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培训论文范文

计算机培训论文精选(九篇)

计算机培训论文

第1篇:计算机培训论文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企业员工培训 管理信息系统

一、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诸多的挑战。一方面企业的员工面临着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的挑战,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

从企业员工计算机培训的层面来看,伴随着企业计算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深入的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及销售等诸多的环节中。对于企业来说,员工在计算机操作方面技术的高低对企业的工作效率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计算机培训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深入还能有效的促进企业员工素质的不断的提高,从而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文化建设也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另外,计算机应用技术本身也可以用来对企业员工培训进行管理,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协助企业提高员工培训方面的工作效率。

二、企业员工培训现状分析

1.企业计算机培训内容

计算机应用所包含内容较多,具体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应用等,有的企业还将计算机应用在自动控制等诸多方面。从企业员工计算机培训内容的来看,主要有计算机入门培训、计算机技术培训及计算机专业培训这三个方面。首先,从计算机入门培训的角度来看,所针对的主要是企业员工中没有接触过或者接触的较少的企业基层员工。通过针对这部分员工所进行的计算机入门培训能够让这些员工掌握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其次,从计算机技术培训的角度来看,所针对的是通过计算机工具进行处理企业各种任务的管理层员工。举例来说,企业财务人员通过计算机对企业的财务与会计工作进行处理,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企业数据与资料的整理归档,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完成计算与制图等。除此以外,从计算机专业培训的角度来看,所针对的是企业中专门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网络维护的专业人员。这些企业员工所需要掌握的是计算机应用方面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这些企业员工是作为企业员工日常运作与生产管理的计算机管理维护人员存在的,也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后台支撑。

2.企业培训体系

从企业培训的层面来看,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指的是企业作为组织设计的,其目的是给企业的员工提供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机会。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培训和开发的目的是让企业的员工能够有对与自身工作联系密切的知识、技能或者实践经验方面能够获得提升的渠道,从而有效的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从目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看,企业在人才流失和人才素质提高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企业也缺少对自身员工有效的职业规划与职业生涯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都限制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从企业员工培训体系本身来看,该体系是一项系统化的动态过程,虽然企业从自身经营管理的目标出发,不断的研究一些有效的企业培训体系,虽然在工作中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企业员工培训管理与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结合在应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企业中存在着还没有建立员工培训档案,或者建立了员工培训档案的企业中仅仅利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手工管理信息的应用,没有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如何有效的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除了通过引进先进的高素质人才外,还需要加重对本身企业原有员工的培训。正是从这个层面来说,传统的手工管理员工培训的方式已经限制了企业员工培训体系有效性的提升。手工管理信息的方式的弊端是企业员工管理信息无法形成系统化、准确及动态的跟踪管理,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同时工作效率相对来说较低,已经无法适应目前企业竞争的需要。也就是说,企业在培训体系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亟待加强。

三、企业员工培训中计算机应用策略

1.企业员工计算机培训的主要思路

首先,在企业员工计算机培训中坚持基础性和实用性这两者的统一。对于企业员工的计算机培训要关注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与计算机基本操作训练方面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从企业应用的实际出发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其次,在企业员工的计算机培训中要坚持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的统一。计算机在企业的实际应用是呈动态变化的,因而在计算机培训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具体的培训中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来培训企业员工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真正的达到计算机应用培训的目的。同时在企业员工的计算机培训中通过操作系统的应用,或者其他诸多方式要不断的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以直观的形象呈现在企业员工面前,从而不断的促进企业员工参与计算机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此以外,企业还应做好企业员工计算机培训的长期计划。这是由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必然性决定的。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需要决定的。也就是说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符合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战略的企业员工计算机培训计划。并通过实际不断的完善计划,从而促进企业培训工作工作目标的实现。

2.计算机在企业员工培训体系中的应用

从企业员工培训发展的层面来说,适应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在企业员工培训方面也应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应用。具体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系统化的企业员工培训管理信息系统。企业从自身员工培训体系的需求入手,通过对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系统需求的分析,提出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企业员工培训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实现对企业员工培训管理信息系统从整体流程到程序结构、数据流程的设计,确定具体的系统的运行和使用环境,并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员工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详细的设计,从而确定该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及使用界面等。

总之,计算机应用与企业员工培训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加强企业员工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培训,同时还要从自身经营管理的实际出发不断加强计算机的应用,从而有效地发挥计算机应用技术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武少华.浅谈虚拟计算机在计算机培训教学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1).

[2]李娜.沈阳先锋计算机工程有限公司员工培训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8,(11).

