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班组培训总结范文

班组培训总结精选(九篇)

班组培训总结

第1篇:班组培训总结范文

为进一步适应理论武装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提高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秘书服务的能力,推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质量迈上新台阶,市委宣传部理论处举办了“全市县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秘书暨理论宣讲骨干培训班”培训班。作为一名受训人员,我参加了这次培训,认真学习五个专题讲座,学习了有关单位的经验介绍。通过这次培训班,切实感觉到服务中心组学习的工作理论和实务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和重大意义有了更清楚、更全面的认识,业务知识有了进一步加强与丰富。下面我作为班长代表班委全体成员简要汇报一下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具体体会和主要收获。

本次培训班的学习内容是丰富的,非常贴近我们的工作实际的。尽管两天的培训学习虽然从时间上来讲是、短了一些,学习时间紧张,但感觉到学习的内容实在,丰富。回顾本次培训班的整个学习历程,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体会到了市委宣传部对中心组学习秘书工作的关心,也体会到了市委宣传部对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高度重视。周部长亲自在培训班上对培训班提出了严格要求。培训班安排的各讲内容,每个选题都有独到之处。通过接受这次培训,作为服务中心组学习的秘书,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对做好党委党组中心组的学习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我本人来说,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更是对自身工作的一种激励,充分体现了市委宣传部领导对学习秘书和理论宣讲骨干和的关心和培养。作为一名受训人员,我真诚感谢市委宣传部给我提供了这样好的学习、交流机会。我将以此为动力,回去后更加努力做好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中心组学习做出更大的努力。

其次,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对于每一名干部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专题讲座》,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秘书,必须强化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市中级人民法院等五个单位的经验介绍,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交流工作中好的经验,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认真借鉴和学习他们的好做法。

第三,通过这次培训班,充分地认识到,加强学习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在工作中,除了做好中心组的服务工作,更重要的是必须坚持不懈地先学一步,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与工作能力。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我真正意识到,要把学习秘书这一角色做好,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不间断的学习,才能科学地做好中心组学习服务工作,才能站在一这的高度对中心组理论学习工作的目标和要解决如何学习、怎样学习等问题做出前瞻性的科学谋划。

应该说,参加这次培训班学习我们受益匪浅,概括地说,取得了以下几点收获:

1、对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工作自信心进一步增强。

培训期间,罗敦洲同志所做的《党委中心组学习专题选编与阶段安排》专题讲座,大家对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计划安排、如何设置学习专题、怎样突出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节点、四个要求等,如何执行学习计划等有了更为全面、更为准确的认识。听取讲座后,大家普通感到操作性强,便于应用,同时也增强了干好中心组学习秘书的自信心。

2、丰富了中心组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了谋划能力。

做一名合格的中心组学习秘书,要提高理论水平和谋划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要靠先进的理论来指导。通过这次培训,特别是江苏省委中心组学习专家李天华同志所做的《党委中心组学习秘书工作理论与务实》一讲,联系省委中心组学习的选题、调研、成果等讲述,我们对中心组学习务实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尤其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专题讲座,对如何提高学习力,提出的具体的要求和有效途径,对学习型党组织的特点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通过培训,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心组学习秘书这一角色应具备基本素质的理解,尤其是掌握了秘书服务领导的协调艺术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一些理论基础。

3、加深了工作的交流,增进了部门之间的了解。

经过这次培训,课间大家有的在一起做了交流,就工作中面临的诸多实质性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五个单位介绍一些好的工作经验,提供了借鉴和学习机会。不仅丰富了如何做好中心组学习的理论知识,受到很多富有意义的启发,而且密切了大家的相互联系,增进了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今后横向学习交流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

总之,这次培训我们体会颇深,收获很多。最后提一点想法,就是希望市委宣传部能够定期对我们进行这样的培训,在形式上尽量多样化,在时间上再灵活、机动一些。

第2篇:班组培训总结范文

一、组织保障

成立由培训分管领导和erp项目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任组长,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主任、各专业组组长任成员的erp培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培训工作组,由项目办主任任组长,培训中心副主任任副组长,各专业组关键用户和相关部分相关职员任成员的erp系统培训工作组,负责落实培训资源,组织培训办班,开展培训质量评估并实施考核激励。

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为erp系统培训的责任部分,负责统筹协调培训资源,培训班职员安排、培训班治理、培训效果评估、考核激励等。为每个培训班指派一名职员作为班主任,具体落实培训工作,负责培训班治理。

二、培训质量治理

各培训班、各单位(各专业组)要按照《公司培训项目质量治理手册》的要求做好培训效果评估工作,对erp系统培训采用三级评估方式进行评估。培训结束后,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将评估结果汇总报送省公司培训工作组和省公司人力资源部。

三、培训激励

为进步培训质量,鼓励培训师和培训学员共同做好培训工作,决定对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对参加培训的学员按照每批次考试考核的前10%予以表彰奖励,对培训项目质量评估结果为“优秀”的培训师予以表彰奖励。对于首次考试考核的分歧格的学员,安排参加第二轮培训;第二轮培训考试仍然分歧格者,继续参加下一轮培训。每组培训结束后的考核奖励情况由培训工作组书面报公司培训领导小组决定,人力资源部负责实施。

四、培训班治理

(一)持卡上机和上机练习申请制度

1、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负责按照省公司提供的同一模板,为每位学员制作上机卡。

2、培训学员凭卡根据培训同一安排,上机参加培训。

3、学员在上机培训期间不得随意删除、修改、拷贝、移动系统文件及其他学员的文件、资料。不得擅自使用外接存储设备(如u盘、光盘、移动硬盘等)。

4、学员在授课时间需要上机练习的,需向班主任申请。班主任负责统计人数,并向授课老师报告,协调安排老师跟班辅导。

(二)班主任职责

1、班主任是培训班学员日常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培训班的日常治理工作。

2、负责协调联系培训教师,督促参培学员按时参加培训。

3、负责培训班的考勤签到和签到表的保管,在培训结束后报送本单位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

4、协助培训教师做好上机卡的审核、验证,以及非同一安排的上机申请。

5、根据erp系统培训工作组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及时解决并向工作组汇报学员中存在的意见和题目。

(三)学员治理

1、保持教室(机房)内肃静,不得随意出进教室(机房),认真听讲,不交头接耳。学员上课期间手机一律封闭或静音状态。

2、保持教室(机房)内整洁,爱护室内设备和教学用品。

3、学员上机操纵期间,应自觉遵守公司信息安全治理规定,不得进行与培训无关的操纵。

4、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授课教师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积极参加培训期间的专题研讨、经验交流、自学和上机操纵等环节的活动,并做到预备充分,务求实效。

5、学员上机时发现计算机有任何故障或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时,应及时向班主任或辅导老师报告,不答应私自搬动或拆卸机器任何部件,造成设备丢失或损坏者将追究其责任。

6、学员要严格按照同一安排的课程时间学习,无故不参加学习,造成无法取得上岗证的,责任自负;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定期参加学习,需要调整学习时间的,应由本部分提出申请,经erp系统培训领导小组组长批准,报人力资源部备案,方可再行安排学习。

(四)考勤制度

1、学员培训期间实行培训签到制,出勤情况由班主任负责记录、检查。

2、班级考勤记录由班主任负责妥善保管,在培训结束后上交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负责同一保管。

3、学员因特殊原因需请假时,半天以内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人力资源部审批。超过半天的,经erp系统培训领导小组组长审批。未办理手续、请假未准而缺席者、超假者,按缺课处理。

4、考勤结果作为考试考核的重要依据,占总成绩的30%。培训班结束后每位学员须参加考试,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考试合格者发放培训证书。

