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电一体化行业前景范文

机电一体化行业前景精选(九篇)

机电一体化行业前景

第1篇:机电一体化行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培育

一、引言

(一)本文研究方向与目标

作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电子商务兼具综合性、战略性、基础性等特征,能够扩消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就业、惠民生,而且与我国各地的特色产业间有着很高的产业关联度和感应度,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目前景德镇市陶瓷企业的规模结构中,小、微型企业占到了绝对多数,规模优势的欠缺、经营模式的落后使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缺乏信息化时代企业所急需的灵活性、创新性,难以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市场需求变化作出及时有效的响应,竞争力水平堪忧———当然,这种劣势也为电子商务(尤其是专业化电子商务服务)在景德镇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机遇。当前,作为特色产业城市的景德镇市已经出现了处于萌芽阶段、相对分散的陶瓷电子商务产业,而在我国部分省、市、乡镇中电子商务产业呈现规模化、专业化特点,形成地域色彩浓厚的产业聚集区。本文结合对产业组织发展规律的前期研究,通过调研等手段分析电子商务产业在景德镇市区域内发展所面对的各类环境因素,进一步分析了景德镇市培育、发展陶瓷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作用与价值,并提出了有一定可行度的策略建议。

(二)相关研究综述

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研究领域中,针对集群现象的研究久已有之,国内外成果数量均极其庞大,例如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于20世纪90年代率先对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进行了概念界定和规律研究,其理论观点已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认同。本文所研究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正是产业集群中的一种,集群中的成员(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上相互集中,在业务上互相关联(集群通常包含着产业链条,或至少包含着链条中一部分相互关联的环节,参见图2.1),并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商业运用来谋求经济利益。在面向景德镇陶瓷产业的电子商务应用研究上,国内学者亦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胡智荣等(2002)曾系统性地对陶瓷企业的网络营销问题进行研究[1],胡继平等(2009)研究了如何设计与规划陶瓷行业电子商务系统的问题[2]。但是,通过学术成果检索即可发现,能够从产业集群视角研究电子商务的国内学者尚较罕见,将与地方特色产业相配套的电子商务视作专门产业集群来开展研究的学者更为寥寥。

二、陶瓷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作用、价值与发展前景

镇市内外的关联产业,形成更宏观的产业生态链,实现链条内由各产业集群所承载的上、下游环节及外部配套条件之间的耦合[3](其原理参见图2.1)。景德镇陶瓷电子商务集群的培育,将能令处于上游地位的陶瓷等关联产业直接得到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反哺,有利于促进陶瓷产业的市场开发、技术创新与模式优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特色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同时也能够和下游环节相衔接,与专业电商平台、技术服务企业、外贸企业等建立紧密的共生、互利关系,从而使景德镇陶瓷与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产业实现深入的融合,同时也能利用产业链的衔接关系,更好地把握当前“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政策带来的贸易契机。3、集群可以发挥企业孵化作用企业孵化是产业集群的另一项主要作用,所以陶瓷电子商务的集群化发展,实质上也是对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积极响应。集群促成企业孵化的基本原理,首先可以通过其内部的资源共享与技术扩散作用来解释,这些作用降低了企业家的创业门槛,并为他们的创新创业行为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氛围。而且,创新创业活动如果能够成功开展,又可以进一步地形成良性循环———成功者将为后来者积累更理想的创业资源,使产业集群内的孵化条件不断改善[4](其机制可参见图2.2)。产业集群的孵化作用将成为推动产业集群升级、转型的必要条件,例如随着创新创业活动的持续,陶瓷电商可更快地从目前常见的零散网商转型为高附加值专业化电商,其后还有可能孵化出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陶瓷双边交易平台。4、集群发展有利于人才聚集与培养人才是电子商务这一知识经济时代商务模式所需的关键资源,而且其供给、需求之间存在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互动关系。陶瓷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同样能在人力资源领域发挥集聚效应,实现资源内生优势———首先,电子商务集群的规模化发展能够大幅增加区域内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吸引各类、各层次专业人才投身其中(尤其是潜在的创业人才);其次,集群也能促进区域内电子商务人才供给水平的提高,地方高校、社会培训机构以及企业自有的实践人才培养体系都将在集群扩张的(一)作用与价值分析如前所述,景德镇陶瓷电商的发展壮大,还须仰赖于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集群发展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目前,陶瓷电商在景德镇市尚处于各家企业“各自为战”的状态,资源分散、专业化程度不足,软件、硬件、营销服务、交易平台等关键资源更是主要依赖外地企业提供,而产业集群恰好有利于相关资源要素的集中、优化配置,保障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越是成熟的产业集群,其内部主体之间就越不是随意的、同质的集聚,而是会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环环相扣的关联关系[3],上述规律将使过去“各自为战”、处于低质量重复建设与同质竞争状态的景德镇陶瓷电商转向更加完善、连贯的产业链发展形式,形成真正具有专业化优势、规模优势,以及随之而来的内生比较优势的成熟产业,更全面、更持续地推动特色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2、集群发展有利于衔接、提振关联产业从产业链视角看,产业集群除了能够促进内部分工和规模经济、保障内部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提升产业比较优势以外,还能够进一步联结景德过程中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提升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效能。这无论是对区域内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还是对集群自身可持续发展来说,都能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二)发展陶瓷电商集群的前景与可行性分析1、政策环境和配套条件提供了集群构建的可行性在政策环境上,自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一贯将电子商务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重点任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总理更是在近期的座谈会上亲自提出未来我国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对就业与创新的支撑作用,指出了我国电商发展政策的未来走向。在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下,国内电商先发地区的电商产业发展水平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走上了规模化、专业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具备了世界范围内的比较优势。此外,近期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推进实施,也正在进一步完善景德镇陶瓷电商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使跨境电商成为陶瓷电商的又一潜在增长点,有利于推动“陶瓷之路”在互联网时代的复兴。从全省层面上看,陶瓷电商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同样日趋有利。江西省政府已于2013年对省商务厅的有关请示做出批示,同意将电子商务列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给予大力支持和特殊倾斜,并于同年正式出台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同时,景德镇市所在的环鄱阳湖城市群是江西省内电子商务发展最快的区域,密集的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和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人力资源供给等均为电子商务的集聚、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资源与环境条件,南昌、共青城、新余等地均已出现了萌芽状态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或专业园区。综上所述,日趋优化的政策环境和配套条件为陶瓷电商集群的培育与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景德镇发展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战略机遇期已经来临。2、优异资源禀赋保障了集群发展前景优异的区域品牌与资源禀赋条件,是景德镇市进一步培育、发展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主要可行性来源,同时也将充分保障这一集群的发展前景。景德镇市是一座渊源悠久的特色产业城市,高度完备的人力与物质资源的支撑起了一个完整、独特的陶瓷工业体系,能够为陶瓷电商集群构建起优势显著的产业链上游环节,还能为其直接提供历经千年历史积淀、商业价值不可限量的区域品牌;事实上,这种资源优势已经使陶瓷电商在推广程度和业务规模上取得一定成效,催生出了萌芽阶段的陶瓷电子商务产业———以目前陶瓷产品网销的最常见渠道C2C交易平台“淘宝网”为例,当前“淘宝网”中陶瓷网店大多数来自景德镇,上架产品的数量、实际销量均超过了其他产瓷区的总和。而且与外地陶瓷产品相比,景德镇网销陶瓷在材料、工艺、技术、创意设计上更为多样、更有特色,区域品牌网上知名度更高。此外,在企业孵化的层面上,一个基于传统特色产业城市的陶瓷电商集群还将拥有两方面优势:首先,作为发展历史悠久、根植于本乡本土的传统特色产业,景德镇陶瓷产业之中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其次,其产业组织网络之上也依附着由亲情与乡情所孕育的民间人际关系网络,这些都能够增强潜在电子商务创业者的社会资本(例如可资利用的民间信用机制),对企业孵化的过程无疑将带来显著的正面影响。

