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俗博物馆范文

民俗博物馆精选(九篇)

民俗博物馆

第1篇:民俗博物馆范文

[关键词]民俗 博物馆 保护 传承

民间习俗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民族信仰而创造的一些约定俗成的生活现象。中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在全市各个镇区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但是,中山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上毗邻港澳,又是著名侨乡,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年轻一代对祖辈留传下来的民俗文化缺乏积极的传承态度,很多民俗文化处于几近失传的濒危状态。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传统消失、面貌趋同等问题。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民俗文化正在不断消亡;大量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一些民俗文化也会遭到湮没或受到建设性的破坏。凡此种种现象的存在,均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十分不利,因此,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将流传于民间的,特别是散落于广大农村地区的民俗文化及相关实物等收藏于民俗博物馆内,使其得到保护和传承,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丰富资源为建立民俗博物馆奠定了基础

什么是民俗博物馆?学者杨文龙在《中国民族民俗博物馆概论》一文中做了详尽的定义:“民俗博物馆,就是反映某一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的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是一个地区文化和历史沉淀的表现。它建立的目的在于梳理历史和现实的民俗文化事象,并把它通过民俗文物等展示出来,使人们得以认识自我以及民风习俗的发生、发展、性质、功能等,激发人们热爱乡土、热爱祖国的激情和尊重本民族文化的情操。”[1]

中山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古称香山。从对中山市南朗镇泮沙村出土的文物考证,从新石器时代起,这里就有了人类文明的记载。加上中山地处珠江出海口,面向伶仃洋,毗邻港澳,特别是澳门,历史上曾归属香山县管辖,澳门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通过澳门这个窗口,香山成为我国最早与欧洲有经济、文化交往的地区之一,中西文化在这里产生碰撞和融合,形成了独有的地区民俗文化。加上大约在宋元之间,中原地区频繁的战乱使得大批平民百姓南迁,他们分别经过南雄珠玑巷及福建沿海一带来到中山,在水边及山上寻找到适合居住的地方繁衍生息,形成了不同的族群,中原文化被这些不同的族群带到这里,与本地的生活、劳动的自然人文环境相结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在大沙田地区的D家人以咸水歌这一特殊载体,倾诉对自然、社会和生活、劳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感受;在五桂山脉里聚居的客家人,则是将在江西、梅县等地的客家文化带到山里来,并在劳动和生活中与本地居民的文化结合,创作了用客家山歌曲调、白话语音演唱的白口莲山歌;在沙溪、大涌等隆都地区居住的人群大多是当年从福建南迁的后裔,他们将福建闽南地区的语言、习俗等带到隆都地区,形成了音韵独特的鹤歌、形态独特的鹤舞,以及大王诞、三月三、四月八等一大批民间习俗活动。再比如有800多年历史的小榄会一直延至今天还在年年举办;还有在明代开始形成、至今依然畅旺的沙岗墟传统商贸习俗,在崖口、黄圃等地区“出色”百年的飘色艺术,以及分布多个镇区的金龙、银龙、云龙、纱龙及醉龙,在黄圃横档、三角地区流行的麒麟舞,在东凤、南头等镇区流行的五人飞艇赛,在三乡地区流行的木偶戏,还有沙溪凉茶、咀香园杏仁饼、黄圃腊味等传统食品制作的民间手工技艺,还有风靡海内外的沙溪隆都饮食习俗、三乡茶果传统饮食习俗、小榄传统饮食习俗等等,均是有着上百年历史的民俗文化。这些带有强烈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自在中山这片土地诞生之后,生命力顽强,历经百年风雨,一直传承至今。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建立民俗主题博物馆提供了充足的历史文化资源。

二、建立民俗博物馆具有深远意义

俗语有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对于对当地文化不熟悉、想要了解这个地方的民俗文化的人们来说,民俗博物馆是他们接触该地方风土人情的窗口,它使人们有机会了解到该地区风俗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以及这些民俗现象是如何规范和促进人们的社会生活的。

民俗研究专家在撰写《论民俗博物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一稿中认为:“民俗博物馆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造和谐社会中,从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信仰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2]

笔者认为,建立中山民俗博物馆,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一是可以巩固中山民俗保护和传承的基础。

2002年举办的“国际博协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暨博物馆无形文化遗产国际学术讨论会”,通过以“博物馆、非物质遗产与全球化”为主题的《上海》,提出博物馆是“保护人类无形文化遗产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的推动者”。这意味着博物馆领域就承担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职责方面取得了基本共识。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条也明确指出:“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由此可见,民俗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俗的组成部分之一。民俗博物馆将成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保护和永久收藏的不可替代的机构。民俗博物馆因其自身的性质和功能,具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传承的优越条件,具有针对性。

据文化部介绍,国家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了一百个地市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展演中心。在今后,民俗博物馆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见,建立中山地区的民俗博物馆,是能够巩固中山民俗保护和传承的基础的。

二是改变目前中山民俗展示、宣传与教育贫乏的现状。

中山市现有的公立博物馆有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博物馆、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中山市美术馆、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中山市漫画馆等。前几年设立的中山市非遗展示馆位于翠亨村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旁,利用翠亨村的旧民居改建而成,因为场地面积太小,展览空间不足,展览手段和展览内容受到局限,不能系统地、充分地展示非遗项目;加上非遗馆位于农田旁,管理单位对展品和展览设施防潮、防霉、防鼠患等措施不到位,展品保存情况不容乐观;另外,非遗展示馆所处位置较偏远,加上宣传不足,非遗展览馆的游客访问量很少,不能发挥其宣传和保护中山民俗文化的功能。

另一方面,与中山民俗文化相关的实物数量很多,有的实物体积较大(如龙舟等),需要为之配备图文、多媒体展示、模拟场景等,以向观众全面地传递相关民俗文化的历史与内涵。因此,中山民俗的展览空间应当充足;馆址应设在人流更密集、交通更便利的城区,有助于增强市民和游客到展馆参观的便利性。如果建立了中山市民俗博物馆,可以把非遗展览馆的内容归到其中,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展示和传承作用。

三是可以调动民众对传统民俗的传承积极性。

建立民俗博物馆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调动民众对传统民俗的传承积极性。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于2015年对中山市市民节日观做了一项调查,调查对象年龄在25岁以下的占45.3%,26至35岁的占23.6%,36至45岁的占14.3%,46至55岁的占8.6%,66岁及以上的占6.7%。71.9%的受访者喜欢中国传统节日,25.1%表示没特别感觉,3.0%表示不喜欢。59.8%受访者认为传统节日气氛相比10年前变淡了,35.1%认为差不多。人们认为造成传统节日气氛变淡的原因,包括文化娱乐丰富人们对传统节日兴趣不大、生活改善对过节吃好穿好玩好的期待降低、外来节日增多对传统节日造成一定影响,很多传统节日的习俗、仪式、庆典没人感兴趣等。[3]

从该项调查中,可以了解到部分中山市民对民俗的态度。大部分市民认识到需要从小抓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增加传统节日的时代元素等。如通过丰富传统节日活动的载体让年轻一代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活动,政府需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媒体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引导等。如果建立了民俗博物馆,能起到普及民俗知识的作用,让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有更多机会参与民俗相关的教育活动,以加深对中山民俗的了解。

