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习心理论文范文

学习心理论文精选(九篇)

学习心理论文

第1篇:学习心理论文范文

一、学习心理及剖析

1.学生爱用社会崇尚的实惠观理解语文学习;思维活跃,有一定深度。因生活条件较好,发育快,成熟 早,思维具有了较强的批判性、独立性;不轻易接受别人的观点,自尊自信颇强。特别是沿海学生,经济发达 、交往频繁、社会信息多、港澳台影响大、观念开放,对传统东西认同程度低,但辩证的观点又未形成。认为 古人专学语文,语文水平高,但科技落后,民穷国弱,受尽凌辱。学数理化可当科学家,搞发明创造。又说招 工都清一色要理工人才,语文,不能测工程、计成本利润;成绩大多靠碰运气,不学也有60分。这有片面性 ,但也点出了语文的要害。这表明复杂的社会现象及语文的价值,已使他们的思维变得较复杂和较深广。

2.自尊心强、自制力差;心理闭锁与表现自我既分化明显又交叉矛盾;要人理解自己学语文的苦衷,但 又不愿理解教语文的艰辛。有的不愿用语文披露复杂的内心世界,但对别人披露的又充满了好奇;有些课堂上 从不发言,有些却把发言当作表现自己,赢得威信的途径;喜以自己的好恶律人,又不许别人干涉自己;喜欢 老师像小学般把知识嚼烂、生吞,但不愿像小学生般配合老师;为自尊会制定一个个奋斗目标,但是一遇挫折 便灰心丧气;有的甚至幻想用生意、的运气来实现目标。

3.喜欢独立思考,但又爱死记答案;辩证思维能力差。他们要求摆脱老师,自己去审视一切,特别是在 表达对生活、师友、荣誉的内心追求时。对考试内容,又强烈要求老师给出最详细的答案,如问题有多种假设 、几种结果时,便无所适从,并怨气顿生。

4.富有正义感,崇拜名人,又不自律。对反腐倡廉,热烈拥护;对车匪路霸,咬牙切齿;爱侃毛泽东、 企业家和歌星,但不愿像他们那样追求和奋斗。作业不会,抄;考试不会,看。为了成绩,不惜弄虚作假。

5.重金钱又敢花钱;买书却斤斤计较。问卷中,95%的人说最需要的是钱,90%说有钱去新马泰, 5%说买点书。秋游野炊时,出手大方;捐款赈灾,踊跃异常。但买书却叫苦连天。这说明他们有爱心,但金 钱欲未与求知欲同步。

二、把握心理、改进教学、提高素质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我采取了如下对策:

1.选准重点,激发兴趣。英国教育心理学家彼德和菲利普认为:教学要善于选择突破口。我根据自己的 特长及教研成果,选择了作文。因它是语文素质最重要的内容,它是以掌握知识并形成技能的动态的、内在的 、心灵的运动过程,也是学生最害怕的学习内容。

我精心设计了别开生面而又波澜起伏的作文课,并将学生的积极心理融进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具体是 :首先让学生出难题考老师,老师依难题要求当场成文,并辅以理论分析,展示作文的全过程。这使学生的新 奇活跃、自信好胜的心理得到满足。每次出题前,他们都兴奋不已。总是搜索枯肠,找家长、问同学;有的整 天泡在图书馆。有人说这没法备课,要见题成文,危险。但正是这险,赢得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学生命题 后,我总要以新颖、奇妙、深奥来启发他们展开激烈的辩论,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孔子说的“愤”、“ 悱”状态。我总是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才出现,且注意根据层级需要学说,挖掘其中的成功之处,使其自强自 信,并油然而生那教学所必需的强烈的求知欲。对心理闭锁而能力较差的,我抓住其“想赶上去”的念头,适 时鼓励,力争使“几分热情”变成一段时间热情。即是刚受表扬即开小差的,也从生理性激素使下丘脑兴奋与 大脑皮质的调控矛盾上给予理解。对学生命的热点难题,我总是从审题构思到说出完整的作文。如对《钱》, 我从其本质、作用(含异化)及围绕它出现的种种现象进行分析,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对《列宁啊》,我从 世界风云、人类历史及共产主义曲折上升中展开,对列宁的事业和戈叶的行为也给予恰当的评述。全文充满了 历史与哲学、逻辑与辩证法,令学生耳目一新。

当我充分地显示口头作文的魅力后,我赢得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尔后,我再引导学生将我的口述作文 形成文字,并在全班进行佳作评选。使学生对同学的文题、老师的作文、自己的文字功夫进行更深一层的思考 。这样的作文课,每次下课后都有过半的人在奋笔疾书,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团团围住。100%的人都期待下 次再上这样的作文课。语文的有趣和有用说自然在学生心里引起了共鸣。语文学习有了新的动机、新的需要。 这些又自然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语文活动,他们会在课外涉猎大量的语文知识,会逐渐用语文的意识去思维和 审视生活中的一切。这对相关学科的教学也有大的作用,政史科任都常说“五班学东西很活,兴趣很浓”。

2.营造语文学习的环境。心理学家列文用B=F(D.E)(B行为;F函数;D表人;E环境),揭 示了人类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它和新皮亚杰的环境一样,要求我们要重视语文环境的营造。我是这样进 行的;

①绘出立体的语文知识“树”。据大学关于基础、文言、阅读、作文的要求,我指导学生每人绘制了一幅 语文知识“树”,分应掌握的和已掌握的,每周张贴评比。使零乱的知识系统、形象,并有紧迫感。

②创设具有层次性的目标体系。目标与知识树结合,分整体与个别。我们定的整体目标是基础扎实;阅读 过关;文言理解;作文优秀。个别含义有二:一是个别单项知识;如作文,把语言通顺,段落连贯,描写贴近 事物特征为近期目标。二是个别差生目标不同;差的从纠正错别字到词汇积累。这样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进步 。针对目标进行的达标测试,大家都能尝到了“跳起来摘到桃子”的快乐。

③引进竞争机制。我每周组织一次竞赛,一年下来,每个知识面都涉及了。如写字、语音、字词句接力、 朗读、口头作文、辩论、演讲、游戏等都不只一次地作了专题训练,这使学生的大脑常处于兴奋和高效运动的 状态。这就巩固了知识,训练了能力,培养了现代社会十分需要的竞争意识。

④加强多媒体教学。我常用幻灯、录相、电视等手段,让学生看(听)特级教师上课、伟人故事、山川自 然、园林建筑、科幻科技等,然后让学生写观感、广告、改写,接着写自己的想象作文,有的还要用图画概括 表达。这使学生在新奇中走进了一个语文学习的新境界。

⑤注重创造力培养。语文最富创造性,我指导学生编辑发行了《乳燕》、《乳雁》杂志,从栏目设置到征 稿、创作、评改讨论、编辑、刻印、装订、发行等全是独立进行。结果《乳燕》荣获了全国中学校刊二等奖。 学生发表了中篇小说,有182人次在《中国校园文学》、《少年文艺》、《广东语文报》、《学生优秀作文 选》等刊物上发表了作品,其中获全国一等奖二次,二等奖四次,省市奖63人次。

⑥讲授系统的学习法。从元认知理论出发,我从日常知识积累的举一反三到复习阶段的网络法;从思维的 演绎、归纳、类比、求同求异、辩证法到大脑的保健和运作;从交叉、比较、质疑到哲学的三大规律、五对范 畴,都作了详细的讲授和训练。并编了学法集,还让同学把自己独特有效的学习法写出来择优编入学法集。

第2篇:学习心理论文范文

 

2019年,XX公司党组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目的,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坚持依规管理、从严治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

2019年党组带头组织X次集中学习,突出将学懂弄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位,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全面学、贯通学、深入学,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

