇: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今天的优秀教师,再也不仅是忠实地教授规定内容的教师,而应是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的教师。教师课程意识,正是教师专业持续成长的内驱力。

注重数学的应用性已成为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综合与实践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理念。

数学课程中的“综合与实践”,是以问题为载体的数学学习活动,它沟通了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科书是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西师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突出了“综合与实践”这一教育价值,为落实“综合与实践”的课程目标提供了优质课程资源。

一、题材密切联系生活,凸显数学应用价值

(一)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并逐步关注自然和社会问题

综合与实践题材的选择,充分学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一方面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入手,选取学生熟悉的题材承载活动内容,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步关注自然、社会和科技等方面的数学问题,使活动题材对学生的数学活动形成更大的挑战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如“一年吃掉多少森林”(五年级下册),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合作探索、计算推理等方式算出一人一天消耗一双一次性筷子,全国13亿人一天消耗的筷子所占体积惊人,并通过上网查询制作这些筷子消耗的森林面积等数据,让学生感受使用一次性筷子对森林的巨大破坏。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经历实验、推理等数学活动,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关注农村问题,克服教科书题材城市化倾向

为了增强学生对农村生活的了解,教科书在编写综合与实践时,不但注意选取城市、农村学校都便于使用的题材,增强题材的普遍适应性,而且适当关注农村问题,把农村题材作为凸显教材特色的重要方面,拓展了综合与实践的育人价值。例如,“关注惠农政策”(五年级上册),学生通过查询国家的惠农政策,解决家里农业生产、种植、购买家电等获得的政府补贴等问题,不但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激发学生关注农村、热爱农村的情感。

(三)突出地域特色,关注西部和三峡风情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关注西部已成为发展的趋势。教科书在编写时适当选取具有西部地域特色和三峡库区风情的题材作为综合与实践的课程资源,通过综合与实践让学生了解西部和三峡库区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和经济发展状况,增强社会意识。例如,“三峡工程中的大数”(四年级上册),通过调查了解三峡工程中的大数,不但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大数的掌握程度,培养从数据中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了解,感受到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强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方式多样,搭建自主探索平台

(一)问题解决活动方式

问题解决既是一种学习目标,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教科书中设计了大量问题解决特征十分明显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为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搭建了平台,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农田收入测算”(六年级下册),学生通过调查水稻的亩产量、稻谷价格,并根据政府对农民种地的补助政策等信息,解决王大爷种水稻的收入问题,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操作实验活动方式

操作实验活动方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教科书设计了操作实验解决问题的活动,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例如,“发豆芽”(五年级下册),学生通过做发豆芽的实验,收集豆芽生长过程中的数据,并制作统计表,有利于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培养实验能力。

(三)参观调查活动方式

参观调查是学生走出课堂或校园,到现实生活中去收集数据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科书设计了参观调查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过程,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隐含着数据及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积累调查活动经验。例如,“家庭用电调查”(五年级上册),首先让学生通过调查收集自己家一个月的用电量、电价等数据,计算应缴纳的电费;然后通过在小组内交流、比较,发现谁家用电多、付出的电费多等问题,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再让学生调查全国缺电情况,讨论家里节约用电的措施并付诸实施,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习惯。

(四)设计制作活动方式

综合与实践的设计制作既是一种动手操作活动,也是一种思维活动,体现了手脑并用开展综合与实践的课程理念。教科书编写了“制作家庭年历”“乡村旅游计划设计”“花边设计大赛”“包装方案设计”“校园平面图设计”等设计与制作活动,通过这些设计与制作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情境体验活动方式

情境体验活动是指通过设置现实情境,让学生充当情境中的主人,经历问题解决过程。教科书设计的情境体验活动既有明显的认识价值,也有较强的实践价值,还有浓郁的情感教育价值。例如,“体验千米”(二年级下册)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千米的认识与长度的感受,“学当小记者”(三年级上册)有利于学生获得调查采访、编辑制作小报的体验,培养实践能力,“惊人的危害”(四年级上册)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一)以情境引出探索的问题,培养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既是思维深刻性和批判性品质的表现,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教科书的综合与实践,注重通过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出探索的问题,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和具体任务。一是设计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例如,“有趣的数”(一年级下册),在主题图中教师提出“用100以内的数可以玩很多有趣的游戏,你想玩吗?”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对用100以内数玩游戏产生认知需求,激发探索的内在动力。二是结合主题图通过文字直接叙述问题线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采用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出探索的问题,同时也体现了随着年级的增高逐步简化情境的编写理念。例如,“节约一粒米”(四年级上册),结合学生在教室里小组交流的画面,通过文字直接提出了“我国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粒大米,全国每天能节约多少大米?”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索的需要,明确探索的任务。

(二)经历问题的探索过程,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综合与实践在呈现主题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步图与问题结合,引导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自主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结合分步图提出问题,或根据主题图用文字呈现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对问题的自主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做一个家庭年历”(三年级下册),结合四幅分步图,分别提出了“制作年历具体该怎样做呢?”“有哪些日期是重要纪念日?标注在年历卡上。”“年历卡上的数有怎样的排列规律?”等问题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的探索过程。二是注意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设计长方体包装盒”(五年级下册),通过主题引出包装文具需要多少包装纸这一问题后,通过文字呈现四个问题:①想一想包装物品可能会涉及哪些问题?②将你摆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记录下来,算一算按你的包装方案包装至少要用多少包装纸?③比较不同的包装方案你有什么发现?④谁设计的包装方案更省包装纸?分析用纸量不同的原因。上述四个问题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怎样包装更省包装纸的探索思路;另一方面为学生探索发现怎样包装更省包装纸给予了方法的引领,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三)设置活动拓展,扩大学生的探索渠道与空间

教材综合与实践的“活动拓展”栏目,结合探索主题引导学生将综合与实践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延伸探索渠道,扩大探索空间,深化探索主题,具体看有以下特色与教育价值:一是“活动拓展”结合正文的探索主题设计了对探索主题内容进行补充与拓展的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认识面。例如,“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六年级下册),通过活动拓展引导学生交流还有哪些促销方式,有助于学生对各种促销方式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活动拓展”设计了大量的结合探索主题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参观、调查、设计、交流等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增强了综合与实践的活动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学生的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读故事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当学生研究解决了教材中提供的《多公主圈地》中的数学问题后,再让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收集一些数学故事,并研究其中的数学知识。三是反思积累活动经验。活动经验的积累不但需要体验,也需要反思,在“活动拓展”中设计了学生在实践探索基础上进行反思的内容,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综合与实践的活动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四、主题图与分步图结合的呈现方式,体现整体性与过程性

(一)主题图与分步图结合,体现从整体到部分的认识过程

教科书一至四年级的综合与实践采用一幅主题图与3至4幅分步图结合呈现活动内容,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主图有利于学生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首先明确活动主题和目的,对活动任务形成整体感知。二是通过分步图具体呈现活动内容与步骤,有利于让学生经历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一天用的纸”(三年级下册),首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明确活动主题,接着通过四幅分步图具体展示学生经历分类、调查、交流、反思等活动过程,突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策略。

