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厂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电厂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电厂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第1篇:电厂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水电厂机电设备;安全运行;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水电厂规范化、专业化的运营管理,近年来我国水电厂中机电设备的运行水平不断提高,这不仅增强了水电厂平稳运行的能力,提高了企业的效益,也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不可否认,我国水电厂机电设备在安全运行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若不及时加以解决,必将对水电厂的安全运行带来诸多隐患。只有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机电设备的运营管理水平,才能将发生故障的几率降到最低,才能保证水电厂的稳步发展[1]。

1.水电厂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说来,当前我国的水电厂机电设备在安全运行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如下问题:

1.1水电厂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高

由于水电厂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较差,而且工作的危险系数高,压力较大,且收入不高,这一岗位对专业的技术员工的吸引力不大。因此,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缺失的问题就显而易见。而且,当前一些高校很少有这一专业且有些专业技能的学习也难以满足工作的要求,这也导致水电厂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水电厂许多机电设备的管理人员多是临时工,他们更不具备专业的管理和维修技能,对于这种要求较高的工作更是束手无策。一些有实力的水电厂会投入资金自己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但这一过程费时费力;加上这些员工的收入不高,很难调动起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热情。这些人为因素、人才因素都会给水电厂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诸多隐患[2]。

1.2.水电厂机电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

当前,我国大多数水电厂的机电设备都比较庞大,而且运营程序复杂。一方面许多大型的机电设备由于年久使用,破损不堪,腐蚀程度较高。例如:一些水电厂的流量计、压力机等机器都没有进行过定期定时的检测和维修,这些问题在众多水电厂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另一方面,一些机电设备的技术人员在对机电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记录时,由于马虎等原因导致记录不规范、不全面的现象。此外,一些电线的连接并不合理,这都为水电厂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故障随时都会发生。如果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得不到及时的修理和更换,必定会增大发生事故的危险,影响水电厂的安全运行。

1.3缺乏科学的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许多小水电站缺乏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对于机电设备如何科学的运营管理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这导致许多机电设备维修人员工作中的随意性较大,且不规范。此外,一些有优势的水电厂即使制定了完善的管理机制,但专业技术人员的执行力较差,往往只做表面的工作,没有严谨细致的分析工作中出现的故障和隐患,以至于维修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时间一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就更不再重视有关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在检查设备时缺乏应有的责任心,以至对机电设备的运行带来诸多的安全隐患,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2.解决水电厂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由于我国对不同水电站的机电设备进行检测的周期不一,加之不同水电站所使用的机电设备的质量不一,因此,需要定时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安全监测,及时发现隐患,确保水电站的安全运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2.1加强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

当前,许多水电厂所使用的机电设备不断更新换代,运行的复杂程度逐步提高,这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水电厂应当定时的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邀请该领域的专家现场为他们传授专业技能;模拟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突况,及时查找故障所在,在实践中提高他们发现故障、分析故障和解决故障的能力。并激励他们不断向长辈学习,增长自己的专业技能经验。另一方面,水电厂应逐步提高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增进他们对本行业的热爱。同时,注重引进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对所有的技术人员都要加强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的宣传和教育,保证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能够得到良好的贯彻执行[3]。

2.2强化水电厂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

水电厂的顺利运转是各部门协调努力地结果。要想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首先,在日常的工作中,机电设备的管理人员要坚持及时收集机电设备各种故障的信息,尽最大努力掌握当前机电设备运行的实际状况,以最大程度的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其次,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要强化安全管理力度,从技术细节着手,要不断提升管理力度。针对出现磨损的机电设备要及时发现隐患,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及时进行维修,避免事故的发生。最后,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对技术监督内容进行细化,根据实际需要和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定期定时的安全性能检测,从而提高整个机电设备工作质量与安全性。只有切实提高水电厂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水平,并逐步增强技术人员排除故障的水平,才能保证水电厂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2.3制定完善的机电设备检修规范

机电设备的检修工作复杂,专业性很强,所以,这就需要对这些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明确,定时定期的结合整个设备进行严谨细致的检修工作,保证检修工作不流于形式,而落到实处。完善的检修规范是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根据检修规范和实际工作情况的需要,对各个设备不定期的进行抽检,并规范检修工作,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技术人员对于机电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参考文献要树立及时发现故障、计划检修、检修状态等完整的操作意识。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检修工作,并进行详细的记录,为后续的检修工作总结提供依据[4]。

3.结语

总而言之,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是整个水电厂安全运行的关键。只有及时的发现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找出这些隐患并及时的加以解决,才能逐步提高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能力,保证设备的平稳运行,完善整个机电设备体系的运行质量。因此,水电厂要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意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刘志蜂.论水电厂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电网发展周刊,2010(8).

[2]曾立东,方俊强.浅谈水电厂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发展商报,2011(2).

第2篇:电厂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火电厂 土建施工 新技术 新材料

近年来,山西电建一公司以"追求卓越,创造无限"为企业精神,以"优质高效,安全可靠,建一流机组,树精品工程"为目标,坚持"以改革促管理,以管理增效益,以效益求发展"的经营思路,先后承建各类火力发电站39座,累计装机83台,总容量达6977MW,为电力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新时期,电力建设要更上一个台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在工程中创造和推广使用先进的施工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并结合实际应用于工程。回顾过去,在电力土建施工中研制和推广应用的新技术主要有以下几项。

1制作工厂化、安装施工现场化、特种工程专业化

1.1制作工厂化

建筑产品、构件、半成品制作工厂化是把现场劳动力密集性生产方式改为技术密集性,实现在工厂内按工艺流程进行机械化、自动或半自动化的规模生产,并借助计算机等科学手段,实现管理现代化。建立、健全混凝土预拌分公司,在火电厂施工现场附近建立集中搅拌站(又称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其规模应具有年产(10~15)万m3混凝土,能满足电厂施工需要和供应地区商品混凝土的能力。钢结构加工厂(金属结构厂),主要承担电厂主厂房建筑钢结构的制作。应具有设计图纸转换能力和放样、剪切、自动切割、刨边、半自动和自动焊、校正、喷砂、油漆能力,并逐步开发电脑绘图、放样和计算机管理。预制品车间或场地。应能生产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预制桩、新型墙体、保温材料、轻质混凝土等。半成品车间,建立钢筋制作加工联动线,承担门、窗加工,钢模板、大模板整理和加工,预埋铁件和烟囱滑模平台、爬模等制作。

1.2 安装施工现场化

安装施工现场化是指按照施工组织总设计组织现场施工,要重点抓好施工总平面布置,合理安排施工道路、水、电、气及场地排水,施工前应做到“五通一平”,优选最佳施工方案,做好大型施工机具的配置,落实劳动力计划、物资供应计划,按施工总进度文明施工,按时或提前交工。

1.3 特种工程专业化

火电厂施工中,烟囱、冷却水塔以及钢结构吊装、水泵房沉井、循环水进水管的顶管、地基打桩及围护等均属特种工程。这些工程都需具有专用机械设施和专门的技术,因此,从发展眼光看,需组建专业化公司或施工队伍。特种工程专业化后有利于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发挥优势,是占领国内建筑市场,跻身国际市场的“拳头产品”。

