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劳动力情况分析精选(九篇)

劳动力情况分析

第1篇: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年青外转。即农村年青女劳动力离开家乡,外出谋求发展。这些大多是未婚女青年, 主要从事服务业, 或者到外企、工厂打工。二是举家外出。即夫妻或全家共同外出创业。他们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 一般是沾点亲、带点故,至少也是邻居, 自发地结伴外出。三是就地转移。即离土不离乡, 就地转移, 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 土地出租或者转让给他人经营,吸纳了一部分的农村女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1、多数农村妇女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综合能力差,造成了转移过程中择业面窄的问题, 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由于文化程度低, 又没有专业技能, 选择的就业转移机会十分有限,严重缺乏竞争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因此, 只能从事脏、苦、累的简单劳动, 劳务报酬少, 劳动强度大。

2、 多数农村妇女还存在思想观念陈旧、保守的问题。一是不愿在本地打工,怕所谓的丢面子。二是好高骛远, 高不成, 低不就, 不愿做一个普通打工者。三是目光短浅, 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大多数的妇女在没有什么文化和技能, 年龄又大的情况下,仍然要求到工厂上班,而不愿意从事简单、工资又不算低的家政服务。

3、 中介服务组织不健全,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没保障, 造成了转移大军的盲目流动。目前, 虽然有一些中介服务组织,但在提供信息、就业培训、权益保障等方面, 服务方式及手段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妇女劳动力的择业需求, 真正通过中介服务组织找到工作的很少。在就业中,农村妇女的权益受到侵犯、人身财产无保障的现象屡见不鲜。

4、 乡镇企业举步维艰,吸纳农村女劳动力的能力弱化。 近年来乡镇企业由于受市场、体制、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优胜劣汰,乡镇企业处于不利地位。同时, 随着乡镇企业的结构升级和调整, 高新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吸纳农村妇女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减弱, 原来从事乡镇企业的农村妇女劳动力就业岗位也将同时减少。

1、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努力为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主要是抓好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要把加快建立和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作为农业推广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环节来抓。同时, 要不断加大农业招商的工作力度,通过积极引进项目, 加大各项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的力度,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的培育,以此拉动农业发展项目对土地的需求。

2、 加强对农村妇女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和意识培训, 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真正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为提高劳动力素质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 积极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在培训高素质劳动力中的主导作用, 培养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的高素质劳动力和实用人才, 切实提高农村妇女劳动力在劳务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要面向外界的劳务市场,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妇女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 提高她们外出闯市场的信心、勇气和应对挑战的能力。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要把发展的目光投向市场, 鼓励她们走出去,去认识世界、发展自我。

第2篇: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土地资源处置方式;土地流转

中图分类号:F30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6010105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农业比较收益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土地征用的规模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到城市寻找非农就业机会。由此出现了许多问题,一些地方的农村土地出现撂荒现象,一些地方因为农户处置土地资源过程的不规范出现了矛盾冲突等。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户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置其依法承包的土地资源。依常理看,农民进城务工从事非农生产后,其身份就发生了变化,由唯一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农户变成从事非农务工的兼业农户,他们对其所承包土地的态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他们自身实际出发有的会由家庭成员耕作,有的由他人代耕,有的会采取土地转包的方式,有的不做任何处理任土地荒芜。但是,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其处置土地资源的方式究竟存在怎样的联系?正确、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妥善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农村土地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迄今为止,专门从事定量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与其处置土地资源要素方式的文献较少,较多的研究倾向于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关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如刘卫柏、黄祖辉和邵彦敏等。刘卫柏和李中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指出农村存在土地利用粗放、土地撂荒现象,由此提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1]。黄祖辉和王朋在对浙江56个行政村及社区农户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已具有方式多元、工作规范和价格合理化特点,但滞后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介服务组织的无序以及形式的分散严重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进,提出完善产权、推动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建立散户到中介到大户的土地流转新模式[2]。邵彦敏认为农村土地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村人口流动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已有研究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某些影响[3]。但是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尚未解决,急需改进和完善:一是农村土地流转只是拥有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农户处置其土地资源要素的一个可能的选择方式;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多少只是反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的一个指标,如果仅以此作为唯一指标有可能对研究结论的准确程度产生影响;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的数据一般为一定范围和特定区域的数据汇总而来,而难以准确反映每个劳动力的具体特性。即这种汇总数据难以反映单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土地流转具体状况,汇总数据与个体之间难以一一对应。

湖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又是人口大省,同时湖南省内西部、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及梯度分布的格局与全国的格局基本类似。因此,本文以湖南省2 536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数据资料,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试图解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其处置土地资源要素二者之间的关系,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参考。

二、概念阐释与数据来源

1.概念阐释

本文所指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户籍在农村,男性在16―65岁,女性在16―60岁,进城务工或者在户籍地替他人从事务工时间累计在半年(含)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专门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非农概念仅指狭义范畴,也就是说文中所指的农业仅包括农村种植业,农村种植业以外的各种类型均视为从事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种植业从事非农产业务工的情形,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视角予以研究。从时间视角来看,就个体情形而言,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务工的时间越久,转移状况就越好。就一定区域如地区或村集体内的劳动力整体而言,从事非农务工劳动力占该地区或村集体劳动力的份额越多,劳动力转移状况就越好。从空间视角来看,在其他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劳动力离其村庄越远,其转移状况就越好。因此,本文选取异地转移情况、非农务工时间及家庭劳动力转移程度作为考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的研究指标。

在本文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土地资源的方式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其所耕种土地所采取的方式。如果按照处置土地资源要素的社会化程度大小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家庭成员耕作、他人代耕和土地转包等。其实土地撂荒也可以视为一种土地资源处置方式(实地调查中有53人对其耕种的土地未作任何处理,任其荒芜),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笔者不认同这种人为土地撂荒行为,因此在后续分析中不予考虑。

2.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学生暑期实践的问卷调查。2011年7―8月,笔者组织中南大学商学院的一百多名学生对湖南省14个市的76个县区、308个乡镇、58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社会调查。暑期实地调查涉及的农户有3 087人,受访对象中有2 536个农户对其处置土地资源要素的方式做出了明确回答。因此,本文以这些做出明确回答的农户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样本相关情况如表1所示。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比率分析

1.劳动力转移情况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分为本地务工和外地务工两种情况。本文中的本地务工指在同一县域内的就业;外地务工是农村劳动力离开居住地,离开其所属县域到外地务工就业。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在本地务工的以家庭成员耕作为其处置土地资源要素的首选,所占百分比高达71.56%,相应地比选择外地务工的高出2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本地务工劳动力将其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耕和土地转包的百分比要明显低于外地务工的,低出的百分点分别少2.74和23.10。因此,在外地务工的农户更容易采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方式来处置其承包的土地资源。笔者认为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本地务工劳动力的务工地离其居住地不远,个人兼顾和家庭成员耕作比较容易;与此同时,在本地务工的工资水平相对于外地务工而言低一些,非农务工收入少一些,他们更愿意采取兼业的方式耕种其承包的土地。