第2篇:计算机培训论文范文

关键词:成人;计算机培训;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134-01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到各行各业,面向社会人士开展的成人计算机培训更是学无常态、教无定法,笔者多年来从事成人计算机培训工作,深切体会到成人计算机教学已从“扫盲式”教育向“提高式”教育转变,培训中找准起点、上好首课、演练结合、注重实践是提高成人计算机培训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一、认识成人计算机培训的特点

成人计算机培训学员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年龄跨度大,学习接受能力差异大,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和操作应用能力的差异也很大,不少成人都有这样的感觉:理解能力较强,记忆力较差,即记得快忘得也快。由于学员的学习目的、知识背景、个体环境等诸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成人计算机培训既有成人教育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点,成人计算机教育具有需求上的宽广度和操作上的难度,又具有培训的时间要短、要分散,培训的内容要实、要有针对性,教学方法要新颖、注重引导,教学手段要多样、注重实效等特点。

二、提高成人计算机培训教学效果的方法

1、找准起点,选对教材

成人计算机培训面向的对象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的工作性质、文化水平与计算机基础知识都参差不齐,因此,为培训课程选取合适的起点尤为重要。成人计算机培训以短期培训为主,没有固定教材,也不能采用大专院校的计算机教材,在教学中,为提高计算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技能性, 教师为学员选取的教材要根据培训目标选用可操作性强,能和日常工作生活结合,带有实践操作项目的计算机实用教材,这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上好首课,激发兴趣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开篇第一课讲得过深过难,学员听不懂,往往会产生畏惧、厌学的心理,失去进一步学习的信心。教师在备课、讲课之前,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培训班学员的年龄、工作情况和文化程度,这些能反映学员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了解学员接触、使用计算机的情况,这些能反映学员的计算机基础如何,应用能力如何。在具体授课时要从实际操作入手,避免一开始就把学员引人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中。第一堂课尽可能展示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其次要精心挑选一两个操作简单的辅助教学软件,教给他们操作方法,让他们看到计算机并不神秘,在自己的手指下也能乖乖听话。

3、演练结合,授人以渔

计算机教学既要借鉴传统的教学方法,又要充分发挥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学员自身特点、结合计算机硬件配置的情况,从大多数学员的实际水平出发,在集体教学中兼顾个别学员,既要考虑到社会环境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又尽量满足部分学员对理论和操作能力的进一步深造提高的要求,从而整体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讲解时不能采用填鸭式、满堂灌,而是要培养学员的理解能力,让学员做到活学活用,培养学员遇到问题自己解决的能力,掌握学习计算机的方法。

4、注重实践,因人施教

第3篇:计算机培训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71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1-0152-02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调整,会计行业,其技术结构和职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使得传统的手工记账逐渐为微机记账所代替,会计电算化已成为必然,会计的职能也由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逐步向管理型、经营型迈进。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属于新型教育形式,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的现状,本科院校调整专业培养目标,拓宽基础,淡化专业,着重培养通才,而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按照朱基同志提出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要求,不断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改革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适合社会发展的会计电算化专业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专业教学体系,为国家培养一批高质量的会计人才,已迫在眉睫。

1 构建以综合素质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在制订专业教学改革方案时,应进行充分的社会调查,听取会计主管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人才需求的意见,以会计专业技术岗位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实施校企合作,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把会计专业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创造性、复合型技术应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并以此构建教学体系。

在长期会计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直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创造性思维方法。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属于社会科学,无论是会计知识、相关专业知识,还是计算机知识,都在随着社会变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更新,这就要求我们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做法是适应高职教育特色,注重学生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校外实训,积极与地方企业合作,形成会计电算化专业以培养学生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掌握语言表达、社交、计算机操作、计算技术、会计实务操作、会计电算化和企业财务分析与决策七项能力,课堂记账实训、毕业综合模拟实训与实际工作岗位顶岗实训相结合的一条主线、七项能力、三项实训,体现高职特色的具有为区域性经济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

2 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最优组合

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方案中,围绕着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中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关系,以提高整体素质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知识传授为手段,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的内容融会到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当中。通过开设哲学、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法律基础知识等课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加强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聘请专家讲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和适应社会竞争的健康心态。

在知识传授中,对基础理论教学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结合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开设WTO准则、程序设计等课程,使学生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多种需求,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职业能力教学中,将学生应掌握的能力分为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计算技术能力、会计实务操作能力、会计电算化能力、企业财务分析与决策能力七个方面。为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分为手工操作实训与会计电算化实训两部分,其中手工实训分为单项技能训练(如手工记账、点钞、珠算、微机)和综合技能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包括软件设计、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两个方面。同时把手工操作实训与会计电算化实训操作有机结合,利用校内、校外实训条件,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职业基础能力方面,通过开设各类课程,进行课堂教学、实训、上机、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就业的基础能力;在职业专业能力方面,把学生应掌握的会计操作、会计电算化、财务分析作为专业能力。通过实践环节考核,将学生取得英语、计算机、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证、普通话、毕业论文等合格证作为学生毕业的硬性条件。

3 建立与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的、以职业技术岗位需要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理论教学体系

高职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应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应用”为主旨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摆脱学科性教学体系的束缚,确立以职业岗位群和专业技术职务必需为中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来构建理论教学体系。

(1)根据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将全部学时的50%用于实践性教学环节,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并以此构建理论教学体系。

(2)理论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专业理论课教学加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注意基础理论知识为专业服务,突破传统学科教学内容。

(3)由于会计属于社会科学,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随着与国际惯例的逐步接轨,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一些专业理论教学可以聘请社会上专家、教授、会计主管部门、公司企业财务主管作为兼职教师授课,或者举办一些会计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以期达到理论教学更能符合实际的原则。同时,在学生有效学习期限内,不间断地进行微机操作技能训练,利用讲座等多种形式不断介绍新的会计制度、财税法规,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4)在理论教学上,加大改革力度,注意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淡化理论教学,建立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根据专业特点开设“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把“统计学原理”、“工业统计”按专业培养目标整合为“统计技术”,对专业会计及会计电算化课程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分别开设“记账训练”、“会计电算化训练”,进行同步实训,以增强教学效果。增加一些专业拓展与人文社科类选修课,以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 构建以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

