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教育课程考核范文

劳动教育课程考核精选(九篇)

劳动教育课程考核

第1篇:劳动教育课程考核范文

随着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在高校中公体教师工作量计量管理方面,存在着不仅没有合理计量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而且还存在打折扣、缩短、减少工作量现象,这极大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1]。除此之外,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各种隐性工作量,并且随着学校办学积累有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已经属于超负荷工作,影响了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师编制偏少,学校只看到体育教师实际的上课工作量,忽视了各种隐性工作量[2]。基于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管理中体育教学职业的特殊性和体育活动的多样性,在评估、考量管理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方面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使得考核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成为一种争议[3],导致公体教师工作积极性下降。本文对浙江省某地区高校2012年至2015年第二类体育工作进行了分类统计(详见表1),表中说明,除体育教学外,体育教师承担的工作类型多,频次高,覆盖面广,工作强度相对较大。但是,事实上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针对公体教师的工作量计算问题以及体育教师的劳动保护问题,不仅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也需结合当代体育教学实况,优化制定详尽的决策,确保合理管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为避免教师过量劳动发挥积极影响[4]。

二、强化高校体育教师劳动保护的意义

(一)维护体育教师的权益

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公体教师作为整个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劳动领域广泛,不仅涉及体育教学劳动,也涉及课外体育活动、课余时间的体育训练、体育竞赛等方面的劳动。设置教师劳动保护策略,能够规范化实现对于高校体育教师劳动行为的保护,避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过量劳动[5]。在高校的体育教育过程之中,强化对体育教师的劳动保护,使教师的劳动权益不受侵犯,使体育教师的劳动有所收获,对维护教师的权益,提升教师存在感具有积极意义。

(二)避免体育教师过量劳动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的公体教师劳动表现形式的研究,发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为学生作体育示范动作,在帮助、保护学生能够有组织的参与到体育活动训练中,教师不仅耗费体力,也会在教学中耗费脑力。若是不对体育教师设置劳动保护方案,教师因过量劳动出现身体疾病,或是工作计量不合理,不仅教师劳动权益没有得到回报,也使得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打击[6]。为高校中的体育教师制定相应的劳动保护策略,可以避免教师过量劳动,使体育教师保持积极的心态开展体育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研究体育教学改革方法

除了专业体育类高校,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不及其他专业学科被重视,体育教师工作耗时长,牵扯精力多,教师疲于应付日常工作。高校对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特色专业进行培育建设,但是对基础课相对缺乏大的投入,体育教师较其他专业课教师也鲜有国培省培、访问工程师、出国访学等机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强化高校体育教师劳动保护,提升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对于高校体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体育教师而言,也更要留有更多的时间去更新教学理念,开展教学研究。

三、优化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统计策略

(一)以时间定额教师工作量

在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管理中,很多地区和学校把教师的工作量等同于体育教学的课时量,因此仅仅通过计算课堂中体育教师教学的工作05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第37卷量,而忽视教师在课堂外的教学工作量,其实这对体育教师工作量打折的计算方法,是不合理的[7]。仅仅认定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工作量,而忽视教师在课外的工作量,不仅在忽视体育教师课外的辛勤劳动,对教师的劳动成果视而不见,更是对体育教师的不尊重,不能适应当前高校体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会挫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此,应该优化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管理决策,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对体育工作统计要增加透明化、阳光化。关于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计算要维持在一个公平、公正以及公开的范畴,不能够搞私人的暗箱操作,应该给高校中每位体育教师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计量评估环境。对于课堂中体育教学工作量的设定方面,应该设置出一个基本的教师工作量时间,能够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实际的差异,个性化制定教师工作量记录方法[8]。通常,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对于每学期公体教师的工作量,以实施12节课以下体育课为宜,对于超过的课程教学部分,需要按实际教师的上课次数,给予教师足额的课时费,不能在实际中变相打折计量教师的工作量。其次,将课外体育教学时间计入体育教师工作量。课外体育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课堂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内涵建设,因此,应该将体育教师的该部分教学也加入到教师工作量中,为教师的这部分工作量给予资金补贴,从而有助于促进高校课外体育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最后,制定详细合理的工作量考核标准。对于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教师也能够制定一份详细的、可参考和对比的工作量考核标准,可以根据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具体工作时间长短,教师工作的强度,体育课外活动中学生的人数,拟定严格的体育教师工作量记录标准,并能够严格的执行该标准。

(二)以教学效益衡量教师工作量

大部分高校设有体育的基本教学工作量,若是超过工作量,就有课时补贴。但是我国还有不少地区以及学校中,还存在不设基本体育教学工作量的情况,教师多上体育课,或是教师少上体育课,最后拿到的教学工资则是一样的[9]。对于高校体育教学之外的教师教学工作量,仅仅是有选择性的去“断章取义”的计算其中的体育教学工作量,或是对体育教学工作量进行打折的处理,甚至有的学校是不将其计算到教师的工作量中,使体育教师的权益受到损害。对此,在管理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出台关于工作量方面的优化管理办法。学校组织专人对历年的教师校内、校外工作量进行评估考核,制定某项体育活动的工作量标准,作为今后统计依据。将教师的校内、校外实际工作量进行表格记录、存档管理,最后将其综合到教师的工作量中,进行工资结算。其次,分类统计管理工作量。针对高校体育教师日常所完成的教学工作,按规定以及具体情况,准确进行登记工作量。教学、群体等工作量应分开计算。基于体育教师在教学能力、科研水平以及体育教师训练模式、组织体育竞赛方面的付出参与度,可以有所区别的记录,使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权益更加合理。再者,实行现代化弹性机制。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计算之时,可引进一些现代化的弹性机制,注重对体育教师的人性化管理,可以针对不同年纪、体质、不同方向的高校体育教师,给予区别化的对待,确保教师工作质量考核的精确度。具体针对赛事,也可以根据比赛获奖情况,给予工作量的统计和奖励。高校体育教师预算之外增加的工作量,学期结束进行统计公示,及时发放工作报酬。