一是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论述。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选读《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深入学习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和在内蒙古、X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的重要讲话,深刻认识到普遍服务是党和国家赋予企业的神圣使命,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安排,是公司的立业之本,是企业的“根”。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公司发展战略中,落实到生产经营实践中,体现在全体员工的行动中,加大公司普遍服务投入,全面提升服务质量,赢得群众的赞誉,架好党和人民的“连心桥”。

二是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四中全会精神。原原本本、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在党的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读党的四中全会《决定》,选读《决定》辅导读本,深刻理解党的四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工作部署,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和全会决策部署上来。通过深入学习,深刻认识到党的四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对业务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引导全省干部员工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坚决把党的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以新担当新作为展现新时代公司事业发展的新气象。

三是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用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辅助读本,完成《三十讲》每一讲的学习任务。学习发表在《求是》杂志2019年第6、7、8、13、14、17文章。通过深入学习,深刻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纲领、旗帜和灵魂,是公司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是做优做强做大公司的行动指南。持续深入开展“理论武装提升行动”,不断深化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转化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公司形成的生动实践。

四是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深刻认识到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XX公司必须走准走实“五化”发展路径,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忠实履行好三大责任,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主动为把公司打造成为自觉服从国家需要、体现国家最高水平、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队”贡献力量。

二、创新学习方式,深化学习实效

省分公司党组坚持把中心组学习作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学堂,作为增强理论武装、提高党性修养的抓手,作为研究问题、服务决策的智库,作为检验学风、落实制度的考场,进一步创新学习方式、完善学习制度、健全评价机制,不断提升中心组学习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着力提高学习实效。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理论学习与研究解决公司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思用贯通,提高运用党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心组学习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以中心组成员自己学自己讲为主。党组书记带头发言,带头讲党课,党组成员结合自己的分管工作深入交流,集体研讨有思考、有深度、有见地,政治意识不断提高、理论思维不断强化。着力在深化和转化上下功夫,把学习成果不断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的过硬本领和能力。实行中心发言制度,每次由1-2名党组成员就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会议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作主题发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重点学习内容,每月集中会议安排学习4-5讲,由党组成员和各部门负责同志分别领学发言。参加集中学习的全体成员提前认真自学,做到精读细研、学思践悟、融会贯通。会议上不通读全文,发言的同志直接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谈体会、讲感悟、话落实,真正做到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做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着力创新学习方式。中心组学习采用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系统学习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专题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心组学习以集体学习研讨为主要形式,并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学习的吸引力、针对性进一步增强。一是举办专题讲座,聘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辅导,并通过多种形式扩大到全省。二是开展专题调研,坚持问题导向,深化理论学习,把理论学习与研究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实开展调查研究。三是开展读书荐书活动,发放《学哲学用哲学》等观点新颖、说理透彻、指导性强的经典好书,中心组成员带头多读书、读好书,在全省形成勤学习、勤读书、勤思考、勤钻研的良好学习氛围。

着力坚持从严治学。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和表率作用,自觉学习、带头学习,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作示范,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作示范,带动全公司大兴学习之风。构建常态化学习机制,中心组学习有年度学习计划、有学习总结、有个人笔记、有心得体会、有调研报告。每次集中学习都制订具体安排,编印好《中心组学习参考》,为各级中心组成员及时提供学习资料。严格落实学习考勤机制,认真做好每次集中学习的记录和学习考勤,保证学习内容覆盖每名中心组成员。省分公司党组把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各单位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调研检查,对学得扎实、效果好的中心组学习典型提出表扬,对组织不力、搞形式、走过场、学习效果不好的,严肃批评、严肃问责,推动各单位中心组切实提高学习质量。

三、坚持“三个摆进去”,推动学习教育取得新成效

省分公司党组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全面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增强驾驭复杂问题能力,提高经营管理和企业治理能力,大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不断取得新成效。

坚持将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维护核心上。省分公司党组持续抓好中心组学习计划落实工作,抓实抓好“三个第一时间”机制,及时跟进学习贯彻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央、省委和集团公司会议、文件精神在全省形成常态;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办党的政治建设、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讲座,全省5000多名在职党员同步参加。制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21条,明确责任部门,层层签订从严治党责任书,确保责任压实行动到位。对各单位2018年年度班子民主生活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督导全覆盖,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切实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显著提升。以坚定的行动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牢记国有企业定位,坚决扛起国家队责任担当,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在打赢“三大攻坚战”方面取得新成效、作出新贡献。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切实做到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

坚持将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增强过硬本领、推动实际工作上。坚持实事求是,学以致用,不断在解决改革发展的热点重点问题、职工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基层党建存在的薄弱环节上取得新的突破。深入调查研究。聚焦公司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面临的XX个重点调研课题,省分公司党组成员走访XX市XX县、XX基层网点,召开XX次座谈会,发现问题XX大项XX小项,制定整改措施XX条,形成调研报告XX篇。召开2天1晚的调研成果交流会,整理下发调研成果转化清单,列出XX条整改措施,落实到责任人、责任单位,明确时间节点。敢于直面、着力化解矛盾和问题,坚持边学边查边改。针对在学习教育、调查研究中发现的XX整合工作有待加强等问题,明确各单位“一把手”负主要责任;各级“一把手”关心、关注经营业务,成为行家里手;按照“两大原则”配强营业部负责人;加大关键节点人员的定岗配备;进一步对XX利用率进行考核;加大设备更新配备力度。省分公司党组直面员工关切,针对XX不统一等问题,立行立改,不足1月时间,就为全省近XX名人员统一了服装,努力在实现“网合人合心合”上下功夫。

第3篇:学习心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内隐学习;校本教师培训;启示

一、关于内隐学习的观点

内隐学习是一种区别于外显学习的学习过程,它是通过与环境接触,无目的、自动地获得事件或客体间的结构关系及经验,并试图改变其后某些行为的学习[1]。它是一种不知不觉的、对复杂知识和规律的敏感性学习[2]。内隐学习一词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于1965年提出。在内隐学习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或者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3]。杨治良的研究指出:“大脑对记忆的储存与提取是由‘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两种不同的系统组成。后者指技能与行为习惯、条件反射、非联系性学习等,其神经机制是脑的纹状体、杏仁核和小脑、反射神经回路的机能”[4]。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坚持意识与无意识的“冰山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意识的欲望及早年经验的制约[5]。当代认知心理学家也发现大量无意识信息对人心理、行为的深刻影响,最突出的就是关于内隐学习的研究。内隐学习理论上涉及意识与无意识的重大问题,应用上关系到人类潜能开发的根本问题。实验证实,内隐学习具有高选择力、高潜力、高效性[6]三大特性和自动性、理解性、抽象性、抗干扰性等特征[7]-[12]。

二、从教师知识分类看内隐学习在校本培训中的重

要性按照知识管理学的分类,知识可分为显形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13],用荣•杨(RongYang)的话说,显形知识可以说是“冰山一角,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教学就是一个存在大量隐性知识的专业领域,教学的艺术性正是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尚未规范化和未显性化的知识的运用[15]。教学领域中有许多体现教师个性化和情境性的知识很难归类和格式化。在教师培训过程中,也很难将它们直接传授给受训教师,它依赖于教师在实践中的理解和领悟——即内隐学习的理解性。而研究证明,隐性知识(缄默知识或内隐知识)的学习,正是通过内隐学习完成的[16]。

隐性知识的价值过去往往被人们忽视。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揭示了显性知识的隐性根源,更把人们对知识与学习的认识带进了全新的视野,引发了新一轮知识与学习的革命[17]。外显学习中发现和控制任务变量的机制类似于有意识的问题解决,内隐学习是自动的、无意识进行的,比外显思维更为有力(Mathews,1989;Fletcher,1998)。因此,从教师成长角度看,校本教师培训中内隐学习在促进教师掌握这些隐性知识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它体现了内隐学习的高潜力和高效性。

