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精选(九篇)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第1篇: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

[论文关键词]教体结合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受政治、经济的影响,经历了从体教分离到体教结合、教体结合的发展历程。教体结合是把传统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育系统来完成的新鲜模式。教育部门担负起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任务,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学校体育普适教育功能,培养学习成绩和竞技能力俱佳的学生运动员。然而,在教体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教育部门照搬现有的训练模式,对学训结合的规律没作深入探讨,没能构建切合我国实际的教体结合竞训模式,其结果是,使得学生学习和训练的协调难度增加,教体结合模式的优越性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以此出发,笔者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的教体结合竞训策略,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一、教体结合的三个运行模式

教体结合模式即学校与当地省市体育系统合作办队,双方共同负责运动员的选拔、入校、文化学习、思想教育、训练比赛。运动员既可代表所在省市参加有关比赛,也可代表所在学校参加比赛[②]。教体结合是一种共创双赢、优势互补的结合,既吻合了运动员夺标的普遍愿望又满足了成才的需求,是我国当前竞技体育人才后备人才培养最佳模式之一。目前,教体结合有以下三种成功的运行模式:

1.三集中制。高等院校按其招生政策的要求,招收或特招符合要求的运动员,对于招收进来的运动员集中学习、住宿和训练。从招生选拔到训练、比赛和毕业、就业等实行一条龙管理,由招生学校全面负责为运动员开设文化课,选派既有丰富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教练员负责运动训练,同时配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此训练体制确立了学校训练和教学的双重责任,利于统筹安排,突出学校办队的特色。例如,在上海交通大学子弟小学办少年班,招收优秀小学毕业生运动员入校,在附中设篮球班,从大学部选派教练,进行竞技训练,形成一条龙训练体制。

2.高校主导制。以高校为主导进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安置中、小学生运动员在高校附近就读,统一进行学习文化课,是一种集中住宿、分开训练的运行体制。与三集中体制不同的是,它是散开在各自学校进行训练,高校主导的训练体制能达到以小促大、以大带小、共同促进与提高的目的。体育资源被更加充分使用,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愈加显著,又可抑制学校与体育管理部门相互推诿的可能,使学生运动员的招生、输送变得更加流畅。清华附中建立的马约翰运动学校,是这一体制的成功代表。

3.分工协作制。省市县体育管理部门与学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作为学生运动员,由学校承担文化课学习,在高校学生运动员修完应该的学分学可拿到文凭,而体育部门负责学生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和训练比赛工作,运动员具有两种身份。此训练体制强调分工协作,使双方的优势发挥至极,共同达到培养双高人才的目标,但由于多头管理,运动员学训安排可能会出现不统一的情况。

二、教体结合的困境

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根本矛盾未能真正解决。虽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教体结合,但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践来看,并没有完全彻底解决决定竞技体育能否可持续发展、协调和全面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根本问题和基础问题,即“学训矛盾”。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运动员训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原因有三:第一,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学业负担的加重以及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排挤。第二,竞技体育具有的高竞争性及对运动训练规律的片面肤浅理解。片面理解运动训练就是苦练,就是延长训练时间、提高训练次数,导致青少年运动员群体中出现较高的运动伤病率,运动员几乎没有精力与时间学习文化课及其他活动。

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造成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对我国竞技体育的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国家不再为运动员担负一生,仅有高水平运动成绩而文化素质低下,运动员退役后很难在社会中进行职业转换。竞技体育的耽误太多文化学习时间和较低的成才率,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从事竞技体育这一充满风险的道路,而上大学无疑是一种风险更小、回报更高的选择。第二,退役再安置的问题。市场经济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我国原有的“一条龙”训练体制使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面临重重困难,部分退役运动员由于缺少基本劳动就业技能,使得就业时竞争力不足,安置难度加大,致使很多退役运动员长时间无法得到安置,滞留运动队,新运动员入队不及时,影响了后备运动员的更替。以上困惑使得我国“一条龙”训练体制的竞技体育面临严重的人才缺乏。

3.缺少切实可行的训练模式。在教体结合过程中,一些教育部门常常死搬硬套训练队的训练模式,教练员及相关人员没有对学训结合的深层次规律、适应学校化的竞训体系进行深入详尽的探究,教育部门也缺少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输送和保障机制进行制度构建。其结果是,教体结合培养模式的优势未能充分得以体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之间缺乏科学的引导,竞训计划与学习进度缺乏合理的匹配,使得学生运动员训练和学习的处置难度增加,比赛期间学生运动员的学习受到严重影响,考试期间学生运动员比赛和训练亦会遭到破坏。

4.体育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协调不佳。在分工协作体制下,省市县体育管理部门与学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学校承担文化课学习,而体育部门负责学生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和训练比赛工作。此运行体制强调分工协作,使双方的优势发挥至极,共同达到培养双高人才的目标,但由于多头管理,运动员学训安排出现不统一的状况。

三、完善我国教体结合的策略

1.多种运行模式结合。无论是分工协作制、高校主导制还是三集中的运行模式,都有其优缺点。目前,适合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应是三者综合运用,取长补短,依据现实可能,选择适合自身的培养模式。 转贴于

2.依据竞技运动训练规律,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与专业队运动员相比,学生运动员业余训练的性质和学训结合的特点,在训练的时间上学生运动员相比专业运动员差距很大,学生运动员难以拿出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训练,学训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于学校竞技体育中。将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科学地运用于训练实践,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减少训练的盲目性、主观性,增加训练的针对性、客观性,提高训练效率,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针对目前在教体结合过程中照搬专业队训练模式的情况,建议教练员、科研人员及相关人员加强对学训结合的规律、适应学校化的竞训体系研究,教育与体育部门应协调匹配,分工具体、明确,切实加强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输送、保障机制及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这种优越的培养模式。

3.利用体育专业院校优势,推行训练、教育、科研三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教育过程中,体育专业院校表现出特别的优势,构建适应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发展需要的训练、教育、科研三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当务之急。建立适合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特色的办学体系,以全面教育促进运动训练和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为牵引,以运动训练为媒介,在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过程中,检测教学成效和科学研究成果的真伪。竞技体育与进入学校体育,也使体育教学工作与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有机融合,达到夺标与育人的双重目标,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体育对普通学生的素质培养。

4.成立竞技体校和运动训练一条龙的培养体系。学生运动员从小学阶段开始选入竞技体校,一直到上大学甚至读研究生都在一个体育专业院校学习和训练,这一体制的优势性体现在:(1)保证运动员训练的统一性和连续性。(2)可以较好地解决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安置和文凭问题。(3)运动员在培养过程,有固定教练指导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克服运动员分级训练培养体制中互相不适应,而且还有益于教练员制订系统的多年训练计划。另外,学生运动员还可与高水平运动员一起训练,使较低水平运动员可以亲眼目睹高水平运动员高超的运动竞技能力与竞技能力的培养过程,提高了训练和成才的效率。

5.文化学习途径的解决。在文化学习上,低水平运动员强调综合、全面能力培养,全面发展和注重能力培养的特点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我国教育方针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高水平运动员在全面学习基础学科知识之上,加强对其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根据其训练、竞赛、地点的异同,分为借读(学生在训练地点附近选择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借读)、队读(学校统一安排教师到在训练地授课)、校读(学生在学校集中授课)、自读(按教学大纲自读)等。

6.树立综合发展、育人唯上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观。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中出现的诸多难题,其没有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升到育人的境界,没有在教育视角下实施运动训练,没有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统筹到终身教育的界线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看做一个专门的职业,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简单地理解为充分挖掘人体机能能力的极限是片面的,不应忽略人是统一的完整体,人体的竞技能力是一种综合表现能力,需要各子能力互相协调、相互配合,只有全面拥有各子能力,才能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2篇: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

现代竞技游泳;现状;对策

1 我国现在的游泳运动训练体制分析

在竞技体育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中、初三级训练体系,即:优秀运动队为高级,体育运动学校为中级,各级各类少儿体校为初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单一的体制己不能适应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这种体制的弊端突出表现在体育事业快速发展与国家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竞赛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奥运会的金牌大户游泳运动,由于参赛项目较多,运动员队伍日益壮大,单纯依靠国家拨款己不能满足游泳竞赛的需求。为解决中国竞技游泳发展的问题,我国游泳应从体制创新和机制完善,改变目前单一的训练体制,向多元体制转化,以国家为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新格局发展。

2 竞技游泳运动训练方法的现状分析

我国竞技游泳训练在几十年的历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和体系非常重要。影响我国竞技游泳的因素主要是技术训练方法陈旧;力量训练比例不足;训练过程缺乏平稳性,影响了训练的整体效果。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在游泳的训练方法方面认识的落后。

(1)技术训练。调查发现,我国竞技游泳由于技术性训练不足,训练的方法和手段陈旧单一,使我国游泳训练的技术水平发展停滞不前。现代运动训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是训练方法、手段和训练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熟悉掌握这些方法、手段,并且能结合训练实际及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运用,才有可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水上力量训练。力量素质的提高是游泳训练的基础和前提。同时,有计划地进行力量训练,不仅能促进训练效果,而且能有效地减少运动创伤的发生。

(3)训练稳定性。良好的训练稳定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的基础。运动员训练成绩的高低,训练的稳定性也随之波动。具备良好的训练稳定能力已经成为运动员发挥竞技能力的重要保证。资料显示,我国在同一泳式上远远低于国外的负荷水平,反映出我国缺乏训练的稳定性的研究,在今后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4)训练监控。对游泳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实行最佳的监测和控制,是提高游泳训练科学化程度的重要保障。据资料显示,由于教练员之间缺乏交流与配合,科研与训练结合不紧以及科研人员不足,影响我国大多数优秀游泳运动员整体训练的效果。近年来我国竞技体育训练过程的科学化程度虽在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体育科研力量还比较薄弱。今后应该对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实行最佳监测和控制,使训练过程更为科学化。

(5)训练周期。为了使运动员能够在每年的重大比赛中形成最佳竞技状态,运动员全年的训练是由教练员围绕当年比赛的次数,精心做出周期训练计划。根据每一个阶段,进行训练分期。目前国外全年训练分期逐步减少,很多国家都“赛练结合”,将比赛作为训练内容。我国在年度竞赛次数上明显少于国外,但训练分期还采用原始模式,这不利于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竞赛能力的发展,也使得比赛成绩波动较大。

3 提高竞技游泳水平的对策

(1)注重科研,加强科学化训练水平。21世纪,体育赛场上的竞争已经变相转为体育科研人员实力上的较量,现代竞技游泳的训练,更注重科学化与高科技的应用。目前我国在科学化训练方面仍采用运动训练中的基础方法:如重复训练法、持续训练法、比赛训练法等;同时在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还存在脱离实践、创新程度较低等问题,这些都暴露出我国在科学化训练方面的研究不足,因此要加大科学训练的力度。

①加强科研人员的培养。科技竞争靠人才,科研人员的不足将很大程度上降低竞争整体的实力,直接影响游泳运动项目的发展。加速科研人才的培养,完善梯队建设,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是提高我国竞技游泳项目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增强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请进来”就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提高我国游泳竞技水平;“走出去”就是利用我们自己的优势,让更多的中国运动员到外国进行训练,在训练方法上更新理念,在竞技的理念上进一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③要建立可供科学研究的多功能训练基地。现代运动训练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集科研、训练、检测、恢复、分析等多功能训练中心,更多地运用体育高科技,加大对科研的投入。重点培养和选拔青少年游泳运动员,

(2)大力发展后备力量。后备力量较为薄弱是我国竞技游泳不可回避的现实。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应进一步扩大人才培养的规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①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延长运动寿命,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也将大幅度提高。因此,要运用科学性、系统性的训练手段,在保证运动员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同时紧抓尖子运动员的思想工作,充分挖掘运动员的内在潜力,使他们能继续保持现有竞技水平。②扩大游泳运动普及面,实现游泳项目持续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战略思想,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针对我国竞技游泳后备力量人才不足的现象,扩大普及面可以提高游泳人数基础,充实游泳后备力量。借鉴国外的竞赛体制,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

(3)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教练员的素质是直接影响运动员成才的关键要素。在我国,几乎都是运动员退役后直接从事教练员职业,在实际能力和理论水平之间还存在着差距。如今,教练员已由过去的经验式训练转变为科学化训练,教练员除了应掌握的专项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进修、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探讨存在的问题。促进科学化训练的更好发展,全面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结束语

只有从科研投入、体制改革、训练方法创新、教练员与运动员素质的提高、后备力量的培养多方面施加齐力,多位一体综合出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竞技游泳的现状,提高竞技游泳的水平。

参考文献:

第3篇: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 理论体系 发展

1引言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在我国起步较晚,该理论体系在我国形成于1983年。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其理论水平迅速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粗略地谈谈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供大家参考。

2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2.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 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作“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作“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2.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

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 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

2.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

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2.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

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 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2.2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

2.3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 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 的《竞技运动异化论》, 宋继新(1999) 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 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发展历程的回顾及21世纪展望[J].体育科学, 1999,(02).

