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

产业扶贫行业现状精选(九篇)

产业扶贫行业现状

第1篇: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

一、基本思路

以精准脱贫为核心,把握完善科技扶贫体系,以点带面的科技扶贫总体布局和县乡联动、精准发力的工作方法,以提升能力为主攻方向,以创新驱动和全面小康为目标,全面推进21个乡镇建立完善科技扶贫服务体系,以年度计划脱贫的贫困村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批科技扶贫示范村和科技扶贫示范户。精准制定科技扶贫措施,围绕我县优势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加强人才支持、技术培训、科学普及、民生改善和平台建设等,努力推进我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全面小康。

二、主要目标

(一)推进科技扶贫示范体系建设。建立省级科技扶贫示范村2个、10户示范户;建立县级科技扶贫示范村4个、20户示范户。

(二)加强科技扶贫服务平台建设。建立1个县级科技扶贫专项服务平台,积极探索“自主建设、投资多元、功能综合”的建设模式,实施“政府指导、企业运作、院校参与、农民受益”的运行机制,联动形成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三)提升特色产业技术支撑。以64个贫困村为重点,围绕“特色果、绿色菜、道地药、生态畜”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开发转化新品种1个、新技术2项,转化先进实用科技成果2项,打造一批能复制、可推广、有示范性的成果转化样板。

(四)加大科技人才支撑力度。依托“县校合作”机制,联合县农牧水务局等涉农部门,精心组织,强化监管,继续选派科技特派员、乡土专家深入全县科技扶贫示范村、示范户,以及64个贫困村等,有针对性进行科技扶贫服务,提高贫困群众种养殖技能和水平,为脱贫攻坚提供智力保障。

(五)构建科技普及培训体系。有效整合各级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建立一支由省州农业专家、县级涉农部门技术人员、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土专家”、“田秀才”等组成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专家顾问团”,分类分片区全覆盖开展农业技术扶贫行动。乡镇为每个贫困村确定一名农技员作为联系人,负责日常技术服务工作,协调顾问团专家开展技术帮扶。年内开展科普活动10次以上,培训农牧民6000人次以上。

(六)大力加强科技致富明白人培养。立足各村发展农业产业优势和实际情况,积极培养本村、本地科技致富带头人。培养农村科技明白人213人(64个贫困村每村2人、85个非贫困村每村1人)。2016年计划培育128农村科技明白人。

(七)强化科技服务民生工作。探索推广贫困乡村民生科技,联合相关部门、乡镇在人口健康、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等领域研究推广先进适用技术2项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积极构建科技扶贫示范体系。按照省科技厅科技扶贫方案要求,全面启动镇村、村等2个省级科技扶贫示范村和乡村、乡村、乡村、乡村等4个县级科技扶贫示范村、培育30户示范户。摸清现状,抓紧拟定科技扶贫示范村、示范户科技扶贫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加强科技服务专项平台建设。坚持分类指导、分级组织、分步实施,依托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1个县级科技扶贫专项服务平台,依托64个贫困村建立64个科技特派员服务站点。

(三)提升特色产业技术支撑。一是培育推广一批新品种。以特色水果、绿色蔬菜、道地中药、生态畜禽”为重点,推广一批优质、高产、专用的突破性新品种。以生猪、肉牛、山地土鸡等家畜家禽为重点,开展品种改良推广,培育壮大地方优势品牌,支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二是集成转化一批新技术。加强贫困乡村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等成果转化,优化特色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探索完善一批新模式。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带动农民增收的示范基地,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探索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增值模式,加强技术链协同攻关,构建一二三产融合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探索企业带动技术脱贫模式,把吸纳贫困户作为重要内容,扶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四)加大人才支撑力度。联合县级相关部门和省内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继续实施“三区”科技人员计划和科技特派员计划,选派科技人员到贫困乡、村提供精准科技服务。以64个贫困村为重点,组建由省州农业专家、县级涉农部门技术人员、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土专家”、“田秀才”等组成的“农业专家顾问团”,分类分片区全覆盖开展农业技术扶贫行动。

(五)构建科学普及和技术培训体系。争取省州科技扶贫培训项目支持,与县农牧水务局、人社局等单位共同为64个贫困村各培养2名科技明白人,85个非贫困村各培养1名科技明白人。

(六)全面推进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认真制定扶贫工作规划,积极争取和落实各级科技项目和资金,强化措施、分类指导、逐年实施,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在镇村、村,乡村、乡村、乡村,乡村开展科技扶贫示范村建设,探索在新形势下,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实现助农增收和整村脱贫致富的新模式、新方法。

1.村:由农牧科技人员,对村当年生产、生活状况进行调研,做好贫困户年度扶贫工作规划;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发展道地中药材、土鸡、藏香猪养殖产业,组建专业合作社,深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科普培训,组织贫困户参加各类培训班4期,参训人员20人次以上。培育科技示范户5户。

2.村:由农牧科技人员,对村当年生产、生活状况进行调研,做好贫困户年度扶贫工作规划;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发展道地中药材、土鸡、藏香猪养殖产业,组建专业合作社,深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科普培训,组织贫困户参加各类培训班4期,参训人员20人次以上。培育科技示范户5户。

3.村:由农牧科技人员,对村当年生产、生活状况进行调研,做好贫困户年度扶贫工作规划;引进紫山药新品种新技术,通过科技扶贫项目示范带动,大力发展紫山药产业,深入开展种养殖技术和科普培训,组织贫困户参加各类培训班4期,参训人员20人次以上。培育科技示范户5户。

4.村:由农牧科技人员,对村当年生产、生活状况进行调研,做好贫困户年度扶贫工作规划;通过中药材种植企业示范带动,示范推广羌活、瓦布贝母等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技术,发展道地中药材产业,深入开展技术和科普培训,组织贫困户参加各类培训班4期,参训人员20人次以上。培育科技示范户5户。

5.村:由农牧科技人员,对村当年生产、生活状况进行调研,做好贫困户年度扶贫工作规划;通过中药材种植企业和种植大户示范带动,发展瓦布贝母产业,深入开展技术和科普培训,组织贫困户参加各类培训班4期,参训人员20人次以上。培育科技示范户5户。

6.村:由农牧科技人员,对村当年生产、生活状况进行调研,做好贫困户年度扶贫工作规划;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组建专业合作社,通过企业示范带动,发展高山绿色蔬菜产业,推广海椒、洋葱等优质高海拔种植蔬菜品种;深入开展技术和科普培训,组织贫困户参加各类培训班4期,参训人员20人次以上。培育科技示范户5户。

(七)大力加强民生改善。配合县级相关部门,在全县开展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技术研究及集成示范。开展川西北生态沙化治理、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技术推广,加强地震预警、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等减灾技术研究与示范,构建区域防灾减灾技术防控体系。

四、进度安排

(一)制定工作计划(2016年1月1日-3月25日):深入调研,明确扶贫对象,摸清扶贫对象的现状,制定年度科技扶贫工作计划。

(二)工作准备阶段(2016年3月26日-4月10日):组织人员撰写科技扶贫材料,申报科技扶贫项目和资金,动员扶贫对象,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其他科技扶贫相关工作,确保扶贫工作顺利推进。

(三)攻坚阶段(2016年4月11日-10月31日):组织人员全力推进科技扶贫各项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四)自查验收阶段(2016年11月1日-11月15日):按照年度工作计划查漏补缺,根据省、州要求严格组织自查工作,形成自查报告。

(五)成果提交阶段(2016年11月16日-12月31日):根据省、州统一安排,按照计划提交科技扶贫年度工作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科技扶贫组织领导。建立全县科技扶贫组织体系,成立县级科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科技和知识产权局、县农牧水务局、县环保和林业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任成员,主要负责全县科技扶贫工作的统筹部署,定期研究科技扶贫工作,指导科技扶贫专项行动计划实施,解决科技扶贫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知局,负责科技扶贫专项行动计划的日常工作。

(二)创新科技扶贫投入机制。除精准脱贫专项资金专项用于项目建设外,积极争取省、州科技扶贫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特色资源培育与研发,培养213名科技明白人等。2016年度组织县内企业、专合组织等预拟定上报省、州科技扶贫项目申报书5项以上,拟申报项目资金220.00万元,预计2016年投入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和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资金130万元。同时,健全科技金融长效对接机制,引导社会、金融、资本投入,形成支持科技扶贫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和支持信贷风险补偿、科技担保等多种金融模式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

(三)改进科技扶贫项目管理。配合省州科技主管部门,在保证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前提下,降低门槛,简化程序,优化服务。申报条件上,放宽申报人资格,逐步取消项目资金配套,鼓励科技人员牵头与民营科技企业、专合组织联合申报实施项目;支持方式上,实行无偿支持、后补助、贷款贴息、转移支付等;项目管理上,优化经费科目设计,注重绩效考核。

第2篇: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兴边富民行动 扶贫开发 策略选择

中国三分之一的贫困县分布在边境地区,边境地区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从战略的角度上看,消除边境地区的贫困问题,事关国家安全。对边境地区进行扶贫开发是“富民、兴边、强国、睦邻”这一兴边富民行动的政策目标的内在要求。

一、扶开发是兴边富民行动应有之意和内在要求

首先,边境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是兴边富民行动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陆地边境长达2.28万公里,有135个县(旗),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41个,人口740万。由于发展历史、自然特征、生态条件、地理区位等原因,边境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低,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财政极其困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以攻陷的贫困堡垒。

