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精选(九篇)

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

第1篇: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200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随后,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山东6省市开展了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社区矫正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①]的一种有效的行刑社会化的方式,充分体现了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再预防的刑事政策,也符合国际刑罚执行方式的发展趋势。未成年犯在生理、心理、认知模式上都与成年犯有很大的区别,导致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除具有社区矫正的共性之外,还具有区别于成年犯社区矫正的许多特色。为此,许多国家已采取了专门适用于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管理制度和模式,有专门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管理机构和不同于成年人的专业化管理人员。但是,目前我国试点省市中基本上没有确立适合未成年犯特点的社区矫正管理制度。这样不加选择地与成年犯混同操作,既不利于提高对未成年犯的矫正质量,又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因此,在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13届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在研讨少年司法制度时,呼吁加快社区矫正立法,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完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措施,建立适合未成年犯特点的社区矫正管理制度。本文在探讨建立未成年犯区别矫正制度必要性的基础上,就如何建立未成年犯区别矫正制度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以期对我们正在开展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有所帮助。

二、建立未成年犯区别矫正制度的必要性

(一)建立未成年犯区别矫正制度是适合未成年犯身心特征的需要

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相比,其生理和心理都没有发育成熟,社会经验和认识能力远低于成年人。由于未成年人心智还尚未成熟,对自己行为所可能导致的后果还没有正确的预见性,因此未成年人犯罪有其自身的特点:如盲目性大、偶发性强、纠和性强、反复性强、感染力强、悔改性强;违法犯罪的类型一般比较简单,主要是盗窃、抢劫、寻衅滋事、故意伤害以及性犯罪等几种智能化程度较低的犯罪为主;违法犯罪的原因多数是受不良的家庭因素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违法犯罪的主体主要是失学学生、失管和失控的青少年。正是因为未成年犯罪具有上述特点,说明未成年犯的主观恶意不大,社会危害程度低,可塑性强,改造后回报社会的机率高,因此在对未成年犯开展社区矫正时要始终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以区别于针对成年犯的“惩罚和改造相结合” 原则。

(二)建立未成年犯区别矫正制度是遵循国际未成年人司法准则的需要

目前,国际上有关未成年(又称“少年”)司法的文件主要有三个,一是1985年的《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又称北京规则),另外两个是1991年通过的《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又称利雅得准则)及《联合国保护被剥夺自由少年规则》(又称东京规则)。这三个文件已成为各成员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法理渊源。这些文件都无一例外地提到要建立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的司法制度。如我国于1985年11月29日已批准加入《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第2.3条规定:“应努力在每个国家司法管辖权范围内制定一套专门适用于少年犯的法律、规则和规定,并建立授权实施少年司法的机构和机关。”而未成年犯区别矫正制度是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建立未成年犯区别矫正制度是提高矫正质量的需要

从国外的实践来看,建立未成年犯区别矫正制度能大幅度地提高未成年犯社区矫正质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如美国伊利诺伊州针对未成年犯所采取的特殊的矫正措施,“伊利诺伊州设有青少年临时拘留中心和学校,该中心雇用了青少年管理员、专业医务人员、社会工作者、牧师和特殊教育教师,设有特殊教育、娱乐、宗教活动、辅导、医疗服务,并提供均衡的饮食、衣着和安全的住处。这是一种寄宿的办法。第二种办法是非寄宿措施,即违法青少年仍然住在自己的家中,但要按时到指定的地方去工作和学习。这种非寄宿措施使违法犯罪的未成年犯学会生存技能,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创造条件。”所有的这些办法,都是为了感化未成年犯,由社会各方力量对未成年犯进行教育和监督。英国的《刑事法庭权力法》第三、四、五、六章规定了仅适用于未成年人的“社区令”、“补偿令”、 “管护令”等社区矫正管理制度。德国、日本、北欧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都有针对未成年犯的特殊的社区矫正管理制度。

国外未成年犯区别矫正的实践已证明,针对未成年犯的身心特点,设计、运用区别于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犯,大大提高社区矫正的质量。当然我们对上述做法不可能照搬照抄,但是借鉴他们的做法探索我们自己的未成年犯区别矫正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三、建立未成年犯区别矫正制度的建议

(一)增设并妥善运用“社区服务”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国际社会就开始倡导对未成年人采取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化矫正,以代替专门机构对未成年人的刑事处置。如《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明确规定:“在防止少年犯罪活动中,应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和方案……正规的社会管制机构只应作为最后手段来利用”。“1973年,英国《刑事法庭权力法》中创立了社区服务(Community Service)这一刑种。”之后,“社区服务”发展十分迅速,至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美国1/3以上的州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及我国香港地区,都引进了这一刑种。“社区服务”,一般适用于犯有非暴力性轻微犯罪的未成年犯,既可作为主刑,也可作为附加刑。内容主要是从事一定时数的无偿劳动,以此赎回罪过或赔偿被害人;或者为公益和私人从事一定时数的有偿劳动,以赔偿对于公私法益的损害。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已实行了“社区服务”,早在2001年,石家庄市长安区人民检察院已发出了“社区服务令”,此后安徽、山东、辽宁等地的法院也发出了“社区服务令”。据2005年4月7日《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的少年法庭已经全面推行了“社区服务令”。适用“社会服务”的对象是暂缓判决、宣告缓刑、判处管制、单处罚金或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被告人,执行时间从一个月到六个月不等。上海市长宁区法院试行“社会服务令”一年来,已有21位少年领到“社会服务令”,目前没有一人重新犯罪,实现了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鉴于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推行了“社区服务”并取得了很好的办案实效,应该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把“社区服务”上升到国家立法层面。

但是在推行“社区服务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安排未成年人从事无偿公益劳动,应当注意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控制劳动强度并做好保密工作,避免其服刑人员身份公之于众。二参加公益劳动的身份应当是“社会志愿者”而非“服刑人员”。这主要是因为未成年人心理比较脆弱,承受压力的能力不强。来自社会公众的歧视会损伤其自尊心,严重影响其接受教育改造的积极性。北京海淀区已经采用了这种做法,据2004年11月28日的《新闻晨报》报道,“海淀区拥抱未来(青春树)青少年志愿活动中心”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缓刑少年将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以志愿者的身份开始他们全新的社区矫正生活。三是在安排公益劳动时,建议选择既有劳动内容又有教育意义的工作,如在敬老院、公园、医院做义工等。

(二)设立专门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组织

我国社区矫正尚属起步和试点阶段,制度尚不健全。从目前的现状看,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匮乏,加之工作任务繁重,其根本没有精力专门从事社区未成年人矫正工作。但是,随着我国社区矫正实践的逐步推进,因此笔者认为,社区矫正管理机关应当牵头成立专门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组织,如特殊学校或短期培训基地等。社区矫正组织可以聘用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人才,并面向全社会招募热衷于未成年人事业的高素质的志愿者,以为社区未成年犯矫正对象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全新的关怀。更重要的是,社区未成年人矫正组织应当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如广泛吸收慈善机构、民间社团等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积极支持和援助,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扎扎实实做好未成年犯矫正对象的教育保护与行为矫正工作。这方面,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司法所针对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制定的“3+2”矫正计划,即是对建立专门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组织有益的探索。 “2”即建立两个基地,青少年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和青少年社区矫正教育基地。公益劳动基地设在医院,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以青少年志愿者的身份,为老人清扫房间,读报,谈心,同时接受医院心理学专家的心理健康指导。社区矫正教育基地设在社区附近的大学,定期为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举办专业知识培训班,由大学的学生做知识指导。“3”即三种力量,一是专业矫正干部,二是地区团委,三是青少年服刑人员的亲友、医院医生和大学的老师、学生等社会力量。用劳动洗涮罪恶,用知识净化心灵,这种针对未成年矫正对象专门设立的社区矫正组织,能够更好的达到对未成年人进行矫正的目的。

(三)设立有特色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项目

未成年人心智发育不成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沾染不良行为。但相应的,其主观恶性也不深,如果加以正确的教育、帮助、引导和保护,其戒除恶习的可能性也更大。在对未成年人进行矫正时,应当充分考虑未成年矫正对象的身心特点,针对未成年矫正对象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

1、个案矫正。未成年犯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与他们的成年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对未成年犯矫正对象开展矫正工作时,应全面调查矫正对象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朋辈关系等,根据调查信息,结合矫正对象的个性特征,分析其不良行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案矫正计划、明确矫治工作目标。 2、团体活动。社区矫正一方面是严肃的刑罚执行方式,另一方面也是矫正罪犯的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矫正过程。而团体活动是未成年人成长发展更好地社会化的必由之路,通过富有实践性、趣味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可以激发他们的各种热情,获得多方面的收益。“如榜样示范活动,使未成年人产生赞赏、敬慕、仿效等情感和行为动机;情景感染活动,使未成年人受到美的熏陶、思想的影响和情绪的调动;竞赛激励活动,使未成年人的自信自尊感以及自我求成的需要更加强烈;角色模拟活动,使未成年人在角色模拟中,增强角色体验,以增强社会性等等。”

3、思想矫正。针对未成年人易于感化的特点,在对未成年人进行矫正时,除采用定期汇报思想和活动、限制权利、公益劳动等措施外,应侧重于教育感化,加强思想矫正。教育感化应成为违法犯罪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未成年人存在逆反心理,在对其进行思想矫正时,一味地进行说教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还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可以依据未成年人的兴趣,组织他们学习先进人物事迹、阅读法律书籍、参观烈士陵园、观看富有教育意义的影片、邀请改造好的未成年人现身说法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发未成年人的兴趣,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矫正活动中去,真心实意地接受改造,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

4、心理矫正。青少年违法犯罪有其复杂心理上的原因,为达到矫正的目的,必须首先消除未成年犯违法犯罪的心理原因。因此,应当将聘请心理医生、心理学专家,为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医治心理疾病,帮助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树立改过自新,复归社会的信心,作为社区矫正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心理辅导前首先应当对未成年犯进行了心理测评,以便能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未成年矫正对象的心理特点和潜在心理困扰,进而有针对性地给予他们帮助。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测评,可以增强社区矫正工作的可操作性、具体性和针对性,提高社区矫正教育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在这方面,四川省首次将心理测评引入监外执行检察工作。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和四川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合作,专门设计了一套关于心理健康、职业能力倾向及再犯罪预警调查问卷,并由四川大学教授和该院高级心理咨询师组成专家组。该活动受到被测评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普遍欢迎,家长们说:“心理测评准确、直观、科学地反映出孩子内心悔罪态度,能切实地帮助孩子改造,也有助于科学制定帮教措施,我们更放心了!

5、就业指导。未成年犯,尤其是那些经济类犯罪的未成年犯,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根本原因就是滋生了好逸恶劳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未成年犯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因此,在对未成年矫正对象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时,应培养其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观念,对未成年犯的就业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工作技能和就业技能的培训。

结语

未成年犯本身就与成年犯存在很多差异,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时,将未成年犯与成年犯不加区分地混同操作,是不科学的,也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矫正质量的提高。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建立未成年犯区别矫正制度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注释

[①] 未成年犯,是指已满14不满18周岁的触犯刑事法律规范的未成年人。国内外一些学者有时也用青少年犯。

[②] 胡羽,“浅谈缓刑的扩大适用与少年缓刑犯的社区矫治”,[chinalawedu.com/news/2004_8/23/1124342848.htm].

[③] 王昕 ,“社区服务令制度探讨”,[chineselawyer.com.cn/pages/2005-3-23/p42483.html].

[④] 如北京丰台区成立的“青少年社区矫正学校”,该学校由北京市丰台区司法局、区团委、花乡政府、法庭及派出所等单位联合组建,校方表示,“青少年社区矫正学校”将通过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五方面开展矫正工作,实现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教育四结合。建立辅导员与学生定期谈话制度,全面掌握学生的日常生活表现和思想动态,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当地派出所、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2篇: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摘要】 目的 研究徐州市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4个社区为研究地区,采用自编一般调查问卷、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查。结果 空巢老人躯体化因子、恐怖因子劣于常模(P

【关键词】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相关因素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空巢家庭日益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随之而来的是空巢老人身心健康问题的增多,而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1〕。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已不仅仅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还是复杂的社会课题。近些年国内有少数研究〔2~4〕进行了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探讨,但多局限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相对落后的地区开展较少,以徐州市为中心的淮海地区缺乏相关研究。为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给老龄工作提供参考,我们开展了徐州市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区的4个社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发放400份问卷,回收有效卷370份(回收率 92.5%),其中空巢组247份,非空巢组123份。纳入标准:①年龄 ≥60岁;②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正常。 排除标准:①有意识障碍的老人;②有精神疾病的老人;③有老年痴呆的老人。

1.2 研究方法 自编一般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社会关系、健康状况等。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5〕 该量表由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附加因子共10个因子组成,广泛用于心理症状评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6〕。采用1~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症状越明显,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调查员经统一培训、指导后开展入户问卷调查。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3.0双份独立录入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中的χ2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q检验以及等级相关分析处理数据。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抽样人群中非空巢组有123人,平均年龄(70.1±7.5)岁,其中男性36人(29.30%),女性87人(70.70%)。空巢组有247人,平均年龄71.2±7.1岁,其中男性83人(33.60%),女性164人(66.40%)。空巢组和非空巢组性别构成比经卡方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空巢老人一般状况如下:①年龄分布:60~70岁有116人(47.0%),71~80岁有94人(38.1%),81岁及以上有36人(15.0%)。②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148人(59.9%),高中学历79人(32.0%),大专及以上学历20人(8.1%)。③婚姻状况:未婚3人(1.2%),在婚173人(70.0%),分居0人(0.0%),离异1人(0.4%),丧偶70人(28.3%)。④职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44人(17.81%),企业商业从业者121人(48.98%),无正式工作无业人员42人(17.0%),其他职业40人(16.19%)。

