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困生教学案例范文

学困生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困生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困生教学案例

第1篇:学困生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关于某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既有故事发生背景,又有故事发展情节。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一、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达到什么目标,一个是结果达到什么水平。教学设计不宜于交流,教学案例适宜于交流。

3、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或理性思考)。

4、教学案例的特点是:

――真实性:案例必须是在课堂教学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典型性:必须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

――浓缩性: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

――启发性: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二、数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数学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一个重点班级还是普通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执教,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例如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学困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或是观察学生的独立学习情况,等等。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任务解决过程和方法,在课程标准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要求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发展怎么样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情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首先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外显的和内隐的)活动的清晰感知,然后是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的转折过程,要把学习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节写清楚,要把教师观察到的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反映的学生思想、情感、态度写清楚,或者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情况写清楚,或者把个别学生独立学习的典型行为写清楚。不能把“任务”布置了一番,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任务”的完成过程,说到“掌握”的程度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学生学习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反思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是一个学困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理论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反思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三、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主题的选择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可从以下六方面选择主题:

(1)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

(2)体现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体现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教学的成功经验;

(4)体现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法;

(5)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第2篇:学困生教学案例范文

俗话讲的好:“要想火车跑得快,得靠火车头来带。”我们第五办公室在组长孙同乐老师的带领下,在沈彩虹、刘璠、张恩德、邹丽娜、丁吉平、徐红、张晓云、孙忠华、马士芳等老师的积极配合下,教育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生动活泼,井然有序。一个富有凝聚力的、朝气蓬勃的办公室集体,以积极向上、勇敢开拓创新的姿态展现在全校师生的面前,彰显出了奋发有为、勇创佳绩的时代风采!

(一) 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声誉鹊起

我们第五办公室有许多位教师,都是区、镇级的骨干教师,其中所取得的教育教学成绩是骄人的,是有目共睹的。组长孙同乐老师是具有三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他的教育教学成绩好几次被学校领导进行肯定、表彰。在好几次的会议上,他对大家作了“关于提高教育教学成效”的专题讲座。在07学年五年级毕业考试中,数学获奉贤区数学单项奖,而且,全区只有四所学校获得奖励,孙老师实属了不起!他所教的班级数学平均分超区平均,超过南桥城区3所学校,从四年级时的27名,上升到第九名,进步足足18名。08学年第一学期区调研测试,孙同乐和孙忠华两位老师所教的数学成绩超过区平均分,超过南桥城区7所学校,排名从四年级的22名上升到第6名,足足进步16名。英语老师沈彩虹XX年辅导学生范黎,获上海市“世博英语”竞赛奉贤区三等奖;10年辅导学生朱夏青获“世博英语”大奖赛初中组市级优胜奖;10年9月获奉贤区“优秀骨干教师”称号;XX年6月,《任务型教学案例及反思》一文获全国二等奖;XX年《实施学习过程多元化评价,提高课堂效率》一文获区二等奖。2010年2月获奉贤区随班就读教案设计二等奖;丁吉平老师辅导的袁宁同学在全国作文竞赛中获三等奖,在市级作文竞赛中,辅导的袁宁同学获特等奖,陈珊珊获市三等奖;在XX年第一学期语文区调研测试中,平均成绩获区第9名,在07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统测中,平均成绩获区第9名,在XX年学年第二学期语文区统测中,平均成绩排名区第5名。刘璠老师虽然刚从大学毕业,刚踏上工作岗。是,成绩也是顶呱呱的。10年6月,《用“爱”敲开那扇紧锁的门》一文,获全国三等奖;10年辅导学生参加区科普英语大赛,获多项等第奖。XX年9月发表的《浅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文,获全国二等奖;XX年12月,辅导学生参加区“金钥匙”英语竞赛,陈贵和孙逸磊获一等奖。其他教师在市、区级的各项竞赛和统测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孜孜不倦的育人精神,一心一意的工作品质,形成了五年级办公室一个战斗力强、成绩卓越的集体。怪不得,获得了领导、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一致好评和赞誉。

(二) 组长率先,组室里互相关心,团结和睦,和谐温馨

我们第五办公室老师之间互相配合十分默契,互相关心,是一个充满着温暖的大集体。有时,有好几个班级的老师、班主任出去开会或参加市、区举办地教研活动,孙同乐老师就一人负责、看管好几个班级,十分辛苦,尽心负责,让其他老师能安心地出去参加各类教研活动。数学老师孙忠华是校的学籍管理员,平时较忙,会议也多,孙同乐自告奋勇地帮助孙忠华老师的班级。徐红老师是校工会主席,平时也较忙碌,丁吉平老师就自觉地去帮助徐老师的班级,辛苦一点,不算什么。沈彩虹老师和刘璠老师经常在办公室里进行英语教学的讨论,互相交流英语教学中的得失,哪些地方要改进,哪里要加强,一丝不苟,十分认真,互相切磋,帮助年轻的刘老师共同进步!张恩德老师经常利用周末和双休日、节假日的时间把办公室的老师集合在一起进行聚餐活动、娱乐活动,大家在一起,欢欢笑笑,气氛热烈,其乐融融,十分融洽!丁吉平老师的老母亲从楼梯摔下来后,孙同乐、徐红老师带领其他老师到丁老师家里进行探望、慰问,并且送上了慰问金,令丁老师全家十分感激。五(1)班的学困生、行为偏差生杨武同学,班主任刘璠老师给予了积极地关心和帮助,其他老师像徐红、孙同乐、丁吉平、张恩德、沈彩虹等,协助刘璠老师,一起去教育、帮助杨武同学,使杨武同学有了很大的进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孙同乐老师带领组室里的所有老师、带领全年级学生踊跃捐款、奉贤爱心。五(3)班家庭困难的学生岳增霖,孙同乐老师协同班主任丁吉平老师、政教处老师、五年级里的老师,前去登门慰问!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因此,整个五年级里的老师和学生都感到,五年级就像个快乐的大家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而感到无限的荣耀和自豪!

