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共享经济管理范文

共享经济管理全文(5篇)

共享经济管理

第1篇:共享经济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着力点;对策

1建设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所面临的风险

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这里的经济管理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风险:

1.1因项目工程设计所面临的风险

造价概算工作主要围绕着项目工程设计方案来展开,那么工程设计方案若是存在着瑕疵,则必然会影响到造价概算的准确性。工程设计方案存在瑕疵的原因主要为:(1)现场勘察的精准性存在不足;(2)项目工程设计图纸存在偏差;(3)其他人为因素所致。经验表明,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概算所存在问题,要么将增大项目的融资压力,要么则影响项目今后的建设进度。这就表明,在对建设工程项目开展经济管理时需要完善工作流程的后向关联。

1.2因项目信息偏在所面临的风险

这里的“信息偏在”又可称为“信息不对称”,因项目信息偏在所面临的风险主要生成于对建设工程项目经济价值的分析。建设工程项目方与笔者所在公司之间存在着委托关系,在对该项目开展经济管理时,笔者需要研判该项目的投资价值。但实践表明,方因无法全面掌握建设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可能因委托方的商业保密原则所致),使得在对项目的经济价值进行分析时,过分依赖于财务分析手段和机会成本评估,进而就弱化了可行性分析的效果。

1.3因项目政策变化所面临的风险

这里的政策主要包括金融政策、城市土地使用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而这些政策的制订与调整又植根于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之中。由工作案例可知,若是未能准确研判国家、地方相关政策的稳定度和变化趋势,那么再完美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都无济于事,而且还会对委托方带来不可逆的资金风险。

2风险管控下经济管理的着力点分析

为了增强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控绩效,针对项目事前控制的经济管理着力点可归纳如下:

2.1着力于完善造价概算的治理结构

在本文中“治理结构”可以理解为,项目现场勘察人员与造价概算人员之间的权利制衡关系,这种制衡关系不仅起到保障造价概算准确性的作用,还为今后的责任认定提供帮助。其中,治理结构又包括:治理的组织架构和治理的制度安排。由笔者的工作经验可得,当前需要着力于完善造价概算中治理的组织架构。治理的组织架构又可以分为内部组织架构和外部组织架构,在委托关系下外部组织结构可以称作:第三方治理的组织架构。

2.2着力于提高与委托方的沟通绩效

针对建设工程项目所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其中的关键内容便是项目的经济价值分析。根据资本循环公式:G-W…P…W`-G`可知,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价值通过W`-G`体现出来,但从W`到G`能否实现“惊险的跳跃”,这不仅由项目的造价构成所决定(主要决定回报率),还由项目的使用价值所决定(使用价值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结构)。当前,在可行性分析中的短板主要存在于后者,所以在委托关系下应提高与委托方的沟通绩效。只有这样,才能在可行性分析中做出综合研判。

2.3着力于建立政策信息的共享机制

在本文开篇之处就已指出,需要在开放的体系下来开展可行性分析,所以需要增强对相关政策的跟踪和研判力度。为了降低在建设工程项目经济管理中的信息搜集成本,则需要着力于建立政策信息共享机制。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社会网络化分工形态下,政策信息共享机制的实现则需要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支持。作为建设工程项目委托方在获取政策信息上具备知识外溢效应,所以还可以在与委托方加强沟通的基础上,实现政策信息的共享。

3对策

根据以上所述,本部分将在委托关系下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提出对策:

3.1调整技术组织结构强化事前控制

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质量,首选需要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概算工作属于约束系统性风险发生的重要环节,所以应根据目前在造价概算中所存在的不足强化事前控制。笔者建议,需要通过调整技术组织结构来强化事前控制,即将造价概算与现场勘察、工程设计等形成纵向关联,将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事前控制团队。由于在本文中存在委托关系,所以造价概算工作所在的顾问公司,则应在合约的基础上参与到前期现场勘察和工程设计审核中来,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影响,针对建设工程项目前期的可行性分析可引入第三方专家团队来进行全程督导。

3.2基于合约界定造价概算责任边界

本文记载着笔者工作的心得体会,所以在对策构建中也必然会站在笔者所在公司的角度来进行思考。由于造价概算工作由顾问公司来完成,为了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以及有效管控未来项目系统性风险所带来的连带责任,在经济管理中需基于合约界定造价概算我方的责任边界。因现场勘察知识和工程设计知识的专用性,使得信息不对称现象始终对顾问公司的造价概算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完善治理的制度安排时,需要对造价概算报告进行内审和外审,最终在多方签字确认的基础上赋予造价概算报告以“合法性”。