[2]曹景伟,席翼,袁守龙,罗智,甄志平,张驰,刘秀峰,李岩. 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02).

[3]曹景伟,袁守龙,席翼,罗智,甄志平,张驰,刘秀峰,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流[J].体育科学,2004,(02).

[4]田麦久.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功能与竞技选手的社会职责[J].体育文化导刊,2002,(01).

第4篇: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

关键词:功能训练;健身气功;体能;应用

1.引言

功能性训练最初是作为运动康复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的内容是有肢体损伤、功能的病人通过徒手或持器械进行锻炼来恢复健康。在欧洲和北美,功能性训练多用在大众健身,主要用来改善受伤人群关节的稳定性、神经肌肉控制、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而在竞技体育领域,由于功能性训练可针对性的锻炼人体的神经肌肉控制,肌肉力量的特点,帮助运动员减少受伤概率,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以至于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赢得比赛。所以近些年来,很多的运动队将功能性训练引进到竞赛运动员的训练之中来。健身气功竞赛功法需要运动员具备很高的力量与柔韧素质,且神经对肌肉、人体重心控制能力要求更高,为了使竞赛功法的参赛运动员充分挖掘自身潜力,获得更好的比赛成绩,预防损伤,将功能性训练应用到竞赛功法运动员体能训练中进行研究。以期整合科学的训练方法,为竞赛运动员、运动队服务,增强竞赛功法比赛的观赏性,促进健身气功的传播与发展。

2.功能性训练的概述

2.1功能性训练的概述与特点

功能性训练时多关节、多方位、强调本体感觉的运动,包括减速、加速以及稳定性能力、对不稳定状态下身体的控制能力、控制身体重心,对地反应力和冲力的调控能力。[1]功能性训练很早就被应用到运动损伤的治疗之中,经过中国体育的辉煌期2008奥运会之后,功能性训练在中国得到重视,并且开始在全国体育领域广泛的开展。在康复领域中,功能性训练时康复治疗的核心,[2]是用以改善伤残人士的基础治疗。在康复医学来讲,功能是指组织、器官、肢体等的特征活动,而功能训练时未了恢复组织、器官、肢体功能障碍而实施的有针对性的康复措施,是康复治疗的核心,属于作业疗法的重要内容。[3]功能性运动表现金字塔是运动模式、运动效率和运动技能之间平衡发展的模型。功能性训练的理念认为:最优化竞技能力金字塔是以人体最基础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为基础;其次是人体高效的运动模式;然后通过综合训练,使技战术在牢固体能基础上得到高效的整合并在竞赛比赛中得以稳定的重现。竞技能力金字塔结构中功能动作是基础、功能性竞技能力是纽带、功能技术是关键。[4]

3.健身气功竞赛功法的概述

3.1健身气功的定义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以调神、调息和调身为手段,以这三者的完美结合为准则的自我练习,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在2003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将健身气功确立为第97个体育运动项目。健身气功是中国传统健身文化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养生智慧,又适应新时代人类健康的养生追求。

3.2健身气功竞赛功法的内涵与特点

健身气功竞赛功法包括竞赛功法易筋经、竞赛功法五禽戏、竞赛功法六字诀、竞赛功法八段锦四套。它们是国家体育总局在2008年,由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四套大众功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难度动作,缩短规定套路的习练时间所编成。竞赛功法的问世不仅可以规范健身气功的发展,还增进了健身气功比赛的可比性和观赏性。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竞赛对于此项目的发展是相当的重要,应抓住以竞技为规范化发展的契机。因为“竞赛是运动项目发展的杠杆”,运用好这个杠杆,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运动项目的发展。[6]因此通过创编四套竞赛功法可以有助于扩大习练人群,增强观赏性,进而推进健身气功的传播。

竞赛功法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要求运动员在6min的时间里完成相应的规定成套动作。竞赛要求运动员在完成成套动作时,必须将动作、音乐、呼吸、神态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并要做出难度较大的动力性和静力性动作,且需要表现出人体柔韧与力量的人体美和运动美。

4.功能性训练对竞赛功法的意义

4.1对专项能力发展的意义

竞赛功法是一项以柔韧、协调为基础,以力量、力度为核心,以耐力为保证的表现难度和美感的运动。从项群理论角度看,健身气功和目前全国体育大会中的技巧、健美、体育舞蹈、健美操和舞龙舞狮等属同一类比赛项目,都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7]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需要运动员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体能上,需要优美的形体,表现出动作敏捷与灵巧;技能与战术上,需要表现出对时空的判断准确,对身体姿态控制,与同伴的协同配合;心理与智能上,需要感知灵敏度高,善于自我调节,具有果敢精神。[8]

传统的竞赛功法训练主要集中在柔韧和四肢力量的训练上,而忽视躯干的核心力量,忽视神经对肌肉控制的训练,缺乏对小肌群本体感觉的训练,势必影响专项技能的发挥。而功能性力量训练注重关节链的整合,注重本体感觉训练,强度动作技能的整体协调发挥,势必为竞赛功法运动员的专项技能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4.2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

竞赛功法运动员为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获得最佳的运动成绩会努力的提高专项能力。追求柔韧性的最大化和稳定力量的最优化,而当柔韧素质与力量素质及其他耐力、灵敏等素质发展不平衡时,人体就会增加受伤的风险。如,增加肩、髋、踝等关节的柔韧与力量,控制不好力量与强度,极容易受伤。功能性训练中,力量素质训练通过静力性力量训练、离心收缩力量、抗阻力训练、超等长训练[9]等,改善稳定肌群、短小肌群、单关节肌群力量。改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提高神经肌肉募集能力和抑制肌肉萎缩的作用,增强肌肉反应速度,减小运动损伤。核心力量训练预防运动损伤:运动员在进行快速发力动作时,强有力的核心肌群能够确保肢体在动作过程中保持在正常的位置,深层小肌肉群的稳定功能起到关键的保护作用。如此预防或减少急性损伤的发生。[10]

4.3对竞赛功法套路理解的意义

功能性训练是一个方法体系,通过有机整合如核心区训练,平衡性训练,超等长训练等不同的训练内容,提高训练的经济型和有效性。从整体挖掘运动员的潜能,将健身气功竞赛功法中“调心、调息、调身”更加趋于三调合一,达到最佳的健身功效。并且从功能性训练中体会到人体各局部对整体的作用,有助于理解健身气功中的整体观。

5.功能性训练在竞赛功法中应用

5.1以核心区域为主的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区域是指是指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所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竞赛功法运动员需要保持对身体姿态的控制,保持难度动作的完成(如竞赛八段锦中第二式的后举腿动作),以及维持要求的固定姿势(如,竞赛功法五禽戏中鹿奔的起脚平衡动作)等,这些动作都需要核力量作为基础来控制身体平衡来完成。

核心区域训练方法可采用王卫星、郑楠[11]等人的体能训练方法,采用悬吊器,瑞士健身球等器材,如:

( 1) 悬吊训练: 运动员单脚或双脚固定于悬吊器上,紧接着进行多方向训练,训练核心区域各部位的肌肉力量。

( 2) 收腹剪腿训练: 运动员半仰卧在垫子上成 45度角,双手撑地,收腹,双替摆动,训练髂腰肌、股直肌腹直肌、等核心区腹部以及侧部的肌群力量。

( 3) 腹部触球挺身训练:

运动员腹部触球,双手抱于头上身向上挺,训练腰方肌、腰大肌、竖脊肌等核心区背侧部的肌群力量。

5.2以稳定性为主的膝踝关节功能性训练

健身气功竞赛功法中有大量的单脚平衡支撑和双脚前脚掌支撑动作,这些动作对膝踝关节的稳定性、力量性、柔韧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以稳定性为主的膝踝关节功能性训练显得至关重要。加强膝踝关节的稳定、力量、柔韧训练不仅对于运动员的运动水平的发挥有着重大意义;同时由于比赛中需要完成静力性的支撑性动作,对于膝踝关节的损伤和保护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膝踝关节的稳定、力量、柔韧的训练可采用,平衡垫训练: 训练动作由易到难,先采用双脚站于垫上,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可变为单腿站于垫上,还可增加与专项动作结合的一些难度动作,如半蹲,提膝平衡,燕式平衡等[12]。平衡垫闭目蹲起、橡皮带抗阻力前跨步加旋转训练等。[13]膝踝训练主要注重关节整体运动功能的发挥,以关节所关联肌群、韧带的训练及神经支配为主,注重踝关节的本体感受性训练,增强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力。

5.3功能性训练与专项训练的组合训练

功能性训练是以提高人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增强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强化整体的协调性,让身体运动更具有经济性和实效性。功能性训练时专项能力训练的基础,专项能力训练是功能性训练的升华,其包括更具强度的核心区等长肌力、核心区稳定性、人体平衡能力、身体柔韧性。

6.结论与建议

功能性训练体系是强调多关节、多方位、融合本体感觉的训练,能达到运动中动力链的高效,强化身体的动作模式的稳定性。

在竞赛功法的训练中融入功能性训练可以起到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降低运动员遭受损伤的概率,加深运动员对竞赛功法套路的理解。(作者单位:1.北京体育大学;2.高塘小学)

参考文献:

[1]李丹阳,胡法信,胡鑫. 功能性训练:释义与应用[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10:71-76.

[2]卓大宏现.代康复功能训练的新概念与新技术{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7):388-390.

[3]纪树荣,康复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20

[4]Bill Foran .高水平竞技体能训练[M].刘爱杰,袁守龙,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24.

[5]健身气功管理中心 健身气功三百问 [M]

[6]虞定海. 开展健身气功竞赛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01:68-71.

[7]运功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6:46-47

[8]曹晓蓉.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运动员表现力培养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383-385

[9]王建琴. 功能性训练与预防运动损伤探析[J]. 运动,2011,04:44-45+14.

[10]黎涌明,于洪军.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28(4):19-27

[11]王卫星,李海肖. 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8:1119-1121+1131.

第5篇: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

关键词: 运动训练学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德国著名学者,莱比锡体育学院的哈雷教授于1969年发表了题为《运动训练》的专著,开启了运动训练学的先河,使得整个世界的竞技运动的训练有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几十年来,无数的专家学者投身这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广泛的研究,使得这项学科空前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学体系。在我国,1983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组织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运动训练学》,标志着我国运动训练学的诞生。我国的众多学者对运动训练内容进行了有效的针对性研究,提高了我国在该学科的理论科学水平,丰富了运动训练学的知识宝库。

进入21世纪,运动训练学在众多学者的推动下,又有了很大发展和提高,产生了很多新的理论构想。目前运动训练学处于很高的整合和分化阶段,出现了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很多学者出版了新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性专著,特别是我国学者,在近些年的不断努力下,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理论性研究成果,学术界称其为运动训练学的“中国流”。

1.我国运动训练学研究现状

自从1983我国第一部运动训练学专著问世以来,运动训练学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他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运动训练学也在我国竞技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指导我国的竞技运动训练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直以来,我国的运动训练学都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促进和推动着我国竞技运动成绩的不断突破和提高。虽然运动训练学的学科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由于田麦久、徐本力和董国珍等为代表的学者们的努力和推动,我们不仅通过吸收与借鉴,迅速地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运动训练学研究体系,而且通过拓展和创新,使得中国运动训练理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在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学理论成果中,有一些在世界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它们已经并在继续有力地推动着中国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同时深刻影响着中国运动训练科学的发展方向。

1.1我国运动训练学体系的完善

经过众多体育工作的共同努力,我国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正在建立,并在进一步完善中。徐本力曾以结构框图的方式形象地揭示了中国运动训练学的学科体系结构。该结构生动展现了运动训练科学与体育科学和现代科学的层次关系,形象揭示了运动训练科学包含的3个理论研究层次及其与专项运动训练实践间的关系,明确指出了运动训练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支撑体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这是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体系日渐成熟的认识论表现。其次,中国先后出版了一批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运动训练学专著。如,过家兴等的《运动训练学》、田麦久等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李诚志等的《教练员训练指南》、徐本力等的《运动训练学》①。这是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体系日趋系统的成果性证明。

