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共享会计论文范文

共享会计论文精选(九篇)

共享会计论文

第1篇:共享会计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设计链;知识共享;研发设计

1引言

设计链是基于市场需求将地理上分散的制造商、供应商和客户等组成产品研发设计网络。“设计链”一词最早出现于服装业,目前设计链理论被大量应用在电子产业,例如系统芯片(Systemonchip,SOC)设计。设计链是产品研发的发展趋势,通过整合跨企业间的研发资源,可以达到迅速研发、降低成本的目的。

目前,设计链已经由概念演进为一种管理方式,与供应链、研发联盟和协同设计等模式相比,设计链具有不同的内涵及特征,是一种新型竞争模式和管理模式。设计链主要定位于上下游企业问的协同研发关系,企业间传递的主要是产品设计和研发信息,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将协同研发具体化,并将最终结果输出到供应链中。设计链的实质是形成知识流动的创新网络,企业间的知识互补性是形成设计链的基础。企业间以高度协同方式进行知识交流与合作。知识共享是设计链成功的前提与基础。设计链中各企业间的知识共享频率越高,越能提高设计研发能力。当设计链成员愿意知识共享时,可相互学习不断丰富各自的设计知识库,提高研发效率,从而提升整个设计链的绩效。然而,作为一个新兴课题,设计链知识共享尚未被研究,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也有待探讨。本文将应用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分析影响设计链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提出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供设计链成员企业参考。

2知识共享相关文献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知识是一种具有流动性质的综合体,它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文字化后的信息、专家独特的见解、组织的观念、规则、程序等。知识与一般产品不同,它不具有规模效益递减特点,组织内的知识共享越频繁,越能发挥知识的价值。Quinn认为知识若经过共享,双方获得的信息和经验会呈线性增长,若继续共享知识,得到的信息和经验会呈指数增长。知识共享是一种沟通互动过程,它不像商品那样可以自由传递,在分享他人的知识时,必须有重建(Reconstruction)行为,需要具备一定知识才能学习、分享知识。Davenport等提出了知识转移公式,即转移(或共享)=传送+吸收(和利用)。传送是共享知识给潜在的接受者。吸收是指接受知识的人或团体对知识加以理解、消化。Eriks.son等认为知识共享过程包括认知与行为两个层面,在共同分享现有知识过程中,会创造新的知识,由此提出一个知识共享创造模型(Sharedknowledgecreationmode1)。由此可见,跨组织间的彼此合作交流、讨论知识,会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并产生新知识。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环境,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量快速而持续地学习,这也凸现出知识共享的必要性。Argyris认为组织中的个体之间不互相沟通,则个体可能会学习成长,但组织不会成长。Jarvenpaa也认为知识共享对于组织的成长与创新,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组织绩效有正面效果。

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

研究设计链知识共享,需要将企业作为理性的经济人,现做出以下假设:

(1)利已主义者,即设计链成员企业是自私的,在做出知识共享等决策时首先考虑自身利益,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前提;

(2)有限理性(Boundedlyrationality),即企业的行为是理性的,有能力判断做出的知识共享决策的结果;

(3)借鉴性(Retrospective),即能够根据过去的经验指导当前的行为并做出判断;

(4)相互依赖性(Mutualinterdependence),即作为设计链成员,在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能够考虑其他合作伙伴的反应,不是单纯地考虑对自身有利的决策。

3.1计划行为理论介绍

计划行为理论是由理性行为理论(TheoyrofReasonedAc-tion,TRA)发展而来。理性行为理论假设行为是由行为意图(Behavioralintention)决定。Ajzen等将理性行为理论加以延伸,他主张态度(Attitude)与主观规范(SubjectivenolTn)是决定行为意图的最主要因素,提出计划行为理论,以解释并预测个体行为。1985年Ajzen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behaviorcontro1)因素,认为个体对某项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三项因素共同决定其行为意图”。因此,计划行为理论是一个三阶段行为分析模型:第一阶段,行为由个体的行为意图决定;第二阶段,行为意图由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三方面决定;第三阶段,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由外生变量决定。行为意图是指个体对于采取某项特定行为的主观概率的判定,反映了个人对某项特定行为的采取意愿;态度是个体对某项特定行为所抱持的感觉;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对于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认知行为控制代表一个人对从事行为容易度的信念,个体认为拥有某一行为相关的资源或机会越多时,他对控制执行该项行为的信心会越强。外生变量包括人格特征、对事物态度、工作特性和情境因素等等。

另外,根据多个领域的研究表明,个体的主观规范会直接影响其行为态度,修正后的TPB如图1所示。

TPB包含的构面较多,可提供较多信息,除了行为主体对采用行为的知觉认知外,还考虑采用行为时受到的社会压力影响,以及主体本身是否能控制执行行为的机会与资源。因此,TPB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模型。许多实证研究表明TPB的预测与解释能力都强于TRA。

3.2设计链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及模型构建

知识共享过程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行为。在美国与欧洲地区的调查显示,推动知识管理最大的困难是“改变人们共享知识的行为”。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探讨影响设计链知识共享行为的重要因素。依据给出的计划行为模型(图1),主要研究影响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的外生变量。

(1)影响知识共享态度的外生变量

1)知识类型

供应链中连接各成员企业的主要是物料流,信息流只起功能协调作用。与供应链不同,在设计链中连接各成员企业的主要是信息流。伴随着信息流动,知识共享行为得以发生,这种共享行为会随着研发合作的不断深入而创造出新知识。根据设计链不断创造新知识的特点,本文将设计链中的知识分为三类:基本知识、进阶知识和创新知识。其中,基本知识是指进入特定行业所具备的最低知识要求;进阶知识是指与同行业竞争者相比,能获得竞争优势的知识;创新知识是指研发合作过程中创造的新知识。企业拥有的进阶知识是合作伙伴愿意与其联盟的重要因素。创新知识是企业延续和增强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面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设计链成员企业对待知识共享行为的态度会有较大差异,尤其是共享的知识涉及进阶知识或创新知识时,企业往往会慎之又慎。因为进阶知识与创新知识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紧密相关。

2)期望结果

Bock等以TRA为基础研究知识共享外生变量时,提出了期望报酬(Expectedrewards)、期望关系(Exepctedassoci—ations)、期望贡献(Expectedcontribution)”。期望报酬是根据经济交换理论提出的,即当个体分享自己的知识给别人时,他所得到的报酬必须大于付出的成本,亦指企业在共享知识时将可以获得的外在利益,如专利、产品利润提成等。期望关系源于社会交换理论,在这里,期望关系是指在设计链中成员企业相信通过知识共享可以改善与合作伙伴问的关系,增进信任。期望贡献是指设计链中的成员企业相信共享知识能够提升设计链的整体绩效,增强竞争力。

3)关系强度

社会网络理论(Socialnetworktheory)认为社会网络由具有某种联结关系的人构成,关系强度是社会成员互动行为的基础。在设计链中,因成员企业间的合作强度、互惠程度以及重叠性知识拥有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关系强度存在很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对知识共享的态度。

(2)影响知识共享主观规范的外生变量

1)信任

社会交换过程,由于互惠互利的结果,会使彼此间产生感激、责任感与信任。组织间的信任是指组织相信另一方会采取对组织有正面影响的措施,而且不会做出预料之外的对组织有负面影响的行动,即对合作伙伴的可靠性和正直性有信心。对于设计链来说,维持伙伴关系的重要因素是信任。对合作伙伴能力与可靠性的肯定,会产生信赖感。组织成员问的彼此信任会诱发其知识共享行为。若双方缺乏信任,会彼此隐藏各自的信息或知识,使知识共享难以实现。因此,缺乏信任是阻碍知识共享的重要原因之一。强化企业问的信任,可以建立双方荣辱与共的双赢关系。信任程度越高,彼此会越愿意从双方合作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仅仅着眼于自身利益,也会更加乐意共享彼此的知识与信息。

2)承诺

承诺对设计链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承诺是指企业认识到合作关系不断延续的重要性,愿意从长远利益出发,尽最大努力去维持与强化合作关系,即合作关系是一种想要持续合作关系的意愿。承诺的形成,有助于合作伙伴之间彼此无私地共享本身具有的知识。

3)工作任务依赖程度

工作任务的相互依赖程度会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组织成员问的工作任务依赖程度较高时,会使交流次数增多,并且愿意共享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组织中的成员若具有共同目标的话,会相互依赖以完成目标。在设计链中,若企业自身的工作任务与合作伙伴有密切关系时,需要频繁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共享知识的行为就会增加。

(3)影响认知行为控制的外生变量

1)知识类型

在知识分类中,Nonaka等将知识分为外显知识(Explic—it)与内隐知识(Tacit)两种类型。这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在共享时的难易程度不同。外显知识的知识共享表现为使用经编码、储存或提取出的知识,通过文件、电子邮件等形式传输。内隐知识的知识共享表现为个人化的知识,通过人际交往、面对面接触、会议、聊天等形式传输。拥有的知识为外显知识时,更易进行知识共享。因此,知识的类型会影响认知行为控制程度。

2)IT平台

IT系统是支持信息流通、整合信息和设计链的工具,组建与完善IT基础设施,可以使知识共享更加容易。学者Hansen也认为通过一个能创造、传送知识或经验的信息平台,有助于知识的共享与传送。

在依次确定影响设计链知识共享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的外生变量后,本文提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如图2所示。

4实证研究

4.1研究假设

为验证所提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图2)的有效性,提出HI—H22共22项假设。假设Hl:知识类型中的基本知识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有直接影响;假设H2:知识类型中的进阶知识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有直接影响;假设H4:期望结果中的期望报酬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有直接影响。依此类推,假设H22:知识共享行为意向对知识共享行为有直接影响。

