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的需要范文

心理学的需要精选(九篇)

心理学的需要

第1篇:心理学的需要范文

【关键词】 学生 心理调适 重要性

心理需求是人的行为动机的源泉。我是多年的学生工作实践,深刻地体会到了解和掌握学生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并通过适当的调适不断满足其合理的心理需求,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就高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需求及调适谈点粗浅的想法。

一、情绪稳定的需要

结束了高中生活进入大学,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感觉一切都是新的、陌生的。环境的新旧交替,情绪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波动,这时他们心里上最需要的,是使情绪尽快稳定下来,去适应新的环境,进入新的角色。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适。一是营造热情周到的入校环境。学生一踏进校门就能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到来作了精心周密的安排,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从而消除因陌生所产生的不稳定情绪。二是重视与学生的第一次接触。第一次交谈或接触时一定要和蔼可亲,坦诚相见,使学生(家长)从老师有声或无声的语言中,听出或看出希望,感受到学校的关爱、老师的热心。三是认真组织好人学教育。如学校情况介绍、校纪校规学习、专业介绍,军训、参观、校园劳动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熟悉学校,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从而消除孤独感。四是开展新老同学联谊活动,了解校园生活,感受到学校生活的融洽,积极向上。五是开展谈心活动。老师要和新生谈,同学与同学谈,谈学习,谈理想,谈人生,谈未来,包括谈校园生活等,通过谈心,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思想距离,可以使同学之间增进理解,增进友情,从而使新生思想情绪稳定、轻松,以便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

二、树立理想、确立目标的需要

考上大学是每一个学生梦寐以求的事,这也是他们的一个理想,但这一理想更多的是为实现人生自身价值和更远大的理想打基础作准备。学生升入大学后,其理想也会相应地进入较高的层次,对人生目标、人生价值的追求更趋于具体化。但由于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和矛盾:有的或是为没能进入更满意的重点大学而苦恼,或是因自己学习为家庭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而感到不安,这就表现出了他们对树立理想、确立目标的需要。针对这一需求应进行有效的调适。一是要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三观”、“三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了解他们的“难点”、“疑点”、“兴奋点”,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二是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给祖国特别是自己的家乡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知识科技对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社会对掌握知识技能的人才的迫切需求;感受社会充满爱的温暖,从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组织讨论会、演讲会、报告会,使他们从中接受教育,受到启迪,矫正认识,学会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判断是非,形成健康的人格从而树立起远大的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三、增强自我意识的需要

独立意识迅速发展,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急切地要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理解是大学生较为普遍的心态。当他们显露出这种需要时,老师一句及时的问候和鼓励,他们会激动万分,进而进发出更大的热情。相反,则易产生消沉、冷漠的意识。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地多给他们创造机会和条件,以满足他们正常的、健康的自我意识增强的需求。一是为学生提供认识自我的舞台和机会。如举行诗歌朗诵、讲故事比赛、辩论赛等,让他们尽情地展现自身的才能,看到自己特长,发掘自己潜在的能力。二是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如语文课设课前三分钟演讲,政治课对同学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三是积极支持和指导学生创办各种社团、协会组织,放手大胆让大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

四、维护自尊心的需要

青年学生,都有较强的维护自尊心的需求。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点,正视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善于和同学友好相处,这部分学生的工作比较好做。也有一部分学生,他们有较强的维护自尊心的需求,但缺乏自制力,随意性强,不愿受集体纪律的约束,不愿下苦功夫。这部份学生是心理调适的重点对象。一是要牢固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对待学生以一颗诚心、一份爱心、一份关心,自觉维护学生自尊的心理需求。二是和风细雨式的工作方法。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坚持正确引导,切不可急躁,更不能简单、粗暴,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三是学会赏识学生。教师要在观察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优势,进而赏识学生,学生会倍感亲切,积极性油然而生,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四是正确对待学生得失。学生在学习或其他方面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肯定、鼓励,一旦当他们犯了错误出现问题时,不能简单的批评,更忌粗暴的训斥,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病根,探讨改正的方法,告诫他们从错误走向成熟,从失败走向成功。

第2篇:心理学的需要范文

关键词:心理需求;小学语文;教学

需要,是所有人的本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求知、美、自我实现。对于小学生来说,需求心理主要是爱、求知、尊重与自我实现。小学语文教材包含着许多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内容,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

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结合教学实践,以设定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主项,很多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大多来源于学习。学生期望轻松地学习知识,课堂任务繁重、气氛压抑却严重违背了他们的心理预期。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和素材都是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而精心编排的。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内容,寻找切合小学生心理需求的切入点,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求知欲。例如:选择经典的故事,通过故事的发展走向,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出学生的思考。再逐一根据人物语言、故事发展及人文思想等,为学生逐步解答,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使他们在不断的求知中,获得知识。

小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未知事情充满好奇与疑问。在教学中,只要教师细心发现、合理利用,就可以抓住各种教学契机。教师可以将心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为学生设计“激发―求知―探索―已知―总结”的教学结构,先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创造,得出已知,再经过总结,得出科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建立学习信心,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需求心理与学习能力相互渗透和促进,提高学习效率。