经过多年的整合,我国的运动训练学逐渐和世界上竞技体育理论比较发达的国家接轨,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研究体系内容,在广大体育工作的努力下,这个体系正在不断地完善,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内容体系。主要包括:(1)运动训练的目的;(2)运动训练的原则;(3)运动训练的参与者;(4)运动训练的影响因素;(5)运动训练的内容;(6)运动训练的方法;(7)运动训练的组织与控制;(8)运动训练效果的评价。这是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日益完善的结构化体现②。

1.2我国运动训练学的研究成果

我国运动训练学研究发展到今天,许多学者为这门科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丰富了运动训练学的内容,提出了独特的理论和见解。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②。

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为运动训练学的纵向分层提供了科学划分的依据。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作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作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③。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把项群训练理论作为一个重点的章节加以推广,这说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界的认可,并达成共识。项群训练问世以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等,都是项群训练学的新发展。

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不仅结出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而且富有成效地应用于某些专项运动的实践。例如:《中国优势竞技运动项目制胜规律》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内容,而且为我国某些“次优势”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的研究成果,不仅总结了我国多年来在运动训练方面所发现的规律,而且为我国广大教练员科学指导运动训练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凡属此例,可谓俯拾即是。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我国在1992、1996、2000年的夏季奥运会上蝉联金牌总数第4位,2004年第3位,2008年更是占据第一位置,不能不说与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的理论贡献有密切关系。

2.运动训练学的发展趋势

2.1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的强化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向导和控制作用,这体现了训练目标的强化作用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充分认可,证明科学训练在竞技运动训练得到了更加真切的认识,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

训练目标的设定对训练的过程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我们所有的训练都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都是为了提高运动成绩,掌握更好的运动技术,所以一切训练都要围绕训练目标来展开。目标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就连每节训练课都要有明确的目的作为指导,要保持训练内容与目标的高度一致,训练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系统地进行,不能想到哪训到哪,否则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不可能得到系统的锻炼,运动成绩的提高就更无从谈起。

2.2运动训练规律的再认识及创新

很多学者对一些项目本质规律进行了再认识,挣脱了原有理论的束缚,研究更深层次的基本规律,创新出很多有效的训练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创新方面,我国的运动训练专家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我国很多项目的优异成绩与这些创新理论是分不开的。例如马俊仁在长跑项目中对速度训练的运用,他认为长跑项目不仅是耐力的训练,还有速度的因素,只有速度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获得比赛的胜利,并在训练中着重加强了这方面的培养。事实证明,这样的训练在比赛中体现出很好的效果,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创新方面我国的体育工作者也有很大的成就。我们都知道,运动技术必须符合人体科学原理,合理的技术能充分发挥人体机能,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有效合理运用身体机能。这个动态的过程是变化的,是随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变化的,也是随着不同运动员的特点而变化的。我国的教练员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大胆地改革创新,为运动员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训练和比赛计划,寻求到了更多适合中国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训练方法。例如中国乒乓球队几十年长盛不衰,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技术创新。近一时期,中国运动员独创的“直拍横打”技术,使中国队在第45届世乒赛上包揽了男单比赛的冠亚军。再如中国游泳队首创的“高肘划水技术”,加大了“抱水”阶段的划水面,加长了划水路线,增强了划水效果,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成绩④。

另外,在运动训练学基本理论,运动训练学向别的学科融合等方面都在积极地向前发展着,特别是向运动竞赛学方面的融合正在不断地研究和发展中。运动训练学、运动选材、运动竞赛学,主体都是运动员,这些学科有一定的关联和交叉,它们共同构成了竞技体育学的理论。运动训练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一个发展的不断完善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理论体系正伴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成熟,相信在我国体育学者不断的努力下,运动训练学会为我们的竞技体育作出更多的贡献,也会为世界体育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注释:

①曹景伟,席翼等.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2.

②田麦久.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

③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④毛勇,张学森.现代运动训练的新趋势[J].山东体育科技,2004.12.

参考文献:

[1]李益群.体育博弈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田麦久.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

[5]毛勇,张学森.现代运动训练的新趋势[J].山东体育科技,2004.12.

[6]胡亦海.试论《运动训练学》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3.

[7]熊焰等.运动训练学基本问题探悉[J].辽宁体育科技,2004.2.

第6篇: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

关键词:竞技体育;资源整合和优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6-0080-04

1问题的提出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北京体育进入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和特色的新阶段。在新时期条件下,高校体育如何应奥运会后学校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把握奥运会举办后的有利契机,如何深入利用奥运会对北京地区竞技体育的影响,使北京高校竞技体育向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是北京市高校体育发展中的亟待解决问题。为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北京市高校体育如何为北京市竞技体育服务,以实现学校体育和区域体育互动发展。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和和网络资源收集、鉴别、整理有关高校体育资源整合和优化方面的文献资料,为论文的分析与讨论奠定基础。

2.2调查研究法

主要运用走访和问卷调查法进行实际调查。针对调查研究的需要及内容,设计了《北京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北京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在京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

2.3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学处理软件对有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高校体育资源整合与优化的内涵

“整合”主要是指由系统的整体性及其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的整体的建构、序化过程。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北京市区域内高校体育的特点表现为内部的相对同质性,即高校体育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比较接近,教育活动的地理位置相同,教育资源禀赋相似,教育发展水平也比较相近。同时,区域内高校体育具有相对独立的管理协调机制,政策上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协调学校体育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比较容易。从此层面上来讲,学校体育区域互动发展,主要指在社会、经济和教育等要素相对同质性的条件下,北京市区域内高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整体互动发展。从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学校体育要为区域体育发展提供服务,学校体育要与区域体育互动发展。在一定的区域内,高校体育资源集合、综合、融合、结合为统一协调的整体,使之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总和”的功能,发挥整体效应,达到最佳教育效益,这就是高校体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整合过程需要遵循优化原则,追求优化效益,也将带米优化效益,因而整合与优化是互为因果关系,相互连带一起的。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区域内高校体育资源整合与优化就是将体育资源优化组 合,使高校体育资源之间建立一种互生、互补、交又融合、持续发展的生态关系,从而促进区域体育效益的提高。

高校体育资源具有多种形式和多重特性,在整合与优化中应充分把握它们载体形式的不同特征,使物质环境的、人力、组织管理的和文化的等各类体育资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发挥优化效益。人力资源和物质环境方面的教育资源是开展高校体育教育的前提条件和必备资源,它们所产生的影响作用是比较直接和明显的,在整合与优化中应最大限度地加以开发和利用,以更好地满足高校体育和区域竞技体育发展需求。

3.2北京市高校服务于北京市体育存在的问题

3.2.1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的问题

外部机制是指体育行政部门对高校体育的重视程度,对高校体育为北京市竞技体育培养人才、参与科研服务等方面能力的认可度,这是高校体育能否为北京市竞技体育做贡献的重要前提条件。内部机制是指高等院校对自身优势的宣传与自我完善,高等院校应不失时机地加大对自身的宣传力度,使外部了解高校体育的优势。要发挥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的协调作用,促使高校体育更好地服务于北京市竞技体育。

3.2.2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问题

竞技体育院校化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新探索,是一项开拓性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等院校应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形势与任务,使竞技体育管理机制与普通教育管理机制有机结合。同时,借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契机,学习与借鉴国外高等院校开展竞技体育训练,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竞技人才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应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训练网络。

3.2.3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的问题

北京市各高等院校必须打破现行的条块分割的格局和院校之间的界限,在资源的管理和使用上实行资源整合与共享,达到资源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能。在项目布局上,要遵照北京市竞技体育发展的规划,充分依据各高校的训练优势和科研特长以及生源条件等因素,尽可能地避免各高校重叠设项,在人力资源培养上,各高校要做到有主有次、有轻有重,以优势项目为主,其它项目为辅。同时各高校之间要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既做到资源的优势互补,又要实现资源的共享。

3.3北京市高校发展竞技体育的措施

3.3.1与北京市体育局达成共识,高度重视竞技体育学院化

根据北京市现有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特色,将其溶入具有特色项目的高等院校,借鉴国外高水平运动员的成长、成功之路,结合北京市现有的经济条件、竞技水平,以及高校的有利环境,北京市教委与北京市体育局的领导应高瞻远瞩,革新思想,锐意进取,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投资力度,高度重视体育向高等院校发展,逐步增强高等院校面向社会的竞争能力,突出办学特色。

3.3.2定位更高目标的办队宗旨,培养并发展特色项目

目前北京市许多高校都成立了高水平运动队,但是发展较早,开展较好的运动队还是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9所高校。近年来随着大学竞技体育竞赛的开展和赛事的增多,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见表1。如只清华大学就有30个项目,38个体育代表队,共有500多名学生运动员,其力量不可忽视。清华大学的重点项目是跳水、赛艇、射击、田径、篮球、击剑。

这些学校有良好的训练场馆,承接过许多大型的国内、国际性体育赛事,如北航是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主会场,并且还承担了国际排球锦标赛的赛事,清华大学的跳水馆属于全国一流。高校的场地优势加上科研优势,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添补了强大的力量。各高等院校应将培养世界大学生体育明星,并参加世界体育大赛并能争金夺银定为最高目标,结合当前本校运动队实际情况,突出一个或多个竞技项目特色,制定适合本校的特色的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按时间、分阶段发展高校竞技体育,在清华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几所竞技体育运动水平较高的院校里,重点发展优势项目,努力创办成为代表全国水平的特色运动项目训练基地,并带动其他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逐步提高高校运动队的竞技水平。

北京市现有12所高校成立了高水平运动队,占高校总数的19.6%。随着大学竞技体育竞赛的开展和赛事的增多,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有的高校运队具有一定规模,如清华大学有30个运动项目,38个体育代表队,共有500多名学生运动员。近年来,北京市高校培养的高水平运动员在国内大赛中相继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如清华大学培养中长跑运动员在全国田径大奖赛中三夺分站赛冠军,清华大学跳水队也培养了不少全国冠军和世界冠军。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队先后8次夺得全国橄榄球比赛冠军,获得第16、17届亚洲杯橄榄球锦标赛乙组第1名。但是,由于高校高水平教练员和优秀生源相对匮乏、训练竞赛经费紧张、参加比赛机会较少,以及缺乏与体育部门协同配合等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竞技体育资源的利用开发和竞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3.3创新竞赛体制

运动竞赛是检验高校运动队训练效果的杠杆,运动竞赛是促进高校竞技体育水平提高的发动机,运动竞赛是推动高校健身运动普及的催化剂。我国现阶段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一年一般只能参加两次比赛,即省市级大学生(或单项)运动会和全国大学生(或单项)运动会。而在发达国家,每年大学生赛事频繁,高校与高校之间比赛交流接连不断。以美国高校篮球赛为例,据资料显示:他们在一年不同级别的比赛中,出场次数达52场之多。显然,我们现有的大学生赛制己经限制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大学生体协的建设,发挥大学生体协的作用,健全与实施“奥运战略”协调统一的大学生竞赛制度。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与北京市体育局紧密合作,将北京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生存发展与北京市竞技体育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在北京市大体协在体育局、高校会员单位的会费保证下,积极开展各项竞赛组织工作。提高大学生体育协会的高效运作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突出和实现协会的服务功能、咨询功能和桥梁功能。

北京市高校为北京市竞技体育服务的模式见图1。在此模式中,北京市体育局为各高校和北京市大体协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政策,并根据北京市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确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布局。北京市大体协通过为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运动训练提供资金和技术上支持,通过高水平运动员注册来管理运动员的竞赛,根据需要可以确定运动员代表北京市参加全运会、洲际和世界比赛等,也可以代表高校参加各种大学生运动会。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主要抓运动员的训练和科技服务等。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以便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竞技体育服务:(1)理顺领导体制,政事分开,建立办事高效、运转顺畅、科学规范的体育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大体协的作用;(2)根据国家体育方针,本着团结、奋进、文明、育人的精神,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依据竞技规律,制订和完善各项法规、政策和竞赛计划,使大学生运动竞赛社会化、规范化、制度化、多样化,从而带动高校运动训练的发展与提高;(3)为各高校提供最新的训练与竞赛信息服务,制定教练员任职资格和定期培训计划,以促进人才培养和发展;(4)制定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注册制度,杜绝运动员比赛弄虚作假现象发生,维护赛场的纯洁性;同时,也便于教练员、裁判员分层次进行培训;(5)尽力为各高校创造参加国际交流活动与国际竞争的机会;(6)积极为各高校开发体育市场、筹措资金服务。加强各运动队自我造血的机能,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3.3.4完善竞赛制度

