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鲁迅的故事范文

鲁迅的故事精选(九篇)

鲁迅的故事

第1篇:鲁迅的故事范文

故事内容: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告诉我们,面对荣誉没有丝毫的骄傲与懈怠 ,甚至不在乎这些荣誉 ,并能把荣誉转化成为自己学习和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鲁迅的故事范文

在进“三味书屋”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方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眼睛的怪物……可惜一直找不到了。这么一本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这可把他的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他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的说:“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了起来,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点钱,叫做压岁钱。鲁迅得到这些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第3篇:鲁迅的故事范文

《夏洛的网》出自于美国著名的大作家E。B。怀特。他写的书,情节生动幽默,让人入迷。我拿到这本书,就一头钻了进去。书里弥漫着的友谊的香味让我深深感动。

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一头小猪威尔伯和一只蜘蛛夏洛建立了真挚的友谊。但是,不久一个可怕的消息传遍了整个谷仓,威尔伯将面临着变成猪肉火腿的厄运。作为一只猪,它几乎悲伤到了极点。这时,我仿佛能看到威尔伯正坐在一个巨大的餐盘里害怕地颤抖,许许多多的刀子、叉子向他伸来。作为小猪威尔伯的最好朋友夏洛,又怎能见死不救呢?夏洛在自己的网上用丝写了被人们视为网上文字的神奇字眼,不但使小猪威尔伯逃过一劫,而且获得蓝丝带奖。她的辛勤劳动,让威尔伯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誉而永远不被主人宰杀,但是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看到这里,友谊的味道填满我的心头。这种伟大的友谊,让我感慨万分。

夏洛和威尔伯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身边的事情:有一次,我的同桌的橡皮不见了,把桌肚翻遍了也找不到,便来向我借。我心想:他总是丢三落四的,万一把我心爱的橡皮也搞丢了,那可怎么办!于是,我瞄了他一眼说:“烦死啦,没看见人家正在写作业嘛!”他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恳求道:“把橡皮借我一下,就一下,好吗?”“不借。”我冷冰冰地回答道。他只好耸耸肩,无奈地向别人借去了。可也正巧!下午数学课上,我发现自己的尺子没带,急得手忙脚乱。同桌见状,悄声问我:“你没带尺子吗?”我原想他一定不会借给我的,但是他居然毫不犹豫地塞给我一把尺,想到上午我不借给他橡皮,还泼了他一脸冷水,我的脸红了。我把橡皮塞给他,他对我笑了笑。

现在想来,这件事情让我惭愧不已。蜘蛛夏洛编织了一张爱的大网,挽回了威尔伯的生命,牺牲了自己,夏洛和威尔伯能建立起这样真诚的友谊,我应该向它们学习才对。是啊!朋友应该互相帮助,在别人困难的时候,我们伸出友爱之手,就能编织一张友谊之网。

第4篇:鲁迅的故事范文

当我踏出师范大学的大门,走上讲台,第一次接触鲁迅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非常激动,因为在所有作家中,我最崇拜的就是鲁迅。这篇文章无论在写作手法、语言运用,还是主题思想等方面,都有很多东西可以去挖掘。但当我看了教案,我傻眼了,只有两个课时的时间来讲这篇文章,所以这导致的结果就是草草地开始,匆匆地结束,学生听得一知半解,而我讲得异常痛苦。

去年,我去文澜中学听课,听的恰好是鲁迅的《社戏》,那位老师真是有魄力,带领她的学生“细细地去分析”“慢慢地去品味”,让她的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鲁迅确实是一位大师,并发自内心地去喜欢他,去欣赏他,从而走“进”他。这样的课,我想对于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益的。这一堂课,我听得很有收获。

郁达夫曾说:“如问中国自有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毫不踌躇地回答:鲁迅。”鲁迅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对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细细地去品味鲁迅先生的作品,显得尤为重要。

二、还原真实,拉“近”与鲁迅的距离

提到鲁迅,我们老师总要告诉学生,“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学常识,考试经常涉及到,但有时,这样的介绍反而让学生疏远鲁迅,觉得他是高高在上的,不利于后面文本的研读。

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去了解一个真实的鲁迅。所以我常在介绍相关的文学常识的时候,讲一些关于他的小故事。

【案例1】“这不就是我们的爸爸吗?”

鲁迅其实是个拥有明朗笑容的人。“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这样短短的介绍,却颠覆了学生印象中那个永远板着脸、冷峻异常的形象。笑容容易让人亲近。

鲁迅是一个经常帮助、关心进步青年成长的人。萧红从东北孤身前来,鲁迅像对待女儿那样,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给予她关爱。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萧红才进入上海文坛,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青年女作家。

鲁迅还是一个平凡的父亲。我常把在鲁迅书信中关于儿子海婴的部分内容,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学生听:“我们的孩子也很淘气,也是要吃饭的时候就来了,达到目的以后就出去玩,还发牢骚说‘没有弟弟,太寂寞’,是个颇伟大的不平家。”“海婴这家伙非常调皮,两三日前竟发表了颇为反动的宣言说:‘这种爸爸,什么爸爸!’真难办。”

往往听到这里,学生就会露出笑容,心里肯定在想:这不就是我们的爸爸吗?