三、如何发挥民俗博物馆对民俗保护和传承的功能

1、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的成果。

中山历史人文深厚,民俗资源很丰富。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建立民俗博物馆提供了必要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中山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已做了大量相关工作。从2006年起,中山市开展了地毯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从而掌握了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资源种类有300多个;同时,还按照国家规定逐级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出版了《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使中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项目有了较好的文字、声音、图像记载;建立了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得到系统的记录和应用;还开展了全市非遗实物收集,并在学校和社区建立传承基地,向青少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4]

如果中山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建立起来,需要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的成果。通过实物展示、场景再现、播放录音和放映录影等方式,将中山的民俗文化充分展示。民俗博物馆内,可以根据中山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为若干个展厅:比如将中山咸水歌、白口莲山歌、鹤歌、东乡民谣、三乡民谣等民歌归类为“民歌直播厅”;将醉龙、金龙、银龙、纱龙、国标龙、麒麟等归类为“民间艺术展演厅”;将圣狮二月十二大王诞活动、云汉三月三巡游、中山四月八浴佛节、五月初六崖口飘色、小榄会等定为“民俗展示厅”;将中山的咀香园杏仁饼、沙溪凉茶、黄圃腊味等百年传统食品归类为“民间手工艺大观”;通过展示塑像、实物、影音图像等,将从明代开始一直到今天依然畅旺的沙岗墟这一民俗文化作为“民间商贸民俗”主题展厅,在民俗博物馆里得以展现。

2、不断完善和科学管理民俗资料。

民俗博物馆作为民俗文化的收藏和展示载体,需要解读和演绎该地域内民俗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的专业博物馆。很多在综合性博物馆中只是略作提及的和仅用作衬托的民俗文物和资料,在民俗博物馆里可以使得其价值得到充分显示。

民俗文化遗产的价值常常被忽略,因为一般被当作民俗的东西,会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民俗文化遗产在社会公共领域中不断被边缘化,缺乏公共空间的人文关怀和在时空上的培植引导。[5]收集、整理和保存民俗文化的图片、文字、影音资料和实物是民俗博物馆的基础业务工作。对于民俗类藏品,应重视的是其文化传承价值,要根据陈列需求收集考古价值和鉴赏价值不高的藏品,在策划展览时,将其置于适当的展览场景中,并利用文献和影音资料加以说明。

在藏品管理方面,民俗博物馆需要研究民俗资料和民俗文物的分类问题,以及在库房中的分类收藏和保护问题。藏品管理员在管理民俗类藏品时,不仅需要考虑对于它们的维护方式,还需要注意结合它们在民俗文化中所起的作用,做到不断完善和科学管理。

3、开展活态传承使民俗活动寓教于乐

民俗活动来自民间,讲求参与和互动。作为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除了静态展示外,活态传承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综观中山的民俗文化,可以凭借各种岁时节令开展活态传承的民俗活动有很多。例如在春节这一中国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里,可以将中山最有特色的醉龙舞、金龙舞、麒麟舞、醒狮舞等集合到民俗博物馆来,利用博物馆的互动空间举行春节龙狮大汇演,增加喜庆节目氛围,又可以让观众近距离接触到中山的龙狮民俗文化;在端午节,民俗博物馆可以在展示龙舟文化的区域里,同时举办包粽子大赛,从民间请来包粽子的老艺人,准备一些包粽子的糯米、粽叶、水草等,让老艺人教青少年学包粽子;到了中秋节,民俗博物馆可以请来做月饼的师傅,现场展示做月饼的传统手工技艺,还可以邀请一些水乡的妇女,展示中山水乡过中秋节每家必备的菱角、芋头、田螺等传统应节食品,为大家还原中山人过中秋的传统习俗;等等。通过常年开展活态传承活动,民俗博物馆就会成为一个民俗文化的传播阵地,在寓教于乐的一系列活动中,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

4、建立网上民俗博物馆,利用现代网络强化民俗博物馆的传播功能

建立网上民俗博物馆,是民俗博物馆的一大辅助功能。网上民俗博物馆不受展品条件、展览场地的制约,全面展示民俗博物馆的收藏、展览、研究成就、活动信息等,更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播。在建立网上博物馆时,可以更注重观众的参与性,比如在网上展示中山的端午节龙舟文化、以及各镇区的飞艇大赛民俗活动时,可以设立一些互动游戏,让观众可以参加网上赛龙舟、赛飞艇等等,可以吸引更多观众对网上民俗博物馆的关注。

结语

经过上述论证,建立中山市民俗文化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中山民俗文化十分重要的途径,是适应保护民俗文化遗产成为博物馆职责这一时代趋势的重要举措,中山具备了建立民俗博物馆的基础,将建立民俗博物馆纳入中山文化的发展规划,能够更好地构建中山市公共文化的现代服务体系,同时,对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重要作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情。

参考文献:

〔1〕杨文龙.民俗博物馆论要.北京:中国博物馆,1995(4):53;

〔2〕孟娟娟.民俗博物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江苏连云港: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3):56;

〔3〕广东中山.中山日报,2016年1月12日A3版;

〔4〕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编辑委员会.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珠海:珠海出版社,2009:320;

第2篇:民俗博物馆范文

武陵土家第一寨

站在晃悠悠的拉拉渡上,村支书彭顺雄指着沿河两岸的吊脚楼一脸骄傲地说“我们捞车河村可是土家文化和建筑保存最完好的村落,被称为武陵土家第一寨,还是一座活生生的民俗生态博物馆,你要了解土家族文化到我们村可是搞对头哒!。”

在酉水流域行走了很多天,见过漂亮的吊脚楼和土家村落不计其数,但当捞车河村 片黑压压屋脊跃入眼帘的时候,我还是第一时间就被它震住――就像颗子弹打穿心脏。

洗车河一路奔腾而下,到靛房河与洗车河交汇的地方,形成了酉水流域少有的平川大坝。两条江将寨子一分为三,河西的惹巴拉,河东的捞车、梁家寨、耶铺,如荷叶般安卧在山水之间,聆听着自然的天籁之音。这个原始的土家自然村落,按姓氏集聚着千户人家,以彭、梁、向三大姓为主。村民们说他们都是土司时期三位土王――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汉的后代。

到了捞车河,你就会发现这里打眼的就是原始民居,放眼望去,寨内瓦连瓦,户挨户,门对门,街巷布局精巧。河边上不时有妇女捶打衣或清洗物品,一群光着屁股的孩童在水里嬉戏,河上静静地漂着一支拉拉渡,见证了土家人出日出而作的繁忙,日入而息的恬静。这拉拉渡是不收钱的,来往渡人,无怨无悔,似乎是土家人性格的真实写照。

上了岸,青瓦木楼,卵石护墙,栋栋吊脚楼错落有序地紧紧相依,依山面水,古朴而壮观。寨子周围古树参天,一群群白鹤栖息于古树葱茏间,悠然翱翔成仙境般的风景。袅袅炊烟慢慢地从木楼青瓦上升腾,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任意走进一户农家,腊肉、霉豆腐、糍粑、油茶汤让你大饱口福。要是你有幸在这里住上一晚,静谧的农家生活与天籁般的自然气息,会让你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在寨子中行走,我看到很多村民外出的时候根本就不锁门,一问彭支书才知道他们这里根本就没有盗窃事件发生,村内的治安非常好,可见民风之淳朴。