(五)信息安全治理制度

1、erp培训机房网络系统与互联网络物理隔离,单独通道接进省公司数据中心。

2、每台学员机安装还原卡,用攀达设备屏蔽软件,屏蔽光驱及usb存储设备,防止学员带进病毒。

3、教师机和学生机均安装单机版防病毒软件(采取手动升级方式)。

4、服务器仅开启必须的端口。

5、持卡进进学员机房。

6、机房出口安装防火墙,屏蔽常见病毒端口。

五、实行erp系统持证上岗

公司各批次erp培训结束后,按照考勤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学员出勤情况占总成绩的30%,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对考试总成绩合格者发放培训证书。erp上线后流程所及的每个职工都必须取得培训合格证书方可上岗。培训合格证书发放由人力资源部按照“公司培训证书治理办法”执行。

第3篇:班组培训总结范文

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合作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了探索在当前形势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模式、途径和方法,以便总结可推广的经验和有效机制,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重庆市农委决定2013年在全市较大范围内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其试点工作方案如下:

一、试点区县

经区县自愿申报、专家评审、市农委主任办公会研究审定,万州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荣昌县、潼南县、丰都县、忠县、开县、巫溪县、秀山县、石柱县为市级试点区县;黔江区、巴南区、武隆县为农业部试点县,在完成农业部试点任务的同时,完成市级试点任务。

二、培训任务和要求

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基础。要在总结过去几年农民培训工作经验基础上,结合职业农民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思路和办法措施,使培训对象、内容和方式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培训的管理更加规范化,探索新形势下职业农民培训的新途径、新模式、新机制。

培训试点突出专业、就近办班和实训的培训特色,以提高职业农民(培训对象)的农业生产专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经营管理能力为目的,政府办班培训为主,探索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参与合作办班培训的途径和机制。全市2013年试点工作培训任务1万人以上,其中试点区县培训完成8200人(不包括农业部试点任务和龙头企业参与合作培训任务);农机专项集中培训500人;市高等职院校承担培训1200人。

(一)试点区县培训

1. 培训对象。试点区县按市农委下达的试点培训任务和培训办班的要求,及时落实具体的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为家庭经营以农业为主,本人就业为农业生产(种植业或养殖业),即全年80%左右劳动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且原则上具有初中毕业以上的一定文化基础和年龄50岁以下的农民,本人自愿。重点以种养业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为主。

2. 培训办班。以同一产业办班和尽可能方便受训的农民为原则,原则上凡能进乡(镇)或村按一个村或几个相邻村或镇办专业培训班的,都应到村里或镇里利用农民田间学校或中、小学等场地办班培训。若某些培训班培训对象分布于试点区县各乡镇的,亦可考虑在试点区县某地集中办班培训。

3. 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合作办班培训。试点区县培训新型职业农民,采取政府主导,以办粮油、蔬菜、畜禽等主要农产品保供给的种养业专业培训班为主;同时,鼓励围绕有关区域性特色效益农业,开展政府与龙头企业的联合办班,培训与龙头企业密切联系的生产基地的种养殖大户,以推进生产基地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以及土地综合产出效益为目的,实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紧密合作共赢,如:烟叶生产、蚕桑生产、某一特色水果生产等。龙头企业参与合作办班,承担培训费用的约1/3,政府承担的培训经费不低于2/3,培训方案由试点区县农委与龙头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共同组织培训,共同监督。

4. 培训内容、方式、时间。培训以提高受训者农业专业生产技能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为目的,促进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培训内容和方式应针对受训农民的特点,适应农民的需求。培训时间为10天,每天净培训时间不低于6小时,可一次性培训,也可根据专业性农事季节的需要和特点分几次完成。(1)专业技能提升培训:主要培训种养业专业生产有关的科技知识、高产优质关键技术、病虫害及自然灾害防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技术等,采取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的课堂授课为主,教与学互动式讨论、答疑为辅的方式培训。培训时间约占总培训时间的30%。(2)农业经营管理培训:主要培训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农产品市场营销与物流方面知识、农业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等,课堂授课为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农业生产经营实践的案例分析。所占时间为培训总时间30%以上。(3)实作训练:在培训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基础上,开展技能操作实训和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经营管理问题的实践培训。所占时间为培训总时间的30%。(4)座谈讨论和培训考核、技能鉴定:所占时间为培训总时间的10%。

5. 培训机构及师资。培训工作由试点区县农委组织实施和管理。具体的培训机构可以是试点区县的农广校或其他具有职业农民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提倡通过竞争机制由区县农委确定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的师资应充足,应具备有与培训课程内容要求的专业和中级以上的专业职称,并且熟悉农村、农业、农民情况,有较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教育培训农民的经验。承担技术操作培训的可以是农村土专家和经营管理能人,其师资条件可适当放宽。区县师资名册应报市农委领导小组审查备案。同时,市农委将从有关单位选择确定一批师资,以支持有关区县开展培训工作。

6. 培训教材。今年试点工作暂选用以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新编写的有关专业教材为主。各试点区县结合培训班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组织相应的培训辅助教材。在总结培训试点工作基础上,今年适当时候,市农委领导小组办公室再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以保证职业农民的培训教材更有针对性、实用性、规范性和专业全覆盖。

7. 经费安排。市农委按培训农民每人补助1500元安排,主要用于培训农民生活、住宿、交通补助、培训教材、教具、考察实习等费用开支,讲课补助等。

(二)农机专项培训

由市农机校和三峡职业学院承担,共培训500人。受训对象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带头农民;培训内容为农机作业操作技能、农机维修养护技能、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经营管理知识等,时间10天;培训补助经费按每人1500元安排。由市农委农机综合处负责组织实施和管理。

(三)市涉农院校培训

分别由西南大学及其荣昌校区、三峡职业学院、重庆市广播电视大学、市农业学校、市农广校承担培训任务,共培训1200人。

1. 青年农民创业培训班:由西南大学培训中心承担,培训100人,对象为初高中毕业返乡青年农民、返乡农民工、复员退伍军人等,由各区县农委、团委组织申报、推荐,市农委审查备案,培训具有农业种养业、加工业创业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本领。

2. 畜牧重点养殖大户培训班:由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承担培训50人,对象为荣昌县重点畜牧养殖大户(养殖场)或专业合作社,以提高养殖、疫病防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为目的,由荣昌县畜牧兽医局组织落实人员,并与承担培训任务学校共同制定培训内容和方案及监督措施。

3. 农业生态旅游经营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由市广电大学承担培训100人,对象为从事农业生态旅游经营的农民大户,培训以规范和提高经营服务水平的内容为主,各区县农委协助做好培训对象的申报、推荐工作。

4. 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提升培训班,共850人:一是由三峡职业学院承担在万州片区的区县办班培训200人;二是由市农广校与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合作在潼南、璧山、铜梁三个重点蔬菜基地县培训200人;三是由市农校在丰都县、酉阳县、石柱县等地培训300人;四是由市农广校承担在江津区、万盛经开区培训150人,培训对象都为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大户、农民示范性合作社、家庭农场主等,以培训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为主,提高生产技能和经理管理能力为目的,由相关区县组织申报、推荐并参与培训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以上四种类型培训班,培训时间为20天(每天培训净时间不少于6小时)。培训经费按每人4000元安排。培训机构制定方案报市农委审查同意后实施。

5. 培养农业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班:在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三峡职业学院、市农校等涉农院校在读学生中选录100人,每所院校录取人数不少于20人。目标为农业企业培养既熟悉农业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又有一定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的实用性高级管理人才。选录的条件是:在我市涉农院校就读种植、养殖类农业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中高职二年级学生(原则为高职专科生),重庆籍学生,原则上出生农民家庭,学习较优秀,在校表现良好,能吃苦耐劳,有到农业企业去工作或创业的意愿,学生自愿申请,学校审查签署意见,市农委核定。培训在不影响院校正常教育管理的前提下,组织录入学生研修与管理和农产品市场营销有关的课程3~4门,采取自学加辅导加到农业企业实践研修、实训的方式培训,在每个学期中对每门课组织辅导1~2次,每次1天;在假期,先集中培训3~5天,然后带着学习目的安排到有关企业实习研修,于学校开学前再集中约2天左右开展座谈交流讨论式培训。录取的学生,每个月由市农委补助100元学习、生活费,一年1200元(含实习保险费),学习资料及培训费用由市农委解决,并对所在院校按一年每个学生安排日常管理及协助培训经费补助500元,今年100人的培训计划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专项经费中预安排50万元。学生毕业时,经组织考试考核,合格者由市农委颁发“农业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结业证书”,并根据学习情况、个人潜能情况向有关农业企业推荐,经双方选择进农业企业工作。100名学生整体为一个大班,由市农广校一名领导担任班主任,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日常联系和管理,组织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每个院校的学生(20名以上)为一个小班,同一专业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学校落实一名同志做好日常管理和上下联系相关工作。