2.2 空巢老人心理状况

2.2.1 徐州市区空巢老人与SCL90全国正常人常模〔7〕各因子比较 由表1所示,空巢老人与SCL90全国常模各因子比较,强迫症状因子、焦虑因子、精神病性因子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因子有统计学意义(P

2.2.2 不同躯体健康水平的空巢老人心理状况不同 躯体健康评价以被调查者自我评价为指标。健康状况自评分为3个等级(好、一般、差),126人(51.0%)自评为“一般”,76人(30.8%)自评为“好”,45人(18.2%)自评“差”。由表2所示,不同健康水平间(好、一般、差)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除偏执因子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因子均有差异(P

2.2.3 不同性别空巢老人心理状况不同 男性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均低于女性(见表3),其他因子与女性类似,无统计学差异。反映出男性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性。

2.3 社会因素与SCL90各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表4表明社会因素中除受教育程度只与SCL90少数因子有相关外,其余各社会因素与SCL90因子均呈负相关,其中躯体健康有显著相关。本调查中SCL90采用1~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症状越表1 空巢老人与SCL90全国常模各因子比较表2 不同躯体健康水平的空巢老人心理状况表3 不同性别空巢老人心理状况对比结果1)P

明显,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因此与老伴关系、收入、与子女关系、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总体来说,心理健康状况受多因素影响。

3 讨 论

徐州市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与全国常模相比,躯体化因子、恐怖因子分均显著增高。这一结果与国内学者曾长佑〔8〕的研究结论(空巢老人SCL90各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不一致,反映出徐州市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受躯体不适严重影响,这可能与作为重工业城市的徐州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关。

不同躯体健康水平的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不同,躯体健康水平越高相应的心理状况越好。因此,建立健全的卫生服务体制,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躯体健康水平,是预防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的重要措施。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性别间存在差异,男性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优于女性,与梅锦荣报告〔9〕一致。可能与女性细腻的感情思维、沉重的家庭负担、心理状态易受周遭的改变而波动有关。所以,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更应得到关注。

社会因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发现,心理健康水平受多因素作用。受教育程度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不大。表4也反映出和谐美满的婚姻、稳定丰厚的经济收入、与子女亲密的关系、良好的躯体健康状况均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活动空间受到压缩,生活中心转移到家庭,因此,和谐美满的婚姻生活会增强老人的满足感。较高的经济收入,可以使老人更好地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消费,增添生活的优越感和幸福感。与子女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3〕,儿女不在身边致使老人孤独、焦虑、抑郁。当然健康的体魄是幸福生活和良好心理状态的前提。

上述研究结果提示:空巢老人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偏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迫在眉睫,是今后老龄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受复杂的多因素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家庭、社会、政府通力协作建立完善的老年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探索出科学合理的养老模式,真正实现健康老龄化。

参考文献

1 周成超,楚 洁,徐晓超,等.安徽省农村某镇空巢老人抑郁情况现状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2):1147.

2 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等.城市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生活和心理状况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3):2946.

3 王庆华,杨玉霞,丁志荣,等.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7;5(4):968.

4 李德明,陈天勇,李贵芸.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7):4057.

5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出版,1999:12731;315;10915.

6 谢 华,戴海崎.SCL  90 量表评价〔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6; 6 (2): 1569.

7 金 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 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 12 (5): 260.

第3篇: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流动人口罪犯;社区矫正;方式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口流动规模扩大并空前活跃。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离开户籍所在地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我们称这一类群体为流动人口。但是,由于我国严格的户籍制度,城乡居民差别对待和政府管理的缺位,流动人口经济收入低,不能享受很好的社会保障,政治权利也难以平等享有,心理压力大。这种种的因素导致流动人口犯罪率居高不下,给社会治安埋下巨大隐患。与之而来的,便有流动人口犯罪的刑罚适用问题。由于流动人口罪犯具有的复杂情况和特征使得依赖稳定的社区环境实施的社区矫正制度难以平等地对流动人口适用。因此,在法治不断完善的历程中,如何保证流动人口罪犯适用社区矫正的合法性、平等性,如何实行对流动人口罪犯最有针对性的社区矫正方式,切实帮助被矫正流动人口顺利回归社会,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

一、分析的逻辑起点——流动人口罪犯的特殊性

(一)矫正对象的流动性

流动人口出于生存需要,跟随劳动工作机会而流动,职业呈现多样化与非固定化,工作更换频率高,城乡和地区流动较快。即使是留在某个地方,也在春节像候鸟一般往返于城乡之间。矫正对象的流动性给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某一地点短时间的社区矫正也无法起到改造思想、使其重返社会的目的。

(二)矫正关系的复杂性

流动人口作为社区矫正的特殊群体,涉及的社会关系具有复杂性。由于流动人口是出于对工作机会的追求而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在暂住地或工作地往往处于相对孤立的生存状态。投奔亲戚、朋友的这类流动人口犯罪的社区矫正,除了涉及传统意义上与司法所、矫正志愿者、社工的关系外,还涉及到与其投奔的朋友、亲戚、老乡以及所住地当地居民、社区之间的关系。

(三)矫正侧重点的特殊性

据调查了解,弱势群体对弱势的归因,会影响他们在发泄不满情绪时具体对象的选择,强化他们作出攻击时的自我合理化机制。他们更容易将自己处于弱势的原因指向社会和其他群体,引发情绪的积累。因此,在对流动人口犯罪进行社区矫正的过程中,把握和了解服刑人员特别的需求,对其进行心理矫正,并对其进行免费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和医疗方面的救助,改善其生存环境,消除再犯罪形成的客观因素,显得更为重要。

(四)效用评估的艰巨性

对于社区矫正对象矫正完毕后的跟踪研究,既是社区矫正效果的有效评估方式,也是预防再犯罪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流动人口中服刑人员的流动性、情况的复杂性和违法犯罪的突发性等等,不仅使得对服刑人员矫正工作难度增大,而且也使得服刑人员的矫正工作流程、衔接机制以及工作如何开展、如何有效预防他们重新违法犯罪等问题都变得十分棘手。在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对于流动人口社区矫正的效用评估变得异常艰难。

二、分析的现实背景——对矫正方式优化分析的必要性

(一)是分类管理与矫正理论的体现与扩展

分类管理与矫正是刑罚理论中刑罚个别化的体现,强调对矫正对象进行适当分类,并根据矫正对象存在的差异性分别采取相应的管理与矫正措施,有利于针对矫正对象的不同类别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治措施,调动矫正对象的积极性,实现社区矫正对象的再社会化目标。然而,我国社区矫正对象的分类主要表现为法定的五类人员,分类标准过于单一,以至于未将其他具有特殊性、在社区矫正的过程中需要特殊对待的人员单独列明。对于流动人口罪犯的社区矫正采取特殊方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质上也是对分类管理与矫正理论的体现与扩展。

(二)是实现实质公平的必要举措

根据是否承认差别对待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公平分为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两大类。形式公平强调法律的强式平等,而实质公平在追求社会最大利益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少数群体(比如弱势群体)的利益。就流动人口罪犯进行社区矫正而言,由于流动人口群体具有流动性、社会关系复杂性等特殊性,对流动人口罪犯实施社区矫正必须充分考虑到其群体的特殊性,在具体的矫正方式方面进行创新,“对症下药”,更好地实现社区矫正“再社会化”的目标。

(三)是科学实现流动人口罪犯再社会化的理性选择

社区矫正的本质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刑罚的矫正和教化功能,使罪犯改过自新、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的再社会化过程。社区矫正的目的在于通过社会化的手段,使罪犯回归社会,并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达到一般预防的目的。流动人口犯罪除了其自身的原因之外,更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和政策层面的原因。对流动人口罪犯采用特殊的矫正方式,能够全面体现现代刑罚理论的人性化,有利于调动流动人口罪犯在接受社区矫正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改造自我,实现再社会化。

三、机制完善的建议

(一)扩大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范围

在与广州市荔湾区司法局的工作人员访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在荔湾区的各街道均设有“家庭服务中心”,并成立了“友善社会服务中心”,专向帮助社区矫正人员与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务中心人员多为心理学、社会学专业,专业性较强,以社工的名义而不是司法机关的名义对被矫对象进行心理辅导,他们社区矫正工作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友善社会服务中心目前的服务对象只限于荔湾区户籍的人员。在荔湾区进行社区矫正的人员一共有一百多人,其中流动人口罪犯有二十多名,也就是说友善社会服务中心将社区矫正中20%左右的流动人口罪犯排除在服务对象之外。对于流动人口罪犯,无论是从公平的角度还是从社区矫正对象再社会化目的的角度来看,都有必要扩大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

(二)丰富矫正项目,完善管理机制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流动人口罪犯实行社区矫正的方式与其他罪犯并无区别,主要是进行评估、按照人身危险性进行分类管理,由被矫正对象定期向司法所进行当面汇报、电话汇报、上交思想汇报、参与公益劳动,并由司法所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评估调查等。流动人口罪犯作为社区矫正的特殊群体,他们所具有的流动性、社会关系的负责性都会影响到社区矫正的实施和管理。

因此,在社区矫正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建立流动人口罪犯的专项档案,实行专项管理。此外,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对其进行心理矫正,并进行免费技能培训,提供医疗方面和就业方面的救助。通过对他们生存环境的改善与心理伤痛的调节,消除再犯罪形成的客观因素,全面实现回归社会的矫正目的。并逐步实现各区的信息沟通与分享机制,探索适合于流动人口罪犯社区矫正的最佳方式。

(三)打造专业志愿队伍,创新志愿服务手段

据了解,广州市从事社区矫正志愿服务的主要是广州市本地大学的大学生、教授。就志愿服务的方式而言,志愿者主要采取协助社工开展日常工作、进行心理辅导等,既没有专门针对社区矫正的社会服务机构,也缺少对流动人口罪犯开展社区矫正的针对性手段。

流动人口罪犯在居住地进行矫正不仅面临经济、心理、社交等方面的考验,还要遭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接受社区矫正的过程中比一般人具有复杂性和脆弱性。志愿服务在社区矫正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十分明显,为了更好地实现流动人口罪犯再社会化的目的,应该打造专业志愿队伍,由充分了解流动人口罪犯心理和社会特征的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并不断创新志愿服务的手段,采用适合流动人口罪犯的矫正方式。

(四)专群结合,实现双重观念转变

广州市是一个外来人口比例非常大的城市,在某些区流动人口的比例与本地居民的比例已经基本持平,树立对流动人口的平等、尊重意识已经十分必要。尤其是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确定了社区矫正管辖以居住地为主的原则之后,转变司法人员的观念,同时树立社区公众的开放意识以及对法律的理解与认同已经势在必行。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广州市各区均重视社区居民的带动作用,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安教帮扶工作,并实现对解矫人员的后期追踪管理,帮助其重返社会。司法人员的平等对待,在流动人口罪犯与城市居民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与理解途径,减少了流动人口再社会化的成本与风险;城市社区居民的友好帮扶,慰藉了流动人口罪犯孤单、恐惧的心,增加了流动人口对公正与平等的理解,增加了社会稳定的因素。

(五)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加强对流动人口罪犯社区矫正问题的重视

在调研的过程中,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普遍反映用于社区矫正的经费和人员严重不足,就经费而言,地方司法机关用于社区矫正的人均经费与国家用于收监人员的人均经费的比例远远达不到规定的1:10。按照要求,一般用于收监人员的经费人均每年2万,用于社区矫正人员的人均每年2000元,但实际远远达不到这个数目。就人员而言,以海珠区为例,司法局一共22个工作人员,负责社区矫正的不到3人,基层司法所共约57个工作人员,每个司法所负责社区矫正的为2人左右,但社区矫正工作十分繁忙,社区矫正人员严重缺乏。

在社区矫正的经费和人员都严重缺乏的情况下,用于流动人口罪犯社区矫正的特殊经费与人员几乎为零。然而,流动人口犯罪的现象较为严重,适用社区矫正的流动人口罪犯的数量也在增加。并且,在社区矫正的过程中,流动人口的监管难度往往是最大的,出现脱管、漏管的可能性也最大。无论是出于控制再犯罪率的考虑,还是出于对社会秩序稳定的要求,都有必要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财政投入,设置针对流动人口罪犯实施社区矫正的专项经费和人员。

参考文献

[1] 张桂霞.流动人口犯罪与社区矫正的适用探析[J].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

[2] 苏华.浅谈弱势群体犯罪人员行刑社会化及社区矫正[J].新疆社科论坛,2009年第1期.

[3] 连春亮.论社区矫正中的分管分矫制度[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4] 王云飞.和谐社会中弱势群体的保护[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5] 董颖,陈青.流动人口犯罪人纳入城市社区矫正范围的思考[J].法律研究,2009年第2期.