(三) 勇挑重担,拼命工作,辛勤耕耘,无私奉献

五年级办公室的老师个个是工作勤奋,尽心尽责。例如:组长孙同乐老师一个人承担了五(1)班,五(2)班,五(4)班三个班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但他从不叫一声苦,叫一声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这个班级出来,进另一个班级,一周25节课,平均每天5节课,同事们称他为“拼命三郎”。沈彩虹老师每天一大早上班时间还没有到,就进入教室,辅导学生进行英语的晨读和复习,每个傍晚,其他老师都下班了,她还在办公室里给学困生补缺补差,夜色降临了,都六点钟了,还想不到要回家去!刘璠老师也是这样,经常教育学生到很晚才回家。丁吉平老师经常辅优补差到傍晚五、六点钟,把两个班级的语文学困生集中在一起,进行义务补课,然后,自己乘坐公共汽车回到南桥的家里,因此常常引来了家人的埋怨。其他教师也是充分利用晨会、中午休息、傍晚的时间,加强对学生的帮困辅优工作,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在教育教学工作地岗位上,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心血。正因为如此,五年级办公室才会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

(四) 加强政治学习,弘扬高尚师德,组室文化氛围浓厚,为学校建设添砖加瓦。

第五办公室的老师们积极参加校举行的各项思想政治学习和每周例会,参与率100%,努力学习“三个代表”,努力贯彻“八荣八耻”的思想方针,努力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每位教师不利用教师职务谋取私利,不进行有偿家教,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对学校制定的“五不准”严格遵守,从不违反,以高尚师德、优秀师德的标准来严格要求。每位教师准时上班,不无故旷工,不参与社会上的“赌博”等恶习,不沾社会丑恶习气,一身正气,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工作。学法、守法,遵守公共道德和国家法规。每个老师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注意自身仪容仪表,为人师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迎接世博,争做“上海合格市民、上海优秀公民”,体现上海形象,体现上海风格。积极参加“迎世博”的各项活动,清除垃圾,为金汇镇的市容市貌积极做贡献!五年级办公室老师坚持每天下班时做到“三清”、“三关”,时时刻刻维护办公室的整洁、清洁,有条有理。经常更换办公室的黑板报,内容丰富,版面生动活泼,引人注目。有关于教育的主题,有迎世博的主题,有教科研的主题,有教育学生的主题,有课堂教学设计方面的主题;积极参加学校举办地电脑培训,书法培训,校本教材培训,积极参加行育活动,各项竞赛、节日和年终的联谊活动。办公室里经常保持忙而有序,因此,在每次的组室卫生评比中,成绩名列前茅。积极参加区、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大家积极奉献爱心,如汶川地震,如全国红十字纪念日,如为贫困的学生捐款捐物,如为云南、四川捐衣捐被等,参与率很高,都达到了100%。积极为学校献计献策,教代会代表积极参加学校的民主管理活动,庄严行驶代表职责,认真参加各类选举活动,作用发挥良好。对如何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如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如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等方面,积极想办法,出谋划策,与学校领导同呼吸,共命运,为穿件和谐校园,作出积极贡献,努力发挥了组室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五) 努力创建“学习型”组室,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参与教科研的研究,努力提高工作质效。

五年级办公室在组长孙同乐老师带领下,老教师帮助青年教师,经验丰富的老师帮助经验少的教师,每月定时、定点、定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讲课,说课,制定教学计划,写教案,设计教学环节,上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并提出真知灼见,并且运用于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时间,努力提高课堂效率。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的课题申报、研究等活动,寻找自己教育教学中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教育教学的方法、途径等进行积极探索,并解决自己教学教育中碰到的难题。我们五年级办公室提出了“要向四十分钟课堂要成绩,要像教科研要成绩”的口号。孙忠华老师的有关数学教学的课题《培养外地借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邹丽娜老师的有关语文教学的课题《利用影视,多媒体资料进行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和研究》,沈彩虹老师的教学案例、论文等,刘璠老师的教学案例、教育论文、课题《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与研究》等,有的获区一级奖励,有的获市、国家级奖励,有些老师课题被列为区级课题,有的被列为校级课题,成果累累。还有,老教师给新教师上示范课,写示范教案,如:沈彩虹老师在英语教学方面,给刘璠老师起了很大的帮助、师范作用。整个组室以浓厚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来带动整个年级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为各项工作地有效开展作了根本的保证。

第3篇:学困生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差生转化

为了提高差生的英语水平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认为要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英语学困生形成原因

学困生的英语成绩差,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因智力偏低而影响成绩的极少,绝大部分是非智力因素的原因造成的。

1.学力基础差。学力主要指必备的学习基础知识和综合学习能力,包括理解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由于农村中小学师资和教学条件相对薄弱。一些学生在小学就没得到良好的教育,造成见识少,知识面窄,思维不活跃,接受能力差,特别是有些学生连汉语拼音都不过关,从而导致有的学生在初一年级第一学期在英语学习上就落伍了,随着学习的深入,这些学生产生畏惧、自卑、逆反心理,最终形成严重的厌学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2.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习惯不良。有许多学生有学好的愿望。也能做出一些努力,但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做法不符合学习规律,因此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比如。有许多学困生念单词用汉字注音,记生词靠死记硬背,学语法好刨根问底,练句型则生吞活剥,写句子搞逐词对译,汉语习惯离不了、摆不脱等等。

3.英语课堂教学存在不足。英语课堂教学是初中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如果教师教不得法,缺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就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例如,让学生机械地朗读、背诵、做题或回答问题,使英语课成了死记硬背的代名词,一些学生逐渐失去了学英语的兴趣。另外。不少教师上课缺乏表情和激情,对学生出色的表现常常无动于衷,很少鼓励较差的学生试一试:甚至有的教师课堂上经常批评指责学生。使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因而不再做任何努力。再如,许多学校班级学生容量大,教师在课堂上难以照顾到不同学力、不同层次和不同性格的学生,有的学生课堂上很少被提问,失去了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因而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更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4.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的学生因家长管教过严,冷言冷语,责怪训斥,经常打骂而不知所措,因此变得性格怪僻,在学校则畏缩拘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学生在家里受娇宠,造成自私任性,脆弱散漫,不能吃苦,虚荣心强。一旦受到挫折,就自暴自弃,失去了上进心,逐渐转为差生。有的则受伙伴、邻居及社会风气影响,而形成不良的心理,导致厌学,成绩下降。

