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范文

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精选(九篇)

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第1篇: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高职 理实一体 车间化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 形成性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161-03

为提高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目前很多高职课程结合完善的实验实训条件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这种强调过程的教学模式下,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已不再适用于对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进行考量,必须从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的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使考评发挥其教育和促进的作用。本文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为例,探讨构建基于“车间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一、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分析

(一)试卷考核法分析。这是通过闭卷、笔试的方式,使用标准化、规范化的试卷进行考核,以学生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这种考核方法存在以下方面的弊端:第一,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大多不能很好地把握试卷考试的技巧,试卷中理论知识的推导、计算等问题对他们来说是难题,因而考试很难取得较好的成绩;第二,为了取得好成绩,很多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不能长期持续;第三,卷面考核内容过分依附于教材,而对于现代职业教育来说,教材的内容往往达不到现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无法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评价;第四,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对学生的要求不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更加注重职业技能的应用、职业素质的提升,这些很难从一次卷面的考试中得到真实和全面的体现。

(二)“过程考核+期末考试”法分析。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由于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很多高职院校对该课程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在一个相对集中的4-6个课时中,既有理论的讲授,又有实践的训练,通过项目化的教学引导,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自主学习和探索,为完成某个任务而学习知识,既巩固了理论又强化了知识。但是,“过程考核+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对于设置考核要求的项目学生学习积极主动,但是对于不设置考核要求的一些练习及拓展项目学生就出现懈怠情绪;第二,若每堂课均设置考核要求,每班40余人,约20小组的考核占据大量时间,课堂内容被压缩;第三,由于人数和小组较多,教师并不能监控到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抄袭和雷同的情况时有发生;第四,评价标准不够详细和具体,特别是素质考评主要依赖于老师的个人主观意识,欠缺公平性和职业化。

二、“车间化”考评体系的构架

一般来说,企业/工厂的生产车间都有自己完备的管理制度,从生产纪律、操作规程、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设备管理与维护、劳动组织与定额、班组管理等方面要求和约束员工,实现快捷、优质、高效、低耗的安全文明生产,提高员工的素质与能力。因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开设的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采用“项目学习任务单”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任务单中明确该课程的教与学全过程是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所以将企业车间的管理与考核模式引入课程教学与课堂,让学生身为准员工体会车间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通过重新组建班级学生团队,在车间的考核评价标准驱动下,使身为准员工的学生更好地合作完成项目,从而达到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与素质培养的目的。

基于以上思路与要求,本课题拟通过引入车间管理与考评制度,研究并建立一个车间化、全程化的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职业素质“7S”考核评价模块。引入车间规范生产现场、规范日常行为的“7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个人考核方案,对学生个人的表现包括出勤、纪律、学习态度、协作精神、操作规范、安全常识等内容实施量化考核,强调其就业竞争力,形成职业素质考核评价手册。

(二)学习过程考核评价模块。借鉴生产车间KPI过程考核指标,建立每堂课的单项技能训练项目考评要求,对学生/技术员生产计划完成情况、产品质量合格情况、生产现场安全情况等进行考核与评价,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检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形成学生学习与训练指导手册(含考核细则)。

(三)综合应用能力考核评价模块。根据教学项目,编制贴近工厂实际的综合应用考评体系的设计项目,教师作为甲方提出任务委托书,学生作为乙方承接系统工程项目,综合考核全过程从车间接受工单开始,到技术员根据要求完成设计、安装、调试,组织验收并提供验收文件存档结束;强调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形成课程综合考核的项目库、相应的设计委托书和验收评价细则。

(四)基本理论素养在线测评系统。建立课程理论考核题库,采用客观题在线测评的方式,将考核内容量化,实现职业所需的理论知识系统的考核。

第2篇: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 理实一体化 教学改革

一、引言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是电类、自动化类专业的一门核心的技术平台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该课程在高职院校传统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知识面广、理论深、课本与实际应用脱节、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等突出特点。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法,建设适用教材,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原有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对象。

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接受能力弱,学习较吃力,主动学习积极性差,但是他们头脑灵活,注重实效,对动手学习的实践环节相对较感兴趣,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网络接触频繁。

2.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中《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是一门纯理论课,教学内容包含大量的公式推导、精准数学分析论证,内容枯燥、复杂、技术深,原有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并不适用于高职高专教学,会阻碍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3.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老师侧重把复杂的理论知识点讲细、讲透,认为这样就是讲好,其实不然,学生对枯燥的理论不感兴趣,多数时间成了老师自己讲给自己听的课堂模式。再者,传统的实验课多数为验证试验,没有注重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建设

1.依据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课程内容相应调整。

根据教育部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要使学生毕业后掌握《自动控制原理及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具备从事各电类及自动化类生产设备技术管理、运行维护的基本能力、对电子产品进行组装、维护和制造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课程内容设置就应该侧重讲述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设计、安装、调试及维护等内容,通过任务驱动法,完成简单到复杂的工作任务,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常规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法与设计,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改善系统性能的途径,并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分析系统性能。课程内容由“学科模式”向“工程模式”过渡,不仅注重课程自身的知识体系及其在整个知识链条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促进“工程形成”,即将实践教学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贯穿理论教学的始终,实现“全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增加习题课的学时比例,实现教学过程的讲、演、练相结合。

2.教学方法灵活,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

日常教学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边讲边练,采用“问题化”和“任务驱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课程结构“任务化”,针对每一个工作任务都有任务目标、知识储备、实训操作、维护操作等要求。学生从接收任务到完成任务实际上同时完成知识点学习、技能加强、经验积累这样一套基本的工作流程。与此同时,采用课前布置题目(可以分组布置)、学生准备答案、课上回答问题(各组代表回答,同组同学补充)、相互挑错、课后统一打分、期末记入总评成绩的“问题教学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参与作用。

在理论教学方面,注重知识点的深入浅出,避免复杂的公式推导,加强其理论实质和结果的实际应用;实践教学方面,逐步打破“教师本位”、“验证试验”的教学模式,构建“学生本位”、“理解应用”教学,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站在真正指导实践位置上的新型实践教学过程,如开课前安排一周的工矿企业认识实习,先组织学生看录像、模型,让学生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部件、作用、结构等,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专业基础课对后续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然后去现场,针对现场实际设备由学生提出问题,相互启发作答,再由指导教师或现场师傅补充、总结等,强调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上,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利用板书讲解可以展现重点内容推导的来龙去脉,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可以直观、生动演示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过程,且信息含量大,直击现代科技发展现状,营造轻松、丰富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可以先用课件讲解,再用板书补充,强调重点。这样丰富了教学,活跃了气氛,使学生能愉快地学习。