三、陶瓷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除了应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可行性外,产业集群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还须得到政府等社会主体与区域内环境条件的引导、扶持,其具体对策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提供思路明晰的政策支持景德镇市乃至整个江西省在针对电子商务产业的政策支持方面都尚待完善、细化。例如,在电子商务培育发展的时代契机面前;而景德镇市在过去十余年时间里基本没有提出过任何旨在促进区域内电子商务发展的系统化政策,直至2014年7月才颁布了《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使区域内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一次有了可资仰赖的框架性指导意见、形成了明晰的思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政府机构应在现有的框架性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具体、可行的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拿出细化方案、管理制度,将初步意见尽早转化为实际措施,让电子商务的发展尽早受惠。例如,在行业标准与规范建设上,应尽早制定、实施有利于景德镇区域品牌及陶瓷电商良性发展的“陶瓷电子商务标准化体系”;在具体的优惠政策上,对电商教育、科技创新、创业孵化等均应予以高优先级别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扶持,并为电子商务企业的引进与设立开通绿色通道、提供税费优惠、融资便利,等等。(二)完善产业集聚所需的基础资源与条件产业集群发展所需基础资源条件(例如技术与知识、高素质人力资源、文化创意资源等)的构建、聚集和优化,应在加强企业、高校、研发机构、政府、园区等主体间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实现,而这往往离不开政府机构的积极运作、指导;其次,还应拓宽融资渠道,在当前国内相关政策日益完善、宽松的环境下,加快相关投融资和担保机构的引进与建设;再者,专业咨询与服务机构在集群的构建与发展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面向电商的商业服务外包企业、专业中介机构、技术服务企业、法律仲裁与援助机构等等,都应当得到规范引导和适度支持;此外,人才在所有产业集群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首要作用,集群内的技术、服务、管理等岗位上的电子商务人才应得到相应技能培训和专门的职业资格评级认证,地方高校开展电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工作也必须得到更切实有效的政策扶持;以上措施将有利于产业集群的人才集聚效应的实现、提高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的利用水平。(三)加强产业关联、完善产业链条如前所述,产业集群必须得到关联产业及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支撑,所以在政策、措施的设计、选择与实施上,应将各产业间的关联性与产业链条的完整性视作保障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将面向陶瓷电商的优惠政策延伸到产业集群内、外部的产业链环节上,提高景德镇市传统特色产业、其他关联产业与电商产业集群间的耦合程度。例如,应加快景德镇市内的电子商务园区建设,而且还可进一步发挥地方政府机构的跨区域协作职能,与南昌、共青城、新余等拥有电子商务专业化基地、园区的地市合作,实现省内的电商链条构建;此外,在上游环节的构建、完善上,可以为实施创新性、规模化电商项目的陶瓷企业提供与专业电商企业同等程度的扶持,电子商务企业在技术、商业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则应加快在陶瓷企业间的推广。(四)建设孵化器平台孵化器(Businessincubator)是一种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又称创业服务中心,其作用是为创新创业型企业提供培育、发展的空间与资源,可以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既有的孵化能力,在景德镇这类电商应用水平相对有限、专业化电商企业数量不足的城市中将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孵化器的建设,一方面可以为创业者提供必需的场地、设施,使其能够在有利的环境、积极的氛围中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同时,还能为平台中的创业企业集中提供培训、咨询、外包服务、知识产权与技术专利交易中介等形式的服务,多、快、好、省地为企业提供技术资源,从而降低其风险和成本;孵化器平台还能与上小节所述社会主体有机结合,成为以孵化器为关键节点的创业网络[5](参见图2.2),从而进一步集中社会资源、促进陶瓷电商企业的孵化。根据国内其他地区的经验可知[7],景德镇陶瓷电子商务孵化器的建设,在初期须以政府为主,仰赖高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各方的共同协作,以产学研三结合的形式构建孵化平台;在孵化器建设成熟之后,则可逐步转为以企业为主、兼顾政府和其他社会主体,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其中的作用,甚至直接走向公司化运作道路。(五)促进陶瓷创意文化产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强调市场导向的“创意经济”,需要借助各类渠道获取大量个性化的需求信息和创意资源,而电子商务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产业,其产业集群恰好正是空前庞大、集中的信息枢纽,有助实现上述需求;具备规模优势的电商产业集群同时也有利于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渠道构建、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为自身获取更大商业空间。其次,差异与个性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根基和生命,而如果其能将电子商务作为文化传播与研究、产品推广与营销的主要平台,无疑也能为陶瓷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带来显著的差异化优势,提竞争力水平。所以,为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应当开始大力推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与电子商务产业的相融,形成两者之间的高度耦合,为陶瓷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带来更多资源和机遇。

四、结语

当前,陶瓷电子商务的广泛开展已为景德镇陶瓷的重振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而陶瓷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培育则将发挥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规模化优势,为陶瓷这一古老特色产业更好地铺设信息化时代的商业运营平台,从而使电子商务真正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景德镇陶瓷电子商务总体水平虽仍有限,但当前也正是对其加以引导、扶持与调整,实现电子商务集群有效成长的关键时期,希望本文所做的粗浅研究,能提高社会各界对陶瓷电子商务的认识水平,推进陶瓷电商的产业化、集群化发展,提振景德镇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作者:王凯风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胡智荣,钟旭东,胡鹏.陶瓷企业网络营销浅析[J].中国陶瓷,2002(,2):43-45.

[2]胡继平,傅桂龙,付晨熙.面向陶瓷行业的电子商务系统之研究[J].中国陶瓷,2009(,6):45-47.

[3]冉庆国,岳焱.产业集群与产业链关系的耦合模型[J].商业研究,2008(,11):91-94.

[4]陈芳,胡蓓.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孵化的作用机理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1):193-196.

[5]黄蔚娟.创新孵化网络对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第2篇:机电一体化行业前景范文

2002年,受消费结构升级和国家扩张性财政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呈现稳定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8%,增速比2001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9%,对GDP的增长贡献为5.6%;第二产业增长9.9%,对GDP的增长贡献为63.3%;第三产业增长7.3%,对GDP的增长贡献为31.2%。与2001年相比,GDP增量中第二产业的比重和贡献率都明显提高,工业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力量。

从行业层面看,2001年至2002年年底,处于较好景气水平(景气指数大于110)以上的行业数量及所占比重呈递增的趋势,而处于较差景气水平(景气指数小于100)的行业数量及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到2002年年底,20个主要的工业行业中已有11个处于较好景气水平以上,情况比2001年大为改观,处于较差景气水平的行业数量则由2001年的11个下降到2个,如图所示:

  

2001年至2002年工业行业总体景气变化情况

  

根据2002年各行业平均景气状况,可将20个主要的工业行业划分为五大类:

  

表1

2002年重要行业平均景气状况分类

  

同2001年行业增长格局的基本特征相比,多数行业增长景气水平明显提高,行业增长景气的分化局面开始形成。如下表所示:

  

表2

2001年至2002年各主要行业景气指数变化情况

  

上表显示,2002年除石油天然气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及饮料工业外,其余行业的增长景气较2001年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汽车、煤炭、食品、机械、金属制品和建材工业的提升幅度尤为突出。上升行业的数量及上升幅度都达到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综合考虑行业增长景气的水平和增长景气的变化情况,可将主要的工业行业进一步划分为四类:

  

表3

2002年重要行业景气综合分类

  

第一类是景气状况良好(指数≥130)且处于上升阶段的行业,以汽车工业为主,该行业2002年景气均值达137.9,同2001年相比提高36个点以上,景气水平和景气增幅均为近年来各行业之最;

第二类是景气水平较好(130>指数≥110)且处于上升阶段的行业,有食品工业、煤炭工业、机械工业(不含汽车)和金属制品业。2002年,这4个行业的平均增长景气水平和上升幅度也达到近几年的最高水平,是2002年工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

第三类是景气水平适中(110>指数≥100)且处于上升阶段的行业,包括建材、医药、钢铁、电力、电子、烟草、家电、造纸印刷、饮料、化学和纺织服装等行业,这类行业在工业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达60%以上,是保证我国工业乃至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主要力量;

第四类是景气水平较差(指数<100),而且相对下降的行业,包括有色金属工业和石油天然气工业。值得关注的是,2002年下半年,石油及石油加工业基本走出谷底,在低位景气水平出现稳步回升的态势,有色金属工业在年底出现较明显的回升势头,景气水平有望继续高走。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2年以来,除了电子、机械等传统的经济增长带动力量之外,增长景气快速提升的行业如汽车、煤炭、钢铁、电力、建材等工业行业,以及重新焕发增长活力的传统消费品制造业如食品加工业、医药、纺织服装等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开始逐步加强,并有可能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行业增长格局的这些新的特点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增长活力的提高。

二、分行业分析与预测

钢铁工业。2002年基本进入一个新的、具有较好持续性的增长阶段,行业增长景气指数除个别月份受市场预期调整影响出现短暂波折外,总体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年末景气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生产和消费总量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国内钢铁消费总量达到2.1亿吨,受此影响,钢铁价格在板材的带动下强劲复苏,有力地拉动了钢铁企业效益的普遍回升。据估算,2002年房地产业用钢新增量占全部钢铁新增量的60%以上,机械工业占新增钢产量的30%以上,是拉动钢铁行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应对美国201条款,我国政府出台较严厉的贸易保护措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003年,国内钢材需求将继续扩张,国际钢材市场消费形势也将出现一定程度好转。“中国产业增长景气预测分析系统”的研究成果显示,钢铁工业增长景气将延续2002年的运行态势,保持在良好状态,钢铁生产将持续增长,全年钢产量将达到2.1亿吨以上;国内钢材价格仍会保持较高的水平,企业效益继续增长,全年实现利润将超过2002年;另外,钢材进口将得到抑制,出口有望高于2002年。

石油天然气工业。2002年,石油天然气工业增长景气指数经历了下降——震荡——上升三个阶段,以近似于倾斜的“W”状由年初的谷底缓慢攀升,虽然仍停留在较低水平上,全行业增长景气缓慢复苏的态势已基本形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国内企业的市场预期是影响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运行态势的主要因素。从年初的情况看,由于国际油价总体水平低于上年同期,市场消费未见明显起色,行业运行延续着上年的颓势,增长景气指数滑落至历史最低。5月份以后,国际油价出现波动,国内油价走势也有所波动,受此影响,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先升后降,表现出一定的反复性。9月以后,中东局势日益恶化和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投机力量的推波助澜使国际油价震荡攀升,引起国内主管部门对油品价格的调整,国内石油企业也加大了对市场的操控力度,虽然实际需求没有出现显著改善,下游企业补充库存以规避高价风险使国内消费形势开始好转,增长景气稳定上升,全行业开始出现回暖现象。预计2003年,国际油价将先高后低,全年均价与2002年持平或高于2002年,国内需求将保持适度增长,全年成品油消费总量为12250~12500万吨,同比增长4%左右。全行业增长景气将保持2002年的回升势头,行业复苏之路还将继续。

