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俗文化的分类范文

民俗文化的分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的分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俗文化的分类

第1篇:民俗文化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 民俗学; 教学改革; 艺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 K89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3-0096-02

一、民俗学的学科价值与意义

民俗学是一门以民俗或民间风俗习惯为主要探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它形成于19世纪早期的西欧,并于上世纪20年代初传入中国。自那时以来,民俗学已取得长足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引人注目的学问”[1]。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和专业课程,民俗学具有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当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工具理性、实用主义侵入校园,包括艺术专业高等教育在内的整个大学教育往往重视专业技能的传授与学习而轻视基础人文素质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品格的培育在主客观条件和认识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缺陷与不足,进而也就严重侵蚀了大学教育的基本功能与本质。作为一门蕴含广泛人文知识与深厚人文精神的人文学科,或介于人文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民俗学在此方面具有其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为民俗学具有“对民族民俗文化现象(包括它的历史现象)的科学认识作用——这种科学认识为文明国的国民不可缺少的一种修养”。[2]民俗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广泛了解祖国各地的风物与人情之美,以丰富其人文知识,提高其文化素质,而且亦可激发其爱乡、爱族、爱国之情,以增强其民族认同感,铸造民族精神。此外,在学习民俗学的过程中,受传统良风美俗的熏陶和濡染,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格和高尚的人文情操。

2.有助于艺术专业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如今,大凡提及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许多人马上就会想到有技艺没文化这一状况,这实乃一种社会偏见。但无可否认的是,在当前高考制度下,有相当数量的艺术专业学生乃是因为文化课程成绩不好而被迫转向报考攻读高校艺术类专业的。而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之后,深受实用主义的侵害,许多艺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专业,通常又以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主,轻视理论知识的研习和文化素养的培育,致使学生创作或设计出来的作品普遍缺乏思想深度和艺术灵性。因此,这就成为了限制艺术专业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瓶颈。

著名的美学家兼艺术理论与批评专家滕守尧就曾说过:“真正的艺术来自艺术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只有当艺术的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融为一体,化为个人的一种特殊表达时,才是艺术。只教授知识技能而忽略人文素养,教的艺术就不是艺术,或者说教的是不完整的艺术。”[3]艺术来源于生活,即深深植根于地方性知识和生活文化之中,故而对民俗文化和民间智慧的了解和汲取,是每个艺术探索者进入艺术殿堂并得以升华的必经之途。

3.民俗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增强其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以促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国务院曾在《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强调指出:“教育部门要求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而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学校教育方面,民俗学无疑具有其独特优势与地位,因为“民俗科学的功用主要是保存、整理和发扬民族共同体所创造和运用的文化遗产”[4]。自2003年起,国家文化部和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了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程;几乎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和思潮从海外传入国内,在所有这些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和工程中,民俗学一直扮演着关键角色,“贡献最大”。作为青年栋梁,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也肩负着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使命,对于与专业相关的民间艺术或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有责,因此,民俗学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了。通过对相关民俗知识及其中蕴含的民间智慧的了解和认识,可以让艺术专业学生培养起必要的“文化自觉”,增强其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从而服务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事业。

二、民俗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尽管民俗学具有如此重要的学科价值和社会意义,但在国内各高等院校,尤其是艺术高校艺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民俗学课程至今仍处于缺席状态,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对于部分开设了此门课程的高校而言,教学中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教学方法老套、落伍。虽然各地高校现在上已普遍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教学,但教学方法仍然陈旧、落伍。当前,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听课为特征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法。在此情况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机会充分发挥,创造性潜能无以释放,因而对该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大打折扣,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上课无精打采,没活力。这就使民俗学课程与许多其他选修课一样,成为了一门仅为学生提供2个学分的鸡肋课程。

2.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师资队伍数量严重短缺,专业水平不高,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由于缺少民俗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包括艺术院校在内的国内许多高校的民俗学教师通常是由中文、历史和其他艺术专业等非本专业或相邻专业教师担任。这些教师由于缺乏民俗学专业方面的系统训练,知识结构和理论视野都存在着严重缺陷,因此,教学质量和效果都难以保证。

3.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和现代生活气息。国内现今已出版的教材,内容和素材基本上都是以传统农耕社会的民俗文化事项为主,这与授课对象或学生所处的现代都市社会和信息时代似乎相隔“太遥远”,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不太紧密,这在教学过程中让师生双方均会感到某种“时代隔膜”,也容易让学生感到民俗学似乎就是一门走进历史的故纸堆或博物馆中的学问,因而学起来“兴味索然”,严重降低了本课程的实际价值和效果。

4.民俗学教学还存在着实践环节即田野调查实习课程严重缺失的问题。国内许多高校对民俗学的学科特征和价值都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行为表现为对实践环节即田野调查过程进行“偷工减料”,予以忽视或省略,缺乏相应的课时和经费保障,甚至在有的高校连研究生的民俗学课程的实践环节也是如此不了了之。

当然,除了上述主观方面的问题外,影响民俗学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中还存在着一个特别关键而显著的客观问题,那就是民俗学自身的理论建设问题。长期以来,民俗学在中国虽为一门独立学科,但民俗学的理论建构仍然较为薄弱,未成体系,这给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均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三、民俗学教学改革新思路

针对高校民俗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高校艺术专业民俗学教学现状进行改革,以确保民俗学的教学效果和课程价值的实现。为此,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完善主讲教师的知识结构,将人类学的理论融入民俗学的教学之中。事实上,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民俗学就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5]在中国,人类学与民俗学虽为不同学科,但却互为“姊妹”,不仅在学科体系中同属社会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而且在学术研究和学者身份上均又交叉互融——中国民俗学具有人类学倾向[6],中国人类学亦具有民俗学渊源[7]。从研究对象和范围来说,“人类学不仅研究人类自身发展,同时还兼及研究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前者的研究范围属体质人类学,后者的研究范围属文化人类学。既然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民俗文化的内容自然也包含其中。就是说,民俗学与人类学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也可以说人类学是把民俗学当作一门支学来对待的”[8]。从学科历史来看,人类学中的古典进化论、功能学派和结构主义同时亦分别构成了民俗学历史上的人类学派、社会学派和结构学派等几个主要流派。从研究方法来看,由美国历史具体学派人类学家博厄斯奠基、英国功能学派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完善的现代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同时也是现代民俗学的一种主要研究方法和资料搜集方法。

可见,民俗学与人类学之间可谓关系“亲密”,“难解难分”。在历史上,中国的民俗学实际上一直在借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而现如今,“当代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可能成为中国民俗研究最重要的学术取向,可能成为中国民俗学最有效的生长点”[9]。惟其如此,作为中国民俗学创始人之一的已故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也一直主张借助于人类学方法,他从来都主张他的学生要涉猎人类学及其他学科,赞同他的学生从其他角度进入民俗学领域的研究”[10]。学术研究和学科历史既如此,教学亦自当如此。在教学中,民俗学原理或曰理论民俗学部分,可引入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来讲授和分析;而民俗志或描述民俗学部分,则可结合人类学中的相关民族志来讲授和学习。事实上,在国内外的高等教育中,民俗学专业的必读书目中均会列有或多或少的人类学书籍,一些民俗学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培养体系中也会设有人类学的课程,因此,只要是民俗学专业出生的教师,一般都会储备有人类学的基础知识,足以满足和应付本课程的教学需要。而当师资短缺,不得不用民俗学或人类学以外专业背景的教师来教民俗学课程时,则该教师不仅需要补习民俗学专业的知识,而且还需加补人类学的基础知识,方为合适。

2.采用新型研讨式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所谓研讨式教学法,就是指授课老师于课前先拟定好讨论主题,然后组织学生围绕该主题展开学习和讨论研究,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育方法。[11]可见,传统“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法将学生置于一种被动接收的位置,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上课积极性不高,效果较差;而“研讨式”教学法则需要就相关主题进行自主研究和探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术能动性,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热情度和积极性,效果普遍较好。在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授课老师需要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和主题发言。

3.结合授课对象的专业性质和特点来拟定本课程的教案和讲义。对于艺术专业学生的民俗学课程来说,可以在广泛参考借鉴现有民俗学概论性教材的基础之上,准备一套适合艺术专业学生的民俗学课程讲义。在准备讲义和授课时,可以在兼顾其他民俗文化部分的基础上,对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予以侧重,而在具体内容上,所选用的素材则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浓厚的现代生活气息。

除此之外,艺术专业的民俗学课程也要根据民俗学科的专业特征,注重田野工作这一实践环节。为此,教务部门应给予相应的课时和经费支持,以落实和补上田野工作环节,让学生在民俗采风或田野调查中切身体验到民俗学这门学科的真正内涵与人文旨趣。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 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 郑琰,靳晓燕.不能只教知识忽略人文——专家解读艺术课程标准修订[N].光明日报,2012-03-23(04).

[4] 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5] 董晓萍.民俗学高等教育的变化、对策和阶段性实践[J].西北民族研究,2010(4).

[6] 高丙中.中国民俗学的人类学倾向[J].民俗研究,1996(2).

[7] 黄泽.中国人类学的民俗学渊源及学术取向[J].广西民族研究,2001(1).

[8] 陶立璠.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73.

[9] 高丙中.中国民俗学的人类学倾向[J].民俗研究,1996(2).