2高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应用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因主厂房现浇结构再度兴起,采用预应力结构的厂房设计已越来越少。但随着采用有粘结或无粘结钢铰线、钢丝束预应力后张法施工的结构在高层建筑、桥梁、仓库、体育馆等大跨度、大柱距的建筑设计中被广泛地应用,预计火力发电厂主厂房框架、行车梁、屋面、输煤栈桥、干煤棚屋面以及圆形水池、油库、灰库、钢筋混凝土压力容器等仍将采用预应力结构。为此,大面积现浇大跨度楼板、屋面层推广采用后张无粘结构预应力钢铰线;大跨度屋架、栈桥等也可采用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钢铰线或Ⅳ级钢筋进行张拉。采用预应力结构可节省约30 %的钢筋混凝土和降低成本。预应力结构抗裂度高、耐久性好,较之钢结构在防火、防大气腐蚀等方面具有明显优点。

3建筑材料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

火电厂建设,需用建筑材料品种繁多。近年来,新建筑材料发展迅速,在施工中要积极选择和利用新的建筑材料。如主厂房金属保温屋面、外墙彩色钢板、主控楼的塑料地面、轻钢龙骨T•K墙板、泰柏板、塑贴面板墙面、矿棉板吸音平顶、防震及防静电地板等装饰性材料,以及其他防水、防化学腐蚀、防火等新材料。

3.1大体积混凝土的新要求

随着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发展,对混凝土的抗渗、低温、耐腐蚀、防水、高强度以及质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大体积、超大体积混凝土已能一次性浇灌,因此需要水化热低、抗拉力好的高强度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的泵送高度已达400m,这就需要解决复合性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配合比问题。另外,在大跨度桥梁路面、高效预应力工程以及特殊工程上需要发展C60以上标号混凝土。高炉水淬性炉渣磨细掺合料与水泥混合可使混凝土多种性能得到改善。高炉渣微粉高强混凝土泌水少、可塑性好、水化析热速度慢,有利于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升引起的裂缝(比掺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高,防裂效果好)。此外,它还具有良好的抗硫酸盐、抗氯盐、抗海水、抗碳化、抗碱-活性集料反应以及提高长期强度等一系列优良性能。

外掺磨细粉煤灰或电场灰与外加复合型减水剂组成的“双掺”混凝土已在电厂大体积基础混凝土、主厂房框架、汽轮机基座和其他特种结构钢筋混凝土中广泛应用,解决了大流动性、低水化热、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另外、粉煤灰、水泥砌筑砂浆及利用粉煤灰作为回填土的应用也卓有成效。

3.2屋面防渗漏新型建材的应用

火电厂主体厂房屋面的渗漏问题,属于土建工程的质量通病。为解决这一质量通病,在建材选用上,可采用新型卷材如:SBS及APP改性沥青卷材、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氯化聚乙稀及丁基橡胶卷材等进行屋面防水。地下防水则可采用氯丁橡胶与遇水膨胀橡胶及橡胶止水带。钢结构及厂房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材料可采用BYS-40自流平水泥砂浆。此外,还应注意推广和应用其他新型的建筑装饰材料。

总的来说,电力建设施工企业面临着繁重的施工任务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就要加强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强对新材料的推广和应用,切实提高建筑质量水平,使施工技术更加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李振杰,孙启丰,何国余 .高强高性能镜面清水混凝土在超超临界机组工程中的应用[J]. 电力建设.2008.29.

第3篇:电厂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本人于2006年7月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同年同月进入天津蓝巢电力检修有限公司,时至今日,已达十一年之久。回眸过去十一年的工作历程,收获颇丰,我参与的工程是火电厂检修工程,每个工程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锻炼,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在这五年中,我已从一个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自豪的人。岗位从班组的技术员一直做到检修项目经理岗位。

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我被公司分派到锅炉检修处风机班任实习技术员,从基层做起,深入检修现场,实际动手参与设备的检修工作。在领导及同事们的热情帮带下,在较短的时间里,我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都有很大的进步。在此期间我参与设备检修的过程验收、修后的整体验收及检修记录整理,得到了领导及同事们的肯定。

2007年8月至2009年5月,我被公司正式任命为风机班的技术员,主要负责发电厂风机检修的质量验收工作。在工作中,我仔细阅读作业指导书、设备参数、图纸等,详细了解设备的检修工序和验收质量标准,在检修过程中做好过程监督,杜绝返工情况发生,避免人工浪费。每天我都坚持写施工日志,认真记录当天发生的有关工程上的事件,对于工程上发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主管专工汇报。我不怕苦、不怕累,积极配合主管专工,努力完成其交办的各项任务。

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在我担任锅炉专业专工期间,参与发电厂锅炉大小修共12次,主要负责制定了大小修进度计划、制定质量目标、编制施工方案、建立设备台账、收集和整理检修记录等工作。负责编制和执行反事故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特别是大修后汇总大修记录编写了详尽准确的大修总结,为设备管理、技术管理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由于工作突出我被公司指定为锅炉专业的负责人,独立负责锅炉检修的组织和施工。在时间紧、任务重,缺少厂家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凭自己的工作经验及所学知识,完成了电厂锅炉系统的多次大小修工作。坚持每天到工程现场跟踪锅炉检修的施工,及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下达整改指令,制定详细的检修规程,确保了锅炉检修工作的圆满完成。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被公司任命为锅炉检修处的副主任,主抓检修处里的质量管理和人员培训工作。在此期间,我全面负责单个项目锅炉检修施工工作。从人员的组织、机具的准备、施工资料的准备,到检修项目施工计划的审核、施工方案的批准、施工安全和质量的过程监督、质量目标的实现全权负责。在施工过程中我狠抓现场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体系,使每一个质量体系人员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做好内部的三级验收制度,责任分工明确,使每一级的验收都切实执行,落实到个人,验收签字,保证每一级的验收都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来执行,确保整体的检修质量。在我负责的锅炉检修中,多次受到业主的好评,也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

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我被公司正式任命为锅炉检修处主任,全面主持锅炉检修处的管理工作。检修处的日常管理。在一年半的主任工作期间,我结合电厂检修的实际情况,在安全管理、绩效考核、职工情绪、责权利统一、前瞻性、系统性管理、原材料管理、班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管理思路,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很高评价。也是因为我对检修处管理工作的参与,让检修处各项管理有了一个新的提高。

2016年8月至今,我被调到检修事业部,担任检修项目经理职务。代表公司负责检修项目的组织、协调、经营管理工作。担任检修项目经理以来,共独立组织过火电厂600WM机组大修2次,300WM机组小修2次。在项目上抓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和经营管理工作。其中的两次机组大修都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

第4篇:电厂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建电厂 ;人才队伍;人才引进

作者简介:周业荣(1972-),男,四川广安人,国电大渡河瀑布沟水力发电总厂厂长,党委副书记,高级工程师。(四川 汉源 625304)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5-0029-03

电力生产是高新技术密集、操作规范严格、安全责任重大的基础行业,随着国内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水电开发竞争日趋升温,电力企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人才需求更加旺盛。尤其是对于新建电厂,如何加大人才队伍引进和培养力度,深入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企业平稳起步、健康发展是新时期新建电厂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新建电厂人才队伍需求面临的新形势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水电作为绿色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内水电项目开发进度加快,水电机组朝着大容量、高参数方向发展。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一些新理念、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现代新建水电厂,新建电厂逐步朝着高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对电力生产人才的需求出现新的形势。