四、基于公体教师强化制定劳动保护策略

(一)人性化管理教师劳动量

首先,合理安排教师的劳动总量。在分配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中,应该加大对体育教学中师生差异的关注度,按需求优化体育教师每节课的工程量,保证教师的主导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发挥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积极性,也使体育教师的劳动不超出极限。其次,发挥教师特长促使劳动有成效。有方向性地培养教师在诸如武术教学、网球教学、体操教学、羽毛球教学、篮球教学等不同课程的的专长,充分利用教师分类专项,通过教师针对性教学,促使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可以延伸到课堂外,让教师的劳动获得更多成效,也保护教师的劳动成果。最后,提升个性化体育教学能力。在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个性化地管理教师的劳动量,以多元化的角度,去计量评估教师的劳动成效,多维度的评估公体教师的劳动量,将其加入到教师的工作计量表中,确保高校公体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劳有所获。

(二)合理定制劳动时间

第一,明确规定体育教师的基本工作。鉴于体育教师的工作特殊性,对照高校体育相关的法律制度,制定体育教师的基本工作范畴。在基本工作之外的,要加强教师的劳动保护,特别是要维护教师的特殊待遇权和进修培训权,确保高校的体育教师能够参与进修,并且保证劳动能够有所回报。第二,成立体育教师劳动侵权的救济反馈系统。合理运用的国家政策行政手段,建立体育教师劳动行为保护的督导委员会,负责教师劳动超时过多、劳动时间计量不合理等的维权事宜。研究制定高校体育教师劳动侵权的事后补救措施,一旦被劳动时间收到不合理待遇后,能够得到的补救,避免劳动侵权的发生。最后,提高体育教师的劳动报酬。在高校体育教师劳动中,存在劳动报酬低于其实际劳动的价值的现象。要努力从学校人事分配上予以倾斜,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确保高校公体教师能够劳有所获,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吸引力。高校体育教师会全身心工作,他的人格与其他的心理品质,就会对教学过程及学生身心发生实际的作用和影响[10]。

(三)科学化考核教师劳动强度

在高校体育教学之中,体育教师不仅涉及校内的体育课、组织体操活动和校外体育经济活动,同时还承担了校外体育交际辅导等工作,体育教师劳动范围、强度被扩大,体育教师的劳动范围就比一般教师增大20%左右的比例,因此,为保护高校体育教师过量劳动,重视遵守劳动规律,要科学化考核教师的体育劳动组织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从体育教师人格魅力方面来考核。体育教学工作中,较其他课程更能直观表现出教师的基本技能素质,如优美的动作、娴熟的体育技巧、健壮的身体气魄,还有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精神,对学生热爱体育也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进行科学化考核教师劳动强度可以从课堂中教师表现出来的品格是否优良来考量。若是教师在教学中,能表现出这些品质,可判断教师能为其付出的劳动收获教学成果,也能反映出其在课堂中的劳动,在教学业绩考核中设置好、中、差的评估标准,评估高校公体教师的劳动强度。其次,将课堂和课间劳动结合来考核。在科学考核体育教师劳动强度时,需要将课堂内的体育教学工作及课堂外的常规早操、课间、课外体育活动等内容统筹到教师体育劳动范围。如将早操、开展体育活动、运动竞赛进行课时量的统计,合理科学的量化,量化的指标可以与专业人员相互协调,兄弟高校之间相互借鉴,合理管理校与校之间的教学比赛活动,维护公体教师劳动权益。最后,要充分利用好《体育法》中条例进行劳动保护核算。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体育法》为依据,保护教师劳动强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实施条例、程序以及方法,并且严格执行,完善关于法律中体育教师劳动侵权的保障体系,有效地拓宽高校体育教师劳动维权的救济保护路径,完善高校体育教师劳动立法,对规避过量劳动,保护体育教师劳动权益,发挥积极影响。五、结论综上所述,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师管理中,应该优化制定高校公体教师工作量管理决策,可以从时间定额以及教学效益衡量方面,科学化评估管理公体教师工作量,并能够以人性化、科学化、合理化的角度为教师制定劳动保护策略,为公体教师提供劳动保护,避免教师过量劳动,发挥积极的影响。

作者:安维强 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于素梅.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师,2012(19):24-32.

[2]朱成军.浅析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评定及工作特点[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15):233.

[3]孔煜.体育教师工作量认定的新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2,2(33):83-85.

[4]邵雪梅.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困难及其出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9):46-49.

[5],管水法.对中小学公体教师编制数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215-217.

[6]傅远东.浅谈中职学校体育的发展特点及学生和体育教师的评价机制[J].科学咨询,2014(42):22-24.

[7]张鹏杰.石家庄市农村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8]张新萍,王宗平.关于我国中小学体育生师比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4,21(2):116-119.

第2篇:劳动教育课程考核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习惯;劳动习惯;培养

众所周知,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它对于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养成良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叶圣陶序跋集》第307页)小学是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人生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如果形成了不良习惯,要想改过来则谈何容易,会让人一辈子吃亏。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特殊的身份使得这些“小太阳”、“小公主”倍受宠爱,简直爬上了“贵族”地位。

一、全面理解大纲教学目的中各要素间的关系

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必须达到的教学目的包括多项,其中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之间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学生一旦初步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备了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就会更有利于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而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就必然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二、系统把握、使用教材

循序渐进既是学习的一般规律,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必由之路。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一个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我们中原油田所用的小学劳动课本是由河南省教委教研室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编写的。课本把大纲规定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的生产劳动等内容有计划地分别编进了各册课本中,把课本中的同类内容按照年级由低到高的顺序综合排列,就分别构成了上述四项内容的教育和实践的序列。按此教材教学是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培养的。教师在使用小学劳动教材时,要注意瞻前顾后,系统地整体地驾驭教材,发挥教材所具有的训练序列优势,使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具有连续性、渐近性。

三、认真搞好劳动实践

劳动实践是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劳动习惯只能成之于长期的经常不断的劳动实践的磨练和积淀,仅凭纸上谈兵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在劳动课教学中,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课要以劳动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

因此,我们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必须重视搞好劳动实践。小学劳动课教师在劳动课教学中,要注意讲明每次劳动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以增强小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兴趣和自觉性。必须坚决杜绝像进行语文教学那样只让学生读课文、背课文的现象,切实组织指导小学生搞好劳动实践。

四、广泛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小学劳动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将更加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指出,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要在课外组织劳动项目兴趣小组,如编织、刺绣、烹饪、种植、饲养、小木工、缝纫、科技制作和科学小实验等。”应注意“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联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商店、农村参观,开阔学生的视野。

五、完善劳动课考核办法

劳动课考核是把握劳动课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客观依据的重要手段,对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劳动课要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劳动态度、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以及劳动成果的质量等方面。劳动表现应写进操作评语,劳动课成绩应记入学生成绩册。”这些办法对考核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诸内容应该说是可行的,但是,却难以把握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情况。

