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精选(九篇)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第1篇: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

关键词:语文 教材 古代 山水诗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品德与审美教育。山水诗作为中国诗歌的传统题材,以描写山水风景为主,抒发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寄寓社会理想与人生感怀。山水诗还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闪烁着智慧的诗性神韵。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共有古诗近百首,其中山水诗有《咏华山》、《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望洞庭》、《黄鹤楼》、《望岳》共六首。本文主要分析这些山水诗,研究其思想内容与写作特点,并归纳在当下探讨这类诗歌的积极意义。

一.语文教材中古代山水诗的思想内容

《论语・雍也》有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古代山水诗往往借景抒情,诗句中凝聚着诗人真挚的情感。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这几首山水诗里,诗人们以其非凡的才气、优美的诗句描写出了山的雄伟、水的柔美,“山”和“水”的意象作为自身心境遭遇的投射,抒发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一)描绘山水,表达喜悦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出现的第一首古诗就是《咏华山》(一年级下册),这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吟诵出的诗。本诗从儿童的视角去描写,用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十分适合一年级的学生阅读。此诗显现了华山的高峻挺拔、高耸入云,是因景生情之作,语言质朴。

除了描写华山,还有的诗歌写出了泰山的雄伟壮阔,其中,杜甫的《望岳》(八年级上册)久负盛名。作者遥望泰山,认为大自然把所有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此,他的心胸被冉冉升起的云霞涤荡得干净透明,他尽情眺望,被这壮美的山景折服,一直望到暮色四合,鸟儿归林。尾句化用孟子文中的语句,富有哲理性。全诗以慷慨激昂的笔调描绘出泰山的壮美景象,抒发了内心的快乐喜悦之情。

“水”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不仅人们的生活无法离开,而且带给了诗人诸多灵感。在他们的笔下,“水”是柔美的化身,如《望洞庭》(四年级上册):“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洞庭湖水波微泛,湖面如未磨之镜,在秋日月夜之下,折射出粼粼的波光,倒映着碧翠的君山。刘禹锡笔触清丽秀雅,描写出了山的青翠、水的澄澈,将洞庭美景展现在世人眼前,而诗人也心旷神怡,获得了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二)热爱山河,充溢豪情

山有清秀、有险峻;水有柔美、有汹涌。诗人们咏物抒怀、借景抒情,面对着壮美的山川湖泊,胸中的豪情喷薄而出。例如《望岳》(八年级上册):“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诗人将泰山视为大自然的瑰宝,聚集着天地灵气,在同一时间内,山南山北判若昏晓。诗人通过描绘泰山高大奇崛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的巍峨耸立和其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三年级下册),从庐山香炉峰着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此诗题眼是一“望”字,通过“生紫烟”、“遥看”、“挂”这些字词,体现“望”之景、抒发“望”之情。紫色本是神秘、高贵的颜色,“生紫烟”这一描写给全诗笼罩上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将香炉峰渲染得美丽动人,也为下面写不寻常的瀑布埋下伏笔。绝美的香炉峰上“挂”着一道瀑布,一泻千里,像是银河落入了九天一样,恢宏壮观。虽是极其夸张的描写,但饱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充满了豪迈奔放之情。

(三)志存高远,人生感喟

《望庐山瀑布》(三年级下册)、《望洞庭》(四年级上册)、《望岳》(八年级上册)这三首山水诗均写于作者失意时期,希望以传达山水之美忘怀世俗痛苦,借山水之浩大抒发理想之高远。《望庐山瀑布》创作于李白隐居庐山之时,年近半百,长安的政治活动失败,看尽了朝廷的权贵谗毁,这首七绝是其寄情山水、高蹈出尘的心灵写照。李白有“诗仙”之美誉,诗风豪放飘逸,此诗体现了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风格和横空飘逸的才气,庐山的山峰高峻雄伟,瀑布的泉水湍急浩大,“山泉意象”更契合了他高洁傲岸的人格和不与流俗的志趣。

青年时期的杜甫科举不第,借探亲之机游历了泰山,写作了《望岳》(八年级上册)。此诗见出他志向的远大,并无科举落榜后消极颓废的情绪。诗人仰望泰山之高,表露自己志存高远、建功立业的心愿,“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显示了敢攀高峰、俯视一切的英雄气概以及卓尔不群的豪情壮志。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二年级上册)也是如此。刘禹锡一生的仕途并不顺畅,曾有过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屡遭打击却始终桀骜不驯。在《望洞庭》(四年级上册)中,作者将主观情感与君山湖水融为一体,在基于山水自然的享受中,表现出壮阔非凡的气度和高洁清绮的雅致。而“水”也有寄托愁思、慨叹时光飞逝之意,如同崔颢的“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愁思蕴含丰富,不仅是游子凄清心境的简单坦露,更是意识到了时间的永恒和人生的短促,传达出关于人生真谛的思考。

二.语文教材中古代山水诗的写作特点

在山水诗中,诗人们发现与欣赏自然美,运用多样的写作手法来刻画自然美,渲染气氛、烘托情境,描绘出山水的华美与灵秀。

(一)结构特征:先景后情与起承转合

教材里的这六首山水诗中,有一首五绝、三首七绝和一首七律,都是近体诗,押韵较为严格,音律谐美,富有节奏感。另有一首古体诗,押韵自由。诗歌有相近的结构模式:先写景,再抒情。如《望岳》(八年级上册),是五言古诗,因为压的是仄声韵。先写泰山的雄伟高大,诗人所见,最后是作者抒情,表明自己锐意进取的决心,是从客观到主观的描写顺序。除了这种结构,就是律诗的四联按照起承转合来写的结构了。如《黄鹤楼》(七年级下册),崔颢首联写黄鹤楼的来历命名,是开头起始;颔联写心绪感触,为思路承接;颈联集中写景,有画面感,思绪变化,为“转”;尾联即景生情,抒发思乡感怀,而“烟波江上”为登楼所见,又是点题,为“合。”

(二)写作手法:对比衬托与动静结合

《咏华山》(一年级下册)着重使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首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以青天高来映衬华山高,“更无”二字凸显华山之高峻独秀,没有一座山能与华山比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一句又是两个比衬,意思为抬头发现太阳离自己很近,低头见到白云朵朵浮游于脚下,在举头俯首间,动态效果跃然纸上,画面感很强。本诗运用衬托和动静结合的手法,将华山与青天、白云相比衬,构成了一幅青天在上、华山高耸入云的三级层次的鲜活画面。《望岳》(八年级上册)中的“齐鲁青未了”一句也同样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齐鲁地域的宽广来映衬泰山的高大,其苍翠葱黛连绵不绝,没有尽头,可见泰山的动人之处。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三年级下册)的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其中的“挂”字,与“生”字产生了对立统一的效果,是动静结合的写法,赋予动态流淌的瀑布以静态之美,远远望去就好似一幅画“挂”在了山峰的前面,并且也与题目“望”字遥相呼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直”字富于张力,表现出庐山的陡峭与高耸,能使读者直观地感受到那一泻千里、蔚为壮观的景象。

(三)修辞手法:运用多样,才气过人

李白的诗歌喜欢使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望庐山瀑布》(三年级下册)中的“三千尺”属于夸张,因为香炉峰高仅三百多米,这与他第一首五言诗《望庐山瀑布》中的“挂流三百丈”,有异曲同工之妙,夸张的手法能使瀑布的雄奇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中用“银河”来比喻瀑布,既写出了瀑布的壮丽,又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气势磅礴,可谓大胆新颖。“银河”在人们的思维方式中多是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或是宇宙自然现象有关,而李白却独创性地将瀑布喻为银河,想象奇特丰富。杜甫《望岳》(八年级上册)也有夸张,“决眦入归鸟”的“决眦”二字生动体现了诗人在眺望泰山时的陶醉沉迷,瞪大了眼睛张望,故感到眼角都要开裂了,显然是夸张的一个妙用,如此传神的描写使泰山的壮阔美景表露无遗。

除了这两位诗人,其他人也使用了修辞手法。《望洞庭》(四年级上册)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潭面无风镜未磨”,说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被磨拭的铜镜;“白银盘里一青螺”,又将平静的湖面比喻为洁白银盘,作者将湖中矗立的君山喻为在银盘中的一颗青螺,视线从洞庭湖水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美丽的洞庭山水就好似银盘里端着一颗青螺,如同一件精妙绝伦的“工艺品”,诗句十分清新脱俗。《望岳》(八年级上册)的开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使用了设问,此诗还有一处用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取《孟子》中的记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黄鹤楼》(七年级下册)有对偶和叠字手法,颈联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对仗工整,叠词的运用增强了音律的和谐感,文采过人。