(四)培训管理与考核

1. 培训管理责任。分别为市农委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试点区县农委负责培训试点工作的管理责任,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负责试点结束后的总结。

2. 培训过程监管。由试点区县农委和市农委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对区县培训班、市集中培训班派员,对各培训班全过程实施全程监管,重点监管参加培训的人员、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效果等,建立培训日志记录和检查登记、资料归档制度,作为查验和考核评价的参考依据。

3. 建立培训效果双向考评制度。一是对培训对象的考评。主要考核参训情况和学习效果并在培训结束时,进行农业专业职业技能鉴定,对达到专业技能标准和职业农民标准的,分别发给农业专业职业技能证书和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书。二是对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师的考评。在培训结束时,由各区县农委组织,培训过程中专项监督人员参加,参考培训过程中相关记录资料,由全体参训人员和乡镇、村领导代表等参加评分,同时通过开展电话调查等多种形式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对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和教师完成任务情况及培训效果等进行考核、测评。考评结果作为是否全款兑现培训补助资金的依据和是否继续承担培训任务的参考。对培训机构、培训教师和受训农民的具体考核、评价办法,将由市农委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制定,另文下达各区县参考。

三、认定工作试点

(一)制定各类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条件、标准。由市农委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在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经广泛讨论、征求方方面面意见后制定现阶段重庆市各类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条件、标准和认定工作程序。

(二)开展认定试点工作。在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条件、标准及认定程序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后,组织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开展认定试点工作。各试点区县选择有代表性的乡镇1~2个,按统一部署和要求有序开展试点,认定证书由市农委统一制作。市农委将安排一定的认定试点工作补助经费。

四、培育机制探索

培训是基础,培育是关键。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需要时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事关未来农业是否科学、稳定、持续的发展,事关农业现代化是否顺利推进。在试点工作中,要发挥各试点区县的创造、创新作用,探索有利于重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健康、快速发展的机制。

各区县在试点工作中,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研究一套培育职业农民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措施,积极探索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行动。一是要对职业农民,加大现有扶农惠农政策的协调兑现落实力度,该倾斜、可倾斜的政策要倾斜;二是要积极主动研究更有针对帮扶职业农民的政策措施,形成培育职业农民队伍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激励机制;三是要对职业农民的长远教育培训工作尽快研究制定针对性更强的规划和工作计划;四是要将职业农民作为农口部门的重点服务对象,建立区县和乡镇农业科技人员联系帮扶新型职业农民制度;五是加快农民技术员职称和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的评定工作,并制定能更好发挥作用的政策措施。

在今年试点工作结束时,要在认真总结各区县试点工作经验和进一步调查研究基础上,拟制定全市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指导性意见。

五、组织保障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市农委成立以夏祖相主任为组长,分管领导刘启明副主任为副组长,市农委计划处、财务处、科教处、粮油处、畜牧处、水产处、特经处、蔬菜处、审计处、监察室等相关处室和市农广校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市农委科教处,由科教处处长担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工作进行领导,对试点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给予及时协调、解决,对试点区县的工作,开展检查、督促和指导并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各试点区县根据自身情况相应成立相应的机构,以保证试点工作有组织有领导的有序开展。

第4篇:班组培训总结范文

开班仪式由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部长李森主持。安徽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周建强出席开班式并致欢迎辞。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副部长刘红跃,安徽省科协副主席孙公民,安徽省科协副巡视员、组织部部长蔡士祥出席开班式。

徐延豪同志的讲话以《明确责任和使命,共同做好科协工作》为题,深刻阐述了对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同志代表党中央在中国科协“”开幕式上的祝词、总理在“两会”上所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央书记处听取中国科协党组2011年工作汇报和2012年工作安排后的指示精神的认识和理解;重点就当前科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挥科协在“三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当好县级科协主席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讲解,并对做好新时期科协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各级科协要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准确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更加注重推进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的总要求,找准科协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实践中更加奋发有为;要着力培育提升学会能力,着力增强科普惠农益民实效,着力提高决策咨询服务水平,着力密切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切实履行好“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职能,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努力在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和国家科技工作方面实现新突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

徐延豪强调,县级科协是地方科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向群众、面向基层,是科协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当地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县级科协要组织本地科技工作者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当好当地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要深入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更加自觉地将科普工作纳入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中去;要高度重视农技协工作,大力支持农技协在依靠科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中发挥作用;要加强协同,借势、借力,注重打造科协工作品牌,注重展示科协形象,通过“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推动形成做好科协工作的良好环境和工作平台。

李森在开班式上指出,此次培训班是经中国科协党组同意举办的,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志对这次培训班十分重视,专门听取了培训班筹备情况的汇报,对如何办好这次培训班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培训班是今年的第二期,是自2009年举办县级科协主席培训班以来的第七期,也是在特殊的背景下举办的,因为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党的十召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中国科协“”精神的第一年,年初中央书记处在听取中国科协党组汇报后对做好中国科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因素都使得这次培训班有了特殊意义。我们举办这次培训班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书记处和中央领导同志对做好科协工作的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国科协“”提出的部署和要求,正确认识县级科协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研究做好新形势下县级科协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交流做好和加强县级科协工作的思路、经验和举措,提高县级科协主席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推动县级科协工作的发展。

为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次培训班安排了专题讲座、分组讨论、学员论坛和参观考察四个环节。专题讲座环节,围绕县级科协工作重点,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部长李森、科学技术普及部部长杨文志、安徽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周建强分别围绕“关于中国科协组织建设”、“科协科普工作的形势和任务”、“科普产业发展研究”进行了专题授课。培训班还邀请中国科协农技中心主任、中国农技协副理事长张晓军和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陈传宏分别围绕“坚守与创新相结合,推进农技协建设与发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进行辅导讲座。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副部长刘红跃同志主持各专题讲座。分组讨论环节,学员们分为五组,结合对徐延豪同志讲话的学习体会,围绕“如何认识新时期县级科协的职能、地位和作用”、“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做好县级科协工作”、“如何加强新时期县级科协组织建设”、“如何做好基层科普工作”、“如何推动基层农业科技创新”、“如何做好农村、街道社区、企业科协工作”、“如何做好农技协工作”等内容进行讨论。学员论坛环节,由培训班的学员班长主持,5个小组每组推荐2名学员发言,学员代表结合实际畅谈学习体会和交流工作经验,积极为推动科协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大家一致认为,通过一周的培训,深入系统地了解了科协工作的性质、职能和工作方法,更加明确了县级科协的工作定位和工作重点,增强了做好县级科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信心把基层科协工作推向新的更高水平。参观考察环节,学员们参观了安徽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合肥现代科技馆和合肥肥西花木协会,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参观考察,学到了经验,开拓了视野,将对做好今后工作起到积极促进和借鉴作用。

第5篇:班组培训总结范文

实施背景

运维合一模式是澜沧江公司在总结国内外水电厂生产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流域内厂站多、年轻员工比重大的特点,大胆提出的水电厂创新生产管理模式。其对生产人员的能力要求概括为“一专多能”“专一、会二、懂三”。“专一”要求每个生产人员有自己精通的专业技能或专业方向,这是基础。“会二”即生产人员在有专业特长的基础上,能熟练掌握水电厂运行知识并承担运行工作。“懂三”是要求生产人员对水电厂生产流程及设备原理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为“运维合一”生产模式对水电厂生产人员的更高要求。