2.非农务工时间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

根据表3可知,非农务工时间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关系是:随着非农务工时间的上升,采取家庭成员耕作方式所占的比重逐步减少,采取由他人代耕或者将土地转包这两种方式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换言之,非农务工时间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社会化水平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从几种不同方式的非农务工时间差异也可予以佐证。在选择家庭成员耕作时,非农务工平均时间约为7.70个月;在选择他人代耕时,非农务工时间平均约为9.60个月;在选择土地转包时,非农务工时间平均约为10.80个月。导致这种情形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务工的时间越长,那么,他们从事农作物种植的时间就越有限,因而就越有可能将土地转包或由他人代耕。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务工时间越长,其非农务工收入就会越高,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就会减轻,越倾向于采取转包的方式处置其所承包的土地。

3.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与其处置土地资源的方式

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是指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家庭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根据表4可知,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关系比较复杂。从家庭成员耕作方式来看,各组数值变化趋势不明显,差距不大。虽然选择由他人代耕的农户所占比率同农村劳动力转移率相关系数为正,但选择土地转包的农户所占比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之间相关系数却为负。由此可知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对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影响程度不高。其原因可能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不如非农务工时间和转移情况两个指标。从调研数据的分析结果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务工时间平均为9.80个月,那么,每个农村劳动力仍然还有2.20个月时间可以从事农作物种植,因此他们有比较大的自由度选择其土地处置方式。在人均耕地面积不多的情况下尤为明显。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土地处置方式社会化程度不会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率的增加而提高,下文的计量模型回归结果也充分予以证实。

四、计量分析

1.模型选择及变量阐释

考虑到实地调查数据的特性,本文拟采用最优尺度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进行计量分析。之所以这样考虑是由于因变量为数值型时可以采用一般的线性或非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但对自变量中的分类变量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而本文的问卷调查中包含许多选择性选项,数据基本归于分类变量范畴。如果采用线性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障;如果采用Logistic计量模型[4],尽管理论上行得通,但现实结果不理想,往往难以对分类变量进行很好的阐释。据此借鉴Leiden University of Holland 的一个Dtss课题组最优尺度回归分析计量模型[5],该模型允许其变量为不同类型的分类变量。通过非线性变换对原始分类进行转换,经由反复迭代得出最佳回归方程,充分体现出处理分类变量的特殊优越性。采用该模型处理实地调查数据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假设自变量为转移情况、非农务工时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因变量为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由此可得如下计量方程:

式(1)中:M为处置土地资源的方式,N1为劳动力转移情况,N2为非农务工时间,N3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率,α1、α2、α3为相应自变量的系数,μ为随机误差项。各个变量的赋值情况如表5所示。

2.计量模型回归分析

运用SPSS15.0对实地调查数据进行最优尺度回归,得到如下计量方程:

计量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计量模型的确定系数为0.261,计量模型调整后的确定系数为0.260,表明该模型总体的拟合度较好;计量模型的P值小于0.001,表明在统计上有意义;变量N1、N2、N3变换前后的容忍度都比0.100要大,表明其没有共线性问题。从回归方程相关数值(如表6所示)可知:方程的相关系数皆为正,表明转移情况、非农务工时间、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在计量模型变量N1、N2、N3的重要性指标值中,非农务工时间最重要,劳动力转移情况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排最后。

通过最优尺度方法拟合的计量回归方程式(2)具有如下经济意义:在其他因素保持稳定不变的前提下,外地务工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社会化程度比本地务工高0.129;从事非农务工时间越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土地资源要素方式的社会化程度就越高。其他因素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增加一个月的非农务工时间,其处置土地方式的社会化程度就会相应提高0.465;农村劳动力转移率的数值越大,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社会化程度就越明显。其他因素保持稳定不变的前提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每增加一个标准单位,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社会化程度就会增加0.077。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非常明显。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力转移情况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社会化程度之间相关关系为正,也就是外地务工者倾向于采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方式处置其土地承包经营权[6]。二是非农务工时间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社会化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正,也就是非农务工时间越久,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也会影响其处置土地资源要素的方式,与社会化程度的相关关系同样为正,较前二者而言相关性相对较低。因此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7],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土地流转方式诸如土地转包等才能顺利推进。因此,就地方政府而言,在对待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土地资源方式问题上,各地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引导,逐步推进,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农户的个人意愿,防止一切形式主义和行政命令,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刘卫柏,李中.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运行绩效与对策[J].经济地理,2011,(2):300-304.

[2]黄祖辉,王朋.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8-47.

[3]邵彦敏. 农业人口流动与农村土地流转[J].人口学刊,2007,(4):36-39.

[4]刘卫柏. 基于Logistic模型的中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意愿分析[J].求索,2011,(9):81-83.

[5]江明生.农村征地中政府责任的缺失与加强[J].理论探索,2010,(5):118-120.

第3篇: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齿轮轴 疲劳断裂 应力集中 有限元

1 引言

在新一代CINRAD-SA型气象雷达的技术保障中,机械伺服系统运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直接影响雷达的方位角和仰角,从而影响到气象目标空间位置和特性测定的准确性。新一代CINRAD-SA型气象雷达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检测装置齿轮轴的断裂现象,直接导致雷达无法正常工作。本文以齿轮轴为研究对象,基于材料力学及断裂力学,通过宏观、微观的深入分析,探讨齿轮轴断裂失效的原因。针对产生断裂的原因,基于疲劳强度相关理论及机械优化设计技术提出改进方案,并优化设计齿轮轴机械结构。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ANSYS分析齿轮轴应力集中的主要原因,并对比分析了结构优化改进后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气象雷达机械伺服运动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了参考,对保障气象雷达连续运行的可靠性起到具有重要作用。

2 齿轮轴的结构及工作特点

图1检测装置传动环节结构图

如图1所示为检测装置传动环节结构图(剖视图),齿轮轴为阶梯轴,其结构如图2所示。雷达方位控制伺服机构通过齿轮传递扭矩给齿轮轴端部,齿轮轴由轴承1和轴承2支撑,齿轮轴另一端有花键,花键与齿啮合,齿输出轴连接脉冲编码器,通过脉冲编码器实现角位移的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反馈给伺服控制系统。

图2齿轮轴三维图

齿轮轴在该环节实现扭矩的传递作用,即驱动脉冲编码器旋转。因此,在实际运行中,齿轮轴是关键零件,主要承受着扭转、弯曲、冲击等载荷。

3 齿轮轴断口检查及断裂性质分析

齿轮轴断图如图3所示,按断裂失效的发展过程,断口包括三个区域,分别为疲劳核心区(疲劳源)、疲劳裂纹扩展区和瞬时破断区。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形状、尺寸、平均应力、表面质量、零件的热处理、复合应力、加载频率、载荷类型、停歇、温度和腐烛介质等[1~2]。通过对齿轮轴断口的宏观检查,可基本断定齿轮轴的断裂性质为扭转和弯曲疲劳断裂。

图3齿轮轴断裂实物图

根据齿轮轴使用工作环境、断裂轴的外观、断口形貌及力学性能进行综合分析,齿轮轴断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推断:

(1)齿轮轴机械结构和尺寸设计不合理,零件的截面几何形状突然变化处(轴肩)在承受转矩时,局部应力大于名义应力,造成了应力集中,从而降低了零件的疲劳极限。(2)机加工和热处理工艺不当,造成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达不到要求,使表面萌生的裂纹在应力作用下迅速扩展,造成轴发生疲劳断裂。钢基体中,其性能又与钢基体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破坏了钢基体的均匀性、连续性,还会在该处造成应力集中,成为疲劳源[3]。(3)机械传动系统装配不合理。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分度圆中心间距尺寸不符合设计尺寸;齿轮轴轴心线和齿轮中心线不同轴,存在同轴度误差,导致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齿轮轴反复承受弯曲载荷,产生疲劳断裂。(4)齿轮啮合不良引起齿侧间隙过大,在正反转过程中产生空行程,从而引起不均匀载荷。

由上述分析可知,解决断裂失效的关键是优化齿轮轴机械结构和尺寸减少应力集中现象。同时,考虑提高材料的性能及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并保证齿轮轴安装时的同轴度,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引入弯矩。以下本文着重研究优化齿轮轴机械结构和尺寸,并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优化改进方案的可行性。

4 齿轮轴结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根据原齿轮轴结构提出优化改进方案,利用ANSYS Workbench工具[4]进行齿轮轴结构优化前后的受力分析(仅受扭矩、仅受弯矩,综合作用三种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原齿轮轴的应力集中的主要原因,以及结构改进后的有效性。

针对原齿轮轴,仿真实际工况,齿轮轴的约束条件如图4所示,A、B面施加圆柱支撑约束(切向不约束)。受力情况为:D、E面施加方向相反、设定大小相等的扭矩M=25N・mm,距离右端面6mm的横截面C处施加相切与截面的力F=5N。

图4齿轮轴的约束条件

(1)只承受弯矩的情况(距离右端面6mm的横截面C处施加相切与截面的力F=5N),受力分析图如图5所示。(2)只受扭矩的情况(D、E面施加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扭矩M=25N・mm),受力分析图如图6所示。(3)综合作用情况(D、E面施加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扭矩M=25N・mm,距离右端面6mm的横截面C处施加相切与截面的力F=5N),受力分析图如图6所示。

图5仅受弯矩时齿轮轴的受力情况

图6仅受扭矩时齿轮轴受力情况

图7综合作用下齿轮轴的受力情况

由图5和图6可以看出,当齿轮轴仅承受弯矩作用时,应力集中发生在轴承轴肩断裂处;仅承受扭矩作用时,应力集中发生在安装大齿轮的圆柱面与下一圆柱面过渡位置;通过图7发现在综合受力时其应力集中发生在轴肩处,可以预测齿轮轴发生断裂的直接原因是弯矩作用下产生应力集中,从而降低了齿轮轴的疲劳极限。

对原齿轮轴进行结构和尺寸优化,改进方案采取在轴承轴肩(断裂处)增加过渡圆角(R=2mm)。仿真条件同上,当采用综合作用情况时,受力分析图如图8所示。

图8综合作用下改进齿轮轴的受力情况

a)原齿轮轴 b)改进齿轮轴

图9综合作用下齿轮轴局部应力图

由图8可以看出,增加过渡圆角后综合作用情况下齿轮传动轴的最大应力值小于无过渡圆角时齿轮轴的最大应力值;由于造成齿轮轴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由弯矩引起的,所以增加过渡圆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传动轴的疲劳极限;图9显示了加过渡圆角前后齿轮轴应力集中区的局部放大图,无过渡圆角时,齿轮轴的最大应力分布于轴台突变处,存在过渡圆角最大应力主要处于过渡圆角与安装齿轮轴的圆柱面交接处。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无过渡圆角的轴台突变处容易出现残余应力,应力集中发生在此位置,降低了齿轮轴的疲劳极限。

5 结语

本文对该齿轮轴断裂失效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着重从机械结构和尺寸方面进行优化改进。通过ANSYS分析可以判断齿轮轴发生断裂主要是因为弯矩作用下造成应力集中削弱了齿轮轴的疲劳极限而产生的疲劳断裂。在实际工况中,发生断裂的主要原因为安装不合理引入弯矩和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应力集中。

参考文献:

[1]李妍缘,赵兴明,郭宏亮.高速齿轮轴失效原因分析[J].机械传动,2009,33(5):79-80.

[2]王丽娟,张国福,宋天民.泵轴断裂原因分析[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5(3):43-47.

[3]彭志亮,左华付,肖先忠.机车电机转轴及小齿轮轴断裂失效分析[J].机械工程材料,2011,35(6):93-97.

第4篇: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我区现有各类用工单位(含个体工商户)3385户,规模以上企业218家,从业人员9万余人。2018年全区进入职业介绍机构登记的各类求职人员有1307人,用人单位通过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就业岗位1804个,求人倍率约为1.38(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2019年1-4月,求职人数和提供的岗位数均有所增加,通过职业介绍机构登记的各类求职人员有**人,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个,求人倍率约为**。

二、2019年1-4月份劳动力供求情况分析

(一)按行业分组的劳动力需求分析表

从行业需求情况来看,各行业的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和制造业三大行业,其中用人需求分别占行业需求总量的25.91%、22.38%和16.05%,三行业需求占需求总量的64.34%。

(二)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劳动力需求分析

从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劳动力需求情况来看,企业用人需求占主体地位。其中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其它企业的用人需求最高,所占比重分别为37.77%、20.61%和22.98%,三者合计达81.36%。

(三)按职业分组的劳动力供求情况

从职业分组的劳动力需求情况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依然是用人需求的主体,所占比重分别为45.06%和21.21%,二者合计约占需求总量的76.27%。此外,对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需求也比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12.92%和10.12%。

从求职情况来看,求职人员相对集中在商业和服务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所占比重分别为36.25%和27.41%,二者合计约占求职总量的61.66%。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需求比重分别为10.68%和15.67%。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其它职业的求人倍率最高,为0.92;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专业技术人员的求人倍率分别为0.63、0.59和0.61;求人倍率最低的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为0.33。

(四)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劳动力求职状况分析

从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劳动力求职情况来看,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72.26%。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7.53%,就业转失业人员占26.45%,其它失业人员占18.48%;此外,在求职人员中,下岗职工占9.31%,其它人员(主要是进城务工人员)占15.16%。

(五)按年龄分组的劳动力供求分析

从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年龄要求来看,73.02%的用人需求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明确的要求。16-34岁之间的劳动者构成单位用人需求的主体,占总体需求的58.35%。其中,对16-2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占25.69%,对25-34岁之间劳动力的需求占32.65%。

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来看,求职者同样以年龄在16-34岁之间为主体,所占比重约占求职总数的71.05%。其中,16-2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40.42%,25-3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0.63%。求职者的年龄构成与用人需求基本一致。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今年前4个月各年龄阶层的求人倍率与上年度同期相比都有所上升,其中,年龄在25-34岁之间的求人倍率为0.71;年龄在16-24岁为0.47;年龄在45岁以上的求人倍率为0.31。