3.细化平时考评规则,改革传统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式上,针对高职院校的“学风”现状进行必要的细化改革,加大对本课程“过程考核”的力度,如增加平时“小考”的次数、增加提问次数、提高平时成绩的权重等,具体来说,就是将考核总成绩分为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和实践成绩三部分。平时成绩占30%,主要包括学习态度、课前预习情况、课堂参与情况、出勤情况、学习主动性、配合老师情况、完成作业及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实践成绩占30%,主要通过学生参加课程过程中的实验实训和工学结合的能力表现进行评价,即“小考”;期末考试成绩占40%,采用ABC卷统一命题,在命题中,分为基本要求部分和提高部分,前者占三分之二,主要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情况,后者占三分之一,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实际等,灵活采用闭卷、开卷与闭卷结合等方式。试题内容上,过于强调对本课程理论本身的认识和把握,现在则强调理论本质和结果的实际应用。阅卷及试卷评价上,将教师组织在一起,实行阅卷的流水作业,保证评分的公正性;每次考试后都进行较详细的“试卷分析”,并听取其他教师及部分学生的意见,以便改进教学。

4.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在原有实训室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完善,增加虚拟Multisim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是现代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实用工具,具有完备的图形处理功能,用户界面提供丰富、便捷的应用工具箱,可以实现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模型之间的转换、波形实时观测、控制系统的特性分析与校正,学生可以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完成控制系统模型的绘制、演示、分析和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

实验室同时增设可折叠学习桌椅、多媒体教学设备、板书设施等,建设成为“一边听、一边练”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例如:当理论讲授到控制系统时域特性分析时,首先利用Multisim仿真环境进行建模,然后通过仿真软件中示波器的演示窗口实时、实地观察各控制环节输出的特性曲线,从而直观地进行各环节时域特性分析,这样学生在听取相关理论知识点后便可以及时地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自主思考并动手练习操作,使学生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重点知识。

5.合理开发、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建立和完善《自动控制原理及系统》校内精品课程网站,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案课件、习题练习、教学录像、动画展示等内容纳入网络资源,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并成为本课程持续开发建设的辅助平台,逐步实现网络授课、网上答疑、网上考核。

6.根据教学现实情况,自主开发建设任务驱动型适用教材。

原有教材基本为纯理论内容,且难度较深,某些理论无实用性,教材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需重新选取适用于我校高职学生的教材,在此基础上,我参编并于2012年9月出版了《自动控制系统原理与仿真》任务驱动教材一部,并在教学过程中以自主编写的《实验指导书》作为辅助教材。近几年,该教材在我院电力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学生中使用效果反映良好,旨在解决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且符合实际应用的问题。

四、结语

事实证明,在《自动控制原理及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中,通过上述方式方法的实施,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慧霞,等.“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立体化教材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36(4):119-120.

第3篇: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需求导向;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是进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发展大学英语特色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中课程体系构建是关键。高校在进行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时,要对上述大学英语教学构成内容给予充分考虑,才能构建出科学的、合理的、综合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较好的满足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及教育的需要。

一、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理论基础

首先,需求分析的课程体系构建理论。从20世纪中叶至今,需求分析在大学课程体系的设计及研究中从未间断,其同时也是进行语言教学课程设计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James D.Brown对需求分析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需求分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前提,在语言课程体系的设置及构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E.Olshtain[2]以及F.Dubin[3]也通过相应的教学实例对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大纲的步骤和基本原则进行了论述,对设置课程之前应进行充分的社会调查给予了重点强调,同时他们还认为分析社会对各门外语的相关需求情况、相关政治及文化等因素是进行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前提条件。因此,在进行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将需求分析的课程理论作为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指导,以提高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其次,多元生态化的课程体系构建理论。多元生态化的课程体系构建指的是以生态理念为依据,将课程的设置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全面的综合性整体,使各课程要素之间能够相互作用及相互依存,并使课程体系构建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以形成灵活的、平衡的、协调的、动态的课程体系。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构建理论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时候应对其科学有效的借鉴使用。在构建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时,各个高校应全面考虑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学生及社会的需求、学生语言知识水平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以发挥出多元生态化的课程体系构建理论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中的价值。

二、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主要特征

第一,学生实际需求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模块化和阶段化的特征。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要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前提,其课程体系构建应包括学生应达到的英语水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学生语言技能不足的改进等。进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时候,应首先关注学生语言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为语言能力是学生进行后续英语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在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中,还应以学生英语的语言能力发展需要为依据,构建出基础阶段以及提高阶段的课程群。

第二,学生实际需求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征。从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来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需要对不同专业、兴趣、水平的学生的需求进行全面的考虑,才能体现多元生态化以及个性化的课程体系特征,从而满足不同专业的英语需要,贯彻落实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为大学进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教育及培养提供理论支撑。

三、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有效策略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要能充分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大学英语个性化与多元化的需要。大学英语的课程体系要较好的满足英语教学的需要,就一定要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课程系统,才能适应社会需求、教学需求不断的变化及发展。因此,采取有效策略对需求导向的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进行有效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有效策略主要有:

(一)结合自身实际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重构。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等特征都要求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重构要结合高校自身的教学现状,如目前的英语教学情况、各个专业对英语知识水平的要求、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等各种因素都进行充分考虑,才能构建出以需求导向为前提的、科学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及质量。

(二)设置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要尽可能的全面、系统,并贯彻好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特征。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除了要包括英语的听、说、读、写等课程以外,还要包括英语基础知识课群、英语文化课课群以及实用英语知识课群等,英语基础知识课群应包括英语语法、英语语音、英语听说等课程模块,英语文化课课群要包括欧洲文化以及英美文化等课程模块,实用英语知识课群要涉及到求职英语、雅思英语、商务英语以及考研英语等课程模块。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不同的英语知识需求,贯彻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及特征,从而为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可靠保障。

总而言之,要构建起全面、科学的以需求导向为基础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就要结合高校发展实际对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主要特征、理论基础以及构建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创新,并将其有效的落实到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实践中,以顺应大学英语教育个性化以及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实现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目的,培养出更多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英语专业人才。