运维合一模式简化机构设置,所有的生产人员统一在一个部门下,可以提高水电厂生产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工作环节,便于生产任务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便于班组间的沟通协调,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电厂生产成本,有力促进水电厂生产管理的进步。

运维合一模式与传统水电厂生产模式有很多区别,其最大的区别就是对人的要求不同,传统水电人员管理模式已不适应运维合一模式下的人员管理。运维合一模式下人员管理需要在三方面进行创新:

(1)人员岗位目标及职责。运维合一模式要求员工承担更多的工作,主要为运行和维护两个专业方向。这些工作以前是两个人或者两个部门分别开展,现在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开展,必然要求运维人员同时具备运行和维护的专业知识。对应的岗位职责需明确对运维人员提出其胜任岗位需要具备的条件。

(2)人员培训管理。运维合一模式要求运维人员同时具备运行和维护的专业知识,按照传统水电的人员单一专业培训模式,显然不能使运维人员掌握必要生产技能。同时,如果只是简单地通过“运行培训+维护培训”的方式来培训运维人员,其所需培训时间较长。在运维合一模式下,需要探索可以使员工快速掌握设备运行维护知识的创新培训模式。要求新的培训模式将设备从运行维护两个方面同时思考,而且设备培训必须直观易懂。

(3)人员评价体系。运维合一模式人员岗位要求及培训管理改变后,配套的人员评价体系也需要创新。人员工作内容增加、学习培训量增大,需要设计新的评价体系及时对员工工作情况进行评价。绩效管理也要引导人员的运维综合能力提升。面对人员运维合一程度不断深入,掌握专业面逐步扩宽的趋势,新的人员评价体系应该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形成员工完整的成长信息。

运维合一模式下人员管理的内涵和做法

建立明确的岗位目标及职责

运维合一要求员工同时掌握运行技能和一定的维护技能,运行技能为员工必备技能,其要求较传统水电生产更高。为使员工能清晰知道自身技能水平与所期望的岗位要求的差距,应帮助员工制定学习目标计划,建立新的岗位目标和要求以适应运维合一的要求。小湾电厂将运维岗位分为:班长、副班长、技术负责、班长助理、运维A岗、运维B岗、运维C岗。同时设计算机班班长、计算机班副班长、计算机班技术负责、计算机班班长助理、计算机A岗、计算机B岗、计算机C岗,计算机班工作和岗位要求与传统模式要求相同。运维班长、副班长和技术属班组管理岗位,负责班组安全、项目、技术及日常工作的管理。具体分工为:班长负责项目管理及全面负责班组各项工作;副班长负责安全管理工作;技术负责负责班组技术和培训管理工作;班长助理协助副班长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班组长岗位工作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班组长岗位工作标准

岗位 项目 工作内容 工作标准

长 班组

基础

管理 班前会 1.班组工作安排

2.工作危险源分析

工作现场

检查 1.各工作面安措落实情况

2.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3.工作人员安全防护用品、工器具使用情况

4.各工作面工作开展情况

班后会 1.班组工作总结

2.工作表扬及批评

3.明日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计划 1.周工作总结及下周计划

2.月工作总结及下月计划(包括安全、项目、技术监督、缺陷、物资等内容)

绩效考核 1.组织进行绩效考核

2.每天组织班组进行考核通报

3.督促进行考核整改

项目

管理 项目计划

申报 1.确定项目负责人

2.组织对项目进行讨论确认

3.督促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申报

项目实施 1.审核施工技术方案

2.督促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实施

3.进行各项目进度、安全、质量控制

4.建立项目管理台账

合同管理 1.组织招标文件编制

2.组织评标大纲编制

3.参与合同谈判

外包工程

管理 1.合同、技术交底、资料、安全施工协议、技术方案检查

2.现场施工不足整改落实

3.组织工程完工验收

4.竣工资料归档建立外包工程管理台账

长 安全

管理 安全情况

通报 1.班后会点评不安全行为

2.督促不安全行为整改

安全性

评价 1.更新安全性评价台账

2.安全性评价问题整改

3.每周报送一次安全评价整改情况

两票审查 1.审查班组两票合格率

2.通报不合格两票

3.对两票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安全技能

培训 1.安全工器具使用培训

月安全

总结分析 1.本月安全工作情况总结

2.分析本月发生不安全现象,并进行整改总结

安全专项

检查 1.各工作安措落实情况

2.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3.工作人员安全防护用品、工器具使用情况

物资

管理 月物资

报送 督促维护物资及时报送

检修物资

报送 督促各设备责任人及时报送物资

物资采购

跟踪 掌握物资采购的进度

物资台账

管理 督促、检查各设备责任人及时更新物资台账

工器具

管理 1.督促外协及时提交工具房工具统计报表,并注明缺失原因

2.各试验、调试设备台帐检查,是否在检验合格期内且完好

岗位 项目 工作内容 工作标准

理 安全

管理 班组台账

管理 1.督促班组基础台账更新、完善

周危险源

辨识台账 1.按时提交危险源台账

2.检查危险源整改情况

周安全

学习 1.学习安全文件、不安全事件

2.本周安全工作总结

3.下周安全工作计划

接地线

管理 1.按照接地线管理规定对接地线使用存放情况进行检查

2.接地线台账检查

安全工器

具管理 1.定期组织对安全工器具数量、存放位置、质量进行检查

2.对安全工器具台账进行检查

3.组织对安全工器具进行报送定检

解锁钥匙

管理 1.对解锁钥匙使用记录进行检查

2.对解锁钥匙是否按规定存放

责 缺陷

管理 消缺工作 1.每日班会前统计SPA系统内缺陷单

2.安排消缺负责人及工作班人员

3.要求工作负责人查阅相关图纸资料,并将与该消缺工作相关的图纸、资料同工作票一同带往现场

4.督促消缺负责人完善缺陷流程

重大危险

缺陷 1.编写消缺方案,并提交审批

2.现场组织人员进行缺陷处理

3.现场安全控制

缺陷跟踪 督促各值对已消除缺陷,在本轮值班期间内持续跟踪观察,加强检测。待班际交接班时详细说明原因

技术

管理 技改项目 1.提交技改申请

2.组织编写技改方案

3.组织实施技改项目

4.技改总结及资料归档

技术培训 1.检查本月培训计划执行情况,并评估培训效果

2.组织培训考试

3.制定下月培训计划

技术报表 1.编写运行周总结

2.编写月运行分析

3.进行月缺陷统计及分析

应急管理 1.组织制定重大故障反事故预想,并监督学习情况

2.组织编写应急预案

规程图纸

修编 根据设备变动等实际情况,更新运行规程及图纸

技术监督 1.督促各专业小组按时提交技术监督监督周总结、月总结、季度报表、年总结

2.组织进行检修规程修编

3.组织进行维护图纸修编

4.督促检查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技术监督小组活动

5.组织技术监督整改项目开展

6.每周报送一次技术监督整改情况

运维A岗、B岗、C岗岗位目标和要求如表2所示。

表2 运维A岗、B岗、C岗岗位目标和要求

岗位 岗位目标和要求

运维A岗 具有电网调度受令资格、具有水轮机值班员资格证、具有电厂值班负责人资质、具有电气工作负责人资质、具有机械工作负责人资质、具有工作许可人资质、具有操作人资质、具有操作监护人资质

运维B岗 具有电气工作负责人资质、具有机械工作负责人资质、具有工作许可人资质、具有操作人资质、具有操作监护人资质

运维C岗 具有电气工作负责人或机械工作负责人资质、具有工作许可人资质、具有操作人资质、具有操作监护人资质

小湾电厂运维岗位目标通过运行资质和工作负责人资质的要求,明确各岗位需要具备的运行技能和维护技能要求,使员工对自身技能与所期望岗位的差距有可量化的认识,指导自己制定学习提升计划,以达到自己设定的阶段性岗位目标。同时电厂在岗位聘任上更具可操作性,做到公平、公正。

例行工作工单化

在运维合一模式下,运维部承担了传统水电厂运行部门和维护部门两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多,工作现场一般由两个班组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为使工作任务清晰明确分配到各班组,运维部管理人员工作布置方式也需要进行创新,避免工作任务不清,责任不落实。