这样,劳动课教师就可以大致了解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情况。当前有些小学生在学校劳动表现很积极,如扫地、拖地等不怕脏、不怕累,虽然是同样的活而在家里却视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事,自己绝对不肯干。

因此,让家庭甚至社会参与一定的劳动课内容考核是非常必要的。

六、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

一是要树立小学生中具有良好劳动习惯的典型,宣传他们的事迹,热情地予以表彰,让榜样带动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是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实际上是一种无声的影响,其力量比有声的说教不知要大多少倍。因此,就要求教师自身首先要有良好的劳动习惯,以收到让学生耳濡目染,近朱者赤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劳技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3篇:劳动教育课程考核范文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分类化”管理模式 课程体系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随着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仍明显落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存在着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管理缺乏深入研究和系统规划。近年来,高校在实践教学的硬件投入上普遍加大了力度,教学条件逐渐改善。

然而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实践教学环节缺少全局性、可持续的建设思路和发展规划。在教学管理方面没有具体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设计,缺乏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任课教师各自为战,为了应付差事,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上多次重复采用,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无法衔接起来,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2.实践教学内容缺乏规范管理。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师授课的纲领性文件。近几年多数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大纲,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上,没有体现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导致教师教学内容的选取过多依附于某门理论课或现有教材,缺乏实际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内容,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3.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较为薄弱。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在开展教学质量监控的过程中,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通常与理论课教学采取同一评价标准,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或虽有相应的实施方案,但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监控措施,使得原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改革的思路

1.实践教学管理管理改革的目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管理目标在于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具备劳动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能从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

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实践教学管理客体的分类化管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的客体是实践教学所涉及的人与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过程本身。在教学实践中,管理的关键内容是课程、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评价。课程是连接教师、学生、教学过程的纽带,又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分类化”实践教学管理,就是首先从课程入手,针对课程的特点对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科学分类,为科学管理奠定基础。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不同类别的课程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明确不同类别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规范实践教学方案;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确定各个类别实践课程的学生成绩考核方法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三、“分类化”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

1.“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首先要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现有课程划分为三大类别:一是基本实验课程。这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二是专业技能实验课程。这类课程与现实对接紧密,实践性较强,需要通过现实操作或模拟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熟练掌握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技巧。三是综合性实验课程。这类课程需要综合性的实训环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

2.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既是对课程的有效规范,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性文件。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教学管理的主要工作,首先就是指导教师根据不同类别的课程分别制定不同的实践教学大纲,明确不同类别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项目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形式、手段、学时安排,与理论教学的衔接等应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制定教学大纲要注意各课程实验内容的优化组合,避免实践教学内容的重复或脱节。其次,教学大纲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根据大纲规定检查教师的实践教学情况。注重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组织、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严格遵守实践教学大纲要求。

3.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分类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由“分类化”学生成绩考核、“分类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组成。

构建“分类化”学生成绩考核方式,是指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课程类别制定不同的学生成绩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的考核可分为统一考核和独立考核。统一考核是指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加以统一考核,即将实践教学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学科总分。独立考核是指将社会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合格者记入若干学分,没有相应学分,大学生不得毕业。

“分类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是指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课程类别制定不同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成绩考核相对应,可分为统一评价和独立评价。统一评价是指将教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加以统一考核,即将实践教学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教师总的质量评价。独立评价是指将社会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质量评价过程对教师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第4篇:劳动教育课程考核范文

关键词: 职业院校 职业技能 体育课程 改革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职业教育开始显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与普通教育培养的研究型人才不一样,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劳动者,它对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更高,职业针对性更强。

如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压力与日俱增,社会对劳动者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工作岗位都要求一线工作者具备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如此,职业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文化知识和技能,还要发展熟练的职业技能及社会适应能力,具备能够从事与胜任社会工作的身心素质。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新形势背景下。职校体育课程必须与时俱进,以职业技能为导向进行改革,使学生发展胜任未来职业岗位的能力。本文研究了体育锻炼对职业生的重要意义,探讨如何以职业技能为导向改革职校的体育课程,希望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体育锻炼对职业生的重要意义

体育锻炼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作用外,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还有特殊的实际意义。

1.更加适应专业化工作需要。

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发展那些对某些劳动具有特殊作用的身体素质和身体部位,适应专业化工作需要。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工种对员工机体要求是不同的。在制造、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需要健壮的大肌肉群的大幅度动作,力量素质占重要地位;在生产线上的装配工、车衣工等工作,需要小肌肉群的精细操作,对灵敏、协调、手眼配合等能力有额外要求。根据职业的特点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不仅可以提高从业者的工作效率,而且是避免职业伤害的有效措施。

2.提高生产效率。

调节劳动者的心理、生理,达到积极休息、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人体机能工作是遵循“逐步上升―达到最高水平阶段―因疲劳而逐渐下降”的规律进行的。在工作期间开展适当的体育练习,如保健操、小游戏等,既可以调节因用脑产生的神经性疲劳,又适用于舒解长时间肌肉工作产生的身体疲劳。

3.提高劳动技能。

养成运动习惯,强化运动能力,有利于帮助职业生掌握熟练的劳动技巧。现代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愈来愈高,自动化生产的特点之一是技巧性强的手部活动多,需要手眼配合和小肌肉协调运动。体育运动,尤其是挥拍类运动、球类运动、舞蹈、体操等,都能有效提高人的感觉器官灵敏度和动作控制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对劳动者适应岗位要求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4.有效防治职业病。

现代职业与传统职业相比,从身体活动的角度分析,是由力量型向技巧型,由大幅度活动向精细化活动,由全身性活动向局部性活动,由体力活动向脑力活动方面转化。这种情形下,局部肌肉、关节因负荷过重引发的劳损,脏器因缺乏活动而造成的机能下降成为普遍现象。这些生理、形态上的现代职场病,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得到有效防治。

根据上文分析可以发现,体育锻炼对于职业生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要根据职业生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应改革,发展职业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促使他们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以职业技能为导向,改革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的策略

1.促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管从事哪一个职业,身体健康都是最重要的。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为了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业绩外,不少人废寝忘食,连续熬夜,导致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不堪重负,各种“过劳死”的新闻屡见不鲜。其实,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自身条件,也是创造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同时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整体素质与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职业院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大量实际案例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健康的身体是生命的本钱,是国家、社会对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人才的要求。体育锻炼不仅对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有良好影响,而且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中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体育教学内容要与专业特效有机结合。

