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客家文化论文范文

客家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客家文化论文

第1篇:客家文化论文范文

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研究是对党的十报告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形势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做出的积极回应,也是生态学、伦理学、民族学和民俗学发展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是生态伦理学发展的新视角,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学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为当代中国生态伦理学的建构提供更多的理论资源生态伦理学是研究生态的伦理价值和人类对待自然的行为规范的一门边缘学科,与党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等密切相关。客家作为汉民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文化的智慧和思想,如尊重自然的风水文化、顺应自然的建筑艺术和保护自然的村规民约等。然而,目前从伦理学视角对客家文化的研究非常少,研究客家生态伦理文化基本没有。生态伦理学著名学者李培超教授认为:“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是指这样一种学术研究向度:它不是简单地模仿和照搬外来的研究成果,而是将关注的视角投向自身;它不满足于‘外激型’的发展轨迹,而秉持自我认同和个性张扬;它也并非从狭隘的民族主义理念出发对于他国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予以无端贬损或否定,而是强调学术研究的一种现实主义的道路和自主创新精神。”因此,以生态伦理学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范式,对客家生态伦理文化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与时俱进地传承其精华和积极因素,协调其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索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新的道路,构建一种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可以为当代中国生态伦理学的建构提供更多的理论资源。

(二)为客家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2012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所处的位置,正是赣南、闽西、粤北的三角地带,与客家聚居地基本重合。赣州森林覆盖率达76%,素有“生态王国”、“绿色宝库”美誉,但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遗忘了祖先留下来的生态伦理文化,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出现了无序过度开采稀土等矿产、污染水源的现象,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地域性生态失衡。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以赣州为切入点,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深入挖掘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为赣州提供生态保护与和谐发展同步进行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对于唤醒客家人的生态文明意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赣州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建设美丽赣州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的载体

归纳起来,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的载体主要包括民居建筑、梯田耕作、、文学艺术、禁忌制度、村规民约等六个方面。

(一)民居建筑客家村落的选址、布局、座向、道路、池塘、树木等基本都是根据"堪舆"理念建构的,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完美结合。尤其客家围屋作为客家人适应当地复杂地理环境的建筑产物,选址和建造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合乎生态的经验和原则,适应了客家人耕垦山地、优化生存空间的需要,对客家人精神世界的形成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围龙屋的外形是“方与圆的有机结合体,方与圆寓意‘天圆地方’,整座屋宇即为一个小宇宙的象征,这便折射出客家人深谙‘天人合一’、人地和谐之道的文化风貌。”

(二)梯田耕作客家地区地形多山,崎岖不平,地壳风化侵蚀严重,加之年降水量较大,降水强度较强,易造成水土流失,缓坡、山地丘陵就成为开垦梯田、扩大耕地面积的首选。梯田耕作是客家人对山地环境长期感应的结果,切实防止了水土流失,促进了土壤养分的累积,成为传统山地农业生产中生产力和生产水平最高的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梯田耕作文化”,不仅是带有浓郁山区小农经济特色的文化体系,也是一个人地协调并具有美感功能的人工生态系统,系统内的森林、梯田、村落和小气候进行着一种复杂而有效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三)客家人有自然崇拜的传统。他们认为土地、房屋、水溪等都具有神性,称为“伯公”(土地神):管土地的是“福德伯公”,管房屋的是“龙神伯公”,管水溪的是“塘头伯公”,名目繁多,各司其职。俗语说,“入山先问伯公”,“伯公唔开口,老虎唔敢食狗”。此外,家里有灶王,村里有社王等等。自然崇拜的神秘性深深地植根于客家群众的生态价值观中,有益于人们形成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尊重,在客观上限制了人类的一些破坏自然的行为,对生态保护的具有积极意义。客家人重视“风水”与人类生存的重要关系却不迷信“风水”的“风水”观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敬畏自然进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之上的。

(四)文学艺术客家的文学艺术主要表现在民间文学、山歌、民俗谚语等方面。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是客家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如比较有名的叠字山歌“山中山谷起山坡,山前山后山树多;山闻山田荫山水,山人山上唱山歌。”体现出客家人亲近自然、歌唱自然和呵护自然的气质,传达着一种“天人舍一”的精神意蕴。客家的一些俗谚,如“山上树木光,好田会变荒”、“山上多种树,等于修水库”等等,都是客家人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注重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真实写照。

(五)禁忌制度在客家地区,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常见枝繁叶茂的大树挂满了红布,周围插满了香烟火烛,被当作敬拜的对象,严禁砍伐。客家人进山讳说“斧头”“、柴刀”等,上山砍竹木忌说“光、武、得、花、伤”等谐音词;基建动工要敬山神,求其同意;扫帚不能指着天,以免触怒“天老爷”。有些地方还忌讳对着树木撒尿或把自己的鲜血涂抹在树上,认为树木会因此成精,并残害这个人。尤其是小孩,更是不可造次。客家人的树木信仰文化中表现出的对树木生命力的羡慕和崇拜,实际上是寄托了健康茁壮成长和福寿延年的美好愿望。

(六)村规民约在客家人的村规民约中,关于生态保护的规定很多,如1994年新修《大余黄龙郭氏族谱》:“栾林为保障要务,村居、坟山皆不可少,若地有树木,如人有衣冠,所以庇祖灵,荫后嗣也。古人为官室必慎堤防为陵墓,必勤封植。今与族人约,几属栾林,倘有不肖之辈,无故剪伐,是不知要务,当以达禁之律惩治。如果时加培植,后嗣自必昌荣。”教育子孙要保护好风水林才能“庇祖灵,荫后嗣”,从而达到保护环境与珍惜宗族产业的目的。村规民约深刻影响着客家人的生态观念,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客家传统生态伦理文化的现代传承

第2篇:客家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 客家传统文化;爱国名将;陈铭枢;人生影响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4-0051-03

陈铭枢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爱国将领和政治家。他历经了三个时代:参加过孙中山的总统就职典礼,担任过政府的行政院长,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陈铭枢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重要人物。曾称他为“非疑人”、“佛教将军”。曾委托他作私人代表,要和他结拜兄弟。

客家传统文化是多种文化的混合体。它的精髓就是客家精神,即客家人爱国家、爱民族、反压迫、反侵略的精神,勤奋好学、崇文重教的精神,不忘祖国、热爱家乡的精神等。[1]80客家传统文化对客家人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陈铭枢出生在珠乡客家,浓郁和鲜明的客家传统文化感染、陶冶与造就了他革命救国、反压迫、反侵略、勤奋好学、积极进取、追求民主真理、重视人文教育、爱家助学的优良品格和革命人生观。陈铭枢从一名普通军官成长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爱国将领和政治家,除了深受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外,也与客家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密不可分。

一、捍卫共和、维护统一,抵抗侵略、挽救危亡

客家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爱国爱乡精神。由于饱尝了背井离乡之苦,客家人特别眷恋故土,具有浓厚的家族观念。客家人善于把握历史潮流和时代脉搏,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这种家族观念提升为忧国忧民、爱国爱乡之情。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上,客家人都表现出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投身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洪流中。陈铭枢继承和发扬了客家人的这种光荣传统。

