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高一总结范文

化学高一总结精选(九篇)

化学高一总结

第1篇:化学高一总结范文

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

高一化学备课组成员由詹海东和杨健敏老师、孔毅英老师组成。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备课组,各成员间通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有计划的安排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共分七章,第一学期完成前四章内容的教学,中段考到第二章。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 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高一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 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分别安排了詹海东老师的名师示范公开课、中段考复习公开课,杨健敏老师的新教师上岗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一化学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备课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学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高一化学备课组,会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五、以老带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杨健敏老师是刚毕业的老师,是学校安排给我的“帮带”对象。她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多听老教师的课,多虚心请教老教师。杨健敏老师在一学期中听课共计有53节以上,既有高一的,也有高二和高三的老师的课。杨健敏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成长,迅速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组由詹海东老师负责,任务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以深化,使学生具备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能力。每周五第8节为上为上课时间,内容包括化学兴趣指引及学法指导、离子反应专项练习、氧化还原反应专项练习、实验专项练习、基本计算专项练习、阿氏定律及其应用专项练习等。杨健敏和陈银珠老师负责高一化学的兴趣组活动,每周三第8节为活动时间,主要进行了:变色温度计、晴雨花、制叶脉书签、化学仪器介绍、暖袋和冰袋的制备等,内容丰富,很受学生欢迎。

化学科组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

我们科组的教师,在化学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实验教改、教学科研、加强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力量、中青年教师锻炼与培养、优秀生培训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等各个方面坚持改革,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深刻体会学校教研处的《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精神的基础上,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共同提高化学科的教学质量。

在南海一中首届《科技周》活动中,化学科组全体老师和高二化学班的学生们通力合作,创作了很多有很高水准的节目,表演的效果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同时,很好地配合学校,完成了《省实验室工作会议现场交流会》的开展。

关镜青老师的论文,在《中学化学》中发表;叶月丽等四位老师的论文,参加了南海区优秀论文的评选。

卢成老师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说课比赛》,获一等奖。

在高考复习指导中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向中低档题目要升学率,由胡燕华老师负责编定的《单元基础知识训练题》,对中低层次的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第2篇:化学高一总结范文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0,13,14,15班共4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下面就本人的工作作一个小结。

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怎样才能在教与学的统一中完成这个中心任务呢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发现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以下分层教学对策:

一,弹性调节难度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加强方法指导

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课堂,课后有分别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实验,联系生活,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适当利用课件加强教学直观性。注重课堂的节奏,容量大小,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特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培优补差的方式。

四,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使教学工作有效开展

第3篇:化学高一总结范文

一、 有计划的安排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共分七章,第一学期完成前四章内容的教学,中段考到第二章。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 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高一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 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分别安排了詹海东老师的名师示范公开课、中段考复习公开课,杨健敏老师的新教师上岗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一化学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备课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学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高一化学备课组,会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五、以老带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杨健敏老师是刚毕业的老师,是学校安排给我的“帮带”对象。她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多听老教师的课,多虚心请教老教师。杨健敏老师在一学期中听课共计有53节以上,既有高一的,也有高二和高三的老师的课。杨健敏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成长,迅速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六、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组由詹海东老师负责,任务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以深化,使学生具备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能力。每周五第8节为上为上课时间,内容包括化学兴趣指引及学法指导、离子反应专项练习、氧化还原反应专项练习、实验专项练习、基本计算专项练习、阿氏定律及其应用专项练习等。杨健敏和陈银珠老师负责高一化学的兴趣组活动,每周三第8节为活动时间,主要进行了:变色温度计、晴雨花、制叶脉书签、化学仪器介绍、暖袋和冰袋的制备等,内容丰富,很受学生欢迎。

化学科组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

我们科组的教师,在化学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实验教改、教学科研、加强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力量、中青年教师锻炼与培养、优秀生培训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等各个方面坚持改革,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深刻体会学校教研处的《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精神的基础上,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共同提高化学科的教学质量。

在南海一中首届《科技周》活动中,化学科组全体老师和高二化学班的学生们通力合作,创作了很多有很高水准的节目,表演的效果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同时,很好地配合学校,完成了《省实验室工作会议现场交流会》的开展。

关镜青老师的论文,在《中学化学》中发表;叶月丽等四位老师的论文,参加了南海区优秀论文的评选。

第4篇:化学高一总结范文

一、 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

同一学科的教师,面对同一年级的学生,教着相同的教材,彼此之间的合作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备课组做到对每一节教材研究、课件的制作、实验设计、练习进行交流讨论,虽然没有明确的分工,但我们是毫不计较的做好各项工作。做到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考试,课后、练后、考后共同研讨不足和可取之处。