二、尊重、宽容、热心、善待学生

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先天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的情绪、态度、兴趣、学习功底等。因此,老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殴打和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现举一个真正的教学案例,在我的学生抄其他同学作业时,被我当场发现。当时我的内心很生气,但是表面上没有责备,还在全班表扬了他有学习的愿望。每次单元测验后,我将成绩有进步的差生名字提出来表扬,并且给与奖励。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自己在前进,也让他们有种成功的欢乐与喜悦。但有些差生由于先天因素,智力反应慢,有时候老师讲授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而且反复几遍还不理解。这种情况下,切记一定不能急躁,要有热心和耐心,不厌其烦的再多讲几遍,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直到他们理解弄清楚为止。这个案例说明,教师用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动作都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然后给学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差生之所以差,没有奋斗目标是一个重要原因。我在对每个差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了短期学习目标和长期目标,而且要经常对这些进行检查,并及时修改目标,一旦发现所定目标过高或过低,应立即改正,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对学困生因势利导,做好学法指导。

首先,对学困生进行个别交流和思想沟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其次,做好学法指导,帮助学困生掌握学习方法。

1.强化语音学习,避免汉字注音,为记忆和积累词汇奠定基础。

2.抓住学习英语的关键。英语是交际工具,学英语的目的是获得听说读写英语的能力。所以必须经历大量、反复的口头和笔头的练习。如果学生仅仅学学语法,背会单词,看懂课文,会做练习,而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上。那么就无法形成语言技能,不能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就必然会边学边忘,越学越困难。

3.循序渐进,扎扎实实,逐步提高。学习英语一定要循序渐进,如果上一节课出现了缺漏。下一节课就要既学新课,还要补旧课,学习内容和负担将成倍增加。如果一段时间没有抓紧,连续出现缺漏,继续学习英语就困难重重。所以平时学习一定要扎扎实实,环环紧扣,逐步提高,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盲目蛮干。

第4篇:学困生教学案例范文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在分层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地理基础水平、知识接受能力、学习表现以及性格特征等对学生的层次做出科学划分。对学生层次的划分越合理,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越能发挥出优势。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并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调查和测试,以为科学分层奠定基础。在层次的划分上,一般是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各层次学生人数的比例可以为1:2:1。其中第一层次的学生为学习能力高、学习成绩好并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学生,我们可以把这个层次的学生称为优等生;第二个层次的学生为学习习惯良好、热爱学习,但是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我们可以把这个层次的学生称为中等生;第三个层次的学生为学习基础差、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并且知识接受和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我们可以把这个层次的学生称为学困生。教师在进行分层时要做到艺术性,要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师进行层次的划分之后,不能够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在了解和接受自己所处层次之后,能够继续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同时,对于学生所处的层次,要缩小知情的范围,尽量不让其他学生知道,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保护。

二、结合学生水平,制定分层教学目标

要想发挥出分层教学的作用,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之后需要达到什么水平,这是保证分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之后,要根据学生的地理水平,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对于学困生教师只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并逐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中等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还要求他们能够简单运用所学知识,逐渐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对于优等生在达到前两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还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进一步的探索。例如,在学习“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时,对于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教师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在本部分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教学案例分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做出进一步的要求。对于学困生教师只要求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做出大致的分析;对于中等生教师要求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对于优等生,教师要求他们能够进行详略得当的细致分析。教师要做到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就需要深入对教学大纲、地理教材以及新课标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只有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够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做到胸有成竹。

三、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实现分层教学的目的

第5篇:学困生教学案例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刹析学案导学的内涵,结合黄瓜栽培教学案例,从学案设计、实施、反思等方面探讨了“学案导学”教学法在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效率中的应用。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源质量呈现下降趋势。表现在学生文化基础不好,自学能力、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差,中职学校课堂的实效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学生技能的培养。因此,反思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中职学校课堂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1、“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内涵

什么是“学案”?“学案”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前预习,课上使用,课后复习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种教学模式。教师根据上课的实际安排分课时编写学案,就是一节课一个学案。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做学生的组织者、支持者、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wwW.lw881.com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不好,自学能力、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差,采用传统的教学教育模式显然已经很不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在中职课堂中使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究精神、创新精神,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2、黄瓜栽培学案的设计

学案设计,要求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做出正确判断,在处理教材时,尽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学习内容适中,导学方法得当,达标习题全面等等。根据以上要求在设计黄瓜栽培学案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明确制定黄瓜栽培学习的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并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及主攻方向。本节课目标就是掌握黄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黄瓜的多种栽培方式;黄瓜的生长发育;黄瓜的栽培技术。黄瓜的栽培技术是重点,在栽培中肥水的管理技术是难点。

2.2有层次、有梯度地设计黄瓜栽培的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是学案的核心。学案内容的设计,就是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编排出合理的知识体系。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删减、合并、重组,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给学生留有创造性学习的空间,并能联系生产实践。在设计层次性、梯度性上的要求是: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步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进而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

在黄瓜栽培学案中首先设计了以下基础性问题供全体学生预习时思考:①黄瓜对环境条件(温度、光照、水分、土壤营养)有何要求?②黄瓜培育壮苗要抓好哪几个环节?③露地黄瓜栽培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④黄瓜喜湿喜肥,但吸收水、肥能力弱,应怎样对黄瓜进行水、肥管理?⑤怎样对黄瓜进行搭架整枝?⑥黄瓜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怎样防治?这样,学生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预习的目的更加明确,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基本上能解决这些问题。这种层次性设计,能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到学习中来,体验探究过程,感受成功喜悦。

其次,为了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要,使学优生从学案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困生一也能从中尝到成功的快乐,让不同水平学生都参与并学有所得,提高每个学生学习的信心。在预习基础上,提出一些拓展学生思维的探究性问题:①为什么黄瓜早产高产,但难以稳产丰收?②如何使黄瓜的雌花形成得早而多?③黄瓜有时会出现畸形瓜,如尖嘴瓜、大肚瓜、细腰瓜等,有时会出现苦味瓜,这些会使黄瓜的品质大大降低,探究畸形瓜、苦味瓜的产生的原因及防止?④黄瓜能嫁接吗?嫁接苗用于什么栽培方式上?有哪些嫁接技术,具体怎样操作?对于上述探究性问题,学生必须查阅相关资料才能获取答案,适合于中等以上学生去探究思考,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创新的习惯。

2.3达标训练

达标训练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题目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力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为此,笔者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题目在课堂上完成:①为防止黄瓜种子“带帽出土”,播种时种子必须放。②黄瓜应采取的追肥原则。③黄瓜嫁接的砧木主要是_,嫁接的方法主要有和。④黄瓜花芽分化期间,以下哪些条件有利于形成雌花:a短日照、低夜温;b长日照、夜温偏高;c氮磷营养供应较大;d较高的coz浓度;;e外源激素乙烯利。⑤为什么说黄瓜早产高产但难以稳产?