运维部每周将工作量化成周工作清单,每周检查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形成闭环控制,定期整改,及时纠正工作的偏差。

运维部对年度工作进行策划,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将各项工作配给不同的绩效奖励分值,采用在部门5个班组“招标”的形式,由各班组根据班组人员专业特长、对工作的兴趣竞争认领工作。工作“招标”的方式把工作由“要”转变为“我要干”,提高了工作的完成质量。

培训可视化和信息化

针对运维合一模式对人员的更高要求,以及小湾电厂人员年轻、工作经验少的实际情况,需要对员工进行快速有效的培训。小湾电厂初期技能培训教材以文字为主,员工难以理解文字描述的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培训效果差。为使员工在学习设备维护、运行巡检时对设备运行维护形成直观的认识,降低学习的门槛,能够跨专业掌握设备运行维护要点,小湾电厂编制了可视化培训教材、可视化运行规程、可视化设备维护管理标准、可视化设备检修作业指导书、可视化缺陷词典和设备培训视频。

可视化即利用图片、视频的形式,配上必要的文字说明,对设备原理或工作进行分步拆解介绍。目标是让运维人员按照可视化规程或标准的步骤,可以正确进行设备的运行巡视、操作和维护保养工作。可视化培训的实施,可以降低人员跨专业学习的技术门槛,能够让员工真正明白该巡视或操作设备的哪个部位。可视化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能让员工在技能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按规程指导完成工作。

设备缺陷词典总结小湾电厂出现的重大和典型的设备缺陷,编制成册并定期更新。每条缺陷词典包含三项内容:缺陷的现象、缺陷产生的原因、缺陷的处理方法。通过学习缺陷词典,员工能掌握设备历史缺陷和薄弱点,指导运行维护工作。

运维合一要求员工具有较广的专业面,为督促检查员工学习效果,小湾电厂定期对运维员工进行生产技能知识考试。小湾电厂原来采用统一组织人员进行纸质试卷答题的方式,实行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方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影响现场生产工作。针对这一情况,小湾电厂开发了员工在线考试系统。该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员工可以在个人电脑上登录考试系统,系统随机组合试题后进行答题。在线考试系统还可进行题库维护,可将技术监督题库、近期发生的设备问题录入题库,对员工进行考试。系统的运用,使人员考试时间安排合理化,个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安排时间登陆系统进行考试。系统进行自动评分并生成记录,方便对员工考试情况进行归档。

部门每月开展一个培训专题,增强培训的系统性,大力推进干中学、学中干。完善培训机制建设,部门每月组织一次技能比武与培训考核,每月检查培训效果,将员工的培训与职务升迁、薪酬升降有效联系起来,树立岗位标杆,调动员工自我学习的积极性。

员工带薪强化培训

为促进生产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紧迫感,小湾电厂实行员工带薪强化培训制度。当员工在一年内出现两次考核不合格、考核连续两次排名末位、有严重人为误操作情况,则该员工需要进行带薪强化培训。在培训期间员工岗位不变,工资待遇不变,需要脱产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带薪强化培训的培训内容包括:电力行业安全操作规程(安规)、电网调度管理规定、小湾电厂两票管理规定、小湾电厂运行规程、小湾电厂可视化巡检标准、小湾电厂可视化维护标准、小湾电厂可视化检修作业指导书、小湾电厂缺陷词典、小湾电厂近期发生的重要事件、误操作设备的结构原理等。培训以自学为主。

带薪强化培训到期后,需对参加员工进行考核。考核分为笔试考试和面试答辩两部分。笔试题目内容为培训内容,闭卷考试;答辩时由参加培训的员工对自己的培训成果进行总结,评委根据总结进行提问。答辩评委由小湾电厂运维部考核委员会成员担任。

带薪强化培训目的是通过强化培训,使员工深入掌握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抓住员工的自尊自爱和崇尚荣誉的心理特征,让员工产生紧迫感,督促自己努力学习,避免参加强化培训。在实行此制度后,生产员工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尚未有人需要参加带薪强化培训。

党建工作助推生产工作提升

小湾电厂运维部共有5个班组,每个班组为一个党小组,部门领导分任各党小组指导员。作为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小湾电厂把党组织建设作为提升生产工作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引导好党员要求进步的基本党性,通过党员带动整个党小组发展。党的建设评价与生产效益结合,党建指标参考生产效益指标。5个党小组每季度进行一次流动红旗评选,按照评选细则打分排序。授予得分第一的党小组“流动红旗”一面,并进行资金奖励。党小组流动红旗评分助推生产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积极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危险点、源辨析等活动。要求每月至少针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四条危险点、源辨析主动实践且取得预期效果。

(2)按计划完成或超额完成生产或检修工作任务。扎实开展党员攻关项目和党员责任区,做好记录,按时上报本月活动开展情况及下月工作计划。坚持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无事故,被“曝光台”曝光或厂考核、奖励的事件,视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加或扣责任党小组得分。

(3)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亮牌示范活动。积极参与电站“党员标兵”评选活动,按时报送候选人申报材料。

(4)党小组每月结合工作实际,做出创新或亮点。党小组每月完成技术革新项目,党员榜样示范作用发挥较好。管理创新推进党小组建设取得实效。

(5)党小组能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小组成员密切协作,团结互助,能够体现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队伍稳定,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小湾电厂运维部党小组流动红旗评选工作开展以来,生产工作业绩好的党小组(即班组)得分较高,党建工作很好地促进了生产工作。

为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小湾电站党委与驻电站武警中队开展军企共建活动,运维部人员与武警战士每月开展“军体日”活动。军体日的开展形式为:生产人员在电厂学班期间,到武警营地接受合适强度的军事训练。

完善员工评价体系

为使员工的工作得到公平客观的评价,为员工成长、晋升提供依据,小湾电厂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员工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工作曝光台、月度绩效考核、员工信息管理。

工作补光及曝光台:用展板、电子公告栏和电厂网站的形式,对员工工作中的亮点或者问题进行公告。宣传亮点也敢于揭丑,营造一种就事论事、尊重工作事实的宣传氛围。在将事件在曝光台公告之前,一般先征求当事人的意见,使当事人充分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心理上做好承受准备。

月度绩效考核:小湾电厂考核委员会每月对各部门进行绩效考核,部门对各班进行考核。小湾电厂运维部考核施行班组每周申请制度。各班组将自己认为工作中需要加分或者减分的项目向部门提出申请,部门根据考核委员会的意见进行考核。各班组制定本班组的绩效管理细则,班组对班组成员进行绩效加减分。小湾电厂各班组的绩效管理细则有各班组的特点,班组可以充分发挥自觉性,根据班组的愿景和目标通过绩效考核引导班组员工。

员工信息管理:小湾电厂各员工的生产相关信息采用信息化管理,电厂自主开发了员工信息管理系统。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容包括:员工姓名、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员工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员工受到的奖励和处罚;员工参加培训情况;员工每月考核成绩;员工每月绩效得分。

各班组每月对班组员工信息进行在线维护,通过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员工每日工作。员工岗位组聘和年终评优,以员工信息系统的记录为基础,做到组聘和评优公平公正,员工心服口服,创造一种员工积极工作、靠业绩说话的企业正气。

第6篇:班组培训总结范文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逐渐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整体性,又要注重细节,对于班组的管理越来越重视,本文概述了班组建设的特征,并提出加强班组建设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 班组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思考

单位在研究和开发项目的过程中基本都是以班组为单位,班组是构成单位的细胞,是单位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因此班组建设成为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如何加强班组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我们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一、班组建设的特征

人是构成班组的基础,因此在班组建设中必须突出对人的管理。首先,要想实现一个班组的价值,就必须提升该班组的生产力,而生产力又是由人决定的,包括人员的技能、经验等,同时,需要组内人员积极配合,每个人都能有效发挥优势,才能将班组价值最大化;其次,为了实现持续安全,必须合理调整班组结构,提高班组内部成员的整体素质,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现班组发展、持续安全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员工的个人发展;最后,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获取成功的企业都重视管理工作,并且将管理重点放在班组管理上,以项目为核心抓基层、打基础,重视对班组内部人员的管理。总结来说,就是班组建设要以人的管理为中心,重视基础管理工作[1]。

