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民俗文化研究范文

民俗文化研究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民俗文化研究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民俗文化研究

第1篇:民俗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关中地区

一、何为民俗文化资源

民俗文化资源顾名思义,指的是公众在民俗文化生产与生活中所创造及形成的各类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根据民俗学定义,主要由劳动生产类、生活类、社会组织类、节庆类、礼仪类、游艺类、传说、文学、宗教与巫术以及婚丧嫁娶等部分组成。

二、关中民俗文化资源梳理

关中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主要体现在民间工艺、民间戏曲、民俗活动等方面。关中地区民间工艺绚丽多彩,如:关中剪纸、户县农民画、凤翔泥塑、马勺、关中皮影。

三、民俗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关系

文化产业的开发,实质上是对各种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提升,彰显其真正的价值,本质目的是为了利用文化资源进行创新。可见文化资源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民俗文化资源是文化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经5千年中华文明的沧桑,关中民俗文化资源具备了文化产业开发的比较优势,成为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之一。5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是践行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的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加强文化自信的新途径,是提升民族自豪感的新方法。6我国自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后,不断探索非遗保护形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制度,但对于有效的保护一些濒临绝迹的民俗文化却显得捉襟见肘。如果能在保护的前提下,将适合产业化发展的民俗文化资源筛选出来,进行合理有效开发,使其适应当地民俗环境,与社会、经济、生态统一协调发展,形成相应的民俗文化产业体系,也不失为一条促进关中民俗文化创新型发展的便捷之径。

四、关中民俗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现状

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潮流,关中民俗文化与经济的密切联系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关中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为旅游式开发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来,业界人士一直在寻找文化和旅游的契合点,发现民俗文化旅游是其中的重要突破点之一。民俗文化旅游是关中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品牌经营如“西安年最中国”为代表的节庆活动模式,以回民街为代表的社区———历史(传统)街模式,党家村7、袁家村、马嵬驿的乡村模式,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西安市民俗博物馆等生态博物馆模式,8白鹿原影视城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模式9-10等。二是民间工艺品开发型。民间工艺“民间工艺体现了公众在劳动生活中的智慧,同时是当地生活环境与习俗的缩影,展现了人们的审美价值。”11关中民间工艺主流方向逐渐由实用型转向了艺术欣赏和旅游纪念型,开发的比较成功的有凤翔泥塑、12西秦刺绣、澄城刺绣、旬邑彩贴剪纸、凤翔木板年画等。13三是表演艺术商业化经营型。关中地区的传统歌舞戏曲如华阴老腔、合阳木偶戏、秦腔、华县皮影戏等是蕴涵在丰富的民俗事象中的艺术因子。通过组建艺术乐团、以商业化经营为手段,不断将其搬上现代舞台。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华阴老腔,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保护开发成功的案例,并走向中国春晚的舞台,被视作与世界交流的文化名片。14四为门票经济型。创建民俗类博物馆与民俗品展销会,为民俗文化资源的展示搭建永久式与临时性平台,不仅满足公众对民俗文化体验的需求,创办者也获得了经济效益,实现生产性保护民俗文化资源。关中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赢得了巨大效益,民俗文化资源得到重视的同时存在资源浪费与过度开发的现象,甚至出现低俗化。例如,一些县市在开发当地民俗文化资源时,未经科学的策划规划与论证就开始投资建设,造成开业时名噪一时而后不了了之,并且衍生了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坐地起价与黑导游泛滥,极不利于各地的城市形象的塑造;千篇一律的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以及极少有内容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产品推出,民俗品牌建设严重不足,等等。这些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而忽视文化、社会、生态效益的做法,严重阻碍了关中民俗文化产业化高质量发展进程。

五、提升建议

第2篇:民俗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东北民俗元素;文创产品设计;教学实践

坐落在华夏东北部的广袤土地,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独特的东北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中的重要代表,其别具一格的红山文化、满文化、剪纸艺术、服饰文化和农民画等,不仅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将东北民俗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设计与教学实践中,能够有效地激活东北民俗文化活力,同时还能够更好地为文创产品设计与教学实践提供内容支持。