第4篇: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社会科学 人文学科 关系

一、人文社会科学内涵与分类

(一)人文社会科学内涵

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它具有典型的人文特质和社会品性: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既具有事实性又具有价值性,既具有真理性又具有功利性(或者说既具有认识世界的功能又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个殊性,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偶然性,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规范性,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应用性,既具有实证性又具有实地性,等等。可以说,综合性是其作为科学之最根本的特性。

(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人文社会科学可以分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且两者甚至在内涵上有时很难加以区分,所以内涵上有所重叠,交叉。

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称。狭义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

《辞海》对人文学科的解释为“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即人性、教养。欧洲15、16世纪时开始使用这一名词。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几经演变。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人文科学与人文学科尽管在西方翻译中没有区别,但在汉语言中,在汉语言中,“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的词源意义是有区别的,前者直接就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如音乐、美术、戏剧、宗教、诗歌、神话、语言等作品以及创作规范与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后者则是关于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体验与思考,是对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本质、内在联系、社会功能、发展规律等方面的认识成果的系统化、理论化,如音乐学、美术学、戏剧学、宗教学、文学、神话学、语言学等。实际上,前者(人文学科)形成于先,后者(人文科学)发展在后;前者是后者展开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二者虽各有侧重,但也很难截然区分。

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一)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

1.形成时间不同

社会科学是在18-19世纪形成的。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欧洲社会大变革的结果,是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也是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技术革命发展的产物。在社会革命过程中,人们需要对社会发展规律作出解释,而自然科学的发展又直接促使人们对社会的研究采取各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最终引起社会科学的产生。而人文学科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最早的科学就是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以人的精神活动为核心,指向的是对人类自身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探寻。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人文科学很难与社会科学加以严格区分。

2.研究对象不同

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来看,人文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是为人类生存意义作出说明和解释。社会科学则主要研究现实的社会生活,并提出一整套安排社会生活的理论。但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因为我们无法严格区分与人类相关的社会现象哪些属于人文科学研究的范畴,哪些不是。正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指出的那样:“在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不可能作出任何本质上的区别,因为显而易见,社会现象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其中包括心理生理过程。反过来说,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也都是社会性的。只有当人们能够在人的身上分别出哪些是属于他生活的特定社会的东西,哪些是构成普遍人性的东西时,这种区分才有意义(这一假设正是这一区分的根源)。”这说明社会性和人性是很难截然区分的,所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也难以得到严格的区分。对于哪些学科属于人文科学,哪些属于社会科学,一直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社会科学条目中列举了八个学科,即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地理学、教育学、历史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社会及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主流》中则列举了十一个学科,即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人口学、语言学、人类学、史学、艺术及艺术科学、法学、哲学,并认为前五种属于社会科学,后六种属于人文科学。

3.研究方法不同

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在社会的延伸和发展,因此,侧重于实证研究,通过大量社会时间和现象来求证事件背后的社会规律;而人文科学不同,研究的是人类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因此侧重于为人类生存意义作出说明和解释。所以,两者研究的方式方法不同。

(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系

无法把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截然分开。人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人,人类精神文化活动就是在社会场景中展开的,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社会现象又源于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人文现象与社会现象都是由人、人的活动以及活动的产物构成的,这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在统一性。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个社会生活整体,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映同一社会生活,因而,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正是这种水融的紧密联系,构成了二者内在的亲缘性与统一性,成为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一体化的客观基础。

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这种关系可以看出,人文科学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社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科学所积累下来的人文知识,同时人文科学发展的内在精神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动力。从这个角度说,社会科学是以人类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为基础的,这是社会科学的又一个基本特征。而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研究为人文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科学手段和方式方法,从而使部分人文科学初步从解释和说明发展成为以实证为主要手段的社会科学。

总之,对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内涵进行厘清,进而对其作用加以明确,进而能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指明道路。

第5篇: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神经依赖; 性别文化; 快乐; 学习与记忆; 遗忘; 爱情; 女性主义; 心理依赖

1身体性别

1.1身体性别差异实验

为了对两性的身体性别差异有一个形象直观的认识,我们可以在想象中进行一次身体性别差异实验:在完全不知对方身体性别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否仅仅通过接吻或品尝对方身体的局部皮肤味道来判断对方是女性还是男性;在完全不知对方身体性别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否仅仅通过嗅闻对方身体所散发出的气味来判断对方是女性还是男性;在完全不知对方身体性别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否仅仅通过观察对方身体的局部皮肤来判断对方是女性还是男性;在完全不知对方身体性别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否仅仅通过握手或抚摸对方身体的局部皮肤来判断对方是女性还是男性;在完全不知对方身体性别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否仅仅通过聆听对方所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对方是女性还是男性。

一个人所接受的性别文化对身体性别差异实验的结果将会产生较大影响,例如,一个异性恋的人分别与一个同性和一个异性接吻或抚摸时所产生的心理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异性恋的人分别与一个非常喜欢的和感觉一般的异性接吻或抚摸时所产生的心理感觉也不一样。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有效避免性别文化因素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主观误差,在进行性别差异实验时一定要保证实验双方完全不知对方的身体性别,而且双方的身体最好是没有经过美容修饰的自然身体。因此,我们不能在一个男性的身体上喷洒被认为属于女性的香水来迷惑实验者;在接吻的时候不能在女性的嘴唇周围粘贴假胡须,或者男性应该剃光胡须以保证身体性别差异实验的准确性;在观察或抚摸对方身体时一定要严格控制观察或抚摸的身体范围,在大腿、手臂或背部等部位观察或抚摸的身体范围可以适当放大,而在喉结、和性器官附近则需要非常小心地控制好观察或抚摸的身体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者仅仅是通过味觉、视觉、嗅觉、触觉或听觉等身体感觉判断对方是女性还是男性的,而不是借助已经形成的对女男两性的性别文化知识进行推理。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说服力,我们还可以思考下面一个问题:在不借助科学仪器的情况下,如果不去注意一个人的性器官,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判断一个刚出生不久还没有学会说话或走路的婴儿的身体性别。

1.2身体性别差异

人的身体是由皮肤、肌肉、骨骼、软骨、脂肪、血管、神经、血液、肌腱、韧带等组成的,从这一点来说,女性与男性的身体组成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虽然两性的生殖系统差异较大,但是组成生殖系统的基本材料也没有太大区别,而且绝大部分生殖系统位于身体内部,我们基本上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虽然阴道与的内部构造差异较大,但是我们只能接触到覆盖在其表面的皮肤,而且传递感觉的神经是一样的,它们都是通过发放动作电位的方式来传递信息。阴道的表面组成与口腔表面、食道、呼吸道、胃壁、直肠壁、膀胱壁等内部器官的表面组成基本一样,而的表面则与身体其它部位的皮肤组成基本一样。女男两性的也是差异较大的器官,但是构成表面的皮肤是相同的,构成内部的脂肪和肌肉等软组织也是相同的。虽然女男两性的功能差异较大,但是从主观感觉上它们只是在大小和形状上存在区别,与抚摸身体其它在大小和形状相似部位的感觉是一样的,例如抚摸臀部、大腿、小腿、腰部、腹部、上臂、前臂等处的皮肤或肌肉。

女性和男性的听觉系统、视觉系统、味觉系统、嗅觉系统和触觉系统等感觉系统在构造上并没有太大区别。由于受到遗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个体之间在某些方面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存在于每一个人类个体之间。在女性和男性之间并不存在一个系统的、界限清晰的和不可逾越的感觉盲区,女性和男性之间的感觉差异并不比女性和女性之间或者男性和男性之间的差异大。女性和男性的身体气味没有本质区别,女性和男性的皮肤感觉没有本质区别,女性与男性的声音没有本质区别,女性和男性的体型等外在特征没有本质区别,女性和男性的嘴唇、口腔表面、舌头、牙齿、牙龈、唾液等没有本质区别,因此,从纯粹的生物学意义上来说,在女性和男性之间只存在很小的身体性别差异,女男两性之间的共同性远远超出了差异性。因此,我们在想象中进行的身体性别差异实验的结果是:在完全不知对方身体性别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仅仅通过接吻或品尝对方身体的局部皮肤味道、嗅闻对方身体所散发出的气味、握手或抚摸对方身体的局部皮肤、观察对方身体的局部皮肤或者聆听对方所发出的声音等方式来判断出对方是女性还是男性。如果你对此思想实验的结果感到不可理解,说明你已经被当今的性别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完全不知对方身体性别的情况下,我们仅仅根据对方的姓名就可以使性别判断的成功率大幅度提高。

一个人能体验到何种范围或类型的身体感觉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身体构造,而不是取决于它所接触到的各种环境。狗的嗅觉灵敏度是人的嗅觉的好多倍,一个人的嗅觉再好,它也不可能体验到一只狗所能达到的嗅觉灵敏度,即使遇到了非常好闻的气味,只要超出了人的嗅觉感知范围,它就什么也感觉不到。同样,当一个人同另外一个人接吻、拥抱或进行时,它能体验到的身体感觉(而不是心理感觉)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构造,而不是取决于与它接吻、拥抱或进行的对象。当然,这一推论仅仅适用于人类可以感觉或不可感觉的边界附近。事实上,只要在人类可以感觉的范围内,随着所接触到的外在环境不同,个体所体验到的感觉也会有很大差异。因此,虽然身体感觉差异很小,但是不同的接吻、拥抱或进行的对象会使个体在心理上产生大幅度的情绪波动。

2心理性别

2.1神经依赖与快乐

2.1.1神经依赖

学习记忆过程即信息传递过程,是把到达突触前膜的动作电位转变为释放贮存于前膜内侧分泌囊泡中的化学分子,后者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最后再转变为后膜的电变化,完成信息的跨细胞传递[1]。学习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包括神经网络、神经环路及突触连接等不同水平的可塑性,其中突触连接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过程的重要环节,是神经可塑性的关键部位。短时记忆主要与中枢神经临时性的电活动相关,长时性记忆与脑内RNA2蛋白质系统和超微结构方面的变化有关[2]。

学习记忆过程也是神经系统按照自身可识别的编码方式将新信息不断标准化的过程,新信息被标准化以后,可以在神经系统已经完成编码的信息库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个体学习记忆新信息的过程也是神经系统根据需要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形成长时记忆的同时意味着神经系统的调整过程结束,神经系统在新的状态下保持相对稳定。在学习记忆新信息的过程中,个体在心理上会产生阶段性不适症状,并试图通过回忆和想象等方式维持在调整前已经形成的长时记忆,因为维持长时记忆所需要的精力与形成长时记忆的过程相比要感觉轻松很多。当新信息已经被标准化并形成长时记忆时,意味着维持长时记忆所需的神经支持系统也同时建立。形成长时记忆并不意味着个体可以随时使用已经被标准化的信息,若想维持长时记忆,还需要不断地重复(学习)接触或想象与之相关的信息,否则,已经形成的长时记忆将会被逐渐遗忘。长时记忆形成后,如果个体停止接触或想象与之相关的信息,并转而学习记忆其它方面的新信息,那么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神经系统需要再次调整,新信息将会被神经系统不断地标准化,而已经形成的长时记忆将会被逐渐遗忘,并在新的水平上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在神经系统的调整过程中,个体在心理上也会产生阶段性不适症状,并试图通过回忆和想象等方式维持在调整前已经形成的长时记忆,维持长时记忆所需要的精力与形成长时记忆的过程相比要感觉轻松很多。事实上,信息的学习记忆和遗忘过程常常是同时出现的,很难将它们完全独立出来。个体在学习记忆新信息的同时,一些已经形成长时记忆的信息将会部分更新或遗忘;而个体之所以会逐渐遗忘一些已经形成长时记忆的信息,常常是因为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得不主动或被动地学习记忆新信息[3]。

对比神经系统进行自我调整的学习、维持记忆和遗忘等三个阶段后发现:在学习与遗忘阶段,神经系统处于不稳定的动态调整状态,个体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阶段性不适症状;在已经形成长时记忆后的维持记忆阶段,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调整状态,个体的心理状态也保持相对稳定,由于只需花费很少精力就可以维持已经形成的长时记忆,因此个体几乎感觉不到心理不适症状。为了避免出现阶段性的心理不适症状,个体常常会产生维持已经形成的长时记忆的想法和倾向,从而在心理状态上保持相对稳定。因此,神经系统具有维持已经形成的长时记忆从而保持自身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趋势,任何改变当前相对稳定状态的刺激都会使神经系统处于不稳定的动态调整状态,从而使个体在心理上产生阶段性不适症状。而且调整刺激的改变幅度越大,个体所产生的心理不适症状越强烈。我们把神经系统具有维持已经形成的长时记忆从而保持自身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趋势的性质称为神经依赖,又称为心理依赖[3]。

2.1.2快乐的概念

神经系统可以通过学习记忆过程将内部或外部信息不断地标准化为自身可识别的信息,这些被标准化的信息聚集在一起形成信息库,它们可以认为是由许多可以传递使用的最小信息单位按照一定的标准组合而成。在信息库内部,这些可传递使用的最小信息单位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我们把在神经系统内部可传递使用的最小信息单位称为信息子[3]。信息子可能是由一组神经元按照特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而成。与神经元一样,信息子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电突触和化学突触两种方式,其中电突触的传递是双方向的,而化学突触的传递是单方向的。由于编码时使用的标准不同,信息子之间的大小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根据信息子的传递方式不同,我们可以把信息子划分为两种类型:只能单方向传递的信息子称为单子,可以双方向传递的信息子称为双子。在被标准化的信息库中,单子常常以“应该”、“不应该”、“必须”、“天生”、“不可以”等风格的语言组合在一起,双子常常以“可以”、“可能”、“也许”等风格的语言组合在一起。例如:女男和男女,母父和父母,妻夫和夫妻,下上和上下,本来女和男、母和父、妻和夫、下和上等几组词语是没有方向性的,可是一旦你习惯了某种顺序以后,在突然转换成另外一种顺序时就会感到有些不正常;“男人天生喜欢化妆”这句话就是由具有单子风格的语言组合在一起,而“女人可以化妆,也可以不化妆”这句话则是由具有双子风格的语言组合在一起。

在神经系统内部,当单位时间内联系起来的信息子(单子或双子)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人体就会产生快乐感觉。换句话说,在神经系统内部,当单位时间内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数量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人体就会产生快乐体验。由定义可知,快乐是一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情感体验,它的产生与神经系统内部所建立起来的信息库结构和大小有很大关系[3]。