二、加强班组建设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一)选拔并培养优秀的班带班主任

带班主任是一个班组的核心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班组的创造力与凝聚力,因此对班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要重视对带班主任的选拔和培养。

1.建立合理的选拔机制。选拔班带班主任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只要硬件条件具备都可以参与选拔,这里所指的“硬件”主要是指其技术水平与知识储备,参选人员要有足够的能力完成班组内部的核心工作。除此之外,还要考核其职业素养,看其在班组内是否有良好的口碑,不仅在能力上使人信服,还要具备一定的亲和力,使组内人员主动服从其管理。

2.加强对带班主任的培养。选拔出带班主任以后要对其进行持续培养,不断增强其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要求其带动整个班组进步。一方面,要加强对带班主任的培训,主要学习一些管理内部成员的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各个带班主任要定期开展学习交流会,总结近段时间内的工作,如果一个班组在短时间内进步明显,带班主任要就积极分享经验,促使大家共同进步,另外,也可以在班组内部定期召开意见交换会议,组内成员可以对带班主任的工作提出意见,带班主任要虚心接受,认真思考,根据这些意见适当调整工作方法[2]。

(二)班组内部管理策略

班组内部管理是班组建设中的重点内容,仅仅依靠带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的是不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负责人要与带班主任积极沟通,不断优化班组内部人才结构,做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1.建设灵活的内部竞争机制。竞争是激励人进步的最好方法,企业内部要建立灵活的组内竞争及组间竞争机制,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地竞争环境,主动提升自己水平。一方面是要加强组内竞争,可以设置监控席的职位,工作能力突出的人可以竞争这一职位,协助带班主任的工作。对于不同岗位的工作要给予不同的待遇,依据“多劳多得”的原则设置岗位工资和奖金,避免由于“吃大锅饭”而出现员工不思进取的现象。另一方面是要加强组间竞争,对于取得较好成绩的班组进行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组内成员的集体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为了不拖团队的后腿,努力提升自己技能,为团队荣誉贡献自己的力量。

2.加强对班组的培训。培训是提升工作人员综合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应该将培训工作作为管理班组的重点。首先要了解员工的实际需要,设置合理的培训机制,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其次,为了避免培训流于形式的问题,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培训完成以后要对员工进行考核,同时对班组的整体水平进行考核,如果个别人员没有达到标准要进行重新培训,如果组内有三分之一成员没有通过考核,整个班组都要重新培训,通过培训及考核机制提升员工对培训工作的重视,认真学习。

总结:目前大多数发展都是以项目为核心,因此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要以班组为单位,将班组建设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单位要选拔并培养优秀的带班主任,使其带动整个班组进步,同时要加强班组内部管理,提升工作人员的集体感,自主提升自身技能,与班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第7篇:班组培训总结范文

根据总行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分行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加大培训力度,制定了《XX年**分行教育培训计划》。并以全面落实人民银行人才兴行的发展战略为方向,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大各类培训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队伍素质。

XX年我分行全辖共举办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班758个,培训4888时,参训人员15498人次,并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一、大力开展党校培训轮训工作。

**分行党校通过举办党校主体班,在实践中探索了一条“依托地方资源、突出央行特色、改进教学管理、提高培训效果”的党校办学思路,提高了分行党校的整体工作水平。

按照总行党校全年工作部署,制定《**分行党校XX年度培训计划》,按计划分别于三月下旬和五月下旬举办了第二、三期**分行党校主体班,共对98名近两年新提拔的副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40天的脱产理论培训。学员经过理论辅导、经济金融热点问题讲座、实地考察等不同阶段的学习,回到单位后,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情况撰写了调研论文,分行党校对第二、三期党校主体班调研课题及学员论文进行评估,学员们完成了专题调研报告7篇,毕业论文98篇,经分行党校组织的专家审阅,推荐优秀论文42篇,论文优秀率为43%,理论课考试优秀率达94%。通过接受党校教育,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理论素质和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加强对辖内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业务培训。

1、举办领导干部先进性教育培训班。

根据辖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需要,按照分行党委的要求,我们于8月中下旬在北戴河举办了一期**分行辖区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教育培训班,此次培训班共有77名学员参加培训,其中包括**分行党委组织部、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党委班子成员13人、辖区32个地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及机关党委书记64人。培训班采取专家辅导、观看讲座录像、集中自学等方式,针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关内容进行培训,并在学习结束前组织全体学员参加了以《》为主要内容的开卷考试。

2、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参加业务培训。

在开展理论教育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业务培训:一是在4月,推荐分行机关和省会中心支行12名行领导,分2期参加总行组织的副厅局级分支行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二是在5-6月,推荐32名地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分3期参加总行举办的中心支行行长业务培训班;三是在3-5月,推荐38名县支行行长参加总行举办的第五、六期县支行行长培训班;四是于4月初至6月末在保定金专分三期举办了县支行副职培训班,组织辖内240名县支行副行长、纪检组长针对中央银行新业务、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与金融服务、金融会计管理与财务分析、金融法规、金融改革热点问题、领导科学等内容进行脱产学习。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结合各地实际工作撰写结业论文,并对240篇论文进行打分评优。

三、在大力开展辖内岗位任职资格培训的同时,开展各类专项业务培训

1、按照总行统一规划,做好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的各项相关工作。

为了进一步在辖内做好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的宣传动员工作,促进**分行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工作规范顺利进行。我们一是在辖区征求《岗位任职资格培训和考核实施细则》(讨论稿)的意见,整理上报总行;二是制定《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岗位任职资格培训三年规划及考核实施方案》、《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岗位任职资格考核实施办法》等若干办法,推动辖区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在全辖发放并统计岗位任职资格与电大学历续读项目问卷;四是推荐机关及辖区干部参加任职资格培训考试法律科目的师资培训班;五是按照总行要求,在辖内证订新出版的岗位任职资格公共科目培训教材并组织学习。

2、利用省会中心支行培训资源,开展全辖业务培训。

在XX年利用省会中心支行培训资源开展全辖业务培训的成功基础上,我们在9月下旬和10月下旬,分别在太原和石家庄举办了国库业务培训班和金融稳定业务培训班,期间邀请总行业务司局和分行有关处室领导,通过讲座和研讨的方式,针对新业务以及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163名辖内业务干部进行了培训,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3、根据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需要,抓好辖区业务骨干的前沿性金融理论培训。按照总、分行培训规划,做好辖内干部的业务培训。一是推荐28名辖内干部参加总行全年举办的各类专项业务培训班、研讨会;二是突出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的培训,根据年初培训计划,经请示总行同意,2月在**财经学院开办了第二期在职干部攻读金融硕士学位的专业课程进修班,共有50名干部参加。截至目前,第一期进修班50名学员已全部结业,有5名学员提前通过了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10名学员通过了统考的单科考试,第二期进修班也已经完成了两个学期,6门课程的学习。

4、举办大型理论业务讲座。

按照年初培训计划,我们在全年邀请总行有关领导和其他单位的专家、学者分别对机关副处以上干部和机关全员进行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公文处理与写作、影响宏观货币政策因素、征信业务等8个专题,15次讲座。通过开展讲座,加强了理论学习、更新了业务知识、开拓了工作新思路。

四、开展高层次培训,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人才。

1、积极推荐干部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培训。

为全面提高辖区各级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素质,开拓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我们积极推荐辖内干部参加总行各类国际交流项目的培训。一是推荐分行和省会中心支行4名副行长参加总行在德国举办的二期货币经济学及国际银行业务培训班;二是推荐7名辖内地市中心支行行长参加总行在香港举办的三期金融市场高级研讨班;三是推荐4名干部参加总行国际司的德国发展基金会项目面试、3人参加澳大利亚奖学金项目面试、3人参加日本奖学金项目面试、2人参加英格兰银行奖学金项目面试。