作者简介:拓葳(1981.7-),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第二外语习得,工作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第4篇: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材体系 教学体系 转化

[作者简介]占光胜(1977- ),男,福建南平人,浙江科技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浙江 杭州 31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浙江科技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ⅠA-s0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150-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独特的教材体系且呈现出较强的理论性特征,所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教材体系以及学科理论体系之间的有效转化。但是,笔者在多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发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导致这一问题的最重要原因是,在教学中没有充分认识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之间的关系,忽视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要性,致使最终呈现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缺乏合理性与有效性。鉴于此,笔者分析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这一重要问题。

一、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概念及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必要性

(一)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概念

1.教材体系的概念。教材体系,主要是指某门课程教学标准和教学目的的重要载体系统,它包括了形式多样、类型多元的教材系统,例如核心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案例分析等。

2.教学体系的概念。教学体系,主要是指以教师和教学组织为主的教学主体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努力方向,在教学目标指导下对各种教学要素科学组合,使之最终成为一个合理的整体系统。此处所指的“教学要素”主要是指在课程教学活动当中虽然存在内在逻辑联系但是又相互独立的、基本的教学因子。例如,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教学主体、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评价,包括教材在内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制度等。

(二)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必要性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进行二次转化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实现课程标准的最佳选择,更是实现教学主体对课程创新的必经途径。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进行二次转化的必然选择。课程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前后有机衔接、处于持续状态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需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对于第一个“教什么”的问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材体系便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存在的;至于第二个“怎么教”的问题则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去解决。由此可见,想要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则必须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课程标准的最佳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当中承载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标准,其主要存在目的就是有效服务于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就像埋藏于地下的矿产资源,不进行挖掘和使用,它的功能和效用便得不到发挥。因此,我们需要将教材体系转变为能够有效发挥其功能的教学体系,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标准。换言之,如果我们仅有健全完善的教材体系,而缺乏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有可能偏离课程标准,也几乎不可能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实现对课程创新的必经途径。在编写教材体系时,解决了“教什么”的难题,这一编写过程中实质上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过程;在制定教学体系时,需要将教材体系转化成为教学体系,解决“怎么教”的难题,在本质上同样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过程。经过二次创新,呈现在课程之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更加适应学生学习,也更符合时代的要求。所以,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实现课程创新的必经途径。

二、开展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途径和方法

开展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需要从逻辑思维体系转化、教学内容转化、主客体转化三方面来实现。

(一)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逻辑思维体系的转化

转化逻辑思维体系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而言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当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种现象,即不同的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时候,所采取的教学风格、教学展开方式、教学语言艺术以及课程氛围的营造等诸多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作为一门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及其学科本质的科学,它的逻辑思维具有比较突出的客观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科学性的特征。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的构建是在参照教学需要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完成的。教材体系的内容方面,必须要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系统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但是在编写教材体系的时候,也必须要遵循“精要”与“有效”的指导原则,它不同于其他专业,需要学习多么深刻晦涩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正确地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协助学生解决立场、方法和观点的问题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终使命。因此,编写教材体系主要围绕教学目标,坚持“精要”与“有效”的指导原则,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依据教材体系完成,衡量标准是是否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系。实质上,教学体系应该高度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理论体系与教材体系;但教学体系又必须要保证针对性和实效性,因为教学体系的真正服务对象是一线的教学活动。具体要求是,教师在课程上讲什么、怎么讲均需要考虑现实的教学状况以及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避免照本宣科。

(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转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最优化,必须要重视教学过程当中理论知识的可接受性、实践性、系统性以及科学性问题,关注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抓住教学重点,实现全面突破。

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1)在满足课程标准的前提下体现教学内容选择的艺术性和灵活性。具体要求是,教材内容的选择需要有取有舍,有自身逻辑性,有学理性,有重点性,要求能够自成体系。例如,爱国主义是既是重点内容,更是教材体系逻辑的关键点,必须要讲,但是在内容选择方面则需要体现出艺术性和灵活性,实例的选择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教材,而应该选择贴近生活、饱含时代特征、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实例。(2)重点突出教学内容选择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教材体系当中的内容通常都是原则性、普遍性和一般性的内容,如果直接放入课堂教学中,则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必须要体现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内容的差异性。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等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必须要适应这种变化。

2.在教学内容的包装方面。(1)提高接受程度。之所以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包装,主要原因就是可以将教学内容更好地向学生“推销”,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教学内容。优质的教学内容包装应该符合以下两个标准:首先,经过包装之后的教学内容应该充分照顾学生道德文化的自由与超越,让学生认识到道德文化同样是一种高级的智慧。其次,经过包装之后的教学内容能够向学生展示出道德人格的美好,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构建人们内心价值体系、道德体系过程中的必需性,进而实现学生精神道德水平的升华。(2)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使命,但是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和学习之后的成就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良好的教学氛围应该是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和求知的欲望,即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的要求是,首先,应该在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方面下大工夫,不仅要巧妙构思,更需要富有艺术性的内容组织,使得学生的课程注意力能够被教学内容不断地牵动和引导。其次,建议积极创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合理设置疑问,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顺利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客体的转化

研究教学主客体的目的在于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的地位。在教学主客体这一问题上,传统观点认为“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该观点认为教师教、学生学,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开展教学活动,易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限制。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观点。这一观点认为,教师是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显然,在教学主客体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点优于传统观点。那么,如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转化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呢?

1.坚持“以人为本”的立场。“以人为本”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自,注重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其展示自己才能的欲望,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为本,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但终极目标仍然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并不与教材内容相违背。以学生为本,能消除心理距离,更能与学生产生共鸣,这就能够克服以教材为中心所容易产生的满堂灌输现象。很显然,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上,更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开展。

2.教师角色转换。在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多元化,教师提供专业信息的权威地位已经动摇,甚至在某些地方,学生的知识面要略胜教师一筹。师生关系的本质将发生变化,即变知识、经验、道德等的授受关系为朋友式的讨论关系和社会角色间的交往关系。

三、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但是两者之间更加存在着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必须要在尊重两者差异性的基础上,延续两者之间的逻辑一致性,最终使呈现在课堂之上的教学活动体现出合理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平.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转换艺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路径[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0).