3.3供给侧管理下调研同业市场状况

尽管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方能够借助不同形式来增进与委托方之间的沟通,但属于委托方商业机密的信息仍无法在沟通中获取。这样一来,就会制约方在可行性分析中的角度和价值取向。在上文的论述中已经指出,需要在供给侧管理的视域下增强对建设工程项目使用价值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来得出经济回报率、市场需求前景预期等结论。为此,在假设建设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具有同质化特征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调研同业同类建设工程项目的市场状况来间接获得可行性分析所需的项目使用价值信息。如商业房地产项目,根据对类似地段、品牌相近开发商的已建成项目进行调研,来综合研判委托方项目的可研性。

3.4多节点联动来研判政策演变趋势

在我国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驱动下,近年来不同城市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的选址、开发、销售等都环节都做出了政策安排,而且从2019年年初所反馈的政策信息来看,不少城市又对建设工程项目的销售政策进行微调,且市场对微调后的政策解读存在差异性。在此背景下,为了增强项目可行性分析的精准度,则需要以多节点联动来研判相关政策的演变趋势。在上文的论述中已知,多节点包括:提供可行性分析解决方案的公司、建设工程项目承接方、第三方专业机构。笔者建议,应以政策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为主线,以可行性分析解决方案公司为信息中枢,建立三方在内的政策研判团队。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总之,需要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事前控制效力,进而来实现满足的“产出/投入”关系。

4结论

本文在委托关系下探讨了顾问公司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问题,对建设工程项目开展经济管理时需要具备系统性视野,即需要将宏观经济环境因素、融资环境因素、项目技术工艺流程因素等纳入到经济管理中来,即在开放的分析体系下综合做出建设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在开展经济管理时的着力点包括:完善造价概算的治理结构、提高与委托方的沟通绩效、建立政策信息的共享机制。在此基础上的实施对策为围绕着:调整技术组织结构强化事前控制、基于合约界定造价概算责任边界、供给侧管理下调研同业市场状况、多节点联动来研判政策演变趋势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戚安邦主编.项目管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高飞,翟斌.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投资的成本控制与管理[J].建筑经济,2013(7):45-47.

[3]庞文芳.建筑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26):176-177.

第2篇:共享经济管理范文

关键词:网络经济;工商行政管理;冲击

网络经济主要是指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展开经济活动从中获得利益的经济形式,亦称之为“线上经济”,与“线下经济”概念相对。工商行政管理主要是指政府主管市场监督及行政执法的部门,在2018年经改革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组国家知识产权局,取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囊括依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农村合作社、企业等从事经营活动的机构,依法规范、维护市场秩序,针对市场交易行为、网络交易行为进行监督管理,承担商品在流通进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责任,需做好网络体系建设,保障消费者、经营者权益,还需依法展开反垄断执法、查处走私贩私等工作,有关部门重要性随之得以体现。基于此,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经济发展氛围,探析网络经济对工商行政管理带来的冲击,同时讨论规避冲击良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经济对工商行政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

1.丰富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传统的工商行政管理市场信息统筹、处理、分析、运用、流通较为依赖部门能力,一旦工作人员未能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将直接影响工商行政管理有效性,同时在经营单位数量不断增加背景下,工商行政管理中公布、注册、申请、登记等工作压力加剧,降低其管理效率。基于此,工商行政部门需挖掘网络经济下的IT技术运用潜能,构设网络平台为经营单位提供在线服务,支持其进行线上公布、登记、注册等程序,转变管理信息流通模式,使各部门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为提高工商行政管理质量奠定基础。

2.提高人员素质,应对管理考验。相较于传统经济形式下的工商行政管理,网络经济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了解网络经济,熟知有关法律法规,还需具备洞悉隐性违规行为,网络追中犯罪,运用IT技术等能力,激活其管理思维,调整其工作模式,融入网络管理流程,使工作人员成长与网络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在此过程中创新实践,探索更多维护网络经济秩序,保障网络用户权益的路径,达到提高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目的,继而组建优秀管理团队,攻克网络经济下的管理难关,助推网络经济稳健发展。

3.控制管理成本,推动管理改革。基于互联网工商行政管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用信息技术取代传统工作形式,为释放网络经济红利奠定基础,落实其管理改革目标。网络经济管理信息共享消除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孤岛,有关信息整合更为快速、便捷、精确,为各部门深入合作,制定科学可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有利于一步到位解决线上市场经济管理问题,避免在网络经济监管冗余环节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同时部分管理任务可以在线完成,有效控制辅助工作成本,节约管理费用,继而达到控制工商行政管理成本目的,体现网络经济对工商行政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1]。