捞车河村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原生态的农耕文化,吸引着许多人来休闲、参观、考察,该村2002年被湖北民族学院定为田野调查工作基地,2006年7月又被吉首大学定为土家民俗实习基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师生也专门来捞车河村开展暑期田野考察。

织锦奇葩“西兰卡普”

52岁的刘代娥坐在织机的坐板上,她不用针,只用一根牛骨灵巧地勾着彩线在固定好的框架中穿梭,复杂精美的花纹便在她手下慢慢地显现出来。这位“中国土家织锦工艺大师”在她的土家织锦作坊和一群土家织女一道,用灵巧的双手,织出了土家族的世界名片。

刘代娥说,土家族人称织锦为“西兰卡普”,是土家族先民从结草为服到绩织而衣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完善,具有广泛实用价值的民族文化工艺品。《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记载:“阑干细布,织成文绫锦”;宋《太平御览》称“五色斑布,似丝布”,说明土家织锦工艺色彩十分引人。到了清代,土家纺织工艺已相当发达普及,当时有一首《竹枝词》这样写到:“土家妇女善持家,月上东山夜织麻:莫笑姑娘年纪小,机床学织牡丹花。”

因为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西兰卡普”成为蕴藏、记录、传承本民族记忆的最佳物质载体,有人说,它的色彩、图饰、纹案等就是土家族人的“文字”。在武陵山区,许多土家织女正在用这些“文字”抒写着族人对自然、生活、艺术、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理解。

捞车河村是土家织锦的发源地。在当地五六千人中,会织锦的就有592人,有织机436台。长期以来,这里的土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曾一度出现“女勤于织,户多机声”的繁荣景象。如今这里依然是“声声鸟语里,户户织机声”,犹如世外桃源。

刘代娥说土家织锦是“毕兹卡”的圣物,只有心地善良、心灵手巧的姑娘才配得上从小学习土家族织锦技艺。有情歌唱道:“白布帕子四只角,四只角上绣雁鹅,帕子烂了雁鹅在,不看人材看手脚。”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土家织锦发展的黄金时期。“1989年,土家织锦曾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前总统布什和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同年,在南斯拉夫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98年,我和妹妹制作的土家织锦在‘中国民族服饰博览会’,荣获最佳展品奖。”说起土家织锦的辉煌,刘代娥满心欢喜。

2006年,刘代娥荣获“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土家山寨的“织女歌”更加艳丽。“八月桂花满园香,妹妹织花正在忙;桂花虽然香得远,哪有我土花织得长……:

民俗生态博物馆

“洗车河流域是武陵地区土家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方,是一座活生生的民俗生态博物馆,摆手舞、茅古斯、打镏子、咚咚喹。哭嫁歌……都在捞车河村很好地保存了下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组成员刘能朴对捞车河村的民俗文化可谓是如数家珍。

茅古斯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每年节日,村民们装扮毛人表演先祖故事。他们用稻草包着头脸,身上披着棕衣,说话口齿不清,走路弯腰弓背,形象语言动作都活脱脱就是毛人。辨脚迹、设卡子、放猎狗、围野猪、分野肉、祭猎神。这一出戏演下来,仿佛原始人的狩猎活动从历史教科书上走到了面前。

打溜子是土家族一种古老而优美的打击乐曲牌音乐,用于结婚、年节等喜庆场合。一支溜子队伍由4人组成,所用的乐器有头钹、二钹、马锣、大锣4件青铜乐器。在演奏时,各人操一种乐器,配合默契,节奏紧密,互相照应,相得益彰。

土家人的打镏子第一次让世人惊艳,是缘于田隆信创作的《锦鸡出山》,1985年进京演出,轰动京华,被中央音乐学院选中作为出国的击乐珍品,带到西欧的四国艺术节上,让外国人大开眼界。后一发不可收,湘西的“锦鸡”多次在异国的舞台上“出山”,与“二泉映月”、“鸭子拌嘴”、“老虎磨牙”等名曲一道,被中央音乐学院作为“海内外有影响的中国民间乐曲”收藏。

土家人还会用一根小手指粗大、长不及五寸,仅有三个孔的小竹管吹奏出土家山寨四季的浓郁风情,也是在国外的大舞台出过风头,让外国人惊叹不已的,土家人叫“咚咚喹”。他们随手从树上扯一片绿叶,含在唇间,鼓起腮帮子,就吹出了土歌山调,还能吹《金山上的太阳》和《南泥湾》呢!

土家人一生都泡在歌的海洋里,他们穿的是粗布衣,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简单的吊脚楼,但他们一定要快乐,要有歌。

姑娘出嫁了要唱哭嫁歌。“传说邻家嫁女娘,邀呼目伴来商量,三三五五团团坐,你哭一场我一场。”这是一首古老的《竹枝词》,它所展示的是一幅土家族婚礼中的哭嫁图。有人哭有人劝,有比有兴,声情并茂,边唱边用手帕抹泪。这和婚宴上举杯相庆的欢乐愉快场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捞车河村的土家文化保留完整,人们沿着洗车河走下来,仿佛就是在土家原生态文化博物馆里浏览了一遍。

旅游 资讯

位置: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西南部,距县城100公里。

交通:游客先乘火车到张家界或吉首,在吉首市和张家界市均有长途班车或卧铺车前往龙山,行车时间约8小时,票价60元。在县城内无论去何地,出租车均为2元/人。从龙山县城到捞车河村所在的苗儿滩镇有班车,票价20元。

住宿:在龙山县城,小型宾馆很多房价为50-80元/标准间,由于游客不多,选择余地很大。距离捞车河村不远的洗车河镇和苗儿滩镇都有小旅店,10-15元/床;也可住农家,费用随便给。

第3篇:民俗博物馆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利用;途径

一、引言

我国是具有古老文明的东方古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漫长的朝代更迭。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一些古老而富有神韵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遗产,流传了世世代代。在经济与社会高度发达的催促下,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高度重视。其中,民俗文物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在社会的关注下,成为重点研究和保护的对象。民俗文物与其他种类的文物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也存在一定的联系。民俗文物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我国是世界上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国家之一,因此,民俗文物在我国具有丰富的特点。在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中,我们一直尝试多方面、多途径的开展工作。博物馆作为民俗文物的主要保护和利用的媒介,一直承担着这项艰巨的任务。

二、民俗文物的内涵和价值

(一)民俗文物的内涵

民俗文物的含义具有双重性。民俗文物的民俗特性是由于民间风俗是历代相传的产物。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定的特殊色彩,加之地域风貌形成了具有特殊地区的特殊风采。民俗文物不同于常规的文物,民俗文物体现在经济活动中、社会活动中、游艺竞技、民间工艺、信仰崇拜等多个方面。民俗体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民俗文物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民俗的制度、生产生活的方式。民俗记录了区域性的社会生活。民俗文物是v史文物和民俗文化的结合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在研究民俗文物的过程中,要把它的历史性和民族性充分结合起来进行考量,要全面正确的理解民俗文物的内涵。

(二)民俗文物的价值

民俗文物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作用和现实作用两个方面。民俗文物的特征表明,民俗文物是文化的代表,是文明的体现。民俗文物把文明传播到各个时代,各个种族。民俗文物在我国的社会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俗文化把中国源远流长的文明引领到未来的广阔天地。民俗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博物馆收藏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一)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

