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

民俗文化常识全文(5篇)

民俗文化常识

第1篇:民俗文化常识范文

关键词:艺术民俗学;文化产业;教学模式

艺术与人类的总体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随着人类的文明、习俗发展而不断演变。以艺术为对象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完善,在艺术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从艺术的起源、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的创造等方面进行探讨,更有学者从民俗学、人类学等角度对艺术展开研究。就艺术与民俗而言,有学者从民俗中的艺术展开讨论,另有学者从艺术中的民俗进行探析。不论民俗中的艺术还是艺术中的民俗,都是对艺术与民俗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探究,旨在深入了解伴随民俗产生的艺术本质以及艺术产生、创作的民俗文化内涵。正如学者钟年在其文章中所述“对于艺术的认识,不能‘止步于对艺术事象的静态分析’,而应该‘以艺术活动中的审美形式与情感效应为材料,将其置于民族区域社会中生产生活的、社会时尚的、宗教信仰的广阔背景下予以观测论析’”。[1]就此研究视角,张士闪教授首先提出了“艺术民俗学”的学科建设理念,尝试在民俗文化研究和艺术学研究的学科间,建立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研究理念,旨在研究艺术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艺术进行民俗学的视角研究。学科归属上,艺术民俗学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由艺术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而形成。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作为艺术活动背景的民俗文化,包括民俗事象和民俗观念。其次,它将以民俗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阐释艺术的源起,本体,功能,以及艺术与民俗的真实关系。”[2]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民间文化的表象之一,同时还是文化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们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形态和功能上的演变。文化产业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就“产业”而言,其本源之意为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而逐渐拓展为“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3]从文化产业角度结合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观照,能更全面地对艺术的本源进行阐释,同时也对其产业化发展展开更深入地探讨。当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事业正蓬勃发展,在此热潮中应运而生了文化产业专业教育,尤其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民俗、民间艺术联系紧密。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对艺术民俗的研究、探讨必不可少,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开设艺术民俗学这门课程也是有必要的。笔者在本文中将尝试探讨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这一专业领域中的教学模式,从而为今后的文化产业民俗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1教学模式制定的理论依据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功能之一,在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正如潘懋元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理论“: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即必受一定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指教育必须与人的发展规律相适应。”[4]同样,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教学也应遵循以上的教育规律。由此,制定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而且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1结合艺术民俗学的教学特征,应该突出区域特征或民族特色

就笔者执教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言,该地区世居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侗族、苗族、水族、毛南族、水族、彝族等11个,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艺术产生所依附的民俗文化也各具特色。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整理各民族文化资源,构建富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专业领域艺术民俗教学特色,强化学生的优创意识、特色意识和品牌意识,在保护和传承该地域中优秀的艺术、民俗类文化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化产业领域中进行艺术民俗的研究。

1.2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通过日常教学,使学生接收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包括艺术民俗学学科所涉及的艺术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艺术民俗学科学专业知识和规范,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理论训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学术研究水平。

1.3促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专业结构、巩固艺术民俗学专业优势,逐步建立健全该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制定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拓宽文化产业专业领域学生的专业视野,是艺术民俗学在教学中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艺术民俗学教学除了遵循专业研究规范外,还要围绕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结合我国国情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业教学。在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教育质量观贯彻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之中”。由此可知,艺术民俗学教学贯穿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应结合该专业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掌握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民俗学、艺术学的专业研究方法,尝试艺术民俗与文化产业等学科理念融合展开科学研究,进行文化创新和传承。

2艺术民俗学教学目标与规格设计

目前高校教学在面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市场与就业需求下,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由此,在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艺术民俗学的教学中,要本着“突出地域特色和民俗特点”的目的,抓住在文化产业中如何发展民间艺术与民俗的基本点,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的,即掌握艺术与民俗知识又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的学生,具体如下:首先,通过艺术民俗学在文化产业领域环境中教学,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叉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了解并驾驭历史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逐渐加强,作为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在此领域中更应该具有敏锐的触角,而且要意识到艺术民俗学这一交叉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仅纸上谈兵是不能为今后从事的专业服务的,必须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引导学习实践以及学术研究,要注重当下新的形势、政策、信息、思想等,做新型的文化产业与艺术民俗的复合型学者。二是学生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同时掌握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民间艺术的生存需要民间文化的沃土滋养,艺术的创作也离不开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掌握。民间艺术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所特有的审美观念与道德意识,其间更蕴含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念。因此,在艺术民俗的教学中,以艺术、民俗文化为根本,秉承传承传统文化的观念,站在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度,探求如何构建新时期艺术民俗学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通过整合学科知识和运用知识传播发展艺术与民俗文化的能力。其次,通过教学,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学习中具备传承及实践创新能力。张士闪教授提及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一是从民俗学研究的整体文化观出发,对典范社区内曾经存在的和仍然存在的艺术事象予以梳理,对其中的各个艺术门类进行慎重的微观性分体研究和宏观性综合研究,为社区文化的艺术定位、发展提供出指导性建议;二是注重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三是中国的艺术民俗学研究应注意其自身特色。[5]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的艺术民俗学教学,除遵循以上几点研究原则,还要结合社会文化的发展现实,让学生把社会实践同创新思维相联系,在日常学习的实地调研等实践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学习知识,同时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操作过程中。