二、网络经济对工商行政管理带来的不良冲击

1.对经营单位登记注册提出新要求。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背景下网络经济领域产业形式随之增多,传统经营单位登记注册标准已然无法适应网络经济发展需求,加之信息技术产业链较长,生产流程逐级细分,形成许多新行业,如软件业、芯片业、组装业等,为此需针对新行业资金、场地、人员等市场准入条件予以明确,为高新科技发展奠定管理基础。然而,我国网络经济发展时间较短,相关工商行政管理经验有限,登记注册标准及市场准入条件有待完善,使之管理质量随之降低。

2.对市场规范秩序带来不良冲击。在网络上经营单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展开贸易、生产、市场调研、营销宣传等其他运营活动,还可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并获取利益,如在线教育、线上诊疗等,其中充斥影响市场秩序的不规范因素,对工商行政管理带来不良冲击,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催生虚拟企业。基于网络经济背景下的经营单位成长快速、组建灵活、审批简便,有些企业则注册虚拟企业形成暂时联盟,旨在获取一定市场优势,面向全球进行资源重组,若市场机遇消失虚拟企业也将解散。虽然虚拟企业可以扩展市场,共担经营风险,共享经济资源,降低运营成本,但其市场行为多变,加大工商行政管理难度,虚拟动态联盟仅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容易逃避监管;第二,容易造成市场动荡。高新科技产业是网络经济主要发展形式,企业之间竞争异常激烈,并购、重组、破产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竞争模式不断演变,《反不正当竞争法》管控力度减弱,容易出现行业垄断现象,加之网络经济市场规范举措相对较少,影响网络经济环境稳定性;第三,为虚假宣传创造条件。网络具有公开、共享、实时特点,以新媒体为依托的网络宣传成本低、速率快、回报高、影响广,同时无时空限制,受网络经营单位青睐,基于网络广告宣传自由度大,监管存在一定难度,广告点多且存在隐蔽性,加剧行政执法压力,出现网络虚假宣传现象,侵害消费者权益,对知名企业信誉、品牌形象、市场秩序带来不良冲击[2]。

3.对经济管理理念产生冲击。网络经济发展对工商行政管理提出新要求,作为政府职能性部门,其需确保在经济监管进程中渗透新时代宏观经济管理思想,推动网络经济与时俱进,同时工商行政部门需积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应对网络经济管理挑战,继而对经济管理理念产生冲击,然而有些管理部门存在思想意识陈旧问题,影响其管理成效。基于此,工商行政部门需用新体系、新设备、新技能武装自己,扩宽工商行政管理思路,加大工作队伍自我约束管理力度,避免出现执法不当现象,有效解决网络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的工商行政管理问题[3]。

三、网络经济下的工商行政管理方略

在网络经济稳健发展新常态下,工商行政管理需秉持如下原则保证二者发展保持同步:第一,态度端正。工商行政管理要始终为经营单位、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无论经济形势如何转变,为民服务初衷始终如一,在党及国家指引下树立科学管理意识,提高科学管理觉悟,使之管理效果更优;第二,守正创新。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需习承优良传统,发挥其市场监管优势,总结监督管控经验,为解决网络经济监管难题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需大胆创新,立足网络经济发展实况探寻管理新出路,使管理架构、理念、方法能够应对网络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冲击;第三,以人为本。工商行政管理需了解网络经济环境下经营单位及消费者的切实需求,在为民服务基础上展开各项工作,为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指明方向,同时有关部门需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营建和谐、高效管理氛围,使网络经济下的工商行政管理质量得以提高。

1.加大行政技术性执法力度。网络经济是孕育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载体,高新技术产业亦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助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为面向有关产业提供优质服务,工商行政部门需加大高新科技产业市场监管研究力度,总结新时代该产业监管经验,熟悉其技术性发展因素,明晰其市场发展规律,做好有关知识经济监管理念升华工作,对高新科技产业加深了解,优化高新技术型经营单位市场准入条件,落实网络经济监管目标。立足不法分子活跃领域加强监管,灵活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用行政技术执法取代传统执法形式,通过培训组建懂技术、懂市场、讲配合、敢创新的技术性执法团队,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为工商行政管理赋能,继而在打击网络经济犯罪同时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网络经济得以良性发展[4]。