适应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准备根据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修正、完善培养目标,确立以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

(1)按总学时的50%安排实践性教学,实践教学形式分为单项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等,为保持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培养专业的实践技能,在学生有效学习期限内不间断地安排各种实践活动。

(2)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有利条件,平时在校内实训基地加强实训,专业实习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

(3)建立与高职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打破本科传统老三段课程体系,完全按能力模块组织教学,分为基础课、理论课、技能训练课、选修课,并对课程结构、内容等进行改革,把能力培养作为重点。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手工记账与微机记账考核并存,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考核并存,并增强校内实训的仿真性。

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上,以学生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在专业会计教学中始终将能力培养放在首位,通过“记账训练”、“会计电算化实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考核形式上,通过会计操作基础、会计岗位技能、会计电算化、会计软件设计、综合实训等方式,检验学生专项技能;在考核目标上,通过记账、微机、珠算、点钞、书法“五手”训练,检验学生技能熟练程度。

5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改革目前的考试办法,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的评价体系。基础课以理论考核为主;专业课突出职业技能的考核,以实际手工操作、模拟演示等方式,配合以必要的理论考核,技能课全部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

要制订具体的考核方案,对理论考核部分要完善试题库,使之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实践技能考核针对会计操作基础、会计岗位技能、会计电算化,会计制度设计采取模拟实训、上机操作、毕业设计等方式完成。

参考文献:

[1]邓春华.财务会计风险防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2-14.

[2]常口.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操作指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3.

第4篇:计算机培训论文范文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过去在图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在职工培训中引入云计算是适应当前科技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云计算的引入,将会大大提高职工培训的质量,使职工培训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培训者转变为培训的组织和引导者,带领受训职工在“云端”进行各种小组协作或探究性活动,从而更有利构建个性化的培训环境。

1 在企业职工培训中运用的意义

1.1 云计算的引入可以极大降低培训运营成本。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论是学校还是企业培训机构,都在大量的使用着计算机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在当今社会信息量超大的时代,计算机等智能设备也随着信息量的增加不断更新发展。而单独依靠升级计算机设备无疑会给企业培训机构带来资金上的问题。巨大的资金需求会减缓企业对计算机等设备的更新速度,从而导致培训质量的降低,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脚步。云计算的到来能够帮助解决这一难题,企业培训机构只需支付少量资金购买互联网上的软件,有的软件甚至是免费的,就可以实现培训系统的升级,省掉了因购买计算机等设备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免去了对大量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省去了各地参加培训人员大量的差旅费用。只要使现有计算机设备轻松接入互联网,就可以轻而易举的选择和使用培训中所需要相关软件,大大降低了职工培训经费,减轻了企业负担。

1.2 云计算的引入可以极大丰富培训共享资源。石油企业分散范围较广,各地区培训水平差异化较大,培训力量不平衡,接受培训的公平性问题始终存在,造成有的企业职工素质普遍不高,培训质量较差。有些企业耗费了大量资金丰富培训资料库。将云计算培训平台引入后,将会建立起一个庞大的虚拟资源库,各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机构,可以在这一庞大的资源库中进行培训资料的搜索,找到适合于本企业培训特点的资料,解决了自建资料库繁琐、利用率低下和更新速度慢等难题。其次,云计算对于职工的合作式交流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可促进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提高受训职工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完成的学习资料可直接储存于云端,便于随时查找,避免受到病毒攻击,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1.3 云计算的引入可以极大丰富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云计算引入到企业培训中,将打破原有的培训模式,职工可以使用不同的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进入“云”进行学习。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可以在培训过程中利用“云”上的资源丰富培训内容,针对不同的职工可以进行分层次培训,及时进行培训指导,记录培训过程中的所出现的新问题并加以研究。同时,可以利用软件使受训职工在软件上进行模拟操作,增强培训的实战效果,提升职工间的协作能力,促进培训质量的不断提升。

2 云计算在企业培训中的实际运用

2.1 利用云计算实现培训资料在线文档的编辑管理。我们从现有的云服务供应商可以看到多种相类似的服务系统,如:金山云平台可以将金山T盘和金山WPS等软件联合使用,可实现培训资料的创建、编辑、写作、共享、和存储合为一体,金山办公软件平台同时还提供了各类文件编辑模板,实现培训资料快速制作和修改,金山WPS软件的功能与Microsoft Office 软件中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有着深度的交融,使用人只需要注册金山账号就可以进行在线文档编辑并可以将其共享给他人,也可以在家、单位或图书馆里,甚至在智能手机上都可实现多人协作共同来完成文档编辑。金山WPS文档编辑支持并兼容外部office文档格式的导入,完成后的文档在线自动保存,同时可以共享给他人或是将其链接到其他培训所需的网站中。

除此之外,金山T盘平台还支持文件管理功能,培训者可以为每个培训小组或参与培训的职工建立自己的文件夹,让职工在该文件夹下自行分类创建文件夹,管理自身文件系统,培养职工的自主学习管理能力。注册后的用户,金山T盘会为其创建高达24G的存贮空间,支持文件的在线编辑与存储,最大上传文件高达2G,极大的方便了培训者之间的相互交流。