电力行业。2002年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行业景气指数全年运行于较高区间。电力生产、供应高速增长,总体供需基本平衡。全年发电量1640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5%,用电1620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3%,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用电590、11830、1980亿千瓦时,增长3.0%、11.2%、10.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980亿千瓦时,增长7.7%;全国电力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4%。2002年电力行业良好的增长势头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原因:第一,宏观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为电力行业提供了动力;第二,钢铁、煤炭、建材、机械制造等高能耗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电力需求;第三,农业电网新建和城市电网改造及西部地区用电普及,大大改变了电网布局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和网架结构薄弱的状况,迅速提高了农村通电率。中国产业增长预测分析系统的研究显示:2003年电力工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增长景气将总体运行于良好景气区间(历史峰值水平)。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总量达到17820亿千瓦时,增长率约10%。另外,由于电力全国联网工程尚未全面完成,竞价渠道尚未建立和煤炭价格上涨致使火电成本上升,电价在2003年不会出现明显下调。

化学工业。2002年是我国化工行业复苏的一年,行业增长景气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指数均值明显高于2001年;生产和销售保持同步快速增长,全行业完成产值7596.2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销售收入7216亿元,同比增长15.7%,受此影响企业获利水平显著提高,全行业资产利润率达到2.5%,比上年提高0.98个百分点。2002年化工行业良性发展首先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的需求拉动力量,如修建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城市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改革,对基础原材料工业的拉动作用十分直接,特别是塑料板、管、带制造业,橡胶零件制造业充分受益,景气指数稳步上扬。其次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日用化学品制造业中(洗涤用品、化妆品药品)、日用塑料制造业的需求快速增加。再次是汽车、通讯、交通等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橡胶制造业(轮胎制造业)、工程塑料等行业的发展。最后,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的需求也有所增加。2003年,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仍将是保证化工行业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不过,如国际原油市场大幅波动,会对有机化工原料、化纤原料、塑料原料等多种化工原料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化工行业增长预测模型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后的预测成果显示,2003年化工行业总体增长态势仍将延续,但出现波动的可能性增大。

汽车工业。2002年是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加速增长阶段的第一年,行业增长景气指数上升幅度和持续性不仅以往不曾出现,在所有行业中也是绝无仅有。与此相应,汽车行业整体效益景气出现“井喷式”增长,汽车市场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据统计,2002年全国汽车累计生产325万辆,比2001年增长38.5%,其中,轿车109万辆,比上年增加55%,累计销量112万辆,比上年增长56%,是拉动汽车行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2002年汽车行业高速增长的基本动力,首先是居民收入的快速增加使市场需求急剧扩大,2002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沿海发达地区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居民消费热点转向住、行、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国内大城市私车拥有量大幅增长,私人购车成为汽车消费的主流。其次,市场准入制度放宽增加了汽车产品的有效供给,进而大大促进了需求的增长。由过去的目录制管理改为公告制管理,生产厂商数量增加,民营资本、外资相继进入轿车、客车和零部件行业,供给主体多元化促进了市场竞争,令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价格水平不断降低,进而极大刺激了用户的购车欲望。再次,汽车服务体系发展迅速,消费环境有效改善,汽车产品销售各个环节程序更加规范,汽车消费信贷大幅度增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最后,政府有关部门加紧修改和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行业发展、鼓励汽车消费、规范市场行为、推进税费改革的政策法规,极大地鼓舞了消费者的信心,汽车消费使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2002年汽车市场火爆的刺激下,各大汽车企业大幅度修订了增产计划,新车型的推出步伐比2002年将明显加快,势必形成更为白热化的竞争局面。随着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进口汽车对市场的影响逐渐加大。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中国产业增长景气预测分析系统”的最新预测结果,预计2003年汽车工业(含整车和零部件)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将达到20%以上,汽车工业全行业景气水平将在2002年基础上再创新的景气高峰,达到160点左右的水平。预计2003年汽车产销总量可以达到400万辆以上,增长幅度在23%左右。分车型看,预计2003年国产轿车产销量将达到约160万辆,增长幅度40%以上。进口轿车数量10万辆左右。客车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预计全年产销量将达到120万辆,增长率约为13%。载货车中,重型货车仍将成为带动增长的主力军,预计全年产销量将达到约125万辆,增长幅度13%左右。

机械工业。2002年,机械工业全线飘红,主要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总产值达18489亿元,同比增长25.1%,居工业各行业之首,经济运行质量也明显提高。从发展态势看,机械工业增长景气指数自2002年初开始平稳上升,在经历7、8、9月的震荡调整之后,逐步在115点左右的历史最好水平的区间内稳定下来。2002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国民经济内在增长力量的集中表现。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03年机械工业增长率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不过由于2002年基数太高,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可能要适当低些,按工业总产值计,将达15%左右的水平,按增加值计将达12%左右的水平。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行业将继续看好,并可能创造历史最高水平。

纺织服装业。2002年,纺织服装业呈现良好运行态势,行业增长景气指数整体水平好于去年并且处于自199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全行业生产稳定增长,服装业和棉纺织业是最主要的盈利行业。2003年,纺织经济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纺织工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改善,纺织服装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增长景气指数将在较好景气区间内波动,纺织工业生产、出口持续增长,但增幅有可能回落,纺织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产品价格仍将处于低位,全行业经济效益大增幅提高的难度较大。

电子工业。2002年,消费类电子产品尤其是家用电子产品高速增长;国内电子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电子产品尤其是家用电子产品出口大幅度上升,我国电子工业增长景气逐步回暖,景气指数从年初的100点以下上扬至113点,达到近3年以来的最高点。全年产值同比增长22.3%,成为对2002年工业快速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然而,在行业增长景气复苏的同时,企业效益景气未见明显起色,延续了自2000年下半年开始的下滑势头,全年下滑近10个百分点,跌至近3年以来的最低点。全行业亏损116.2亿元,同比增加18%;完成税金总额247.6亿元,同比下降了8%。预测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2003年,电子工业将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态势,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将继续在100点以上的高位区间运行。其中,消费类产品将进入高速增长期,投资类产品和元器件产品也将保持快速增长。另外,预计全球PC市场增长7.6%;2003年出口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出口产品结构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电信业总体规模将再上一个新台阶,预计,到2003年底,我国移动通信用户总规模将达到3亿户,年增长40%以上,固定电话用户也将超过2.5亿户,电话普及率将达到40%。

家电制造业。2002年,家电行业呈现出缓慢复苏的态势,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呈现前高后低的整体回升态势,其中,黑色家电景气水平要好于白色家电,是拉动行业景气主要力量。引领行业景气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出口迅猛增长,出口景气与出口量表现出一致的前高后底。伴随增长景气的缓慢回升,家电业效益景气也开始走出亏损的地带,总体平稳回升,黑色家电表现出稳步上升的势头,白色家电效益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2003年,家电制造业仍将维续复苏势头,增长景气继续回升;多数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与2002年基本持平或有小幅增长,空调器如果天气形势好将会有10%左右的增长空间,微波炉的跌势将趋于停止,大致稳定在2002年的水平;同时,家电的价格将持续保持在低位;2002年中国家电企业中民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2003年将继续有上乘表现,业绩将会有大幅度的跃升。

建材工业。2002年,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和房地产业飞速发展的拉动下,建材行业整体运行状况好于往年,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经济效益较快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有显著提升。全行业景气指数保持在景气区间运行,并先后出现两波较有力度的上升。维持行业良好运行的主要动力为水泥制造业,在年初的100点上方盘横了5个月后,6月份景气指数从100.8点上升到108点。与此同时,全行业效益状况明显改善,企业利润快速增长,全年盈亏相抵后可实现利润总额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0%,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私营经济增长最快,比上年增长58%。2002年建材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为2003年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奠定了基础,预计2003年建材工业产销量和利润仍将保持稳定增长,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将进一步上升,但增长速度将会有所放缓,增长指数出现大幅上升的可能性比较小。在各个子行业中,水泥制造业由于受固定投资增长和关小上大的结构调整政策等有利因素持续发挥作用的影响,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态,但下半年增长速度可能会放缓;建筑用玻璃制品业将会延续自2002年9月出现的复苏趋势。

建筑业。2002年建筑业景气指数全年增势强劲,从年初的96点迅速攀升至120左右,增幅达25%,前半年景气指数上升的速度要略高于后半年,呈现前低后高的特征。预计2003年建筑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将平稳上升,但是增长速度将会放缓,并低于2002年。建筑业总产值预计同比增长15%左右,近几年的热点包括住宅、大型能源建设和调度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将持续,建筑业的企业组织结构仍将进一步得到优化。但由于投资体制改革的滞后、企业经济效益较差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有所改变。

煤炭工业。2002年,煤炭市场保持供求基本平衡格局,产销同步增长,煤炭价格继续适度回升,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是1997年以来运行质量和效益最好的年份。全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在2002年上半年出现一定程度波动,进入下半年后则呈平稳上升的态势。企业实现利润显著增长。全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85.7亿元,同比增加42.3亿元,增长97.3%。2003年,煤炭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将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行业运行质量继续提升,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行业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继续增强。预计全国煤炭产量将在14.3~14.5亿吨,其中国内市场消费13.5~13.7亿吨,出口继续稳定在8500万吨左右。

烟草行业。2002年,烟草行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呈现总量供求平衡,税利总额较快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全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在2002年初基本延续了2001年下半年的大幅上升的走势,并在4月份到达了今年的高点120.3点,随后稳步下降,但仍处于较好的景气区间,全年整体水平明显好于去年。据统计,烟草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27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利润208亿元,上缴税金908亿元,同比增长23%。2003年,烟草行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烟草行业的工商利税将在今年1400亿元的基数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烟叶种植面积和收购数量将与今年基本持平,但质量和结构会进一步优化。卷烟产量将在今年的3425万箱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卷烟销售量也会适度增长。在卷烟产品结构上,预计2003年一、五类卷烟将维持今年的水平,二、三类卷烟则将分别提高1~2个百分点,而四类卷烟将可能相应有所减少。此外,市场竞争将向中高档烟集中;烟草产业结构将有效调整,市场集中度提高。