2.加强网络经济立法,赋予市场规范性。基于网络经济属于新兴事物,其在发展进程中对工商行政管理带来冲击不可避免,只有直面不良冲击,才能在不断解决问题进程中探索市场秩序有效规范良策,顺应网络经济形势展开管理工作。首先,加强网络经济立法。法律法规是工商行政管理金科玉律,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依托,这就需要我国加强立法,针对网络经济推行配套法律法规,在反垄断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规中加入约束、指引、敦促、监管网络经济发展的条款,使工商行政管理有法可依,规避监管矛盾,维护市场秩序;其次,优化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在总结网络经济监管经验前提下,以突出工商行政部门宏观调控效用为先导不断优化管理制度,确保信息技术、“互联网+”管理理念在该部门有一席之地,能够指引工作人员展开各项管理活动,在《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加持下提高管理效率。

3.转变工商行政管理理念。意识对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工商行政管理只有理念正确、态度端正、思想超前,才能赶上网络经济发展步伐,为网络经济提供优质服务,落实维护市场秩序目标。首先,通过顶层设计将“互联网+”服务举措视为工商行政管理改革重要一环,构设在线服务体系,提供网络注册、公布、信息共享等服务,改进网络经济监管规则,推行现代化管理理念;其次,除特殊行业外,工商行政部门可适度放宽经营范围,降低资金、人员、场地等标准,旨在通过管理激活网络经济,为高新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加强部门协作,以网络为载体加大管理信息共享力度,为各部门展开管理工作予以支持,摒弃各自为政、互相割裂陈旧理念,使工商行政管理体系更为完善,同时立足网络经济明晰各自管理权责,理清责任边界,推行管理新规,提高管理质量。在优化管理体系,明确部门工作立足点前提下定期展开培训活动,面向工作人员教授信息化管理手段,学习全新法律法规,确保其管理态度端正,能够在日常工作中灵活运用信息资源及IT技术,在工作岗位上创新进取,丰富数字化执法模式,继而推动工商行政管理活动与时俱进[5]。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经济对工商行政管理来讲具有丰富其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提高人员素质,应对管理考验,控制管理成本,推动管理改革等积极意义,为此工商行政部门需在以人为本、守正创新、态度端正等原则指引下加大行政技术性执法力度,加强网络经济立法,赋予市场规范性,转变工商行政管理理念,同时做好管理人才培训工作,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效用,继而助推网络经济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海祥.网络经济对工商行政管理的冲击与思考[J].环球市场,2019,(13):7~7.

[2]郭莉莉.基于网络经济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6,(02):4~5.

[3]突勒娜依.乌买尔江.电子商务环境下工商行政管理的监管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29):27~27.

[4]周海权.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的责任风险及规避策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5):41~42.

第3篇:共享经济管理范文

[关键词]共享经济;粮食加工;会计体系;构建方法

随着企业间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各自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改革,管理会计已然发展为现今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样性的工程,把财务共享作为其立足点,不但可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迅速转型,而且还可以将管理会计推向新的方向,为管理会计的未来带来更多的竞争力[1]。财务共享主要是利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下文简称财务共享中心)来实现有关操作,分析企业内部会计业务的每一个流程节点,将原有环节进行仔细梳理,使其统一化、标准化,提升其业务处理的最终效果。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人员主要有实际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外聘专家。财务共享中心在管理结构上属于集团公司管辖,在职能上却保持相对独立性,有一定的自由,这有利于实现财务结构及其流程的重新塑造和改良。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一个业务分支,指的是会计人员利用特定的技术手段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进行科学规划,并发挥一定作用的一种会计形式[2]。对于企业来说,管理会计有关工作的良好进行可以较好地为企业管理规划的制定,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与传统财务会计不同,在与管理会计有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大量会计数据以及成果展示和各项组织之间的联系是极其密切的,这也是管理会计与传统会计相比所拥有的最大优势。

1构建体系目标与思想指导

在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实际过程之中,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3],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以及企业自身状况为现实依据,构建并完善企业管理会计体系,从而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实力。粮食加工企业在构建自身管理会计体系的时候需要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而为了确保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遵守有关规定和原则,具体包括立足实际,借鉴经验;人才引进,整体助推;创新体制,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各有特色。只有坚持以上几点,才可以保证粮食加工企业建立健全健康、有序地管理会计体系,为粮食加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说,粮食加工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发展状况、市场目标,并引进先进的市场管理理念,借鉴现代化企业管理手段和经验。如整体预算管理、市场风险控制、成本控制、作业流程控制、平衡计分卡、精细化管理等,进一步提高企业在预算、成本、业绩、市场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财会管理能力。

