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专业教师论文范文

专业教师论文精选(九篇)

专业教师论文

第1篇:专业教师论文范文

一、教师专业化的背景分析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背景,那么教师专业化问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呢?台湾的饶见维先生指出,教师专业化产生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育界认到“职前师资培育”的功效有限;2、教育界体认到“初任教师导入阶段”的影响深远且有待努力;3、教育界体认到“教师进修教育与训练”的有限;4、教育改革的呼声愈来愈高且教育绩效责任逐渐受重视;5、教师专业自主性的呼声愈来愈高;6、有关学校效能与教师专业发展之研究愈来愈多。①很显然,饶先生在概括教师专业化背景时,重点集中于“教育”的内部检讨。实际上,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提出,首要的动力来自社会发展,而不是教育体系内部对传统教育制度或行为的理性自觉。外部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使人们越发认识到教育的价值,进而认识到教师的价值。随着人们对教育期望的不断提高,对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对教师素质发展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化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世纪40、50年代以来,随着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世界掀起了一场全球性的、全方位的新科技革命。这场新科技革命将人类带进了一个新的科学技术时代。50年代以后,新科技的发展呈加速趋势。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诸多领域内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导致科技知识的累积激增、陈旧率加快、生命周期缩短,造成所谓的“知识爆炸”、“信息爆炸”。70、80年代后,科技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知识更新速度变得更快,信息量激增,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不但提出了量的要求,更提出了质的要求。因此,传统“一次性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如何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关键在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所以,变革教师培养体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教育能力,成为教育改革不得不首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现终身教育的要求

终身教育的创立者—法国的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PaulLengrand)认为,把人的一生划分为两半部分,前半部分接受教育,后半部分从事职业活动,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不符合现代生活的实际情况,更不符合未来的要求,教育应贯彻人的一生。①在现代,任何人都不能指望他在青年时代所接受的教育能享用一生。因此,教育应当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师,更应要求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终身学习贯穿于自己的一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断汲取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知识、研究最新的科研成果,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使自己跟上时展的步伐,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

3、教育所承载的社会期望转嫁于教师

随着人们对教育期望的提高,对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在传统的认识中,教育一般被定位于“传承”社会文化。但自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认识发生了“觉醒”。人们开始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科技发展等等社会问题和青少年成长问题与教育联系起来,把社会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的解决都寄希望于教育,希望教育界承担起更多的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责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观念就是这一认识的真实写照。由于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所以,这些期望又转化为对教师的素质要求。现代教师不仅要有广阔的知识视野,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有开拓的创新精神、精湛的教学艺术等等。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纲要的颁布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对教师专业化提出的要求。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也反映出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1、以建构主义和多元智力理论为代表的教育理论所揭示的学生学习规律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掌握和驾驭这些学生成长的规律,需要教师有正确的教学观念和理论素养,通过专门的培养和系统的学习才能使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和掌握先进的理论。

2、学习社会的到来,终身学习的需求促使教育不能像过去那样只把功能定位在传授知识上,教育更多地需要承担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功能。教师必须善于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因而教师比以往更加需要掌握诊断和引导学生学习行为的专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3、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核心,包括家庭文化资源、社区文化资源、城乡区域文化资源和学生群体的经验资源在内的广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综合的知识和能力,才能从容应对学生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的学习需求。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先进教学软件的不断涌现,使多媒体教学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果,而目前教师运用现代技术的水平还不能适应要求,必须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培训。

第2篇:专业教师论文范文

本文作者:万晓燕工作单位:鄂州职业大学医学院

(一)新异性新异性对于研究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当过去成为新的过去(当前的未来)时,我们就可以察觉到到新异性的存在”iii,也就是说当未来成为过去时的时候,这个过去的未来对于已经过去的过去来说是新的事物。高职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后相对于之前的高职教师的专业技能来说是新异性的存在,是教师个体新异性的存在。所有先异性的产生都是以先前的经验为基础的,是对过去的符号性存在的发展。高职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也必须遵循这样的规律,以先前的专业技能为基础,不能盲目的学习实践新的技能,提高技能。(二)文化传递模型文化传递模型有两种,即单向文化传递模型与双向文化传递模型。单向文化传递模型认为,发展中的个体,即接受文化的个体,是消极地接受符号建构的意义的。值得注意的是,单向文化传递模式强调,传递的符号信息是固定的、不能发展的,接受者只是单纯的接受,而不能进行主观意义的建构。处于这种模式的高职教师单纯的接受别人给与的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只是单纯的接受传递。双向文化传递模型与单向传递模式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符号意义的接受者积极主动的进行文化的建构,而不是单纯的接受符号信息。在双向文化传递模型中,接受者在新异性的建构过程中,不断把编码者与解码者的符号信息进行不断的交流,实现意义的重新建构。处于这种模型中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过程中,不断对新异性进行反思与思考,进行自身意义的建构,不是单纯的接受,而是在把编码信息进行分析之后,进行重新的建构,从而内化成自己的。这种传播模型在高职教育中是比较理想的文化传递模式。(三)个体文化与集体文化个体文化是将个体的心理活动内化的结果,即个体的主观现象的外化。人的服饰、身体的装饰等都是个体文化的表现形式。而集体文化一定群体的个体意义系统的外化组成的。因此,个体文化相当于主观文化;集体文化相当于客观文化。集体文化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进行符号的交流中形成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