日本学者左藤学则认为,在教师的专业领域中,存在着有别于一般大众的教师固有的知识领域,即“实践性知识”[18]。实践性知识不是显性知识,是无意识的运用,具有隐性知识的功能。因此,实践性知识是以教师个人经验为基础而形成的,是教师在实践中无意识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校本教师培训正是以教师的实践经验为背景,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为基础的教师在职教育和研修,旨在使教师做出选择和判断,以便形成专业性见识,解决基于教师个体经验所形成的实践性问题。因此,在校本教师培训过程中,体现了内隐学习高选择力的特性;这利于教师将那些零星的、尚未或难以规范的、不易保存、传递掌握和分享的实践性知识个人化,内化为教师的具有个人风格的知识,并用于实际教学情境中去。

三、内隐学习的自动性对师德培养的启示

校本教师培训首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品德的形成更多的是无意识的、内隐习惯的形成[19]。在师德形成过程中,不仅师德的认识离不开内隐学习,而且师德情感的形成、师德信念的确立、师德行为的锻造同样与内隐学习的状态密切相关[20]。人类德性本身就是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完成的[21]。这也警示了教师师德必然是学生德育最直接的行为课本,但这种作用方式不是通过说教产生的,而是学生内隐学习的结果。一个学校的教师文化、学校氛围、环境和校本教师培训的理念通过教师的内隐学习对教师师德的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班级的风气、年级氛围和教师师德又会通过学生的内隐学习对学生品德教育发挥作用。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校本教师培训中内隐学习的自动性在师德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四、内隐学习的抽象性对教师自主性学习的启示

校本教师培训是在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下应运而生的,所以,教师始终都应是“学习者”和“研究者”。在开展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强调教师个人的主动学习,是“我要学”的内在动力,而不是“要我学”的外在压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培训的成功和高效;这同时也意味着校本教师培训要激发教师更强的内在学习动机。鉴于此,要制定出能够满足教师个体需要和个别化培训的学习计划,这有利于教师从外显学习过渡到内隐学习。人只有对自己需要的东西才有敏感性,只有保持敏感性的学习才会有所创造和发现。这种良性循环是通过内隐学习的心理机制建立起来的,并能满足处于各个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

内隐学习的奠基人Reber通过实验证明了内隐学习具有抽象性[22]。内隐学习与某一形式的迁移具体性相联系,使教师将其在培训中获得的技能、知识以及训练情境中获得的态度有效地运用于新情境中去。教师将所学运用于实际教学和研究中去的可能并不为教师直接意识,这表明内隐学习可以促进教师将内部动机转化为创造性教学和研究,并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提高教师内隐学习的抽象性水平。

Reber1993年还在总结自己和他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进化论的角度提出内隐学习的五条特征:(1)强有力性;(2)年龄独立性;(3)低变异性;(4)IQ独立性;(5)加工的共同性[23]。这即说明,内隐学习不受教师年龄、性别、智力、机体状况等差异的限制和影响,是校本教师培训中抗干扰性的体现。

五、内隐学习的高选择性对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启示

教师的成长既基于对科学的学习,也来源于教师个体的内化和体验。对教师而言,对自己教育实践和教育现象的不断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方式。校本教师培训可以充分使教师的反思植根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并及时使其在实践中把通过内隐学习所内化的理论加以运用。这样内隐学习在教师的校本培训和教学实践之间搭起了桥梁:教师将学习的知识、理论和技巧不知不觉地应用于实践问题的解决当中,又将实践中的经验引入校本培训的学习中去加以检验,进行知识体系的重构,最终把知识个体化。其间,内隐学习是一个隐秘的,但同时又是直接与快捷的通道,为教学中的反思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心理条件。它无需教师做出多少努力便可以收取实际成效,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对校本培训中知识的不自觉的应用和对实践经验的无意识的提取、加工和内化的省力而非对抗的学习,充分体现了内隐学习的高选择力。

六、内隐学习对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启示

校本教师培训是基于学习型组织而进行的,在学习型组织中个人和群体的内隐学习、内隐倾向性和内隐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其所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物》中提出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建立共同远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要求教师应用潜意识学习,在学习型组织中需要具有敏感性学习的能力,不断对准焦点,保持创造性张力,努力实现终极目标。而团体成员相互间的潜在和内隐的影响,不论是信念体系的还是行为体系的都会对组织成员产生重大影响,这对旨在促进教育发展、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的校本教师培训具有重大价值。由此可见,内隐学习是一种经常的、内在的、主动的、不易觉察的、潜移默化的深层学习方式。

总之,内隐学习存在于一切学习活动的所有过程中,是人类知识学习、技能掌握、品德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层面,它已渗入到校本教师培训中的各个方面,不论是知识范式,能力范式、情感范式、建构论范式、批判论范式、还是反思论范式的学习模式[24]都离不开内隐学习的心理机制。内隐学习将会引起校本教师培训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更为广泛的关注,突显其在教师校本培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秀艳,崔兴成.内隐学习本质特征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J].2002,25(1):43-46.

[2]郭秀艳.内隐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Reber.A.TransferorSyntacticStructureinSyntheticlanguages.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1969,81:115-119.

[4]杨治良.记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高尚仁.心理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杨治良,叶阁蔚.内隐学习三高特征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3,16(3):138-144.

[7]Brooks,L.R.Nonanalyticconceptformationandmemoryforinstances.InE.Rosch&B.B.Lloyd(Eds),Cognitionandcategorization.NewYork:witty,1998:170-211.

[8]Broods,L.R.Abstractanalogiesandabstractedgrammars:CommentsonReber(1989)andMathewsetal.(1989).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Cognition,1991:17:316-323.

[9]Reber,AS.,Kassin,S.M.,Lewis,S.Cantor,G.W.Ontherelationshipbetweenimplicitandexplicitmodesinthelearningofacomplesrulestructure.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HumanLearningandMemory,1980:6:492-502.

[10]ReberP.J.,&Squire,L.R.Encapsulationofimplicitandexplicitmememoryinsequencelearning.JournalofCognitiveNeuroscience,1998;(10):248-263.

[11]0''''Brien-Malone,A.,&Maybery,M.ImplicitandExplicitMentalprocesses.Mabwah,NJ:Eribaum,1998:37-56.

[12]Lewicki.p.,Hill,T,Bizot,E.Acquisitionofproceduralknowledgeaboutapatternofstimulithatcannotbearticulated.Cognitivepsychology1988;20:24-37.

[13]MichaelPolanyi.StudyofMan[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58.

[14]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5]刘雪飞,骆徽.隐性知识视野中知识与学习的革命[J].开放教育研究,2004(5).

[16]MichaelPolanyi.KnowingandBeing[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69.

[17]张民选.专业知识显形化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2,16(1).

[18]何曾豪,秦启庚,郭秀艳.内隐学习在教学上的应用[J].心理学,2002,25(4):484-485.

[19]孔维民.内隐学习理论与学校德育[J].教育科学,2002,18(3):7-9.

[20]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1997.

[21]杨治良,等.内隐社会认知的初步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7(1).