(一)为捍卫共和、维护统一,陈铭枢早年投身辛亥革命,参加讨袁护国运动和北伐战争

陈铭枢十六岁考入广东黄埔陆军小学,读书期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担任联络员。毕业后,进入南京陆军第四学堂学习。辛亥革命爆发后,陈铭枢受宋教仁指派,率学生敢死队参加保卫武昌战斗,任第一队队长。辛亥革命胜利后,陈铭枢转入保定军校深造,期间因参加讨袁护国运动而被袁世凯通缉,只得流亡日本。在日本他与反袁志士组织军事学校,主要钻研军事。袁世凯死后,陈铭枢回国继续在保定军校学习,毕业后任护国军第二军营长、粤军第一师第四团团长,先后参加东征和南征,战功卓著。1926年3月,受国民政府委派,陈铭枢入湘说服唐生智投向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率部为唐生智解围接应。在北伐中,陈铭枢率部攻克衡阳、长沙、岳州、汀泗桥、贺胜桥、汉口,最先攻下武昌城,连战连捷,打败不可一世的军阀吴佩孚,为北伐胜利奠定基础,被誉为“北伐铁军战将”。[2] 2-3

(二)为抵抗侵略、挽救危亡,陈铭枢组织发动著名的“一·二八上海淞沪抗战”和“福建事变”

1932年1月28日,日寇挑起淞沪战争。在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陈铭枢不计个人的功名得失,以行政院副院长兼交通部长、第三防区(负责京沪一带兼专对日防务)副总司令、京沪卫戍司令长官的身份,发动“一·二八上海淞沪抗战”。率十九路军二万五千多人抵抗日军十余万人进攻,逼使日寇五次增兵、四次阵前换将,以伤亡一万余人的代价撤出上海,拉开了中国军队正面抗日的序幕。因违背蒋、汪对日妥协方针而被迫卸职出国,漂泊欧洲。在欧洲期间,陈铭枢痛定思痛,认为反帝必先抗日,而抗日必先反蒋,于是1933年11月与蔡廷锴、蒋光鼐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宣布反蒋抗日,在全国率先举起了反蒋抗日的旗帜。“福建事变”失败后,陈铭枢流亡香港、欧洲等地,组织“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继续从事抗日救国活动。回国后,陈铭枢参与组建“民族革命大同盟”, 在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地发展组织,还积极与共产国际联系,谋求在中国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联合阵营,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同和支持。

二、崇文重教、精修诗书,热爱家乡、造福桑梓

客家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客家有谚语:“有子不读书,不如养头猪”、童谣“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3]14这都体现了客家人崇尚知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客家人秉承中原汉文化“诗礼传家”、“书香门第”的传统,以读书学习为荣,认为读书才能识理、明智,才会有出息。陈铭枢继承了这个传统,崇文重教,精修诗词佛学;回馈家乡,捐资办学校、医院和做慈善,造福桑梓。

陈铭枢出身书香门第,终身坚持学习。其父为清朝廪生,在家乡当私塾先生。完成私塾学业后,父亲非常民主地给陈铭枢两个选择:一是按客家风俗,谈婚论嫁,娶妻生子,完成人伦使命;一是继续寻找求学的机会,把握命运,丰富人生使命。15岁的陈铭枢选择了后者,在救国的捷径就是兵强械利的热潮下考入了广州的一家新式学校——黄埔陆军小学。该校虽名为小学,实则教授的程度与当时的高等学校一样。在黄埔陆军小学的学习生活期间,同为客家人的校友陈汉柱介绍他秘密加入了同盟会。1909年陈铭枢升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继续学习。1912年10月陈铭枢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炮兵科学习,继续钻研军事。1916年毕业后,曾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军事学校,后又到政法学校学习。1922年陈铭枢在南京拜欧阳无竞为师学佛,他学佛并非遁入空门、消极避世,而是修身养性,提升思想境界。陈铭枢是“中国佛教协会”的首创者和 “神州国光社”的复兴拯救者。在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两次参与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1930年陈铭枢接办“神州国光社”,收藏了珂罗版画册十八箱,出版和保存了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要著作和马列、共产主义经典著作,为发扬我国文化精髓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戎马征战的年代和时代风云激荡的社会环境中,陈铭枢还创作大量诗词,其诗词不但文采精雅而且蕴含着深邃博大的时代精神。

陈铭枢热心慈善事业和家乡建设,积极捐资办学校、医院。1926年捐资创建合浦中山公园并建民众教育馆一座;1927年春因事返乡,“目观乡民贫塞悍朴,文风不开,深感民智不启也,亟待教育之发展”, [4]便捐巨资创建广东省合浦县第七区立第三小学校(今璋嘉小学)和合浦一中(今北海中学)图书馆; 1928年捐银元1.5万元扩建合浦五中(今公馆中学);1929年出资建合浦女子高等小学礼堂;1930年和邑人陈玉衡合捐白银3万元创建合浦医院,还捐建合浦慈善机构“普济院”和石康菜市、北海菜市;新中国成立后,还参加全国人大代表团到北海视察,向中央提出三项发展北海的重要建议。

三、服从真理、务实进取,特立独行、敢于诤谏

客家传统文化具有坚韧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特立独行的气质。客家人在迁徙的过程中,一般都落户在僻陋山野之地,山多地少,生存环境恶劣。为求生存谋发展,客家人养成了吃苦耐劳、克勤克俭、开拓进取的精神和特立独行的气质。陈铭枢也具有这样的精神和气质。

(一)追求民主,为建立新中国多方奔走

1948年陈铭枢发起成立“中国革命委员会”。期间,他策动浙江省主席陈仪、湖南省主席程潜、第2纵队司令陈瑞河起义,制止陈纳德飞援杜聿明兵团,争取立法院长童冠贤、上海市代市长赵祖康保护上海铁路局物资和上海金融财产,与司徒雷登联系沟通美国政府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调查研究,为建设新中国建言出力

新中国成立后,陈铭枢深入基层及时了解实际情况,积极在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文化教育、尊重知识分子、反对、派建设、帮助共产党整风等方面积极为民请命,为后世留下了著名的《上三论佛法书》、《赞成引退书》、《教育万言书》、《向非人士求师求友》、《机关与机关的反》、《目前灾荒形式与领导的任务》、《从几句话联想到许多问题》等宝贵文献。特别是任广东省主席时,他开展大规模的广州城建。其中九项最显著,为广东省建设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完成广州市及全省公路网;举办工商事业;加强各县市各项基础设施;开办农田水利,推广植林;建设商港码头;敷设全省长途电话;疏浚河流建筑堤坝;扩充航空事业;开垦荒地荒山。

(三)服从真理,上书诤谏,人称“党外”

1953年1月,陈铭枢任为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他向中南局领导上书,反映机关里的,希望改变“轻农重工思想”,要求“严格制止加重农民负担、追求超额数字的邀功取宠行为,彻底贯彻中央对农村的政策”。[5] 1957年4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表明辞去国家主席的意图。陈铭枢多次出洋旅欧,深知华盛顿、俾斯麦、伊藤博文等领导人功成引退、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后给国家带来福祉,竟上书“您此一举,不仅打破个人崇拜……您在最近讲话中,皆述及自己有好大喜功之处,我也有同感,希望能更加深入体察,以求究竟”。[6] 798-79910月,陈铭枢被定为“分子”。面对“”造成经济灾难,陈铭枢又忍不住放言“要是过去发生这种情况,早就该‘下诏引咎’了。”[4] 这些言论致使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再次点名批评陈铭枢。

1962年陈铭枢被摘去“”帽子,1979年中共中央为其。历史庄严地证明陈铭枢并不是。正如在《陈铭枢纪念文集》的扉页上,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的题词是“中国共产党的诤友”。陈铭枢的人生颠簸跌宕、充满传奇,但他坚守着始终如一的做人准则——“平生最是服从真理的人,决不欲也不能把它来歪曲或附会作迎合潮流的不诚实的人”。[5]

参考文献:

[1]黄忠芳.论客家传统文化对人生观的影响[J].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7,(02).