在职业院校中,体育课程的安排应该与学生的具体专业有机结合,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而做出适当调整。体育活动能力的提高除了要掌握体育和健康的知识外,还要学习一定的运动技术和体育锻炼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职业生要从增强体质的角度学习运动技术,把运动技术看成是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的手段,把运动技术和体育锻炼方法的学习过程看成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传播体育文化的过程。要做到这一点,体育教师就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具体专业相结合,促使学生掌握适应未来工作岗位要求的运动技能。比如针对文秘、会计、金融等伏案型职业而言,对手指协调性、动作精准性的要求更高,因此对于此类专业,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可以安排球类、拓展运动和体育舞蹈等内容;对于市场营销、导游等徒步型职业而言,对下肢耐力要求更高,可以为这类专业的学生安排太极拳、田径等体育锻炼内容;对于建筑、机械加工、汽车修理等体能型职业,由于对力量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可以为这类专业的学生安排网球、铅球、乒乓球等体育内容。

3.改革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法应该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体育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指挥者和领导者,而应该转变为帮助者和引导者,要耐心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再过死地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做出规定,而应该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锻炼意识,促使学生往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

现在的职业生基本都是“90后”,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怕吃苦,怕受累,他们一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必然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现象,这极不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职业生安排一些挫折训练和逆境训练,比如攀岩、徒步跑、接力棒跑步等活动内容,这些体育活动项目,有的要求敏捷,有的要求持久,有的动作复杂惊险,有的动作变化多样,有的需要独立拼搏,有的需要集体配合,这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吃苦、坚毅等思想品质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从而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采取合理的课程评价方法。

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要以职业技能为导向进行改革,就必须改变评价方法,实施“过程+结果”的评价法。以往的课程评价法过于重视学生的体育练习结果,而不注重体育练习的过程,如果实施“身体素质考核+技能考核+兴趣考核”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的人性化。职业院校可以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学生的身体素质,成绩占40%的比例;技能考核占40%,再加15%的随堂考核和15%的技术考核。在随堂考核中,教师给学生发放体育健身卡,将个人与团队表现情况捆绑在一起进行考核,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是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必备的能力之一。至于兴趣考核,也要占据30%的比例,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出勤率、掌握体育技术程度、实际练习中的配合度等情况进行评分,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地考核学生的实际体育能力。

四、结语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式,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德、智、体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培养人才的基本质量标准。使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全面、和谐地发展,谋求德、智、体诸方面达到高度平衡,成为身心健康、精力旺盛和具有创造才能的一代新人,这是现代人才教育的必由之路。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体育课程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职业院校办学性质的特殊性,它要为社会输送大批合格的技能型劳动者,因此体育课程要以职业技能为导向进行改革,使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掌握能够适应未来工作的运动技能,缓解压力,提高效率,这样才能在社会工作岗位上创造一定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吴慧倩.突出职业特色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

[2]胡振浩.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7).

[3]葛春林.教育规律与体育规律及其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5篇:劳动教育课程考核范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生;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与具体职业和专业课程无关,而对现代生产和社会的顺利运行起关键作用的能力的总称。加强关键能力培养是当今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培养关键能力已成为当代国际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然而,我国对关键能力开发的理论研究还很不充分,还没有专门针对关键能力开发的法律法规出台,也还没有建立起较完善的培训机制;行业和个人对关键能力培训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我国关键能力标准体系还很不完善,且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目前的职业资格证书多为各行业自己的行业证书和上岗证书,证出多门,各种证书间缺乏通用性,这种状况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对劳动者职业素质的高要求以及关键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就目前情况看,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关键能力需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建立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开发体系

这关系到职业教育学生的关键能力开发体系,应从以下四点入手:

政府应承担起推动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开发工作中的职责应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法》,出台一些推动职业核心能力培训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如对青少年实行关键能力培训计划、建立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通,实现关键能力课程学分的通用化,成立关键能力培训考核机构等。www.133229.CoM这些措施都能很好地促进关键能力的培训,但这些措施的实施离不开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政府应协调教育机构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两者很好地协调到关键能力开发工作中来;政府还应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认识到培养关键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个体主动参与到关键能力培训中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教育机构对关键能力开发应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学任务中,应把关键能力培训课程渗透到教学和培训中,把关键能力培养目标纳入日常教学目标考核中来;教师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关键能力培训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和提高其关键能力。

行业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关键能力培训工作中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行业企业的效益,行业企业应根据其不同需要加大对劳动者关键能力的培训。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政策来鼓励和提高行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如对那些积极主动为员工进行关键能力培训创造条件的行业企业,可从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而对那些不参与关键能力培训的行业企业,应有相应的引导和一定的惩罚。

个人提高认识,自觉地参与关键能力培训,提升素质在这个变迁的社会,市场需求变化多样,职业流动性增大,这些都对个体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掌握终身受用的关键能力是应对这些变化的有效途径。每个人都应主动地参加关键能力培训,对参加培训的个人应给予各方面的方便和政策支持。

完善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培训体系

在我国现有职业教育关键能力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该体系,可按如下思路进行:

独立开发的关键能力培训体系要与现有培训体系相配套从他国现有的关键能力开发经验可知,关键能力的养成可从个别的职业技能培训中独立出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将关键能力培训与现有的职业技能培训人为地划开一道鸿沟。相反,建立关键能力培训体系还应发挥如下方面的特殊作用:首先,要满足全社会对提高关键能力的需要,为设立专门的关键能力培训机构提供支持和服务;其次,要满足在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为普通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提供关键能力培训的模块及教学方法;此外,还要满足各类在职人员终身教育的需要,为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提高关键能力提供自学的内容和方法。

独立开发的关键能力考核体系要与现有的考核体系相配套我们知道,如果脱离职业的要求和劳动者的本职工作独立地考核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等核心技能,这种考核就会脱离为企业发展和劳动者终身教育服务的目标。因此,推行专门的关键能力考核和认证体系,不能游离于现有体系之外;相反,关键能力考核体系应对现有资格考核体系的深化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认证的需要,为建立专门的核心技能考核认证机构提供支持和服务;其次,要适应各种职业特定技能的考核向其他技能层次发展的需要,为之提供配套的核心技能模块及相应的考核方式;此外,还要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为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关键能力水平的提高提供自我考核的方式和渠道。