民俗文物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发展和转变。民俗文物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时间的考验。在民俗文物的保护中,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好的机会和时间。博物馆作为承载文物保护的单位,在民俗文物的保护中,应该发挥核心的作用。博物馆要广泛征集民俗文物,建立专门的机构,组织专业的人员进行民俗文物的调查和征集。民俗文物的专业人员要走访偏远地带和乡村城镇,对民俗文物进行考察和鉴定。民俗文物的范围很广阔,在各个民族的文化中,都有丰富的种类和不同的特点。博物馆在民俗文物的保护中,要发挥专业的特长,把民俗文物的选择、征集、整理工作,作为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来对待,把民俗文物的形象和内容牢牢把握。

(二)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利用

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利用要采用兼容并蓄的原则。民俗文物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在对民俗文物的研究中,博物馆的专业人员要做细致全面的调查研究。博物馆在专业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利用的一个主要分支就是举办展览活动。民俗文物展览是博物馆服务社会的方式。通过展览可以发挥民俗文物的传播效应,让民俗文物与时代产生反差和统一,形成文化的碰撞。同时,可以利用民俗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衍生出一些商品创意,经过具体的生产,投放到市场上必然会营造出良好的市场形象。博物馆在民俗文物的利用上,一定坚持长期性和创意性,在一项内容上,要利用时间的长期性展现文物的多彩多姿,让民俗文化传播与博物馆发展形成统一共荣。

四、结语

博物馆是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最好方式。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可以根据时代需要,拓宽利用的范围。民俗文物的特点是鲜明的和突出的,我们在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中,可以加快开展与民俗文物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商业活动,把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创新民俗文物的保护观念,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特点,让民俗文物的衍生品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王炯.浅议民俗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特点[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

第4篇:民俗博物馆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 馆校合作 不足与反思

一、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迅猛,社会大众参与博物馆的热情与日俱增,同时对博物馆的各项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是收藏、研究、教育。传统的博物馆注重典藏与研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博物馆教育是在藏品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一个博物馆的存在价值就在于有效地使用收藏品及其研究成果为社会公众服务。博物馆与学校合作,有助于博物馆发挥教育功能,与学校优势互补,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在过去30年间,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在馆校的合作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尝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近年来,博物馆教育功能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馆校合作也成为当下我国博物馆教育的方向和趋势,因此,分析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在当下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佛山市祖庙博物馆2013年至2015年期间开展的馆校合作项目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是一座集明清古建筑艺术和佛山传统文化的民俗类博物馆,辖区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祖庙古建筑群、孔庙、黄飞鸿纪念馆、叶问堂。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利用其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积极配合学校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优质的校外教育服务,成为青少年了解佛山历史民俗重要的“第二课堂”。近三年来,佛山祖庙博物馆根据学校学生的校外活动要求,不断地创新活动,使校内外的活动互补互充,互补互进。以下是2013年至2015年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与佛山各学校合作开展的项目。

(一)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春秋两祭”传统民俗项目

祖庙博物馆“春秋两祭”传统民俗项目的合作对象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项目内容是让学生参与祖庙春祭中的“三月三”北帝出巡仪仗队演出和祖庙秋祭中的仪仗队演出,每年参与人数200人。

(二)中学生课外实践服务项目

中学生课外实践服务项目的合作对象是佛山市第一中学小蜜蜂协会,内容是让学生参与博物馆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担任祖庙的志愿讲解员,每年参与人数约30人。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合作对象是佛山市科学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和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内容是让学生参与博物馆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宣传、招募、实施等工作,参与志愿讲解服务,参与祖庙举办的各类民俗活动,每年参与人数360人。

(四)暑期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文博夏令营项目

暑期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文博夏令营的合作对象是佛山市各小学。项目内容是博物馆每年开展暑期文博夏令营,带领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参观佛山的风景名胜,了解佛山传统历史文化,参与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课程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每年参与人数约60人。

(五)走进祖庙系列项目

走进祖庙系列项目合作的对象是佛山市各中小学校。项目内容是博物馆举办各类以博物馆为主题的绘画征文比赛,如2013年举办“千枝彩笔绘祖庙”青少年绘画比赛活动;2014年举办以“我与祖庙孔圣园”为主题的中小学生征文比赛活动,参与人数达约1000人。

三、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近三年来的馆校合作项目分析总结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在近三年来在馆校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具体分析如下:

(一)与学校合作方式多样化、活动内容较为丰富

博物馆与学校最常见的合作方式是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看展览,以及听讲解,形式单一,学生对博物馆的认知度非常低,很难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除了日常的参观讲解之外,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与学校开拓了多种合作方式,引起学生的参观博物馆的热情和了解博物馆的兴趣,在第五个项目中,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与禅城区教育局合作开展的中小学生走进祖庙系列活动,通过绘画的方式和写作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祖庙的认知,同时通过学生的画作和文章,博物馆也可得知学生心目物馆的形象。在2013年举办的“千枝彩笔绘祖庙”的青少年绘画比赛中,近千名中小学生的画作从多种视野角度诠释了千年古庙的形象,重新赋予祖庙更丰富的内涵。博物馆将获奖的作品汇编成册,并在佛山市图书馆举办画展,吸引大批市民观看以及获得了广东美术学院等专业老师们赞赏。画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同时促进了博物馆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认识博物馆的兴趣。继绘画比赛后,2014年博物馆再次联合禅城区教育局举办中小学生征文比赛,力求以多种形式与学校互动,促进双方合作。

(二)博物馆与学生角色发生转变

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在近三年来主要通过三种合作方式,实现博物馆与学生角色的转变。第一种方式是招募志愿讲解员。过去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祖庙,学生听讲解如同在学校听老师上课一般,教育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同时也难以吸引学生认识博物馆的兴趣。佛山市祖庙博物馆针对这一现象,成立博物馆志愿者协会,与佛山市第一中学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合作,开展志愿讲解服务活动。参加志愿讲解的学生经过博物馆工作人员培训考核之后,从一名被动的参观者转变为主动引导者,真正开始认识博物馆,达到教育效果十分明显。

第二种方式是让学生参与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各类民俗活动。作为佛山市重要的民俗类博物馆,祖庙博物馆每年举办各类民俗活动弘扬传承佛山民俗文化。在以往祖庙举办的各类民俗活动中,学生通常是被邀请作为观看嘉宾来了解民俗活动,而在近三年来的民俗活动中,学生逐渐从活动的观看嘉宾转为参与者,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与佛山市科学技术学院合作,邀请学生担任祖庙各类民俗活动的表演嘉宾,让学生们身临其境,体验各项历史民俗活动,共享当地民俗文化资源。

第三种方式是让学生策划各项志愿文化服务活动。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每年策划举办各类志愿文化服务活动,在馆校合作的项目中,学生不仅作为文化服务志愿者,同时也是志愿文化服务活动的策划者。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及佛山市第一中学小蜜蜂协会合作,成功的策划了关爱弱势群体家庭儿童的阳光成长计划和关爱空巢老人的“夕阳分外红”志愿服务活动。策划志愿者服务活动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发挥才干,实现梦想的平台。

四、馆校合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反思

近几年来,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在馆校合作方面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相比国内发达城市以及国外的博物馆,该馆的馆校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总结该馆的馆校合作项目,本文认为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一)馆校合作模式单一,博物馆与学校缺乏交流与互动