三.研究古代山水诗的现代意义

我国山水诗源远流长,古代的骚客文人面对着宁静和谐、壮阔博大的自然山水时抒怀吟咏,将个体生命精神与自然大道融合一体,创作出了诸多具有深刻的思想意蕴与审美价值的诗歌,使自然山水拥有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一)爱国情怀,进取心态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在山水的怀抱中排遣世俗喧嚣,得到渴望已久的逍遥与快乐。即使仕运多舛,但面对青山绿水,便能感到胸怀开阔、精神俱佳。今天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仍能领略祖国的山川美景,感悟到诗人们热爱祖国的激情,激发了心中的爱国之情。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二年级上册)最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向来是被人们称赞传颂的佳句,豪情之中又蕴含哲理,表现出诗人在登高望远中不凡的胸襟抱负,启示人们要有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对我们今天也有启发意义。

(二)陶冶情操,塑造人格

山水诗深含闲逸、静默、淡泊的特点,如《望洞庭》诗中水光接天、山清水秀的美景,澄净空灵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刘禹锡宁静致远的操守与高尚德馨的人格。还有崔颢的《黄鹤楼》(七年级下册)

“白云悠悠”、“芳草萋萋”,诗句都充满着意象神韵,描绘出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中小学生学习山水诗有利于他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审美情趣,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对当下少数功利浮躁、看重物欲的人来说,这些诗也有静心医俗的作用。

(三)关注生态,崇尚自然

在众多诗人的山水诗中都可以读出其自身与自然融合为一的情感体验,作者们着力描绘自然山水“鲜活的”、“永恒的”生命力,在对自然的欣赏、热爱与赞美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识。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已成为了一种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重要方式,此时,我们更应该提倡“生态旅游”、“人文旅游”,山水诗因而具有了深刻的社会价值,品味山水诗歌,能够启发人们在与自然的亲近中,做到保护环境、重视生态,既要关注自然美,又要关注人文性,应当给后世留下宝贵而美丽的山水资源与人文景观。

综上所述,古代诗词积淀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现代教育者应重视这些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也许学生无法亲身去翻越每一座大山,涉过每一条河流,却可以通过教材和课外书中的古诗美文遍览名山胜水,开阔视野、开放胸襟。语文新课标中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习山水诗能够让学生充分领略古典诗词的独有魅力,像古人一样去热爱青山绿水,学习其不畏艰难、敢于攀登的坚毅品质,以此达到“以诗育情、以诗养趣、以诗立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本文所分析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山水诗,均出自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

[2]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3]孙兰,孙振.《唐代山水诗意象解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02).

[4]冯淑然.《从三首<望岳>看杜甫的思想发展历程》[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01).

第2篇: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中,除一年级出现的是儿歌外,二至六年语文每册中都编排有古诗歌四首,这些古诗歌一般都用抒情的方式来反映生活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古诗歌是我国悠久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来源于生活,产生于劳动,且有明显的抒情性和音乐性的艺术特征。强烈的情感、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是古诗歌在形式上的重要标志。古诗歌不仅苛求平仄,还注重四声的组合和变化,并用极为凝练的语言和精粹的诗行来表现作者的感受。下面就小学古诗歌的诵读方法谈几点见解。

一、用心体会古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

古诗歌是诗人情感的产物,而诗人的情感又凝聚在诗的艺术形象之中,因此,在诵读时,应从诗人流露的情感和表现的形象入手,去理解、揣摩和领悟诗人情感和形象的价值取向,抒情的脉络及表达效果。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它是一首思念亲人的千古绝唱,传诵至今的古诗歌。诵读时应在第一句中“独”字和两个“异”字上用心体会其表达效果,深入感受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

二、能动把握古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节奏和韵律是古诗歌音乐性的体现。诵读时,应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处理好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强弱高低的关系。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望天门山》。在这首古诗歌中,虽然无一个“望”字,但在反复诵读中去慢慢揣摩,细细体味,就不难发现每句诗中都隐含“望”字的神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明快的节奏,鲜明的韵律,更让人读来朗朗上口,耐人回味,诗人笔下的“山”“水”“帆”在读者的脑海中,也更显清新,明丽。

三、深入剖析古诗歌的语言和意境

诵读古诗歌,要联系诗的背景,结合注释、剖析古诗歌的语言,探索每一句的意境,细细揣摩这些语言是如何运用的,为什么要这样用而不那样用。如《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这一句,“两岸青山”本来是静止不动的,可是一个“出”字,却使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的美感。如果把“出”字换成“立”字,诗句就不会产生“动”的效果。这样,便能从中体会到诗人“炼句”的精妙之处,对“诗眼”的玩味也能深入进去,对诗人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及用语的新鲜和奇巧,也可做到心知肚明。

第3篇: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

关键词:古代羁旅诗 苏教版 中小学语文

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描写漂泊生活、抒发客居异乡的各种感慨的一类诗歌。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古代诗人创作了大量羁旅诗,在苏教版中小学教材中约有十首这类诗歌。①虽然它们的作者、生成背景与情感内涵等方面不可同日而语,但依然可以看出同属于羁旅诗的别样风情。本文从抒情内容、艺术特色、现实意义三个方面来简要分析这一问题。

一.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羁旅诗的具体内容

人生变幻无定,福祸莫测,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于是羁旅漂泊也成为了人生的一种常态,我们欣赏那种“慢慢走,欣赏啊”的从容心态。古代由于通信不便,游子在漂泊的路上无以为寄,便以沿途的山水风物为寄托抒发性灵。他们的步伐丈量过千山万水,心也跟着阅尽了人世沧桑。也因此,羁旅诗凝聚了诗人们较为真实的情感变化,彰显了他们鲜活的生命热情,体现了诗人们丰富的人生智慧。细细品味这十首羁旅诗,我们发现它们的抒情内容有以下几种:

1.客居他乡,漂泊天涯的艰难

离家在外往往多有不便,张继的《枫桥夜泊》(三年级上册),就充分反映了羁旅漂泊的艰难与苦涩。“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夜深了,气温骤降带来属于夜的清寒,空荡的客船上诗人辗转反侧,裹紧身上的单衣,望着江上零星的渔火,耳际是不远处寒山寺里传来的邈远的钟声……这使得张继的苦楚,更添一笔孤寒。再如杜甫的《登高》(高中必修三)“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更是直接道尽羁旅之苦,使人消瘦潦倒。因此,羁旅之苦,苦在风餐露宿,苦在寂寞空虚,苦在无处安定,不知归处何在。

2.渴望山河无缺,向往安定生活

人类归根到底是一种群居性动物,而漂泊在外的游子恰如离群的孤雁,始终存着重回集体的渴望。因此,饱受羁旅之苦的游子们对于安定生活的向往也就自然而然了。但同时,他们更希望自己对理想与抱负的不懈追求终有一天能实现,哪怕衣带渐宽也终不后悔,甘愿“为伊消得人憔悴”。无论是夏完淳还是文天祥,对于收拾旧山河,为国家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始终不变。诗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对理想信念执着追求的箴言。

3.思念亲友,眷恋故乡的温情

人在旅途,前路漫漫,不知方向地漂泊,给人一种虚空、寂寥之感。当风餐露宿、孤舟独眠时,更容易想起家中的粗茶淡饭,亲友的笑语和关爱;当仕途受挫、行走艰难时,更加希望有亲友在身后给予坚强的支持。诗句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七年级上册):“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杜甫《登岳阳楼》(七年级下册)“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夏完淳《别云间》(八年级上册):“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李白曾道:“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可见故乡、亲友,总是令游子们魂牵梦萦。

4.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

羁旅诗中此类悲愤之作有不少。例如文天祥《过零丁洋》(八年级上册):“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面对的就是家国覆灭、无力回天的苍凉以及对统治者用人不当的埋怨愤恨;杜甫的《登高》抒发的则是客居它乡、漂泊无依、无奈命运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杜牧的《泊秦淮》(八年级上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发出的是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统治者不思进取、醉生梦死的不满。然而,最令诗人们悲痛的莫过于英雄末路,美人迟暮。抗清英雄夏完淳在《别云间》中这句“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的血泪质问,使少年人的沉痛悲叹更加震撼人心。可见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一直是历代诗人心头滚烫的一碗热血,掺杂了他们内心最深刻的执念与最动人的吟唱。

二.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羁旅诗的艺术特色

纵观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羁旅诗的一大特色,便是羁旅途中诗人所见所闻的任何一种景物,都有可能触发他的羁旅之思。诗人们十分善于将眼中景与心中情结合起来。正因如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更容易地窥见并体味游子们的心绪。这十首羁旅诗常用的表现手法有以下几种:

1.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在羁旅诗中,有以下几种表现手法:

A.抒情为主,虚实结合

在古代羁旅诗中,哪怕是一枝一叶也总关情,诗人在诗歌中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为主,善于将眼中景与心中情有机结合,虚虚实实,加以联想想象,字字珠玑,催人断肠。例如夏完淳《别云间》“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一句,写自己甘愿为国捐躯,至死不悔,哪怕自己死后也想要看到祖国山河的收复, 希望回归美丽的家乡,拳拳家国之情跃然于纸。让人不禁想起了陆游《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同样是收复失地、保卫家园的爱国名句,至今读来荡气回肠,深入人心。