(二)主题图与问题结合,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线索

第4篇: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纵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每册书都构建了开放、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每册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因此,我认为在备课伊始,就要对单元主题及编排意图做到心中有数。

一、备第一学段单元专题

低年段针对教材采取的以专题整合内容的编排方法,在备课时,要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如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单元主题是“走进秋天”。在《秋天的图画》一课之后,学习伙伴说:“我想画秋天的果园。”“我想捡几片落叶做书签。”“把咱们的作品带来,办个展览吧!”实际上这是在为“语文园地”的展示内容做准备。学到这里,就要布置学生画秋天,收集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用落叶做书签、贺卡等,为举办作品展览做准备。

这样一来,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达成了教学目标,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备第二学段单元专题

从三年级上册教材开始从导语到课例、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本单元专题而展开,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内容。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导语还布置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任务,为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学习做好准备。每组导语都配有表现专题内容的背景图,用直观的方式更形象地揭示专题。如,第一单元,导语一开始就用诗一样的语言为学生描绘了五彩斑斓的儿童生活情景,点明主题,并用召唤性的语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配以精美的反映儿童生活的画面,使学生很快进入本单元的学习情境中。

(二)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专题是“细心观察”。本单元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在观察中的发现。有观察鲜花,发现鲜花开花的不同时间;有观察蜜蜂,发现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有在玩耍中发明显微镜的;有在观察中发现骆驼特征,进而找到骆驼的。教材在导语中就建议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韵文。“宽带网”引导学生搜集和阅读更多的发明与发现的故事。可以看出单元内各部分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三、备第三学段单元专题

高段教材从五年级上册开始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现就五年级上册为例对以下几个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但专题的角度、内容更加灵活多样。有的专题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提出的,注重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有的专题是从人物的角度提出的;还有的专题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的;有的专题虽然在前几册有类似的单元出现,如“父母之爱”,但本册教材在内涵上更加深化,不但表现亲子之间的浓浓深情,而且着眼于孩子的全面成长,表明严格要求、鼓励自立也是父母之爱。

(二)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本册各组的导语大都分为两个自然段,除了有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的作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教师和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在语言叙述上,有的导语比较平实。有的导语则充满文学色彩,富有感染力,如第七组,“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

(三)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第5篇: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本学期是整个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即将面临着中考考验。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选拔考试。迎接好这次中考就成为本学期教学的一个重要工作。为此做以下计划。(3号仿宋GB2312)

一、指导思想(3号黑体)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3号仿宋GB2312)

二、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通过任务型教学训练学生的应用语言的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让学生热爱学习。

三、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3号仿宋GB2312)

总共几个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基础差,在里面混日子的有很的大一部分。男生居多。平均分都还不及格。大部分学生都想学好,也很愿意吃苦,他们的学习情绪基本稳定,也能坚持不懈,较能井然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偶尔会受到环境和其他不利因素的干扰,能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帮助老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有10多个的学生属于鞭策进步型,此类学生平时基本能够配合老师的教学,但自觉性和定性不足,课堂有些喜欢享受欢乐,有些来个默不出声。他们希望有好的成绩,但怕吃苦受罪,不愿付出劳动,上课时精神不振,课后很少复习功课,需要老师的督促才会有所作为;尚有极个别学生属于不思进取型,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差,他们或偏科甚至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需要老师再三强调才能勉强完成作业。

2.教材分析

初中英语共五册,三月中旬复习完六七年级上下册课本,边复习、边归纳、边练习,复习一册就测试一次。三月下旬及四月初复习八年级上下册课本,在检测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及时向学生反馈遗漏、模糊、条理不清的知识,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学过的知识有一套系统的、完整的体系。四月份专项复习,五月份系统复习,六月份做模拟套卷。

四、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班上的实际,本学期采用以下措施:

(1)首先要从思想上扭转学生以往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态度,培养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动脑的优良习惯,课堂上精讲多练。即将面临的是中考,学生的态度变化多变极不稳定,要动员好学生做好思想工作。

(2)根据学生各人的具体情况,要求各自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的分数,每次考试都要写总结并制定下一次的目标只准前进不许后退,建立错题库自我评价。并督促为实现目标切实地进行刻苦学习.

(3)每堂课教师一定注意当堂的学习效果,突出重点难点.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的东西.注意检查学生做笔记的情况。每天都要布置作业不然有的学生比较懒散。记忆背诵是很重要的老师没有时时跟着学生,我选了学习小组长每天跟踪复习,自己随意抽查哪组做不好就狠狠的惩罚。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英语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应用的机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在写作中学阅读,阅读中学写作。积累经典名言名句等。

(7)作业要天天有,作业教师要收上来改并写上评语,做得好的要表扬,没有按时完成要给予批评,并监督完成。作业上问题比较突出的要提出来讲解分析。对与问题比较严重的,如有必要,教师要单独做做思想工作。

(8)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培优补差。把学生分成两类,中上提高括充知识点,中后有一定潜力的,以抓好基础知识为重。缩小两极差异兼顾整体共同进步。

(9)要想学好英语就要用英语.学生大部分不好意思开口说话.这给听力教学和交际教学带来了严重的障碍,特别语言越来越注重交际性.好多学生学了只是为了考好试,不愿去说.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先带好几个积极的同学,鼓励他们带动大家的积极性.以部分带动整体。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寒假作业检测,六年级上册

第二周:六年级下册

第三周:七年级上册1一4单元并检测

第四周:七年级上册5一8单元并检测

第五周:七年级下册1一4单元并检测

第六周:七年级下册5一8单元并检测

第七周:八年级上册1一4单元并检测

第八周:八年级上册5一8单元并检测

第九周:八年级下册1一4单元并检测

第十周:八年级下册5一8单元并检测

第十一周:专项复习——冠词、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副词。

第十二周:专项复习——介词、连词、动词分类和时态动词、被动语态、情态动词。

第十三周:专项复习——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感叹句、祈使句、并列句和复合句,模拟考试。

第十四周——中考:三轮复习、模拟考试。本段仿真模拟训练,还要精讲多练。

第6篇: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课程资源;新课程;初中历史活动课

一、关于课程资源与活动课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理念。开发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基础和保障,关系到对课程性质的理解、课程目标的达成和课程实施的质量。所以,它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主要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还有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当然,只有那些真正进入课程,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要创造性地选择那些最有助于学科教学目标实现的资源,尤其需要去挖掘那些教育功能还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的效益和价值。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是专家和课程编写者的工作,更是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去,教师和学生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不应处于缺位状态。

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体系不断出现新的分化与综合的趋势下,有限的学时和知识量的无限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教育中以学科、课堂和教师为中心,脱离社会生活和忽视儿童学习兴趣及心理发展等问题更加突显。

活动课理论中的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重视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联,重视儿童个性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综合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学生主体的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促进其人格的全面发展等理念得到更多的认同。在许多国家,学科教学、课堂学习越来越多地与体验及活动学习融合在一起,学科课程活动化已成为共同趋势。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其目的是要改革学校课程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在历史课程方面,强调要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中学习历史,体验历史学习的乐趣。