2.2 利用网络云平台实现在线考试交流与共享。在实际运用当中,通过网络云平台可实现职工在线考试与交流,实时反映职工培训效果。

2.3 网络教育平台可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开展相应专业的培训课程,公布培训相关内容和课件,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培训计划,并在规定时间内集中开展相关考试,通过系统自动生成考试结果,培训效果一目了然,清晰可控。网站的论坛可以为培训职工提供交流平台,帮助职工在论坛上对话题进行发帖和讨论,职工之间也可以回帖参与互动。系统管理者能够对帖子其进行管理,并对一些特别值得探讨的技术交流帖子进行“置顶”,使该谈论题目保持在突出醒目的位置。同时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关于培训课程的通知,方便职工随时进行查阅。通讯录可以使职工之间进一步开展直接性的电话交流,共同促进企业技术发展进步。

3 网络在线培训平台在实际培训当中的应用

网络在线培训平台对培训的最大辅助作用就是创建一个以职工自主性学习为目的的全新培训模式,这是将云计算应用在职工培训中的最重要作用

3.1 做好培训预热工作。旧有的职工培训通常无法实现让职工在培训前对培训内容进行提前预热。使用网络在线培训平台,培训者可以提前在平台上上传与培训相关的知识或课件,让职工在培训前登陆网站下载培训资料,这种提前培训预热方式可以有效激发了职工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丰富职工相关知识,可以提供网络链接,使用web上的外部资源,丰富职工对培训内容的知识视野,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相关讨论,使职工对于将要培训的知识形成一定认识轮廓,将知识前移,使职工进行自主探索与研究。

第5篇:计算机培训论文范文

【关键词】应用能力 高等教育教学体系 计算机实践教学

一、基于应用能力培养下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框架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笔者认为,基于应用能力培养下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应该包括四大子系统,如图1所示。这一体系可以将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有机联系起来,并达到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目标。

图1 大学教育教学体系

二、基于应用能力培养下的计算机实践教学研究

在对基于应用能力培养下的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因为各个专业的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学校应当依据各专业的特点来制订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以某校计算机专业为例,从多元化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四大子系统中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来对高等教育中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

1.目标体系

计算机专业应当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培养和训练专业技能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建设起一个贯穿实践教学改革体系的目标体系。这一目标体系通常有以下几种:第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基本职业能力等共同组成的实训教学,即上文中所说的“一体”;第二,培养综合能力和一般能力相结合的社会实际工作活动,并让学生获取基本的职业技能鉴定,即上文中所说的“一翼”;第三,和具体理论课程相结合的设计、实训和实验等,即另“一翼”。

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在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计算机专业应当依据学生的职业能力来形成有计算机专业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这一体系应当对学生的三大能力进行培养:第一,可以胜任计算机职业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第二,可以胜任计算机工作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第三,可以完成计算机岗位工作的岗位职业能力。图2是计算机专业中的实践教学体系示意图。

图2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具体来说,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过程应当分以下几步完成:

第一步:依据高校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对计算机岗位的应用能力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计算机实践教学的目标。

第二步:将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当中的功能模块进行划分,并进行实训项目设计。同时,依据步骤一确定的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将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本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三大部分,并按照这三大能力的培养要求确定具体课程。最后,依据高等教育中计算机专业的要求,将实训教学内容分层次划分成互相独立的训练单元。

第三步:制订实训项目的教学文件。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当中,实训项目的教学文件通常包含教材、课程大纲、指导书以及教学计划等。在内容方面,主要包含:第一,实训项目单。该项目单主要是表示学生完成某一个实训项目的任务列表,在这一列表中,往往包含实训目的、实训方法以及实训步骤等,同时还包含为了达到实训要求而需要的工具、材料、仪器和设备等,学生能够依据实训项目单独自进行学习和训练。第二,实训项目报告。指的是学生在实训项目完成以后,向学校提交的规范化报告。该报告可以作为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效果进行综合测评的基本依据。第三,实训项目卡。该卡主要是为了对实训项目进行管理,其内容包含实训的指导教师人数、经费、耗材、场地、仪器设备、地点、对象、目的以及安全方面的要求等。

第四步:明确实训项目的教学预期。教师应当在接近或完全达到职业活动时,预测实训项目的教学结果。对实训项目的教学预期应当体现出“高标准、重实训、强训练、严要求”的特点,并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此外,还应当采用“教学做”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训练充分结合起来,不仅要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如团队协作、勤俭节约、认真工作等,而且还要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基于应用能力培养下的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在理论研究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实践方面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从软件设计的角度来看,其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管理以及结果考核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不同的专业当中如何实施还需进一步讨论和研究。从硬件的角度来看,师资队伍、教材建设以及基地建设等都制约着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尚需进一步探讨。本文受研究条件和水平所限,只针对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当中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等粗略进行讨论,对师资力量、教材和基地建设等并未涉及,只能在后续的研究中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第6篇:计算机培训论文范文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2.强化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开展