其次,该地区自身特殊性要求全面实施扶贫开发。自身特殊性表现为:1.自然环境。边境地区大多属内陆,海拔高,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土地贫瘠。2.地理环境。地处边陲,交通不便,阻碍商业化、市场化进程,传统社会特征明显,缺乏发展的外向性特征。3.政策环境。出于战略防御的考虑,国家对边境地区的经济政策指引少,资金投入力度弱。

再次,现实压力导致产生心理离心力。边境地区较其他地区贫富差距大,贫困群体社会地位低,居民无力改变现实,易产生被社会抛弃的思想。他们对生活前途悲观,失去信心,出现心理上的自我“边境”定位,产生心理离心力,加剧发展劣势。

二、兴边富民行动的开发效果及现状

(一)整村推进工程改善基础设施

自2008年5月至2010年底,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789亿元扶贫资金,对84%(12.6万个)的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平均每村投入63万元。总体投入在“十二五”期间更明显向边境地区倾斜,2011至2013年,国家安排资金403.69亿元,占安排到省资金总数的42.36%以上。此外,国务院扶贫办在编制《整村推进“十二五”规划》时,优先安排边境贫困村。边境地区整村推进的全面实施,从根本上改善村庄基础设施,为当地群众发展提供前提,奠定基础。

(二)产业化扶贫举措提升收入水平

产业化扶贫是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通过支柱、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建立完善的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持续稳定促进居民收入水平提升。 “十二五”以来,科技部累计投入科技经费12亿元,用于牦牛产业、内蒙古现代草原畜牧业等,通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在生物医药领域,充分发展药材资源优势,启动了“内蒙古自治区5种特色蒙药濒危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发展体系的构建”“冬虫夏草的原位孕育与红景天、喜马拉雅茉莉、婆婆纳、茅膏菜等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及野化抚育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产业扶贫开发的深入推进,促进地区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坚持智力扶贫提高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智力扶贫是通过提高文化和技能素质,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最终实现脱贫致富。根本途径在发展教育事业,为此,国家和中央财政扶持重点均向教育倾斜。在2011至2013年间,学前教育上,向边境9省区(含新疆兵团)投入137.18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301所,新增入园幼儿31万人;义务教育上,向边境9省区安排新机制资金598.99亿元,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将绝大多数学生纳入“两免一补”政策范围;普通高中上,安排资金68.31亿元用于内蒙古等边境普通高中项目;职业教育上,投入41.26亿元用于支持边境9省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和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即是素质提高计划”等计划。此外,教育部还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2011至2013年间,通过各种部级培训计划,为边境地区招聘特岗教师6.96万人,培训79.61万人次。

三、兴边富民行动中边境地区扶贫面临的困难

(一)贫困形势依然严峻

首先,区域间发展差距仍在拉大,贫困问题严重。绝大多数边境县经济水平仍处所在省区的下游,与发达地区相比更明显。据统计,至2014年7月,在广西边境县0-3公里内共34.3万边民,未通水泥路涉及边民12.39万人,未能解决安全饮水问题10.34万人。边境县3-20公里内,22%建制村和37%自然屯未通公路,39.1%饮水存在不安全因素。 2012年,新疆17个扶贫重点县占国家重点扶贫县的56.57%。贫困村总计1053个,贫困人口76.48万,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其次,返贫现象严重。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返贫率很高,甚至有些边境地区返贫压力已超过扶贫压力。据新疆自治区扶贫办资料显示,2012年该区15个边境扶贫非重点县中78%的抵边村因灾返贫现象严重。再次,内生发展能力弱。由于地处边远,人才匮乏,边境地区自身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发展优势,当地居民缺乏与贫困做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内生发展动力弱化、退化,得过且过的生活心态,懈怠懒惰的劳动状态及其缺乏商品竞争意识、自主创新意识的现实状态,严重禁锢着贫困者,成为脱贫攻坚的严重阻碍。

(二)扶贫开发主体单一

“兴边富民行动”的实施主体是各级政府,但这种扶贫方式主体单一,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造成资源使用的过度行政化,降低社会力量和贫困人口扶贫开发参与度。最终,扶贫开发仅为政府外部推动,贫困者等待扶持,内生动力缺失。从这种意义上讲,建立政府主导、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多元主体扶贫开发机制的社会共治状态很必要。

(三)扶贫资金缺乏整合

扶贫开发项目是由各政府部门以不同的项目和形式进行,政出多门使得扶贫资金难集中整合,难突出重点。项目申报、资金拨付、项目考核都相对独立,基层政府无法整合上级各部门的资金。这导致扶贫帮扶项目多且单个项目投入小,无法形成合力,重点难点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制约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四、“兴边富民行动”开发式扶贫的策略选择

边境地区的贫困问题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扶贫脱贫既是社会发展、平等的需要,更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要求。为此,对边境地区进行开发式扶贫应进行适当的策略选择。

(一)指思想

以十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相结合,按照“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融合互促”的思路,进一步强化专项扶贫、对口援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四位一体”的大扶贫理念,坚持开发、开放、开拓式扶贫方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内生发展能力,建立“一线守边、二线巩固、三线服务”机制,推动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沿边贫困地区面貌。

(二)基本原则

兴边富民行动应当遵循和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合理布局,分步实施。根据边境地区自然地理特征、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规划,确定重点建设项目,分部有序实施。二是坚持整体推进,差别对待。坚持整村、整乡推进机制,突出重点,体现差异,实现精准扶贫。三是坚持自力更生,国家扶持。以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为契机,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自主性,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保证扶贫开发效果的持续性和根本性。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和方法,扩大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开发,积极探索开放式扶贫新途径。

(三)基本思路

边境地区扶贫开发应当明确以下基本思路:边境县的主要任务是守边护边、守护边民;边境扶贫要形成三线联动;边境扶贫应当围绕“安得下、守得住、能致富”三大目标。一线要注重着眼守边护边,提供生产生活保障;二线扶贫要为一线创造安居乐业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吸纳人口,提供社会服务;三线要超前规划,高标准建设城镇,以其经济社会辐射功能,实现留才纳士,保证边境地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四)主要任务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和轻重缓急,有序加强乡村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深入挖掘边境地区优势,实施特色优势产业扶贫战略,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特色旅游业、特色民族文化产业等产业发展,形成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三是加强贫困人口能力建设。通过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方式,提升自身素质技能,奠定内在能力基础。四是加强沿边开放开发。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按照“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开放战略,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扩大贸易,最终实现以开放促扶贫开发。

(五)基本举措

1.建立多元扶贫的框架,鼓励各种力量参与开发式扶贫

政府虽有政策投入、资金拨付、财政补贴等职能,但不能是唯一力量。边境地区应在政府主导下,汇聚社会力量,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扶贫开发机制。在多元化机制中,政府财政支出用于扶贫保障,其他社会主体的资源用于改变贫困边民的从事产业、就业方式和生产模式,实现市场化扶贫。只有优化整合各方力量,才能实现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的预期效果。

2.采取多种扶贫手段,深入推进边境地区开发式扶贫

边境地区贫困原因是多元的,因此深入推进边境地区扶贫开发,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扶贫手段。既要加大培养各类急需人才,又要加强投放资金,建立多主体、多渠道的资金投资体制。既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强化教育文化、资本信息方面的支持。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才能取得显著成效。

3.多种扶贫方式并举,提高贫困主体自我发展能力

边境地区扶贫开发要积累和发展贫困主体自身发展能力。第一,培养自信、自强、自立的意识。引导、鼓励贫困主体发挥自身才智,积极参与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升自身能力,实现脱贫致富。第二,从深层次、根本上促进发展。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等多种扶贫形式,强化造血功能,实现由直接经济救助向投资或产业发展补贴转换。

4.完善扶贫工作机制,推动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在边境地区扶贫开发中,要逐步形成整体扶贫工作机制、资金整合机制和边境扶贫监测等机制。整体扶贫机制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扶贫搭台、部门互助、社会参与、整体推动”;资金整合机制要 “规划先行、集中投放、渠道不乱、任务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边境扶贫监测机制要实现各级政府和部门间的信息对称,使决策部门及时、全面了解边境地区状况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政策。

参考文献:

[1]鲁建彪.关于民族贫困地区扶贫路径选择的理性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11.

[2]战成秀,韩广富.“兴边富民行动”开发式扶贫基本策略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3.

[3]朱玉福,“兴边富民行动”的意义[J].广西民族研究, 2007.