在学习记忆过程中,神经系统会按照某种标准对新信息进行标准化。信息子是被标准化为单子还是双子完全取决于在标准化新信息时所选择的标准。单子可以被标准化为双子,但是需要进行学习记忆1个信息子的过程。因为双子可以双方向传递,所以它不可以再被标准化为其它类型的信息子。双子也可以认为是由2个向相反方向传递的单子组成。不同信息子之间的信息交流并不是自由的,而是受到限制的,只有达到了在标准化新信息时所设定的传递条件,相关范围内的信息子之间才可能发生信息交流。在某种标准的限制下,新信息被标准化为许多信息子以后,还没有达到所设定传递条件的心理状态称为对此传递条件的心理渴望,已经达到所设定传递条件的心理状态称为对此传递条件的心理满足。因此,标准的选择和传递条件的设定决定着个体在神经系统内部所建立起来的信息库结构和大小,也决定着个体可以体验到怎样的心理体验(如快乐或痛苦等感觉)。例如,假设产生快乐感觉的临界值是50个/秒,个体根据某种标准建立了3000个单子,并且设定了相应的传递条件。当传递条件满足时,这3000个单子开始被激活并在信息库内部传递,假设满足传递条件的时间是60秒,那么它每秒联系起来的信息子(或单子)数量正好是3000/60=50个,也就是说,它平均体验到了60秒的快乐感觉。然而当传递条件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时,由于个体按照某种标准建立的全是单子,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假设向着相反方向发展的时间还是60秒,那么,它就不得不在60秒内将3000个单子标准化为3000个双子,也就是说,个体需要在短时间内建立3000个新信息子,平均标准化速度为50个/秒。在此条件下,个体极有可能会体验到痛苦的感觉。因为我们知道,在学习记忆新信息时,个体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阶段性不适症状,而且学习记忆新信息的数量越多,产生的心理不适症状也强烈。例如,每天记忆10个单词和每天记忆100个单词显然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不适症状。

2.2心理性别与爱情

2.2.1心理性别的形成

因为女性和男性之间的身体性别差异很小,为了提高两性之间的吸引力,人类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性别文化,从而使几乎每个人类成员在心理上都认为女性和男性是两种完全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看似天生的性别差异。因此,女性和男性之间心理性别差异的形成与它们所处的社会性别文化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使每个人类成员建立心理性别意识,社会性别文化在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和渗透。从理论上来说,在性别文化建立的初期,无论是包装男性还是包装女性都可以达到建立心理性别意识的效果,但是不知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当今的性别文化选择了全方位包装女性,而使男性大致保持自然状态。

语言文字是没有性别的,但是性别文化认为,女性应该取一个被认为是属于女性的名字,男性应该取一个被认为是属于男性的名字。女性的不能太小,因为太小的就和男性没有分别了;女性说话的声音不能太粗,男性说话的声音不能太细,否则在声音上就区分不出性别了。女性和男性的头发是没有区别的,但是性别文化认为,女性应该是长发,而且可以使长发变换成不同的形状和颜色,男性应该是短发;女性和男性的眼睛是没有区别的,但是性别文化认为,女性的下、上两个眼皮应该涂抹成不同的颜色,而且应该画上合适的眼线;女性和男性的眼睫毛是没有区别的,但是性别文化认为,女性的眼睫毛应该保持一定的形状和颜色,女性应该粘贴比较长的假眼睫毛;女性和男性的眉毛是没有区别的,但是性别文化认为,女性的眉毛应该保持合适的形状;女性和男性的脸颊是没有区别的,但是性别文化认为,女性的脸颊应该涂抹不同颜色和气味的腮红;女性和男性的嘴唇是没有区别的,但是性别文化认为,女性的嘴唇应该涂抹不同颜色和气味的口红;女性和男性的耳朵是没有区别的,但是性别文化认为,女性的耳朵应该佩戴具有女性气质的耳环;女性和男性的脖子是没有区别的,但是性别文化认为,女性应该佩戴具有女性气质的项链;女性和男性的指甲是没有区别的,但是性别文化认为,女性的指甲应该修剪成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女性和男性的身体气味是没有区别的,但是性别文化认为,女性应该在身体上喷洒具有女性气质的香水;女性和男性的脚是没有区别的,但是性别文化认为,女性应该穿高跟鞋;女性和男性的皮肤是没有区别的,但是性别文化认为,女性和男性都应该穿衣服,而且女性应该穿裙子、穿丝袜,女性的服装颜色应该非常艳丽,服装款式应该异常丰富,女性的服装应该装饰具有女性风格的配件;女性和男性的皮肤颜色是没有区别的,但是性别文化认为,在气温很高的太阳直射的环境中,女性应该打遮阳伞或者涂抹防晒霜,而男性则不应该这样;做饭、洗衣服、照顾小孩等活动本来是没有性别的,但是性别文化认为,女性应该承担起这些活动;绝大部分职业是没有性别的,但是性别文化认为,女性应该从事这些类型的职业,男性应该从事那些类型的职业;工资是没有性别的,但是性别文化认为,做同样的工作发给女性的工资应该比发给男性的少一些;思维方式是没有性别的,但是性别文化认为,女性擅长形象思维,男性擅长逻辑思维,女性是感性的,男性是理性的。快乐的产生条件是没有性别的,但是由于性别文化按照不同的标准分别对女性和男性进行了标准化,并且设置了不同的传递条件,因此造成女性和男性对不同的事件或领域产生心理渴望或心理满足,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每个人类成员的心理性别意识。总之,社会性别文化已经渗透进了与人类相关的一切领域,只要稍微注意,就可以发现它的存在与影响。

个体的成长过程也是不断地学习记忆遗忘过程,由于性别文化使用了不同的标准对女性和男性进行了标准化,因此在女性和男性的大脑中形成了许多与性别相关的信息子,而且这些信息子的构成主要以单子为主。在没有身体性别差异的领域,性别文化进行了主观的、强制性的性别分类与包装。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异性之间就会使用具有性别特色的原因来解释,如果发生在同性之间则会使用没有性别特色的其它理由来解释。在具有明显身体性别差异的领域,性别文化采用了另外一种方式对每个人类成员施加影响。

和性器官(如阴道或等)是女性和男性在外型上区别最明显的两个器官。为了增加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吸引力,性别文化成功地创造出了隐私的概念。根据这一概念,除了极少数关系非常亲密的异性以外,每个人类成员都不可以被其它的异性看到或接触自己的和性器官,由于男性的特征不是很明显,因此性别文化创造出了许多限制女性不被男性看到或接触的措施。而在同性之间,则不需要进行这样的限制。女性和男性在大便或小便时的场所是可以不区分性别的,但是因为在大便或小便时个体可能会看到异性的或性器官,所以性别文化认为,女性和男性应该在相互隔离的场所进行大便或小便。女性和男性的更衣室是可以不区分性别的,但是因为在换衣服的过程中个体可以看到异性的或性器官,所以性别文化认为,女性和男性应该在相互隔离的场所换衣服,并且穿上可以覆盖隐私部位的衣服后才可以在公共场所参加活动(如游泳)。无论周围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有多高,性别文化认为,女性和男性都应该穿着至少应该包裹住和性器官的衣服,以此来保护自己的隐私。另外,因为除了和性器官在大小和形状上稍微有些区别之外,女性和男性在对身体其它部位的感觉上是一样的,因此,为了使女性和男性对异性的身体产生较大的兴趣,性别文化创造出了许多限制性条件来规范和减少个体对异性身体的频繁接触和探索。例如,注意区分异性恋人和异性朋友之间的区别,在异性的好朋友之间应该保持适当的身体和心理距离,不可以发生身体接触,不可以接吻,更不可以进行。在异性的好朋友之间也不可以谈论非常私密的话题,不可以谈论只有在恋人之间才能谈论的话题,不可以产生除了友情之外的其它情感。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应该为自己非常喜欢的或者非常爱的人保持忠诚,不可以发生心理上的出轨,更不可以发生身体上的出轨。

在全方位限制和规范两性的身体行为和心理想法的基础上,为了增加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吸引力,性别文化还极力使每个人类成员都相信:虽然和性器官完全属于个人的隐私,但是在某些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在女性个体和男性个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全面的身体接触,而且发生身体接触时还可以产生非常快乐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一种超出个人想象的、不可描述的、人类能体验到的、最美好的身体心理感觉。例如:在异性之间发生的恋爱、接吻、拥抱、抚摸、进行等活动。在性别文化的影响下,一个正常人如果没有和非常喜欢的或者非常爱的人产生爱情,那么它就没有机会通过被认为是正常的途径看到或者接触到异性的身体,它对爱情和异性身体的渴望会一直持续下去。如果在将来的某一天,就像人类在还没有发现制造衣服的方法时所采取的生活方式一样,或者与现在所有其它的动物所采取的生活方式一样,人类的所有成员突然间可以重新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当对异性身体的好奇心降低到一定水平以后,由于身体性别差异的客观存在,爱情还是会继续存在,对异性身体的渴望也不会消失,并且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我们知道,当小孩还没有受到性别文化影响的时候,它们是没有心理性别意识的,但是在生活中它们同样可以体验到很多快乐。

虽然女性和男性都生活在同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但是由于性别文化全方位的包装和渗透作用,致使女性和男性都自觉地各自独立地搜索、学习属于自己性别的那部分性别文化内容,从而在各自的大脑中形成了具有明显性别特色的信息库。而且,建立信息库的标准也具有单方向传递的特征,信息库的结构以单子为主要类型。前面说过,单子通过学习记忆过程可以转化为双子,在转化过程中个体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不适症状,由于神经依赖的性质存在,在生活中发现与性别文化所描述的感觉或事实不一致的时候,个体往往会选择保留问题或者在接受现有性别文化的基础上寻找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建立性别文化所依据的标准是:在女性和男性之间身体性别相同的方面,通过化妆、美容、学习记忆性别文化等手段的运用,使它们在身体心理感觉上完全不同;在女性和男性之间身体性别有明显差异的方面,通过包裹隐私部位、规范或减少对异性身体的探索和接触、学习记忆性别文化等手段的运用,使它们在身体心理上产生对异性身体的大程度渴望。通过上述各种手段的应用,外在的社会性别文化被标准化为内在的心理性别意识,虽然女性和男性的身体性别差异很小,但是女性和男性却具有完全不同的心理性别意识。

2.2.2心理性别文化下的爱情

在性别文化与爱情文化的共同影响下,较强的心理性别意识分别在女性和男性的大脑中形成。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接触并学习记忆有关爱情的各种信息,从而在大脑中形成了大量的有关爱情的信息库,并且把信息库内信息子的传递条件设置为:你喜欢的人也明确表示喜欢你或者你爱的人也明确表示爱你。社会文化认为:只有在女性和男性之间才可以发生爱情,个体在年龄较小的时候不应该恋爱,只有在达到一定年龄以后才可以恋爱,只有在深厚爱情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如果在身体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就开始恋爱,往往会对恋爱双方的人生发展产生许多不好的影响。为了使个体在达到一定年龄以后才开始进行,社会文化把个体进行的第一次活动与个体在许多其它方面的社会评价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个体在进行第一次之前往往要进行很长时间的疑问和思考。例如社会文化创造出了处女的概念及其相关文化。因此,在达到所设定的传递条件之前,个体在心理上对爱情和进行的渴望程度非常大。如果个体在达到一定年龄以后还是没有遇到自己喜欢的或者自己爱的人,并和自己喜欢的或者自己爱的人发生爱情,社会文化将会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个体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

经过多年的积累,在个体的大脑内已经形成了数量巨大的有关爱情的信息库和对爱情的大程度渴望。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当出现了你喜欢的人也明确表示喜欢你或者你爱的人也明确表示爱你的情况时,也就是说当达到了所设定的传递条件时,信息库内的信息子开始进行信息交流。由于信息库内的信息子数量巨大,因此单位时间内联系起来的信息子(单子或双子)数量很容易达到能引起个体产生快乐感觉的临界值,从而使个体产生持续时间很长的快乐感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恋爱感觉或者爱情感觉。由于绝大部分个体在第一次恋爱之前都经过了长时间的心理准备(十几年或者二十几年等),因此,个体对第一次恋爱的感觉和记忆往往是最深刻的,在恋爱中体验到快乐感觉的持续时间也是最长的。

女性和男性的身体性别差异本来是很小的,但是在性别文化的影响下,女性和男性分别建立了各自的心理性别意识,在对爱情的大程度渴望中,女性和男性都对所喜欢的异性的身体和心理建立了许多超出现实感觉的想法。如果没有爱情的发生,这些不现实的想法可能会继续存在很长时间,但是爱情的发生彻底改变了局面,各种在想象中应该会产生美好感觉的事情终于有机会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如果你在爱情发生之前对握手、拥抱、接吻、抚摸等身体活动建立了大量的超出现实感觉的幻想,那么,当对方说“我喜欢你”或者“我爱你”的时候,与握手、拥抱、接吻、抚摸等身体活动相关的信息子之间还可以进行信息交流,但是,当你与对方确实发生了这些身体活动后,那些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不能接受重复性检验的信息子就不再继续传递了,因为在你所建立的是大量的不可以重复使用的一次性信息子。经过不断地重复,非常浪漫的事情将会失去浪漫的感觉,并逐渐被一种现实的感觉所代替。在女性和男性之间发生的本来只是个体可以体验到的众多身体心理感觉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本身也是许多可以产生肌肉依赖或神经依赖的身体心理活动方式中的一种类型,但是在性别文化和爱情文化的共同作用下,进行与吃饭一样是人的本能,世界上不存在一直不吃饭的人类个体,但是却存在许多很少或者从来没有进行过的人类个体。从技术的复杂度和完成难度分析,只是一项非常简单的身体活动,可以说一学就会,一看就会,的发生过程也可以被精确地一次又一次地重复。随着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个体在进行之前所建立起来的不能接受重复性检验的信息子会逐渐停止信息传递活动。