3.注重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教学

4.开展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提供教学服务,凝心建校聚力办学

6.接受经验教训,找出差距引发思考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1、按照学院党组织的统一部署政治学习,准确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做好考勤、组织讨论、认真记录。政治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增强了凝聚力,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今年学院正常教学、整体搬迁、基本建设并行。我们能够坚决执行学院领导的指示,与兄弟科室加强配合,在困难面前团结一致,做到志相同,心相连,力相聚,情相融,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3、根据学校的要求和系内的实际情况,工作中还有哪些问题,如何改进,怎样推动工作进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座谈,以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和处事,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做到人尽其用,物尽其用。严格执行学校工作制度和考勤制度,加强工作责任心,强化岗位工作职责和考核机制,进一步规范教学工作,完善教学过程,强化师德教育,提倡奉献精神。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激发内在动力,营造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系科全体教师形成共识,坚决执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严守职业道德,按照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责任书上要求执行。

二、强化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开展

1、以贯标文件规范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按照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规定和要求,按时做好质量记录、教学资料的整理管理工作。完成“质量管理内审”工作。每月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计划实施评估过程,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认真组织教研活动,各项工作及时上通下达,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每天对本部门教学区进行巡视检查,督促教师避免出现上课迟到、提前下课等现象。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和教师沟通及时解决,确保教学工作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

3、认真组织考前集训和模考、统考工作,及时进行数据分析,针对考试结果及时组织相关教师召开考试分析会,总结经验、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4、进一步加强计算机机房教学设备的管理工作。完善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建立健全计算机机房设备管理责任人制度,发现计算机故障及时维修。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大规模机房计算机整合,我们系计算机专业教师自己动手维修设备,保证了计算机教学,提高了教师的动手能力,锻炼了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

5、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设施,建设“平安校园”,安全检查落到实处,常抓不懈,责任到人。全年计算机机房实习安全无事故,教师学生上机无安全事故。

6、规范库房管理,对采购、入库登记、领料、维修服务、报销签字修订了书面规章制度,并多次在会上强调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强调采购人员要廉洁自律。做到经常讲,反复讲,采购人员要对组织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

三、注重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教学

1、信息工程系继去年与苏州工业园区裕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州铭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鉴定了校企合作协议书。今年信息工程系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五项信息楼建设项目,与苏州市科达教育网络有限公司进行了多项校企合作。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教师参与了局域网综合布线工程实习,科达公司根据学生实习课题安排张峰工程师进行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指导,保证了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教学内容。

2、计算机专业教师学习前瞻性课程“交换与路由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数据库技术、动漫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影视后期制作技术”。邀请士奥动画企业来校为教师学生举办了“动画专业市场分析及课程介绍”专题讲座,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做好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工作,在“计算机专业建设委员会”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咨询委员会”的工作指导下,邀请了五位企业教学咨询官来校对计算机教学工作献计献策,对教学过程进行督导。把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生产流程、质量要求、安全要求等内容介绍给计算机专业教师,使之贯穿在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和教学过程中。

4、我系专业班级开设了职业素养训练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帮助学生懂得了“马斯洛理论”、“霍兰德人格”和“萨帕职业阶段”等理论知识,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统筹考虑。按照“宽基础、多技能、能力为本、敬业为先”的理念培养学生。帮助他们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得到了专业班级学生的欢迎。

5、我系完成了四个百人新机房建设,完成了录音渲染演播室和动画专业拷贝室的建设,完成了二维动画实训室建设,完成了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一期工程建设,正在建设有锐捷网络实训室一期工程和三个百人机房工程项目。正在筹划具有国际领先的三维动作捕捉实训和三维动画实训项目。

四、开展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计算机专业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制作教学课件,编写教学教案,编著修改校本教材。今年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重点课题《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包括12子课题。完成专业论文12篇《公共实训基础it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过程化评估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材开发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方法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网建设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精品课程开发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师资素质构建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方法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设备配置前瞻性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研究》。

2、计算机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公开课的开课、听课、评课活动。公开课课堂教学氛围好,教师准备充分。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习一体化,全部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公开课的开课、听课、评课活动,教师们在教学上取长补短,提高了教学水平。

3、计算机专业教师到苏州电子信息技工学校、苏州轻工业技工学校、机械部苏州技校、苏州高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学校进行专业课听课评讲活动。积极参加江苏省高新技术中心教研组活动和苏州市计算机中心教研组活动,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

4、信息工程系全年开展了“计算机系统操作技能竞赛”、“网页设计技能竞赛”、“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技能竞赛”、“动漫设计竞赛”、“计算机网络组建技能竞赛”和“影视后期制作技能竞赛”活动,并选拔优秀教师学生参加了苏州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五、提供教学服务,凝心建校聚力办学

1、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数字化校园管理,本年度新校区建设中能够配合基建办公室完成校园一卡通、校园监控网络、校园电话网络、校园广播网络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建设配合工作,完成学院led显示屏和学院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工作。

2、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信息技术公共实训,本年度能够配合培训处,举办了清华同方公司技术人员的高级工培训,举办了退伍军人高新技术培训,举办了苏州市残疾人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工作,举办了苏州光大银行外汇政策业务网络考试,举办了苏州医疗保险计算机操作培训,举办了江苏省物流师职业资格网络统考和网络统考前的上网实训。