[4]王文长.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第3篇: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精准扶贫;旅游扶贫;精准识别

中图分类号:F5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26905

1引言

贫困是全球各国共同存在的世界性现象,消除贫困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和2015年联合国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之一,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到目前为止,仍然有7000多万人的农村贫困人口,并广泛分布于西部农村地区[1,2]。党的“十”后,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精准扶贫已进入攻坚阶段,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打A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5年11月23日)中提出: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其中强调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制定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依托贫困地区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3]。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关于启动2015年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开办司发[2015]61号)中提到,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560个贫困村作为试点,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贫困户受益”为原则,旅游扶贫是贫困落后地区致富与脱贫的重要方式[4],全面开展了贫困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试点工作。

旅游扶贫精准识别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人口状况,运用合规有效的程序和方法对旅游扶贫对象、旅游扶贫项目进行精确辨别、区分的过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识别是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系统运行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扶贫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甚至对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成败产生决定性影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识别的目的就是要将乡村旅游扶贫的目标对象准确地识别出来,即确定哪些贫困地区适合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哪些贫困人口适合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及适合开发哪些乡村旅游扶贫项目[5,6]。本文以贵州省松桃县乌罗镇桃花源村为对象,从扶贫开发条件、目标人群和扶贫项目识别三方面研究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识别体系,以期为旅游扶贫为目的的桃花源村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和保护提供理论、数据和方法的技术支持。

2研究区概况

桃花源村原名冷家坝村,地处梵净山东北麓,介于东经108°45′35″~108°49′10″,北纬27°55′40″~28°0′30″之间,是尚未开发的深山小寨,距松桃县城80 km,乌罗镇20 km,江口县城40 km,印江木黄镇40 km。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中低山为主,少部分丘陵、盆地和河谷阶地,境内以变质岩为主,河流穿村顺流而下,两边高山突兀,其间分布着许多小溪流,水质清洌甘甜。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明显。由于域内峰恋起伏沟谷交错,大部份地区遮蔽度大,日照较少,太阳辐射偏低,具有冬少严寒,夏少酷热,无霜期长等特点。常年四季恒温,多年平均温度在15~19℃之间,空气清新,每立方米空气中富含30~35万个负氧离子,有“天然大氧都”之称。辖13个村民组447户1287人,有“梵净第一水乡”的美名,是梵净山旅游胜地最后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2014年11月,桃花源村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环保部、住建部、农业部、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委列入第二批乡村旅游富民工程重点村。2015年10月,桃花源村被选为我国560个旅游扶贫试点村之一。

3旅游扶贫资源条件识别

3.1旅游资源条件识别

旅游扶贫是在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通过扶持旅游业的发展,以达到扶贫的目标。贫困地区能否通过旅游开发脱贫致富,不仅取决于贫困地区本身经济状况,还取决于外部援助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居民收入水平和旅游欲望。因此,在贫困地区实施旅游扶贫首先应当摸清该地区的旅游扶贫资源条件,进行旅游市场分析、旅游发展条件分析以及旅游扶贫潜力分析资源条件进行识别,以确定该地区是否具备旅游扶贫开发的条件,能否通过旅游扶贫开发达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目的,同时找出旅游扶贫开发条件存在的短板[7]。

旅游Y源是开展旅游扶贫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的品位与规模状况直接决定了旅游扶贫开发的可能性,同时还决定了旅游扶贫的开发力度及资金投入的多少。因此,贫困地区在进行旅游扶贫决策时,应该首先对其所拥有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确定其所拥有的旅游资源能否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能产生多大的吸引力,是否具有开发价值,地区是否具备了旅游开发的资源条件,以及在旅游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8]。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规范,对乌罗镇桃花源村全村范围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桃花源景区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旅游资源种类丰富。经调查,其旅游资源共涵盖了地文景观、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8个主类16个亚类31个基本类型(表1)。

3.2旅游资源评价

3.2.1旅游资源数量较丰富,类型较齐全

桃花源景区旅游资源总量丰富,涵盖了地文景观、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8个主类、16个亚类和31个基本类型,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桃花源景区旅游资源数量上较丰富、类型较齐全,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资源基础。

3.2.2景观多样,物种繁多

桃花源景区生态环境独特,景观多样,物种繁多。有秀丽的自然山水风光、古朴的民族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有黔金丝猴、豹、白颈长尾雉、大鲵、穿山甲、猕猴、黑熊、红腹角雉等国家保护动物;有冷杉、珙桐、黄杨林、香果树、水青树、白辛树、黄莲等国家保护植物。

3.2.3资源组合齐全、地域合作强

从地域合作和联合开发来看,桃花源景区的旅游可以联合江口、印江及松桃其它旅游点,利用其开发的旅游物的知名度,结合其它旅游地优势旅游资源,以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建立山野生态休闲游的互补项目,开辟自己独特的旅游路线。

3.2.4科学文化价值高

桃花源景区作为中国历史上“川楚之民”最早进入贵州朝靓梵净山宗教朝圣的梵净东线古道必经之地,拥有约600多年的“朝山文化”,对了解贵州文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科学考察、历史考古的好去处。乌罗镇桃花源景区是黔金丝猴的主要栖息场所。黔金丝猴是第三纪遗留下来的中国特产动物,被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度最高级别保护动物。野外种群数量只有750只左右,仅分布在梵净山保护区内,是中国特产的三种金丝猴种中数量最少、分布最窄、濒危度最高的一种,具有很高的科学考察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

3.2.5气候怡人,有利于生态养生疗养

景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2℃,最热月是7月,平均气温为24.7℃,温和凉爽,乃避暑胜地。该地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少严寒,夏少酷热,同时景区环境优美,植被覆盖率高,峡谷、河谷内溪水潺潺,青藤缠树,原生态的自然景观未遭到破坏,再加上桃花源村产业以农业、养殖业为主,无工业污染,空气清新,项目区拥有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加上森林小气候等其它因素的综合作用,是生态保健、疗养度假的良好场所,非常有利于开展生态疗养旅游。

3.2.6户外体验探险的最佳目的地

景区内的原始林带和无数的山溪飞瀑都是开展户外探险旅游产品的理想场所。原始森林古木参天,幽远深邃,适合开展定向越野、野外生存;峡谷溪流可开展自下游向上游的溯溪活动;高而不险的瀑布可开展滑瀑、溪降。

3.2.7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具有一定难度

景区具有一定的旅游资源禀赋并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但一直处于未开发或开发起步状态,外界知名度相对较低。且目前旅游服务设施缺乏,配套不足,区内高差较大,基础设施建设不利,面临周边诸多竞争者。加之,景区位于梵净山部级自然保护区黔金丝猴的主要栖息地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旅游区的旅游发展,同时项目区还必须考虑防洪要求,旅游项目开发将受到一定的限制,要使之真正转化成为市场优势具有一定难度。

2017年6月绿色科技第12期

4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

4.1贫困人口现状

桃花源村辖13个村民组,共447户1287人,劳动力有400~500人。其中贫困户60户,贫困人口198人,占全村总人数的15.38%。全村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上的占40%,贫困人口中具有小学、初识字的共69人,占村总人数的5.36%,文盲或半文盲共为32人,占村总人数的2.49%,全村贫困人口人均受教育为7.17年。2015年,全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1000元左右,远低于乌罗镇划定的2673元和国家划定的2800元的贫困线。其经济来源结构中:种植收入占8%~10%,林业收入占2%,外出务工收入占60%~70%,其他收入占10%~20%(主要是农家乐)。

4.2贫困原因分析

4.2.1地势起伏较大,不利于农业生产

桃花源村属梵净山东麓地带,海拔多在700~1400 m,属变质岩中山区。区域地势起伏较大,地形主要以山谷为主,地层走向南北,倾角大于35°,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 不利于农业生产。

4.2.2土地资源少,人地矛盾突出

根据实际调查,结合土地利用数据等资料,区域国土面积2287.68 hm2,其中耕地101.77 hm2,仅占区域国土面积的4.449%,区域耕地少。据资料统计,全国人均耕地面积0.093 hm2,而桃花源村人均耕地面积0.079 hm2,比全国人均数少0.014 hm2,耕地少是该村群众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受历史、地理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当地农民婚育观念陈旧,“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所以区域人口增长较快,越穷越生、越生越垦的恶习使得原本就有限的土地大幅度缩减,人口地理分布的不均匀使得人口、耕地矛盾更加严重。

4.2.3自然灾害严重

桃花源村时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农业气候灾害如倒春寒、秋季低温、暴雨、洪灾等。区域人均耕地面积原本就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户收成本来就少,基本处于半自给的生活状态,如遇以上自然灾害,会造成农业减产减收、养殖业瘟疫等。或因家庭成员突然伤残、死亡等,都极有可能造成贫困或返贫。另外桃花源村的集雨面大、汇流时间短、洪峰过境破坏性强,如2015年就遭受了强大的洪涝灾害,冲毁了道路、桥梁、房屋,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4.2.4交通条件落后

2011年之前,松桃乌罗镇通往桃花源村的只是简易的通村道路,该区域交通长期处于闭塞状态,且农户居住分散又远离场镇,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贫困户经济的发展。2011年10月后,梵净山环线公路建设完成,公路穿桃花源村而过,北达江口,南通印江,虽有效加强了江口、印江、松桃三县循环交通网络的构建,改善了桃花源村交通闭塞的状况,但由于环线公路开通时间较短,且桃花源村长期处于半自给的生活状态,产业基础薄弱,旅游接待条件较差,故乡村生态旅游脱贫致富的条件仍不成熟。

4.2.5文化教育落后,思想观念陈旧

调查表明,该村贫困农户的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较差,贫困人口中文盲率为2.49%,贫困人口平均受教育时间7.17年,大大低于全镇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部分村民虽有发展家庭经济的意愿和行动,但因缺“计划、技术与管理能力”,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即外出打工者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另外部分村民思想消极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部分贫困户甚至还有严重的依赖思想,等、靠、要国家的扶贫救济思想严重。文化教育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村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和更新,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2.6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年老或残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乡二元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广大地区收入较低,农村的年轻劳动力大量涌入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贵州省农村优质劳动力大量流失,呈现老龄化趋势。据调查,村内现有贫困户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比重为 37.30 %。对于缺乏劳动力或家庭成员中有年老或残疾的贫困户而言,其农业生产能力有限,很难通过农业生产等方式脱贫,需要政府和社会救助。

4.2.7慢性病发病率高

农村地区因其医疗条件、社会条件和气候等因素和农民对健康的不重视,导致慢性病发病率高,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骨关节病、腰椎疾病、眼科疾病等。这些慢病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在绝大多数农村的村卫生室,都没有相关的检查医疗仪器。而且随着医疗用费的增加,这些慢性病不仅花光了农民的所有积蓄,同时也剥夺了他们的劳动力。据调查,在桃花源村71户贫困人口家庭中,就有21户是因为家庭中主要劳动力患了慢性疾病丧失了劳动力。