第4篇:学习心理论文范文

实践是一个“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过程。管理实践必须遵循科学的管理规律,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灵活运用。

(一)正确理解精与细

“精”是指确立符合客观规律、正确的、切实有效的目标,“细”是指制定详细的规则制度。如果把“精”视为做正确的事,“细”则是正确地做事。如同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始于对目标的确定,正确地做事要以做正确的事为前提,精细化则要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规则。

(二)善于使用管理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图表等高效实用的管理工具来进行管理关键点的控制,可以使管理变得简单、规范、实效。

(三)建立沟通机制

只有加强沟通,员工主动参与,才能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过程改善,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四)考核监督的公平性

事先详细规定工作的标准、流程、考核方式等,事后对照评价,可以提高规则的权威性。不公平的考核监督会损伤员工的积极性,影响合作,破坏团结。

(五)精细化管理的长期性

精细化管理的深化是一个长久的工作。任何组织在推行精细化管理时,不能指望一蹴而就,需要建立长期性的持续改善观念。

二、学习中心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探索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借鉴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步革新管理机制,积极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可以使学习中心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如何扎扎实实地做好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成为学习中心发展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学习中心工作大部分工作属于例行性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精细化管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把管用的钥匙,可以通过建立、优化流程等精细化管理方式提高绩效。

(一)精细化目标管理

目标是组织希望经过努力后实现的预期成果,组织活动以目标为指引,并通过目标使员工个体与组织保持一致。通过科学的决策,员工的参与,制定出明确的、可量化的、有时限性的、具有挑战性的、同时也是现实性的即经过努力可达到的目标。目标过高或过低都起不到对招生工作的指引和促进作用。考核目的是实现被考核者工作质量的改善,要结合组织发展阶段,选用简单、直观、便于应用且实用的考核体系,并且确保其公平性。1、建立相对合理的目标体系在精细化目标管理和考核理念指导下,结合学习中心实际情况,2010年起尝试根据人员工作岗位的不同,拟定具体的个人绩效目标,配套以相应的激励政策,以期提升员工服务能力和学习中心的竞争力。2、在工作过程中进行有效控制通过拟定各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规范,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个管理者到位,尽职,做到人人有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确定实行控制的标准。在工作过程中,根据标准衡量执行情况,纠正实际执行中产生的偏差,使工作状况始终处于受控制的状态,保证各项活动向目标方向健康发展。3、做好结果考核及激励工作工作过程中做好基础数据记录工作,在每季工作结束时进行总结,统计出各类人员的绩效指标,然后向全体人员公布,并根据年初制定的指标及时兑现奖励,对调动人员积极性起到了较好的激励作用。4、总结调整目标体系每年根据最终工作数据和人员完成任务及变化情况,微调人员分工及绩效指标。为确保各类人员既努力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同时又能发挥集体协作精神,2014年激励指标体系时中又增设了团体及个人奖励门槛,即只有团队数和个人绩效达到设定指标,才能对个人实现奖励。一旦超过奖励门槛,可以在一定弹性幅度范围内以不同的奖励标准进行奖励。经过4年的运行,学习中心在校生规模及学生满意率逐年增长,体现了目标的有效拉动作用。

(二)精细化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对工作现场各种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的动态过程。1、坚持例会制度,加强沟通通过例会形式,强化内部沟通,及时对工作进行总结和计划,对出现的问题集体讨论,得出改进方法,相关人员积极参与改善、调整过程,使各项工作做到迅速、准确,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做好。尤其对于招生工作,谁最先抓住瞬息变化的信息,及时反应,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根据历年数据,学员咨询报名的集中度非常高,体现在每年3月和9月的报名高峰,数据处理量大,极易出错。3月、9月坚持每天早会,分析前一天的数据,汇总出现的问题,提醒需重点关注的事项,做到每天处理好当天的咨询报名数据。其余月份,则以周会形式进行。由于每个员工能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累积许多宝贵的知识与经验,通过集中讨论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不仅可以小范围进行改善工作,也可以发现市场动态,快速抓住机会,取得成效。工作质量在有控制基础上不断改善,每天都在前一天基础上有所进步。新员工经过例会培训可以逐渐了解、熟悉、胜任积累固化的工作标准,保证团队目标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提高团队战斗力。2、工作流程的梳理再造在工作中,从全局思想、从整体角度重新组合各要素、调整招生流程,追求全局最优,而不是个别最优,从而寻求绩效的改善。业务流程再造的目标是通过重新设计组织的业务流程,使这些流程的增值内容最大化,其他方面内容最小化,从而获得绩效改善的跃进。首先,拟定各校招生政策信息表,各校招生信息录入流程,各校收费标准等,积极收集学务中反映出的注意事项,在招生入口处规范调整,使招生、学务对外保持一致性。其次,将各种信息及时准确地告知每位相关工作人员,避免因岗位不同造成对相关信息的不了解、错误,影响工作效率。2012年前新生报名后要先等待集中入学测试,再到学习中心缴费注册。经调整报名流程,逐渐实现了随到随考,极大地方便了报名学生,减少到校次数,降低了流失率。再次,为了准确记录、收取学生学费,从2014年春季起使用学校财务系统收取学费和教材费,充分利用其统计功能,将管理人员从以前繁重的录入、核对等工作中解脱了出来。日常工作流程化、标准化,尽量减少流程中不必要、重复的工作,实现效率最大化地提高。通过各种小细节的改善,保证衔接顺畅,快速反应需求,突出团队合作,减少无效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3、日清日结通过关注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对各种工作数据做细致的记录,每天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才能掌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同时也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人的思想意识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反映到工作中,现场最能反映员工的思想动态,反映个人的性格、特点、品质等基本信息,通过现场关注,可以为调动员工积极性提供依据,便于更加有效地利益人力资源。4、精神上的团结合作以团队精神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把行为科学和企业文化原理运用到现场管理中。根据具体工作实际,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将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将说服教育和疏导教育、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理顺思想矛盾,增强团队凝聚力。

(三)精细化营销管理

精细化营销也称为精准营销,是现代营销学的著名学者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他认为,其业需要更精准、可衡量和高投资回报的营销沟通,需要制定更注重结果和行动的营销传播计划。其本质是一切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的需求和期待出发,运用各种可利用的方式,在恰当的时间、地点、渠道去满足和创造客户的需求。1、服务精细化学习中心提供的产品是服务。如何做好服务,改进服务是学习中心努力探索的核心问题。包括服务标准精细化来增强基础服务能力,以讲座、培训、联谊活动等增值、延伸服务来提供学员的满意度,提升学习中心口碑。通过进一步树立“学员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强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自觉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使整体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2、宣传方式精细化宣传推广形式可分为直接面向市场的网络推广、其他广告、人员推广;面向学员的老生带新生、新生带新生及专科续读本科;面向行业企业的上门推广等三种形式。宣传推广中强调沟通的有效性,使学员可以通过方便、快捷的渠道了解学习中心业务。根据市场具体情况结合学习中心自身特点合理分配资金、人员,应对市场变化,选择合适的招生推广形式,对招生宣传效果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四)精细化管理工具

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秉承“用数据说话”的管理思想,以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记录下数据的分析,来揭示问题并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图和表是管理中最简便、使用最频繁的用来控制和改善工作质量的工具。通过数据的汇总,可以很快找准问题并做有针对性的调整改善。1.工作中不断设计、优化日/周/月控制表、招生咨询、宣传、报名等各种报表,并定期填写各类表格,记录下工作中的原始数据。通过对日常数据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筛选、分类,从学校、专业、层次、报名时间段等多个层面结合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为后续工作的正确决策提供必要而有效的支持,同时对量化指标进行有效控制。2.运用ABC类分类法,即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多数但对事物影响较小的次要因素,目的是加强对重要的A类重点事物的管理。通过对历年工作数据的分析找出关键工作,对团队人力、物力投放进行方向性的调整,主抓重点的合作学校和人数集中的专业,很大限度地释放了管理人员的精力,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三、结束语

第5篇:学习心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观念 中学生 学习心理 学习态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248-01

初中生学习心理在教育心理学中的研究地位十分重要,同时初中生语文学习心理也是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许多家长、教师看重的则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求学生为中考做好准备,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复杂的心理过程。我们应该认识到初中语文是衔接小学基础教育与高中扩散思维式教育的纽带,不仅是一门考试科目,还是一门学科,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初中语文不仅仅是单一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其中口语交际与综合学习能力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我们应密切关注初中语文教育过程当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中的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怎样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心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1 现代社会学生的学习心理

