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

群众体育论文精选(九篇)

群众体育论文

第1篇:群众体育论文范文

群众在参与体育运动时利用周边的体育基础设施和学校公共设施,然而由于学校不能完全对外开放,所以使群众可利用和体育设施资源大大降低,因此群众体育的开展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场地。这种现象严重制约兴隆镇群众体育的开展和发展。

2.镇群众体育新型发展模式构建

2.1组织管理模式

镇群众体育组织管理组织的组建应由镇政府牵头,在县一级体育局的资源支持下建立体育文化工作站,文体站的建立,统筹本镇基础体育设施资源。文体站有专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管理群众体育文化生活开展,引导体育运动爱好者组建体育协会,指导各协会开展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文体站的工作人员对本镇群众体育开展的项目及爱好进行调研,向体育用品经营者提供科学依据,使商品满足群众所需,经营者资金流通加速,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加强服务意识镇政府倡议成立或借鉴先进的非营利性组织,例如:社区发展合作组织(CommunityDevelopmentCorporation)简称CDC,它的作用是争取捐款、搞好社区关系、游说政府工作人员和社区建设方面,做出贡献。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简称NGO,它通常是非营利组织,他们的基金至少有一部分是来自私人捐款,它的原动力就是志愿精神。

2.2群众体育投资模式

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镇政府不仅要充分使用县级财政体育设施的专款投入,还要把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经费列入政府工作的财政预算,同时协调镇上四个村委会筹备部分资金,对村委会的公共设施进行维护、更新,镇政府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引导投资者加强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对投资大的进行政策的支持,使政、企合作亲密。建立BOT共赢模式(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BOT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建设基础设施并管理经营该基础设施及其相应产品与服务。鼓励集体、个人或NGO对群众体育开展捐款、筹款,同时政府对其进行表彰和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特别是在群众体育项目建设上在贷款、土地使用费、营业税等,给予大力的优惠和帮助,以此扩大体育设施规模和数理,更好保障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增加公共体育设施投入。在镇文体站的科学管理下,各团体组织建立会员机制,以交会费的形式促进会员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合理利用付费开展更多有益的体育活动。

2.3群众体育资源整合模式

在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下,镇群众体育的开展应当做到资金、专业人才、公共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开发四位一体。以镇政府为主导,四者之间相互协调,统筹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镇政府及文体站的体育工作者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力为民所出、利为民所谋。政府不仅要向上级部门争取更多的体育基础设施专项拨款,而且要把开展群众体育体育活动经费列入政府工作的财政预算中,特别是全民运动会的经费投入,保障全民运动会的顺利举行。

3.结语

第2篇:群众体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体育;群众体育;和谐社会;协调发展

1问题提出

和谐社会是人们对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追求,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的基本目标之一。城乡差距问题是我国转型期间遇到的突出问题,西部地区尤为突出。因此,为实现和谐社会,有必要协调好体育和经济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逐一破解各种矛盾,使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为实现和谐广西、和谐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2我国目前体育协调发展研

究现状简析据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夏安桃等,2003)得知:我国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是从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和动力机制、城市化道路与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及城乡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等内容着手。而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李树怡,1997)则是通过对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揭示体育协调发展的本质,论述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用辩证协调论的观点,分析研究体育协调发展中主从关系、人在体育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体育协调发展机制、不同性质关系的协调发展、体育系统内的协同作用等理论问题,并提出了体育协调发展的4个前提和判断体育是否协调发展的3条标准。这对打破城乡之间的差异有较大的帮助,能够为城乡体育发展构建有效的途径。然而,目前制约我国城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城乡差距,它对我国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各个方面。城乡发展的主要研究背景就是把新农村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指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更指城乡间实行平等的政策,保证城乡地位的平等性,能够同步发展体育与民生,通过统筹城乡体育的发展,承认城乡之间的差异,寻求协调发展的途径,让各个阶段都能够平衡发展,改善民生。自党的十七大上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协调发展的任务以来,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开始注重城乡教育协调的发展,社会各界也把焦点聚集到了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问题上来,学者们对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宏观的、中观的以及微观的研究。《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顺、李初昌,2011)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陈丽、陈美玲,2012)等研究是其中的代表。而在此基础上,学者在对我国体育事业均衡发展的探析(郦锁良,2009)中,深入地剖析了我国整个体育事业的结构组成,分析了我国体育事业中的各种不协调现状,并能较早地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国的几条途径。而后,在对于《学校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均衡发展问题的研究方面》(徐桂兰、夏成,2012),学者们更明确地阐述了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具体途径与策略。在《竞技运动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垄断与均衡再造》(徐刚,2013)这一问题的探讨中,学者们则是通过理论论证,分析研究我国体育学科的现状,指出了产生垄断的根本原因,提出实现竞技项目协调再造的具体途径,并针对体育学科的协调、协调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3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研究现状

近10年来,据文献资料显示,我国有许多学者对群众体育发展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有学者以我国社会转型期为研究背景,对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对策(陈旭,2012);也有学者从社会学视角入手,提出实现群众体育和谐发展十分重要,并且建议要积极处理好各种关系(朱家新,2011);还有的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了中国群众体育呈现出非协调的发展形势,并存在各种差异现状;著名学者秦椿林通过对非协调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叙述(秦椿林,2011),为协调群众体育的良性发展提供更多新的思路和更加长远的应对措施。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群众体育的公共服务体系、政策法规、场馆设施、体育人口等主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集中体现在:一是内容多数以政府层面为主,重点研究群众体育现状、对策、功能、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范围多数涉及东部发达地区,而对西部民族落后地区的研究甚少。

4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现状

随着国家实施《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收官总结,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到西部城市和欠发达城市地区的研究,但对我国欠发达地区、西部民族地区的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更是空白,没有针对不同的地域文化、民族特色探索出相应的针对性较强、切实可行的群众体育模式推广普及。作为西部民族地区的、甘肃、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处祖国大西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老、少、边、山、穷”省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但其在农村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先后出台了各自的《群众体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等文件,其中广西还提出了《重振广西体育雄风行动计划》,并以万人项目为载体,成功打造了“万村农民篮球赛”“城乡万人气排球赛”“红水河杯绣排球赛”和广西体育节等品牌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基层群众体育文化内涵,成为广西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对当前我国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存在问题的认识

在我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后,虽然研究者们通过从多元视角进行分析,对未来体育发展的走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剖析,并通过这样的分析规划出未来群众体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为今后群众体育的顺利开展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对策。但是,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到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把面临的问题局限化,研究难以深入,其主要表现有:第一,对于大众体育、群众体育、社区体育的相关研究很多,对当前城乡结合部、农村群众体育、村落群众体育的研究相对较少;第二,城乡差距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多,城乡群众体育差距的研究较少;第三,研究者更加关注协调发展方面的问题,忽略了如何构建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等问题的研究。