第2篇:民俗文化的分类范文

一、巩义民俗文化资源分类

巩义民俗民风文化资源可概括为物态类民俗文化资源、制度类民俗文化资源、行为类民俗文化资源三大类。

(一)物态类民俗文化资源

巩义市的物态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工艺品、风味饮食以及土特产等。通过调研统计,现巩义民间手工技艺包括根雕、织布、印染、剪纸、编织、篆刻、刺绣等31项,其中站街镇大黄冶的唐三彩、潜彩画、剪纸以及巩义绞胎瓷尤为突出。巩义唐三彩窑由我国著名陶瓷家冯先铭在黄冶村发现的,由于它专为皇宫贵族烧造明器,技术高超、品种繁多、釉色晶莹可爱,1963年,被河南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潜彩画是一种别具一法的绘画艺术,它的颜色在画中潜藏着,对着自然条件的变化颜色会随之变化,故称“神画“。巩义的剪纸主题直观,结构独特,造型洗炼,火爆鲜艳,乡土味浓。图案的简练简到不能再简的程度,整体结构相连不怕风吹日晒,是民风民俗的产物,是民间剪纸的活化石。

巩义地方民众喜面食,由于离省会郑州较近,巩义的餐饮风味也越来越体现出了多元化。如巩义虎家烩面汤红菜绿面筋斗,汤香味美,口感劲道;回郭镇肉合外焦里嫩、香酥可口、经济实惠;城区镇北路的老君烧鸡离骨离帮,鲜嫩脆香,不油腻、不粘连、不夹牙。巩义土特产品种繁多,南河渡石榴,个儿大籽保,酸甜可口;鲁庄镇的星神鸡蛋,皮为绿色,是环保绿色食品中的佳品;小关柿饼个儿大肉厚,无籽霜多,含糖高,久储不干,生津、润肠,清咽利喉等特点;南山核桃,外形美观、皮隔均薄,出仁率高,含油量大,药食并用,营养丰富,久食可抗衰老,延年益寿。

(二)制度类民俗文化资源

巩义庙会,历史悠久,每逢过年过节都会举行庙会。文娱活动多为群众自发组织,同时,庙会上小商小贩云集,群众边看戏边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据统计,巩义市建国前尚存古庙会267个。最特色的要数回郭镇苏林观会、孝义二郎庙会,浮戏山老庙,庙会期间大戏连台,朝山进香,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但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和经济发展,古庙会保留至今的已为数不多,随着巩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巩义的人们更加注重文化生活,每年正月十五的灯会和正月十九各乡镇的文艺汇演仍然是巩义市民期待的项目。

巩义虽属于县级市,各种各样的礼教制度却非常多。如:新婚之夜压床的习俗,传说这能保平安,保健康;在中国传统的中秋节里,小辈都要尽可能赶到家中,团聚在长辈身旁。在中原大地娶亲,都要抢时辰或抢绣鞋。这种礼制起源年代久远,至今世代相传。

(三)行为类民俗文化资源

行为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民间体育活动等。据调查统计,巩义的民间传统体育与竞技包括鲁庄镇的高跷表演、河洛镇南河渡村的旱船表演,米河镇的舞狮表演以及民间杂技东庄秋千等12项传统技艺。其中被誉为“中原第一狮“的巩义小相狮舞,被河南省文化厅推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候选项目。另外,东庄打秋千是巩义市鲁庄镇独有的秋千形式,它集骑秋、跑秋、翻梁秋等独特秋千为一体的打秋千,是集秋千艺术、体育艺术、建筑艺术和杂技艺术为一体的完美艺术结合。据统计,巩义民间曲艺大致涵盖30个门类,其中以河洛大鼓书、说书、十八盘唢呐尤为突出,并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巩义民俗文化旅游现状的SWOT分析

通过以上对巩义市民俗民风文化资源种类的了解,综合游客行为学、心理学等相关因素,笔者得出巩义民俗民风文化资源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1)比较优势(Strengths)

①区位优势

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巩义位于郑州最近的辐射区,中原文化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巩义的发展,同样巩义的发展也必将提升中原文化的发展潜力,因此巩义更应该发挥它的区位优势,挖掘巩义民俗文化,提升中原文化的发展。

②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开发潜力巨大

从第一部分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巩义的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民间文学、民间信仰、民间手工技艺类资源尤为丰富,详情请参见图表1。巩义不仅拥有无比丰厚的民俗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具有无限魅力的民间文化,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比如河洛大鼓书,是河南历史比较悠久的戏品种之一;小相舞狮和东庄打秋千两大体育民俗文化,在河南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些民俗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传播广泛,部分优秀民俗文化资源有待发掘,开发潜力巨大。(见图表1)

(2)发展制约(Weaknesses)

①观赏性弱,缺乏资源整合

巩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并未体现出真正的民俗内涵,多是一些外在的表面现象,观赏性不强。各地区的民俗文化处于分散、独立的状态,资源整合度不够,譬如:巩义各镇庙会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因人数聚集太少,逐渐被取消;河洛大鼓书也只有在局部地区传唱度比较高,大多数地方都对此曲艺类别去向陌生状态。同时,一些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未进行合理规划、分类、收集和挖掘,整合效益差,使得巩义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缓慢,缺乏活力。

②民俗精品缺乏,深度挖掘不够

巩义大鼓书、小相狮舞等历代传承的民俗现正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族民间保护工程,大多数民俗文化资源挖掘深度和力度不够,效益低下,精品太少。

③产品创新不够,缺乏体验性

目前游客到河南巩义旅游观光时,除了到康百万、浮戏山雪花洞、巩义石窟观光外,很少参与庙会、社火这类民俗旅游项目。大同小异的秧歌、高跷、捏面人等表演形式缺乏创新意识。虽然舞狮在一些节庆活动上还比较盛行,多为经济目的,因此并未开发成旅游产品,缺乏参与性。

(3)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

①政府支持

近年来,巩义市在发展民俗文化上,政府相关部门已认识到,要把它作为重要的产业链来开发,须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加大对民俗风情游的扶植力度,使民俗文化焕发光彩,发挥更大的作用。2012年,在巩义康百万庄园举行的“巩义市第三届民俗文化节“吸引如织游客,精彩的民俗文化展、“明清真人秀“、传统婚礼礼仪展示、书法作品展等多项活动让大家陶醉其中。

②民俗文化保护意识增强

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称为一种热潮,游客对民俗旅游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保护、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就成为了当前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催化剂,对于巩义来讲,若想保护,必先挖掘,毕竟民俗文化是一种无形资源,发展的最好方式就是传承和保护。

(4)面临挑战(Threats)

①部分民俗文化后继无人、日渐萎缩

在我们调查过程中,随着人们思维的不断转变,不少民俗文化受到外来异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烙印越来越淡化,使得民俗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日渐萎缩的局面。除了河洛大鼓书在巩义家道频道播出外,如潜彩画、婚庆习俗、东庄秋千在近几年呈萎缩状态,有些甚至后继无人。

②周边区域竞争力增强

巩义属于县级城市,与周边洛阳、郑州、安阳等地相比,宣传力度、服务配套设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这无形中在横向空间上制造了一定的威胁,政府应加大民俗文化旅游的创新性与宣传,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3巩义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①以核心景区为依托,挖掘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针对巩义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的状况,依托巩义市每个乡镇区域的核心景区,如南河渡镇的石窟寺和黄河游览区、康店镇的康百万庄园、新中镇的浮戏山雪花洞、大峪沟镇的青龙山慈云寺风景区等,以它们为依托,挖掘各乡镇的民俗文化资源,对其进行设计,作为景区内的附属项目,贯穿于整个景区。譬如:南河渡镇,可在当地举办石榴节、庙会、垂钓等活动等,结合黄河游览区和石窟寺,使其形成特色鲜明的民俗旅游产品线路。两者的结合,可以同时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

②增强民俗文化品牌意识,开发特色产品

巩义民俗文化资源很独特很优秀,如地方曲艺河洛大鼓、民间工艺水浒英雄脸谱、口水画、潜彩画等等。如何更好的保护和继承这些民俗文化,使其后继有人,就需在产品特色上下功夫,可举办一些河洛大鼓说书比赛,像河南著名的节目《梨园春》一样,使其发扬光大,或举办一些竞技大赛、秋千大赛等,使巩义民俗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增强品牌意识。

③增强游客的参与性,转变开发模式

民俗文化更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地域性,因此可转变产品开发模式,从游客的参与性入手,使其入乡随俗。将巩义民俗文化中的礼教习俗、饮食习俗、婚庆习俗等文化转变成民俗体验项目,一改以往只看不参与的观光游览模式,感受当地的风俗及传统。另外可以设置新颖独特的旅游项目,如“巩义美食一条街“、“巩义土特产购物中心“等等。还可以在旅游线路开发方面采取“洛阳-巩义-开封“为中心的线路,或以“巩义石窟-康百万庄园-龙门石窟“为中心的中原民居旅游等。

四、结语

经过对巩义市民俗文化旅游现状的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目前巩义市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尚浅,在开发策略论述中重点突出了产品开发方式及途径。在巩义市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上应做到:发展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休闲养生特色旅游,重点发展针对周边市场的短线休闲旅游,策划创意新型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积极开展旅游项目多元化,促进中原旅游业的持续增长。

第3篇:民俗文化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白鹿原》;关中民俗;跨文化交际;分类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1N17)。

电影《白鹿原》的电影海报上的翻译一直用的是White Deer Plain。由于对白鹿原的熟悉,再加上对实小说《白鹿原》的喜爱,一些学者提出:“将《白鹿原》翻译成White Deer Plain,其中以plain(平原)一词对应‘原’,这样的翻译是不够准确的。简单说就是由于译者用词不当,把原著中的白鹿原的‘原’变成了‘平原’,但实际上不是这样。”

《白鹿原》是关中民俗文化的结晶,小说通过对白鹿原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祭祖求雨、驱鬼祛邪等民俗的描写,反映了关中人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心态、礼仪、信仰所折射出的该地区独具特色并且积淀深厚的关中民俗文化。翻译是理解另一个文化和本地文化走向国际化的一个桥梁,但是英语和汉语归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有着各自独有的特征,如果不能熟练掌握它们,就会在两种语言翻译的过程中产生阻碍。而多数译者认为翻译的过程中最大的难处是文化差异,能体现这个难点的其中之一就是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如果这类英译能得到恰当的处理,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民族间乃至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同时又可以保持各自独有的文化个性。

本文以《白鹿原》中关中民俗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关中民俗文化的深入理解,在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列出英译问题所在并按类分别予以深入分析。

一、关中民俗文化及英译现状

民俗,通俗点说,指的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人们长期世代延续而形成的习俗惯制、信仰、礼仪等民间大众文化传承现象的总称,是经过人民群体以及社会大众约定俗成,并使之流行、得到传承的民间文化模式。[1]

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并延续传承的中下层文化,是民间的“日用而不知”“集体无意识”文化,和上层文化相比较,它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特点。民俗是民间民众的大众文化,英语中的“民俗”一词,这里“民”指民间,“俗”意为大众。民俗这个词是由撒克逊(Saxon)语中的folk和lore两个单词合并而成的,意思指的是“民众的知识”或者“民众的智慧”。民俗也是一种口语文化,人类有两种文化,一种是书面文化,另一种是口语文化,民俗是口语文化。这就说明民俗的传承和沿袭主要是以口头为主。美国民俗家理查德・多尔逊教授认为:民俗是口头的、传统的和非官方的民间文化。关中民俗文化指的是关中地区人们创造的中下层文化,也叫做关中民间文化。关中民俗文化展现着关中历史,是历史在现实的沉淀及延伸,所以它既是现在的,又是历史的。

关中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北到黄土高原,南抵秦岭,西到宝鸡,东到潼关,是东西延伸的矩形。东、西方向分别与山西、甘肃、河南等省份交界,南、北方向与陕南山地以及陕北的黄上高原相邻,是陕西经济文化的顶梁柱。“秦中自古帝王州”,号称天子脚下的关中从古就有许多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生活习俗和生活习惯。

关中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这里的农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关中成为我国最早走进农业文明的地方之一。由此为当地的关中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证,使他们得到温饱。农耕就成了关中地区的最基本的生产方式,三千年从未改变。“男耕女织,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方式就从那时起一直流传至今。