[2]陈秉公.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规律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

第5篇: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字:一体化;层次式;双轨案例式教学;Java体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一、大学中的专业体系课程群面临的教学问题

在目前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拥有着像Java这样:课程科目多、学习周期长、知识量大、体系范围广的体系课程群。这些课程群一般由十多门包含基础、过渡及应用,既独立又联系的课程组成,在长达四年的学习期间,作为初学者的学生对这类课程群学习最容易产生各课程之间的知识联系和学习方向把握不清,课程间学习脱节,知识遗忘严重的问题。作为教师也由于不同的教学方法、案例使用、教学风格及考核内容也容易造成各课程间知识衔接少、教学进度把握困难,课程教学合力性差、专业总体目标实现难以实现的问题。

二、案例化教学在专业体系课程群教学所需体现的新原则

分析原因我们发现,传统案例教学法研究的重点是课程及章节内容的引入,分析和实现,它主要关注课程的点而非面。而类似Java的体系课程群则更需要关注课程与课程间知识的衔接和过渡,章节目标到课程目标到专业总体目标的推进和实现。这就要求课程的案例教学必须站在整个Java专业体系目标的高度,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紧扣课程内在联系,在案例式教学方法设计时采用以下新原则:

1、一体化原则要求案例设计必须面向整个专业体系总体目标,案例内容涵盖专业课程群中的每一个课程及其绝大多数章节知识内容。各课程专业教师必须在一个总体案例的框架下来分析设计各自的课程内容、引入案例、考核内容及目标。

2、层次化原则要求案例应根据课程根据内容层次化和知识发展特点进行层次化分析与设计。例如总体教学案例框架中的数据库管理和SQL语句部分应该由《数据库设计原理》来承担,项目案例中的网页设计部分由《网页编程基础》来承担。而程序课程中的结构化编程、面向对象编程、MVC模式等体系思想和知识,又需要将案例在不同课程、不同阶段中做递进式的层次化目标和内容设计。

3、双轨型原则要求案例必须配以大任务量的一体化层次式同步项目实践课题。课题可以由教师开题小组进行拟定,每个学生各不相同。在不同的课程中,项目课题的层次化阶段目标及其任务需以案例在课程的层次化设计内容相匹配,以便学生通过课题任务实现知识再现和实践巩固,也提供了教师对于学生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及教学质量评估依据。

三、对Java课程群的一体化层次式的双轨案例教学模式及内容设计

1、以Java的WEB方向为例。基于一体化原则,按据Java体系最终培养目标设计出基于JavaWeb技术的酒店客房和机票查询订购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总体案例作为整个课程群案例的实现目标和内容主干。

2、将总案例根据层次化原则,基于不同课程实施层次化的阶段性案例分解,如Java程序设计阶段,课程《Java程序设计基础》实现系统利用数组、函数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原理》实现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与管理,以及数据操作的SQL准备;在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和数据库编程阶段,课程《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现系统基于三层架构,JDBC技术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网页编程基础》实现酒系统的简单静态HTML页面设计;在Java网站编程技术基础阶段,课程《网页重构技术》,实现系统HTML网页的复杂CSS+DIV的页面美化设计,课程《网页脚本技术》,实现系统网页中的脚本处理,课程《JSP编程技术》实现系统基于JSP+ JavaBean+ Servlet+EL、JSTL技术的MVC模式JSP网站设计和改版、过程;在Java企业级应用进阶阶段,课程《SSH框架技术应用》实现系统运用敏捷开发、架构和模式基于SSH框架技术的改版,课程《ExtJS界面应用技术》完成酒系统的后台管理,掌握B/S系统后台的设计和开发,学习ExtJS技术的应用。

通过以上的一体化层次案例,我将所有的Java专业体系课程以先整体、后部分的方式进行了任务化分解和串接,使各个课程的目标明确、任务分配合理、课程间教学结构紧密。使学生对Java体系知识的产生兴趣和动力,给予了自主学习方向,让学生在漫长的Java课程学习期间始终以该案例作为主线进行知识的不断推进、再线和巩固,极大提高体系知识学习质量,也为类似的专业体系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案例式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阳 基于案例的网络工程课程群实训教学体系建设 《价值工程》 2011 年 第 30 卷 第 8 期

第6篇: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项目课程;基本内涵

当前,高职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系统性偏差和结构性矛盾,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从更深层次来看是培养目标与课程模式不协调造成的。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高职院校会同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积极开展课程模式改革。实践表明,项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在把握高职教育本质内涵、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和符合国情等方面,代表了中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值得探索、研究并推广的课程模式。本文以笔者所在学院实践项目课程模式过程中积累的理性认识为基础,从项目课程的体系结构、内涵要素和基本特征等三个方面阐述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内涵,试图为项目课程模式的理论体系积累一点线索。

一、项目课程的体系结构

项目课程模式是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科学选择。长期主导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是学科课程模式,其基础体系是学科体系的知识体系。学者们常常按照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或自己的兴趣进行研究,而不是按照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进行研究,这就导致学科的发展往往与生产、生活的发展有所脱节。学科体系的结构即学科结构是指按照学术研究的需要将学科知识分类所建立的学科门类和学科内部知识的组合关系。显然,学科结构与学术教育的功能相联系,因此,学科课程的功能定位必然是培养学术型专门人才。

项目课程模式的体系观、结构观与学科课程模式的体系观、结构观截然不同。项目课程模式的基础体系是工作体系。该体系的基本逻辑关系是基于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这里所涉及的职业不是以认识世界为职业工作目标,而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以建设、改造世界为职业工作目标的部分职业。所谓工作体系是指围绕职业工作目标的达成,不同的工作任务按照其特点和属性,尤其是工作任务的内容和顺序的相关性所组成的工作任务体系。工作体系在本质上是一个实践体系。经过比较可见,工作体系是跨学科的,而学科体系是跨任务的。所谓工作结构是指工作体系的内部、外部结构。其外部结构是静态的,是指工作任务的形式、内容结构;其内部结构是动态的,是指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结构。不同于学科结构的工作结构是客观存在的,而非人为构建的。揭示客观存在的工作结构的技术是工作分析。学科知识是在以认识世界为主要目的的学术研究过程中产生,而工作知识是在以建设、改造世界为主要目的的工作实践中“生产”出来的,它们的产生完全出于工作任务目标达成的需要,依附于工作实践过程而存在,两者的存在形态完全不同。在工作体系中,工作知识依附于工作体系而存在,那么以工作知识为内容的项目课程的结构必然取决于工作结构。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事物的功能与其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不仅要关注课程功能与课程内容的联系,还要关注课程功能与课程结构的联系。也就是说,项目课程的结构也是影响项目课程功能的重要变量。显然,项目课程的功能定位不同于学科课程,它适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总之,项目课程模式体系、结构是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