活动课是课程改革的热点,在新版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活动课作为新的授课类型被推出。目的是通过设计这种授课类型,引导学生进行系列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活动课集中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符合现代教育理论中“以活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活动课的基本特征:

1、内容的综合性

在设计原理上活动课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学科知识,而是以学生的心理水平、学习兴趣、社会生活以及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为基础确定学习内容,并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与多方位、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和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等。其模式灵活、形式多样,内容具有伸缩性,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2、过程的体验性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亲身实践的体验性学习为主,所关注的不只是学生如何学习和运用知识,更是注重其在活动中的经历和感受。在活动中有教师的指导,但更多的是学生进行实践,在亲身体验中实现其认识的内化,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在其中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在新鲜的感觉中,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

3、学生的主体性,

活动课中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的各种自主活动,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学习和运用知识。在所创设的生动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他们既是学习者也是活动的组织者,可以自主制定活动计划,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从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出发,比较自由的进行各种活动和评价,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探究精神。

4、评价的过程性

在活动课的学习评价上,学生既是评价的客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情况,注重的并不仅仅只是掌握知识的结果,而是更多地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的变化和能力的提高,即学习过程本身就是评价的最重要内容。同时,评价是动态的和形成性的,多采用观察记录的方法,以学生自我、相互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历史活动课教学的设计和组织过程:

在新的课程及教学观念引领下,历史活动课的设计和组织应从活动课的基本特点出发,围绕不同的专题和单元,提供案例及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并预留调整或发挥的余地。

1.目标的制定。

在制订活动课目标时,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思考。目标不仅是关注活动的成果,而是更加注重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并在活动中有所收获。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的各种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和表达的能力等,并增强学生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

2.主题的选择。

根据将综合性的知识学习与学生的能力、态度和行为培养统一起来的需要来选择主题。主题应符合学生的兴趣、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从操作层面的可行性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活动的要求。并且,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能够关注身边的历史。应充分尊重学生,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历史学科和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都可以作为活动课的主题。

3.过程的实施。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围绕共同的主题进行学习。在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内部进行分工和配合,每位学生根据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在分组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并在相互合作与交流中分享成果。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协调者,与学生共同进行学习探究。

4.结果的评价。

在评价方面以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为主,教师进行参与性的评价。可采用《历史活动课记录表》或《历史活动课材料袋》等方式进行评价,重点在学生活动的过程、轨迹和情感体验。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通过学生自评,使学生学会实践、不断反思自我;通过学生间的互评,使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吸取别人之长;通过教师的评价,从整体上引领学生的学习活动。

四、教材中的活动课:

新课程的实施已将活动课正式纳入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历史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的单元教学活动建议中提出了具体建议,并在“实施建议”中附有教学活动案例。活动课约占学期课时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在初中三个年级的六册历史教材中,共安排了与课文学习内容基本同步的23节活动课。同时教材还附有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要求、活动提示和参考资料。

按新课标及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活动课的内容具体可分为:

学习方法系列:七年级(上册)活动课一《寻找历史》,主题是历史就在你身边,使历史与学生更有亲近感。七年级(上册)活动课四《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主题是训练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技能,培养历史空间概念。七年级(上册)活动课五《“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主题是培训学生如何进行历史知识的复习,掌握正确的方法。七年级(下册)活动课四《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主题是以历史知识为依据,设计知识结构示意图,使学生掌握在复习中化繁为简、形象直观的学习方法。

人物评价系列:七年级(上册)活动课三《秦始皇功过的辩论》,主题是进行史论结合、有理有据的辩论,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九年级(上册)活动课三《我看拿破仑》,以“是非成败拿破仑”为题,组织辩论会,培养学生客观辨证地评价历史人物,锻炼用历史资料支持自己观点的论证能力。

编演故事系列:七年级(上册)活动课二《编历史小故事》,主题是培养学生收集历史素材,撰写历史故事的能力。七年级(下册)活动课一《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主题是提高历史知识的运用、表达和交流能力。让学生融入到历史之中,学生是编导和演员,教材是剧情线索,通过“吐蕃使者求婚”“文成公主西行”和“文成公主在吐蕃”等场景,形象地再现当时的历史情景,使学生加深对汉藏两族人民世代友好的情感体验。延伸活动可以排演“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等历史短剧。

调查访谈系列:八年级(下册)活动课一《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以家乡某方面的具体变化为选题,调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活动拓展以《家乡的明天》为题,探讨和展望家乡今后十年的社会变迁,为自己家乡设计一个美好的未来。八年级(下册)活动课二《历史记实大家谈――新中国的外交》,主题是展现新中国外交的成就,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九年级(上册)活动课二《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收集整理相关的历史和地理资料,举行追访历史新闻活动,以此加深对新航路开辟的了解和认识。九年级(下册)活动课二《战地采访――反法西斯战争必胜》,通过模拟战地采访,使学生深刻了解这场战争人民必胜、法西斯势力必败的历史原因。

文章竞赛系列:七年级(下册)活动课三《历史知识竞赛》,主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参与竞争的意识和能力。九年级(下册)活动课三《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中国学生期盼巴以人民走向和平》,抓住巴以争端的国际热点问题,开展以“倡导和平、反对暴力”为主题的历史课外写作活动,将历史学习与时事政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九年级(下册)活动课四《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通过了解二战后至今世界科技的发展状况,认识全球科技发展的动因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促进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追求。

策划模拟系列:八年级(上册)活动课一《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主题是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提高运用历史知识、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八年级(上册)活动课二《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主题是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九年级(上册)活动课一《古代世界文化之旅》,遵着历史的足迹,作虚拟的旅行,以此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世界古代的文化成就,扩展视野了解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九年级(上册)活动课四《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通过这样的设计活动,了解博览会的常识,在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沟通历史、物理和化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图片音乐系列:七年级(下册)活动课二《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图与文的转换过程中,加深对宋代社会状况的了解,培养从历史绘画作品中寻找历史信息的能力。八年级(下册)活动课三《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歌曲中凝聚着历史,通过收集、视听和演唱不同历史时期的歌曲,从一个侧面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使学生在心中产生与历史的共鸣。八年级(下册)活动课四《家庭的照片》,一幅家庭照片就是一幅凝结的历史画面,以时间为线索或以人物为中心组成专题系列,收集和交流反映不同时期社会风貌的家庭照片,以此来了解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和家庭的幸福。九年级(下册)活动课一《老照片配文――图说法西斯暴行》,搜集能够反映法西斯罪证的历史老照片,认识法西斯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需要建构起立足于课程整体的大课程资源观或整合的课程资源观。历史课程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进行多渠道地开发。历史活动课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及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化,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活动课对教师的要求并没有降低,而是更高了,它需要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进行教育实践。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标志和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教学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创造性的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齐健,赵亚夫等著.《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7篇: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历史学科;人教版;历史;沪教版;历史与社会;比较

2007年,苏州地区的历史教材有了一次较大的变动,从原来沪教版的《历史与社会》改为人教版的《历史》。2009年6月,最后一批使用沪教版《历史与社会》的学生中考结束,这也标志着沪教版向人教版过渡工作的基本完成。然而,从深层次而言,如何真正通过教材的转变实现教学的转变,如何深刻领悟新教材体系下教育教学的全新思路,这依然是苏州地区广大历史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笔者也试图通过对这两套教材的剖析对比,去寻求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一、人教版淡化农民起义