信息网络在现当今已深入人心,尤其是对中学生的影响极大,它的出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使学习变得便捷。学生们通过网络学习使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教学方式上再改变了过去由教师教,学生单纯听课的模式,增加了趣味性的教学,如观看电影、听音乐等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信息科技对学生的吸引,可以使学生更加投入到其中,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网络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网络游戏也会在不经意间吸引住学生的目光,尤其是正处于对所有事都好奇的中学生时代,社会经验少,自我控制力薄弱,不能正确看待网络上的信息,对网络还抱有一种好奇心理,很有可能沉迷于网络世界当中。例如有的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游,导致精神紊乱,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焦虑,有的甚至沉迷于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脱离,缺少必要的人际沟通,形成孤僻,暴躁的性格特点,而且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的心理,教会他们正确、适当地使用网络,尽可能避免网络带给他们负面影响。

2 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下学生的学习心理

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都十分重视在教学活动中分析研究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过程,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情况、社会经验等方面来分析学生学习心理的形成和变化,采取有效的方式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中学生当中有着这样一部分“极端”的学生,一是“自我”的学习心理,教师必须围绕“我”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教学;另一个则是完全按照教师所讲的进行机械学习,只是学习形式,而没有对知识的本质进行理解,完全照搬教师的理论,不能举一反三,以一种“被教”的学习心理,态度,学习知识。这两种“极端”的学习心理,不仅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发散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语文教育是一门基础学科,不仅要求我们注重教材知识的讲解,更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关注学生心理及学习态度,针对学生在学习当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3 良好学习心理的形成

3.1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姚斯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接受美学理论的时候,教师的教学观念就开始在逐渐地改变,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在潜移默化中也发生着改变,现代化教学观念要求教师具备开放式思维,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分析问题,针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语文教学中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等的对话产生出思想上的交流,不断地激活学生们的思维,一步步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是当代语文教育的基本理念。教师的教是教学环节当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教师的现代化教学理念的转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更能促使学生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下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是否具备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从学生的情感态度角度来看,要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兴趣的培养重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对学生学习有着非常关键的心理辅助作用,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尔曾经指出成功的秘诀在于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而良好的心态是建立在自信心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注重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为导向,在信心建立起的基础上再一步步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不仅在语文的学习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以及在生活当中都绽放出自身的魅力。

3.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自主的对学习活动进行事先的计划和安排,在学习过程中自我修正、完善,以及在学习任务完成后的自我反省、总结。例如,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让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文学作品的改编,最终由教师综合对比性的点评各小组的改编作品,使学生在互动学习当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健康的学习心理在人生当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下,我们应高度重视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心理变化,日常生活中应注重中学生特征对学习及生活中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方法改善学生学习心理,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丽丽.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方法探究[J].学苑教育,2010(13):29.

第6篇:学习心理论文范文

 

 

学习马克思主义心得1

   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我得知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公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以后我相信可以利用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解决许多问题。马克思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学习就是为了利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在实际中利用。所以我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要联系实际,在平时的生活中体验和努力掌握马克思理论。

   老师曾经说过学习马克思就是为了把马克思当成自己的行动指南。利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来解决我们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我们还学习了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来研究经济体制问题。利用先进的思想来解决经济问题,不仅会在理论上解决我们所见到的经济问题,合理解释经济现象,同时,也可以科学的规划自己的经济,武装自己的经济头脑,作为经济指南。

   认识事物的矛盾性,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矛盾性。在一个个矛盾的组成下构成了一个个繁杂的事物,我们学习马克思就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发生的事情和事物。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不能武断的认为这个是好的,坏的,无用的,有用的。只有利用辩证的态度对待,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学习马克思也认识的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了事物的本质,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的,真理与本质,等等。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处理事情的时候。就有助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信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矛盾,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发展相结合的表现。

学习马克思主义心得2

   近日,我们小组组织大家学习阅读了许多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献及书籍,我们都各有各的理解,我们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我们自己的心得体会。马克思主义对我们大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价值观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修正以致成为一个人的信仰的阶段,这段时光也被叫做最有潜力的时光,无论是从好坏、真假、善恶等方面来说。大学生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特别是我们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不言而喻,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思想、道德的养成是否良好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大学生就是关键时期的建设者。而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深刻认识,是从哲学上对人所作的层次的思考,它既为我们科学的认识人、教育人提供了正确的研究视域,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展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的继承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其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大厦,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升华。

   马克思主义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意义、目的和活动的认识和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生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我们大学生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影响和毒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由于人的价值属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范畴,所以人的价值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二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人的价值整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没有奉献就没有索取,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基础和源泉,是人的价值的主要方面。当代大学生应深刻认识、理解人生价值的含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自觉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很科学的世界观,它是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相结合、真理体系和价值体系相结合的崭新形式来发挥自身的世界观功能的。”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作为我们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树立更为科学的世界观,为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我们更应该去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的精髓。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大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我自不自觉的就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并在社会中用这种世界观待人处事。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首先只是对个别事物具体的认识,而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这种认识就慢慢地丰富而且联系起来,通过对人们所形成的认识就形成了对诸如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状况、社会发展有无规律等问题的总的看法,这就是世界观。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当今的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构成对我们当代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我们大学生不能正确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就很容易使我们走上歧途,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理论,它不仅正确的揭示了整个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还科学的阐明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而我们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稳定的世界观,我们很快就要进入社会了,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事物的影响,从而形成一些对社会、对他人错误的观念以及造成严重的后果。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大学生可以在知晓社会及人类发展的规律上树立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真正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塑造追求真理,关怀人类发展的高尚的精神境界,从而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对社会做出贡献。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指引着当代大学生前进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告诉大学生万物时时刻刻都是发展变化的,这就教会了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发展观教会大学生最重要的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自己,不仅要看到我们的现在,还要看到我们的过去和未来。放在我们身上我们不仅要看到我们的现状,还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未来,我们现在在学校就需要努力的学习知识,进入社会过后我们才能跟得上日新月异的社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带来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生活方式日趋复杂,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多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人们的实际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多变性和矛盾性,容易诱发自由主义,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因此,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现点、政治方向作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引导大学生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马克思主义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正确的价值体系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促进大学生思想解放,突破旧的思维方式的约束,崇尚理性,求真务实,大胆怀疑,敢于批判发展和创新的思想。

学习马克思主义心得3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革命学说,是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和世界观的发展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国实际,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科学理论武装”为主题的第一单元学习,从《资本论》、《费尔巴哈论》、《谈谈辩证法问题》、《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经典著作的导读,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科学理论基本问题的解析,深入浅出、脉络清晰、详实生动的课堂讲授、专题辅导,让我受益匪浅。

   认识一: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前进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正是体现在它的开放和发展进步之中的,而这个发展进步是建立在历代共产党人的实践、探索与丰富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理论创造发现了真理,但没有结束真理,更没有穷尽真理。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断结合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正如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它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认识二: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的一系列变革与改良,反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现实价值。受迫于马克思主义及其引领下的国际工人运动的压力,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变革和改良。比如:在产权关系上,以员工持股等方式调整了财产的所有制形式;在劳资关系上,允许部分工人、工会参与企业管理;在分配关系上,更加注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在经济机制上,建立了宏观经济的调节机制,以弥补市场的失灵情况;在统治形式上,通过民主选举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公民权。这些调整、变革,正是资产阶级吸收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很多观点、方法和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部分政治主张。因此,当今,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腐而不朽、垂而不死”,恰恰是因为主动引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改良,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反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时代价值。因此,我们应该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既要正视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又要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更要善于立足国情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7篇:学习心理论文范文

日新月异的社会,瞬息万变的时代,常常使企业青年员工在学习上表现出复杂多变的心理,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种类型。