与此同时关中地区又是在历史上一个争夺较为激烈的焦点,伴随着一次次不同程度的战乱,民族大变迁以及大融合。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迁徙和许多河南灾民、回民的定居,都对关中纯正的民俗文化和方言起到了融合作用,之后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以关中地区传统民俗为主体,以多样特色的地方风情为格局。

任何地方的民俗都可以归为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很深的社会,历史根源性。[2]尤其在人类生产发展相对落后的阶段,可以说民俗在最大限度上要依赖自然环境,也可以说民俗是人们为了适应地理环境而取得的成果。特别是物质民俗中包括的居住,饮食,服饰习俗等,他们最易辨别,也最容易反映出民俗与环境的关系。关中民俗亦如此,它是该地域人民在和自然环境的对抗斗争中取得的经验中传承下来的,也反映出这里的自然与人文关系。与此同时民俗文化也可以制约某一个领域人们的思考方式。通过研究关中民俗,可以深入了解该区域文化,了解自然区和文化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3]

陕西关中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自从有对外交流之初就从未间断,但大多都是处在非系统的零散的研究,尚未形成具有指导性的理论体系。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是部分的,即各景点、民俗传承单位自主进行的翻译,其结果和效果各异,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以及对外交流难以起到促进作用。

二、关中民俗文化的英译分类

关中民俗文化的翻译必须要掌握住一个大方向,使得在英译的过程中保证语言移植和文化移植的并重。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表达出语义,而且要体现出地域的民族色彩或者地域色彩,以确保民俗文化的内涵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并达到不同文化之间有效交流的目的。关中民俗文化英译中的难点问题,可以通过归类的办法,将所有的难点重点分门别类,然后根据“语言移植和文化移植并重”的原则,通过不同的途径翻译,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以促进关中民俗文化走出去。

(一)图像传译

很多关中民俗,在目的语的文化中,很难找到类似的标的物,而且该类民俗文化又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目的语的读者又对该民俗不甚了解,因此采用图片的形式去展现关中民俗的特点,用附之于一定的文字来达到解释说明的意图,这种就比较直观、简洁,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锅盔”(guokwei),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类似于西方的面包,整体呈圆形,浅锅小火烘烤而成。“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

(二)模仿法

模仿法(音译法),指的是用目的语模仿源语所传递的信息并附加于一些阐述说明的文字,简单点说,用目的语复制或移植源语的信息,这种方法也叫做直译。模仿法运用了人的通感,尤其是形象的通感来传递所要表达的文化信息。要求译者在英译的过程中应该将原文所要表达的信息原汁原味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比如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的差别,要求译者对原文本中的单词保留源语发音,并作出一些解释或者补充,达到可以再现源语的文化色彩。比如:饺子jiaozi;豆腐脑Doufu Nao;秧歌yangko;社火shehuo等音译词。

作为文化交流的译者应意识到,随着文化交流频率越来越高,英语逐渐表现出对外来文化包容接纳的发展趋势,这就鼓励英译者在对文化负载词翻译时可以更加自信地采用音译法。[4]

(三)意译法

意译法或者称作替代法,指“易词而译”。替代法的可行性主要根据是审美有效性和文化适应性相近,最终取决于语境。《白鹿原》中提到的关中地区,特别是农村,家家户户的小孩儿都会有小名。把“小名”翻译成“pet name”就脱离了原语境,这只是在表层结构上实现了文字的转换,却没能实现目标语文化和源语文化的信息对等传递。熟悉源语文化的人看到“小名”这个词自然会理解其深层结构,它是一种“贱名文化”,常选用一些贱、俗、土、丑的字眼,人们认为小名起得越卑贱,越容易养活,也直言不讳表达了起名者的美好愿望,所以只有理解了这一深层结构,译为“childhood name”,才是对原文化内涵的准确理解和翻译。电影《白鹿原》用Bailu Yuan的汉语拼音是不可取的,那会让人读成一个简单的中国人的人名。如只翻译成White Deer Plain或Plain of White Deer,则又少了故事中“白”和“鹿”家的含义。因此,可以采取意译法翻成成“Two Families in Fifty Years”。

(四)阐释法

用翻译、疏解的方法解答源语文化的信息,也可以称为加注补义法。阐述法是一种很有必要的翻译手段,也是一种跨文化翻译的补偿手法,在民俗文化内涵的翻译中用得非常多。加注补义更好地向目的语读者介绍源语文化。加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长可以短,可以在文内括号注、脚注、题注以及边注等,除了上面说到的直接表达原文包含的信息外,也可以包括与原文内容相关而并非原文本身包含的信息部分。众所周知,小说《白鹿原》出版至今近20年,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也有14年,但至今还没有英文本《白鹿原》面世。如果在英译时能采用阐释法,用脚注的形式介绍有关关中民俗的重要观念和风俗习惯,会帮助不熟悉这方面知识的外来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相信这方面的空白不久会被填补。

(五)淡化法

民俗翻译中的淡化法是指语际转换中,对原语境意义的淡化或者消除,也就是将原文中有些词汇甚至句子在译文中不予译出,这是因为在译文中虽然没有出现原文的词汇,但是其原文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很完整了。为了取得有效的交流目的,对那些失去很长时间的民俗习惯的词汇就能够采取省略不予翻译的方法。也就是省去那些影响理解的跨文化冲突的字词甚至语句。[5]

三、结语

《白鹿原》的英译至今为止还是一个空白,好的影片英译要充分理解作者创作意图,在尊重原文、电影主旨的前提下,通过译文的语言艺术,达到最好地体现异国风味效果。关中民俗作为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具备很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特征,而翻译交流的另一方却完全没有任何理解该民俗文化的基础和心理,要达到观者乐于欣赏、易于理解的目标,就需要理解对方的文化以及对方的民俗,有相通或相似处才更有利于理解,也更有利于对方产生共鸣而对我们的民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推介我们的关中民俗,让民族的民俗成为世界的民俗的目标。这既是对民俗翻译工作的巨大挑战,也要求译者具备更高标准的综合素质。在全球化的今天,充分了解各民族之间的民俗文化差异,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语言在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丁树德.关于民俗名称的英译[J].中国翻译,1995(03).

[2] 苟小东.陕西省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0:42.

[3] 杜学增.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103-105.

[4] 李淑玲.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错位现象及应对策略[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9(04).

第4篇:民俗文化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 民俗文化 发展价值

我国作为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这也是我国民族的根源和文化的精髓所在,推动着我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上不断的前进。学前教育界对于民俗文化的教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但是由于当时不健全的教育结构,没有完善的民俗文化课程体系,这些都导致了民俗文化课程的教育没有取得其应有的效果,甚至对儿童真善美三方面的追求也逐渐发生误导,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对于现阶段学前教育中民俗文化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 学前教育中民俗文化课程教育的含义

对于现阶段的学前教育中的民俗文化课程来说,就是为了将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悠久的民俗文化以简单的形式传递给儿童,为其以后更好的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进行民俗文化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其所在地域的民俗文化为主进行重点介绍,同时也要兼顾好其他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

针对于当下学前教育界的民俗文化课程来说,将传统的普适性知识和境遇性知识进行完美的结合,使其满足于当下儿童对于民俗文化知识的需要,并在教学方式中实行体验式的情景式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故事、视频、声音等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接受民俗文化知识,并将知识进行深刻记忆,以至于在未来的生活中充分运用和传承,同时还能很好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

二、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主要内容

对于现阶段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来说,本文经过相关的总结分析,将其总体上分为以下几类:

(一) 社会组织民俗文化资源类

这类民俗文化课程主要是指以家庭、社会组织和宗教等集体形式存在于组织类型中的文化。它是以个人为主体,通过逐步的向外延伸,不断的发展到家庭、社会、宗教等其他组织之中去,主要包括传统的节日风俗和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内容,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民俗文化类型。

(二) 物质民俗文化资源类

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辛苦劳作中积淀下来了丰富的物质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传统的农业、渔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也大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可以算是一种常见的民俗文化类型。

(三) 口头语言民俗文化类

自从人类进化开始,身体语言就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交流的方式存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身体语言也作为一种经典的民俗文化类型存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当下许多民族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历史文明和发展。学前时期的儿童,由于其不健全的语言组织结构,有很多语言是用他们各自的身体来进行传达,因此,口头语言民俗文化的类型能够引起他们高度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

三、 民俗文化课程对于现阶段学前教育时期儿童的重要影响

学前教育时期的儿童,由于其年龄还比较小,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还处于十分不健全的时期,同时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促使儿童进行民俗文化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助于他们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理解,也有助于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其对儿童成长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 增强文化认同感

所谓的文化认同感就是指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产生的一种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强烈的肯定心理和情感支持。这是一个民族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对于本民族人们的强烈文化形式影响,是最主要的引起人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形式。在学前教育时期就对儿童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正是增强这种民族认同感的有效方式,值得广泛推广。

(二) 有助于培养文化包容的意识

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说,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种环境下生长起来的孩子很容易没有集体意识、不懂得包容他人。因此,对于其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就可以很好的提升他们对于他人的包容意识,同时也能很好的提升其对于外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学习,充分了解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时期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和家长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授工作,有助于其深刻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对其未来的健康成长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应该大力推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教师要不要教学:一个原本无需讨论的问题--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八[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09)

第5篇:民俗文化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 日本文化 民俗学 历史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法

日本文化研究的对象是日本民族文化,一般文化研究中的概念和规律都可以运用于日本文化研究领域,但日本文化本身的历史发展有其特殊性,因此它又有别于一般的文化研究。日本文化研究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要研究日本文化整个体系和其中的各个文化要素。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各集团共同生活中普遍具有的代代相习的社会世相。它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种积淀,集中表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伦理观念及心理结构等方面的传统特征,构成民族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原动力。中日两国有着相邻的地域关系和相似的人文传统,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而且中日两国文化存在源与流的关系,从现存的很多文化表象来看,日本和中国的民俗文化有很多共同点,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从民俗学的角度,揭示了日本文化的特殊性,构建了一套独特的日本文化研究方法和视角,这些都为我们认识和研究日本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资源。

1.日本文化的研究方法

民俗学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等现象的一门社会科学。民俗学研究涉及的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广泛,今天在有些国家已经延伸到全部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民俗学既是一门现在之学,又是一门历史之学。它对任何一种民俗事象的研究,都离不开对它的历史过程的考察。19世纪,民俗作为一个科学研究对象,在世界现代人文科学中成为一门重要学科。在日本,柳田国男是日本民俗学的奠基人,日本民俗学是以柳田国男为中心形成的。