1东北民俗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与教学中的意义

东北民俗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与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首先,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东北民俗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教学中的活化运用。东北民俗文化十分丰富,红山文化、满文化、剪纸艺术、服饰文化和农民画等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这些文化中提取文化元素,能够极大地丰富文创产品设计教学的内容和素材,这不仅可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更好地创作出优秀的文创作品;其次,推进了文化传承,有助于促进新时期东北民俗元素的保护与发展。东北民俗元素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在新时代,我国十分重视文化强国的战略,因此将东北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设计教学中去,可以激发民族文化活力,不断地推进东北民俗文化元素在新时期的发展和传承[1]。

2东北民俗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与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2.1民俗元素开发不足

从目前来看,东北民俗元素开发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创产品设计与教学内容建设。尽管不少文创产品设计与教学课堂都在广泛地运用东北民俗文化元素,但是这些文化元素基本停留在博物馆现有的文化元素基础上,对于文化元素的提取浮于表面,缺乏深层次的挖掘,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民俗元素的丰富性不够,导致文创产品设计与教学缺乏系列化的元素渗透,难以带给学生系统化的知识和素材,阻碍了文创产品设计与教学实效性。总之,民俗元素开发不足,对于教学内容建设形成了巨大制约,不利于教学效果提升[2]。

2.2民俗元素创新度低

目前在开展文创产品设计与教学过程中,民俗元素的创新度较低,影响了教学的创新性。从目前来看,对于东北民俗元素的提取较多地停留在大众传统的文化认知内,很少与现实相结合进行文创产品设计,这就不利于民俗元素的时展[3]。比如,目前市场上十分流行的鼠标垫、抱枕、闹钟、帆布包和钥匙扣等文创产品,都可以以民俗文化作为依托进行设计,但是目前这类的文创产品还是十分稀少。具体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对此缺乏深入思考和有益启发,导致学生在文创设计与教学过程中,思路得不到开拓,创造力得不到提升,这也不利于个人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无形中阻碍了个人价值的发挥。

2.3民俗元素结合性差

东北民俗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中的璀璨明珠,要想从东北民俗文化中提取有效元素,更好地作用于文创产品设计,就要促进东北民俗元素与文创的结合。比如,可以将东北民俗元素与碗碟厨具相结合,让大众领略到东北文化的柔情;还可以将东北服饰文化与女性丝巾设计、包包设计等结合起来,实现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和交汇,从而让东北民俗文化在新时期具有更强的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但从目前来看,民俗文化很少与时代元素进行整合与碰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理论化的表面说教,在无形中削弱了教学效果。为此,可以先进行理论上的指导和梳理,而后在此基础上带领大家一起实践和操作,从而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和现实转化能力,促使文创产品设计与教学取得更加理想化的效果。

3东北民俗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与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积极开发东北民俗元素

积极实现对于东北民俗元素的开发,有助于为文创产品设计与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支持。具体来说,注重对于东北民俗文化元素的整合,比如红山文化及满文化、还有兰西挂钱、绥棱农民画和海伦剪纸都是很好的文化元素,将它们运用到文创产品设计与教学中,对于延伸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把这些元素提取出来,加以创作性整合,用于文创产品logo或图案,以此提升文创产品的艺术性。比如,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展览的服饰文化就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图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服饰的纹样图案植入到抱枕设计、窗帘设计中去,进而来提升教学实践效果,这必然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

3.2善于促进民俗元素创新

积极实现东北民俗元素的创新运用,为教学实践提供丰富的文化形式,不断地推动教学效果提升。东北年画是东北民俗文化中的有效成分(图2),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怎样从年画中抽离出典型文化元素?这些典型的文化元素能够在什么场景下广泛运用?带着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比如年画可以制作成帆布包、书签或笔记本,甚至可以将之运用到充电宝外观设计、鼠标设计等方面,这样就能够打开学生的思路,这一方面可以为东北年画的时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还能够更好地提升文创设计与教学效果。

3.3推进民俗元素的多元融入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促使东北民俗文化元素的多元融入,让东北民俗文化元素更具适应性和多元性,从而为学生的文创实践活动提供机会。具体来说,可以积极地效仿故宫淘宝的方式,将东北民族元素广泛运用到口红包装设计、洋娃娃衍生品设计中去,还可以与品牌合作,将东北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为此,教师要积极带领学生到文化创意企业进行实地的调研,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东北民俗文化元素在文创设计中的运用。在此基础上,广泛地启发学生的心智,使之脑洞大开,为民俗文化元素与文创产品的结合提供机会。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之掌握必要的文创产品设计操作方法,提升其动手能力。