另外还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如黄瓜栽培管理,在课堂上难以完成,可以放在课外让学生完成,如组织学生在校外蔬菜基地参与黄瓜栽培管理,从播种育苗一直到采收,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教师根据学生实践动手情况进行总结评价,了解学生技能达标的情况。

3、黄瓜栽培“学案导学”的组织实施

“学案导学”的实施,有以下几个环节:依案自学一课堂讨论。点拔精讲、练习检测、课后巩固。

3.1依案自学

依案自学是“学案导学”教学法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在课前把精心编好的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学案问题的指导下对课堂内容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教材及查阅一些参考资料,掌握黄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黄瓜培育壮苗的环节及高产黄瓜栽培主要技术措施。通过自学,学困生可以找出书中重点、难点;中等生能标出自己的疑问,带问题进课堂;学优生掌握自学的方法。

3.2课堂讨论

课堂伊始,教师要先进行导课,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对一些基础知识可以提问,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往往也是学生的疑难问题,提出后采用分组讨论,每5-6人一组,阅读教材,讨论疑难。讨论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二把握课堂讨论节奏时机,讲究艺术,注重灵活性。如何使黄瓜雌花形成得早而多?指导学生从黄瓜花芽分化对环境的要求及受外源激素两方面来归纳问题。第三,导学应灵活多样,并根据教学不同情形,灵活调整学案,及时完善课堂教学,不受既定学案束缚。第四,做好小结,将讨论结果和疑难问题列出提纲,由代表向全班陈述。

3.3点拨精讲

经过小组讨论,集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各组容易出错的问题,由教师精讲。教师的精讲要有针对性,抓住要害,切忌面面俱到;要有启发性,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并结合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讲解。

这节课的难点是黄瓜的水肥管理,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要点明黄瓜水的管理一般遵循薄水勤浇的原则。苗期保持湿润,当根瓜坐住时开始浇水,盛瓜期是黄瓜一生中需水最多时期,应增加浇水次数,每隔1一2天浇一次水。肥的管理,根据黄瓜长相和生育期长短,进行平衡施肥,适时追施氮肥和钾肥。一般掌握第1次摘收黄瓜前不施肥,第1次摘瓜后随水追肥,结瓜初期结合浇水隔两次水追一次肥,结瓜盛期可隔一次水追一次肥。每次每亩追施尿素5kg,开沟追施或穴施,生长中期追施硫酸钾8kg。同时,应有针对性地喷施微量元素肥料。比如喷施叶面肥防早衰。

3.4练习检测

课堂上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以了解全班学生对各个知识、能力点的掌握情况。要限时完成课内达标训练题,此间教师巡视,做好个别辅导工作。这样既能使学生当堂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对学生薄弱部分进行补救,对错误部分进行纠正,力争整体达标。

3.5课后巩固

课后教师要根据课堂讨论及课堂评价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适时将学案收回,仔细审阅,及时安排指导和讲解来巩固学习内容,使学生在“无疑一有疑一无疑”的过程中,由未知到有知、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4、对黄瓜栽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几个关键环节的思考

4.1“学案导学”要注重“学”

在设计学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摸清学生的认知情况、各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来编制体现学生需求的学案。此外,学生们之间的互学互研使得学生能够学到同学独特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4.2“学案导学”要讲究“导”

教师适当的引导能够维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还能缩短获取知识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导”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驾驶能力,要善于处理放与收、问与答、个体与全体、学生与教材等几方面的关系,既要使学生畅所欲言,做到活而不乱,又要难易适中,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4.3“学案导学”教学实践中要尽量关注学困生

一部分学生若不能认真完成学案中基础知识的自学要求,在课堂讨论环节中处于被动地位,更不用说课堂知识的延展和研究性学生。教学实践中要促使这部分学生愿意学习,做到既发展了学优生,又使学困生有所进步。

4.4学案的编写要集思广益,避免闭门造车

第6篇:学困生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教育学》指出:学困生是指智力在正常范围内,但学习基础差,目的不明确, 缺乏自信和上进心,上课注意力易分散,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

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在第四届华人数学家大会上曾说过,中学是年轻人进入大学进行各种学科研究的重要阶段,他表示自己开始喜欢数学就是在中学阶段,中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爱好的重要阶段。由此可见,中学数学的重要性。但大多数学生数学成绩的差距都是在中学阶段拉开的,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学生成绩不理想,由此产生了数学学困生。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1、学生的原因。

(1)小学的基础差。一些学困生在小学时基础没打好。小学以计算为主,一些学生能及格。而进入初中用字母表示数进行有关的运算,还有后来的函数,以及几何证明题就更不理解了。(2)思维特征。学困生大多数思维速度慢、起点低。在学习中遇到过去知识不能很好地回忆,再认知识不连贯。同时他们对数学问题的反应不灵敏,遇到一个新问题往往束手无策,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尤其开放题找不到解题的方法,不知道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最终导致解题失败。(3)学习态度。有些学困生很聪明但学习态度很不认真,在课堂上不积极动脑思考,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和练习莫不关心,课后作业不及时完成,解题没有过程敷衍了事,或抄袭他人甚至不做,缺乏竞争意识与上进心。(4)学生的心理。学困生有严重的自卑和胆怯心理,平时不爱发言畏惧老师提问。他们在学习上与一般学生相比付出同样的时间,但达不到同样的效果,还经常受到批评。在家里得不到亲人的关爱,还常常受到指责,从而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不敢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害怕被讥笑。由于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久而久之,问题就越积越多,从而恶性循环对学习就失去了兴趣,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