教师的专业素养“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面出来的、决定其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iv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扎实的专业知识高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和技能训练。只有有教育理论的指导,熟知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教育的理论知识,才能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有效的教学;学科背景知识是一个教师胜任教学认为的前提,高职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科知识才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技能方面的能力,是由高职教师教育的教育对象决定的,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只有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结合起来才能使书本知识活灵活现的展现的学生的面前,才能对学生的实习实训给予指导。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的进行新异性的构建,以及进行信息传递的基础,是不能被忽视的。高职教师面对现代社会的告诉发展,不能只局限于自己所学的知识,还应该结合当今世界的发展,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二)精深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指的是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等。教师只有通过制定教学计划,通过语言的表达和亲身示范,通过有效教学才能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组织能力是教师进行集体教学必须掌握的能力,把学生组织起来,参与到集体教学活动中,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精湛的专业能力是把教师的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桥梁。如果教师的专业能力差,学生就会表现出单向传递模型的状态,甚至是达不到,可能上课不会听讲;相反,学生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进行信息的交流,实现符号信息的内化。(三)良好的道德修养高职教师归根结底的教师,教师就要做到为人师表。高职教师同样要热爱自己的岗位、爱护自己的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有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真正关系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只有具有优秀的个人品质,才能言传身教,才能起到典范和教育作用。单个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是个体文化的表现之一,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员,应力求为这一群体文化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教育观念落后教育观对教师行为起指导作用。有些高职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室成了一言堂,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或者根本就没有表现的机会,失去了参与的积极性与乐趣。这容易造成符号的单向传递,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很少参与也就很少思考。(二)教师专业技能不够教师的专业技能于专业知识一样,是教师专业素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高职院校普遍存重高学历教师的招聘,把文凭看做老师进门的敲门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普遍存在理论知识精湛,但是与实际联系较少,学生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课本。学生在新异性的接受中,没有先前经验的基础,在教师传授知识过程中呈现单向传递模式,很难对老师讲授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被动的记忆,与实际不能联系起来。(三)教学方法单一在高职教育中,甚至是中国的教育中,存在教师教,学生学,教只是老师的事情,教师把课本上的知识和拓展的知识抛给学生,学生能捡多少就多少。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容易对课程失去兴趣,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于新异性的接受会受影响,影响教学效果。反之,教学方法的单一也容易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四)科研能力差,科研积极性不高科研能力差,我们不能归咎于高职教师自身的原因,但也不能忽视高职院校的责任。一方面,高职教师一般把上课看成是唯一的,而忽视了科研能力的培养,很少老师进行教学研究,老师把这一问题归结于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大,没时间进行教学科研。教师的个体文化在科研方面呈现消极的态势,直接影响了教师科研能力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高职教师在高职院校这样的集体文化中,个体文化会受到集体文化的影响。高职院校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就业上,想法设法为学生的就业铺路,忽视了教师总体水平的提高,忽视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一)营造教师竞相提高专业素养的文化氛围集体文化对个人文化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在集体文化的涵化中得到提升。高职院校可以设立激励机制,鼓励高职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教师也是高职院校长足发展的动力。就拿教师科研能力来说,高职院校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奖励制度,鼓励老师个人或群体的以院校的名义多从事科研,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同时,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二)端正教育观念,调试教育方式教育观念是个体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可以多途径了解最新的教育观念,调试自己的教育观;高职院校也要发挥集体文化的作用,在全院校组织学习最新的教育观念,也可以做专题的讲座。在集体的文化氛围中,教师的个人文化能得到有效提升,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在争取的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采用多种形式,比如说参与式,来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形成双向的文化传递模式,使学生能够在收到符号信息的时候,能够做到及时的整合,对符号进行重构,反馈给老师。提升课堂的效率,实施有效教学。面对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组织老师互相学习,或者组织高职教师一起研讨,或者高职教师可以自发组织讨论,互相学习,发挥集体的作用。(三)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前沿发展动向高职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随时都会有新异性的产生,固步自封只能总这个时代落伍。高职教师应该随时通过网络或者最新的专业讲座了解最新的专业动向;高职院校应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专业相关的书籍和杂志,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共享资源;老师也可以成立专业素养提升的交流会或者组织,不定时的召集大家一起讨论自己的心得体会,有了这样的集体氛围,教师能够受到集体文化的感染,使大家共同进步。经过以上从文化学的视野分析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相关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对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高职院校应该努力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高职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一切可以提升高职教师专业素养的方法都可以拿来用,只要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自身修养,担当起社会赋予高职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第3篇:专业教师论文范文

长春师范大学作为在全国率先设立人文教育专业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之一,2000年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开始设置文科复合实验班,在国内率先进行人文教育本科师资的培养;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人文教育本科专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被批准为“吉林省重点建设专业”。到2013年,人文教育专业已经发展成为长春师范大学较为成熟的专业,并且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教材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学科专业建设长春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专业自设立以来,曾先后归属教务处、教育科学学院等部门管理。2008年划归历史文化学院以来,紧紧依托历史文化学院特有的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优势,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历史教育是人文教育专业主要的专业方向之一,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历史学科建设是长春师范大学的优势和特色。近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历史学科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一院、二基地、三中心、四研究所”的系统性研究机构。其中“一院”指历史文化学院,“二基地”指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基地,“三中心”分别指中国东北边疆历史研究资料信息中心、东北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与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四研究所”为东北亚研究所、萨满文化研究所、满族文化研究所与国外文献译介所。2011年,历史学与其他三个学科一起,成功申报为长春师范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东北民族与边疆研究成为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历史学科的强势发展为人文教育专业提供了强大的学科支撑和专业后盾。长春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专业于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被批准为“吉林省重点建设专业”。

(二)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既是检验人才培养规格、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又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按照2012年9月教育部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的要求,长春师范大学最新修订的2013年人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一中心、两段式、三方向、四平台”的课程体系。“一中心”是指课程体系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两段式”是指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的基础教育阶段和两年的专业方向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过程;“三方向”是指人文教育专业的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与哲学三个专业培养方向;“四平台”是指四级教学平台,即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平台、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平台、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平台与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平台。课程建设是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前提。多年来,长春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专业一直坚持把课程建设作为提高专业办学水平的基础工程来抓,至今已完成三批五门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其中包括两门省级精品课程———世界通史和中国古代史,三门省级优秀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历史。

(三)师资队伍建设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专业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发展的关键。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们成立了以学校主管教学副院长为组长的特色专业指导委员会,调整、充实、完善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建设了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精品教学研究团队。在长春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专业25人的教学团队中,35岁以下的有5人,35-45岁的有6人,46-55岁的有14人;具有讲师职称的有5人,副教授13人,教授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有1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有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0人,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的有2人。2008年12月,人文教育专业教学团队获得“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荣誉称号。教材建设也是加强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到目前为止,我们共编写了《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专业教材2部,规划中的特色专业教材1部。(四)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质量人文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师范性和创新性的特点。长春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专业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专业理论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现代教师教育技能,扎实的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能在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从事人文学科综合课程教学及相关分科课程教学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达到以上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以下具体培养要求:1.热爱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师职业道德;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扎实的教师基本技能,具备人文学科的教学能力和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2.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的能力。3.具有扎实的文学、史学、哲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宽厚的人文科学知识,并了解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4.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历史与动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5.具备英语的听说读写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6.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长春师范大学人文教育专业一方面立足于师范教育,强化对学生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一方面强调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在狠抓智育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做好德育工作,帮助学生在政治上要求进步。据用人单位反馈,我校人文教育专业毕业生理论视野开阔、专业基础知识深厚,具有较浓厚的人文综合素质、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场适应能力,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能力强,与人协作能力强,教师基本技能过硬。

二、高师院校人文教育专业发展的方向

人文教育专业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高等教育专业改革综合化的成果,属于新兴专业。我们认为,无论未来学科专业如何变化调整,人文教育一定会是人文教育专业的神圣使命,也会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坚定方向。人文教育专业在实现人文教育理想的过程中,或许会以人文学科教育为桥梁,承担起沟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历史使命。人文教育专业的产生源自教育界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和对人文教育的倡导。实现涵养人文精神的人文教育理想,是高师院校人文教育专业承载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只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存在的各门学科和各类专业各自为政的现象,也是近代学术分科以来学界不争的事实。学术在近代分科以前是一个整体,被冠以“哲学”称谓。近代以来,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资料积累得越来越厚重,人们不得不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于是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近代学科专业纷纷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各自形成明确的研究领域与学科范围,哲学也由研究具体知识转向研究“人类认识的前提”,在此背景下,近代教育应运而生。由此可以看出,近代学科分工产生了近代教育,近代教育的产生和形成又反过来强化了各学科之间的专业分工,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教育局面:学科壁垒森严,学术界限分明。然而,随着人类研究领域的拓展和研究深度的跃进,人们愈来愈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单靠某一领域的知识无法解决,时代的发展呼唤交叉学科与综合学科的出现。与此同时,人们发现,现代学科的精细分工导致“专业人才”的人格缺失。于是对通识教育、人文精神的呼唤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成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主流,至今方兴未艾。人文教育专业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产物和高等文科教育综合化的结果,义无反顾地扛起了教育改革的大旗。