二、按《化学进度表》进行备课、上课,完成教学任务

高一化学备课组的教师按照化学进度表进行授课。每星期进行集体备课,有中心发言人,每节课有统一练习,做到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考试。

三、加强集体备课

1、每次备课要有中心发言人,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各学生、备多媒体课件,个人备课要写好教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备教法,备学法。并针对学生学习的进度编写每章节的作业习题,题目分为基础题和提速题,逐渐加深。 2.加强听课、说课、授课、评课等教学交流活动。每学期每位老师听课节数不少于10节,并送交教导处检查。组织新教师参加组内公开课。

四、 加强课后练习,抓好各章测评。

新教材课后的练习作业很少,又大部分是填空题和选择题,这不利于学生双基的落实。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结合学生实际,精选习题,做到每节内容之后都有补充练习。课时虽然较多,但我们不赶进度,仍然注意及时复习,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好,通过各种方式(例如提问、练习、讨论等)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掌握知识、技能的缺陷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加强课后练习与作业批改。作业批改要题量适中、难易适度、形式多样、要求严格、批改

五、 抓住重点,注意方法,做好复习的学法指导

第5篇:化学高一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三物理;总复习;教学

高三物理教学应该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结构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全面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通过系统的复习,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建立更加全面系统的物理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提高物理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并在综合复习与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抽象概括能力、逻辑能力、观察能力、转化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各种能力,促进各种能力的提高,才能更好地带动学习成绩的提高。那么如何看待高三物理总复习呢?

一、总复习的目标

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整理和提高,知识的学习需要反复的复习才能更加牢固。因此,总复习的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技能、方法、观念等系统化,形成良好的认知,从而提高认知水平。在教学中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多元化和分层教学目标;其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复习教学中;最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强化知识、技能、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二、总复习的功能

总复习的功能是:以系统梳理和巩固物理知识,提高物理技能为基本目标;以形成和完善认知结构为核心目标;以提高各种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深化学习内容为发展目标。

1.帮助学生对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复习,把过去的知识与现在的知识加以整合,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识框架。

2.加深对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认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提高建构知识结构的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三、总复习的原则

1.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方法的运用。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石,只有掌握好基本知识,才能进行拔高训练,才能熟练地运用物理思想和方法。因此,在总复习中一定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只有基础知识扎实,才能促进物理复习的实效。

2.进行系统化、结构化地整理知识。在平时的单元学习中,学生只是对各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掌握,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没有办法达到熟练的转换联系,难以形成整体认知。因此,在总复习中,要对平时的知识进行综合系统的复习,按照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内在联系,把分散的知识及思想、方法和规律进行纵横联系,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

3.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高三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在总复习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要有明确的目标、复习计划、复习方法等,提高复习效率。

4.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总结与交流,在复习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能够进行探究学习,能够进行知识的充足重组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物理总复习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

1.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学习,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如,在复习“变压器”时,我给每个学生都发了一个可以拆的变压器,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根据变压器提出与它有关的物理知识,并让学生进行探究,总结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复习设计,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总结:通过线的粗细判断电流的大小;通过外形看匝数判断是升压还是降压;从硅钢片的叠加知道减少损耗的方法等很多问题。通过学生自己总结,不仅把要复习的知识点都掌握了,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复习效果更好。

2.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索。新课程是以“问题”为线索贯穿每个章节的始终。因此,在复习教学中也要让学生进行提问,把复习中的疑问提出来,才能更好地进行复习、掌握。以问题为导向地复习,更能调动学生在复习中的积极性,主动地发现自己的疑问并进行尝试解决,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3.变被动的“讲授复习”为“主动求知”。物理学有很强的规律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在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宏观上把握知识结构,抓住主线,理清线索,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知识链,在整体上把握知识。如,在复习“电磁感应”和“交流电”这两大块内容时,给了学生一条主线“磁通量―磁通量变化―磁通量变化率”,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整理知识结构,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是自主学习等方式把两大板块知识进行链接,完成复习,这样的主动求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提高了复习的实效。

第6篇:化学高一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效率;学习方法

一、有针对性地研究提高复习效率

1.针对高考的考点有备而战

高考是高三化学复习的终极目标,要想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效率就有必要对高考的考点进行深入仔细地研究。对于高三化学复习来说,对历年的真题进行研究和试做是认知高考试题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历年高考化学真题的试做与研究,才能通过试题了解高考化学考试的考点和出题难度以及透过试题把握出题者的意图,进而纠正自己的复习思路,避免复习知识深度过深或过浅,同时寻找自己的知识盲点。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历年高考试题的研究,高考试题的特征比较明显,考题不偏不倚,不超纲不片面,总体命题风格稳定,考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同时又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高考试题与教材和大纲的联系紧密,却又不照搬教材,因此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当全盘掌握,牢牢抓住大纲中的核心知识点,并将知识的发散,同时要融会贯通,灵活应用教材中的知识点,要体现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