有色金属行业。2002年,有色金属行业摆脱了上一年度的下滑势头,出现回暖迹象。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在经历了第一季度的小幅下挫之后,开始逐步升高,年终攀升至105点,创造了2000年3月以来的最高点,呈现出明显的前低后高特征。由于主要产品的价格低迷,2002年有色金属行业效益出现滑坡,但势头逐月趋缓,据统计,2002年实现利润65亿元,同比下降1.9%,降幅比上年减少30个百分点。各分行业中,重有色金属行业景气明显回暖;贵金属冶炼业发展很不稳定;稀有稀土金属是景气攀升幅度最大的行业。2003年,有色金属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将继续稳步上升,有色金属工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将比2002年有所改善,有色金属产量将继续增长。预计,2003年10种常用有色金属总产量将达1000万吨,同比增长5%;主要产品价格将呈现上扬之势,涨幅达6~10%;中等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650亿元,比2002年增长8%左右,完成工业增加值725亿元,比2002年增长6%左右;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达55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0%。

第3篇:机电一体化行业前景范文

摘要 :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动作用下,整个经济市场剧烈的竞争与压力使得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各种高端科学技术与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兴起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会计电算化已成为其现代企业建设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依据这一实际情况,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企业审计的影响分析以及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完善措施分析这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做好这一工作在进一步提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企业审计影响内部审计措施分析

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一点: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依托载体的不同。会计电算化以计算机处理为载体,而会计信息化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就我国现阶段发展状态来说,我国大部分企业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还不够成熟,许多企业仍处在初期探索阶段,会计电算化的引入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而言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企业审计工作的转变与应对措施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企业审计的影响分析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会计电算化虽然并未就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目标作出改变,但它对于审计线索收集方式的改变却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会计电算化依托于计算机,将企业审计的范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从而是企业内部审计的审计权利得到了深化。审计电算化作为会计电算化与企业审计相融合的产物,是财务软件的延伸与拓展。但是由于审计电算化软件是针对于某一企业特殊经营管理活动所制定的,因而企业在践行企业审计的过程中要比企业践行会计电算化简单的多。换句话说,这种企业审计电算化软件在自助型企业会计系统审计作业当中有着诸多的优势。具体而言,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于企业审计工作的影响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企业审计线索的影响分析。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点: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作用下,有关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与经营活动所产生信息数据的储存介质、储存形式以及传递形式都会发生比较显著的变化,传统意义上以可视性审计线索为主的企业审计工作被打破。在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之下,企业审计人员比无法再依据经验或是肉眼对企业在经营管理行为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会计业务进行跟踪与处理。这也就意味着传统意义人工考核会计档案数据安全性与真实性的方式变得不再适用。相关工作人员意识到:要想进一步强化对于企业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强度,我们就需要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构建指出就提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审计要求――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在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与经济业务进行核算与处理的过程中,除需要为信息系统各核算与处理板块输送信息资料以外,还应当为企业后续所开展的审计行为活动预先留下完善的审计线索。这些审计线索不仅需要能够由计算机信息数据转化为文本纸质形式进行归档与保管,还应当在企业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当中专设可审计板块,对这部分数据文件进行储存、备份与保留,以此确保企业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开展。

(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企业审计技术方法的影响分析。在传统意义上纯手工审计方式的背景作用之下,审计人员对于企业各项经营管理业务的审计工作量比较大,审计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然而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之下,审计工作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融合发展趋势要求企业审计工作人员除掌握审计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当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术,以计算机为载体实现企业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的提升。笔者认为高质量的企业审计软件应当以本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在提供完整审计线索基础之上兼顾审计工作各方责任人权利约束的综合性企业审计软件。以企业发生经济业务时的原始凭证录入工作为例,企业审计软件应当对每一笔原始凭证的录入行为做双向处理――首次录入原始凭证时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应当生产一笔单独的会计凭证用作后续核算,而后相关授权工作人员对原始凭证的改动及删除在反映至原始凭证板块的同时也会在会计凭证下方生成相应的变动记录表。这也就是说相关工作人员在对这一笔核算业务进行查询的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到这一笔业务在审计前又怎样的改动与操作,并对应相应的责任人,进而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审计线索的完整与真实,进而确保企业审计工作的有效运行。

(三)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企业审计内容的影响分析。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背景作用下,整个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成为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计算机高效率的运算性能极大的减少了传统意义上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帐、漏帐问题。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能够按照计算机预定处理程序进行自动的处理,有效的防止了经济业务在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为篡改行为。但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整个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当中,一旦整个处理系统的应用程序发生故障或是被人为更改,那么整个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就会按照错误的核算与运行方式对后续凭证及会计事项进行处理,由此导致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财务风险问题将会给整个企业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企业审计工作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针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进行较为严格与周密的审计。不仅如此,除了要对企业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加以审计以外,审计人员还需要要特别关注到对电算化信息系统设计研发阶段各项业务活动的监督与审计工作。

(四)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企业审计人员的影响分析。基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在操作环境以及操作内容等方面均比传统意义上的手工式会计信息处理要显得复杂许多。企业大部分财务工作人员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综合技能显然还不足以应对新时期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各方面工作要求。企业审计相关工作人员不仅应当具备丰富的财务及审计知识,还应当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系统及相关应用技术的技能水平,以此适应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转型。笔者认为: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背景作用之下,不仅企业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加大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工作当中,企业同样需要选拨一批专门的计算机审计系统开发人员,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尽快构建起一套针对于本企业的计算机审计系统。

二、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完善措施分析

针对当前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企业审计行为活动提出的新要求分析,笔者认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同样需要作出一定的转变,以此适应整个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企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作用之下,计算机信息系统当中所储存的大量数据信息存在一定的非法篡改可能性,并且这种非法篡改与破坏的行为是无法及时发现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因此凸显出其重要意义。简单来说,我们应当将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与经营活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保障整个企业审计工作的运行质量与运行效率。

(一)明确的权责分工制度。简单来说,企业审计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将企业组织结构、岗位权责划分以及工作内容界定这三大指标作为整个企业审计工作的基本前提,以此确保企业现行的权责分工制度能够为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运行提供必要依据。在此基础之上落实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基本原则,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当中的开发人员与操作人员、数据输入人员与复核人员有效的区分开来,从源头上合理规避各种非法篡改、破坏行为的产生。

(二)有效的安全控制制度。企业审计人员在对企业整个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进行审计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将企业安全控制制度的践行作为一大关键考核指标。审查企业是否按照相关规定与规范制定了包括计算机硬软件、数据传输系统以及数据处理系统在内的整个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规定,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员工之上,进而确保企业审计工作能够有序运行。

(三)切实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笔者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式发展背景之下,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强化应当作为企业一项专门的控制措施及规范。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在会计电算化推动者企业审计不断现代化、信息化化发展的背景作用下,内部审计人员的自身技能与综合素质若不与时俱进,整个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也就无从开展。企业需要定期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各种网络安全方面以及高级计算机程序语言应用的培训工作当中,将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作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中的一大关键指标,力求在企业内部培养出一批既充分把握财会、审计相关知识与技能,又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的高端内部审计人员,从源头上适应并推动企业审计的信息化发展脚步。

(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结合。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查证工作的基础之上需要用过专业技术人员所提供的行业技术标准作为审计复核资料与规范,使审计活动所提供的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加大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融合力度。企业审计工作应当以企业现阶段所践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出发点,对企业包括内控制度构建情况、执行情况在内的多种因素进行审查,以此帮助企业进行整改与优化,进而确保整个企业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

三、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经济社会建设脚步日益加快,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要求。企业在剧烈市场竞争中所形成或潜在的各种经营管理风险要求企业将内部审计工作摆在最关键位置,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背景作用之下,通过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实现整个企业的稳定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树林.为适应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的改进与调整.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1(21).

[2]刘红燕.论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9).

[3]李巍.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08).

[4]黄淼.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工作面临问题.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1).

第4篇:机电一体化行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应用;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6-0064-02

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日本企业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提出的,当时被取名为“Mechatronics”,意思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机械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及电子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类型。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了人工操作向机械自动化操作的转变,在产品制造水平、生产效率及产品性能稳定性等方面带来了显著变化。随着新时期工业生产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及绿色化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众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1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状况

1.1 数控机床

机电一体化技术最为典型的应用案例就是数控机床,随着近些年的发展,数控机床在精度控制上更为精确,在功能上更加多样,在结构上更加趋于合理,在操作上更显便捷,总体上说,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深入应用,数控机床在结构功能上向着模块化、总线式、紧凑型方向发展,在组织体系上更多采用了多主总线及多CPU架构模式。将富有开放性的设计方法应用于数控机床,可以极大提高系统的兼容属性及层次属性,在编程、设备升级改装等环节更加便捷智能,能够达到一台机床实时控制多台机床的效果,从而实现了多通道及多过程的控制管理。

此外,通过在数控机床系统中采用机电一体化中的在线诊断技术及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技术,当机床出现或要出现各类故障时,如刀具破损等,可以借助在线诊断的相关功能模块向机床操作人员进行信息反馈,从而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2 工业机器人等柔性制造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简称为FMS,实现了高度计算机化,涵盖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料盘及自动化仓库等各个部分,能够根据生产指令,按量地开展各类生产任务。除了上面介绍的数控机床,机电一体化在工业机器人制造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业机器人能够代替一部分人力劳动,在涉及到作业条件复杂,如噪音污染大、气体污染严重、辐射程度较高的作业场所,工业机器人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确保生产制造的连续性。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成熟,现阶段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程度大幅提高,能够借助功能更加强大的元件设备收集整理数据,并针对具体情况作出分析判断,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人脑的功能,在多种作业环境中能够实施单独作业。