4.2.8制度性的限制

从桃花源村现状来看,基本上还处于封闭的经济状态,生产力水平低下,思想观念落后,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导致长期收入水平很低,处于贫困状态的地区和人们,其储蓄和购买力都不足,以致于投资不够和投资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下,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

4.2.9产业关联性差,结构布局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低

一是该区域耕地少,且山地高大,地形破碎,气候温凉,雨多雾少,日照不足,对农作物生长不利。该区域土壤的主要生产问题,一方面是山高水冷,光照不足,土温低;另一方面是土壤质地粗,耕层浅薄,陡坡田土多。加上长期的交通闭塞,农民长期处于自给半自给的生活状态,无主导产业带动经济。二是桃花源村位于梵净山东北麓。一方面区域耕地少,农作物经常受到动物餐食,农民收成不佳,故难以形成规模的传统农产品产业。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区域属于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范围,不允许开发,且地理位置偏远,加大了招商引资的难度。

5旅游扶贫项目识别

5.1旅游扶贫项目识别

旅游扶贫就是把旅游和扶贫结合起来,以扶贫带旅游,以旅游促扶贫,最终达到旅游、扶贫双丰收的目的。旅游扶贫不是救济式的资金援助,而是采取开发式的扶贫思路,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开发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消费日趋丰富多样,“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看农家景”也成为农村的一景,近年来,农家乐作为一种旅游消费方式已快速兴起,并受到游客的欢迎和市场的广泛认同,它顺应现代旅游业发展潮流,适应旅游者实现旅游消费需求,在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实力。因而在桃花源景区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宣传当地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它还可以解决农民就业,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的收入,并带动当地建筑、餐饮、住宿、农业产品和手工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村整体素质,从而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真正的扶贫。

桃花源景区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在梵净山景区的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下,科学开发桃花源村旅游资源,将旅游开发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将旅游项目和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相结合,全面发展农业、种植养殖业、竹制品业和乡村旅游业,开发休闲、观光、度假、娱乐与养生等体验感受旅游活动,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结合,从而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真正的旅游扶贫。目前桃花源景区在梵净山旅游业发展的带动和影响下已有不少村民自主经营乡村旅游,利用当地资源从事农家乐、冷水观光养殖和竹工艺品加工等旅游活动,并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表2)。

5.2桃花源村贫困户脱贫潜力分析

根据贫困人口统计信息和表2所罗列的旅游发展模式,再结合桃花源村贫困的根源来对桃花源村贫困人口(户)脱贫潜力进行分析预测。打好“国家十三五扶贫攻坚”战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改革扶贫思路和方式,变“输血”为“造血”,结合规划设计的旅游发展项目,全村60户低保户,采取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方式,建立定点、定人、定项帮扶政策,实行“一事一策、一户一法”的扶贫模式。通过参与到旅游服务业和农业产业活动中,使农户达到增收目的。预计到2020年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有51羝独Щ人均纯收入将达到6000元以上,收入高于国家划定的贫困线;9户贫困人口因其缺失劳动力不能从事旅游服务工作,但是可以通过国家扶贫资金的资金补助和发放小额贷款,通过村委会和直系亲属帮扶使其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实现整体脱贫。

6结语

旅游扶贫精准识别是提高旅游扶贫精准化的基础,是实现旅游扶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前提。桃花源村作为旅游精准扶贫试点村,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旅游扶贫实践中,开展桃花源村旅游扶贫精准识别是有效开展旅游扶贫工作的前提,有利于提高桃花源村旅游扶贫效率和实现旅游扶贫目标。由于旅游扶贫是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其识别内容既包括对旅游扶贫目标人群的识别,也包括对旅游扶贫项目的识别。本文是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对松桃县乌罗镇桃花源村的旅游扶贫资源、人群及项目精准识别的探讨,是对如何提升我国旅游扶贫精准化的积极探索,以期对未来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017年6月绿色科技第12期

参考文献:

[1]

刘解龙, 陈湘海. 精准扶贫的几个基本问题分析[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6):98~104.

[2]邓维杰. 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 农村经济, 2014(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R].北京: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

[4]何茜灵, 宋亮凯. 旅游扶贫试点村背景下旅游精准扶贫调查研究――以葫芦岛市建昌县玉带湾村为例[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5 (6):81~83.

[5]陈秋华, 纪金雄.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J]. 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5):196~200.

[6]贺东航, 牛宗岭. 精准扶贫成效的区域比较研究[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5 (11):58~65.

第4篇: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

这与我们多年来的扶贫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的扶贫模式为粗放型、模糊型的扶贫,在关于“该扶谁”、“谁来扶”、“怎样扶”、“扶多久”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十三五”期间,中央提出我国扶贫攻坚工作要实施精准扶贫的方针政策,继续加大扶贫工作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中国的制度优势,推出优惠政策措施,广泛调动全社会各界群众参与到扶贫工作当中去,以确保到2020年中国7000多万的农村贫困人口顺利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与此同时,党中央创新提出实施“互联网+”计划,为“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模式创新提供了政策的导向,为扶贫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新型扶贫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带动西部偏远贫困地区的人民脱穷致富,而且还能有效地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所以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精准扶贫”新型扶贫模式拥有着巨大的区域经济带动力。

二、互联网金融对接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由于缺乏对贫困本身的认识以及无法量化并收集指标数据,所以长期以来,公众包括学界对贫困的认知狭义化,使其仅仅停留在物质匮乏的表层现象,忽视其作为一种复杂而综合的社会现象,贫困往往会随着其程度的加深以及持续性的动态变化,会产生一系列教育、就业等社会问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对之前人类贫困指数(HPI)和人类发展指数(HDI)的进一步完善和整合,提出了多维贫困指数MPI(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dex)。MPI具体测度了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这三大纬度及附属的十个具体量化指标。而世界银行也在2003年将贫困定义为特定群体逃避现实的一种生存状态。这种状态可能伴随着收入水平较低,缺乏医疗保障、长期失业、缺少受教育机会以及其他权利和自由的一定程度上的丧失。因此,贫困作为一种长期的生活状态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缺乏社会福利享受的心理,长久以往,便会由个体现象引发其他社会矛盾,因此,解决贫困问题是社会安定发展的首要前提。

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举措还是要从改善个体收入状况着手,从这个层面来看,收入增长作为扶贫工作的基本点来说,更加强调其内部自发、能动地增加享受社会福利的机会,而不是传统意义上贫困群体单方向、被动地接受国家政府的无偿物质资助。于是产业扶贫的理念应运而生,其旨在运用国家产业政策的倾斜导向,在贫困地区推行和建立新型产业体系,并辐射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从而提高当地农村人均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最终目标。那么金融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资金枢纽,建立农村金融扶贫平台便成为了整个农村扶贫工作的核心。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其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较为落后,因此,作为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主要地区,甘肃省农村经济的长期滞后使得农村金融服务处于起步阶段,如何通过相关金融服务和创新激发甘肃省农村金融市场,为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资金对接是当前甘肃省扶贫开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笔者以甘肃省精准扶贫开发为例,分析农村开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的研究。

根据经济学的供给和需求理论分析,金融活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资金需求者要有资金的需要,资金需求者要有一定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资金的供给者愿意将资金借出。于是,基于以上金融活动的三大条件,结合甘肃省农村发展现状,我们可以看出解决农村金融扶贫的关键在于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本文侧重从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以甘肃省农村金融现状为例,分析农村去制定互联网金融扶贫的对策。

三、甘肃省农户金融需求分析

农户是整个农村生产和消费环节中最基本的主体,也是农村经济活跃的因素之一,因此农户的信贷需求直接影响着整个农村金融需求的发展状况。根据研究表明,农户个体的金融需求与农村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较强的相关性。当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处于较低的发展时期,其农村金融需求往往集中在生活性消费支出资金短缺,而当农村整体收入得到提升时,农户个体的金融需求逐渐由生活性消费支出转变为生产性资金短缺。研究农户个体的信贷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农村金融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规划布局的优化以及企业处于生产成本的考虑,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城市搬迁至郊区或农村地区,使得农村常住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农户家庭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见表2)。2016年年底,甘肃省农村人口1510.94万人,占甘肃省城乡总人口的58.32%。作为基本的生产经营和生活单位,随着农村就业人数的增加,农户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也在不断提升,城乡收入差距逐步减小,这使得农户的信贷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农户信贷需求的用途来看,主要大致分为生产性贷款和生活性贷款,但根据相关农村金融调查,目前农村金融信贷机构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区分生产性贷款和生活性贷款。

根据甘肃省农村具体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相应的每一个乡镇对信贷资金的规模和数量也有不同的需求。在以农产品加工较为发达的定西市以及以养殖业相对发达的张掖市,农户的信贷资金需求主要集中于生产周期较长、不确定因素较大的农业生产领域。这类行业资金需求一般要求在一年期限以上的中长期贷款支持,而根据不同的生产规模以及生产技术条件,所需的信贷资金规模大小也不相同。目前,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广泛开展的传统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其生产经营及金融需求,同时存在资金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生产性金融资金并不能快速、准确地进入农村的生产领域。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甘肃省农村地区对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资金汇划的金融需求越来越高。