(六)按文化程度分组的劳动力供求分析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70.38%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明确要求。其中,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约占总体需求的41.62%;对大专文化程度需求比重为14.41%;对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需求比重为9.74%;对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4.61%。

第5篇: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understanding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training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analyzes the actual effect valuation model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training, studies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models, and builds the model of integration of the four dimensions of joint assessment.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评估模型

Key words: rural labor force;training for transfer;effectiveness evaluation;evalua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001-03

0 引言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劳动力转移的核心保障,扎实有效的培训对提升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成功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有利于明确培训目标是否能够良好的实现、分析培训的投入是否获得了较高的产出,有助于挖掘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培训中产生的经验教训,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下一轮培训工作计划,提高培训管理的效率和培训工作的效益。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的认识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是指应用科学的方法与合理的手段,测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整体价值与实际效果的过程。这一培训效果评估的对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培训对象(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的评估,主要评价劳动力培训在反应、学习、行为与结果等层面的实际效果;二是对培训本身的效果评估,评价培训在成本、收益、潜在优势及竞争力方面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三是对培训管理的效果评估,评价进行培训管理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管理机构所发挥的实际效果。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比一般培训项目的评估具有更强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它涉及人数多、部门多、范围广、时间长,并且各地区在管理部门、培训机构、企业需求、产业发展、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等方面差异巨大,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又是一个全国性的系统工程,所以特别需要建立全面科学的培训实效评估方法与体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是一项目的性强、意识明确的行为,在开展实效评估时,首先要确定采用什么样的实效评估模型,只有确定了合适的实效评估模型,才能选择正确的评估方法与评估技术,从而对转移培训实效作出准确的评估。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模型分析

2.1 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 D. L.)评估模型 Kirkpatrick[1]从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四个层面评估培训的实效,在提高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果和论证劳动力转移培训活动的有效性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反应评估层面,主要分析农民对培训课程的授课方法、授课手段、培训程序的接受情况和满意程度,具体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教材、培训教师、培训时间等评估内容;在培训的学习评估层面,主要分析农民对培训课程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具体包括“培训中学到什么”和“培训技能怎样使用”等评估内容;培训的行为评估侧重于分析农民接受培训后的技能应用情况,具体包括“新技能能否得到应用”、“工作行为是否得到改善”、“工作效率是否获得提升”等评估内容;结果评估注重对劳动力培训后所获得成果的评价,包括“劳动力个人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劳动力收入提高”、“雇工企业绩效提升”等方面的评估内容。

2.2 考夫曼(Kaufman, P.)评估模型 Kaufman[2]对Kirkpatrick评估模型做了两处改进,一是拓展了反应评估的内涵,认为评估的第一层级除了要了解学员对课程的满意度与兴趣度,还需要对培训的可能性进行深入考察,特别是对培训中所需的各种资源的可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做出详细的评估与分析;二是增添了社会效益评估这一新的层级,认为培训评估不仅要考虑培训中个人与组织的效益,还应该包括培训的社会效益,了解社会及客户对组织的反应情况,见表1。

Kaufman评估模型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的应用中,一方面要求在培训实施前有效的分析培训可行性,合理的组织资源,保障培训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还要分析劳动力转移培训给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比如对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促进。

2.3 菲利普斯(Phillips, J. J.)投资回报率模型

Phillips[3]认可Kirkpatrick评估模型的四个层面,他把全部要素转化为培训的成本与收益来分析培训的投资回报率,具有更高的经济分析价值。菲利普斯投资回报率模型首先分析评估的目的,评估目的直接决定了评估的范围;然后按照评估手册,为各级别评估层次选择合适的评估时间,按照计划完成培训数据的收集;接下来将培训的影响因素分为成本类与收益类两大类,并把这些因素转化为货币表示,培训收益包括劳动力转移培训中明确获得的有形收益与分析估计得到的无形收益两部分,这两部分加总后减去培训所消耗的成本,就是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资回报,如图1。投资回报率分析方法主要是比较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成本和收益,对数据的全面性、分析的透彻性有着较高的要求,能否准确的运用该模型,取决于对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熟悉与把握程度。

2.4 CIPP培训评估模型 CIPP模型是由背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投入评估(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估(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估(Product evaluation)构成。背景评估主要是考察培训项目运行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研究培训开展面临的问题,分析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投入评估分析可利用的资源,确定最优开发与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的方案;过程评估则是选用合适的方法,准确及时的收集培训过程中学员的反馈信息,分析深层原因,改进培训工作;成果评估通过收集与分析培训成果与绩效方面的信息,针对预期目标寻找差距,不断提高培训效果。CIPP评估模型具有更强的系统性,它不是把实效评估活动看作培训的最后一个步骤,而是将其融入在整个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过程中,成为转移培训的一个环节,扩大了培训实效评估的内涵与外延,更加突出了培训实效评估的全程意义、过程意义和反馈意义。

2.5 “培训圈”评估模型 “培训圈”评估模型[4]是一种培训新思想,该模型认为培训是一项由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设计、培训实施、培训实效评估四个环节构成的系统工程,这四个环节紧密结合、协同运作,形成螺旋式上升形状的循环体系。模型涵盖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方面,同时研究培训接受者的个人态度、培训组织和培训环境对培训动力和培训技能转化力的影响。培训前评估是培训实效形成的基础,培训中评估是培训实效形成的过程,培训后评估是培训实效的最终表现形式,三者密切关联。利用“培训圈”模型能够从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全过程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体系,体现出培训实效评估是整个培训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既是上一轮培训圈的终点,又是下一轮培训圈的起点。“培训圈”模型能够促进培训实效评估不断升级与改进,使整个劳动力转移培训更加系统化、集成化和一体化。

2.6 培训的平衡计分卡评估模型 仅仅分析培训的财务收益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关注非财务指标,需要把培训行为与培训结果统一起来,实现它们之间的平衡与协调。Kaplan等[5]建立的平衡计分卡评价模式值得借鉴,他认为传统的财务评价指标只关注运作绩效的过去与结果,而忽视了组织运作的过程与未来。围绕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战略,从财务、客户、员工学习与成长、流程四个方面来评估培训实效,平衡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实效评估更加合理。在具体应用中首先要以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战略为内核,综合与平衡考虑转移培训的具体情况,将劳动力转移培训战略转化为下属各相关部门、机构在财务、客户、学习与成长、流程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并建立对应的实效评估体系,实现转移培训的长期和短期目标统一、各方面利益的协调与平衡,综合反映培训管理实效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

3 当前培训实效评估模型的应用与不足

3.1 当前培训实效评估模型的应用 在具体的研究中,张景林[6]应用Kirkpatrick模型对4县704户农民进行了问卷调研,选取了影响农民科技培训组织与实施中的几个重要因素来分析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际效果,然后针对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培训改进的对策和建议。李玉高,邵长芹[7]用Kaufman评估模型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受训农民情况、环境四个方面,量化分析了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效果,对各个方面的相关性也进行了探究,突破了仅仅选取关键因素考察的局限,从更大的范围展开分析。李丛蕾[8]用投资回报率模型从决策绩效、过程绩效、结果绩效三个方面构筑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能够用成本——收益方法全面、客观的评估培训实效。宫静静[9]基于CIPP模型,以开阔的社会协同与集成视角,从培训管理机构、培训机构与受训者三个主体构建了农村劳动力培训实效评估体系。