沪教版中的农民起义内容涉及较多,一方面,教材专门编排了《农民起义》的章节,详细介绍了陈胜、吴广起义、宋江农民军起义和李自成起义;另一方面,教材在通史篇目中也提到了很多农民起义,比如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等等。而人教版对此不仅没有设置篇章,而且也并未提及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之类。另外,沪教版用了整整两页篇幅介绍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其中既有“读与思”,又有“知识窗”,还附有四幅插图和一幅地图;而人教版仅用了不到一页篇幅,并只附有一张照片。

虽然从整体而言,人教版的篇幅要远远比沪教版更为详尽和完整,然而它却省去了大量农民起义的内容,可见人教版对于农民起义的内容是相当淡化的。而这也似乎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关于农民起义的问题可以隐去或者是一笔带过,不必深挖细究。当然这不等于说农民起义不重要,相反,关于农民起义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史学界的“五朵金花”之一,而人教版之所以要淡化农民起义,笔者认为这是符合初中历史教学实际情况的,因为农民起义的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太难了,它往往同时涉及到宗教思想的文化内容和土地制度的经济内容,而这两项内容恰恰是历史教学中最难理解的部分,如果学生对这些内容理解不清,就很容易把农民起义看作是打打杀杀的简单的造反行为,而这对学生形成科学、全面的历史观是不利的。所以,人教版的这种从实际出发的现实思路是很有指导意义的,这将避免我们初中教学过渡纠缠于农民起义,而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困惑。

二、人教版突出民族融合

沪教版中,民族融合的内容仅为一课,即八年级上册《和同为一家》,其中涵盖的篇幅十分有限。而综观人教版,几乎全部都是以民族融合的线索进行编排的。中华民族在秦汉时期基本形成,自秦汉《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一单元之后,整个中国古代史人教版一共编排了四个单元,而这四个单元中却有三个单元都是以民族融合为标题的,而另外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虽然看似与民族融合扯不上什么关系,但在这一单元中却也编排了相应的内容:一课叫做《和同为一家》,与沪教版的同名;还有一课是活动课《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而这是民族融合的重点内容之一。由此可见,沪教版的民族融合是蜻蜓点水,而人教版的民族融合是浓墨重彩。而在历史教学中,强调民族融合,不仅是符合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的基本国情的,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手段。古为今用,我们学习历史就是为了更好的认识今天,人教版的编排是在有意引导这样一种趋势,我们不编造历史,但我们要认清历史,要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了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当然也了解我们自己。

三、人教版强化课后评价

沪教版没有编排课后练习,只是在课文中穿插了一些“读与思”和“活动区”,而这些内容相对都比较开放,不太适合进行标准化考试,比如九年级全一册第93页的“读与思”提到:“归纳一下,发明家成功的‘诀窍’是什么?”,而这个问题基本上是脱离历史学科的,无法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历史知识。再如第67页的“活动区”要求学唱法国国歌《马赛曲》,并将《马赛曲》的歌词与《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进行比较,而这在实际教学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别说学生,即使是老师也很少有人能具备如此高的法语功底。而人教版的课后评价编排则更为全面,除了一些“动脑筋”之类的开放性内容,也设计了“练一练”这样的常规练习。虽然我们说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但考试毕竟是现阶段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性学习和常规的基础练习应相互结合,不能一味地追求开放式模式,而忽视了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并且,做好常规的基础练习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保障,所以,适当地进行一些基础性的课后评价,对提高学生的历史功底是大有帮助的。

四、人教版提高双语要求

沪教版和人教版都比较注重历史的双语教学,但两者的程度明显有所不同。沪教版基本只是列举一些专有名词,并且其中语种还不统一,比如九年级全一册第70页“Kopernik”是波兰语,第85页“Bismark”是德语,这些不同的语种反而会给学生的双语学习造成一定的混乱。而人教版相对比较严谨,所编排的双语内容严格是指中英双语,并且在教材最后专门附有《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另外,在人教版的课文中,一些与历史有关的语言典故,教材也一一列举,比如九年级上册第10页的“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还有第39页的“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等等。当然,人教版不仅在双语内容上多于沪教版,在双语难度上也远远高于沪教版,比如九年级上册第112页的“动脑筋”,教材给出一张全英文的1769年拍卖黑奴的广告,要求学生读懂广告上的内容,而其中“cargo”、“negroes”等单词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并非是常用词汇,这进一步体现了人教版对于双语教学的高要求和高标准。所以,进一步加强历史学科的双语教学,将是未来历史教学的必然。而历史双语教学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了解几个专有名词,它更要求我们通过一些原汁原味的英文史料来更加真实和深刻地接触和学习历史,这应该是世界史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努力的方向。

时代在进步,教材在更新,我们的教学也应该紧跟节拍,与时俱进。沪教版向人教版的过渡,实际上暗含了某种教学理念的转变,我们应该深刻领悟其中的意义,在教学中及时纠正方向,提高要求,不断进取,让历史教学生机无限,魅力永存。

【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研制组.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003

[3] 国家基础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研制组.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001.

第8篇: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在义务教育的每个阶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都安排了四个学习领域,它们分别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 教科书针对以上四个领域采用混编的形式,共分六册计34章,其中含有“数与代数”的内容有15章,“空间与图形”14章,“统计与概率”5章(这个统计是以每章的标题为准进行的). “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安排了6个活动,每册教材根据相关的内容各安排了1个. 本文就“数与代数”领域的总体安排、编写特点、教学建议谈谈我们的看法. 以帮助教师深入研究教科书,从而有效的进行教学活动.

1 总体安排

1.1 主要内容

“数与代数”的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这部分内容按照《标准》的要求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数与式;二是方程与不等式;三是函数. 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能够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更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 “数与代数”的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这些内容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能够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更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

本领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1)数与式:包括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整式、分式的概念及相关的计算;

(2)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应用;

(3)函数:包括常量与变量的意义、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它们的性质、解析式的求法;

(4)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工具,建立有关模型解答实际问题.

1.2 在教科书中的安排

在呈现“数与代数”的学习内容时,首先要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体现教科书的科学性,其次是遵循本套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秉承全书的编写风格. 做到全面关注数学课程目标,考虑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及关联性,兼顾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的积累实际,努力使教科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保持自己的特色和活力. “数与代数”领域的15章内容中,七年级8章,八年级5章,九年级2章. 具体安排如下:

七年级上册第2章:有理数;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第5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第6章:整式的加减;第七章:数值估算;第八章:一元一次方程;

七年级下册第1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4章:整式的乘法;

八年级上册第2章: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第3章:分式;第5章:实数;第6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二次根式;

九年级上册第3章:一元二次方程;

九年级下册第5章:对函数的再探索.

1.3 本学习领域突出体现的核心词语

1.3.1 数感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 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会数学地思考. 数感包括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 数感是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 它是同学们建立明确的数概念、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1.3.2 符号感

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用符号表示事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数学课程的一个任务就是使学生感受和拥有使用符号的能力.