4结语

从东北民俗元素中提取有益成分,来促进文创产品设计与教学实践,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上不妨从开发东北民俗元素、促进民俗元素创新和推进民俗元素多元融入等方面着手,最大化地实现民俗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教学的融合,这样不仅可以最大化地提升东北民俗元素的活力,也能够提升文创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为其更好地进行市场运作与营销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艳.东北地域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开发研究[J].传媒论坛,2020(1):10.

[2]付振宇.基于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J].包装工程,2019,40(20):215-218,222.

[3]武世桥,尹宏韵,翟颉.赫哲族纹饰在旅游文创产品中的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7):20-21.

第3篇:民俗文化研究范文

一、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两者之间存在很多相似点。

(一)两者的相同特点

民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群众文化也包含一部分民俗文化内容,与社会功能相结合,两者作用相同,通过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结合,能提高社会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认知。如通过开展大型文体活动,调和群众关系,通过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提高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群众的民族凝聚力。两者还能在群众舆论方面发挥作用,强化社会道德教化,呈现出浓郁的群体性特点与社会性特点。

(二)民俗文化能推进群众文化发展

传承民俗文化艺术发展时,需要明确其与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影响,随着时代变迁,民俗文化也在不断变化,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民俗文化对群众文化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群众文化也可以丰富民俗文化的内容与形式。

(三)弘扬民俗文化的途径

我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群众文化经过长时间实践与积淀形成不同的民俗文化,两者都给群众提供服务,与民族及区域特色结合起来整合文化资源,强化民众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民众之间的沟通效率。群众文化发展本身与民俗文化之间相互促进。如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时,逐步发展形成特色民族文化,呈现出浓厚的民族风情与特色,推进民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限制其长远发展,有必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实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民俗文化受众群体有限

我国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在古代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比较匮乏,人们对民俗文化这种文化的表达方式比较单一。在进一步的发展中,民族民俗文化逐渐融入艺术创作中,这为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动力和基础。但在新时代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受众群体。

(二)民俗文化的创作力不足

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进行创编是传承民俗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具体涉及动作的设计、服装的设计以及民俗文化内容和风格的设计,这些都是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方面。古代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大都是以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情况为基础提炼形成的。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民俗文化由于地域和人们生活习惯的不同也有较大的差异。正是由于创作者的人数较多,创作规模较大,使得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类型越来越丰富。但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研究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学者和工作人员越来越少,这导致民俗文化的创作与传承受到严重影响。

(三)民俗文化的民族特色丢失

现代社会,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实践上还存在不足,一方面是盲目传承,照抄传统的民俗文化,从动作到服装设计以及音乐场景都没有明显变化,这种传承方式没有充分考虑现代受众的变化,难以让现代人接受。另一方面就是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过度融合,导致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不够明显,在群众关注民俗文化本身的同时,感受到的民族底蕴越来越模糊,这不利于传统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

三、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与群众文化的发展策略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与群众文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着手点,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实现数字媒体与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深度融合

在推动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数字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促进数字媒体和民族民间民俗高效、深度融合,为乡村产业化发展打开市场,为广大群众带来体验式享受。首先,在开展民俗文化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借助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数字影像将广大群众的乡村生活以及美好的乡村风光制作成一幅幅生动活泼、具有感染力和生活气息的短视频,在赋予其影视效果的同时展现其艺术魅力,从而勾起广大游客的好奇,引其前往游玩。还可以借助现实虚拟技术,对群众往昔生活场景、节日庆典等艺术表演进行再现,为游客展现当地文化发展特色,使其体验不一样的游览经历。除了当地天然的地形地貌,文化特色等,还可以引导广大游客针对此地的历史发展、文化古韵等进行深入了解,在宣传并弘扬当地人文艺术的基础上,在乡村建设中融入更多当地民族元素,突出其文化特色。对此,可以借助现代影视技术,在广告宣传的同时打造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品牌文化,通过独有的舞台表演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突出当地的人文特色、历史发展以及神话传说等。最好能将其编写成一部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舞台剧或者大众喜闻乐见的影视剧,借助数字媒体在各大网络宣传平台进行投放宣传。