4.2问卷设计与调查

以芯片设计链为调查对象设计问卷,针对知识共享模型(图2)的特点设计问卷,共向芯片设计公司、制造公司、封装测试公司、设备公司、主要材料公司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3份,有效问卷94份,有效回收率78.3%。受能力所限,调查对象仅限上海、浙江两个地区,各类公司投放问卷的数量存在一定差异,对研究结果可能会有不利影响。受访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为78.3%,能够较好理解知识共享相关问题。问卷的问题统一采用Likert五点式量表。

4.3信度与效度检验

问卷正式发放前曾进行试测,删除掉一些不合理题项,并对修正了内容上模糊的字句或问法。对正式问卷的信度分析采用内部一致性方法的Cronbach’d值,各层面的Cronbach’值在0.7301—0.9580之间,均大于标准值0.7,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CFA)进行收敛效度分析。问卷题项多达83项,由于样本数量较少,无法将所有题项归人同一测量模型,本文采用理论切割方法将模型中的变量分为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两种,分别进行效度分析,例如图2中的内生变量包括知识分享行为、意图、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外生变量为知识类型、期望结果、关系强度、信任、承诺、工作任务相互依赖、知识类型和IT平台。分别对因子负荷(Factorload—ing,FL)、组合信度(Compositereliability,CR)和平均萃取变异(Averagevarianceextracted,AVE)三项指标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基本在可接受范围内(FL>0.5,且t检定的P—value0.8;AVE>0.5),说明测试题项均收敛在相应的层面。

4.4模型的多元回归分析

在确保模型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后,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检测所提出的假设,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在做出的22个假设中,只有假设H1、H6和HI5不成立,其余假设全部成立,表明所构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基本合理。假设Hl不成立说明知识类型中的基本知识作为设计链企业间合作交流的必要内容,基本知识的共享不会危及企业的核心能力与技术,因此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没有直接影响;作为理性经济人的设计链企业,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前提。根据对期望贡献的定义,企业为提高设计链整体绩效而进行知识共享的动力不足,故假设H6不成立;外显知识能够编码表示,进行知识共享时可以借助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加以保障,因此对认知行为的控制影响不大,故假设H15不成立。

第2篇:共享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系统质量 激励制度 知识共享 实证研究

一、文献综述及假设的提出

(一)系统质量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个体搜集、筛选、交换及获取信息的有效工具。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也逐渐扩大,以共享数据、共同研究和交流信息为目的的虚拟社区已经成为知识共享的重要平台。

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虚拟社区的设计和开发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和时间,为了确保虚拟社区的效率和各种资源的充分运用,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研究。Davis等人(1989)尝试建立概念模型(如技术接受模型),以助于解释为什么用户愿意使用信息系统。Gupta和Kim(2008)从虚拟社区的承诺的观点出发研究社区成员对虚拟社区的认可。这些研究有助于突出信息技术在成功系统利用率中的贡献,但增加了忽视其他可能是更重要的动机的风险。

为了衡量信息系统的质量, DeLone和McLean(2003)改进的模型由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系统的使用,用户满意度和净效益6个变量构成。在前文研究基础上,用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三个维度来衡量虚拟社区系统质量。

(二)激励机制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可以得出目前对知识共享激励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四个视角。

首先,处于激励理论主流的是委托理论。张克英等(2008)通过对非对称信息状态下知识共享激励的研究,分析了知识共享主体,揭示了组织知识共享的过程,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模式;邓玉林(2007)通过对风险成本和风险偏好的分析,讨论了员工风险偏好与企业激励强度的关系。再次是基于公平偏好理论的激励机制研究中。Itoh(2004)对激励机制进行了创新,引入了关注委托人净收入,并且具有同情和嫉妒偏好的人理论;李训(2008)把公平偏好引出到委托模型中,通过分析委托人雇佣公平偏好下的最优激励机制,得出人公平偏好利于委托人只是一种特殊形式。受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启发,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考虑的激励机制。Greenberg 和 Liebman(1990)建议将激励分为三类:物质激励、社会激励和活动活动。Wasko&Faraj(2000)研究发现知识共享者的精神激励较物质激励更能发挥作用。聂规划和陈晓莉(2006)在研究知识绩效考核机制基础上,通过物质激励(薪酬、福利)和非物质激励(个人成就、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来促进知识共享。

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借鉴Greenberg 和 Liebman的研究将虚拟社区的激励形式分为3类,从物质、社会及活动三个方面来验证激励对社区成员知识共享的影响。

(三)知识共享行为

对于知识共享,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定义。IPE(2003)指出,知识共享是一个贡献和索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自愿将自己的知识转化成别人能理解,吸收和利用的东西。Aalst(2009)进一步区分知识共享为知识建构和知识创造,表明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输。

过去的研究中采用不同的措施测量知识共享。从资源的角度,Usoro(2007)从三个层面检验在线知识共享行为,包括知识分享行为的频率,知识共享的有用性,知识共享的方向、重点以及频率。吴和Sukoco(2010)将知识共享行为分为两个方面:消费和生产合作。为了检验虚拟社区的系统质量和激励机制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我们采用频率、时间长度、自愿性和复杂的问题及社区成员间的不同主题的参与度来衡量知识共享行为。

(四)假设提出

为了建设一个知识共享行为活跃的虚拟社区,我们从虚拟社区建设系统质量和激励机制两方面对社区成员知识共享行为进行研究。基于上面的文献综述,本文提出一下假说:

H1:虚拟社区成员感知的系统质量显著影响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

H2:虚拟社区提供的激励机制显著影响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

H3:虚拟社区成员感知的系统质量和虚拟社区提供的激励机制共同对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计

虚拟社区设计的系统质量和激励机制最终都会在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中体现出来,主要体现为社区成员知识共享的频率、时间长度、自愿性和复杂的问题及社区成员间的不同主题的参与度。根据前人的研究结论:系统质量用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三个维度来衡量,激励形式也概括为物质、社会及活动三种。系统质量和激励机制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可以用以下模型描述。

上述模型可以表达为以下方程式:

其中,因变量Y为知识共享行为,自变量x1、x2、x3分别代表系统质量三个维度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x4、x5、x6分别代表激励机制的物质、社会及活动的三种激励形式。

(二)研究样本

在本研究中,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虚拟社区“西电睿思”的成员为对象获取样本数据。“西电睿思”建立于2009年,是一个面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生的以资源共享为主,包括论坛在内诸多功能的集娱乐、学习、资源交流为一体的平台,至今为止“西电睿思”的注册用户已超过4万人。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263份有效回复。

三、分析结果

(一)样本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为了保证测量的质量,在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前,我们检验了问卷信息的可靠性与有效性。首先将问卷的整体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s α值为0.7315,大于0.7,表明该调查问卷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同时对问卷结果进行KMO测度和Bartlett 球体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7481,处于可接受范围,Bartlett 球体检验结果Sig=0.00

(二)回归分析

为了检验假设H1至H3,本文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模型进行分析。

首先对方程1进行回归分析,验证系统质量对社区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R2为0.214,表明虚拟社区系统质量对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假设H1成立。在虚拟社区系统质量因素中系统质量x1和信息质量x2对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信息质量,而服务质量x3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很小且不显著。

为了验证虚拟社区激励机制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对方程2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方程2中调整的R2为0.429,表明虚拟社区的激励机制对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假设H2成立。在虚拟社区激励机制的3中激励方式中,社会激励x5和活动激励x6对促进社区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有显著的影响,而物质奖励x4的影响很小,表明社会激励和活动激励更有利于激发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

在方程3的回归分析中,我们验证了虚拟社区系统质量和激励机制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共同影响,结果列示在表4-4中。结果显示虚拟社区激励机制中的社会激励x5和活动激励x6在P

四、结论

本文研究了虚拟社区系统质量和激励机制与社区成员知识共享的关系,结果表明系统质量和激励机制单独对社区成员知识共享具有显著的影响,当2个维度的6个因素结合在一起时,只有2种激励方式对社区成员知识共享具有显著影响。在比较两个维度单独和共同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时,虚拟社区系统质量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不再明显,系统质量x1和信息质量x2对社区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由显著变为不显著;不论单独还是共同作用,服务质量x3和物质奖励x4对社区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都很小。

本文的研究中证实了:在个体自愿加入一个虚拟社区以获取或分享知识的情况下,虚拟社区系统质量和激励机制独立影响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但由于社区成员个体和知识共享行为的复杂性因素,在虚拟社区系统质量对社区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的检验中加入激励机制,系统质量对社区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不再明显,意味着只要一个虚拟社区提供了足够的功能,以及准确、完整和有用的信息,不应对系统投入过多的时间与资本。此外,本文还证实了社会激励和活动激励比物质激励对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更强的影响,。无论是单独还是共同作用,社会激励和活动激励对知识共享行为均具有显著影响,这与非正式的个人知识互动主要是基于社会交往是相一致的,这意味着要促进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必须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促进成员之间的各种互动,以及提供各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问题,为社区成员间的知识交流和技能的提升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张克英,郭伟,孙晓华.知识型组织的知识共享激励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08,27(9):92-95.

[2]李训,曹国华.基于公平偏好理论的激励机制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8,22(2):107-111.

[3]徐美凤, 叶继元.学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

[4]孙康,杜荣.实名制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 2010.