这些故事的介绍容易让学生感知一个真实的鲁迅,他不是神秘的,更不是高高在上的,他也和我们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情感。还原真实的鲁迅,并不会使鲁迅的地位下降,反而能拉“近”与鲁迅的距离,从而能更好地走“进”鲁迅。

三、细嚼慢赏,走“进”鲁迅的世界

钱理群教授曾说:“世界上每个国家总是以本民族的经典作家教育后代,比如莎士比亚、普希金、托尔斯泰、雨果、惠特曼等,都是英国人、俄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家喻户晓,从小耳熟能详的。我们也应该通过中小学教育和其他手段,让屈原、杜甫、李白、曹雪芹、鲁迅……这样的民族文化精神遗产代代相传,成为年轻一代精神成长的‘底子’,这对于他们的一生发展乃至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大概就是中学生要读点鲁迅的主要意义所在吧。”

鲁迅的文章比较深奥,鲁迅自己也说:“我的文章,未有阅历的人实在不见得看得懂。”但初中课文所选的几篇文章,七年级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雪》《社戏》,八年级的《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风筝》,九年级的《孔乙己》《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故乡》,都是比较切合中学生的欣赏水平的。

孔庆东说:“鲁迅是中学语文教育的灵丹妙药……我的观点也是受钱理群先生的启发,我们一致认为鲁迅是现代语文第一高手,把鲁迅读好了,大部分语文问题都会得到帮助。中学的时候如果把鲁迅全集读一遍,不用上中文系就已经成为中文高材生了。”我觉得,初中阶段鲁迅的文章就应该细嚼慢赏,不必拘泥于课时规定。

在一年的探索中,我主要从下面几个角度切入鲁迅的作品,带领学生走“进”鲁迅。

(一)站得高点,“易见”全脉

讲鲁迅作品的第一堂课,我总是会引导学生尽量站得高点,看看鲁迅先生是如何谋篇布局的。

【案例2】鲜活的“长妈妈”形象

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时,第一课时我主要设计两个问题:

1.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几件事情?重点写的是哪件?为什么这样安排?

2.从这些事情中,能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学生很快就能把事件归纳出来:“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厌恶的种种规矩,关于“长毛”的故事,给我买《山海经》。重点描写的是给我买《山海经》一事。因为这件事最能透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所以重点描写。

从事件当中概括作者对长妈妈的情感时,我们可以发现,前面的事件大多是作者对长妈妈的“憎恶”“讨厌”,这应该怎样理解呢?学生很容易就明白这种写法是欲扬先抑,是在为写买《山海经》一事作铺垫,更好地突出了重点。在作者眼里,长妈妈多事,不拘小节,麻烦多礼,但同时又心地善良、仁慈,乐于助人。人物形象非常饱满,作者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再现了长妈妈的形象,使我们了解了长妈妈这个鲜活的人物。

通过这样的“站高”,既能提高学生对信息概括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在第一节课中对文本的脉络了然于胸,明白鲁迅先生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如何去处理材料的,从而增强了他们深入学习的信心。

(二)走进文句,“深入”挖掘

鲁迅是驾驭语言的天才,他的语言高度凝练、含蓄、形象和鲜明,经得起推敲、分析、咀嚼。

【案例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风景的描写:“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肥胖”“轻捷”等形容词和“吟”“伏”“窜”等动词的运用,把鸣蝉、黄蜂和叫天子这三种小动物描写得栩栩如生。为了表现百草园的春天,作者抓住“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等亮色描写,从而充分显示出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案例4】《孔乙己》中对人物的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穿长衫”说明他是个读书人,和“短衣帮”相区别,但“站着喝酒”说明他根本就没有资格像那些身穿长衫的阔绰者一样,坐下来慢慢喝酒,点出了他的尴尬身份。寥寥几笔,就把这个固守和痴迷于读书人身份,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沦为别人笑料的形象塑造得生动形象,读完让人可叹又可气!