(二)选择合适的民俗文化辅导方式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人们生活环境与思想意识也有不同。受此影响,不同地区民俗文化表现形式存在差异,对基层群众进行民俗文化辅导时需要体现出区域特色,结合文化差异开展工作。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喜欢的民俗文化不同,老年人大多喜欢太极、广场舞等,年轻人则喜欢现代民俗文化。此外,西北地区民俗文化韵味浓厚,民俗文化辅导时可以选择秧歌、腰鼓舞等,选择当地群众喜欢的民俗文化能激发起群众的热情,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群众文化民俗文化辅导主要面向成年人甚至老年人,因此,辅导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民俗文化辅导模式。比如在辅导民族舞蹈等民俗文化时,需要民俗文化辅导人员结合肢体演示与语言进行指导,降低民俗文化内容的理解难度。辅导人员经常遇到参与者肢体动作把握不准、面部表情不合适等问题,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进行纠正与辅导,要意识到民俗文化辅导的初衷是培养群众的业余爱好及民俗文化审美能力,虽然有着一定的专业性要求,但并不需要向专业民俗文化教学那样严苛,要及时调整辅导方法。民俗文化辅导人员开展语言指导时,要将自身感情融入其中,准确表达出民俗文化蕴含的情感,让参与者能根据辅导人员的语言对自身动作进行调整。如慢动作演示时,辅导人员可以适当放缓语速,保持柔和的语气,参与者也会放缓自身动作。辅导人员还要注意面部表情的控制,通过协调演示做好示范。初始培训时,民俗文化辅导人员需要将民俗文化分成若干环节,比如民族舞蹈的动作和站姿等,各个动作环节的衔接等。因此,在民俗文化培训时,辅导人员要结合语言指导与实际动作演示,加深群众对民俗文化的理解,提高民俗文化的培训效果。

(三)丰富民俗文化活动形式

文化馆是重要的社会活动场所,也是各种文化活动的重要场地,文化馆要丰富民俗文化活动的形式。通过摄影可以将各种活动开展的整个流程进行详细记录,从而更好地向群众展示各种文化活动的内容,充分表达活动的主题和意义。文化馆可以将拍摄的图片呈现在群众面前,再用文字对场面进行描述,利用互联网等方式对相关的活动信息进行宣传推广。文化馆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比如京剧、秦腔、文化知识宣讲等,在为广大群众传播民俗文化知识的同时,能提升其文化品位,陶冶其情操,也能有效减少和改善个别农村居民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现象。这些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在为广大群众找到精神寄托的同时,也能有效拉近邻里关系,促进居民和谐相处,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另外,相关文化部门也可联合各居民委员会定期组织群众举办书法、绘画和歌唱大赛;在春节、元宵、端午等节日,组织群众扭秧歌、包元宵、划龙舟等。同时对社区一些有特长的文化爱好者或者民间艺人,鼓励其组建文艺团体,将社区或者周围发生的一些新鲜事编排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在各村进行巡回表演,以此激发居民参与娱乐活动的积极性,全面推动我国民族文化建设。

(四)融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民俗文化与旅游融合

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要与当地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形成围绕市场的特色产业。在特色产业中融入当地民俗文化,形成绿色产业链,逐渐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可以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鼓励农民创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旅游休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部分。休闲旅游的内容之一就是乡村旅游,乡村凭借优美风光、独特民俗文化及各类农副产品等受到游客的青睐,充分满足了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大部分乡村旅游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除了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山地资源、生态资源、森林资源以及民俗民风资源等,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业。绿色资源与红色资源的有效融合,能够为游客提供特别的体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研究各种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设计民俗文化主题活动的方式,为游客的游览提供不同的民俗文化体验。通过开展景区内的各种旅游主题活动吸引游客,向其宣传主流的价值观念,对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乡村旅游资源的受众特点,为游客提供游览学习的机会。对于绿色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做好保护工作,避免过度开发,既要保证经济效益,也应该充分考虑区域的生态效益。各地市的旅游管理部门需要重视实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群众的民俗艺术文化互动体验,发挥民俗文化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总之,新时期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可以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相融合,使得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依托群众文化,实现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创新这一文化艺术形式,进一步扩大群众文化的影响范围,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实现提高群众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萍.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与群众文化的发展研究[J].戏剧之家,2021(28):193-194.

