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习化学的意义范文

学习化学的意义精选(九篇)

学习化学的意义

第1篇:学习化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有意义学习理论;高中化学;情境;系统化

一、有意义学习理论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为语言文字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其过程可简单描述为:当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具备适当观念时,学习材料对学生就构成潜在意义;接着,学生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与头脑中的适当观念发生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结果,新知识被纳入到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去,原有认知结构经消化新知识,得到改造和重组。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有意义学习理论的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有意义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有具有逻辑意义的学习材料,学习材料可通过情境创设来提供。

(1)教学情境生活化

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如二氧化硫的教学,可以酸雨的成因及防治为情境,学氧化硫两大性质:酸性氧化物及还原性;以白木耳是否越白越好为情境,引入二氧化硫漂白性。

(2)教学情境趣味化

如苏教版化学2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节,教师展示音乐贺卡,提出“如何使贺卡发出美妙音乐”这一问题,学生很容易想到接通电源(通常用干电池),按学生要求操作,达到预期目的,学生为自己的设想成功而兴奋。此时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与贺卡连接,将金属片插入硫酸中,同样发出优美的旋律。学生热情高涨。提出“为什么锌、铜与硫酸构成的装置可起到电池功效呢?此电池工作原理是什么呢?”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展开本节课的学习。

(3)教学情境问题化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异性。目的性指问题应根据一定教学目标提出;适应性指问题难易程度应保证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新异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在学生心里形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

2.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奥苏贝尔曾提出命题:“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如苏教版《化学1》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学生完全没有电解知识,若按教材方式呈现演示实验,学生理解会困难。可采用如下步骤:(1)复习回顾电解水的装置,补充阳极和阴极的概念。(2)把水改成饱和食盐水,进行电解。(3)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假设:阴阳极产生的气体有三种可能性:Cl2、O2、H2。(4)逐一检验气体(氯气的检验学生还未学习,需教师进行提示)。(5)从元素组成及气体分析情况,还应产生NaOH,通过滴加酚液,确定NaOH的生成。(6)书写化学方程式,指出阴阳极产物。(7)点题:这是工业制Cl2的方法,同时得到NaOH,称为“氯碱工业”。(8)拓展:工业上需大量饱和食盐水,顺势介绍海水情况及海水晒盐的过程。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层层深入,过程严密,易于探究,利于学生有效学习。

3.指导学生合作探究新知,实现体验式学习

按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教师是这个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提供时间和机会去探究,学生通过合作或观察,或质疑,或实验,逐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内化与构建。

如苏教版化学2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节中,可设置以下探究:

(1)锌、铜用导线连接后置于稀硫酸中,该装置中确有电子移动及闭合回路,可构成电池。(2)上述电池正负极的确定。(3)原电池构成条件(为学生准备电极材料:锌片、铜片、碳棒、溶液、稀硫酸、蔗糖溶液、硫酸铜溶液、电流计、导线等)。

三个探究环环相扣,完全开放,学生在协作中加深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的理解,初步构建原电池的知识体系。

4.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系统化

知识的系统化是学习者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借助一定方法在大脑中构建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图式。

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课题中,学生探究过后,师生可共同对探究内容进行整理,形成系统,以图示的方法呈现Zn-Cu、稀硫酸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当然,系统化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列表比较、制作概念图、思维导图等等。这些图表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师都可以进行渗透、示范,让学生逐步适应并习惯图表的制作。

总之,任何成功、有效的学习都是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是一个符合认知规律、提高学习效率的科学学习过程。教师如能在教学中将有意义学习理论与其他教学理论相结合,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193

[2] 郭君瑞.给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J].化学教学,2009,(3):7~9

第2篇:学习化学的意义范文

一、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还处于生理、心理、思想的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思想、健全的人格、成熟的心理,和社会接触的机会很少,尤其是农村初中生没有和城市学生一样的学习环境,没有和城市学生相同的家庭熏陶,没有和城市学生同样丰富的发展渠道,眼界和城市学生相比较而言狭窄了许多,对学习的真正意义还没有一个深入的、准确的认识,因此他们最主要的学习动机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魍车某踔谢?学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的激发,保证了高中化学教学的切实、深入开展。例如,在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空气有什么不同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肯定要给学生讲解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空气有什么不同,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等等,那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会遭到严重的打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首先指导学生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然后指导学生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装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看木条有什么变化;也可以向装有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看发生什么反应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提升,学习效果自然提高了。

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农村初中生的合作意识

当今世界是一个合作的世界、交流的世界、沟通的世界,一个国家闭关锁国绝对不可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一个人闭门造车绝对不会实现自身的更大突破,必须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才能成为新世纪、新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农村初中学生走出家门的机会较少,对外面的世界认知度不高,还不能切实认识到合作对于一个人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怎样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措施,采用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密切的配合和协作,对于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理念都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制取氧气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为学生进行了实验方法的演示,并且在演示的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动起来,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独自的作用,教师将整个实验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环节,小组中的学生分别集中精力负责其中一个环节的注意事项,然后在实际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实验,认真负责,尤其是在自己负责的那个环节中,能够对其他同学操作中的失误进行及时纠正,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农村初中生的竞争意识