6对今后广西城市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的思考

6.1以《健康中国2030》的提出为契机,遴选出一些试点城市为突破口,对该城市的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行探究,总结出适合当地推广的做法、经验和模式,构建和谐城市,着眼提高群众健康素质,构建亲民便民的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各项工作,使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环境和条件有明显改善,切实增强人民的体质。6.2依托西部少数民族体育资源优势,结合桂林山水优势,创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全民健身“精品”赛事与活动,推广以“游山玩水,浓情于山水间”的全民健身活动,并将少数民族体育融入全民健身中,为农村体育建设注入新活力、新风气,播撒新的文化观念,助力新的生活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扩大试点的辐射、示范引领的作用。要激发广大农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把新农村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工作扎实、蓬勃地开展起来。6.3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系统的调研,可以为城乡体育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城乡体育的协调性开始彰显出来,这就需要更多学者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样才能全面地了解群众体育的发展,让民生更加深入人心。有了这样的实践指导,才能够让我国的体育事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也将对广西各市乃至全国今后如何推动和谐社会的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借鉴实例。

7推进广西城市群众体育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

7.1以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为基点,重点打造具有广西红水河流域地区特色的精品民族体育项目,形成特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模式,促进民族大团结。7.2以桂北山水休闲体育发展为切入点,推广具有桂北自然、人文等地方特色的休闲旅游体育、水上体育和民族体育相结合的群众体育新模式,促进市民和谐共融。7.3以环北部湾海洋体育发展为推手,构建出桂南滨海群众体育文化模式并加以推广,促进城乡居民精神文明建设。7.4以革命老区红色体育发展为龙头,加大开发当地户外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力度,促进广西户外体育人力资源的培训、培养,培育广西生态体育和户外体育产业市场,构建出具有广西特色的“革命老区”户外群众体育模式并加大推广力度,促进革命老区的对外开放、提高老区人民收入、树立老区人民新形象。7.5以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为样板,深入推进“三求”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区域和谐大发展、大繁荣。7.6以省会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为样板,从社区做起,从城市的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的第三、第四级的基层体育设施做起,促进城乡居民均衡发展。7.7以广西与东盟群众体育发展为契机,探索广西群众体育与东盟各国特别是东盟国家和地区大众体育在赛事组织、体育产业、学术研究、文化建设、人才培养、设施建设、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区域对外开放交流、合作与共赢,促进和谐边疆。

作者:苏祝捷 邱团 单位: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夏安桃,许学强,薛德升.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3(5):56-60.

[2]李树怡.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1997(3):8-10.

[3]顺,李初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6):8-9.

[4]陈丽,陈美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战略意义[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3):5-8.

[5]郦锁良.我国体育事业均衡发展的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5):138-139.

[6]徐桂兰,夏成前,蒋荣.学校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均衡发展问题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6-79.

第3篇:群众体育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群众体育政策作为体育政策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双重性、实践性、多样性的特点,其本质体现了政府对全体群众体育利益所作的权威性分配。其内容也十分丰富。从理论角度对群众体育政策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群众体育政策以社会群众体育生活中的政策领域,即现实的群众体育政策实践、政策系统及政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它的基本目标是端正群众体育发展方向,改善群众体育决策系统,提高群众体育政策制定质量,从而实现群众体育的政策目标,故其具有社会性(公共性)、双重性、实践性、多样性等特点。 

1 群众体育政策的内涵 

群众体育政策作为体育政策的一部分,可以作如下定义:群众体育政策是政府为处理社会群众体育事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其本质体现了政府对全社会群众体育利益所作的权威性分配。群众体育政策是国家政权机构及政府体育部门,为了解决和处理社会群众体育问题,维护社会群众体育利益,实现社会群众体育目标,所制定的关于群众体育活动的一系列的原则、方法、策略、措施和办法的总称。群众体育政策以社会群众体育生活中的政策领域,即现实的群众体育政策实践、政策系统及政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它的基本目标是端正群众体育发展方向,改善群众体育决策系统,提高群众体育政策制定质量,从而实现群众体育的政策目标。 

2 群众体育政策的基本内容 

2.1职工体育政策 

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强职工体育工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职工体育健身活动。 

50年来,全国职工体育由各级企业体协形成的一套管理模式,成为贯彻落实《体育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进职工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的有效管理办法,是我国职工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工作方法的延伸及补充。 

2.2城市社区体育政策 

积极发展社区体育。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做好社区体育工作。体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支持和指导。 

社区是城镇居民的主要聚居地,是他们进行文化、娱乐、体育等活动的主要场所。城市体育要依托社区,积极建设和开辟更多面向广大群众、便于居民参与的公益性体育场所,充分利用社区各类体育活动中心、健身站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2.3农村体育政策 

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作用,并与文化站协同配合,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继续开展评选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群众体育的工作难点在农村,如何实现农村体育的发展需要政府做出超前意识的正确决策。领导体育意识的增强和普遍重视体育工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体育健身意识的增强,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关键。健全的组织网络建设是开展农村体育发展的保证。体育经费的投入,是体育工作活动得到落实的保障。目前,农村体育的体育骨干主要是来自镇文化站、镇体育干部、乡镇企业的领导、职工、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各级体育部门培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但今后还应该继续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 

2.4少数民族体育政策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建立健全各级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 

少数民族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群众体育提供了极具特色的发展条件。少数民族的体育要体现全民健身的创新、特色和多元化,增强全民健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 

2.5残疾人体育政策 

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丰富残疾人体育健身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保障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规定如下:国家和社会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努力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和扶持残疾人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举办特殊艺术演出和特殊体育运动会,参加重大国际性比赛和交流。 

2.6妇女和老年体育政策 

重视妇女和老年人的体质与健康问题,积极支持他们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重视关心老年体育工作。 

妇女是社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的作用正日益加强。因此,增强广大妇女体质,积极动员广大妇女参与健身体育话动,不仅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腾飞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 

2.7军队体育政策 

实施《军人体育锻炼标准》,进一步发展部队体育,增强体质,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部队体育骨干。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国家体育总局将继续使用体育公益金支持部队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2002年7月中共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2002年12月,解放军四总部制定下发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军队体育工作的意见》([2002]政联字第6号文件),明确了新时期军队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奋斗目标。2004年,总参谋部颁发试行新的《军人体能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军队体能训练内容、方法和标准。 

    2.8知识分子体育政策 

积极为知识分子创造体育健身条件,倡导和推广适合其工作特点的体育健身方法,重视对中高级知识分子进行健康检查和体质测定工作。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世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而知识分子的素质无疑在整个国民素质中是最重要的。但在现代社会,知识分子普遍感到工作生活压力大。这样就对知识分子的心理和身体素质的完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体育不但能够实现人类的自我超越,还能够提高人类的心理健康水平,经常参与体育运动,能够减轻心理挫折,调整不良情绪,提高人们的体力、体能、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3 群众体育政策的特点 

3.1群众体育政策的社会性(公众性) 

在我国,制定群众体育政策的国家政权机关代表了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它所制定和实施的群众体育政策,必然要为满足大多数人民体育健身和体育生活的需求服务。因此,群众体育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必须反映和关注社会公众的体育利益。 