完善职业教育关键能力标准体系

关键能力开发的成败决定于关键能力标准。我国的关键能力标准体系极不完善,在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及测评依据等方面的规定都较粗糙,有待细化。对此,可从以下方面加以思考:

标准关注技能还是技术人的技能主要是运用方法和技术的能力,在制定标准时,经常采用“能够使用某种技术进行某种活动”的描述。但是,标准制定的逻辑出发点到底是技能还是技术,人们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往往把标准理解为掌握各种技术的要求,而不是对掌握这种技术去完成某种活动的要求。由于这个原因,在一些技能标准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纯粹的技术和方法,是一个技法的武器库,而没有看到人的主体性和工作活动的目的性。因而,这种标准必然会误导培训和考核只注意对技术本身的掌握,而忽视对运用技术的人本身及其客观外部条件的关注。因此,在制定标准时应体现这样一个理念:技术只是工具,关键是人能够运用工具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标准等级的设置和划分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根据什么来划分关键能力的等级是个技术难题。经验证明,通过对其因素的难易程度或复杂程度的分析,可比较明显地区分出能力要素的等级。为此,需要将分析重点从能力要素本身转向能力活动的对象、范围、工作条件和可利用的资源等方面。因此,为了更明确地区分标准等级,一方面要求对关键能力标准结构中的“能力要求”部分,通过对工作活动范围等因素的限定来说明差别,另一方面,也要求在“相关知识”、“工作活动”和“考核指导”等部分里尽可能地体现标准等级的差距,以提高关键能力标准的可操作性。

考评证据的确定考分决定考生的一切,这是传统考试体制的弊端。而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应采用所有可证明考生能力的证据,包括考分。但在实际工作中,哪些证据可以采用,如何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在技术上和操作上都有一定的难度。参照英国的成功做法,可把考评员的观察作为考核依据的第一选择,同时也建议采用其他证据,如第三方的证明,以及考生在学习和实习过程中所做出的成果和表现等。但实施这种方法的前提条件是要建立相应的工作现场考评和督考制度以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重视职业教育关键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从我国职业教育关键能力研究现状来看,目前在这方面还非常薄弱,如在关键能力的培养目标、培养策略、课程建设和培养效果评价等方面都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加强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内容的研究虽然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关键能力已经在世界各个国家展开,但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不同,各国对关键能力有不同的认识。我国应根据本国的教育现状、劳动者现状及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确定及适时调整我国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的具体内容。在研究中应突出以下内容:一是关键能力内容的超前性。由于产品更新周期缩短,市场需求变化多样,劳动力市场越来越不稳定,所以,核心能力应该强调当前劳动者的职业变化或年龄增长所需的新内容。二是关键能力的内容表述应具有精确性。根据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必须对关键能力的内容进行准确的表述。每一项能力应该分解成若干能力要素,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对每一项能力和能力要素进行描述,力求精准。三是关键能力的内容应具有可操作性。对关键能力的内容要求和标准应采用功能分析法,即关键能力内容应根据模拟情境或实际工作确定,必须使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或表现展现出来,才具有实际的意义。

加强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培养目标的研究应根据我国实际教育状况和经济发展形势及劳动者的需要来确定科学而有效的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培养目标。恰当的关键能力培养目标描述是进行能力培养和评价的关键,它能保证不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这个能力目标和标准有一个统一的理解和认识,使参加评估的人员有“法”可依。

加强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目前来看,世界各国在关键能力培养上主要采取三种策略,即整体策略、基础策略和渗透策略。由于我国对关键能力的研究还不成熟、现存多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形式,所以,我们在研究培养策略时应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和各类学校的教学特点,选择合适的培养策略,这样才能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实现全面培养关键能力的战略目标。

加强职业教育关键能力课程建设的研究目前,整个世界的关键能力课程建设都还有待提高,我国在这方面更显不足。目前,我国在培训试点中用到的关键能力课程培训教材大多是参照国外一些经验而编写的,具体实施效果如何还有待考评。目前,对关键能力课程理论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哲学层面,如何把它应用到职业教育实践中去还面临许多问题。如关键能力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是什么、如何评价和管理关键能力课程、根据什么来评价关键能力课程、关键能力课程应占整个职业教育课程的比例等等,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第6篇:劳动教育课程考核范文

Abstract: "Open" teaching mode is a modern teaching mode combined organically the teaching system with social system, the classroom inside with the classroom outside, and realizing system integra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students and teachers, students and experts, and students and students. Based on the author’s experience engaged in teaching mod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Labor Relations and Labor Law in the past 8 years, taken "Open" teaching mode as the research topic, this paper conducts th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from six aspects of teaching ideology,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space, teaching method,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关键词: 课程改革;开放性教学;劳动关系;劳动法;实践

Key words: curriculum reform;the opening teaching;labor relations;labor law;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6-0157-02

0引言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型。包括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为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加强素质教育,近8年来我们对我校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开放性”课程教学模式,从多角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了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宽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改革目标。

1“开放性”课程教学模式的内涵

“开放性”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而创设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一间教室,一位教师,一班学生,教师讲,学生记”的“封闭性”课程教学模式相比,“开放性”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更加民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强,教学空间更加广阔,教学效果更加好。

2“开放性”课程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

在“开放性”课程教学思想指引下,我们对《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教学进行了如下改革:

2.1 整合课程体系从2000年上半年开始,先后在我校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将原教学计划中设置的《劳动关系学》与《劳动法学》两门课程整合为《劳动关系与劳动法》一门课程。整合的基础是两门课程都是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劳动关系。其中,《劳动关系学》是研究劳动关系发展规律的理论科学,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因此属经济学范畴,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特定的劳动关系。因此,两门课程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交叉重复的。与此同时,《劳动法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其他课程,如《工资理论与管理》、《就业理论与管理》、《社会保障概论》、《职业安全与卫生》等课程的内容也有一定的交叉重复。

2.2 优化教学内容在课程整合的基础上,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自2001年我们将《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的课程内容划分为“理论教学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专题教学模块”。在教学过程中,三个教学模块的内容是交叉进行的,可以根据客观条件灵活把握。其中,“理论教学模块”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劳动关系原理篇、劳动关系规范篇、劳动者权益保障篇和劳动关系调整篇。并编写了主教材《劳动关系――理论・规范・ 调整》(于2003年正式出版)和相关辅助教材。