台湾学者刘婉珍曾针对北美先进博物馆的馆校合作情况归纳出六种馆校合作的互动型态:提供者与接受者形态、博物馆主导型态、学校主导型态、社区博物馆学校型态、博物馆附属学校型态、第三仲介入型态。祖庙博物馆的馆校合作模式属于第一种型态,即提供者与接受者形态。刘婉珍学者是这样定义第一种型态:以博物馆为主导,博物馆单方面规划设计活动,中小学生可选用博物馆场所提供的活动,然而学校老师并没有参与活动的规划过程,扮演“消费者”的角色。纵观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近几年开展的馆校合作活动,虽然活动的内容比以往更加丰富,形式也比较多样化,但是基本都是以博物馆为主导策划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这是一种单向的合作方式,即博物馆没有与学校建立真正的合作关系。馆校合作是博物馆和学校老师双方的合作,如果没有学校老师的长期的介入和参与,馆校合作关系就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因此,加强馆校合作必须改变以博物馆为主导的单一发展模式,重视学校老师的参与,邀请老师参与博物馆活动的规划,培养老师成为活动的主导者之一,双方共同利用博物馆与学校资源,形成可持续的互补关系。

(二)博物馆与学校缺乏馆校合作的教育人才

博物馆和学校合作模式单一的原因之一是馆校双方缺乏良好沟通,其次就是双方缺乏馆校合作的教育人才。笔者了解到佛山市各中小学校对于博物馆教育重视程度并不高,学校在设计或安排学生课外实践课程时候较少考虑将博物馆的教育纳入计划之中,同时学校也并未积极寻求与地方博物馆合作开发有益于学生发展课程。近几年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主导的馆校合作活动并没有将学校老师的培训纳入馆校合作的内容中,博物馆宣教人员与学校的老师缺乏深入沟通,对此博物馆应该加强博物馆宣教人员和学校老师的互动交流,主动向学校老师提供了解和学习文博知识的培训机会,为老师利用博物馆提供教育资源。

第5篇:民俗博物馆范文

从1914年华西协和大学古物博物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开始筹建到2014年,四川大学博物馆已历经了100年的历史更迭。它是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这个创建百年的博物馆本身就是巴蜀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单单是载体和窗口,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高校博物馆的优势在科研和教学”

20世纪30年代,华西协和大学古物博物馆馆长葛组织了对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首次发掘,三星堆早期文明碎片随之进入博物馆。而后来三星堆的持续大规模发掘,川大博物馆和考古学科的师生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博物馆还先后组织和参与了汉墓、唐朝石刻、宋瓷、三峡等多次考古活动,拯救了众多珍贵历史文物,为古巴蜀文明的再现和保存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其他类型的博物馆相比,高校博物馆的优势在科研和教学。它面向的受众更多的是高校老师和学生,为他们的科研教学活动服务。”霍巍馆长说道。

其实,早在1984年,著名考古学家童正恩出任川大博物馆馆长时,这一理念就已被正式提出。正是在这一时期,川大博物馆进入重要转折期,其中一项是改造陈列,打破国内博物馆当时传统的通史陈列形式,结合自身学科优势,推出了石刻、书画、葬俗、民族学、民俗学、教学参考六个陈列室,在全国博物馆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仿效一时。

反过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又为高校科研学术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自1929年开始,博物馆主持编辑出版了《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南方民族考古》等大型学术刊物,成为研究我国西南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的重要参考文献。而民族、民俗、考古、历史也一直是四川大学的优势学科。

2010年8月,川大博物馆陈列设计小组承担了四川丝绸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方案,前期完成了内容设计方案,后期协助共同完成了展馆的形式设计、展厅施工、文物复制和展厅布展等系列工作。同年12月,又和四川博物馆联合成立“科研规划与研发创新中心”,进行优势资源组合、合作双赢的探索。

川大博物馆在科研、教学、人员、场地等各方面都根植于四川大学深厚的土壤,成为巴蜀大地上重要的文化机构。

“博物馆应该透物见人”

四川大学博物馆曾被杨振宁称为全球前十的高校博物馆,如今又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综合博物馆”的目标。

何为“研究型大学综合博物馆”?霍巍馆长阐述道:“一方面,不同于其他类型博物馆的重展览轻研究,川大博物馆把每一件收藏品都放在学术研究的思路中,挖掘它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博物馆要充分反映四川地区的巴蜀文化和考古发展,要以物观史,透物见人。”

走在川大博物馆展厅内,声响、音乐、光影都被恰到好处地运用,营造出和谐、均衡的展览空间氛围,呈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其中石刻陈列馆更打造成特别的洞窟效果,让人感觉不仅仅是在观赏藏品,而是在体会历史的美。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展区面积7000平方米,展出的文物达到2000件,说明图版400余幅。但事实上,除去展示出来的文物外,未展示的文物更达到了8万多件、5万多套。

“藏品是很丰富的,但是一股脑儿把他们灌输给观众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让展出的每一件文物都能自己述说历史。”

霍巍馆长说,川大博物馆有一个目标是研究的“全方位化”,让馆内的每位工作人员都是一个研究者,这样文明基因就能流淌在城市空间的各个罅隙。

四川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使博物馆融入城市人群生活,唤起他们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从文物大省到文物强省”

对于如何建设文物强省,霍巍馆长有着自己的看法:

“首先,应加强对现有文物的研究。四川的研究成果远没有同为文物大省的陕西多,而陕西文博产业发展之所以快,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对研究的重视。

其次,应加强对文物价值的宣传。目前四川博物馆还没有针对不同的受众形成不同的宣传趋势。博物馆的宣传之学其实就是经营之学,在这方面,川大博物馆已经做出了一些尝试。比如,借助每年春节武侯祠大庙会的平台,展出博物馆相关文物藏品,介绍三国文化。让博物馆主动走出去。

最后,要在研究成果和受众之间建立起联系,博物馆应该主动走出象牙塔,贴近老百姓。可以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推出流动博物馆、电子博物馆等,还可以在展厅内增加大荧幕,充分满足受众的文化体验。西安老百姓的博物馆素养普遍比较高。

对此,川大博物馆应该发挥起引领作用,因为它在西南地区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拥有高水平、高水准的学术研究。”

如何建设文物大省、文化大省一直是四川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全面推进高质量高水平的博物馆建设就是众多思路中的一条。因为博物馆对城市和区域文化有着提升效应:通过博物馆,城市原有的人文素养和历史文化得到了质的飞跃,例如武侯祠博物馆很大程度上活跃了成都的三国文化,同时又使得市民的生活品质和人文素养得到了提高。而在旅游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博物馆通过延伸文化产业链,形成品牌吸引力,更是加强了这样的效应。

四川文化的发展在博物馆和文博事业的助推下,未来似乎可以预期。而四川大学博物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值得期待。这似乎有些许象征意义:锦江一衣带水,潺潺流过成都平原,滋养着天府之国,连接着巴蜀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四川大学博物馆就矗立在锦江畔,与百年川大的建筑融为一体,临风而立,衣袂飘飘。

馆藏文物部分亮点

石刻艺术陈列馆:

“东方维纳斯”

石刻艺术陈列馆中,四川邛崃龙兴寺佛教石刻尤具特色。它们玲珑剔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中高达198厘米的唐代断臂观音立像,面容端详,服饰华丽,体态丰满多姿,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堪称“镇馆之宝”。