人文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无论是在西方的古希腊和古罗马,还是在东方的古代中国,最初的教育都是注重受教育者人格完整的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到了近代,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在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化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与此相适应,学术分科的背景导致教育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和专业化,受教育者成了教育产业生产线上的特殊商品,而人本身的需求成为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勿庸置疑,近代教育为工业化社会培养了大量合格的专业人才,但也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人自身的危机。在此背景下,引发了教育界关于通识教育与专识教育孰重孰轻的广泛争论。近代著名教育思想家潘光旦认为,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应以“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从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角度而言,应以“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因此,高等教育应在培养通专兼顾人才的基础上,以培养通才为重点。“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中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因为“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也赞同“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观点,要求“学生对自然、社会与人文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综合的知识”。潘光旦和梅贻琦所说的通识教育其实就是人文教育,它指的是一种超越功利性和实用性的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而非教育产品,它注重受教育者内心的真实需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和谐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和对人类文化的高度关切,其实质是涵养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这是教育的最初目标也是其终极理想,因此毫无疑问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人文学科教育是人文教育专业走向人文教育的必经之路,人文精神的涵养和人文教育理想的实现只有经由人文教育学科设置的途径才能完成。因此,肩负基础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双重使命的人文教育专业注定要经历不平凡的改革路程。

第4篇:专业教师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国家、社会、高校都在努力改善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但在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方面还缺乏创新。本文分析了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并对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中指出:“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为了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目前各高校成立了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就业指导中心或办公室),培训就业指导师等专业人才,组成以学校就业专门机构人员、学院(系)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专职队伍负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跨越式的发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也相应地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以往简单的政策性、观念性的就业指导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他们渴望在职业素质培养、就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等多方面得到更深层次的指导。虽然现有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已初具规模,熟悉学生情况,并拥有一定的用人单位资源,能较顺利完成毕业生的推荐工作,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工作单位的落实,但也存在着以下问题:就业指导老师大多来源于党务、政工领域,整体学历层次不高,缺乏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开展全新工作的需要;同时,他们长期习惯于作为管理者的身份,短期内难以转变角色,难于用新的理念为学生提供辅导和咨询服务等不足。因此,为了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发挥专业课教师熟悉专业、了解学生的优势,建立全员参与的有效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i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不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也结合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的就业指导工作,但是存在以下不足。

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缺乏专业背景,针对性不强。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模式是:学校领导一学院主管领导一辅导员(班主任)的学生管理系统,他们大多不是专业的职业咨询师,没有接受专业知识的培训。一般来说,只能在普遍问题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针对性不强,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的指导,而占学校教职员工大多数的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关注不多,以致出现了教学工作和就业工作处于各自为战的“现象”。

就业指导内容上缺乏职业成才教育和全程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尽管许多院校都已经开设了就业指导课,有的也已经真正纳人学校的教学课程体系,但是由于开设此门课程时间不长,在教学内容上往往仅是为学生提供政策法规、职业信息、求职技巧等应急性和支招性的指导,缺乏职业成才以及职业生涯教育,总的来说,理论知识相对较多,实际性和应用型的知识较少,如: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能力、职业心理、如何制作简历、面试的技巧、面试的礼仪等等。

就业指导课程形式上单一。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主要采取课堂讲授和讲座的方法。这种“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明显凸显其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授课形式上,可采用团体咨询、拓展训练、职场演习、参观企业等多种方式,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就业指导时间上的误区。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往往是在临近毕业时才开设。其实包含择业观的树立、就业知识的讲授、就业意识培养等内容的就业指导应该是贯穿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主线之一,但是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特点教授不同的内容,而不是在大四或临近毕业临时抱佛脚。

2专业课教师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

专业课教师作为高校发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在学生就业指导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专业课教师可以利用专业课的讲授,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利用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机会,开展全程性、连续性、个体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合理地设计、实施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专业课教师是学生学业的引领者,他们在大学生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其学识受学生崇敬,他们的话语容易让学生接受,做就业指导思想工作也有一定的说服力。专业课教师相对熟悉所教学科的专业特点和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优势、长处与不足,在日常教学和课余交流中,通过沟通和了解,能较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确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和方向,促进其在校期间有的放矢自觉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专业课教师能够利用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可以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对行业的了解,把教学工作和就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职业能力(或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其专业技能,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对本行业了解的优势,引导学生沿着行业要求合理发展。目前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与企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不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竞争力的情况比较普遍。就业创业指导专家丁力教授曾指出:学校和企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不完全一样,有三个错位。一是企业的岗位和学校的专业本身存在着错位,专业设置需要一段时间、需要一个过程,而用人单位所需岗位必须紧跟市场变化,大学所设专业和社会用人需求岗位存在“时滞”;二是高校人才观和企业用人观存在差异,学校的人才观更多看重学生的学业、在校的表现,而对于企业,为企业作出贡献、创造利润的就是人才;三是,高校培养人才价值观和用人单位人才价值观又有不同点。专业教师在本行业中已有一定的建树,并对行业内的信息变化十分熟悉、快捷,因此,专业教师比起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在避免出现以上“差异”更有优势,并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教育,利于矫正“毕业生”这种教育产品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3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发挥专业教师在就业指导中的优势,寻求有效的途径,能弥补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不足。

专业教师纳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形成专家、就业指导中心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及专业课教师四位一体的体制。专家针对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负责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测评和正确引导,提供给学生及时准确的信息,辅导员和班主任负责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向学生有意识的灌输与就业相关的知识,专业课教师负责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及发展前景、就业方向的知识,从而营造一个“全员参与、全程渗透”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氛围。

将就业指导内容分阶段地渗透到日常专业课教学中。将就业指导课纳人学校的教学系统,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成才教育和全程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挑选优秀的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改变单纯在高年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使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阶段,并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指导,确保高校就业指导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在新生教育阶段,主要是学生自我探索阶段。专业课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信息传达,使学生更好了解本专业的特点、所学的内容、研究前沿、就业前景以及自己的发展空间,从而尽早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二年级是学生拓展职业生涯视野阶段。在这一阶段,专业课教师可以利用专业课讲授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各种不同的职业和工作;三年级是学生缩小范围选择职业的阶段。专业课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与学生探讨自己的职业观点,并给学生一定的意见;四年级是学生作出决定的阶段。专业课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的需求,提供一些就业信息,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结合专业课开展形式各样的职业指导。专业课教师可以采取四种方式丰富就业指导的形式:①素质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是在体验中接受培训的特殊教育方式,是一种适用于现代人和现代组织的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手段,专业课教师可以合理使用拓展训练,不仅能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②职业技能训练。在校内结合专业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如:医学院校的临床技能大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成立本科生科研站或者小组进行科研活动有助于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提升学生将来毕业的竞争力。③校友经验分享。为学生设定专业杰出人才访谈,专业教师结合自己在一线工作的实况进行现身说法引导学生为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有助于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更具实效,避免凭空设计。④竞赛性活动。由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发挥专业教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的专业指导作用,共同为学生搭建自我规划的平台,并在竞赛中让学生更为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汲取他人所长。

第5篇:专业教师论文范文

教师是教育之本,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师资培训,打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教育改革和时展的必然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着眼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要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借助于专业化的组织,不断武装和充实自己,努力学习先进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升职业道德,努力促使自身尽快地成长为一名专业的称职的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1]。在教师专业提升过程中,要进行积极的反思,这是确保专业素质得以提升的重要条件。努力打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教师专业发展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对教师的专业技术、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态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教育是指教师在职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和专业机构进行系统化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过程,是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研究继续教育模式的优化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教育越来越看重,教师的专业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日益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队伍的规模和素质都大幅提升。但是,目前教师队伍整体上还表现为参差不齐,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服务的,而社会在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变化,为了适应社会的这种不断变化的需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调整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既要有服务意识,也要有创新意识,这些都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然而,目前不少教师还存在与教育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通过加强继续教育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我国的继续教育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只是从宏观上负责教育培训部门的资质认定、建设指导、质量监控等,而培训部门则自己决定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等。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对称,培训机构无法准确掌握具体的参培人数以及其他培训班开展情况的准确信息,因此,培训机构很难及时调整自身行为,将培训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其次,培训机构参差不齐,市场规范化程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培训目标定位上,还没有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放在首位,缺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思考。从教师自身角度看,每个教师的专业知识、性格习惯、专业能力都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培训机构很难满足教师个性化、多样性的要求。绝大多数的培训机构在对学员层次划分、学员需求调查、个性化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所欠缺[3]。再次,目前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既要考虑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要应对各种课题项目、论文撰写、职称评定等事宜,许多教师倍感压力。再加上培训机构培训收费不断增加,不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