2.钻研教学和考试大纲,提高化学复习效率

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三化学复习的根本依据,高考命题也紧紧围绕考试大纲,要想把握高考化学考试的脉搏,就要钻研考试大纲及教学大纲,体会高考命题的趋势和命题要求,明确复习要点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提高化学复习备考的效率和考试成绩。教师和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当结合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寻找大纲中要求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体现,教材是化学学习的根基,通过根基深挖相关内容,以教材为依托,把握全面知识,把握各个知识考点。教材作为传递知识的主要载体,即承担着传递基本知识的功能,又承担着知识考查的载体和联系的功能。高考作为综合性的知识考查体系,要求比较全面,对知识体系的考查也比较全面,因而在复习过程中,依托两纲与教材的结合,不沉溺于题海战术,结合考试大纲对教材进行融会贯通,对教材中的物质性质、化学方程式、相关例题、实验和实验方法、现象等深入研究、理解,了解高考考题的出题思路,结合考题与大纲的测试方式,才能从容应对高考考题中的测试,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丰富课堂结构,提高复习效率

1.通过情境学习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传统的化学复习课程中,老师总结教材内容,学生忙于做笔记、做课堂练习、做考试卷或做题,不仅复习过程枯燥无味,复习效率也不高,学生往往兴趣不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低,甚至对化学复习课堂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导致课堂复习效率很低。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灌输式的授课方式中,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通常只能集中8分钟,8分钟后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学习效率也会降低。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牵动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将学生的精神集中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和问题中。教师通过预留独立的思考时间,提高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获得了知识的巩固和记忆的加深,教师在情境过程中能够发现学生的知识盲点,因此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讲授,同时学生在情境课堂中减轻了化学复习的压力,化枯燥为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笔者根据自身实际经验,在复习课程中通常会结合考点、教材、大纲及日常生活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提问。例如:在讲授化学平衡课程中向学生抛出如果你作为化工厂的负责人,面对合成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你如何解决,如何提高工厂的综合经济效益?学生通过思考、辩论加深了对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移动的理解与复习。

2.引导学生养成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高三化学课程中,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等需要记忆和掌握的知识点较多,如果学生死记硬背,不仅记忆不牢固,而且在实际应用和高考考试中,因为时间、压力等因素不能很好地运用知识点。因此,教师在高三学生的化学复习中,应当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引导学生总结化学课程中的规律,归纳知识分类,总结解题的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的总结、归纳和思考,使学生的知识体系连贯起来,成为一个系统的知识构架,而不是一盘散沙似的知识点。当学生能够将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时,在考试和实际应用中就能予取予求,才能充分发挥化学知识点,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得心应手。总结和归纳的学习方法需要在长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才能形成系统、形成体系。如:在复习金属铝、铁化合物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铁三角、铝三角引导学生对化合物方程式的书写总结相互之间的规律、联系,比较相互之间的不同,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完善而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其他如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的记忆上,学生可以自行总结,总结常见化学性质,比较不同物质间化学性质的区别,在日常学习和做题、考试中不断完善和补充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

总之,在高三的化学复习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复习方法,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重视应用能力和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有针对性地加以思维训练和解题训练,必然能在高考和知识的掌握上取得主动。当然,本文介绍的一些提升高三化学复习效率的对策只是抛砖引玉,更好、更多的方法需要教师、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断研究、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田明顺.高三化学课堂问题的生成[J].现代交际,2010(12).

第7篇:化学高一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学观念 情感教学 学生参与 多媒体 课堂总结

一、更新教学观念

在职校教学中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因为不同专业学生掌握内容根据所学专业侧重点而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教材上的内容是否完全掌握已不再是重点,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纲,钻研教材,理解、领会、并加工处理,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用化学概念以及化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去认真分析和深刻理解题意,灵活、准确地解决具体问题,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导学生正确把握有关化学概念及知识间的因果关系,以反应规律为线索,加强推理教学,增强化学知识的条理性、规律性,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可以由教师精选题型、题量,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不同的知识讨论、分析问题,训练学生逐步减少思维的片面性,从而提高思维的精密性;引导学生将零碎的化学知识联系成一个整体,使他们学会知识迁移的能力,克服思维定势,同时,配合增加足够数量的习题,以及经过一定的解题技能的训练,从而提高思维敏捷性等。