3艺术民俗学教学模式中的课程教学设计

文化产业专业领域中所设立的艺术民俗学课程教学有别于一般学科中的艺术民俗学教学,除遵循一般课堂教学原则外,还有其独特的课程教学设计,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具体如下:

3.1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综合来看,文化产业专业领域的学生的文化素质一般较高。但就艺术民俗学这个学科而言,涉及了艺术和民俗,具有一定特殊性,尤其是艺术,并非每个学生都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掌握艺术、民俗文化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知识教学。对艺术基础常识较弱的学生,让其多听、多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对民俗文化常识较弱的学生,可通过消化课堂讲授知识和实地调研体验,增强学生的民俗意识和文化自觉性,掌握民俗文化基本理论。

3.2把握教学整体性与灵活性

在进行艺术民俗学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通常采用纯理论性的授课方式,难免会枯燥乏味,让学生在冗杂的理论学习中失去对课程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的理论授课分解为理论与实践穿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灵活掌握课程的进度。例如,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自选定一个调查对象,在进行前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对其选定的对象进行文化、现状、发展、艺术性、民俗特征等方面的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写出调查报告并做课堂展示。学生的课堂展示不仅要表述清楚所调查对象的具体内容和文化背景等,还要结合文化产业的专业特点进行思考并展开有效的阐释。此类学生课堂展示的教学形式,将以学生为主体,自主策划每次课堂演示,教师为辅助对展示完的学生进行提问引导,从而达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艺术、民俗文化素养。

3.3掌握学生实践学习的合理性

艺术民俗学在研究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将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由此,将这个研究观念引入其教学模式中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艺术民俗学的教学中,尤其在文化产业专业视阈下的艺术民俗学教学更加要关注在变迁的民俗社会中艺术活动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动态的艺术活动所依附的民俗社会大环境。从而,在学生将艺术民俗学基本调查方法运动到实践过程中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调查进度随时给予指导,适时纠正学生在实践中所遗漏的关键信息,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相关学术知识进行实地调研和调查报告写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活动和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在张士闪教授提出构建艺术民俗学这一学科开始,就提出本门学科应该将文献资料、历史考古和民俗调查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展开学术研究,从而更清晰、准确地认识存在于各地域、人群中的民俗和艺术。同样,今天我们将艺术民俗学放置文化产业这样的专业领域中进行教学,不仅要遵循以上学术观点进行教学,而且要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结合,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艺术民俗学,也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教学实践依据,让艺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年.《艺术民俗学》评述[J].民俗研究,2001(2):169-170.

[2]张士闪.当代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界[J].齐鲁艺苑,1998(2):48.

[3]王伟.民俗艺术产业化的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0(8):161.

[4]潘懋元.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J].教育发展研究,1997(2):1-7.

[5]张士闪.当代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界[J].齐鲁艺苑,1998(2):49-50