三、优化继续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树立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

传统的教师教育理念比较重视教师入职前的培训,对职后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时至今日,虽然教师普遍对继续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传统的重视职前教育的思维定势还没有完全消除。作为教师必须要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知,虽然职前教育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但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想培养出与时俱进、符合社会要求的新型人才,就必须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摸索,重视职后的继续教育,并积极投身于继续教育中。教师要从被动参加继续教育调整为积极主动地参加继续教育,要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审视自身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继续教育内容,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为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而努力。

对于培训机构而言,也要不断革新教育理念,树立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思想。首先在培养目标方面,不能仅仅关注教师的知识、技能的提高,还要注重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增强竞争意识等。其次,要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思想,要改变教师被动接受继续教育的现状,培训机构就要深入了解和分析现代教师的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树立服务至上理念,为教师设置更多富有时代性且能满足不同继续教育目的的课程,克服经济利益至上的短期行为,打造继续教育的品牌机构[5]。

对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也需要不断更新理念,完善职能定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逐步凸显其公共服务的职能,规范教师培训市场,让市场来决定培训机构的优胜劣汰。首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充当指导者和调节者的角色,建立决策和指导机构,根据社会及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学校发展规划;针对教师需求、社会需求、教学需求,合理安排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确保继续教育工作有序开展[6]。其次,培训机构的良性运行离不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干预,必须建立健全监控和干预体系,对培训机构的市场秩序和培训收费、培训内容等加以规范干预,建立良好的培训市场秩序。对扰乱培训市场秩序的行为,要加以制裁,促进市场有序发展。

(二)优化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专业的教育课程体系支持。专业的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具备如下特点:首先是开放性。教育课程的敏感度一定要强,能够对社会变革、教学改革、学生思想特点等各种相关因素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能够针对种种变化第一时间设计和调整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计不能脱离社会文化的大环境,课程内容也要注意与时俱进[7]。其次是多元性。传统的教师培养比较注重单一学科,科学的教育课程体系必须打破这种单一的课程框架,建立综合型和实践性强的新型课程体系,同时丰富授课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式,以满足不同教师的不同需求。比如,教学中要尽量杜绝单一的灌输式教学,采用专题探讨、反思交流、课题研究等多种方法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可以组织教师学员就当前的教学难点和热点进行专题研讨,也可以一起观看教学视频,引导教师总结教学优缺点,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审视优点和不足,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等。再次是实践性。通过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学习,教师应该不仅仅获得理论知识,更应该是教学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因此,科学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必须要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同时要引导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加以反思,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三)关注继续教育培训后的反馈

继续教育培训的目标应该定位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而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还是要靠教学实践来检验。可见,继续教育是否收到了理想效果,只能通过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培训后的反馈才能得知。一般的继续教育机构都比较重视培训前的工作,比如调研需求、宣传招生等,以及培训过程中的工作,比如根据调研结果设置课程内容等,而对于培训后的工作则关注不够。科学的继续教育体系传授给教师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教学理论,还有职业操守、创新理念、教学实践经验等内容,这些都是在教师参加培训后的工作中逐渐体现出来的。从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来看,一切继续教育都是为培训后的工作开展作铺垫的[8]。培训机构要注意与学员和教师保持联系,建立网络,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检验培训的结果,另一方面,通过反馈可以获悉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既可以成为培训研讨的内容,也可以促进继续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还可以促进其他学员和教师反思,最终提高学员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

四、结语

第6篇:专业教师论文范文

摘要:当今社会是知识社会,也是终身学习的社会。为适应时展和教学改革的要求,外语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本文试从知识社会视角,探讨在终身学习背景下,外语教师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多元途径。

身处一个多元的时代,面对正在全国如火如茶的英语教学改革风潮,面对不断更新的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理论,外语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继续教育,实现专业化发展。本文试从知识社会视角,探讨在全球化、知识化背景下,外语教师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多元途径。

一、知识社会教师面临的挑战

(一)知识社会与终身学习

知识社会信息丰富、科技发达、价值多元、国际互动密切,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加快的知识更新进程,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年就提出了新世纪的学习新范式,即学求知(learningtoknow)、学做事(learningtodo)、学相处(learningtolivetogether)和学做人(learningtobe)。此后,各国纷纷运用各种有效途径与策略开展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以提高国家竞争力。

(二)外语教师角色的殖变

多元化的知识社会提出了更多样的学习需求,学校教育在知识革命和终身学习的背景下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2004年开始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时行》,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英语教学由此开始了新一轮全面而深人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外语教学不但要传授语言知识,更要培养语言技能,还要让学生了解目的语社会的文化,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师的角色从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变成语言技能的培养者和文化的传播者,同时,教师还承担着终身学习者、行动研究者、知识生产者和知识分享者的角色,教师所承担的角色比20世纪更为多元。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外语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角色,具备终身学习的素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强化专业能力。

二、外语教师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多元途径

外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个终身持续的动态过程,是为了自身的需求而进行的研究行为。如何使外语教师在英语水平、语言理论、语言教学理论、语言教学技能等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有效实现自身的发展,是知识时代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教师本位的专业成长

首先外语教师要关注自身的专业成长,具备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重新整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改善个人教学的认知、技巧与态度,使自身获得可持续发展。

1加强教学反思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外语教师必须从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而这个转变的关键就是反思。“教师发展过程即教师自我反、自我更新过程。反思是英语教师自我发展的核心,反思能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方法、教学行为和效果采取一种批判性态度,通过思考、计划、实践和评价,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教师的教学最优化,从而超越自我。反思性教师发展是“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外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日志对自己的教学经历及时归纳、概括与评价;也可通过与其他教师的讨论与交流及观摩,借鉴同事先进的教育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满足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要求,是否符合语言习得规律,进而重新构建自己的模式。

2.开展行动研究

外语教师在知识社会遇到的教学问题更复杂多样,应主动地开展相关的行动研究来促进专业成长。行动研究涉及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如课前计划与准备、课堂反馈与评价、课堂调节与监控等。近年来语言习得研究越来越突出认知主体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如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开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内因,降低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促进语言习得等已经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外语教师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围绕某一教学环节,结合外语教学的实际,开展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最后归纳总结出行动研究报告。行动研究促使外语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助于教师自我评估、自我监控教学质量,并通过反思总结,建构属于自己的系统化专业知识体系,将内隐知识转化为外显的专业知能,实质上这是教师自我质疑、自我解惑的过程,使外语教师能从另一角度来审视自身的教学,给自我完善开拓更广阔空间。

3.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教师成长档案不仅可以用来评估老师的教学表现,更能帮助教师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及自我成长。教师成长档案是教师对自己个性化教学成长历程进行的跟踪式记录、搜集和展示,内容涵盖教师的背景资料、教学哲学、执教班级情况、教学目标,课堂内教师的课程执行计划及材料运用、教学手段、教学创新及效能情况等,及若干支撑材料,如学生的测试成绩或作品,班级教学录像、英语学习的成功案例等。材料必须具有典型和代表性,能突显与证明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与技巧,更让其对自己工作深切自我反思,反省自己与学生、同事的互动,从而达成专业成长。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也是教师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是将内隐知识外显化、整合与重构专业实践理论的过程,同时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分享,塑造分享式的学校新文化。