1.3 计算机集成制造及分布式控制系统

计算机集成制造借助于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及制造技术,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把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分散的子系统加以集成,从而形成了能够适用于小批量及多品种生产的智能化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突破了各个部门之间的生产界限,做到了产品在开发、生产、经营等环节的融合。

分布式控制系统是通过中央计算机控制指挥多台计算机设备,凭借着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分布式控制系统在分级上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分为两级系统、三级系统乃至更多级别,能够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实时的监督控制及管理,在后期维护及系统扩展上也能够灵活操控。

1.4 在建筑施工行业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不少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应用于实际建筑施工中。施工机械机电一体化从半自动化、监控、全自动到遥控不断发展,降低了施工风险,提高了施工质量。

现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土方机械(如国外液压挖掘机)。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建筑施工领域既可以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也对避免工场事故有着重大的意义。

2 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前景

2.1 人工智能化

现阶段机电一体化具备了一定的智能化程度,但尚无法达到人工智能化的水平,随着技术的发展,原先预想的使数控机床及工业机器人具备模拟人脑的能力,已不再简单局限在幻想中。机电一体化实现人工智能化,能够使其具备推理判断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决策制定能力,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工业生产制造的自动化水平,另一方面能够极大地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精度。

2.2 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军事、政治、教育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网络技术能够为机电一体化在远程监控及远程控制等环节创造条件,因此,机电一体化与网络技术的融合也是未来机电一体化发展前景之一。在实现网络化操作后,工业生产制造人员可以脱离具体的生产岗位,只需在车间内走动,掌握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然后借助操作面板来对各个流程工作加以控制。此外,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和操作终端之间通过建立网络通信协议,借助光纤等信息传播介质进行数据的传递,还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远程控制,能够极大地降低工作量。

2.3 微型化

机电一体化设备体积庞大,虽然不会对其性能构成影响,但在搬运中却极为不便,微型机电一体化技术有效融合了软件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微机械技术,是未来机电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相关研究,机电一体化微型系统,可以实现向微米及纳米系统的演进。未来可能出现的微型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在生物医学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使用。

2.4 模块化及绿色环保化

现阶段机电一体化的产品类型较多,生产制式不尽相同,在信息接口、电气设备接口及动力接口上也存在差异,随着技术成熟及行业间融合的加深,有必要制定出统一化的标准模式,实现机电一体化的标准化及模块化。

此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在产品选择上人们更加趋向于绿色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的绿色化也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在产品的生产、包装、运输以及使用等环节,环保观念会贯穿于全过程。

3 结 语

总之,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生产制造环节的有效应用可以极大提高产品的精度、质量及生产效率,在强调成本节约及规模化生产的背景下,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机电一体化在未来发展前景上会向着更加智能、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并将在工业生产制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代曾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

[2] 叶家兴,甘德元.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未来展望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15).

第5篇:机电一体化行业前景范文

一、旅游景区信息化的含义和必要性

1.旅游景区信息化的含义

旅游景区的信息化是指以云计算、基于位置的技术、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在旅游景区内构建起自动办公系统、监控系统、信息门户网站、电子检门票系统、电子导游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将信息技术与景区的管理、保护、发展、服务等工作紧密联系,既给游客提供了随时随地的便捷服务,又促进了景区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2.旅游景区信息化系统的组成

景区信息化系统的组成通常有六个部分:

(1)电子门票,不同于传统的纸质门票,电子门票采用条形码、IC卡等新介质,采用计算机、验票机等智能设备取代人工检票,既能节省人力,又可以减少人为失误导致的漏票、逃票,同时实现对客流量等信息的收集与管理;

(2)电子导游服务系统,即通过电子导游设备为旅客介绍景点情况,通常具有多国语言以供选择,因此一部电子导游讲解器可以满足不同国家游客的需求,相较于人工导游,效率和方便性都具有绝对的优势;

(3)多媒体信息终端系统,也就是常见的触摸屏查询系统,只需要游客点击相应的选项,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得所需信息;

(4)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它承担了网络支付、网络宣传、客户关系管理等一系列工作,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实现景区门票信息、餐饮、酒店、旅游线路等一条龙的查询和预定;

(5)保安监控与调度指挥系统,借助计算机与监控软件、以摄像头为介质、在大屏幕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显示,在发生紧急事件的情况下,能及时发现、指挥以及疏散人群,最大程度保障了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6)计算机网络系统,它是信息化平台的中枢传输系统,以光缆为介质,相关的操作系统进行支持,建立起一个稳定、高效的网络平台。

3.旅游景区信息化的必要性

第一,适应时展的需要。当前,我们都身处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各行各业都依靠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自身的业务进行拓展、对自身的服务水平进行提高,旅游业只有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旅游景区的信息化是时代的要求,只有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才能在这个行业中保持竞争力,才会对游客产生吸引力,提高景区的口碑,树立良好形象。

第二,符合游客个性化的需求。当前伴随网络的普及化,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信息和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互联网处理各种生活活动,旅游也是其中的一项。在旅游前,相当一部分人会在网上找到相关推荐信息,选择一个较为理想的旅游景点,然后继续通过搜索网络查询,制定旅游路线、预定所需的门票和酒店、了解天气等各类信息,在景区内游玩时,游客需要获得帮助信息,如景区的游览路线。只有在景区内构建信息化平台,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提高自身的吸引力。

第三,提高景区内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在过去,景区内的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是相互孤立的,无法实现实时共享,统筹管理难度大,通过构建信息化的平台,可以做到及时共享游客的实时信息,可以使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协助和联动,根据现场信息及时调整工作策略,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维持景区秩序。

二、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和维护的现状

1.取得的成绩

当前,我国的大部分旅游景区都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以吸引游客,尤其是级别较高的景区,信息化程度较高,通过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进行宣传、树立形象,同时积极与携程、去哪儿等专业的旅游营销网站进行合作,开展网络营销方式;景区内都配置了电脑、网络等基础设备,财务、计调、信息查询等都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逐步实现办公管理的自动化;针对游客,大部分景区内都配备了触摸屏信息查询设备、智能监控系统、车辆调度系统以及信息系统等,为游客提供实时、快速、方便和自动化的服务,提升游客的体验。

2.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旅游景区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深入。眼下,许多旅游景区对景区信息化的概念认识仍然很片面、肤浅,他们往往认为信息化就是建立一个网站或者与专门的旅游网站进行合作,完全没有意识到景区信息化对吸引游客、优化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导致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如:很多景区存在网页信息不符合游客需求、景区信息陈旧不更新、没有在线服务等。

第二,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配备的基础设施差。景区信息化管理的设施不配套,一些景区只是购买电脑等硬件设备,但缺少必要的网络建设的支持,电脑无法实现联网只是摆设,一些景区没有相应的软件支持,无法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建设的专项资金,在景区的信息化建设中,是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和相关的软件进行支持的,这往往需要几十上百万的花费,如果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的景区根本无法承受。

第三,缺少系统建设和维护的专业人员。旅游景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调试、运行以及维护都需要具有相关的专业人员来进行:一是需要专业的人员对信息系统进行前期的建设和日常的维护,二是急需复合型的人才,既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又具有相关旅游景区管理知识的背景,这个目前来说都是稀缺资源。

第四,旅游景区信息化无法共享。这个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前以景区旅游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旅行社、酒店等行业所掌握的游客信息没有实现共享,游客信息没有得到很好的使用,二是在景区内,各个部门之间所掌握的游客信息没有共享,这通常是由于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或者规划不合理造成的。

第五,无法实现信息化及时维护。维护与建设都是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如果没有信息维护能力,那么会造成实时信息没有更新,游客无法查询到景区的最新动态,游客与景区没有互动。据调查,许多景区都将门户网站委托给相关的网络公司进行维护,一旦出现工作人员调换岗位、缺少资金等情况,和网络公司会失去联系,网站信息往往没有及时更新,内容陈旧,大多数都沦为“僵尸”网站。景区网站与为了与游客进行互动,促进景区建设而设立的游客留言板也存在问题,如对于游客的提问建议,回复时间至少要两天或者以上,无法即问即答或者迅速回复及时解决游客遇到的问题。

三、旅游景区信息化维护与发展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引导更多的旅游景区加入信息化建设的队伍必定需要政府采取各种行政措施进行积极的引导,各个政府主管部门应对旅游信息化的整体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出台更多的相关政策吸引各个旅游景区加入到信息化的队伍当中,同时尽量为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给予资金、技术等支持。

2.旅游景区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

首先,旅游景区自身必须对景区信息化建设有正确和深刻的认识,意识到景区信息化的建设对景区吸引游客、实现自动化办公、提高服务水平、树立景区形象等的重要意义。其次,旅游景区应采用多样化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景区宣传,比如加强与专业旅游网站合作进行宣传、录制精美的视频或者采用三维虚拟全景等方式在网络上进行宣传、建立景区论坛、开通微信微博等公共账号与游客进行互动。最后,在景区内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例如使用电子门禁系统以实现自动售票、取票、验票查询等,来优化景区内的工作流程。

3.与相关的培训机构和高校合作

旅游景区的信息化建设、维护和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的人才和技术软硬件的支持,而每年培训机构和高校都可以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因此景区一方面应当与各类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将景区信息化建设和维护的需求与培训机构的培训目标结合起来,使得这些培训机构的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学习到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的知识和技能,既能促进学生就业,又可以为景区的发展输送许多既有丰富旅游管理知识又懂得景区信息化系统运行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景区应当与科研高校展开合作,高校是研发的主力军,借助高校研究平台能够更好地开发符合景区发展和管理需求的专业性的、系统化的、个性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时高校的系统开发费用一般较低,通过此举可以减缓景区的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压力。