B.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这是古诗间接抒情中惯用的手法,往往为主观意志情感服务,即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有我之境”。②例如柳永《雨霖铃》(高中必修四)“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句,借寒蝉凄凄哀哀的鸣叫、渲染离别时惨淡凄凉的氛围;又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借凄凉的猿啼、秋天肆虐的大风营造属于秋天的萧条肃杀,抒发心中的凄怆悲凉。还有一种独特的手法便是以乐写哀。典型的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最初以为是写旅途中壮丽开阔的风景,尤其是海日冲破残夜的阻力喷薄而出,春天最终摆脱旧年的束缚将希望带给人间这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图景,其实,只不过是想衬托自己苦苦思归的郁闷心情罢了。

C.白描、对比与反衬手法

白描的运用见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诗句。诗人对景物不加雕琢的描写,更添一番旅行途中朴素自然的真实感。对比手法则见于杜甫的《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就极力渲染了洞庭湖的雄壮开阔,从而反衬出个人的渺小,微不足道。人类的生命像是蜉蝣一般短暂,与天地永恒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诗人因而发出对生命与功名的慨叹。诗歌情感张弛有度,含蓄与直白相结合,更容易让我们体味诗人作诗时的情绪变化。

D.意象丰富独特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某些景物在羁旅诗中经常出现,是引导中小学生学习古代羁旅诗的重要参照。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八年级上册),运用枯藤、老树、古道、瘦马、夕阳这一系列意象的渲染叠加,营造出一幅羁旅客断肠天涯的凄凉图景,抒发深切的思乡之情,此情此景让人顿生共鸣,令人感伤。除此之外,还有月、水、鸿雁、落木、孤舟等,也是古代羁旅诗中常见的意象。

2.修辞手法

A.对偶与夸张

关于对偶,杜甫《登高》的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尤为精妙。句中“风”对“渚”,“天”对“沙”,“猿啸”对“鸟飞”,名词、动词、形容词对仗工整又贴切自然,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传神,达到了很高的审美境界。③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因此,沈德潜先生在《唐诗别裁》中就有“八句皆对,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的赞语。说起夸张的手法,当推杜甫的《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用夸张的手法写洞庭湖将吴楚分隔在东南两城,日月星辰、天地昼夜都浮于其上,极力渲染洞庭湖的浩大开阔,气势磅礴。

B.设问与叠字

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就是典型的设问句。鸿雁尚且可以归去,可怜自己何时能与家人团聚?这是在问自己,也是在问命运的安排,颇有无奈心酸之感。如此便将诗人乘舟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朱东润先生评价李清照的《声声慢》(高中必修四)“创造性地用上大量确切而生动的叠字,以加强感情的渲染,毫无斧凿之痕。”④这十四个字精炼概括,细腻地展示了经历过国破家亡夫死,长期的流亡生活后词人曲折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展现了复杂哀怨的内心世界。

3.语言与诗歌形式

A.语言:简洁自然,流畅婉转

这类诗歌的语言特征总体来说多简洁自然,流畅婉转。李白有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可用来说明羁旅诗不假雕饰、率真朴素的风格。这十首羁旅诗的共性是多用口语,注意炼字,读来平白如话却又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前文所提到的诗作大多如此。这些诗句经过诗人们的千锤百炼,已经了达到质朴流畅、圆润婉转、意韵无穷的境界,足见匠心独到却丝毫没有斧凿之感的作诗功力,彰显了诗歌的自然之美。

B.形式:古体近体,平仄和谐

提起古代羁旅诗的诗歌形式,则古体近体皆有,平仄和谐。苏教版选取的这十首诗在形式上有古诗近体,也有七绝、五律、七律。诗歌注重音乐性,十分讲究平仄,押韵严格。例如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就属于仄起首句不入韵的格律。诗歌对仗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无论是平仄还是粘对,都循规蹈矩,严谨考究。吴小如先生在《唐宋词鉴赏辞典》中评价李清照的《声声慢》 “原来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婉为凄厉。”再如《雨铃霖》,龙榆生先生这样评价道:“一百三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例用入声部韵。前片第二、五句是上一、下三,第八句是上一下四句式,第一字宜用去声。”⑤

三.研究中小学教材中古代羁旅诗的现代意义

1.现实意义

余光中的一首《乡愁》表现了诗人思想最执著的主导情感――家国意识。可见无论古今,乡愁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当今社会通讯虽然越来越便利,人情却不如以前那般浓厚,不少青年将眼光一味地投向海外,却忘记了什么叫做春晖寸草,什么是莼羹鲈脍。羁旅诗中强烈的爱国思想意识和人伦情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记得住乡愁”。

2.教育意义

A.培养知识能力

苏教版所选取的这几首羁旅诗,有助于学生学会用简洁自然的语言来表达情感,做到干净利落,言简意赅。这就锻炼学生注意诗歌的炼字、炼句,物象描写中的动与静,声与寂,情与理等方面的相互映衬、烘托,修辞色彩等的能力,为学生学习诗歌,赏析诗歌打下良好的基础。

B.培养情感能力

客居他乡、漂泊天涯的艰难;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思念亲友、眷恋故乡的温情;渴望安定、追求理想的执着……当今处于温室的中小学生对羁旅诗中这些复杂的情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通过系统的归纳式分析,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理解。并且有些羁旅诗中哪怕是羁旅天涯也始终不变的爱国之心,在大力宣传爱国教育的今天,彰显出它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C.学习表现技巧

表现技巧一直是学习古诗中的重难点,古代羁旅诗因为有羁旅途中,情即所见的写作特点,而别具特色。因此,掌握了这些表达技巧,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学会自主学习,这对于分析类似诗歌如送别诗、贬谪诗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这些古代羁旅诗,如珍珠般散发着动人的光泽,闪烁着别样的诗歌风情。这些诗歌所蕴含的可贵的家国之思以及人伦情怀在当今社会仍然值得我们去深思,挖掘其中的闪光之处。

参考文献

①文中所选的所有羁旅诗均来自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它们分别是三年级上册的《枫桥夜泊》,七年级上册的《次北固山下》,七年级下册的《登岳阳楼》,八年级上册的《泊秦淮》、《过零丁洋》、《别云间》,八年级下册的《天净沙》以及高中必修三的《登高》,必修四的《雨霖铃》、《声声慢》。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先生认为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原文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③傅德岷、卢晋:《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④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4页。

第4篇: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下册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和押韵的浅显古诗,其中进入课文中的有19首,识字课中有5首,拼音部分有11首,“语文园地”(含拼音复习)中有13首,合计48首,占上、下册语言材料的52%[上、下册共编排各类文93篇(段、首)]。

第二部分:教材特点

1.选文典范,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儿童生活实际 诗歌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典范,文质兼美,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文素养。如《我多想去看看》,讲述了住在山里的儿童对天安门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四季》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小小的船》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看电视》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两只鸟蛋》讲述了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诗歌教材从儿童实际生活出发,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诗歌题材、体裁丰富多样 诗歌的题材丰富,有反映城市生活的,有反映农村生活的,有反映学校生活的,有反映家庭生活的。从体裁上看,有古诗,如《静夜思》《春晓》《村居》,有儿童诗,如《四季》《比尾巴》《雪地里的小画家》,有儿歌《轻轻跳》《操场上》。诗歌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丰富儿童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第三部分:编者意图

1.在拼音教材中安排儿歌,不但可以复现音节,巩固拼音,而且可以增加趣味性,加强语言训练 上册拼音教材的儿歌里红色的音节,都是本课新学的声母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这样更便于巩固拼音。选择儿歌时,更注意语言的优美和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如上册拼音部分第3课的儿歌是《轻轻地》内容是:“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其中出现了本课新学的音节“de、tù、le、nǐ”,学生读了这首儿歌,巩固了汉语拼音,认识了汉字,还发展了语言,懂得不随便踩绿地,增强环保意识,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2.在识字教材中安排儿歌韵语,帮助识字 如安排了意境优美的古诗《一去二三里》,学习最简单的十个汉字,安排了《比一比》,通过比较事物的大小和多少,认识汉字,同时认识一些量词,安排了反映学校生活的《操场上》,通过认识各种运动项目学习汉字,安排了反映农村生活的《菜园里》,把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和学习汉字结合起来,效率更高。

3.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丰富语言、积累语言的诗歌内容 有古诗《咏鹅》《画鸡》《锄禾》,有儿歌《东南西北》《天上的小白羊》。这些内容,只要求读读背背。在教学中,不要人为地拔高要求,不要进行繁琐的讲解,要求背诵的古诗或儿歌,只要学生能够读流利、背正确就可以。

第四部分:诗歌教学一般策略

一年级上、下册安排这么多的诗歌,我们应该领会编者的意图,利用诗歌的特点,发挥诗歌的功能,为识字和阅读服务。

1.利用诗歌有韵有节的特点,捕捉住诗歌的节点和韵脚,或读或唱,让儿童初步感受阅读的乐趣 例如,《影子》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常常跟着我,

就像一条小黑狗。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影子常常陪着我,

它是我的小朋友。

这首诗歌的韵脚落在二、四句末的“后、狗、右、友”上,押的“ou”韵。我们教学时,可以通过示范,将这个音读得稍重,重音落在“ou”韵上,形成有规律呈现的重音,从而产生韵律感。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每个短语的前后两句字数相等,“影子在×”“影子常常×××”的循环呈现,进一步强化了儿歌的节奏感