1.综合素质要求高

电力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行业,决定了从业人员必须是高素质的人才。随着数字化、自动化、一体化技术在发电设备的广泛应用,电力生产的科技含量大幅增加,电力生产管理模式逐步由传统的运行、维护分离向运维合一转变,由传统的机械、电气分离向机电合一转变。管理模式的改变导致对人才的要求发生深刻的变革。特别是对一线生产人员,要求从传统的单一的运行专业或维护专业人才,向既要懂运行又要懂维护的复合型人才发展。加之现代电厂按照创建一流企业标准,定员明显减少,企业职工数量需求不多,需要职工多专多能,对职工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

2.学习能力要求强

人才队伍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现实需要。水电厂一般地处深山峡谷,厂房、坝型千差万别,机电设备样式、性能各不相同,需要新进人员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新的岗位要求。由于新建电厂大多推行“机电合一”、“运维合一”新型生产管理模式,要求生产人员全面懂得电厂机械、电气专业知识,懂得运行、维护知识,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深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准确理解工作意图,完成复杂任务,胜任岗位要求,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设备健康运行,确保新企业平稳起步、持续稳定发展。

3.社会需求量增大

企业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人才队伍的竞争,依靠人才强企,不断增强创新和发展能力,才能使企业保持持续的领先。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水电开发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前一大批电站陆续开工建设,对基建人才需求旺盛。再过3-5年,国内一大批电站将相继投产,对电力生产人才的需求将迎来高峰期。特别是对综合性、复合型的电力生产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从传统的电力生产人才成长实践来看,一个较为成熟的人才需要经历3-5年的培养,而今推崇复合型、综合性人才,其成长时间需要更长。因而未来几年对电力生产人才的争夺将会变得更加激烈。

二、新建电厂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

新建电厂应该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按照“引进急需的,提高现有的,培养永久的”人才培养思路,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全员整体素质,为全面实现“顺利接机、安全发电”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要。

1.统筹规划,扎实抓好人才队伍引进

人才引进和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新建电厂一切从零开始。加之现代大型水电厂定员少,要求人人能用,人尽其才。要高度重视外部人才引进,尤其是重点引进急需的成熟电力人才,以承担繁重的接机发电任务。更要注重引进有潜力的学生,充实新鲜血液。近年来,很多新建电厂通过组织调配和市场化的引才机制,直接从内部兄弟单位和社会上招聘各类人才,增强人力资源活力,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储备了人才、奠定了基础。

一是编制人才引进计划。根据工程建设推进速度,按照人员配置进程既要满足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的要求,又要确保顺利接机、安全发电的原则,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人才引进计划。二是把握人才引进进度。按照引进计划,结合生产筹备进程,前期招聘引进人员主要是管理和技术骨干,并陆续引进各专业成熟人才,介入设备安装和生产准备,全面参与电站机电设备选型、工程方案确定、设计联络、标书审查、安装调试、质量控制、工程验收、出厂验收等工作,为接机发电提供了坚实的人力支撑。同时从国内外高校引进学生,不仅充实了新鲜血液,而且为后续流域电站生产储备了人才。

2.细化措施,扎实抓好人才队伍培养

人才培养是长期积累与发展的过程,作为新建电厂,面对新设备、新人员,切实建立好内部培训体系,大力开展覆盖全面、具有层次、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工作,是满足企业内部日常管理、生产工作需要,推进企业平稳起步的重要环节。企业应立足实际,着力推进大培训、大练兵,切实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培养一支政治坚定、技能过硬、作风顽强的电力生产队伍。

(1)突出专业性,确立人才队伍培养目标。要从企业发展角度出发,制定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全面构建教育培训体系,不仅着眼于当前员工所需知识和技术的传授,更要着眼于水电开发电力生产、管理人员的发展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需要,将技能知识培训与管理知识培训并举。要认真分析新建电厂岗位设置,以及每一个岗位知识需求、能力需求,从而确立了管理岗位、生产岗位培训重点,出台人才培训滚动计划。结合水电厂生产特点细化专业,按照组织确立和自我选择相结合的原则,确保电厂涉及的每一个管理专业、生产技术专业有人钻研,有一批人才队伍。在实际培训过程中,注重从个人、队伍绩效反馈上查找差距,按照“差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持续改进。

第5篇:电厂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国务院7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强调,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就业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促进就业创业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指出,近10年来,就业创业工作探索了不少成功做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要认真总结,继续坚持,不断完善。一是坚持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结合,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不断扩大的过程。二是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强化政府责任相结合,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创造有利于稳定扩大就业的制度环境。三是坚持统筹城乡就业发展,将农民工就业服务、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四是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培训,形成企业、职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基本格局。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更加严峻,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作出更大的努力。第一,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时,优先考虑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创造良好就业环境的需要,探索建立经济政策对就业影响的评价机制,把就业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综合考核体系。第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在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扩大就业,创造更多城乡就业机会。第三,加大工作和政策力度,着力解决好重点群体就业问题。继续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积极拓展就业领域。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逐步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就业、落户、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强化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继续做好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就业工作,加强妇女、少数民族群众、残疾人等就业工作。第四,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是稳定扩大就业的主力军。要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要激发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返乡农民工等人员的创业动力,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环境,提高创业成功率。第五,大力兴办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高等教育要与就业需求更加紧密结合起来,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市场需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新华网)

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十大专业领军人才座谈会召开

8月8日上午,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十大专业领军人才座谈会在高培中心召开。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月明,总部相关部门、高培中心和技术学院相关领导、十大专业的20名学员代表参加了会议。高培中心、技术学院负责同志汇报了前期培训总体情况及后续培训安排。20名学员代表分别就集中培训期间的课程学习、培训收获以及跟踪培养期间的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并对后续培训培养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学员代表表示,参加公司十大专业领军人才培训,不仅学到了先进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理念,而且通过课题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更加明晰了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收获很大。听取汇报后,陈月明指出,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最有潜力的资源,人才队伍建设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从集中培训的效果来看,公司关于领军人才选拔培养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陈月明要求培训学员珍惜机会,认真学习和思考,重视课题研究和成果的展现,积极参与国网系统各个层级重大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坚持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带着问题参加培训,带着解决方案回到岗位,努力践行学到的理论知识,切实提升实际工作能力。陈月明要求班委会成员要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带动和引领的作用,提高团队凝聚力,不能让一个同学掉队。她要求相关单位和部门及时解决学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完善、细化培养方案,跟踪培养和联合培养工作做出细致安排。(国家电网公司高级培训中心)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2012年继电保护工技能竞赛落幕

第6篇:电厂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一、现状分析

(一)企业发展概述

热电厂作为蒸汽、冷风、发电、煤气等重要热动能源的生产供应单位,是保证莱钢钢铁企业蓬勃发展的生命线。随着莱钢打造千万吨级钢铁强企序幕的拉开,热电厂的生产规模同步扩张,产能迅速提升。热电生产区由一个增加到三个,固定资产翻番增加到10.3亿元,蒸汽锅炉由6台增加到13台、风机由5台增加到11台、发电机(包括TRT机组)由2台增加到6台。年发电量能力由1.2亿千瓦时增至2.34亿千瓦时,煤气转供能力增至4996万GJ。由于生产区域分散,管理难度增大,且新设备、新工艺技术复杂,特别是引进与应用的TRT发电技术、煤气干式除尘技术、水处理反渗透技术都是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技术,为热电厂践行精益保供、能动莱钢的共同愿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员工状况分析