(一)主动求知型

本身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视学习为享受;或者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把工作作为生活的目标和实现自我的突破口。具有这种心理的青年员工,一般富有时代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富有进取心和开拓精神,意志坚定,不易为外界左右,自身仿佛装有一台有内驱动力的发动机,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这种心理如能得到良性发展,是最容易获取成功的。青年科技人才和青年管理人才就属于这种类型。

(二)被动求学型

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迫于压力(来自家庭和社会以及工作单位),对学习的内容甚至学习本身并无多大兴趣,但为了完成任务,不至于今后被单位炒鱿鱼或单位效益不好另谋高就,才勉强应付。由于没有第一种心理类型的人的那种内驱动力,学习效果一般,甚至边学边忘,只求当时过关即可。不过,这种人也还是有希望的,关键在于怎样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抱这种心理的人,就现阶段来看还为数不少。

(三)追求文凭型

具有这种心理的人,一种为基础较好,学习效果不错,但动机不纯,往往学非所用;一种为家庭背景较好、或父母在职掌权、或父母是老板等家庭经济状况宽裕的青年,不用寻找工作以及考虑经济收入,只求一个文凭。不少人出于转干、跳槽、晋升、评定职称等目的,还有的则只是出于一种自卑心理,与人攀比,求个文凭,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种情况在生产一线青年员工和大中专毕业生中见多。

(四)消极怠学型

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不仅如此,还有意回避甚至嘲弄那些“傻学”之人。这种心理源自其消极的世界观。看似“看破红尘”,失去自我,实质上这种人从来就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自我,只在价值的真空中迷茫彷徨,无所依托。于是整天感到无聊、没劲。沉迷于慵懒的生活,沉醉于吃喝玩乐,今朝有酒今朝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心理虽不占主流,但仍不可忽视。一旦轻视就会漫延开来,甚至泛滥成灾。

二、学习态度消极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四种心理来看,第一种类型的心理是最佳的,只需要保护即可;第二种和第三种类型需要引导和帮助,而第四种类型则需要综合治理。不过,四种类型并非是孤立的静止的,相反是可以相互转化和化解的。

青年员工时代是学习的黄金时代,是积累财富的过程,是创造财富的过程。为什么不少青年员工对学习反而如此消极和冷漠呢?分析起来,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首先是本身没有动力。一种情况是尚未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学习本来就没有兴趣;还有一种是基础较差,信心不足,也挤不出更多的时间,无力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在年龄偏大已经成家的青年员工中尤为明显。

其次是有动力但不足。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担心学了用不上,对学习是一种等待和观望的态度。不为人先,但至少不会落在人后。如果没有外来力量的推动,这仅有的一点兴趣是很容易冷却和沉寂的。

(二)客观原因

1.工作没有压力

在大锅饭的平均主义思想依然左右着社会分配的现实条件下,过分的安全感从某种程度上讲纵容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汉思想,同时也挫伤了一些本来有志青年的积极性。主要的失误来自管理的不善,一些青年员工(包括一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下到生产一线,一干就是几年,说是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可一无所求,二无考核,三无评定,四无管理。由于没有危机感,又缺乏竞争性,基本上是任其自学自灭,稍微耐磨的,尚能生存发展。然而,纵然再有冲劲若无目的,也只能是无的放矢。久而久之,便会心灰意冷,失去信心。

2.价值导向的错误

改革开放以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越来越成为社会的风气,但另一方面,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价值仍未拉开档次,反而呈现出一种脑体倒挂现象,这种知识再度贬值的现实,是对按劳分配的一种否定,对青年员工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扼杀。故而,在一些青年中流行这样的观念。“不怕头脑空空,只怕口袋空空”,导致一些青年整天想的不是如何学习知识、技术和本领,而是挖空心思想些歪门邪道,违法乱纪如何赚钱。

3.职工教育的失误

由于企业缺乏一贯的教育思想和培训计划,没有政策的保证和措施的约束,加之教育本身的落后(如教材的陈旧,教法的单一,形式的呆板等),这些都是阻碍青年员工学习的因素。职工教育的地位一直上不去,那么再看学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于是乎,当年轻人逞强好胜,乐于竞争的特有心理没有得到正常的发挥与引导时,便只能在麻将和金钱中找“竞争”,在烟酒堕落中寻刺激,这种不良的习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制止,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

这里,也许我说的耸人听闻了一些,但无意用灰色的笔调来渲染青年员工心理的悲剧图景,只想以直面现实的勇气坦然告之,以引起警醒和深思,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寻找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

1.大禹的启示

如何开启青年的心灵之门?如何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如何激发他们的进取心?这里,我们可以从大禹治水的故事中得到启示。

大禹的父亲鲧用“堵”的方法治水,虽然费尽心机,却无济于事,收效甚微。大禹治水,不同于他的父亲,大胆采用”疏“的办法,开河理水。疏导疏道,结果洪水反而给治服了。

做青年的思想工作,也许比治水更难,但有一点跟治水是相似的,那就是切忌一味去“堵”去硬塞,而要多疏导,多理顺。因为青年往往有一种逆反心理,你越是制止他,他越要干,你不理他,他反而觉得没有意思了,而且严格来讲,没有一个青年是真正不求上进甘于落后的,关键在于我们去引导,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2.科学的方法

如何做好青年的思想工作,我们有很多好的传统和经验,这里不必重复,仅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即行为科学的方法。

作为一门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相关学科成果来研究人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新兴科学即行为科学,在国外已不新鲜,但在我国刚刚起步,一经使用,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概括地说,行为科学的作用是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利于达到组织预测的目标,同时使个人获得成长与发展。其目的是提高人的认识,端正态度,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很多事实证明,行为科学对思想工作有借鉴的作用对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和某些行之有效、生动活泼的方式和方法。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是受其心理支配的,有什么样的心理动机就可能有什么样的行动。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的需求,自尊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人到底为何而工作?是为生活而工作吗?为工作而工作吗?还是为理想而工作呢?我们一时还难以回答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但它确实存在着,日日夜夜纠缠着我们,既不能回避,又不能摆脱,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然后再去设法满足它。当安全需求与生理需求这些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自然就会向更高层次的社会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发展,特别是自我实现,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政治思想工作者,最大的愿望就是唤起青年的自尊心、积极性和使命感,克服其消极面,排除各种障碍,从而使他们得到成长与发展,同时达到服务他人、改造社会的目的。

3.采取有效措施

“只能用爱交换爱,只能用信任交换信任”。针对青年员工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可以采用:疏导、理解、尊重、使用。

1)政策保证

为了加强成人教育的管理,激发青年员工学习热情,国家可以制定成人教育工作条例,企业可以制定《成人教育工作奖惩实施细则》,鼓励青年员工在不同的行业成才,为社会作贡献。

2)措施激励

根据青年员工的成长、工作责任、工作成绩、职务职称、工资待遇、赞尝授誉等激励措施,在青年员工中,树立学习标兵。开展“青年十佳”评选活动,树立榜样。大胆启用年轻人,提升为领导干部。

3)改进培训

(1)从教学上,大胆改革,按需施教,尽量根据年青人的特点,考虑青年员工的兴趣、爱好,采取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原则是实用和愿学。

(2)从管理上,健全机制,明确职责,加强对培训实体的管理,逐步将培训与工资、培训与奖金、培训与使用、培训与进职、培训与提升结合起来。

青年人的生活是色彩斑斓的,青年人的心理更是五彩缤纷。若教育工作者和企业家们能从中发现一些青年员工的心灵的轨迹,得到启发,从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他将不断推动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明春.学习社会与终身学习[J].教育研究,1997,(7).

[2]中国成人教育.2007,(20).

[3]陈志婷.构筑自主创新链三一重工打造强势品牌[EB/OL].2007-03-20.