[2]范翔宇.爱国名将陈铭枢(上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3]李光明.浅议客家人文素养与客家廉洁文化建设[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0,(04).

[4]中文百科在线,陈铭枢[EB/OL].http:///MyLemmaShow.aspx?lid=2860,2010-3-15.

第3篇:客家文化论文范文

梅州市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

客家院士之热带医学巨星——钟惠澜

广东省文物事业费投入情况分析与预测

略谈类型学在历史时期考古中的应用

印尼首座“客家博物馆”揭幕开馆

梅州成功举办“第二届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

河源市新回龙镇明代窑址考察及其工艺特点

厦门举办中国博协大会暨“博博会”

“晷运时成——古代钟表展”在中国客家博物馆展出

客家院士之桥梁力学专家

客家饮食经验谈:药食两用仙人粄

广东大遗址保护初探

石湾瓦脊公仔保存现状初步调查

从陈家祠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深圳客家文化遗产保护刍议——以深圳博物馆为中心的讨论

兴宁市客家围龙屋调查与分析

珠江水系先秦史浅析

浅论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馆藏《桂东贝溪郭氏族谱》论析

博物馆建筑围合系统对陈列空间的影响

试论征集海外华侨文物的方式

浅析近现代纸质文物的酸化危害及防治

浅议惠州东平窑出土文物的鉴赏方法

论如何做好巡回展览工作——以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为例

文化基金会:博物馆社会化的助推器

免费体制下的博物馆运营现状及对策探讨

梅州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文物史料展”

中国客家博物馆培训“小小讲解员”传播客家文化

“2015城市文化与博物馆文创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广东省雁洋公益基金会今年将支出1600万元用于公益慈善

“2015年梅州市文博系统业务培训班”在中国客家博物馆开班

中国客家博物馆引进“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图片展”

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知识构成——以中国客家博物馆为例

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展示

试析民俗类陈列讲解词之特点——以《客家》陈列为例

浅谈书籍中的版面设计——以中国客家博物馆丛书为例

浅谈博物馆志愿者及其对博物馆的作用

民俗类陈列之陈列语言研究初探——以客家民俗陈列为例

梅州客家方言粤语借词的成因分析

试论崇文重教之风对于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中西之间:由戴恩赛教育经历略谈晚清民国教育风气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从汉代铜镜铭文看当时社会

试论崇文重教之风对于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第六届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赛”总决赛在梅州落下帷幕

客家方言的双音反切语——关于梅城下市话的调查报告

博物馆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以广东省博物馆为研究个案

如何实现中小型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以中山市博物馆为例

第4篇:客家文化论文范文

上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斯密斯(WendellRSmith)在总结西方企业市场营销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市场细分理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市场营销学中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市场细分的目的就是对产品进行比较准确的市场定位,从而在市场条件下对产品进行有效营销。但是,市场细分理论只解决了“向谁出售”的问题,是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选择,或针对目标市场开发产品,但如何选择产品,在资源丰富、创意无限的文化产业领域,显得更为复杂。文化产业化开创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产品的生产与营销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许多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如节庆、演出、文化旅游等,市场细分的结果可以作为文化产品和生产的一个目标方向的参考依据,而要解决文化产品的定位和其开发项目与内容,就必然要对所要开发的文化资源进行细分,文化细分理论正是基于解决此问题而产生的。文化细分即是以文化资源的某些特征或变量为依据,区分具有不同市场定位文化因子,并结合市场细分结果对其进行细项分析,得出其文化定位、开发项目与内容。文化细分主要是为了满足文化产业化的前期分析要求,其主要作用有:一是为产业开发提供相对准确的文化定位。文化定位就是结合市场分析在自身文化细项中取一项将自已在竞争类的文化产品和项目中区别开来。市场定位需要独特性、可信度等要求,文化定位亦是如此。[4]文化产品的文化定位与其市场定位密不可分,两者通常相互支撑。二是寻找市场空缺,确立文化产品的差异优势。尽管每一种文化都可能是有特色的资源,但其中的大部分放到市场竞争的位置并不是独有或不可替代的。如何寻求市场空缺,打差异牌,是文化产业化的关键,这也是文化细分与市场细分的综合分析结果。三是确立文化产品与项目开发体系。文化细分是在文化归纳与分类的基础上得出的细项体系,但文化细分绝不仅仅是归纳与分类,文化细分更重要的任务是结合市场分析,其中还加上文化创意的过程,最终得出文化开发的产品与项目体系,为开发和经营者提供决策支持。

文化细分理论的方法与过程

文化细分与市场细分对应,主要是对该文化资源进行细项分类与组合,方便定位与产品开发选择。其主要方法有:1.资源细分法。即以传统的客家文化研究分类方法对资源进行细分,大类可分成客家建筑与民居、客家民俗、客家方言、客家艺术、传统工艺、客家名人、客家精神等,文化旅游开发比较经常用这种细分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相对简单,在客家文化丰富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分项,操作容易,有利于文化资源迅速转化为产品。笔者在《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镇乡村旅游规划》中对客家文化资源开发就采取了资源细分法。在对三百山镇客家文化资源进行调查后进行分类,其文化产品的开发方向与项目体系就相对清晰了。结合区域旅游竞争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三百山镇乡村物质文化在区域旅游竞争中缺乏竞争实力,而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富有特色,开发后更容易占得先机,因此三百山乡村旅游的定位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乡村旅游形式。2.主题细分法。即以一个文化主题为中心,细分可用的文化资源,以便产品开发,文化节庆活动和博物馆开发比较适合此法。3.产品细分法,具体单项产品的开发如工艺产品可参考此方法,目标是扩展产品系列,即从原来的单一产品形式扩展到多样化。4.文化层次细分法,即以精神层面、行为语言层面和标识层面对文化进行细分,深度旅游、广告策划与设计、企业文化经营等可采用此类细分法。

第5篇:客家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深度博客 社会学 文化学 心理学

“博客”来源于英文单词Blog或者Blogger的音译,是人们借助专业的博客工具,以时间序列为标志在网络虚拟空间进行记录的一种方式,也称为“网络日志”。博客在2000年进入中国,最早兴起于IT、互联网和传媒界,内容偏向于专业性、学术性,以博客中国为代表,邀请名人作为专栏博客作家做专业的博客写作,这个时期的博客发展很迅速,但没有受到网民的广泛关注。2004年的木子美事件,让更多的网民认识博客,并开始使用博客。随后,各大综合门户网站相继开设博客板块,形式的新鲜性和技术的低门槛使得普通网民开始使用博客。自此,博客一方面向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向着专业领域不断渗透。

本文所指的“深度博客”,主要针对走向专业领域,按照博客的内容进行划分的一种博客类型。“深度博客”是指以专业性的知识分享和评论为文章内容,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使读者在阅读完之后得到知识扩充和思考空间的一类博客。