第3篇:学习化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学习情景;真实而有意义;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1-0035-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1.013

学习情景创设是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情景”指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背景、氛围或具体环境(场所),它可以支持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就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寻找到完成任务的途径、方式),而又在学习能力范围内(努力可克服)的学习情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情景中产生的,一个好的学习情景,往往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解决问题,发展其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应注重“学习情景创设”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对“学习情景创设”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在情景定位与情景创设的的价值取向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值得研讨的问题。

化学新课程非常强调学习情景的创设《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可以说,学习情景是学习素材的呈现方式和加工方式,学习情景是化学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就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学习情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要探究的知识发生强烈的冲突。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是孕育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而问题一旦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就能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欲望,从而高度集中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它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究、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那么,化学新课程探究教学中学习情景的创设价值在哪里?课堂上到底应该创设怎样的化学学习情景呢?或者说一个有效的学习情景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学习情景创设有哪些基本要求?

情景创设的价值在于“学”。 教学实践反复证明,教永远不可能代替学,永远代替不了学,永远决定不了学,我们在调研中依然发现,时至今日,不少教师仍然处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自说自话状态,很少反思自己到底为学生的“学”服务了什么,服务的是否有效。我们把学习情景的价值定位于“学”,我们就要研究:我所创设的学习情景能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还有没有更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情景?以什么样的载体来承载情景更能够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同样是“爆炸”内容的学习,一位教师以“鞭炮爆炸”为情景素材,另一位教师以多媒体播放“高楼的定向爆破”为情景素材,情况完全不同,以“景”激“情”的效果大不一样!

应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首先是真实的化学学习情景,其次是生动的化学学习情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整合多种呈现手段来展示情景素材。如“大理石”内容教学时,就可以以圆明园汉白玉建筑被焚烧为素材,利用语言、图片和视频资料多方面呈现情景素材。再次是能激起疑问的化学学习情景。课标要求教师应“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只追求“真实”和“生动”,而不能激起学生的疑问和探究欲,这样的学习情景不能被认为是好的和有意义的。好的学习情景还应当有利于将学生的疑问聚焦在课堂所要解决的化学问题上。

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具有真实性、知识性、应用性、情感性等特征,如在学习CO2的化学性质时,可以创设一组情景:①熄灭燃着的木条;②熄灭高低位置的火烛;③录像—泡沫灭火器灭火;④“颜色互变”实验;⑤“清—浊互变”实验;⑥“地窖的危害”故事。学生在这些情景中学习,既可以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又有应用这些知识的机会。

学习情景创设是化学教学设计的重要任务它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一是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二是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产生矛盾,促使成为学习的主动构建者;三是依据不同学习者擅长的智能特点创设学习情景提升学习效益;四是情景素材要生动、新颖,内涵明晰,为学生喜闻乐见,富有启发性。教学设计不仅要分析、把握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心理特征、选择学习素材、工具和媒体,还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有意义的情景。

情景创设实际上是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目的,以具体生动、发展变化的情景为基点,把知识、经验、活动和情感价值观等要素融合于一体,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学习情景的创设通常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化学问题,生产、生活,特别是学生生活经验中的问题;二是化学现象,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化学实验现象,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化学现象、化学变化;三是化学事件,社会上、化学科学研究中发生与化学变化关系密切的事件;在科学和技术中的新发现、新发明中蕴含着的化学内容。例如,汽车尾气处理装置的发明和改进、手性催化剂的发现与研制、导电塑料的发现和应用、富勒烯的发现和应用前景等等,都可用作创设化学教学情景的素材;四是化学史料,化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历史,化学史那些著名的实验和发现事例,是情景教学的优质素材;五是有争议的化学话题,或似乎存在矛盾的化学事物。如,浓硫酸、浓硝酸都是有腐蚀性的强酸,为什么可以用铁槽车装运?为什么硫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而比在空气中燃烧少?六是富有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如:世界上如果没有水会是怎样的?大气中的氧气会被耗尽吗?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创设学习情景:

第一,从化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创设学习情景。化学即生活,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我们的周围无处不存在化学物质,无处不存在化学变化,无处不存在化学现象。从化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创设问题情景,可以使学生感受到问题的真实存在,并进入解决问题的思考状态。例如,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老师让同学们“闭上嘴,捏住鼻子十秒钟感受一下”,同学们谈体会时都讲“憋得慌”,再问“什么原因”,大家纷纷发表意见,都讲到了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物质,尤其对刚接触化学学习的初三同学而言,探究物质性质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教师利用一个轻松简单、人人参与的小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氧气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又引出了氧气最重要的性质——支持燃烧,为探究氧气其他性质开辟了道路。