第2篇:民俗文化常识范文

1民俗与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育

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民歌、民间传说、风俗习惯、服饰、方言或俚语口语等民俗风物,在不同程度上都反映了该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传承、民俗民风等方方面面。职业院校的学生,已具备了相应的评判和辨识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选择性地呈现一些具体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对照中,继承和弘扬积极向上的理念和思想意识,从中受到民族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帮助他们取其优去其糟,剔除陈腐愚钝,认识历代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和残暴,使他们明白,人类不断前行发展的历史,从来没有什么什么岁月静好,任何事物没有坐享其成,都离不开人们前仆后继的努力和奋斗,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思考和鉴别,在实实在在的正能量的影响和濡染中,思想觉悟得以提升,行动上多一些正向的影响和指引,以期达到我们的育人效果。今天,我们面对的学生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零零后,给他们介绍民俗,他们乐于、并愿意参与其中也能从中接收到教育和熏陶,如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始于晋代,最早属于祭拜神灵祖先,如今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再如清明节祭祖,中秋节赏月食月饼……等等,可没经历过紧衣缩食、物质匮乏的这一代人,联系文章在介绍相关的部分习俗时,往往会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如在读到夏衍先生的《包身工》,日本纱场的童工过着这样的生活:以“芦柴棒”为代表的日本纱场的中国童工,劳动量大工作时间长不说,生活几乎就没有保障,如错过饭点儿只能吃“锅巴”。用“锅巴”充饥,我们的学生得出的结论是,是否夸大其辞了,还好是在大上海,包身工的日子还不是想象中那么惨,理由是起码还有锅巴可吃。能怪这些年轻学子吗?我只能解释,彼“锅巴”不是我们作为零食的此“锅巴”,是在盛完饭后的锅底,“老板娘拿起铅桶,到锅子里去刮一下锅焦、残粥,再到自来水龙头边去冲一些清水,用她那双才在梳头的油手搅拌一下……”而做成的,描绘一番文中“锅巴”的形成过程,“哦,就是现在的猪狗食啊”“袋装的狗粮都比这个美味!”“你好像尝过过狗粮似的……”七嘴八舌的辩论、甚至调侃过后,包身工的非人生活待遇,无人身自由等已再不用教师赘述。在此值得强调的是,注重民俗教育并不等于复古,只是让这一代年轻人知道,古老的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如同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一样,就是在一代代的努力、在扬弃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前行。还有,鲁迅《祝福》中祥林嫂不得已“捐门槛”等民俗内容,都从不同角度充分揭示了封建社会三座大山,即族权、夫权、神权对女性的迫害和摧残,“嫁夫随夫,夫死从子”的封建桎梏让祥林嫂这样的女性,活,活不下去;死,又不敢死。孤寂悲惨地活着,最终死在别人祝福的大年夜又被说成是“谬种”……。再如“上马红下马绿”一说则取自旧时,姑娘出嫁离开娘家,或坐车或轿(俗称上马,旧时也有娶亲时骑马骑驴一说)时要穿红鞋,寓意着喜庆、红红火火,到了婆家下车(或轿或马)时要着绿鞋,预示着生生不息和繁衍子嗣。(当然,现代人完全可以取“一路绿灯”之意,预示着从此后的和顺和畅达。)在今天看来纯属繁文缛节,却也寄托着诸多美好的祝愿和憧憬,难怪有些地方民间至今依然保留着此项嫁娶习俗。如此等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白,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名俗文化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需要扬弃的继承,要不断提升和丰富自己,做到以古鉴今,古为今用。

2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作用

当前,民族文化走进校园,扩容和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展了教育视野,进一步通过民族文化渗透入各层教育之中,发挥其文化育人的作用,感染学生、浸润学生,启发学生,培塑新时代的具有坚定民族信念的新人。通过民族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之中,既是时代所需,也具有当下审时度势的紧迫性。民族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之中,可对整个教育体系的文化支撑以及思政教育进行强化,使得整个语文教育体系以及内容更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当下,海量信息如潮涌入,互联网时代中所存在的各种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由于良莠不齐,对学生的认知以及价值取向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因此,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之中,是为了进一步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凝聚民族发展的精神,切实引导学生们通过对民俗文化的认识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民俗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之中,不仅能够拓展语文教育的内容体系,不断提升语文教学效率以及强化人才培养能力,同时,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特征,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职业院校的学生多以地方性学生为主,与当地民俗文化的亲切感会更为强烈,使得这一内容的融合更能调动起学生的认知热情以及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体系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民俗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整个教育之中,不断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功能,激活语文教育活力,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兴趣以及文化素养作为立足点,让学生们在充分的理解、体验、感悟之下,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其富含的文化内容,同时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让学生们从书本上的语文不断走向生命之中的语文,使他们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3民俗与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教育