2.利用整体识记的优势,帮助儿童识字和巩固 由于诗歌有韵有节,学生读来朗朗上口,很容易整体记忆这些短小浅显的诗歌。我们关注诗歌的实际识读情况也常常会发现,儿童能背整首诗歌却不一定能全部认识诗歌中的汉字。这是因为诗歌有韵有节,这种押韵的有节奏的声音信息先行进入儿童的记忆库,儿童一听即背,或一读即背,故出现能背全部诗歌却不能认全部汉字的情况。根据儿童对儿歌整体识记的优势,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整体背诵儿歌的基础上,再落实细化到个别字的识记中。比如,上册课文部分第4课《哪座房子最漂亮》的前几句是:一座房,两座房,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我们可让儿童先听先读儿歌,让富有音乐美感的声音信息先行进入儿童大脑记忆库,待学生整体能背这些句子后再呈现要求识记的生字。假如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不会认“窗”,他们可以通过读、背这几句儿歌,依据位置推测出第三句的末字“窗”应读“chuāng”来。同样的道理,如果学生学了儿歌,过了一段时间遗忘了其中某个生字,他同样可以采取读背这几句儿歌来回忆生字的位置,从而回忆起读音来。比如,如果学生遗忘了“座”字,他便可以读背儿歌,依据读音顺序回忆这个字在儿歌中读音。可见,通过整体识记儿歌,能帮助学生识字和巩固。

第5篇: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

关键词:中职语文;古代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012-01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材(本文统一简称为中职语文)收录了部分古文篇目,古代诗词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我调进昌都市职业技术学校工作至今,一直承担繁重的汉语文教学任务,所教班级使用的教材大都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下面,我结合自己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就教材中所收录的古代诗词篇目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中职生学习古代诗词的意义

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精粹,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学习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另外,学习一些经典的古代诗词作品,同时也能提高青年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文化底蕴,在潜移默化中具备高雅的文化气质,并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可见,中职生学点古代经典诗词的意义是非凡的。

中国古代诗词一般篇幅不长,但语言凝练,富含哲理,意蕴深刻,读来具有铿锵有利,节凑和谐的音乐美,是非常宝贵的精神食粮。如果中职生能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而且能在口语交际中大量借鉴引用,出口成章,给人留下良好的深刻印象。大家可能对两位前国务院总理朱F基和的讲话风格印象深刻,记忆犹新。这两位总理的答记者问,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引用大量的古代成语、典故,甚或诗词原句,讲话凝练精短,而概括准确生动。前总书记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采用就是古代诗词的模式。现任总书记同志,对古代诗词和历史典故更是情有独钟,特别青睐,在多次讲话中,都大量借鉴使用,显示出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学习一定的古代诗词。

二、古代诗词在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地位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所使用的语文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的新教材,这套教材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编写,由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全套教材总共五册,其中,基础模块两册,职业模块两册、拓展模块一册。在每本教材中,都有一定的古文教学篇目,这些古诗词篇目都是古代诗歌中的经典名篇,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下面,我以教材基础模块两册为例来加以分析。

在基础模块上册教材里就选录了《诗经》中《静女》和《采薇》两首。我们知道《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而《静女》和《采薇》又是《诗经》中的名篇。基础模块下册中,教材选录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白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李白和白居易都是唐代著名诗人,而《将进酒》和《琵琶行》由又各为其诗歌中的名篇,是唐诗中的极品。而教材选录的另两首宋词,一首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另一首为柳永的《雨霖铃》,这二首词地位都很重要。古代诗歌创作的高峰在唐代,而词的成就则以宋为最大,在宋词中,又分豪放和婉约两派。苏轼是豪放派词人中的代表,其经典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为宋代词作的精品,广为传唱。柳永的《雨霖铃》,则为婉约派词作的代表作。就此可以看出,中职语文教材所收录的这些古代诗词,都是古代文学中的代表性作品,具有高超的艺术和思想价值,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是重点教学内容,地位非常重要。

三、古代诗词常用教学方法范例探析

关于古代诗词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特别是在近几年推行的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们都热衷于探讨自主性学习、小组讨论等新教法,这些方法在古代诗词教学中都可以使用。我在此不就什么新教法进行分析,只就一种在诗词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老教法――诵读法谈谈自己的见解。

诵读法,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教学方法,在古代社会没有照相机、幻灯机、多媒体和音响设备,也没有电影、电视和互联网,只有纸、笔、墨、课桌、凳子和黑板等简陋的教学工具,不同时代的从教者却依然培养出了很多不乏优秀的人才。在以前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读书声朗朗的现象,可见诵读法是得到广泛运用的。在各种现代电教手段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今天,诵读法依然有着它的存在价值,尤其在古代诗词的教学中,它尽管简单却仍然非常有效。下面,我以李白的《将进酒》为例, 讲讲诵读法在古代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án)复来……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xuè)。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zhuó)。……

《将进酒》尽管没采用唐代盛行的律诗或绝句形式,但整诗篇幅也不长,且对仗工整,每两句之间大都采用押韵或对偶,讲求节奏,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美。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诵读法教学,在给学生强调完诗歌的朗读节奏后,就让学生自己去反复诵读,增强语感。这对加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是非常有效的,学生从熟练朗读到最后能背诵整首诗的过程,这也是对“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生动诠释。

参考文献:

第6篇: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材 文学作品 古代诗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是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极为辉煌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和历史有关的文学作品种类很多,有诗歌、词赋、戏曲、小说等,内容丰富精彩、充盈着精华与瑰宝。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历史(下)从隋唐时期讲述到满清的崛起,共计一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国封建社会由高峰到衰落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璨灿夺目,特别是唐诗和宋词,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很多文学作品结合时代特征,并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相联系,写尽了封建王朝的兴盛和衰亡,也写尽了人生的意趣和苦难。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历史(下)中选引了相当数量的诗文。这些诗文对课文的讲述有较好的铺陈和总结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结合教材,对这类诗文进行合理的引用和讲解,那么对提高教学质量、深刻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将会起到良好的作用。这类诗文概括起来,其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反映王朝更替,百姓痛苦生活

反映王朝更替,百姓痛苦生活的诗文。如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中引用了元人张养浩散曲《山坡羊》中的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道破了封建王朝换代的实质。其中“兴”、“亡”并举,包容古今;“百姓苦”叠用,突出了劳动人民的深重苦难。一唱三叹、字字千钧、融汇了千百年来巨大的历史内涵。

二、统治者骄奢淫欲,醉生梦死的生活

反映封建统治者骄奢淫欲,醉生梦死生活的诗文。这类诗文首推唐人杜牧的《过华清宫》。在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中引用了这首诗最脍炙人口的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描写了唐玄宗因杨贵妃爱吃鲜荔枝,不惜劳命伤财,令人日夜兼程、千里传送,简简单单几个动作,含蓄而有力地揭示了开创了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唐玄宗荒淫误国的历史。这首诗学生在语文课本上曾经学过,通过对它的讲述,既表现了历史,又对文学知识进行了有益的补充,使二者相得益彰。

三、有志之士怀才不遇,壮志难申悲壮情怀

反映封建社会有志之士怀才不遇、壮志难申的悲壮情怀的诗文。

如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中引用了唐朝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伧然而泣下”。诗人登台远眺、独立沧茫、仰天长啸、慷慨悲歌。抒发了理想破灭的悲哀和负剑空叹的郁闷,有力地突出了诗人生不逢时的孤单寂寞,也曲折地表达了封建社会压制人才的事实。

四、封建社会黑暗统治,劳动人民不堪压迫

反映封建社会黑暗统治,劳动人民不堪压迫的社会现实的诗文。如白居易为官时因上书言志,为当政者所恶,被贬到江州、杭州、苏州等地。长年流浪在野,使他对明间疾苦深刻的了解。因此他的诗伤民病痛、针砭时弊、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在教材中引用了白居易的《新乐府·红线毯》,“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体夺人衣做地衣”。这首诗通过揭露地方官逼迫人民织造地毯进贡皇帝的史实,利用鲜明的对比,再现了中唐时期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白诗类似的作品还有表现力更强的《卖炭翁》。

五、描写山河破碎,渴慕统一安定

描写山河破碎,渴慕统一安定的诗文。如南宋诗人陆游临终时口吟《示儿》一诗(见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下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祭无忘告乃翁”。宋金对抗之年,南宋统治者苟安江南,不图北进,对主战派排挤打击。这首诗倾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诗人对生前未能看到恢复中原表示了无穷的悲哀,同时对统一祖国大业表现了坚定的决心,短短四句,写尽了诗人执着的爱国之情。

六、抒发赤胆忠心、精忠报国的诗文

抒发赤胆忠心、精忠报国的诗文。这类作品在课文中引用得比较多。如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下册中引用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表现了作者不计个人荣辱,而忧国忧民的高尚怀抱,为千古所敬仰。

又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下册中引载的文天祥的诗句。时值宋末,元军大兵压境,大夏将倾,诗人不顾个人安危而独撑危局,与国家、民族命运相浮沉。这句诗表达了他的殉国之志,抱国之情,爱国之心。体现了他视死如归的大义大勇的胸襟。

除了以上列举的这六类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富有深意的诗文,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元人马致远的《秋思》等。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一一赘述了。

总之,这些文学作品既能通过本身的思想内涵配合教材加深学生对历史课程的理解和兴趣,又能对语文课知识进行适当的补充。在教学中只要教师稍加发挥和运用,就能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和语文两门课程的紧密关系。从而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求日益提升的今天,学生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适应时展的步伐,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挖掘教材能量,适当拓宽教学内容,并针对学生特点,使他们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哪首诗?[OL].互联网-百度知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哪首诗?