竞技体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竞赛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而言,高质量、合理的、完善的运动竞赛可以促进运动训练的提高,而没有系统的、高水平的运动训练,便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竞赛。可以说,竞赛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和运动训练实践水平不断提高是相互的、相辅相成的。大学生体育竞赛制度是促进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动力,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与我国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竞赛管理经验,结合国家体育总局的竞赛制度,充分利用体育社会化、市场化的契机,不断完善大学生比赛制度。

我们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管理体制,以实现北京市高校体育为北京市竞技体育服务的目标。(1)运用市场,依托社会,分层次大力推广大学生联赛制度。在总结国内外大学生体育赛事的成功运作经验的基础上,划分多层次的竞赛体系。根据北京市各高校的运动水平、规模等,划分成甲、乙、丙组单独进行比赛,实行升降级;(2)缩短大学生运动会的比赛周期。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比赛是每两年举行一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比赛设置应两年举行一届并在当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比赛前期举行更具有合理性,既可以增加高规格的比赛次数,检验训练成效,又可以为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组队作好前期选拔工作;(3)建立一套由北京市、与其它省市、全国性和国际性四个层次的大学竞技体育竞赛新体制。由北京市体育局和北京市大体协负责协调组织,广泛开展北京市高校之间或与其它省市之间的校际比赛,增加大学竞技体育的竞赛次数;还应该增加各种形式的单项体育竞赛。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与竞争,适时争取或创造机会增加国际比赛(包括邀请赛、对抗赛、友谊赛、锦标赛等),不断提高高校运动水平;(4)大学体育竞赛要进入北京市和国家体育竞赛的主渠道,鼓励各高校参加体育局系统举行的各种比赛。对于每四年举行一届的全国运动会,各高校应该以北京市为单位单独组队参入竞争;对于各单项比赛各高校应该单独组队参加比赛。

高校竞赛体制改革在学习国内外体育赛事的运作规律的同时,还要依据实际情况,遵循教育与竞技体育的规律,制定具有特色的高校竞技体育的竞赛体制,确保北京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与我国竞技体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种赛事要突出“育人为本”的思想,紧紧围绕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并起到发挥以赛代练,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的作用。突出“育人为本”的思想,在确保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进行体育竞赛。

3.3.5充分利用北京市竞技体育资源,提高生源质量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生源主要来自省市高水平运动队、体校及部分传统优势运动项目的中学。处于竞技体育改革过渡时期,为避免优秀竞技运动人才流失,北京市高校应根据自身竞技体育发展的特色,与体工队、重点体校、传统优势运动项目中学等达成招生协议,保证生源数量与质量,从而避免北京市高水平运动员外流,以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人才断层现象。

3.3.6外聘专职教练员,保证训练效果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从性质上与高校运动队训练工作要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北京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多数教练员为本校体育教师,多数体育教师缺乏训练运动队指导重大比赛的经验,为避免少走弯路,早日成材,高等院校的竞赛训练机构应根据实际,制定优惠政策外聘专职教练员,并加强对本校带队教练员的理论与实践的岗位培训,优化教练员队伍结构,保证训练效果,从而提高运动队竞技运动水平"

3.3.7增加训练经费,改善训练条件

普通高校运动队经费主要有上级拨款、学校体育经费拨款、企业赞助和体育部门自筹等几种来源;支出包括教练员费用、器材设备、运动员装备费、膳食费等费用。目前北京市绝大多数高校存在经费不足。除上级部门和学校拨款处,各高校应与北京市一些运动休闲企业、体育俱乐部,甚至其他行业达成互惠协议,借助企业赞助增加训练经费,增加经费来源,改善教练员的福利,运动员的补助及训练必备的硬件设施等训练条件。

3.3.8发挥高校优势,转移训练环境,走训练、科研、教育一体化之路

与科学教育事业一样,竞技训练作为以人为中心载体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也是一项复杂的“树人”工程,我国原有竞技体制下发展起来的竞技体育形式,使得目前举国上下竞技体育与教育严重脱节。实践表明,原有竞技体制培养出的竞技人才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其的需求,审度奥运金牌,其科技含量日趋上升,科学训练显得越来越重要。北京市竞技体育科研成果突出,由于多数成果出自体育院校和普通高校,而体工队教练员科研能力不足,经验训练占据主导,观念陈旧,且运动员文化水平偏低等,导致他们难以理解与接受科学训练的新方法,以上现状表明,转移运动队训练环境,改善原有的训练方法、手段,提高运动员科学文化水平,发挥高校人才集中、科学集中、文化集中的优势,走训练、科研、教育一体化之路迫在眉睫。

4结论

第7篇: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

关键词:运动训练原则;辩证;协同

中图分类号:G80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3-0001-09

A Dialectic Thought on Sport Coaching Principles

TIAN Maijiu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Sport coaching principles are the basic principles abided by the peopl e in activity of sport coaching.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inciples is the correctunderstanding of rules of the changes, improvement and reflection of the compet itiveness of athlet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petitive sports, althou gh the sport coaching system based on pedagogy, on the ideology of the Great Lea p Forward period or on the practice of military training has positive impact onthe practice of sport coaching, each has its weakness. With high challenges andrisks, sport coaching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dialectic and coordinated idea. Th e principle system of sport coaching based on this idea can better reflect the r ules of changes, improvement and reflection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thletes.This system includes the principle of incentive and healthoriented training, t h e principle of competition requirement and individual treatment, the principle o f integrated continuity and circular arrangement and the principle of moderate l oad and timely recovery. These principles are based on the coaching practice ofelite athlet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They have already been a forcefu l engine of new progress of competitive sports coaching.

Key words: sport coaching principles; dialectic; coordination

人类在多种多样的社会活动中,不断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据以确立自我行为的 “原则”。原则对于人们的行为给予指导、予以约束,帮助人们的社会行为取得更好的结果 。原则是人为确定的。在科学的工作原则指导下,工作就会有进展;而如果确定的工作原则 不科学,甚至做了错误的选择,就难以把工作做好,常常还会造成严重的失误。因此科学地 确定工作的原则极其重要。

人们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即称为运动训练原则。运动训练原则对于运动 训练活动的方式方法予以指导和规范,告诉人们在运动训练活动中如何思考,如何操作,能 够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运动训练活动同样需要科学确定的运动训练原则的指导。

在中国竞技运动训练实践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根据其时其地对运动训练活动规律的认 识,提出过不同的训练原则,并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不断地总结经验,丰富认识,对 运动训练的原则进行调整和完善。21世纪首十年,中国竞技运动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连 续三届奥运会跻身三甲,并在第29届奥运会上居于金牌榜的首位。站在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新 的起点,要求我们更加深刻地把握竞技运动规律,完善运动训练原则的理论体系,进而促进 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健康持续发展。

1 正确认识人体运动竞技能力的变化与表现的规律

科学的正确的运动训练原则应该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应该是运动训练普遍 经验的概括和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晶。

运动训练规律是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 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本质联系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而 转移的客观存在,在运动训练活动中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影响或者决定着运动训练 的进程。运动训练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应该深刻认识训练规律,严格遵循运动训练规律去 组织自己的训练活动,才有可能取得训练工作的成功;而任何违背运动训练规律的认识和做 法,都必然会受到运动训练规律的惩罚,甚至付出巨大的代价。依据运动训练规律确定运动 训练的基本原则,用以指导我们的运动训练活动,就能够更好地对运动员的机体进行有效的 改造,改进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通过运动竞赛创造理想的运动成绩。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其参与竞技体育活动的核心要素。为了科学地确立能够反映运动训 练活动客观规律的训练原则,首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运动训练活动与比赛活动中,人体运动 竞技能力的变化与表现的规律。通过对竞技运动实践的科学总结,综合竞技运动科学研究的 成果,可以认为,在运动训练活动与参赛活动中,人体运动竞技能力的变化与表现的规律主 要有以下几点:

1) 人体的运动竞技能力是决定其参赛结果的重要因素;

2) 人体的竞技能力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与知识能力所组成;

3) 人体的运动竞技能力是不断变化的;

4) 人体运动竞技能力的变化主要受着遗传、环境和运动训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5) 运动训练可使人体运动竞技能力产生明显的改变;

6) 外部施加的运动负荷可引起人体生理与心理系统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应激反应,系统的 结构与功能相应地得到提高或者下降;

7) 在适宜的比赛环境中,经过专门的准备,运动员可高度动员其生理与心理系统,充分发 挥和表现出在训练中已经获得的运动竞技能力;

8) 人体心理与生理系统高度动员后,需要在必要的条件下进行调整与恢复。

科学的运动训练原则的提出与确定,应能指导运动员进行符合人体运动竞技能力的变化、提 高与表现规律的训练活动,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2 运动训练原则的三个理论体系

运动训练原则是在运动训练实践活动中感受领悟、提炼概括而提出和确立的。在现代竞 技体育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对运动训练原则的认识也在发展变化。在我国竞技体育 发展的不同时期,依人们对运动训练规律和训练工作要求的不同认识,构建了三个运动训练 原则的理论体系。这三个理论体系分别构建于不同的理论或实践基础之上,相互之间有着密 切的联系,又各自有着鲜明的特性。它们是:基于教育学理论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基于跃 进思维和军队练兵实践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以及基于辩证协同思想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

2.1 基于教育学理论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我国运动训练界对于运动训练原则的认识,最初来自于前苏联的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理 论》教材中关于运动训练问题的章节中的有关论述。其中所述运动训练原则许多是从教学原 则衍生而来的。

1981年由全国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主持编写的《体育理论》教材中,列举的运动训 练原则有: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不间断性原则,周期性原则,合理安排训练 负荷原则,以及区别对待原则。1983年,由中国运动训练学会组织编写的《运动训练学》专 著中,除上述5项外,又增加了自觉性原则与直观性原则两项常见的教育学原则。1990年我 国高等体育院校第一本全国通用的《运动训练学》教材中,又恢复为80年代的5项运动训练 原则。其后,我国多所高等体育院校陆续将运动训练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予开设,编写 教材,组织教学。各院校编写的《运动训练学》教材中,时有局部的调整,但主体内容雷同 。

2000年出版的全国高等体育院校通用《运动训练学》教材中力求对运动训练活动的各个 方面提出更为全面的指导,针对运动训练活动中的不同问题,从9个方面概括了运动训练的 基本原则,即:竞技需要原则、动机激励原则、有效控制原则、系统训练原则、周期安排原 则、适宜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直观教练原则与适时恢复原则。与1990年教材相比,针 对运动训练活动中遇到的多元性的复杂境况,这一体系中增添了竞技需要、动机激励、有效 控制、直观教练与适时恢复共5项原则,从而为运动训练实践提供了更加完整、更加明确, 并且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指导理念。但察其主要内容以及整体结构的特点,仍然基本上沿袭了 教育学运动训练原则的框架。

基于教育学理论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比较全面地考虑到了运动训练活动的不同方面,有 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训练原则,注意解析各项原则的理论依据,注意表述的准确性;但涉 及的内容比较分散,而且也没有考虑到不同原则之间的有机联系。

2.2 基于跃进思维和军队练兵实践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我国运动训练工作中提出并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三从一大 ”即“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简称。

“大运动量训练”是在1958年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三从”则是从部队练兵学 来的经验。1961年,将某团二连副连长郭兴福军事技能训练的方法总结为“郭兴福 教学法”,其中包括“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进行训练”的内容。1964年1月,中央军委 号召全军学习推广“郭兴福教学法”,报、人民日报就此发表了社论。2月3日,体育 报发表文章:《把郭兴福教学法学到手》,6月11日,体育报又发表题为《从难从严从实战 需要出发进行训练》的评论员文章,大力推行“三从”。这一年,足球、田径、篮球等项目 先后召开的训练工作会议中,把大运动量训练与“三从”组合在一起,称为“三从一大训练 原则”。(见张庆文博士论文,《“三从一大”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海体育学院,2007)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 准确地阐述了训练与比赛的关系,提出“从实战出发”抓住了根据比赛的需要组织 训练这一核心问题,对正确地把握训练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从严从难”以及“大运动量训练”的要求重点突出,特别强调刻苦训练,这是完 成训练任务、实现训练目标的重要基础;

3) 用语简洁生动,朗朗上口,便于宣传和应用。

几十年来“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推行,在我国竞技体育队伍中,树立了苦练严管的作风和 传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但是,“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也不可避免地 有着其时代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 理论体系有明显缺漏。运动训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因素,作为指导这样一种复杂社 会行为的工作原则体系,应该全面地涉及到各个主要的方面。而三从一大原则体系中却对许 多重要的问题没有涉及。例如运动员行为动机的激励与保持问题、训练过程的组织问题、承 受负荷后的恢复问题等等。