第二,利用化学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推动着化学的发展,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化学实验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变化性使其自身充满了探究的悬念,易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兴趣,这是教师经常采用的创设学习情景的方法。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景的适用范围很广,如,元素化合物和有机物性质及其反应产物的验证性探究;按一定要求制备、验证物质性质的实验设计;证明概念、理论或习题的有关实验探究;联系实际解决生活问题、创新实验的探究;等等。

第三,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创设学习情景。在正式学习新知识之前,提出与新知识内容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是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有效方法。例如,浓硫酸、浓硝酸都是有腐蚀性的强酸,为什么可以用铁槽车装运?为什么硫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反而比在空气中燃烧少?再如:在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时,可以给学生出这样的一道思考题:20℃时,把20g食盐溶解于50g的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很多同学按照旧思路,直接把20g食盐作为溶质的质量,从而得出错误的结果。于是可以引导学生从溶解度的“四个要素”进行思考:我们算出的结果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同学们终于明白了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铺垫作用。

第四,源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创设学习情景。在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以生为本,立足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促使学生在学习和实际生活中提出与他们密切相关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而开展以学生为主的化学探究学习,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化学强烈的学习愿望。如,一位化学教师在组织学习《金属与矿物》之前,他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提出自己感兴趣的与金属有关的问题,结果学生共提出100多个问题。老师分五个方面整理出来,并根据问题与教材内容的关联度,选择其中一些问题作为课堂探究任务。可以看出,这位教师是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围绕“金属”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学生尽其可能提问的过程,就是一个发掘已有经验,了解新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整理学生问题,将其分类归纳,并与教材相联系,最后确定课堂教学探究任务。

第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景。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已经越来越普及和深入地应用到了化学学习中来,多媒体资源如有关生活生产实际、时事新闻的文字资料、声响资料;学生学习活动的声响资料;电子课件;化学实验录像等。媒体手段如教具(挂图、模板、模型、标本)、实物投影、大屏幕展示播放电子课件、实物、动画、录像等资料,甚至可利用摄像、实物投影和大屏幕展示实验等。这些我们可称为利用多媒体资料创设学习情景,能达到以下目标:一是播放联系实际的多媒体录像片,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如介绍酸雨危害时一段影片《上帝的眼泪》,影片中许多触目惊心的画面都强烈地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保护环境意识,成功地创设了探究酸雨的情景。二是播放课前录制的学生活动录像片,引发特定的探究问题,如探究白醋去除水垢的快慢是否与白醋的浓度有关时可让学生家庭实验,并用数码相机记录现象在课堂再现。既贴近生活又蕴含悬念。三是浏览专门网站,引发联系实际类探究问题,如学习“水”内容时,查阅专门网站资料,师生还可共同设计、建立水资源保护网站,学生在寻找资料、浏览各专业网站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水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了解了很多课外的化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有待探究的问题。

在化学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这样,既构建着当前教学中应解决的问题,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让学生回味并思考的问题,营造一种意味无穷、值得深思的境界,激发学生循着学习的主线去阅读资料、思考问题、进行课外实验,从而学会自主、独立、系统地探究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祖浩,王磊主编.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第4篇:学习化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医学职业素养;医德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逐渐提高。如同各个行业需要职业素养,培养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对于改善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各医学院校仍是以医学专业知识教育为主,职业素养教育相对仍然欠缺。如何对接受了较少职业素养培训的在职医务人员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目前尚无具体措施。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先秦时期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关于对人、对社会的认识,是教化和约束人们的最佳社会行为规范。学习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医务人员的医学职业素养。我科室自2008年以来进行传统文化学习,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传统文化学习对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培养的作用梳理如下:

1医学职业素养的定义

1994年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首先正式提出"医学职业素养"一词(medical professionalism ),此后开始了关于"医学职业素养"概念的探讨。国外学者认为医学职业素养是一个能够解释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特质和态度的理论结构,可以指导医务人员的行为。2011年我国学者提出这样的定义:医学职业素养,即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它是医德医风、人道主义、专业水准三个方面的总和,它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是个人或组织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反映[1]。医学职业素养是指导医疗人员从业过程中的行为准则,是医疗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特质、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医学职业精神是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统一[2]。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医疗人员才可能真正担当起其服务于社会的责任。