2、加大英语培训力度。

分行党委多年来一直重视培养高层次外语人才,XX年,在培养英语人才方面,一是推荐12名干部分2期参加总行在西南财经大学举办的BFT英语培训班;二是推荐5名干部参加总行在研究生部组织的英语强化培训班;三是组织XX年**分行英语强化培训班的学员参加全国

BFT考试,共有37人参加,全部通过了考试,其中取得高级证书36人,中级证书1人;四是组织41名干部参加在南开大学举办的XX年**分行英语强化培训班,为保证培训效果,本次培训班依然采取提前半年通过笔试和口试选拔的方式确定参训人员。学员经过90天的脱产学习后,将于XX年年1月初参加全国BFT考试。

3、加强对辖内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为了充分发挥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基层单位的积极作用,我们推荐分行及辖内省会中心支行21名高级经济师、6名高级会计师参加总行举办的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培训班,通过系统学习以及与国内外有关专家的讨论、交流,系统地提高了高素质干部的调研分析能力。

为提高辖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便于加强岗位交流,针对部分职工现有职称与所从事专业不对口,以及某些业务骨干具有往其它专业发展潜力的情况,我们一是于3-4月在保定金专举办了一期24天的全国会计师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共有辖区干部47人参加培训;二是在10月初在保定金专举办了一期20天的全国经济师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共有辖区37名干部参加培训。

五、鼓励干部参加各类学历教育,规范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

1、鼓励、引导干部通过自学提高学历层次。

在加强学历教育工作,改善辖内干部学历层次方面,我们一是为促进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的规范化,提高干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在总结近年来学历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工作人员参加学历(学位)教育或脱产培训协议书》;二是组织动员辖内100名左右具备全日制专科学历的职工报考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会计学的专升本教育;三是组织分行机关及辖区有关人员报名参加“中国人民银行岗位任职资格考试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历教育接轨项目”,**分行辖区报名参加岗位任职资格考试和电大学历套读的人员共1376人,其中:按单位层次分,分行10人、中心支行426人、县支行940人;按学历层次分,研究生1人、大学本科46人、专科1329人;按报考专业分,报名参加货币政策方向214人、金融服务方向679人、金融稳定方向54人、外汇管理方向28人、综合管理方向401人。

2、开展全辖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

按照总行人事司《关于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干部职工学历、学位证书集中在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中心查询认证的通知》(银人发[XX]65号)有关要求,分行辖内处以下干部的学力学位认定变更工作,全部由分行人事处集中办理。我们及时向辖内转发总行文件并布置了XX年度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共将分行机关、辖区上报的321人的学历学位材料进行审查、汇总整理,送交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中心进行认证。此项工作的开展,基本解决了多年来干部职工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中学籍查询难,政策尺度掌握不一致的问题。

六、做好金融专业英语证书考试**考区的各项工作。

根据XX年全国金融专业英语证书考试工作会议精神,布置**考区XX年度考试工作。在今年的考前准备和考务工作中,我们更新工作思路,改变以往独力承担报名考务工作的做法,在南开大学开设考点,并与南开大学和**财经大学合作开展面向考生的考前培训。5月28、29日在南开大学顺利地组织了考试,经过统计,XX年共有有727人报名参加考试,337人次通过考试,分别是XX年报名人数和通过人次的三倍,报考人数也是**考区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进一步扩大了考试的社会影响。

七、做好基础数据的统计和工作调研。

为了配合全员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工作的开展,我们在辖内积极开展基础数据的摸底统计和培训考核试点单位的调研工作,一是定制统一的摸底调查表发放到各级中心支行,按照岗位任职资格考核的不同专业统计参加考试人员,并将参加考试人员分成三批参加不同年度的考试;二是针对基层行如何开展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工作以及相应的奖惩激励措施等课题开展广泛的工作调研,将优秀的调研文章装订成册。

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一年来,我行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制约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这些问题主要是:一是基层行参加高层次培训的机会有限,干部思路难以开阔,视野难以拓宽;二是辖内各省的常规技能培训相对缺乏交流,整体业务培训存在效率不高,资源浪费等问题;三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不足,目前的各类培训多数是应付当前工作需要,满足不了干部对高深层次知识的需求;四是教育经费相对不足,对员工在职参加高层次学历教育的积极性有一定影响。

第8篇:班组培训总结范文

1.1制定长期系统的培训计划

煤矿企业的管理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针对安全教育培训的长期性特点,要制定既有总体目标又要有阶段性目标的培训工作计划,特别是要落实好队组级培训计划的制定,使培训计划具有系统性、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2]。

1.2改善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

培训要紧紧围绕煤炭生产、生活,收集能触及职工内心的“身边事”、相关事故案例作为“药引子”,将培训内容贯穿于其中,更有利于提高安全教育培训效果。培训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视频动画、现场模拟教学、兴趣教学等与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相比,更能使职工印象深刻,煤矿企业应设置多媒体培训教育、矿井仿真模拟系统,同时购置优质的、与时俱进的煤矿安全方面的报纸期刊等,拓宽职工的知识面。发动职工结合自身情况编写安全劝语、安全警句,组织职工开展安全演讲、安全知识问答、安全文艺节目表演,使职工自己成为培训的授课人。建立“送教到现场”的培训机制,通过开展现场案例培训和直观的实操培训,将理论和实际有效结合。

1.3改善岗位合格的监督方法

《矿山安全法》规定:“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方可上岗作业”[3]。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各煤矿企业都在认真开展职工强制性安全教育培训,但目前多数企业岗位合格的考核依据还是理论培训结果,在工作实际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考核未能和岗位合格有效挂钩。因此,企业有必要在开展好集团、矿、队、班“四级”安全教育培训的同时,将日常作业质量考核纳入岗位合格评定。

1.4加强培训过程管理

1)加强内部讲师的授课管理。作为公司培训的中坚力量,要求讲师在本专业领域有较高理论水平,且有良好的业绩,考核通过后方可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讲师要根据岗位职工的教育程度不同,理论知识掌握快慢不同准备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不仅有安全素质的培养,还应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以及安全态度,课件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便于职工的理解接受,在授课形式上要紧跟时代采用幻灯片、多媒体等视听相结合的方式。

2)加强讲师培训效果考核。按照标准化要求完善安全生产培训体系,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使讲师工资和培训结果挂钩,不但要根据培训任务确定讲师工资,同时要充分结合员工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职工培训后的满意度等多个方面考核,促进讲师提高培训质量的主动性。

3)因材施教,定制培训内容。针对不同的受训群体,明确各类人员应必修的课程结构,高级管理人员总课时的80%应为管理类课程,中级管理人员总课时60%应为技术管理类课程,岗位职工总课时的80%应为技术和安全管理知识。同时,明确岗位的学历要求,保证新上岗职工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已在职的不具备学历要求的职工,开设基础理论进修班,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补长职工素质短板。

4)完善学员考核机制。建立各级人员每年应修学分标准,通过参加内部举办的各项培训活动,修满规定的学分(参加外部培训人员,经确认后可获得相应学分)。对于能够按要求修满学分的职工全额兑现各类奖金和工资,对于修完要求比例50%以上,但未修够学分的,同比例兑现各类奖金,50%以下的脱产培训并进行处罚。

1.5突出重点安全教育培训

1)班组长的安全教育培训。班组长是安全管理的兵头将尾,是安全管理的最小单位,要通过持续有效地加强班组建设,夯实一线管理基础,实现班组安全管理从“零事故”向“零三违”转变。首先要做好班组长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实施班组长持证上岗制,班组长要加强对班组中作业人员的现场安全教育,对班组员工的安全绩效进行动态考核,并落实班组长连带考核机制。其次抓好对班组的集中培训,促进班组管理素质的不断提高。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逐步形成员工互联保、个人保班组、班组保队组、队组保全矿的安全生产网络。