作者简介:

宋玲玉,女,1989,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理论研究及企业管理。

第3篇:共享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共享价值;企业绩效;共享价值措施;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分析法;企业价值链;产业集群环境;产品与市场定位

中图分类号:F2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3)05010207

一、引言

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它们之间的和谐发展是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然而现实中,媒体上频频报道的产品造假、血汗工厂、环境污染等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事件,反映了一些企业与社会关系的不融洽。在这些企业的观念里,履行社会责任意味着增加企业成本,将会减少企业的利润(Friedman,1970),因此,它们把社会问题置于边缘而非核心位置。

当然,与此同时,亦有些企业积极从事慈善捐赠等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这是我们所看到的企业与社会和谐的一面。但是,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具有良知的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慈善捐款阶段,其履行的多数社会责任活动与自身业务不具有关联性,或者把社会责任更多看成是一种义务(Kotler et al,2004),从而出现了各类不协调的社会责任活动以及脱离了企业战略的慈善行为。这样会使企业始终在经济效率与社会进步之间做出此消彼长的权衡取舍,其结果既不能产生持久的正面社会影响,也无法提升企业的长期竞争力(Porter et al,2006)。

Porter等(2011)进一步指出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冲突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创造共享价值,即找到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业务之间的交汇点,通过满足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在本文是狭义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经济需求”而言。根据Porter和Kramer(2011)的观点,社会需求指能够解决社会问题或具有社会责任特点的产品需求,如环保节能产品、更有益于健康的产品等;而传统经济需求指满足人们日常使用的普通或大众化商品需求。 和应对社会挑战,在创造出社会价值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价值。共享价值作为一种融入社会责任要素的新型价值创造方法,应该如何进行度量?共享价值在我国实践的应用情况如何?共享价值与企业绩效之间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目前在我国鲜有学者对此做出深入探讨,尤其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将以我国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行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研究共享价值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期丰富和拓展有关研究,并为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兼顾企业绩效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Porter等(2011)认为共享价值是企业通过创造社会价值来实现经济价值的一种自利行为,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实现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Porter指出,企业在共享价值方面,主要可从如下三大途径来展开。

第一,重新构想产品与市场。庞大的社会需求包罗万象,比如有益于客户健康的产品、社区医疗保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等,这些可以说是全球经济中尚未得到满足的最大需求。企业若能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或关注边缘市场的需求,那么企业将能够发现在现有市场中实施差异化和重新定位市场的新机会,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给企业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从而创造出共享价值。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绿色创想”计划所孵化出的一系列绿色环保产品,2009年给企业带来的销售收入高达180亿美元,相当于一家美国《财富》150强公司的年销售额水平。根据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市场预测,此类产品在今后五年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将是公司全部销售收入增长率的两倍。

第二,重新界定价值链的生产率。企业的价值链与许多社会问题密切相关,两者之间必然会相互影响,如自然资源与水资源的利用、废弃物处理、环境影响等。社会问题可能会给企业的价值链带来经济负担,但这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创造共享价值的机会。例如,产品的过度包装和温室气体排放,不仅对环境危害很大,同时也会让企业为之付出巨大成本,然而沃尔玛公司却巧妙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2009年,沃尔玛公司在出货量明显增加的情况下,采取了共享价值的创新做法,对产品包装进行简化处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包装,并重新设计了货物的物流运输路线,直接缩短了1亿英里路程,从而减少原料浪费并有利于保护环境,同时还显著降低了经营成本,节省了2亿美元;此外,在处理各个门店所使用的塑料制品时,沃尔玛公司也采用了创新性方法,从中节省了数百万美元的垃圾处理费用。

第三,改善当地产业集群环境,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当代没有哪个企业可以脱离产业或其他企业而完全自给自足,每个企业的经营效率都会受到配套企业和周围基础设施(即产业集群环境)的影响。良好的产业集群环境在提高企业生产率、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反之,若缺乏良好的环境条件,则会使企业产生内部成本,比如缺乏优质原材料的获取会直接制约企业的发展。当企业在主要运营地区建立起产业集群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时,就能增强企业自身成功与社区繁荣之间的联系。例如,雀巢公司致力于改善产业集群环境,从而极大提升了新采购方式的实施效果。雀巢公司带头推动咖啡苗、化肥和农业灌溉设备等基本原料及生产设备供应渠道的增加,加强与地区农民合作社的合作,帮助他们贷款购买公用湿磨机,以生产出品质更高的咖啡豆;同时它还支持开展一项教育延伸计划,为所有农民提供咖啡苗等种植技术建议,以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确保优质原料能够得以稳定供应,进而使雀巢公司能够极大提高自身的生产率及产品竞争力。

综上所述,如果企业采取了更多的共享价值措施,那么也就意味了企业采取更多并更有效的方式来开发产品、服务市场,能够更好地改善及提高生产率,企业也就有可能获得更好的绩效。由此,本文提出假设:共享价值正向影响企业绩效,即企业采取共享价值措施越多,企业绩效越好。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中拥有较多上市公司的一个子行业――C76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为排除样本企业绩效异常值的影响,本文剔除被列为ST的上市公司,最终获得112个有效样本,其数据时间为2010年。共享价值变量的数据主要从样本的官方网站、2010 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0年度报告、谷歌及百度等渠道,通过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传播媒体的文本内容系统地分配到各个类目(指标)中,并对其进行客观的编码和赋值量化分析的一种方法。 进行编码获取;企业绩效等其他变量数据则来自CCER数据库。

2. 变量测量

(1)被解释变量

本文选用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企业绩效测量指标,它是企业绩效最常用的测量指标之一(Orlitzky et al,2003),比如Waddock等(1997)、Preston等(1997)、张旭等(2010)均选用了ROE作为企业绩效的一个测量指标。ROE是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一个重要财务指标,是财务比率综合性最强的一个指标,而且它还是中国证监会考核上市公司业绩所用的主要测量指标(刘宇会 等,2010)。ROE值越大,表明企业所有者或股东所拥有的净利润越多,投资收益越好,企业获利能力也就越强。

资料来源:在Porter等(2011)文献基础上扩展整理。

(2)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是共享价值,由于无法对企业的共享价值量进行直接量化,本文用企业所采取的共享价值措施数量来间接测量。在与四位熟悉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多次交流及讨论的基础上,本文从Porter等(2011)的三大共享价值途径细化出11项共享价值度量措施,如表1所示。然后,对共享价值措施进行计数,当企业于2010年采取了某项共享价值措施时,计数一次(赋值为1),累加得出合计总数,其最高值为11,最低值为0。

(3)控制变量

参考McGuire等(1988)、Moore(2001)、李庆华等(2011)的相关研究,把企业规模、企业年龄、企业性质作为研究模型的控制变量,其度量方法如表2所示。

3.数据编码与分析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收集共享价值措施变量数据,借鉴前人(陈晔 等,2011;张音 等,2012)的相关做法,成立一个三人编码小组,由笔者与两位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组成,开展编码工作。首先,笔者向另两位编码员详细介绍研究目的、研究主题及内容分析法的操作步骤,让他们准确理解共享价值措施变量的测量指标、度量方法、数据收集及其编码的方法等,确保能够熟练开展内容分析工作。接着,三位编码员独立开展编码赋值工作,之后一起讨论核对。

具体的编码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三位编码员各自针对112个样本的共享价值措施进行编码赋值,编码完成后,比较赋值结果的相互一致性情况。如表3所示,三位编码员相互间的编码结果一致率分别为87.3%、85.6%、88.2%。第二,讨论编码结果出现差异的地方,争取达成共识,最终三位编码员对编码结果一致认同的数目约占总数的95%。第三,对剩余5%无法达成共识的地方,请一位企业管理专业的资深教授协助分析,最终编码结果以资深教授的意见为准。

每个样本的共享价值措施的测量项为11项,112个样本的测量项总数就是1 232项;三位编码员对112个样本的共享价值措施展开独立编码,因此,三位编码员的编码总项数均为1 232项。

编码一致性的计算规则是若两位编码员对某个测量指标的赋值结论相同(比如两位编码员对某样本的“SV1”共享价值措施的编码赋值均为1),则表示两位编码员对该项编码的结论一致;统计编码员相互一致结论的数目,即得“一致项数”,统计不一致结论的数目,即得“不一致项数”。

四、实证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首先,本文对共享价值措施与企业绩效两个主要研究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从中可以得知,样本企业的共享价值措施合计数量最高值为10个,最低值为0个,共享价值措施合计数量的平均值为3.63个。样本企业绩效(ROE)最高值为0.413,最低值为-0.055,平均值为0.141。从两个研究变量的样本数据偏度和峰度看,其偏度的绝对值均小于1,其峰度绝对值均小于0.5。根据Kline(1998)的观点,样本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基本标准是偏度绝对值小于3,峰度绝对值小于10。由于两个研究变量的峰度及偏度均远小于临界值,所以变量数据大体上服从正态分布,符合后面回归统计分析的基本要求。

接着,对创造共享价值三大途径所对应的共享价值措施数量小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表5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样本企业在AVENUE2“重新界定价值链的生产率”、AVENUE3“改善当地产业集群环境,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这两个创造共享价值途径上所采取的共享价值措施数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然后,本文整理出表1所示的11项共享价值措施在112个样本企业的应用频数及其占比的统计量如表6所示。

从表6中,可以了解到各项共享价值措施在样本企业中的大体应用情况。其中SV1“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服务”与SV4“致力于产品的环保节能设计与研发”是样本企业中比较常见的共享价值措施,其频数分别为83个与81个,占比分别为74.1%与72.3%,这主要与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出台低碳环保、家电下乡等相关政策有关,这些政策促使企业去把握机会,创造出共享价值。同时,SV9“与科研机构、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也是比较常见的共享价值措施,其频数为69个,占比是61.6%,这主要是因为企业与科研机构及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彼此可以优势互补,企业从中可以极大提升研发能力,从而研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而样本企业较少采用SV3“对员工实施有效或创新的激励措施,使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整合”及SV8“培育或扶持供应商发展,提升供应商的管理能力,确保优质原材料获取”的共享价值措施,其频数分别为9个与13个,占比分别为8%与11.6%。本文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发现通常是一些知名大企业(如海尔、格力等)在SV3及SV8的共享价值措施方面才会有所作为。如果企业能借鉴一些先行者在SV3、SV8方面所应用的共享价值措施实践,并设法进行一些创新,那么往往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因此,对企业而言,应该尽可能地在其他企业不常采用的共享价值措施方面有所作为,这样可以更好地创造出共享价值,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2.回归分析结果