民俗学陈列馆:

精致的旧成都花轿

民俗学陈列馆以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民俗类文物为主,包含婚俗用品、工艺、文房用具和成都皮影4个主题。其中一台精致的旧成都花轿出自清末民初一家轿行,整个场面数十人才能驾驭,排场之大、礼仪之复杂,令人叹为观止。

民族学陈列馆:

第6篇:民俗博物馆范文

 

一年来,该同志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重点,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提高了践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自觉性。现将该同志2012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业绩

(一)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做好民俗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坚持常年面向社会免费开放,2012年参观人数18万人次。先后接待文化部非遗司、省政府参事室、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省民俗学会、省史志、省电视台等单位领导的考察和参观。为省民俗学会、山东大学民俗研究所、山东工艺美院专家学者和研究生提供了学术研究方面的支持。请山东工艺美院张从军教授帮助编写《***民俗展陈列方案》,做好改陈的准备工作。

(二)认真做好古船保护与修复工作。协调***文物保护中心派员来***启动古船保护修复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工作,古船主体修复工作已基本完成。邀请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和中国船史研学会专家、考古专家参加 “***古船保护修复工作中期评审会”,与会专家对中期保护修复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后期保护修复工作提出了复原式修复的意见。预计2013年4月份古船保护修复任务可全部完成。

(三)参与定陶汉墓保护工作。根据局领导的安排,参与了定陶汉墓的保护工作。参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秦俑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就定陶汉墓保护方案以及子方案的编制和研究工作。参与了定陶汉墓出土文物保护工作。帮助定陶县文物局修改请示、纪要、汇报材料23份。配合省、市局而做好定陶王陵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争取工作。

二、科研工作情况

(一) 4月份参加中国民俗学会在金门组织的“2012海峡两岸民俗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并在会议上宣读了论文《谈鲁绵织造技艺的传承与开发利用》。

(二)9月份参加省博物馆学会在济南举办的“石椁画像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会议上宣读了论文《成武出土汉画像石的调查与研究》。

(三)10月份参加省民俗学会成立25周年学术研讨会, 并在会议上宣读了论文《***民俗博物馆民俗文物征集与保护工作的思考》。

(四)12月份撰写了《***民俗博物馆民俗展改陈大纲》。

(五)古船保护修复与研究工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国内最著名的船史研究专家认为:***古船修复工作“认真、细致、有据、求实”,复原施工工艺具有创造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是国内出士古船修复复原的典范。

三、2013年主要工作打算

(一)搞好《***民俗展》改陈工作。目前山东工艺美院张从军教授正在主持编写《***民俗展改陈方案》和陈列艺术设计工作,争取四月份牡丹花会期间改陈后的《***民俗展》正式对社会免费开放。

(二)搞好民俗文物征集工作。为配合《***民俗展》改陈工作亟待征集一批民俗文物,以适应改陈工作的需要。

(三)建立健全***民俗博物馆馆藏民俗文物档案。

(四)做好古沉船脱水保护工作。四月份召开一次古船修复工作验收评审会。

(五)配合定陶县人民政府,做好定陶汉墓保护方案的编制和出土文物保护工作。

                    ***民俗博物馆

第7篇:民俗博物馆范文

Abstract: The singularity and regional monopoly of Lingnan Tangka culture make it a unique folklore tourism resour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ngka culture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ngnan tangka's folklore tourism resources, and suggests three mode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cultural preservation areas, through folklore festival and event activities, and through folklore museums.

关键词: 民民俗;保护与开发;模式

Key words: Tangka folklore;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modes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007-03

0 引言

岭南民是自古以来在岭南沿海及内河水上生活和生产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岭南民形成了具有鲜明的原始性、地域性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民俗文化。解放后由于政治因素的介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岭南民的民俗文化诸如居住民俗、服饰民俗、婚姻民俗等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有的甚至消退、趋同或融合。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国民休闲计划纲要的颁布,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民俗旅游产品受到了游客广泛的喜爱。从旅游文化的角度来说,岭南民民俗所具有的奇特性和区域垄断性,使其成为富有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对岭南民民俗文化进行旅游开发,不仅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而且还能达到保护岭南民民俗文化的目的。因此,本文拟从保护民俗文化的视角,来探讨岭南民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发模式、民俗节庆活动开发模式和民俗博物馆开发模式等。

1 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发模式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修复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诸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和礼仪、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等。文化生态保护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它是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的区域及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是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

为此,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设立部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其目的就是要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迄今全国共有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等15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据史料记载,古代岭南的内河和沿海港湾处处皆有民聚族而居。至明清以来,河网密布的珠江三角洲由曾经的沧海变为桑田,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即便如此,今天民的生活、生产仍然与水、船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为保护民的历史文化遗产,完全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民文化生态保护区。以下,以珠海斗门为例进行剖析。

珠海斗门是民的集聚区,有着丰富的家文化,不仅有条件、而且有可能创建家文化生态保护区。2012年斗门区政府辟出全区面积的半数,约300多平方公里,拟将莲洲镇建设成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莲洲镇水网交织,有沙田景观,由于是水源保护区,不能发展工业,因此岭南特色的水乡风貌得以保留。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还可以与当地莲江村等名村建设相结合,成为与其他区域完全不同的个性文化。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全方位地展示民水上婚嫁、装泥鱼、装风鳝、装路香、正旦晚煮菜茶、横山鸭脚、包飘色、地色、舞龙等历史文化和饮食文化。通过在园区内建设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等的综合开发。如此,不仅能全力发掘家文化,丰富保护区的内涵,还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增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今后将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为部级保护区。

值得注意的是,民文化生态保护区需要区域里的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认同和尊重,这样才更有利于其保护和传承。民文化生态保护区应是一个无形的艺术与其有形的生长环境的融合。

选择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开发家民俗文化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尤其要避免保护区出现“空心化”的问题。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丽江古城所承载的纳西民俗原本是吸引游客的亮点,每年数以百万计游客的涌入,打破了古城原有的宁静。又由于规划理念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前期管理的失控,旅游房地产开发大肆泛滥,过度商业化越来越严重,为了给商户和游客腾地方,也为了躲避旅游带来的喧嚣,古城的纳西人将住房和铺面租给外来移民经营,而原住民陆续迁出了古城,使纳西人和纳西文化“边缘化”。于是,外来移民代替了当地纳西居民,成为古城内的主体居民;这些人多没有古城纳西人的民族文化底蕴,也不能真正地与纳西民俗文化水溶交融,令丽江古城失去了“原汁原味”而为广大游客所诟病。因此,民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发,应由政府出台管理条例,设置民民俗文化核心区,控制游客的进入量,保证民们的生活成为“活文化”,防止原生态文化因受到外来冲击,出现区域内民俗文化“空心化”的危机。

2 民俗节庆活动开发模式

节庆作为民间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文化展示内容日益成为文化旅游的焦点。我们可以通过民俗节庆的形式,完整地展示民的民俗文化,它不仅使节庆的文化展示活动保持自身的本真与活力,而且可以对旅游中民俗文化展示的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节庆活动模式是以传统的民俗节日、民俗活动或民俗文化为主题,举办大型节庆活动为形式而进行的一种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由节庆活动的实践来看,可将节庆活动分为民俗节日与民俗活动两种类型。