同其它类型博客相比较,“深度博客”文章一般通过一条逻辑主线将自己要展示的内容表述出来,内容更加紧凑,语言较为严谨。而同其他专业阅读空间如学科信息门户网站和学术期刊网站的文章比较,博主可以自己写作并即时文章,在知识内容上更具有时效性和独特性,语言也较为通俗易懂。可以说,深度博客结合了博客语言的通俗易懂和学术文章的专业严谨,为网民阅读专业文章提供了平台。

一、推动社会舆论的发展

“深度博客”可以提生舆论场。舆论场,是指包含若干相互刺激因素,使许多人形成共同的时空环境。它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分别是人员密度与交往频率、社会环境的开放度、环境的渲染物象。①

从使用平台上看,“深度博客”空间不论其社会地位和层次的高低,都可以参与讨论,它自由开放的写作方式、操作便捷的技术支持和通过网络传播的跨地域的优势吸引了众多人来这里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交往方式看,“深度博客”具有点对面、点对点以及面对面的多种传播方式,受众能针对问题进行评论,通过链接和公告中的联系方式进行及时的互动交流。“深度博客”拥有较大的人员密度和交流频率,具备舆论场形成的前提条件。

“深度博客”面向所有能够使用博客并且希望进行观点表述的人群,只要受过一定教育,拥有上网条件,就可以进入使用;博客作为一种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技术上的低门槛和较弱的“把关”,使之形成“观点的自由市场”,人们在此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谈及的内容可以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现在一些网站的博客审查,主要是对涉及非法信息的敏感词汇的屏蔽,所以对于公众观点的陈述,只要不涉及违法低俗信息,人们的言论对自己不构成危险;另外,“深度博客”依托于网络平台,信息的获取更为方便快捷,具有各种信息畅通的渠道。从开放度来说,“深度博客”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无疑使其同社会整体环境的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不仅为舆论的形成提供前提,更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舆论。

在环境的渲染方面,博主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图片辅助观点的陈述,博客首页的评论文章推荐等等,吸引人们去点击查看评论,增强某种意见的感染力,使舆论提前形成。另外,“深度博客”相较于其他博客更加热衷于关注公共事务并发表评论,它的参与群体较为成熟和理性,对公共事务保持热切关注,拥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在实质上有助于公共领域的形成。

“深度博客”可以形成相关问题的议论圈。对相关问题的交流人数众多,人们通过观点表述和交流可以形成具有初步一致意见的舆论圈,并以舆论圈为单位进行舆论的扩散。另外,固定的博客圈设置,对相关问题感兴趣的博主可以加入固定的博客圈,圈子里面的人平时都会进行一些交流沟通,当有重大问题出现时,依托于博客圈而形成的舆论圈更为方便迅速。

“深度博客”吸引舆论领袖的进驻,通过他们的引导局部舆论演化为社会舆论,并且推动舆论从表层意识向深层意识的过渡。人们的文化程度、智力、见解永远不是一个水平,那么,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意见,就会产生差距。有的是只言片语、词不达意,说出的意见不能确切表达人们的共同意志。而有些人文化素质高,对公共意见能够做出系统、深刻、准确、有见解的概括,便成为舆论传播中的核心人物。舆论领袖是指在公众中活动、耸立于公众之上、提出指导性见解、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深度博客的写作多为一些学者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参与,他们把社会的局部意见、零散的看法聚合为整体,提出系统的见解,带动普通民众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关心、分析和研究这种问题,形成对这一问题的明确看法,积极向别人解释和说明这种看法,博得公众的信任,引领公众走向正确的舆论。另外,舆论是处于社会意识活动的表面部位,属于非系统化的意见,观点简略、零碎,多数舆论人都只能通过分散、零星的见解陈述态度,而深度博客相对系统、深刻的分析论述将这些零散的观点系统化,可以推动作为表层意识的舆论向深层意识不断转化,构筑社会意识的新视野。

二、促进文化的多元化

“深度博客”开放的写作发表平台,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言论的窗口,许多不能在专业学术期刊或者媒体上发表的文章,可以通过深度博客的形式呈现。期刊或者媒体文章的出版都是需要严格的筛选和把关,触及到社会和政治敏感点的文章也极有可能遭到出版限制,但是在“深度博客”的平台上,这些要求会相对宽松很多,网站的博客审查制度,一般是对博客文章进行非法和低俗信息的关键词排查,只要不触及法律的底线,也没有引起公愤的道德危害,都可以。“深度博客”这种宽松自由的表达环境吸引了众多持有独特观点的有识之士的进驻,集聚了众多有思考有见解的文章。

“深度博客”可以促进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沟通。大众文化是普通民众所创造并欣赏的一种普及文化;而精英文化是指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科技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深度博客”的作者多数都是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他们通过博客进行观点抒发,可以看做是精英文化的传播与分享。由于信息采集与的通道最大程度的简单化与快捷化,博客的受众中存在大量的普通民众,他们可能只是对相关问题感兴趣,并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支撑,通过评论表达的观点加强自己的话语权,这可以看作是大众文化的代表。

“深度博客”兼具专业文章的知识性和博客自由文体的易读性,博客的作者一般为专家学者、业界名人等精英阶层,同时也不乏对相关专业问题有独特见解的草根人士,这些人在博客的书写中,将专业性的知识和评论观点深入浅出的表达,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在博客受众面前,使得对相关问题感兴趣的普通受众也能读得懂文章,通过对博客文章进行评论交流,普通受众通过阅读博客获得精英人士或那些有见解的草根人士的观点看法,丰富自己的知识文化,从事博客写作的精英人士可以从中得到普通受众的反馈,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见解主张。由此,精英人士所代表的精英文化同普通博客受众代表的大众文化产生互动交流,两种文化在此进行沟通,通过深度博客的交流在各自的基础上汲取对方的精华,完善自身,甚至可以在某种层面通过文化融合发展出介于两种文化之间的一种新的文化,从而推动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三、疏导社会心理

“深度博客”可以疏导社会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调和社会矛盾。社会心理往往表现为一种情绪、一种态度、一种指向。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着善与恶、成熟与不成熟的冲突,有着冲动与控制、个人欲望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表现得更加强烈。剧烈的冲突必然导致个人生活上的不和谐,进而导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不和谐,甚至激烈的冲突。②例如当某些暴力事件或者社会危害性事件通过大众媒介或者网络渠道传播开来时,社会笼罩在对这种危害行为的恐慌情绪中时,即使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紧张、焦虑、不安、愤愤不平的情绪似乎已成常态,社会中充斥着不满和怨恨之气,可能引致人们出现侵犯行为,这些不理性的社会心理行为的存在,会加剧社会的不和谐,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疏导,任其蔓延,必然给社会安定造成极大的危害。

此时,需要帮助这些社会成员做相应的态度转变,其中宣传是进行态度转变的重要方式。根据哈弗兰特的相关研究,在短期内,宣传效果与宣传者威信的高低成正比,有威信的宣传者在宣传之后即刻具有很大的说服力,而宣传者的威信由两个因素构成,即专业性和可信性,专业性与宣传者的身份有关,可信性则与宣传者对所宣传内容进行陈述时的语气、信心、态度等因素有关。通过前面几章对深度博客的作者和内容分析可以得知,深度博客的作者都是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有作为宣传者的专家身份前提保证,另外,深度博客在进行观点的表述中,语言较为严谨且逻辑性强,在受众看来,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故“深度博客”具备权威宣传者的特性。“深度博客”依托于博客自由宽松的大环境中,博客作者同其受众可以及时交流互动,缩短宣传者同被宣传者的距离,受众在无形中容易受到感化被说服,这种宣传不会是官方的命令形式,也不是教条式的单方面信息传达,通过互动交流,可以尽量减少社会成员在态度转换中的抵触情绪,更好地帮助社会成员进行态度转变。深度博客融合了权威性和互动交流两方面的特征,在社会心理的疏导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助于更有效地安抚社会情绪。