本文运用SPSS18.0软件,采取层次回归分析法对共享价值措施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首先是企业年龄、企业规模及企业性质三个控制变量对企业绩效进行回归,构建出模型1;然后在模型1的基础上,把共享价值措施解释变量纳入回归方程,构建出模型2,分析结果见表7。模型1和模型2均显著通过F检验,比较这两个模型,可以看出模型2调整后R2显著提高,即从0.056增加至0.164,表明模型2比模型1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结果显示共享价值措施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 0.386,p≤0.01),共享价值措施是影响企业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的假设得到验证,说明企业采用的创造共享价值的措施越多,那么企业绩效就越好。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112家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行业的深、沪上市公司的2010年样本数据,对共享价值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采用共享价值措施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作用,这就证实了Porter等(2011)有关共享价值是企业自利行为的观点。本文在我国相关理论研究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发出测量共享价值变量的量表(即11项共享价值度量措施),二是通过样本数据验证了共享价值理论在实践中的存在及可行性,三是率先尝试对共享价值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因此,本研究对共享价值理论研究做出了有益的扩展与补充。

本文研究表明,共享价值措施有助于化解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的冲突。对于企业来讲,共享价值可以使企业找到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平衡点,做到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还能提升企业绩效。因此,在当前环境日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情况下,企业应该抛弃狭隘的创造价值或独享价值的做法,而致力于创造共享价值,使得企业在为社会进步努力的同时,也能够兼顾经济效益,并在市场中更具竞争优势。也只有这样做,企业社会责任才可持续,利润也才可持续,因为只有企业积极采用和创新创造共享价值的有效措施,使其在更多的经营环节融入社会责任活动成为可能,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共享价值,企业才能拥有更多的资源,才能持续提升企业绩效,企业也才能由此进入良性的循环发展之中。

此外,本研究也能够给政府部门带来一些启示。本文在收集整理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发现,企业所采取的共享价值措施中有不少是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的结果,比如家电下乡补贴、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等政策的相继出台,带动了一批先行企业创造出了相应的共享价值。从中说明企业采用的很多共享价值措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Porter等(2011)也指出政府若能站在有利于企业也有利于社会的共享价值角度来制定出一些政策,那么将能够带动或促进更多企业去把握并创造出共享价值,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陈晔,白长虹,吴小灵. 2011.服务品牌内化的概念及概念模型: 基于跨案例研究的结论[J].南开管理评论(2):4451.

李庆华, 胡建政.2011.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来自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8):139148.

刘宇会,王海东.2010.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张旭,宋超,孙亚玲.2010.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关系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3):149157.

张音,黄敏学.2012.产品召回为何“弄巧成拙”――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交互满意影响机制探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4):96105.

FRIEDMAN M. 1970.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J].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9: 173178.

KLINE R B. 1998.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M]. NY: Guilford.

KOTLER P, LEE N. 2004.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oing the Most Good for Your Company and Your Cause[M]. New Jersey: Wiley & Sons.

MCGUIRE J B, SUNDGREN A, SCHNEEWEIS T. 1988.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1(4): 854972.

MOORE G. 2001. Corporate Soci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 Investigation in the U.K. Supermarket Industry[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34 (3): 299315.

ORLITZKY M, SCHMIDT F L, RYNES S L. 2003. Corporate Soci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J]. Organization Studies, 24 (3): 403441.

PORTER M E, KRAMER M R. 2006. The Link betwee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4 (12): 7892.

PORTER M E, KRAMER M R. 2011. Creating Shared Valu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9 (1): 6377.

PRESTON L E, O' BANNON D P. 1997. The Corporate SocialFinancial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A Typology and Analysis[J]. Business and Society, 36 (4): 419429.

WADDOCK S A, GRAVES S B. 1997. The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Financial Performance Link[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8 (4): 303319.

第4篇:共享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VLAN;交换机;网络分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4-20831-02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针对计算机网络的结构设计也更加重视起来,其中VLAN技术的应用相对较多,但大多缺少对于VLAN设计的合理性,这样极大的影响了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如何更好的合理的利用VLAN技术成为其中的关键所在。

2 虚拟局域网(VLAN)概述

VLAN(Virtual LAN),即“虚拟局域网”。是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的划分成一个个网段的技术。VLAN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的广播域,能够将广播风暴控制在一个VLAN内部,网络性能得到显著提高,能够有效的控制广播风暴影响的区域,增加网络的安全性,简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组建的灵活性。VLAN之间的通信可以采用三层交换机或者是路由器来实现,其中以三层交换机方法较为普遍,本文以采用三层交换技术实现VLAN之间的互访。

3 VLAN的标准

在1996年3月,制定了IEEE802.1Q的VLAN标准。

4 VLAN设计和应用

随着VLAN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设计方面的问题,下面就在VLAN网络的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情况进行论述。

4.1 VLAN相互受影响

根据VLAN的定义和技术规范,VLAN不是由独享的物理设备和物理链路搭建的物理子网或网段,VLAN与实际的物理子网的本质区别在于,VLAN之间要共享物理设备和物理链路,因此,VLAN间就会通过所共享的设备和链路相互影响。VLAN是通过将一个物理拓扑中的两个或多个节点通过逻辑组合而形成的,但真正提供VLAN功能的是这些设备内部的软件。VLAN所构造的子网(广播域)是软件实现的,而不是由网络拓扑所决定的。网络拓扑仅对由软件所建立的VLAN有所限制。

知道了VLAN的工作原理,就不难解释VLAN间的影响了,同一交换机上的不同VLAN要共享交换机、要争夺交换机的CPU和背板资源。VLAN对交换机和链路的共享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广播共享”,即VLAN划定的广播域贯穿共享设备和链路(如图2所示),换句话说广播共享是二层的共享。另一种称之为“路由共享”,也可以说是三层共享,在这种类型的共享中,不同VLAN的数据包是以路由(三层交换)方式穿过交换机的(如图3中虚线所示),通过的包基本上不含有一般的广播包(DHCP和特殊协议的广播除外)。VLAN在“广播共享”网络资源时的相互影响要比“路由共享”时更大。

从图2可清楚地看出所共享的网络资源(交换机和链路)。在正常情况下,VLAN间的这种影响不被我们所注意,原因是共享的交换机有足够的交换能力,链路不是很拥挤,但在某一VLAN出现异常时(如感染病毒或出现环路)情况就不同了。这时被感染VLAN(如VLAN10)中的大量数据帧将挤占该VLAN所及的所有交换机的CPU资源、背板带宽,并长时间占用物理链路,其他VLAN(如VLAN20)中的设备尽管“看”不到出现异常VLAN中的数据帧,但其所依赖的网络资源已被用尽,因此,VLAN10所覆盖的网络区域就会出现异常。如果故障点发生在核心交换机附近,那么整个网络就有可能瘫痪。这在各网络拓扑层交换机的性能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尤为严重。

4.2 路由共享

由VLAN的特性所决定,完全消除VLAN间的链路和设备的共享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减少相互影响的范围、降低相互影响的程度。能够达到此目标,可以采用如下原则:1) 应尽量避免在同一交换机中配置多个VLAN;2) 不同物理位置上的交换机上的端口尽量不要划归到同一个VLAN。前者较容易实现,我们重点讨论后者,即如何做到VLAN不跨越核心交换机和拓扑结构的“层”。从图2可以看出,由于VLAN10(VLAN20也是这样)的范围跨越了整个网络,如果把所有VLAN的覆盖面都限定在核心交换机的同一侧,这些资源被共享的程度就可以减轻。按此想法我们可以将图2所示的网络改变为图3所示的结构。

由于在这种结构中不存在跨越核心交换机的虚拟网,因此各VLAN的广播包就不会穿过核心交换机,但这些广播包却均能到达核心交换机,很显然,这时的核心交换机既阻挡了各VLAN的广播包,又转发了VLAN间的正常数据流,其被共享的形式由“广播式”变成了“路由式”,受VLAN影响的程度变小。

上图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把核心交换机从二层提到了三层,性能会下降。但这点性能的降低对于当今的三层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性能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从图3还可以看出,尽管受单个VLAN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均变小,但共享链路的长度和强度并没有本质的变化。

4.3 网络分成结构设计

通常网络拓扑的分层结构包括三个层次,即核心层、分布层和接入层 。分层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流量从接入层流向核心层时,被收敛在高速的链接上;流量从核心层流向接入层时,被发散到低速链接上。分层拓扑结构固有的缺点是在物理层内隐含(或导致)单个故障点,即某个设备或某个失效的链接会导致网络遭到严重的损坏。

在图3所示网络中的VLAN没有体现VLAN技术的原始目的――不同物理位置上的计算机能像在同一物理网中一样相互访问。这个问题正是针对规划、部署VLAN提出的新观点:在网络中,特别是较大型网络,不要企图利用VLAN去实现不同物理位置上计算机的互联互通,互通性要由路由策略去实现。这在以往会有些问题,但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交换机与路由器间的差别变得越来越小,原来用二层实现的方法很多都能够用三层技术所代替。用三层技术代替二层的功能有很多优点,主要表现在:结构更加清晰、控制更加丰富、扩展更加灵活、网络更加稳定、实现更加容易。那么图3中所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尽管核心交换机被共享的形式改变了,但仍存在受到各VLAN出现异常情况的影响。要想避免核心交换机受到各个VLAN的影响、减小影响范围、避免全网瘫痪的发生,很容易想到在核心交换机和划有VLAN的交换机之间加上一层,以隔离核心交换机和各个VLAN。这时就形成了目前较为流行的三层拓扑结构的网络,如图4所示。