1.3.3 应用意识

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思想方法向一切领域渗透,它的应用也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 学会应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 数学作为科学的语言,作为推动科学向前发展的重要工具,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学习初中学段的内容,要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 编写特点

我们在编写本领域的教科书时,首先要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体现教科书的科学性,其次是遵循本套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秉承全书的编写风格,就本领域来说,其主要编写特点如下:

2.1 所选学习素材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生产现实

“数与代数”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有着具体的生活背景,我们在编写教科书时,努力按照《标准》给出的“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编排要求,根据学习内容,从自然、社会及生活中精选学习素材,以此为知识背景,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全套教科书的每一章开始,都选用了一个与本章内容相关的章头图,作者在选取这些图形或图片时,都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它们有的来自于生活实际问题,有的是自然景区、有的是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场景等,这些图形或图片,除能帮助学生理解本章的有关知识外,还能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好本章内容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努力学习的决心,还有的能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给以科学文化的熏陶等.

如七年级上册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的章头图为“三峡水库”的背景图片,并提出了两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有理数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树立起“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观点,并感悟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

2.2 与本领域的内容或其他领域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体现了数学的整体性

《标准》界定的四个领域中的内容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一方面,就某一领域来说,它内部的有些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另一方面,不同的领域之间的有些知识也存在着实质性的联系. 教科书既把本领域内的有关知识按照逻辑顺序及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又把各领域之间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体现出数学的整体性.

2.2.1 注意了本领域内三大部分之间知识的联系

本领域的“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及“函数”三部分的有些内容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内在联系或一定的逻辑关联,教科书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感悟这种联系. 例如,七年级上册的第5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就把代数式与函数的知识联系在了一起;八年级上册的第3章《分式》中既有式的内容,也有方程的知识;九年级下册的第5章《对函数的再探索》就把方程与函数的知识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处理.

2.2.2 与其它领域之间的知识有机融合

我们除了关注同一领域内有关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连外,还关注了不同领域之间的有关知识的实质性关联. 教科书将“勾股定理”和“数的开方”合为一章,取名为“实数”,安排在八年级上册,作为第5章,可以说这是“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进行有机融合的最典型的一章. 这种处理方式是符合数学史实的. 从《标准》可知,勾股定理和实数分别是“空间与图形”和“数与代数”两个领域的核心内容,他们分别代表着“形”和“数”. 从科学发展史来看,二者是并存发展的,硬把它们分开处理既不符合数学史实,在具体教学中也不好处理. 如,2、3等无理数是伴随着勾股定理的发现而诞生的,所以说无理数使得勾股定理对于边长是任意正数的直角三角形都能成立,反过来,勾股定理使得无理数有了明确直观的几何解释. 可见,这种安排是还实数(勾股定理)到其应在的“位置”中去了. “实数”与“勾股定理”的相关内容环环相扣、彼此融合、整分合一,这种处理方式为平方根、立方根的计算、方根的估算以及实数概念的最后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者合为一体,揭示了他们之间本来固有的实质性的联系,体现了数学的整体性和文化价值.

2.3 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螺旋上升的原则

《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是学生在学段末最终应达到的目标,而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则是逐步深入的,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我们对于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呈现,除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积累的情况外,在遵循科学性的前提下,还遵循着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即在知识的深度、广度等方面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要求.

2.3.1 重要概念的分散处理

学生对数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需要经历长时间的认识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有的概念甚至是跨学段才能得到完善的. 因此,对于一些重要的概念宜采取多次呈现、逐步领悟其内涵的方式. 体现这一原则的最典型的是函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也是数与代数中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我们在初中仅学习代数函数(能够用代数式表示的函数). 在传统的数学教科书中,代数式与函数的知识都是分别独立出现的,并且函数概念出现的较晚. 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对变化规律的探索、描述应从低年级非正式的开始,早期让学生经历函数的形成与变化过程对其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在编写教科书时,对函数这个重要概念的处理安排就遵循了上述建议,吸收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采取了“提前渗透、分层推进、及时穿插、不断深化”的安排方式,这样安排既体现了《标准》的精神,又符合国际潮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科书是分四个阶段完成对函数概念及其有关知识安排的:

(1)初步感受函数概念阶段

本阶段主要内容是结合代数式的学习及早给出函数概念. 鉴于代数式与函数知识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我们在编写教科书时,就利用这一关联,在学习代数式的基础上引人了函数的概念,由字母表示数到用字母表示常量和变量,由认识代数式到初步认识函数关系式,由代数式的值引出了函数值的概念,实现了代数式与函数知识的有机整合.

具体说来,就是在七年级上册第5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中,我们结合求代数式的值渗透了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变量与常量,然后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出函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函数及其有关的知识. 这样安排不仅使学生得以较早的用函数的观点去认识数学现象,并且体现了代数与数学分析两个领域的内在联系,为后面将要学习的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整合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2)函数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阶段

本阶段主要研究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及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对应教科书为七年级下册的第11章和12章的有关内容.

七年级下册第11章《图形与坐标》,实际上是把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图形与坐标”和“数与代数”领域中“函数”的部分知识相整合而形成的. 主要内容是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探索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 这样整合基于两方面的思考:一是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七年级上册第5章学习的函数基本概念的认识,需要通过对具体函数及其图象的学习,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二是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可以使学生对研究函数的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就函数知识来说,本章是分两次体现的:第一,让学生观察某气象站某天一昼夜气温变化的曲线,在回答层层深入的6个问题的基础上,借助于刚学习的直角坐标系的知识,从曲线中获取时间与气温的对应关系信息的过程中,感受气温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从而认识函数图象的意义,进而了解函数的图象表示法,学会用描点法画出简单的函数图象;第二,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一次函数的概念,然后探索一次函数的图象,并根据图象研究了一次函数的性质. 教科书没有将正比例函数进行专题研究,而是将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的特例加以处理,这样安排让同学们感受到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在七年级下册的第12.3“图象的妙用”中,用“交流与发现”栏目,引导学生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思考与操作,发现方程与函数图象、方程组的解与对应图象交点的坐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引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

(3)理解对应与函数思想阶段

本阶段对应八年级下册第9章. 在本章学习的三角比(三角函数)的概念,使同学们对函数的概念及其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这个认识是在引导学生完成对函数概念内涵深入认识的过程中完成的. 大家知道,对概念的深化认识必须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作深入的剖析,剖析概念的内涵就是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 对于三角函数,可抓住正弦函数进行剖析,正弦函数涉及到比的定义、角的大小、点的坐标、距离公式、相似三角形、函数概念等知识. 正弦函数的值本质上是一个“比”. 为了突出这个比值,结合图1,今说明如下:

①正弦函数是一个比;

②这个比是∠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的纵坐标y与这一点到原点的距离r的比值;

③这个比值随∠α的确定而确定,与点在∠A的终边上的位置无关(这一点可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来说明);

④由于y的绝对值≤r,所以这个比值不会超过1.

以上就是正弦函数概念的本质属性.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发现:∠α的终边上的一点P(x,y)一旦确定,就涉及x、y、r这三个量,任取其中两个就可以确定一个比值,这样的比值有且只有六个. 因此,基本三角函数只有六个,这便是三角函数的外延,在初中我们仅学习这六个中的四个.