2) 有张无弛的失衡。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与表现是运动训练活动的核心问题。运动 员承受训练负荷,肌体疲劳,通过休整恢复,其竞技能力获得提高。这里,负荷与恢复是有 着密切联系的两个重要的范畴。没有负荷,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无从变化;没有恢复,运动员 的竞技能力不可能提高。“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二者缺一不可。但“三从一大”强调 了“苦”、“难”、“大”,却忽视了“调节”与“恢复”,造成了有张无弛的失衡。

2.3 基于辩证协同思想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基于教育学理论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与基于跃进思维和军队练兵实践的运动训练原则体 系多年来在指导我国运动员的训练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正如前文所述,也各有其不 足。飞速发展的运动训练实践迫切地要求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原则理论体系。

物质的存在与运动、工作的组织与实施,都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许多影响 因素之间是紧密联系、彼此促进或者相互制约、相生相克的。辩证地认识事物,辩证地把握 运动的进程,是人类各种行为的重要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更有着特殊的需 要。

竞技体育活动中运动员健康安全的高风险性与运动训练中运动员机体负荷的高挑战性等 特点提示我们,应该特别谨慎地准确把握好各种相互矛盾的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

例如,加大运动训练负荷可给予运动员机体更大更强烈的刺激,促使运动员机体产生更 为深刻的适应性变化,更快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但加大运动训练负荷的过程中, 稍有不慎,超过了运动员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便会导致运动员机体的劣变,过度训练引发 过度疲劳,甚至会发生灾难性的后果,葬送运动员的竞技生涯。

再如,运动员需要经过多年的系统训练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竞技选手,而任何一个 完整的社会行为又都是分阶段组织实施的,这种分阶段的组织实施即以时间跨度不等的训练 周期的形式存在着。没有周密设计、组织有效的运动训练周期,便不可能保证运动员成功地 进行多年的系统训练。

可见,辩证地认识和解决训练实践中遇到的诸多矛盾;有效地组织和推进矛盾双方的协 同效应,对于人们成功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辩证协同训练原则理论体 系是在吸取了基于教育学理论和基于跃进思维与军队练兵实践的两个运动训练原则体系的合 理内核的基础上,进行了辩证思考,并强调协同效应而建立起来的。2006年,田麦久等首次 提出由10个范畴两两组合的5项运动训练原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运动训练学》,200 6);近年来,又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和梳理,将对运动训练活动有着重要指导意 义的8个范畴组合为4项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即: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竞技需要 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构成 了用以科学指导运动训练活动的辩证协同运动训练原则的理论体系。

下面,我们将从概念释义、科学基础以及贯彻实施的训练学要求三个方面对这4项训练 原则分别作进一步的阐述。

3 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

3.1 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释义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是指,以实现予设目标为导向,激励运动员积极参与,并 在为运动员身心健康提供有力保障的条件下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训练原则。这项原则将动员 激励运动员积极主动刻苦地训练与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运动员健康这样两个范畴辩 证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指导思想。

导向激励可来自被激励者内部,也可来自于其外部,即动机激励与社会激励。动机是推 动人们从事某种行为的内部驱动力。人类从事任何活动,其动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 动机会激发斗志,振奋精神;消极的动机则使意志松懈、不思进取。运动员的训练过程是艰 苦的,需要克服许多困难,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因此,参加运动训练,需要建立正确的积极 的动机;坚持运动训练,更需要不断地完善正确的积极的动机;用正确的积极的动机激励运 动员,自觉地投入到艰苦的运动训练活动中去,为实现训练目标而不断努力。社会激励表现 于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两个方面。对于运动员竞技表现的社会认同和事业荣誉感会使运动员 的高层次人生需求得到满足,运动员由于创造竞技成就而获得的物质奖励则会使运动员享有 相应的生活改善。

在积极的导向激励下,运动员会主动投入训练。他们常常抛弃人们正常生活中的许多快 乐和享受,承受艰苦的训练负荷;不少运动员试图挑战训练负荷的极限,以求得比他人更快 更大的提高,这种尝试会使运动员冒着过度训练的巨大风险,为了实现预定的训练目标,甚 至在患有运动创伤和疾病时,仍要坚持训练和参加比赛,而这常常会导致运动员伤病加剧, 甚至严重影响健康,这就违背了从事体育运动的根本宗旨。所以,与此同时,要认真贯彻健 康保障训练原则。

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充分挖掘运动员的竞技潜力,对运动员的机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同时也对运动员的健康带来风险。这里,必须明确地把保护运动员的健康放在重要的地位, 认真地贯彻健康保障训练原则。为运动员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既是对运动员基本健康权 的尊重与保护,也是使得运动员能够坚持多年系统训练,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必要条件。

国内外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其训练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健康训练的重要性。中国女子 体操队总教练陆善真在备战和参赛2008年奥运会过程中提出将“保护性训练”列为一条重要 的训练原则;美国NBA球员受伤后停训停赛接受治疗,只有在医生确认恢复后,才允许重新 参加比赛。德国人迪马丁教授等在1993年出版的《训练学手册》一书,也提出了“维护健 康的原则”,认为“所有训练安排均应不给运动员的健康带来危害,并尽可能地为确保运动 员的健康服务”。

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是运动训练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辩证地认识二者之间的内 在联系及可能发生的矛盾,不断地激励运动员主动训练、刻苦训练,同时密切关注、切实保 障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更好地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才能使训练工作取得成功。

3.2 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

3.2.1 长期艰苦的训练需要不断的动机激励现代高水平竞技训练要求它的参加者多年坚持系统的刻苦训练,承受巨大的心理负荷与 生理负荷。而且,在多年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还会不断地受到内外环境多种因素的干扰,包 括伤病的产生,竞技水平发展暂时的停滞,对成就的自满,不良人际关系的牵制以及其他各 种社会的、心理的和生物的问题的出现,都会使运动员感到困惑,降低信心,失去兴趣。因 此,就需要从运动员自身和外部不断地激励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动机,始终对训练的前景充满 信心,不断地感受到阶段性成就的喜悦,并继续树立新的训练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自觉地 进行年复一年艰苦单调的训练,并从中获得乐趣与满足,一步步走向竞技生涯的高峰。

我国优秀女子羽毛球选手张宁在1996年世界杯赛、2003年世锦赛、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 先后获得女单冠军,在29岁时完成了世界三大赛冠军的大满贯胜绩,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也 书写了辉煌的人生。但是怀着为中国体育事业作出更多贡献的崇高责任和对北京奥运会的美 好憧憬,她克服了许多困难,坚持着科学的刻苦的训练。终于在2008年奥运会上,33岁的张 宁蝉联了奥运会女子单打冠军,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好评和尊重。

3.2.2 健康保障是运动员的重要人权体育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之所以热爱体育,是因为它能够给人们带来 健康和快乐,带来成就和激情。违背体育运动根本宗旨、损害运动员健康的要求和行为都是 应该反对和防止的。服用违禁药品破坏了竞技公平,并对运动员肝脏、内分泌等器官和系统 造成损害,所以要坚决反对;过度训练、过度疲劳会严重损伤机体功能,所以要科学预防; 为了夺标,运动员严重伤病仍上阵参赛,会明显加重伤情病情,所以应予制止。保护运动员 健康是维护运动员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3.2.3 健康的身体是保持系统训练并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基础 当代竞技体坛众多的案例表明,选拔具有巨大竞技潜力的青少年运动员,进行系统的多 年训练,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竞技选手。在多年持续进行的艰苦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保持 健康的身体至关重要,有了健康的身体,运动员才能坚持严密计划的系统训练,才能承受高 质量的训练负荷,才能一步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竞技能力水平,才能在各种条件和水平的 比赛中表现出自己具有的竞技能力。而如果运动员患病,或者长期受着运动创伤的困扰,那 么,再好的训练计划也无法实施,再大的竞技潜力也无从发挥,再美好的奋斗目标也无法实 现。

当然,在多年训练过程中,在不断追求突破的道路上,常常难以完全避免运动伤病的发 生。问题在于,当运动伤病出现时,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有些教练此时还是一味蛮干,脱离 实际地片面强调“苦练”,要求“轻伤不下火线”,导致运动员伤病日益加重,结果使训练 的系统性遭到严重的破坏,许多这样惨痛的教训值得我们牢牢记取。正确的做法是,认真对 待,抓紧治疗,与医师密切配合,在科学诊断的基础上,确定治疗方案。能够局部保持训练 的,应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在确保身体伤病能够尽快治愈的前提下,适当地组织进行不会导 致伤病加重的内容的训练。在这方面,美国NBA球员严格的伤员治疗与参训制度值得参考。

3.3 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的训练要点

3.3.1 树立正确的参训动机,协调兼顾国家与个人的利益运动员从事竞技体育是有目的的行为,参训目的的定位对于运动员参训的积极性与自觉 性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需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训练的目的性教育和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教育,使运动员认识到参加竞技运动训练、获得优秀运动成绩对国家、民族、家庭及 个人的重要性及其巨大的社会价值,从中得到鼓舞和激励,逐步树立起积极自觉的训练态度 。同时,要注意协调兼顾国家与个人的利益,使运动员把为国家、为集体争光的责任感和荣 誉感与体现个人人生价值、创建高质量的家庭与个人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强烈的 目标动机,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实现训练目标。

随着运动员竞技经历的演变,运动员的参赛目标也需要及时的调整,才能对运动员起到 更好的激励作用。如我国男子体操选手李小鹏,出生于1981年,1997年16岁时起,到2003年 22岁时止,共14次站在了世界大赛的冠军领奖台上,其中包括了在悉尼举行的第27届奥运会 上的男子体操团体和双杠两枚金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李小鹏因踝伤在双杠比赛中只获 得了铜牌,赛后并长时间治疗恢复。对于李小鹏来说,似乎已经不再有新的目标可以吸引他 了。但是,在中国百年梦圆的北京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责任感强烈地鼓舞着他的同时,李小 鹏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超越另一位体操选手李宁保持的14项次世界冠军的“纪录”。经过 长达3年的治疗和康复,李小鹏终于坚强地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获得了他第15、16 项次的世界冠军:奥运会团体冠军队成员及双杠冠军。

3.3.2 以人为本,加强医务保障关注运动员身体健康是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在训练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同时,作为 运动训练活动的主体,运动员的健康状况对于训练活动的组织进行以及训练成果的好坏有着 重要的影响,应得到高度的重视。因此,需要建立完整的健康保障体系,包括日常的医务监 督、定期的健康体检、及时的医药治疗和发生意外伤病时的应急机制。

运动员发生运动创伤后,须及时诊断。需要停训停赛治疗的,应坚决停训停赛。不要因 为追求一时一事的竞技利益而使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受到不应有的损害。男子110 m跨栏跑雅 典奥运会冠军刘翔左脚跟腱负伤,在2008年8月的北京奥运会跑道上明智地选择了退赛,经 过398 d的治疗、康复与适应性训练,于2009年9月18日在上海国际田径大奖赛上复出,第一 次比赛就跑出了13.15 s的高水平成绩,是一个正确决断、成功复出的经典范例。

3.3.3 做好目标控制、信息反馈、及时调节对运动员运动训练过程实施目标控制、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进行调节是顺利贯彻导向激 励与健康保障原则的重要前提。运动员一切训练活动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而设计、而组 织的,训练周期的安排、训练内容的确定、训练方法的选择、训练负荷的把握都应服务于这 一目标,而不应盲目地去硬性地完成某一负荷量度的要求,不应强制性地去参加干扰运动员 完成主要训练任务的商业性比赛活动。

要对运动训练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控,准确把握运动员技术战术掌握的质量与存在的 问题,准确把握运动员体能发展状况与负荷后的机体反应,准确把握运动员心理活动的状态 与变化,准确了解运动员的专项认知水平与专业知识水平,并及时地反馈给教练员和运动员 ,对运动训练计划、对训练的实施与要求作出科学的合理的调节。以求做到既不断地激励运 动员刻苦训练、又切实关心并保障运动员的身心健康。

4 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

4.1 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释义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是指,根据运动项目比赛的共性特点从实战出发,针对运 动员个性特征,科学安排训练过程的周期、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要 素的训练原则。