二、情感教学寓教于乐

根据情感的特性在实施情感教学时,教师首先是以自身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去感染学生。其次,在施教时有的放矢,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非智力品质、习惯用的学习方法、接受和运用知识的灵敏度、学生的困难、兴趣爱好、性格、道德水平、心理素质等,适时的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温暖,认识自己能力、不足和教训,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励学生的信心、意志,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在讲课时可把工作中要用到的内容作为重点来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是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致积极愉快地学习。让学生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和化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挖掘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例如干燥剂放入矿泉水瓶中使一儿童受伤的事例,从而讲干燥剂的成份及性质,使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生动的,知识是有用的。

教学中,利用多种形式,课内外结合,抓准时机,见缝插针,用优美的语言、强烈的感情向学生讲解我国在古代化学方面的发明创造和现代化学科学的巨大成就及我国丰富的化学资源。例如向学生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古代的四大发明,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化工方面得到了迅猛发展,现在钢铁、能源、水泥、化纤等年产量均在世界前几位,甚至是第一位。结合授课内容讲解化学元素发现史和化学家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化学,献身科学的理想教育。

除上所述,课堂上结合工农业生产,穿插科技故事,展示教具、挂图,编口诀、顺口溜,联系生活讲窍门,理科教学文史化,都能激发学生兴趣,寓教于乐。

三、加强学生参与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要有效地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必须做到凡是学生能学会的知识就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在化学教学中许多东西有规律可寻。通过讲CH4、C2H4、C2H2让学生课堂上总结烷烃、烯烃、炔烃的性质,通过典型习题,找出解决这一类型习题的方法。解题规律等。这样就使学生能够把知识融汇贯通、举一反三。

让学生做题并对认识比较模糊或较为困难问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有见解,集思广益,拓宽思路,此时,如果教师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进行适当调控,必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知识的能力。

积极开设第二课堂、建立兴趣小组,然后指导他们开展课外活动,或看实验录像或观察实验,或进行专题讲座,或参观调查或出《化学兴趣小报》,撰写小论文,搞些化学晚会等。让学生自编试题、化学试卷来掌握化学知识的出题学习方法,它转换了学生的角度,由被动变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多媒体教学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例如讲解《电解电镀》演示实验时,为了避免只一小部分学生能看清楚实验,又不让学生轮流到前面观察浪费时间,则使用多媒体提高演示效果,便于全体学生观察。提高了可见度和清晰度的实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新鲜感,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效率、高质量地获得知识,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化学课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五、重视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并挖掘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和对立统一关系,使学生形成“多则择优,优则达快”的思维方式,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由“会”到“活”,由“活”到“用”。 总结时,首先总结的是该节课的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次,把知识的个性与共性联系了起来,增加了广度,加深了难度,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第三,通过总结归纳,使前后知识系统化,达到温故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时刻注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做到触类旁通。用的方法有列表总结法、示意图总结法、讨论总结法、提问总结法、练结法、回顾总结法等,每节课后或每小单元进行必要的总结,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可达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通过更新观念,注重情感教学,加强学生参与,多使用多媒体,重视课堂总结,学生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第8篇:化学高一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专任教师结构;优化

作者简介:刘永林(1978-),男,江西赣州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校办公室秘书,(北京 100192)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北京 100088)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1GJZD1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103-03

高等学校专任教师结构是指专任教师队伍人员各组成要素的数量构成比例和相互作用形式的相对稳定状态。最优的专任教师结构有利于最大发挥教师群体的优势,凸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达到教师队伍发展的最佳状态。专任教师结构达到最优必须对其构成要素加以适当的控制和安排,使其以科学的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互相配合、协调合作,并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一般来说,组成专任教师结构状况的要素主要有生师比、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这些要素是能够具体量化并直接反映专任教师队伍数量、质量、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基本要素。

本报告在全面总结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十一五”期间专任教师结构生师比、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要素优化取得的主要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学校在生师比、高级职称比例、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等方面与教育部相关规定和学校预期目标与任务的差距,指出学校专任教师结构优化存在基础较弱、环境一般、能力不高等问题,提出学校在“十二五”期间应当从观念更新、规划引领、制度保证、改革推动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结构的建议。

一、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十一五”期间专任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的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确立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按照“强化聘任、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造就名师”的工作思路,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精心构筑人才成长机制和事业发展平台,在优化生师比、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较好地满足了学校发展和教学工作需要。

1.生师比总体逐年下降,比例更趋合理

“十一五”期间,在基本完成大学筹建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任务之后,已将重点转移到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专任教师数略有增长,外聘教师规模保持稳定,折合教师数总体略有增长,2006~2007和2010~2011学年专任教师数分别为755人和769人,期间不同年度略有不同变化。同期,学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式,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层次,全日制本科生基本稳定,硕士研究生规模持续小幅上升,成人夜大、业余班学生略有下降,成人脱产班学生逐年减少直至停招,折合在校学生数总体稳中有降,2006~2007学年和2010~2011学年折合在校生数分别为13902人和12541人,5年直降1361人,期间2009~2010学年折合在校生数最少,达到历史最低点,12520人。