对语言的探讨,我主要通过学生自我赏析和老师补充提问的方式进行,在赏析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慧,去“挖掘”鲁迅使用该词的用意,进一步走“近”鲁迅。

(三)延伸拓展,“整合”阅读

讲初中的鲁迅作品,不能单独教学,应该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连续性地来解读,这样有利于从作品走“进”作者,理解先生那“呐喊”“彷徨”的心情。

【案例5】“思乡情结”

我会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和《故乡》放在一起探究,从中理解鲁迅的“故乡情结”,把握鲁迅的精神世界。

“思乡”是一个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经常涉略的话题。游子在外漂泊,只要一想起“故乡”,就会使人潸然泪下。鲁迅也不例外,他长期漂泊在异乡,又屡有不如意之事,故乡,正是他抵御苦闷、孤独的精神慰藉。

在鲁迅先生的内心深处,故乡是美的,充满温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介绍百草园的景色:“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一个普通的菜园,在少年鲁迅的眼里是美的,充满无限乐趣的。

在《社戏》中,作者也勾勒了一幅故乡美丽和谐的生活画面:在一个离海不远的偏僻宁静的小村庄里,全村人都同姓,他们有的种田,有的打渔,安居乐业,彼此之间互助友爱,热情好客;特别是夜晚和小伙伴的看戏经历,更是让作者心驰神往。

《故乡》中,作者也勾勒了一幅瑰丽的故乡画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三篇文章都对故乡进行了描绘,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幼年鲁迅的记忆里,故乡是美好的,犹如世外桃源,那里的景色是梦幻迷人的,那里的人是友爱互助、淳朴善良的,那里还有童年的伙伴。这一切深藏在记忆的深处,而当苦闷徘徊时,想起这些,无疑会给人以动力。这一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其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人性的摧残,从而导致人情的丧失。

这样的“拓展”,无疑有益于学生对鲁迅深层次的理解,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无疑是受益匪浅的。

四、总结反思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这样一步一步走下来,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惧怕”鲁迅,每次遇到鲁迅的文章,绝大部分同学都愿意一点一点地挖掘,到精彩之处,往往会会心一笑,我知道他们是真的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甚至还有些同学课外也看起了鲁迅的文章。

附学生的周记体会:

官芷微:如果有人问我:“鲁迅先生的文章怎么样?”在一年之前,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繁琐、深奥、难懂。”但现在,我发现我错了。经过石老师仔细上过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后,从上课时一段话的概括,到一句话的赏析,再到一个字的讨论,我深深体会到了鲁迅文章的语言的精炼、奇妙。就像郁达夫所评价的那样:“鲁迅的文章简练地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不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点破……”

祁锦圣:鲁迅,曾以为他是那么的高高在上,曾以为他是一个梦一样的人物,那么的遥不可及。但是,经过石老师的讲解,我仿佛踏上了通往梦境的天梯,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他。他也像我们一样渴望去海边拾贝,他也像我们一样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他也曾像一个亲切的长辈,无奈地谈论海婴的顽皮……

金至柔:以前总觉得鲁迅的文章看不懂,但经过课堂上老师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细致分析和对要点的层层深入的挖掘,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出现在了我眼前:无知善良、关心爱护孩子的长妈妈,在百草园中探险的“我”,一群孩子撑船去看社戏的热闹场面……原来,鲁迅冷峻的外表下面深藏着一颗细腻真挚的心。

陈娅欣:我学鲁迅文章的一年多中,让我对鲁迅的书产生了莫大的兴趣,我再次打开《朝花夕拾》。那篇《狗・猫・鼠》让我读出了不同的蕴味。我从中看出了鲁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暴虐者的憎恶……

第5篇:鲁迅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颠覆;无厘头;审美向度;先锋

一、颠覆传统,消解诗意

第一次看到《奔月》的时候,我很难猜测,鲁迅究竟想表达什么。后世有无数歌咏嫦娥的诗词,如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写得美丽、凄凉而诗意。古代神话中美丽的嫦娥,在鲁迅的笔下,成了一个世俗而又恶俗的女人。“探了一探头”,“她眼睛快”,“似理不理”,“柳眉一扬,忽然站起来,风似的往外走,嘴里咕噜着”……这一系列动作,不带一点美丽女子的仙气,相反却是一无情怨妇形象。鲁迅彻底将美丽与诗意消解,嫦娥不再是美的化身。她貌似仍旧美丽,内心却庸俗不堪。对羿发脾气的这段,便突出显露出这一点。她一味埋怨着现在生活的清苦,无视羿为生活奔波的艰苦及对她的关怀与怜爱。羿为她远走猎食,而她竟偷偷地独吞仙药,独自上了月宫。

在文中,鲁迅注入了许多的流行元素,将古代圣人与今日世俗杂糅。鲁迅如此大师,将嫦娥写成一反面人物,背叛了羿的深情厚义,而且羿也是一凡人,英雄形象被凡俗化。读者不禁沉思,他颠覆传统的用意何在?