我国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要以社会化为突破口,实现行政型向社会型、福利型向消费型、场馆事业型向经营型、政府办向社会办的转变,逐步使群体工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建立覆盖面广、包容量大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积极依靠社会力量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和兴办经营性体育场所。 

3.2群众体育政策的双重性 

长期以来,群众体育在我国一直被视为纯粹的社会公益事业。学术界对群众体育解读的理论视角主要是生理学和社会学,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经济体制的转轨,群众体育的生存环境和运作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因此有必要引入新的研究视角。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鲍明晓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群众体育是公益还是私益的问题。 

公共部门经济学认为,一项活动属于公益还是私益关键看其产出的是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如果产出的是公共产品就是公益活动,相应地提供这类产品的部门就应该是政府;如果产出的是私人产品就是私益活动,相应地提供这类产品的部门就应该是企业。从实践看,当下我国群众体育主体上是私益性活动而不是公益性活动。如果说群众体育是公益性活动那也是特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那一小部分。 

长期以来,我国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沿袭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坚持认为群众体育是单纯的公益事业,但当今的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和实力定位决定了这一时期的群众体育在现实性上只能是以个人自主消费为主体的私益性活动。 

3.3群众体育政策的实践性 

群众体育政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实践,我国群众体育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而且富有中国特色的组织制度和活动方式。近十余年来,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践过程中,提出了“三边工程”(建市民身边的场地、设市民身边的组织、搞市民身边的活动)。 

我国的城镇社区健身活动基本形成了“家庭健身活动、各晨晚练点健身活动、社区单位体育赛事、社区体育单项赛事、社区大型综合赛事“五位一体的健身活动格局。”一些社区体育俱乐部不仅为周围的居民提供健身场所和健身服务,还以其良好的体育设施、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其他社区的群众前来健身,社区体育俱乐部真正成为了群众“身边的组织”。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 

[2]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组织编写.体育法规知识讲座[m].人民体育出版社. 

[3]胡宁生.现代公共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全国体育法制建设研讨会版社,2000. 

[4]刘伯龙,竺乾威.当代中国公共政策[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张厚福,罗嘉司.体育法学概要[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6]黄健荣.政策、决策及其研究[j].理论探讨,2001,(1):67-69. 

第4篇:群众体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党校;教育工作;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作用

党校是广大党员党性锻炼的熔炉,也是党的思想理论研究与建设的重要基地。在党校里,广大党员干部不断的锤炼和坚定党性,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的建设工作中,党校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党校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实践工作的参与者,另一方面,党校还承担着组织、策划、宣传、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开展思想理论教育活动的责任。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是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新时期,结合时代特色和党政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笔者认为,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一、党的群众路线

(一)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群众路线是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论的具体体现,它保证了党同群众的血肉相连,确保了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体现了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多年来,党在工作中始终依靠群众、相信群众,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创造了令人震惊的“中国速度”。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社会文化事业也节节攀高。但是,在此背景下,许多党员干部产生了懈怠的情绪,奢侈腐败、贪污受贿、、道德败坏等情况频出,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因此,新时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党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各项工作中积极贯穿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同志指出,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背离党的宗旨,存在“慵、懒、散”“假、浮、蛮”的工作作风,不是想着怎么把群众工作做实、做好,而是热衷于追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因此,党中央决定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扎根在群众中,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群众思想是思想获得灵魂,是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

纵观中共党史我们可以发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展至今贯穿90多年的奋斗历史,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中共党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群众路线史”,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法宝。党的十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三)有利于宣传党政方针,提高党的威信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宣传党政方针政策,有效落实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解决群众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切实改进党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加强人群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提高的党的威信,巩固执政党的地位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新形势下,十对群众路线提出了新的具体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成立90多年来,始终坚持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把实现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具体体现。

(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转变干部工作作风

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背离了党的宗旨,工作缺乏踏实精神,一味追求政绩,甚至贪污受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进一步锤炼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转变一些干部虚浮的工作作风。

三、充分发挥党校教育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一)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组织、学习和宣传党的重要思想理论是党校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是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党政工作重要的指导思想。党校教育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将群众路线理论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广大党校教师也要时刻保持自身思想的先进性,在工作中努力践行群众思想和群众路线。

(二)开展自我教育,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示范

党校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宣传者和教育者。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党校首先应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时刻保持党性,将党的群众思想和群众路线理论应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为民、务实、清廉”作为评价党校领导和教师的工作的准则,端正校风、教风和工作作风,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示范,才能赢得学员的尊重,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三)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培养渠道的作用,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展开打牢基础

党校是培养广大党员干部的主要渠道,是锤炼党员干部党性的熔炉。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认识到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培养渠道的作用,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让参训学员认识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引导参训学员树立群众观点,提高参训学员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的素质和能力,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究,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

党校是党的思想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党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理论研究基地的作用,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为背景,将哲学、社会学等理论研究与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教育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基层调研切实了解当前的世情、党情、民情,为党校的理论研究提供真实的材料。使得群众路线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五)加强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宣传,为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做好舆论引导

广大人民是群众路线理论的受益者,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有力的监督者,因此,党校要做好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宣传工作,让人民群众了解到相关理论知识,在开展党的群众理论教育实践活动时积极主动参与,扮演好教育实践活动监督者的角色。

四、结语

党的群众理论的教育和实践工作不是能够一撮而就的,它需要党政机关、党校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党校只有充分认识和摆正自身在党的群众理论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位置,将上述的建议切实的应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有效发挥党校教育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业玲.浅析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及路径选择[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3(04).

[2] 马有刚.让基层党校成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力推手[J].今日中国论坛,2013(15).

第5篇:群众体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十六大以来;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2-0069-0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当前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对人民大众进行的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核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十六大以来,重庆在坚持党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结合自身特色,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十六大以来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取得的成绩及原因分析

十六大以来,我党更加突显了用大众化的方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宣传教育。重庆作为全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方面成绩显著。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得到重庆市民普遍认同,且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数逐年增多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重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走出了一条西部大开发的特色之路。其成绩和特色也鲜明地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工程上。2008年11月-2009年4月,西南大学陈跃教授等人对重庆市14个区县,上百个单位和部门,30多个社区和村镇,11个市级党政部门,11所高校,4个市级科研部门进进行了一项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调研,调研显示:“56.9%的人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宗教、相信封建迷信、无信仰或不清楚的人数较少,分别约占12.0%、5.3%、25.9%”[2]。又据重庆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2010年的调查,干部群众信仰马克思主义逐年增多,这一比例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达到68.5%,比全国同期调查高出26.2个百分点。[3]这说明,近年来,重庆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方面成绩显著,马克思主义信仰得到重庆市市民普遍认同,且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数在逐年增多。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重庆市得到有效落实,重庆市公共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价值归属不是空而论道,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充分掌握马克思主义,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其根本归属是服务于人民群众。重庆很好地做到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重庆市自身建设有效结合与落实,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02-2008年,重庆国有资产总值增加了4倍,同时民营经济也是西部12省中最发达的……重庆的国资获得了增值,可以作为‘第三财政’投资重庆大学城、重庆大剧院等,全部投资不是来自一般意义上的税收,而是国资增值部分。”[4]可见,重庆市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与重庆自身建设结合与落实,不断地提高和发挥了国有资产的作用,并充分利用国资增值成果建设重庆,做到了服务于民、藏富于民。