二、项目课程的内涵要素

高职教育项目课程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其内涵的认识还处在探索、总结阶段。笔者根据有限的资料和实践中积累的理性认识,认为项目课程的理论内涵有五大基本要素:能力观、结构观、综合观、过程观、策略观。

1.能力观。项目课程的目标为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这一理念主要体现在:其一,项目课程认为综合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项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它包括职业业务范围内的单项技能与知识、综合技能与知识;独立学习及获取新技能、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人际沟通、交往、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其二,项目课程落实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特点是以“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合作学习和方法创新的能力。其三,项目课程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具体落实到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做到了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的高度统一。

2.结构观。即项目课程的结构不同于学科课程的结构,有其自身独特的结构。学科课程的三段式结构深入人心,因此,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是进行一场对“结构”的革命。它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课程结构的根本转变;二是实现课程结构的整体设计。就前者而言,我们的工作是要建立与职业体系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建立与工作结构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就后者而言,我们的工作是要基于工作体系和工作结构整体化设计而不是局部化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需要强调的是,工作结构的外部结构是开发课程结构的依据;工作结构的内部结构是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实施设计的依据。

3.综合观。课程开发与实施要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这两个“综合”的载体就是工作项目(行动化的学习项目)。每一个项目或模块就是一项具体的行动化学习任务。项目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项目太大会造成综合程度太高不便于教学安排,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确定。项目太小易造成理论与实践、技能与态度和情感的人为割裂,反而做不到“综合”。项目的有关内容要尽可能与职业岗位“接轨”,所有内容安排都要围绕项目学习任务的完成,因此整个项目内容呈聚焦式的结构,而不是发散式的结构。这也是高职教育项目课程不同于普通教育项目课程的主要区别。需要明确的是,“聚焦”是对于完成学习任务而言的,并不排除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选择不同方法、策略的“发散”;职业态度、情感的培养不仅仅落实在项目的内容上,还要注意外部教学环境的呼应。

4.过程观。项目课程逻辑体系的基础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学科课程以实际存在的客观知识——陈述性知识为主,以结构逻辑为中心,其逻辑形态是相对静态的。而项目课程以自我建构的主观知识——过程性知识为主,以过程逻辑为中心,其逻辑形态是相对动态的。因此,项目课程开发中,项目的设置以及内容的展开,必须按照工作过程的先后顺序建立一个系统;项目课程实施中,要做到教学过程规律与工作过程规律的结合,要做到学生心理过程与行动过程的一体,要做到教学目标与教学情境的呼应和协调。

5.策略观。项目课程的一般教学策略是“特殊——一般——特殊”;特殊教学策略有三点,包括课程内容的项目化、学习过程的行动化和学习结果的具体化。课程内容开发中,先通过工作分析获得工作化的“学习任务”,然后通过组建工作项目 (行动化的学习项目)将工作化的学习任务转换成课程内容,而这些项目通常就是典型零件、典型产品和典型服务等。可见,课程内容的项目化是通过一系列与职业岗位相关的具体项目来实现的。项目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以行动为主的学生自我建构过程,学生在有目标的行动化学习中积累实践知识、获取理论知识。项目课程以完成项目所设置的学习任务为学习结果,从而实现了学习结果的具体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直接面对的是具体的项目,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完成工作化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提升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评价。

三、项目课程的基本特征

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特征可按不同线索加以总结,笔者以学校教育工作环节为线索,从开发主体、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总结了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1.开发主体多元化。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是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明确的就业定位指向。同时,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必须随时做出应变。因此,高职教育项目课程开发应当由“教育专家主导”转变为“社会需求主导”,其开发主体必须坚持多元化,即由行业专家、学校教师和课程专家组成,在课程开发的不同环节中三部分人员的作用各有主次。同时,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行政部门(或行业协会)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2.课程结构模块化。主要体现在:其一,项目课程开发以工作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工作任务模块的转换,从而建立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课程内容体系。这是“重构”意义上的模块化。其二,课程内容以具体化的工作项目(行动化的学习项目)为载体,每一个项目都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且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系统。这是“综合”意义上的模块化。其三,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项目”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保留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兼顾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这即是“自主”意义上的模块化。

3.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实现“综合”的关键是课程载体的具体化。课程载体应当来自于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如零件、产品、设备、工艺、案例等,从而使课程载体由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体的任务,并且融理论、实践一体,融技能、态度和情感一体。这样的载体不仅是课程开发的载体,还是教学实施的载体。

4.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就实施主体而言,必须做到工学结合,融学校、企业为一体,融教师、“工程师”为一体。就教学过程而言,必须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做到学生心理过程与行动过程的一体,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生生关系,真正凸显学习者中心地位。就教学场所而言,必须做到传统教室、专业教室、生产车间的三者结合。

5.课程评价开放化。主要体现在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过程等三方面。其评价标准要立足社会需求,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接轨,实现课程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协调。其评价主体不仅是学校和教师,还有学生、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其评价过程不仅要落实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环节,要着重落实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环节,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的规范程序及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J].职教论坛,2006(04).

[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1).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布洛克曼.结构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第7篇: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范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61所高校设置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专业,158所高校开设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简称“规划”)专业。开设的院校既有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地质矿产类院校,也有农林类院校和论文联盟建筑、工程类院校,还有理工院校、财经院校等。大部分高校的gis专业由地理学、测绘科学、地质学等学科转化而来,而规划专业主要由地理学相关专业转化而来的,它们都是地理科学类下的二级学科。由于受传统的办学背景的影响,多数本专业课程体系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人才市场需求以及国家创新体系之间存在矛盾,各个学校在构建课程体系中存在课程体系不合理,理论和实践环节脱节、教学与培养目标相背离、宽而不专等问题。

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是合理的,什么样的课程是学生所需要的,这是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方面各有特色,这就决定各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容等方面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否则无法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的专业人才。目前,大部分高校均按专业招生、培养,也有部分院校按大类招生,分类培养,而地理科学类专业还没有成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计划。本文试图根据高校的特色和地理科学类专业本身的特点,结合本校近5年来的实践,对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设置进行一些研究,以期促进地理科学类专业人培养。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据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重基础、重能力、重创新、‘淡化专业方向已是大势所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地理科学类专业按大类培养人才成为必然。