2、教师的原因。

教育面向全体教育是为了一切的学生。然而在真正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授课和备课时,以班上中等水平的学生作为设想的对象,对数学成绩差的学生估计不够。另外一些教师不能了解学困生所处的困境,对全体学生感情不一致:对学习好的学生偏爱,对学困生当问题回答不出来时或题目做错时就批评或者挖苦、讽刺、歧视,从而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造成了师生感情紧张,有的学生甚至因此放弃了学习数学。

3、家庭的原因。

(1)有些家长不太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有的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全靠爷爷奶奶抚养,只是偶尔打打电话询问孩子的学习,或叫孩子要听话要好好学习之类不能真正了解孩子学习中的苦恼。(2)有些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考得好鼓励考得不好就严厉批评甚至拳脚相向,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了阴影。

4、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于游戏厅、网吧、大量的不良影视作品等对学生的影响,其他各种不良习气的影响,吞噬学生纯净的心灵;有些品行不良青年直接与学生交往,使学生的品行远离道德规范,导致学生的成绩直线下降,造成学生喜玩、厌学、弃学。

5、学校的原因。

有些学校管理比较混乱,这样的管理会给教学秩序和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不可估量。学校学风差,家长忧心,社会忧心,连教师也感到茫然,无所适从。

二、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

1、更新教育观念,优先面向学困生。

怎样优先面向学困生呢?东兴中学的经验值得学习推广。东兴中学对学困生从进校第一天抓起,从最后一名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抓起;教师上课,起点是学困生,重点也是学困生;课堂提问、演示和实验主要找学困生;作业检查、指导和批改学困生优先;教室座位安排满足学困生。正因为如此,东兴中学在办学基础条件,生源无选择的情况下,连续多年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都为100%。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教师导入新课时注意创设“教学情景”,布设“悬念”。可以讲古今中外数学成就、数学史上的趣闻轶事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可以提出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欲望和探索欲望。目的是激起学生的听课兴趣,吸引注意,促进课堂教学。如教学乘方时,介绍了拉面馆的拉面现象。通过若干次的对折,可以使拉面条数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增加。这是一个生活现象,融入数学知识,学生的兴趣立刻上来。(2)融洽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教师信任度高,会产生 “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创造条件让学生体味成功的乐趣。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适当难度的提问、板演、讨论和测试的机会,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的思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 战胜困难后的愉悦,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心。实践表明: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学生数学的信心。

3、抓好预习、复习环节,夯实基础。

采取课前15分钟预习和课后30分钟的练习帮助他们夯实每节课基础,让他们成为有事做的学生。对于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指导,指导他们如何预习,对于他们的作业及时面批。对于出现在他们作业本上的问题都要及时的辅导纠正,同时加以必要的了解谈心。了解他们上课巩固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帮助他们建立错题集,培养他们及时订正的习惯。

4、加强有效教学,小步子、多台阶,培养学困生的“成功意识”。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按要求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地分解成若干合理层次,分层推进,把产生挫折的频率减到最低程度,从而使学困生感到自己有能力学好,不断增强学习进取心,强化学习动机。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课堂上鼓励学困生回答问题,为避免学生回答不出而感到尴尬,可把问题拆成若干小问题,多设几个台阶,深入浅出,使他们经过思考后能回答正确,从而让学困生尝到“我能行”的成功体验,逐步树立信心。此外,教师应多开展教学活动,以调节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活动中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激起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5、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在课堂上要经常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优秀生必须帮助学困生,共同完成合作内容,在课后要进行优秀生和学困生的结对互帮小组,让优秀生做学困生学习上的小老师。同时还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利用家访、电访等方法争取他们的合作,利用亲情的力量教育和督促学困生在家时也能认真温习功课、完成作业,这对学困生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6、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对学困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对学困生,应按他们的实际,进行激励性评价,使评价有利于他们的发展进步,有利于发展学困生的某些长处。例如设立学习进步奖,对原来学习较差的但有了一定进步的学生,公开表彰,给予奖励,便促进了一批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7、持之以恒巩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学困生思想觉悟的提高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不断反复的过程,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依靠一两次的辅导、说服教育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教师要冷静分析、正确对待这种现象,不能斥之为屡教不改,不堪造就。要继续保持满腔热情,运用千般耐心,遵循教育规律,因势利导,才能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三、结束语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数学学习中的成功和喜悦,特别是学困生,所以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非常重要,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倡终身学习,在学校学习时能否获得成功体验,就可能影响一个人能否保持终身学习的兴趣和毅力。学困生转化的关键在教师。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积极主动地为初中学困生的转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缪雷 《学困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分析及矫正》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5. 11;

[3] 郑君文,张思华《数学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

[4] 魏清《中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2005 . 4;

第7篇:学困生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少教多学;学困生;培养兴趣;小组合作;快乐学习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学困生”与其它学科的“学困生”是不一样的,他们一般都是在智力水平上表现比较正常,能正常地学习和生活,也没有感官上的障碍,但是他们的信息技术学科的成绩又明显低于同年级的其他学生,不能达到我们老师所预期的教学目的。也就是说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当中,大部分学生完成了规定的操作任务时,他们还没有完成操作任务,甚至每一个操作步骤都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我们把他们称之为信息技术学科的“学困生”。现在每个班都存在一些这样的“学困生”,我们老师都有责任去把他们从困难中拉出来,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振作起来。如何去转化这些信息技术学科的“学困生”呢?要转化他们,首先要了解一下他们形成的原因:

1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

由于学生家庭环境的不同,有的学生在小学时没有接触过电脑,有的学生家里本来就有电脑,这样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差异。同时由于各个学生家长的素质也存在着差异,有些农村的家长不了解信息技术教育课的重要性,常常把电脑与玩游戏机联系在一起了,认为学习信息技术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孩子会因此迷恋上网,而且还影响孩子的视力等等,让孩子远离了计算机。而城镇的家长们却认为现在的社会,是信息技术非常发达的时代,信息技术是人人都应掌握的一们技术,信息技术课就是一门必修的功课,平常都还常常向孩子的学习电脑知识。