在三层网络结构中,汇聚层与核心层之间的区域不再有VLAN,汇聚层交换机的VLAN也仅限于部分端口,这时汇聚层交换机成为被“路由共享”的交换机,而且这种“路由共享”比图3的情况更弱。如果使汇聚层交换机的性能远高于接入层的交换机,那么由VLAN的广播(多由病毒引起)所引起的整网瘫痪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VLAN技术的技术特点和规范,在实际的设计中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主要针对VLAN的信息跨越核心设备的问题解决,通过采用网络分层设计来解决跨越核心网络,利用网络分层结构的特点,让由于VLAN的广播引起的一些问题降低到最小程度,充分发挥VLAN技术在实际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余明辉, 等. 计算机网络构建技术[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 虞益诚. 网络技术与应用[M].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第5篇:共享会计论文范文

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剧,国内许多企业开始相互合作共赢,形成企业集团化的发展模式。然而在企业集团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集团内部运营资本不断增加,经济效益开始下滑,同时企业集团的财务职能不断受到削弱。为了提升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增强集团的规模优势,企业集团需要革新传统的财务运营模式,实施财务共享的财务管理模式,构建企业集团财务共享的发展体系。在企业集团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证实了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集团解决所面临的难题,该模式在企业集团内部得到了普遍运用。然而,许多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也说明对企业财务共享实施的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关注,找出影响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的关键要素,以及探讨关键要素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效用的具体影响关系,是当前集团企业研究财务共享实施的课题之一。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 国外对企业财务共享的相关问题的研究最早是出现于美国,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集团化发展后财务管理部门过于分散,而且各个分支部门较多相互扯皮导致企业集团价值降低。此后大量的学者也开始致力于企业财务共享的研究,并不断地总结出许多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学者Danna Keith(1996)认为财务共享是企业将一些独立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或者是进行合并。Daniel S. Schulman 等学者(1999)认为企业财务共享就是指将企业分散的财务资本,合并为统一整体,并进行统一调配以及运用,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财务运营成本,以及对企业财务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Bergeron(2002)通过实证分析财务共享在企业中运用效果,界定出企业财务共享就是把企业集团内部不同单位与不同部门中的财务管理职能集中到一个新的财务管理组织内,以强化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运营职能。

(二)国内研究 随着国内企业集团这一经济形式的发展,许多企业也开始采用财务共享的管理方式,这为国内企业集团式财务共享的研究提供了条件。张瑞君、陈虎与张永冀(2010)在业务流程再造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构建的问题,指出财务共享对于企业集团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童瑶(2012)在以往财务共享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集团企业财务共享实施的优势,并提出了企业集团在财务共享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何瑛与周访(2013)针对国内已经实施财务共享模式的企业集团,在流程再造的视角下对财务共享模式的发展要素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了相关模型去检验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的成功要素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国内外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问题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国外财务共享实施问题的研究要早与我国,国外的研究是以解决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问题为基础进行研究的,具有一定的时间价值,为财务共享在企业集团中有效的实施提供了借鉴。国内学者在企业集团化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开始对企业集团内部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国内学者对财务共享的研究是在引进西方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企业集团的发展特点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了一定的研究结论。从整体上来讲国内对财务共享模式的研究比较成熟,理论成果得到了实证检验,对后来学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但是对财务共享实施影响要素的研究还比较少;国内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问题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还涉及到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成功实施要素的分析,构建了一定的体系,但是这些研究比较表面化,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影响要素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随着集团企业财务共享实施进程不断加深,企业集团开始研究财务共享实施的影响要素。企业集团内部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多维度概念,所以进行统一战略规划对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共享的管理必然产生影响作用;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节省资本,有效发展;网络技术的便捷性,便利了企业集团内部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实现信息化管理财务共享业务;财务资源的丰富性,对于企业集团有效的利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样信息体制的完善度也会加快企业财务共享的实施进程,于是可以得出如下假设:

H1:发展战略统一性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呈正相关

H2:财务制度科学性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呈正相关

H3:网络技术便捷性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呈正相关

H4:财务资源丰富性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呈正相关

H5:信息体系完善度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呈正相关

(二)样本选取与问卷设计 本文主要选取国内已经实施财务共享业务的16家企业集团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国内外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设计问卷,同时经过深度访谈进行初步的预调研,对设计的问卷进行修改,最后设定为量表式的问卷。本文的问卷设计中主要包含了5个变量与25个测量项目,采用五级李科特的量表法来测量。一共发放300份问卷,问卷回收率是83.4%,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的回收率是79.8%。

(三)变量界定与模型设计 为了便于实证检验,本文首先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的影响要素进行界定,假设被解释变量为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用Y来表示,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统一性、财务制度科学性、网络技术便捷性、信息体系完善度以及财务资源丰富性这五要素分别用X1,X2,X3,X4与X5表示。依据相关理论构建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的影响要素回归模型,具体如下:

其中,

公式(Ⅰ)中,αi是指影响系数,?兹为残差项。公式(Ⅱ)中αii是指系数,xii主要是指隐性变量,表示在解释变量中分别有五个隐性变量组成。基于此可以构建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的影响要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根据问卷回收的统计结果来看,在受访人群中女性所占的比重较大,为61.3%,这说明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女性较多;受访人群中36到45 岁的人员较多,这表示受访人群中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层管理人员较多;教育程度普遍处于本科及以上水平,其中本科及研究生学历的占到58.7%,这说明目前企业集团在不断提升人员的素质,国家也在不断培养相关专业的高等人才。

(二)验证性因子分析 为进一步检验解释变量的效度,本文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1)拟合检验。实证检验数据中,x2/df的值为1.834

(2)信度分析。通常情况下,综合信度超过0.7,就表示量表具有较高信度。由表1可知,各潜变量的综合信度值都超过了0.7。同时,各测量变量的克朗巴哈值都大于0.8,充分显示了测量量表具有较高信度。

(3)效度检验。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解释变量的因子载荷都超过了0.5的接受水平, AVE的值也都超过0.5。同时从表2数据来看, AVE的算术平方根都超过其余相关系数,这就表明了测量量表效度较高。

(三)假设检验 本文选用AMOS17.0对假设进行检验,检验具体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 C.R> 1.96,说明标准化路径系数在0.05的水平下显著,X1*Y、X2*Y、X3*Y、X4*Y与X5*Y的五个要素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33、0.57、0.43、0.51与0.53都大于零,于是可以得出:发展战略统一性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财务制度科学性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技术便捷性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财务资源丰富性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体系完善度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五个假设。其中在相关路径系数中X5*Y的最大,其次是X4*Y,X1*Y的相关路径系数最小。这也就表明信息体系完善度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的影响效用最大,而发展战略统一性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影响效用最小。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影响要素进行界定,提出相关假设,通过实证检验证实了假设成立,也就说明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影响要素包含了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统一性、财务制度科学性、网络技术便捷性、信息体系完善度以及财务资源丰富性五个方面。研究结论为当前国内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措施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企业集团找出财务共享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提供了借鉴,丰富了财务共享相关理论。

(二)相关建议 笔者依据研究结论对企业集团财务共享的有效实施提出以下相关建议:首先,在企业集团财务共享的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影响要素,企业集团需要统一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财务共享制度、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完善信息体系以及丰富财务共享资源。其次,在兼顾统一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财务共享制度、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完善信息体系以及丰富财务资源这五要素的同时,重点注重配备丰富的财务资源以及完善财务共享的信息体系。再次,除了影响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的五要素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外在影响要素,如财务管理人才等企业集团财务共享的实施也需要将这些外在因素考虑进去。

参考文献:

[1]张瑞君、陈虎、张永冀:《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

第6篇:共享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知识共享 SECI模型 场(Ba)

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这一无形资源正在取代土地、资本、劳动力而成为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管理的对象由有形资源变成了知识、信息、技术、品牌、信誉等无形资源。知识管理顺理成章地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知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说:“只有人类才能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无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多大,它们终究不过是人类的一种工具。”也就是说,人力资源是知识资源的主体和灵魂。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HRMP)是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的整套内容与行动方案,它能反映出组织对员工的关心及对员工价值与贡献的认可度。员工个人价值和贡献得到肯定,会通过自己的行为改善工作绩效,进而提高组织绩效。

知识共享(Knowledge Share ,KS)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和知识管理中最核心的环节。但知识共享行为不是自发行为,这是因为:知识的拥有者拥有“知识权利”;通过自身体验习得又难于表达的隐性知识(Tacit Konwledge)本身存在于员工的心智模式中,很难被共享;知识共享的平台、制度和文化等“软环境”有待完善。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促进“有知识的人力资源”进行知识共享是很多管理者面对的难题。本文立足于前人的研究,另辟蹊径,将知识管理中的经典理论――场(Ba)论,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知识共享关系的研究当中,构建了“场”作为中间变量的理论模型。

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共享作用研究

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共享作用的研究,最初是单独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工作设计、员工配置、绩效评估或薪酬管理等对知识共享影响的研究。之后,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多项职能及其交互作用对知识共享的研究也逐渐多起来。有学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以直接提高员工知识共享意愿,但有学者对此提出不同的见解,认为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知识共享之间存在中间变量,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黑箱”。实际上,如Huselid(1995)所言“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绩效作用的理解,更加需要从一个系统的视角出发,同时来考察这些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不同部分之间的互补或整合效应等对组织竞争战略的影响”。多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整合效应对于知识共享研究来说更具实际意义。