参考文献

①风笑天:《社会学导论》[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②王延华,《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忽视社会心理的疏导与重塑》[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6):75-77

第6篇:客家文化论文范文

结合“关注民生,为响应团省委和大学校团委的号召。服务”社会实践主题,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让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使学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团队拟定于年暑假期间赴省市县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一直以来,年是县建县年纪念。县都在努力打造“客家古邑,人文”形象。年,市委书记同志提出了作为“客家古邑”文化形象,而这一计划的实行又以成功申办年“世界客属肯亲大会”为载体。自秦汉赵佗开发以来,北方先民不断踏入这块热土,并通过向南迁徙,使得成为客家地区中开发最早的一个地方,堪称“客家古邑”也在年通过申请,成为“千年古县”因此在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的历史上,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学术界对此问题研究甚少,考察在客家形成历史上的历程与作用,对客家文化将是一个重大补充,对打造“客家古邑”文化品牌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县的大部分历史文化至今保存的十分完好。一些历史文化遗产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霜雪雨,至今保存完好。如:等。

为县乃至市建设成为“客家古邑”形象的目标提供科学的调查数据和文献支持,将努力通过本次暑期社会调研活动。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及市年世客会的顺利举行贡献我一份力量。

二.活动意义和目的

客家千年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县于年月被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批准成为“千年古镇”镇内很多的古迹至今保存完好。为市成功申办年的世客会作出巨大贡献。基本上都因为一些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而让各种宝贵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为什么县的文化遗产保护得这么好?为什么像这样优秀的千年古镇并未被世人所认知?这其中问题出在哪里?

发现目前国内在客家文化保护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一些空白,通过大量的网上搜索和查阅文献资料。或者是进行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专项研究,不能很好地进行总结和概括,而一些民间学者的研究又只能小范围发表,不能很好地宣传和推广。

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其他地方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案。让我优秀而又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团队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针对县作为一个千年客家古城的文化保护经验的一个调查。还可以传播优秀的客家文化,为市打造“客家古邑”文化形象的策略提供助力,市世客会的成功举办,必将带来新的一轮招商引资热潮,为乃至的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服务。

三.实践课题

实践团队选题为:客家古邑文化保护经验及借鉴---以市县。

四.完成课题的设想及方法

(一)可行性分析

1.运用多种适当的调查方法。解研究现状;当地政府多方协调和大力配合下实地参观调研;邀请当地的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学者与老百姓参加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为课题的论证提供充足的论据,课题确立符合当地实际,具有很强针对性。

2.团队稳定而优秀。团队成员都具备社会调查研究相关经验。准备充分,具有很高的配合度。有专业且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带队,请专家论证我报告初稿,成为我坚强后盾,确保了调查任务能够高质量的完成。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3.研究课题具有很大的可提升价值。通过探讨客家古邑文化保护研究的现状。通过对其研究方法的改良和具有创造力的提升,使得我研究体现出卓越性和突破性的飞跃,填补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缺。

(二)研究方法

1.基本思路:

从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出发,本课题按照“问题提出—构建分析框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逻辑思路展开研究。首先。阐明政府机构与民间团体近年来对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现状,分析影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制约因素,并结合大量证题研究与理论分析,进而搭建课题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界定所需要研究的问题及其性质、特征和范围;接着,采用理论思辨的方法解答相关理论问题并提出研究假设和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方法,收集材料和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检验假设、修订完善理论认识和假设模型;最后,以理论论据和实证论据为支撑,对问题进行多维度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思路。

2.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的调查和分析方法有:

1文献研究法:围绕客家古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这一主题。并进行归纳、对比和提炼,获取对本课题研究内容的基本理论认识和假设。此外,搜集涉及古邑文化保护与修复、旅游资源开发、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数据,为评估保护研究效果提供素材。

2问卷调查法:主要用与普通百姓的调查中:①在开发证题研究时。选定景点附近百姓未调查对象,调查当地保护方案落实情况,以及文物真实保护情况②用于评估客家古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效果。采开放式问卷和结构化问卷调查相结合,拟在案例发生地县,选取普通民众中分层抽样调查,获取他对客家古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主观评价和期望。

3实地研究法:由深度访谈法(10人次)和观察法(不确定次数)组成。呈现详尽的调查客家古邑文化的背景、原因,保护措施的运行状态和效果,存在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

4统计分析法:主要用于问卷调查信息处理。并划定等级标准和确立标度、标号;综合应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模型的项目质量和信度、效度。

五.预期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题目:客家古邑文化保护经验及借鉴----以县为例。

撰写调研报告和论文,团队会根据我调查研究结果统计分析的得到资料和数据。反馈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同时,各大媒体投稿,争取发表,总结出客家古邑千年文化保护的经验的基础上,将这种具有共性的文化保护经验推广出去,让其他地方得到借鉴。因此我成果将会以报告以及论文的形式展现出来。

会全力做好准备工作,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调研活动之中。完成前期的申报工作以及申报后的完善细化工作,中期的调研工作,后期的总结和报告撰写工作,最终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六.实践前准备工作

1.查找大量相关文献。

解人们文化保护方面的研究已经进行到哪一方面,期刊网上查找资料。哪些方面又还有待加强和改进。同时也登陆当地政府门户网站,解当地的有关于文化保护方面的政策以及当地的一些其他信息。

2.制定调查方案。并请校内知名教授指导问卷。

3.与当地紧密联系。及时政府部门以及文化相关部门联系。解当地的相关情况,也为我今后的调查研究提供便利。

4.每三天召开一次会议。明确团队成员的工作进度,至少三天就会开一次例会。而且也将大家的一些准备工作的经验分享。

5.分工合作。团队分为四个小组,团队信息交流畅通的前提下。每个小组负责每一个模块,例如有小组负责计划书的撰写,有小组负责问卷的制作,每个小组的成果出来之后大家一起讨论修补,最后通过。

七.实践后的总结内容和日程

1.统计调研资料。与指导老师一起分析调研结果。

2调研结果按照“现状—分析—总结—建议”思路布局写成调研报告《客家古邑文化保护经验及借鉴---以县为例》。

3进行成果展示。召开成果交流会,并把调研报告回馈给当地市、县政府与文化部门。

第7篇:客家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音乐艺术;民歌;客家山歌;文化特征;源流;融合;艺术特点;审美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

客家山歌是客家方言地区山歌的总称,是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产物,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民歌的“活化石”,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枝奇葩。客家山歌是客家人历史的活体见证和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因而是客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典型代表——梅州客家山歌于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尽管目前学术界关于客家民系及客家山歌的源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客家先民不是中国古代南方的土著人,而是中国古代中原的汉族人,客家民系是中国古中原的汉民与古代南方的土著人长期融合的产物,是汉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独特民系,并以其独特而自然的方式继承、保留着诸多古中原汉族的生活方式、语言习俗和文化特征。这是大多数人对客家民系源流的共识。客家山歌作为客家人重要的精神文化之一,是在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即客家先民——我国古中原汉民的不断南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客家山歌的源流自然就蕴藏在客家先民及客家山歌千百年的变迁与流播中。