[2]于洪英.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相关研究[J].大众文艺,2020(12):11-12.

[3]侯丽娜.关于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4):78-79.

[4]扎西东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思考分析[J].传媒论坛,2020,3(06):146.

第4篇:民俗文化研究范文

一、绪论

随着科技的进步,文化传播的手段也借助大数据进行更新,各地区、各国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与日俱增。而大数据背景下,贵州民俗文化的传播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研究,为贵州民俗文化的传播提供一些建议。在当前的经济、政治背景下,全国各个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给贵州地区民俗文化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从大数据、贵州民俗文化等相关内容出发,进行本文的研究与论述,使得贵州民俗文化的传播得到更好发展。近年来,中国企业加快了面向海外“走出去”的步伐,然而根据贵州省对外贸易的情况来看,贵州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价值观、个性差异、思维不同等等。这些问题在跨国企业的国际营销战略中都有所反映,由此可见,文化因素是营销战略制定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贵州企业在进行国际营销战略和实施时,应该具备一些跨文化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克服由文化差异带来的营销问题。

二、相关概念解释

(一)大数据大数据是一种具备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这种信息资产在新模式处理下具备更强洞察力、决策力和流程优化力。根据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在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提到大数据采用所有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而摒弃以往的随机分析法,由此可以看到大数据具备5v的特点,即:Velocity(高速的)、Volume(大量的)、Value(价值)、Variety(多样性)、Veracity(真实性)。

(二)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一种风俗习惯,是由生活在一个国家、地区的民众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创造并传承而逐渐形成的,其具有鲜明的群体性、地域性、传承性、寄托性和形象性等特征。因此,民俗文化对于促进养成道德行为,提升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而居住在贵州省的少数民族比较多,民俗文化资源也较为丰富,民俗文化的传播尤其是对外传播,任务艰巨且繁重。

(三)贵州民俗文化的特点贵州民俗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侗族大歌”的“走出去”之前,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贵州民俗文化并没有很好展示出自身的文化特点。1.贵州民俗文化的原始性由于贵州四周都是大山,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此地理环境相对封闭,贵州民俗文化传播推广相对困难,但传统的民间文化因为工业化的落后保持了相对的完整。2.贵州民俗文化的包容性由于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多民族聚居生活的情况,在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和丰富本民族思想文化后,形成了重视人际关系、崇尚道德、团结和谐的观念。例如,苗族谚语提到“做人要像萤火虫发光”,“处事要像蜘蛛常结网”等,在人情世故方面都反映了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贵州流传下来的乡规中,绝大部分都有体现关爱互助,互相包容的人际关系规定。3.贵州民俗文化的高集权性贵州民俗文化受到夜郎文化、土司文化以及屯堡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体现出高集权性,加上贵州地形地貌、艰苦的自然条件,贵州少数民族的生活与发展通常是“一起打猎捕鱼”,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因此个人的命运通常与集体的利益是牢牢联系在一起,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三、贵州省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现状分析

(一)贵州省民俗文化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传播现状随着贵州数博会、酒博会和民博会的成功举办以及贵州民族歌舞走向世界,贵州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文化产业也突破了由地域带来的局限性。这是对民俗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见证,也是多彩贵州建设的生动成果,尽管贵州民俗文化在对外传播方面有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问题。例如,传播手段单一,主题特色不够鲜明,以及商业化倾向严重等问题,其中“原生性”遭到破坏、民俗文化传承人才缺乏是贵州民俗文化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贵州省民俗文化传播在大数据背景下存在的问题1.民俗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随着贵州省在大力实施对外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一些年轻人无形中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痴迷于欧美流行音乐,而对于贵州本土的花灯戏、侗戏、布依族盘歌、仡佬族傩戏等民间艺术却不太关注,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无形之中受到了影响。2.民俗文化的传承陷入困境民俗文化传承工作存在设备配置难、机构、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人缺乏、与时俱进实现困难等方面的问题,由于政府对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经费支持力度不大以及民俗文化缺少时代特色等因素的影响,诸如石阡木偶戏、好花红调、竹贴画、簸箕画等种类繁多的优秀贵州民俗文化面临着消亡的威胁。3.民俗文化泛商业化倾向严重民俗文化有其独特的经济价值,“大数据”时代,在利益驱使下一些商人最大限度地释放其经济价值,将其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文化元素,广泛运用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去,这种做法没有顾及民俗的文化属性,以及其“原生性”,对民俗文化资源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破坏。