二、依据学生需求心理,建立合理的学习期望

在教学过程中,设定合理的学习期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过高的学习期望,会造成学生学习过度紧张,学生压力过大,心理负担过重,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对学习的热情;过低的学习期望,会使学生的心态过于松散,学习进程缓慢,反而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因此,在建立学习期望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心理,依照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巧妙地引导他们的思维。教师不能只以自己的节奏为主导,自己讲得慷慨激昂,不顾学生的教学反馈。教学是一项技术,而善于运用心理科学的教育,是更高超的艺术。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幽默的语言,让学生身心愉悦地进入学习状态,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善于运用艺术性的教学技巧,以多种方式巧妙地影响学生,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要懂得言语的巧妙应用。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语文教师不能以自己对文学的理解程度来要求学生,要知晓语言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发挥语言的暗示作用,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制定合理的学习期望,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合理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自我提高

小学生的心理需求,除了求知需求以外,还有被爱、尊重和自我实现,他们希望被爱、被尊重,并且渴望展示自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在授课方式及目标设定方面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更要在最终评价时运用科学化、人性化的鼓励方式,通过评价来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体验,通过适当、正确的评价,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每个学生都是人才,都隐藏着强大的潜能,教师的责任就是去细心挖掘这些潜力,给以正确的引导和培养。成功的奖励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满足感,这种喜悦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从而建立起学习的信心。教师在评价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发现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创造轻松、平等的环境,给予学生最大的理解和宽容,并在这一过程中,查找学生的不足,提出有效性的改进策略,以肯定、赞扬、鼓励的评价方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通过相应的指点,激励学生健康向上地全面发展。

健康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进而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师要善于分析小学生需要心理的特点与发展,从而通过满足需求、预测需求及引导需求等方面入手,运用现代的科学教学方式和合理的评判方式,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第3篇:心理学的需要范文

【关键词】女大学生;体育心理学;心理素质;意志品质

1、前言

目前女大学生在人数上占高校学生人数的比例越来越高,进入工作岗位女性同样将面临着工作的压力,同时将承担起家庭重任和生儿育女的责任,将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和责任,这就对现代女性提出了更高的心理素质要求。体育对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学习、训练的同时很好的利用体育心理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体育心理学的相关介绍

2.1体育心理学的定义

关于体育心理学的定义,不同时期有着不同观点。在体育心理学的初创阶段,体育心理学被简单理解成是一门体育加心理学的学科,人们往往用普通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原理来解释体育中的有关问题。近些年来,体育心理学进入了发展的起步阶段,越来越多的体育心理学者认识到,作为教育心理学分支学科的体育心理学应该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并应尽快建立起自身的理论体系。因此,体育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体育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祝蓓里等人指出,体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包括体育教学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的专门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体育心理学被理解成是研究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和竞赛活动中心理问题的学科。

总之,体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体育锻炼等情景中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2.2体育心理学的意义

学习体育心理学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可采用一些心理技能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和调节情绪状态;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训练水平; 怎样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使运动员处于最佳比赛状态,充分发挥最大潜力,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 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消除疲劳,调节情绪,恢复良好的身心状态。

3、体育与心理发展

体育对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体育实践和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使人的个性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表现、训练和发展。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影响有所差异,如在集体对抗项目中,学生的互助合作、默契配合、顽强拼搏的意志性格得到发展;高难、惊险的技巧项目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勇敢、果断和顽强的个性品质;通过激烈紧张的比赛,可培养学生控制自己情绪和意志的能力,发展运动智力和品德。体育教师应注意在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促其发展相应的心理品质。

一般认为,体育运动具有以下意义:①增强安全感和自发性;②提高独立性;③消除紧张;④有助于形成友谊、声望和领导地位;⑤提高自己的价值观。体育之所以能促进心理卫生主要是因为:①坚持体育运动可以使人体格强健、耐心持久,提高身心适应能力,从而增进热情积极、勇敢坚强等个性品质,克服懒惰散漫、胆怯懦弱等消极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②体育运动常以竞赛形式开展,竞赛中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并争取更高的目标,可以得到同伴和集体的承认,可以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有利于经受挫折考验,保持社会心理平衡。③体育运动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的,它具有社会性、公开性等特点,有利于人际沟通和培养形成健康的群体心理。④参加体育运动可缓解或转移各种消极情绪,尤其是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某些持续而有节奏的运动项目如健美操、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还可以减缓或治疗某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等。另外,体育对开发智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都有积极作用。

4、根据女生心理状态科学的运用体育心理学进行指导

人的心理状态是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总的特点,它是一种整体的综合的心理现象。心理状态对人的活动、心理发展、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体育心理状态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总的特点,呈现出健美性、适应性、竞争性、价值性、厌倦性的特点。