3.1穿插民俗现象,扩充知识面,开拓视野

民风民俗中蕴含着大量的语言文字知识。“杨柳”一词在一定具体的语境中往往还有新的含义和意韵,“柳”者“留”也,古人在分别时常常“折枝(柳)”相赠以示留念。《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里借用“依依”,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离别时的一步三回头和难分难舍,此外,古今文字异义往往与民风民俗有关。如“床”,古代的床,特指带扶手的椅子。典型例子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一句,把一位离人思亲念家时独坐的孤苦、试图找一个物件能带去思乡之情的满怀希冀,都寄托在脚下的半地清辉和播撒这清辉的一轮明月了,这个“床”(椅子),就像一位友人,揽拥李白入怀,任凭其在俯仰间,完成了一个流传千古的静夜之思!另有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当焦仲卿的母亲听到一向顺从的儿子当着自己这个一家之主的面给儿媳妇刘兰芝求情“竟敢助妇语”时,一句“槌床便大怒”顿时把一位双手拍打着座椅扶手,倚老撒泼、独断专行的威严母亲、外加“凶婆婆”形象跃然纸上,至于一些地方的习俗“离家的饺子还家的面”则取自离家时如饺子一个个干散淋漓,常常(长长久久)地回家。所以,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一些民俗现象,对学生正确理解、运用某些词语,扩充知识面,开拓视野大有裨益。深入解读民俗文化,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多种知识,培养辩证思维。如民俗文化还涉及大量的气候知识,“一九一阳生”的说法,意思就是说,一年的“冬至”(交九)来临,预示着全年最冷的时候到了,可恰恰相反,自然界中生命的轮回和往复就在此时开始——人们掐着指头“数九”猫冬的过程,正是希望和期盼来年的开始,由此也领略到了民俗中的辩证法给人们的启迪。农村俗话“今年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瑞雪兆丰年”,意为,有了丰沛的冬雪,土地墒情好,就会保证来年的好收成,蕴含着人们对丰收的希冀和憧憬。还有,“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蛰一过,蛰居(冬眠)了一个冬天的各类动物要惊(醒),气候要转暖了。如此等等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民俗内涵丰富,所设计的知识广泛而多元,学生从深入了解中,进一步建构知识体系,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

3.2提取礼俗注重礼节,从细节处培养个人素养

“避讳”是几十年封建社会的特有产物,也会给学生理解此类词语造成一定的障碍。如皇帝的死叫“驾崩”,诸侯的死叫“薨”,未成年者死叫“夭折”或“早夭”……等等,另有一些地方,老人去世叫“老了”“殁了”“走了”“睡下了”“搬(读去声)砖了”等等,这是因为人们对此类事物恐惧或出于尊重不愿直接谈及的缘故。时至今日,虽不再有“避讳”一说,但由此异化到现代的则是,出于尊重或除非不得已,我们不会直呼父母长辈的名字,这种民风民俗的传承沿袭,不也正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尊重长辈的直接体现!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这一避讳常识,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理解词语的途径,而目也能让学生学会说话时注意方式,看对象、分场合,注重礼节,从细节处体现个人素养。古代礼俗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知识。如“男左女右”一说其实源于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因为,在古代的座次中,“左”为尊。见《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驾车屈尊去接夷门太守的信陵君,出于礼贤下士,是“虚左”,即把自己左边的座位留给那个看门老人。(座位有别于官职,官职中“左”为次,如;“余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为“贬谪”之意)。细究起来,“男左女右”或“男尊女卑”之习俗至今或多或少留有印迹,多处都有体现。追溯一下,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加强中央集权,以防下属也仿效自己再来个“黄袍加身”,于是“杯酒释兵权”,为打压武将,自此后,朝堂之上,就成了文官居左(左为尊),武将居右,由此至今,一些地方,民间丧事,灵堂举丧,孝男孝女一般都是男左女右,分列两边,当然,男女平等的今天,再无左右尊卑之分,但这一习俗就这样延续下来了。再如,旧时大家族的祠堂家庙今至普通农家的堂屋正房,祖宗的牌位画像一般都是按长幼尊卑、从左至右排列,此类例子不少,如电影《两宫皇太后》中,西宫慈禧太后是位居东宫慈安太后之下的(东为左,左为尊),才有了后来剧情的展开……参观古代宫殿,若门前放置石狮子,那么鬃毛披散、威风四射、右爪把玩着绣球的雄狮,肯定居于大门左侧。(若建筑面南背北居正,雄狮定居于东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都是封建时期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今天也早已没有男尊女卑、或置放石狮子一说。如今,每到春节,除非特殊原因,一般家庭都要贴春联,上、下联的贴法符合“左为尊”之习俗,即上联要贴在左边,如“爆竹声声辞旧岁”(上联,左贴),下联“锣鼓阵阵迎新年”则居右。例如,干支记年法就是几千年来沿用至今的传统历法,它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来记年,六十年一个循环,于是就有了“甲子”“花甲”一说,如2020年为庚子(鼠)年,2021年为辛丑(牛)年。

3.3挖掘民族文化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第3篇:民俗文化常识范文

制约我国传统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包括表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我们还要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其深层的问题,这样才能在根本上解决文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具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而很多国家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却忽视了自己本身的传统文化,没有形成对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一个应有的正常化态度,这就导致了很多国家民俗文化逐渐消失,被其他的外来文化所冲击和占据。