2建立财务共享机制

伴随粮食加工企业业务规模的逐渐扩大,业务种类的不断变化,实行管理会计已然发展为时代所需。而管理会计能够真正切实执行的基础就是进行财务共享式的管理模式,使粮食加工企业内的财务技术人员能够将更多的精力和经费投入核心业务的升级中,加强财务管理的集中控制、降低人工成本,从而形成由资源管理以及风险控制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参与者,符合前端业务趋势的合作伙伴与负责会计基础查核的财务记账人员一同组成的阶梯式财务管理队伍。有关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详情,见图1。财务共享作为当代企业财会管理未来发展的一个潮流与趋势,粮食加工企业内部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需要着重提高其财务共享的程度,并利用财务共享程度的提高,增加粮食加工企业内部财会管理体系对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支持力度。建议粮食加工企业将智能化技术和手段更多地应用在普通财务管理项目之中,在会计工作的展开上也可以利用各种计算机软件程序,提高其信息化水平[4]。借助财会工作信息化程度的逐渐累积,粮食加工企业内财务管理体系的信息化程度也随之上升至较高水准,同时传统财会工作技术的弊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冲淡。这一状况下,粮食加工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可以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工软件,进而加快粮食加工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进度。

3完善绩效评价模块

粮食加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绩效评价模块主要是利用一定的评价手段与指标对粮食加工企业的市场业绩、员工日/月业绩等情况进行整体评价,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业绩评价与员工激励两大方面。现今,粮食加工企业最常用的评价方法就是杜邦分析法、360°综合检测法、经济增加值(EVA)和平衡计分卡(BSC)等。其中,经济增加值与平衡计分卡和传统绩效评估方法相比更注重自身的价值实现[5]。对此,粮食加工企业有必要以经济增加值或平衡计分卡为基础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经济增加值是企业税后既得利润减掉人工成本以后的净加值,因为扣除了人工成本,就需要对会计信息数据进行一定调整,因而更能客观、具体而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市场业绩。

4注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会计人才作为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也是现在国内绝大部分企业在管理会计工作中所必需的,要想彻底改变以往传统认知上的“会计即记账”这一老式观念,就必须努力探索和挖掘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的多渠道培养模式方式[6]。利用大、中、专科院校成立的管理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优势,寻找可塑性比较高的学生,对其进行管理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念的普及工作,从点到线再到面,逐渐建立具有深厚理论知识的人才后备储存库;另外,还可以利于中国总会计师管理协会等国家或民间社会组织强化对管理会计高级人才的专业培养。通过以上不同路径培养各级管理会计人才,确保管理会计体系能够综合有序健康地发展。粮食加工企业在进行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时候需要重视管理会计有关专业人才的后续教育和任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人才发展战略始终贯穿于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总过程中,此举可以保证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够推动企业不断获取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成果。

5加强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

从目前我国社会发展局势来看,国内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再联系会计管理的基本性质,现阶段推动会计工作信息化发展是现代管理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时期共享经济的发展背景下,会计信息数据的总量逐渐增加,需要利用高效、合理、有序的信息系统强化各项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进而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7]。目前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构建先进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将财务管理会计以及与管理会计相关的工作内容进一步整合到会计管理信息化系统内,建构全面的信息化会计体系,充分发挥企业会计管理的基本职能,提高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

6提供合理的核算框架

整个管理会计工作领域内,核算框架是其非常重要的一环。从共享成本会计的立场出发,对于粮食加工企业而言,必须对其循环利用成本、废弃物成本、人工成本、材料使用费等进行全面考察核算,从中排除有关共享交易的基本成本,集体归类后再进行计算。实际工作中,采取的成本核算手段不一样,所获得的结果不一样,对财务会计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8]。在企业共享经济影响下的管理过程中,结合管理会计理念、企业人才发展战略、成本控制、控制交易等内容,进行综合考虑与分析,有助于形成完整的交易管理体系以及共享经济框架。另外在整个经济管理会计体系内,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升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他们可以设计成本经费核算方法,全面控制企业成本,同时还可以编制经济报表,进行成本计算与核查,为企业管理者下发各项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7结论

本文依托共享经济下信息化技术与企业合作的共同机制,对共享经济背景下粮食加工企业管理会计体系构建进行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共享经济背景下粮食加工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智英,刘福波,王冬雪.论低碳经济下企业环境管理会计体系构建[J].边境经济与文化,2017,160(4):17-19.

[2]朱敏.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探讨[J].管理会计,2018,6(12):79-80.

[3]王秀丽.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J].会计审计,2018,19(5):86-87.

[4]林巍巍.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探讨———以保险经纪公司为例[J].会计信息化,2018,16(10):114-117.

[5]胡林豪.标准成本法在粮食加工企业中的应用[D].广州:广东财经大学,2017.

[6]李璐洋.河南小微粮食加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郑州:河南工业大学,2016.