民独特的民俗即使没有旅游业的渗入,也日益受到政府与人们的关注。更何况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使民集聚区逐渐成为旅游目的地。与此同时,政府与民们也充分意识到要满足游客对目的地文化越来越高的要求,必须关注自己文化的本真性,注意保护和复兴自己的文化。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东莞沙田镇着力打造水上家集体婚礼的节庆活动和水韵文化节。

沙田镇位于东莞市西南部,地处广州至东莞、深圳、香港等大中城市发展轴带的中间和珠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位置,占地107平方公里。沙田镇物阜民丰,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沙田镇的居民大多数是“家人”。沙田民以捕鱼为生,一生与船、水相伴。家渔民婚俗更是有上千年历史,别有一番水上风情。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其有男未聘,则置盆草于梢;女未受聘,则置盆花于梢,以致媒妁。婚时以蛮歌相迎,男歌胜则夺女过舟。”①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家人上岸定居后,就很难再见到真正的家传统婚礼了。

2010年11月,以“情定沙田・缘牵今生”、“展家文化、建魅力沙田”为主题的大型水上家集体婚礼节庆活动,正式在美丽的南环河龙舟广场上演。沉寂了20多年的沙田家婚俗再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整个婚礼活动分为“花船迎亲”、“对歌”、“哭嫁”、“婚礼庆典”等部分,通过再现家婚俗的全过程,将最具特色的家婚礼习俗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婚礼过程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①花船迎亲。按主题装饰花船,拟分别展现沙田家婚俗文化、魅力港口风情、现代宜居生态城市、港口物流重镇和魅力滨海新城这五大主题。同时,花船上鼓乐满船,锣鼓喧天,咸水情歌喜庆播放,船上的新郎向河岸上的市民抛礼物,演绎万人接彩礼的壮观、热烈、喜庆的气氛。现场气势恢弘,沿途张灯结彩,文化色彩浓郁,让每个来宾和市民留下深刻的印象。②对歌。再现原生态劳作对歌情景。沙田镇若干对男女青年站在船头,彼此倾慕,原味原汁的咸水歌对歌,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情意绵绵。③哭嫁。展示传统婚俗的礼节,通过家咸水歌的演唱和新娘家人的哭嫁情景,让沉寂了20多年的沙田家婚俗重现民间,让所有的人为水上人家的婚礼习俗而惊叹。由专业选手扮演新娘家人、亲属,现场哭唱咸水歌。④《水韵沙田》舞蹈和《家新娘》情景舞蹈。通过舞台式的舞蹈表演,演绎沙田浪漫的爱情、特色婚礼习俗,反映水上居民家人喜结良缘时欢天喜地的情景。婚礼现场完美展现水上家婚礼的特色,让每一位游客和市民感到无比惊叹和震撼。

沙田镇还着力打造水韵文化节,以传承家文化。家居民以水为贵,择水而居,出门行舟,打鱼为生,独特的水上环境使他们以船代步、以船为家,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带有渔民特点的家文化。2012年沙田水韵文化节成功举办。水韵文化节以沙田龙舟文化、家文化、咸水歌文化、海鲜文化、滨港文化等为核心,共分“龙舟传承”、“水韵文化”、“休闲美食”、“民歌弘扬”4个板块,主要包括沙田传统龙舟竞赛,书法、摄影、绘画等文艺创作、展出活动,水上民歌比赛,沙田风光、民俗体验游等18项活动。各展区充分融入了家民俗风情,用原生态的松皮、竹条和木条搭建,工作人员穿戴家传统服饰。体验区,让市民体验织网、撒网、捕鱼、划艇,抓鳝鱼、起虾笼等沙田传统劳作风情。文化节期间,还举行了中国首届水上民歌大赛,进一步彰显了沙田家文化和咸水歌文化的魅力。

水上婚礼节庆和水韵文化节活动,在创新活动理念,创新活动形式,创新活动内容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发掘弘扬了“水”文化,宣传了家婚俗文化,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发展繁荣和家优秀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民间节庆活动中最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仪式。家婚礼仪式向群内及群外人展示了家文化的同时,也蕴含了家人如何看待世界的价值体系和由家文化传统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并在很大的程度上为节日中所蕴涵的民俗文化找到了一个活的载体。

选择民俗节庆活动模式开发家民俗文化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守三个原则:一是,真实性原则。在尊重民节庆风俗的基础上,摈弃为迎合游客需求而将民俗节庆活动随时随地随意举行的错误做法,要尽可能地开发使游客在不同时期欣赏到异彩纷呈的民俗活动。二是,参与性。民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要注意提高游客的参与性,民俗旅游产品要能激发游客的兴趣,使游客得到与当地居民共同度过民传统节日的深刻体验。三是,组合性。民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并不能将节庆作为单独的旅游产品来开发,而应作为海洋观光旅游的重要辅助部分,离开了海洋观光旅游主体,民节庆民俗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有限。所以,民民俗文化旅游只有在依附于海洋观光旅游的条件下,进行组合性开发,才能实现自然、民俗旅游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3 民俗博物馆开发模式

从某种角度上说,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与文物、历史的对话,穿越时空,俯瞰历史的风雨。

现代的博物馆是征集、保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的实物,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博物馆因其“原汁原味”的特点,成为民俗旅游开发中最具吸引力的发展模式之一。

东莞市沙田镇水网密集,河涌河道纵横交错,是家渔民聚集的场所。但是伴随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民住上了楼房,家生活生产的特色工具和家具被抛弃,家习俗成了老一辈人的记忆,家文化日渐消失。为保护日益消失的家文化,沙田镇修建了水文化展览馆。

水文化展览馆共分三个展区,民居住的茅寮屋、渔船都是按实物比例建造。在实景区,人们可以看到模拟的沙田立沙岛泥洲村南新洲的部分河涌,形象地再现了沙田镇家往昔的水上生活与家文化。在文献图片区,有沙田龙女的神话传说及文人墨客对沙田民历史的叙述。在影视区,除了有展示沙田镇家风俗,如出海捕鱼和家水上婚礼等的视频外,人们还可以聆听到家渔民特有韵味的咸水歌,从而全面地重现了民的水上生活场景,风土人情,使得家民俗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

为了生动、逼真地还原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民俗风情,建馆之前,沙田开展了家文物普查,收集家生活劳作用品。目前,沙田水文化展览馆陈列家物品百余类,近500件。人们通过文物了解民文化遗产原始面貌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文化旅游的渴望与追求。

各种展览无疑也是展示和宣传民民俗文化的有效方式之一。2012年7月,持续一个半月的“我们的节日水韵沙田――家文化主题特展”,作为沙田水韵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之一在东莞市展览馆开幕。展出内容由家来源及分布、家人名与地域观、家人生活变迁与风俗、民生产生活和沙田咸水歌等五大部分组成,运用图文和声画的结合方式对家文化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展示呈现。之后还将赴广东省展览馆和澳门等地进行巡回展出。这种主题展的形式提升了沙田家文化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对继续挖掘和传承沙田家文化精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选择民俗博物馆模式开发家民俗文化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有以下两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由于博物馆的展品大都是静态展示,较少采用科技手段,在展示上融入声、光、电、影的较少,展示效果缺少创意性、动感性和互动性,以致单纯的博物馆旅游吸引力较弱,难以调动普通游客的参与积极性。因此,选择民俗博物馆模式开发家民俗文化发展旅游,无论是从展出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要尽可能地提高游客的参与交融和娱乐性,二是,博物馆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缩影,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需要有专业人员的帮助进行解释,因此,要特别重视对博物馆讲解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家民俗文化专业知识的培训,并使之具备与游客互动的能力,从而较好地去引导游客在博物馆内去欣赏和接受家民俗文化。

4 结语

在旅游方式日益多元化,人们越来越青睐文化旅游的今天,岭南民民俗文化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依托民民俗文化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俗特色,构建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体验为一体的新型文化旅游基地,以促进广东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全面保护和提升民的历史文化,让其保持长盛不衰的吸引力。

注释:

①【清】屈大均:《东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85页。

参考文献:

[1]王德刚.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基于时间民俗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探讨[J].民俗研究2003,1.