“十一五”期间,在折合教师数总体略有增长、折合在校学生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生师比总体逐年下降,比例更趋合理。其中,前4个学年折合在校学生数逐年下降,折合教师数略有增长,生师比从17.8直降到15.4;2010~2011学年生师比略有回升,从15.4上升到15.7(见图1)。

2.专任教师职称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学校在大学筹建后期(“十一五”前3年),高级职称比例延续了“十五”期间的上升趋势,从2004~2005学年的36.06%一直上升到2008~200年的42.78%,快速增长达6.72%;学校正式成立后(“十一五”后2年)的2009~2010学年、2010~2011学年高级职称比例连续小幅下降,比历史最高点2008~200年的42.78%下降了2.99%,但是,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校达到退休年龄的高级职务教师数量较多,总体上专任教师队伍职称结构不断优化(见图2)。

3.专任教师学位层次持续提升

“十一五”期间,引进高学位专任教师以及提高学位层次教师的数量稳步增长,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06~2007学年的62.12%持续上升到2010~2011学年的73.60%,增长率达11.48%,远远超过教育部办学条件指标中合格标准43个百分点。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06~2007学年的15.50 %持续上升到2010~2011学年的23.50%,增长率高达8%;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06~2007学年的46.60 %持续上升到2010~2011学年的50.10%,增长率达3.5%(见图3)。

4.专任教师年龄结构渐趋合理

“十一五”期间,年龄在3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06~2007学年的36.2%直降到2010~2011学年的27.3%,下降8.9%;年龄在35岁(不含35岁)至45岁之间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06~2007学年的41.9%小幅上升到2008~200年的47.1%之后,又小幅下降到2010~2011学年的43.2%,“十一五”期末比期初总体上升1.3%;年龄在45岁(不含45岁)至55岁之间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06~2007学年的15.1%上升至2010~2011学年的21.6%,直线大幅上升6.5%;年龄在55岁(不含55岁)以上的专任教师比例从2006~2007学年的6.9%下降至2010~2011学年的4.5%,直线小幅下降2.4%。

“十一五”期间4个年龄段专任教师比例,其中年龄35岁以下专任教师和55岁以上专任教师呈逐年下降趋势,年龄在35岁至55岁之间的专任教师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且有大幅增长,年龄结构呈现“橄榄”形状,总体形成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为主,年富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专任教师队伍(见图4)。

5.专任教师学缘结构保持优良

学校利用地处北京的区域优势和校内政策倾斜,大力引进国内外重点大学、科研机构和著名企业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积极支持教师到重点大学攻读高一级学位。从2006~2007学年至2010~2011学年,具有非本校学历的教师比例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缘涉及国内外200多所大学,其中具有“211工程”大学和国外大学学历的占60%以上,专任教师学缘结构一直保持优良。

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十一五”期间专任教师结构优化存在的差距及问题分析

学校“十一五”期末专任教师结构优化取得的成效与教育部相关目标、学校“十一五”规划的任务与目标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差距形成的问题比较复杂,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主要是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基础较弱、环境一般、能力不高等。

1.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基本目标

(1)教育部文件中关于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相关目标。

教育部《关于新时期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人〔1999〕10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05年,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是:……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全国高校教师总量基本保持现有规模或稳中略增;在保证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全国高等学校平均当量生师比达到14∶1左右……,教授、副教授岗位占专任教师编制总数的比例,教学科研型高校一般为45~55%,少数学校可以达到60%左右;教学为主的本科高等学校一般为30~40%……,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教学科研型高校达到8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教学为主的本科高等学校达到60%以上……,在校外完成某一级学历(学位)教育或在校内完成其他学科学历(学位)教育的教师应占70%以上。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司函〔2002〕152号,以下简称《方案》)中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内容明确:主要观测点“生师比”等级标准A要求“比附表中合格规定值至少低2,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等级标准C要求“符合附表中合格的规定”。主要观测点“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等级标准A要求“≥50%”;等级标准C要求“30%~40%”。

(2)学校“十一五”规划关于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相关任务与目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校(筹)党发〔2006〕53号,以下简称《规划》)关于在校学生数和专任教师数等任务与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2000人,其中研究生(含博士生)1000人、本科生11000人;外国留学生300人,中外合作和互换交流培养学生年均110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4500人,其中函授生2000~2200人、夜大生1800~2000人。……到“十一五”末,专任教师总数800人,其中正、副高级职称(职务)分别为15%和4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达到75%、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25%……。