[7]刘晓琴.我国粮食加工企业产品成本控制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第4篇:共享经济管理范文

关键词:共享经济;管理创新;网络组织

1研究背景

受到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共享经济平台补贴逐渐减少,共享经济交易总额增速放缓,共享经济企业总体融资规模也出现了大幅下降,我国共享经济处于深度调整阶段。2020年初爆发的肺炎疫情,短期内对不同领域的共享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民宿、网约车必须线下提供服务,完成共享经济供需双方交易,平台企业的订单量和营业收入大幅减少。与此同时,对于在线医疗、教育、外卖餐饮等领域却有有利的影响,由于疫情期间的现实条件限制,此类共享经济企业出现了与经济形势相悖的表现,平台用户数和交易总额迅速增长。疫情防控期间,客观条件使得人们的各种活动尽量都转移到线上,给共享经济带来了新机遇,同时庞大的新增用户和客观条件也在倒逼共享经济管理创新加速。

2共享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共享经济目前主要的问题是要解决疫情的冲击,除此之外,共享经济特性所带来的天然问题,如参与者行为约束不足、共享资源的管理问题、机会主义行为频发等在疫情期间更加突出。

2.1参与者的行为约束可控程度不足

共享经济供需双方的交易行为是通过市场契约,同时也基于信用。供需双方的参与者数量众多,很难出现供需双方再次进行交易的情况,在单次交易的情况下,没有严格的约束很难规范双方的行为。例如网约车目前的机制是平台派单,而以往出现问题往往是由于供需双方自行接单形成多次服务或者不法分子选择特定客户所造成的。现在我国共享经济交易行为的违约违规成本较低,惩罚力度难以对违法违规的不法分子形成威慑,导致外卖餐饮业及滴滴司机刷单骗取平台补贴、民宿房屋遭到破坏、共享单车随意丢弃肆意破坏等事情频发。对于共享经济供需双方参与者的管理是共享经济的基础。如果缺乏对于共享经济供需参与者的管理,共享经济就不能秩序井然地运营。

2.2共享资源地域分布广泛,难以有效管理

共享经济企业通过供给方或者企业自身给需求者提供共享资源,然而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些管理问题。以企业给需求者共享资源的共享单车为例,共享单车在方便大众出行的同时,由于共享经济高固定低边际的特性,使得企业单车投入数量盲目增加,带来诸多问题,例如投放过多的车辆挤占地铁站周边的道路空间。近些年管理部门和共享单车企业注意到这些问题,开始限制共享单车的投放量。此外,还存在未成年人汽车上路的安全隐患,给共享单车企业带来了管理上的难题。共享汽车相比于单车挤占公共车位的矛盾更加突出,再加上一二线城市核心城区停车难的问题本身就很突出,使得当前共享汽车的用车点只能设置在一些非核心区域。这又违背了共享汽车降低私家车占用公共资源的特性,给共享资源的管理带来困难。

2.3参与者、平台机会主义行为频发

目前,我国法律和行政管辖还有浓厚的地域色彩,而目前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共享经济存在互联网企业地域跨度大的特点,因此相关法律法规在满足共享经济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还缺乏适用性。同时,在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参与者、平台的机会主义行为处于灰色地带,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使得机会主义行为频发。此外,现有法律法规难以明确共享经济服务提供者的雇佣关系,其社保、养老保险等不明确,服务提供者也不清楚自己是个体户还是共享经济公司员工,使他们缺乏归属感,成为机会主义行为的诱因。另外,共享单车使用者的押金问题也很难解决,不利于共享经济良好有序地发展。

3共享经济发展问题的成因

参与者的行为约束可控程度不足,共享资源的管理问题,参与者、平台机会主义行为频发等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共享经济企业的管理对象不同于传统产业,以往科层制和市场契约的界限在共享经济企业里变得更加模糊。无论是从共享经济服务的需求方来看,还是从共享经济服务的提供者来看,由于参与者数量多、分布广,造成共享经济平台在传统观念下投入的管理资源不足。虽然在大数据体系下,该问题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共享秩序,因此需要创新管理办法和管理体系。其次,共享经济企业管理模式需要跨越地域的限制。共享经济与传统商业模式不同,其商业模式有互联网企业的典型特点,不是通过给客户提供商品和服务,客户支付报酬获利,而是通过接近于免费的便利服务争取客户,进而通过信息成本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给客户提供持续、价格低廉的产品与服务。这也是共享经济的客户使用产品和服务的费用具有极大的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这种高固定低边际的特性决定了共享经济要想发展,就必须跨越地域的限制,拥有更多参与者,因此需要创新线上管理模式。再次,共享经济企业对于参与者的管理,通常是以参与者评价和笼统的大数据为基础,因此对于一些非常规事件不能及时解决。由于共享经济的特性,需要跨地域以获取更广阔的市场,发展更多参与者,通过降低成本获取更多市场,决定了共享经济的参与者有着数量众多、来源广泛的特点。这也使得共享经济企业的管理对象极其庞大,导致企业和有关部门对于一些突发事件难以及时应对。