在古代神话中,羿是善射的英雄。《奔月》中,鲁迅却着重写了一个俗事中失败的英雄。他可以凭高超的箭术射日,射野猪、兔、山鸡,射一切能吃的生物,依然是神奇的英雄。但在俗世的世界里,他却无用武之地,无法改变让嫦娥天天吃乌鸦和炸酱面的生活,终于嫦娥奔月而去。羿的这种俗世化的艺术表现,可以帮助人们从神话的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鲁迅用这种手法消解了羿的英雄主义。

二、表面的无厘头,开拓新的审美向度

鲁迅的《故事新编》大部分作于晚年。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运用暗喻和象征意义展开丰富的联想,嘲讽神圣,解构崇高。《补天》中的女娲本是人类的创造者,《奔月》中的后羿是拯救人民的神话英雄,《出关》中的老子是著名的思想家,他们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神圣和伟大代表,但到了《故事新编》中,却受到了扭曲。他们过着和俗人一样的生活,忙着生,忙着死,且无一例外地陷入了困窘。

鲁迅不只一次的在《故事新编》的《序言》中提到他写作的“油滑”之笔。“油滑”的大意是指在古代时空叙事中随意的糅入现实如世相琐事语汇等,使之形成古今混融的文体局面。貌似游戏之笔,契合当下无厘头的表现。当现实令人失望透顶,人们往往会寻求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来宣泄内心。

李欧梵在《铁屋中的呐喊》中曾指出:“鲁迅在文学形式方面的反传统,没有受到中国学者广泛的注意。我认为鲁迅是一个形式上的创新者,他对于传统中国文学的文体,非常敏感,并试图超越《故事新编》这个集子,也在形式上颇有创意,根据的是古材料,创作时使用的却是新观点和新意象。”

《故事新编》被许多大家称为是“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8篇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面临死亡的威胁,处于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故事新编》的总体风格却显示出从未有过的从容、充裕、幽默与洒脱。尽管骨子里仍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这表明鲁迅思想与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具有某种超前性。”③

在这本集子里面,鲁迅试图探索一种新的表达方法,无厘头的情节给人带来陌生化的感觉,开创出新的美学向度。

三、深刻的现实指向,永远的先锋旗织

无论怎样天马行空的想象,最终都是或隐或显的指向现实生活。鲁迅作为一个始终不渝的革命主义战士,他的作品,无论小说集、杂文集、散文集、散文诗集还是这一本被定义为历史小说集的《故事新编》,都是他执着的投射于当时黑暗现实的一道犀利的光芒。引导人们,不断向前。

18、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托尔斯泰、陀思妥夫斯基等,写人写事是按准确的比例尺寸,在此基础上将人事写得饱满厚实。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们想要表达的一切思想情感、理解认识,都是在人物事件确实可信、厚实饱满、有了立体感的基础上完成的。但鲁迅在此以漫画的笔法,以散漫的情思,以无厘头的闹剧,将古代圣贤一一解构,回到凡俗,既亲切可爱,又生动有趣,并且演生出无限的常读常新之义,开拓了新的美学空间。

这不禁让我想起余华小说《兄弟》,余华曾经被看作是“小说革命的先锋性拓展”的代表人物,他的先锋小说也曾经被看作是当代中国最生动地体现了“世纪末精神”的作品,因此,按照人们一般的思维模式,他有责任也有义务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将先锋小说进行到底。余华后来的作品《第七天》回归到现实,但他永远是以先锋的姿态来写作的。

在世界文学与艺术史上,先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概念。主要指一种带有实验性质的形式创新运动,它可以是一种精神,可以是一种姿态或一种倾向,也可以是一种方法或过程。诚然,先锋以其藐视一切、颠覆一切的雄心拆解着一切意义与权威。而且这种无边的挑战已然为自己开辟了一片独特的美学天地。然而先锋的价值多体现于技术层面,这种空壳性与虚表性又使先锋所倡导的模式和程序流于表面化。在剥下先锋这件令人眩晕的华丽外衣之后,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一片熟悉的景观。因此,在现实主义的写作领域中,任何一点功力的不足,都可被看得清清楚楚。但先锋是一面安全的宝旗。

诚然,文学史上的确有许多优秀的先锋作品出现,并且给曾经一陈不变的文坛注入鲜活的血液,带来活力。鲁迅重视作品的现实意义,把《故事新编》说成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依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揭示历史,达到启示国人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很契合先锋的概念。他的创新、无厘头、陌生化、颠覆传统观念,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其先锋又不仅仅限于形式的实验,《故事新编》中《补天》《奔月》《理水》等八篇,无一例外的指向现实生活。(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注解:

① 《鲁迅全集》:《奔月》

② 同上

③ 钱理群《现代文学三十年》

参考文献:

[1] 鲁迅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2] 王瑶 《鲁迅作品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3] 钱理群 《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4] 孙昌熙 《故事新编》试析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2

[5] 《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

[6] 李欧梵 《铁屋中的呐喊》 岳麓书社 1999

第6篇:鲁迅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复仇意识;《铸剑》;《故事新编》;淡化;宽容