比赛是竞技体育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求 成功地参加比赛。显然,比赛的需要是训练安排的重要依据。训练的结果是否符合比赛的需 要,是评价训练效果最重要的标准。一切训练活动都应该从比赛的需要出发,而设计规划和 组织实施。

竞技运动项目是多姿多彩的。有些项目主要比技术,另一些项目则主要比体能;有些项 目主要比力量,另一些项目则主要比耐力;有些项目只是个人与个人比赛,另一些项目则是 两队之间比赛。不同项目竞技的需要自然也有所不同。因此,研究和把握运动项目的竞技需 要,一定要科学认识运动项目的竞技特点,一定要准确了解运动项目的训练要求。

每个运动项目都有着自己相对稳定的竞技特点和训练要求,从事该项目训练的运动员应 该努力去熟悉和掌握这些竞技特点,实施和完成这些训练要求。但是,这些竞技特点和训练 要求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竞赛规则发生重大改变,或者该项目的竞技水平明显提高时,其 竞技特点和训练要求也可能会发生局部的甚至是重要的变化;由于运动员个体的诸多差异, 同一个运动项目的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和训练要求也都有着明显的差别;而同一名运 动员在训练的不同阶段,其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和训练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要求 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随时根据运动项目、训练阶段、运动员个体特点等等多个要素的变 化,注意有区别地组织好运动训练活动。

运动项目普适性的竞技需要与特定时间空间条件下运动员的个体特征是既有矛盾又紧密 联系的两个方面,科学地认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充分发挥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是我 们应该遵循的重要训练原则。

4.2 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

4.2.1 竞技比赛对于训练活动的导向性目标是人们行为的终点,对于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应该 服务于既定目标的实现,训练活动也是一样。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是成功地参加比赛,实现 预期的比赛结果。因此,一切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及训练负荷与节奏的安排都应 该围绕着成功参赛的需要而组织实施。

人们根据所设定的运动训练目标去选择运动训练的内容,训练的内容都是服务于特定的 任务和目标的。选择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就会发展不同的运动能力,只有按照专项竞技的 需要去选择训练的内容,才有可能使得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才能为成功 参赛做好准备。

4.2.2 运动专项竞技的特异性不同的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竞技特点,要求运动员具有不同的竞技能力结构。构成运动 员竞技能力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知识能力,在不同项目竞技能力结构中的 重要程度又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准确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运动项目竞技能 力结构的特点,进而选择与专项竞技需要相符合的训练内容、手段及制定相对应的运动负荷 方案,有效地组织运动训练活动。

现代运动竞赛中的竞争性和对抗性日益激烈,促使人们把提高专项比赛能力的任务和为 提高这一能力的专项训练放在首要的位置,运动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及负荷都表现出鲜 明的专项化趋向。儿童、少年的早期基础阶段的训练也应以未来高水平专项竞技的需要为导 向,将早期基础阶段的训练与优秀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有机地衔接起来,为专项高水平竞技阶 段的训练和参赛打下良好的基础。

运动专项竞技的需要对于训练活动具有鲜明的导向性。针对专项竞技的需要组织训练, 会明显地提高训练工作的效果,使教练员和运动员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成果在专项比赛中得到 充分的展现;而如果对专项竞技的需要考虑得不够准确或者不够充分,将会给训练工作带来 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会事倍功半,花费巨大的精力却难以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4.2.3 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个体性与变异性运动训练实践具有鲜明的多样化的特点,而且,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不同项目、不 同运动员,以及在不同状态下所表现出的特点,包括决定竞技能力的各个因素,教练员的业 务水平,对训练的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训练所处的阶段和具体要求,以及气候、场地、器 材等外界环境等等,都各有不同,又无时不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同一名运动员的训 练状态在不同阶段、不同时刻的表现,不同训练环境和训练条件,也都对训练的内容和组织 实施提出明显的不同要求。这些因素的不断运动及变化,都要求教练员及时根据训练对象的 具体情况有区别地组织训练。

4.3 贯彻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4.3.1 认真研究项目特点与专项竞技的需要不同竞技项目有着不同的竞技特点和不同的训练要求。贯彻竞技需要原则首先要明确专 项的竞技需要是什么,也就是说,要明白怎样能够在这个专项的比赛中获胜。

运动员的比赛结果取决于自己具备的竞技能力及其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具备的竞技能 力及其在比赛中的表现、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这样三个要素。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获胜,就 应该提高自己的竞技能力并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和表现出来,要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抑制对手 竞技能力的发挥和表现,还要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力求得到有利于自己的评定和裁决。因此 ,我们就要研究,自己专项的竞技中需要什么样的竞技能力,比赛中怎样能够发挥得更好, 怎样获得有利的评分;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怎样去抑制对手的竞技表现。

每个运动项目专项竞技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其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差异性。例如,举重 选手必须有巨大的力量,射击选手应保持稳定的情绪,乒乓球选手需要快速的反应与机动灵 活的战术意识和战术能力,篮球选手则需要与同伴默契配合的合作精神。因此,只有对所从 事的运动项目的竞技特点做出正确的分析,才能够确定相应的训练要求,选择适宜训练内容 、训练方法和训练负荷。

训练负荷的强度和数量的安排都要考虑到专项比赛的特点和需要。马拉松跑、铁人三项 运动员的训练课上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负荷量、有足够的负荷时间,大负荷的专项训练课时应 不短于比赛持续时间的两倍;而跳远、投掷等比赛中一次试跳、试掷用时很短的项目,运动 员的专项训练课时就不必一定要求很长的时间,在训练中应更加关注练习的强度。体操、跳 水、花样滑冰等项目,在专项训练中则特别要注意不断发展和提高动作技术的难度和质量。

4.3.2 科学诊断运动员个人特点,针对性地组织训练运动训练中的区别对待,应该体现在整个训练活动的全过程和全方位之中。面对运动员 不同的个人特点、面对不同训练阶段的时相特点,都需要认真贯彻区别对待的训练原则。

竞技运动的组织与操作,是通过一个个运动员的训练、比赛而组合起来的。每一个运动 员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只属于他本人的形态、机能、素质、个性心理特征以及技术、 战术特征;每个人既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短板,各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训练任务, 因此,每个运动员的训练中应安排有不同的内容。同一个教练组内的女子体操选手,有的安 排多练高低杠,有的则安排多练跳马;有的需要着力发展腿部力量,有的则需要多发展腰腹 肌群。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中,特别注意共性内容与个别安排的结合。因此,对每一个运动 员都应该实施针对性的训练。

在贯彻区别对待的训练中,要注意与运动员的个性发展相结合。高水平竞技体育的运动 训练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项发现天才、张扬个性、打造极品的事业;优秀的竞技选手大 都具备超凡的先天条件,只有充分地发扬其个性特征,才有可能培养出国际级的顶尖高手。 高水平优秀选手个性化训练的趋势明显加强,同一项目同一水平的优秀运动选手的训练负荷 也会有明显的区别。如温宇红的研究展示了当代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负荷量多样化和个性化 的特征(表1)。

同一名运动员在其生长发育与训练的不同阶段,也有着不同即时状态,有着不同的发展 目标和不同的训练要求,应该密切关注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变化,及时调整修订训练计划 。

5 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

5.1 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的释义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是指,运动员应该系统持续地从事运动训练,并应分阶段 做出周期性安排的训练原则。

表1 当代部分高水平女子游泳运动员典型周游量和日游量比较

项目运动员主项及成绩日游量周游量 长距离Janet Evans1988、1992年奥运会400、800 m自由泳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 不超过16 000 m不超过80 000 mBrooke Bennett1996年奥运会800 m自由泳冠军;2000年奥运会400、800 m自由泳冠军 12 000-17 000 m1996年最多100 000 m

1997年最多112 000 m 短距离Inge de Bruijn2000年奥运会50 m、100 m自由泳、100 m蝶泳冠军9 00 0-14 000 m平均70 000 m罗雪娟2004年奥运会100 m蛙泳冠军6 000-8 000 m不超过50 000 m Agnes Kovacs2000年奥运会200 m蛙泳冠军准备期15 000-18 000 m,赛前13000-14 000 m摘引自温宇红博士论文《高水平游泳训练的个性化需求与组织方略》2006。

为了在运动训练活动中实现人体的适应性改造,运动员需要多次承受运动负荷,渐进地 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持续的运动训练可使训练效应不断累加,而训练活动的间断则会降低 训练效果。培养一名国际水平的竞技选手,通常需要经过6-10年的系统训练,世界优秀选手 都是在多年系统的训练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同样,在一个年度、一个阶段的训练中,也要求 保持良好的连续性。

同时,物质运动普遍存在的周期性特征也清晰地存在于运动训练过程之中。人体运动能 力的周期性提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重大赛事的周期性举办,都提示我们,周期性地 安排好运动训练过程,处理好负荷与恢复、分解与综合、训练与竞赛的有机联系,是设计、 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重要原则。

系统的持续的运动训练过程需要分解成若干个组织周期,不同时间跨度的多个周期组合 成系统的持续的运动训练过程。发挥好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的协同效应,对运动训练活动的 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

5.2 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

5.2.1 人体运动生物适应的长期性系统的持续训练是取得理想训练效应的必要条件,人体对训练负荷的生物适应必须通过 有机体自身的各个系统、各个器官、各条肌肉乃至各个细胞的变化,一点一点地去实现。运 动员的竞技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不仅涉及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同时又 受先天、后天因素的影响。因此人体机能的适应性改造(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改造), 不是在短期内所能奏效的。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影响,必须通过人体内部的适应性 改造才能实现。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其肌肉组织内高度的毛细血管化,不是 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集体球队几名选手之间配合完成某些特定的战术行动,也必须经过长 时间的多次练习,使运动员彼此之间建立起相互协调和默契的关系,完成高度协调的战术配 合。因此,从人体生物适应的角度来看,运动员应持续地承受负荷,进行系统的训练。

5.2.2 运动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运动员在负荷作用下所提高的竞技能力,无论是体能、技能、战术能力、知识能力,还 是心理能力的变化,都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当训练的系统性和持续性遭到破坏而出现间断或 停顿的时候,已获得的训练效应也会消退以至完全丧失。例如体能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力量、 速度及耐力等素质的改变,训练一旦停止,运动素质消退得很快,特别是通过强化的力量训 练手段所取得的训练效应消退得更快。又如运动员在训练中技能得到提高,表明在运动员神 经系统的有关中枢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暂时性联系,这种神经联系可支配运动器官、骨骼和 肌肉完成相应的动作。只有经常地反复强化这种暂时联系,才能够保持动作中各个环节的协 调配合。如果中断训练,中枢神经系统对肢体精细运动的支配能力便会受到影响,反应迟钝 ,最终使动力定型遭到破坏。为了避免技能、体能的消退,克服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必须 在训练效应产生并保持一定时间的基础上重复给予负荷,使得训练负荷的积极效应得到强化 和累积,使得运动能力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因此,要想获得理想的训练效应,有效地发展 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知识能力及心理能力,就必须注意保持训练过程的持续性 ,系统地、不间断地参加训练。

5.2.3 人体生物适应过程的周期性人体在训练负荷下的生物适应过程,不仅是长期的,同时也是分阶段实现的。机体对一 次适宜训练负荷的反应,可分为工作、适应、恢复和训练效应消失等几个阶段。在更长一些 时间的跨度内,如几个月至一年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机体能力的变化同样经历着不同的阶 段,这就是竞技状态的提高、保持和下降三个阶段。

为了在重要比赛中创造优异的成绩,运动员总是力求通过科学的训练与安排,使自己从 心理上和生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比赛中最大限度地动员机体的潜力,把自己在训练中获 得的竞技能力最充分地发挥出来,创造优异的成绩。运动员参赛的准备状态,叫做竞技状态 。运动员良好的竞技状态有着明显的时限性,不可能始终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机体在高度 的紧张动员之后,必然要进入一个调整阶段,以便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充分的恢复,然后 重新动员起来进入新的训练阶段。运动员必须多次经历这一过程,才能够一步步地走向竞技 运动的高峰。因此,不同时段的训练安排,通常都表现着周期性的特征。表2是围绕重大赛 事组织的训练大周期与竞技状态的阶段性发展相对应的时期划分。

表2 竞技状态的阶段性发展与训练大周期的时期划分

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生物学基础训练任务训练时期提高适应性机制: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性现象提高竞技能力,促进竞技状态的形 成准备时期保持动员性机制:心理/生理能力充分动员,各系统高度协调发展稳定的竞技状态 ,参赛创造好成绩比赛时期下降保护性机制机体自动停止积极的应激反应积极恢复,消除心理与生理疲劳 恢复时期引自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2006。