(三)重庆市市民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前景、社会主义发展前途信心十足

随着近年来重庆市的经济、政治、生态等方面的突飞猛进,市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得到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发展前途信心十足。陈跃教授等调研数据进一步显示:57.9%的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前景有信心,其中“有些信心”的占32.5%,“充满信心”的占25.4%。[2]125这充分说明了重庆市市民对于国家发展的未来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前景看好,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

十六大以来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之所以成绩显著,其原因主要为以下。

(一)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研究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正确的理论能够指导人们在具体实践中达到预期目的。重庆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研究中心,创作出了一系列精品力作,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举办了“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理论研讨会”等。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保障。同时,重庆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利用各高校有利资源,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研、宣传、服务功能,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理论素材。

(二)坚持民生视角,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六大以来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之所以成绩显著,其根源在于从根本上体现和维护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做到了真正从民生视角出发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近年来,重庆启动了一系列民生工程:提出“五个重庆”建设目标,推出“民生十条”惠民政策,制定了“一圈两翼”和“国民共进”等民生政策,大力实施户籍改革、、医疗改革等。与此同时,市委三届九次全会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这一惠民政策切实把实现共同富裕放在首要位置,是老百姓心声的应和,包括了住房、上学、医保、增收、社会保障等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从而真正做到了将科学的理论融入人民大众生活,为解决民众生活中的难题服务,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这些政策措施是在讨论和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难事、急事。

(三)借助“唱读讲传”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单一枯燥模式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思辨之学,而是面向生活、面向大众的科学理论。重庆开展的“唱读讲传”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的重要形式,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走进人民大众,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唱读讲传”主题鲜明,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具体,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主要方向;主体突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对象更广泛;活动丰富,使马克思主义教育方式更生动;效果显著,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践行更自觉。借助这一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充分尊重了民众的主体地位,使人民群众寓教于乐、寓理于情,有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四)通过“三进三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带进基层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重庆依托党的先进性建设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探索出“三进三同”大众化路子。“三进”即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三进三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实效明显:其一,密切了干群关系,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宣传氛围;其二,直接把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带进基层,帮助群众解决难题,有效突破了当前马克思主义难进基层的困境;其三,是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实现互动的重要契机,党员干部可通过民众反馈信息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有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真正意义上的具体化、通俗化、群众化。

(五)依托红色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重庆是我国著名的红色文化之城,广大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积极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增进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热爱。近年来,重庆大力发展红色文化,先后出版了《红岩精神读本》、《忠诚与背叛》等多部红色书籍;拍摄播放了《解放大西南》、《千秋红岩》等多部红色影视;建立以“红色春秋”为代表的红色网站;发展渣滓洞、白公馆、张自忠墓等红色旅游胜地,有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二、十六大以来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成绩斐然,然而也不乏存在一些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抽象性与重庆市民知识水平普遍较低之间的矛盾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瓶颈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普通群众接受和内化较难,加之重庆是一个农民占绝对多数的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受教育程度较低,这就加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的难度。即便重庆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过程中采取了诸如“唱读讲传”、“三进三同”等多种通俗又简单的方式,但这些方式毕竟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具体性,要受具体题材、环境、理论深度等条件限制,通常只能对较为简单、通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实践,而对许多诸如马恩经典著作和抽象思想就很难做到大众化。因此,这一现实状况一直以来困扰着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二)部分党员干部信仰与实践“失范”,党内腐败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其学说首先应该在社会主义先进分子的价值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共产党员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分子,首先应该身体力行。然而,当前社会上一些党政干部在公共场合高呼马克思主义,理论讲的堪称“精深”,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另一套”,出现信仰与实践“失范”,少数党员干部甚至、,引起人民群众的极大不满。“在调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危机的原因时,在受访的人中,有76.03%的人认为是由于干部腐败问题造成的”[5]。尽管重庆近年来下狠力开展“打黑除恶”活动,惩治了不少腐败分子,社会风气有所好转,但仅凭“高压”式的方法来惩治腐败是不能治本的,党内腐败将影响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三)宗教、封建迷信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广大人民一直深受封建毒瘤残害。多年来,尽管我们一直宣传、普及科学文化教育,但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两千多年的封建残留思想一直危害着我国广大人民,尤其在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更为严重。以陈越教授为主的调研组对重庆地区调查的数据显示,“对请神、驱鬼、算命、烧香等迷信活动持完全可信或部分可信态度的群众达到24.1%”。甚至“8.8%的人认为求神、算命等迷信活动对个人和家庭有好处”[2]128。 且许多普通百姓把宗教和封建迷信混同。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约占14.0%的人信仰宗教……2.7%的人定期参加宗教活动,23.6%的人曾经参加过宗教活动”[2]127。不言而喻,这些数据足以表明宗教、封建迷信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着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四)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以及当前社会多元价值理论对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形成冲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破了西方列强武力殖民中国的幻想,然而,列强的殖民本性驱使他们从未放弃过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蚕食,针对具体的历史环境,西方列强开始调整战略,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来分化、西化社会主义国家,宣扬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实质是借助美丽的言辞来达到瓦解社会主义的目的。此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锋、交流、交融,人们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改革意识、效率意识等不断增强。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如一些人的理想信念、爱国意识、民族认同感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不断上涨,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屡见不鲜。这些思潮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们所提倡的主导信仰,逐渐涌现的各式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严重的冲击。

十六大以来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理念和方式存在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理念方面,一方面,长期以来我们过多的坚持标准而统一的要求,缺乏层次性和科学性,脱离受教育者主体特性,往往是没有考虑受教育者的接受状况、现实接触、具体情况等方面的“单厢情愿”式的“灌输”,其实效性不佳;另一方面,我们往往过多地强调理论和信仰的重要性,而忽视把理论和信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造成理论和信仰教育空洞而乏力,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方式上面,一方面,不少教育者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时不能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显得过于理论化和学术性,难以得到人民群众接受;另一方面,形式主义严重,部分教育者思想不端正,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时往往走过场,过多地关注形式化的东西,而忽视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决,直接影响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践行。

(二)党内监督方式不够科学,惩治腐败很难达到标本兼治

长期以来,人民群众对党政干部内部事务了解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淡薄,一方面是党内透明度有待提高。因此,人民群众难以有效深入党政干部内部进行监督,对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很难第一时间举发。惩治党政干部腐败是一个综合工程,必须要把党内监督有效置身于人民大众的监督中。近年来,重庆市采取的措施较受社会关注,其中“打黑除恶”活动最为瞩目。自然,这种突击性的打黑活动在短期内的确立竿见影。