1.1对民俗体育文化不够重视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而对于发展和传承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来讲,这不仅仅应该是这个地区人民的职责,也不仅仅是相关研究人员的职责,这同时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携手一起完成这项文化方面的传承。要想真正的帮助中国的传统民俗体育文化得到发展,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应该依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奥运会具有不可比拟的影响力,作为一项重大的体育赛事,同时也扩大了其文化的影响范围,包括世界杯或者是美国的篮球比赛等在内,都是我国人民关注的热门事项。面对着这些文化方面的冲击,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中国的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知之甚少。在上世纪的发展环境下,由于国内的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青年人士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具体情况,因此也就不能真正的了解民俗体育文化,更不要说传承这种文化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以及学校的教育,没有将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相关的常识推广和科普,因而人民对这种文化的了解也就非常的片面,最终使得这项体育文化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和传承的意义。

1.2相关理论不成熟

我们国家在面临了文化方面的危机之后,正在积极努力的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推广,并且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我们国家的很多文化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流失以及面临的危机,表现出了他们对于维护传统文化的决心,这也能够促进我们国家民众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要实施这项活动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没有一项完善的理论作为支撑。我们国家对于中华民族的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就导致了我们不能着手制定相关的发展和保护策略。我们应该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民俗体育文化和相关理论体系。但是随着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并不完善的民俗理论已经不能支撑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1.3对西方文化的过分狂热

据文化部的相关人士表明,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有很多次,这些都影响了我们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第一次的传统文化冲击发生在清朝末年,那个时候我国刚刚沦为了半殖民地,传统文化受到了殖民侵略者的影响,大家逐渐接受了外来的文化,而对本国文化的了解却没有那么深入。因此中国的有识之士面对这种情况选择了抵制外来文化,不过这种抵制也不是全盘的抵制,是将外来的文化进行有选择性的传承和积累,对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也是选择了继续发扬的态度。对于中国文化来说,第二次受到的冲击是在我国的结束之后出现的,这个时间范围内,我们国家积极的实行对外开放,对于外来文化的引进也比较多,同时也包括奥运会带来的文化。但是这次文化的相互碰撞并没有由我们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选择性继承接收,反而导致传统文化处于弱势的地位,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我们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就受到了冷落,最终被西方文化所超越。

1.4片面重视经济价值忽视文化价值

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对于民俗体育文化并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但还是有一定成就的。我们国家的旅游行业一直致力于开发民俗文化的经济效益和价值。尤其是在经受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之后,我们国家的民俗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受到了广大旅游人士的发掘和关注。很多的民俗体育资源被旅游行业作为一项经济活动来进行开发,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俗体育的发展。很多地方由于过分的发挥其经济价值,从而忽视了其内在的文化价值。也就是对文化的发展没有以一个正确的方式来发掘,再加上一些不正确的开发方式,就导致了民俗体育文化受到了不小的破坏。由于受到了经济利益的诱惑,现在的很多文化资源开发具有经济性,而缺少了本身的文化性。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现在的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二、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的措施

只有让人民有了对民俗体育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的传承。因此,我们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来提升民众的文化意识,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继承。

2.1发挥政府的作用

对于中国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来讲,是必然离不开政府支持的。中国民俗体育文化自己的创新性和独特性比较重要,但是同时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策能够帮助其更好的完成弘扬的作用。我们国家在近几年积极颁布新的政策法规来促进中国的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切实的发挥了政府的主导性作用。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项重要任务,仅仅依赖于人民自己的力量实现其传承是不现实的,还是要依赖于政府的积极引导,这样才能向着正确的方式来引导人民传承民俗文化。政府的支持工作做得好,就能够帮助人民群众更好的了解民俗文化,同时也对于传承传统文化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2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中国是一个法制的国家,因此我们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也应该尽快的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才能更好的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权利,减少西方的外来文化对于传统民俗的冲击。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对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保护,确定它的优势地位。我们国家现在的法律法规有很多项,都是为了保障我们国家文化发展权利而制定的,因此,对于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来讲,也应该设定相应的法规来保障其权利。不仅要在中央制定相应的法律,同时也应该制定具体的地方法规,这样才能够真正的确保民俗文化或者是其他的民间文化得到应有的保护。

2.3加大宣传力度

中国的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是在民间大众的支持下得以发展的,同样它的未来发展也离不开群众的支持。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也需要一些专业的知识分子对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理论上的创新,再加上群众的支持,就可以促进民俗文化保护的进步。怎样扩大民俗文化的影响度和知名度,也会影响这项民俗文化的传承效果,因而我们应该加强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扩大这项文化的影响力度,促进文化的传承工作的展开。我们实施宣传工作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进行社会的教育活动,对人民群众讲解相关的民俗体育知识,增进人们的理解。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出版社或者是媒体等媒介,对民俗体育文化进行宣扬和推广,鼓励人们更多的学习和了解民俗体育文化。