四、贵州省民俗文化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传播建议

虽然贵州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但在当前的大数据背景下,存在传承难、传播难、文化多元型以及商业化等问题,特别是走向国际、发扬文化魅力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在保护和传承贵州民俗文化上,应该考虑:

(一)加强民俗文化教育,提升民众民俗文化素养保证民俗文化传承后继有人就必须提高民众对贵州本土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因此,加强民俗文化基础教育方面尤为重要。首先,通过增设民俗文化的相关课程,达到激发浓厚兴趣、提升文化素养、学习民俗技艺的目的。特别是在培养中小学生、大学生的民俗文化意识上加大力度,使其能够充分认识传统民俗文化在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按照“大旅游+大扶贫”的发展思路在各旅游景点、民俗文化资源聚集地、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的贫困村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最后,筹办全国以及国外的民俗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加强线上推广,增进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以及对于贵州民俗文化的了解,力争让贵州优秀的民俗文化“走出去”,从而以“文化扶贫”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提升民俗文化影响力的目标得以真正实现。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传承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经过千百年探索积累下的宝贵财富,同样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应加强保护和传承。首先,建立“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专项资金”显得尤为重要,资金不仅仅用于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民俗文化人才的培养以及民俗文化教材的编撰等,还要更新民俗文化的保存方式,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提高保存民俗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使民俗文化的广泛学习与传播得到保障,从而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三)创新传播手段,提升民俗文化影响力现在,随着大数据的普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产生巨大改变。人们对于民俗文化的接受方式也必须拥有时代特色,因此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应该和大数据紧紧联系在一起,利用大数据的“海量”,广泛收集贵州民族歌舞、曲艺、建筑及其他地方特色文化。通过大数据的“广”,通过网站建设、微信公众号宣传、视频直播,开设网络民俗馆,加强民俗文化传播。其次发挥“大数据”处理信息的高效,制作民俗动画、民俗微电影、原生态纪录片等,紧紧把大数据和民俗文化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起来,并打上时代鲜明的标签,以生动的方式充分展现民俗文化的多姿多彩,让公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使民俗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瀛.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创新能力,熟悉游戏规则[DB/OL].新华网,2013.

[2]初广志.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J].现代传播,2010,(4):101-106.

[3]何宇茵.基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的中国词汇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0,(1):7-11.

[4]王丽雅.中国文化符号在海外传播现状初探[J].国际新闻界,2013,(5):74-83.

[5]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王一川,张洪忠,林玮.我国大学生中外文化符号观调查[J].当代文坛,2010,(6):4-20.

[7]张小宁.从在线COCA看中国文化词汇在当今美国社会的接受[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2):67-69.

[8]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委.仡佬族间志简志合编[M].北京: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63.

[9]黄龙兴.少数民族传统歌场的文化空间性[J].民族艺术研究,2010,(06):40-41.

第5篇:民俗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乡村振兴;文化建设

一、引言

当前,宁夏也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脱贫工作进入了攻坚期、决胜期。脱贫致富,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不仅仅包含富足的经济、美好生活、社会的和谐,还要有民俗文化尤其是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扬。