地理科学类专业采用重基础、宽口径、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地理学专业基础、城乡规划及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符合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要求,适应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以及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等专业机构需要的专门人才。具体而言,gis专业合格本科毕业生能够胜任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与地理信息产业有关的技术应用与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具备较好的科研潜质能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可通过推荐免试或考试录取为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具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资源管理等相关应用领域宽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合到规划、国土、环保、城建、旅游、房地产等部门工作,或到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相关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地理科学类专业本科教育既不同于职业教育,也不同于研究生教育。它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背景知识,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其职业定向性比较强,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要在社会相应领域从事与自己专业知识相关的职业活动,为社会服务。本科阶段的实习,既要求学生实习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更要比较熟练地掌握从事专业活动的基本技能,还要为将来研究生阶段和继续学习打下较好的研究基础。因此,在目前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的设置要和职业需要尽量缩小差距,以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课程体系构建的根本目的是向学生提供一套比较完整的符合专业需求的知识能力结构。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突出地理学的大背景,也更需要加强相关主干学科的专业知识、专业应用技术与技能,注重综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强化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教育、增强适应性的基本思路,培养具有创新潜能和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具体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应是培养目标和促进培养目标的充分体现:(2)既要考虑地理科学这个大背景,又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这两个专业特点以及发展需求;(3)应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并为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4)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5)应考虑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6)必须加强实践课程的分量,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地理n-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设置

1.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及特点

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开放性的知识与技能的概念组合体系。其系统结构的形成不仅要使所包含的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应用课等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且还必须正确地反映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符合学制及学时限制。前者是课程体系内各门具体课程的相互联系,称为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后者是课程体系形成的环境条件和制订依据,即为课程体系的外部环境。环境制约着系统,系统要适应环境:功能决定于结构,结构要适应功能。这二者的相互作用称为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模式(见图1)。

建立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模式,要求在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1)课程体系形成的环境条件和制订依据;(2)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在此基础上建设与相应科技发展、社会需求相适应,功能最优、体系先进、内容完整的课程体系。

2.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构建结构化的课程体系,突出分段式和个性化培养。按照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统筹的原则,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和个性化课程“四位一体”的结构化课程体系。

构建系列化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科类型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强调大类培养,构建基础性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宽口径发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设置专业发展课程,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统一。根据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和社会现实需求,设置个性化课程,注重学生兴趣和特长发展。同时还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和实际,辅修双学位,拓展知识面。

可以实施“1.5+1.5+1”分段式培养。前1.5年前主要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核心课程,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大类核心的基础知识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中间1.5年主要开设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发展必修课程,突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生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最后1年主要开设专业发展选修课程和个性化课程,突出学生的多样化培养和特长发展。

转贴于论文联盟

要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课程教学是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专业课程实习实践、课程野外综合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社会实践等。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可以利用学校教学实验基地,社会实践则需要建立社会实习基地,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

基于对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笔者提出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见图2)。该构建方案包括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发展课程群、选修课程群和专业实践课程群5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又包括若干课程类。

3.课程设置

根据前述课程体系建设依据和原则,结合本校实践,笔者提出高等地理科学类非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具体方案(见下表)。

论文联盟

4.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的特点

(1)突出地理科学类专业综合性的特点。上述课程设置突出了地理科学类专业按大类培养的特点。地理科学类专业牵涉面广,主要涉及地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同时与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紧密联系。为此,本课程体系除涉及公共课和数学基础外,涉及自然地理学、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地图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科学等有关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地理学的主要学科构成、基础知识等有一个比较综合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充分考虑各自的专业特性以及发展需求。虽然gis专业和规划专业均属于地理科学类专业,但它们又各有特点。gis专业具有比较明显的技术性特点,对计算机技术等有较高的要求;而规划专业又与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紧密联系。因此,该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了专业发展需要。

(3)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方案非常重视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地理科学类专业学生,在修完相应的学科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兴趣和将来发展需要,选择相应的应用课程。

(4)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该课程体系除了与相应理论课程相衔接的实践课程,还设置了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测量、地图、遥感、gis以及综合实践课程。

第8篇: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范文

医学教育不仅遵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一般规律,而且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基础医学课程体系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的中心环节,其改革与创新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00。目前我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强调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并重;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课程整合;医学知识素养与临床实际能力共进,建立与现代医学模式配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一体化的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确保医学教育质量。但是调查分析表明,中国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及设置存在很多与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不相适应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医学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单一。通行的医学课程设置模式基本可分为3种类型,即“传统学科式”“以问题为中心式’、“器官系统式”。据1998~1999年度美国医学院联合会编辑的《课程指南》统计,在125所美国医学院中,实施器官系统课程模式的有8所,占7%;将PBL、器官系统、传统学科等多种体系混合采用的有44所,占36%;其余73所实行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其他许多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也实行了各种类型的课程整合形式。

我国医学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一般是以学科为中心设置的。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115所医学院校中,有109所学校实施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模式,占94.78%,有5所学校采取混合型模式,有1所学校实施器官系统模式。可以看出,我国的医学课程设置模式较为单一。

(2) 医学人文课程设置存在差距。我国现行医学教育的课程结构基本由公共基础、医学基础、临床医学、人文社科和预防医学五大模块组成。人文社科课程比例较低,导致人文精神培养不足,医学生难以指导病人重视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素,并对病人做出包括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在内的处理。发达国家的医学课程基本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科学三大部分或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科学两大部分组成。医学人文教育在课程结构中地位突出。如美国人文社科课程构成比例占20%,前苏联占22%,英国、日本占10%~15%13,而我国医学院校一般仅占10%左右。

(3) 医学课程对科学素质培养重视不够。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将科学工作的方法、学习的基础等科研素质教学内容列入了课程计划。我国的医学教育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中对科研引入医学教育国际标准,能力训练有明确要求。但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对科研训练要求较低,课程数量少,学时比例低。

(4) 医学生选修课程不足。从各国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多数院校倾向于实行主辅修制,压缩必修课的授课时数,扩大选课范围是改革的方向。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提出的“新途径”课程结构,将基础和临床阶段的课程整合为14门,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更好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4。从我国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来看,选修课开设缺乏系统性,课程门类也显得数量不足。