2.4完善管理的思想和相关体制

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来讲,需要我们不同级别的政府管理部门改变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提升自己的行政水平,才能真正的发挥这项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要想充分的发挥管理部门的作用和指导作用,需要我们发挥不同管理部门的作用,将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真正的提到日程上来,这样才能逐步的实现文化的发展。在现在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国家的一些行政部门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因此我们应该从提升他们自身的管理和知识水平入手,切实的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将人才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必须要提升社会管理部门的发展水平,积极的组织一些相应的社会活动,促进民俗活动的发展。在发掘了民俗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之后,依然要对其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发现,这样才能真正的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小结

第4篇:民俗文化常识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材;传统;文化形象

尽管我们常说在吸收文化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传统文化依旧是我们在世界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进程中的坚定不移的根基和准绳,自始至终引领我们在文化的海洋中不迷失方向或者搁浅。由于我国漫长的历史积淀以及中国人民的勤劳,创造出了种类庞大、内涵丰富的文化种类,大到天文、地理、历史、哲学、语言、文学、音乐、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领域广为人知的文化经典和重要发明,小到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颇具特色和趣味的文化形式,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这些文化内容所衍生出的文化形象都非常具有典型意义,也都能够在语文教材中找到它们的影子。

1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的主要类型

中国影响世界的文化符号非常多,像瓷器、丝绸、功夫、论语、周易等,这些文化符号或者说文化形象都相对具体,接下来将从宏观视角对中华传统文化形象广义的类型概念进行介绍。

1.1农业文化

在人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从未中断,绵延至今,根基深厚,经过数次的民族文化融合,各种文化和宗教势力的冲突和对抗,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梁漱溟梁先生将文化概括为“文化亦可以说是一民族生活的样法”,也就是“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样的中国文化也是数以亿计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毕生追求的目标、生活的内容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那么文化便与生活相关,可以说文化即是生活的习惯和凝聚,从生活中来,又指导着生活,文化形象在这一基础上衍生,所以文化形象的类型就离不开我国社会生活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那么第一种文化类型就是农业文化,或者说是土地文化,从现行中小学的语文教材的一百多篇文章当中,尤其在古诗词中,农耕文化的篇目占80多篇,包含了农村习俗、农村趣事、农民的智慧经验、农村传承和历史人文等诸多元素。这些土地文化的因子以日常生活的朴素画面揭示了深刻的社会和人文内涵,既能建立读者与作者的沟通桥梁,又能使学生切身体验到农业文明框架下的山水风光、自然之美、农民生活的不易和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从这样的农业文化当中折射出典型的农民形象、地主形象、山水形象、风物形象以及南稻北粟等地理文化形象。

1.2封建文化

从战国中期一直到鸦片战争结束之前,中国有长达两千四百多年的封建社会,因此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必然离不开研究中国古代的封建文化制度,而封建文化最明显的标签就是伦理制度、阶级制度、专制制度和儒家文化体系,毋庸置疑,这些标签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的文化系统之中,并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较完备的理论形态和实用性、世俗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既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积极功能,又具有思想限制、人身控制、压抑个性等消极功能。在封建文化庞大的背景之下,既有三皇五帝、秦皇汉武等具有统治意义和神话意味的天子形象。又有孔夫子、颜回、周公等圣人形象。

1.3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其实与农业文化和封建文化有重叠部分,这里单独指摘是因为民俗文化更具有人文性,也更具有温度。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瑰宝,更是能够反映普通中国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细节的真实写照,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知识,还有我们对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语文教材当中关于节日、饮食、活动、艺术、建筑、医学等文化形象十分丰富,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和持久深远的影响,并且民俗文化能够很容易地融入到生活当中,不失为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

2语文教材中的典型文化形象

中国传统文化概念和文化形象大多来源于古人的理想和生活,也代表了古人对美好生活和人生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判断和民族心理的重要体现。而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形象实在是多如牛毛,笔者在这里选用在语文教材当中范围较广、比较有针对性的3种形象进行讨论,对探索中国哲学、解析中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1君子形象

君子形象的本质其实就是传统道德和优良品质的缩影和具象化表现。其中有自强不息的生命精神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胸怀。可以说,君子就应该像周敦颐所表达的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君子的形象是深入人心的,这种德才兼备、文质彬彬、和顺厚实、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刚刚好的处事态度,是每一个中国人追求的理想人格。我们常说亲君子,远小人,也就是把对君子的向往融入了自己的行为准则中,我们也常常将很多身边的美好的事物或者是理想追求赋予君子的涵义,逐渐形成一种文化形象,代代相传。比如花中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君子:松与竹、梅;五德君子:鸡;君子之好:琴、棋、书、画;君子之饮:茶;君子之佩:玉等,不胜枚举。而这些能够代表君子的形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在语文教材当中。比如论语中的君子之行、君子为政之道、君子为人之道、君子交友之道;《尚书》中的士文化;《周易》当中对君子“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的要求;中学语文教材当中的《爱莲说》《烛之武退秦师》等渗透出来的君子形象,无一不深入人心。