一、客家山歌源流研究现状综论

关于客家山歌的源流问题,客家先贤黄遵宪最早提出来讨论,20多年后客家学早期研究学者罗香林在《粤东之风》中对客家山歌的源流作了初探,40多年以后至今,随着客家学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在客家研究论著中,涉及客家山歌源流的逐渐多了起来,其中有较为详细的研究,如:20世纪末,温萍在其专著《客家山歌探胜》第一章客家山歌概述中论述了客家山歌的源流、流变;王耀华在其《客家艺能文化》中,从客家山歌的音调出发,以纵向追踪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客家山歌的源流作了较细微的研究。也有较为概括的研究,如:温萍的《客家音乐文化概论》、杨湘粤的《粤赣闽客家山歌印象》、张志姚《客家山歌概述》、乔建中《南国的牡丹——客家山歌》较早对客家山歌源流方面作了一些概述,叶春生的《岭南俗文学史》、胡希张与余耀南合著的《客家山歌知识大全》、师丹的《闽西南客家山歌概观》、吴永章的《客家文化概说》则较大篇幅地论述了客家山歌的源流概况。还有对客家山歌的源流进行较为专题的研究,如:江金波、司徒尚纪的《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在梅州的整合研究——以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为例》,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了梅州地区客家山歌的形成;冯光钰的《客家音乐传播》则以传播的角度对客家音乐的源流进行了专门研究。

综观上述对客家山歌的源流方面的研究,大多以专著中某一章节的形式作较为概述性或专题式的论述,且说法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种是土著遗俗说:黄遵宪、陈宏文等认为客家山歌由南方本地土著人的山歌流变而成;第二种是古代民歌说:罗香林、温萍、李寿粦等认为客家山歌源于古代汉族民歌;第三种是南迁后成说,刘佐泉认为客家山歌是客家先民到达南方定居地之后,随着客家方言的形成而成;第四种是吴楚土著说:莫日芬、刘晓春等认为客家山歌由古代吴楚民歌与古代南方土著山歌融合而成,等等。总的来看,以上关于客家山歌源流的说法,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从客家山歌本体而言,还应以共时性和历时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客家山歌的源流作更加深入、系统的分析、比较,才能得出更加全面、科学、客观的结论。笔者认为客家山歌与其源头民歌、支流民歌之间必定遗存着一些共性元素,并称之为客家山歌的本体特征,这些特征隐现于今日客家山歌的歌词、音乐等各个组织部分中。因此,本文尝试从客家山歌本体出发,对客家山歌独特的本体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地域民歌作比较,以期科学、客观地得出客家山歌的源流结论,其中跨及音乐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具体地说,以客家山歌的歌词、音乐的主要组织成分为对象,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出客家山歌的本体特征,并以此溯本归源,形成结论。藉此,希望能为有志于研究客家山歌源流的有识之士提供有益的探索。

由于客家山歌所涉及的地理范围非常广泛,造成难以全面细致地进行田野调查,加上历史年代久远、原始资料缺失严重,势必使研究的难度加大。所以,难免存在缺漏偏颇之处,诚望有关专家、学者不吝批评、赐正。

二、客家山歌的特征分析及溯本归源

从客家山歌分布地区来看,主要有粤东客家山歌、闽西客家山歌、赣南客家山歌、广州客家山歌、湘东客家山歌、贵州客家山歌、台湾客家山歌。由于客家民系形成的历史及其地理环境、语言微差等因素,上述各地之间的客家山歌有着较明显的风格差异,事实上,每个地区内部的客家山歌也因环境、语言等因素的不同存在一些较大差异。如:粤东客家山歌中,梅州客家山歌、河源客家山歌、惠州客家山歌就很不相同,而梅州客家山歌中,又细分为梅县松口山歌、兴宁罗岗山歌、五华长布山歌、蕉岭长潭山歌、丰顺汤坑山歌等风格各异的山歌。然而,各地区的客家山歌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然而,最重要的是,它们仍是客家山歌!它们在其形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不断传播、流变,依然遗存、保留了其起初的源头和无数支流的共性特征,这些特征组成了客家山歌的本体特征。通过分析、比较,使蕴藏于其歌词的结构、反映的内容及文学艺术表现手法中的客家山歌本体特征跃然纸上。

(一)歌词方面

1.结构特征

从客家山歌歌词结构来看,各地区客家山歌歌词结构的典型特点是方整性句式:七字一句、四句一首(段),大多讲究对称押韵。这点与《诗经》有同工之处,下面以梅州客家山歌《山上无树变荒山》的歌词和《诗经》中的《国风·周南·桃夭》为例: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黄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山上无树变荒山

(佢话)山上无树变荒山,河里无水变沙滩,(佢话)如果不是共产党,涯兜样般有身翻(喏)。

(佢话)月头唔出变乌阴,乌阴天时心唔灵,(佢话)有了共产党光辉照,涯兜永远向前进(喏)。

(佢话)天上星星亮晶晶,世上无人数得清,(佢话)共产党恩情千千万,好比天上万万星(喏)。

对照上面二例歌词可以发现,二者均为方整性句式:四句一段,只有三段。可见,客家山歌与《诗经》在结构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笔者认为,方整性句式作为客家山歌的普遍性特点,属于客家山歌的本体特征之一,其源头无疑就来自于《诗经》。

第8篇:客家文化论文范文

传统客家族谱的现实价值

传统族谱作为一种历史遗存,尽管对现代社会具有许多其在封建时期同等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传统客家族谱的社会功能在保持原有价值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一些新的价值取向。

(一)历史价值:一直以来,族谱与正史、方志构成了中国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客家族谱是记录客家宗族数十乃至上百代的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成员的历史图谱,其中涉及客家人的人口史、移民史、华侨史、经济史、法制史等学科内容,而这些史料在非客家地区记载相对较少,因此对于从事客家历史研究的专家、学者从微观层面上剖析客家历史面貌、把握客家历史进程、解读客家历史渊源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素材。但是客家族谱与全国各地的族谱一样,由于历史局限性和宗族虚荣心的缘故,其所记载内容有显耀门庭等夸大和不实成分,在对族谱资料进行引用和研究的时候需要有所甄别,用发展的眼光挖掘其历史价值。

(二)文化价值:客家族谱是客家宗族的内在价值体现,记载着宗族的传统文化,浸润着客家人的独特精神内涵;是一部记载客家文化、宣传客家文化、弘扬客家文化的文化复合体,且客家族谱在发展的过程中本身也日渐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客家文化,这种集内在文化与外在文化于一体的客家族谱表现出极强的文化价值。文化是一个民族、民系真正形成的基础,客家族谱以一种特殊的记录方式记载着大量有关客家民俗风情、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的历史片断;通过对这些族谱的分析和把握,可以有助于推演出客家文化清晰的发展脉络和演化轨迹,因此客家族谱对客家文化的形成、对客家人的文化认同都具有其它文化事项所难以企及的优势。客家族谱作为一种可供炫耀的文化资源,集中展示了客家人的思想和精神,把这种以血缘为基础而形成的亲缘关系的客家宗族用文化的方式来进行解读,显示出了客家族谱天然的文化张力。