中图分类号:I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010-02

作为活生生的人,鲁迅的性格自然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但人们在解读时,由于文学和生活本身交缠互补的关系,人们往往偏重于鲁迅文学创作的艺术性和性格狭隘偏执这方面。有观点认为《故事新编》除了《铸剑》以外,其他的七篇小说都是“塞责”的东西。几乎用《铸剑》所解读出来的“复仇”主题遮蔽了整个《故事新编》的蕴涵。其实《故事新编》是一种未完成的审美,蕴涵于其中的深意体现出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鲁迅,笔者从中看到另外一种包含于鲁迅的复杂性中的元素,看到为人们所忽略但确实一直存在的可能性——鲁迅复仇意识的淡化和隐藏遮掩于表象背后的宽容。

一、重探《铸剑》的“复仇”主题

细读《铸剑》,不难发现,表面看起来优柔寡断、实则带有仁慈之心的眉间尺和冷酷干练、兼拥豪侠武风的宴之敖者,可以说是同一个体的两个面,把两个面合起来就能组成一个性格复杂且完整的人,这个人和鲁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假如把眉间尺看成是鲁迅仁慈宽容的部分性格(对年轻人的培养扶持,对争取下一代的光明美好未来的执着等),另一主角宴之敖者则代表了鲁迅固执、喜欢和人争斗的部分性格。正是由于这两个角色是同一母体的两个面,故他俩具有天然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于是鲁迅自觉或不自觉的在《铸剑》中安排宴之敖者对初次见面的眉间尺说:“哈哈,我一向认识你的。我知道你背着雄剑,要给你父亲报仇,我也知道你报不成。” “我一向认识你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说能从这些言语中看出鲁迅思想的一些端倪,应该不为过。

而且让复仇行动得以实现的第一关键人物不是眉间尺,而是宴之敖者,宴之敖者才真正背负复仇使命,眉间尺不过是得以复仇的一个前提条件。《铸剑》影含鲁迅的自况史有公论,笔者却从中看到鲁迅为实现复仇付出的代价是必须要牺牲自己的部分仁慈宽容。不过随着事态的发展,鲁迅对于复仇的态度有所改变,改变的最终形态可以用《铸剑》中的一句话来表述:“我已经憎恶我自己了。”说话者是宴之敖者,对“我是怎么的善于报仇”的宴之敖者的憎恶(宴之敖者是周树人的笔名之一),难道不是鲁迅对复仇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反感?这就表明鲁迅有一种渴望消解的诉求,希望从实际的复仇心理中脱离出来。故而当王的头颅蚕食眉间尺的头颅时,宴之敖者知道该是自己牺牲的时候了。可以说,鲁迅仁慈宽容和偏执狭隘这两种性格在复仇这一问题的斗争中,尽管牺牲了部分仁慈宽容,让偏执狭隘的复仇主义占了上风,整个复仇行动得以实施,但最后把宴之敖者和眉间尺融合在一起死去,说明鲁迅对于复仇主题告一段落之意。严加炎也认为宴之敖者唱的两首歌“流露出侠士本身对复仇行为的超脱,调侃和一种虚无感。……包含着对自身行动(复仇)的自嘲。” “同时又包含着对宴之敖者乃至作者自身的清醒的自嘲。”

这种超脱在于鲁迅最终把复仇的矛头转向了自己,对复仇行为和自己进行了清醒的调侃和自嘲。正如李欧梵所言:“这里的复仇行为和任何古代的或现代的社会现实都没有关系。”

总之,《铸剑》的复仇主题具有裂纹,是合理而且存在的。鲁迅通过眉间尺和宴之敖者所代表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性格的对决,完成了他对复仇行动从世俗行为到哲学思辨的升华。所以鲁迅以一种同归于尽的方式,让眉间尺代表的一部分仁慈宽容最终消解了宴之敖者代表的一部分对他人复仇的狭隘偏执性,达到了复仇主题的消解甚至是好恶、美丑的平衡状态。

二、由《眉间尺》到《铸剑》的再思索

第7篇:鲁迅的故事范文

闰土的父亲――章福庆,绍兴东北道墟乡杜浦村人。他不但会种地。而且还是个手艺工人,能制竹器。每年在百草园晒谷子的时候。章福庆就会来周家翻修和编一些新的竹匾。章福庆因诚恳老实,手脚又麻利。深得周家的长辈欣赏,鲁迅辈人尊称他为庆叔。每年到要收租的时候,周家就请章福庆通知乡下那些租种水田的农户,并在家里忙的时候请他来周家做“忙月”(临时帮忙)。晚年的章福庆由于家里人口多。日子已显艰难。加之闰土不满意家庭的包办婚姻与村中一个寡妇相爱,终于闹到离婚,章家花许多钱解决此事之后生活更加困苦。这场风波让章福庆大受打击,最后忧郁穷困而死。鲁迅的名篇《故乡》中的闰土就是以章福庆父子为原型写的。