(5) 医学课程教学方法较为落后。1999年“自我教学”在美国医学院校的覆盖率达到了94%,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均达到99%,使用标准化病人教学达到97%H。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仍是我国医学教育的基本教学形式0。有资料显示,比较中美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其中一个最大的差别是美国用于小组讨论的时间平均为265学时,辅导活动220学时,而中国基本没有&]。

(6) 医学课程管理需要改进。我国的医学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基本属于学校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在政府的行政导向下的职能范畴,许多有关教学的政策、规章制度、决定等基本属于行政行为,培养目标确定、教学计划制定与管理等也基本是在行政干预下,少数专家参与完成的。这种教学管理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行政干预过强、专家学术成分过少、忽视广泛利益方意见。

2.国内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特点

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医学本科院校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具有以下的特点。

(1) 由传统单一的课程体系向多样化模块课程体系转变。突出预防保健与科研训练、早期接触临床,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等,设置预防医学与科研方法、早期临床与科研训练、寒假社会调查、初级卫生保健实习、高级选修实习、特色课程等模块。

(2) 人文社科类课程比例略为增长。据资料统计显示,1998年一般医学院校人文社科课程比例只占8%左右8而到2004年,国内重点医学院校一般占10%左右,必修课通常在10门左右B]。

(3) 多形式的课程整合。①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并独立设置实验课程。如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济宁医学院综合实验室的独立设置&2,河北医科大学一体化实验课程体系等。②基础与临床医学课程分类整合。如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基础课程人体生物学和临床课程护理学的设置等。③基础与临床医学课程的全面整合。如四川大学以器官系统中心的课程体系;汕头大学医学院的系统整合模块课程体系。总体而言,以前两类为主,促进了学科课程的融合,但没有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在课程模块分类与学时比例分配、学习进程等方面,部分存在课程设计与实施偏差的问题。

3.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基于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对我们的医学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育教学活动运行机制等进行改革。

3.1改革的思路

(1) 转变教育思想,引入国际标准,深化医学课程体系改革。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我们从教育思想上建立起“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现代教育观,建立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注重从课程的源头进行总体设计,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2) 建立全新的比较完善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打破学科界限,探索和实践新的课程设置模式,通过专家论证,我们将功能性相近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改变我国医学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教育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的现状。在条件成熟的学科,按器官系统或以问题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

(3)优化课程内容结构。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化课程结构,包括以下几方面:加强创新意识教育,注重医学教育和科研素养的有机融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大研究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改革的方法

(1) 医学主干学科有机整合,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我们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12门基础医学课程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将实验动物学、实验技术学和统计学等的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到实验设计中,改善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形成具有‘‘基础-临床”紧密联系为特色的课程体系。

(2) 以器官系统式课程设置模式为主线,建立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在目前医学教育总体模式不变的条件下,我们实行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课程设置模式,把组织学和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医学遗传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的课程合理安排与相互衔接,建立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联系临床的实验教学体系。

(3) 以培养卓越医师为核心,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结构。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完善实验设计相关理论,研究开展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介绍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的实验设计,通过选题、实验设计、实验实施、统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论文的撰写等实践过程,完成科学实验设计,使学生融会贯通,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3.3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将实验课程内容从原有理论课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实验课;将过去分属不同学科、但内容有较强内在联系的课程重新整合形成新的实验课程。

(2) 制定和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3) 建设与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和教师队伍。

(4) 课程管理上,进行实验教学项目菜单化、教学内容层次化和选课项目自主化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总之,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论与研究方法,开展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以便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科学发展和不断完善作出应有的努力。

3.4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成果

(1)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界限,探索和实践新的课程设置模式,将功能性相近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使医学课程走出分科课程的狭窄视野,从分科课程观向综合课程观转变。按照器官系统或以问题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逐步完成基础医学课程综合化,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统一,通过实验课教学为学生提供获得知识的平台。

我们根据学科性质及条件成熟程度,将实验课程内容从原有理论课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实验课;将过去分属不同学科、但内容有较强内在联系的课程重新整合形成新的实验课程。

具体内容和措施是:把组织学、胚胎学和病理学的课程进行重组融合,形成医学形态实验学;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课程融合,形成医学机能实验学;把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融合,形成生化和分子生物实验学;把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课程融合,形成医学生物实验学;把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课程融合,形成免疫和微生物实验学。

因此,新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将实践特征强和实验内容多的理论课携实验课的模式改变为实验课主导的模式,改变传统模式中实验课程对理论课程的依附性质,代之以实验课程自成体系兼容相关理论内容的教学组织模式。

(2) 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结构。在建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实验课程内容的结构,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结合临床,打破原学科间的壁垒,优化教学内容,适当删减传统验证性实验,整合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的实验课程内容,增加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积极开展探索性实验。

(3) 修订培养方案,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根据新的课程体系的要求,新的教学大纲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联系实践,以培养实际动手的能力;通过基础结合临床,以培养临床思维的能力;通过教学结合科研,以培养科学创新思维的能力。

通过创新实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科学创新的能力,能进行科学思维,敢于质疑,有旺盛的求知欲,能科学地评判获取的资料和信息,从而把握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思维。

(4) 建设与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材体系。实验课程教材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是将知识建构和创新能力培养观念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的重要平台,教材的创新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因此,结合教学改革,我们为编写与实验课程新体系相适应的教材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教材编写中继承并发展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建立基础医学多层次立体化的实验教材体系。

(5) 研究基础医学课程的相互衔接。我们将以器官系统式课程设置模式为主线,研究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基础医学各个学科的课程安排与相互衔接,保证新的课程体系的实施。

第9篇: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范文

高职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着对应职业岗位不明晰、课程设置灵活性不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加强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一是坚持就业导向, 以能力本位构建课程体系;二是根据职业素养需要设置课程模块;三是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四是全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最后介绍了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职;电算化;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复合体”,10年的规范发展,已全面进入提升质量的新阶段。对于高职电算化专业,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必须从电算化课程体系建设入手。

一、高职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问题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以就业为导向明确专业定位;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堂内容;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确定课程设置;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作为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高职电算化专业,本科压缩版课程体系偏难偏高,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学习效率低;中职扩充版课程体系偏中偏低,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改革试验版课程体系喜忧参半,实践课程各自为政,衔接不够。