1.1柳田民俗学

日本民俗学界习惯于把柳田国男提倡、指导和实践的民俗学称为柳田民俗学。柳田民俗学的基本立场是阐明普通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及其历史文化变迁。柳田国男认为民俗学是产生于历史学,并从历史学中独立出来的学问。柳田民俗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历史研究方法,即重出立证法。重出立证法是通过对从全国各地采集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分类和比较研究,阐释日本历史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正如日本著名民俗学家关敬吾所评价的那样:“柳田国男把民俗学置于历史科学之中,一贯采用了历史研究方法。”柳田国男认为民俗学是产生于历史学,并从历史学中独立出来的学问。他的《乡土生活研究法》、《民间传承论》和《国史与民俗学》等主要民俗学论著中,贯穿着他对民俗学与史学关系的思考和历史研究方法。柳田国男把民俗学放在历史科学范畴中,用历史研究方法采集、整理、分类和研究民俗学。柳田国男指出,民俗学是在历史学的影响下产生、发展和独立的学科。并且民俗学是为了弥补史学中存在的缺陷,解决历史学无法处理的问题而产生的学科。

关于历史研究法,就是要追溯民俗事象间纵横的历史联系。在民俗学研究中,学者们经常采用历史文化残余分析方法。所谓历史文化残余,是指现代各民族中还以某种变形的形式保留的许多文化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研究,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任何一类民俗事象的产生、发展和演变,都表现为一定的历史过程,许多民俗学事象不仅现在仍在民间流传,而且在历史文献中早有记载,借助古籍文献资料,可以追溯某一民俗的原始形态和它以后的发展及今天的传承。

1.2比较研究法

这是一种不管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可以采用的研究方法。但是,如果要研究日本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似乎更特殊地需要它。比较研究,是日本文化研究中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方法。因为“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只有通过与其他文化的比较,才能准确地析出和把握日本文化的结构和特征等。

比较研究法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五四”运动之后,随着我国民俗学研究的开展,从国外介绍进来。近几年来,随着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的深入,比较研究法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注意。而所谓民俗学的比较研究法,是指在民俗学研究中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民俗事象拿来作比较,从而找出各类民俗事象之间纵的和横的联系,探讨某一民族民俗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的方法。

由此看来,比较研究法便可分为两种:历史比较法和类型比较法。历史比较法,就是对历史上有关系的民俗事象加以比较,找出某一民俗事象的历史联系和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变异与原因。它在研究某一民族民俗的特征、分布及文化史方面被广泛采用。这种比较研究法常常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比如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有时也可能是某一具体的民俗事象。类型比较法是将历史上没有关联的民俗事象,作横向的排列比较,探讨它们之间的交流和影响。这种方法重点在横向比较,所以它常常对众多的民俗事象进行分类比较,以探讨同一类民俗事象的传播和变化幅度。在民俗学研究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孤立地看,某一民俗事象并不见得有什么特点,也似乎和别一地区的民俗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如果将不同地区的同一类民俗放在一起作比较,则不仅特点很快明显起来,而且这一类民俗互相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十分清楚,即使没有联系,我们也很容易找出这一民俗产生和流传的原因。民俗学中的“中心起源说”和“心理共同说”就是这样得出的。

2.日本文化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从近年来发表的著作和论文来看,可以说重视比较研究是中国日本文化研究的一大特色。从中日社会结构、家族的比较,到中日儒学、佛教、实学、书法、绘画、茶道的比较,以及中日启蒙思想、吸收外来文化、思维方式的比较,等等,领域相当广泛。而且不少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有的得到了中日两国学者的较高评价。中国的日本文化研究能在短时期内出现如此众多的比较研究成果,是由中日两国的历史文化条件决定的。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日本文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曾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因此,从比较的角度入手发掘日本文化的特质,在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中日文化的比较研究,由于不同于以往的西欧对日本的比较模式,容易得出新颖和富有启示性的结论。但是,中国的中日文化比较研究中,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其一,仍存在用先入为主的观念解释日本文化的倾向。比如有的日本文化研究者虽然也承认儒教、佛教等中国大陆文化传到日本后,经过日本人的改造发生了日本化的现象,但不愿承认使中国文化日本化的是日本固有的文化。与此相联系,在中日文化的比较研究中,自然存在一些用中国的概念解释日本文化,或有意无意地抬高中国文化而贬低日本文化的现象。虽然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有渊源,但二者在结构上是不同的。因此必须破除那种先入为主的观念。

其二,仅局限于对从中国传到日本的东西与中国原产的东西,或一看就有较大相似性的东西的比较,前者如儒教、佛教、书法、绘画、建筑等,后者如近代启蒙思想等,而没有直接对两国土生土长的异质文化进行比较,如儒教与神道等。也就是说,我们在比较中只采用同中求异的方法,但忽视了直接从异中求异的方法。这使我们的比较研究往往带有先天的致命缺陷,即对两国文化的差异视而不见。

其三,有意无意地忽视西方文化的视点。西方文化的视点之所以必要,不仅在于其在明确中日文化的类型特征时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还在于如果缺乏这样的视点,就无法对中日近现代文化进行比较,也不能对中日文化的未来发展做出切实的展望。因为不仅中国和日本在近现代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巨大影响,甚至现在西方文化仍然作为世界上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对整个世界都产生深刻影响。这样的现实,要求我们在中日文化的比较中无论如何也不能无视西方文化的视点。

3.结语

日本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是不同于中国文化的一种模式。文化作为一种模式,有超阶层的东西,在研究时必须冻结一些条件,这样才能达到对一种文化的理论抽象和本质把握。比较的方法对文化的宏观研究,对一种文化模式的本质把握都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日本文化只有通过与其他各种文化的比较,才能明确其特征。

应指出的是,中日两国民俗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民俗互润互补色彩至为浓厚。因此,通过对两国不同民俗文化现象,采取历史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彼此间的影响和相互关系,寻求民俗文化发展的横向借鉴,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研究方法总是与研究思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研究成果正是因为运用了恰当的研究手法,才能开发思路,独具一格,脱颖而出,言前人之未言,具有创造性。思路不开阔,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观察各种不同的对象,比较分析,自然可以开阔视野,发现以前没有获得的收获,也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创造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第6篇:民俗文化的分类范文

Abstract: Folklore tourism resources are most important and active factors in tourism resources. Nowadays, the folklore tourist becomes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modern tourism.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comprehensive tourism resources of folklore tourism resources in Yan'an, emphatically discusses its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method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lklore tourism resources in Yan'an.

关键词: 延安;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Key words: Yan'an;folklore tourism resources;mode of exploitation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1-0206-03

1 延安民俗旅游资源分类

延安民俗旅游资源是因多种历史性因素积累下来的文化现象,能够真实、生动体现延安人民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伦理道德以及心理意识等方面的特点,同时反映了延安民众在漫长的岁月里艰辛创造的成果和精神世界不断衍变的轨迹。根据延安民俗事象的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把其划分成四类:物质民俗旅游资源、社会民俗旅游资源、意识民俗旅游资源和仪轨民俗旅游资源(见表1)。

2 延安典型民俗旅游资源

2.1 民居民俗旅游资源 窑洞和山融为一体,冬暖夏凉,长年住窑洞的人普遍长寿,原因是窑洞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人居住,温度在10℃至29℃之间,相对湿度在30%至75%范围内,夏季室温比室外低10℃,冬季室温比室外高15℃。

2.2 食品及饮食民俗旅游资源 延安小吃有小米类、红枣类、南瓜类、荞面类、土豆类、野菜类、豆类和羊肉系列八个种类。总体特点是粗粮细作、一料多做、多料多做、营养健康。例如粗粮细做的洋芋擦擦,小米能制做闻名中外的米酒、米粥、油馍、蒸馍、米糕和各种粥类40多种,陕北风味小吃的主要特性就是三低(低糖、低盐、低脂肪)、二高(高蛋白、高营养)、一平衡(营养价值平衡)和微量元素多,长期饮用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2.3 节日民俗旅游资源 春节,正月初一,延安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扫窑糊窗、贴窗花。延安的庙会遍及城乡,每年从正月初一开始各处庙观香客云集,进香还愿者络绎不绝,山上山下遂成闹市延安乡间的小庙会,转庙会更是有趣。延安有“正月里来忙两班”的说法。

2.4 民间歌舞民俗旅游资源

2.4.1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最先作为驱邪的打击乐在社会上流行,以后又作为助阵的声乐用于战争。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为欢度佳节、庆祝胜利和丰收的民间艺术活动。由于延安地区的风土人情,宗教习俗,文化积淀和延安人的性格情怀,腰鼓得以在延安根深叶茂花红果硕。腰鼓越来越受到中外人士的青睐,堪称“中华一绝”。

2.4.2 信天游 信天游内容丰富,形式众多,大多讲究上下两句联贯、对称。它是世代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自编自唱的歌曲。一般都是老百姓即兴演唱,然后流传下来的,经过不断加工成为地道的民歌的。延安民歌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泥土气息,演唱形式多样、演唱题材较为广泛,而且旋律优美高亢。加之歌曲是即兴创作的,所以通俗易懂,紧密联系生活,经久不衰。

2.5 工艺民俗旅游资源

2.5.1 剪纸 剪纸代代相沿,民俗文化积淀很深,寄情寓意,颇有讲究。从1980年开始,已经从传统用途中独立出来的民间艺术,很受海外人士的青睐。民间的1000多幅剪纸已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等馆收藏,其中《延安人民的怀念》大型现代剪纸,被纪念堂永久收藏。许多国外人士纷纷购买收藏,人称“具有生命力的陕北高原山”。

2.5.2 农民画 安塞农民画被国外艺术家誉为“东方毕加索之作”。它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造型、技巧、色彩以及现代绘画意识综合创新的艺术形式。注重表现意境的神态,反映自己的感情,把现实美与理想美巧妙地结合起来,构思奇特,夸张,神态生动。构图上以情和意为主、以神为美,夸张、简练,作品多刚柔虚实、粗犷细腻,变化丰富,古朴沉稳,清新浓艳而不失典雅。

2.5.3 民间泥塑 它源于面花,广大妇女在捏百花时,从来不考虑透视比例,不求其样,从不细雕细刻,全靠她们平日对生活的认识,感觉和各自的审美意识,凭借灵心巧手,抓住既能表现其特征,又能表现其神韵的特点去塑造形象。

2.6 交通和婚俗旅游资源

2.6.1 独特交通工具 陕北高原到处都是:山岔岔、圪梁梁、沟洼洼、塬畔畔,没有平路大路,毛驴就派上了用场。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毛驴,人出世、人离世、人出门――交公粮、买余粮、买农林产品、拉货物,上大学、打工、游子外出,乡人总要用毛驴拉着鼓鼓囊囊的行李往车站相送。生活少不了驴,艺术离不开驴。