长妈妈(?―1899),绍兴东浦大门人。夫家姓余。她在乡下死了丈夫又丢了土地,没法过活来城里周家做工。没有人知晓她的姓名。因鲁迅的祖母叫她“阿长”,其他人也就跟着叫她“阿长”,鲁迅称她为长妈妈。长妈妈的命运是不幸的。“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一辈子的老妈子(乡下叫做‘做妈妈’),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了临死”。长妈妈患有羊癫病。1899年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树港看戏,鸿寿堂徽班,长妈妈发病,辰时身故”。长妈妈是使少年鲁迅建立起对社会人生第一感受的保姆,她讲的美女蛇的神奇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无限神秘的氛围,引发了鲁迅进入幻想世界的强烈兴趣。三十年后,没给母亲专门写过文章的鲁迅用情真意切的《阿长与(山海经)》表达了自己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鲁迅的继祖母蒋氏(1842-1910),绍兴偏门外鲁墟人。蒋氏与鲁迅的祖父介孚公感情不和,蒋氏的前半生几乎是在介孚公终年的咒骂欺凌度过。介孚公做京官时,又前后蓄妾好些人,蒋氏虽名份上是“翰林太太”,实则是“遗弃在家”。后来家庭的变故。蒋氏自己唯一的女儿又因难产而死,使得蒋氏在悲哀和孤寂里度过自己的后半辈子。真可谓“谨慎一生、凄惨一生。”蒋氏病故后,丧事全部由鲁迅安排,《孤独者》里主人公魏连殳为祖母奔丧,即是鲁迅以自己的祖母为根据的。蒋氏生性幽默。其性格对鲁迅的影响很明显,鲁迅在平时说话及文章里常常会表现幽默诙谐的特点。蒋氏常在百草园的大树下给幼年的鲁迅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民间故事和传说。给鲁迅留下很深的印象,鲁迅在《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回忆。

第8篇:鲁迅的故事范文

到了!到了!鲁迅故里到了!洋溢着浓郁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那气宇轩昂的一代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的形象,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迎着人流,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跨过高高的门槛,从侧门进去,穿过年代已久的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称“天井”,这里原种这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因此而得名。闭上眼睛,小时候的鲁迅赫然就在眼前,夏夜,他躺在桂树下小饭桌上乘凉,我耳边似乎还有继祖母蒋氏让他猜迷,讲故事的声音……鲁迅的卧室书房百草园……都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每到一个地方,就感觉离这位一代宗师又近了一步。

我最想去的地方还是“三味书屋”,于是又迫不及待的循着鲁迅的描述,探寻他当年读书的气氛。“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间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走进去,我们看到了一张陈旧的两屉硬木书桌。这书桌极其普通,但却蕴涵着特别的含义,因为这是鲁迅因故迟到后,受到塾师的严厉后,刻下“早”字,用以自勉的书桌,我眼前不由的浮现出鲁迅一笔一画的刻字与勤逸学习的画面。我深深地呼了一口气,贪婪的搜索着鲁迅的气息,这里毕竟是鲁迅生长的摇篮啊!

再次走在窄窄的青石板上,雨依然在下,一样的细,一样的小,为这一趟鲁迅故里之游染上了别样的情绪。一条清澈的小河,从故居门前潺潺流过,雨点轻轻落上去,裂开了以道道细微的缝,一圈儿一圈儿地荡漾开来……

我掏出一把茴香豆,坐上了晃晃悠悠的乌篷船,在头戴毡帽,手持青蒿的船家带领下,离开了这座文化古镇,但那一圈儿一圈儿的鲁迅情却久久在我心中荡漾。

第9篇:鲁迅的故事范文

摘 要:《一件小事》的接受史是误读史,而产生误读的根源在于批评者没有充分注意《一件小事》的叙述艺术。从我国的《一件小事》阅读史看,鲁迅倾注其间的艺术苦心差不多白费了。

日本学者藤井省三认为在现代中国,鲁迅的《故乡》曾经作为“培养知识阶级后备军的感情与逻辑”以及“作为承担着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语文教材”。因此,“可以将《故乡》称为被不断改写、不断更新的文本”①。他的研究揭示了在现代中国,《故乡》的阅读接受大多是从政治意识形态的角度,作为思想教育读本的层面进行的,体现了“社会意识形态对文本的压抑”②。

从《一件小事》的阅读史中,我们也能发现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对文本的压抑”情状的上演。《一件小事》作为鲁迅作品中极其有名和极为重要的经典篇章,学界无论是否定的意见还是激赏的评价,全都没有很好地揭示出它的艺术机制以及艺术蕴意,《一件小事》的阅读史也可谓一部地道的误读史③。

当然,文本“即是自足的又是他定的”,一切阅读都成了被阅读文本生发意义的一部分,都是它的互文本。完全拒绝这样的阅读,文本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存在的意义;而不假思索地接受它们,又要冒被“偏读”甚至被误导的危险。——这是一切文本的宿命。对这些互文本细加考索,显然有助于深入认识这些“偏读”和“误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理解文本历史。但是,这只是经典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对于经典的研究而言,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对经典文本的艺术价值形成的内在艺术机制的研究和揭示,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类似的误读再次发生。