3.2 当前培训实效评估模型的不足 当前的评估模型在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评估中仍然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评估对象不够全面,二是评估指标针对性不强。从评估对象来看,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体包括接受培训的农民、培训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和培训相关组织,这些参与者都是接受评估的对象。如果仅仅针对单一的或者少数的几个培训参与者或培训参与组织开展实效评估,往往不利于从宏观上对评估系统进行整体推进,难以有效的指导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长远发展。从评估指标设计来看,培训涉及到不同的参与者、组织机构和部门,比如有的是农村劳动力群体,有的是政府行政部门、有的是培训企业、有的是从事培训的事业单位,还有盈利的中介机构和非盈利的行业协会等,他们的属性、职责、分工、流程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用相似的指标体系去评估各种机构,针对性和实用性就很难保证,得出的实效评估结果可信度就不高。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四维联合评估模型

为此,本文建立了整合性较强的四维联合评估模型。模型中以接受培训的农民、培训管理部门(政府相关部门)、培训机构、培训相关组织(劳务中介、行业协会等)这四维主体作为评估对象,针对不同主体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实效评价方法,如图2。

4.1 培训农民实效分析 针对接受培训的农民,通过Kirkpatrick评估模型的反应、学习、行为与结果评估较为合理,在培训农民的反应层面,由接受培训的农民对培训内容、教师、方法、时间等进行打分;在学习层面要考核培训农民对培训技能的熟悉与掌握程度;在行为层面要分析劳动力是否能找到对口的工作、是否能胜任工作、是否能发挥出培训的价值;在结果层面要研究农民培训后是否获得了适当的回报、这种培训是否有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从这四个方面调研培训的实际情况,对农民培训情况进行动态的综合分析评估。这四个层面对于分析接受培训农民的培训实效非常合适,能够更容易、更方便、更准确的获取评估数据,得出准确的实效评估结果。

4.2 培训管理部门实效分析 作为培训管理部门,使用CIPP法从背景评估、投入评估、过程评估、产出评估四方面分析更为切合。背景评估主要分析培训管理部门目标制定的合理性、审批流程的完整性和政策制定的有效性,通过背景评估能够不断修正培训目标与计划、优化培训管理流程、完善培训支持政策;投入评估主要分析培训管理部门的预算资金实效、培训补贴实效和组织管理实效,通过投入评估分析,可以准确衡量培训管理部门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下一步资金、补贴的安排和使用也起到反馈作用,同时也能准确评价和掌握培训组织的管理水平与运行效率;过程评估主要分析培训管理部门组织的规范程度、培训管理能力和政策的执行力,对于规范管理、约束权利、提高效率十分有益;产出评估主要分析劳动力转移培训整体上的农民增收实效与转移就业实效,考核培训管理部门最终的成果。

4.3 培训机构实效分析 作为市场主体的培训机构,则按照平衡计分卡的财务、流程、客户、学习与成长这四个指标考核绩效更为妥当,像其他企业一样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方面提升培训质量与竞争力。从财务方面看。培训机构要有合适的利润,才能保证培训机构的长期稳定发展,这种获利能力是考核培训机构实效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流程方面来看,要考核培训机构的培训与运营流程能否适合农民的需求,能否以高效率的流程服务好培训农民;从客户方面看,要评价企业的客户满意度,农民是否满意培训机构提供的服务,培训机构要把农民作为客户,仔细研究他们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升自身的培训水平与转移服务能力;从培训机构员工的学习与成长方面来看,主要考核培训师资的不断提升与学习的能力,培训机构需要吸收与培养具有优秀技能与传授能力的教师,也要让师资队伍不断学习进步,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与先进性。

4.4 培训相关组织实效分析 相关组织机构如劳务中介、行业协会、第三方评估机构等,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评估研究中常常被忽视。培训相关组织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桥梁,失去了这些中介机构的协同与支持,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效就大打折扣。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衔接、集成与整合,需要从持续学习文化、整合沟通能力、协同运作能力三个方面评价相关组织机构。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是这些相关组织的存在价值,对于他们来说特别要发扬持续学习的文化,使这些劳务中介、行业协会、第三方评估机能及时了解最新的用工需求、培训农民情况、培训机构特色及国家培训政策;还要考核相关组织的整合沟通能力与协同运作能力,分析其能否有效实现用工输出地与输入地之政府间的沟通与对接、能否有效实现用工企业、转移培训农民、转移培训机构间的沟通与对接。

这种四维联合评估模型既考虑当前利益,又结合长远利益;既有定性描述,又有定量分析;既重显性成果,又重隐性效益;既重经济效益,又重社会效益;既考虑多方主体,又有较强的针对性,对指导培训实效评估工作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Kirkpatrick Donald. Evaluation of training[M]. McGraw-Hill,1987.

[2]莱斯利·瑞.培训效果评估[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3]J.J.Philips.ROI.The Search for Best Practices[J].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1996,50(1):54-57.

[4][美]杰克·J·菲利普斯.李元明,林佳封译.培训评估与衡量方法手册[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5]Kaplan R,Norton D.The Balanced Scorecard Measures:That Drive Performanc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70(1):71-79.

[6]张景林.农民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7]李玉高,邵长芹.关于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效果评估的探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4).

第6篇: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物资供应统计分析按其包括内容的范围和分析的时机不同,可分为综合分析、专题分析。综合分析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作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并进行综合评价,说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总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从企业各主要指标之间的联系,找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总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从企业各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联系,找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原因,存在的关键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综合分析时间的间隔,一般为月报、季度、年度分析,可先观察企业和生产成果指标,将产量、品种、质量、消耗、劳动效率、资金占用、成本利润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分别与计划比、与上期比、与同行业比、与历史较好水平比,计算其相对差和绝对差。从优质、高产、多品种、低消耗和、销等方面的情况来评价企业经营管理部门的工作好坏,根据主要指标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找出影响的主要因素。专题分析是指对某项专门问题进行集中深入的研究所作的统计分析,一般是对某个关键问题、典型事件或中心工作进行一事一议、短小精悍的分析,其形式灵活多样,不定期进行。一般来说,为了便于观察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联系,查找出基本线索,物资供应统计分析时,有必要将主要经济指标根据它们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分类,如收入量、消费量、产量、品种、质量、成本、资金、利润等。收入量是指在报告期内实际到达本企业,并经验收办理入库手续的全部物资数量。通过收入量的统计,可以反映出企业物资的主要来源和进货数量,可以检查物资的执行情况。消费量指本企业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全部物资数量,它是编制物资供应计划,检查生产进度,进行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通过消费量的统计,可以研究分析物资的消费方向、消费水平,物资使用及其消费比例关系。产量、品种、质量是反映企业生产成果的指标,体现企业生产能力的利用情况。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调整劳动组织,提高出勤率、工时利用率、设备利用率,降低原材料、燃料和动力消耗,才能实现增产增收,增加产量和利润。在劳动生产率、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以及固定资产利用率3项指标中,劳动生产率处于突出地位,只有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能大幅度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有效地提高其他各项经济指标的水平。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采用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先进操作技术及合理的劳动组织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劳动时间。成本、资金、利润是反映企业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占用,人力、物力支出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经济效果。生产经营活动每个环节上的好坏,通过经济核算,最后都以价值的形态反映在成本、利润和资金指标中,但这3项指标的关系是:只有首先降低成本,节约资金占用,才能增加利润。