2.6.2 婚礼习俗 延安男女结婚时,迎亲队伍十分壮观。迎亲队伍敲吹着唢呐,打着鼓镲,新娘和女眷骑着新郎家的毛驴进村到新郎家中。迎亲队伍走进院子,鞭炮齐鸣,唢呐高奏。新娘踩着毛毡进入洞房窑,司仪待新娘入窑后便宣布拜天地。拜完天地,新娘新郎抬上米斗进入洞房,新郎揭去新娘的盖头,一位老年婆姨为新娘梳头,一边梳一边唱,唱完后把新娘子头发盘成髻子挽起,最后叫二人喝交杯酒,开始闹洞房。

3 延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与方法

延安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特征鲜明,但是开发利用率不高。因此在旅游业发展大好的形势下,需要加强对延安地区民俗资源的发掘和整理,这样能够利用潜在的资源,使社会经济效益发展转变。延安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可考虑采取以下模式进行:

3.1 静态开发

3.1.1 民俗观赏开发 建立民俗博物馆。按照节约和保护的原则,参考其他国家、省区的经验,在民俗资源典型的地区直接利用自然村落建立原生态民俗博物馆;利用原有的文化馆的资源,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多样化展示民俗特点,进一步完善和扩大规模,以配合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民俗博物馆要以保护资源为目的,以弘扬文化为主题,以突出特色为手段,同时坚持保护性、特色性、文化性、经济性、参与性的原则。政府部门应组织专家进行抢修、收集、鉴定各类民俗文物,在各建馆处尽可能多地保护好文物,做好维修、复制工作。做好史料、文献征集、整理、录音、录像工作,对有技艺的工匠、艺人和熟悉当地历史文化特性的有关人士,要集中进行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培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同时要培训好有关服务人员、工作人员、提高员工素质,为博物馆发展奠定良好的软环境[1]。

根据延安地区目前的经济状况、客源市场、资源特色,游客对民俗旅游的兴趣以及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现实,延安民俗村的建设应针对各地的自然村落,如对安塞的谭家营、冯家营和侯沟门它们的特色进行开发,使得真正的民俗得到保护和利用。在开发中还要选取民俗事项中典型的并且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村落进行集中保护,通过展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来吸引游客。如这三个民俗村在具体的开发中应突出各自特色,谭家营的腰鼓手是安塞的顶级高手,冯家营有年龄最长的腰鼓手和古色古香民居;侯沟门有主席的莅临和生态农业。具体的开发过程中坚持真实性原则,这样才能对民俗文化进行真实的艺术展示;也要贯彻参与性原则,让游客能真正体验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真正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

模拟民俗村一般都是在城市的周围,既弥补了城市旅游资源的缺乏,也为丰富旅游资源市场提供了新思路,也是保护民俗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根据延安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在延安附近建模拟民俗村,体现黄土风情休闲原汁原味的民俗氛围,生动地把民俗特征和民俗文化完全体现出来。

3.1.2 民俗商品开发 在民俗旅游资源中,有很多民俗事象可以开发成旅游商品。民俗商品集使用价值、纪念价值、文化内涵、审美功能于一身,往往使旅游者回味悠长,经久不忘。能够进行开发的民俗商品包括剪纸类、农民画、腰鼓类、紫砂陶艺、布堆画、陕北小米、陕北荞麦、名贵杂豆、红枣、羊肉等,它们是民俗旅游的主要对象,在增加旅游收入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俗商品的开发要坚持做到具有特色、文化内涵深厚、易于携带,切忌雷同和低品位开发。

3.2 动态开发 民俗旅游资源动态主要是指开发旅游从业者用民俗构建旅游活动的空间,让旅游者参与民俗旅游产品和民俗旅游商品的一种生产过程的活动。它具有三种具体的开发模式:即民俗活动开发、民俗服务开发和与时俱进开发[2]。

3.2.1 民俗活动开发 民俗活动开发贯彻参与的原则。这样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当地人的歌舞、饮食、竞技、游艺或采摘果实和其他的生活劳作、游戏活动,这样能够更加了解到当地的民俗风情,从而多渠道地体验民俗旅游产品和商品的价值,获得更多丰富的旅游收获,能够为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旅游满意度。延安有许多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民俗活动,如各种节庆活动、腰鼓等。可以教游客学唱民歌、打腰鼓、学剪纸,做一次陕北的新郎、新娘,这些都是可以开发成参与性强的动态产品。

①节庆民俗旅游。民俗旅游节庆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最佳载体,旅游者通过观赏或亲身参与到当地的民俗节庆活动中,亲身感受当地民俗文化,以此获得丰富的旅游享受。而且延安节日庆典较多,因此旅游行业可以利用节庆活动开展节庆民俗旅游。延安近年来开展了节庆旅游,如陕北过大年、民歌大赛、摄影大赛等,为延安旅游的发展增添了色彩。在此基础上应不断地创新,如安塞腰鼓具有较大的知名度,可以围绕腰鼓做文章,不仅让游客随时可以欣赏同时可以参与其中。

②歌舞游。延安有着丰富地歌舞资源和旅游资源,也是民俗的特色之处。将这些资源有效融合到一起,就会更好地调动游客积极性和参与性,也能为游客营造旅游艺术环境。

3.2.2 民俗服务开发 民俗服务开发是指按照民族或地域地传统更加丰富的礼仪、游艺、社交、商业等民俗活动的规程,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民俗服务主要是为了让旅游者能够随时随地体验到当地的地域民俗风情,让其在直观亲切中感受到民俗旅游的乐趣,可以为旅游者观赏、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提供更好的舞台。如陕北民歌多位即兴创作,紧密联系生活,在接待过程中服务人员着陕北特色服饰,不同场合不同旅游者唱着不同的民歌提供特色服务。

3.2.3 与时俱进开发 民俗事象本身就具有变异性特征,经常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民俗旅游市场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与时俱进开发就是根据民俗事象和市场的变化进行民俗资源开发,不断调整民俗产品和民俗旅游商品的形式、内容与类型等。延安民俗旅游在开发中要不断探索适应自身的民俗旅游开发形式,不断调整民俗旅游产品和民俗旅游商品的形式、内容和类型,在原有的民俗旅游活动中补充新鲜元素,开发新的民俗旅游资源。

参考文献:

[1]钟声宏.广西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开发研究[J].2001.

[2]邱扶东.民俗旅游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12月1版:131.

[3]马耀峰,陶丽莉.延安旅游开发的SWOT和CIS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

第7篇:民俗文化的分类范文

随着21世纪的来临,许多人文学科面临着新的挑战,“反思”成为许多学科的重要话题。

民俗学作为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适时地总结自己的不足,根据学术发展的规律及时调整本学科发展的战略,也属于民俗学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因此,本文就民俗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略陈己见,以就教于民俗学界的同仁。

一、中国民俗学的历史回顾

民俗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被引入中国,肇始于1918年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歌谣征集活动。1018年2月1日的《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了《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从此揭开了中国民俗学的序幕。此后,1922年由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本办的《歌谣周刊》,在其创刊词中更明确提出了民俗学的学术目的:“本会搜集歌谣的目的有两种,一是学术的,一是文艺的。我们相信民俗学的研究在现今的中国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业,虽然还没有学者注意及此,只靠几个有志未逮的人是做不出什么来的,但是也不以不各尽一分的力;至少去供给多少材料或引起一点兴味。歌谣是民俗学上的一种重要的资料,我们把它辑录起来,以备专门的研究:这是第一个目的。”(《歌谣》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影印本,1985年11月。)历来为精英们所不屑一顾的民间俚俗歌谣,如今竟然刊登在堂堂国家最高学府的报纸上,并进入了学生的课堂,这在当时被看作是石破天惊的事情。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0年代末,除北方的北京大学外,广州的中山大学又成为民俗学发展的另一个中心,1928年成立了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民俗学会,并创办《民俗周刊》,出版了一批民俗学调查与研究著作,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山大学时期出版的著作中,以顾颉刚的《妙峰山》影响最大。妙峰山调查是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1925年组织的一次考察活动,当时的调查文章在《京报·副刊》上以“妙峰山进香专号”的形式分六期刊出,1927年顾颉刚把这些文章汇集成册,作为中山大学民俗学丛书的一种出版。妙峰山调查在学界影响颇大,何思敬在读到“妙峰山进香专号”后,曾指出:在当时社会的知识分子中存在一种对于民众生活知识缺乏和态度冷漠的“暮气”,妙峰山调查是对民间文化、民间宗教“科学的调查是第一次,并且这第一次的调查已经得到很好的成绩”;并称赞说:“妙峰山专号就是打破这种暮气的一个霹雳。”(《民俗》第四册,上海书店影印本第一册,1983年12月。)

北京大学的民俗学活动一直持续到1937年抗战爆发,中山大学的民俗学活动持续到40年代初期。其间,20年代末到30年代后期的杭州、抗战时期的西南、三四十年代的陕北等,都有一些属于民俗学方面的活动,并出版有民俗调查和学术研究的成果。

从1918年到1949年的30余年间,民俗学在中国的学术界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这种基础对于一个新兴的学科来讲,还是相当不牢固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没有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中占有稳固的位置,如建立系科、培养学生等;其次,它没有以此为生的学者,民俗学在中国最早的提倡者大多数都没有成为民俗学家,或者本来就是把民俗学作为自己专业的副产品。如顾颉刚提倡民俗学最为用力,但终其一生始终是一位历史学家;中山大学时期的民俗学会会长容肇祖后来也是以哲学、历史而享誉学界的;至于北大时期的周作人、刘半农,中山大学时期的杨成志等,也都不是以民俗学而立足于学界,后来对中国民俗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钟敬文,在30代也是以散文而闻名于国内的,但他与其他学者不同,当时他已经立志要以民俗学为自己的学术目标。因此;我们认为,本世纪上半叶,民俗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进入中国,并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作为一门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独立的学科,民俗学在当时的中国还远没有成熟起来,以后要走的路程还很长很长。

1949年至1979年的30年间,本来就没有显赫过的民俗学更加寂寞。在这期间,由于社会的、政治的原因,民俗学中的民间文学受到特别重视,得到了突出的发展。民俗学研究的部分内容也在其他领域得到了应用,如在五六十年代的民族普查与民族识别工作中,对于调查者而言,民俗学成为必不可少的知识,而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成为识别区分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

1979年至今,民俗学从呼吁恢复到学科地位的最终确立,又走过了20年的历程。如今的中国学界,民俗学已经登堂入室,被确立为社会科学大家庭里面的一门独立学科,民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步入正规,民俗学的学术组织纷纷建立,民俗学的学术著作不断面世,全国各地建起了许多规模不等的民俗博物馆,民俗、民俗学、民俗文物这些过去不被人们所重视的名词.现在也已经广为人们所熟知。可以说,现在已经到了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黄金时期。