(三)社会价值:客家族谱是记载着客家宗族的历史载体,涵盖了客家人的婚姻、习俗、生育、教育等一系列的内容,这些生动翔实的资料为现代客家学者解读历史时期客家社会发展和宗族社会形态提供了充分的证据。邹春生的《从赣南五世同堂家庭的早婚行为看客家社会的家族控制》就是利用对客家族谱的详尽分析,解释了赣南客家的五世同堂并非简单的早婚所为,而是一种宗族内部的“社会”控制所带来的必然结果。饶伟新的《明清以来赣南乡村宗族的发展进程与历史特征》更是在大量客家族谱的基础上分析出了乡村宗族的发展变化。钟俊昆的《家族记忆的言说方式与和谐构成───以川赣钟氏族谱为例》、李小燕的《从族谱的家规家训看客家人的价值观念》曾晓林的《客家族谱与社会行为控制──以石城温氏族谱为例的法人类学思考》也分别通过对客家族谱的详细分析来探寻客家家族文化及对后世的影响。同样,利用客家谱牒中有关族田、族产的记载,可以分析出当时客家地区的土地占有和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并有力地推导出客家传统社会情况和家族规模,为对客家宗族社会做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四)旅游价值:客家族谱是一部记载着客家宗族历史延续的家族史书,对于海内外的客家宗亲而言,追寻自己宗族根源、姓氏源头、文化脉络是以移民性著称的客家人的一个本能。“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特别是海外客家宗亲,尽管他们已有新的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但宗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依然没有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祖国的强大,这种意识也在与日剧增。现在客家地区完全可以利用族谱文化资源,开展寻根旅游,把客家族谱真正推向建设客家社区、繁荣地方经济的高度。例如福建上杭县客家族谱馆的实践。

寻根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种,其动机在于人们内心深处某种与生俱来回归情结。在目前“文化兴旅”的大环境下,客家族谱寻根旅游的开发可侧重于姓氏寻根、宗族寻根、文化寻根。寻根认同,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生动表现,而世代相传的宗族谱牒则为寻根认同提供了条件。近年来,伴随着全国寻根旅游的热潮,客家族谱寻根旅游也应该成为客家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一个较好的着眼点,特别在某些著名的侨乡,以族谱为立足点,利用其充分的海外客源,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宗亲恳谈会、谒祖寻根等宗亲联谊活动;通过族谱文化搭建旅游载体,创建人文旅游景点,高起点、大手笔打造文化旅游平台,开发客家人文资源,发展地方旅游经济,推动客家地区旅游业的全面升温。

新修族谱的现代社会功能

新中国成立后族谱文化属于历史陈旧、封建迷信,经过“四清”和“”等运动,绝大多数客家族谱作为宗族遗孽被付之一炬,经过近50年的族谱沉寂时代后,客家人的族谱意识在国家宽松政策的制度空间中开始复苏,没“谱”一代的客家人迫切需要结束这种没“谱”的历史。

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客家修谱热与其它地区修谱热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南方蔚为壮观的一种地方文化现象。然而改革开放后所新修族谱尽管是传统族谱的延续,但已不可能完全承接以前客家族谱的精神内核、文化思想、价值取向与社会功能,经过近50年客家族谱的断代,新修族谱不可避免地融进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这种族谱的复苏,功利性需求大为减少,精神性需求相应增加,这突出地反映了客家人对宗族历史的追念,是宗族泛化后对宗族的历史感、归属感、道德感的本体性需求。

(一)推动中国“以人为本”治国方略的实施

经过多年的改革,中国经济和文化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客家族谱作为客家宗族的书写历史载体,记载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位置和事迹,作为家族成员的荣誉象征,客家族谱以最广泛的族众为书写对象,为绝大多数成员集体留名,使客家儿女获得了极大的精神寄托。在“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治国思想指导下,客家族谱的再次续修传递着客家人始终如一的人文色彩,也是客家人心理上文化积淀的顽强复苏的趋使。[13]客家族谱,能够让最普通的族众得以在文献记载的历史中,留下曾经生存的印记和生活的片断,这种心理满足和安慰是任何其它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也正是这种最简单的个人历史让客家民众在平淡的历程中体会到无尚的光荣和人性的关怀。“以人为本”是我国在新时期的一项治国方略,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但这种思想却伴随客家族谱的成长和发展,突出地表现了客家人在人性关怀方面的远见卓识。

(二)维护祖国统一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末到清初,持续不断的客家移民为求更大的生存空间,不得不渡海入台,开始了对台湾的开发和建设。目前绝大多数台湾客家人都是从赣闽粤三角边区迁移而去的客家移民后裔。在广大台湾客家人追寻先祖的过程中,客家族谱是重要凭证,它维系的不仅是一个宗族,更是一个民系。正是由于客家族谱的记载使得许多台湾客家人找到了先祖和先宗,为两岸人民的团结和祖国的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现在两岸生活在不同的政治氛围中,但根脉相连的两岸客家宗亲没有因为政治理念的差异而割断亲情,相反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更使两岸客家人勇敢地团结在宗族的名义下,为分裂祖国的“”分子做坚决的斗争,客家族谱的新修更为这种团结提供了宗族保证,也进一步证明了两岸一家亲的历史事实,为维护祖国统一起到极大的作用。

(三)有利于海外客家宗亲回国投资建设家乡

客家地区、特别是闽西和粤北是著名的侨乡。当年大批的客家儿女为生活所迫,远涉南洋并进一步播迁到世界各地。在新时期,通过族谱续修和新修,重新唤醒海外客家宗亲沉寂的宗族情结;以血缘为纽带,以族谱为基础,再次架起了海内外客家子孙的联系,并为他们回国投身家乡建设奠定了较好的情感基础。现在许多海外客家宗亲大多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是所在国、所在地区的中坚力量,有的甚至走上了领导人的位置,在当地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客家族谱的续修和新修,可以有效激发海外客家人反哺祖国的意识,充分挖掘海外客家宗亲资源,吸引海外客家宗亲回国投资建设家乡,能带动客家地区经济的发展,并能进一步实现中国与其所在国的友好交往。

(四)重新恢复客家地区渐行渐远的宗族文化

作为接近经济发达地区的客家欠发达地区,大量的客家人外出务工,逐渐抛弃了沿习近千年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眼界的开阔,思想的开放,慢慢淡去了他们身上的客家纯朴情结,这种变化通过传递大大改变了客家地区的生活风貌,更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于在新旧思想混乱中挣扎的客家青年来说,族谱作为一种宗族约束制度在重修过程中其维护社区和谐稳定、教育引导族众的作用进一步强化;通过族谱的力量能带来更为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族谱是宗族的记忆,在当今中国社会,“宗”可以因血缘世系而客观存在,但“族”不可能依然是历史时期的宗族,因为宗族完全聚居的形态正在消失,相关的族田族产也不可能再度出现,这里的宗族秩序只是一种对宗族成员的潜性约束,而不可能是显性控制,然而正是这种潜性约束和国家法律的显性控制对客家青年的思想重塑和本质回归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宗族文化的复兴并不等于宗族的复兴,渐行渐远的宗族秩序在族谱的潜性约束下,可以重新找回失去的记忆,为宗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一个理想的记录载体。

从博弈论看客家族谱功能的变迁

博弈论最初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很好地解决了有关竞争等问题的可操作性分析,很快被其它学科和领域所吸收与借鉴,日渐成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研究领域。一般来讲,现在博弈论的定义是: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实施,并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