事实上,前面所说的这个“比”就是“函数”,∠α是自变量,函数就是“比”. 这个“比”之所以叫做∠α的函数,就是因为对∠α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一个确定的比与之相对应. 有了这样的一些认识,学生对正弦函数的理解就比较深刻了. 同时对函数概念的认识也上了一个台阶.

(4)深化阶段

在九年级下册第5章《对函数的再探索》中,安排了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的有关内容. 在本章的学习中,教科书系统总结了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完善了对函数概念的认识. 在5.2中,学习的用图象法解不等式的方法及5.习的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更加巩固了同学们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5.2的“广角镜”栏目介绍的“分段函数”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学习,丰富了对函数的认识,加深了对函数的理解,各种函数解析式的求法与图象的应用使得同学们完成了初中阶段对函数的学习任务.

2.3.2 对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逐步处理

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学生对它的学习更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也需要多次渗透,事实上,就同一个方法来说,学生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每感悟一次,对它的认识就深化一步. 有些重要的思想方法有多处的内容都要用它来处理,这就决定了对于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处理也要逐级递进.

例如,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和“形”分属于两大领域,二者的结合体现了数学的特性. 对于这一思想方法的渗透我们是逐级呈现的. 七年级上册第2章《有理数》在学习“数轴”的知识时,就借助于“温度计”来形象的感知数轴,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的过程中,同学们就能感受到数形结合的思想,给出数轴的概念后,引导学生借助于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的过程中,又发展了同学们的几何直觉. 七年级下册第11章《图形与坐标》及1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借助于图象来学习一次函数的性质及用图象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也都体现出数形结合的思想. 八年级上册第5章《实数》中,利用勾股定理探究长度是2,3,5等无理数的线段的几何作图方法更是把数和形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这为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实数的概念提供了形象的帮助. 九年级上册介绍的黄金分割及黄金数的概念告诉我们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可以求出黄金分割线段的具体比值,这些内容告诉我们黄金分割与黄金数在生活与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九年级下册第5章《对函数的再探索》中更是有大量的代数知识可以结合图象来学习的,在这里数形的结合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函数的有关知识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 可以说大量的数形结合的素材为同学们学习、理解“数与代数”的知识提供了直观上的帮助,这些内容也进一步反映出“数”和“形”完美结合的必然趋势. 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2.4 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我们在编写教科书时,绝不是把一个个的数学知识点向同学们作简单的介绍,学生的学习也不是单纯的机械模仿. 我们是结合具体的数学知识点,精选恰当的学习素材,介绍知识的背景,精心设计必要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感悟到知识的形成与应用. 努力体现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 在“数与代数”领域,我们的做法是:

2.4.1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完成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

在引入新的数学知识时,我们设计了一些探索学习活动,学生在经历这些活动的过程的同时,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安排对于同学们理解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七年级上册第3.1节“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中,为了归纳、总结出加法法则,教科书用“交流与发现”的栏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给出了海上钻井平台记录潮起潮落的情况,以这一实际问题为例,利用海水涨落的6种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算术数的加法意义和对正负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列出含有正、负数和0的算式,自己得到运算结果. 为帮助同学们理解运算结果的合理性,教科书针对上面的六个问题,分别用点在数轴上位置的变动进行说明,让同学们体会运算法则的合理性.

2.4.2 解决问题的活动反映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解答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同学们的数学能力,养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的习惯,促进数学素质的提高. 本领域的教科书体现了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用各种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式、获得合理的解答、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根据课程的内容,进行设计运用有关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如,八年级上册3.7节“分式方程”中的例5:

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张老师和王老师分别乘坐早7时发出的普通客车和8时15分发出的豪华客车从甲地去乙地,恰好同时到达. 已知豪华客车与普通客车的 平均速度的比是4∶3,求两车的平均速度.

这个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解答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建立方程模型的过程,是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这样的活动体现了《标准》的编写要求. 在设计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时,注意到所创设的引导学生经历的过程既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还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2.5 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要“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我们在编写时,非常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努力做到用数学思想方法把已经学过的知识凝结成一张优化的认知结构网,因为只有这样的知识结构才具有创新性,客观的说,我们以往的教材及教学对此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低的根本之所在.

例如,在7年级上册的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中所学的有理数的运算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基本运算,它是初等数学的重要内容,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实数运算、整式运算、分式运算、二次根式的运算等运算的基础. 我们在编写本章时,就努力体现了以下几种数学思想方法:

(1)分类思想. 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乘法法则、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等内容时,都是按有理数分成正数、负数、0三类分别研究的.

(2)数形结合思想. 有理数加法法则就是利用数轴,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经过探究得到的. 借助于数轴的直观性,可以较容易的理解和掌握.

(3)化归思想. 有理数的减法就是利用“相反数”这一概念转化为加法来运算的,得到了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这一转化,使得加、减运算得到统一;有理数的除法就是利用“倒数”转化为乘法来运算的,得到了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从而使得乘、除法运算得到了统一.

2.6 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

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标准》所倡导的一个改革目标,它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我们的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特别注意这一点,努力把学习素材用最适合于学生进行观察、发现、探究、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展开,以此来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七年级下册12.4节在学习“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内容时,就通过提供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问题串)引导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完成对有关知识的学习的. 这个情境是由一系列、有顺序、有层次的问题串组成的:

学校举办足球比赛,比赛的计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负一场的0分,平一场得1分.

七年级一班足球队共参加了7场比赛,而且比赛均未负于对手,共积17分. 你能算出七年级一班胜、平各几场?

这是一道典型的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就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同时照顾到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学会解答这一问题,特别设计了下面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在这个问题中:

(1)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

(2)等量关系是什么?

(3)如果设这支足球队胜x场,平y场,你能根据问题中的两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吗?

(4)你会解所列的方程组吗?试一试,与同学交流.

显然,这些问题的难度是逐步加强的,同学们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都能完成解答. 这样的引导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便于自学和交流. 同时为了降低学习难度,增加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体现出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活泼性,本题的两个等量关系是由“小莹”给出的:

2.7 内容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弹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标准》要求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我们在编写“数与代数”这一领域的教科书时,一方面做到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得到相应的训练,完成对《标准》提供的所有学习内容的学习要求. 我们把《标准》的这一要求当做最低要求,它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是一个最低的“平台”;另一方面,照顾到学生发展的差异和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出了一定的弹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是符合关于“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发展性要求的.

例如,七年级下册学习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后,我们选取了中国古代数学著作《张丘建算经》中的一道名题“百鸡问题”,用“史海漫游”的栏目给出,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不定方程组及其解的问题,它拓展了刚学习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知识,具有一定的探索高度,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可以起到巩固所学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的作用.

九年级下册5.2节后面用“广角镜”栏目给出的分段函数的简单介绍与应用,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对于有学习潜力的学生来说是难得的学习材料,学生通过阅读与思考这些内容,可以加深他们对函数知识的认识,丰富其认知结构.

2.8 注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培养

为了做到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帮助他们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及全面正确看待问题的习惯,达到对其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我们结合有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及时的对学生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等观点的教育.