第7篇: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小学语文;古代哲理诗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12册,笔者发现古诗词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占据一定的比重———58首古诗,其中哲理诗约占13首,这些人生哲理的探究,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1]这样的观点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因此对于哲理诗的学习,学生要发挥自主发现的魅力,使学习的成果最大化。在这里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哲理诗的教学思路。

一、古代哲理诗教学思路之一:反复诵读、加深体会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地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对所学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是读的学科”,不论时代如何变更,教学方法如何层出不穷,“读”仍然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方法。对于内涵丰富的哲理诗,熟练的朗读有利于对意义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反复诵读,以求烂熟于心。总体而言,可以从三方面做到熟读而诵。

(一)扫除字词障碍,贯通朗读语气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短小精辟的古诗时,首先需要在不熟悉的词汇上标注拼音,认识每一个词的读音。如在《春雪》(二年级下册)[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根据“四声”读音“hǎoyǔzhīshíjié,dāngchūnnǎifāshēng。suífēngqiánrùyè,rùnwùxìwúshēng。”根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的划分,学生可以先知道此诗“平声”有7个字,“上声”有5个字,“去声”有3个字,“入声”有5个字。如在《登鹳雀楼》(二年级上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四声”读音“báirìyīshānjìn,huánɡhérùhǎiliú。yùqióngqiānlǐmù,ɡènɡshànɡyīcénɡlóu”,学生可以在标音的基础上了解此诗“平声”有4个字,“上声”有7个字“,去声”有2个字“,入声”有7个字。这样熟悉字词做初步的信息加工后整体诵读,容易达到流畅自然。

(二)分清诗词层次,注意反复吟诵

诗歌的阅读中,不仅要有声调美,还要有节奏美。在诗歌的层次划分中,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以王安石的《梅花》(二年级下册)为例,便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以《春雪》(二年级下册)而言,便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节奏。郑燮的《竹石》(三年级上册)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熟知了诗歌的节奏韵律后,教师可以采取带头有感情朗读的方式传递诗歌的主观情感,使学生在个人默读以及全班齐读的时候,抑扬顿挫,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音律美,还可以体会诗歌意境美和形象美,能更好地“品诗明理”。

(三)掌握平仄知识,加强诵读效果

平仄的读法是基于“四声”的划分产生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诗歌中“平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均为仄。而平仄的构成能体现诗歌的格律美。以《登鹳雀楼》(二年级上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为例,它的平仄划分为“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根据“平”长“仄”短,句末的“平”读音适当拉长的原则,读出韵味,使哲理诗意蕴更深,体现了建构主义者倡导的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作用。

二、古代哲理诗教学思路之二:合作探究,稳步提升

建构主义者认为,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应注重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开展交流与讨论。杜威曾明确提出反对传统教育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与学生经验脱离的教学模式,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的发现。[3]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的过程。[4]这是建构主义传达出来的学习观。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探究法进行了归类:

(一)师生问答,交流探讨

问答法即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见解和认识,以获得新知识,巩固原有知识的方法。它可分为启发式问答和再现式问答。启发式问答常用于传授新知识,启发学生运用现有知识,联系思考,回答问题,教师补充答案。再现式问答常用于巩固旧知识。通过问答,使学生再现学过的知识,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这两种问答都是通过对于新旧知识间的某种联系,获得知识的过程。以《观书有感》(六年级下册)为例,诗的三四句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可以一步步提问:师:“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èi”,第四声,作什么意思?生:“(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师“:如果没有活水源源不断流进方塘,方塘会怎样?”生:“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师“: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初次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学生一步步靠近哲理,起到引导的作用(即启发式的问答),为之后哲理的阐述和巩固(再现式回答)埋下伏笔。

(二)小组交流,深化感悟

小组讨论法是将一组人选集中在一起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优点在于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氛围。联系上面的《观书有感》,老师可以提出疑问供学生讨论:“朱熹说:‘读书须有疑,方有长进。’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经过探讨,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做相应的提示:“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使池塘清澈。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人__________。”在不断的探讨中,学生得出“更加聪明”的结论。最后老师可以总结一下观点:作者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把美丽的方塘风光和读书感想融合在一起:“当今世界,不断发展变化,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滞不前,不继续学习,也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这正是朱熹的高明之处。在大家不断讨论中,意义建构更加深入,学生的认知记忆也会更加深刻,有利于哲理的掌握。

(三)同桌讨论,资源共享

同桌讨论法顾名思义就是和同桌进行问题的探讨,一般是针对一些小问题。同桌之间的沟通有利于自我回答的完善,这样的讨论方式高效,便捷,更有利于课堂讨论的组织和管理。以《梅花》(二年级下册)而言,让同桌两人讨论,从“墙角”、“凌寒”、“独自”中体会梅花的特点。“墙角”二字点明地点,“数枝梅”写出它的“形”;“凌寒”二字交代梅花开放的时间;“独自”二字指明其他的花木都没有开放,突出了春梅不怕寒冷,于冰雪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写的是梅花的“神”,从而告诉我们要像梅花一样,拥有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合作探究的出现,在相互协作,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对于哲理诗进行完整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哲理诗的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意蕴。

三、古代哲理诗教学思路之三:情境教学,体验感悟

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师应当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和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学的知识意义。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得到一定发展的教学方法[5]。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于情境的联想、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力的源泉。”[6]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领略我国灿烂悠久文化神韵。这一层也是哲理诗学习的较高目的所在,前两层都在为其做铺垫。

(一)直观手段的描述

直观手段的描述情境包括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以及表演体会情境。这些直观情境的出现有利于学生理解哲理诗的内涵,从而挖掘它的哲理。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的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只有最直观的接触和感受才会使抽象的诗词变成形象的感知,使学生对于哲理的阐述更能了然于心。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通过实物的演示、图画再现(PPT、投影幻灯)、音乐渲染等方式增强学生对于哲理诗的理解。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以郑燮的《竹石》(三年级上册)而言,它是一首题画诗,教师可以先把诗人的《竹石图》放映出来并配上古琴乐,让学生先感知图画,描述一下画中的竹子给人的感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意。教师也可以将现实的竹子融入课堂,先让学生感受一下竹子的顽强,从而知道人的品格就应该像竹子的意志一样,坚强不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借助生活展现、表演体会等方法,理解诗歌的内涵。以《锄禾》(一年级下册)而言,农作的艰辛,粮食的宝贵都是需要学生们深刻体会的。如果单纯从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可以使学生扮演角色,让他们在讲台上表演自己想象中的农民劳作的场景,给他们播放一些视频教案,看看现实中的农民伯伯是怎样劳作的,这样,他们更能体会哲理内涵。当然,感悟若是能在实践中产生就更好了,无锡安镇小学的校本课程就是稻草节,学生们在长达一个月的自我劳动中不断认识、成长,最终了解到原来从地里的庄稼到能够食用的大米是经过了这么长久的过程,使学生有深刻的印象,珍惜粮食的观念也更加深刻。哲理价值来源于生活,充满了现实的价值。

(二)语言描述情境

教师的语言描述会提高学生的感知效应,情境会更加的鲜明。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着,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的建构,会使学生的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更好地激起感情,明理识趣。以《锄禾》(一年级下册)而言,教师可以在直观的感受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引导学生:“这位农民为什么站在田里?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假如此时你身处于插画中,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们一直生活在温室中,衣食无忧,能够体会农民伯伯劳作的辛苦吗?”“当你们看到这样的情境后有什么想法?”低年级学生大都比较喜欢写想象出来的内容,教师可适当地提示、引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在写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与古人对话的乐趣。一位小朋友有如下的感慨:“生活中,有许多人不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把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浪费了,假如这让农民伯伯看见了那该多伤心啊!我以后再也不会浪费食物了。”可见学生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理解了这首诗中的哲理。情境教学就是将直观的感知与语言的描述相结合,不断深层挖掘诗意以求达到理解哲理。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鉴赏哲理诗时,读者在原作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又可以赋予诗以新的哲理。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说“: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哲理诗便是这样,虽然内涵丰富,但是学生们要想深刻的理解其哲学内涵也是不现实的,应找到最好的立意。哲理诗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也适合成人品鉴。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2.

[3]李莉.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学园,2014(11).

[4]杜晓辉.浅谈探究式语文教学[J].神州(下旬刊),2012(3)

[5]米俊魁.情境教学法理论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3).