第8篇:学习心理论文范文

1、中心学习小组由局党委所属各单位副县级以上干部组成。必要时扩大到科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

2、中心学习小组的学习实行组长负责制,局党委书记为组长,局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

3、学习秘书由局党办主任担任。

(二)学习制度

1、中心学习小组每年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局实际,制定学习计划,中心学习小组成员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按计划进行学习。

2、中心学习小组每月集中学习1次,一年不少于12次。

3、每次集中学习时间1至2天,全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2天。每次学习时间一般安排在每月的下旬,逢休息日占用休息日一天。中心学习组成员提前安排好工作,尽量避免因工作耽误集中学习时间。

4、坚持做到四个不能代替,即传达文件和会议精神不能代替理论学习;学习参阅资料不能代替学习原著原文;汇报讨论工作不能代替理论学习;领导在会议上的讲话和报告不能代替中心发言。

5、坚持在学习中把握阅读原著和有关教材、专题辅导、中心发言、集体讨论、个人笔记和写作五个基本环节。

6、每次集中学习要突出重点内容,列出专题,并安排1-2名中心发言人,由学习秘书提前一周左右通知到个人,中心发言人应事先认真准备发言提纲。

7、学习中,各成员要认真做好笔记,围绕学习内容积极畅谈学习体会。学习讨论,应紧密结合思想、工作实际进行。

8、中心学习小组成员平时要坚持自学,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每人每年要撰写1-2篇学习体会文章或理论联系调研论文。

(三)考勤考核制度

1、中心学习小组成员除特殊情况外,必须准时参加集中学习。

2、中心学习组成员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应向组长请假,缺学内容要自学补课。

3、每次集中学习要坚持考勤记录,由中心学习小组成员自行签到,秘书定期通报。

(四)检查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1、中心学习小组的组长、副组长要对中心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年终要对全年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中心学习小组各成员除抓好自身学习外,还要注意指导、检查督促

本单位和分管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的理论学习。

2、中心学习小组建立相应的学习档案,并实行专项档案管理。

3、档案内容包括:(1)学习内容与考勤记载。记载每次学习的时间、内容、讨论发言和每个成员学习出勤情况。(2)个人学习读书笔记检查情况。(3)学习成果记载,重点记载各成员单位撰写、发表的论文(主要指市以上内部和公开报刊发表的理论论文或调研文章)。(4)反映学习情况的录像带、图片、文字资料等。

4、档案应齐全、完整,能正确反映局党委中心学习小组主要活动情况。档案的管理,平时要坚持不懈,年终要整理归类,文字性资料要分装成册。

5、档案的保管、管理等工作由局党委办公室具体负责。

(五)有关人员职责

组长职责:

1、全面负责搞好中心学习小组和各成员的学习,做到注重质量,理论联系实际,推进工作。

2、确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指定中心发言人,并主持中心学习小组学习。

3、定期对中心学习小组学习情况进行通报、评价和总结、督促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4、组长有特殊情况时,可指定副组长代行组长职责,主持中心学习小组学习。

学习秘书职责:

1、积极为学当好参谋,搞好中心学习小组学习的有关服务协调工作。

2、负责局党委中心学习小组学习具体事务性工作。

第9篇:学习心理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文化合流;阐释学;交往行为理论

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主要研究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与学习规律,是一门跨学科的理论。在语言获得的研究中,经历了从“教”到“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重心的转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教”放在主导地位,重视语言教学理论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才开始受到应有的关注,第二语言的学习理论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理论和假说。其中舒曼(schu—mann)的“文化合流理论”是最具影响力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理论之一,它享有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假说、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假说、塞林格的“中介语”理论等着名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模式同等重要的地位。但与这些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不同,舒曼把“文化认同”作为第二语言获得的着力点,认为这一因素对第二语言的获得极其重要。文化合流的第二语言获得理论顺应了当前全球化的趋势,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为此,非常有必要在更深的层次上探讨这一理论。此外,由于文化合流是在心理语言学背景下诞生的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环境和个人的心理因素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出发来研究文化合流理论。本文从阐释学这一角度论述这一获得理论的合理性,并且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出发论述良好的交往环境能促进第二语言获得的研究。

一、对文化合流理论的争议与反思

舒曼在1978年提出了文化合流理论。文化合流是指一种逐渐适应新的文化的过程。这一模式的中心命题是:第二语言的获得是文化合流的一个方面,一个人能将自己的文化与第二文化合流多少决定了一个人获得第二语言的成败,也就是说,文化合流理论强调的是第二语言获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所决定的——距离越近,学习者的学习愈成功,反之亦然。文化合流理论力图说明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中,对第二文化的认同感对于语言获得的关键作用。第二语言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如果学习者对于第二文化有崇拜感、亲近感和认同感,他就越容易获得第二语言。

自文化合流语言获得理论提出以来,尽管其实践效果和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争议也是颇多的。例如,有的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驳斥了这一理论,认为其并没有说明第二语言规则是如何在大脑内部建立的,学习者综合各种语言信息的机制是如何运作的,也就是说,该理论未能进一步解释第二语言知识是怎样在“黑箱”中被内化和吸收的,即输入是怎样变成摄入的,然后又是怎样进入学习者现存的中介语系统而改变中介语知识结构的。诚然,文化合流理论缺乏对大脑的语言学习规则的深入的实证研究,但文化合流理论避开这一复杂心理现象的说明是有客观理由的。

心理学是植根于经验和假设的实证研究,尽管实证研究极其重要,但实证研究往往是带着某种先人为主的理论指导的研究,或以验证某种假设为目的的研究,不仅如此,其结果常常与理论并不相符或与假设并不相关,使研究陷入困境。例如,关于双语者的语言是如何在大脑中表征的探讨,就遇到类似的困难。问题就在于实证研究是基于一些自以为是“不言自明的理论和假设”而操作的,而这些理论恰恰最值得反思。也许舒曼正是意识到用实证的方式来研究大脑的运行规则会有诸多的“未知”,毕竟这些关于人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规则是不可感的,即使是可感的,你也无法确认你的可感是否与他人相同。所以,对于文化合流是如何通过大脑的规则运行影响第二语言学习及学习者如何综合语言信息,舒曼并未作出任何阐述。他的这一做法给予人们的启示是某些研究,尤其是关于大脑的心理学问题也许是无法从实证科学研究中得到确切的结果的,或许某些人文科学的问题如文化合流的问题,可以应用人文科学的方法即寻求元理论性的问题得到深刻的揭示。

除此之外,与第二语言学习更为密切相关的是,有些学者指出它不适于课堂学习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是一种强调学习者深入到第二国自然习得第二语言的模式,而非本国的课堂教学.不可否认,对于与第二语言文化的心理距离,当然是深入到第二语言学习的国家而能够更加的接近。但这种学习语言的条件并非所有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都能够实现,所以只能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尽量创设这一条件。许多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文化的导入无疑比拒绝渗入任何第二语言文化去学习语言要有效的多,尽管没有深入第二语言国家学习语言有效。正像舒曼所指出的那样,心理距离决定了第二语言学习的成功与否,只要是能够让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距离趋近,就能够有效地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并非只能通过深入第二语言国家才能实现文化合流。为此,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课堂要尽量导入相关的文化因素,建构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第二语言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合流,更好地取得第二语言学习的效果。

可以看出,对于文化合流理论的争议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其一,是针对文化合流的理论问题:如果不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模式进行论证,人文科学的方法是否能够迎难而上?其二,文化合流理论的适用范围问题:如果没有条件深入到第二语言国家内学习语言,文化合流是否可能?其三,如果文化合流可能,如何才能加强文化合流,从而能更好地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以下就这3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进行论述。