与心理性别相关的信息库就是由大量的一次性使用的单子构成,本来女性和男性之间的身体性别差异就很小,如果对异性的身体抱有太多超出现实感觉的幻想,那么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一定会感到失望的。那些一次性使用的信息子不能再继续使用后,个体就会体验到已经形成长时记忆的信息被逐渐遗忘的心理感觉,虽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但是也没有什么办法来阻止遗忘的发生。只有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的、可以重复性使用的信息子才会在个体的大脑内继续维持已经形成的长时记忆。个体在经历过第一次恋爱以后,由于许多不能重复使用的一次性信息子已经不可能在第二次恋爱时继续进行信息传递了,因此与第一次恋爱时的感觉相比,个体在第二次恋爱时的心理感觉通常会理性很多,真实很多。

另外,当对方第一次说“我喜欢你”或者“我爱你”的时候,你体验到了强烈的、持续时间很长的快乐,但是,当这些话被对方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到足够数量时,你就不会对它们产生特殊的心理体验了。因此虽然当对方说“我喜欢你”或者“我爱你”的时候,你的心理确实体验到了强烈的、持续很长时间的快乐,但是从理论上分析,这种快乐并不是对方给你的,而是你自己给自己的。因为在你与对方恋爱之前,是你自己通过学习与爱情相关的信息并建立了大量的有关爱情的信息库,并且把信息库内的传递条件设置为对方向你说“我喜欢你”或者“我爱你”这些话的。如果在对方向你表达感情之前,你的大脑中根本没有建立与爱情相关的信息库或者你所设定的传递条件不是这两句话,那么你就不可能在对方向你说这两句话时体验到恋爱时的快乐感觉。

当你第一次面对异性的时,由于心理性别意识的作用,你很有可能会产生强烈的身体心理反应,但是,当你第300次面对异性的时,你的身体心理反应程度会降低很多。同样,第一次进行时的感觉与第300次进行时的感觉差别也很大。但是从理论上分析,对于同一个异性,第一次面对它的或者进行时的感觉与第300次面对它的或者进行的感觉应该是一样的;对于同一个异性,第一次与它发生握手、拥抱、接吻、抚摸等身体活动时的感觉与第300次与它发生握手、拥抱、接吻、抚摸等身体活动的感觉应该一样;对于同一个异性,当对方第一次说“我喜欢你”或者“我爱你”时的与对方第300次说“我喜欢你”或者“我爱你”时的感觉应该一样。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巨大的身体心理反应差异,完全是由于在性别文化的影响下,个体建立了太多的不能重复使用的一次性信息子。如果在学习记忆的初期,个体建立的都是能接受实践检验的、可以重复性使用的信息子,那么当爱情发生后,个体体验到的心理感觉将会非常稳定,并且持续时间很长。如果个体从一开始就建立了第300次面对异性、第300次发生握手、拥抱、接吻、抚摸等身体活动、第300次进行时的身体心理感觉,那么就不会出现巨大的身体心理反应差异。

在性别文化与爱情文化的共同影响下,个体建立了许多主要由单子组成的信息库。例如,如果我与对方恋爱,对方应该怎样,我应该怎样,对方不能这样,我不能那样。从来没有某个爱情理论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无论恋爱双方的心理感觉如何,它们都应该随时做好分手的心理准备。这种主要由单子组成的与爱情相关的信息库在结构上存在一个设计缺陷,在某种条件下,大量的单子会在短时间内被标准化为双子,个体往往会体验到一段时间的极度痛苦的心理感觉。例如,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恋爱中的一方向另一方提出分手,这时失恋的个体往往会体验到一段时间的极度痛苦的心理感觉;在已经做好了随时进行分手的心理准备后,如果恋爱中的一方向另一方提出分手,那么失恋的个体往往不会体验到极度痛苦的心理感觉,而只会体验到大量的已经形成长时记忆的信息被逐渐遗忘的心理不适感觉(又称为神经依赖或者心理依赖)。如果你不想体验到在失恋时可能会产生的极度痛苦的心理感觉,那么就应该把下面的观点当作建立与爱情相关信息库的标准: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如果一个人不想做某件事,那么你就不能强迫它做这件事,相处的双方都有随时改变想法的自由,相处的双方都应该做好对方可能随时改变想法的心理准备。因为在这样的标准下,你所建立的都是不能再被标准化为其它类型信息子的双子,由于双子是可以双向传递的,它基本可以包括两人在相处时可能会发生的所有事情。在相处的双方都知道对方可以随时改变想法的基础上,如果它们还是愿意在一起,那么就说明它们是适合在一起的。在“”概念的定义和相关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女性和男性分别建立了一个以单子为主要类型的不同内容的信息库,从而使受害者在遭受身体伤害的同时,不得不在短时间内学习记忆大量的新信息,使受害者又经历了一次极度痛苦的心理体验。在“处女”概念的定义和相关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女性和男性分别建立了以单子为主要类型的不同内容的信息库,当女性和男性发现实际发生的事实与心理想象的事实不一致的时候,它们就不得不学习记忆足够数量的新信息,并且经历一段时间的心理不适体验。

在性别文化与爱情文化的共同影响下,虽然女性和男性分别建立了属于自身性别的与爱情相关的数据库,并且把传递条件都设置为:你喜欢的人也明确表示喜欢你或者你爱的人也明确表示爱你。但是,当传递条件达到后,除了会体验到一段时间的快乐感觉以外,恋爱中的双方会很快发现下面的事实:对方的表现和你在想象中它应该的表现差距很大或者完全不同,就好像自己跟自己恋爱一样,除了一些很少的共同话题以外,在两个人的交流中会出现很多观点不一致的地方,而且有时甚至不能互相理解对方,如果想继续交往下去还需要学习很多新信息,还需要不断地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小矛盾中调整双方的想法和认识,当通过这种方式调整了足够长时间以后,你就会发现你们之间的观点和共同语言逐渐多了起来,与恋爱的初期相比,现在的你们更适合在一起。如果在调整了足够长时间以后还是有许多地方不能达成一致,说明你们各自建立的信息库结构或内容差异太大,如果在一起需要学习的新信息太多。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状况,完全是由于性别文化与爱情文化的共同影响。在恋爱的初期,由于我们的头脑中建立了许多一次性使用的信息子,而那些可以重复性使用的信息子建立的数量并不多,另外,女性和男性分别建立了差异性很大的与爱情相关的以单子为主要组成形式的信息库。在达到传递条件的初期,信息库内的信息子之间发生的大量信息传递活动使得恋爱中的双方都产生了持续时间很长的快乐,当那些一次性使用的信息子停止信息交流后,所产生的快乐与恋爱初期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降低。两人的相处需要大量的可以重复性使用的信息子,但是由于性别文化与爱情文化在恋爱之前并没有在我们的头脑中建立足够数量的可以重复性使用的信息子,因此为了使恋爱能够继续进行,在相处的过程中恋爱中的双方不得不进行重新学习,从而建立足够多的可以重复性使用的信息子,而学习记忆新信息将会使个体产生心理不适症状。另外,由于女性和男性建立的与爱情相关信息库在内容上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当面对同样的事情时,女性和男性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为了能够相互理解对方,它们不得不通过解释和辩论等方式试图使对方理解自己,从而在思想上达成一致。而进行解释和辩论等活动的过程也是学习记忆新信息的过程,学习记忆新信息将会使个体产生心理不适症状。当经过学习与记忆活动,恋爱中的双方建立了足够数量的可以重复性使用的信息子,它们建立的与爱情相关信息库的结构与内容也逐渐趋于一致时,在相处时它们体验到快乐的可能性又开始增加了。

从上可知,正是由于女性和男性建立的与爱情相关信息库在结构和内容存在设计上的缺陷,才使得恋爱中的双方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在心理上出现从极度痛苦到非常快乐的各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如果恋爱中的双方在建立与爱情相关的信息库时,建立起的都是以双子为主要类型的信息子,都是可以重复性使用的信息子,并且它们所建立的信息库在内容上也基本保持一致,那么它们在恋爱中将会体验到相对稳定的、持续时间很长的快乐感觉。

2.2.3身体性别文化下的爱情

根据个体在大脑中建立的与爱情相关信息库的结构和内容不同,社会性别文化可以划分为心理性别文化与身体性别文化。在心理性别文化的影响下,组成与爱情相关信息库的信息子以单子为主要类型,其中可以重复性使用的信息子数量较少,一次性使用的信息子数量较多,并且女性和男性所建立的与爱情相关信息库在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在身体性别文化的影响下,组成与爱情相关信息库的信息子以双子为主要类型,其中可以重复性使用的信息子数量较多,一次性使用的信息子数量较少,并且女性和男性所建立的与爱情相关信息库在内容上保持基本一致。

身体性别文化完全接受女性和男性在生物学意义上存在的身体性别差异,但是除此之外,不会为了强化这种身体性别差异而采取各种外在手段全方位包装女性或者男性,不会把那些没有性别区分的各种事物主观地、强制性地进行性别分类。在完全接受女性和男性存在较少的身体性别差异的基础上,身体性别文化更加关注女性和男性之间存在的较多的相同之处,因为只有这样,在女性和男性的大脑中才能建立起足够数量的可以重复性使用的信息子,并且在内容上保持基本一致。在身体性别文化的影响下,虽然女性和男性的心理性别差异会明显减少,但是由于在许多领域取消了对性别的限制性条件,女性和男性的活动空间反而增加了,它们的创造性可以在新的领域得到发展。因此,身体性别文化下的社会生活将要比心理性别文化下的社会生活更丰富多彩,更具创造性。

在身体性别文化的影响下,由于取消了对那些没有性别差异领域的性别限制性条件,女性和男性都可以自由选择是否需要化妆,女性和男性都可以自由选择是否需要穿裙子,女性和男性可以自由选择是否需要喷洒香水,在气温很高的太阳直射的环境中女性和男性都可以自由选择是否需要打遮阳伞。从理论上讲,一个喜欢穿裙子的女性和一个喜欢穿裙子的男性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更有可能在交往中相互理解对方。虽然身体性别文化大幅度减轻了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心理性别差异,但是并没有减少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吸引力,而且发生爱情的可能性也没有减少,因为在它们之间建立了在内容上保持基本一致的足够数量的可以重复性使用的信息子,从而使它们拥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更容易相互理解对方,在恋爱中更容易保持身体心理状态的相对稳定。在身体性别文化的影响下,将直接告诉个体与异性握手、拥抱、接吻、抚摸、进行等身体活动时的真实感觉,而不再采取心理性别文化所使用的方式:将许多一次性使用的信息子与这些身体活动联系起来。因为女性和男性的身体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爱情的魅力也是客观存在的,即使将真实的感觉告诉每个个体,它们还是会选择继续寻找美好的爱情。快乐的产生仅仅与个体在单位时间内联系起来的信息子数量有关,如果由信息子组成的信息库的结构和内容没有缺陷,个体体验到快乐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增加。事实上,即使没有真实发生过握手、拥抱、接吻、抚摸、进行等身体活动,仅仅依靠自己的经验和推理想象,也可以比较精确地预测出发生这些身体活动时的真实感觉,而不再采取心理性别文化所使用的方式:当设定的传递条件达到后,才去体验并验证这些身体活动的真实感觉。身体性别文化并不会限制个体对爱情产生各种各样的超出现实的美好想象或者幻想,因为想象本身也可以使信息库内的信息子产生信息传递,但是,在建立与爱情相关的信息库时身体性别文化不会把超出现实的想象与现实中的真实感觉混合在一起,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建立过多的只能一次性使用的信息子。在身体性别文化的影响下,同样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分工,但是这种社会分工在理论上是可以随时改变的,而且在改变社会分工时它们在心理上和社会上遇到的阻力将会非常小,因为女性和男性所建立的都是以双子为主要类型的信息子。

3结论

3.1女性和男性的听觉系统、视觉系统、味觉系统、嗅觉系统和触觉系统等感觉系统在构造上并没有太大区别。在女性和男性之间并不存在一个系统的、界限清晰的和不可逾越的感觉盲区,女性和男性之间的感觉差异并不比女性和女性之间或者男性和男性之间的差异大。从纯粹的生物学意义上来说,在女性和男性之间只存在很小的身体性别差异,女男两性之间的共同性远远超出了差异性。

3.2在学习与遗忘阶段,神经系统处于不稳定的动态调整状态,个体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阶段性不适症状;在已经形成长时记忆后的维持记忆阶段,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调整状态,个体的心理状态也保持相对稳定,由于只需花费很少精力就可以维持已经形成的长时记忆,因此个体几乎感觉不到心理不适症状。神经系统具有维持已经形成的长时记忆从而保持自身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趋势,任何改变当前相对稳定状态的刺激都会使神经系统处于不稳定的动态调整状态,从而使个体在心理上产生阶段性不适症状。而且调整刺激的改变幅度越大,个体所产生的心理不适症状越强烈。

3.3我们把在神经系统内部可传递使用的最小信息单位称为信息子。与神经元一样,信息子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电突触和化学突触两种方式。根据信息子的传递方式不同,我们可以把信息子划分为单子和双子两种类型。在神经系统内部,当单位时间内联系起来的信息子(单子或双子)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人体就会产生快乐感觉。快乐的产生与神经系统内部所建立起来的信息库结构和大小有很大关系。单子可以被标准化为双子,但是需要进行学习记忆1个信息子的过程。因为双子可以双方向传递,所以它不可以再被标准化为其它类型的信息子。双子也可以认为是由2个向相反方向传递的单子组成。只有达到了在标准化新信息时所设定的传递条件,信息库内的信息子之间才可能发生信息交流。在某种标准的限制下,新信息被标准化为许多信息子以后,还没有达到所设定传递条件的心理状态称为对此传递条件的心理渴望,已经达到所设定传递条件的心理状态称为对此传递条件的心理满足。