第8篇: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

关键词:徐渭;《春兴诗》册;书法风格;辨伪;考证

中图分类号:J209 文献标识码:A

对书家的风格确认,是书画鉴定与研究的基础,但是目前对徐渭书法风格的认识却还相当的模糊,这不能不说是徐渭书法鉴定与研究过程中的一大缺憾。如《书法丛刊》第二十六期,曾介绍一幅镇江博物馆藏“徐渭”四言联。书法水平低劣自不必说,其落款为“正德甲寅(1494年)”,此时徐渭尚未诞生,这是书画真伪鉴定中的大忌,而介绍此联的作者却用“古代书画家的这种笔误,亦不足为怪”的谬论来自圆其说,岂非笑话。如果能够对徐渭书法风格已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就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这一问题,不仅仅表现在一般书画爱好者身上,就连比较有影响的书画鉴定家们,似乎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徐渭书法的风格问题。如20世纪80年代《青天歌卷》在苏州出土以后引起的真伪之争,就是最好的例证。徐邦达先生与郑为先生的争论,最为明显的分歧首先就表现在对徐渭书法的风格认识上。要确定徐渭书法风格,势必要找出几件代表作作为判断风格的依据,因为《青天歌卷》的书法水平实在不算高明,而郑先生以为是徐渭的风格,其举例作品自然会有很多类似水平较差的作品。徐先生以为“庸俗”、“拙劣”,不是常见风格,当伪。我同意徐先生的看法,但徐先生所举之“精品”,在我看来也多是赝品(另文辨析)。在这样一种参照件不明朗的背景下的争论,当然不能形成共识。我们从后几年出版的《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还把《青天歌卷》作为精品之一收录来看,这次论争是没有结果的,对我们正确认识徐渭的书法风格,并没有带来多少有益的启示。并不是不允许有相左的意见的存在,但在署名徐渭的书画作品大量存世的情况下,在大家似乎都知道徐渭书法真实风格的情况下,出现这么大的分歧,就显得很不可思议了。但进次争论却给我们透露出一个信号,就是这种现象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尚待揭开谜团。

徐邦达先生是1983-1989年国家“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成员之一,与刘九庵、谢稚柳、启功、傅熹年诸位先生一同过目了很多中国古代书画作品,可以说徐邦达先生文章,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徐渭书画真伪鉴定研究的现状。刘九庵先生也是素以严谨著称的鉴定家之一,他编写的《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可以说又是对上述五人鉴定组过目的《中国古代书画图录》的精选与补充,他在年表的《前言》中说:“书画鉴定当以目鉴为准,辅以必要的考据。故本书所收传世书画作品,大多数作为本人目鉴为真迹者,择其有记年精要者和书画家早期及晚期罕见者栏入。”不限于《中国古代书画图录》,本书共收十五幅“徐渭”的书画作品,即便是创作时间非常接近的作品,它们的书法风格等也不尽相同。其中还有内容重复,风格各异或水平迥然有别者,根本不可能是出自一人手笔的。

徐渭书画的真伪,也有不少人研究,如杨臣彬先生研究说:“绍兴地区有专门伪造徐渭与陈洪绶字画的,但与徐渭、陈洪绶相距甚远。”徐建融先生研究说:“徐渭的名头既大……传世赝品远超过唐寅。”杨仁凯先生研究说:“张大千仿徐渭的作品也很多,有字也有画。……屡见各地有多件大千仿徐渭的《“半生落魄已成翁”七言诗》轴,……。

这些先生们所见的赝品数量很多,但被鉴定为赝品并公之于众的数量却并不很多,也可能是因为很多赝品极其恶劣,毫无研究价值所致。书画鉴定的方法很多,但我从他们的论著中,也未能得到有关徐渭书法风格的确切答案。所以,即便有很多赝品被发现,但对徐渭书法风格特点的认识,落实到具体作品时,仍然是雾里看花。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春兴诗》册存在的问题的辨析,为厘清徐渭书法的真实风格作出一些贡献,以期改变这种对徐渭书法风格特点的认识上的模糊现状。

绍兴市博物馆收藏有署名徐渭的《春兴诗》册(图1),就是刘九庵先生《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所收“有记年”“精要者”之一,它纵24.5厘米,横13.8厘米,八开册页,共16页,行草书。很多人认为,这是徐渭书法代表作之一,也有人认为是人的旧抄。其文字内容也见于《徐文长三集》卷七中,即《春兴》八首:

《春兴》紫洪S绝佳

1、好景蹉跎知几回,令春商略紫洪隈,固应带插挑深荀,兼好提尊饯落梅。

双蹇百钱苦难办,片菜孤舟荡莫催,见说山家兜子软,借穿峰顶晚霞堆。

2、乾坤瞬息雪边风,万事阴晴雨后虹,已分屠门斋后断,只难酒盏座前空。

半缗榆荚隶书客,数点梅花换米翁,小饮墙西邻竹暗,绵蛮对对语眷丛。

3、二月四日吾已降,摄提尚复指苍龙,当时小褓慈闱绣,连岁寒衣邻母缝。

一股虫尸忙万蚁,百须花粉乱千蜂,白怜伯玉知非晚,除却樽事事慵。

4、李白桃红照眼明,兰凤梨雪逼人清,一枝带蕊凭吾折,双蝶随风各自争。

粉翅扑衣犹可耐,墨钟穿帽此何黥,因思花草犹难掇,却悔从前受一经。

5、七旬过二是今年,垂老无孙守墓田,半亩稻秧空饿鹿,两株松树罢啼鹃松为盗砍。

悲来辛巳初生日,哭向清明细雨天,忽捻柳枝翻一笑,笑侬元是老婆禅。

6、昨冬不寐苦夜永。此月新弦喜昼长,柳色未黄寒食过,槐芽初绿冷淘香。

西池蝌蚌愁将动,北地秋千影不忘,描写姬姜三百句,白鱼佟饱小巾葙。

旧阅秋千,在临济赋诗数十首,几三百句。

7、胡烽信报收秦塞,夷警妖传自赣州,十万楼船指瓯越,结交邻国且琉球。

不臣赵尉终辞帝,自王田横怕拜侯,几岛弹丸觉顶物,敢惊沙上一浮鸥。

8、孟光久矣掩泉台,海口新阡此再开,色一天霞影入,寒潮万里雪山来。

迢迢支珑何方发,个个曾杨着处猜,急买松秧三百本,高阴元仗拂云材。

通过文集与墨迹内容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春兴诗》册的问题很多,具体分析如下:

1、署款时间有问题一“辛卯”年不可能书写“壬辰”年诗歌

《春兴诗》册的署款时间是“万历辛卯春(71岁)”,与诗歌中的“七旬过二是今年”相矛盾。是否为年龄推算方法有出人?徐渭自著《畸谱》所用纪年的方法,应该是徐渭自己计算年岁的方法,即出生年为一岁,过了年就是两岁,如“五十六q,……是年楸子。”“六十一q,是年樾了龋于周一甲子矣。”万历辛卯当然是七十一岁了。很多专家也都发现了这一问题,但都没有作出合理的解释。

此册是徐嵛解放后得于市间的,他在其著《徐文长》中说:

徐文长在旧历二月四日过七十二岁诞辰时,写《春兴》七首。

徐文长的《春兴》诗,据他手写册页共有七首。 另一首是次年之作,却在刻印时被鳊者混在一起了。

徐嵛的观点是《春兴》七首写于七十二岁诞辰时。他虽相信墨迹,但并没有解释七十二岁诞辰(壬辰年),为何书款是“辛卯”这种明显的错误。从七首诗歌的内容看,虽有描写“雷边风”等初春之景,但更多的是“李白桃红”、“兰凤梨雪”、“双蝶随风各自争”的酣春之景,其中“柳色未黄寒食过”,更明确地告诉我们是三月前后了。如果仅仅根据两次提及生日,就得出七首全是写于“诞辰时”的结论,根据是不充分的。或许不是一时所作。徐嵛还认为“胡烽”一首是“次年之作”。即七十三岁所写,也是值得商榷的。

梁一成著《徐渭的文学与艺术》附录,徐渭《年谱》把(春兴诗》册排在壬辰年:“二月四日七十二岁诞辰,作春兴诗七律”,不知是否受了徐嵛观点的影响。

徐朔方在其著《徐渭年谱》中写道:

今绍兴徐氏纪念馆藏墨迹,诸诗元自注文字,缺第七首,末署“万历辛卯春,天池道人漫书于梅花馆”。辛卯,道人七十一岁,与“七旬过二是今年”不合。第七首记时事,绝不可能作于辛卵。各诗作年不一,合而为一,故有此参差。

他还对“第七首”未收作品,作了写于壬辰年的解释:

“胡烽信报收秦塞,夷警妖传自赣州。十万楼船指瓯越,结交邻国且琉球。”首句指令年三月宁夏致仕副总兵呼拜杀巡抚都御史党馨据城反,九月平。宁夏原为秦塞。次句,十七年四月,“始兴妖僧李圆朗作乱犯南雄,有司讨沫之。”以上见《明史・神索本纪》。南雄与赣州接壤。李氏虽被杀,馀众或至本年犹未散。三句指本年五月,日本陷朝鲜王城,明朝出师援之。见同书。《明史》卷三二三《琉球传》云:“(万历)十九年,遣使来贡。而(琉球王)尚永随卒。礼官以日本方侵噬邻境,琉球不可元王,乞夸世子速请袭封,用资镇压,从之。”穷老犹以国事为念。

对于“第七首”未收作品,徐朔方与徐嵛观点不同,认为是七十二岁时作,并作出解释,但对于此册中的“辛卯,道人七十一岁,与‘七旬过二是今年’不合”的问题,徐朔方则并未解释清楚,即使“各诗作年不一”,也不可能在七十一岁时写出“七旬过二是今年”的诗句来。

李德仁著《徐渭》也把《春兴诗》册系于壬辰年二月四日。而对“胡烽”的看法同徐朔方,但对《春兴诗》册中的矛盾处未作分析。

骆玉明、贺圣遂合著《徐文长评传》,也认为《春兴》八首(没有提及《春兴诗》册)作于壬辰年“二月四日”诞辰时,我虽然不同意诗歌完全作于诞辰日的观点,但非常赞同他对《春兴诗》册未收的“胡烽”一首的分析:

“胡烽”指前一年冬蒙古军入侵榆林、延绥事。《明史・神宗本纪》栽,万历十九年十二月,“河套部敌犯榆林、延绥,总兵官杜桐败之。”并见《明史・杜桐传》。“夷警”指谣传日本将交结琉球国大举入侵事。《国榷》卷七五载万历十九年事,称:“七月癸未,浙江、福建报日本谤琉球入犯,许国以闻。”又。“十一月丙寅,朝鲜国王李V报,五月有僧云:日本平秀吉并六十馀州,琉球、南蛮皆服,期明年三月相犯。”可知万历十九、二十年之间关于日本谋划入侵中国的传说很多。诗中“瓯越”指浙闽广沿海,所以“妖传”自赣州而来。但这场战事井未发生,而是在下一年(万历二十一年)眷发生了日本侵入朝鲜的战争,看来谣传并非无据。惟事实有误。从这首诗我们看到徐渭的心中仍然洋溢着报国的热情。

这种解读,与徐朔方有所不同,照此推测,《春兴》八首的最后完成时间,就不会推迟到壬辰五月以后而更合乎情理了。

另,如果徐渭第一年春天写了七首,也不见得非要在第二年再补上第八首,如其文集中就收有《燕京歌》七首(《徐文长三集》卷十一)、《香烟》七首(《徐文长三集》卷七)等,有何不可呢?从书写顺序来看,墨迹与《春兴》八首各诗的排列顺序完全一致;从各首内容来看,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春兴》八首的第七首晚于其他七首,那么,《春兴》八首为何不把这一首排在最后,而偏偏又要排在第七首呢?这些问题虽然都有偶然性,但也不妨作为参考。

单国强在《徐渭精品画集》附录,《徐渭年表》中,把《春兴诗》册列在壬辰年,没有交代原因。

2000年第8期《东南文化》刘侃撰文《明徐渭(春兴诗)册辨析》,对是册提出质疑,但其结论是《春兴诗》册书法水平不及徐渭,是因为人模仿徐渭所至,而引起文字等错误的原因,是因为人对诗文不熟悉造成的失误,这一结论同样不能令人信服(在下文辨析)。

只有刘九庵在其编著的《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中,根据把徐渭《春兴诗》册的落款系年于万历辛卯春,可能没有细读诗歌内容所导致。

2、署款地点有问题――不应该署款已离开十年的“梅花馆”

对于“天池道人漫书于梅花馆”的地点问题,更让人感到蹊跷。《徐文长三集》卷六收有《乙亥元日雪、酌梅花馆三首》,其下自注云:有扁二,日柿叶堂,日葡萄深处,并梅花馆,各赋一首。由此可知乙亥为万历三年(1575)年徐滑居处是梅花馆。又考《徐文长三集》卷七收《雪中移居二首》,云:“十度移家四十年,今来移迫莫冬天。……只堪醉咏梅花下,其奈杖头无酒钱。”根据《畸谱》,可以找二十三岁至六十二岁,十度移家的轨迹:二十三岁,始一迁居俞家舍;二是,同一年又赘塔子桥妇翁家;三是,二十四岁,妇翁买东双桥姚百户屋;四是,二十八岁,离开潘家,迁寓一枝堂;五是,三十二岁,移居目连巷;六是,三十八岁冬,迁住塔子桥;七是,三十九岁,徙师子街;八是,四十三岁,移居酬字堂;九是,六十二岁,仍居目连巷金氏典舍;十是,六十二岁冬,枚决析居,舆枳徙范氏舍。

从四十六岁到六十二岁期间,经历了入狱近七年的生活,五十三岁才释归。从《乙亥元日雪、酌梅花馆三首》中的“待予新买屋,自重两三株”句看,酬字堂已经不复存在,梅花馆可能是暂居之所,所以没有列入“十度移家”之中。《畸谱》记有,万历七年,友人李子遂自福建来探视,画竹赠之。秋,改葬先人及两妻移墓于城南术栅山。而《徐文长逸稿》卷二十一《与李子遂》信中,也有“又稍治先人之茔”之语,与《畸谱》所言时间相合。其信中还说“近有友人假与一园,稍近水竹,某将就栖其间”,如果此说得到落实,那么,徐渭应该在万历七年时,就已经离开了梅花馆。

从《畸谱》可知,因为“高雪压瓦轰折椽”,从典舍徙范氏舍后,再也没有回去,也没有买得新居,甚至连程借房屋的钱也没有,而是一直寄居在他人之家。六十六岁冬,枳徙我自 范寓王;六十八岁仲春,居后衙池一段时间,盂夏,又回到王家;直到七十三岁还居王。

也有人认为典舍也有可能是梅花馆,即便如此从六十二岁离开典舍,到辛卯,也已经离开近十年了,所以《春兴诗》册决不可能书于梅花馆。

3、“乱”、“断”等文辞讹误问题――出现与原诗歌表意相反的错误

与徐渭的文集比较,就会发现,是册所犯的文辞讹误也是不容忽视的,如其第三首中:

“当时小褓慈闱绣”的“慈闱”写作“慈帏”,指代父母,是可以的。但“一股虫尸忙万蚁,百须花粉乱千蜂”的“乱”,写作“断”,则意思完全相反,且文意不通。“万蚁”因“虫尸”而“忙”,“千蜂”因“百花”而“乱”,极其工稳,用“断”字则是明显的错误。

第六首中“柳色未黄寒食过,槐芽初绿冷淘香”句中,“淘”写作“陶”也有问题,“冷淘”指过水面及凉面一类食品。杜甫《槐叶冷淘》写过:“青青高槐~,采掇付中厨,新@斫市,汁滓宛相俱。”(《分集T]杜工部》),陆游《春日杂题》诗之四有:“佳哉冷淘时,槐芽杂豚肩。”(《剑南诗稿》)“冷陶”一说却不见(或许是书写不规范造成的)。同一首中还有“描写姬姜三百句”中的“句”,写成“本”,文集中本首诗下有徐渭自注云:“旧阅秋千,在临济赋诗数十首,几三百句。”“句”和“本”是不会搞错的,显然是和最后一首“急买松秧三百本”相混。徐渭怎么能把它错写而不加纠正呢?这首诗歌中的“描”字也写错,多了一横,这种笔误也是不应该的。

4、不应是“旧抄”――“奉览”之作也不容疏忽出错

徐渭在《与钟天毓》中说:

正苦焦渴,蒙惠石埭甚感慰!《春兴》都漫作,奉览。徒取哂耳。俟当中善抄者来抄寄耳。腕病不胜书也。……写答了,忽寻封套,得《眷兴》旧抄奉上。

从“腕病不胜书”与“近日来作春蛇秋蚓,腕几脱”可知,此时徐渭书写不便。在善抄者还没有来时,发现了《春兴》旧抄,可见此处所言的“旧抄”,不一定是他抄,也可能是自抄的。他在《与萧先生》书中说:

渭素喜书小楷,颇学钟王,凡赠人必亲染墨。……令试书奉别等五六字,便手战不能,……因命人代书,其后草者则渭强笔,殊不似往日甚。

其赠人之作,一般是“亲染墨”,且特地交待是“颇学钟王”风格的小楷,又因为生病,迫不得已才“命人代书”,即便如此,还要“强笔”签名,所以我认为这本《春兴诗》册作为赠人的作品,与上述习惯并不相符。还有,徐渭《与钟天毓》中所说的,故友和门生们的爱好,是《春兴》“诗”,而不是“书法”。所以,即使有“善抄者”,也未必就要模仿徐渭的书法风格。既然注重诗歌内容,如此醒目的文辞错讹,并未得到纠正,难道徐渭会置若罔闻而贸然送出,让人“奉览”吗?如果是善抄者书,还要写上“天池道人漫书”,并且自作主张署上现已不住的“梅花馆”吗?所以我认为,此件作品同《与钟天毓》中所说的“旧抄”无关。