1、管理技术人员状况

截止2004年底,热电厂新老系统管理、技术岗定员合计87人,在岗员工68人,其中管理岗定员61人,在岗54人,技术岗定员26人,在岗14人;大学本科及以上35人,大专16人;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44人;2000年至2004年共接收大中专毕业生15人,(2002年和2003年公司未分配学生);燃气工程专业现仅有专业技术人员1人。

2、操作岗位人员状况

随着热电厂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张,员工数量由两年前的565人增加到目前的1120人。新进员工占职工总数的51%;其中女职工387人,占人总数的35%;操作岗位人员1038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者447人,其中高级技师5人、技师22人、助理技师123人。高级工239人、中级工139人。

从以上人员数量和结构来看,存在着管理、技术人员严重匮乏。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总量严重不足、专业知识结构严重不合理、主体专业当中热能、热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燃气工程等专业人员相对缺乏,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操作岗位员工持证率不高、文化程度偏低,女职工人数偏多,新进员工及转岗人员多、独立操作能力不足,岗位适应性差等一系列问题。这些情况严重影响到热电厂精益保供核心使命的完成。

(三)人力资源制度状况分析

随着热电厂产能的扩张,热电生产区由一个增至三个,车间由5个增至15个。由于管理技术人员缺乏,各单位管理技术岗位人员无法配置到位,各单位基本上都是由一名同志全面负责本单位工程建设和生产经营工作,职能科室实行复合设置,管理幅度增大,加之近两年来,热电系统生产经营和新上项目工程建设任务异常繁重。新进人员过半且分别来自于十三四个不同的二级单位,这些人员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背景、理想信念、工作作风各不相同。我厂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管理体制、管理措施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热电厂快速发展的要求。

二、人力资源战略分析与规划

我们紧紧围绕莱钢的总体发展战略,针对我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现状,立足于热电厂长远发展规划,进行人力资源能力的战略分析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一)人员总量随热电规模而增加,但要注重质量,控制数量,年底人数控在1200人以内。

(二)管理人员的比例控在7%以内,以明确分工、强化职责为主。

(三)工程技术人员适当增加,以充实基层为主。

(四)机构设置相应调整,突出现场技术管理、强化生产过程控制。

(五)加大新进员工的管理,强化基础技能培训,按项目进展适时配置人员并做好人员的后期培训管理工作。

(六)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以人为本,从企业文化入手,强调人的全面素质的提升。

三、对策与措施的实施

按照年初的人力资源规划和要求,积极开展工作,逐步实施并完善人力资源制度管理、员工强化培训开发、员工提升素质和整合、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人力资源规划、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今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从"以人为本、协同发展"的人力资源价值观出发,积极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不断优化劳动组织结构,规范定员管理,科学分析现有人力资源状况,开展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制定人力资源目标规划,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活人力资源存量。系统思考、主动工作,先后招收录用大中专毕业生80余人、电校生20余人,有效缓解了人才需求压力。

加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力度,探索完善精干高效、管理规范的员工配置方式,先后招聘录用300余名操作岗位员工并通过双向选择等方式优化配置到合适的岗位;打破常规、实施强化速成培训战略,培养了一批管理技术人才、一专多能人才、专家型岗位运行人才。使全体员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了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

全面梳理完善各类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思路,开展管理创新,推进业绩考核机制创新,加大管理考核力度,狠抓各项制度、措施的检查落实,有效的促进了员工行为方式在知识、技术、品行、道德等方面的改进与提高。

(二)强化岗位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针对热电厂跨越式发展,新进人员多,操作技能素质低的实际,我们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扎实开展培训工作,掀起了史无前列的培训学习浪潮。

按照公司"提升执行力、推进标准化"岗位培训的要求,我们积极开拓工作思路、完善培训制度,细化培训措施,夯实培训工作基础,制定员工素质对照标准,创建员工简明技术档案,把员工的培训状况、学习力纳入全过程的控制之中,按照分析培训需求,确立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实施培训方案评估、培训效果等步骤,强化全员岗位培训工作。

拓宽培训渠道,改善心智模式,实施全员品格提升训练,创新导师带徒,开展师徒互考,坚持班后总结,实施案例教学,开展月度抽考、季度三个区域同工种对抗赛,奖优罚劣、以考促学,以赛促学,注重培训效果,保证培训质量。对新进转岗员工实施强化培训,坚持每周不少于4小时业务培训,开展"一、三、六"考试考核,即对新进转岗员工满一个月进行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将退回原单位;三个月期满考试考核,不合格者由各单位领导进行个别谈话,六个月期满进行全面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将调离原岗位。

通过一系列培训方法措施的实施,从而形成了厂指导学、车间班组辅导学、员工个人主动学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从2004年底到现在,已举办各类学习班24期,培训职工1800余人次;车间培训15期,培训职工900人次;班组培训职工900人次;培训班组长50余人次。今年共有468人通过职业资格证书,51人取得技师、助理技师资格,有2人聘为莱钢首席技师。大规模、超常规的全员、全过程培训学习,使全厂员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了业务技能。满足了岗位生产要求,为热电厂全力以赴践行保供核心使命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发掘人力资源潜能

通过建立员工业绩考核考评制度、完善岗位动态管理和竞争上岗制度,健全新进转岗人员配置管理办法,形成了公开、公正、有序的竞争上岗、择优配置制度;加大对员工的考核力度,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年度考核,对学科带头人、优秀技术人才、技师实施每半年期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兑现技术津贴;对新进转岗人员依据"一、三、六"考试、考核,依据考核结果执行相应的效益工资标准。建立健全全员简明技术档案,把员工的学习力、执行力、工作态度等状况纳入全过程控制,增强了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激发了员工的进取精神。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确立以业绩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开展薪酬分配状况调研,不断完善薪酬激励分配机制,加大管理、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比重,加大效益工资的分配比例,在薪酬激励考核方面,创新工作方法,实行"重点"激励,对工作绩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下达表扬书,进行奖励;对工作造成失误或工作不力的单位下达批评书,严格考核,实现了对工作的有效控制。这种公开、公平的激励措施,极大推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员工的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干劲更加十足。

导入企业文化理念,实施全员品格提升培训,打造优秀企业团队,实现热电人"精益保供、能动莱钢"的共同愿景。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实施,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活人力资源潜能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从而使生产经营稳定顺行,经济技术指标大幅提升,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企业的学习力、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出色的完成了精益保供任务。

四、下一步打算

(一)继续做好人力资源能力分析,持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结合年度岗效工资动态考核及公司岗位说明书的制定要求,积极做好岗位分析与岗位评价工作,不断进行定员优化,完善岗位动态管理办法,做好人力资源能力分析,着力做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工作。

(二)深入推进岗位培训工作,做好人力资源开发

本着"不学则退,学以致用"的原则,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创新培训观念,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构建全员、全过程的学习体系,搭建"学习、交流、共享"平台,深入推进岗位培训工作,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对员工品格提升的训练,使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