1、课程体系按课类构建,对应职业岗位不明晰

目前,我国高职电算化课程体系大多是按课类构建,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技能实训按课类组合,课程设置没有完全按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确定,课堂上讲授的知识与企业实际的会计处理脱节,实际上岗操作需要重新学习后才能进行。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没有凸显电算化专业技能,教学计划受学科教育的影响,沿袭本科课程体系,在专业内涵中找对应的电算化岗位。从表面上看,课程体系具有岗位针对性,但职业岗位的对应性不明晰,致使电算化教学没有有效渗透到各专业课程中,学生电算化理论知识薄弱,应用技能无法满足岗位工作需求。

2、课程设置灵活性不强,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

经济的发展,关天经济区的建设,会计相关岗位逐渐增加,EXCEL、ERP应用的广泛,专业拓展成为必然。虽然相当院校电算化专业都开设有选修课,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较差。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财务管理的迅速发展,学生计算机的驾驭能力已成强势,会计软件的主流技术已经转移,多数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仍以单机系统为主,学生的学习认识还比较肤浅,无法较快适应岗位工作。现行电算化实训,多数为分模块施行,没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手工处理流程与计算机处理流程的异同,没能更好地将现实企业会计业务运用财务软件进行完整的账务处理与分析。

3、实践教学环节仍显薄弱,学生的职业能力受限

电算化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大部分开设电算化专业的高职院校都设有电算化实验室,但真正满足教学要求的能力有限。首先,单一的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只是按实验的内容和步骤进行简单地实验模仿操作,仅使学生对整个实验的过程获得感性的认识或体验,现实经济业务的稍纵变化便让其无所适从,无法更好运用实践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思维。其次,会计实训教材所选虚拟企业会计业务仍是对某个理论知识点的强化训练,学生对现实企业经济业务的实际操作与判断能力训练仍显薄弱。最后,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学校设立的校外实训基地,无法真正接纳学生实训。实践环节的弱势,使得学生的职业能力受限,“学校所学和实际所做差别太大”,无法实现“零距离”上岗。

4、课程评价方法还比较单一,学生就业没有纳入评价体系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学生就业,学生的就业质量、就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课程设置及教学质量的优劣。各高职电算化专业课程评价缺乏其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特殊性,强调的仍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注重结果,较少考虑过程;注重理论,过少考虑能力,各高职院校普遍没有将学生就业纳入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健全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提高,最终达到高职院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1、坚持就业导向,对应职业岗位,以能力本位构建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对应职业岗位,能力本位,实现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性。我们力图依据人才需求,首先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着眼点,明确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的建设目标,构建高职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其次,围绕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以岗位工作任务设置课程内容,建设项目化课程体系,体现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的对应,实现学生从接受任务并独立完成,成果展示及评价提升的完整工作过程。开发与企业所需技能相适应的校企特色教材,“因材施教”,实现电算化人才与实际职业工作岗位的对接。

2、以职业活动为出发点,根据职业素养需要设置课程模块

适应会计及其相关岗位群就业岗位的需要,以职业活动为出发点,对会计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进行分解,构建以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为主,培养学生职业素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强调能力本位和知识的“必需、够用”。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主动调整与拓展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实现基础知识与专业课对口、专业知识与会计实务对口、实践技能与会计岗位对口,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3、以职业素质为基础,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满足职业岗位(群)发展

高职电算化专业以职业素质为基础,理论教学以够用、适度为宜,围绕专业核心能力,融“教、学、做”于一体,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训课程密切联系岗位需要,满足职业岗位(群)发展需求。专业课程设置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的技能型课程特征,运用实践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既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备相关法律知识,拥有良好服务意识与合作精神等基本素质,又拥有较强会计核算能力和电算化操作等专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及职业适应性,提高职业能力。

4、健全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积极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健全各专业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鉴于电算化专业的特殊性,评价指标体系可分别制定校内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校外专业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多个不同的指标,并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纳入评价体系,建立完整的动态管理模式。考核尽可能设置硬性评价指标,以岗位需要为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能力),考试、考核采取答卷与口试、理论与操作、答辩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注重过程和能力,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提高,达到理论性和社会实践性的课程要求。

三、构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

1、本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分析与分解

高职电算化专业细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充分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特色,加强学生基本素养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课程体系。“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增强基本计算、会计核算、计算机操作和开拓等多方面能力。通过设置政治经济学、毛邓三概论等达标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通过设置出纳入门、会计基础操作等实务课程,使学生掌握运用会计核算基本技能,能够对货币资金结算、应收账款及坏账等进行会计核算;通过设置经济法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等课程,使学生谙熟税收法规及经济法规,掌握依法纳税,能进行一般的查账工作;熟悉相关学科领域,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开拓能力,适应各类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素质要求。

2、本专业课程体系分解计划

本专业具体培养计划有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与职业态度,强调知识与素质对接的基础课程,占总课时16.4%;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专业基础课程,占总课时17.5%;着重培养学生关键技术知识与技能,注重知识与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占总课时28.5%;着重培养学生的外延发展潜力的能力拓展课程占总课时9.9%。其中专业技能的教学采用相对集中的教学形式,分阶段完成;基本能力教学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与专业技术能力教学相呼应;实习实训包括会计基础操作强化训练、财务会计实务强化训练、成本会计实务强化训练、财务软件强化训练、校内综合实训岗位实习等课程,采取“分岗演练”、“单项模拟”、“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四步递进方式,手工账和计算机账“双轨”,最后的综合实践与毕业设计是升华与提炼,体现综合职业能力。

3、基于工作过程 “一体化”的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课程建设源于企业且高于企业。对电算化专业所对应的企业岗位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再对典型岗位(群)工作进行分解提炼,然后对技术和操作能力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进行梳理,形成综合职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转换课程,构建实践课程体系,最后组织实施教学。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开放式和递进式实践教学组织体系,创新“演、练、做”,实现“做中学,学中教”。即由单项岗位实训(会计基本技能―成本核算―财务管理与分析―电算化)―技能大赛(珠算点钞―会计知识技能―ERP技能)―考证强化(珠算等级―会计从业资格―初级电算化―助理会计师)―混岗综合实训(建账―核算―纳税―报告)―校外培训―校外顶岗实习,层层推进,由浅入深,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做到理实一体,课证融合。

【参考文献】

[1].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与实践[J]. 职教探索,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