Dana B. Minbaeva(2005)选取HRMP的五个职能维度(员工配置、培训、晋升、薪酬和绩效考核)利用实证研究法研究HRMP对知识共享的作用,他认为两者之间至少存在2个中间变量:知识接收者的能力和意愿、知识的共享环境。结论是,这五个力资源管理实践职能对员工的知识接收能力和意愿有显著性影响。Christopher J. Collins & Ken G.Smith(2006)将136家技术类企业作为实证研究样本, 建立了基于承诺的HRMP对组织绩效的作用模型,引入中间变量社会氛围来说明HRMP对知识共享的直接与间接作用。研究结论是,基于承诺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对建立信任、合作的社会氛围具积极推动作用,进而这样的组织社会氛围会促进组织知识的共享,最终提升组织绩效。如图1所示,

国内的邓慧鹏在Christopher J. Collins & Ken G.Smith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招聘职能,提出了HRMP的六项维度,并对这六项职能单独和交互后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作了实证研究。选取信息技术和内部社会化机制作为缓冲变量,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共享作用的方面,他的主要研究结论是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整体上对知识共享是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的;规划配置、培训和薪酬管理3个单项实践分别对知识共享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招聘、晋升和绩效考核3个单项实践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并不显著;培训与薪酬的交互作用、晋升与薪酬的交互作用对知识共享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以促进员工产生知识共享的意愿,但不会直接促成员工知识共享的行为。本文引入知识管理中的经典的场(Ba)论,作为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共享作用及两者的互动关系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二、SECI模型与场(Ba)论

1. 创造新知识的SECI模型

Nonaka(1995)认为知识共享的基本过程就是新知识的创造过程。新知识的创造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作用和转换的结果,即SECI模型。如图2所示。

社会化是通过观察、模仿等形式共享体验并由此创造共有心智模式和技能(即共感知识)的,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外化是指采用比喻、类比、假设或模型(即概念知识)等形式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联结化是指通过文件、电话交谈、会议活计算机通信等媒介将知识联结(即系统知识)在一起的、是显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内化是指经过社会化、外化和联结化三个过程后员工利用共有心智模式或技术诀窍(即操作知识)的形式,是显性知识转化成个人隐性知识的过程。之后,循环往复,这种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就是知识共享、创造新知识的基本过程。

2. 共享知识的场(Ba)

基于创造知识的SECI模型,Nonaka提出了包括创出场、对话场、系统场和实践场的场(Ba)理论,场可以是具体的场所,也可以是虚拟的平台,其作用就是创造员工可以畅通无阻地共享知识的互动场所。

创出场对应SECI模型中的社会化过程。是物理意义上的场,员工通过自由轻松的交流,孕育出各种新想法和新思路的场所,如办公室、研究所、休息室等任何可以方便交流的场所。创出场是个人隐性知识互相碰撞的场所。

对话场对应SECI模型中的外化过程。这是将个人的想法和思路用文字、语言、符号等显性知识触发 “对话和集体反思”的过程。对话场提供一种氛围,运用恰当的类比或隐喻促进和帮助员工将难于表达的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无形中增加了组织的知识存量,促进了新知识的生产。

系统场对应SECI模型中的综合化过程。这是新创造的知识联结和整合的场所。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或人工智能等媒介对员工显性知识向组织显性知识进行放大的知识共享过程,形成了大量的新知识。

实践场对应SECI模型中的内化过程。实践场成为员工个人为主体的情景场所,经过创出场、对话场、系统场的经验和思维的交流、学习,员工检验、吸收并创造出新的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之后再进入到初始场,这是一个不断循环、提升的动态过程。

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知识共享的互动关系模型

1知识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本文按照劳伦斯•S•克雷曼对HRMP的划分维度:HRM挑选前的实践、HRM挑选中的实践和HRM挑选后的实践。本文并不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体维度划分的意义及标准上,而是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共享的作用过程。如同COLLINS等所说,“关于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特征的讨论意义不是很大,重点是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作用过程”。

(1)人力资源管理挑选前的实践是根据组织知识基础及需求选择员工的过程

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由此产生的职位说明书和任职资格说明书是对组织现有的知识基础人群需要补充什么样的员工及其需具备的知识的说明。

(2)人力资源管理挑选中的实践是对员工知识水平及知识共享意愿的掌握

甄选是对员工是否胜任其工作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一种全面的考察,合格的员工被认为是具备了进入组织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条件。知识共享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以利用在招聘与选择员工时,通过心理学的试验、测试或情境问答来对其知识共享的意愿进行了解。

(3)人力资源管理挑选后的实践开发员工的新知识并促成员工知识共享行为

对进入组织的员工进行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培训等是HRMP的重点,直接影响员工利益。只有通过柔性、具激励性的措施才可能促使员工知识共享的发生。

2. 场(Ba)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知识共享

场(Ba)是促进成员间分享彼此经历和心智模式的场所。场(Ba)的建立和运行需要知识共享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在创出场,HRMP可以通过树立榜样来激发员工对其行为的模仿和分享其成功的经验,促使双方进一步进入对话场;在对话场中,HRMP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互相学习的氛围,优秀员工的知识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分享进一步显性化到组织中,更多的人的思维和灵感得到激发;在系统场,HRMP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信任,激发员工知识共享,融合、联结和推广更多新知识,通过各种媒介作为交流平台;进入实践场,员工将其习得的知识内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HRMP侧重于为员工的职业生涯、提升员工技能的培训计划和多样化的晋升通道,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形成良性的循环。如同知识创造的螺旋一样,HRMP也是一个不断提升和连续实践过程,在此过程中,有更多的知识型员工参与到知识共享中,日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不断被挖掘。场(Ba)作为中间变量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知识共享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不断循环提升的动态闭环结构。如图3所示,

四、研究结论与局限

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场(Ba)对知识共享意愿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反过来会促进组织形成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共享产生直接的影响。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知识共享是互动的关系。本文的主要局限是: 没有用实证的方法进一步证明基于场(Ba)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知识共享互动关系模型。

参考文献 :

[1] 劳伦斯•S•克雷曼(美).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第7篇:共享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 规划 后评估 AHP 模糊综合评估 运营商

一、引言

电信业是一个基础设施产业,由于体制原因,电信业长期以来都存在着重复建设的现象,这不仅造成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带来了三大运营商网络能力投资不足和投资回报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由于电信效益增幅放缓,竞争已从网络技术转向服务和业务,因此实施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迫在眉睫。

二、共建共享规划后评估体系设计

一套系统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实施共建共享规划后评估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考评结果的有效性。为了保证共建共享规划后评估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普适性,又能体现共建共享管理的价值导向目标,本文在参考某运营商多个省公司相关共建共享规划后评估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咨询专家和实地访谈调研确定了后评估指标体系(图1)。

三、共建共享规划后评估方法

规划后评估的方法有很多,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评估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群体决策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共建共享规划后评估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综合评价问题,指标的重要程度由人们的主观判断确定,不可避免地带有结论上的模糊性,因此本文选择能够处理多因素、模糊性及主观判断等问题的评价方法――AHP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AHP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优点,基于科学的数学原理和数学计算,为共建共享规划后评估提供了依据。

3.1 指标权重确定

美国运筹学家 Satty 教授提出AHP方法,可以将复杂的相关问题分解成若干个不同的层次,通过逐步分析,将主观判断进行定性分析量化[7],层次分析法在规划后评估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同的指标对共建共享规划后评估的影响作用及重要程度不同,因此要根据各指标要素对共建共享规划后评估的影响高低确定其在整个后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本文构建的测度指标权重的分析过程为:(1)根据共建共享规划后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用九分法比较尺度并综合专家群体咨询意见,从而构建判断矩阵;(2)B矩阵按列归一化处理:bij=;(3)矩阵按行求和:vi=∑ijbij;(4)矩阵归一化处理得矩阵的特征向量值wi=,即一级指标Bi的相应权重;(5)利用公式λmax=∑,C.I.=进行满意一致性检验;(6)对共建共享规划后评估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重复(1)―(5)。

3.2 模糊综合评价

以上用AHP法能确立后评估指标体系中各层次指标对整个规划后评估目标影响的程度,由于共建共享规划后评估指标体系中指标层级边界存在模糊性,为了更科学地评价出指标体系的优劣程度,本文采用模糊综合法计算模糊指标隶属函数值。Hwan将模糊数学方法引入到项目后评估中, 形成了模糊综合评价法[8]。

(1)确定评价集。依据共建共享规划后评估指标体系结构,用Ui={U1,…,U6}表示准则层B的指标集;用Uij={Ui1,…,Uij}表示准则层Bi对应的指标层C的指标集。用V={V1,V2,V3,V4}表示评判集{差,中,良,优},通过专家评分法确定每个层级的上限值u1,…u4

(2)建立模糊关系矩阵。邀请多位专家对指标集Uij进行打分,求得各专家打分的平均值,然后建立其隶属函数,转换方式如下:

(3)模糊综合评价。根据模糊评价原理可求得Uij对于V的隶属向量Ei=WioRi,其中o为模糊算子。通过上述Uij的评价运算,可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矩阵R,继而可求得U对于V的隶属向量E=WoR,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即可确定共建共享规划的优劣,从而可以有效的指导共建共享工作。

四、共建共享规划后评估实证分析

本实证分析案例来源于某运营商某省公司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规划项目,按照图1的层次结构,综合了来自于各运营商、设计院、通管局及各高校教授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专家意见,进行了AHP权重计算及模糊综合评估。