二、中国民俗学的现状及其学科危机

中国民俗学经历了近20年的恢复和发展,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是,居安思危,当前的中国民俗学仍然潜存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俗学对于学科名称的争议,不利于民俗学在当前学术界的顺利发展。

民俗学虽然已在中国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们是,对于将本学科定为何名仍然是一个需要争论的问题。现有的论点中就有“民间文化学”、“民俗文化学”、“民俗学”等几种不同的观点。主张用“民间文化学”为学科名称的学者认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现在已经扩展到整个民间文化领域,原有的民俗的概念已经不能涵括现在的研究内容。因此,要用“民间文化学”来取代“民俗学”。若依此说,同样以民间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类学似乎也应改名。“民俗文化学”的出现是近年来流行的把一般性概念套用“文化”一词的结果,持此说者将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定为民俗文化,认为“民俗文化”一词的内涵已经超出了原来“民俗”一词的范围。至于用“风俗学”替代民俗学,这已经不是什么新论,早在30年代就有学者坚持这种主张,但并没有在学术界流传开来。类似的名词概念的争论还有,如“物质民俗”、“阶级性”、“阶层性”等等。

对于民俗学的学科基本概念展开争论,确实有助于学术的发展,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科的规范化。现在国外民俗学界也有关于民俗学改名的争论(李扬、王钰纯:《Folklore名辩》《民俗研究》1999年第3期。),其起因主要是民俗学不光彩的历史和民俗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问题。但是,这种对于民俗学名称的争论,在当前的中国却会对学科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民俗学是近几年才被国家承认为独立学科的,国家确认的学科名称就是民俗学。现在连自己的学科名称都需要重新讨论,这很容易被那些对民俗学怀有不良用心的人所利用,用以作为打击稚嫩的民俗学的借口。笔者认为,对于民俗学这个学科到底使用什么名称是可以争论的,但从大局出发,在现阶段应该努力维护“民俗学”这一已经被本学科和学术界普遍接受了的学科名称,以利于学科的连续发展。

2、民俗学核心概念——“民俗”一词内涵的扩展,与学科外延的无限膨胀,会给现阶段民俗学的学科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当前民俗学受到重视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许多人文学科的学者开始关注民俗学,甚至将自己的研究领域扩展到民俗学的领域中来。说明了民俗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已被广泛认识,固然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是,还有种倾向却不利于学科的发展,甚至会对现阶段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带来负面影响。这就是,民俗学的核心概念——“民俗”的内涵在被人为的扩大,致使人们误认为什么都是民俗,民俗无所不包,同时,民俗学学科的外延也在膨胀,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分支学科。

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它的范围确实比较广泛,民俗事家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具体行业都会发生联系,如饮食民俗之与烹饪、食品业,居住民俗之与建筑学、勘舆学,服饰民俗之与服装行业,交通民俗之与交通、旅馆、道路管理等。尽管如此,当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出现交叉的时候,民俗学是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现在有些学者的做法却是将某一类民俗事象与其他领域硬性结合,便创造出一种所谓的民俗学的新的分文学科,而这种分支学科的学术框架往往又没有什么创新,几乎是完全套用现有的民俗学理论框架,其基本模式是在民俗学理论框架中填充一些某类民俗事象的例子。民俗学的分支学科应该有,而且分支学科的出现也标志着民俗学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不过.现在出现的民俗学的分支学科,存在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失去了作为民俗学的学科特性,即没有体现出是民俗学的分支学科。我们读一些分支学科的著作,总会把这个分支学科和与它相临的学科(如饮食民俗学之与烹任、食品,民俗语言学之与社会语言学等)混淆起来,或者,读分支学科的著作与普通的民俗学概论类的著作区分不开。转贴于

与此类似,关于民俗概念内涵的无限制扩大问题同样应该引起民俗学界的重视。民俗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广,但民俗学对于所研究的对象并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主要研究属于民俗观念性的现象。早在民俗学的初创时期,曾担任过英国民俗学会会长的博尔尼女士(CharLotteSophiaBurne过去多译为“班尼”)有段非常著名论述:“民俗包括作为民俗精神秉赋(theMentalequip)的组成部分的一切事物,而有别于他们的工艺技术,引起民俗学家注意的,不是耕犁的形式,而是耕田者推犁入土时所举行的仪式;不是渔网和渔叉的构造,而是渔夫入海时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桥梁或房屋的建筑术,而是施工时的祭祖以及建筑物使用者的社会生活。”([英]查·索·博尼尔著,程德祺泽:《房俗学手册》,第一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同样是一件民俗物品,作为手工艺人会从制作技艺、用料、实用价值等方面去考虑问题,文物工作者会考虑它的文物价值,而民俗学者需要研究的是通过这件物品所反映的民俗活动(仪式)和民俗观念。尽管我们现在也非常重视物品在民俗研究中的作用,甚至出现了“物质民俗”、“民俗文物”等名词。但我们绝不能就物论物,必须看到物品后面的民俗意义。民俗物品的研究如此,其他方面的民俗学研究也是这样。这个看法可能会被许多人认为太保守,笔者觉得即使保守一些,也比失去了自己固有的研究领域,最终成为一门没有确切研究对象的学问要强得多。

3、民俗学从业人员学术素养的欠缺已经成为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前面已经说过,在民俗学发展的前30年中,真止以民俗学为自己专业的学者几乎没有,多数学者是在民俗学的行当里“客串”。对于这类学者来说.民俗学只是他们所研究专业知识的补充,并非是必须具备的知识。近20年来,出现了部分民俗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对于这些专业研究人员而言,从事民俗学的调查与研究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学术素养问题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我们现在民俗学的专业研究人员,大多数是文学(主要是民间文学)出身,这与近50年民间文学在中国的特殊地位有关。1979年以后,在中国有了恢复重建一些以前被取消的社会科学学科的可能性时,当时就是从事民间文学研究的学者最早认识到民俗学的重要性,而倡议恢复建立民俗学的。因此可以说,民间文学学者对于民俗学学科的提倡与重建功不可没,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民俗学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归属方面依附于民间文学(或者是文学)。

如果说,在学科恢复的初期,这种主要由文学出身的学者组成的民俗学的队伍,基本上还能够适应学科初创阶段的需要的话,那么,随着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从业者知识结构的欠缺而对学养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就越来越突出,如今这种不利影响已经不只是学者本人的问题.还影响到了对下一代学术接班人的培养。这突出地表现在民俗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上面。过去,民俗学不属于独立学科,我们只能借鸡下蛋,利用文学的硕士、博士点培养民俗学的高级人才,由于是文学的学位,所学的课程自然以文学为主,只是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略有侧重。如今,民俗学已经成为独立学科,必须有自己独立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可是,我们面临的难题是,有许多民俗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如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原始社会史等),指导教师本身就十分缺乏,致使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进行补课。

作为一个民俗学者,除了牢固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以外,还要对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文学、历史学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田野作业和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只有这样,民俗学的整体学术水平才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民俗学才能够在社会科学之林中扎好根、发好芽。

4、民俗学爱好者众多,但专业研究人员不足;民俗学群众性学术组织虽多,但专业研究机构不健全;社会上民俗活动不少.呈现出的却是一种虚假的学术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民俗学潜在的诸多问题。

现在,全国有省市级的民俗学会近3O个,地县级的民俗学会则更多,尽管相当一部分学会有名无实,根本不搞学术活动,但每年全国各地组织的民俗学的会议也在十几次。而且近几年地方性学会动辄组织全国性、甚至国际性学术会议,声势浩大,规模不小,确实也在社会上为民俗学制造了一定的影响。除了学术组织举办的民俗学的活动以外.一些政府部门,其他的社会团体也利用民俗或者打着民俗的旗号举办一些活动。诸如此类,都造成了在社会上民俗学似乎十分繁荣、十分走俏的现象。

但从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对上面所说的这类民俗活动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许多学术组织召开的学术会议,参加人员虽然不少,论文数量也很可观,但学术水平不高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造成学术水平不高的原因固然与我们学科尚处于初创恢复阶段有关,更重要的还是由于民俗学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学术水平较差。我国民俗学的队伍中,大约80%以上是在基层从事群众文化或者地方史志工作的人员;还有一部分是在政府部门的业务人员或管理人员,他们涉足民俗学的原因,是由于所从事的工作与民俗相关;在大学或科研单位中进行民俗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在整个队伍中所占的比例大约不足10%。基层的研究人员受条件所限,主要是进行一些地域民俗的调查和研究丁作;政府部门的民俗学研究者,主要是利用民俗学的现有成果为时政服务;因此,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任务主要是由在大学和科研部门从事民俗学专业研究的人员来完成。而这部分专业人员的状况又是如何呢?民俗学在多数大学里,过去都依附在文学等其他学科之中,缺少起码的资料、教学、办公条件等各方面的积累,起步就处于劣势;而且,现在多数大学里的民俗学的教学或行政,仍然没有摆脱受制于其他学科的状况,没有取得与其他学科同等的地位。至于民俗学在科研机构中的处境更是不容乐观。至今在国家科研机构中(如社会科学院)尚没有民俗学的位置,科研机构中研究民俗学的学者一般分布在文学、社会学、民族学等机构里,大多是以其他专业为主,兼营民俗学。这些,都是不利于民俗学学科发展的因素。

至于地方政府或其他社会团体组织的一些民俗活动,其动机就不是为了发展民俗学,而是利用民俗,以民俗为媒介企望能够创造经济效益。近些年各地搞的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许多活动,其中的“文化”的内容,主要指的就是民俗的内容。实事求是地讲,这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民俗学应用研究的活跃;同时,通过这类活动民俗学的学术研究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这类活动中也存在着歪曲民俗、制造假民俗,甚至破坏民俗的现象。对此,民俗学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以免造成社会上的民众对民俗学产生不好的印象。

民俗学界的学术活动虽多,但水平不高;社会上的民俗活动不少,但只是片面利用民俗。民俗学表面上的繁荣潜伏着学科的更大危机.这也是当前民俗学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

三、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前景展望

中国民俗学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虽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甚至是致命的缺陷。但学科的发展前景并非是一片漆黑,展望即将到来的21世纪,民俗学的发展仍然充满着机遇。

一、学科地位的确立为民俗学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7年,民俗学在传入中国80年之后,终于在高等院校中堂而皇之的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民俗学取得了独立学科地位。这意味着,今后民俗学可以培养自己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而不必象以前那样,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力量培养民俗学人才(所谓“借壳下蛋”)。截止到1998年底,在全国高校中,共有8所院校被国家授予培养民俗学博士、硕士的权力,其中博士点一个,硕士点8个。1999年秋,中国第一批以民俗学的名义招收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进入高校,这标志着我国在民俗学高级人才的培养方面已经步入正规,在三五年之后,将会有一批受过系统学术训练的民俗学人才进入社会的实际工作部门,民俗学将会在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下个世纪,中国许多行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将会为民俗学的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民俗学的应用研究提供广阔的天地,为民俗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提供就业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会促进民俗学整个学科的发展。