笔者认为《一件小事》艺术价值形成的内在机制在于小说独特的叙述艺术。李欧梵有言:“如果说鲁迅的人物刻画是描绘现实和体现关键性思想的主要方法,那么,他的叙述艺术,也就是表现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相互行为的方法,就应是他的技巧的最重要的方面了。应当说,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有意识地发展小说叙述者复杂艺术的第一人。”④

《一件小事》体现了鲁迅在小说叙述艺术上的自觉。它采用了有严格权力自限的第一人称倒叙的叙述方式:故事严格限制在人物“我”的见闻之内,老女人怎么想,车夫怎么想、巡警分驻所里发生了什么,都有意识地排斥于叙述之外。又因为小说具有鲁迅精神自传的性质,人物“我”身上依稀有着鲁迅自己的面影。但小说中的“我”又绝不等于鲁迅。在谈到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时,李欧梵说:“鲁迅小说中虽然用第一人称叙述者,却并不直接表示自己的意见,这在‘五四’一代作家中是无与伦比的。他的小说约有三分之二用了第一人称,其中有两篇是主人公自述(《狂人日记》和《伤逝》),其他第一人称都是叙述者。小说中的‘我’不但不就是作者自己,反而是作者拉开自己和读者对自己的联想之间的距离的有效方法。”⑤很多评论者不明此理,混淆了作者(鲁迅)、叙述者“我”与小说人物“我”之间的区别,将三者视为同一,导致了对文本的误读。

叙述者,通俗说就是在文本中讲故事的那个人,并不等同于作者,叙述者是作者创造的虚构世界的产物,用罗兰·巴特的说法是“纸上的生命”⑥。“文学作品中的说话者不能和作者划等号,说话者的性格和状况只能由作品的内在证据提供。”⑦叙述者也不等同于隐含作者,叙述者是隐含作者创造的一个特定人物。所谓隐含作者,它是介于叙述者和真实作者之间的一个虚拟人物,它的形象是读者通过阅读根据文本建立起来的。它通过作品的整体构思,通过各种叙述策略,通过文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来显示自己的存在。布斯把叙述者分为“可信”与“不可信”两种类型显示了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区别和联系,“前者(可信叙述者)表现为信念规范与隐含作者一致;后者(不可信叙述者)所出现的则是一个与隐含作者信念和规范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叙述者”⑧。

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是叙事学里比较复杂的问题之一。按照热奈特的说法,所有叙事,不论明确与否,都是第一人称。⑨因为叙述者是故事的讲述者,不管叙述者以第一、第二、还是第三人称指称故事中的人物,叙述者总是“我”。可是,当叙述者用“我”指称故事中的人物时(即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和人物就易于混淆:习惯上把叙述者和人物视为同一。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热奈特较早注意到这种区别,他指出:“有关这个问题的大部分理论著述令人遗憾地混淆了语式和语态,即混淆了视点决定投影方向的人物是谁和叙述者是谁这两个不同的问题,即谁看和谁说的问题。”⑩这一区别在第一人称倒叙式的叙述中体现得尤为充分:当一个叙述者回顾数年前的某段经历或内心体验时,因时间产生的距离,现在的聚焦者(即人物)和过去的聚焦者对于同一事物或人的观察感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尽管叙述者仍然身处于现在时刻,但聚焦者自身已经出现了分离,分为经验之我和回顾讲述之我{11}。显然,“经验之我”与“回顾讲述之我”是同一个人,他们只有时间上的先后,他们与话语行为的叙述者“我”不是一回事。他们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时间上,当“回顾之我”讲述自己的往事时,过去的那个“经验之我”在时间上总是在前的,“回顾之我”总是在事后才能讲述,但是那个叙述故事的叙述者“我”,在叙述故事之前总是对于故事的一切了如指掌的,“经验之我”与“回顾讲述之我”其实都是叙述者的创造,它创造了“讲述之我”与“经验之我”的想象的生活时空,它凌驾于“讲述之我”与“经验之我”的生活时空之上。并且,这个“我”只是存在于纸面的空间中,依靠阅读而获得生命,它不能进入想象的“讲述之我”与“经验之我”的生活时空。{12}

《一件小事》采用的就是第一人称倒叙式的叙述,其叙述者“我”与人物“我”显然不是同一的。

人物“我”以“小事”发生为界,有“旧我”和“新我”之分,“旧我”对应“经验之我”,而“新我”对应“回顾讲述之我”,凌驾于两个“我”之上的,就是隐身在第一人称叙事中的叙述者,它不仅操纵着叙事在两个“我”之间进行,并且发出不同的叙事声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态度。