四、以九寨沟为例

九寨沟被誉为童话的世界、人间的瑶池,属于世界级的自然遗产,其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价值。2001年九寨沟开始实行“数字九寨”的工程项目,到2005年6月份建立起以门禁票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GPS车辆调度系统、多媒体展示系统、景区智能化监控系统、监管信息(遥感监测)、LED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九寨沟景区的信息化管理,在实际运行中,景区的管理、服务等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自2002年7月1日信息化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全部的旅行社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预定九寨沟景区的门票以及观光车票,据统计到2011年7月份,从电子门禁安全通过的游客累计到达1549万人次,线上交易额高达35亿元,而且资金交易实现零误差,同时由于采用电子门禁,不法分子销售假票的现象彻底消失。

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一方面,管理局、景区、旅行社以及游客都能通过互联网了解实时的门票情况,一旦购票总量达到上限则停止卖票,可以有效地控制游客的数量,对景区的生态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景区可以根据游客人数提前安排好景区内的配套服务,如景区内班车、餐饮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统筹管理,节约了成本,管理更加高效、有序。

景区内基于OA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对当前的基础建设、计算机软硬件等进行资源整合,合理调度、安排资源使用,降低未来系统的维护成本和扩展成本。

第6篇:机电一体化行业前景范文

欧瑞博是专注于智能家居产品和智能家居系统的创新型企业,该公司创始人&CEO王雄辉告诉记者,智慧家庭场景化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包括家电、电气在内设备的互联互通,二是让各类家电和电气设备更智能。其关键点是让消费者的家居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健康、安全,而且操作很简单。

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化发展

在记者的理解中,智慧家庭场景化实质是智能家居系统的产品化。智能家居的应用领域可归类为能源和环境控制、安防控制及舒适控制。尽管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在中国发展已经近20年,但早期的智能解决方案可以说不具备产品的属性。但现在,能够提供包括物联网模块、控制系统设计、传感器组合应用、云服务等成套智能场景解决方案的专业供应商正在从后台进入前台,其所推出的场景化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已经呈现产品化、品牌化发展趋势,这就使其能够通过更为广泛的渠道实现落地,会推动智能家居在普通消费市场的普及。

当然,智慧家庭场景化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也经历了不断进化的过程。欧瑞博CEO王雄辉告诉记者,智能家居所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过新技术的应用,让原有的家居产品有更好的体验。欧瑞博成立于2011年,从家庭中最基础的电气控制例如解决灯光、开关、窗帘等的连接做起,以此切入到智能家居系统的研发领域。

在消费者的家居生活中,最为基础的电工照明、安防传感等需求量极大,是高频强需求产品。国内基础电气行业的产品同质化严重,在产业升级驱动下,更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更新换代来提升市场竞争力,而绝大部分基础电气厂家并不具备智能化改造的自主开发能力,海尔、美的等大品牌也并不关注这一市场。

欧瑞博通过对开关、插座、控制器等这些基础性电气的连接,构建起兼容、安全、支持多协议接口的物联网设备生态,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并深入至提供从智能设备、应用解决方案到智能云平台等服务,能够帮助传统的电工、照明、安防、影音等厂商实现硬件的智能化,不仅使传统厂家实现产品的结构性升级,同时也让这些基础电气厂家具备了智能化的能力。

智能家居系统本身不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以系统来构造提升生活的舒适体验,其落地服务必然会存在个性化定制的问题,但个性化一定是基于标准化基础之上的个性化。消费需求会不断升级,产品及技术必然也会不断发展,智能场景所涵盖的内容在不断变宽,所涉及的厂商会越来越广泛。王雄辉认为,家居智能化的发展也会非常的垂直,并且在垂直领域会做深做细,下一步欧瑞博就会重点在家庭智能安全场景解决方案中做深入的突破。

事实上,目前,开关、窗帘、照明等占据着国内智能家居领域最大的份额。据记者了解,国际知名研究机构佰世越对中国带网关的整体智能家居系统和通过有线通信协议组成的整体智能家居系统的数据进行过研究,佰世越的数据显示,至2016年时,中国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的应用更多的是舒适解决方案,功能应用中灯光应用占比最高,达到36.3%,其次是窗帘,占比23.5%,暖通空调占比16.2%,娱乐系统和背景音乐占比8.5%,安防占比5.9%,家电占比仅为3.2%,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系统方案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智能化场景的目标是达到更加舒适、更加节能、更加安全、更加高效,而连接是基础,基于连接之上形成场景,再向上是应用与服务,即功能场景化、交互场景化、服务场景化等。王雄辉认为,智能家居的终极价值和终极模式是步入硬件即服务,而目前,智能家居行业尚处于从功能实现到交互体验、服务生态的全方位进化阶段。

当前,智能家居系统进入普通消费者家庭已经势不可挡,但客观来讲,针对大众消费者提供一整套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是一件非常难做、要求非常高的事情,需要对用户的需求有更为直接的感知,真正能做好的厂家和商家也并不是很多。因为,不同场景下用户的追求会有差异。例如,办公室场景中,对空调、新风、安防、照明等智能化管理更注重节能。而在家庭智能化系统中更强调舒适安全。商用场景通常是专业人员操作,家庭场景则是非专业人士应用,还包括儿童与老人。

相对来讲,智能单品仅需要把某项功能做到极致,就能够达到完美,但做智能系统集成是要把所有的产品进行融合,用整体方案来打动客户。通过连接使设备智能,需要融会贯通很多产品,并不能说是多难的技术,而是比较碎的技术。方案提供商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就在于能够实现用低成本方式使设备之间形成广泛的联接,而且是能够落地的连接。

欧瑞博王雄辉告诉记者,简单概述即连接方案必须要解决能力问题、成本问题和效率问题,这三个问题也反映出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能力”。但“能力”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词语,需要把各种产品融合在一个系统当中,设备的互联互通符合双方的标准,并让设备本身实现最好的性能表现及做好交互,实现更强的智能能力,而且系统还要达到更稳定的效果。

而做基础电气的智能化是一个苦活、脏活,看起来简单,但里面的生态链很长,涉及的产品品类多,用户应用量大,使用频繁且并发性大,对稳定性的要求极高,是有深度、有壁垒的行业。

因为,可以实现智能互联与和稳定的智能互联有很大差异,欧瑞博这几年其实一直就是在做让设备的互联能力更强,更加稳定这件事情。所以,在行业中也有一定的I先优势,目前针对智慧家庭、智慧办公、智慧酒店三大智能场景应用已经有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并在国内已经在50个高端地产项目中落地,有1600家集成商合作客户,承接面向大众消息市场推广及落地服务。

落地服务网络建设及服务能力提升成为关键

正如王雄辉所讲可以实现智能互联与和稳定的智能互联有很大差异相同,智能家居系统可以进入普通消费者家庭和真正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同样也是两回事。因为,智能家居系统与智能硬件不同,智能硬件可以单独销售,但智能家居系统则必须要有落地服务商为消费者提供系统化的服务。

特别是,智能家居系统不是单一产品销售,而是以系统的构造来提升舒适体验,消费者所关注的也并不是实现智能化的技术原理有多深奥,而是系统对于他来讲可以达到什么样的舒适体验,这就对厂商的服务能力提出极高的要求,同样会涉及到生产、营销、设计、施工、售后等,是一个产业链。因此,面对消费端时,用什么样的方式让更多的消费者体验到智能家居系统的好处,用什么样的设计安装标准把系统做好且达到长期稳定耐用,智能家居系统的落地服务网络及服务能力尤为关键。而目前提供可落地的智能家居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大多是创业型公司,还没有形成如家电企业那样成熟的渠道资源与终端网络,因此,这其中也自然蕴含着具大的商机。

在2000年时,国内已经有智能照明、窗帘等智能单品,2008年后,暖通、空调控制、安防系统、多媒体影音系统逐渐加入至智能家居系统中,但受技术、产品价格、产业环境、消费者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以及智能家居产品在销售端缺乏体验式的感受,只是在一些相对高端、前沿的用户中应用,市场的发展极为缓慢。智能家居的渠道主要集中于暖通空{系统集成商、强弱电工程商等企业,商家的经营规模也并不大。

2014年~2015年,业内人士称之为智能家居元年,大量资本涌入,同时,随着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相关技术发展的推动,在整个应用层面已经可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能力,智能家居市场的定义、产品和系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升级,企业跨界合作趋势明显。

因此,2014年~2016年间,有大量的家装公司、互联网家装平台、设计公司等开始引入智能家居系统的销售,在样板间设立智能家居体验方案,以促进签单率和提升客单价,智能家居系统的销售渠道正在进一步丰富。

智慧家庭场景中,各类家电产品在智慧家居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家电零售企业对此反应速度显然要慢一些,相对而言,各类智能家电产品在家居渠道正在很务实地落地。例如,记者了解到,欧瑞博与欧派正在进行一体化家装解决方案的智能化升级,为其提供包括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门锁、智能窗帘、智能睡眠、智能影音控制、智能家电控制在内的七大全宅智能系统的标准化解决方案,并提供智能主机、智能云平台和智家365(App)等技术支撑,并提供相应的培训,这就使欧派的专卖店渠道具备了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一站式智装在内的一体化家装落地服务能力。