(三)重庆市民科学文化知识依旧相对贫乏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80%以上,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广大农村更甚。直辖以来,重庆以崭新的面貌开始蓬勃发展,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重庆普通百姓受教育水平依旧普遍较低,尤其中年以上人群更为突出,较低的科学文化知识造成人们对许多自然界复杂现象难以得到科学解释,从而步入信奉封建迷信以及宗教甚至行列,极不利于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四)对西方不良思潮的实质揭露不到位,易使重庆市民对其本质误解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大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更加密切,各种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蜂拥而来,人们的思想受到空前冲击。诸如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迎面扑来。“其中有些思潮过度夸大地方性和民族性特点而否认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体性,有些思潮则通过宣扬西方社会某些所谓的优越性来否认中华民族精神的合理性,否认爱国主义的必要性等”[5]28。这些不良思潮在华丽词句掩饰下进行着分化、西化的目的。当前,我国部分人信奉这些不良思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乏不轨之心者、崇洋者,但更多的是不明真相者,究其原因是没有给广大人民群众讲清、讲透这些思潮的实质和危害。而重庆广大人民群众在受教育水平、知识来源等方面的限制下,不能从实质上了解这些思潮,往往易被其华丽的言辞蒙蔽,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

三、进一步推进重庆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对策建议

对上述阻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与解决民生问题有效结合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过去,我们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过程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忽视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过多地要求人民群众奉献。当前,我们应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注重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归属是为人民服务。当前,解决民生问题是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归属的关键。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重庆,整个中国,民生问题都最为重要,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有好的群众基础,才能收到理想效果。民生问题是密切关乎群众实践的问题,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深入到群众实践中去,才能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好实际问题,才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深化,从而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二)坚持“打黑除恶”与制度建设等措施多管齐下,从源头杜绝党内腐败

党政干部中的歪气邪风、腐败行为严重毁坏着党的形象,导致人民群众对党的思想路线、信念信仰产生怀疑。当前,党内腐败更趋向于复杂化、隐性化,许多腐败分子往往是和地方黑社会势力勾结,甚至其本身就是黑社会势力核心成员。对此,国家制定出实质性措施加以惩治,重庆更凸显了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开展了“打黑除恶”、“灭枪治暴”等专项活动,惩治了以文强为代表的不少党内腐败分子,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拥护。同时,要坚持人民民主,以科学的制度来预防、监督和惩治腐败,强化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依法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机制,通过体制变革铲除腐败行为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才能从源头切断腐败。对此,在惩治腐败方面我们始终要坚持“打黑除恶”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

(三)加大教育力度,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从源头消除重庆市市民对宗教、封建迷信以及西方不良思潮的盲目信奉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6],是剥削阶级用来压迫人民群众的工具,他们用宗教来控制劳动人民的思想,让劳动人民把希望寄托于一种虚幻的意识中。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也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慰借的那个世界的斗争”[6]2。因为,宗教控制了信徒的思想。反宗教不能简单的只针对宗教,而是从宗教的本质入手,反对被宗教所控制的人们的思想,让他们的思想回归于现实,回归于科学。同样,消除封建迷信和对西方不良思潮的盲目信奉也是对人们错误思想的一种教育,简单而粗暴的暴力方式无济于事。要使重庆市民彻底摆脱宗教、封建迷信以及西方不良思潮的毒害,需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思想上入手。让人民群众从根本上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方能在科学的指导下明辨宗教之本质、封建迷信之毒害以及西方不良思潮之用意,才能从思想上彻底消除这种盲目信奉。科学文化是一种科学,只要我们对人民群众加大教育力度,积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一定能够说服人民群众远离宗教、封建迷信和西方不良思潮。

(四)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缩小贫富差距,让重庆市市民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当前,我国两极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悬殊,“我国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仅占有全国财富的1.4%;1981-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0.29增长到0.47,近两年又不断飙升以致突破了0.5,这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7]。这些数据不仅是对整个中国现状的反应,也是对重庆现状的反应,在重庆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也是很大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较大的贫富悬殊极易引起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怀疑,不利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信仰。在现阶段,要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为实现社会公正奠定坚实基础。只有在充裕的物质基础之上进行公平、公正的分配,才能保障人民群众对物质财富的公平、公正享有,人民群众才会安下心来认真学习理论,才能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 陈跃,熊洁.关于“信仰问题”调研情况的报告[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2):123.

[3] 何事忠.重庆干群信仰马克思主义逐年增多达68.5% [EB/OL].(2010-12-3)..

[4] 纪硕鸣.重庆模式、经济民主与自由社会主义[J].商务周刊,2010,(2).

[5] 程恩富,郑一明.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2):28.

第6篇:群众体育论文范文

高等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工作路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证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仅是党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顺利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也是党带领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

从宏观层面讲,克服一切困难办好大学教育,既是党在教育事业上发挥领导作用的具体体现,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重托,是党和群众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的纽带。所以,从政治上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该旗帜鲜明地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力度:以让党性强、熟悉教育业务的同志进一步激发主观能动性,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高校产生正能量的评判标准;以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对高校建设成果满意,作为高校自身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终极目的。从方法上讲,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确立高等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养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各方面。当前,随着成都大学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坚持走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夯实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着力点,增强群众观念,拓宽服务渠道,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以学生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育教学为重点,不断提升工作针对性和说服力;把以服务强管理,以服务提效能,以服务促发展为手段,不断提升工作作风、干部作风和师风教风;把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满足师生精神文化需求为方法,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

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党的生命线,更是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主战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高校宣传工作的首要职责。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更好地凝聚、引领、服务群众,就必须将群众路线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方法,改变“从书本上来、到考试中去”等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真正让党的方针政策、思想观念入脑入心。

在理论宣传教育上,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社会各阶层群众自身经历的伟大变化着手,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用党的创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师生,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使其坚定地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舆论引导上,有重点地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及时主动有效地引导热点话题,回应师生诉求,反映师生心声。注重用事实说话,引导群众明辨是非,有力回击各种歪风邪说,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阵地的舆论话语权。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积极拓展载体、途径和手段,动员师生广泛参与道德文明建设,切实弘扬道德风尚,增强精神力量。

发挥“辅政亲民”作用

宣传文化工作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责任,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只有自觉贯彻群众路线,主动面向群众、热忱服务群众,才能确保宣传工作属于人民、服务人民的性质和方向,才能更好地发挥宣传工作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重要作用。在新闻报道方面,要转变观念,眼睛向下,重心下移,要多报道反映学校教学、科研、学生、服务地方的成绩;要转变文风,精简、改进和规范政务报道,讲师生爱听的话,关注师生关心的问题,从师生的角度出发去做新闻报道;要主动运用新媒体的语言和视角,用新鲜活泼的方式,增强宣传报道的效果。对常规的政务新闻做出多元化、多角度的报道,真正发挥“辅政亲民”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