中国的产业结构在下个世纪仍然会有较大幅度的调整,民俗学将会在这种调整中成为获益者。像旅游业就必定会有在今后的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为民俗学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应用民俗学、旅游民俗学等与实际应用有密切关联的一些分支学科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必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影响,对此,民俗学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在保护本民族文化、了解异族文化,促进全球贸易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民俗是一个民族的基础文化,在民俗文化中最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因此,民俗学通过对本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揭示民族文化的真谛,总结民族文化的精华,这在保留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抵御外来文化的侵入等方向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第8篇:民俗文化的分类范文

摘 要 民俗体育活动在丰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作为一种文化教育媒介,能够有效抒发人们情感,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对湘赣边区民俗体育分析研究,能够有效丰富湘赣边区文化。湘赣边区民众由于受到经济、交通以及信息等条件影响,他们依据自己民族特色,创造了丰富多彩且独特的民俗体育活动。赣湘边区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体现了当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

关键词 湘赣边区 民俗传统文化 体育文化

民俗体育能够对人们生活状况与水平、社会状况与文化背景进行真实反映。民俗体育活动不仅是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对民俗体育活动实施开发,不仅能够推广传统体育文化,而且能够开辟经济发展新途径。对湘赣边区民俗体育分析研究,能够有效丰富湘赣边区文化。然而,民俗体育活动在开展过程,很多因素都会对其形成制约,对民俗体育运动的传承与发展形成极大影响。

一、民俗体育活动具有的文化特征分析

民俗体育是由固定民众创造、传承以及享用的一种体育运动与生活文化,具有集体性、模式性、传统性以及生活化等特点。

(一)民俗体育活动具有区域性与传承性

民俗体育活动属于民族传统文化,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民俗体育活动。我国民俗体育活动因人们所居住的区域不同,而有不同的民俗体育活动,因此,我国民俗体育活动表演形式丰富、内容多种多样。民俗体育活动在丰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作为一种文化教育媒介,能够有效抒发人们情感,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同时,民俗体育活动也是不同民族习俗与风韵的有机体现。

(二)民俗体育活动具有表演性与文化团块性

民俗体育活动能够把古代戏曲等多种娱乐内容、方式,与现代文艺有机融为一体。因此,民俗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文化团块性与表演特征。如:在我国古代北部区域,人们借助秧歌表达自己对丰收的喜悦。今天,秧歌仍然具有一定的表演性与艺术性。

(三)民俗体育活动适应性与历史继承性

民俗体育活动与人们生活以及生产活动具有密切联系。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古代,处于一定区域的人们,创造了各种不同与生活生产活动相关联的民俗体育活动,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民俗体育随着时代的发展,能够代代相传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与历史传承性。

二、湘赣边区民俗体育活动发展状况分析

在长期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湘赣边区民众由于受到经济、交通以及信息等条件影响,他们依据自己民族特色,创造了丰富多彩且独特的民俗体育活动。在湘赣边区这些民俗体育活动中,由最初与大自然搏斗形成的体育形态,逐渐演化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并逐渐传承、积淀与发展。湘赣边区民俗体育活动,通常有传统节令类与民间舞蹈类两种。

(一)传统节令类

在湘赣边区民俗体育中,传统节令类体育形式随着民俗节令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带有一定的规律性。湘赣边区传统节令类民间民俗体育,因其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与环境,经历了长久的历史沉淀,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这些民俗节令体育活动不仅拥有很多参与者,而且也拥有很多观赏者。同时,很多民俗节令已经不再对其进行约束,不论在哪个季节,都会进行表演。这些传统节令类民间民俗体育活动,不仅具有古朴民俗节令身韵,而且也带有时代色彩,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在湘赣边区传统节令类民间民俗体育形式中,很多内容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有的体育活动在发展过程中,还发生了很多变化。如在湘东炎陵山区,秋千由最初的荡秋千演变出了磨秋、观音秋以及纺车秋等车轮秋,以及类似跷跷板的担子秋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二)民间舞蹈类

在湘赣边区,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风格,是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其中,最具代表性且仍在民间盛行的有:永新盾牌舞以及宜春丰城岳家狮等传统节目。同时,在湘赣边区还有抖空竹、打莲湘、宜春旱船舞、万安麒麟狮象灯以及资兴凤凰展翅等八十余种民间舞。抖空竹与打莲湘属于湘东区域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与较大的发展潜力。

湘赣边区民俗体育活动的发展、普及与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然环境改造与人们生产方式的变化,有机体现了民俗体育与生产的结合。

三、对湘赣边区民俗传统体育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在湘赣边区,民俗传统体育活动的技术不断规范,当地人们越来越感到文化氛围对生活以及工作的良好影响。同时,也有很多问题与困难对其发展形成了制约。

(一)政府保护力度不够

在湘赣边区,在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同时,很多地方政府也只是注重发展经济,而忽略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尤其是民俗体育文化更是受到很大冲击。处于湘赣偏远边区具有较高历史价值而没有经济效益的民俗体育活动,政府更是没有予以有效保护,以致很多民俗体育活动项目远离了人们的视野。

(二)继承方式、西方功利思想的影响

在湘赣边区,很多民俗体育传统体育活动,往往借助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传统方式进行传承。很多年轻人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不愿呆在农村对传统民俗体育活动进行继承。因此,很多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很难找到相应的继承人。同时,西方功利思想,对湘赣边区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也产生了巨大不利影响。很多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内容发生了改变,不再对坚守原有文化内涵,以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优秀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功能与色彩。

(三)环境因素的影响

区域人文地理环境,对传统民俗体育活动生存与发展有着具有巨大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都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现代都市生活方式,而传统民俗体育活动方式,很难得到年轻人的认同感,进而导致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很难得到传承与发展。

四、发展湘赣边区传统民俗体育活动措施分析

在湘赣边区,在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对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遗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只有采取一定措施,才能让湘赣边区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得到更好发展。

(一)有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政府不仅应充分认识到民俗体育活动的作用,而且应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项目予以保护和发扬。政府在政策上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项目应予以扶持,借助相关规定对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发展予以保障,应通过对传统民俗体育活动设施建设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

(二)学校开设民俗体育活动内容相关科目并培育传承人

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借助学校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得到有效继承与发展,而且也能够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健身方法。政府应鼓励学校将具有地方特色的踢毽子、蹴鞠等民俗体育活动,植入学校体育教育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感情。同时,在湘赣边区,由于缺乏相应的民俗体育活动传承人,致使很多传统习俗体育活动项目出现中断问题。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应机制,制定培育传承人计划,表彰保护、传承以及发展相关人员。政府应提供相应平台,促进民间民俗体育活动相关人员之间沟通,借助现代媒体弘扬民俗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意义。

(三)传承模式多样化

传统习俗体育活动项目,应改变过去师徒言传身教的传统传承模式,应积极实施多样化传承模式。首先,湘赣边区民俗体育活动可以借助旅游业,促进其传承与发展。政府应采取一定措施,在节庆期间举行民俗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发展当地经济,而且能够使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吸引很多年轻人参与。其次,将民俗体育比赛与遗产保护结合起来。政府应借助民俗体育活动的竞技性,将其与运动会等体育赛事有机结合。同时,政府可以创建民间民俗体育文化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进而对其进行有效传承。

五、结语

赣湘边区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体现了当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政府应积极探索对湘赣边区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其地域特色进行有机挖掘,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湘赣边区民俗活动中的养生健身行为研究”编号:15TYQ0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第9篇:民俗文化的分类范文

随着21世纪的来临,许多人文学科面临着新的挑战,“反思”成为许多学科的重要话题。

民俗学作为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适时地总结自己的不足,根据学术发展的规律及时调整本学科发展的战略,也属于民俗学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因此,本文就民俗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略陈己见,以就教于民俗学界的同仁。

一、中国民俗学的历史回顾

从1918年到1949年的30余年间,民俗学在中国的学术界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这种基础对于一个新兴的学科来讲,还是相当不牢固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没有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中占有稳固的位置,如建立系科、培养学生等;其次,它没有以此为生的学者,民俗学在中国最早的提倡者大多数都没有成为民俗学家,或者本来就是把民俗学作为自己专业的副产品。如顾颉刚提倡民俗学最为用力,但终其一生始终是一位历史学家;中山大学时期的民俗学会会长容肇祖后来也是以哲学、历史而享誉学界的;至于北大时期的周作人、刘半农,中山大学时期的杨成志等,也都不是以民俗学而立足于学界,后来对中国民俗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钟敬文,在30代也是以散文而闻名于国内的,但他与其他学者不同,当时他已经立志要以民俗学为自己的学术目标。因此;我们认为,本世纪上半叶,民俗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进入中国,并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作为一门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独立的学科,民俗学在当时的中国还远没有成熟起来,以后要走的路程还很长很长。

1949年至 1979年的 30年间,本来就没有显赫过的民俗学更加寂寞。在这期间,由于社会的、政治的原因,民俗学中的民间文学受到特别重视,得到了突出的发展。民俗学研究的部分内容也在其他领域得到了应用,如在五六十年代的民族普查与民族识别工作中,对于调查者而言,民俗学成为必不可少的知识,而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成为识别区分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

1979年至今,民俗学从呼吁恢复到学科地位的最终确立,又走过了20年的历程。如今的中国学界,民俗学已经登堂入室,被确立为社会科学大家庭里面的一门独立学科,民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步入正规,民俗学的学术组织纷纷建立,民俗学的学术著作不断面世,全国各地建起了许多规模不等的民俗博物馆,民俗、民俗学、民俗文物这些过去不被人们所重视的名词.现在也已经广为人们所熟知。可以说,现在已经到了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黄金时期。

二、中国民俗学的现状及其学科危机

中国民俗学经历了近20年的恢复和发展,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是,居安思危,当前的中国民俗学仍然潜存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俗学对于学科名称的争议,不利于民俗学在当前学术界的顺利发展。

民俗学虽然已在中国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们是,对于将本学科定为何名仍然是一个需要争论的问题。现有的论点中就有“民间文化学”、“民俗文化学”、“民俗学”等几种不同的观点。主张用“民间文化学”为学科名称的学者认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现在已经扩展到整个民间文化领域,原有的民俗的概念已经不能涵括现在的研究内容。因此,要用“民间文化学”来取代“民俗学”。若依此说,同样以民间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类学似乎也应改名。“民俗文化学”的出现是近年来流行的把一般性概念套用“文化”一词的结果,持此说者将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定为民俗文化,认为“民俗文化”一词的内涵已经超出了原来“民俗”一词的范围。至于用“风俗学”替代民俗学,这已经不是什么新论,早在30年代就有学者坚持这种主张,但并没有在学术界流传开来。类似的名词概念的争论还有,如“物质民俗”、“阶级性”、“阶层性”等等。