3、今年上半年每周六、周日开放网络电子阅览室,为公共实训基地首批学员查阅参考资料提供方便,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4、配合学生工作处完成全院07级5年制高职班和09级大班的成人高考网上报名工作。

5、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全院电脑办公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在人员少任务多的情况下,许多计算机专业教师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抽时间对学院办公室、学工处、招就处、项目研发处、公共教学系等多个部门的电脑办公设备维护维修工作,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兄弟部门的赞扬。

六、接受经验教训,找出差距引发思考

1、我校计算机专业在本市职教范围内影响不大,尤其是计算机技能竞赛成绩在全市不是最好,距学校领导寄希望的“计算机专业做大做强”还有很大差距。搬迁到新校区后计算机专业硬件上有了很大提升,我们要“以规模求地位,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提高我校计算机专业在全市乃至全省技师学院范围内的竞争力,提高技能竞赛名次和竞赛技能水平。

2、硬件资源配置不足,信息楼面积限制了专业建设的发展,计算机机房满负荷运行仍有部分省统考班级无法上机练习,目前5401机房的电脑设备陈旧,电脑故障反复出现影响上课教学效果。希望能够在下学期更新升级。

3、近两年增加动画专业、服务外包专业和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专业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知识,计算机专业教师要争做学习型团队,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尽管我们不断在修改教学计划,设置新课程,选编新教材新讲义,可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计划、教材、参考资料的制定编写还跟不上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老师对自身要求不高,责任心不强。

七、个人主要承担工作

1.担任信息工程系主任,具体负责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有两类:第一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管理,专业课程考工合格率达99%;第二全院高职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管理,参加计算机全省统考合格率99%。担任信息技术公共实训中心主任,配合培训处负责清华同方公司技术人员的高级工培训的管理工作、退伍军人高新技术培训的管理工作、市残疾人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的管理工作、光大银行外汇政策业务网络考试的管理工作、医疗保险计算机操作培训的管理工作、省物流师职业资格网络统考和网络统考前的上网实训的管理工作。

2.承担09科技班《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工作152课时、承担07大2班和08大10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工作90课时、承担08大5班、08大15班、08大16班、09大4班、09大5班、09大6班共6个班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工作36课时。全年完成教学课时278课时。

3.担任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重点课题《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项目负责人,完成合著论文《公共实训基础it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研究》8000字,独著论文《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精品课程开发研究》5000字。

4.安全有效地组织安排老校10个计算机机房的搬迁和库房办公室的搬迁工作,搬迁后经整合维修,没有影响正常计算机专业教学秩序。

5.配合学院领导对新校信息楼各个机房和实训室的策划布局工作。四层楼分布“信息技术专业、服务外包技术专业、动画技术专业和网络技术专业”。动画拷贝实训室、二维动画实训室和录音渲染演播室项目的摸底计划招标工程验收,现已完成投入使用。8个计算机标准局域网机房和4个计算机百人局域网大机房项目的计划招标工程验收,现已完成投入使用。完成锐捷网络实训室和综合布线实训室项目的摸底计划招标工作,现正在施工建设中。三维动画实训室、三维动作捕捉实训室和三百人园形大机房筹建方案正在进行中。

6.参加国家劳动部组织的《网络编辑师二级(技师)职业资格鉴定培训》,通过考试获得了网络编辑师技师职业资格。

7.编写了数据库应用软件《技师学院招生录入系统》,2010年技师学院招生时投入使用。

第7篇:计算机培训论文范文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而且对今后开设计算机类的其他课程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由于在实训课之前,已经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因此,实训课的内容、实训的方式直接影响该实训教学效果。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实训内容重复

计算机文化基础已经学习Windows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以及Word、Excel、PowerPoint三个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而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训练内容还是以三个办公软件为主,可见实训内容与课程的实验内容存在一定的重复。

2.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实训教学主要采取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的形式,虽然这种形式比较适合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但是出现很多学生依赖老师的演示,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现象。

3.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呈多样化组合结构,有通过参加高考进来的普通高中的学生,有通过自主招生从普通中专、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进来的学生,也有通过“2+3”中高职进来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来自农村普通高中。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学生混排在一个班级中,水平参差不齐,给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课带来很大的挑战。

4.考核方式单一

由于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课一般都是安排一周或两周的时间,因此,考核的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老师出一道综合操作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老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评分。

由此可见,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教学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引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

二、CDIO教育模式的基本内涵

CDIO是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作)的英文缩写,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首的全球几十所著名大学倡导的现代工程教育框架,它将产品从研发到运作的生命周期作为依据引入工程教育中,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近年来在国内外高等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CDIO教育模式借鉴产品研发的技术流程,将市场调研、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等工程思想引入教育中,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工程技术的思想、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良好的人际及职业素质、较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三、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教学引入CDIO教育模式的意义

CDIO教育模式最先主要是针对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而提出,即要求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具备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同样,CDIO教育模式基于工程技术的思想适用于课程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教学引入CDIO教育模式具有以下作用:

1.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传统教育模式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传统的传授型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课,主要是强化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因此,引入CDIO教育模式,强化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形式,更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

2.培养工程思维

高职学生数理化课程基础薄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工程思维及分析能力,对操作型或技术型的课程兴趣不浓厚,甚至有畏难情绪,因此,在课程中引入CDIO教育模式,能弥补学生缺乏工程思维的不足。