2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

有的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发现自己身边的很多同学都会玩电脑,甚至可以上网聊天、玩游戏、购物等等,而自己呢连一些最基本的键盘和鼠标的操作都不懂,因此对学习信息技术就产生了一些自卑、恐惧的心理,缺乏了自信心,也就导致了他们自身学习信息技术时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在上课时有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总是举手问老师下一步该怎么做,下一步又该怎么做。整个一堂课下来都要老师在他旁边指导,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其实这些学生并不是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而是他怕自己万一做错了,会被同学笑话,这时候就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心理。而信息技术课却是一门必须要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学科,很多问题都是要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去思考,然后动手去操作才能解决,也只有这样做学生才能体会得到取得成功的喜悦。而有些学生,却不喜欢动脑去思考问题,只是机械地模仿操作,这样就体会不到取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也就产生了懒惰的心理,久而久之,以后不管遇到了什么问题,都要等着其他人去帮助他,自己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意志和信心。还有一部分同学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经不起游戏的诱惑,沉迷于游戏当中,对学习也会产生懒惰的心理。

3学生个性的差异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正是叛逆的时候,个性差异很大,个性的差异也影响着他们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也一样影响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他们个性的差异也决定了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和不同的爱好。大多数信息技术学科的“学困生”都是内向型的学生,他们上课时听不懂,是不会去问其他的同学的,也不会主动去举手问老师,因为他们害羞,怕难为情,同时也怕其他同学笑话。所以不同的个性是形成“学困生”的内在因素。

4学习压力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阶段只能算是考查科目,一般都是到了期末由本学科教师进行简单的考查就行了,而其它主科目学习任务繁重,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将来的升学和中考,因此学生和家长们都会把精力用在了对主科目的学习上。

其次,要针对性地找出帮助他们的有效办法。我在帮助这些“学困生”的过程中,主要用少教多学法,把学生学习的责任和权利还给他们。培养他们自觉学习,学会合作,共同进步的探究精神。让”学困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信息技术课一般都是由老师先讲10~15分钟,提出这节课的学习重点,余下时间由学生完成操作练习,练习的设置很重要,设置合理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下面谈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4.1坚持“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我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不用以前的“一刀切”模式了,而是用“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模式。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内容可以设计多个任务来完成教学。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网上安家》――运用frontpage软件来制作网页:

我课前按照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把全班同学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层次,从高到底依次为A、B、C三个层次。

以上的练习题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全部去完成,而是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操作要求。“学困生”(C层)要求完成第1~5题,完成后仍可继续完成下面的题;“中等生”(B层)要求完成第1~9题,“优秀生”(A层)要求完成第1~12题。对于“学困生”来说,老师只布置了1~5题,这些任务主要涉及到基本的网页制作操作,操作起来相当简单但任务又比较完整,学生只要完成了这些操作,就能制作出一个相对实用的网页,保障了这些学生能体会到初步的成就感。通过这样分层次操作实践,不但可以照顾到了全体的学生的感受,而且还给“学困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让他们也能体会到完成任务后的喜悦,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4.2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每班建立了学习小组,而且按操作的熟练程度进行合理搭配组合,在共同完成操作任务的过程中,让操作好的学生帮助“学困生”,这样以“强”带“弱”的方式,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例如在学习“复制的多种方法时”,各个小组内的学生经过讨论得出多种方法,如:快捷键法、菜单法、右键法等等,这样“学困生”在小组内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开拓了思维,也知道了多种操作方法。在这样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里,让“学困生”感到自己自信,他能和“优生”同学进行平等的对话,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总之,在转化信息技术学科“学困生”的行动中,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能自觉学习。“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我们要从以往包办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解放出来。培养“学困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引导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与同学共同进步。并鼓励“学困生”大胆在课堂上表现及互相竞争,激发他们的动力。使“学困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知识,少教多学,就是让他们自觉学习,获取成功。把以往的灌输知识,转变为认知启发,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学得轻松,感到学习信息技术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那么我们对他们的转化行动就成功了。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差异教学论》.华国栋.

第8篇:学困生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技工院校;德育;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001-0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升学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管理人才以及高精尖科技人才固然不可缺少,而技术型人才,即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人才更是人才需求的主力。所以,在教育领域刮起了一阵重视技工教育的潮流。不过以就业教育为本质的职业教育,由于存在不同的培养目标,进而改变了其办学职能,由此引发了生源素质良莠不齐或普遍偏低的现象,使得前所未有的难题摆在技工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上。所以,该类院校的管理者要想更好地履行其应有的职责,就必须更新观念,在认真探索研究的前提下敢于付诸实践。由实践经验可知,具备守纪律、懂技术、会合作、能吃苦这些特点的人最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也就是说,除了要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技术以外,德育工作也不容忽视。

一、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相比普通教育,在技校开展德育工作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是技工学校的生源素质以及各种历史原因造成的。技校的学生大多处在由少年期过渡至青年期的阶段(15岁至18岁),他们的整体素质偏低,社会阅历不足,缺乏自律能力和法制观念,是非观念不明,极易有不良倾向产生。不过相比普高的学生,技校的学生与他们从本质上讲并无多大差别,只是受家长教育方式、经济条件以及初中学校教育等方面的不同的影响,使得技校的学生不具备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缺乏自律性和主动性等。

所以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技校应以职业教育的特点为出发点,从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等方面提高技工院校在德育工作建设。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先要对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进而帮助学生养成好的道德习惯,切实做好德育工作。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个性化课堂教学氛围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民主的氛围是进行创造的基础。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离不开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这一客观条件。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开展个性教育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变革,将安全、民主、自由的课堂心理气氛创建起来。课堂环境要做到快乐和谐,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与学生拉近距离,与学生沟通交流时要以和蔼亲切的语气进行,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有学生参与进来。

创造深爱激励的环境,使学生不断探求新知,将完美的人格树立起来。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使学生无拘无束,心境开放、自由、安全,敢于将心中的疑问说出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尊重学生,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如“我相信你”、“你有进步”、“你真行”等,在和学生沟通时要多采用探究性的语言,还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疑问,对学生犯错予以宽容等。