二、民俗文化在脱贫致富过程中的作用

文化构成一个地区的鲜明特色,文化软实力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究其实质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行为规则,具有观照民众生存需要和集体心理的特点。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是文化最为核心、本质的内在,是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稳定感的“魂”,也是基础。建设好民俗文化,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目前,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是,思想文化观念的落后是制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发展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总是快于非物质文化变迁。而在非物质文化变迁中,首先出现的往往是制度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1。调查发现,移民通过搬迁,物质民俗即居住环境、建筑等客观条件已获得极大改善,但不同移民面对新环境,其文化适应、调适程度呈现出较大差异:搬迁时的年龄越小、在现居地居住的时间越长,适应的越好;搬迁时年纪越大、在现居地居住的时间越短,适应新生活的难度就越大2。这种适应,主要表现为文化适应、民俗文化适应。而在致富过程中,文化价值观念的作用更为重要。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也早已开始关注思想扶贫、文化价值观念扶贫,主要是通过建设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民文化大院,开展基层群众文艺会演、送戏下乡,组建民间文艺团队等一系列措施,帮助移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使移民提升思想文化观念。但笔者认为还远远不够,还要继续沉下身子,仔细研究并因地制宜地探索、研究发展民俗旅游、节庆民俗,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资源、技能资源等,才能借助民俗文化构建更好更稳的美好生活。

三、民俗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更好地开展生产、生活过程中,民俗文化建设面临一些现实的问题和困难。

(一)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在我国,政府主导能够坚决贯彻“一盘棋”思想,以强有力的、积极的组织从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对扶贫工作尤其是文化扶贫予以持续的支持、开展。目前,中央、宁夏相应的文化支持项目、资金非常丰富。宁夏也通过大力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等扎实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各级政府尤其是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在脱贫过程中发挥了主要引导和支持、组织等作用,但也容易出现“一刀切”的问题,针对性和地域特色相对不明显。而实际上,民俗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呈现多样化、差异性特点。民俗文化的千变万化,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们认真分析本地区本地域的民俗文化现实,在具体工作中精准辨别哪些能够大力发扬,哪些需要加以改进乃至扬弃。

(二)移民对移民生活适应程度不同贫困文化主要指穷人由于长期生活在贫穷之下,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体系等。贫困文化具有遗传的特性,构成一种具有持久传承能力的社会现象3。调研发现,移民的适应程度决定着他们移民生活的“幸福指数”。移民的移民生活,不仅仅是生活环境的变化,也不仅仅是生活观念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社会规范、典章制度、生活习俗等方面发生改变。这就要求他们在适应新的物质基础上,更要与自身长期以来所接受、传承的民俗文化“基因”进行积极而非消极的“抗争”,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民”“重生”。移民能不能积极调适自身所携带的制度文化并和当地的民俗文化相结合以及怎样利用已有知识包括民俗文化知识及技能适应乃至创造新的生活,极大地考验着他们的智慧。目前,本地扶贫工作实践多以产业带动,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形成一套自己的规则。新建村落由熟人社会变为半熟人社会,农民已经不再局限于土地而更多地接触城市生活,由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活动更多嵌入纳入同事、邻里关系,关系发生变化。同时,现代社会文明、网络的兴盛和普及,尤其是手机的使用、通讯及支付手段的与时俱进,也极大地改变着移民的闲暇休闲娱乐方式,冲击着他们的内心世界、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移民对民俗文化重建传承主动性相对较弱。在现阶段,移民对于经济条件、居住饮食等物质条件的改变改善需求更为迫切和显性。也就是说,物质民俗的改变更容易引起移民的重点关注,尤其在农忙、务工时期。而且,因前述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主要劳动力在外工作,居家主力主要是老人、妇女和青少年。他们对民俗文化传承、重建的意识、能力相对较弱,这对民俗文化传承带来不小的困难挑战。

(四)民俗资源研究、挖掘利用不足。目前,宁夏甄选了一批资源禀赋较好、交通便利、有产业基础、田园风光浓郁、文化积淀深厚的村庄作为特色产业示范村集中打造,这有利于当地挖掘民俗特色文化潜力,但如果仅从产业发展或者经济角度挖掘利用移民地区民俗文化资源显然远远不够。现在一般扶贫有关工作单位及民协、群艺馆等文化机构的工作人员相对研究者更具有“接地气”的天然优势,更熟悉当地情况,如果能进一步加强有关理论储备或者研究能力,并且对当地民俗文化保持持续性关注和研究,就会大大有助于当地民俗文化的发展。