对于民俗学的学科基本概念展开争论,确实有助于学术的发展,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科的规范化。现在国外民俗学界也有关于民俗学改名的争论(李扬、王钰纯:《Folklore名辩》《民俗研究》1999年第3期。),其起因主要是民俗学不光彩的历史和民俗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问题。但是,这种对于民俗学名称的争论,在当前的中国却会对学科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民俗学是近几年才被国家承认为独立学科的,国家确认的学科名称就是民俗学。现在连自己的学科名称都需要重新讨论,这很容易被那些对民俗学怀有不良用心的人所利用,用以作为打击稚嫩的民俗学的借口。笔者认为,对于民俗学这个学科到底使用什么名称是可以争论的,但从大局出发,在现阶段应该努力维护“民俗学”这一已经被本学科和学术界普遍接受了的学科名称,以利于学科的连续发展。

2、民俗学核心概念——“民俗”一词内涵的扩展,与学科外延的无限膨胀,会给现阶段民俗学的学科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当前民俗学受到重视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许多人文学科的学者开始关注民俗学,甚至将自己的研究领域扩展到民俗学的领域中来。说明了民俗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已被广泛认识,固然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是,还有种倾向却不利于学科的发展,甚至会对现阶段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带来负面影响。这就是,民俗学的核心概念——“民俗”的内涵在被人为的扩大,致使人们误认为什么都是民俗,民俗无所不包,同时,民俗学学科的外延也在膨胀,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分支学科。

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它的范围确实比较广泛,民俗事家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具体行业都会发生联系,如饮食民俗之与烹饪、食品业,居住民俗之与建筑学、勘舆学,服饰民俗之与服装行业,交通民俗之与交通、旅馆、道路管理等。尽管如此,当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出现交叉的时候,民俗学是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现在有些学者的做法却是将某一类民俗事象与其 他领域硬性结合,便创造出一种所谓的民俗学的新的分文学科,而这种分支学科的学术框架往往又没有什么创新,几乎是完全套用现有的民俗学理论框架,其基本模式是在民俗学理论框架中填充一些某类民俗事象的例子。民俗学的分支学科应该有,而且分支学科的出现也标志着民俗学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不过.现在出现的民俗学的分支学科,存在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失去了作为民俗学的学科特性,即没有体现出是民俗学的分支学科。我们读一些分支学科的著作,总会把这个分支学科和与它相临的学科(如饮食民俗学之与烹任、食品,民俗语言学之与社会语言学等)混淆起来,或者,读分支学科的著作与普通的民俗学概论类的著作区分不开。

与此类似,关于民俗概念内涵的无限制扩大问题同样应该引起民俗学界的重视。民俗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广,但民俗学对于所研究的对象并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主要研究属于民俗观念性的现象。早在民俗学的初创时期,曾担任过英国民俗学会会长的博尔尼女士(Char Lotte Sophia Burne过去多译为“班尼”)有段非常著名论述:“民俗包括作为民俗精神秉赋(the Mental equip)的组成部分的一切事物,而有别于他们的工艺技术,引起民俗学家注意的,不是耕犁的形式,而是耕田者推犁入土时所举行的仪式;不是渔网和渔叉的构造,而是渔夫入海时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桥梁或房屋的建筑术,而是施工时的祭祖以及建筑物使用者的社会生活。” ([英]查·索·博尼尔著,程德祺泽:《房俗学手册》,第一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同样是一件民俗物品,作为手工艺人会从制作技艺、用料、实用价值等方面去考虑问题,文物工作者会考虑它的文物价值,而民俗学者需要研究的是通过这件物品所反映的民俗活动(仪式)和民俗观念。尽管我们现在也非常重视物品在民俗研究中的作用,甚至出现了“物质民俗”、“民俗文物”等名词。但我们绝不能就物论物,必须看到物品后面的民俗意义。民俗物品的研究如此,其他方面的民俗学研究也是这样。这个看法可能会被许多人认为太保守,笔者觉得即使保守一些,也比失去了自己固有的研究领域,最终成为一门没有确切研究对象的学问要强得多。

3、民俗学从业人员学术素养的欠缺已经成为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前面已经说过,在民俗学发展的前30年中,真止以民俗学为自己专业的学者几乎没有,多数学者是在民俗学的行当里“客串”。对于这类学者来说.民俗学只是他们所研究专业知识的补充,并非是必须具备的知识。近20年来,出现了部分民俗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对于这些专业研究人员而言,从事民俗学的调查与研究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学术素养问题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我们现在民俗学的专业研究人员,大多数是文学(主要是民间文学)出身,这与近50年民间文学在中国的特殊地位有关。1979年以后,在中国有了恢复重建一些以前被取消的社会科学学科的可能性时,当时就是从事民间文学研究的学者最早认识到民俗学的重要性,而倡议恢复建立民俗学的。因此可以说,民间文学学者对于民俗学学科的提倡与重建功不可没,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民俗学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归属方面依附于民间文学(或者是文学)。

如果说,在学科恢复的初期,这种主要由文学出身的学者组成的民俗学的队伍,基本上还能够适应学科初创阶段的需要的话,那么,随着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从业者知识结构的欠缺而对学养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就越来越突出,如今这种不利影响已经不只是学者本人的问题.还影响到了对下一代学术接班人的培养。这突出地表现在民俗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上面。过去,民俗学不属于独立学科,我们只能借鸡下蛋,利用文学的硕士、博士点培养民俗学的高级人才,由于是文学的学位,所学的课程自然以文学为主,只是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略有侧重。如今,民俗学已经成为独立学科,必须有自己独立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可是,我们面临的难题是,有许多民俗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如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原始社会史等),指导教师本身就十分缺乏,致使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进行补课。

作为一个民俗学者,除了牢固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以外,还要对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文学、历史学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田野作业和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只有这样,民俗学的整体学术水平才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民俗学才能够在社会科学之林中扎好根、发好芽。

4、民俗学爱好者众多,但专业研究人员不足;民俗学群众性学术组织虽多,但专业研究机构不健全;社会上民俗活动不少.呈现出的却是一种虚假的学术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民俗学潜在的诸多问题。

现在,全国有省市级的民俗学会近3O个,地县级的民俗学会则更多,尽管相当一部分学会有名无实,根本不搞学术活动,但每年全国各地组织的民俗学的会议也在十几次。而且近几年地方性学会动辄组织全国性、甚至国际性学术会议,声势浩大,规模不小,确实也在社会上为民俗学制造了一定的影响。除了学术组织举办的民俗学的活动以外.一些政府部门,其他的社会团体也利用民俗或者打着民俗的旗号举办一些活动。诸如此类,都造成了在社会上民俗学似乎十分繁荣、十分走俏的现象。

但从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对上面所说的这类民俗活动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许多学术组织召开的学术会议,参加人员虽然不少,论文数量也很可观,但学术水平不高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造成学术水平不高的原因固然与我们学科尚处于初创恢复阶段有关,更重要的还是由于民俗学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学术水平较差。我国民俗学的队伍中,大约80%以上是在基层从事群众文化或者地方史志工作的人员;还有一部分是在政府部门的业务人员或管理人员,他们涉足民俗学的原因,是由于所从事的工作与民俗相关;在大学或科研单位中进行民俗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在整个队伍中所占的比例大约不足10%。基层的研究人员受条件所限,主要是进行一些地域民俗的调查和研究丁作;政府部门的民俗学研究者,主要是利用民俗学的现有成果为时政服务;因此,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任务主要是由在大学和科研部门从事民俗学专业研究的人员来完成。而这部分专业人员的状况又是如何呢?民俗学在多数大学里,过去都依附在文学等其他学科之中,缺少起码的资料、教学、办公条件等各方面的积累,起步就处于劣势;而且,现在多数大学里的民俗学的教学或行政,仍然没有摆脱受制于其他学科的状况,没有取得与其他学科同等的地位。至于民俗学在科研机构中的处境更是不容乐观。至今在国家科研机构中(如社会科学院)尚没有民俗学的位置,科研机构中研究民俗学的学者一般分布在文学、社会学、民族学等机构里,大多是以其他专业为主,兼营民俗学。这些,都是不利于民俗学学科发展的因素。

至于地方政府或其他社会团体组织的一些民俗活动,其动机就不是为了发展民俗学,而是利用民俗,以民俗为媒介企望能够创造经济效益。近些年各地搞的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许多活动,其中的“文化”的内容,主要指的就是民俗的内容。实事求是地讲,这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民俗学应用研究的活跃;同时,通过这类活动民俗学的学术研究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这类活动中也存在着歪曲民俗、制造假民俗,甚至破坏民俗的现象。对此,民俗学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以免造成社会上的民众对民俗学产生不好的印象。

民俗学界的学术活动虽多,但水平不高;社会上的民俗活动不少,但只是片面利用民俗。民俗学表面上的繁荣潜伏着学科的更大危机.这也是当前民俗学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

三、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前景展望

中国民俗学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虽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甚至是致命的缺陷。但学科的发展前景并非是一片漆黑,展望即将到来的21世纪,民俗学的发展仍然充满着机遇。

一、学科地位的确立为民俗学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7年,民俗学在传入中国80年之后,终于在高等院校中堂而皇之的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民俗学取得了独立学科地位。这意味着,今后民俗学可以培养自己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而不必象以前那样,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力量培养民俗学人才(所谓“借壳下蛋”)。截止到1998年底,在全国高校中,共有8所院校被国家授予培养民俗学博士、硕士的权力,其中博士点一个,硕士点8个。1999年秋,中国第一批以民俗学的名义招收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进入高校,这标志着我国在民俗学高级人才的培养方面已经步入正规,在三五年之后,将会有一批受过系统学术训练的民俗学人才进入社会的实际工作部门,民俗学将会在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下个世纪,中国许多行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将会为民俗学的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民俗学的应用研究提供广阔的天地,为民俗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提供就业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会促进民俗学整个学科的发展。

中国的产业结构在下个世纪仍然会有较大幅度的调整,民俗学将会在这种调整中成为获益者。像旅游业就必定会有在今后的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为民俗学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应用民俗学、旅游民俗学等与实际应用有密切关联的一些分支学科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必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影响,对此,民俗学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在保护本民族文化、了解异族文化,促进全球贸易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民俗是一个民族的基础文化,在民俗文化中最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因此,民俗学通过对本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揭示民族文化的真谛,总结民族文化的精华,这在保留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抵御外来文化的侵入等方向都会产生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