2.2女性形象

每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却少不了丰富的女性形象,而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女性形象大都是以悲剧的命运和视角出现,比如说《氓》当中的女主人公,被氓欺骗、抛弃,在封建阶级的禁锢下也得不到家庭的关怀;再比如《祝福》当中的祥林嫂,除了封建礼教的吃人之外还有迷信和人的自私,最终导致祥林嫂先疯后死;《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悲剧的命运和爱情折磨,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在语文教材当中的女性形象大多都有其时代意义和特征,可以说在教材中的女性承担了揭露黑暗、丑陋的一面和各个时代积弊严重的表现的作用。所以说语文教材离不开女性悲剧形象的因素,如果离开了便失去了那种深刻性。有时你会看到女性形象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和张力比君子给人的程度还要深刻的多。因为它能够像《窦娥冤》那样让你看到社会怎样让善良失去颜色,让花朵黯然失色,你在惋惜、叹息的同时,得到了灵魂的升华,从而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当然你也能够为很多女性形象的伟大光辉所感动和折服,像《荷花淀》中不甘于落后男人的水生嫂、勇于为中国而死的刘和珍、替父上战场的花木兰以及英勇就义的刘胡兰。我们高兴地发现,从刘兰芝、祥林嫂到水生嫂,伴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妇女的地位及精神面貌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2.3节日形象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十分丰富。首先是最为重要和隆重的春节;古时候成为上元节的元宵节;祭祀祖先的清明节;纪念屈原和祈福的端午节;象征美好爱情的浪漫的七夕节;阖家团圆的中秋节;老人的节日重阳节等等以及各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节日。在语文教材中挖掘出这些节日因素,不仅能向同学们普及节日常识和文化渊源,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底蕴。让同学们增加民族认同感。而且这些文章大都能够和同学们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像《欢乐的泼水节》《端午的鸭蛋》《北京的春节》《端午粽》《快乐的节日》等等。这些节日形象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力量,经得起时光的洗礼并慢慢凝聚下来,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力量。在中华传统节日被其他国家“抢注”的现在,利用语文教材让民族传统节日走进语文课堂,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对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学习民族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结语

文化形象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具有特殊和意义,尤其是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高高飘扬的时候,就更加需要优质的中国文化形象代表为旗帜添彩。我国的传统文化形象现阶段面临着定位不明确、跨文化流通能力不强、缺少话语权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长期的历史条件导致的,而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不够强大。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正是因为中华文化形象极具魅力和同化力,所以才遭到了部分国际势力的阻挠和遏制,但我们要视塑造中国国家文化形象为己任,特别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将语文教材当中的中国文化形象讲好。要做到以学生的文化理解为本,以学生的文化底蕴为目标,不遗余力地为维护国家文化形象做出贡献,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文化代言。

参考文献:

[1]汪静.浅议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以苏教版为例[J].速读旬刊,2016(4):147-148.

[2]张峰.文化形象浅谈[J].人民论坛,2014(24):22-23.

第5篇:民俗文化常识范文

一、方言与旅游

正如胡适所言,“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能表现说话的人的神情口气。”2目前的现状是,因普通话的大力普及及文化交流的时代性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地域性方言的使用和传承不可避免地呈现式微之势。但方言既是地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地域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个地域丰富多彩的文化都能从当地方言中寻觅到其独具魅力的印记。故此,从民族与地域特色优秀文化保护和传承角度看,我们又不能坐视地域方言自生自灭而不顾。目前,国家也积极倡导对方言的保护和传承,但仅靠国家政策上的倡导以及专家学者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广大群众的热情参与与支持。在当下社会,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吸引众多民众积极参与的精神文化活动方式。罗伯特•麦金托什在《旅游的原理、体制和哲学》一书中,指出文化动机是旅游者外出旅游的普遍动机之一。3方言内蕴着丰厚的地域文化因素,将方言保护传承和旅游相结合无疑是一个好方法,既能赋予方言以活力,给能扩大方言宣传的空间和平台,又使旅游文化活动获得新的发展点,两者相互促进、互相补充,这不可不谓是双赢之策。