2物资供应统计分析的内容要求

物资供应统计分析一般应做到3个方面:一是分析本厂生产经营计划的执行情况,对本厂生产经营活动作出综合评价。要求将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联系起来分析,透过各项指标之间的联系,考查生产任务是否全面完成,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经济效果,以便对企业的主要生产任务进行合理调配。二是分析、研究生产任务过程中的情况和薄弱环节,将主要指标和上期比、和历史比、和同行业比,分析存在的差距和原因,为改进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三是对企业的生产任务进行动态观察,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平衡关系和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各项平衡关系,如供、产、销的平衡,制造与维修的平衡,主机与配件的平衡,对不同时期的各项指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对影响指标的各项因素作出判断,预测其发展趋势。

3物资供应统计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

物资品种数量不多的单位,物资供应统计一般由主管供应科直接管理,它的特点是由主管供应的科室统一搜集全部的物资统计原始资料,一切单据、资料都经过主管供应的科室,由主管供应的科室建立一套完整的统计台账,反映本单位的物资供应活动,物资供应统计员负责提供各种统计资料,整理并向上级报送物资统计报表。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管理和使用物资的品种数量较多,供应使用的基层单位也多,并且地点分散。如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一二十个基层单位,但不论哪个基层单位,都有物资的收、支、存活动,都有原始单据资料卡片、账簿。这些基层单位,一般指定专人收集、保管并整理物资供应的原始资料,建立物资供应统计台账,形成一个物资供应统计网点。这些网点定期向上级机构或企业主管部门报送物资统计报表、物资供应统计资料手册等。

4结语

第7篇: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企业;劳动统计;管理;思考;措施

劳动统计管理工作是企业实施科学管理监督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制定政策和工作计划的主要依据。如果没有科学准确的统计数据做后盾,企业的各项管理就难找到好的切入点,所有管理就犹如散沙,怎么聚风一吹还是散。所以我们必须做好企业的统计管理工作,明白它的不可忽略性和对企业乃至国家的重要意义。

一、劳动统计的重要意义

劳动统计是企业进行劳动力开发与利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企业人事管理的基本手段之一,是劳动保障统计各项内容的基础,是判定市场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科学合理的劳动统计能够及时准确地明了企业的劳动力构成情况,为企业总体战略管理提供有关劳动力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统计资料;可为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制定像关政策、进行宏观决策和调控提供数据;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做好企业劳动统计管理工作,无论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还是对国家、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笔者就通过企业人员构成和变动情况、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和劳动时间利用情况统计三方面来论述个人对做好劳动统计管理工作的思考。

二、做好劳动统计管理工作的思考

1、合理统计企业人员构成和变动情况。人才是企业的关键,合理利用人才就需要合理分析人员构成和变动情况,建议对员工的技术等级、学历层次、年龄、性别比例等分开统计,及时掌握企业从业人员的增减和内部流动状况,结合企业当前用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充分的统计找出重点、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革新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工资统计是劳动统计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国家角度来讲,现有的工资统计制度已满足不了投资主体多样化的需求,有的还存在调查监督统计不到位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工资统计多年来一直采取全面统计,层层汇总的方法,统计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加之缺乏有效的监控,没有形成科学、准确的信息渠道,造成部分信息漏报的现象;从企业角度来讲,多数员工对工资统计指标认知度不够全面,没有充分意识到福利、年终奖及五险一金等,所有的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在统计范围内,造成员工对统计数据的质疑与不满,这些都会影响到劳动统计管理工作。故我们必须革新现有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①严格按照新规定,扩大工资统计范围,满足投资主体多样化的需求,可采取抽样或者科学推算的方法把私营、个体等各种经济形式的所有劳动现象均统计在内。②完善统计调查监督措施。建议采取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劳资统计工作量大,代表性差的弊端,完善监督机制,节省人力和工作量,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全面性。③及时向员工宣传统计知识,提高员工对统计的认知度,同时企业在工资统计中,要细分到位,明确列出发给职工的除基本工资以外,其他各项津贴、保险的多少,分开管理简化工资统计数据,做到一目了然,让员工无异议,为后续统计工作顺利进行做铺垫。

3、企业劳动时间利用情况统计。劳动时间利用指标是企业统计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统计分析企业劳动时间利用效率是统计员计算一系列工时利用指标(出勤率、出勤时间利用率、制度工时利用率、加班加点比重等)的过程,期间还需要编制劳动时间利用平衡表,由大家共同分析劳动时间利用情况是否合理。此一系列的工作复杂且伤脑,尤其是施工生产时间的利用率分析难度相对较大,需要了解各班组实际工时利用情况、每个工种岗位的人员设置情况等多种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首先必须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其次要仔细分析,收集所有必要的准确数据,然后心无旁骛的投身统计计算中去。

总之,企业劳动统计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管理工作,我们必须投身其中,认真思考怎样才能高效率地做好劳动统计工作,找出加强企业劳动统计管理的措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三、加强企业劳动统计管理的措施

1、加强企业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团队知识和职业道德修养水平。

由于统计工作面临的压力大,涉及部门多、任务重、专业性强,对统计人员知识和素质要求较高。所以企业要不断的加强统计队伍的建设,定期开展专业培训课,督导他们多创新、摸索新方法;同时员工个人要本着献身统计事业,坚持实事求是;自觉遵守法纪,保守统计秘密;多学习新时代下变化更新的统计理论、方法、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职业道德修养水平。

2、大胆创新建立完善的企业统计管理体制。

我国传统的统计业务用的是不同部门负责,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的方式,期间存在各部门间信息交换与共享不及时的弊端。所以我们要大胆创新,完善出一套适合企业实情的统计管理体制:设立综合统计部门或在其他机构中设立独立的统计岗位,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明确职责并保持相对独立性。而且统计信息不只局限于统计部门内部,而与其他财务、技术、营销部门等都有关联,所以必须明确各部门具体统计责任,加强相互间数据的沟通,现在国家统计部门建立起来的统计数据采集统一门户,使统计平台系统起来,能准确及时的掌握情况、归整统一分析数据,为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监督作用,极大发挥了统计的职能作用。