3.4为了提高两性之间的吸引力,人类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性别文化,从而使几乎每个人类成员在心理上都认为女性和男性是两种完全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看似天生的性别差异。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建立性别文化所依据的标准是:在女性和男性之间身体性别相同的方面,通过化妆、美容、学习记忆性别文化等手段的运用,使它们在身体心理感觉上完全不同;在女性和男性之间身体性别有明显差异的方面,通过包裹隐私部位,规范或减少对异性身体的探索和接触、学习记忆性别文化等手段的运用,使它们在身体心理上产生对异性身体的大程度渴望。通过上述各种手段的应用,外在的社会性别文化被标准化为内在的心理性别意识,虽然女性和男性的身体性别差异很小,但是女性和男性却具有完全不同的心理性别意识。

3.5根据个体在大脑中建立的与爱情相关信息库的结构和内容不同,社会性别文化可以划分为心理性别文化与身体性别文化。在心理性别文化的影响下,组成与爱情相关信息库的信息子以单子为主要类型,其中可以重复性使用的信息子数量较少,一次性使用的信息子数量较多,并且女性和男性所建立的与爱情相关信息库在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在身体性别文化的影响下,组成与爱情相关信息库的信息子以双子为主要类型,其中可以重复性使用的信息子数量较多,一次性使用的信息子数量较少,并且女性和男性所建立的与爱情相关信息库在内容上保持基本一致。正是由于女性和男性建立的与爱情相关信息库在结构和内容存在设计上的缺陷,才使得恋爱中的双方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在心理上出现从极度痛苦到非常快乐的各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在身体性别文化的影响下,虽然女性和男性的心理性别差异会明显减少,但是由于在许多领域取消了对性别的限制性条件,女性和男性的活动空间反而增加了,它们的创造性可以在新的领域得到发展。因此,身体性别文化下的社会生活将要比心理性别文化下的社会生活更丰富多彩,更具创造性。

参考文献

[1]王佩、王海祥(综述),王维平(审校).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16(5):651-653.

第6篇: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文化资源;区域形象;构建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10-0067-03

The Study of Reginal Image Structure Based on Cultural Resources

WU Kun1, LI Lin2,LI Dan-dan2

(1.The Art and Design College of Hankou University,Wuhan 420212,China; 2.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The regional image is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reg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rational image of the reg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both the reginal influence and competitive strength of the region. Cultural resources is preserved through historical process as the cultural imprint, with its unique reginal characteristics, is both the wisdom and spiritual wealth of reginal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foundation structure of its reginal image. This article suggested the importance of creating a reginal image based on its culture resource. It provided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ts reginal cultural resources, promoted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ts reginal culture resources, also analyzed the structur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resources and its 5 subsystems of regional image system based on culture resources

Key words :cultural resources;the regional image;construction

Internet :.cn

区域形象是一个区域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种因素抽象化、综合化的外在反映,是一个区域有别于其他区域最具差异化的要素集合,更是区域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无形财富。区域形象体系(Regional Image System,简称RIS),是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简称CIS)的基础上,根据区域所呈现出的独特环境和元素而提炼出来,能够有效反映区域发展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形象体系。本文指出构建基于文化资源区域形象体系的重要意义, 提出文化资源是区域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应贯穿于区域形象体系的各系统以及区域形象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是对区域形象建设和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尝试。

一、基于文化资源区域形象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有利于凸显区域文化特色,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文化资源是区域形象构建的文化根基。任何一个成功的、具有生命力的区域形象,都离不开对区域优秀文化要素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对于形成具有历史渊源、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区域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化资源构建区域形象,是在更高层次上传承和保护区域优秀文化,是一种对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创新方式,既整合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又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实际,对内渗透满足居民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对外加强区域品牌形象传播,以形成区域凝聚力和归属感,产生区域发展的持续动力,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构建,也有利于建立健全有序的文化保护及传承机制,优化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再生的环境,让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传承及利用,使文化资源的潜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形成区域内文化资源的生态化发展体系。

(二)有利于推动区域文化的传承,促进文化资源的创新发展

无论是城市,还是任何一个区域,其形象建设都离不开自身文化特色的挖掘、展现和创新。现代中国的城市形象塑造,应该是“后现代新古典复兴主义”的经典之作,具有“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的文化属性,是集古今中外城市发展及城市文化之精华,创造现代社会意义上的具有地方性文化主义的精髓。 区域形象的建设,既是一个文化资本积累和运作的过程,也是文化资源资本化转换的催生剂。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构建,正是通过对区域内各类资源要素的组合和创新,形成文化资源的一种再生机制,既可创造新的文化资源,又可促成原有文化资源的转换,形成区域发展过程中文化资本的一种积累,构成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区域形象建设通过创新和整合各类资源,使原有文化内涵得到不断积累,并不断创造新的文化价值,注入区域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形成区域发展的资本性价值资源,区域形象一旦形成文化资本性的价值,其自身必然也会产生一种生产机制,这种互动转换的生产机制,既能让已经存在的文化资源转换成文化资本,又能够创造新的文化资源。①

二、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构建

文化资源作为区域历史进程中保存下来、具有独特性与地域性特征的文化印记,是区域发展的智慧结晶与精神财富,也是区域形象构建的文化根基和重要影响因子。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构建,强调将文化资源贯穿于区域形象体系中的五大系统,即影响系统、感知系统、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与行为应用系统的构建之中,突出文化资源的重要影响力。

(一)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之影响系统

文化资源是区域形象影响系统的核心要素。文化资源作为区域文化的承载体,内含于影响系统的各要素集合之中,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意志、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前期形象等要素一起组成了区域形象的影响系统,是影响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形象是一种符号时代的主观化行为的客观性塑造,其主观性在于区域形象的塑造是一种时代性的要求,它源于更加合理的区域文化要素的整合和提炼,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传播和展示体现,其客观性在于它遵循该区域自然地理以及人文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资源特征和区域文化基调,这种客观性就是区域形象影响系统构成的意义。文化资源作为这种客观性的积累和具体体现,成为区域形象影响系统的核心要素和主要表现形式。

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影响系统中,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并不单独对区域形象的构建产生影响作用,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进而共同对区域形象体系的构建产生影响。如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文化传统对传统生活的空间布局乃至自然生态的变化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区域传统的文化形象,本身即是区域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文化资源在影响这些要素的同时,与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成为区域形象建构的影响系统。区域形象建设的客观性以及文化资源的地区差异性使得区域文化资源以及区域经济、自然等影响因素成为区域形象建设的基础因素。在这些基础影响因素当中,文化资源以其融合地域自然和人文的综合性载体效应,为区域形象体系的影响系统提供最基础的元素,成为影响系统构建的核心和重要参考系。

(二)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之感知系统

文化资源是区域形象感知系统的丰富外显。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以文化景观、文化产品、特色节庆等多种方式给外界塑造不同的感知,各类形象往往基于该区域文化资源的感知化表达。一般能够影响人们产生感知形象的文化资源要素,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这种由文化资源所外化的区域感知形象,又因文化资源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特征的不同,在区域形象整体建设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基于文化资源的感知系统构建,要通过以区域文化资源为核心的影响系统梳理出代表性的区域感知形象,明确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及其表征,构建完整丰富且具开放性的区域形象体系。

文化资源能够体现区域鲜明的感知特征。例如区域内某一类或某一个体文化资源所产生的感知影响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体现区域整体形象的价值,即这一类或个体文化资源会在人们心理上形成对区域形象的“整体”感知,这种“整体”感知虽然不是对区域的完全了解,但至少是对区域形象要素的一种特征感知,是一个人对该区域有了某种了解之后的一种反映。感知形象所体现出的某种局部认知,常常是区域最深刻的部分和存在价值的集中体现。任何一种对于区域局部的形象感知,都是以整个区域形象为基础的主体性感受。由于每一个区域所处的地理区位、自然条件以及区域景观形态都是区域独有的,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因此区域形象的感知则是在这种区域独有的地域背景下,区域部分要素独立的自我表现,这种独立表现的越完善,就越能参与区域形象整体建设之中,丰富区域形象的多样性,构成区域形象生态体系的有机部分。

(三)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之理念识别系统

文化资源是区域形象理念识别系统构建的基础,是区域理念的文化源泉。理念识别系统是整个区域形象体系构建的核心,影响区域理念识别系统的因素有很多,如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他形象系统的塑造以及区域整体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等,文化资源作为区域形象影响系统的核心要素,为区域形象理念系统的构建提供核心价值,是区域理念识别系统构建的精神文化源泉。文化资源对区域中政府管理理念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了历史与传统的借鉴及支撑。基于文化资源的理念识别系统构建,正是对一个区域发展理念和文化内涵的高度总结和凝练,理念识别系统中的城市口号和城市精神,很多都是脱胎于本区域的文化资源。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根和魂,是区域的特色根底所在。区域的理念识别系统正是对区域文化传统的一种反映,是区域各种文化的集中体现。从本质上看,区域理念就是对区域文化内涵的表达。伊利尔?沙里宁有句名言:“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可见一个地区的区域精神和面貌,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理念和民众的精神价值追求,而这些理念和价值往往产生于区域文化又反作用于区域文化。因而,区域文化是体现区域个性特色的重要基础,也是区域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之视觉识别系统

文化资源为区域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提供了视觉元素与识别符号。文化资源的丰富性造成了区域形象体系中视觉识别系统的复杂性,它是构建个性化区域视觉识别系统的灵感来源,是形成区域差异化、个性化认知的核心力量,该系统的构建可从传统文化中提取设计元素,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区域性、独特性等优势,运用其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设计出个性化的区域视觉识别系统,从而摆脱当前“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应该注重将区域范围内的各类文化资源,包括对自然、人文、历史、现代等典型元素的概括和提炼,凸显区域典型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塑造出符合区域独特文化内涵的视觉形象。

区域空间的复杂性、规模性和历史变迁性,决定了其复杂特征,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人类文明的变迁性、社会发展的延伸性使得任何一个单一的元素都不可能代表一个区域成为区域识别的符号。文化资源可为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提供基本元素与识别符号。区域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是区域历史变迁的表现符号,该系统的构建应结合区域自身独有的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特性,结合民众的时代需求,挖掘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采用科学的表达,使之呈现富有生命力的美感和情趣,使区域视觉识别系统要素成为区域可积累的财富和文化资本。

(五)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之行为应用系统

文化资源为区域形象行为应用系统的构建提供执行的标准和参考。区域形象是区域文化本质的反映,由于人是区域的主体,区域形象的本质是人的理念和文化特质的体现,这些特质源自于文化资源所承载文化基因的传承。行为应用系统是区域形象的执行层面,是对区域理念的一种践行,这些文化特质通过人的日常行为来表现,因此人的行为也构成了区域形象的标准,文化资源也相应成为了行为应用系统的主要特征和行为来源。在文化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足以为当前的区域行为应用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个区域的文化资源包括了该区域的历史传统与风俗习惯,这些传统习俗可为区域的行为应用系统构建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例如作为孔孟之乡的齐鲁大地,自古便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楚人重然诺”体现出了荆楚区域讲诚信、重信用的民风,“文章锦绣地,温柔富贵乡”则是江南地区习诗学曲、重商致富的传统。这些作为传统习俗的文化资源,能够为相关区域构建行为应用系统提供指导与借鉴,可将该区域优良的传统习俗加以弘扬,能够构建更加有效的行为应用系统,塑造该地区良好的区域形象。

在符号经济时代,区域形象作为区域发展的“符号化”表达,对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区域凝聚力与向心力、增强区域竞争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城市建设、区域建设正陷入 “千城一面”、地域文化特色缺失的尴尬境地,在“互联网+”“文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构建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区域形象,探讨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理论及实践将成为新时期重要的时代命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注释:

① 张鸿雁.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15-18.

参考文献:

[1]张鸿雁.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成朝晖.“城市特质”――城市形象系统的差异化定位[J].新美术,2009, 30(5):86-88.

[3]王莉.我国城市形象管理研究述评[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7).