更进一步,通过2014年甘肃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构成(见图3)来获取甘肃省农户的金融需求状况及其未来的变动趋势。仅次于占整个消费支出35%的食品消费,居住消费所占比例达17%。这意味着甘肃省农村地区对居住住房信贷资金还有很大的需求增长空间。尽管如此,通过参考1989—2012年甘肃省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状况(见表2)可以得出,甘肃省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与全国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的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而随着农村人均收入的扩大,改善居住环境和提高居住面积成为甘肃省农村地区农户金融需求的主要成分。从这个方向来看,农户的生活性金融需求逐步由短期的基本生活需求转变为长期的住房、交通等外延产品的需求。

四、甘肃省农村金融供给表现

目前,甘肃省农村金融机构主要以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主,其可以划分为四类、九种,分别是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的村镇银行、农村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除此之外,根据甘肃省金融统计部门的调查发现,其农村地区存在着相当数量的高利贷、私人借贷等非正规金融。

存差占存款比例=存差/农业存款

(一)扶贫专项资金供给

参照2016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总体思路,专项扶贫资金分配大致可分为民族区域扶贫和产业扶贫两大类,笔者通过查找甘肃省相关部门的数据获得甘肃省2016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规模在402059万元,从扶贫资金的分配去向来看,其中定西马铃薯产业专项资金为1000万元,占比0.25%;藏区专项、甘南尼江专项和两州一市专项资金合计为6000万元,占比1.49%。

(二)金融信贷资金供给

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甘肃银行在5年时间里安排贷款1000亿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700亿元、甘肃银行300亿元。贷款执行国家同期基准利率,期限3~5年,专项贷款全部用于发展农村富民产业和县域经济,工程具体实施范围为全省58个片区贫困县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并逐步扩大到全省。虽然当前所投入的贷款扶持和培育了一大批甘肃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但是对于甘肃省贫困地区发展现状来说,仍然需要更多资金上的帮扶以及新型互联网金融创新平台的引入。

五、甘肃省农村金融主要模式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金融供给最为薄弱的环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借助互联网渠道和电子化手段降低涉农交易成本、减少“三农”金融服务的信息不对称,开拓县域蓝海市场,已成为近期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热点之一。

传统银行、电商巨头、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市场、新兴互联网公司等各大参与方,纷纷以移动支付、网络理财、P2P、众筹、在线供应链金融等开展布局。虽然市场呈现百花齐放之势,但从业务模式看,大致可分为以农业服务平台+农村金融为代表的模式,以互联网巨头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农村金融模式,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大型农业企业+农村金融模式,以商业银行基于P2P模式为代表的信用贷款+P2P网贷金融模式四大类。

六、甘肃省农村金融服务现状问题

(一)甘肃省农村金融服务市场尚未形成

甘肃省农村长期以来产业信息相对闭塞、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大部分农村依然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市场信息、供求信息、政策导向等来自外界的信息难以传递到甘肃省农村生产内部层面,同时还受到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的长期固化影响,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经济难以建立,市场参与者缺乏动力或不具备参与能力。甘肃省大部分属于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一直以来形成的不注重经济发展的思维习惯造成广大村民金融服务与理财意识不强。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主要以银行业为主,对农村保险、农村期货和证券等利润较高的产品服务创新不足。甘肃省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和全国广大农村地区一样,普遍存在功能错位和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从金融机构分布来看,大部分甘肃省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分布在地市级或县级城市,乡镇金融机构数量较少,以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两大机构为主,其他金融机构分布较少,金融机构网点服务还没有完全覆盖行政村。从保险业发展来看,甘肃省农村保险业务发展缓慢,保险机构设立数量较少,缺乏保险从业人员,农村保险体系不完善,这与《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保险服务业》提出的2020年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二)缺乏建设农村信用体系

在甘肃省农村扶贫对象的识别过程中,结构性贫困是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甘肃省农村的贫困群体普遍存在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大多贫困户属于文盲、半文盲,信用意识淡薄,农户在并不宽裕的经济压力下自觉、按期还款的意识不强,导致农村金融信用贷款扶贫容易造成金融机构的坏账情况,风险较高,所以除政策性银行和农信社,一般商业银行出于资金营运角度和企业盈利角度不愿意面向农村的农户和乡镇中小企业提供长期、大额信贷资金,近而制约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甘肃省广大贫困农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靠天吃饭现象较为普遍,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通过信用体系建设可以增加农户获取各类贷款的渠道,从而扩大资金获取便利性,为摆脱农业靠天吃饭、发展产业化、规模化农业提供资金支持。但甘肃省农村大部分县镇无信用担保公司,缺乏有效的分散担保机制,联合信用担保机制尚未形成,导致扶贫资金与信贷资金难以形成合力,降低了资金运作效率。由于缺乏专业的第三方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农村金融机构按照《担保法》中关于金融规避不良债务的规定,难以开展信贷业务,造成扶贫动力不足,农村经济发展受限。

(三)农村金融服务产品粗放且单一

在甘肃省农村,县乡一级的金融服务机构面向广大农村的金融产品主要以办理传统的信贷和存款为主,其他业务所占比率较少,而且大部分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农村金融不发达,金融产品需求欠佳,没有必要对农村地区推出更多的金融理财产品。事实上,广大农村地区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没有真正被激发出来,如农业保险在甘肃省农村有着巨大的潜力,种植业、养殖业等传统农业的脆弱性更需要保险业的支持与维护。由于金融服务机构和人员没有深入乡村进行应用普及和讲解,导致金融服务产品的粗放单一。网上银行、信用卡、承兑汇票覆盖范围有限,涉农资产证券空白化突出,现实生活中现金交易与支付比重高,金融服务取款点业务发生率低,“一刀切”的金融服务策略导致很多金融产品在广大甘肃省农村出现水土不服。

(四)金融生态环境欠佳

从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甘肃省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也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中的一部分,其工业基础薄弱,缺乏支撑区域发展的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有一定的带动力,但对农村发展影响较弱。商业服务业不发达,造成地区金融资源承载力较弱,金融发展缺乏好项目,金融发展与地方经济未实现良性循环互动。在信用基础方面,没有健全的信用评价机制和信用管理体制,金融司法维权执行难,扶贫贴息贷款资金存在很大一部分赖账,在金融辅助基础上,产权流转交易和抵押登记服务在甘肃省没有建立起来,农村土地和林权承包经营抵押创新贷款难以推广,省级金融机构向下授权授信不足,造成基层网点信贷金额不足,难以为扶贫开发提供广泛的资金支持。此外,甘肃省的农村金融市场在地域分布上较为零散,主要根源在于甘肃省农村受地形因素的限制,贫困村寨和贫困户分散,加之大多贫困户资金需求额度小,开展面向贫困群体的服务成本较高。

(五)互联网在农村普及率相对较低。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2011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54.6%,而农村网民规模仅为1.36亿,占整体网民的26.5%,占农村总人口的20.7%。对比历史数据可知,互联网在城乡的差距逐渐加大,进而使得互联网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用范围有限。同时,网络覆盖率偏低也造成了农村与外界信息传递的滞后,产业供销信息不对称,对农户农业生产及创业创新造成了一定限制。所以,推行以“互联网金融”为思路而实现精准扶贫的创新模式,首先就是要在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实现互联网的全覆盖。

七、“互联网+”金融模式对接农村扶贫策略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其交易成本低、支付方式便捷、信息处理效率高、资源配置相对均衡的优势,可以较有效地解决农村金融综合成本高、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不断改变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方式,丰富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方式,助力农村普惠金融的实现。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点关注:

一是涉农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业务流程,构建自助银行、电子银行等多种金融服务渠道,降低客户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通过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创新,逐步向农村金融市场渗透和移动。对商业银行的贴息贷款制度进行完善,加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为农户和农村企业提供覆盖面多元化的信贷产品。针对小额贷款发放到贫困户个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建议对农村贫困人群实施有补贴的小额贷款,避免金融市场的排挤。由于扶贫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国家对银行的补贴在事前进行较为妥当,银行根据国家补贴适当进行利率的评估;对农户补贴的激励则最好在事后进行,激发农户的还款积极性,同时对农户进行金融知识宣传。

二是新型的互联网金融组织发挥大数据和云计算降低成本、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和金融服务便捷高效等优势,迅速扩大微型金融的服务便捷性,实现“支农支小”,真正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通过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信息管理,为农户建立电子扶贫档案卡,定期对贫困户的状况进行回访和登记,实现扶贫信息的实时性共享,让精准扶贫政策切实有效地改善贫困地区的农户生活状况。同时,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建立客户个人体系,以防止农户或农村中小型企业出现呆账、坏账的现象,保障金融机构资金的及时回笼。

三是跨界战略联盟的实现需要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网络建设,这是实现农村互联网金融新发展的根本要求。农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才能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农村金融需求。农村服务网络现代化,才能实现农村数据信息化、电子化,为农村金融服务、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另外,通过互联网金融的账户、平台等聚集产业的业务、员工、客户、合作伙伴,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来实现资源和资金的整合,从而提高整个农村金融的资金运行效率,近而提升扶贫政策资金的运作效果。

四是建立多层次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农村互联网金融各主体实现跨界战略联盟的基础。在这种体系下,农村资金供求市场主体间可以相互匹配,多方之间相互协调合作,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得到充分体现,农村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获得支撑。同时要深入农村偏远地区,通过上门拜访或统一培训的形式,主要针对金融常识、银行信贷政策和征信知识以及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进行宣传普及,加强农村普惠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鸾凤,朱小梅,吴秋实.农村金融扶贫的困境与对策——以湖北省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06):99-103

[2] 丁志国,张洋,覃朝晖.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效果[J].农业经济问题,2016,(01):68-75+111

[3] 朱光远.农村互联网小微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与实践应用[D].山东财经大学,2016