3、把好审核、监审、需求关系,提高劳动统计数据质量、执法和服务水平。

首先,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完善数据质量评估监督制度,必须对来自基层的统计数据,认真的审查和核实,对上报的数据仔细的评估,真正使统计数据反映企业实际,为宏观决策和制定政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其次,对统计成果要做好监审工作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有统计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最后,要把好各方人士对统计的需求关,提高劳动统计服务水平,用优质的服务确保统计的社会地位,赢得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4、利用网络技术加快统计信息建设。

当今已到了一台计算机就可认知世界的程度,企业的统计建设更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健全企业内部统计网络,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快企业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实行企业联网直报,使统计信息既可及时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提供数据,又可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

第8篇: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企业;劳动关系;运行规则;单决制;工会;职能;博弈空间;分析

随着企业运营发展中对于工会职能部门的建设以及对于工会维权作用意识的越来越重视,近年来,我国政府各部门以及企业运营建设中,工会对于职工民益和劳动经济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大,但是,结合我国当前工会部门在进行职工合法权益维护中的实际情况,基层工会职工合法权益维护困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对于工会职能的发挥作用影响仍然比较大。根据这一情况可以看出,国家在进行管理制度的设计过程中,虽然对于工会进行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平衡的职能作用有一定的考虑,在进行劳动关系运行的制约规范与要求制定中,也给予了工会在企业内部运行中职能发挥的相应保障和空间,使得工会在企业内部运营发展中的作用影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和保障,但是,结合现实中企业内部制度的制定运行以及工会作用影响实际情况,企业内部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其中,以劳动关系为例,企业内部劳资关系失衡就直接体现在企业内部的劳动方与投资方之间权力的不平衡和不对等。针对这一情况,工会要想实现充分的维权以及在企业劳动关系博弈中起到平衡作用,就需要对于这一不平衡现象与问题进行打破,这也是工会在企业内部关系博弈中的重要前提。

一、企业劳动关系运行规则及单决制形成分析

1.1 企业劳动关系运行规则及其作用意义分析

在企业内部的运营管理中,企业劳动关系运行规则既关系到企业内部的劳动方以及投资方之间的权利和利益关系,同时还关系到企业内部运营管理中,劳动方与投资方之间出现利益或者是权利矛盾时,应当如何处理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总之,企业劳动关系运行规则对于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建立以及运行、调整等所有过程具有制约与规范的作用,它主要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发生关系以及形成关系、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中的规则,实质上就是进行两者利益关系约制的规则。在实际管理应用中,从宏观方面来讲,企业劳动关系运行规则主要表现为国家的法律形式,是对于两者之间权利关系的规定,同时也是进行两者关系调整的一般原则;而从微观方面来讲,企业劳动关系运行规则是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建立以及运行、调整等处理的规则,它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具体表现为,与劳动关系运行有关的各项企业规章制度,主要是进行企业内部劳动关系主体之间具体利益关系的约制。根据劳动关系运行规则的两层面含义,尽管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运行规则是相对微观并且具体的,但是它对于宏观层面劳动关系运行规则的规划制定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不仅制约宏观层面劳动关系运行规则在企业中的渗透情况,还对于劳动关系的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1.2 单决制的形成原因以及影响分析

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体制结构的转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体制与环境要求下,国家在进行劳动关系运行规则的制定与设计中,从微观层面减弱了对于企业内部运营与发展的控制作用,期望借助于宏观的法律、政策对于企业内部权力进行规范,通过企业工会介入到企业内部的利益安排中,通过有效博弈,实现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平衡。但是,结合现阶段企业内部劳动关系运行规则的制定情况,对于制定权的模糊与软性规定,导致了企业规章制度建立中的单决制情况出现,也制约着工会在企业内部利益关系平衡中的博弈行为,加剧了企业内部劳动关系运行不平衡情况。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中单决制的形成,首先,导致企业分配领域中分配权的规则也是单决制的情况,使企业劳动者与投资者之间不仅存在工资收入与管理权力方面的差别,同时还存在有获得不同产权权益的等级差别。其次,单决制的形成,对于工会在企业内部的活动空间也具有极大的局限作用,使得工会在职能发挥中具有较大的困难性,更加影响工会在企业内部的博弈制衡作用。最后,单决制的形成,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利用不合理制度避免法律制裁的行为发生。

二、单决制形势下工会博弈空间分析

结合上述单决制形成的原因与影响分析,单决制形式不仅影响着工会职能作用的发挥,更造成了工会在企业内部活动中的空间受到限制,失去通过有效博弈行为实现企业内部利益关系制衡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受到非完全共同利益群体特征的影响,企业内部的劳动方以及投资方之间,作为一个非完全共同利益的群体必然会存在有合作与博弈的双重关系,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国家进行制度的设计中应注意通过工会的博弈制衡来实现企业内部平衡稳定劳动关系的建立和构成实现。而结合现阶段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现状,要实现工会博弈制衡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打破单决制形式,形成劳动方与投资方的共同决定制度形式,而由单决向共决转变,关键是要在进行国家法律制度的设计中,对于劳动者在企业内部设计劳动关系运行规则的共决权进行明确和加强保障,同时资产所有者主动进行有利于自身规则的单决改变,此外,处于博弈主体的工会积极进行打破单决制形式的方法途径寻求,也是单决向共决转变的重要因素。

三、结束语

总之,企业劳动关系运行规则单决制是我国当前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重要特征,对于企业内部劳资双方权益平衡十分不利,只有通过由单决向共决转变,才能够充分发挥工会在企业内部劳动关系中的博弈制衡作用,扩大工会博弈空间。

参考文献:

[1]班晓娜.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实证研究——基于大连地区的企业调查[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1).

[2]赵炜.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控制下的工人和工会——来自H省一家汽车配件企业的个案研究[J].人文杂志.2010(6).

[3]孙中伟,贺霞旭.工会建设与外来工劳动权益保护——兼论一种“稻草人机制” [J].管理世界.2012(12).

[4]曾煜.让农民工享有社会保障、体面劳动和有尊严的生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第9篇: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为了能够定量分析不同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文章首先从理论分析着手,从理论上归纳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继而通过对已有生产函数模型的扩展,为进行计量分析构建分析的框架。

1.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结合,生产过程必然受到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各种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粮食生产也不例外。土地资源、水资源是粮食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粮食生产中重要的投入要素。土地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粮食的产出情况,而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粮食作物的生长和产出。除土地、水资源以外,气候也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自然因素,它既是粮食生产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造成粮食生产波动的重要因素。由于气候异常所造成的水旱等自然灾害对粮食作物的生长以及产量有着巨大影响。影响粮食生产的另一项重要因素是生产技术。与日常所说的技术不同,经济学中的技术泛指生产中要素的使用以及配置方式,即不仅仅表现为生产中所使用的物质要素、设备不同,同时也涉及到不同要素的配置方式。农业技术变化来源广泛,包括农业技术装备改善、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资源经济效益改善等等。粮食生产还不可避免地受到成本、价格、农业政策等经济因素的影响。生产者会根据各要素的投入价格、粮食销售价格、各种补贴额度,调整各项要素投入数量以及配置方式,而要素投入数量和配置方式是粮食产出的主要决定因素。综合以上分析,本文选择以下几方面考察我国粮食生产:(1)粮食生产播种面积;(2)粮食生产劳动力投入;(3)粮食生产的机械投入[5];(4)粮食生产的化肥投入;(5)农田水利设施状况;(6)自然灾害状况。