(三)实施人才战略,激活人才资源

第7篇:电厂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发电厂;总体设计方案;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5-0071-01

近年来,随着我国设计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快速提升,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力工业作用比较大,且我国电力设备都有了创新和完善,不仅发电量大大提升,且对应的装机容量也快速提升[1]。

针对发电厂电机组来说,其实际的应用安全性和节能性不断提升,在节能高效目标的明确下,相关部门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本文主要研究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应用价值和作用。

1 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介绍

要想设计出良好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方案,必须全面掌握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和核心技术等。

一方面,在系统功能特征和构成上,其集成技术是比较多的,不仅包括数据采集方面的技术和数据处理方面的技术,还包括微机保护以及控制方面的技术[2]。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由一大系统和一大设备构成,一大系统是控制系统,一大设备是硬件设备。随着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效率都大大提升。在当期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不仅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还包括通讯技术以及制造技术等,该系统主要呈现出分层分布式特点,存在一个比较大的监测平台,通信功能比较强[3]。另外还节约了很多电缆,降低了成本。

另一方面,在电气自动化系统核心技术上,主要表现在四大方面。

①是终端监控保护单元,具体来说,系统保护对象有厂用变、测控设备以及相关线路等,可以完成相关数据全面采集工作、系统保护工作以及故障控制工作等[4]。

②是通信设计上,针对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来说,主要的通信设计方式有总线网络以及光纤通信。主要在结合双冗余思想和相关原则的基础上,完成相关配置工作,在出现通信相关问题后,可以实现系统智能化的安全切换,最终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

③是监控主站设计,要在全面掌握机组容量、严格结合相关运行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加强方案设计。

④是协调控制设计,要明确DCS系统和ECS系统的不同之处,进行分别设计,加大逻辑控制力度和相关功能管理力度。

2 电气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情况研究

针对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来说,其实际的分系统有五个,要对这五大系统设计情况进行分别深入分析和研究。

2.1 厂用电监控系统

该系统的运行需要依靠总线技术,对电厂实际用电情况进行监测控制,针对厂用电监控系统来,其对用的主要是分布式结构形式,主要包括三大结构,第一大结构是站控层,第二大结构是通讯层,第三大结构是间隔层[5]。该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危机保护设备和相关监测设备,且实现了各种监测设备和保护设备的有效结合,应用监控系统加强管理,属于一种新型智能化监控系统。

2.2 升压站监控系统

其属于一个子系统,可以对总系统进行完善和优化,还可以加强对电厂发电情况的控制。针对该监控系统来说,必须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多种监控系统的综合运用,加强程序化监控以及相关数据管理。

2.3 机组综合监控系统

针对该系统来说,主要可以实现对电厂单台变压器组等的监控,可以从根本上起到保护发电机和电组的效果,另外还可以提升电机和电组的数据测量能力和实际通讯能力[6]。在机组综合监控系统当中,包括一个比较核心的装置,指的是性能相对来说比较高的控制器,针对其对应的保护装置来说,不仅可以对发电机以及电组进行有效保护,还可以对变压器以及启备变等进行有效保护,另外还可以对故障录波仪以及高压线路等进行有效保护。且对于该综合监控系统来说,其应用起来比较简便,实用性比较强,保护能力和安全性都比较强。

2.4 设备状态监控系统

该系统也是总系统的核心内容,其和总系统和核心设计内容相同。针对设备状态监控系统来说,可以对发电厂相关设备应用和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获取关于相关设备实际运行的对应数值和变化情况,及时明确设备应用相关问题和风险,加强对设备应用情况的诊断力度,从根本上预测设备可应用寿命,最终在深入研究和分析诊断结果的基础上,制定相应有效的检修方案。针对该监控系统来说,其属于一种分布式结构,不仅包括专业分析系统,还包括在线监测设备,在该系统中融入了专家输入的设备故障诊断算法,且对设备工作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仓库进行了良好创建。通过应用该系统可以大力应用智能化研究技术,提示预测设备运行相关问题,还可以全面技术提取设备运行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最终明确运行异常的设备和装置。通过应用该系统,可以从根本上降低设备故障产生率,还可以从根本上提升装置和设备维护效率。在该系统当中,存在一个设备在线监控装置,其对应的可监测对象比较多。针对这些监测单元来说,可以在监控装置所在附近安装,利于专业人员后期数据分析。

2.5 大系统是核心设备智能化监控系统

首先,针对数字式温度来说,其对应的监控系统不仅包括温度监控仪,还包括当地的专业主机,主要应用的信息传输模式是无线模式,主机之间可以进行组网通信。对应的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设备温度,一旦温度异常就会发出警告。

然后,针对电缆来说,其对应的健康系统主要是分布式光纤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电缆负荷的实时监控和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控。

最后,针对发电机来说,主要根据其状态相关参数变化情况进行监控,针对变压器来说,主要依据油色谱监测单元进行监测。

3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发电厂当中,电气自动化系统是比较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包括相关电气系统,还可以高效完成计量、控制等各项工作,最终提升系统良好协调控制效率,准确找到系统相关故障,提升系统运行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梁东生.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研究[J].中国高新技 术企业,2013,(3).

[2] 陈国华.探究高层建筑电气自动化遇到的问题及其设计[J].建筑工 程技术与设计,2014,(6).

[3] 王晓宇.浅析电气自动化110~35 kV变电所设计方案[J].商品与质 量・学术观察,2014,(3).

[4] 梁忠煌.变电站电气自动化设计探析[J].机电信息,2012,(21).

[5] 郑悦,么宝鑫.探讨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J].黑龙江科 技信息,2013,(26).

[6] 冯士涛.浅谈电气自动化在供电系统中的设计[J].机电信息,2013,(6).

第8篇:电厂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空间洁净厂房;设计;安全;观感。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大空间洁净厂房的支架设计在国内大多数工程中几乎没有做这项工作,几乎都是施工技术员和班组长现场临时发挥,也很难找到相关的技术文件和参考资料。近几年我们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尤其在我公司现在总承包的TO6工程,从一开始就把厂房的支架作为一项重要的设计内容来做。本工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技术夹层长:140.40m,宽:86.4m,净高:3.3m,技术层与工艺设备层之间为井格梁,整个区域为洁净区,是典型的大空间洁净厂房。我们完整的设计和安装了所有的支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整个设计和安装过程颇具回味和思考,把这一过程写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1.1 现状:

大空间洁净厂房在现代高科技厂房的建设中已是一种主要的结构形式,就我公司近两年接触的电子工程、生物医药工程、太阳能工程、军工红外工程几乎无一例外的采用了大空间洁净厂房的形式。技术夹层是大空间洁净厂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类管线纵横交错的分布其中,如何合理的选择支架的结构形式、布置形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整体观感和造价。

1.1.2目的:

遗憾的是大空间洁净厂房的支架设计在国内大多数工程中几乎没有做这项工作,几乎都是施工技术员和班组长现场临时发挥,也很难找到相关的技术文件和参考资料。近几年我们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尤其在我公司现在总承包的TO6工程,从一开始就把厂房的支架作为一项重要的设计内容来做。本工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技术夹层长:140.40m,宽:86.4m,净高:3.3m,技术层与工艺设备层之间为井格梁,整个区域为洁净区,是典型的大空间洁净厂房。我们完整的设计和安装了所有的支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整个设计和安装过程颇具回味和思考,把这一过程写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1.1主要结构形式:

首先,我们考虑的是支架的结构形式。在各类管线初步设计,技术夹层的功能分隔基本完成后,支架的结构形式和布置方案开始进行讨论、设计。技术夹层内包含了所有的通风空调管道,电气桥架、照明,工艺管线,管线多,空间相对紧张是本工程的一大特点。一层与二层是井格梁,在结构上没有考虑众多管线的使用位置,井各梁上不能无规则的打孔,进入施工中、后期洁净厂房内也不便有大量的产尘作业发生,因此公用支架的设置就非常有必要。根据本工程的经验总结,公用支架的布置和结构形式应充分的考虑到使用率、利用便捷、施工快速、结构安全、成本经济、整体美观等,这个几个因素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要在一开始就充分的考虑到,在过程中要不断的优化。

公用支架设置在井格梁底,建筑主梁之间(主梁中心距:10.80m),上表面距离井格梁底面60mm的位置,预留这样一个距离是为了充分的利用公用支架,将来二次吊架使用便捷,最初我们没有考虑到这个预留距离(空间),井格梁几乎占据了洁净区1/3的平面位置,如果距离井格梁底太近或者紧贴,下面的空间是增大一点,但是交叉部位无法设置二次支架的吊挂系统,会浪费1/3的公用支架。本工程,公用支架没有沿着一个方向做单一性的布置,而是根据主要管线的位置情况,合理的划分区域,在区域里再来考虑公用支架的布置形式,使其满足管线对支架的要求。支架之间的间隔距离确定也很重要,我们几个专业在一起商讨,各专业根据其管线支架的间距要求提出了不同的数值(见表格),最终我们选择了1.8m/档,每档的长度取建筑主梁之间的距离:10.10m,兼顾了纵横交错的各专业管线对支架的要求。

各专业对公用支架间距的要求

专业名称 主管线支架间距 分支管线支架间距 备注

通风空调 2.0m 1.2m 主管分布集中,支管少

工艺管道 3.5m 1.5m 管线多,支管分布广

电气 2.5 1.6m 主桥架分布广,小管线零散

内装 无要求 无要求 技术夹层无特殊要求

专业公司 2.0m 1.0m 分布集中,但管线小

完成了公用支架的布置以后,公用支架的结构设计开始进入我们的思考范围,结构安全、二次吊架利用便捷是本结构设计所需要考量的两大主题。公用支架采用热镀锌C型钢:125×80×40×3背靠背设置,中间间隔2.0m垫13mm厚的PVC塑料板,两头封闭的专用基座固定在结构主梁的侧面上,每隔1.80m用M10的全牙镀锌丝杆悬挂在井格梁的侧面(见现场实拍图:公用支架1~5)。厂房空间大,用力需求多,各专业的管线的的尺寸、规格较大,主电气桥架均为1.2m宽,主要工艺、空调配管管径几乎都在DN200的公称直径以上,主要空调、排气管道在1000×700以上,经过分布荷载计算和各类型钢的比较,最终我们选择了125×80×40×3的轻型C型钢,既减少了钢材的用量,又保证了足够的强度。两根背靠背的C型钢在点受拉力的情况下如何防止分开是结构设计的又一个关键点,在以前的同类工程中我们使用的是C型卡板(引用日本技术)来防开,经过项目组的专题讨论,我们没有沿用这一方式,在本工程中我们采用的是在受力点的两侧打孔,用M8×45的螺栓固定防开。这样节省了购买专用C型卡板的成本,又保证了结构安全的万无一失。在主管线通过的地方,我们都经过针对性的计算,例如:在8轴线与9轴线之间有12根管道并排其中,且有六根水管公称直径DN250及以上,在这一跨公用支架做了特别的设计,C型钢之间的空隙调整为16mm(便于二次吊架使用M16的通丝吊挂),吊点增加了一倍,吊点换成了M12的通丝。总之,工程现场的需求和实用原则始终跟随着我们的设计和安装过程。

2.1.2二次深化设计:

其次,随着设计的深入,各专业管线的位置、型号规格基本确定,在安装专业管线之前,我们必须对所有的二次支架进行设计,二次支架包含专业独立的二次支架和综合二次支架。本工程所有的二次支架我们都有详细施工图,作到这点不容易,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二次支架,记不清讨论了多少次。但是,这样的付出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材料的准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有了详细和规则的二次支架图纸,节省了大量的安装成本,减少了废料的产生,更重要的是支架规则、整齐划一,整体观感好。

二次支架的设计,我们有一个反复的过程,既:开始我们由各专业工程师根据本专业的情况独立设计本专业的典型支架,典型支架完成以后,几个专业再来讨论二次支架的综合和结构形式,待确定了基本构成以后,各专业工程师在分区域设计专业二次支架和综合二次支架,同时设计组长负责统筹安排,定期的开支架详细图纸沟通和说明会,使得设计图纸完整,不至于走样和冲突。本工程二次支架的结构形式相对简单,主要有背靠背双拼和条型孔单根两种形式;使用型钢的种类少,主要使用了C80×40×2.5, C41×25×2.0,L40×40×4.0等轻型钢;吊挂受力件中,全牙丝杆、螺母、垫片等也主要集中在M12和M10两种,个别的使用了M16和M8的做补充;对单根的圆形管路,DN150及以内的管道,我们使用BKM型叉式吊配管夹,DN200及以上的管道,采用吊架形式。如此简单和实用的支架系统,骄傲的说,真是简洁而不简单。

在各专业管线的整体布局中,公用支架顶标高为:3.550m,电气专业在2.9m到3.3m之间,管道专业在2.4m到2.9m之间,通风空调专业在1.8m到2.4m之间,1.8m以下为设备安装空间和行人通道。这样的专业空间布局,使我们的二次支架设计的思路也非常的明确,从高处的电气到底层的通风空调管路逐个往下设计,在做上层的同时,综合考虑到下面管线的吊挂问题。由于分区域,由同一个人来完成整体支架,有效的避免了不协调、不同步,定期的沟通和协调,倒是至关重要,解决了不少问题。其它的细节,在这里不便赘述。

详细的支架施工图纸为现场的安装提供了最好的支持,支架的安装都是集中加工预制,现场按照图纸进行装配,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整个洁净厂房公用支架安装三十人左右,仅用了十二天时间;二次支架也能根据现场的配管、配线的进度要求,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不是依靠现场施工班组长的临场发挥。同时,在支架装配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在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和优化支架图纸,使支架与配管、配线更加协调和匹配,整体观感更好。

由于一般机电工程设计院是不会出相关管线的综合支架详细设计图纸的,且一次支架的设计需要综合各个专业的情况,需要充分考虑结构安全和有利于二次支架的利用,需要有一专多能的技术总负责人进行协调,各专业工程师也要有相当的经验才能做到安全、简单和实用,因此在现实的工程当中,由于客观的人力资源的不足和一些其它原因,机电安装工程支架的设计工作往往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甚至因此造成了一些由于结构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如何落实机电安装工程支架的设计和标准化施工的问题,从工程公司的技术领导层面应该有足够的重视,比如工程公司的技术主管部门应规定指导性的建议,标准化图纸等,同时要求项目部提供支架的设计详细图纸。应把机电安装工程支架的设计工作作为工程公司现场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落实,循序渐进提高综合支架的应用设计能力,作到结构安全、整体美观、简单实用。