[2]黄欣.斗门区政协委员建议 辟半个斗门护家文化[N].南方都市报,2012-05-29.

第8篇:民俗博物馆范文

星期六的早上,常老师对大家说:“我们今天去常德市博物馆参观。”大家听了,别提有多高兴了。于是,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博物馆走去。

我们到了博物馆,先看到了民俗馆,民俗馆里面有古代的床,雕工非常精美,刻着几条栩栩如生的黄龙,美丽极了。再往前走,就看到了花轿、木偶、皮影戏。走出民俗馆,第二个参观的地点是中华根馆,刚进去就看见了几条非常大的龙,像是在比谁跑得快,天花板上还有8只金灿灿的凤凰,下面还有很多数不胜数的用树根做的东西,有西天取经、马到成功、游龙戏水等等。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

湖南常德武陵区科培教育三年级:叶志远

第9篇:民俗博物馆范文

福州市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中轴线上,是闽都文化传承地的核心组成部分。因街区至今完整保留着早在我国北宋时期就已逐渐消亡的古代城市里坊制度格局,被誉为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街区内现存保留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159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历史保护古建筑131处,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不仅如此,三坊七巷还是“近代名人聚居地”,这里曾先后走出历代名人达400多位,尤其是曾涌现出了林则徐、严复、林觉民、林旭、林纾、冰心、林徽因、沈葆桢、陈宝琛、郁达夫等一大批对中国近代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三坊七巷也因此而获得了“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美誉。同时,三坊七巷还是“闽台渊源彰显地”,并被国家文物局定义为整体性的涉台文物建筑群,共有26处古迹被列入国家文物局涉台文物目录。 经过近几年的保护修复,三坊七巷活态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得以延续,休闲、旅游、文化、商业等功能日臻完善,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园林山水、名人故居、文物古建、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文化休闲旅游区。曾先后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并于2012年11月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0-2012年,三坊七巷连续三年接待境内外游客超800万人次,现在的三坊七巷已成为了福州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

一、恢复坊巷格局,重现历史风貌     三坊七巷的文化积淀深厚,是福州历史文化的浓缩,充分体现了福州爱国与忠义,开放与兼容,开创与进取、崇文与重教的城市人文精神。通过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鱼骨状”总体格局的恢复,对传统建筑及街巷历史风貌的整治,对传统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保护、整治与修复,对传统小园林的整治与充分利用,展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独特的建筑、园林特色,凸显其明清民居建筑博物馆的历史价值与建筑风貌。

    二、传承民间习俗,弘扬本土文化

三坊七巷保护修复过程中,注重传承与发展街区活态的历史文化精髓,通过保护三坊七巷所蕴含的各项民俗活动、民间曲艺、民间手工艺、书香文化、传统风味饮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深刻体验本土民俗文化等提供优良的环境、条件与载体。一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吸引民间手工艺入驻南后街。目前,脱胎漆器、软木画、牛角梳、寿山石刻、油纸伞、裱褙、糖画、书坊、微雕等具有代表意义的民间艺术已相继入驻;并在叶氏民居集中展示福建省门类最为齐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传承人的现场表演与互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驻足欣赏;二是以还原三坊七巷历史风俗为重点,结合每个福州的民俗节日,积极开展各种特色民俗活动,如元宵灯会、中秋摆塔、九九重阳登高、拜月、妈祖巡游等;在平常周末,还安排民间折子戏专场演出,举办越剧纳凉晚会、周岁祈福典礼、喜娘大赛等,实现了民俗文化活动常态化,使三坊七巷逐渐成为福州传统文化的展示中心和交流平台;三是还原了南后街的原有商业街市功能,通过优惠政策使“米家船”和“青莲阁”裱褙店、“聚成堂”书坊、“木金肉丸”、“同利肉燕”、“永和鱼丸”、“鼎鼎肉松”等原来的老字号陆续回归。

三、践行先进理念,打造特色场馆

三坊七巷积极践行当前国内外城市博物馆保护的先进理念,对三坊七巷进行完整、活态地保护和展示,探索新型城市社区博物馆形态的发展之路。2011年8月24日,福州三坊七巷生态(社区)博物馆正式揭牌成立,成为国内首座已建成的社区博物馆,由“一个中心馆、37个专题馆、24处展示点”组成,是福州最大的文博展馆聚落。它作为一种全新的博物馆形态,将传统博物馆的遗产保护、传承、展示和宣传等功能与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代社区的发展等相互协调,融为一体,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利用三坊七巷平台,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引进项目落地,营造休闲氛围

    随着三坊七巷文化项目、创意产业的兴起,不断吸引兼具展示功能的部级大师工作室、名人会馆、各类文化创作基地等项目落地三坊七巷,如林飞寿山石工艺展示、尉晓榕中国画创作与学术交流会所、黄春平航天展示中心、唐国强艺术沙龙、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海峡两岸艺术交流协会等文艺创作基地。同时景区还引入了兼具文化展示与休闲功能的茶文化、酒文化、乐器教学等各类会馆,还有咖啡屋等休闲场所。不仅如此,三坊七巷还建设了3D影院、宫巷、黄巷特色客栈等项目,培育景区文化品质,营造休闲氛围。

 五、景区全面升级,完善硬件设施

自启动5A创建工作以来,三坊七巷严格按照5A标准,开始了景区的全面升级,对旅游硬件配套设施进行了大幅度的整改与完善:包括南北口游客中心的建设与服务配套;景区停车场的改造与提升;周边交通秩序的规范;外立面、电线电缆、路面、坊巷、夜景灯光、功能性设施、游客休息设施、景区周边景观的集中整改;黄包车、电瓶车、单兵警用巡逻车、旅游观光专线等特色交通方式的增加;星级旅游公厕的改造;景区分类垃圾桶的更新;景区标志牌的维护;景区外部交通标志牌的建立健全;多语种自助语音导览器与无干扰讲解器的升级;通讯与邮电服务的提升;三坊七巷、乌山、林则徐纪念馆旅游资源的整合;主题旅游线路及景区精品旅游线路的设计;景区卫生环境的整改;安保力量的增加等。

 六、围绕服务品质,提升软件水平

三坊七巷在着力完善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积极组织开展细微化服务,以“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为目标,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打造高质量服务队伍,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如组建了由专职讲解员、兼职讲解员以及志愿者讲解员组成的景区讲解队伍,并聘请了福州民俗专家,古建专家以及从事文保单位修缮工作多年的人员等为景区高级讲解员,以满足高规格接待的要求。

 七、扩大文化宣传,加强旅游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