当然,在以上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社会的发展也不断增加了新的内容,从而使课程体系不断得以完善。如,2005年针对国际形势,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社会责任背景下的中国劳动关系模式研究”;2008年针对我国新的劳动法律形势,我们以“新的劳动法律体系下我国劳动关系的运行与发展趋势研究”为主题,分别开展了、“我国外资企业劳动关系现状研究”、“从企业角度看《劳动合同法》”、“从劳动者角度看《劳动合同法》”、“我国大学生就业及权益保护现状研究”、“我国劳动者工资权益保护现状研究”、“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现状研究”、“我国劳动者社会保险权益保护现状研究”及“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与模拟仲裁”等8个专题研究,全面分析了《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我国外资企业、国内中小型企业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形势,深入探讨了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模式、运行模式及劳动争议处理机制。通过上述专题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劳动关系前沿理论的认识,弥补了教材的不足,更强化了劳动关系的实践性,突出了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的特色。

2.3 改革教学方法为全面实施“开放性”教学模式,我们不仅改进了教学手段,采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还改革了现行的“一间教室,一位教师,一班学生,教师讲,学生记”的“封闭性--灌输式”教学模式,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专家走进课堂、学生走上讲台。具体来讲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如下改革:

2.3.1 引入团队研究式教学法在理论和专题研究模块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是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学生记”的课堂灌输方式,而是引入团队研究式教学法,将理论部分细分为各种专题,并组织学生课前研究、课堂集体讨论,使学生进入教学一线,成为课程教学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2.3.2 将专家和实践活动请进课堂在实践模块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阶段性安排实践环节为随课安排实践环节,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2.4 改革考核方式教学评价及考核是检验教育过程中教育方针是否得到贯彻,教育目标是否得到实现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它是教学改革实施的指挥棒。具体来讲,考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考评,占综合成绩的60%。二是对学生参与专题研究活动的考评,占总成绩的20%。三是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考评,占总成绩的20%,侧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对学生以上三个方面的综合考评,不仅有利于杜绝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临阵磨枪、死记硬背,个别学生甚至作弊的应试现象,更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日常的学习过程,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实施效果与进一步改革建议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对该教学模式的改革指导思想和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行性持积极的认可态度。

通过调查证明,我校在该课程教学改革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得了加强。当然,“开放性”课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3.1 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为主,改为自主学习、探索研究为主,就必须将现行的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体系为核心,理论与实践分别进行的分析式教学,改革为以学生进行实践研究为主,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3.2 进一步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导”是指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引导,导师能力的大小、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应在教学中不断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走出课堂、深入现场应该比学生时间更长、涉及领域更广、程度更深。因此在专业课开课前或开课期间,教师的社会兼职工作也应相应地开展起来。

第7篇:劳动教育课程考核范文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发展导向,经历了不同发展道路一为政治服务升学导向、就业导向等。现阶段教育部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类院校建设是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的。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理论依据

(一)劳动市场足规划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

一个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不仅取决于该国的教育制度,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该国的劳动就业制度。我国《职业教育法》的立法依据不但有《教育法》,还有《劳动法》。劳动市场对职业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具有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一个方面:第一,体系的从属性。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是由劳动市场体系决定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宽窄是由社会劳动分工的专业化程度决定的,教育层次也是由社会人才结构决定的职业教育采取学校式还是校企合作式办学模式也同样是由企业内部劳动市场和外部劳动市场的不同比重决定的。第二,需求的决定性。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决定的,前者对后者的适应,才会实现职业教育真正的质量和效益。第三,政策的导向性。劳动就业政策历来是职业教育的社会驱动力,它也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就业政策设定了就业的“门槛”,规定了职业岗位资格,不仅对劳动者提出了基本要求,而且对用人单位也提出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政策不仅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也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

(二)就业足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职业教育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伞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这四个服务,反映了现实的要求也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四个服务可分为对经济社会服务和为个人的服务,在为经济社会服务中又可以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通过培养劳动力和吸收劳动力而发生的。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直接服务是有限的,其主要是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而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的;为个人服务也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再就业及提高就业质量来体现。因此,为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就成为了四个服务的核心,成为其他三个服务的前提条件。职业教育可以通过推广科研成果、校办产业、咨询服务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但是进行这些活动的目的仍然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或创业)率和就业质量来。既然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结合点,职业学校就必须抓住这个结合点不放,要抓好这个结合点,就必须找准经济的增长点,尤其是地方经济增长点。

(三)就业是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平衡点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无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是全面的、多样化。同样,职业教育关系着个人的生存、发展,所以个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人需求的主观性和社会需求的客观性,两者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职业教育到底应向社会需求还是个人需求倾斜,历来是学者争论的焦点,也是政策制定者和计划者的两难选择。尽管在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两种不同的倾斜都存在,但都不能简单地照搬。我们认为,无论个人需求还是社会需求都只能通过就业来实现。从共同的效果出发,我们就在这两种需求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能否顺利就业、较好地就业。当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相冲突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就必须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通过成功的就业来达到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平衡。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理论和实践课的比例、专业口径的宽窄上始终在寻求平衡,其实合理的平衡标准就是能否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四)就业与教育政策的组合是职教宏观政策的本特点

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存在的紧密的内在联系,使得成功的职业教育宏观决策多数是劳动就业与教育政策的组合。表现之一是形成政策合力,如,世纪20世纪80年代初的“先培训、后就业”政策,就使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的相关政策相得益彰。表现之二是两种政策相互促进对方的事业发展,如,劳动部门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教育部门把就业准人政策作为自身发展的社会推动力。表现之一是职业教育部门把劳动部门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就业率,作为评价院校办学效益的第一指标。表现之四是政策扶持目标对象有较大的重合度,如,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部门疏通转移渠道,教育部门提供转移培训;对城市失业职工,劳动部门提供资金购买教育部门提供的再就业培训。表现之五是一些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将教育部与劳动部进行合并,从政策协调的角度实行部门整合。表现之六是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的组合,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困家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要求同时荻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综上所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无论从现实需要还是发展规律看都是我国职业教育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的合理选择。而建设类高职院校作为高职院校的一种,更需依据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具有很强的职业定向性和岗位针对性,随着我国建设行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和执业注册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高职建设类专业人才的岗位定位将会越来越明确。通过对建设行k现有岗位进行分析,参照《建设行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和现行执业注册制度,高职土建类专业可按4种类型确定其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1.土建施工类:在土建施工企业从事项目组织、质量控制、材料检测、安全监督、程监理等。主要岗位是建造师助理(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预算员、检测实验员、监理员等)。

2.建筑没备类:在土木T程设备安装企业从事设备安装凋试,在城市供水系统、环卫系统从事水质榆测、污水处理。主要岗位是安装建造师助理(安装工程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预算员、水质检验员).