二、沈阳方言与沈阳旅游的现状

沈阳方言是东北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东北方言的共性,又有因汉、满、蒙、锡伯等民族语言及山东、河北地域方言等语言因素的互相交流和融合而形成的本土特色。其带给人们的语言审美感受是刚健质朴、幽默诙谐的,因其独具的语言表述韵味而颇受人们的喜爱。当然,在方言普遍式微的大环境下,沈阳方言的传承也面临危机:人们对方言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年轻人的口中,听到的本地方言越来越少;作为沈阳方言来源的满语、锡伯语等已处于濒临失传的状态。沈阳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清文化的发源地,有沈阳故宫、清昭陵和清福陵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迹,也有大帅府、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近现代带有独特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但沈阳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影响度不够高,宣传力度还有待提升。

三、沈阳方言与旅游结合的策略探析

(一)方言文化主题旅游路线。以认知沈阳方言及方言生活内蕴为目的,可以设计沈阳方言文化旅游路线,引领游客设身处地地感受沈阳方言的独特魅力。比如一条可以是以感受清文化及各民族文化为主的,以沈阳一宫两陵世界文化遗产及关东民俗、满族锡伯族民俗展示场所为中心的路线;另一条可以是以感受爱国情怀为主的,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大帅府为中心的路线。这种主题鲜明的旅游线路可以吸引更多的对沈阳方言感兴趣的游览者。(二)趣味方言导游。优秀的解说词有利于游客更好地游览景点,便捷地了解当地的文化意蕴和特色。可以从方言中选取较有代表性的方言词汇或语句融入到导游词之中,增强游览的趣味性和地域文化亲和性。此外,在广告宣传以及指示牌等具有旅游导引作用的设施上都可以融合进一些恰切的方言话语,营造出无所不在的方言推介旅游情境。在讲解一宫两陵及满族锡伯族民俗展示场所之时,可以随机地融入一些由满语、锡伯语等转化而来的方言语汇,附带谈及其特定的民俗文化意蕴,这能给游客带来新奇的游览体验之感,同时也有利于宣传沈阳方言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三)打造民俗表演品牌。民俗表演已经是现在旅游景点的一个常规项目,它的情景式表演,可以使游客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和参与感,能让游客更加直观地感受地域民俗文化特色。例如平遥古城的大型实景剧《又见平遥》和云南丽江的《印象丽江》都有着不俗的口碑,其中的一些歌词、对白等保留了方言或少数民族民族语言。沈阳地区有着深受大众喜爱的地方剧目二人转,其中含有大量的方言土语,其诙谐幽默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使大量的地域民俗事象获得了艺术化、情境化的展示。我们可以以二人转及其他一些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手段为基础,在旅游文化活动中打造一些对传播沈阳地域文化和方言文化有助推之力的实景表演项目。再如,沈阳故宫游中有展现清宫廷文化的表演,其表演艺术形式方面还有进一步创新的营构空间,同时也可以在表演语言方面尽量做到生活化的历史还原,努力创新打造一个属于沈阳自己的情景剧品牌文化产品。(四)以文创产品助力方言文化的传播。文创产品亦是近年来大热的一个项目,它作为旅游业的衍生产品,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是文化宣传的生动载体。优秀的文创产品应与地域传统有更深入的结合,同时不乏创意和个性表达。现在,各大知名博物馆和景区都有自己的文创产品,沈阳故宫博物院也有着自己的文创产品,还有线上线下的销售点,但总体来看,销量较低、影响力较小。在此方面方言也有文章可作,可以在文创产品设计融入方言因素,例如将方言以灵动多样的方式融入诸如文化衫、字画扇、工艺品产品设计中,于不动声色中达成宣传方言文化的目的。(五)打造方言博物馆。“博物馆是指为公众开放的美术、工艺、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的机构”4。博物馆作为一种公益性质的为民众开放的场所,已成为游客必去的景点。目前,方言博物馆数量十分稀少,现有岭南方言文化博物馆就承担起了地域方言传播和学术研究的功能。作为东北三省的区域中心城市,沈阳应先人一步打造沈阳方言博物馆,帮助人们更全面地认知和感受沈阳方言。博物馆除全面展示沈阳方言相关常识之外,还可以采取高科技手段,如利用VR技术播放方言情景剧,增强参观者的体验感;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活动,例如方言水平测试等,增强参观者的融入和互动感。

四、结语

以增强游客对沈阳方言认知感、体验感和互动感的沈阳方言文化游可以为沈阳旅游文化活动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沈阳方言文化的旅游融入,可以成为沈阳旅游的新卖点,方言和旅游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动,有利于沈阳旅游业的经济发展需求,也有利于达成动态化地保护和宣传沈阳方言的文化目的。

注释:

1.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9.

2.胡适.胡适文集(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08.

3.罗伯特•麦金托什.旅游的原理、体制和哲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