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要大力加强校园人文建设。通过在景观建设中融入学校发展历程、校友事迹、廉政文化、特色专业、科技创新、志愿服务、和谐自然等要素,提升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弘扬成都大学“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大学精神。

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紧紧围绕“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校训和“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大学精神做文章。在评优评奖方面,既要重视评比结果,也要重视评选过程;既要突出典型人物(团队),更要注重弘扬典型事迹。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展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教职员工和优秀学生的风采,起到激发正能量的作用。

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定大学章程,落实党代会、教代会、工代会责权,行使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职能,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加强廉政监督,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班级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开通校长邮箱,设立职能部门(学院)官方微博等,保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效贯彻实施。

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要大力加强校园品牌文化活动建设。按照校、院(部)、班级、社团多层次多维度地部署校园文化活动。校级品牌文化活动体现引领化、精品化,院级品牌文化活动反映专业化、示范化,班级活动强调普及化、日常化,社团活动突出特色化、经常化。尤其是在校级文化活动建设中要按照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认真梳理各单位开展的活动,找准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着力解决工作中的“华而不实”。对全校性的各类会议、仪式、评比表彰等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分配时间,把握工作节奏。开展群众路线学习活动,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宣讲、专题辅导、学习讨论等方式,确保入脑入心。开展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组织参观法纪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重温有关“”方面的规定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促进党员干部自省自警。开展听取意见工作,定期组织校长接待日、师生座谈会、统战座谈会等,广泛深入地听取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

结束语

第7篇:群众体育论文范文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根据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决定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社区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广泛、更有效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居民群众积极投身建设现代化美好社区火热实践中。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重点围绕社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推动社区基层党组织履行好直接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调动广大社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建设一支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高社区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更好推动社区全面发展和进步。

二、工作任务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社区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整合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

1.建立组织机构。社区党委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站长,社区主任担任副站长,“两委”其他同志为成员。

2.盘活资源,打造平台。整合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打造理论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科普服务平台、健身体育服务平台、扶贫攻坚服务平台,建立服务对接机制,统筹使用,协同运行。涉及各平台的机构、人员、资源设施等权属不变,根据文明实践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

①打造理论宣讲平台。打通社区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四楼会议活动中心等,建立理论宣讲平台。

②打造教育服务平台。打通小学、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社区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等,建立教育服务平台。③打造文化服务平台。打通社区文化站、图书阅览室等,建立文化服务平台。

④打造科技科普服务平台。打通镇科技信息站、农家书屋等,建立科技科普服务平台。

⑤打造健身体育服务平台。建好用好社区健身广场、文化活动广场,建立健身体育服务平台。

3.聚合力量,建立队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社区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队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区工作人员、社区集体企业单位;二是退休文化工作者、先进人物、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在职党员等。

4.分工负责,明确职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社区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用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常态化开展活动。

三、工作内容

坚持学思用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着力培养时代新人,大力弘扬时代新风。

1.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组织社区党员群众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2.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广泛深入宣传解读党的精神,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委部署措施、为民利民惠民政策,特别是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办好“新时代乡村大讲堂”,引导农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3.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社区广大居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实施“传育立行”教育工程,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各级好人等活动,开展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活动。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七五”普法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社区群众、融入日常生活。

4.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5.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针对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气,广泛

开展乡风评议,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切实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广泛普及科学知识。

四、工作方法

坚持正确工作导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社区居民群众的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把握不同地域发展的差异,创新工作理念和形式手段,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坚持为民服务。聚焦居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具体事情入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2.坚持求实务实。结合农时季节、重要节庆等时间节点,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科学普及等组合式活动,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开展群众最喜爱的活动,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解决群众最闹心的难题。

3.坚持重在实践。注重开展宣传教育与引导居民实践参与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统一,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4.坚持用好网络。积极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的资源,运用“两微一端”等新技术新应用,运用公开数字文化服务、党员远程教育等载体,注重发挥手机等移动端的传播功能,向居民群众推送学习内容,开展学习交流,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

5.坚持抓好重点。社区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深入居民群众,既组织推动又带头实践。加强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等困境儿童。对社区长期在外务工人员,利用春节返乡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感受家乡新变化,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五、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保障。为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建立调度机制,社区两委成员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调度会议,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工作。

(二)强化政策支持。要加大建设投入,确保有阵地、有队伍、有活动,完善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从社区干部、各类好人、志愿者、文化带头人中选拔专人负责实践站的组织运转。

第8篇:群众体育论文范文

摘 要 从群众体育大国和群众体育强国的理论入手,解读我国群众体育大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促进群众体育非均衡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产业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项目化与专业化等相应对策,为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群众体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群众体育 体育强国 发展对策

一、对群众体育大国和群众体育强国的理论解读

群众体育大国主要是指群众体育发展的规模与范围较大;群众体育强国则是指人人参与体育、人人享受体育,群众体育发展的综合实力及人均水平超群。仅从规模与范围的角度来看,我国参与体育的人数、体育设施的总数相对来说较多,可供利用的资源较多,但平均下来,我国体育场地、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还处在较低水平,尤其在国民体质健康水平、群众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组织人员、资源配置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二、我国群众体育大国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坚持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群众体育

我国各地在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体育人口数量、体育场馆规模、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文化认识程度、群众体育产业等多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为此国家在管理群众体育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领域的差异性,有策略的采取了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群众体育的模式。在经济发达地区以政府宏观调控为核心、以社会兴办群众体育为主体,使得其二者共同管理群众体育,取得了群众体育迅速发展的瞩目成绩;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则以政府管理群众体育为主体,以满足社会公众的体育服务为宗旨,提供了体育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了社会公众的公共体育利益。这样使得各地区在不均衡的情况下,做到了协调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群众体育在各地区高效发展。

(二)坚持竞技体育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由于我们国家的体育是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群众对体育的认识、理解、认知都远远不足。随着我国竞技体育近些年飞速发展,在世界各级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仅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还为群众认知体育提供了一个平台,更为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服务、指导与示范作用,从而有效的促进了群众体育的发展。

(三)坚持资源配置的集约化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群众体育的经费来源也逐渐丰富起来,由国家财政专项拨款、社会团体和企事业组织自筹资金、社会和个人的捐赠与赞助以及群众体育产业的自我开发。这种集约化的资源配置途径,不仅大大降低了国家对群众体育投资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而且也盘活了群众体育,使其由被动的发展变为了主动发展,从而更能满足群众体育产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

三、向群众体育强国迈进发展对策

(一)群众体育产业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为使体育成为能够自给自足的产业,就要合理的开发群众体育产业,使之逐渐地由政府投资转向为政府与社会共同投资,并使二者成为有效地互补,进一步推动群众体育发展。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建立健全群众体育产业开发的相关政策法规,要不断加大宣传群众体育的力度,要不断吸纳各种社会资源加快群众体育开发的脚步,要结合现实的群众体育氛围有针对性地开发大众健身俱乐部,并使之能够满足群众体育产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从而减少政府对群众体育的投资压力,有效地促进群众体育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二)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项目化与专业化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发展群众体育的直接骨干力量,是最为活跃的要素。但随着人们文化视野的提升,对健身的方法与手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体育技战术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保证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项目化与专业化,也成为了科学发展群众体育的重要的人力要素。