[4] 贾立,汤敏.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发展形态[J].西南金融,2016(09):7-11

[5] 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宋利亚,郑桂华.县域精准扶贫的金融需求与有效供给——株洲实证[J].武汉金融,2016,(11):63-66

[6] 杨海燕,普荣.精准扶贫战略下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滇西北的探索[J].经济论坛,2017(02):55-58

[7] 李志恒.互联网+特色产业”模式在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中的可行性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7(04):66-67

第5篇: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的范文一:

十堰市自实施 千企进千村 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 精准扶贫工程以来,众多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继深入到定点扶贫村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那么,贫困村的现状如何、扶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施精准扶贫、又有哪些保障措施?近日,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专程到郧阳商会常务副会长、湖北子胥湖集团公司董事长周伟定点联系的扶贫村 郧县城关镇桃花沟村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与现状

桃花沟村位于郧县城关镇西部,与郧县最边缘的大柳乡相邻,版土面积8.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10户,1806人,其中,丹江库区移民235户,耕地面积2700亩,其中,旱地2050亩,水田650亩,林地1400亩。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60元。根据国家贫困标准 (20XX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统计,该村现有贫困户232户,96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3.5%。

有史以来,桃花沟村始终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但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农民观念落后、因灾、因病返乡较多,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扶贫目标及对策

针对桃花沟村贫困现状,子胥湖集团公司扶贫工作专班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规划,力争在2020年前,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桃花沟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扶贫目标

采取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包户扶贫的方式,利用子胥湖集团产业带动优势,力争通过6年的奋斗,形成以桃子产业为主的观光、休闲、采摘生态旅游园区,实现产业发展(发展生态桃园1000亩以上)、农民增收(人均年增收300元以上)、生态改善、村容靓丽、村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到20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扶贫对策

一是完成村主干道的公路扩宽、硬化。

力争在20xx年前投资600万元完成郧庙路至村万头猪场的6.5公里道路扩宽、硬化,达到路石宽8米,水泥路面宽6米的要求,并搞好路间及排水沟建设和绿化带建设,形成桃花大道景观带。

二是改善土地生产条件。

20XX-2018年通过对桃花沟进行水、田、路、渠的综合治理(面积450亩),形成耕地园田化、梯田化;新修河堤石岸 6000米,改挖河道400米;修建机耕路28条2400米、田间作业道36条4500米;维修库塘8口、引水堰渠4000米。

三是建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

计划从20xx年开始,投资2600万元,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种猪繁育场,专门繁育子胥湖土黑猪(年繁育10000头以上),为贫困户和养殖大户提供优质种猪仔,对贫困户实行先赊后还的办法,扶持贫困户发展养猪业然后,由子胥湖集团公司统一收购、加工和销售,并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标准,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供、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和基地农户实现产业化经营力争到2018年形成万头养殖规模。

四是建设千亩生态桃园。

计划20XX-20xx年投资200万元,建成1000亩生态桃园,引进最新的水蜜桃、油桃和大樱桃品种。桃园内套种草莓或花草,实行立体种植,配套建设一批观光景点,培植 春赏桃花、夏摘桃果 的桃文化观光园。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的范文二:

为深入细致了解扶贫村现状,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5月16日,我们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XX镇XX村开展扶贫调研工作。通过召开村干部、村小组长座谈会,走访农户了解贫困现状,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此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村共有4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347户,1318人,其中贫困农户71户328人,低保户44户70人。全村耕地面积1159亩,人均耕地0.88亩,农业生产主要以从事水稻种植为了美丽乡村建设,空心村现象严重;其村主干道交通已有改善,但村内道路大多还没有硬化,影响出行;没有公共休闲场所,村前屋后到处是大片垃圾,农村脏乱差现象严重影响居住环境和村民生活水平;农田田园化程度低,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山塘水库蓄水量小,水坡水渠经年未修,严重影响农田灌溉。

三是务农人员素质较差。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该村从事种农事生产的务农人都是老人,且初中以下和文盲、半文盲占相当比率,思想封闭、安于现状,只能选择劳动力程度不高的水稻等农作物,依靠仅有的土地和国家的扶助政策生活。村级组织缺乏能力组织村民合力发展,大量劳动力外流,造成特色产业难以规模和产业化。外出务工人员由于技能水平低,就业途径少,门路窄等原因,收入水平也不高。

四是致贫因素多。主要是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缺技术等致贫,但该村有近60%的贫困户是因病、因残致贫返贫。因病因残造成劳动力的丧失或要承担巨额的医药费用,大多数家庭入不敷出,形成疾病和贫穷的恶性循环,因病致贫已成为农村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

五是扶贫对象的确定存在漏洞。从反馈的情况看,大多数已建卡的贫困户都有住房,甚至是近几年才建的新房,条件尚可。但有些家庭确实有困难,确实贫困的农户并没有确定为扶贫户。

二、扶贫工作思路及对策

第6篇: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 扶贫 扶智 扶志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5.078

党的十提出了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贫困人口的存在是实现小康社会的最大制约。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如自然条件限制、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要改变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仅靠国家的政策扶持是不行的,还应当发挥群众的力量,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等、靠、要”的消极心态,培养群众致富的心劲与韧劲。当前,扶贫工作已进入到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这两项工作同时开展,才能更快完成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消极心态,促进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1扶贫先扶“智”和“志”的意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长久以来的扶贫工作普遍是对困难群众解决物质需求,局限在“送米、送油、捐款”的旧模式,帮助其解决物质上的燃眉之急。但是这种帮扶方式,虽是雪中送炭,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家庭面貌。长此以往,还会使落后地区过于依赖政府部门的帮扶,养成一定惰性。以某贫困村的故事为例,扶贫队员在为村民免费分发化肥,村民却以村内交通不便为由向扶贫队索要搬运费,没有搬运费则拒绝领取化肥。扶贫队员只好换种方式通知村民,通知群众一袋一元卖化肥,化肥却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被抢购一空。这则真实的故事反映出落后思想导致群众的荒唐做法,由此可见,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十分必要。扶贫必扶智,旨在增强群众的知识技术能力,树立起自力更生的思想理念,增强对劳动财富的可再生能力。扶贫先扶志,旨在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惰性,增强群众的自我创造力,为贫困地区的发展进行长远谋划。

2扶“智”的途径

2.1强化技能培训,实现就业和创业

实施符合贫困区群众特点的技能培训模式,并根据群众特点进行培训课程的专业调整,与市场需求进行结合,设置短期培训和长期学习教育互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短期培训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合文化程度不高、迫切需要就业的贫困区群众。技能培训要有计划、有目标,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培训和就业之间的对接,形成培训有质量、就业有保证的良性发展局面。对不同能力的农民培训,还需要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培训的调整;做好因材施教的培训机构建设,以满足不同培训人员的学习需要。把培训结果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相结合,搭建好就业创业实施平台,通过“扶贫专项招聘会”进行就业政策宣传。采用就业岗位信息下乡等方式,促进企业和培训人员问的供需交流,最大化地椭贫困人员实现就业创业目标。

2.2强化政校合作

扶贫必扶智,摆脱贫困的根本在于教育,教育是摆脱贫困代代传递的重要渠道。曾多次强调:“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隔贫困代际相传的重要途径,绝不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政校合作,确保贫困地区的孩子得到良好教育,为贫困区学子提供一个学历提升、技能提升的就业平台。各省市高校也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将服务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纳入自身的历史使命中,致力于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贫困区的教育资源升级,对区域优势进行深度的挖掘与开发。通过高校与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扶贫产业攻坚、产业结构升级、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合作。高校可以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针对性开展扶贫项目工作,探索当地的产业发展路径。通过产业扶贫和人才扶贫双管齐下,从根本上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发展。

2.3实施“四个一批”技能扶贫活动

为打好地区的扶贫开发攻坚战,以实施“四个一批”作为计划的重要抓手,确保各地区一同进入到小康社会中来。一是通过对产业生产的扶持进行就业发展,加快优势产业的帮扶推进。对有资源条件的农户,可以鼓励其开展农、林、牧等特色的地区产业;通过加入农民合作社进行一帮一的互助形式,使产品产量增收增高;引导贫困户开展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使得贫困户收入更加多元化;对扶贫项目进行转变,将贫困户入社和按股分红形成有效机制,为贫困户增加资产性收入;以市场发展作为产业导向,进行优势产业的特色打造。

二是通过搬迁移民安置一批,建设贫困群众的良好居住环境。在搬迁过程中要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原则,保证搬迁群众的住房、搬迁、就业、保障等环节都能够适应。对于山区、易灾区等地区的环境脆弱地区,扶贫搬迁应做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做到搬得出、留得住,群众就业顺利,社会生活有保障。

三是通过低保政策保底一批,平稳推进贫困线和低保线双线合一,对暂时没有能力脱贫的人口实行精准低保,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最低保障。确保推行地区的“两无人口”能够全面纳入到低保户的保障范围,力争平均保障水平与全国的农村低收入水平相一致。同时,也要重视残疾人的低保扶贫工作,对一些生活能力困难、无人照顾的残疾人,可与社会福利机构合作进行扶贫工作。

四是通过医疗保障扶持救助一批,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摆脱看病难,因病致贫的困境。依照“方式不变、性质不变、结合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扶贫部门、卫生部门、民政部门的部门资源,通过医疗救助、基础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的三重医疗保证,对贫困人口施行特殊的医疗救助保障,减少贫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