2学习传统文化对医学职业素养培养的影响

医学职业素养是为了完成医疗服务工作,在思想品德、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等长期学习和实践中所达到的技术水平以及在职业认知、人文关怀、行为规范等方面逐渐达到的正确态度[3]。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很复杂的过程。系统规范的医学职业素养教育,可以使医患双方受益。尽管目前尚无标准的职业素养培养规范及措施,但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优秀的传统文化规范了人们的社会行为、道德准则,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传统文化学习同样可以在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1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医务人员培养正确的医德观念 《左传》书:"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立德即做人,立功即做事,立言即做学问。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最重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人之根本。"立德"对于患者生命健康所托的行医人员,尤为重要。魏晋杨泉在《物理论。论医》中书:"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利达不可人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如果医务人员人员懂得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并以"仁义礼智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及追求,将有益于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医乃仁术",只有具备仁爱精神的人才可以做医生,古今中外,亘古不变。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文化断层",现代人很多不懂或不重视传统文化,失去了对最佳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缺失的传统文化教育,真正造成的是素质教育的缺失。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医学生的重要性[4],但在医学教育乃至整个社会中仍然普遍缺失。加强传统文化学习将有益于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树立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及根本的观念,对于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会有重要的影响。

2.2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医务人员努力提升专业水准 唐朝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论述了有关医者必备的素质,一是精,二是诚。有关"精"的解释:"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即要求医务人员有精湛的艺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明朝裴一中在《言医。序》中写道:"学不贯古今,识不通天下,才不近仙,心不近佛,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做医以误世"。医学泰斗裘法祖老先生竭其一生,献身医学事业,其座右铭是:"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知不足"。医生是治病救人的职业,必须医术精湛,否则即便有仁爱之心,也枉为庸医。德才兼备是对医务人员的根本要求,医务人员有责任努力学习、认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努力做到"笃信好学"(《论语。泰伯》),"止于至善"(《礼记。大学》)。

2.3传统文化学习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 有作者认为,现代医疗环境中,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越演越烈等,主要原因是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医学教育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弥补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5]。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出发,实现医学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承接[6]。明朝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提到"医家十要" ,如:一要仁心,二通儒道,三精脉理,四识病原,五知气运,六明经络,七识药性,八会炮制,九莫嫉妒,十勿重利,等,对医务人员的德才有明确的要求,辩证应用于培养当前医学职业素养,将有重要的作用。《万病回春》中关于"医家、病家通病"的论述,更是可以对当今医患关系有很好的启示[7]。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其核心是医学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学职业道德,将有益于医学职业素养的提升。

医学的本质决定了医务人员应具备实效的治疗技术及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8]。清朝王旭高言曾这样说:医,仁术也。其心仁,其术智。爱人好生为之仁;聪明权变为之智。仁者余而智不足,尚不失为诚厚之士;若智有余而仁不足,则流为欺世虚妄之徒。作为医务人员,具有仁者之心尤为重要,只有发自内心尊重生命、不被利益驱使的医务人员,才可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服务于患者。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自本土,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将有益于培养医务人员的人道主义情怀,提升医学职业素养,有益于我国医学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恬,宛小燕.浅议如何定义医学职业素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815-816.

[2]李本富.试论医生的职业精神[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6):3-4.

[3]王玉,唐菲,王云峰,等.中国八年制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内容、方法与途径[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 34(4):573-576.

[4]袁纲,李和伟,张荣兴,等.在德育中融入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10):1078-1080.

[5]潘秋平.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与传统文化的救赎[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3):291-293.

[6]段振东,张前德.论医学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承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267-270.

第5篇:学习化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自主学习;接受学习;实践

传统教学主要就是老师的传授式教学,很多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很好地掌握学习的内容,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在高二化学教学中,我们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地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更好地发挥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教学产生的兴趣也就是学习的动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也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这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加强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探索,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同时它对老师的要求也十分高,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善于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乙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结合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酒进行教学,通过这些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也可不断对酒的文化和物理性质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认识,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研究乙醇结构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对乙醇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我国文化对酒进行诠释,通过描述酒的一些诗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学生对这些诗词进行背诵。有的学生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还有学生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等等,这些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这时老师也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问题,如酒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可以得出,在医院里用酒精消毒;可以作为饮料,可以作为燃料等。最后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酒的认识,就可以提出乙醇就是酒的主要成分,要求学生分析其物理性质。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6篇:学习化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言教学启示

一、语言能力与语言习得

语言能力是一个结构有序的具有规约性意义的符号单位组成的清单库,词库与语法构成一个连续体。结构有序意指语言具有系统性和层级性;规约性意义意指与各种知识、语言实际使用密切相关;清单库意指语言本身不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是语言使用者的特征;符号单位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的全部内容。能用来描写语言系统的单位是:实际出现的语义、音系或符号单位;允准结构的图式。

语言能力是人类总体认知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的语言能力与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交际、功能相互作用。语言能力观意味着语言能力以具体的语言项目为基础,具有社会文化的特征,语言项目之间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语言项目是一个一个习得的。