5.3 贯彻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5.3.1 健全多级训练体制,为运动员实现多年系统训练提供有力保证运动员系统的多年训练活动,必须以健全的多年训练体制作为保证。尽管不同国家的训 练体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都着眼于保证运动员多年系统训练的实施。我国目前现行的是三 级训练体制,包括中、小学课外训练,业余体校和竞技运动学校的训练以及优秀运动队的训 练这样三个层次,各自担负着多年训练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训练任务。

为了保证不同层次的训练组织完成各自的任务,使运动员得以保持多年训练的系统性, 在最佳竞技年龄区间表现出最高的竞技水平,各个层次的训练必须紧密衔接,防止各级训练 各行其是。相应的对策是:

1) 制定各项目运动员在不同年龄阶段系列的训练大纲;

2) 建立与多年训练各阶段基本任务相适应的竞赛制度;

3) 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鼓励中小学、业余体校及运动学校的教练员认真完成基础训 练和初级专项训练的任务。

美国等许多国家的俱乐部制、德国的体育寄宿学校、古巴的青年体校,都对保持少年时 期和成年时期训练的良好衔接起着重要的作用。

5.3.2 分段组织系统持续训练过程的实施运动训练过程的组织实施,必须遵循其阶段性的特点,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而这一 步骤则是按固有的程序排列的。如全程性多年训练依次分为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 最佳竞技阶段及竞技保持阶段。一个持续2―6个月的训练大周期,依次分为准备时期、比赛 时期及恢复时期;一次训练课也依次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等等。

训练过程的程序性表现在训练的各个方面。如发展周期性耐力项目运动员的专项能力, 应以一般耐力和最大速度为基础;体操运动员学习旋空翻,则必须首先掌握后空翻两周及后 空翻转体360°的技术。一支足球队要想熟练运用发高角球战术,就必须有队员能从角旗旁 向球门前踢出适宜高度、远度、弧度的球,又要有一名或数名队员能在适宜的瞬间冲到门前 适宜的位置,跃起争顶,头球破门。这些环节若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能组织起成功的发高 角球战术。练习内容的程序性在许多情况下都是不可逆的,必须按照固有的程序进行,这样 才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忽视训练活动的程序性,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要注意两个周期之间的衔接工作,协调各个周期之间的关系。在结束每一周期和实施下 一周期的训练工作之前,进行科学测评,针对前一周期在身体、技术、战术、心理等方面所 产生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作为制订和实施下一周期训练计划的依据 ,以便使各周期的训练工作有机地衔接起来。

5.3.3 处理好训练安排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组合周期安排原则的依据是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和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 征,其中,后者是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而前者则是变异因素,因为重要比赛日程 的安排通常与某个项目最适宜的比赛条件的出现是一致的,而且一般在上一年度即已确定。 在竞技体育界,人们普遍认为奥运会冠军的荣誉远比世界纪录保持者要高,因为创造世界纪 录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大多数项目的优秀运动员在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而4年一度的奥运会,则要求运动员必须在特定的日期和地点表现出最佳的竞技水平,在 与世界各国优秀选手的同场竞技中取胜,显然这一要求的难度大大高于前者。这就要求教练 员不仅能使运动员具有所需要的竞技能力,而且能使之在预定的时间里把这种能力最充分地 发挥和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优秀教练员的高超教练艺术更突出地表现在这一点上。

尽管人体本身受着生物节律的影响,但它并非绝对不变,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训练安排使 其在特定的时间里表现出最佳的竞技状态。竞技状态的发展过程是可以由人来控制的,教练 员应努力做到有把握地调节这一变异因素,使之与特定的比赛日程安排相吻合。

6 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

6.1 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的释义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 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负荷后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 练中所产生的疲劳,通过机体适应过程,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 则。

运动员在训练中承受了一定的运动负荷后,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训练效应。但并非只要施 加了负荷,就一定会产生良好的训练效应。训练负荷的安排对训练效应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影 响。机体对适宜的负荷会产生良性的适应;但如若负荷过小,则不能引起机体必要的应激反 应;而在过度负荷作用下则会出现劣变反应。在运动员疲劳达到相应程度时,应依照训练的 统一计划,适时安排必要的恢复性训练,采取有效的恢复措施,使运动员的机体得到充分的 恢复和提高。

适宜的运动训练负荷使得运动员机体发生相应程度的疲劳,适时地消除机体在训练负荷 影响下产生的疲劳并促进机体的良性补偿使得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得到提高。负荷与调整、消 耗与补充、疲劳与恢复是训练过程中无时不在的矛盾的两个方面。正确认识适宜负荷与适时 恢复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是我们应该遵循的重要训练原则。

6.2 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的科学基础

6.2.1 人体机能对外加适宜负荷的适应性机制在负荷保持在一定程度的条件下,机体的应激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变化,都会保持在 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这时负荷的量度越大,对机体的刺激越深,所引起的应激也越强烈,机 体产生的相应变化也就越明显,人体竞技能力提高得也就越快。自19世纪末期现代奥林匹克 运动兴起以来,运动员的负荷量已大大地增加了。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芬兰中长跑运动员 努尔米,一年只训练6个月,每周训练3~4次;30~40年代,瑞典的海格将一年训练的时间 增加到9个月,他的成绩远远超过了努尔米;一个世纪以来,耐力性项目世界优秀运动员年 训练负荷量的适度增加,对竞技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第26届奥运会5 000 m跑冠军王军霞为代表的中国女子长跑选手,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惊人 的训练负荷,年跑量超过8 000 km(表3)。王军霞和她的同伴在1992-1996年之间,创造了多 项世界纪录,夺得了多项世界冠军。

6.2.2 机体在过度负荷影响下的劣变性运动员肌体承受训练负荷时,会产生应激性的反应。当负荷过大,超过运动员机体所能 承受的阈值时,运动员机体则会出现劣变反应。

在训练实践中,对机体的负荷通常都是连续施予的,几次负荷之间不同的间隔与联系, 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如果在前次负荷后机体的超量恢复阶段再施予负荷,会使机体水平不断 提高;而如果前次负荷后运动员的机体还没有得到恢复便再次施予负荷,则会导致机能水平 的下降(图1)。

图1 连续负荷及其效应(依雅可夫列夫,1957)过度负荷有时表现在生理方面,也有时表现在心理方面。过度负荷的直接结果,首先是 机体出现不适应的症候。据张问礼“生物应激与运动训练”一文(载《北京体育科技》1984 年第二期)报道,这种不适应的症候包括:慢性体重下降,非受伤引起的关节及肌肉疼痛, 慢性肠功能紊乱,扁桃体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鼻塞和发冷,出现皮疹和肤色改变,周身性 肌肉紧张,疲惫不堪、失眠不安等等。

上述不适应症候出现后,如果仍不采取措施,使运动员机体得到必要的恢复,那么就会 进一步发展成为过度疲劳。过度疲劳会对运动员机体带来很大的破坏,会导致运动员健康状 况和体能的明显下降,使运动创伤增加,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有些运动员甚至因此过早 地结束了自己的运动寿命。

运动员高负荷训练后、重大比赛后或者遇到某些特殊的经历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 疲劳。心理疲劳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状态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有时会明显超过生理疲劳 ,给运动员保持系统持续的训练和比赛带来巨大的阻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6.3 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6.3.1 准确把握运动训练负荷的适宜量度运动训练负荷包括负荷强度与负荷量以及二者之间的组合。适宜训练负荷应该能够完成 下列任务:在运动员机体能够承受的前提下,有助于达到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成绩,能够完成 预定的训练任务,能够促使运动员各种能力产生定向变化;负荷安排的节奏要保证课与课之 间的衔接,能产生良性的后续效应,保证运动员有机体的生物学改造能够顺利进行。

负荷的适宜度主要通过施加负荷产生的后果来予评价,包括:机体疲劳的程度及恢复与 超量恢复所需的时间、技战术训练的效果、是否引发运动性伤病、以及是否引发心理疾病和 心理障碍等方面。

通过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测可以比较客观地诊断运动员机体的生理疲劳程度。如血色素、尿蛋 白、血睾酮等都是常用的监测指标;建立义务监督制度,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健康检查,可以及时地发现运动性伤病;总结在不同阶段、不同情境下学习、掌握、熟练以及运用技战 术时对训练负荷的要求,籍以把握好技战术训练时的运动训练负荷。如体操运动员精力充沛 时,学练新技术易取得好的效果,因此负荷次数不宜过多;篮球运动员为提高在比赛快要结 束时的罚球命中率,就需要安排在较大负荷训练后,机体疲劳时进行罚球练习。

表3 评定优秀运动员机体疲劳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举例

机能系统生化指标正常参考范围简易评定方法心血管系统血压BP收缩压90~140 mmHg

舒张压60~90 mmHg安静时血压升高20%左右持续两天以上,可能是机能下降或过度疲劳 免疫系统血清谷氨酰胺560~640 mol/L下降50%以上为过度训练或免疫力下降 内分泌系统血清睾酮T

血清皮质醇C男9.5~35.0nmol/L

女0.35~3.50 nmol/L

8时165~720 nmol/L

16时55~250 nmol/L

24时55~140 nmol/L大负荷训练后血清睾酮下降, 血清皮质醇上升,为机能状 态差或过度疲劳神经系统闪光融合频率32~38 Hz训练后测试值与训练前正常值之差:1.0~3 .9 Hz为轻度疲劳;4.0~7.9 Hz为中度疲劳;8.0 Hz以上为重度疲劳骨骼肌系统CK男10~300 U/L

女10~200 U/L大负荷训练2~3 d后,血清CK仍高于300 U/L时,表明负荷较大,身体尚 未恢复物质能量代谢血尿素

血氨4~7 mmol/L

20~110 mol/L运动后血尿素增殖大表示机能下降运动性高血氨是机体疲劳的重要标 志摘引自冯连世,等.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 9-22.

6.3.2 科学地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值 多年以来,人们已 经清楚认识到,负荷量度的增加会带来更好的训练效果,而且越接近 运动员承受能力的极限,效果就越明显,于是许多教练员和科学家都在致力于寻找这一负荷 量度的极限。著名的日本排球教练员大松博文在充分挖掘运动员机体潜力方面进行了大胆的 尝试,他的女排选手常常每天训练六、七个小时,练出了顽强的毅力和熟练的攻防技巧,使 日本女排多次登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中国长跑教练员马俊仁,为他训练的女选手设计了“ 每天一个马拉松”的负荷计划,也造就了田径史上辉煌的一页。

运动员负荷量度临界值的大小既随其发育程度、竞技水平等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又受着 运动员健康状况、日常休息、心理状态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它的测定和评价必须要有充分的 科学依据,要用科学的诊断方法力求准确地掌握负荷量度的临界值。在当前,人们对负荷极 限的认识还不具备完全把握的时候,通常应注意留有余地,以避免过度训练的出现。

6.3.3 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

6.3.3.1 训练学恢复手段主要包括变换训练内容和训练环境,交替安排负荷,调整训练间歇的时间与方式,在训 练课中穿插和采用一些轻松愉快、富于节奏性的练习等训练手段,也包括在恢复过程中以轻 微的肌肉活动,帮助肌肉和血液中的乳酸更快消除,还可以根据人体的“生物钟”节律,安 排好每天的训练时间,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定型,节省神经能量,也有利于机体的恢复。

6.3.3.2 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主要包括理疗恢复手段,如水浴、蒸气浴、旋涡浴、氮水浴、苏打碳酸浴、盐浴、珍珠 浴、含氧浴、腐植酸浴等,其他手段还有按摩、电兴奋、电睡眠、紫外线照射、红外线照射 等。

6.3.3.3 营养学恢复手段由于运动时运动员的能量消耗大,运动后的能量补充除了考虑补充物的数量,还应注意 各种营养素的适宜搭配。例如运动后吃不同的糖,对身体不同部位糖贮存的恢复就有不同的 影响。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更是运动员营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运动能力的 恢复有着密切的关系。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必须从食物中摄 取,所以要注意食品的种类和配比。

6.3.3.4 心理学恢复手段一般可利用自我暗示、放松训练、转换训练、气功调节、生物反馈等手段促进恢复;针对每 个运动员特殊的心理问题,要对症下药,进行专门的心理调节或心理辅导。

7 结 语

1) 正确认识人体运动竞技能力的变化与表现的规律,是确立运动训练原则的基本依据。

2) 基于教育学理论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与基于跃进思维和军队练兵实践的运动训练原则 体系都对我国竞技运动训练活动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也各有不足。

3) 基于辩证协同思想归纳梳理的新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更好地反映了人体运动竞技能力 的变化与表现的规律。这一理论体系来自于优秀选手的运动训练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成果,并 已有力地指导着竞技运动训练实践取得新的进展。

4) 辩证协同训练原则体系包括: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 练原则、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

参考文献:

[1] D Harre,Trainingslehre[M],Leipzig Sportverlage,1965.