4共享经济的管理创新对策

4.1引入网络治理机制,强化对共享经济参与者的管理约束

从网络组织视角来看,共享经济企业是一个新型的组织形态,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传统的层级组织,也不同于市场契约的关系,实际上是介于科层与市场契约之间的一种。网络组织形式既能实现参与者的共同目标,又能满足参与者的利益需求。共享经济的参与者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而共享经济企业有助于各个成员目标的实现。这不是一种零和博弈。网络组织的这一特征符合共享经济共同利益的趋同性与个人利益多样性并存的特点,因而可以利用网络组织的治理机制解决共享经济的问题。共享经济企业在管理创新中利用的网络治理机制分为宏观机制和微观机制两类,即属于行为规范方面的宏观机制和属于运行规则方面的微观机制,见图1。可以利用网络组织的理论实现共享经济企业的管理创新,强化对共享经济参与者的管理约束。

4.2完善共享经济参与者的线上管理模式,加强共享资源的管理

共享资源本身是一种方便大众的廉价商品,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将利益让渡给使用者,但这并不意味着用户可以肆意妄为。需要制定激励机制,加强对共享资源的监督,在发现一些违规使用或者破坏损毁共享资源的情况时,要及时进行上报。同时,分析以往的使用数据,制定对于共享资源的联合制裁机制。当共享经济企业联合其他参与者对违规人员进行制裁时,将在一定程度抑制参与者对于共享资源的违规行为。可以将公民个人征信体系(如跟芝麻信用分绑定的哈啰出行)引入奖罚机制,防止效果单一的罚款不能抑制违规使用行为。例如将共享资源的守约使用与否纳入芝麻信用分的评价体系,如果使用者没有守约使用,此后由于信用分偏低,交易将在多维度受到限制,不局限于共享经济。4.3加强对参与者机会主义行为的事中和事后防范要尽快明确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和责任界定机制,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合作监管模式,以信息监管手段为主,促进交易主体公平交易。

5结束语

共享经济由于能够整合社会闲散资源,在供给侧改革过程能提供新路径,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但是,共享经济参与双方的规模大、人员的价值取向迥异等问题也导致共享经济需要在管理上创新,引入网络治理机制进行管理创新。共享经济企业应适应共享经济本身特点开展管理创新,进一步发挥共享经济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维安,林润辉,范建红.网络治理研究前沿与述评[J].南开管理评论,2014,17(5):42-53.

第5篇:共享经济管理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经济管理;控制方向

水资源是全球各地、各个国家健康发展的重要资源,而兴修水利工程不仅能为农业服务,还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成为影响地区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因素。但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比较复杂、系统,因此,其施工管理工作也十分系统、复杂,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要想提高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就必须做好成本控制,将经济管理和控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当中,并采用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项目经济管理和控制的水平。

一、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经济管理与控制的特点与内容分析

(一)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经济管理与控制的特点分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品,人类在日常生活及各种社会活动中都离不开水。因此,水利工程是各个国家、地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不仅能为农业服务,还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具有服务公共性、效益社会性的典型特点。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加强经济管理,可以更好地协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对水利工程后续的养护工作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管理不但具有基础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服务公共性和效益社会性的特点。此外,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管理工作中,通过科学规划和统筹安排,能够更好地协调周围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大化,确保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及社会的和谐。

(二)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经济管理与控制的内容分析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管理工作中,管理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点。第一,科学预测项目成本。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决策阶段,必须科学地分析、预测详实的成本。在实际操作中,应积极收集、汇总与工程项目相关的信息、数据和资源,以此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本着“质量最优、成本最低”的原则,抉择出最合适的竞技控制方式,大致估算出工程项目的成本和收益,然后根据估算中无法预测、操控的部分进行重点防范。只有这样,才能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项目成本的控制。第二,科学分析并控制项目成本。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施工建设和管理的阶段,必须对项目成本进行综合的控制,即对成本进行科学分析和控制。在具体操作中,首先必须科学配置工程资源,确保所有资源能被合理安排并充分利用。在实际生活中,水利工程项目的成本覆盖了从施工开始阶段直到竣工结算阶段全部的投资和成本,在这一时期,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经济管理的重点应贯穿于整个过程当中,通过科学安排施工经费,让有限的投资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将施工总成本限制在可控范围内。第三,加强成本控制的考核。在实际生活中,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经济管理与控制工作的核心就是控制工程建设的总成本,从最初的项目决策开始到最后的决算控制,都需要根据经济管理和控制工作相关的指标进行认真的考核测试。如没有达到预定的经济管理和控制的指标,就必须细心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然后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正。