据记者了解,目前欧派在中国市场有超过5000家专卖店,尽管这种智能家居一体化落地服务不可能覆盖其所有专卖店,但至少反映出,一体化家庭智能系统销售模式会成为家电产品的一个入口,对传统的家电渠道商来讲,无疑又将是一个新的挑战。

曾经的PC互联网时代,电商快速兴起,实体家电零售企业受到重创。移动互联网时代,家电零售渠道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成为主潮流,电商从挑战者变为主导者,但却并末颠覆实体零售企业,而是促进了实体售企业回归零售本质,以用户为核心重构商业模式。当前,区域家电实体零售企业纷纷上马O2O,而且重点在通过O2O服务于用户,以把客户留在自己的线下及线下平台中。

第7篇:机电一体化行业前景范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得到了许多行业的广泛应用。不同行业的专家人士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认识。从传统的电子商务角度出发,景区门票电子商务应该理解为通过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以数字化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等装置,来提高传统景区票务过程中订票、支付、取票、进园、退票等环节的工作效率,改变以纸介质为信息载体的工作形式,从而实现景区门票交易和景区服务以及管理等活动的全过程无纸化和自动化[1]。

    景区门票电子商务的建立的直接受益群体有三个,他们分别是游客、景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从中,游客可以得到更周到,更全面,更迅速的服务;景区也可以得到更多的潜在顾客,更高效的业务流程,更完善的管理手段;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可以从两者的交易中分享利益。从而这三大群体就成为电子商务的主要构成部分(如图1所示)。

    景区门票电子商务的结构和流程看似简单明了,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也为景区门票电子商务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然而就在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迅速蔓延,并取得辉煌的成绩的同时,景区门票电子商务却相对发展缓慢。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旅游预订在所有网民中的使用率仅有4.1%,其中以预订酒店和机票为主,景区门票预订的使用率更低,还不足0.1%。国内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业务范围主要集中于旅游产业链的中下游,以预订酒店、机票和做旅行社业务为主。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只解决了“旅”的问题,没有解决“游”的问题,要解决“游”的问题,必须以景区门票这个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完善旅游景区门票电子商务的建设,才能更好地推动旅游市场的发展,而如今的旅游市场,已经为这一变革做好了准备。

    二、我国开展景区门票电子商务的优势

    1.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中国旅游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04年至2008年,全国旅游总收入的平均增长率在11%左右(如图2所示)。

    2009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全国旅游总收入有所回落,但从市场面上来看,国内旅游在恢复中国经济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其总收入依然维持在1.1万亿以上[2]。据艾瑞市场咨询机构预计,在2009年之后的未来10年间,中国旅游业将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9%。据预计2010年中国旅游总收入将占GDP的比例将从2002年的5.44%达到8%。因此,作为六大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今后几年内将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2. 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

    随着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技术逐渐成熟。其集中表现在:(1)以银行电子支付为基础的结算形式,变得更加安全和可靠,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2)二维图形模式正在逐渐兴起,这是一种全新的用户模式,可以以动态的方式,为顾客提供更加丰富和全面的信息,这种模式更加直观,更加方便,更加注重与用户的交流和沟通。(3)Web2.0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用户参与性、互动性成为提高客户黏性的不二法门。用户评论、用户推荐、用户标签、论坛搜索、BLOG等带有Web2.0色彩的应用,成为电子商务2.0的必然选择。

    还有一些新的技术逐渐走进电子商务行业中,如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电子商务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成功的应用,为景区门票电子商务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并且随着技术进步,可供电子商务提供商选作的运行模式就越多,自由度就越大,能够提供的景区门票电子商务服务就越优质和全面。

    3. 网的普及和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逐年增加。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中国网民规模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 据2009年7月16日,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38亿,较2008年底年增长4000万人,半年增长率为13.4%,继续领跑全球互联网。在CNNIC调查中,有网络购物经历的网民占到26.0%,有网上支付经历的占到22.4%,而有过旅游预定经历的网民占到4.1%。

    表 2008.12-2009.6商务交易类应用用户对比

    2008年底 2009年中 半年变化量

    使用率 网民规模

    (万人) 使用率 网民规模

    (万人) 增长量

    (万人) 增长率

    网络购物 24.8% 7,400 26.0% 8,788 1,388 18.8%

    旅游预订 5.6% 1,700 4.1% 1,386 -314 -18.5%

    网上支付 17.6% 5,200 22.4% 7,571 2,371 45.6%

    资料来源: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我国网民的增长以及网上购物的普及,为景区门票电子商务创造了一个潜在的消费群体,这将成为景区门票电子商务成功运行的有力保障。

    4. 游客出行方式的变化

    游客的出行方式正在悄悄的改变。据权威部门分析和预测,未来三年,我国散客旅游比例将突破70%,成为旅游市场的主角,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世界上第四大出境游市场。2009年全年接待的旅游总人数第一次突破20亿,散客市场对景区票务电子分销的需求巨大。伴随旅游业的发展,中国的旅游出行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将从过去的团队游向自由行转变。在这一变化的过程中,相应的旅游服务企业将会应运而生。过去,以酒店、机票预定为主营业务的携程网的服务恰好顺应了2000年左右中国差旅方式改变的趋势,为旅行者提供了专业的服务。而如今,自由行趋势的出现也给旅游门票分销市场带来可观的前景。热衷自由行的客人目前最欠缺的就是像团队游那样获得打折门票的优惠,而景区门票电子商务的建立,成为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

    在欧美旅游界,“Internet是一个重要的分销渠道,而且是一个高度有效的管理工具”早已成为共识。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给游客带来了诸多实惠,包括资讯信息的全面性和分享性,价格信息的透明性和可比较性,以及预订服务的便捷性和零成本性。而通过电子商务为大众带来优惠的景区门票则是旅游服务业最根本的利益诉求。

    三、我国景区门票电子商务的现状

    随着网上购物的盛行,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和支付宝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善的运行模式。然而景区门票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形式,既没有适应阿里巴巴这样的广泛的电子商务模式,也没有形成具有旅游业特点的商务模式。尽管“同程旅行网”等旅游网站的发展,和“驴妈妈”的异军突起,为惨淡的景区门票电子商务带来了起色,但仔细分析其业务过程,还是存在着许多缺陷。

    1. 景区门票电子商务网站太少,门票电子商务总体发展水平偏低

    目前,中国涉及旅游服务的网站已经有一千多家,但能及时提供具有个性化、信息化、季节化旅游景区门票的电子商务网站太少。由于缺乏景区专业资源的支撑,国内旅游信息的站点众多,但提供门票电子销售的专业网站却十分有限。但多数的网站基本是停留在简单的旅游路线、旅游信息、景点介绍、旅游常识等旅游资讯的,不能与旅游需要的景区门票分销渠道相联系,与市场联系不紧密。由于旅游商务网站与最切实际的旅游产品——门票脱节,吸引不了游客的关注,也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景区门票电子商务。

    2. 交易安全性仍然是影响景区门票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由于Internet的迅速流行,景区门票电子商务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在开放的网络上处理交易,如何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成为景区门票电子商务能否普及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作者曾对景区门票电子商务的应用前景进行过在线调查,有一半以上的网民提到在预定门票时介意或很介意提供个人的私人信息,如身份证、手机号、信用卡信息等。当问到为什么不愿意在线购买门票时,多数的人的回答是担心个人相关信息的丢失。这都表现出众多网民因担心网络安全问题而不愿使用网络购买门票,安全成为景区门票电子商务发展中最大的障碍。

    3. 网站服务项目单一,不能满足个性化旅游的需求

    现有的景区门票电子商务网站在规划时因缺少对游客的全面、深刻认识而未能找准切入点,缺乏特色与“卖点”。而景区的游客又可能来自世界的不同角落,这些游客可能由于年龄的不同,性别的不同等原因有着不同的需求。现有的门票电子商务能够提供的服务形式有限,难以满足所有顾客,甚至是大部分顾客的需求,难以挖掘潜在顾客群体,也成为门票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4. 中国旅游产业自身特点的限制

    首先,中国景区众多,不同景区有着不同的特点与需求,有不同的票务管理模式,甚至有些景区也打破了传统纸质票务的形式,从而采用技术含量更高的票务形式。在中国旅游景区之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票务管理模式,这就成为了第三方旅游网站统一推广景区门票的一大障碍。如果景区运用自身资源,发展自己景区门票的电子商务,往往又因为缺乏技术,无法提高访问量等原因而无法发展壮大起来。这就导致了景区门票电子商务始终没有找到一个较为合适的发展模式。

    其次,旅游产品是一种体验过程,它不能像其他商品一样,通过邮寄,使消费者在家就能得到这种商品,即便是在网上订票,顾客还需要来到景区才能真正得到这种旅游产品,与一般商品来比,其能提供的便捷性就较低。同时,网上订票的折扣又十分有限,这就导致了游客对门票电子商务的认可度较低。

第8篇:机电一体化行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旅游;电子商务;商洛;对策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成为继电视、报纸和广播之后第四大大众传播媒介。通过网络进行的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运行模式。电子商务、现代化信息系统与旅游业结合代表着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旅游电子商务的出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提高了旅游服务产品的交易效率,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整合旅游信息资源,它既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促进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旅游电子商务能否给商洛带来根本性的转变,旅游电子商务能否使商洛的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商洛旅游产业又该如何与旅游电子商务有效结合,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wwW.133229.coM本文通过对商洛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分析,提出了适合商洛的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1 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旅游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在旅游业这一特殊产业领域的应用,是指以网络为主体,以旅游信息库、电子化商务银行为基础,利用最先进的电子手段运作旅游业及其分销系统的商务体系。它集合了客户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商户心理学和计算机网络等多门学科,展现和提升了“网络”和“旅游”的价值,具有营运成本低、用户范围广、无时空限制以及能同用户直接交流等特点,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入性化的服务.