二、语言识解与语言产出

语言使用事件是一个实际的语言使用行为,无论是语言表达式的选择、语言资源的利用,还是非语言资源如记忆、规划、问题求解能力、各种知识以及对社会、文化和话语语境的把握,都是由语言使用者控制的。易言之,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使用者的主体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语言使用中的语义建构离不开语言使用者的识解。语言使用者的识解对解释外语学习中的语言产出具有核心意义。只有从语言使用和说话者识解的视角来考察语言习得者的语言型式才能充分理解基于使用的理论模型与语言习得的良性互动关系。(王寅,2005)

语义是语言的核心,而语义的核心又是识解。识解使得语言使用者可以用各种不同方式来看待相同的和不同的事件和语言行为。语言由此而变得更加复杂和灵活。人们使用语言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隐喻的。隐喻是思维和语言运行的基本方式之一。隐喻在词和构式的多义性、习语的形成、语篇的建构、表达方式的选择、新词新语的创造等各个方面都无所不在。(刘正光,2010)

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取决于语言学习者的识解,一方面意味着语言的约定性本质,另一方面表明使用者对话语中语言表达式的分布具有选择决定权,即语言使用者处于语言使用事件的中心地位。学习者不断发现所学语言的理据性结构和原则,这一过程的本质就是自主学习能力在不断增强。(文旭,2007)

三、语言理据与语言教学

研究表明,洞察性学习比机械性学习要有效得多。认知语言学的语义中心观实际上就是强调语言的理据性。关于理据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理论语言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都有明确、中肯的论述。有理据的词语学起来比没有理据的要容易得多,同时有理据的知识记忆使用起来也要比没有理据的要容易。明确地理解语言的工作方式,将经验服从于分析的需要,适合学习者的认识风格。事实上,当学习者了解了语言的工作方式,他们就会开始构建或重新建构他们个人关于所学语言的各种假设。语言系统中的各种理据对语言教学具有许多启示意义。Boers & Lindstromberg(刘正光,2010)总结了以下三点:

第一,深化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习者在掌握其理据过程中更加关注其内涵意义并激活其语义网络。如drive sb.into a corner(把某人逼入绝境)这个习语来源于拳击比赛。在拳击比赛中,一方被逼到角落,说明已经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了。学习者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并联想起这样的场景后,可以对同样来源的词语的意义作出预测,如corner(步步紧逼)作动词用的意义。将新词语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习。

第二,加深记忆。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思考意义与意义之间、形式与意义之间的联系,在语言习得研究中被认为是一个扩展的过程。扩展分为语义扩展和结构扩展。语义扩展指关于词或构式的意义的心理活动,结构扩展指关于词或构式的型式的心理活动。由于扩展是在比较深的层面上处理信息,因而能增加信息在记忆中永驻的可能性,促进学习。

第三,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的构建过程就是概念化的过程。在概念化的过程中,语言中所隐含的文化内容必定影响着概念化的内容与方式。因而,理解目标语文化中所隐含的个性化内容、价值系统和态度也就成为了语言学习的目标,而不仅仅是作为增强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的工具,语言也就不仅仅是交际的媒介。这样的语言与文化本身就是认知和情感的财富,能扩展学习者的百科知识和跨文化能力。了解语言的运行机制、意义的生成方式、语言与文化以及和概念化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目标语和目标文化,同时也更深入地理解母语与母语文化,从而形成对世界的新的认识。当语言学习者了解了语言的运行方式、意义的生成方式、语言与文化以及与认知的联系,他们就会从不同的视角更深刻地解读目标语及其文化,同时更深刻地理解母语和母语文化。

四、认知语言学理论与语言学习

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对全面培养语言、文化和思维能力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文化通过语言影响思维方式,直接反映在不同文化对经验世界(概念)的范畴化方式之中。不同文化中的概念原型往往是有差别的,如色谱。英语和德语中焦点颜色有十一种,而汉语中往往认为是七种。颜色词的文化引申意义也差别很大。学习者在理解文化差异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体会到范畴化边界的模糊性,另一方面又可以理解文化的边界性和不可译性。学习者逐渐明白母语和外语无论是在语义关系还是在结构相似性上都不可能一一对应或对等,更不用说文化内涵与联系了。发现差异的过程就是培养语言与文化意识的过程。(刘正光,2010)

认知语言学认为,文化不是外在于语言的某个方面,而是存在于语言本身的各个层面,就在每一个词中、每一个语法构式中,可以通过语言行为和语言分析发现,不断地由语言来交流。在对每一个词、每一个语法构式,对不同语体和语篇中的隐喻和转喻基础的认识与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逐渐发现概念隐喻的操控功能,从而意识到语言是灵活的和具有力量的,同时了解语言中的文化知识。概念隐喻可以从三个方面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