三、有针对性地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增强德育实效

人的发展和人的品德即德育工作的对象。实际上,人会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生存、生长以及自我完善等方面的需要。美国教育改革家和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任何一名学生都有动机也有能力解决自身问题。通过有效的方法将恰当的教育气氛营造起来,将学生使自身问题得到解决的能力以及动机充分调动起来,帮学生重新发现和评价自己,对自己的成长潜能有所认识,进而将“自我概念”中所存在的不协调甚至导致心理障碍的因素去除,这即是教师的任务。罗杰斯还指出,教师若能将尊重、理解以及真诚的气氛营造出来,那么所取得的教育效果就是会令人鼓舞的。只有在民主、合作、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的条件下,德育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将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是使德育增强的必要前提。

四、改变和灵活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德育课实效性

(一)创新教学方法

1.研究式教学法。新形势下一种相对民主的教学方法,主张教师走下讲台,走入学生中建立相对平等和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共同研究和探索教学内容,教学相长。研究式教学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灵活,通过师生对话等方式将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简而言之研究式教学的根本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会学生发现真理。

2.案例教学法。它是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由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把握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体验

经济和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创造了相当便利的条件,有利于更好的进行德育教学。德育课教师应将各种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如计算机、录像、录音、照片以及幻灯片等充分利用起来。教师要转变手写、口讲似的教学方式,实现可将德育教育所需的视听材料制作好,这种教育方式的好处在于,可借助电教设备将所需的情境在课堂中创设起来,在情境中学习能够将学生的学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进而更好的实现德育教学目标。

五、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学生之间因不同的遗传条件以及不同的后天环境而存在差别。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对于学生天性的差异,教育者必须充分加以考虑,努力发展其独特性,不可且不应将一模一样的内容教给学生,使所有的学生变得一模一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应使所有学生全面发展,还要将更多的尊重和关爱给“学困生”,而不是歧视他们,对他们放任自流。具体到德育教育方面,“学困生”恰恰应该是德育教师重点关注的对象。教师可有意识的让“学困生”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防止课堂发言的“特权”被部分“好学生”所独占。在“学困生”回答问题时,老师的眼神中要充满鼓励,“学困生”若仍然沉默,教师则要给予一定的提示,使“学困生”在教师的提示和自己的努力下完整回答问题。为将“学困生”的自信心树立起来,教师应及时鼓励和表扬他们。此外,教师还可在教室中走动,多与“学困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心声,并将学习方法传授给他们。“学困生”在这个过程中,在老师的一言一行中能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是真诚而细致的。

六、创新评价机制是推动德育实效性起导向作用

以引导性以及鼓励性评价正向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行为。传统的单一的以命题试卷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必须进行变革,对学生的评价符合科学性和合理性原则,第一,将能够真实、客观且全面的将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显示出来的,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予以关注的评价机制建立起来。第二,有机结合多种评价形式,如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等,可依据课程内容来确定评价方式。例如,考核形式可包括调查报告、案例分析、写求职信等,既能将学生的能力反映出来,还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个人如果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就应有良好的品德,因此德育老师应该从自我做起,再辅以多种教学手段,把德育课堂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主阵地,让学生不仅成为有才的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成为有德的人。技工学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德育教育,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德育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最重要的是变革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而使德育教学的实效性更强。

参考文献

[1]郭丽君.浅析高等职业院校的个性化教育[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2]陈丽萍.试论高职学校个性化教育[J].湖南农机,2007(11)

第9篇:学困生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英语 学困生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14-02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成绩差别较为明显,出现了很多英语学困生。为了避免英语学科学习的两极分化,应对此现象进行研究,弄清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原因,探寻其解决方案,帮助学困生建立自信心,让他们重新找回学好英语的信心。这也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很多英语老师急需处理的难题。

一、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一)师资配备不够完善,启蒙教育缺乏或错误。在农村的大部分地区,各种学龄前的启蒙英语教学机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机构中有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都是没有经过严格资质认证的非师范类英语系毕业生甚至其他专业的待业大学毕业生,这些老师的英语水平虽然并不比师范类英语毕业生差,但不一定能遵循教学的自然规律来启蒙孩子们的英语学习,有的教师甚至用“填鸭式”方式教学或变相体罚似的超负荷教学,让英语初学者的学习兴趣在开始时就被扼杀,英语学困生的厌学情绪由此而来。

(二)农村英语教学软硬件跟不上。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信息也比较闭塞。大部分的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条件较差。教学中需要的许多硬件设施和配备大多跟不上,如缺乏课件投影仪、录音机等,许多大容量课堂根本无从开展,只能靠老师“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来单一传授。而配备了同步先进教学设施和教辅工具的农村中小学,则可能矫枉过正地使用这些教学工具。由于环境的约束,许多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缺乏延展自身业务学习的能力,无法整合本学科大量突如其来的课件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从而变得太依赖设备。这势必又制约了该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催生更多的英语学困生。

(三)对英语教与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据调查,在大部分农村,除了中心小学三年级开始设有英语课外,有些地方没有开设小学英语教学课程,有的县城中心小学即使开设了英语课也经常被其他主科代替,或出现唯“分”是图教学价值观偏差,偏离了英语的交际功能教学,剥夺了英语学习中的乐趣,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和兴趣被挫伤。

(四)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青壮年劳动力向发达城市输出,导致出现了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大都在农村。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容易产生溺爱,隔代教育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家庭教育的替代。而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但好的学习意志品质和习惯很难在这种情况下形成。据不完全统计,从小学学段起,厌学学生的比率在急剧增加,英语作为外语,孩子们的英语兴趣受到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

(五)对学生英语考查方式不够恰当。众所周知,历年的全国英语高考试题严谨、科学,经过反复推敲和斟酌,但中考英语试题却未必有如此的严格。各省市的出题,为了适应本地考生学情还是有差别的。而各县、镇、乡、村的校本试题,水平更是参差不齐。有些县的英语段考期考试题一贯是由该县教育局教研室的英语教研员自己出,由于水平有限,这些试题并不十分符合对应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时试题语法密度太大,考点超前,学生均分忽高忽低,这无形中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英语学困生学习障碍常见类型