5、书法水平有问题――与“精奇伟杰”的评价实难相副

判断书法作品真赝,最直接的判断标准,是看其书法风格。黄宗羲《思旧录》载:“史盘,字叔考。徐文长之门人,其书画刻划文长,即文长亦不能辨其非己作也。”如果今天流传的徐渭作品中,混有“文长亦不能辨其非己作也”的作品,从风格与水平的角度看,我们是无法分辨其真伪的。换句话说。其水平也一定是很好的。但《春兴诗》册却不然。一百多年前,汤贻汾(1778-1853)就说:“伧父纷纷直取闹,大书青藤名敢盗。”潘曾莹(1808―1878)也说:“予见青藤墨迹甚多,真赝各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所面对的署名徐渭的书画作品,不仅风格多样,而且水平差异也很大,到底哪一种才是徐渭的风格呢?笔者以为应当从历史记载中去寻找答案,如自言的“颇学钟王”、陶望龄说的“防诸米氏”、《嘉靖绍兴府志》也有记载:“于古书法多所探绎其要领”,袁宏道又说徐渭的书法“姿媚跃出”。通过这些形象的描述,我们可以探绎出徐渭的书法风格,笔者认为小行草《先后帖》(图2)、《一窥帖》(图3)、博物院藏《鞋底布帖》、《感惠帖》,大字作品上海博物馆藏《行草七言古诗春雨》卷(图4)等都与历史记录、述评相吻合。从现有材料看,隆庆前后,徐渭的书法风格已经确立,且有相当的水准,即便是年老“眼昏作书”的《尊笥帖》(图5)也是如此。如果以这一标准衡量晚年作品《春兴诗》册,则风格与水准都相去甚远了。其用笔拖沓不爽、结字也经常失控,杳无古法,如第六首“昨冬”的“冬”字、“寒食”的“食”字等。哪里还谈得上“决当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于行草书尤精奇伟杰”呢?

《春兴诗》册还有张廷枚的题跋:“天池先生自品平生笔墨,以书居第一,识者以为至论,遗迹为四方争购,近习流传唯赝本而已,此册是其暮年老笔,真迹中之佳者,曩时得于越中书贾,近不易觏,宜珍藏之。嘉靖丁已(1797)春,罗山山人识,时年六十有八。”嘉庆丁巳,离徐渭去世近一百年,才第一次露面,且得于越中书贾,可见这件作品的流传情况并不是很清楚的,他作为六十八岁的老人,面对此等质量低劣、错误迭出的赝品,还以为是徐渭“暮年老笔,真迹中之佳者”,更可见当时的“赝本”,已经影响了时人对徐渭书法风格的判断。

6、结论――《春兴诗》册讹舛有加,乃盗名徐渭的赝品

鉴于《春兴诗》册中署款时间有误、地点蹊跷,及文辞讹乱,书法风格有别、水平较差等问题,笔者认为,它既不是徐渭的作品,也不是学生的,而是模仿徐渭书法(相似成分很少)并抄录徐渭《春兴》诗的赝品。《徐文长逸稿》收有章重的《梦遇》,他说:“菀中数岁,逢吴翁某,年八十馀,游先生门久。为予言先生文行世多讹舛。……引见其子名枳者……出先生手稿相质,果与刻本多纰缪。缘草书既难识别,校订者自谓能古文辞,妄自附会,涂饰成文。又书贾多贷中郎评点,删选几半,鱼鲁益更。”文辞的错误有作伪者自错、也会有因“鱼鲁益更”的底本造成,我以为《春兴诗》册的文辞当是作伪者自错,署款时间、地点等,则是“妄自附会”造成的。

第9篇: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

一、从编者视角来解读

很显然,这四首诗分两课,编者是分别以春天和儿童的主题来选择。顺着编者的意图我们可以追问两个问题,以便进一步明晰编者的目的,与编者进行对话。

1.此春为何春?——带有一定思想性的春色图

苏教版以春天为主题选择的古诗有三处,分别在二、四、五年级的下册,不同学段目的有所不同。二年级的《春雨》《春晓》,是单纯的春色;五年级的《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春景复杂且有明显的哲理性;那四年级的这两首春色诗则兼于中间,写景适中,且含有一定的思想性。因此,四年级的这两首春色诗描绘的是带有一定思想性的春色图,教学以感受春色为重点,体会情感为难点。

2.此儿为何儿?——带有一定共同性的儿童图

这是苏教版唯一一处以儿童为主题选编的古诗。五年级的《所见》《清平乐村居》《宿新市徐公店》虽说也写到了儿童,但不是以儿童为主题入编的。古诗描写的乡村儿童都是天真、活泼的,都是描绘以快乐为共性的儿童图。因此,形象感受儿童的行为,深入体会儿童的快乐就是教学的核心价值。

二、从诗眼视角来解读

抓诗眼,是古诗教学的优良传统,是古诗教学的最佳方式。朱自清先生说,必须咬文嚼字的教育培养后,才能真正达到那种不求甚解的培养。

1.《江南春》的“春”:春,当然指春天、春色、春光。什么地方的春?(江南)江南的哪些独特景物代表了春天?(莺歌燕舞、绿树红花、水村山郭、迎风酒旗、雨中古寺、亭台楼阁)这江南的春色给人怎样的感觉?(色彩美、动感美、朦胧美、气势美、富庶美)你能从这美妙春色中选一种或一处景物来描述一下吗?

2.《春日偶成》的“乐”:谁乐?(程颢)为了什么而乐?(为淡淡的白云而乐,为轻柔的春风而乐,为和煦的阳光而乐,为地红花而乐,为绿柳而乐,为碧水而乐。总之,为这美妙的春色而乐。)从诗人的“乐”中你感受诗人是怎样的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

3.《池上》的“偷”:小娃怎样偷的?偷什么的?这里的“偷”是字典里的贬义吗?偷的过程中会做些什么?偷出的究竟是什么?(小娃的好奇与紧张,忐忑与兴奋,天真与活泼。诗人对小娃的喜爱。)

4.《小儿垂钓》的“钓”:谁钓?(小儿)怎样钓的?钓出的什么?(学着钓,不是老手;蓬头、侧坐,钓的是自由自在;不应人、遥招手,钓的味道更为丰富,怕鱼惊、轻声告之、手势交流都是可能的,钓的是天真、专注。)

三、从文化视角来解读

1.儿童文化:从古至今,儿童总是美好的,总是天真活泼的。这两首诗呈现的是儿童偷莲图和儿童垂钓图,古诗中还呈现了儿童捕蝉图、儿童追蝶图、儿童种瓜图、儿童放鸢图,图上的儿童不同、事物不同、行为不同,但表现的特点是相同的,这就是中国传统儿童文化的共性。

2.钓文化:钓鱼,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独特行为,是独特的文人情结。《小儿垂钓》中是小儿之钓,钓的是专注、活泼。而中国历史中一般都是文人隐士在钓,第一高手当算姜子牙,其次当算柳宗元,他们钓的孤独,钓的是“机会”。张志和,是真真洒脱的渔翁,钓的是自由自在。

3.士文化:这里的“士”,首先是指文人士大夫,文人总胸怀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志。杜牧作为晚唐文人,胸怀振兴唐朝盛世之志,从他的《山行》《江南春》中都有体现。程颢的理学,也是为了做人、治国的。其他,如陆游、王安石等文人的这种情结就更明显了。这里的“士”,还指隐士。胡令能、张志和就是隐士,远离尘埃,潇洒自由。

四、从学情视角来教学

1.导入环节。一首古诗二三十个字,课前预习学生一般都会背的,这就是学情,这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因此,教学完全可以从背诵古诗直入,不要去搞什么做作的揭题、激趣。因为,学生都预习过了,知道今天要学什么,还磨磨蹭蹭揭什么题,学习的兴趣也不在乎这些外在形式,最大的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古诗内容的兴趣。

2.理解诗义。理解字词、句子的意思,也没必要一个一个、一句一句来,学生预习过了,拣重点的、学生不会的,重要的词句意思让学生记在课文中,因为学生会遗忘就得做实,这就是学情。提问的方式要便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这样问:学习后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就是会学习的同学。或这首诗预习后还有什么字词、句子不懂?

3.感受诗境。这是教学的核心,有两种方式。一是抓诗眼,如《江南春》《小儿垂钓》可以问:这首诗是写什么的,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春、钓)二是入画面,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这四首诗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动手画一幅画,画上可以画些什么,画在哪里,什么颜色,在画画的过程理解诗意、体会诗境。如果学生的绘画有困难,那就老师板画完成。

4.体会诗情。所谓品读一首诗,走进一个人。体会诗人的感情,就是引领学生走进诗人,品读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有的诗情比较浅显,在抓诗眼的过程中,或从诗句就可以直接得出。如《小池》,学生能感受到小娃的天真活泼,体会到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有的诗情是多元的,需要就是适当拓展诗人的简介,以引导学生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