2.粮食生产模型。

研究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往往需要借助一定形式的生产函数进行分析。通常的函数形式有线性函数、多项式函数、柯布-道格拉斯函数(C-D)、不变替代弹性函数(CES)等。在上述的函数形式中,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是进行分析的经典模型。C-D生产函数可以清晰地描述农业产出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农业生产过程的客观实际,且具有可线性化、计算方便等优点。特别是数据长度受到限制,不宜使用过于复杂的函数形式,以便减少需要估计的统计量的情况下,C-D函数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C-D函数的一般形式如下式所示:Y=f(A,LA,CAP)=A·LAα·CAPβ(1)式(1)中,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LA表示劳动投入;CAP表示资本投入。针对粮食生产的特殊性,结合前文关于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将使用的C-D函数形式表示如下式:Y=f(A,LA,LAND,FERTI,MACH,irri,dis)=A·LAα·LANDφ·FERTIβ·MACHγ·irriθ·disδ(2)式(2)中,LA表示粮食生产中投入的劳动力;FERTI表示粮食生产中化肥施用量;LAND表示粮食播种面积;MACH表示粮食生产中机械使用量;irri、dis分别反映农田水利设施情况和自然灾害水平,讨论时分别选择有效灌溉面积和成灾面积占播种面积比例加以分析。进一步,对C-D生产函数进行形式转换,得到关于单产的生产函数形式,如下式所示:y=f(A,labor,ferti,mach,irri,dis,LAND)=A·laborα·fertiβ·machγ·irriθ·disδ·LANDφ+α+β+γ-1(3)转换后,式(3)中,y、ferti、labor、mach分别表示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化肥施用量、劳动力投入、机械使用量;irri、dis、LAND的含义与前式相同。计量分析时经常对原始序列对数化处理后再进行讨论,对变量取对数不仅可以做到无量纲化,减少异方差,而且具有明确的经济含义,即投入要素变化1个百分点,导致粮食总产量变化的百分点数,本研究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对数形式,即:ln(y)=lnA+α·ln(labor)+β·ln(ferti)+γ·ln(mach)+θ·1n(irri)+δ·1n(dis)+(φ+α+β+γ-1)·ln(LAND)(4)式(4)中,回归方程中系数分别表示粮食单产对各变量的弹性系数,其中α表示劳动投入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β表示化肥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γ表示机械使用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θ表示灌溉水平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δ表示自然灾害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φ表示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出的弹性系数。

二、数据来源和数据描述

在构建了分析模型框架后,本文根据分析的需要,收集整理了1990~2008年我国三种粮食①亩产量、每亩投入劳动力数量、每亩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成灾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三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代表y、ferti、labor、mach、irri、dis、LAND进行分析。其中三种粮食单产数据、每亩投入劳动力数量、每亩化肥施用量数据来自于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有效灌溉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成灾面积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数据可以发现,在所考察时期我国粮食单产与播种面积均相对稳定,略有增加趋势;化肥施用量较上世纪90年代初期有所减少,但相对稳定;机械的使用带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劳动力投入则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自然灾害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年际变化较大。进一步考察序列的相关性,可以发现,其中一些序列相关性较强(见表1)。序列相关性过大表明自变量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在分析时,需要加以考虑。

三、实证分析

在前文对数据的描述中发现,所考察自变量可能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当自变量间存在完全多重共线性时,|X'X|≈0,此时[X'X]-1不存在,无法得到参数估计。实际运用中,完全多重共线性不存在,多数情况是近似的多重共线性,参数^β=(X'X)-1XY的估计方差变大,估计不再具有有效性。为了克服多重共线问题,本文在进行计量分析时,采用岭回归进行分析。岭回归(RidgeRegression,简记为RR),当自变量间存在复共线性时|X'X|≈0,我们设想给[X'X]加上一个正常数矩阵KI(K>0),那么X'X+KI接近奇异的程度就会比[X'X]近奇异的程度小得多。^β=(X'X+KI)-1XY为β的岭回归估计,其中K称为岭参数。岭回归所得β的估计应比最小二乘估计稳定,当K=0时的岭回归估计就是普通的最小二乘估计。对全部的6个解释变量作岭迹分析(如图1)。图中横轴表示岭参数K,纵轴表示岭回归系数。可以看出,当岭参数K从0~0.1时,各回归系数值变化较大,这就是多重共线性所引起的异常变化。当K达到0.16之后,岭回归系数值趋于稳定,因此可选取岭参数K=0.16时的回归方程,此时方程的拟合优度为0.98,方程中各回归系数分别为α=-0.34,β=-0.12,γ=0.4,θ=0.18,δ=-0.12,φ=1.23。

四、结果分析

通过前文的数据分析,计算得到了生产中各种因素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基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机械投入增加和灌溉条件的改善是粮食产量增加的重要原因。

从实证结果看,我国粮食生产中,机械投入对粮食单产的弹性系数为0.4,土地灌溉条件占比对粮食单产的弹性系数为0.18,其对粮食生产均表现出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表明在所考察时期,我国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和灌溉条件的改善。农业机械的使用对于我国粮食生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农业机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率,提升了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对粮食生产给予了更为充分的物质装备保障;另一方面由于机械的大规模使用,替代了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而转移出去的大量农村劳动人口,对粮食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确保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灌溉条件的改善,大大提高了耕地的质量,提高了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灌溉设施的增加,增强了粮食生产抵抗灾害发生的能力,对于确保粮食生产稳定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2.劳动投入、化肥投入并非粮食产量增加的推动因素。

从估计结果看,劳动投入的弹性系数为-0.34,而化肥投入的弹性系数为-0.12,表明在现有的情况下,劳动投入的增加并不是粮食单产增加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工业化发展滞后和政策限制,大量劳动力资源被束缚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长期依靠劳动力的大量投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局面逐渐被打破,大量闲置的农业劳动力开始从农村转向城镇,同时大量农业机械投入到生产中,大大改善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劳动力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大大弱化。化肥是现代化学工业的成果,化肥的施用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曾经起到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粮食生产飞速发展,供给短缺迅速得以扭转,与此相伴随的恰恰是化肥的普遍推广和大量施用,可以说化肥的推广施用为保障我国粮食充分供给和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任何要素投入的边际效益都是递减的,进入90年代,化肥施用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但是对环境、耕地、食品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和食品质量的情况下,对于化肥的施用也在逐渐减少。依靠化肥提高产量的情况也在逐渐改观。

3.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仍存在较强负面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成灾面积占播种面积比例增加1%,粮食产量将减少0.12%,表明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依然具有较强的影响,粮食生产的脆弱性不容忽视。加强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4.粮食生产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情况。根据估计结果,可以计算得出粮食生产对播种面积的弹性系数为0.18,表明播种面积的增加对粮食产量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粮食生产单产对播种面积的弹性系数为0.012,表明伴随着播种面积的增加,粮食单产也得以提高。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