(二)校本导向的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教师专业发展与缺乏专业性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而高校的持续扩招使得教师大规模、长时间外出学习、研修根本不现实。因此,校本培训成为一个教师在岗成长的重要平台,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专业素质,发展专业能力。

1.加人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作为先进的科学管理模式,已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学校的学习型组织也已成为教师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学习组织使教师有机会与其他教师密切交往、互相学习,可以帮助教师成长和发展,落实学校本位进修。对于外语教师来说,个人的专业发展必须依托于一定的专业团体。教师专业成长核心是知识,唯有进行学习才能有知识的获得、应用、分享与创新。通过参与教师学习型组织,如教学研讨会、教师读书沙龙等进行定期聚会,教师们可以一起讨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模式等问题,谈论国际上出现的新教学流派和语言学习理论,在交流中,教师将自我建构的知识,与同事分享,把个别学习转变为整合学习,不懈吸收新的信息和知识,从而超越自我。学习型组织能发挥整体和专业的效果,开拓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视野,能促进外语教学效率的提高,也促成学校学习文化的塑造。

2.开展同事间合作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处于孤立状态,很少有机会和其他教师合作教学。近年来不少有关学校效能的研究都强调要提高教育成效,教师应放弃传统独立执教的方式,设法转型为小组合作教学。因此,为提高教学绩效,增进教师成长空间,提升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需要创建教师合作文化。合作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活动有专业对话、课程发展、同事教练与行动研究等。英语教师完全可以相互合作,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以及评价过程等都可由教师来共同参与、设计与执行。同事合作协助教师达成个人、社会及专业三个层面的发展。在个人发展方面,可以让教师获得应有的专业尊严,建立自信;在社会发展方面,教师通过同事间专业经验的分享和互动,突破专业孤立,培育出相互支持的集体专业意识;在专业发展方面,为教师提供自主参与的自我更新模式,让教师形成自己的专业观点,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使其从更宽广的角度进行反思,发展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为改进教学提供良好契机。

3.观摩同事教学

我国传统的听课主要以检查、评价为目的,很多教师因此对听课较反感。但如果教师基于自愿与他人合作,观摩彼此的课堂教学,进行客观分析,并交换所获得的信息,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还能加强彼此间的理解和认同,带来职业的愉悦和满足网。在我国,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本形式,它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节等诸多因素。通过相互观摩课堂教学,记录并分析同事的教学过程,如课堂管理、教学方法、学生反应、师生关系、电教媒体的合理使用等,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外语教学系统中各要素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及制约,然后彼此客观地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4.建立教师评价机制

教师评价制度也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这里的教师评价指发展性教师评价,这也是国际教师评价的发展趋势。教师评价不应仅是发挥奖惩功能的绩效评价,而应强调以促进教师发展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使教师获得自信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关注点不是甄别优劣,实施奖惩,而是教师教育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不会使教师抱持怀疑与排斥的心态。发展性教师评价采用多元主体,帮助教师多渠道获得全面、真实的信息,使教师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语言教师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人际关系、文化知识和跨文化知识、语言与语言学知识、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语言教学和职业意识等同。这种评价机制视评价为教师反省并改进教学的动力,评价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工作绩效,促进教师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师成长

第7篇:专业教师论文范文

摘要:改革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日前的课程体系已成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大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可从充实通识课程中自然科学方而的学科门类、加大技能教育课程的比例、注重教育实践课程的教育效果、改革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等儿方而入手。

高等师范教育是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的专业教育。幼儿园的师资在我国建国后则主要依靠中等师范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培养。1952年,教育部颁发了((Ui}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其中明确规定了培养幼儿园师资的学校为幼儿师范学校,并可独立设置,培养大量的幼儿教师以适应幼儿园发展的需要。为了办好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合格的、高质量的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教育部还同时颁发了《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其中指出,高师教育系得分设学前教育组,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前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城市中广泛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学前教育的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除了要他们掌握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在托幼机构进行保育、教育的能力外,还要他们能进行幼儿园课程的设计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儿童玩具的设计与研发;要求他们能在更高层次上理解幼儿,开发幼儿的潜力,富于创新能力,并能对幼儿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发展后劲的幼儿教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理念也已渗透进学前教育机构,某种意义上说幼儿教育中对这些理念的要求更高,这也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必须不断改革,以适应这种变化。显然,中等师范学校对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已不能适应21世纪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由高一级的师范院校来完成幼儿教育师资的培养。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已经由原来主要向中等师范学校输送合格师资转到主要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上来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必然要随着培养目标的改变而发生变革。

幼儿学前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教育事业。从事幼儿学前教育的教师相对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由于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其次,学前教育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弹、说舞、唱、画等艺术教育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第三,幼儿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了接触客观世界和各种现象,这儿乎涉及到各类学科的基本现象和常识,因此学前教育要求教师要具备广泛的学科知识,能胜任多学科的教育活动。第四,就其教育方法而言,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幼稚性,需要教育者采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独特方法,将广博的知识,创造性地融合到孩了所喜欢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引导他们去观察感受操作、体验,进而形成一定概念和经验。另外,学前教育还要求教育者要善于激发、培养和保护学前儿童正在萌发的对自然、对社会、对科学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并注重儿童不同个性的培养。显然,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与其他师范专业相比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对师范性的要求更高。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是其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水平影响和决定着高师生的素质水平,课程结构影响和决定着高师生的素质结构。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的目标偏重于培养中师教师,课程体系呈现重学术理论轻师范性实践能力培养的弊端,使学生的知识面窄,职业教育技能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教育工作,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具有全程规划性的调整与改革,以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可分通识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技能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四大块。这个课程结构看似合理,实际上存在许多弊端。如各类课程比例失调,课程设置过于单一,技能培养力度不够,教育实践环节不被重视等。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可从下面儿方面入手:

一、充实通识课程中自然科学方面的学科门类

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科学的地位,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人文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塑造认识事物、观察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处理社会关系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在课程内容上,一般由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具类课程组成。作为文科生,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往往注重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开设,而对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普遍开设不足。实际上,在幼儿园科学教育等领域的活动中,幼儿教师承担着激发幼儿对自然、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启迪幼儿心智的任务,对于孩了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有益的生物、物理、化学现象都要能深入浅出地作出适当的、科学的解释。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通识课程的设置要适当增加自然科学方面浅显的与今后幼儿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作为基础学科正常开设,这对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有极大的帮助。