3扶“志”的途径

3.1“滴水石穿”,培育坚韧意志

“滴水石穿”体现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对于扶贫工作的改善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滴水穿石的过程反映了量变到质变的事物发展规律,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需要长期积累进行的,不能一蹴而就。扶贫工作也是如此,正如所言,“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贫困地区的落后发展不是一日造就的,要改变这种落后面貌也是如此,需要一代代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朝着同一个目标不断奋进。对干部考评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鼓励其踏实工作,将心完全放在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多做基础工程、惠民工程,做实事,做好事。争取经过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将贫困开发县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人均收入、环境质量建设迈上新台阶。共同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3.2“弱鸟先飞”,主动脱贫

“弱鸟先飞”精神是大力倡导的,在当前的扶贫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弱鸟先飞”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自身现状有一个正确认识,能够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二是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到事物的产生发展是内外因的共同作用结果,内因给事物发展提供内在依据,外因通过内因发挥其作用。贫困地区的落后既有地区发展基础、自然条件等外因影响,也有传统观念举措的内在因素。因此,要想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现状,要加大对帮扶地区的扶持力度,调动“弱鸟先飞”的主动性,通过外力扶持发挥贫困地区的“先飞”作用。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扩展胸襟,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尊重客观发展规律。把优势做足,把特色做强,立足资源和区位特点,寻找自我差。贫困地区多是位于山区和水源保护地,生态环境优美、资源较为丰富,是生态业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创新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走绿色发展新道路,带领贫困地区走向新路。

3.3技能培训,助力脱贫

近年来扶贫政策的推行,“造血式扶贫”、“开发式扶贫”等举措逐渐在全国上下推行。尤其在“精准扶贫”的攻坚战打响以来,各地都签订了军令状,对扶贫进行时间路线的具体规划,对贫困户的普惠、务实措施目不暇接:贫困户搬迁进城安置、先看病后收费等等。但在这些举措的实施下,一些地区仍处在扶而不起、帮而不富的消极状态,可以说与群众的依赖性思想密切相关。尤其在一些偏远乡村,部分贫困户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只想着依靠国家的扶助政策获取生活收入,从根本上失去了脱贫的勇气和改变贫困生活的信心。因此,扶贫必先扶志,只有志气树立起来了,才能更新生活观念,学习新的技能知识,对生活才能有更好的干劲和希望,扶贫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第7篇: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

一、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

旅游扶贫是指通过发展地区旅游产业促进当地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其中贫困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本研究以物质研究为主。目前国家重视旅游精准扶贫,是为了防止在地区发展的前提下使得当地社区居民被边缘化,导致扶贫目标不准确的的现象产生。

二、寿光市开展旅游扶贫的背景条件

(一)地理位置

寿光市位于渤海南侧,潍坊地区的最北端,东边紧靠寒亭区,西临青州市,北靠渤海莱州湾,南临昌乐及潍坊市区,位于环渤海城市群的中心位置,且交通发达,可通过各国道和高速公路连接青岛、济南及京津地区,通过海路也可往北连接大连、天津等港口,其经济区位良好。

(二)自然条件

寿光市为平均坡降不到1度的平原地貌,进行规划建设限制地貌较少,为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2.7℃,雨热同期,降水主要集中在春末至秋初的季节,土壤发育良好,除寿北盐碱地地区为滨海潮盐土之外大部分地区为褐土和潮褐土,以上自然条件导致植被生长茂盛,农作物生长条件优良,这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三)旅游业发展情况

寿光市目前拥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弥河农业观光园、林海生态博览园三处部级4A级景区,其中蔬菜高科技示范园、林海生态博览园也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还有一处农业旅游特色村-三元朱村,寿北的双王城生态湿地正在规划建设,寿光市乡村旅游全域旅游项目规模大,旅游产业开展良好。

三、寿光市开展旅游扶贫的建议

(一)扶贫对象的识别及贫困现状

寿光市不存在绝对贫困人口,但是部分村庄仍存在相对贫困的情况。对于寿光市的发展现状来说,相对贫困人口为寿光市旅游扶贫的对象,其贫困原因及脱贫致富的方式将成为研究的重点。

目前寿光市的省定贫困村为:孙家集街道齐家村、古城街道徐家村、文家街道二黄村、侯镇黄疃村、上口镇程北上口村、田柳镇朱崖村、台头镇太平村、稻田镇牛寨村、纪台镇耿家村、双王城园区卧铺村,共计10个。其主要的贫困原因为缺乏资源,无法通过常用谋生手段获得收入。比如侯镇黄疃村,其贫困户共有9户,主要贫困原因为其土壤类型为潮土,种植一般农作物无法成活,只能种植小麦,但是小麦产量有限,扣除各项花费后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如果外卖一般是亏损,当地居民只能自己食用,另外也有部分居民因病因灾生活不能自理,这是目前寿光市各贫困村的贫困人口现状。

(二)扶贫流程及考核标准

根据旅游精准扶贫的意义,制定以下逻辑线路图:

根据以上逻辑线路,在进行旅游开发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旅游资源是否充沛,能否开发出使得贫困人口获益的旅游项目,寿光市应考虑借助本身的蔬菜产业优势,进行产业协同,适当开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等体验旅游项目,通过增加相应就业岗位优先带动贫困地区人口的参与,同时进行贫困人口的识别时要识别到个人,并建立其个人档案,包括其平均月收入,一年总收入等信息,并对其建立年收入变化曲线,以此来评价帮扶任务完成程度,便于相应考核。在考核扶贫完成情况时,要考虑到人均个人年收入本身是逐年变化的,所以可以建立个人收入比,即贫困人口的个人年均收入于寿光市人均个人年均收入的比值,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G(个人收入比)=P(贫困人口的个人年均收入)/S(寿光市人均个人年均收入)

这种计算方式可以避免人均收入越来越高的影响,能够量化寿光市的相对贫困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曲线的编制,这样扶贫工作的进行效果将一目了然。

(三)旅游扶贫的方式探析

第8篇: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

(一)精准识别中的各类排斥

精准扶贫主要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精准识别”主要是指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识别,这是实现精准扶贫最为重要的一步。在本项目调研中,“精准识别”多发生以下排斥问题:1.保定市是一个人口大市,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不符,因此实际贫困人数与指标人数未必一致。调研显示,实际贫困村的数量显著高于样本村获扶贫户指标,从而出现了规模排斥。2.扶贫期间往往出现区域排斥。政府为凸显治贫成效或者以点带面的方法不去多做深究,往往以点带面,即以相对富裕的地区为基带动周边贫困地区发展已经造成了区域排斥,这种方法往往将更偏远的地区排斥在外,违背了精准的目标。3.为了使自己的亲友得到帮扶并且从中获得利益,而。地方上的一些领导为了个人绩效,人为地将人均收入调高,这就造成了贫困数据的失真,从而贫困村与贫困户的指定并非由数据说话,而变成了人为的指定,即恶意排斥。4.许多贫困户没有及时得知相关扶贫政策信息而错过提出困难申请的时间。有的贫困户则是由于传统文化思想和社区优势群体的影响等而不会提出申请,这就会使精准扶贫中出现过失排斥。

(二)精准帮扶中投入需求不符

一是注重扶贫“需求侧”忽视“投入侧”。一谈到扶贫这个问题,总会想到贫困地区会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以及拨款等,这本就无可厚非,因为资金与国家政策对扶贫有很大的帮助,关键在于资金到位后怎么被贫困区使用,其过程和结果往往不尽人意。二是扶农扶富易、扶弱扶穷难。众所周知,扶贫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但正因为它的艰巨性,使得许多贫困县拿着国家每年拨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并没有用在刀刃上,有相当多的资金用在帮助非真正贫穷的人们身上,从而使得真正的贫困村、贫困居民被排斥在扶贫范围之外,没有真正享受到国家的政策福利。三是偏离穷人最缺需求。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贫困现状与贫困成因各不相同,对精准扶贫产生了很大障碍。扶贫资金应该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让扶贫资金去该去的地方,发挥扶贫资金最大的价值,而不是扶贫资金虽然已到达了贫困地区,但并没有用在贫困居民最需要的地方,就有些得不偿失了,更不用说打着扶贫的幌子伤害贫困居民的利益。

(三)精准扶贫资金流向有问题

在一些贫困地区,类似公路、供水、供电等公共福利设施建设不是很完善,而且政府部门的宏观规划或项目常常将这些低级别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忽略。不解决各地区的基础设施问题,谈不上扶贫,更何谈小康生活。根据现行整村推进政策,对于贫困村的投入规模基本是每村100万元人民币,投资规模近几年不仅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更没有与中国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在物价日益飞涨的今天,仅有的投资规模已不太适应某些地区的实际情况,使得贫困对象获得的实际扶贫资金逐年缩水。100万元的扶贫资金政策对于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显然不能完全满足贫困群体的减贫需要,物价上涨使得这些投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客观上还是将识别出来的贫困群体排斥在精准帮扶的范围之外,使得贫困群体在物质上得不到有效的帮助。

(四)扶贫中的创新意识短缺

在保定市内进行调研发现,一些地区在扶贫中重视生产忽视市场,这使得扶贫项目在扶贫进展中得不到好的发展。实际调研表明,在县级受访的人员中他们几乎不是很了解市场的动向,不了解帮扶的产品,更甚者不了解谁将是这些产品的消费者。传统农业一直是扶贫部门开展扶贫的重中之重,因此将很多扶贫项目多委托给那些所谓有经验的产业大户为项目户,而忽视贫困户对项目的建议和创新。还有一点原因,贫困户即使成为了帮扶对象,但很多受益于扶贫项目的各事业单位企业,并没有对贫困户盈利机制进行明确的安排,使得虽然贫困户参与到了扶贫环节中来,但他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定位,也不了解如何多的获益从而脱贫致富。调研发现,绝大多数的减贫帮扶措施依然侧重传统的种养殖业,根本不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发展一些适合当地环境的产业。要知道一味地守旧,将使贫困居民在传统产业中挣扎而不能挣脱。比如在一些山区,居民可以在保持原有种植养殖产业的同时发展一些乡村农家乐、乡村旅游或是对山上的食品进行加工销售等新兴产业。由于帮扶模式的排斥,贫困户只能在传统产业中挣扎,这就为贫困户脱贫致富造成很大障碍。