2)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属于技能岗,同时也属于高危岗,工种种类繁多,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培训中要作为重点进行监督和管理。要根据不同工种专业的特点,向工人传授该工种的专业操作技能,同时要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文化素质、安全技术知识和应急能力方面的教育培训,并结合相关特种作业事故案例教育,强化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1.6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模式

1)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优秀的专业技术领导干部,也是将专业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在工作实践中认识深刻的“优秀教师”,利用领导干部的榜样作用,通过现场指导,系统讲解,既弥补了专职理论教师实践知识匮乏的不足,建立了“和谐的干群关系”,同时也起到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专业技术骨干积极主动下队组、进现场掌握现场实际情况的作用。

2)订单式培养。“订单培养”是借鉴企业“订单生产”概念而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所谓“订单培养”,指根据岗位需求与学校签定用人协议,由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学生,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企业参与从培养方案的制订到实施整个培养过程,学校建立起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有效保证学校所输送人才的实用性。

3)“五轮驱动”培养人才。五轮驱动:即实习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彰显、综合评价、价值提升五个方面,其核心是“三个三”培养思路(三导师指导、三岗位培养、三渠道成才)。学校毕业生到矿后,要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岗前培训和六个月实习锻炼,在实践导师、管理导师、技术导师的精心培养下,主要通过技术主管、跟班见习技术员、验收员或副验收员三岗位的轮岗交流,不断锻炼提高工作能力。此间,通过实施月度评价、季度测评、半年考评、年度综评的考评机制,以及动态转化、纳入后备人才、进行物质奖励等形式,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工作热情,全面盘活人才资源,经过坚持不懈的培养,逐步使大学生成长为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科队技术骨干、高级技能人才,为企业发展积蓄力量。

1.7加强安全文化熏陶,提升职工安全意识

企业的员工人数众多,在自身的修养方面各有差异,层次区分明显,因此对安全的理解深浅不一,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企业安全文化活动,可以引导员工关注安全、体会安全、共同提高。日本经营业先驱松下幸之助指出:“企业可以凭借自己高尚的价值观,把全体员工的思想引导到自身意想不到的高境界,产生意想不到的激情和工作干劲,这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根本”。企业不断通过教育培训向员工灌输和渗透企业安全观,加强安全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切实做到安全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形成上下合力,增进企业活力。

2结语

第9篇:班组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11规则”驾驶台资源管理 培训方法

2010年,国际海事组织在新修订的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中,把驾驶台资源管理作为强制性适任标准列入要求。我国为了履约,在2011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简称“11规则”及为实施“11规则”颁布的法规及文件,其中规定了对驾驶台资源管理的培训和考试作了明确要求。 1.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的发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欧洲国家的交通与海事安全主管部门、船东协会、航运公司和引航员协会——“驾驶台团队工作/驾驶台团队管理 (BTW / BTM)”课程。九十年代中期,瑞典、挪威、芬兰和荷兰等欧洲国家在BTW、BTM等课程的基础上,借鉴北欧航空公司的飞行团队管理和控制课程的经验和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共同开发了“驾驶台资源管理(Bridge Resource Management,即BRM)”培训课程。

国际海事组织在1995年修订的《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78/95)的B-VIII/2部分中提到了BRM。2010年,国际海事组织在新修订的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中,把驾驶台资源管理作为强制性适任标准列入要求,且在第II章“船长和甲板部”人员适任能力的主要修正内容中对操作级人员要求新增“领导力和团队工作技能的应用”、对管理级人员要求新增“领导力和管理技能的运用”的强制性适任要求。驾驶台资源管理知识的学习成为强制性要求。我国航海院校自2000年以来,开始为香港和内地一些航运公司的船舶驾驶人员正式开设了“驾驶台资源管理”课程。

2.“11规则”中有关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的规定

为了履行《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我国主管机关制定,在2011年公布了“11规则”,为实施“11规则”颁布的,《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过渡规定实施办法》和2012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大纲》中规定了对驾驶台资源管理的培训和考试要求。

2.1过渡期培训要求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过渡规定实施办法》中规定,对按照《04规则》发证的船长和驾驶员和按照《04规则》培训的在校学生应进行过渡期的适任培训。培训要求如表1。

2.2过渡期后的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

过渡期后,驾驶台资源管理的培训和考核放在船舶操纵与避碰课程中培训和考核。晋升500-3000总吨和3000总吨以上的二、三副需要理论考核和实操评估,晋升500-3000总吨和3000总吨以上的大副、船长需要进行实操评估。

3.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体系

3.1培训安排

驾驶台资源管理是一项涉及航海知识综合运用的培训课程,涉及的知识包括船舶管理,船舶值班避碰与操纵、航海学等知识,因此,该培训应安排在整个教学体系的最后实施,而不应和其他课程平行教学,最好采用集中培训的方法。

3.2培训方法的探讨

“船舶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的目的在于通过船舶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与方法的学习与教育,提高船舶驾驶人员在船舶营运安全工作上的正确思想认识,从而提高与转变管理认识与理念,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改变自身的不良行为,最终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因此,转变受训者的理念和意识是培训成败的关键,培训的手段主要通过理论教学和模拟器的综合训练。

3.2.1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由教学内容的讲授,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组成,使学员掌握驾驶台班组协同工作的要领,掌握驾驶台工作的基本程序,有效利用驾驶台所有资源减少和避免人为失误,掌握制定各种计划的基本方法,理解领导、决策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变方法。不同的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与实践经验不同,因此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的教学方法,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从以前驾驶台资源管理的培训总结中发现,,船长班、管理级的船员班、操作级船员班、混合船员班级,在校学生班,不同结构的学员班级的特点各不相同,下表以管理级的船员、操作级的船员、学生班为例,分析班级特点和教学方法。

3.2.2模拟器训组织

有效的航海教育和培训包含三个要素:知识、技能和态度。现在对海员的要求,包含以下几点:多任务工作,迅速作出决策,在团队工作中的优先处理原则等。传统概念上的船员培训是在学校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加上船上实习两部分组成,无法完成各种任务的训练尤其是应急训练。模拟器上培训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平台,能使学员在经济和安全的条件下完成各种复杂和应急情况的训练,因此在“11规则”的相关文件别规定了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中模拟器培训最少课时。

(1)根据驾驶台班组的成员组成将学员进行分组,将学员4-5人分成1组,每组指定船长1人、大副1人、值班驾驶员1人、值班水手1人、根据方案要求可增加1人扮演引航员角色。指定角色时最好依据船上的职务合理分配角色。如果是学生班,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限制,学生很难独立担任船长或引航员的角色,需要教员担任船长或引航员的角色,带领这个团队完成任务。

(2)方案设计为学员设定各种航行状况,训练学员的信息获取、团队合作、情境意识、通信沟通、应急反应能力。常用主要方案有:开阔水域避让、狭水道航行、能见度不良情况下的航行与操纵、岛礁水域的船舶操纵、船舶进港操作、避离台风的船舶操纵、船舶搁浅的应急操船、舵失灵的应急操船、人员落水搜救( 本船人员落水和他船人员落水)

(3)方案实施是让学员在模拟器上进行操作,完成方案规定的任务。方案实施一般分步骤进行:①让学员熟悉模拟器设备操作②教员说明训练方案③学员制定通过制定水域的计划和“偶发事件计划” ④通过指定水域的实际操作及偶发事件的应变⑤驾驶台团队的自我评价⑥教师总结评价

3.2.3评价方法

驾驶台资源管理评价分成理论考试和实操评估。理论考试由海事局组织统一考试,实操评估由评估员现场评估,评估要素主要有制定指定水域计划、制定“偶发事件计划”、资源与管理、驾驶台团队工作、领导与决策、通信与沟通、偶发事件与应急、工作态度与情境意识。评价标准主要根据学员对设计方案的处理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程度来判断。

4.结束语

驾驶台资源管理是一项发展中的船员培训业务,培训机构应根据每期学员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培训结束要总结每一期的学员情况、教学情况、教学效果等,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不断改进,提高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1]方泉根,船舶驾驶台资源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