旅游电子商务的主要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信息查询服务。包括旅游服务相关信息(如饭店、旅行社以及民航航班等信息)、旅游景点信息、旅游线路信息以及旅游常识的在线查询。(2)在线预订服务。主要提供酒店客房、民航班机机票、旅行社旅游线路等方面实时、动态的在线预订服务。(3)客户服务。指通过系统预定的个人以及机关团体与人(指上述酒店、民航、旅行社等相关服务机构)进行实时的网上业务洽谈,管理自己的预定记录.

2 商洛旅游业发展现状商洛市旅游业发展历史悠久。目前,全市已开发旅游景区景点10余处。其中部级森林公园3处(金丝峡、木王、牛背梁),省级森林公园6处(天竺山、苍龙山、玉皇山、商山、玉虚洞等),省级风景名胜区两处(柞水溶洞),国家水利风景区1个,国家3a级景区3处,森林公园总面积发展到1.67万hm2。其中:柞水溶洞、商南金丝峡、丹江漂流等已成为全市的旅游亮点。全市现有旅游企业33家,旅游星级饭店10家,41家非星级接待单位,旅行社6家,农家乐640多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4000余人,间接从业人员1万多人。在城镇建设方面,以打造山水园林生态旅游城市为目标,中心城市的旅游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生态旅游城市初显雏形。“十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亿元。2006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17.2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6亿元,占全市gdp的2.1%。2007年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33亿元,占全市gdp的3.9%。提前3年完成了“十一五”旅游发展目标。截止2008年7月底,共接待游客221.29万人,实现综合收入5.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3%和19.74%。旅游综合带动功能日益显现,旅游业已成为商洛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3 商洛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1 政府行政推动力不足 商洛的各个旅游景点都是各自为政、分散经营,很难形成集团化的经营优势,也就造成商洛旅游企业总体实力较弱。但旅游业发展电子商务是一项前期投入很大、投资收益周期长、相对于小企业风险成本高的项目。所以造成大多数旅游企业不愿在旅游电子商务上进行投资;商洛的旅游景点、人文古迹等在网上的宣传介绍没有一个系统、统一和协调的组织。而且出现各个网站对景区、景点、酒店等的重复介绍。况且商洛各县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对称,造成了旅游业的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尚未建成权威的旅游信息资源库,旅游信息资源共享性差.

3.2 旅游企业不够重视 商洛的旅游企业对于企业网站的建设缺乏高度的重视。目前市内旅游企业网站内容大多雷同,信息陈旧,更新不及时,访问量几乎为零,这样既不利于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又存在损失大好机会的可能,使旅游企业不能形成规模经营,而且也不能进行有效的网上促销和预订以求节省时间。目前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旅游企业进行网上建设时各自为政闭门造车,做了很多重复工作,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没有形成信息共享的局面,反而降低了网络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旅游网站的数量即时上去了,可是企业却不敢保证质量。同时在同行业之间没有适当的组织和协调机制,缺乏提高旅游业信息化的统一认识,各旅游企业盲目地去建设自己的网站,认为这是一种时尚,一种潮流,对网站建设的必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因此出现了一些常年不更新的几乎没有游客去访问的旅游网站.

3.3 旅游网站在线交互能力差,电子商务产品和业务方式单一 成功的电子商务网站都有很强的即时沟通能力,不仅联系方式多样,并且可以在线即时完成交易。但就商洛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在线交互能力很差,很多甚至没有此功能,绝大多数没有在线预订功能,只有电话和电子邮件可以联系,因此错失很多交易机会。比如在商洛旅游网上虽然有吃、住、行、游、购等多个栏目,但如果真想住某个宾馆还必须打宾馆的电话.

另外,由于网站跟旅行社、酒店以及景点之间缺乏沟通,数据不能共享等原因,使得网上信息之后,缺乏实时性和交互性,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商洛市的大部分旅游企业纷纷涌向互联网,寻求发展的新契机,但是其中大多数旅游网站还只是简单地把网络视为介绍企业、景点和旅游线路的工具,没有认识到可以将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客户关系管理等都延伸到互联网上,使产品和服务更贴近用户需求,以体现网络的巨大价值。特别是在线预订方面和个性化定制方面,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综观商洛市的旅游网站,真正涉及旅游电子商务、能给游客提供“旅游套餐”的几乎没有.

3.4 商洛旅游电子商务人才匮乏 要搞好旅游电子商务,人才问题显得十分重要,旅游网站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旅游电子商务的从业人员不但要具备较高的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较熟练的旅游专业知识以及市场营销、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事实上,商洛现在缺乏的正是这种既熟悉电子商务又精通旅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旅游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尚未引起社会有关方面的普遍重视.

4 商洛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4.1 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和电子商务宏观环境建设 商洛发展旅游业有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可以考虑对旅游地区的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与通信、水电、能源供应等基础设施实行一定程度的倾斜,为商洛旅游发展铺平道路,政府更要从观念、长期发展前景等方面对企业加以引导。电子商务是个分工合作高精细的系统。许多相关部门的资源都需要理顺和调配。旅游管理部门要增加管理和宏观调控力度,优化资源,并从软硬件上都跟上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自身水平,进而推动酒店、旅行社、景点等相关企业的发展。另外,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政府应当给相关企业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扶持,并坚决落到实处.

4.2 建立特色旅游网站 发展商洛旅游电子商

务,建立特色旅游网站尤为重要。旅游网站的个性化、人性化、国际化是形成特色旅游网站的3个方向。旅游网站应建立旅游者信息库,尽可能包括游客的姓名、年龄、职业、爱好、收入、居住地以及以前在本公司的消费记录;同时应该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系统,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搭建起旅游企业与客户的沟通平台,如论坛、在线客户服务、虚拟社区等都是具体的平台形式。这种人性化平台的搭建有利于了解客户需求,体现人文关怀。一方面,旅游企业也可根据需求调整旅游产品价格、开辟旅游路线;另一方面,商洛境内独特的自然风貌、历史景观、乡风民俗正吸引众多国内游客,商洛旅游网站应尽量用国家标准或约定俗成的商务语言提供信息,使其成为面向陕西、服务全国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

第9篇:机电一体化行业前景范文

技术正改变着设备的形态。如今再谈设备,不再是冰冷的硬件,而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世界,包括虚拟空间、云储存等概念日新月异。

2006年,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首次提出“云计算”概念,被认为是继1980年代大型计算机到客户端-服务器的大转变之后的又一巨变。

基于云计算的云电脑技术被看做是传统PC的颠覆和终结者。现如今PC市场饱和度空前,需要划时代的产品激起新的市场需求,就像智能手机的诞生改变了整个手机行业格局。

云电脑在全球都属于爆发期,国际和国内企业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中国市场还是一片蓝海,从事云电脑的企业未来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叠云(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云计算和云电脑技术应用研发上的先行者。2007年,就在国内开始了云计算相关的服务项目,成为联想、微软、中国移动的技术服务方。

2016年6月,联想入股叠云布局云电脑,传统PC巨头率先进入云电脑,在IT业引起广泛关注。一方面云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另一方面国内应用市场亟待挖掘。在跑马圈地的时候,拼的不仅是发展速度,更是市场的敏锐度。

聚焦中小微企业,提供便捷式整体方案

IT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迅猛发展,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包括高昂的成本、缓慢的响应速度及缺乏一体化管理的基础架构。云电脑是一种全新的IT服务,目前在应用上发挥最大作用的是企业级市场。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帮助企业做好内部管理和工作协同。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办公电脑中,企业数据保存在本地,信息安全得不到保证,每台电脑的软件和操作系统都需要单独安装,维护升级麻烦。“云电脑”则集中管理、按需使用,犹如使用水和电一样方便。更重要的是能够对资源进行按需配置,避免公司资源的浪费。

用户不用被迫自学成才做一名业余IT系统工程师,企业也不需要一个专门的IT部门,各类用户按需求获取自己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即可。企业可以集中力量应对公司的主业务,相当于一个软件都不用买,就能装备一台超级计算机。

由此可看出,云电脑立足于技术和服务两大板块。在前端开发上比拼的是技术,叠云持续近8年在云电脑领域投入深挖,是业内少有的资深企业。在终端服务上,叠云将自身定位为“云电脑整体方案引领者”,将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放大,提供便捷式服务。

联想入股后,叠云推出“筑梦计划”,将目标瞄准了中小微企业,尤以创业型企业为主。在政府的“双创”号召下,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创业型企业需要成熟企业的配置,而资金的缺乏使得设备和管理难以跟上,云电脑恰恰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打造场景化产品,深挖垂直领域

叠云对每个垂直行业云电脑功能需求做了细致的梳理。以一家2000名员工的房地产经纪公司为例,以往需要每个员工配备一台电脑,硬件花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叠云开发的小微企业办公云电脑解决方案,每个门店使用一台PC作为云主机,提供整个门店的共享资源池,员工使用云终端替换传统PC,以“1拖10”的套装作为基础单位,不改变原有店面网络结构,使门店进入云电脑时代。

市场或许并不缺乏技术,缺乏的是技术的场景化应用,把技术打包成产品模块,能够让顾客实现“傻瓜式”应用。1985年Windows问世改变dos需要专业人士操作的模式,这一技术对PC硬件的快速普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云电脑的场景化应用,是扩大市场最为有效的方式。

场景化使用的私有云解决方案是叠云核心产品之一,专门转对小微企业办公市场。特点是以一台PC带动10台、20台云电脑,云主机一次性完成部署,每个云电脑终端独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