第一,概念隐喻指我们的概念系统中存在一个隐喻结构,这个结构潜在地影响甚至建构我们的思维方式,如以空间表达时间,以旅行表达人生,以建筑物表达理论。

第二,学习者逐渐掌握这样的概念隐喻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会抽象思维的过程,一个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的过程,一个建立概念结构或概念域的过程。

第三,由于隐喻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特征,学习者理解隐喻的过程也是逐渐扩展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视角、促进思维逐渐理性化的过程。(刘正光,2010)

隐喻的学习可以加深对习语的理解与记忆。习语曾被认为是语言中的“死喻”,因为它们已经变得非常稳定和广为接受,使用者对它们的隐喻性特征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有两种方法能够重新激活习语背后生动的意象,一是发现其中的概念隐喻,二是追溯其产生的原有语境和本义。如果学习者能够根据概念隐喻原理去理解习语产生的直义基础,他们继续学习的愿望就会更加强烈,理解和记忆习语的效果也会更好。

隐喻的学习能增强对多义性的理解能力。语言中多义性是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意义形成一个语义网络。语言是一个由意义、词、语音等符号单位组成的认知网络。如果把一些高频词的不同意义分别处理为单义词、同音异议词等,对语言学习是没有好处的,因为这就把意义之间的相互联系切割掉了。以介词为例。介词所表达的时空意义与人类的空间经验紧密相关,并形成一个网络。它们之间联系的一个基本机制就是概念隐喻。大量证据表明学习者如果知道从中心意义到扩展意义中概念隐喻所起的作用,学习效果就要好得多。

五、认知语言学与整体性教学

对语言本质特征的认识,决定着对语言习得过程的认识和对语言教学基本原则的选择。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本质特征是符号性,语言构式都是有意义的符号单位;语言的符号性决定了语言的基本目的之一是为交际服务。语言知识是语义、语音和符号特征的统一知识。

语言知识是互相联系的,语言不是一个独立的认知器官,各种认知能力相互作用,协同发展。认知语言学关于语言本质的认识及其基于使用的语言观从微观和宏观的层面都为整体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微观的视角看,语言是由形义配对构成的符号单位组成,词汇与语法构成一个连续体,这表明语言学习必须是形义作为一个整体同时学会。

从宏观的视角看,语言知识是从语言使用事件中逐渐抽象出来的,这表明,语言知识包含了丰富的社会、文化等语境知识,更重要的是,还包含了语言学习者对语言使用事件的识解。这就是说,在语言使用中,认知的、情感的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

认知语言学和基于使用的语言理论模型为解释人类怎样学会语言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基于使用的理论模型认为,语言知识是逐渐从初级图式到高级图式抽象出来的。(刘正光,2010)

六、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具有三个基本特征:语义具有中心地位;语言以使用为基础,语法产生于语言使用;所有符号单位都有意义(刘宇红,2006)。基于使用的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对语言教学原则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启示:一是普遍规则的作用有限,二是文化教学(包括交际、社会的文化语境)必须贯穿于语言教学。

之所以说普遍规则作用有限,是因为完全具有普遍意义的构式在约定性型式中只占很小一部分。因此,即使完全掌握了语言规则也不能确保语言习得的流利性。事实上,要实现语言习得的流利性,学习者必须掌握大量的固定表达式和具体场合下遣词造句的基本方式。要充分考虑词汇、语法以及其他语言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词汇、语法必须教,但绝对不能成为语言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甚至全部内容。语言不仅仅是由词汇和语法组成,它还包含着大量的各种文化内容。更重要的是,语言学习不是掌握一个静态的知识系统,而是要掌握语言的使用。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认知的参与会变得十分复杂和灵活。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2]刘正光.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J].外语研

究,2010,(1).

[3]文旭.语义、认知与识解[J].外语学刊,2007,(6).

[4]刘宇红.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第7篇:学习化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有意义学习;教学目标;教学程序;策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人类的学习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但从学习的内容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关系来看,可以把类学习分成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来看,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分接受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在教学过中,学生通过“发现”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现学习难以成为种有效的、首要的手段。”绝大多数的知识仍然需要学生通过“接受式学习”来掌握。由于教学过程是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学生主要是接受间接知识,这特殊性决定学生获取大量知识必须是接受性的。奥苏伯尔批评了把言语讲授接受学习贬为空洞的说教机械模仿的说法,他用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接受学习进行科学的分析,指出它不可能机械学习划上等号,它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如果教师能将有潜意义的学习材料同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学生也能采取相应的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积极主动地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出最易于新知识联系的旧知识。这样,新旧知识学生的头脑中会发生积极的相互联系作用,即“同化”,导致原有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重新组织,使学生获得关于新知识方面明确而稳定的意义,同原有的知识在这同化过程中发生了意义上的变化,具有潜意义的学习材料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获得知识的心理意义。那么,接受性学习将是有意义的。他指出,只要教师清晰组织教材。就使学生出现稳定面明确的有意义学习,就使有组织的知识体系长期保存下来,有意义的言语接受学习成学生获取知识有效途径,从而形成了以言语讲授有意义学习特征的有意义接受教学模式。