二、保定市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加强扶贫供给侧改革,要从“投入侧”入手,着力增加扶贫有效供给,把钱真正花在刀刃上,扶到根上、扶在点上。针对以上精准扶贫的难点,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避免或解决。

(一)解决贫困人员识别问题

1.制定标准和双次审核然后进行民主公示。核实贫困村贫困户时,尝试“一看四状况,二进行民主评议,三找负责人,四公示,五进行留底”。“一看四状况”,即重视经济收入状况、劳动力状况、学生数量、家中人健康情况。进行“四状况”调研时,只是根据明确的标准形式,但现实中出人意料的情况很多,当标准的文件满足不了形式时,我们可以依据民主评议的形式去进行选择。也就是所说的“二进行民主评议”,就是各家各户找一个代表去监督评判过程,如果有人家申请贫困户,其他代表进行投票选出。这就避免了原先村干部直接上报可能存在舞弊的情况。“三找负责人”,就是选出一位核实人,选出贫困家庭后,也要再次进行核实,这位核实人对最后的核实结果负责。详细了解实际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后,摸清帮扶需求,确定具体的扶助对象。对识别出的贫困村、贫困户再次进行逐个核实。“四公示”选出以后再进行公示宣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合理。“五进行留底”指完成核实后,有关人员将核实信息录入贫困村贫困户电子信息系统,留下可以查询贫困户一系列过程的证据,也为缓解贫困户的难识别问题提供来源。2.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并“回头看”。一是确保建档卡的完整性。对确定名额的贫困户进行编码入档案确保不要漏掉,确保其完整。二是确保建档卡的准确性。对于一些第一次有资格,后来退脱贫的用户及时进行删除,确保其准确。三是要及时定期复核、及时回头看、及时录入新贫困户、及时删除脱贫户。

(二)解决恶意排斥问题

1.进行思想的统一。理解扶贫资金的意义,坚持扶贫资金正确的运用,保证不存在舞弊、私吞状况,把扶贫资金真正用到实处。2.实行反贪。不定时严格进行资金的监督检查,严查其是否用到了实处,使得不存在资金调用,资金私吞现象。3.解决资金流向问题。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谈到扶贫从根本上还是资金的问题,首先政府应该加强资金的投入力度,从而保障资金来源的供给,然而也应关注资金流程的透明度。其次将拨付资金的权力下放到县,毕竟县级更加了解与清楚村级、社级最根本的需求。然后县级以上政府要加强对贫困目标的审核与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最后在保证资金来源、使用渠道与监管的基础上,要注意职责分离。政府将资金分配下去,从而使用者与监督者就应该是第三方,也应该用好贫困基层的自我管理与监督,发挥社会监督的力量,避免资金使用环节发生扶贫资金流向问题。4.解决扶贫中的创新意识短缺问题。在2017年两会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仍是代表们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精准的地区、精准的方法,只有把扶贫资金用到真正需要的人民手中,将扶贫的方法因地制宜地使用到正确的地方,扶贫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创新扶贫手段,确保成效精准。在农村根本还是农业,因此要根据每个地区环境,每个地区特色发展特色农业、旅游农业。中央资金与政策的“输血”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地方的“造血”。在贫困地区可以在现有的农业发展基础上,结合地方企业,利用国家政策,抓住发展机遇,提升创新力与生产力。只有扶贫手段多样化,才能确保扶贫成效的精准化。创新管理机制,确保政策落实。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将扶贫信息数据化,贫困动态信息化,将会使精准扶贫事半功倍。为贫困农户建立信息平台,时时更新农户信息,刻刻追踪农户发展动态,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在管理制度上,要加强政策的落实、人员的任免,使扶贫资金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建立健全约束和奖励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思维理念,确保干部提能。两会上,对干部提出了新要求:“想干愿干积极干能干会干善于干。”这就要求在扶贫问题上,要发挥好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与时俱进地调动工作积极性,求实效、创实绩,将精准扶贫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通道,积极主动,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三、总结

从供给侧改革角度来看精准扶贫没有精准落实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要想真正脱贫必须克服贫困人员识别、恶意排斥、资金流向以及扶贫中的创新意识短缺等问题。与此同时要找到致贫的原因,要截断贫困代际传播的链条,打破机制上的阻碍和桎梏,探索新型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既符合社会主义法治,又是长久可持续的制度设计。

作者:韩逍瑶 吴冲冲 张梦雅 何佳颖 杨 鑫 侯然然 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6(6).

第9篇:产业扶贫行业现状范文

一、察实情,精准靶向

摸清贫困人口实情,是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乡党委认真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前期调研,为扶贫决策提供依据。一是摸清底数。按照贫困村、贫困户、扶贫开发项目“三个全覆盖”的要求,对全乡14个贫困村、4199户贫困户、12852名贫困人口,逐村逐户进行走访调研;采取“一看房子、二见本人、三算收入、四问成因”的办法,甄别、查核实际情况,准确掌握贫困人数、状况、分布及类别。二是找准原因。通过多轮实地调研,重点分析贫困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状况及生产情况,找准贫困户致贫的根本原因及其脱贫面临的现实困难,进而将精准扶贫对象锁定为暂时型、资源能力型、特殊型三种类型。三是明确方向。结合实际制定“一年夯实基础、四年整体脱贫”的脱贫时间表,整合各类资源,对所有贫困村因村制宜制定扶贫开发规划,确保到2019年,全面实现贫困村整体出列、贫困人口不落一人全部脱贫销号,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与全国同步奔向小康。

二、出实招,精准施策

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现状,落实政府引导、企业带动、金融支持、农民主体“四位一体”的脱贫攻坚方略,实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一是整村推进“换穷貌”。整合资金8000余万元,对11个重点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从根本上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二是易地搬迁“挪穷窝”。按照集中居民点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原则,以统规统建的方式,在三年内对628户1780人进行搬迁安置,并为每个搬迁户“配套”一个脱贫方案,做到“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确保所有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精准到户“拔穷根”。从2015年起,每年安排财政扶贫资金400万元,对14个贫困村实施精准扶贫“一户一策”,确保所有贫困户通过发展生产、易地搬迁、教育扶持、生态补偿、政策兜底等项目脱贫致富。四是金融信贷“破穷障”。统筹财政资金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对有需求、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和落实脱贫责任的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带动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加大扶贫资金投入。计划到2019年底金融扶贫贷款规模达5000万元以上。五是社保兜底“改穷境”。全乡贫困人口社会保障兜底756户1780人。

三、下实功,精准调度

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和区域特点,坚持差异化、精细化帮扶,注重激发干部群众创业动力,整合乡内乡外资源合力攻坚,实现资金、项目效益最大化。一是精确化配置扶贫力量。市领导包乡帮扶,市长苏勇多次到联系点屯堡乡、罗针田村现场办公,“解剖麻雀”,协调市直驻村部门加强项目规划和资金调度,加快推进水电路改造、农贸市场建设和茶叶、土鸡养殖产业发展,将罗针田村打造成产业扶贫示范村;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州市直驻村单位、乡组建扶贫工作队53支,选派第一书记14人、驻村工作队员100余人;干部结对帮扶,全乡677名乡村干部、86名人大代表结对帮扶4199户贫困户,户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企业参与帮扶,发动乡内外20家龙头企业、130家专业合作社参与扶贫“村企共建”,花枝山村有机茶专业合作社与村7年共建,共建设环山公路16公里,帮扶90%的农户建好特色民居,吸纳160户贫困户入社稳定就业,在全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标杆作用。二是精细化落实扶贫措施。坚持“扶志、扶能、扶业”三措并举。以扶志为前提,通过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和花园屯堡建设的美好前景,破除部分贫困群众“人穷志短”、自暴自弃、畏难发愁和“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以扶能为基础,组织500名贫困户子女参加“雨露计划”,对4199户贫困家庭实行能人帮带,在生产知识、就业技能、致富经验等方面给予帮助,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以扶业为核心,突出“壮两茶、强林药、稳烟畜、兴旅游”总体思路,乡财政年预算304万元的产业扶贫奖励资金,坚持“绿色、生态、有机”标准,着力做强8个茶叶专业村、2个烟叶专业村、4个油茶专业村、4个旅游扶贫示范村、20家扶贫龙头企业,“一村一品”基地规模达到10万亩。同时积极发展宽带乡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打造“智慧屯堡・光网屯堡”,贫困户依托“旅游+”“企业+”“互联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发展。三是精深化推进扶贫文明。坚持“基层组织、美丽乡村、文明家庭“三项建设”齐抓。筑牢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重点补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短板”,探索光伏发电项目扶持等新路径,5万元以上收入村实现全覆盖;建设“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美丽乡村,建成了恩施大峡谷生态走廊屯堡示范带、新街村省级移民美丽家园和坎家村市级移民小康示范村,以绿色生态文明激发群众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为载体,建设文明幸福家庭,促进乡风文明,做到以文明促发展,以发展断穷根。

四、重实效,精准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