3.经济管理类:在工程施企业从事工程概算、预算、决算,以及投标报价等,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房地产估价、房地产营销,在房地产管理部¨从事物业管删等工作,主要岗位是造价师助理、物业管理员等。

4.建筑艺术类:在设计单位从事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城市景观设计等工作,主要岗位是设计师助理。

这些岗位应具备的主要岗位能力是:掌握本专业建筑产品的基本设计原理与概念;了解相邻专业建筑产品的原理、构造和施工艺熟练掌握本专业建筑产品的基本构造、基本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熟练掌握本专业建筑产品成本计算与控制方法;熟练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和方法;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具备必要的基层施工人员沟通与调的能力尽管对专业类型的划分和列各类专业毕、世生的就业岗位的确定在理论上和现实中还不尽完善,但对确定各类专业的培养规格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因此建设类专培养目标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建设行业生产第一线需要,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鬲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建没施工企业和建设管理部门从事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工程慨预算、中小型工程设计、工程质量检查、建设监理、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重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重点,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职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重新整合课程内容,按照职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技能拓展的不同要求,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每一模块又依职业岗位技能的具体要求,确定若干个二级单元课程模块。其中职业文化素质模块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模块教学的目标是形成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如可将职业能力分为:制图与识图能力、施工技术能力、计量计价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根据四大核心能力,对专业课教学体系进行模块化整合,形成了相应的四大教学模块,即:建筑制图识图模块、建筑施工模块、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模块、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块;职业技能拓展模块教学的目标是为学生的专业提升打好基础。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1采用“技能层进”的教学方式代替“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专业课往往按知识体系来组织教学,先学基础的知识,然后逐步深入提高。但在以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单项技能的初级阶段,越是摹础的知识越“没用”,只有随着技能的层进和模块组合的时候才有可能逐渐地接近基础知识。因此,在模块化教学中,知识体系将呈现出一种“倒挣”或者“断层”的状态,学生是在一个接一个的“为什么”中去获取他们所需要的足够的知识。

2采用“项目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

“项目教学法”足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教学中,所有课程我们均围绕一个真实的项目作为一个共同的同标进行讲授。在实训环节中,如施工方案的编制施组织设计,计量计价实训,模拟招投标中均围绕这个共同的项目展开训练。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机会把课堂搬到工地上,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3.教学过程“案例化”

教学过程“案例化”,是高职教学过程中工学结合的切人点。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为实习、实训项目,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实习、实洲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真正体现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新的人才培养案制订过程中,要求所有的专业都要在硬件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精心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过程,通过“案例”对学生进行模拟仿真训练,达到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还要保证一年左右的顶岗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职业岗位,实现就业“零距离”。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与学院共同定岗位、定技能、定模块、定内容、定教材、定教法,真正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企业满意、学生满意、老师满意、社会肯定的效果。

4考核方式“多样化”

第8篇:劳动教育课程考核范文

高职教育 岗位式 工作过程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扩招,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欠缺等一系列新情况的产生,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全社会日益关注的一个尖锐话题。而课程建设是教学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仪器分析技术这门课程作为应用化学、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化工及食品、药品类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是培养分析检测能力的一门关键课程。为了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进一步体现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探索了符合高职教育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目标的“岗位式”教学法。

一、课程改革的原则

紧密联系具体岗位的岗位职责和要求,将企业实际项目设计到教学中,将教学情境化、师生角色化,使课堂变为学生的工作岗位、学生变为质检员、老师变为项目负责人。既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可行性,又培养了学生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信心。达到教学内容设计岗位化,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同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要求。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

1.以充分的岗位调研为依据制定课程标准

按照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我们对华夏塑胶(中山)有限公司、中山嘉丹婷化妆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广泛调研,对质检岗位的具体岗位职责(包括质检员和质检部经理两个层次)的任职要求、岗位对能力的要求及目前检测技术的发展水平,对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分析,重新整合了《仪器分析实用技术课程内容》。围绕岗位能力要求构建了相应的教学模块,其构建过程如图1所示。

2.参照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结合职业标准设计教学内容

每个教学模块都与企业共同开发了若干个和企业工作过程一致的工作任务,在参考劳动部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的基础上,广泛征取了企业技术专家的意见,做到课程工作任务和企业工作岗位要求相一致,以提高学生零距离上岗的能力。同时,课程组教师和一线技术人员合作,为每个工作任务制定了相应的任务单,要求学生在完成训练工作任务时填写。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形成了讲、练、操作融为一体的课程结构,强化了实践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

三、构建以岗位工作为主线的新教学模式

围绕技能培养的原则,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合理设计教学情景,把理论教学、实验操作、虚拟仿真操作有机结合,融理论、实践和技能训练于一体,突出技能培养,构建以岗位工作为主线的新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就在工作任务中展开,并在任务展开的过程中穿插相应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教学实现了一体化,缩短了理论与技能之间的距离,有效实现学以致用和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

1.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

以分析检测的工作流程:“采样――检品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单”为主线,对每一个训练任务进行展开,并根据工作环节设计对应的教学任务。教学地点由原来的教室转移为实训基地、实际生产现场。教学中按照工作任务要求,教师采用“任务分析――岗前培训――任务训练(完成任务单)――报告――场地清理――成绩考评”的岗位式教学法。并且设计了层层递进的教学情境:在完成具体检测任务后,进入分析讨论的学习情境,通过该过程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架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通过情景和情景2的学习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随后进入情景3,让学生利用所学技能完成拓展任务,实现能力的迁移。

岗位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见图2。

2.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同时,岗位教学法一般是团队架构下的学习,需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学生分组一般3~4人一组,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了团队合作部分的任务;任务设计讲求内在逻辑性,前一个任务的完成是后一个任务进行的前提;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一设计组相互之间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流和任务的提出是岗位教学教学中实现实践与理论对接的有效方式。

3.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岗位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法,既可让学生体验未来职业岗位的情感,从而深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又可使学生在感悟职业角色的内涵中,调动学习的内动力,把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与职业心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习,形成良好、规范的职业行为,所以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学生进人未来的职业岗位及至适应今后的变更,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主要是以互动式为核心,结合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讲授中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与老师实现真正的互动。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室,将多媒体应用在教学中,增强授课的效果。