二、加大技能教育课程的比例

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广泛的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以满足现代教育对专家型教师的要求,同时还要具备开展幼儿教育的职业技能和艺术表演(表达)能力,以满足幼儿教育自身的特殊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设置技能教育课程既是幼儿教育的任务决定的,是幼儿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师范性的特殊性所在。艺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既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也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同时还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增加活泼愉快的气氛。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乐理与视唱、乐器演奏、歌唱舞蹈、绘画和手工制作等。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获得一定的弹(琴)、唱(歌)、跳(舞)、画(画)、做(泥工纸工)、演(表演)等艺术表达能力,并擅长其中一、二项,既有利于今后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目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教育技能技巧差是制约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面向幼儿园教育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招生制度、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不足、学生技能训练不力有很大关系。首先,招生制度的缺陷导致高师生艺术教育技能形成先天不足。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招生主要依据高考文化课成绩,而忽略了其音乐、美术等艺术基本素养的考察,即缺少面试这一重要环节。大部分学生进校时艺术修养较差,很多学生没有受过任何艺术方面的训练。不懂音乐,不会画画,不会跳舞,语言表达不佳的学生大有人在。这对以后专业技能的培养带来较大的难度。其次,技艺类课程比例失调,导致高师生技艺训练后天营养不良。与中师相比,中师技艺类课程的开设一直贯穿中师教育的三年全程,课程开设在整个课程中也有较大的比例。而在高师,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只开设两年四学期,其后的三、四年级在学生见习、实习时,在对技艺要求最高的时候,反而缺乏这方面的指导和训练,一些在低年级学会的艺术技巧由于长时问不练不用,到了在幼儿园实习时变得很生疏。艺术教育能力差也是导致许多幼儿园拒绝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首先,正如高师音乐、美术专业需要面试,英语专业需要口试一样,鉴于学前教育专业特有的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有必要加设面试。当然,考察学生艺术素质并非等同音乐、美术专业,其意义在于了解学生在艺术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景,在侧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适当地对艺术特长生有所倾斜。其次,加大艺术技能学习与训练的课时比例,将高师生艺术教育能力的提高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并将幼儿教师技能的训练工作贯穿于高师生就读的四年全过程。第三,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考核标准,实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考核制度。在学生毕业前,要求他们通过有关音乐舞蹈、美术、口语表述、体操和队列操练等考核内容,并将考核成绩作为学业成绩的重要内容。

三、注重教育实践课程的教育效果

幼儿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具体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发展、完善。高师开设教育实践课程,n在通过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重要环节,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途径。高师教育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两部分。因为人力、物力、财力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开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一直处于较轻的地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见习一般在大学低年级集中进行,为期一周。幼儿园实习时问一般为8—10周,在四年级集中安排。应幼儿园学科教学法开设的需要会安排零星的见习活动。在实习过程中,高师往往也是将幼儿园实习看作是锻炼高师生在幼儿园备课、上课的技能,而不重视高师生参与幼儿园全面教育活动的锻炼。见习、实习形式单一,内容简单,从而使高师幼儿园教育实践流于形式,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

进行这方面的改革,首先需要建立相对稳定的高师学前教育实习基地,并与幼儿园实习基地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圆满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同时,积极为幼儿园实习基地服务,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与交流,从而能在较为真实、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培养高师生的教育能力。其次要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将模拟实习(试讲等)、幼儿园各领域教学工作实习、幼儿班级管理实习、卫生保健工作实习等不同实习重点结合起来,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补充,提高高师生的教育能力;另外要探索幼儿园实(见)习的形式,将集中实(见)习、分散实(见)习、穿插实(见)习、顶岗实习结合起来,强调教育实(见)习安排的创新,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第三要延长教育实(见)习的时问。高师教育实习的效果如何,一定程度上是以足够的教育实习时问来保证的。目前大四开始集中八周的实习远不能满足高师生锻炼和成长的需要,而目_时问过于集中也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我认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园实习可分为两个时问段,一段可从三年级学习幼儿园各科教学法、幼儿园游戏理论等课程的开设开始随堂进行短期实习锻炼,如,围绕所学教学法到幼儿开设相应的组织教学活动或在幼儿园开展幼儿游戏活动,及时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今后工作的适应性。最后在大四再集中实习较长一段时问,实践高师生综合教育的能力。以幼儿园教师为主要培养任务的高师院校,必须强化幼儿园实践环节,将幼儿园实习时问延长到14周左右,同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经常带高师生去幼儿园参加见习活动,帮助他们及早认识幼儿、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了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以及幼儿园教师工作的职责,在见习与实习中培养他们对幼儿、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情。

四、改革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高师学前教育的专业课程是培养师范生职业素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通过对与幼儿教育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游戏理论、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史及教学法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幼儿教育思想观念,懂得幼儿“保教”规律,掌握对幼儿进行各种知识的教学和组织幼儿各种活动及管理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教学与科研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及有机结合“三位一体”的幼儿教育的能力。

首先,要适当压缩专业教育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比例。上述观点都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的比例要增加,这必然要重新审视高师学前教育教学计划四大模块的比例关系,改革并不是要求课程超载,而是要对相关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如“中国幼儿教育史”少外国幼儿教育史”少中外教育史”这三门课可以整合为一门课;有高师将六门教学法合并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门课,这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笔者以为目前幼儿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开设过多,如幼儿卫生学、儿童营养学、儿童生活护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儿童心理咨询等,这些课程之问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有必要作适当的删减。

第8篇:专业教师论文范文

关键词:德育课教师小学专业化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政治、心理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效性低是长期困扰德育的问题,也一直为多方所诟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德育课教师的专业素质跟不上,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一、德育课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

1.1德育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专业化是随着教师的产生而同时进行的,而真正意义上提出这一概念是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教师专业化应该如何界定,国内外不同研究者对此有不同的思考和认识。当然,国内学术界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也形成了一些共识,大部分学者都强调教师的基本专业素质应该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等基本内容。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基础教育办学质量、提高中小学生教育效果的基础。

在教师专业化成为教师教育的必然趋势这一大背景下,德育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开展德育的基本途径,配备专业的师资队伍自然是应有之义。

1.2德育课的特殊性要求专业化的教师所谓的德育课的特殊性是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的。德育课与其他课程,诸如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对人的态度和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等)的引领和转变,不同于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因此,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不能直接套用到德育课堂上。德育课的课程与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这样,德育课教师必须具备与其相应的专业素养才能完满完成教学目标。

1.3小学德育课教师专业化现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学和大学阶段的各门德育课教师多由专业对口的师范生组成,小学阶段的德育课教师,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多为兼职教师,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1.3.1教师队伍方面小学品德课教师绝大部分由其他科任老师兼任,专职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师较少。2006年,江西省针对农村骨干教师德育课程班全体学员、九江市市直小学及十三个县(市)区小学的德育课程教师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11%为专职教师,这些专职教师除个别是因为年龄大受学校照顾只带德育课程外,其他多为学校领导或德育处主任;89%为兼职教师,兼职学科多为语文、数学。这些兼职教师基本上都不是固定的品德课教师,而且常常受学校实际情况的影响而接受调整。他们当中接受职前相关培训的机会较少,层次较低,多数教师都是直接上岗。这在相当程度上造成德育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加上德育专业知识缺乏,不利于德育课程的教学。

1.3.2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教师对课程的理性认识和把握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质量,但是不少教师不了解德育课程的发展历程,也没有认真学习过《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虽然大多数教师明了德育课的性质,但缺乏开展综合课程的经验,在内容处理、目标定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手段的选择等方面,多沿袭以往的其他课程的做法,专业化程度不高。

1.3.3教师的专业执行力教师的专业执行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课程的具体实施的各个方面。调查发现,教师在备课环节主要还是依据教科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开发和利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能力相对欠缺;教学方法也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讨论方法;教学场所多局限在教室,很少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或是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在教学评价方面,多沿袭纸笔测验,或是评印象打分等量化的、不规范的方式。

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德育课教师是否有特殊的素质要求,在理论界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

实践中,小学德育课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的印象,即德育课教师无需特殊的素质。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言,德育课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在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诸多方面有其特殊的要求,因此,德育课教师必须走向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对于儿童思想道德发展的奠基时期,小学阶段德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尤为重要。

一般认为,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三个部分。其中专业知识包括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专业能力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组织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机智、反思评价的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专业情意则主要关涉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四个方面。在构建德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时,除了考虑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外,我们尤其强调德育教师还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以利于其开展教学,并以其人格形象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师应该针对新课改以来的课程与教学要求,在课程理念、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计、课堂活动的组织、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加强学习。