四、强化民俗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从民俗文化整体性特点来看,移民民俗文化的建设、传承不能只是建设一个“壳”,更要重视赋予它生机、活力的土壤。因此,移民民俗文化建设要从长远考虑建设与传承,要以移民原居地民俗和新搬迁地现有民俗为基础,引导取精华去糟粕,并视情况加入新的民俗文化因素,从而更贴切当地特色和实际。

(一)加强政府引导精准扶贫,要“扶智”更要“扶志”,而民俗文化对移民“志”的建立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改变显性的经济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移民把致富,把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变为内生动力。政府或者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要起主导作用,要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措施,将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有机协调,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支持,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同时立足当地实际,重点培育、扶持移民组建包括各种协会在内的民间自助组织,多发展社群关系尤其是文化社团关系并通过“政府+组织+个体”等多层次、多角度大力挖掘、发展、发扬民俗文化,形成当地特色、品牌,努力让移民在其中找到归属感、安全感、价值感。

(二)发挥民间精英的凝聚作用在扶贫工作乃至乡村振兴过程中,精英“能人”必不可少。精英,既包括村委会成员等在内的“政府精英”,也包括民间精英也就是具有经济实力、专业能力、有号召力的“能人”。村级干部作为农民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真正扑下身子,才能建立起干群之间的信任,也才能真正实现良性循环。同时,要利用好、发挥好“能人”的领袖集聚作用和带头示范引领作用。他们一般经济基础比较好,热心重建、发扬民俗文化。要发挥“骨干+队伍”的带动辐射作用,可以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艺、民俗文化演出队利用农闲、节假日等时间演出或巡演或联合演出,既活跃本地文化,也能加深与其他地区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了解,还能调动民间精英的各种资源,扩大民俗文化的影响力。

(三)多种形式、多种时机积极传承民俗文化教育是各民族、地方文化能够世代相传的基本途径,能够在完成稳定传承的同时,丰富和发展本地区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传承的教育,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也可以有目的、主动地推进。可以考虑通过编写、讲授乡土教材的办法,把非遗、民俗文化尤其是本地民俗文化等有关内容引入校园,从基础教育开始,从少年儿童开始,推动民俗文化传承主体认识、了解民俗文化,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在家庭中,长辈要有意识地对晚辈就人生仪礼、节日习俗等进行教化。在社会中,社会民间组织、社区等对成员同样负有传承甚至创造民俗的责任。在民俗教育传承、阅读书籍或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能够提高移民主体自觉传承、守护民俗文化意识。现在基本实现村村配置现代化书屋,不应该使之空置,持续投入资金、精力进行维护和运转,购置喜闻乐见、阅读书及现代化设施,使之真正成为移民的好去处、乐去处。

(四)善用、巧用互联网传播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形态。移民民俗文化建设、强化工作要探索利用互联网。要努力用新媒体手段提高传播力、关注度,从而提升效果。

(五)增强民俗文化宣传,营造主动参与氛围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积极功能。要充分利用文化墙、宣传单、村广播、宣讲会、微信等形式和媒介,甚至电子屏等,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宣传,争取广大移民的理解和支持,进而实现自觉支持,并从根本上实现自主践行、自觉传承。民俗文化不仅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更有宣泄功能。可以在民俗节庆时间比如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通过秧歌队、表演队等表演社火、民俗节目,组织灯展、小戏、游艺等民间娱乐活动,从而在吸引民众参与的基础上扩大影响力。

(六)加强研究,协同配合学者、有关部门要自觉主动地发挥智囊团、智库作用,继续下大力气进行“眼光向下的革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始终扎扎实实地立足当地村情、民情进行研究考察。民间精英与地区基层文化工作者、服务者要充分发挥主客观因素,利用好政策,积极作为,自觉主动地挖掘、培育当地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重塑甚至是创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会的集体智慧。移民民俗文化的建设工作,要多管齐下,以政府支持、引导为基础,管理结构、研究机构、服务机构多方联通,密织传承各环节,充分调动“精英+民俗文化主体”积极性,借助互联网优势,培育挖掘特色并在实践中发扬。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段小虎,张梅.“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扶贫研究趋势与重点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7(5):55-63.

[3]张鸿雁.“文化治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建构全面深化改革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为”[J].社会科学,2015(3):3-10.

[4]马小平,赖天能.文化适应与社区重建:基于宁夏闵宁镇移民社区的实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136-13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