第7篇: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理论 模型 实践

社区教育作为大教育的一种重要组成形式,课程依然是其中心环节和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基础。但是,社区教育课程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排列组合,课程体系也不是相关课程的简单捏合,它存在一个体系构建的问题。只谈课程开发,不谈体系建设是社区教育课程规范化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展开持久、深入的研究。

一、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

(一)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

课程体系是与系统对应的概念是要素,根据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内涵,其构成要素包括:1.课程目标,主要指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总目标或社区成员培养目标为总纲的目标系统。这一目标系统包括课程体系总目标、课程体系内容结构目标和课程目标等。2.课程内容结构,主要指课程体系的内容组成,组织形式,以及各类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等等。3.课程实施,主要是通过教学与活动而展开,是检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结构科学性的实践活动过程。4.实施评价,对课程体系做出社会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以下五个特征:1.整体性,一是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整体性。二是课程体系在人员培养目标上的整体性。三是课程体系中有关要素的整体性。2.灵活性,就是具有动态生成性,即社区教育课程的内容要根据社区成员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整。3.课程内容结构的非学科性,社区教育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内的全体成员,他们对教育的需求、选择具有多样性特点,这就导致课程不可能按学科本位课程的结构来设计,而以问题和实用为中心设计课程、组织内容。4.课程实施的个体性,由于课程对象之间的差异性明显,因此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必须具有较大弹性,因材施教。5.课程评价的柔性化,成人学习具有功利性,“用什么,学什么”的特点在社区教育中变得较突出。因此,必须建立符合社区教育特点的柔性评价体系才能合理评价社区成员的学习成果,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二、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模型

(一)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主要依据以下方面:第一,成人学习特点。社区成人学员学习的特点更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以生活为中心,他们倾向于关注日常生活的学习内容;二是以任务为中心,更关注通过学习直接执行某个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的任务;三是以问题为中心,成人学习者把注意力多放在处理他们在特殊生活情境中所遇到的问题上;四是寻求技能。第二,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社区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它是一种自主学习。因此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上,必须充分考虑学习群体的学习需求,包括共性需求和个性化需求。第三,社会和社区发展的需要。社区教育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区教育素质的提升,二是社会和社区的发展。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要考虑到两方面需要。

(二)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型

这个模型的特点是按照群体构建课程体系。按照社会学中的群体理论,社会中的个体都归属为某个群体。因此按照人群构建课程体系,其目标群体更明确,学习需求也更明确,以此为目标规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实施课程及评价才更贴近社区教育的特点和属性。

三、朝阳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一)朝阳区社区教育课程框架

按照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构模型,对区域内的小区类型及人群构成进行调研和分析基础上,规划出朝阳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九大系列,现逐项说明如下:第一“早教天地”。该系列主要针对0~6岁婴幼儿家长,课程旨在帮助0~6岁儿童的父母全面了解婴幼儿生理、心理、体能和智力发育和发展的特点,引导父母树立科学的育儿观,指导父母科学、有效地对婴幼儿进行养护和教育。第二“青少年成长营地”。该系列主要针对6~18岁青少年,课程旨在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在内容结构上,分为“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思维培养与训练”、“幸福成长”、“学习指导”四个课程类别。第三“主妇俱乐部”。该系列主要针对核心家庭主妇,课程以提高主妇的幸福能力为主旨,通过为其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指导,帮助她们全面认识家庭及家庭角色,使其做到理性对待婚姻家庭问题、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从而发挥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在内容结构上,分为经营婚姻、智慧生活、科学育儿和提升自我四个课程类别。第四“家长课堂”。该系列主要针对6~18岁儿童及青少年学生家长,课程旨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在内容结构上,分为基础知识――认识家庭教育,儿童、青少年成长――塑造优秀人才,家教热点――做智慧型家长,成长测评――促进全面发展四类课程。第五“新居民之家”。该系列主要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外来务工人员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帮助他们提高文明素养,学会维护自身权益,使他们逐步了解北京,了解朝阳,融入城市生活。在内容结构上,分为进城务工指导、生活中的法律知识、安全与健康知识、更上一层楼――学习指南四个类别,每个类别下又包括若干课程模块。第六“老年幸福大课堂”。该系列主要针对社区老年人,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国学教育、生活教育、时政教育五大系列教育,普及幸福养老的观念,提升幸福养老的品质,促进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和谐。在内容结构上,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幸福和参与社会共四大类,每个系列下包括若干课程模块。第七“市民生活大讲堂”。该系列主要针对社区所有成员,强调的是通识性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内容结构上,分为经典欣赏、休闲教育、健康生活、民生幸福、热点关注、变革适应六个系列。第八“职业技能学坊”。该系列主要针对转岗再就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涌现的大批进城务工人员,旨在帮助他们正确缓解就业心理压力,增长个人职业技能,适应现今社会的职业技能需求。在内容结构上,分为职业引导性培训、职业基本素质养成、职业通用能力提升和职业专项技能培训――“学坊超市”四大类。第九“Living in Beijing(生活在北京)”。该系列系列主要针对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课程以“了解中国文化”为主线,一方面为生活在北京的外籍人士介绍北京的名胜古迹、美食和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学习中国的汉字和语言,增进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在内容结构上,分为融入中国生活――生活能力课、体验中国文化――文化体验课和学习中国语言――实用汉语课三个类别。

在确定基本框架之后,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如早教专家、中小学学校校长、老年教育专家、汉语教学人员对重点服务人群的群体特点、学习需求分别进行深入研究,分系列梳理和制定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二)分系列课程的具体设计――以主妇俱乐部为例

为了避免与《老年教育》的内容重叠,该系列中的“主妇”主要是指核心家庭(即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类型)中的女性,从而排除婆婆或者岳母此类女性。她们在类别上既包括“全职太太”,又包括承担社会工作的已婚女性。在明确主妇群体范围之后,通过研究,提出主妇具有以下特征:(1)承担家庭多重角色,是组织和维系家庭的核心力量。(2)被赋予双重社会角色,担负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3)注重生活品质。她们注重生活情调,看重婚姻质量,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她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和积极性,希望通过学习改变传统的家庭生活方式,经营出美好的婚姻家庭生活。基于上述群体的特征,笔者归纳了她们的学习需求:一是有关婚姻生活的学习,“如何经营婚姻”是每一个希望拥有幸福生活的主妇需要学习的第一课,也是伴随主妇一生都要学习的重要知识。二是有关家庭生活,也就是“持家有道”的学习。怎样用智慧营造轻松的生活方式成为现代主妇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一个精明的主妇维系家庭生活的重要方法之一。三是有关科学育儿的学习需求。对于现代城市主妇而言,通过学习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教育之道是她们的期望。四是有关自我修养提高的学习需要。她们渴求通过学习充实自我,提升自己,在不同时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别样年华。

在对主妇的群体特征及学习需求进行分析之后,该系列的课程目标设定如下:以提升主妇的幸福能力为主旨,通过为其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指导,使主妇在家庭、职业和自我之间做到很好的平衡。为此,本系列主要设置了“经营婚姻”、“智慧生活”、“科学育儿”和“提升自我”四个课程。每个类别又具体包括若干课程模块:经营婚姻包括家庭关系及维护、婚姻危机与处理、婚姻心理和治疗三个课程模块;智慧生活包括居家生活、美味生活、理财生活、养生保健、家庭旅游五个课程模块;提升自我包括气质提升、涵养提升、品味提升三个课程模块;科学育儿的知识主要来自早教天地和家长课堂系列里相关的课程模块。在明确了上述要素之后,组织女性教育方面的专家组织编写教材,该系列共编写了《做智慧主妇――幸福家庭经营养护手册》、《做魅力主妇――内外兼修自我提升手册》、《做幸福主妇――居家生活打理手册》三本教材。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和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目前,笔者仅是对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进行探讨,并结合朝阳区实际,进行初步实践探索,但是该课程体系是否科学,研究及围绕课程体系,如何组织和实施好相应的课程及进行有效评价等都是后续需要持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陈乃林.现代社区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叶忠海.社区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8篇: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苏南农村; 中学生; 性生理; 性心理

霭理士指出“性作为一种生理、心理、社会现象,始终伴随着每一个人,它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健康、幸福和人格”,特别是对处于“疾风怒涛”时期的青少年。早在1963年总理提倡要在青少年中开展青春期性教育,让他们能够用科学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健康。但是,由于我国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对性教育问题至今仍存有争议,正如教育革新家马卡连柯所说:“性教育问题通常被认作最困难的一个教育问题。的确不论哪一个问题,也没有这样混淆不清和议论纷纭”[1],导致了部分地区性教育至今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尤其在农村地区。 随着性教育的重要性为人们所认识,近年来我国学者陆续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在1989~1990年,刘达临等学者进行2万例中国“性文明”调查。此类研究是对我国性现状总体分析报告,不具备地方代表性。因此,为了使地方学校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性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于2006年3月对江苏省江阴市山观中学2287名学生性生理、心理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江苏省江阴市山观中学的2287名中学生。其中男生为1236人,占54.0%,女生为1051人,占46.0%。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2006年3月开始进行,采用陈家麟编制的《中学生性心理教育状况调查表》。共发放问卷32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25份,回收率为94.5%。根据“家住农村”这一限制,剔除居住集镇和城市的738份,实有效问卷为2287份。数据利用SPSS10进行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中学生性生理成熟情况分析

2.1.1首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情况分析在所调查对象中,回答首次遗精年龄和首次月经初潮年龄的男女中学生分别占其调查总人数的70.6%和86.4%,其调查数据基本能反映苏南农村发达地区中学生的性生理现状。结果为:男生首次遗精平均年龄为14.7岁,女生初潮的平均年龄为13.9岁,均迟于1999年杨雄、姚佩宽等对城市青少年进行调查的结果(男生为13.85岁,女生为12.54岁)[2]。

2.1.2手况分析0世纪40年代,金赛教授通过调查发现在青少年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本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偶尔有行为的占18.0%,经常的占0.8%,这一数据虽高于1989年进行的全国“性文明”调查的结果(自我报告有行为的占8.7%)[3],但远低于国外报道的数据。这可能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对的错误认识和抵制使得“一部分青少年不愿说出自己的隐私,或者是有些人不知道什么叫,也可能实际情况就是的比率较低”[4]。同时,回答有经历的学生中,67.8%的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了积极情绪,如舒适、兴奋和坦然;但仍有27.5%的学生体验了消极情绪,如焦虑、紧张和恐惧等(见表1)。

男生“经常”和“偶尔”的人数分别占1.4%和25.9%,显著高于女生的0.1%和7.5%。这一数据稍高于1988年我国青春期教育调查结果(男生18.43%,女生5.29%)[5],与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此进行的调查结果相似(男生25.3%,女生9.51%)[6]。对于行为,较多的男生表现为心安理得,而女生则对此较自责。

2.1.3性冲动情况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青少年学生的性冲动已经有了一定强度。2.7%的学生经常感到强烈的性冲动,40.3%的学生偶尔感到强烈的性冲动;有1.0%或38.6%的学生做过或有时做过性梦,低于崔庚寅、白文忠[7]等人的调查结果(性梦发生率为48.3%);“经常”和“有时”从性的幻想中得到刺激的学生比率分别是0.3%和22.5%。 男生“偶尔”感到强烈的性冲动的比率是女生的2倍多;性梦和性幻想的发生率,也均显著高于女生比率。

2 .2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中学生性心理发展情况分析

2.2.1异往情况分析①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中学生异往现状分析(表3)。从表3可以看出,在回答该问题的调查对象中,“经常”和“偶尔”想结交异性朋友的比率依次为:10.3 %、43.6%;相应的在生活中异性朋友“很多”占6.7%,“有一定数量”占34.0%;在异性朋友交往过程中,“经常”和“偶尔”体验到愉快情绪的比率分别占24.8%、47.3%;在选择与什么人做喜欢的事情时,73.8%的学生选择同性与异性一起做。男生在与异性结交愿望强度显著高于女生(“经常”“偶尔”“很少”想结交异性的比率分别为12.4%、46.9%、40.7%和7.7%、39.9%、52.4%),但在生活中异友情况和与异往时的愉快情绪的产生情况,男女生在各个选项上不呈显著性差异。但是涉及到与谁一起做喜欢的事情时,大多数男生倾向于与单个异性,而绝大部分的女生倾向于同性与异性一起,对异性的数量并没有要求。②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中学生异性往现状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学生中分别有:7.9%曾经与异性拥抱,3.8%与异性接过吻,0.8%曾与异性抚摸全身,2.0%曾与异性发生游戏性,0.5%曾与异性发生。当发生往行为时,53.4%感到愉快,8.0%觉得无所谓,只有4.0%觉得反感。在异性往现状上,男生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女生。如男生曾与异性拥抱、接吻、抚摸全身、游戏性和的比率依次为9.8%、6.1%、1.4%、2.3%和0.6%,发生率均高于女生比率。在发生往时的心理体验方面,男女生不呈显著性差异。此外,在发生往行为时,男生比女生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

③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中学生异性往意愿分析(表5)。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中学生与异往的意愿远远高于实际异性往的发生率。表5的调查数据显示有88.2%的学生没有发生任何的异性之间的往行为,而表5数据表明,无任何异性往意愿的人数比率仅为57.3%。其余在各个选项上的比率也均高于相应的实际异性往的发生率。往意愿程度分布为:7.6%为“很强”,29.4%为“一般”,46.1%为“不强”。

2 .2.2性意识发展情况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在本次的调查对象中,与他人“经常”或“偶尔”讨论有关性问题的学生分别占2.3%和47.7%;“非常”或“偶尔”想体验性生活的学生分别占4.3%和34.9%;“非常”或“有时”想享受家庭生活的学生分别占4.9%和40.2%。从这些数据可发现,对于性问题、性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学生没有强烈的欲望去涉及。从表7也可看出,男生对这三方面表现出远远高于女生的参与热情。

2.2.3恋爱情况分析 从表7可以看出,对中学期间谈恋爱的看法,认为应正确引导的学生占52.6%,应禁止或应限制的分别占32.8%、11.2%,认为应任其发展的占3.4%;在对中学期间谈恋爱对学习影响的看法上,82.7%的学生认为有干扰作用,认为有促进作用和没有影响的分别占6.4%和10.2%,此外还有0.8%学生认为既有促进作用也有干扰作用;尽管有52.6%的学生觉得在正确引导下可以谈恋爱,但真正谈过恋爱的只有12.4%的学生。在对中学生谈恋爱的看法和中学生谈恋爱对学习的影响上,男女生不呈显著性差异,但在恋爱经历上,更多比率的男生有过谈恋爱的经历。

3讨论

3.1防止对“无害”的大肆宣传

调查发现,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生现象存在比例并不太高,承认有过历史的男生占27.3%,女生占7.6%。但这一数据显著高于1989至1990年有刘达临[8]主持的全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的结果(男生占12.5%,女生占4.7%)。在时,67.8%的学生体验的是积极情绪。这些现象说明,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生已经接受的存在。“并不是对身体有害的行为,更不是什么罪恶,它本身并不引起疾病,只有因为的习惯而形成的恐惧心理才能引起疾病”[9]。然而,虽然现代中学生对的宽容值得欣喜,但过度仍会引起不良后果,所以学校对学生进行性教育时要对此适当引导,同时防止对“无害”的大肆宣传。

3.2中学生过早往现状应引起学校的重视

调查发现,11.8%的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生或多或少与异性发生往,其中2.5%的学生曾发生过游戏性或。“所有数字,说的都是有多少人肯于承认自己有过这样的想法或作法,至于不肯承认的人有多少,那恐怕是永恒之谜。因此,这里所说的一切情况是最低限度的,是至少那么多。”[10]所以,实际人数比率可能还稍高于这个调查结果。然而,如果“在青少年时期陶醉于性接近的任何方式,都不能带来肯定性的情感”[11]。因而,中学生过早的往现状应引起学校的重视。

3.3学校应对青少年的异往进行适当引导

本研究中,在有关恋爱问题的调查发现,12.4%的学生有过谈恋爱的经历。对恋爱的看法上,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应正确引导,而当今学校教师面对学生谈恋爱问题时,习惯做法是将实情告知家长,并联合家长的力量将其扼杀在摇篮中,实践证明,这种做法通常会适得其反。青少年由于性生理的成熟、性意识的发展外化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对异性的好奇心以及与异往的需要,所以中学时期男女生互相爱慕纯属正常。但毕竟中学时期的恋爱行为属不完全成熟的行为,所以为避免中学时期恋爱带来过多的负面效应,学校应对青少年的异往进行适当引导,引导他们处理好友谊和爱情的关系、理智与冲动的关系,明白好感与爱情的区别以及责任感的重要性,而不是简单地采取“堵”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苏] 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卷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456.