二、文化合流的元理论建构:阐释学视角

对于第一个争议的问题,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化合流理论的深层次问题似乎要轻松得多。因为语言和人文学科关系密切,语言对于人文学科来说具有本源性的意义,一切人文学科的问题都要到语言里去寻求答案,反过来,人文学科又为研究语言提供方法。阐释学就是一门与语言联系紧密的学科。很多人认为阐释学与语言的联系是在语言学转向之后的事,然而阐释学从来都是与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阐释学的演变尽管历史久远并数易其貌,但始终与语言相伴而行。施莱尔马赫曾指出,在阐释学中所预设的一切问题都是语言的问题。第二语言获得与语言,或者更确切地说,与语言的理解是分不开的,研究它当然离不开阐释学。阐释学为研究文化合流理论的合理性提供了极强的元理论支撑。

首先,第二语言的获得离不开理解,因为理解的可能性为第二语言的获得提供了信心。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语言是思想符号,虽然语言存在差异,但是所有思想是一致的,理解还是可能的。到了中世纪,人们认为具有一种普遍的,独立于任何语言外壳的思维内核“精神语言”。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为了反驳怀疑论者皮罗的“一切都可以怀疑”的观点,提出至少“我活着,我存在,我理解”还是不能怀疑的。即使是现今,也不乏持这种观点的人,最为典型的就是着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这些观点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世界文化合流及人类的相互理解提供了理论上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阐释学是一种理解世界(把世界作为一个篇章进行理解)的理论。阐释学提出理解不是一种认识模式,也不是一种行动模式,而是此在的原始性的实在形式和根本活动,人的一生就是以理解这一方式生活的。所以说它是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说,阐释学的原则对于人类的各个方面普遍适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阐释学原则也适合于研究在第二语言获得中有什么样的理解活动发生以及如何促进这种理解活动。

阐释学认为,人是理解的动物,只要活着,就会拥有一定的自我理解和理解世界的能力,缩小间距,即人具有去远、定位、去陌生化、把世界周围化的,从而把自己融入一个更大的世界中去的能力。所谓“间距”,其本质是指理解者与对象之间的差异。如果没有差异,理解就成为不必要——差异产生理解。间距是一切理解的前提,因为间距的存在,理解才成为需要。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当中,间距主要表现为心理间距、语言间距、文化间距。从根本上说,这些间距的存在使第二语言的获得成为必要,但是同时也成为第二语言获得的障碍。从这一意义上说,第二语言获得也属于“在世之在”——人的理解活动的一种形式,为此,理解中所发生的一切基本活动,必然也发生在第二语言获得当中。

那么在第二语言的获得中,发生了什么样的理解活动,间距是如何被缩小的呢?正像海德格尔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常常是已经归属于特定的“传统”,因而被抛入到一定的成见之中。无论怎样的理解都总是以成见为立足点,都以成见开始。但是面向未来,我们一面筹划自己存在的可能性,一面以过去为现在的媒介,自觉地跨越间距,将过去的“真理要求”适用于现在的修正。这就是伽达默尔提出的“视域融合”——即将过去的视野和现在的视野相融合,结合事件的真理会在更高的层次实现。视域融合对于经验是开放的,也说明理解是具有创造性的。通过这种视域融合,并不一定最终能够到达“绝对真理”。根据每一次的历史状况,自我理性的完结性会不断地被打破,这是理解的不尽源泉。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视域融合,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接触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文化合流与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相伴相随,即使没有深入到第二语言国家,文化合流同样也是可能的。理解作为此在的根本存在方式,不管学习者是否意识到,理解活动确实在发生;而第二语言初学者又必然是带着本国文化“成见”的人,所以在第二语言获得过程中即理解过程中,本族文化是敞开的,第二语言文化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本国文化成见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形成新的“成见”,在新一轮的交流学习中充当理解的立脚点。此时的状况又会成为新一轮学习的源泉,即语言的基础。如此这般,视域融合不断发生,理解不断循环,即第二语言学习者以及所在国成员的成见都发生了改变。经过这样的视域融合,第二语言学习者实现了本族文化和第二语言文化的合流。这是第二语言学习和获得的必然趋势,即使在课堂教学上,文化合流也不可避免。

可见,从阐释学的角度出发,文化合流理论的元理论问题得到深刻的剖析:第二语言学习同时是理解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第一语言文化与第二语言文化不断发生视域融合,文化合流必然发生,为此,即使是非第二语言国家,文化合流也是可能的,这是第二语言学习的起点也是归宿。

三、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的建构:交往行为理论视角

如前所述,文化合流贯穿了整个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舒曼提出,文化合流程度的大小有赖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自身对第二语言文化归附动机的强弱,更详细地说,第二语言获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所决定的,距离越近,第二语言越易获得。可见,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社会距离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决定社会距离的各种社会因素可以影响学习者的动机、对目的语及其社团的态度、目的语输入的品质和数量以及总体学习环境的优劣。能带来“优质的”学习环境以及质和量均合乎要求的目的语输入的社会因素应具有以下特征“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互视社会平等,并均希望前者被后者同化;两社团自我封闭性小;学习者社团规模不大且缺乏凝聚性;两社团的文化冲突不大;两社团对彼此有好感;学习者社团打算在目的语地区长期居留。若上述各社会变量呈现出相反的特征,如当学习者社团自视社会地位优越或低贱时,“劣质的”学习环境便会产生,从而对文化适应和语言获得构成障碍。

同时,舒曼特别提出,在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要强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主要是在社会距离难以确定,即社会因素对文化适应不构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时才发挥作用。所以,在外语教育环境下,学习者不能与目的语社团直接接触,反映两社团关系的社会因素对文化适应的作用变得模糊,学习者个人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心理感受,即心理距离的作用可能变得更加突出。这时,如何帮助学习者克服语言和文化震惊,选择合适的学习动机,跨越语言自我的心理屏障便成为外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从以上的论述中不难看出,自然习得第二语言也好,课堂学习第二语言也好,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的建构是可以缩短社会距离和改变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不良的心理因素的关键,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主观和客观上的优越条件,增进了文化合流,对第二语言的获得起着关键作用。

当代西方着名思想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提出,交往是以言语为媒介,通过对话即“话语民主”达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与“一致”的行为。从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到,他把交往的最终目的归结为“理解”,他所说的“话语民主”的含义就是指人们展开自由、平等的辩论、对话、商讨并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同时,哈贝马斯认为,真理由共识构成,而共识是人们在没有内外压力和制约下的理想情境中通过交往达成的。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会追求一种平等而真诚的人际关系,对这种道德理想的追求先验地存在于语言使用的过程中。所以,他进一步指出,对话必须是基于对话双方的平等、真诚,参与愿望和切合情境的意向性,表达清晰的基础上。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构建良好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争辩(对话)双方必须具有沟通的真诚愿望,这是进一步争辩的立足点。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第二语言学习者与所在国成员对相互文化的认同,希望互相借鉴交流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心理准备。参与对话双方必须是平等、自由的,这样的对话才是民主的,才能真正进行下去。参与对话的双方必须能够相互抗衡,因此第二语言学习者应该团结一致,统一起来,让所在国成员与之对话成为需要。对话双方的表达必须是清晰的,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与所在国成员的文化相差太远,表达无法清晰顺畅进行,将为平等顺利对话带来障碍。

可以看出,哈贝马斯的语言交往行为理论为如何促进文化合流提供了理论指导:建构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能有效缩短第二语言学习的社会距离和改变学习者的不良心理因素,促进文化合流,进而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四、结语

文化合流理论是一种顺应世界文化大合流时代的第二语言学习模式,它提出,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第二语言文化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它有着诸多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合理性,对第二语言获得的动力机制以及获得过程中的洋泾浜化现象作出了独到的解释,为习得理论的深入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尽管如此,文化合流理论也不乏值得商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