3.培养项目设计能力

项目设计是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课引入CDIO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以往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课都是由老师进行演示,学生则按照老师的演示内容进行操作。引入项目设计,学生必须收集大量资料,然后对项目进行构思、设计、制作,最后通过演示,汇报项目完成的情况。

4.培养创新能力

产品研发本身就是一种创新,CDIO教育模式非常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无论是项目的构思,还是项目的设计,都离不开创新的内容,因此,学生在参与项目设计中无形中培养创新能力。

5.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为了保证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课取得更好的实效,老师往往将计算机文化基础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及文件管理的知识综合在项目中,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进行团队项目开发,这样既有团队的合作,又有个人的分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经常交流和沟通,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教学引入CDIO模式的具体做法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训课属于专周实训,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实训中,再加上刚结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学生已经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因此,在实训课中引入CDIO教育模式,将项目开发作为实训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做法如下:

1.项目引入

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起草一些跟专业相关的中小项目,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开发。指导老师可以向学生详细介绍CDIO教育模式的思想及项目开发的流程,还可以以历年学生完成比较好的项目为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清楚“做什么、怎么做”。

2.项目设计

为了模拟企业项目开发的运作流程,项目小组一般由5-7人组成,设一名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小组的管理与安排,还可以给项目中的每名学生设立一个职位。项目小组明确项目内容后,项目小组的每名成员就要在网上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类似项目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然后由项目经理召集小组的成员,集体讨论项目的基本框架,需要制作的内容,包括文档、表格和演示文档等,然后进行分工。

3.项目实施

每名学生接到任务后,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并着手操作。在课堂中集体讨论,对难度较大的内容进行集体制作,同时对项目的内容进行汇总。在实训课上,老师经常参与各个小组的讨论,进行答疑及个别辅导。

4.项目汇报及考核

实训周的后期,每个项目小组都要制作汇报PPT,最后一次课进行小组汇报及考核。一般由两名同学代表小组进行汇报,由老师及其他组的代表给汇报的小组打分,同时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分,老师根据各个小组汇报的情况及小组之间相互评分的情况给每名同学评分。

第8篇:计算机培训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专业 应用能力培养模式

1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的喜与忧

近几年来,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之所以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其中主要的因素还在于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可塑性大,敬业精神较强,能把所学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随时应用于实践,工资待遇要求不高,一般都低于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在就业应聘时能提供给招聘单位的在校时的各种作品,或者是获得各种竞赛证书、等级考试证书较多大大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

然而,根据我们对本地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情况的追踪调查数据显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中所隐藏的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对口就业率很低,一次就业专业对口的不到30%,不对口的就业率占50%,而认为“专业不对口,但有部分关联的”比例为20%。二是就业稳定性差,因为专业不对口,频繁“跳槽”的很多,当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被问到“您期望在目前工作单位的服务年限”时,有近80%的回答是“边做边找,工作压力太大,有更好的单位就‘跳槽一。三是非计算机专业人才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岗位的挤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中职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学习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只要有一定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并不比那些上课玩游戏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差,有些用人单位注重的是计算机某个方面的应用能力够用就行,不需要很全面很专业。因此,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改革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我们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当务之急。

2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要确定一种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弄清楚用人单位需要怎么样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的人才。

根据我们对周边地区用人单位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的调查得出结论是知识结构方面包括:

计算机软硬件安装与维护基本知识;文字编辑、图像图表处理的基本知识;计算机软件的基础及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数据库应用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能力方面主要有:对计算机系统熟练的操作能力;文字处理、编程及软件开发工具的操作能力;对微机系统的安装、检测、维护、维修的能力;对计算机设备、网络和机房的安装、管理能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按照强化基础、拓展特长、突出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模式来实施培养,具体的总结为“一套教材、两个阶段、三个强化、四个更新”。

2 1一套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落实课程改革思想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用人单位对中职计算机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表明,学生不必掌握高深的计算机专业理论,而应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组织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对计算机教材进行反复讨论,对原有教材按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要求进行筛选、浓缩,结合本校实训场所实际,进行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的编写,计算机教学及考核以各门课程相应的“实训指导书”要求进行,以强化基础,拓展学生特长,突出学生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组织实训教学。

2.2两个阶段

用人单位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学生计算机专业口径尽可能宽,这是学生毕业就业的客观要求。为此我们将学生在校前两年划分为“合格+特长”即“夯实专业基础”和“拓展学生特长”两个培养阶段进行。

夯实专业基础阶段主要解决“厚基础,宽口径”的问题,教学时间为一年级。在教学按排上,应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精选教学内容,严格按各门专业课程的实训指导书要求进行实训教学,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要求尽可能选修一至两门专业选修课程。

拓展学生特长阶段主要为了解决“针对性、适应性”问题,教学时间是二年级,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教学课程中以就业优先为主导思想,根据计算机行业用人需求的变化,培养学生适应某个岗位群的工作能力为目的,发挥“双师型”教师个人的特长开设一定的特色选修课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建计算机专业各种团体小组进行学生特长发展的活动,灵活设置弹性专业模块,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专业特长,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3三个强化