例如,教科书非常注意了对立与统一关系的渗透,大家知道,在数学知识内容中存在着大量的对立和统一的概念,如,正数与负数、加法与减法、乘方与开方、常量与变量、精确与近似等. 在研究过程中也充满了对立与统一,如,已知与未知,特殊与一般,具体与抽象,实践与理论.

再如,在变量的研究中充满着运动、变化的思想. 7年级下册第11章《图形与坐标》中,所学习的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之间可以通过上下移动|b|的距离而互相生成;九年级下册第5章《对函数的再探究》中,在学习了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后,可以通过上、下、左、右移动抛物线y=ax2,从而得到抛物线y=ax2+bx+c. 显然这些过程都体现着运动与变化的思想. 及时恰当的向学生渗透这些观点、思想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逐步养成全面看待问题、客观分析事物的良好思维品质和习惯.

2.9 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为了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同时还为了使学习内容表述简单明了,容易让学生接受,增强教科书的可读性,实现“人书”对话,便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我们在编写这个领域的内容时,做到了把实物、照片、图形、图表、文字、数学符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处理使得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丰富多彩,增加了教科书的可读性. 就“数与代数”领域来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2.9.1 设计了“小亮”、“小莹”和“小博士”三个形象

卡通人物“小亮”、“小莹”和“小博士”的采用,增强了教科书的趣味性、活泼性,其中“小亮”和“小莹”代表学生,他们与同学们是同学,他们既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和讨论,从而解答问题;“小博士”是知识的化身,可以看成是“教师”,他能对同学们学习中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进行点拨、提示和总结. 如从前面的引例可以看出,解应用题必须把普通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为了强化这一点,教科书是让博士告诉同学们的. 这样安排实现了人与教科书的对话,能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同学与同学、同学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2.9.2 用“加油站”等固定栏目,及时补充有关的知识

我们在这套教科书中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设置了“动脑筋”、“加油站”、“智慧园”、“广角镜”、“回顾与总结”等固定栏目,这些栏目或者是为同学们提供数学知识背景资料,或者提供具有挑战特点的题目,或者系统整理这一章的学习内容等.

如7年级上册8.5节中的例5属于营销问题,这类问题与经济活动有关,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 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弄清楚进价、原价(标价)、售价、打折和利润等有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这些问题,教科书用“加油站”栏目给出,类似这样的栏目,本节教科书还有五个,其中三个智趣园,两个挑战自我栏目. 这些栏目内容丰富多彩,一方面补充了课文中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又显得版面设计大方. 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使学生较持久的保持这种学习兴趣. 2.10 重视数学文化的熏陶作用 《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自己独特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系,数学语言体系和数学发展的动力体系等,所以数学文化构成了不同于其他文化的一种独特的体系. 数学文化是人类智慧与创造的结晶. 数学文化的历史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保留并记录了人类社会在特定社会形态和特定历史阶段文化发展的状态. 普遍认为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在促进人的素质提高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为了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文化传播功能,在教科书的编写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恰当的以古代的一些数学文化为讨论问题的背景,这样一方面为相应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素材,另一方面还向学生展现了古代数学及其理念、思想、方法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如七年级上册8.5“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中用两个“智趣园”栏目,给出了两道可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的题目:

(1)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题目:“今有乘传委输,空车日行七十里,重车日行五十里. 今载太仓粟输上林,五日三返,问太仓去上林几何?”

(2)爱迪生曾设计了一个打水装置,将它与他家的大门相连,来人每次推门都会往水槽里加入20升水. 后来经过改进,每次推门能往水槽里加25升水,这样比原来少推门12次就能把水槽加满水,爱迪生家的水槽能盛多少升水?

学生在解答这两个题目时,除练习了方程的有关知识外,还受到了古代数学文化的熏陶.

八年级上册5.3节内用“史海漫游”栏目介绍的“关于圆周率的近似计算”及“无理数的由来”等知识都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结构,感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也增强了他们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决心,可以说学生受到这种文化熏陶的价值远比仅仅理解栏目给出的知识或解答所给出的数学题目要大得多.

3 教学建议

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把《标准》的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组合与优化,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差异教学、尝试教学,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就“数与代数”领域来说,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注重数学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标准》在每个领域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又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而知识技能的学习又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备课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达到整体实现课程的目标. 只有做到四个课程目标同时得到实现,才能说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数学教育,也才能达到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类似于“滚雪球”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可能蕴涵的、与上述四个方面目标有关的教育资源,通过长期的教学过程,逐渐实现课程的整体目标. 因此,无论是设计课堂教学方案,还是为实施这一设计方案而组织学生参与的各种教学活动,既要重视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还要通过创设一定的富有实际意义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所学具体知识中蕴涵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引导他们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并且逐步形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案例1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课程目标的制定(七年级下册第12章)

我们在制定“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章的课程目标时,遵循《标准》的理念,是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落实的:

知识技能:(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有关概念;(2)会利用消元法、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对应的图像,并会用作图像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能以二元一次方程组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1)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体验“消元”方法和转化的数学思想;(2)经历用作图像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觉;(3)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刻画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发展方程意识,体会到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解决问题:(1)能结合具体问题,尝试用不同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评价不同解法间的关系和不同;(2)能用文字、字母、图像清楚的表达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3)在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与态度:(1)积极参入数学活动,努力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体验数形结合的优越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3)在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4)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解法,并能从交流中获益.

对目标的要求决不能只停留在知识技能方面,而且还要注重在让学生参入数学活动的过程性的要求. 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将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机的融入到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过程中和应用中. 所以说上述目标涵盖了数学课程目标的各个纬度,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案例2 “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学习目标(七年级上册第八章第3节)

案例1是针对一章学习内容的整体目标设计,就一个课时来说,也要针对具体学习内容,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 在制定本课时的教学方案时,对于教学目标的定位应为:

(1)经历探索等式性质的过程;

(2)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3)能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等式的变形;

(4)通过等式基本性质的运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3.2 加强数学概念教学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决定数学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基础因素和贯穿始终的因素就是:概念要明确. 在概念教学中,不能按照“定义+例题”的教学模式进行,要设法复原从问题到结论和方法之间的精彩过程,即注重数学概念的过程教学.

一个数学概念的教学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研究表明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阶段:(1)概括;(2)表述;(3)识别;(4)运用. 可见,给数学概念下定义不是概念教学的全部,不能在定义本身下太多的功夫,应注意概念教学的全过程,不可有头无尾,也不能对四个阶段平均用力,应根据具体概念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的分配教学时间,以最优的方式完成概念教学. 对于一些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如《标准》指出的那样,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

案例3 “三角函数概念”(八年级下册第9章)的导学过程

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对于三角函数这个概念的教学,我们要向同学们展示三角函数的形成过程. 三角函数概念的产生过程,实质上就给出了下面的一个构造程序:图2

①建立坐标系;②计算∠α终边上一点P(x,y)到原点的距离r;③作yr,xr,yx,xy四个比;④分别给出四个比的名称;⑤给出三角函数的定义.