2.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基本目标与学校“十一五”期末专任教师结构优化成效比较

根据教育部《意见》和《方案》中关于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基本目标要求,对照《规划》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我们在看到优化专任教师结构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学校“十一五”时期在生师比、高级职称比例、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等方面的主要成效与学校的预定目标和教育部的相关标准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到“十一五”期末,与《意见》生师比14左右的目标相比,学校的生师比15.7偏高;与《意见》、《方案》(A等级)以及《规划》确定的高级职称的比例、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目标比较,学校的高级职称比例、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差距还很远;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比较合理(见表1)。

3.学校专任教师结构优化问题分析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现状不容乐观。面对知识经济下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应该清醒认识到专任教师结构中所存在的差距是多方面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报告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基础较弱。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原两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一方面,原两校的专任教师队伍与大学的要求相比,在生师比、高级职称比例、学位结构比例等方面客观上偏低;另一方面,大学筹建过程中专任教师队伍总量的剧增,更多考虑的是量上的满足,导致实现了“基本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缓解严重缺编的状况”的目标,但是专任教师结构的基础无太大的改观。这一因素制约了学校“十一五”时期专任教师队伍的发展,并将持续影响今后更长的一段时期。

(2)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环境一般。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支持的政策优势不突出,尊重知识、依靠人才、鼓励创新的氛围不浓厚,鼓励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不完善,教师发展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考评机制等不健全,严重影响人才引进和人才成长,对专任教师结构的生师比、高级职称比例、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等因素造成直接影响。

(3)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能力不高。

学校“十一五”规划中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专任教师总数、高级职称(职务)比例、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等相关目标任务均未实现,虽然其中原因复杂,但仍然反映出科学规划、计划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并严格实施的能力不足;全面统筹考虑建立健全专任教师引进、培养、考核、聘任、退出等机制的能力不高,突出表现为制度建设总是处于被动、滞后、临时状态,缺少主动性、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未能保证具体落实各项专任教师结构优化保障措施;加快推进学校教师职务聘任改革等人事制度改革的能力不足,各项改革工作进展缓慢,严重影响专任教师职称结构的优化等等。

三、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十二五”期间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结构的几点建议

在新形势下,针对当前学校面临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基础较弱、环境一般、能力不高等问题,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优化专任教师结构,从观念更新、规划引领、制度保证、改革推动等方面入手,推动学校“十二五”时期专任教师结构优化再上新台阶。

1.观念更新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发展的新的战略机遇期,新的形势对学校的专任教师队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不断涌现新的问题。学校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从战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主动适应师资队伍发展的时代要求,最大限度优化专任教师结构,推动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

2.规划引领

科学的规划能够引领师资队伍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时期,学校要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成绩与不足,透彻分析背后的原因,深入研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结合学校实际,科学规划“十二五”期间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目标与任务。

3.制度保证

全面实现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必须要有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制度作保证,并严格、有效、灵活执行。学校要围绕规划确定的专任教师结构优化的目标与任务,努力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切实引入激励竞争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不断强化考评机制,建立健全经济、环境、生活保障机制,并以严格的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确保制度的约束和限制作用,以保证由科学设计、有序衔接的各项制度建立的系统在临界的范围内规范、高效运转。

第9篇:化学高一总结范文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设计环节;精炼方法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1-0007-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拙文“例谈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4点共识”发表于《化学教育》2011年第8期,本文拟针对该文第4点共识“体现环节,精炼方法――有效教学的核心标志”进一步展开讨论,以期更好地推动化学课堂的教学实践。

1 什么是“环节”与“方法”

1.1 “环节”――精简了的教学过程

“环节”(亦称“教学环节”),即针对化学课堂的“探究点”开展的教学活动(或步骤),其要求是:操作点明确,落实有序,能让学生感受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或者问题分析、解决的过程。合理的教学环节是一种精简了的教学过程。

首先,合理的“环节”能使教学过程变得更为简洁和高效。教学过程是由教学环节来体现和完成的。合理的“环节”,不仅剔除了繁杂、无用的教学行为,而且在教学行为的效能上做出了慎重评估和最佳选择。例如“碘的萃取”一课,用“演示实验总结结论”的教学环节要比学生看书演示实验讨论交流教师总结”的教学环节要更为简洁和高效。

其次,合理的“环节”能让教学过程更为严谨和科学。简洁、高效固然好,但失去了严谨、科学,“有效教学”将无从谈起。为此,合理的“环节”在追求教学过程简洁、高效的同时,必须要确保另一种价值的实现,即:要让教学成为学生获得科学方法和感受人文情怀的过程。例如“离子检验”一课,用“讲清原则自主实验总结方法”(即:体验学习)的环节远比“讲清原则一评析例题总结技巧”(即:纸上谈兵)的环节更具有效性。