一、教学目标

奥苏伯尔认,学校的首要工作是向学生传授学科明确、稳定而有系统的知识体系,学通过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获取牢固掌握有组织的知识,形成良的认知结构。奥苏伯尔将认知结构定义为:“个体的观念的全部内容组织,或者,就教材学习而言,指体的特殊知识领域的观念的内容组织”,在他看来,学生的认知结构即是所称的有意义学习的结果。说:“当们努力影响认知结构以提高有意义的学习与保持时,们便深入到教育过程的核心了。”教学过程中,只要接受性学生是有意义的,学生掌握的知识就是牢固而稳定的,是种自的知识。

二、教学程序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并不是将现成知识简单地“登记”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而要经过系列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有意义接受学习是个主动的过程。

1、决定把新知识“登记”到已有的那些知识去时,需要对旧知识的“适合性”作出切实而有效的判断。

2、当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时存分歧或发生矛盾,需要进行调节,重新理解或表达知识。

第8篇:学习化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文化教学;教学方法

近些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文化等方面的拓展,中西方的接触往来日益增加。在频繁的交往中,不同文化习俗价值观的碰撞带来的矛盾摩擦冲突日显突出。因此,了解不同文化民族历史习俗凸显重要。

一、意义

在工科高校中很少开设西方文化公共选修课。即使开设,相比四六级班,对此课感兴趣的学生屈指可数。大学生重语言知识忽视文化的现象在工科院校尤为突出。缺乏对异国历史文化习俗知识了解对学生未来在跨文化环境下工作必然会产生摩擦冲突埋下了隐患。要使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和外国朋友接触交往中,减少由于文化习俗差异带来的误解和摩擦,变得“善解人意”,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普及异国历史文化习俗知识。笔者认为近年来西方较为流行也为中国教育界广为接受和推广的建构主义教学观和教学方法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现状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涉及到异国历史文化习俗的内容,教师一般采取“视而不见”忽略去除或“大包大揽”单方面提供资料和信息两种极端的方法。其后果就是学生受教师影响不重视和漠视文化在学习语言中的重要性。实践证明,这种极端的文化教学效果甚微。学生一旦接触到跨文化习俗,就会显得茫然无所适从。由于对异国文化知识的缺失,还可产生及其严重的后果,如:有些人表现为一厢情愿的以我独尊把中国文化习俗强加给对方,妄自尊大;有些人就表现为奴颜婢膝地崇洋,全盘否认中国的文化习俗,妄自菲薄。学生和异国朋友交往的“水土不服”或发生由此而带来的文化冲突,不能不令人深思,发人深省。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反思一下我们传统的文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寻求更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事实证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文化学习效果差强人意。教师要帮助学生未雨绸缪,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掌握异国文化历史知识,在跨文化环境下,能“入乡随俗”“善解人意”。通过尝试探索,笔者认为文化教学可以借鉴近些年为中国教育界认可并广泛实践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和方法。

三、教学理念和角色的转变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在接受新的教学理念的时候,最困难的莫过于颠覆自己的固有的传统观念,摒弃传统的以我独尊绝对主角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传统文化教学方法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阻碍了国际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违背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笔者认为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观符合培养创新型国际型人才的培养,顺应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

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为认知的主体,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方法,正确的教学方法运用必须要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在传统的教学观中,教师的任务是把知识移花接木传授给学生,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被动地接受,理解记忆反复背诵复习。在建构主义理念指导下,教师要放下绝对权威的架子与学生进行民主协作交流,达到具体学习的最佳效果。

四、文化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提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情境”“协作”“会话”方法过程,最后达到“意义构建”,“意义构建”是终极目标和核心。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素材手段创设一种文化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促进学生进行协作交流的兴趣达到主动构建文化知识意义的目的。教师不是枯燥地口述异国历史文化而是提供给学生活灵活现的生动素材。

在设计情景教学的时候,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安排,而且要重视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利用多媒体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提供与更接近现实的情景。图画,光盘,录像带等都可以成为情景的一部分。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和目的,而不能只顾虑学生单方面感受,只为取悦于学生。好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寓教于乐中,“情景交融”。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放权于他们。除教师广开思路多渠道获取资料外,教师要发动学生多途径收集整理分析文化资料,合作是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的特征。课堂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采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协作共享的热情,把高分给予收集资料最全,陈述逻辑性最强,分析脉络最清晰准确,画面做得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小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文化思考做出回答,学生得出的结论做出评价,对提出的合理新颖的论点予以肯定和鼓励。