3.1.1结束语:

大空间洁净厂房支架的设计安装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使之标准化应该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仅以此文与大家共勉。

结论:大空间洁净厂房支架的设计目前国家还没有相关的标准,从业行业也没有足够的重视,仅通过此文简单介绍大空间洁净厂房支架设计的意义,确保安全性和技术经济合理;同时,提供了一个可供应参考的样本,希望引起从业人员的重视,不断重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曲昭嘉. 简明管道支架计算及构造手册. 第一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第1页~第50页

[2] 朱成.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第一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第40页~第100页

[3] 张耀良.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二版.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第1页~第40页

第9篇:电厂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为营造电力行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推动电力行业员工为振兴企业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活动,鼓励员工立足本职、刻苦钻研业务、走岗位成才道路,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力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一年一度的“电力教育培训新星奖”评审工作于日前结束。2011年度共评选出特等奖10名,一等奖31名,二等奖50名,本期杂志将刊载此次特等奖获得者的事迹摘要及所有获奖人员名单,以鼓舞和激励行业内更多的员工立足岗位、自学成才,在本职工作上做出更大的业绩。

特等奖获得者业绩简介

王吉伟,国电双辽发电有限公司

1993年长春电力工业学校技校毕业参加工作,现任国电双辽发电有限公司锅炉分场焊接班技术员。多次参加专业技术培训,2005年获高级技师资格。

2003年厂2号炉省煤器爆管,被换多根管道焊口部位有多处盲区,焊接位置不好,给焊工操作带来很大困难,他凭借着高超技术,将内送丝和外送丝两种焊接方法结合起来,解决了这一焊接技术上的难题。在总结锅炉爆管抢修工作经验基础上,发明了在“困难位置焊接”和“小间隙焊接”的技术方法并在多家电厂推广使用。

工作中刻苦钻研,2004年通过实践证明了用奥氏体焊接材料对珠光体耐热钢构件进行冷焊的可行性,采用冷焊方式修补珠光体耐热钢构件可节省大量的资金,论文《珠光体耐热铸钢件冷焊修复应用》在《吉林电力》上发表。《过热二级减温器定位螺钉裂纹冷焊修复》获2005年四平市总工会“百项技术创新成果”奖。

获2005年全国中央企业技能大赛焊工决赛第三名、中央直属企业焊工大赛金奖。2006年全国技术能手,2008年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2005年中央企业技术能手,2006年吉林省十大杰出能工巧匠,2004年、2007年、2010年连续三届国电集团公司168技术人才。因其工作中取得的突出业绩,201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200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2005年“全国技协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劳动模范”、“四平市特等劳动模范”等称号。

孙海元,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

1999年大专毕业参加工作,现任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集控值班员。多次参加专业技术培训,2009年获技师资格。

2010年以华电国际专家组人员身份参加华电灵武发电有限公司1000MW超超临界空冷发电机组试运,在调试过程中提出了主给水门脉冲切换、361阀控制逻辑修改与完善工作、RB控制逻辑修改建议数十项技术整改建议并被采纳,保证了世界第一台超超临界空冷机组的顺利试运。

2010年8月参加第七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集控值班员(600MW)决赛获得“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2008年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火电机组集控运行值班员决赛中,获火电机组600MW(超临界)金奖,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中央企业技术能手”,2008年华电集团集控运行值班员技术比武竞赛中取得第二名的成绩,被评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技术能手”。

2009年被中央团工委授予“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先进工作者”,华电潍坊有限公司2010年度“先进生产者”、“公司标兵”等称号。

陈凯,贵州电网公司毕节供电局赫章县供电局

1992年高中毕业参加工作,现任贵州电网公司毕节供电局赫章县供电局供电所所长。多次参加专业技术培训,近5年累计545学时,2008年获技师资格。

2009年调任可乐供电所主抓经营工作,将线损从24%降到15%以下。2010年,针对农村公变的烧家电问题,提出了整改加固接地,在零线母线上多点加装重复接地线的方法,大大减少了零线断线烧家电事件的发生。2011年特大冰雪灾害来临,陈凯带领着河镇供电所的员工们同冰雪灾害顽强抗争,通过33个日日夜夜的打冰大战,实现了河镇供电所辖区内3个乡镇,未倒一基杆,未停一户电的目标。他管理的铁匠供电所,创下了连续8年无安全事故、综合线损率始终保持在8%以下的领先水平。

工作中刻苦钻研,《农村供电所线损率偏高原因及对策》、《抄核收岗位管理之我见》、《农村配电网降损措施初探》等8项成果,在赫章县供电局广泛推广应用,为企业增加直接经济效益830余万元。

获2011年抗冰保电“季度之星”,2010年贵州省“劳动模范”,2009年“全国电力行业用户服务满意明星”、“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技术能手”、贵州电网公司2009年“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贵州省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2007年“贵州优秀农民工”、贵州电力系统“优秀农民工”,2006年“贵州省技术能手”等称号。2006年参加贵州省“农村供电所所长规范化管理技能竞赛(配电线路部分)”获得第一名。

石晓燕,河北大唐国际丰润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1990年本科毕业参加工作,现任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大唐国际丰润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燃料管理部部长。5年来累计接受培训时间共计302课时;自学课程时间共计350课时;培训职工时间共计350课时。2008年获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资格,2009年获集团公司内训师资格,2010年获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资格。

参与大唐国际《电力燃料基础知识》一书及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燃料管理考试复习资料》的编写工作,制定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燃料管理优秀厂考核办法》、《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入厂与入炉煤热值差的管理办法》、《大唐国际燃料闭环管理指导意见》、《大唐国际燃料管理考核办法》,参与编制及修改《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厂经济性评价标准》、《大唐国际入厂煤采制化达标细则》。编写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燃料化验员》,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发行,至目前为止,已再版3次。研究论文《陡河发电厂火车入厂煤采制样机的应用》在《华北电力技术》(2006年第12期)发表。

2008年8月-9月,为大唐国际参加集团公司采制化比赛的选手进行赛前理论、实际操作辅导,后又为集团公司参加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学员做赛前培训。学员参加全国比赛的9名选手中有8人获奖,且分获个人和团体第一名。

获得大唐集团公司2008-2009年、2010-2011年“专业技术类A级112人才”, 2008年“燃料管理专业人才库入库人员”,大唐国际第一届(2007-2008年)“安全生产优秀专家”、第二届(2000-2010年)、第三届(2011-2012年)“安全生产A级专家”,丰润热电厂2010年度 “荣誉专家”、2009年度“先进生产者”,唐山热电厂2008年“党员先锋奖”、“先进女职工”等称号。

刘祥峰,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浑江发电公司

1996年中专毕业参加工作,现任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浑江发电公司设备部汽机主任助理。2002年获东北电力学院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大专学历,2007年获工程师资格,2010年获技术监督资格。