2 杨雄,姚佩宽.1989-1999中国城市青少年的性意识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 刘达临.中国当代性文化――中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报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5,48.

4 同3,49.

5 姚佩宽.青春期教育调查报告书[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0.

6 刘广森,何燕嫦.中学生青春期性知识与性心理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教育导刊,2002;(12).

7 崔庚寅,白文忠,等.青春期性梦的发生现状与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

8 刘达临.20世纪中国性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357.

9 洪嘉禾.性的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4.

第9篇:人性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超重;肥胖;抑郁症状;中学生;横断面调查

中图分类号:B844.2、R74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10-0744-05

抑郁症状是一种情绪障碍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涉及遗传、成长教育环境、生活应激事件等生物、心理和社会学多方面的影响。近几年,青少年抑郁症状问题趋于严重,现患率不断增长,呈低龄化趋势。同时,超重肥胖作为儿童青少年常见病也迅速蔓延,其对中学生心理状况的不利影响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欧美国家对两者关联性进行了大量研究:Erickson等[1]对美国加利福利尼亚州868名儿童调查发现,女生肥胖与抑郁有关联(r=0.14,P0.05);Erermis等[2]使用两种心理学量表(CBCL和CDI)进行抑郁评分,结果土耳其肥胖青少年分值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者;瑞典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比例较体重正常者增加66.8%[3];Mustillo等[4]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果,即肥胖男生罹患抑郁症的风险高(OR = 3.7);Goodman等[5]对美国9374名青少年进行的1年队列随访研究发现,基线期的抑郁症状与随访期的体质指数Z评分呈正相关(OR = 2.05)。但也有相反的结果,两项德国青少年研究均未发现抑郁与肥胖关联[6-7]。以上关联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与样本的代表性、样本量的大小、抑郁评估量表不同有关。

我国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居民膳食中热量摄入比例和静态生活方式显著增加,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凸现;且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可能导致了抑郁症的比例也不断增加。但国内关于超重肥胖和抑郁关联的研究较少,刘浩等[8]对上海某中学1145名中学生(12~18岁)研究发现,肥胖学生比体重正常学生发生抑郁的危险性增加45%,但经多因素调整差异无显著性。为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本研究于2004年10~12月对南京地区中学生进行了抑郁症状现况调查,为开展我市超重肥胖儿童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工作,提出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南京地区13个区县的普通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在校学生进行健康行为的现况调查。抽样具体方法:(1)根据2004年度各区县分年级在册中学生人数占全市相应学生总人数的比例,确定每个区县各年级应调查学生人数及抽样比例;(2)根据班级在册人数及各区县应调查学生数,确定各区县各年级应调查的班级数;(3)以13个区县分别作为抽样单位,将每个区县的所有初中学校统一编号,随机抽取应调查的学校,然后再随机抽取各年级应调查的班级;(4)将6个主城区作为一个抽样单位,其余7个区县分别作为7个抽样单位,将每个抽样单位的所有高中学校统一编号,随机抽取应调查的学校,然后再随机抽取各年级应调查的班级。最终本次研究调查高中学校15所,初中学校41所,合计168个班级,共7161名。其中男生3537名(49.4%),女生3624名(50.6%);初中生5084名(71.0%),高中生2077名(29.0%);城区学生3410名(47.7%),郊县3751名(52.3%);年龄为12~18岁。

1.2工具

1.2.1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调查对象及其家庭的社会人口学信息、调查对象的学习情况、人际关系、生活事件及健康危险行为。

1.2.2儿童抑郁症状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中文版[9] 美国心理学家Kovacs[9]编制的CDI量表是当前国际儿童临床心理学领域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其中文版已被证明具有较高的效度与信度[10]。共包括27个项目,每一个项目都由三句话组成,分别列举了一般反应、中等抑郁症状和严重抑郁症状(如“我偶尔感觉伤感”、“我经常感到伤感”、“我一直感到伤感”),分别计0分、1 分、2 分,总分在0-54分范围内,得分越高表明抑郁水平越高。依据原量表常模,19分为确定抑郁的划界分。所有内容设计成统一的无记名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合格的流行病学医师在学校老师的配合下进行现场调查,学生班级为单位独立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问卷。

1.2.3超重、肥胖分类标准 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 (BMI,kg/m2 ),根据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2004年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对每个学生分性别、年龄的BMI参考曲线诊断超重和肥胖,分为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三组[11]。

1.3统计方法 采用 Epidata 3.0 双轨录入数据,数据由SPSS 11.5 软件包进行整理与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三组之间抑郁评分差异;以优势比(OR值)表达超重肥胖与抑郁症状之间的联系,采并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控制。

2结果

2.1 不同年龄、性别、年级、地区、BMI分类中学生的抑郁症状检出率比较

表1显示,南京地区中学生抑郁症状总检出率为14.8%(1060/7161)。经检验,各年龄组之间抑郁检出率总体无统计学差异(χ2=8.460,P=0.206),但与12岁年龄组相比,14、15和18岁年龄组中学生抑郁比例较高,差异有显著性,罹患风险分别增加46.2%(OR=1.462,95% CI=1.024~2.085)、47.5%(OR=1.475,95% CI=1.035~2.102)和57.2%(OR=1.572,95% CI=1.057~2.336);男生抑郁症状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16.4%/13.0%,χ2=16.424,P=0.000),提示男生罹患抑郁的风险是女生的1.313倍(95% CI=1.151~1.498);随着BMI的增加,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增加,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检出率分别为14.5%、17.0%、18.9%(χ2=6.678,P=0.035),即BMI分类与抑郁症状罹患风险之间存在正向的剂量-反应关系(χ2趋势=5.62,P=0.018)。与体重正常组相比,超重、肥胖的中学生罹患抑郁症状的风险分别增加22.5%(OR=1.225,95% CI=0.967~1.552)和39.2%(OR=1.392,95% CI=1.000~1.962)。

2.2 南京地区中学生抑郁症状量表(CDI)评分情况

南京地区中学生CDI总分为11.6±7.2,其中初中生抑郁评分值为11.4±7.3,高中生为1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2,P=0.003);男生抑郁评分值显著高于女生(11. 9±7.4/11.2±6.9,t=4.047,P=0.000)。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三组之间抑郁评分值有显著性差异(11.5±7.1/12.0±7.7/12.5±7.5,F=3.032,P =0.048),肥胖组评分值最高。按年级、性别分层后,初中生和女生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组抑郁评分值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见表2)。

2.3 BMI分类和CDI量表评分等级相关

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BMI分类与CDI量表评分的相关系数(r=0.028,P=0.020),表明超重肥胖与抑郁存在微弱的正相关关系。按性别分层,男中学生BMI分类与抑郁无相关性(r=0.002,P>0.05),而女生BMI与CDI量表评分存在弱相关(r=0.034,P

经性别、年龄、地区等相关多因素调整后,肥胖与抑郁症状仍存在剂量依赖关系(见表3)。与体重正常组相比,超重组罹患抑郁的风险增加37.1%,肥胖组罹患风险增加48.8%。并且男生患抑郁的风险是女生的1.322倍;随着年龄增加,抑郁患者比例也随之增高;郊县抑郁检出率显著低于城区。表明男生、年龄和超重肥胖可能是罹患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BMI值增高,罹患抑郁症状的风险也越大;而郊县可能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

3讨论

近年来,抑郁症状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研究采用当前国际儿童临床心理学领域中常用的儿童抑郁量表(CDI)筛查南京市7161名12~18岁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4.8%,低于国内其他报道结果[12-13],这可能与样本人群的差异性、Depression所用量表不同有关。与12岁年龄组相比,14、15和18岁年龄组中学生抑郁比例较高,可能与此3个年龄组处于初、高中毕业班,升学压力较其他年级组大。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状检出率存在男生高于女生的性别差异,与张洪波等[14]报道的结果一致,与俞大为等[10]及Birmaher等[15]研究结果相反。造成这一差别的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根据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肥胖工作组目前的报告,2000年前后我国儿童青少年进入肥胖流行的全面增长期。一方面超重检出率继续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肥胖率在城乡男女群体中成倍上升。本研究发现,中学生的超重检出率为7.5%(534/7161),肥胖检出率为3.1%(222/7161);男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南京地区中学生CDI总分为11.6±7.2。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三组之间抑郁评分值有显著性差异,肥胖组评分值最高;且按年级、性别分层后,初中生和女生超重和肥胖组抑郁评分值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BMI分类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罹患风险存在正向的剂量-反应关系;即随着BMI值的增加,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现患率不断增加。表明二者关系密切,超重肥胖可能是青少年罹患抑郁症状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与国内外有关研究基本一致[1-8]。本研究还发现,男中学生BMI分类与抑郁无相关性(r=0.002,P>0.05),而女生BMI与CDI量表存在弱相关(r=0.034,P

肥胖与青少年抑郁二者关联的可能原因是,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脂含量较高,大脑神经细胞功能减退,外界信息通过大脑传导速度减慢,造成思维迟钝;致使其智力落后,影响学习效率和成绩,心理压力较体重正常者大。超重肥胖的学生也往往因为体形与活动不便,在集体活动中受到排斥和嘲笑,严重损害自尊心。外界偏见和自身敏感使其不愿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社会交际和适应能力变差,久之,则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16]。

本研究还发现女生超重肥胖与CDI评分的相关性较男生明显,与国内外研究类似[1, 17-18]。可能由于青春期生理发育的性别差异对男女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不同,男生正确认识看待性生理变化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男生对生理上的变化与女生相比较为平稳;第二性征发育可能从生理和心理两条途径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学校应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预防和减少各种心理疾病。对于超重肥胖的学生除了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外,应采取心理疏导,逐步培养与树立其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但本研究属于横断面研究,仅对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现况及其与超重肥胖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并不能阐明二者之间因果的关系:是超重肥胖引起抑郁情绪,还是有抑郁症状的人群以进食缓解不良情绪而导致体重超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Erickson SJ, Robinson TN, Haydel KF, et al. Are overweight children unhappy: Body mass index,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overweight concerns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J].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0, 154: 931-935.

[2]Erermis S, Cetin N, Tamar M, et al . Is obesity a risk factor for psychopathology among adolescents[J]? Pediatr Int, 2004, 46(3) : 296-301.

[3]Sjoberg RL, Nilsson KW, Leppert J. Obesity, shame, and depression in school-aged children: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Pediatrics, 2005, 116: E389-E392.

[4]Mustillo S, Worthman C, Erkanli A, et al. Obesity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 development trajectories[J]. Pediatrics, 2003, 111: 851-859.

[5]Goodman E, Whitaker RC.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role of depress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ersistence of adolescent obesity[J]. Pediatrics, 2002, 110(3):497-504.

[6]Lamertz CM, Jacobi C, Yassouridis A, et al. Are obese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at higher risk for mental disorders? A community survey[J]. Obes Res, 2002, 10(11):1152-1160.

[7]Britz B, Siegfried W, Ziegler A, et al. Rates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a clinical study group of adolescents with extreme obesity and in obese adolescents ascertained via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J]. 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 2000, 24(12): 1707-1714.

[8]刘浩, 余金明, 陈芳, 等. 上海市中学生肥胖与抑郁的关系[J]. 上海医学, 2007, 30(10): 777-778.

[9]Kovacs M. Rating scales to assess depression in school-aged children[J]. Acta Paedopsychiatr, 1981,46 (5-6): 305-315.

[10]俞大为, 李旭. 儿童抑郁量表(CDI)在中国儿童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 14(4): 225-227.

[11]中国肥胖工作组.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2): 97-102.

[12]张洪波, 陶芳标, 曾广玉, 等. 安徽省中学生抑郁心理症状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6 ):497-498.

[13]张志群, 郭兰婷. 成都市区中学生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 2004, 20 (3): 336-33.

[14]张洪波, 许娟, 王坚杰, 等. 合肥市小学生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21(12): 809-811.

[15]Birmaher B, Ryan ND. Williamson DE, et a1.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 A review of the past 10 years: Part I[J].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1996, 35: 1427-1439.

[16]Janssen I, Craig WM, Boyce WF,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ith bullying behaviors in school-aged children[J] .Pediatrics, 2004, 113:1187-1194.

[17]阙敏, 陶芳标, 何春燕, 等. 合肥市某中学超重、肥胖与不同性别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 (5): 460-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