如sin30°的计算过程是:建立如图2所示的坐标系,在30°角的终边上任取一点P(x,y),显然,P点到O的距离r=2y,所以sin30°=yr=y2y=12. 3.3 重视实验操作

《标准》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有些数学知识可通过引导学生自己亲自操作、实验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演示及操作,从中领悟到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与创造能力,又能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谓“一举多得”.

案例4 估算意识的培养(七年级上册7.1节)

为了引出“估算”的概念,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估算的必要性,逐步培养他们的估算意识,我们借助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索. 用“实验与探究”栏目引导学生进行折纸活动:

取一张报纸,将它对折,再对折,你估计最多能将它折几次?并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与探究:

(1)你能将它对折8次吗?为什么?

(2)如果能将一张报纸连续对折30次,你估计它的厚度是多少?

紧接着,教科书列式子估计出将一张报纸连续对折30次后的厚度将是100千米,这个厚度将超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11倍之多,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3.4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

《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要“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时向学生渗透有关的数学数学方法.

案例5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的归纳过程(七年级下册第14章)

在《整式的乘法》这一章中,转化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就分别转化为指数的加、减法,多项式的乘法最终要转化为单项式的乘法等,在这里“转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转化的意义. 在归纳“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对引例的分析与教学. 引例为:图3

汽车从北京出发,以a千米/时的速度行驶,经过t时到达天津. 然后,汽车速度比原来增加b千米/时,行驶时间比北京到天津多用w时到达泰山(图3). 从天津到泰山的行程是多少千米?

由题意,得(a+b)(t+w)=a(t+w)+b(t+w)=at+aw+bt+bw.

要解决这个引例问题,我们列出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的算式:(a+b)(t+w). 在得到算式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多项式乘法运算来源于生活的实际问题. 为了计算上面的两个多项式相乘的问题,我们可以先把(t+w)看做一个字母A,这样就转化为前面学过的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问题了,然后利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就可以把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问题转化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问题. 从而推导出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由此可见,在归纳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整体的思想,两次使用了转化的思想.

3.5 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标准》特别强调要改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发展. 本领域内我们将学量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为落实这一要求,在引导学生探索运算法则和运算律时,教师应设计并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探索、交流、发现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入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运算法则和运算律. 经过小组和全班的交流,逐步形成较为规范的语言,使学生真正理解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确切含义,会根据具体问题,运用相应的法则和运算律去处理.

案例6 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七年级下册14.2节)

为了让学生理解规定a-n=1an(a≠0,n是正整数)的合理性,可让学生计算下列问题:23÷25和102÷106.

为了引起学生思维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分别按以下两种方式计算上面问题:

(1)根据分数的意义和约分法则计算

(得到23÷25=2325=122和102÷106=102106=1104)

(2)仿照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得到23÷25=2-2和102÷106=10-4)

在学生得到两种不同结果的前提下,启发学生回答:要使被除式的指数小于除式的指数时,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也能使用,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思考、猜想、议论、交流……,之后,得到的答案是:

2-2=122,10-4=1104.

教师导语:同学们猜想的很对,为了使被除式的指数小于除式的指数时,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也能使用,我们规定:a-n=1an(a≠0,n是正整数).

最后,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上述规定的意义,至此,一个新的概念就建立起来了,从这个概念的建立过程看,我们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师直接讲的做法,注重了学生的活动,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3.6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资源

《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在中,我们应努力使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等成为数学课程的资源,积极开发课件,将实物照片、素描、文字、表格、图形、字母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 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为一些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体学习的机会,以便于教师为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为偏远地区的学生提供教学指导和智力资源,更有效地吸引和帮助学生的数学学习. 多媒体技术能为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并能随时抽取播出;可以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

3.7 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第9篇: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一、看图写话存在的一些问题

小学语文看图写话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学生方面的问题,当然还有教师教学方面的问题。

1.学生看完图,不懂得写什么,也不会写

低年级学生没有掌握看图的技巧,在看图时没有目的,东看看,西看看,抓不住重点。例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的看图写话《小兔运南瓜》时,笔者先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写,然后教课文。一些学生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也有的学生只是照抄图画中的话。上课前,我检查发现,多数学生反映,图看完了,但不懂写什么,也不会写。

2.话语随意写,表达不清

一年级的写话训练以写好一句话为主,二年级以进行连句成段的句子训练为主。很多学生连一句话都难以写清楚,写出来的话不通顺。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柳树醒了》的插图,我给学生布置看图写话的周末作业。等下周上课检查学生的作业时,我发现大多数学生能看清楚图画里面的内容,可是让他们写,他们大多数是话语随便写,东写一句,西写一句,图意表达不清。

3.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柳树醒了》的插图为例,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对一幅内容丰富的图画,学生只写干巴巴的一两句话,这个要求太低了。这些教师在分析图画的内容时,没有从学生的年龄出发,对他们要求偏高,教学方法不当;在批改作业时批评多奖励少,指责多引导少。正是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打击了学生看图写话的信心。学生觉得看图写话难,没有兴趣,看到题目就害怕,进而影响到以后的写作。

二、看图写话教学有效性的探析

经过多年的看图写话教学的探索,笔者选取了一些教学案例,谈谈如何进行看图写话。

1.挖掘教材资源,活用教材中的插图

插图是教材文本内容的浓缩。课本插图较直观,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课本插图是其学习兴趣的来源。插图概括了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有助于学生对课文语言内容的感悟与理解。新课标下的低年级语文课本,几乎每篇课文都有插图,有的有多幅图。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看图比阅读更有意思。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课《春雨的色彩》中的插图(一):一群小鸟在说话;插图(二):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这两幅图与课文的内容相符,对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很好的材料。笔者引导学生从两幅图中发现不同,如一群小鸟(燕子、麻雀、黄莺)面对春景(田野、山峰、丘陵、小草、花朵)在争论什么,然后让他们同桌之间练习说话,接着请他们动笔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教师要挖掘教材资源,合理利用课文的插图,锻炼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

2.仔细观察图画,按照一定的顺序写话

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不强,他们观察图画是无目的的,无顺序的。为此,对学生的观察,教师要多努力,让他们掌握看图的方法与技巧。通过仔细看图,教师要让学生判断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正确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因为有了这种顺序思维,学生才不会随意地写。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课《找春天》中的插图(二),教师可以让学生看图抓住以下几点:地点(一个乡村的河边草地)、时间(一个春天的上午)、图画内容(近处有五个小朋友、一些柳条、绿色的草地、鲜艳的花朵、流淌的河流;远处是山峰、一些房子、小鸟、风筝)。根据这些事物,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看图,如从左到右、从大到小、从上到下、从人到物(从主要物体到次要物体)、从近到远的顺序。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看图,学生的写话才会有序,不会东写一句,西写一句。

3.抓住主要内容,进行合理想象

图画要反映主要内容,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图画中讲了什么内容。给学生分析图画时,教师要告诉学生图画中大的事物、近的事物要重点写,并且要进行合理的想象。例如,《找春天》的例子中,小朋友是重要的写作对象,学生可以适当发挥想象,比如他们玩得怎么样、他们的发现等。

4.多说多写、多背多记才是提高写话能力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