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叙事节奏是很快的,“小事”前六年和“小事”后两年多时间的事情几乎一语就带过了。在开头部分,“我”是以心理独白的方式吐露了自己对六年来“国家大事”的不满、失望,把“我”在这个混乱的社会变得越来越看不起人而自责与不安毫不掩饰地展示在读者的眼前,让“我”如此真诚地剖析自己的灵魂,叙述者的声音是现身说法式的,表现出了与隐含作者相同的信念规范,是“可信”的。在最后一节叙述者也是让“我”以心理独白的方式吐露了自己“小事”后两年来的苦痛和惭愧、勇气和希望,同理叙述者也是“可信”的。从叙述用语和“我”对人对事的态度看,小说这两部分的叙述聚焦者“我”是“回顾讲述”的“新我”。

在转入对“一件小事”的叙述时,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叙述节奏变缓了,详细叙述了“我”经历的这件“小事”,在“我”貌似客观叙述的背后有着严重的“叙述圈套”性质的叙述加工,小说这部分的叙述聚焦者“我”是“经验之我”,即“旧我”,叙述者的叙述加工的深层含义,就是为呈现这个“旧我”看待人和事的极其主观武断的态度。

这里面叙述者的声音的情形比较特殊,叙述者在此也好像用了“分身术”,变成了两个:一个是与聚焦者重合为一的叙述者“我”,跟随着聚焦者“我”对“事故”进行叙述加工,对读者来说它是“不可信”的;另一个才是“高高在上”的真正的叙述者,它其实对人物“我”的主观武断的性格早已了如指掌,它故意让“我”在叙述“事故”时进行极其主观武断的叙述加工,借以呈现“我”的主观武断以及“看不起人的坏脾气”,从更深的层次讲它又是相当“可信”的。

由此,我们对《一件小事》中叙述者“我”与人物“我”之间的不等同的复杂关系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以前的很多批评者没有分辨小说的这些复杂的情状,认为“我”的所有叙述都是事实,“我”就是小说的隐含作者,是鲁迅的化身,因而是“可信”的,不假思索地把经“我”叙述加工了的“事故”叙述当作事实,由此判定车夫形象是“高大”的,从而导致对小说的种种“误读”。

更应该指出的是,《一件小事》表面上虽然是叙述者“我”在讲述故事,但很清楚,这是鲁迅使用的写作技巧,故事的真正讲述者只能是作者本人。现在要问的是:鲁迅为什么要以这么特殊的方式讲故事呢?

这其实是一个小说修辞学范畴的问题。布斯说:“不论我们怎样给艺术和艺术性下定义,写小说这个概念本身就意味着找到表达技巧,使作品最大可能为读者接受。”{13}“小说修辞的终极问题,就是断定作家应该为谁写作的问题。”{14}如笔者所论,《一件小事》是鲁迅精神自传的一部分,小说很有些为自己而写的意思。我们知道,鲁迅在关涉自身的文学化表达时,一般都是相当晦涩婉曲的,典型的例子是《野草》,晦涩婉曲才是“鲁迅”式的,他不会用直露的方式把自我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在《一件小事》中,他让“我”的叙述在“可信”和“不可信”之间穿梭行进,其间的晦涩婉曲是旁人要仔细辨析才能察觉的。同时,鲁迅在小说中也寄寓了对当时那些“恨恨不平”的知识分子(当然,说“蛰居”期的鲁迅也很有些“恨恨不平的根苗”也不为过)的深刻思考,希望小说能为这类知识分子中的有悔意、能反思者起到“棒喝”的效果。可以想见,当读者发现“我”这个貌似“可信”的叙述者提供了极其“不可信”的叙述时,意想不到的叙述效果就会由此产生,这正是鲁迅要竭力达成的“棒喝”效应。所以说,在艺术表达效果上此形式与内容是相得益彰的。《一件小事》充分体现了鲁迅在小说创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小说叙述者这一现代小说的复杂技巧。

综上所述,限知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提供了一种让“我”自暴其短的方式,而倒叙部分(小说第一和最后一节)的经“小事”的“棒喝”而开始的反思和自新无异于现身说法,又为“我”这样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可资效仿的范例,这是采用任何别的叙述方式所不能达成的。可见,仅在叙述者的选择运用上,鲁迅在《一件小事》上的艺术用心实在是很深的。当然,这样的修辞用心一如“小事”的棒喝效果,也只有深思者方能领悟,从我国的《一件小事》接受史看,鲁迅倾注其间的艺术苦心差不多白费了。

①②③ 藤井省三著,董炳月译:《鲁迅〈故乡〉阅读史——

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第210页,第212页—第213页。

④⑤ 李欧梵著,尹慧珉译:《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第57页,第58页。

⑥ 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外国文学报道》1984年4期。

⑦ M·比尔兹利斯:《美学》,纽约英文1958年版,第240页。

⑧ 谭君强:《叙述的力量:鲁迅小说叙事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⑨⑩ 热拉尔·热奈特著,王文融译:《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1页,第248页,第126页。

{11} 施洛米丝雷蒙-凯南著,赖干坚译:《叙事虚构作品:当代诗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