三、德育课教师德育素质的获得与提升德育课教师的德育素养的获得与提升是教师教育(职前和职后)和教师个体自我修养的结果

现实的教育生活是丰富而复杂的,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和教育经验的丰富,教师的德育素养也应该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3.1教师教育

3.1.1职前教育阶段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大德育,一般认为,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进行德育的专门人才。但这些人才多流向中学。建议增强专门针对新课改以来小学阶段德育课程的师资培养。对于这些对口的德育课师资,同样应该加强道德教育的理论学习,使他们对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均应有系统的理性的认识,注重各领域学习的针对性,各不偏废。在课程设置上,建议丰富有关道德发展、道德教育和教育专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开发更具针对性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同时,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师德底线,使未来的教师队对教育专业特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正确而明晰的认识。

3.1.2职后继续教育入职以后的继续教育包括培训和外出进修等多种途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培训时应紧扣当前德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除了关注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外,还应加强教师专业伦理和道德教育方面的学习;针对道德课教师和其他学科的教师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培训,而且在培训时间、内容、方式和考核形式等多方面应更具针对性。

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保障教育经费,鼓励并创造条件使一线德育教师有更多机会到高校教育学院和研究机构进修,学习专门的德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针对本校实际情况,开展校本培训。

3.2教师自修除了职前学习和职后培训和进修,德育课教师提升德育素质另外一个重要途径是自我修养。这里提出教师提升德育素养的三个策略:

3.2.1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要圆满地实现德育目标,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念,对于实施德育有一种使命感,在此基础上,激发起德育主体内在的提升自我道德修养和德育素养的动机,以此激励和引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这就需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使其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从而形成其践履师德和进行德育的巨大动力。

3.2.2提升德育研究能力德育研究不仅仅是专业的德育研究者的工作,要科学地开展德育活动,一线教师除了理解和运用已有的道德发展心理学、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德育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外,更要掌握德育研究方法,培养自主研究的能力。只有具备了德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教师才能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持分析和批判的态度,并且在教育实践中带有观察和反思的视角,不断地探求适合自身的德育模式。

3.2.3注重实践与反思教师的德育素质直接决定了德育活动的效果。教师对道德的体认和反思对于提升个体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德育实践也是检视其德育理念和方式方法的最好途径。正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德育的认识才能更加丰富和深化。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将自觉的反思意识、能力和习惯贯穿到各项教育活动中,惟此才能实现“实践———反思———实践”的良性循环,教师也才能收获学生进步和教师自我专业成长带来的喜悦和幸福。

参考文献:

第9篇:专业教师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教师适应困境专业发展

引言

师范院校毕业生进入了教师队伍,他们接受了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成为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主体力量,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新教师所普遍存在的适应问题。忽然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新教师由于内部不适应由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的变化,不适应就学学校和任职学校环境氛围和人际关系的改变,出现紧张、焦虑、畏惧甚至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体验到强烈的无助感和挫折感,其外部则受到学生、同事、学校以及学生家长的怀疑,甚至出现了信任危机和心理危机。针对这些存在于新教师入职适应过程中的问题,新教师自身和所任职的学校都应该高度重视,应一起寻求问题出现的原因,商量有效的对策,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使新教师尽快成为一名成熟的教师。

一.新教师遇到了什么困境

困境一:职前准备不足

许多新教师踏入工作岗位后会基本上都觉得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在工作中所遇到的缺乏经验的问题就是源于职前教育对于实践能力的欠重视,如果师范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加重视安排一些实用性强一点的课程会让新教师在参加工作后增加自信心。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和他的同事所做的《全国教师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应该加强教育实践课程,延长教育实践的时间。“适当延长,可让师范生多方面了解教师这项工作所涉及的范围”,“教育实践在短时间内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许多新教师认为教育实践应分散进行,并增强教育实践的反思性。实习期时间的安排在学校看来是应该先学好理论知识再进行时间,殊不知此举让师范生在学习理论期间缺乏了应有的重视,过后又努力去弥补,如果早点就让学生接触到教学则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知道学有所用。

困境二:入职辅导缺少,试用期工作压力太大,缺少反思时间

教学的第一年一般学校称之为试用期,试用期是新教师专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时期。新教师所面临的“试用期”甚至负担起了比一般教师更多的工作,而且要比平常做的更好,更小心,关于试用期应该是刚进入工作岗位去积累经验的一个阶段,那仅仅是理想化,纸上谈兵。学校不舍得浪费资源,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工作都安排的非常满,甚至有很多老师的工作时间不够用,每天都非常辛苦,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少,能参加学习的机会更少。除了正常的上课外有些新教师还要去支教,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排演节目去参加市里的比赛。反思对于新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新老师来说,平时上课能把重难点讲清楚了,学生会说了,一节课就算是完成了,他们的课时排的满满的,而且平时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去处理,根本没时间去反思,上一堂公开课能够有个反思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学校的校本研究几乎轮不到新教师去参加,学校里一定有一批领导去参加,有些老教师都轮不到,何况是刚刚参加工作缺乏经验的新老师。

困境三:学生、家长不信任

一走上讲台,新教师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学生,能否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否进行因材施教,能否管理好课堂的纪律,对于新教师来说都是个难题。而在升学压力仍然是大多数学校面临的最根本、最直接的问题的同时,家长把对子女的希望都放在了老师身上,可想而知,新教师面对的情况就是自身经验有限还要面临家长对于自己的不信任。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有独立思想,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他们既是独立的个体,也有共性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他们的思想行为不易为教师所控制。新教师由于教学时间短,对每个学生的品行、性格、学习情况等第一手材料掌握得不多,且在学生的管理上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所以在与学生够用及对学生的管理上往往感觉到力不从心。

在不少家长的眼里,新教师本身就还是个孩子。他们想用平等的身份和家长们进行交流沟通,从语言的表达到意思的传递都不顺畅。由于新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缺乏教学经验,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家长更愿意设法让自己的子女插在老教师的班上,因为在很多家长眼里教师的教龄与经验、素质成正比。这种对新教师的不信任,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压力。

困境四:人际关系难处理

人际关系的压力是新教师经常要面对的社会化问题,新教师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由于所处环境的差异及工作经验的缺乏,与老教师相比,在工作中难以得心应手,不免会出现种种问题,容易引起同事的不信任、不理解等。

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带给新教师的最大困扰就是人际关系了,新教师往往在这方面遭受严重的打击,导致一些人悲观、冷漠、压抑,严重影响了新教师的身心健康,阻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在大学的时候同学间往往都差不多,因为都是同一个专业的,大家在各方面比如说兴趣、目标都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工作后就完全不一样了,接触的人群大了很多,面对的是年龄完全参差不齐的群体,专业也不同。虽然有部分新教师在工作前已经尽量做好心理准备了,但是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还是觉得很难适应,所以平时新教师总是要小心翼翼的,在说话之前都要考虑再三,严重影响了新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之间缺乏互相帮助的意识,交流仅限于表面,很少涉及专业性的问题。

新教师学校应该为新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合作、宽松的校园文化环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践证明在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新老教师之间互相帮助,合作共事,有助于新教师快速适应。

困境五:辅导教师缺少

辅导是许多国家新教师入职教育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也是运用得最为普遍的策略。简单地说,辅导就是将新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结对,由有经验的教师来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或日常互动支持和帮助新教师。可以说是新教师入职后适应工作最重要的一关。目前我国学校早已实行辅导教师制度,但是实际的情况却不尽人意。