社会充满了博弈,许多社会现象和行为都可以用博弈来概括和解释。博弈论不仅属于数学和经济学领域,也更能体现在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领域,事实上这些领域的表现更能被大家所认知。客家族谱的社会功能变迁即是博弈理论的一种现象化,从博弈论的角度,通过对客家族谱在历史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功能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客家族谱从产生到发展、从中断再到复兴,它每走一步都是把自己置身于社会大环境里,为客家民系的形成和稳定、客家文化的传播和再造、客家价值理念的走向和创新等多个方面关照了客家发展。特别是对于新修客家族谱现象,尽管现在许多客家乡亲热衷于客家族谱的编修,但客家宗族已很难也不应该再恢复到解放前的那种状态。客家族谱复兴是宗族化的自觉意识,而不是宗族本身,宗族文化的复兴不应该也不可能带来宗族的复兴。客家族谱的新修与续修是被边缘化的老一辈客家人在传统断代之后的一种心理疗伤和文化追求,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渴望;尽管新修族谱延续了许多传统族谱的脉络与思想,但其更会把对社会、对祖国的关照提到较高的位置,以一种变通的“艺术”去触及宗族,这种客家族谱的动态博弈同时也映现出地方宗族与社会权力、地方精英与官方机构、地方话语与国家话语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这种合作和协调折射出客家族谱在客家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无法用时间和权力能阻断的,同时从客家族谱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功能变迁也反映出在不同时代客家人不同的精神追求。

第9篇:客家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客家文化 高中语文 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0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含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开发本地课程资源,更能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有机培养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客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并不只是系统全面研究客家文化,而是透过复杂多变的各种文化现象,分析其蕴含的客家民系社会,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纵深感和层次性。闽西地区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其以悠久的客家文化吸引了大量学者研究、观光,以古朴淳厚的中原遗风蔚然于世,以浓郁的书院文化滋养傲然风骨。作为当地人的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开掘客家文化底蕴,传承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平台,本文作者结合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谈谈如何渗透客家文化,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客家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闽西地区是客家文化主要的发源地,除了拥有土著文化,还传承了中原优秀文化,积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管是从建筑、习俗、饮食等文化,还是从语言文化、生产文化等方面而言,客家文化处处可见中原遗风。鉴于此,在语文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做客闽西客家人、走进客家家庭生活,切身体验民俗民情、美食美景、历史文化古迹,从各个方面探究客家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组织开展专题讨论。比如学习《苏州园林》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各自家乡的建筑特色,激发学生地域自豪感,并讨论分析“土楼文化”对现代建筑和文化的影响,渐渐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客家建筑属于我国艺术文化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历史与智慧的结合体,全部文化均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民间艺术、法律法规及生活生产过程中经济、政治、科技与教育等方面,是一个时代烙印和一个民族特征的充分体现。通过两者之间的结合,将客家文化中的人文内涵渐渐渗透给学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二、因地制宜,开掘客家文化,丰富高中语文资源

(一)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本土文化意识

深入开掘客家文化资源,组织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不仅要亲身体验秀美的自然风光,还应该用心解读家乡人文精神深层次的内涵。教师组织学生游览钟灵毓秀的冠绪山,游历“东山草堂”“樵唱山房”等书院,细心品味客家先人以怎样的胸怀精忠报国,改造自然,学习新知识,俭以耕读,孝以持家,创造美好生活,传承中原遗风的。鉴赏解读题匾楹联,品悟作者巧妙利用各种文字表达出细腻、丰富情感的思想,意蕴含蓄。观摩摩崖石刻,学生不仅享受到了感性基础和艺术美,而且还丰富了自身的历史文学知识。例如,讲授《师说》这篇课文时,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客家民居》中“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这副对联告诉我们什么?又如,在介绍梅州客家名人丘逢甲时,笔者引入楹联“凭栏望韩夫子祠,如此江山,已让前贤留姓氏;把酒吊马将军墓,奈何天地,竟将残局付英雄”,让学生了解到丘逢甲的胸怀。

另外,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客家文化的专题讨论会。例如,研究分析闽西典型建筑门窗器具雕刻、雕刻印刷及广泛流行的根雕艺术,引导学生切身感受闽西的刀笔文化,感受客家人怎样紧跟时展步伐、引领时代潮流的创新意识。同时,还可以组织开展“山歌对唱”“客家诗词鉴赏”“客家方言例析”等讲座,全面认识客家民俗风情,拓展视野,切身感受闽西客家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一做法,高中语文教师将学生活动延伸到了社会、自然空间中,有效改善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回归自然生活,寻求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源泉。

(二)采用编写校本教材的方式对客家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利用

学校自主研究的校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称之为校本教材,它可以补充和丰富全国材,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历程各不相同,尤其是地域文化的差异,使得对他们自身的发展提出了不同要求。校本教材资源是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补充,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全面发展。校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就是校本教材,我们可以把部分地方性的专题开发出来,让学生对客家文化更加了解,同时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以此作为前提条件,用其他区域的文化同客家文化进行比较,或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对其进行观察,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这样就不只是形式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肤浅地流于表面,而是形象且具体地深入分析。现阶段,编写校本教材已经成为语文课改的热点话题,社会各级已经将关注的重点转移至此。

客家文化研究的资源较为丰富,我们可以组织研究这方面的学者和专家进行研讨,编写一套适合本区域的校本教材,详细地介绍客家文化,同时与新课标结合起来,教材的编定最好要吸收有利因素。比如说,可以把本土作家创作的优秀名篇统一收集起来,进行课外阅读教材的编写,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客家文化,还可以使学生的课外知识更加丰富,鉴赏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三)建立一个多层面、多渠道的地方文化信息通道

建立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的地方文化信息通道,引导学生切身感受到语文知识的趣味,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直到“我会学”。善于利用当地文化馆、网络和社区等各方资源,构建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的地方文化信息通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主动获取相关知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从而感受到语文知识的乐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开展“采撷客家诗篇,品鉴乡土华章”活动,组织学生广泛收集相关客家文化诗歌,共整理杨万里、文天祥、宋湘、丘逢甲、黄遵宪、郭沫若、等的客家诗歌58首,《月光光》《鸭嬷嘎呱》等民谣11首,《自古山歌从口出》《你莫惹涯唱山歌》等客家山歌23首,编印了《客家诗歌名篇赏析》,建立了客家诗歌鉴赏论坛等。另外,邀请相关语文课程研究专家、学者、特级教师等,共同鉴别、筛选客家语文课程资源,使其满足教育学、语文学科及心理学等特征,建立一个以客家文化为基础,以语文课程资源为中心的客家文化资源库。当前网络资源丰富多彩,针对客家文化建设的网站较多,但是关于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客家文化专门网站较少,使学生在获取利用客家文化网络信息时,常常目标性不明确,网络利用价值不高。如果我们有针对性地筛选、甄别客家文化,建立一个符合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客家文化资源库,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

客家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尤其是客家文化中团结互助、刻苦耐劳、尊师重教、改革创新等美德,引发思考的客家名人,大量材料体现了德育材料多方面的连接点,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其积极作用显著。因地制宜,开掘客家文化,使高中语文课程更有特色、更加丰富、更具魅力,进一步增强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张东河.开掘客家文化 弘扬客家精神――高中语文“客家文化”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J].语文建设,2013(4).

[2]阙金梅,赖端琴.渗透客家文化 激活语文课堂[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