(一)思维发展的缺陷型。对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由于语言思维转换比较慢很难理解教学内容,接受知识的速度也慢,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因此学习能力和知识构造慢慢欠缺,进入厌学的恶性循环。对于英语学习,这种欠缺主要包括学习推理能力、记忆力、理解能力、朗读能力、拼写能力等。学习英语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仅仅靠老师教而不主动自学是行不通的。而在农村每个班的学生都非常多,所以很多学生会慢慢跟不上班级,成绩落后。

(二)学习方法和策略缺陷型。这主要表现在:缺乏课前预习,上课经常开小差,不开口朗读,对课堂活动不感兴趣,不做笔记,课后不巩固复习,作业不专心,不认真思考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羞于问同学和老师问题,不会查阅相关资料书、字典,等等。另外,在记英语单词的时候只知道死记硬背,不会掌握其记忆规则,不能把对课文、对话和句型的学习融入情景中,很少去关注他人所答、所读、所说。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因为不懂而草草应付。作业中经常出现错误,并且修改态度不端正。存在自卑心理,缺乏积极的自我评价。

(三)意志缺乏和认知不足型。很多学习英语有困难的学生最开始也有学好英语的冲劲,但是在短时间的努力之后效果并不是很满意,于是其学习英语的信心慢慢消退,最后停止。追根究底,就是他们很怕遇到困难,也缺乏解决困难的勇气。另外,英语和语文一样,都是长线式学习科目,需要细水长流地学习。而许多农村中小学生英语基础差,对学科学习规律认知不足,对学习的时间、精力或资源上都投入不够。

(四)学习环境缺陷型。受农村生活的环境限制,部分英语学困生因为信息量比不上大城市的孩子,因此他们会比较孤单、内向,不喜欢和别人进行交流,不主动向老师或其他学生询问问题,很少参与课题活动,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小甚至沉默不语。这些学生很少有兴趣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不愿和他人合作。

三、农村中小学英语学困生出现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自身学习动机不强。从某种层面上分析,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不强是他们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现在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有部分农村生源家庭生活条件甚至优于城镇学生,考大学也不再是很多学生唯一的出路,这导致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不再那么强烈。这些学生不只是英语有学习困难,其他科也很差。

(二)教材方面的原因:未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设计交际话题和课文。农村中小学英语教材和学生日常生活差别较大,学生对书本上的很多话题都非常陌生,比如课文中的外太空、宇宙、机器人和发电子邮件等,农村学生并不是很了解。 (三)学校和社会方面的原因:启蒙英语教学效率低甚至带来不利影响。尽管英语课在农村很多小学都有开设,但是很多农村小学的英语师资力量十分单薄。而且,很多农村小学英语老师的英语专业水平不高,单调无味的课堂教学和走调的英语发音,会给第一次接触英语这一门语言的学生产生不利影响,使他们养成不好的语言习惯,导致学生过早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感,使其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因为被同学嘲笑而放弃。

(四)教师方面的原因:素质不高,理念陈旧,负担重,不够敬业。目前我国农村英语老师,特别是偏远地区的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普遍不是很高,基本功不扎实,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导致其英语课堂风采无法吸引到学生,从而也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很多学生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的教学方法而对该学科产生厌恶感。很多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方法单一,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思想腐旧,过多注重所谓答案的标准性,很少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范围变得越来越狭窄。还有一些农村英语教师可能因为迫于考试压力,完全以考试为指挥棒,考试考什么就讲什么、练什么,经常搞题海战术,这导致英语课堂沉闷,学生不喜欢学习英语。同时,农村师资匮乏,很多学校的老师教学任务很重,经常跨班跨年级上课,所以关注这些英语学困生的时间不多,对其进行辅导的机会也不多,导致这类学生越来越多。另外,由于信息闭塞,思维不够开放,教师之间存在着不良竞争氛围,缺少英语教学的合作分工,有的年轻英语老师不虚心向年老的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交流,有经验的老教师怕年轻教师超过自己又吝啬分享其教学经验,长此以往,影响了英语教学的进步。

四、对策

(一)转变教学观念,丰富课堂教学。农村中小学英语老师要尽量做到: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插入有趣的教学活动、游戏等来提升学生的关注度;课堂教学可以插入简单的英语歌曲、英语诗歌、英语谜语、英语单词竞赛等;多创造情景,多利用英语教具进行沟通,多做教学课件,通过各种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此外,把生活中的时事、学生流行的话题和英语课堂教学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产生共鸣。对于年纪较大的教师来说,应该与时俱进,和学生共同成长,才能让他们对英语学习感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从学习英语开始,老师就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这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小到英语字母的笔画顺序、每个音标的正确读音,大到每个语法知识的学习,教师要遵循语言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针对性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好习惯,让其开口读英语,纠正其读音,善于总结,多动笔,多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背诵文章规范其书写,等等。

(三)利用好学习小组资源。课堂的主人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只是引导者、主持人。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教学组织能力和智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利用好学习小组资源。分组时,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不同需要,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法来调动所有的学生,反之亦然。让好的组帮后进的组,或组内尖子生帮助后进生。利用好了这些“小老师”,他们会相互促进,共赢发展。英语课上他们聚在一起,有利于他们一起面对和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相互监督和督促,尽量做到不分心、不偷懒,还可以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是老师一个人所不能同时完成的多层次任务。

(四)及时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英语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如果不是基础断层、有知识块漏洞或学习意志品质方面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学好英语。英语学困生往往学习没有自信心,对英语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加上不切实际地想一劳永逸,他们一般都在继续还是放弃中挣扎着。这时,英语教师应对学习英语困难的学生有耐心,多鼓励和肯定其学习上的进步,细心挖掘促进他们进步的因素。在他们取得进步的时候要经常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演,他们会更加有信心地继续学习英语。

(五)营造浓厚的校园英语氛围。老师可以设立英语角,帮助学生出英语黑板报,进行英语广播;同时,学校或者班级还可以开展英语相关的比赛和活动,比如写作比赛、朗诵比赛、书法比赛等,鼓励学习英语困难的学生多参与。

(六)建立学习英语困难的学生的进步档案袋。结合新课改的形成性评价,老师要多了解学习英语困难的学生是否进步,要对其进步进行记录并保存至档案,比如参加比赛获奖、考试成绩上升、作业完成质量高,等等。很多小小的进步会促进其学习的质的飞跃,成为他们继续前进的源泉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