五、结束语

在国家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师在文化教学中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不要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顺应时代的发展,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使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建构意义中真正掌握异国历史文化历史知识,而不是靠死记硬背,使学生在多重文化中能够成为交际的成功者,有效地避免文化差异的撞击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参考文献:

第9篇:学习化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日语研讨式学习 课堂协作 意义建构

1.引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起源可追溯至皮亚杰(J.Piaget)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获取知识的过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领域中逐渐流行起来,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也得到许多的学者的认同,特别是在外语教学当中更是深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外语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好符合外语教学的要求。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与传统的教学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学生如何获得知识方面。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认知主体――学生主动建构的”,即学习不再是简单地信息由外而内的输入,而是通过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的交互作用实现的。其次,相对于“教师是教学的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教学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思考和理解为前提,达到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最后,在学习的具体过程中,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建构受到环境的影响,强调通过情景化和具体化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商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何克抗,2008)。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何克抗,2008)”该学习理论应用到教学领域,生成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三种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情境性学习、交互性教学。

2.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日语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和理论化的教学范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该种教学模式被称为“抛锚式教学”。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何克抗,2008)。

2.1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学习情景

基于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式教学设计理念,我在专业日语日本文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制作了许多日本文化相关的幻灯片。学生们虽然不能亲自到日本体验日本文化的内涵,但能够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在模拟的情境中感受日本文化的特征。在学习日本古代建筑的文化特点,我利用网络技术找到了日本历代建筑模仿图片,使学生们直观地看到了竖穴、高床式、寝殿造、书院造、神社造等建筑的模拟图片,直观地欣赏了日本独特的建筑特点。

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日本文化课教学中的通过图片显示、影视演播等形式,有效地增强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和影像资料,不仅了解了更多的日本文化的表象知识,而且能够深层次地理解日本文化的思想层面。比如,在讲授“日本人的无常观”的课程时,由于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学生并不能够完全理解。学生们观看了电影《日本的沉没》以及大量关于日本遭受地震和台风袭击的资料后,自然灾害造成的惨烈的场景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日本文化的“无常观”。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过程、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赋予了教学新的含义。

2.2小组协作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协作”对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有着重要作用。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我在二年级专业基础日语的授课中,应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专业日语教学设计,要求学生协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将授课班分成了四个学习小组,授课形式以小组讨论为主,四个小组各自都形成了适合本组的学习模式。水平较好的小组在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基础上将知识归类复习,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将班级里学习有方法、成绩较好的同学与基础相对弱的学生结成小组,在这些优秀同学的带动下,小组的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共同进步。在小组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同学及教师的意见一起建立的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同学们在教学反馈意见里纷纷表示小组学习方式非常好,能够使自己克服惰性,学习真正成了自己的事,自己成了学习的主人。

日语会话一直都是困扰许多学习者的一个问题,我国的日语教学长期一段时间都存在着“哑巴外语”的现象。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正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环境。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们每次上课都要自己讲解新知识、发表自己的想法,因此感受到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2.3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比如,学生们在学到新单词“さっと”时,汉语的意思是“一下子”。大家发现“ちらっと、ぱっと、ばっと……”等,许多不仅外形相似意思也都相近的单词,于是分别查字典、找资料,终于明白这些单词虽然汉语的意思都有“一下子”的含义,日语里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さっと”多指天气变化快,“がさっと吹きぬけた。/风一下子刮起来了。”而“ちらっと/多指光线突然闪烁一下。”“ぱっと/指动作、作用、变化等的瞬间的变化;还特指传言等一下子散开”“ばっと/事情发生得很急一下子发生了;还特指火焰一下子窜上去……”每个单词都各有自己独特的用法。学生们在弄明白了以上单词以后,又按我的要求把具有类似、特征的日语副词都总结出来,并找出各自的特点。在整个课堂中,学生始终处于协作、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置,又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引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说的话并不多,但是对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却很大,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在学习新的知识时,无论是单词还是语法项目,学生们都在老师地指导下把新旧知识联系到一起,在不断完善中建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2.4应注意的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化,以及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独特性,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设计的教学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自主学习强调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力、观察力、持久力、记忆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而且要熟悉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设计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善于设计教学环境,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宏观的引导与具体的帮助。

第二,加强学习效果评价,强化练习设计。为了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评价学习效果的评价和练习,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习效果评价的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根据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应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3.结语

本文就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日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作了讨论、分析,表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素质教育是有益的。在教师引导帮助和督促下,学生在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协商和研讨形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培养了技能,从而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日语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如何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深入的课题。这也正是我今后想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今后我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能够自律学习方面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中学语文教学,2002.08:4.

[2]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9-161.

[3]张庆宗.外语教育心理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132-143.

[4]石素文.谈大学日语教学中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2:45.

[5]张晓希.基础日语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增刊):57.

[6]吴立新.关于高级日语教学课程的探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4:49.

[7]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