四、采用过程考核检验教学质量

传统的考核方法一般以期末考试为主,存在以下弊端:考试取向功利化、考试内容过分依附于教材、考试方式单一、考核结果讲求精确量化。为了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专业技能并督促考察学生学习情况,必须改革考核方法。打破原来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法,做到考核方法多样化、科学评判学生学业成绩;仪器分析是一门以实验操作为主的学科,所以对平时的操作的考核是非常重要并且可行的。所以岗位式教学法注采用“过程考核+期末理论考核”的方式,过程考核主要包括对岗位工作完成情况、学习态度、出勤等情况,其中岗位工作成绩包括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态度、纪律、任务单完成情况、出具的报告的规范性及实训室时清洁情况等。并且将传统的老师进行评价改为由“学生互评+学生自评+老师评价+企业师傅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将考核经济化,教学中将岗位任务完成过程中考核的百分制转化为千元薪金制,使学生体会企业的管理模式,让其懂得,酬劳的所得来自自己对企业的贡献,实验项目完成得好,劳动纪律观念强,酬劳就多,如果项目实施中劳动纪律差,项目不能按时按质完成,自己的经济利益必将得到损失。千元薪金制可将效益与过失放大,产生直接和强烈的心理作用,增强学生对项目实施的责任心、劳动纪律观念。

参考文献:

第9篇:劳动教育课程考核范文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芜湖 241002)

【摘 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指依托中等技术学校来专门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教育。安徽省中等技术学校始建于建国后50 年代初,在至今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培养了大批实用型技能人才,为安徽乃至全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安徽;中等技术学校;中等技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安徽职业教育发展史研究”(RWSK1403)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石开玉(1972.03—),男,汉族,安徽芜湖人,硕士,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指依托中等技工、技术学校(简称中技)来专门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教育,它与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职业高中(简称职高)共同构成中等职业教育,是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安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概述

安徽省中等技工学校是建国后50年代初在原技术训练班的基础上创办起来的。1954年,省劳动局、交通厅在合肥联合开办一个驾驶员训练班,前后共办了5期,每期200人左右,以招收复员军人为主,培训半年至一年时间,毕业后由交通厅负责分配工作,这是安徽第一所技工性质的学校,也是安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始。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合肥、淮南等地陆续办起几所技工学校。1958年,技工学校猛增至76所,学生1万多人。1962年调整时,被压缩到11所,在校学生不足千人。1964年以后,半工半读性质的技工学校40多所[1],“文革”中又几乎全部被撤销。“文革”后,安徽中等技术职业教育得以恢复。近年来,安徽在加强办学条件、健全规章制度等举措下,中等技术职业教育步入快速、健康发展道路,在质量提高的同时,规模增大、数量增多,仅2007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就有654所,招生37.6万人,在校生90.8万人。[2]

2 安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学制与管理体制

2.1 培养目标

国家劳动总局在1979年制定的《技工学校工作条例》中规定,技工学校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工种、专业的技术操作技能,能完成本工种中等复杂程度的作业;能够掌握本工种、专业所需要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本工种、专业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并且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文化水平。

2.2 学制

安徽技工学校招收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未婚青年。初中毕业生学习年限为三年;高中毕业生学习年限为二年。

2.3 管理体制

1964年以前,对技工学校的管理由劳动部门负责,教育部门协助。1964年4月,国务院通知将技工学校的综合管理工作由劳动部门划归教育部门主管,劳动部门协助。197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技工学校的综合管理工作再次移交给劳动部门,安徽于同年8月完成移交,省劳动局成立技工培训处,负责技工学校的管理工作。近年来,安徽各类技工学校由安徽省教育厅统一管理。

3 安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

3.1 课程、教学

技工学校的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国家各主管业务部门负责制订,学校执行时不得任意变动。技工学校的课程分四大类:(1)政治课类;(2)文化课类,一般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体育6门;(3)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类;(4)实习课(包括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类。在时间分配上,要根据培养操作工人这一特点,执行以实习教学为主的原则,生产实习课在总授课时数中所占的比例不得少于50%。

3.2 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在技工学校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此,教育部曾下文明确指出:“生产实习教学是技工学校的一门主课,技工学校必须抓紧进行生产实习教学,才能使学生加深对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操作技能、技巧,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成为合格的中级技术工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

生产实习课一般以班为单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练习应结合生产进行,并且定期轮换学生的工作岗位和实习作业。

技工学校应具备生产实习的场地、厂房、实验室以及相应的设备,应有原材料供应及产品销售的保证。对于不便于建立实习工场的专业,除加强实验和模拟教学外,要和相关的公司加强联系,组织学生进公司实习。

生产实习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学期考核、学年考核和毕业考核等几种。生产实习教学时间,以不少于总课时的50%为原则。

4 安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

4.1 统一招生办法

1964年以前,技工学校的招生由学校负责组织。具体办法是,学校制订招生计划,报请主管部门审批后,学校即按计划要求和规定在指定的地区、范围内招生。制卷、考试、体检、政审、录取均由学校组织进行,初选合格后报主管部门审批。

1964年,技工学校交教育部门综合管理后,招生改为全省统一进行。严格制卷、考试、体检、政审及录取的手续。

“文革”中,技工学校招生取消了考试,改为“群众推荐、领导审批、学校复审”的办法,并以招收本系统、本部门职工子女为主,不足名额再向社会招生。

1978年技工学校交劳动部门综合管理,招生即由劳动部门负责。1978年到1983年,技工学校的招生由各行署、市劳动局组织,各行署、市劳动局根据省下达的招生计划和其它有关规定,制定具体要求并负责招生工作的具体实施。1984年,技工学校实行全省统一招生制度,由国家劳动人事部统一命题,省技工学校招生办公室统一制卷,各行署、市技工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组织报名、考试、评卷、政审、体检和录取。

近年来,由安徽省教育厅统一管理各类技工学校,招生也实行全省统一招生制度,由教育厅具体实施,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4.2 内部招生

为了调动办学单位和办学部门的积极性,每年招生时留有一定比例的内部招生指标给这些单位。内部招生条件除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内部招生指标只照顾办学单位和部门的职工子女。

5 结束语

安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始于建国后初期,在至今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短、平、快式地培养了大批实用型技能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为安徽乃至全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世杰.安徽省教育大事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512-524.

[2]中国教育新闻网.安徽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2008—2012年)[EB/OL].[2009-01-20].jyb.cn/info/dfjyk/200901/t20090120_236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