(1)引导学生热爱计算机专业,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好奇心,感兴趣了,才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思想教育,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学生毕业之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此,我们在学生入学时的第一周便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讲座,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教育,告诉学生中职学校各个阶段,学习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鼓励和引导学生热爱计算机这个专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抽象的理论中找到实实在在的快乐,愿意跟你学、跟你练,否则学生会在每天的游戏或聊天中度过。

(2)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为提高他们就业的竞争能力,必须以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主线。而充分调动“双师型”教师的才能,加强实训课程教学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因此,培养规划上应侧重放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上,为保证学生毕业之后能有一个“宽口径”的就业机会,必修的课程一定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好,不能让学生有偏科现象,其次是把握好软件与硬件相结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实训课程教学上,强化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做”中“学”的“岗位仿真”训练中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 转贴于

学生在“拓展特长阶段”,应开设综合性实训课程内容为主,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作品的方案设计、应用开发和综合思考等项目技术问题分析的能力,并要在实训教学时数上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至少占课时总时数的一半以上。对学习较好的学生鼓劢他们积极参与计算机各种专业团体活动,如:系统安装与维护小组,网页制作小组,平面广告设计制作小组,网络维护小组,动漫制作小组等等,通过参与这种活动,开展各种技能竞赛,拓展学生的专业特长,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让学生在参与教师科研和企业实际项目开发为主要方式,使学生学会调研、确定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完成项目的各个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提高项目开发和项目管理的创新能力。

(3)强化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当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现代企业的员工素质也要求我们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团队精神。一个不会与人共事不会与人合作的学生,在将来就业的岗位上是难以立足的,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不再有什么单纯的经典的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多的是跨学科跨行业的综合应用。因此应用型人才在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同时应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适当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一定数量的人文、艺术方面的课程或讲座,可以提高学生思维表达能力,增强人文精神,更好地融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增强应对困难的抗压能力。

2.4四个更新

(1)教学方法的更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再以主体身份出现,而应当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督促者或引导者。由此,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因应而变,教师多开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新在不断加速,知识获取、传播的方式也在更新。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三网合一”的快速普及教师和教材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因此,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校园网络平台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师的专业优势,建立起双向互动的教育技术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实施教学活动,是全面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重要保证。

(3)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从互联网上进行可持续的学习,完成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的同时,争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支持,定期派送教师到企业或高等职业院校培训机构接受前沿知识的学习和技术的培训,完成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转型,确保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最新的,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4)计算机实训设备的更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办好职业教育的前提是必要的实训设备,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之快让许多中职学校难以应负,面对一个被淘汰的计算机机房,专业知识再强、教学方法再好、教学手段再高明的教师也无法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被严重打击,久而久之,学生的实训课自然而然变为游戏聊天实训课了。因此,及时更新计算机实训设备,确保计算机专业课程有效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和各种操作技能的必要保障。

第9篇:计算机培训论文范文

职高计算机;实训教学;提高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172-02

计算机实训教学是计算机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实训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着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计算机课程,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习得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因此,现在计算机实训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学校重视。目前职业高中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大部分是应用软件,如Office2000、Photoshop、网页设计等,也有开设系统软件,如Windows系列等操作系统软件和VB、VF等一些相关的语言教程,它们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上机实训成为了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

1计算机实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

计算机实训是集理论性、操作性、实用性为一体的技能型专业实训,具有严谨的教学理论、条理清晰的教学脉络,它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计算机实训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了解计算机应用现状,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计算机知识和专业技能。根据多年的授课经验发现,在计算机实训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近10年来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很快,计算机课本的知识结构相对陈旧。二是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够深入。很多职高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具体到实际问题,却不尽如人意,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劳动者。另外这些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深入,虽然学过一些相关课程,但只是浅尝辄止而已。三是创新能力不强,很难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2明确实训任务,规范实训教学

高职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其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实践实训教学是实施职业技能培养的最重要环节,因此要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作为教育理念,树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观念。实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的综合职业能力,主要是:(1)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计算机实训教学的具体实践训练中,学生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引发学习的兴趣,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自学和应变能力,并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2)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点,如安装维护和维修计算机的能力,操作计算机相关设备及工具的能力,办公自动化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数据库系统的开发能力等,专业技能是学生毕业后的基本谋生手段,立足社会的条件。(3)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实践中,可以锻炼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工作安排和组织协调能力,提升团队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学生在熟练掌握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又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的具体要求和任务。实训内容要具有现代职业性,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了解本学科的前缘,并将新知识结合实训来指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以强调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有机结合作为指导思想,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的实践内容,加强现场教学的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可采用多种实训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实训过程中,学生玩游戏,做与实训无关的事,是实训教师最头疼的情况,为避免此类现象发生,教师除了要给学生安排充足的实训任务外,还须加大巡视督查力度,督查上机不够认真的学生,监督其上机实训完成情况,同时可以了解学生实训操作进度,必要时可以及时补充或削减实训内容,及时解答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在实训课结束时,实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实训效果,促使学生认真完成实训任务。一是课堂批阅。教师逐个检查学生实训任务完成情况,记载成绩。二是提交实训报告。实训结束后收取学生实训报告,检查其实训效果,目前主要采用此种方式。三是邮件方式。对相对较大的实训项目和有实训成果生成的实训项目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在线收取学生实训成果,这种方式效果好,值得推广。

3对学生上机实训过程的考核是实现上机实训课教学目标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