[2] 教材编写组.体育理论[M].北京:人民.育出版社,1981.

[3] 过家兴,等.运动训练学[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专业委员会,1983.

[4] 田麦久.负荷原则与训练过程[C].青海省体委,1985.

[5] 〔苏〕普拉托诺夫.高水平竞技训练[M].莫斯科体育运动出版社,1986.

[6] 过家兴,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7] D Martin, Handbuch Trainingslehre[M].Auflage,Sehondorf Hoffmann-Verlage ,1993,2.

[8] Tudor O Bomba, Periodization-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M].USA,Leisure press,1996.

[9]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10] Schnabel/Harre/Krug/Borde(HRSG),Trainingswissenschaft[M].Sportverlaga, Berlin,2003.

[11]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8篇: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体育教学不仅是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部分,同时对于提高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体育项目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代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当代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以及体育教学中所要注意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http://

关键词 当代运动训练;发展趋势;高职院校

在以往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们体育活动兴趣的培养,目前很多高校中也都开设了不同种类的体育项目,特别是在体育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们体育兴趣的培养,同时也要积极的与现代运动训练结合在一起,把握好体育发展的整体趋势,让高校的课堂教学更好的适应当代体育的发展,这也是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当代体育运动训练发展趋势也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和研究的重点内容。

1 坚持“以人为本”的运动训练指导思想

体育竞技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逐渐衍生而来,特别是在当前环境下,体育竞技活动要更加注重人本主义的基本要求,这也是时展的一种必然结果。而在以往的体育运动训练中,存在着背离人本精神的文化后果和社会后果,这也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进行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运动成绩,在训练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高体育成绩,往往从生物学的角度来对人体的潜能进行挖掘,这样就让体育运动员过多的承受身体压力,很多运动员往往都是带伤立场,一些人甚至还会落下终身残疾,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体育运动训练如果不注重人本主义的基本要求,那么不仅达不到纯粹竞技的目的,相反还会起到一定的反作用,这也是我们必须要重点考虑的内容。而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对于体育运动员的训练培养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运动员才是体育运动的核心,体育运动员的培养不仅是体育竞技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要以体育运动员为基本核心来加强对体育运动员的人文关怀,让体育运动员能够在一个积极的环境下健康发展,从而实现他们在身体、精神以及情感上的统一。所以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要采用不损害体育运动员身体、精神健康的方式来适当的进行训练,其中训练的方法要掌握好尺度,并且每个环节和步骤都要体现出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这对于提高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体育运动训练发展的必然趋势。

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了“人文奥运”,从人本的角度来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就是“以人为本”,而作为我国当前的运动训练发展方向更要与其相契合,才真正实现“人文奥运”,成功地举办了一次有中国特色的奥运盛会。

2 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性与导向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运动训练的发展依赖着科技的进步。决策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科学、医学、计算机科学及高新材料等都在竞技体育领域发挥着各自的影响和作用。作为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任务,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都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帮助与支持。众多的高科技在运动训练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地缩短了训练目标与现实的距离。正如美国奥委会运动医学主席迪斯特所说:“一旦把运动与科学结合起来,就会取得进步。”在运动训练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即运动员状态诊断、训练目标的建立、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活动的组织实施、训练效果的检查评定、直至训练目标的最终实现,无一不广泛地应用着现代科技的成果,使当代运动训练更加地信息化、系统化、现代化。

3 日趋“模糊”的运动训练周期调控

当代运动训练周期调控的主旋律体现出一种“模糊”的显著特征。这里的“模糊”的含义是指训练周期的化分不再像以往那么严格。传统的周期安排一般都是单周期、双周期或三周期。而现在呈现出多周期,甚至没有明显的周期划分。这与当代竞技运动的职业化、商业化所导致的竞技体育比赛日益增多有直接关系的,尤其在各种职业联赛赛季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例如:NBA联赛每支球队一周至少有三场比赛,有时三天就要打两场比赛(背靠背),运动员从竞技水平上看在比赛和训练时没有太大的差别,呈现“以赛代练、赛练结合”的局面。我们常说竞技比赛是运动训练成果的检验,参加赛获得成功是运动员最直接的目标,而就我国大多数运动员而言,比赛次数还是明显偏少。所以,必须加快训练周期的节奏,以适应当代竞技运动发展的需要。

4 对运动项目“制胜规律”的再认识

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在竞赛中夺取优异的运动成绩,“夺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制胜”的过程。而要制胜,就必须遵循制胜规律。所谓制胜规律,是指在竞赛规则的限定内,教练员、运动员在竞赛中战胜对手、争取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对运动项目制胜规律的再认识对提高运动成绩致关重要,我们应从项目本身出发,跳出原有的理论框架的束缚,揭示其更深层次的规律,从而分清楚决定项目发展的主要矛盾,明确运动训练的努力方向。例如:我国乒乓球队之所以能够屹立在世界乒乓球的颠峰,就是因为对乒乓球运动制胜规律准确的把握。早期的“快、转、狠、准、变”,当今的“速度、力量、旋转”始终站在乒乓球运动发展方向的最前沿。

5 运动技、战术的创新与发展

运动技战术的创新与发展是提高运动成绩的最有利的突破口。技战术的创新与发展可以直接提高运动成绩,制约现有的技战术,而且能更大限度发挥人体潜能。由于教练员、运动员及科研人员的积极探索,运动技战术也不断地得到创新和发展。例如:NBA中高大前锋凯文·加内特,拉希德·华莱士等看家本领“单手高手直臂跳投”技术。这种新的投篮技术的特点是运动员出手时的肩关节角度达到170度,前臂与大臂之间的夹角也达到130度以上,整个上肢近乎拉直,以至于出手点非常之高。再加上高大前锋自身的身高优势,使防守队员很难封盖,是犀利的得分武器。虽然这种技术在篮下中近距离杀伤力极强,但是由于该技术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及我国教练员、运动员对该项技术原理和方法认识不够,使我国高大前锋运动员采用这种技术的很少,导致我国篮球界在篮下4~5米范围内形成投篮得分相对薄弱的区域。

又如:在NBA一度盛行的一种战术称为“流动进攻战术”,这种战术的特点是全队队员全攻全守,前仆后继,快速流畅,如同行云流水。但前提是全队队员必须具备极佳的体能,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中锋,只是以具有良好跑跳能力的大前锋来替代中锋,在速度上有突出的优势,从而保证本队实施“流动进攻战术”。这种战术代表了当代世界篮球高速、凶狠、强悍的发展方向,并进一步完善了当代篮球战术体系。

http://

参考文献

[1]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

[2]宋继新.竞技运动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2).

第9篇: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文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内容

1前言

随着竞技健美操运动的迅速发展,规则的不断完善和细化,对运动员的要求也趋向完美化,对体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体能水平的提高已成为制约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关键。同样,为了在竞技健美操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体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成套动作完成质量的好坏,体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试图剖析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的概念和构成因素,以便使竞技健美操的体能训练有理论依据。

2体能训练

2.1体能训练的概念

体能训练也叫体力训练,是一种以发展机能潜力和与机能潜力有关的体能要素为目的的大负荷训练,是指人体在艰苦环境中,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持续工作能力的训练。体能训练突出对人体各器官和机能系统的超负荷适应训练,旨在产生体能和心理适应,以达到挖掘机能潜力,提高整体运动能力和培养顽强拼搏精神的目的。

2.2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的内容

形态与机能是体能的决定因素,运动素质是体能的竞技表现,运动员的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形态、身体机能与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三者是体能的构成因素。根据竞技健美操项目特征它的专项体能训练中有自身的特点以下主要深入探讨竞技健美操专项体能中机体自身体能训练内容。

2.2.1身体形态

由于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且在身体形态的各项指标中,有的指标遗传度很高(如高度、长度和宽度指标),有的指标遗传度则较小(如体重等充实度指标)。因此,在选材时应重视高度、长度和宽度等形态指标,而与肌肉有关的体重等充实度指标,则应更多地依靠后天的训练加以改善和提高。与其它项目不同的是,健美操对形态的要求很高,它不仅反映着相应的生长发育水平、机能水平和竞技能力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素质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对艺术分的高低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形态的训练要常抓不懈。

2.2.2 身体素质

2.2.2.1 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建设的保证,是漂亮完成成套动作的物质基础。现代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都应具备高度发展的全面力量训练水平。身体的各个部位,特别是上下肢、腰腹,以及踝、膝、手腕、手指都应进行专门的全面的力量强化训练,旨在发展各运动环节的肌肉力量,达到整体力量提高的目的。整体力量就是运动员从事专项活动时各运动环节协调一致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力量。它是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基础。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对运动员力量动作的选择有以下几个特点:规范性、均衡性、多样性、全面性。所以说,整体力量训练和整体力量水平是现代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

2.2.2.2 速度素质

竞技健美操的专项速度是通过力度来表现的。它是衡量健美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力度,是运动员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肌肉快速用力以及动作变化的速度和动作熟练程度的外在表现。健美操要求动作刚劲有力,积极快速,力度感强。无论上肢、下肢和躯干动作,都有明显的"加速"和"制动",以充分表现力度。因此,力度也是体现体能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健美操的不足,缺乏力度是主要表现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对力度训练重视不够,对力度训练方法在某些方面还缺乏系统、完整的认识。为此,在体能训练中强调与加强力度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2.2.2.3运动耐力

体能训练中的运动耐力主要指大强度长时间从事专项活动的能力。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运动耐力水平主要取决于:1)功能系统的机能能力;2)比赛中有效地利用机能潜力的能力;3)疲劳情况下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2.2.2.4 柔韧和协调

竞技健美操是在快节奏高强度的音乐伴奏下进行运动,比赛中要完成体现高难度的柔韧素质动作,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很好的柔韧性,还要有很好的肌肉弹性,因此,对柔韧素质训练应特别重视肌肉放松这一环节。协调能力主要表现在完成动作时的全身各部位有机配合:肌肉紧张与放松的协调;情绪与表现力的协调;韵律与节奏感的协调等。健美操运动的特点之一是运动员的动作刚与柔的统一,它不仅表现在动作速度,而且还应具有鲜明的节奏。因此,在进行协调性训练同时也要十分注意运动员的肌肉收缩的强度与速度,即对力度提出较高要求。

2.2.3表现力

竞技健美操作为表现难美项群的运动项目之一,它有与其他项目相区别和自身与众不同之处。竞技健美操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表现力是竞技健美操的色彩与灵魂。表现力是指在竞技健美操的比赛中,运动员通过身体动作在音乐伴奏下综合反映内在的情感,体现在各种动作能轻松完成,动作舒展、优美,有力度感,节奏好,动作能与音乐紧密结合,是运动员内在精神气质和外在动作表现的统一。

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专项素质是影响表现力的客观因素,而表现力反过来影响体能的发挥。竞技健美操是一项表演性很强的项目,运动员不仅心理上要有表现的意识,运动员的自信心也显得尤为重要。表现力应贯穿整套动作的始终,特别是当完成到后半套,在体力明显下降的情况下,良好的表现力可以使运动员在力竭的情况下动作更到位,并保持感染力。这就是一个运动员的潜力。假如两名运动员形态、机能、素质水平相当,在完成动作时尤其动作越往后,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谁能坚持到最后,谁能把表现力贯穿到底,谁就是胜者。表现力是支撑运动员完美完成成套动作的有力支柱。

3结论

3.1 体能训练绝非传统意义上的身体素质训练,它是一种以发展机能潜力和与机能潜力有关的体能要素为目的的大负荷训练,是指人体在艰苦环境中,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持续工作能力的训练。是人体器官和机能系统在结构和机能能力上的适应性再塑造工作,是运动员心理意志品质的再塑造工作。

3.2 竞技健美操体能水平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表现力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表现力的训练是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的独特之处。

3.3 竞技健美操的体能训练必须有计划的贯彻训练周期的始终。教练员需要在了解影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水平构成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体能训练中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兴.对竞技运动中体能训练若干问题的认识[J].上海体育学报,1998.(1)

[2]田麦久.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点与基础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彭建敏,程在宽.对竞技健美操体能的概念及构成因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4,27(4)

[4]周建社,方奇.竞技健美操的艺术审美与客观评判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