新教师跟随一些熟练教师特别是优秀的专家型教师学习,能够从熟练教师和专家型教师那里获得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从他们那里获得缄默教育教学知识。但是从新教师的叙述中来看目前大部分的辅导教师只是挂个名,没有进行实际的指导。平时学校里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事情,几乎都很忙。没有哪个老师很空,会去耐心指导新教师,也很少有老师的知识有多余可以不用去备课就能上课。而且现在人教版的新教材比较难上,有一个比较大的跨度的转变,有些老教师都已经吃不消,所以他们不愿意上高年级选择上低年级,因此新教师马上得接过来,这样的话能给他们指导的老师就更少了。

二、研究后的反思:新教师摆脱困境,快速成长的途径

(一)职前教育期的改革

师范生在职前教育期间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还是培养模式都存在明显的缺陷,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以授受为主,以课堂为中心,实践技能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所培养的教师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要求。虽然学校为他们安排了专门的见习、实习期。但是,我国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状况不容乐观,存在时间短,指导少,反馈不及时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将时间定在毕业学年。

我国急需改革目前的教育实习制度,延长实习时间。参照国外发达国家师范教育的发展状况,结合我国实际,从长远看,我国主流的师范教育模式可以采用“2+2+1+1”。即在综合大学学习两年的学科知识后,再到师范学校学习两年的教育专业知识,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之后,再脱产一年在师范学校进行教育硕士课程学习;然后,再在中小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时间和论文创作,经过论文答辩授予教育硕士学位,获得教师资格证书。通过“2+2+1+1”模式培养出来的教师,已经基本完成了达到胜任水平所需的成长发展过程,可以比较轻松地应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他们无论学术和科研水平,还是教学能力,都将远远超过目前四年师范院校毕业后再工作两年的还处在“新手”阶段的教师。[1]

(二)入职教育期的改革

1.外部支持

(1)建立政策保障体系,营造适合新教师发展的环境

政策的保障是教育体系改革的保证。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从着眼于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和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需要,统筹规划,做好建章立制,加强规范管理,协调指导考核,提供良好服务。王少非教授在《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必要性和模式构想》文中建议:1.将新教师入职教育纳入教师资格和任用制度,使之成为获取教师资格及进入教学专业的必要条件;2.将教师培训进修的权力下放到学校一级,将实地活动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范畴;3.加强“名师”工程的建设,提高名师的资格条件,将教师培养当作名师资格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相应地,当前已开始实行的教育硕士培养也应更多地考虑辅导名师的培养,在学习内容中增加带教技能的训练;4.建立新教师资格申请制度,并赋予中小学的带教老师以对新教师的资格和任用的更大的发言权;5.大学要在新教师入职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当逐步将新教师入职教育过渡为学历性的教育,就此而言,这可以成为一些师范专科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升格的一条途径,或许赋予它们以学历性的新教师入职教育任务,能使它们在教师的培养中发挥更为实际的作用。[2]

(2)改革见习期(试用期)制度

教学的第一年是教师职业生涯中所经历的最为困难的时期,而且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时期,最需要支持和帮助。但实际情况中这一阶段的试用期除了在收入方面与正式老师差别较大外,新教师承担的工作量绝对不少于一般教师,甚至会承担比一般教师更多的工作量。应对超负荷的日常工作已经使他们焦头烂额,更提不上观摩、学习,所以试用期基本上是徒有虚名。当前盛行的另一种新教师教育模式就是将新教师或师范毕业生集中起来学习。这种学习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以理论为主,以授受为主,更多地着眼于教师知识更新和理论提高,而对于作为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却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与师范生的在职教育没有很大区别,很多新老师反映这样的培训过于形式化,他们在其中难以实现自身的教育专业发展,在理论和实践的沟通上,在师范生角色的转换上,参与这样的培训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改革和完善见习期制度。要求学校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对见习期教师的培养力度。在近期看来,可以将见习期分为前后两段:首先拿出半年时间由见习期教师在任职学校进行教学时间和锻炼;然后,在下一个半年由教育行政部门将所辖学校的所有见习期教师集中到教师进修学校或师范院校,采用微格教学模式,对教育知识和技能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对于提高见习期教师培训的效率有一定提高。学校要保证新教师在见习期能够拥有充足的时间,让工作的第一年成为名副其实的见习试用期,不能简单的将新教师等同于合格教师来使用,不能让新教师负担过多的工作,以至于疲于应付备课、上课、改作等日常事务。新教师的工作量不超过学校教师平均工作量的三分之二是比较合理的[4]。

(3)学校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教师的专业信念和专业发展是随着教学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不同教师进入专业发展的成熟期、拥有娴熟的教学技能的时间不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一些学校不考虑新教师刚踏上教学岗位的现实,把他们等同于熟练教师,与教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教师(有些都可称为专家了)同等评价,有的安排新教师第一年就教毕业班,一旦成绩不好或不突出就简单地认为该教师不行,马上调整去当职员,或交流到其他学校,使新教师入职之初就遭受迎头一击,在强大的工作和精神压力下原本美好的职业理想甚至就因此而破灭。

要对新教师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要改变原来简单的评价标准,不要单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新教师的指标,要运用形成性评价来关注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努力形成发展性的教师评价制度,不仅要重视教师的过去、现在,而且要面对教师的未来,尤其应重视教师未来的发展和促进教师自身的不断成长。

(4)建立并完善辅导教师制度发展教师同伴指导

为新教师配备来自于中小学的有经验的教师作为辅导教师成为目前新教师入职教育项目中很普遍的环节,目的是为第一年的新教师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实际上,有经验教师对新教师的指导并不是直接或明显地发挥作用,而是以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行为,特别是对于新教师形成熟练的教学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因此,辅导教师制度是新教师入职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如何提高辅导关系的质量,首先辅导教师的选择非常重要,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是必须的,但是具备这两项条件老师并不一定就适合带教,可能缺乏支持和帮助新教师的有效的策略。辅导老师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等都有可能影响带教的质量,所以学校应当对辅导教师进行严格的选择,并根据新教师的特点来为他们确定辅导教师。其次,辅导教师与新教师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一起工作一起活动。第三,能够保证带教双方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

2.发挥新教师个人的主动性:新教师要善于反思,在实践中构建知识和能力体系

反思,在新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谓反思是指教师应善于总结学习及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和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方式,以获得持续的终身发展,达到成长的质的飞跃[8]。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9]。

一是认真写好反思日记。在一个课时或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新教师要主动地写下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列出当日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或所看到的成功及不成功的教学时间,以及是哪些原因造成的?等等,并与指导老师共同分析。新教师要善于审视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反思。同时要善于保持适度的“警觉”,及时发现、反思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加以改进。如日本要求入职那年的新教师就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领域展开行动研究,并记录自己的专业发展活动和自我反思,开发自己的档案袋。[10]

二是积极参与行动研究。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敏锐地提取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展开调查研究。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认知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解和研究,逐步地减少对教育教学工作认知上的偏差。而学生经常如实地提出个中想法和意见,将有利于教师形成对教育教学过程和对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正确认识,从而有效地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三是多进行观摩与分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教师应抓住教研活动的学习良机,或自己创造机会多观察名师名家的课,最好是能与他们直接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感受他们的教育智慧,弄清他们怎样组织教学和为什么这样做。新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课并评述观察到的教学实景,注意收集素材,撰写典型案例,然后与同行们共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这也是共同提升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顾革勇.促进新教师成长发展的几点策略[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2]王少非.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必要性和模式构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1)

[2]王少非.新教师入职教育构想[J].教育评论.2003(5)

[8]李良.中小学新教师入职适应问题及对策[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