1.2 “方法”――自主学习的导向标识

“方法”,即在课堂的探究活动之后,对探究思维的要点或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进行精心归纳以及简要的符号呈现,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方法,在我看来,是一种自主学习的导向标识,对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发展有重要意义。

首先,总结方法有助于学生实现从感受方法到认识方法的飞跃。例如,硫酸工业中用“FeS2~2H2SO4”量的关系进行原料或产品的计算,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连续反应”中“寻找对象关系”进行计算的方法;但如果从“FeS2~2SO2~2SO3~2H2SO4”的关系总结,能让学生认识到“元素守恒”的化学思想,让方法得到飞跃和升华。

其次,总结方法有助于学生实现从认识方法到运用方法的飞跃。例如,从羧基(-COOH)、羟基(-OH)、醛基(-CHO)等官能团入手,可以判断有机物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这样的策略总结,可以让学生在推测结构复杂的有机物分子性质时,不再感到困惑和束手无策,而能冷静分析和自主解决。

1.3 两者的关系――“环节”是基础,“方法”是升华

首先,“环节”是“方法”的基础和载体。通过“环节”实施,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感悟典型“方法”。例如,通过“问题/思考点拨/探究总结/提高”的教学环节,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同时可以感受获得其中的学习方法(比如,分析综合的方法;实验探究的方法;枚举论证的方法等)。可以说,没有教学的“环节”,知识的获得无从谈起;没有教学的“环节”,“方法”的感悟就更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其次,“方法”是“环节”的发展和升华。通过“方法”的总结,一方面“环节”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体现;另―方面,“方法”的普遍性意义和指导也得到建立,由此化学学习的效果上升到了指导实践的理性层面。例如,用“自主-探究”环节(见本文2.省略/index.htm,上海市教育科学院第二届学校科研成果三等奖)对教学环节已有所涉及。在已有研究经历和成果的的启发下,笔者根据“有效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构建了两类针对体现不同行为主体和教学功能的教学环节。

2.1 “引导-探究”环节:教师主导,引领启发

笔者认为,有效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师由发号施令的“控制者”变成了“引领者”,用对话建议、发散提问、激励评价等比较宽松的行为方式推动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在面对新授课、学习困难学生、学法指导及攻克学习难题等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和价值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为了让教师的“引领”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笔者提出“引导一探究”教学环节:

“环节”的内涵和实施的程序:

环节1:目标/动机。教师明确探究目标,学生萌发学习动机。

环节2:问题/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思考。

环节3:团队/合作。非必须环节,视需要而定。教师组建研究小组,学生分工合作。

环节4:点拨/探究。教师点拨学生思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环节5:总结/感悟。教师总结探究活动,学生进行反思、感悟提高。

说明:①“环节”总程序见图示中实线箭头指向;②图示中的虚线箭头表示中间三组环节可根据情况循环实施。“”表示关键环节。

2.2 “自主-探究”环节:学生主体,自主学习

笔者认为,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对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自主作用的要求和程度是不一样的。当碰到资优学生,或教授难度不大的内容,或上复习课、实验技能训练课时,教师发挥引导的意义在减弱,能够发挥的余地也在减少;相反,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在增强,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能力在提高。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准备好学习素材,组织好学习团队,适当发挥引领功能,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发挥自主学习的潜力,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快乐、享受成功。为此,笔者提出了“自主一探究”教学环节:

“环节”的内涵和实施的程序:

环节1:明确目标/萌发动机。教师明确探究目标,学生萌发学习动机。

环节2:提供素材/自主探究。教师充分准备供自

主学习的素材;学生根据学习素材和学习要求,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环节3:组建团队/分工合作。非必须环节,视需要而定。教师组建研究小组,学生分工合作。

环节4:启发归纳/讨论交流。教师启发学生,组织交流,深化探究成果;学生参与课堂交流,汇报研究成果和活动体会。

环节5:总结评价/感悟提高。教师总结、评价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则对探究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感悟。

说明:①“环节”总程序见图示中实线箭头指向;②图示中的虚线箭头表示中间3组环节可根据情况循环实施。“”表示关键环节。

3 “方法”的精炼

对于方法总结,笔者的指导思想是:第一,要把方法想清楚。方法不求全、多,而要求其准、好。第二,要把方法转变成可以指导学生学习的程序或策略,让学生感受到方法是有用的。第三,要把方法精心提炼、留下痕迹,便于学生记忆和运用。那么,如何来精炼“方法”呢?

3.1 把握方法的层次,选准提炼的角度

笔者认为,化学学科中的方法可以分为4个层次:化学思想、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那么,他们各自包括哪些内容,提炼的角度在哪里呢?