4.1 权重计算

通过层次分析法的计算,得到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规划后评估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将指标体系中各准则层B相对于目标层A的权重与指标层C相对于准则层B的权重相乘,即可得到整个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如表1。

由以上权重计算可知,对规划后评估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目标后评估、经济效益后评估、影响后评估、流程后评估、持续性后评估,而从指标层C综合权重可知,对规划后评估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分别是:共建节约投资、共建完成率、共享完成率、自建预留比例。

4.2 模糊综合评估

(1)根据某运营商某省公司共建共享的实际情况及专家经验采用百分制法,确定隶属函数属性值的上限为(45,60,75,90),各个专家根据该运营商某省公司的共建共享规划的实际实施情况,分别对各个指标进行打分,并求得平均分,用于下面的隶属度计算。(2)由隶属度的计算公式(1)-(5)计算出各因素的隶属度,将这些隶属度组成评判矩阵,如下。

整个规划后评估的最大隶属度为0.3437,为评价集V中的优级,说明该运营商某省公司共建共享规划实施情况总体良好,在规划设施中,该省各地州分公司高度重视共建共享规划的实施,以规划为依据,严格管理共建共享工作,规划实施效果明显。

4.3 结果分析

(1)目标后评估属于优级,目标完成情况较好,说明规划实施过程中,大力开展共建共享工作,拓展了共建共享的范围。(2)过程后评估属于优级,过程实施情况较好,保障了共建共享工作高效推进,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也得到了较好的执行。(3)影响后评估属于良级,说明该规划具备了电信行业网络建设的规划性和前瞻性,促进了通信行业的发展;提升了社会对通信行业的满意度。(4)经济效益后评估为优级,不仅缓解了该省公司运营的资金压力,同时提高电信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和价值。(5)持续性后评估属于中级,推动了共建共享工作的持续推进。

五、结论

本文针对共建共享工作的特点,提出了一套适合共建共享规划后评估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运用AHP和模糊综合评估法对后评估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的分析步骤,最后对某省公司共建共享规划后评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共建共享规划实施情况,证明本文的评估体系和模型的操作性较强,为推行共建共享规划后评估工作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和方法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卢安文,胡明哲.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策略研究文献综述[J]. 改革与战略,2012,28(3):184-187

[2] 卢安文,王跃平.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策略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10,(1):123-125

[3] 韩九云. 常州市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后评估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4] 谌彦如. 绿色城市道路规划后评价体系研究[D]. 湖南大学,2011

第8篇:共享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 大学教师 隐性知识共享 障碍与对策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它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它的内容都有十分特殊的含义。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在高校的知识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显性知识,还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如果能很好地将这些隐性知识进行共享,对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都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基于隐性知识在高校教师共享中的重要性,笔者在此就共享中的困难及对策作一探讨。

一、障碍

目前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主要分为客观障碍与主观障碍。

(一)客观障碍

1.隐性知识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共享障碍的存在

显性知识可以通过书面文字公诸于众,或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传播或直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此显性知识的共享容易达成或实现。相比之下,隐性知识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大部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由于它的内隐性和不易表达性等特点,使人不易发现何处、何人具有何种隐性知识,对需要获取隐性知识的人或组织有一定的困难。并且,当大家拥有隐性知识时,则将其视为某种优势的象征,而认为与其他人共享将意味着失去优势,因此隐性知识在共享过程中本身具有一定的困难。

2.高校网络共享平台给隐性知识共享造成的障碍

所谓共享平台就是指一个集多种共享手段,大量共享资料于一身,有一定管理功能,可以给大家共享带来便利的环境。随着校园网的联通,基本上各个高校都已经搭建了基于网络的共享平台。普遍来讲,基于校园网的共享平台包括:电子邮件(e-mail)、讨论板(discussion boards)、数字化图书馆、共享资源库、音视频会议系统、校园网络电视等,这些组成了大家交流共享的系统。一个好的共享平台不仅要有丰富的共享资料,还应该有很好的知识管理功能。然而调查研究显示,绝大部分学校的共享平台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人性化的操作界面设计。

好的操作界面应该以使用者为中心,根据使用者的喜好来进行功能、内容的设计。目前高校的共享平台操作界面不够简洁、清晰,使高校部分教师比较难于找到想要的内容。

(2)没有针对隐性知识共享的特点而设计的多媒体共享途径。

隐性知识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的共享途径一定要依赖多种媒体的支持,而目前的一些共享平台如BBS、邮件、数字化图书馆等基本上都停留在文本共享的阶段,使隐性知识共享的效果得不到大的提高。

(3)没有提供权威、专业的咨询系统。

大多数教师表示对权威、专家的经验、知识更加信任,但是学校普遍没有这样的一个平台可以和相关人士进行交流。

(4)教师网络操作技能生疏使共享存在障碍。

部分年龄大、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新兴的网络操作技术不熟悉,导致很多宝贵的“经验”、“诀窍”无法很好地进行网络共享。

3.校园共享激励机制的不完善所带来的障碍

激励作为管理理论的一个专业术语是指可以提供一种行为的动机即诱因,并通过特别的设计来激发人的兴趣。根据调查统计,合理的共享机制是有利于高校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的。虽然在网络共享中,有一部分促进因素是由于共享者自身的乐于助人的精神,但隐性知识客体作为一种人力资本,从新经济学的角度看应该是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知识经济社会中,隐性知识客体这一群体在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方法上,往往会选择基于理性的合乎实际的路线,而不会不计成本地顺从组织或社会的需要。交流者的互相信任、精神上的奖励、整个校园的共享氛围、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在共享中占了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高校普遍没有重视建立激励共享机制的重要性,往往缺乏必要的组织和投入,没有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这是造成隐性知识共享的又一障碍。

(二)主观障碍

1.心理障碍

大学是知识创新最频繁的地方,大学教师彼此之间需要知识共享来不断提高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时代,从而提高整个高校的创新能力。但是人的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动机和心理基础,任何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其心理都是有影响的,为了保持个人或团体在大学和社会中的地位或威信等,崇拜权威、排斥异己、嫉妒、保守等心理也是存在的。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垄断心理、竞争心理、自我封闭心理、偏见等,成了知识共享的心理障碍因素。

2.文化观念不同

(1)文人相轻,学派互斥。

目前,大学中文科与工科的学者、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学者、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学者、各自固守自已的学术体系,对其它学术体系存在轻蔑的态度。这样一种态度将会在共享的世界中筑起一堵坚固隔离墙,影响着大学的知识共享。

(2)互不信任。

信任是实现大学知识共享的基础。信任表现为对学校组织和个人的信任。彼此之间的不信任影响着人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学术腐败和学术剽窃是导致高校知识共享中不信任的重要原因,也是阻碍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

(3)知识归属,产权不明。

知识的归属观存在两方面的文化冲突统一,一是知识私有观,一是知识组织所有观。从现实看,知识改变人的命运,知识仍是人们获取财富和提升社会地位的重要基础,知识私有观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知识组织所有观强调知识归组织所有,把知识和拥有知识的人都归属于某一组织,但是这种归属将制约教师们的积极性,影响他们个人潜能的发挥。事实证明,这也不利于实现大学知识的共享。因此,为了有利于大学知识共享,我们应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明确对知识的归属作出界定。

二、对策

基于以上的分析,解决障碍的方案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提升现代大学知识共享文化策略

由以上分析可见,校园内的共享文化对于共享的心理、共享的激励机制等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升知识共享的文化,对于清除共享中的障碍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此,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建立诚实、信任的知识共享机制

2.合理确定大学知识共享中的利益分享原则

3.建立公平竞争的良性机制

(二)建设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良好的平台

好的共享平台是实现隐性知识共享的前提和保证。一个好的共享平台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统一标点

1.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可谓一个共享平台的核心技术,当某个共享平台合理地运用了当代知识共享传播技术的话,是可以能够提供如下四个方面的优点的:

(1)允许人们随时随地在网络上进行团队工作。

(2)在许多人中间进行隐性知识的分享。

(3)实现专家知识定位的功能。

(4)节省会议、旅行、生活、空间的费用。

当我们在搭建一个能促进共享的平台时至少要考虑到以上四个方面。

2.界面操作友好

友好的操作界面能够使人们在共享时更方便的进行操作和使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那些缺乏网络操作能力的教师的使用困难,而且能在某些方面对教师的共享心理等造成积极的影响。

3.知识管理

良好的共享平台一定有着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如何管理,也直接关系着隐性知识共享的程度。知识的分类是否有条理、是否便于大家寻找信息等都是我们所需要关注的。

4.在线专家

在问卷调查中,对题12的回答,有68%的人选择了“只对专家的知识比较信任”。因此,共享平台设置“在线专家”能使更多相信专家意见的人放开疑惑,进行共享。

(三)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隐性知识显性化是促进隐性知识大量传播的关键。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有利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网络环境下使教师专业隐性知识显性化可采用以下方法:

1.将隐性知识转换成显性的文本文件,在这过程中使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图表,使表达更清晰。

2.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学习理论的整合来使知识显性化。

例如:我们可以将一段经验或者技能拍成视频文件,配上相应的讲解,这样可以使学习者更好的对整个过程进行理解。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借助于媒体来将信息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地表达出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的学习理论来对信息的形式、顺序等进行更加合理的编排,使共享过程中理解的难度大大降低。

(四)培养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能力

教师是隐性知识共享中的主体,因此,其自身所具备的共享知识的能力与素质,是共享的前提。作为当代高校教师,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两方面的共享能力:第一,是挖掘隐性知识的能力;第二,是网络操作技能。教师只有具备了挖掘隐性知识的能力,才能使整个校园共享的隐性知识资源不断丰富,而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网络操作能力才可能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实现知识的共享。

三、结语

知识不同于有形资产,它会随着共享的增加而增值,反之,将会变得陈旧而失去价值。高校中尤其如此,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感受也应当多与他人交流。希望笔者的粗浅探讨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与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坤华.论大学知识共享及其条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6):9.