二、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管理与控制方向应注意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问题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管理与控制工作中,首先应注意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如果项目成本控制出现问题,不但会影响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更会影响到所有参与单位的整体利益。为此,必须详细规划项目成本的控制工作,避免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同时,还要引导监理人员适当监督施工人员的施工作业,避免因操作失误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二)资金投入问题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管理与控制工作中,资金投入问题也是必须注意的细节问题。因为水利工程属于一种公益性建设,政府在投资方面较少,而采用众筹的方式所获得的资金也较少,这就导致很多水利工程施工的工具较为陈旧,同时建筑材料特不完善,导致施工项目无法顺利进行。为了避免这样事件的发生,在施工之初,就必须提前做好预算,并制定较为完善的问题应对措施,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人力资源问题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管理与控制工作中,人力资源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细节问题。因为当前一般的水利工程资金投入较少,导致人手不够,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承包商会将其分割再次承包给不同的施工企业,以追赶施工进度,这就导致无法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此外,还必须重视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已解决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也是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经济管理与控制工作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四)建材质量监察问题水利工程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公益性工程,要想提升其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必须保证施工的质量。而施工的质量基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与建筑材料的质量有关。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管理与控制工作中,必须注意建材质量的监察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应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建材供应商,并且在建材入场时,还必须进行抽样检查,做好建材质量的监察工作,从而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

三、强化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经济管理和控制方向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健全经济管理和控制方向的管理制度在实际生活中,要想强化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管理与控制方向,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经济管理体制,健全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依据制度,做好经济管理,把控经济管理的方向,从而做好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要想达到这一目标,相关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明确资金的来源;二是明确规定资金的使用。正如上文所述,水利工程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一般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兴建的,但也有地方政府自筹资金兴建的。因此,相关企业必须严格管理资金的来源与使用环节,建立起一套合理的经济管理体制,严格审理每一笔资金的入账和使用情况,确保资金都能够用到实处。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在每一笔资金入账时,必须做好登记记录,并设置专门的监察小组,针对每一笔资金的流动使用做好监管。同时还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明确其各自的职责,避免越权行为导致资金混乱使用情况的发生。此外,相关企业还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发工人施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工程施工建设的速度,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保证施工的进度。而且,针对员工在施工中的错误行为,也必须进行必要的处理,从而保证员工能够按时上下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施工标准开展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

(二)完善投资和管理运行制度以促进项目成本的控制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要想通过控制方向和经济管理的方式加强项目成本控制,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还必须完善投资和运行管理制度,尽可能减少这方面因素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因为水利工程是公益性工程,但同时也对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要求,因为水利工程不但要服务农业,还要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必须完善工程的运行管理机制,施行公益性效益补偿和供水价格效益分享,使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必须保证资金投入的多样性。因为政府财政资金在水利工程方面投入较少,为了保证项目能顺利进行,还应充分引入民间资本,加大资金的投入,减少地方政府部门的财政压力。为此,还应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工程项目在资金和管理方面的有序运行,减少运营的风险,提高工程运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优化工期设置以有效控制施工的时间成本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建设中,项目成本与工器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可以说,施工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总成本。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数量较少,直接的费用会较少,但施工的时间会变长,导致间接成本增加。反过来,增加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数量,直接成本会增加,但间接成本会随之减少。基于此,在实际施工中,相关企业可以根据工程合同要求的最低工期和最长工期,科学合理地设计施工的人数和设备,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利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施工建设,以获得建设单位的额外奖励,从而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使用过程中,务必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避免因质量和安全问题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并导致施工项目总成本的增加。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经济管理与控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并保证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管理与控制工作中,必须合理选择控制的方向和有效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我国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和经济管理、控制的水平,从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陆黎敏.浅谈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管理与控制方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9(21):344.

[2]刘海泉.浅谈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管理与控制方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9(07):373-374.

[3]鲁瑞霞.浅议优化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经济管理与控制方式[J].商业经济,2019(03):18-19.

[4]周赟,徐莹亮.水利施工企业工程管理经济问题及进度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06):113.

[5]程明华.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及其管理技术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7(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