(三)整合社会资源,完善群众体育环境

当前我国群众体育资源相对缺乏,资源配置不合理、开发利用水平低下,群众体育环境不容乐观,这样就形成了落后的群众体育资源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群众体育需要之间的矛盾。在现实环境中,要有效开发学校体育场馆,使其成为不断满足群众体育需求的、可行的、便捷的、迅速的有效途径。通过宣传,鼓励人们参与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体育锻炼,一方面可以解决体育场馆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利用自然力进行健身锻炼更能提高锻炼的效果。

(四)逐步建立群众体育发展的评价体系

对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是衡量我国是否步入体育强国或体育大国的直接、客观、关键的要素。因此,逐步建立稳定地、从目标出发的群众体育发展的评价体系意义重大。但由于群众体育其自身的特点,表现出了其评估指标的多样性、分散性、不均衡性与权重比值的偏重性。进一步分析表现在体育人口的数量、体育消费的水平、体育场馆的面积、体质合格的标准、群众体育的产值、体育时间的比值等多方面,对以上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权重划分,才能进一步检验某一地区、部门开展群众体育的情况。

四、结束语

从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可持续性地发展来看,作为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群众体育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是促进国民体质提升的重要基础,是提高社会心理稳定性的重要途径,是推广体育文化的重要手段,是确保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支柱,更是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回归体育固有本质的核心。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群众体育发展现状,对群众体育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发展研究可以促进我国群众体育健康、和谐的发展,更是我国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迈进的保证。由此可见,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促使群众体育大国必然向群众体育强国迈进,其发展趋势已经势不可挡,这是使我国步入体育强国的关键性因素。

参考文献:

[1] 田雨普.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体育科学.2009.29(3).

[2]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6-20.

第9篇:群众体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群众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3-0023-03

Abstract:Through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study and reference, the paper expounds three principal parts of public products supplying in China mass sport based on definiting relevant conception, analysis the supplied present situation of public products in China mass sport, and then put forward stategies of resolving these supplied problem.

Key words: mass sport; public products; supplying; present situation; strategy

推进政府公共服务的创新,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快捷、更有效的公共服务,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课题。2004年2月,总理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也鲜明地提出了“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并指出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在我国全面迈入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不断增大的体育文化和服务需求与落后的群众体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目前,我国群众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有怎样的现状,如何提高我国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促进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升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服务质量,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步伐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公共产品

对公共产品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的大卫•休谟,他曾注意到:“某些任务的的完成对单个人来讲并无什么好处,但对于整个社会却是有好处的,因而只能通过集体行动来执行。”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公共产品的定义也逐渐有了共识,即公共产品是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等特征的产品。即以社会全体成员为服务对象,以满足他们的共同需要和共同利益为目的,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拥有并享用,具有公共性质的产品和服务。

1.2 群众体育属于公共产品范畴

群众体育在本质上是指“在社会成员余暇时间中广泛开展的,以身体运动作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健康水平,进行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在身心健全发展的阶梯上不断超越自我,促进社会物质、精神文明进步的社会实践”。[1]从此定义来看,群众体育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是全体公民的集体需求,归全体公民共同享用,按照公共行政的理论,这些都应由有关部门向整个社会提供,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国家供给公共产品,因此,可推断出宪法把体育事业作为公共产品来规定。[2]此外,由于群众体育的发展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整个民族不断向前进步的助推器,很多国家都把群众体育定义为公共产品,主要由政府负责进行统筹安排。美国的有关法规就规定:“政府不介入竞技体育管理,而在群众体育方面承担重要职能”;日本为了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也设立了专门管理群众体育的行政部门,并安排专门职位。因此,可以说群众体育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这也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公同认可的。

1.3 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内容

由于体育活动是具有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人作用于一定的场地和器械,并在主观意识的支配下所进行的身体活动。以此表明,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才能将参与体育的可能变为现实,也即群众体育公共产品所应包含的内容:一是制度性群众体育公共产品,主要是保障人们顺利进行体育活动所需的相关服务,例国家群众体育发展规划、群众体育的法律法规、体育设施的维护等;二是动力性群众体育公共产品,主要是激励人们参与体育活动,例健康宣传所用报刊、手册、海报等;三是信息性群众体育公共产品,主要提供人们进行体育活动所的知识和技能,例各类的体育培训、体育科学研究、健身指导、体质监测服务等;四是基础性群众体育公共产品,主要满足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必备的物质条件,例体育场馆、器械设施、设备等。

2 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

计划经济时代决定了我国群众体育供给的主体只能是政府,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必将趋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公共产品既可以通过政府安排加以解决,也可以通过私产权安排加以解决,关键是看哪一种产权安排更能节约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3]。

2.1 政府

基于政府的责任以及群众体育的利国利民,政府应该是群众体育供给的核心组织,特别是对于一些市场失灵的领域,更是需要政府的干预,例特殊人群、低收入团体、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国民体质科研机构、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和图书馆的建设等。此外,制定群众体育重大政策、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协调群众体育公共资源等,也应由政府来负责。

2.2 市场

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是指市场组织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通过以收抵支来提供群众体育产品,消费者只有在付费的情况下才能消费群众体育产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解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开始进入了享受型和发展型的阶段,再加上体育运动本身的魅力,使“花钱享受体育”、“花钱买健康”渐渐成为一种时尚,这给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机制的引入提供了现实可能和驱动力。由于市场机制具有迅速有效配置群众体育资源、增加群众体育的经费来源、实现消费者至上的优势,因此,可以很好解决政府经费不足、不能满足所有群体体育需求的缺点,从而使群众体育的发展步伐得到加快。

2.3 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是指介于政府与营利组织之间,依靠会员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等,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为宗旨,从事前两者无力或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的非政府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群众体育社团、单项运动协会、体育基金会、志愿机构等。当我国群众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出现“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现象时,非营利组织的出现就弥补了传统理论视野中“政府与市场”两分法之外的组织真空,通过微观主体之间的“自愿机制、公益机制”可以实现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4]

3 我国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

3.1 供给体制的缺陷

目前,我国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是政府通过计划分解到各个体育主管部门,各个部门通过计划下达到系统内具体单位,由系统内各单位按照计划向社会提供服务产品。[5]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面向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实质转化成了面向系统内单位的计划职能,其结果必然是政府与系统内单位除了上下级关系之外,还形成了分配关系和牢固的利益关系,经过这一复杂的“过滤”机制,从而导致政府面向社会终端的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已大大削减。因此,在我国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出现以下问题:供给与需求结合不够紧密,政府对社会成员的需求特点、内容研究不足,供给的数量与品种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难以对社会成员形成有效的供给。