首先,化学思想。包括“物质结构决定性质”、“守恒思想”和“平衡思想”等观点,他们是化学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基所在。关于“结构决定性质”,我们在教授元素及化合物性质时,可以通过“引导一探究”教学环节进行总结和强化。关于“守恒思想”,我们在在研究化学反应及相关计算、解决综合性问题时,可以通过“自主一探究”教学环节进行渗透和影响。“动态平衡”,主要体现在“勒沙特列原理”上,它是自然辩证法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具体化。该原理不仅适用于化学平衡,而且广泛适用于一切平衡体系,我们可以例举许多生活中的现象。

其次,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其作用分别是促进认知效果、监控认知过程和管理学习资源。及时归纳、总结合理的学习策略,对于优化认知过程、提升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比如,高一学生在书写单元素阳离子的电子式时,很容易将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即: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标注出来,从而发生错误。当你用一个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出“单元素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该阳离子的离子符号”时,学习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这就是认知策略所起的作用。

第三,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表现出的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相对于学习策略,它属于下位概念,更具有操作性。比如,书写离子方程式可归纳为“写”、“拆”、“删”、“检”4个字。“写”,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拆”,即:将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形式;“删”,将箭头两边相同的离子删去;“检”,检查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同时强调,“写”是基础,“拆”是关键,“删”是辅助,“检”是保证。这样的操作性总结,能大大提高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成功率。

第四,解题技巧。解题技巧是对解题过程的高度浓缩或简化,在本质上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思想和化学思想;而在表面上赋予一种程式化的符号表达,目的在于简化解题过程,突现其应用价值。比如,十字相乘法,其意义在于能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的正确率。需要注意的是,解题技巧的总结对于提高智优学生的学习水平很有帮助,而对于其他学生未必适用,需要谨慎。

3.2 用简约符号留下痕迹,便于回忆、强化和运用

笔者认为,要让教师的方法转变成学生的方法,不仅需要一个内化的时间和过程,而且需要一个可供回忆、对照和强化的文本(或符号)。于是,让方法留下痕迹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在感受一种新的学习方法的初期。但痕迹的保留不能随心所欲,要认真推敲,三思而行,要着重考量三个要素。其一是典型,即总结的成果要体现学科的特点;其二是简约,即总结的文字要简单,容易记忆;其三是可行,即总结的思想方法对类似情景的问题解决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之后,教师在作业评析中组织学生对这些精简文本(或符号)进行听写、记录。这个过程正是帮助学生定位、记忆思想方法的极好时机。例如,在上“溶液中离子反应”―课时,有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后总结出离子反应的几个优先原则,即:“中和反应优先原则”、“强氧化剂优先原则”、“强还原剂优先原则”、“弱电解质优先原则”、“生成沉淀优先原则”,并让学生记录下来。这些文字的总结,不仅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保留的痕迹,可以长期成为其自主学习、回记巩固的方法线索。

4 辩证看待“环节”与“方法”

4.1 设计“环节”要避免僵化和繁琐

前文构建的两类教学环节,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第一,避免环节僵化实施的倾向。两类教学环节,可以作为教师在备课和上课中的一种参考,而不能作为一种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定。一方面,老师对课堂教学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在教学环节和设计和实施上可以体现自己的认识和特长;另―方面,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存在着不同的教学特点和要求,教学环节也要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第二,避免环节过于繁琐的倾向。过于追求完美,会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细致、全面,带来环节实施上的困难。于是出现两个后果,要么课堂教学组织混乱,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要么教学环节形同虚设,背离于预设初衷。

4.2 精炼“方法”要防止“虚伪”和错误

在总结方法时,我们同样要避免两种错误倾向。第一,将伪方法当作典型方法总结,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例如,在教授“实验室制备溴苯”一课时,有老师将用氢氧化钠除去溴苯中溶解的溴当作一种学习的方法进行总结并强化,这是欠妥的。因为这仅是一种具体的化学除杂的手段而已,还不能上升到具有指导意义的方法层面。第二,总结的方法有漏洞甚至错误,误导学生。例如,“一般来说,同种元素的高价态比低价态物质的氧化性要强”,比如氧化性Fe3+>Fe2+,K22Cr207>CrCl3。但如果没有限定条件“一般来说”,就是一个错误结论。比如,HClO、HClO3、HClO4中氯元素化合价依次升高,但物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我们―定要避免错误或者有漏洞的方法总结。

总之,体现环节,精炼方法,是体现有效教学的核心标志。它不仅有助于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而且体现了育人的最根本要求,即从发展认知结构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以这个核心标志作为化学实践的参照和引领,就―定能将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