[2]汪贤泽.大学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共享[J].江苏高教,2001,(1):47.

[3]鲁若愚,陈力.基于合作与分享的创新知识管理模式[J].中国科技论坛,2003,(7):3.

[4]Carpenter,Jennifer N.The exercise and valuation of executive stock options[J].Journal of F inancial Economics,1998.

第9篇:共享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虚拟社区虚拟社区感知识共享行为

基于网络的虚拟社区为个体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路径,各种网络知识分享社区(如豆瓣、百度贴吧、知乎、天涯等)近年来迅猛发展,这不仅降低了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成本,也为企业联系消费者提供了新平台。所以对虚拟社区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关于网络虚拟社区和知识共享行为,已有相关研究仅探讨了个体知识共享动机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鲜有学者从虚拟社区感角度对个体知识共享行为进行研究。本文以虚拟社区为基础,探讨成员的虚拟社区感对其知识共享行为(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以期为社区管理者提升社区管理效能和激发成员知识共享提供借鉴。

一、文献回顾

1、虚拟社区感

虚拟社区是指足够数量的人基于网络进行讨论并形成人际关系的一种社会集合体(Rheingold等,1993)。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觉组建网上虚拟社区,在虚拟社区内,各个社区成员畅所欲言,并和其他成员共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从其他成员那里寻求帮助。所谓社区感是指由于社区成员之间经常彼此互动交流从而使得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社区成员也因此对该社区产生一种依赖感和归属感,将自己视为社区的一份子,社区成员都希望让其他成员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社区感以社区存在的历史作为基础,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维度,即成员感、影响力、情感连接和需求满足(McMillan等,1986)。虚拟社区成员在相互互动交流沟通过程中,将会产生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归属感(Blanchard,2004)。虚拟社区感(SOVC)是指成员对所在在线社区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每一名社区成员都具有个体和社会两种不同身份(Tonteri,2011)。虚拟社区的相关研究基于不同的虚拟社区类型(知识或兴趣社区、企业对企业的社区、企业对消费者的社区等)和不同的理论视角(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对虚拟社区感的维度进行了划分,详见表1。

2、知识共享行为

知识共享行为是研究社区成员行为的重要内容之一。葛明贵(2014)认为社区成员之间彼此相互联系、互动交流的过程就是一种知识共享行为,社区中的成员向他人贡献自己的知识,同时通过向他人请教也从其他成员那里获取新知识。已有研究大多从个体知识共享动机等视角对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展开研究。例如,Sun(2009)从个人动机和社会资本理论角度出发对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进行研究;郑万松(2014)结合社会资本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探讨了知识共享态度和意愿的影响因素。可见,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的理论研究主要以社区成员共享动机为出发点,很少有研究者从个人与虚拟社区之间的关系,即从虚拟社区感视角探讨其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及模型

Koh等(2003)从社会心理学理论出发,结合传统的社区感理论,构建了虚拟社区感模型,并将虚拟社区感划分为三个维度:成员感(Membership)、影响力(Influence)、沉浸感(Immersion)。其中的成员感和影响力均来自于传统的社区感理论,其中,成员感(Membership)反映的是虚拟社区成员由于与其他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所产生的对所在社区的一种依赖感和归属感,具有成员感的个体会将自己视为社区中的一份子,并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成员身份;影响力反映的是一名成员在社区中的知名度及成员对社区内其他成员的影响程度,具有高影响力的成员一般会为大多数人所熟知;沉浸感反映的是社区成员的卷入程度,具有高沉浸感的人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在社区中。国内外学者大多数都借鉴该虚拟社区感模型和划分方法进行相关的研究(Tsai等,2011;Chen等,2013)。当社区成员认为他们归属于某一虚拟社区时,他们会将自己和其他社区成员看成一个整体,并做出一些对社区有益的事情(Chai et al.,2012);虚拟社区感能促进个体对自身成员身份的识别,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社区活动(Chiu et al.,2006)。据此,针对虚拟社区感的三个不同维度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H1):个体在虚拟社区的成员感(H1a)、影响力(H1b)和沉浸感(H1c)越强,越可能做出知识共享行为。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综合使用网络在线和实地发放两种问卷收集方式,对来自多种不同类型虚拟社区的成员进行调查,包括学习型社区(豆瓣)、兴趣型社区(百度贴吧)、关系型社区(腾讯空间)、综合性社区(天涯)等。相对于单一社区取样,从多种不同类型的社区中取样使研究更具外部效度,代表性和应用性更强。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共收回243份问卷,剔除连续七个选项答案相同和含有多个缺失值的问卷,最终获得的有效问卷为175份,有效问卷率为72%。

2、变量测量

虚拟社区感根据Koh和Kim(2003)量表编制问卷,该问卷共有12个项目,成员感(Membership)、影响力(Influence)、沉浸感(Immersion)各包含4个项目,三个维度的代表性问项分别为:“我感觉我是社区中的一员”、“在我所在的社区中,我比较有名”、“我花很长时间在社区上”。该量表采用李克特7点测量法进行测度,成员感、影响力和沉浸感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α)分别为0.819、0.794和0.806;知识共享行为的测量采用Davenport和Prusak(1998)的问卷,该问卷共有5个项目,如“我经常参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活动”。该量表被Hsu(2006)等多位研究者引用,信度系数良好。知识共享行为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为0.797;控制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等。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1、相关性分析

首先对研究变量(控制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控制变量和虚拟社区感的三维度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根据相关分析结果,虚拟社区的成员感(r=0.445,p< 0.01)、影响力(r=0.406,p

2、多元回归分析

接下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检验研究假设。首先,对虚拟社区感(成员感、影响力和沉浸感)三维度作中心化处理。其次,将自变量(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解释变量(成员感、影响力、沉浸感)分别依次纳入模型1、模型2、模型3;最后将自变量和解释变量全部纳入回归模型4。进而对这些回归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以找出最佳模型。

模型1:BE=β0+β1MB+β2Gender+β3Age+ε

模型2:BE=β0+β1IF+β2Gender+β3Age+ε

模型3:BE=β0+β1IM+β2Gender+β3Age+ε

模型4:BE=β0+β1MB+β2IF+β3IM++β4Gender+β5Age+ε

本研究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模型1中的成员感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知识共享行为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442,t=6. 454)假设H1a成立,R2为0.202,表示该模型能解释知识共享行为变化的20.2%。说明在虚拟社区中,社区成员的成员归属感越强,他在社区中进行知识共享的可能性越大。

模型2中的影响力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知识共享行为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411,t=5. 901)假设H1b成立,R2为0.176,表示该模型能解释知识共享行为变化的17.6%。说明在虚拟社区中,社区成员的影响力越强,他在社区中进行知识共享的可能性越大。

模型3中的沉浸感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知识共享行为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433,t=6.297)假设H1c成立,R2为0.195,表示该模型能解释知识共享行为变化的19.5%。说明在虚拟社区中,社区成员的卷入程度越高,即沉浸感越强,他在社区中进行知识共享的可能性越大。

模型4中,将解释变量成员感、影响力、沉浸感全部纳入回归模型中,R2为0.295,在所有模型中解释力度最高,解释了共享行为变化的29.5%,根据数据结果显示,成员感、影响力与沉浸感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分别为:0.249、0.161、0.259。由此可见相比较而言,沉浸感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最大,成员感次之,影响力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最弱。

由此得出最佳回归模型为:

知识共享行为=-0.478+0.249成员感+0.161*影响力+0.259沉浸感

五、讨论和分析

1、理论贡献

关于网络虚拟社区和知识共享行为,已有相关研究仅探讨了个体知识共享动机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例如,探讨互惠、信任、激励等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郑万松,2014)。鲜有学者从虚拟社区感角度对个体知识共享行为进行研究。本研究侧重于从个体对虚拟社区环境感知的角度切入,从虚拟社区感这一新的视角来分析知识共享行为,为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也为虚拟社区其他行为(如交易型社区成员购买行为)提供了研究新思路。

2、管理启示

本文从虚拟社区感视角深入探讨了其对虚拟社区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理,能为社区管理者制定相应的管理决策和提高其管理效率提供借鉴和思考。

根据实证结果显示,虚拟社区感的三个维度都能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社区管理者可以设法通过提高成员的虚拟社区感(成员感、影响力和沉浸感)来激发社区成员进行知识共享的积极性,并且设法提高成员的成员感和沉浸感至关重要。可行性的措施主要有:(1)鼓励社区用户多参与社区活动而不是强迫注册,加强他们的卷入度;(2)经常组织一些趣味性和富有吸引力的社区活动,获取成员的持续关注;(3)虚拟社区提供商多组织一些促进社区成员彼此熟悉的活动,加强成员之间的彼此信任和熟悉度,从而使得社区成员获得一种归属感;(4)可以通过持续登陆送积分等活动来增加成员的社区卷入度。

3、未来研究方向

首先,研究发现虚拟社区感对知识共享行为存在正向影响,虚拟社区感来自成员对虚拟社区环境的体验和把握,对于不同类型虚拟社区管理者采取何种方式能使成员的虚拟社区感达到最佳有待进一步细化研究。其次,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虚拟社区感与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能否将相关研究结论延伸到其他类似行为(如交易型社区成员购买行为),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注:本文属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GL045);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WJQ2012002),霍春辉为本文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朱振中、李晓丹、梁美丽:虚拟社区感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4).

[2]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

[3]葛明贵、汪昱娟、段好宁:个体知识共享研究:基于心理学的分析[J].现代情报,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