3.2 供给主体缺乏统一安排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时代,群众体育供给主体已趋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除传统模式的由政府单一供给外,市场及非营利组织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一些群众体育发达的国家,由此形成的体育产业已成为政府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在我国,由于长期形成的体育行政部门是群众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绝对主体的深刻影响,我国的政府机构仍然掌控着大量的公共体育资源,政府的管制多于服务,很多名义上的民间体育组织实质上仍是政府的事业单位或“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体育组织,政府机构的决策者往往在“官僚偏好”的指引下,通过财政拨款、专项资助、授权委托、购买等方式与民间体育组织合作,但是并没有依法赋予这些民间体育组织提供相应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另外,政府在利用市场机制供给公共体育服务模式中,通过招标采购、合约出租、特许经营、政府参股等形式,开始将原先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公共体育服务职能交由市场主体行使,但由于市场体系不完善,这些形式在供给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不够规范,问题较多。[6]再加上,体育行政部门把竞技体育作为体育工作的重要考核标准,就使得公共体育资源过分供给给了竞技体育,而群众体育供给方面就呈现出明显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群众体育的发展。

3.3 体育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及区域、城乡间的发展不平衡

体育基础设施是最有代表性的社会公共体育产品,也是判断群众体育公共产品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都是政府对公共体育资源和服务的近乎垄断性的占有和供给,冲击了公共服务所强调的公平、效率和优质的原则,[7]使很多的民间资本介入不到公共体育产品领域,再加上财政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比例一直比较低,造成了我国体育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现状。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告,截止2003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万多个,平均每万人拥有6.58个,总面积有13.2亿m2,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却仅有1.03m2,与同时期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人拥有200多个体育场地的状况无法相比。此外,我国体育基础设施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城乡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还是来自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数据,广东省的体育场地数量有77589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9.1%,而自治区只有1057个,只占0.12%,全国乡、村的体育场地只占体育场地总数的8. 18%,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及城乡差异。

3.4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供给数量不足及发展不平衡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群众体育工作的骨干队伍,是群众体育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标志之一。“建立一支热爱群众体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有技术专长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一环,是群众体育活动深入开展的必然要求”(袁伟民)。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缺口很大,且存在绝对人数少、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利用率低、缺乏行政扶持等问题。[2]据有关调查显示,2003年底,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为325502人,人均指导人数为4000人[8];2005年,湖南省平均每3911人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9],另据姚磊等对安徽巢湖周边农村的调查,该地区平均每19883人才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严重不足及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解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供给问题,我国群众体育才能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4 我国群众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研究

4.1 改变供给的指导思想

总体来说,我国包括公共体育在内的社会性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非常低,近年来该比例虽有所增加,但仍没有超过24%,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9.5%和中等收入国家42.1%的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27.5%的水平[10]。其中,体育支出在这些社会性支出中的比例不超过10%,再加上我国从改革开放的二三十年以来,实行的都是“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因此,用于群众体育的支出更是少之又少。当前,我国的综合国力已大大增强,国际地位也大大提高,金牌已不再是扩大我国国际影响力的唯一渠道;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心理上的成熟,人民对金牌的渴望已不如当年那样狂热。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身具有越来越强烈的要求。这都要求我们改变公共产品供给的指导思想,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性支出的供给力度,提高体育方面的支出比例,特别是提高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比例和质量。

4.2 明确政府职能,理清政府、市场、社会成员三者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在群众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实践中受这样一种思想所支配,认为,“强有力”的政府必须是相对较大的、面面俱到的政府,这样的政府能提供和生产范围广泛的产品和服务[11]。实际上,根据现代公共产品理论,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汇集和表达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确定所需要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的种类和标准,安排相应的财政投入,组织和监督生产,向公民负责。”做好了这些工作,即使不承担任何生产性职能,它也可能成为一个好政府。[11]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在其中应主要承担相关的生产性职能,政府、市场、社会成员三者之间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政府的主要责任是通过政策的制定来提供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服务和设施,即扮演“安排者”或“提供者”的角色,当然也可以少部分扮演“生产者”的角色;市场的主要责任是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和公平原则来生产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服务和设施,即扮演“生产者”的角色;而全体社会成员是接受和消费这些产品和服务的的个体,即扮演“消费者”的角色。

4.3 积极推进供给的市场化发展道路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新公共管理理论(New Public Management)是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经济学理论和私营部门管理理论发展起来的关于政府管理的理论,它主张政府管理活动中应当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强调政府要将供给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角色与生产者的角色分开,打破公私界限,把过去由政府机构直接生产的公共服务以各种方式鼓励非政府机构、半政府机构共同承担。[11]借鉴这些世界范围内政府改革的主导思想及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在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我们应尽可能的调动全社会参与办群众体育的积极性,大力推进群众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引入市场机制的主要方式有:合同承包政府业务、向政府购买体育场馆的使用权、不同政府间协议、政府对经营者的补助、自由市场行为、机构或个人提供志愿服务等。

4.4 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的有效供给

发展非营利组织是实现我国群众体育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有效途径,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现状,也是解决目前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中弊端的重要方式之一。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群众体育的发展不仅表现为需求数量的增长,也表现为多样化需求的增长。由于政府精力、财力有限,难以解决这些需求数量及多样化需求的矛盾。因此,我们应积极引导各种社会力量介入此领域,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扩展群众体育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经济基础、服务范围及服务质量。为此,应加强法制建设,明确非营利组织的宗旨、地位、经费来源、权利及义务等,并重视法规的权威性与强制性,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加强监管力度,使各项规章制度都能真正落到实处;加强人才培养,利用现有的体育院校及短期培训机构,使现在的领导者明确观念,对自己的职责与义务有清晰的认识,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并能为非营利组织培养未来的专业管理人才。

5 结 论

为广大民众提供优质的群众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已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议题。供给的主体从单一的“政府供给模式”已进入到“多元化供给模式”的发展阶段,其供给的能力与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供给体制的缺陷、供给主体缺乏统一安排、体育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及区域城乡间的发展不平衡、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供给数量不足及发展不平衡。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借鉴其它国家的先进经验,在此方面,我们应改变供给的指导思想;明确政府职能,理清政府、市场、社会成员三者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供给的市场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的有效供给。

参考文献:

[1] 袁旦.群众体育的理论基础[A].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7一8.

[2] 陈秀娟. 我国群众体育的性质与供给机制研究[J]. 体育科学, 2009.1(29)

[3] 刘凡. 产权经济学[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2.10

[4] 郇昌店,肖林鹏,杨晓晨.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框架探讨[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25(2)

[5] 高建磊.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体制创新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9.17(8)

[6] 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等. 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困境[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8.24(8)

[7] 郭惠平,唐宏贵等. 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再思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11(41)

[8] 李相如,刘国永. 关于我国两种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比较研究~―兼论构建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体系的设想[J]. 体育科学, 2005.25(3)

[9] 廖军. 湖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6(4)

[10] 尹维增,张德利. 对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下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责任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09.30(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