在国内首次成功地实施了1、2号汽轮机整套汽封改造。进行了高压输水内漏阀门改造、高压加热器输水水位改造。一系列改造项目实施后,中压缸平衡活塞的漏汽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每年可节约2295万元;白山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号机组低加疏水系统不能实现逐级自流,高位热能直接排入凝汽器,降低了机组的经济性,这是目前国内很多300MW机组的通病。通过不断实践找出了疏水不能自流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造:取消了截止门四个,“U”型弯两个;降低管路的标高差约1米;将疏水正常水位抬高80毫米。经过一系列改造取得了成功,一年可节约标准煤525吨,按2009年标准煤平均价560元/吨,一年可节约29万元。此项改造在2010年获得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科技成果三等奖;针对1、2号汽轮机组凝汽器胶球系统存在收不到球的缺陷,经过多次试验进行改造,提高了机组的经济型,每年可节约费用344万元。此项目获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科技成果三等奖。

获201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0年“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白山市五一劳动奖章”、“白山市技术创新标兵”,2010年、2011年吉林省能源局“年度技术监督工作先进个人”,浑江发电公司2008年“业务能手”、2010年度“先进职工”称号。

王志强,内蒙古上都发电公司

2005年沈阳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参加工作,现任内蒙古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集控单元长。近5年参加培训510学时,2010年参加竞赛前培训1500学时。2006年获助理工程师资格,2006年获中级工资格。

2009年12月,发现并正确处理了暖风器投运振动、空预器电流摆动、空冷岛散热器泄露等重大缺陷;2010年2月,在接班巡检时发现水冷壁轻微泄露,由于处理及时,避免了水冷壁大面积爆管的发生。5年来的工作历程中,他办理过工作票上千份,操作几千项,启停机十几次,全部实现无差错,得到安全奖励3次,在他的带领下,他的班组多次在运行竞赛中名列前茅,连续4 个月取得了运行小指标竞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2010年,在北方公司600MW超临界机组集控运行全能值班员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第三名、团体一等奖,华能集团第七届全国电力行业技能竞赛(集控值班员600MW )选拔赛中荣获第一名,第七届全国电力行业技能竞赛(集控值班员600MW )决赛中获得第十九名,个人二等奖,团体三等奖。2010年被授予“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能手”称号。

李书彦,东北电网太平湾发电厂

1988年丰满技校中技毕业参加工作,1992年任电气运行值班长,1999年任运行值长,现任太平湾发电厂发电部运行专责工程师。多次参加专业技术培训,1999年获工程师资格,2004年获高级技师资格。

共进行了两万多项的操作无差错,三千多张工作票无差错,受到厂有关部门的嘉奖。在吉林上沟电站工作期间,独自编写了5万字的《上沟电站电气运行规程》和3万字的《上沟电站机械运行规程》,编写了上沟电站全厂电气设备、机械设备检修及恢复标准操作票。

作为运行分厂教练员参加东北电网运行状元杯竞赛,带领运行值班人员取得了团体第二名,个人成绩第二、第三、第五名的好成绩。2007年,他所带的值班员在安全规程考试中6人得到厂里奖励,在东电抽考中1人获得第二名。在业务考试中3人得到奖励。2008年,他所带的值班员,有1人考上技师,2人走上值长岗位,1人走上了主值班员岗位。

《一机多模水电厂运行仿真机》(07/09)获2010年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二等奖,《水电厂运行仿真机升级改造系统开发》(07/09)获2008年东北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水电厂标准化运行管理体制的创新构建》获2010年东北公司管理创新二等奖,《关于更改50Hz 220kV线路侧路送电原则》获2008年厂QC成果活动一等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发电量,降低厂用电量消耗》获2010年厂QC成果一等奖。

2004年、2007年获东北电网有限公司调频先进个人,2008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个人,2010年度劳动模范。获太平湾发电厂2003-2007年度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年度先进生产者。

张健康,西北电网公司电力调控中心

2004年硕士毕业参加工作,现任西北电网公司西北电力调控分中心继电保护专责。5年来,共参加各种培训累计1000多学时。

近5年来,作为主要技术人员参与750kV示范工程建设、西北电网人工短路扰动试验、宝鸡-德阳直流系统调试、西北-新疆联网工程以及其它多个750kV输变电工程的建设、调试和运行,为西北电网的安全运行与蓬勃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加强微机保护软件管理,制定了软件版本管理规定,连续2009、2010及2011年度西北主网微机保护有效软件,不断规范微机保护软件版本使用,杜绝因软件原因引起的保护不正确动作。针对运行中暴露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组织对全网600余套PSL-632断路器保护、BP母线保护、CSL-100线路保护及其它型号保护进行软件升级,提高保护运行可靠性。作为专业负责人参与《国网公司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建设总结――试验调试分册》及《电网调度机构反违章指南》编写工作。

结合生产实践积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带有可控串补及可控电抗器的75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应用研究》项目获得2008年国网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西北交直流混联电网继电保护应用研究》项目获得2010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西北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申报国家发明专利7项(其中4项已获授权),在EI刊源发表30余篇科技含量较高且具有实用价值的论文。

获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2009年“西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安全生产标兵”,2007年、2009年“西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先进个人”,2007年“六好党员”,2006年西北电网公司“先进工作者”称号。

李国武,冀北电力张家口供电公司

1999年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参加工作,现任张家口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副主任。多次参加专业技术培训,5年来累计参加各类培训达500多学时。2002年华北电力大学自学考试专科毕业、获电力行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优秀毕业生”称号,2009年华北电力大学函授专升本毕业、获工学学士,2011年受华北电网公司委派参加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智能电网方向研究生学习、工程硕士在读,2006年获工程师资格,2008年获高级技师资格。

针对智能化电网建设,他开拓性的走在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前列,率先在华北电网开展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实用化研究,研究成果在张家口电网中进行了实际应用,试运行的10个月内减少停电时户数达2000小时・户,该成果在华北电网配电系统广泛推广。

2004年代表华北电网公司参加全国电力行业继电保护技能竞赛,取得个人第四名、团体第二名的成绩。科技研究方面,《串补系统中次同步谐振的检测方法》(第五完成人)获2011年国家专利,《丰万顺串补控制与保护系统逻辑改进》(第二完成人)获2007年度全国水利水电科技成果二等奖、2008年华北电网优秀科技成果奖,《超高压串补保护与控制系统电流互感器设备选择》(第一完成人)获2010年度全国电力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大房500kV串补保护与控制系统完善研究》获2008年度华北电网科技成果二等奖,《串补保护与控制系统运行维护水平实现再提升》获2008年度华北电网管理创新二等奖,《遥信转接装置》获2010年度华北电网“五小”创新创效优秀成果二等奖。《串联电容补偿系统保护功能与现场应用分析》、《超高压串补保护与控制系统电流互感器设备选择》、《超高压串补保护与控制系统配置及整定方案》、《丰万顺串补控制与保护系统逻辑改进》等论文在《华北电力技术》发表。

荣获2010年“全国技术能手”,2009年“燕赵金牌技师”,2008年“华北电网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科技标兵,2007年华北电网有限公司首届“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张家口市优秀人才”,2005年“河北省技术能手”称号。

林晓琼,海南电网海口供电局变电运行所

1992年大专毕业参加工作,现任海口供电局变电运行所培训专责。2009年获技师资格,2000年获助理工程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