按照心理活动的性质,可将心理状态划分为:动机状态;认识状态;情感情绪状态;意志状态四种。应当说明,由于心理状态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且具有完整的性质,它们之间可以是重叠的、联系的、渗透的。在参与体育运动中,可以将体育心理状态氛围六种类型。理想型:兴趣动机较高,认知能力较好,情绪稳定,意志力强,善于人际交往。认知型:兴趣动机较高,认识能力较好,情绪稳定,意志力尚好,善于人际交往。意念型:兴趣动机、情绪态度、认知能力均高于一般水平,意志力和人际交往稍差。情绪型:兴趣动机一般,认知能力和人际交往稍差。情绪型:兴趣动机一般,认知能力和交际能力稍低,但情绪态度和意志尚好。淡漠型:动机兴趣和认知能力低,情绪态度和意志力不够,不爱人际交往。厌倦型:兴趣动机、认知能力、情绪态度、意志力、人际交往很差。

女大学生对体育的健身、娱乐、教育的价值功能的认识具有较高的共性;大多数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积极;健康、娱乐和减肥是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女大学生的体育行为表现在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上明显不足,在体育行为上表现出与态度的不一致性,不良的外部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交互作用是其行为弱化的关键所在。

身体的发育状况与体育心理状态类型密切联系,在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环境,在意志力的培养上加大力度,对学生提出针对性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引导、调整、调控,促进女生体育心理状态的转化。

5、总结与建议

科学的利用体育心理学对学生进行指导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消除疲劳,调节情绪,恢复良好的身心状态;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进取、勇于拼搏,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在实际教学运用上总结出一下几点建议有利于更好的起到作用:

(1)加强对女大学生体育参与心理的研究,探索符合女大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教学形式,开设女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选项课,注重女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培养,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在体育教育中,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德育,引导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和优秀品质。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特别是女体育教师要为她们做好榜样。在体育活动中,要积极鼓励她们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使她们深刻体会体育锻炼带给她们的良好改变,强化体育意识。

(3)学校要加强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开放,为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每学年要积极组织开展多项目、多层次、多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尤其要照顾到女大学生这一群体,鼓励和创造条件,为使更多的女大学生能够积极投身于体育锻炼中提供良好的体育氛围。

【参考文献】

第4篇:心理学的需要范文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需要主要有五种,分别是:情绪安全感;趣味性;自信心;归属感;权力和自由。我们的教学应进入学生的心理世界,让课堂不只是学习的场所,也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师生双方各自的认知系统和动力系统的水平,还取决于两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和互动。动力系统一方面以认知操作活动为基础,另一方面又对认知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强化和调控等作用。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动力系统包括心理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象木偶一样消极、被动。学生因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而缺乏学习动机,这不仅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也影响到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我们的教学应进入学生的心理世界,让课堂不只是学习的场所,也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

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需要主要有五种,分别是:情绪安全感;趣味性;自信心;归属感;权力和自由。

一、情绪安全感

情绪安全感是指学生能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交往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往过程,只有创建一种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才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给学生一种安全感,从而保证良好的交往效果。

1.教师以身示范。在课堂上,很多学生面对问题保持沉默,是担心一旦说错会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嘲笑。为此,教师要以身示范,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未知领域,敢于当面说出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用担心因犯错误而被嘲笑。

2.教师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经常会犯错误,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要讽刺、指责,更不能因害怕学生犯错,而不给学生尝试与实践的机会。并且要让学生认识到:犯错并不是什么丢人现眼的事,错误是正确的基础,没有错误也就没有了“吃一堑,长一智”,当每个学生都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把犯错的过程当成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才是积极主动的学习。

3.创建新型师生关系。运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把爱心、微笑、激励带进课堂,创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趣味性

趣味性是指课堂教学内容生动并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与趣味性相反的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单调、枯燥、不切实际。缺乏趣味性的内容往往使学生的注意力难于集中,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难熬的过程,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学生的厌学。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完善人格。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开始讲一门课的时候,可以用一节课的时间以科普讲座的形式介绍学习这门课的趣味性和意义。每节课讲正课前先用几分钟时间讲本节课内容的趣味性和这些知识的应用价值。讲课中间,发现学生疲惫时,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些有趣的例子或故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把讲述、提问、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三、建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面对课堂学习问题,学生感觉自己有参与竞争的能力。主体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要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的条件,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1.教育学生认同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在学习上,不与其他同学做横向比较,横向比较往往使处于弱势的学生产生自卑感。与自己做纵向的比较,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就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每天都有所进步,教师可通过提示、评语、表扬等手段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2.运用提问的艺术。教师应设计多种难易不同的问题提供给不同水平的学生,让各类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并能体验到正确回答问题所带来的成功感。对学生的回答,以建设性、富于激励的方式给与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

四、归属感

归属感是指学生感觉自己与教师和同学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亲密合作、心理相容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学生形成开朗、进取、真诚、合作等优秀心理品质。’

1.无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如何,都要让他感到教师在关注他。一声友好的问候;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发挥作用。

2.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游戏、辩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往活动,可以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从而活跃思维,拓宽思路,激发灵感。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五、权力和自由

第5篇:心理学的需要范文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各个层次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需要时刻关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个人基本需要是否满足有不同的个人标准,那么在一定时期内这些需要是否满足要及时监控,否则就会出现问题,进而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在高校中,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对学生自我实现非常重要。

(一)各个班级设置心理委员

在高校内,每个班级都设置心理委员作为班干部的一员,心理委员作为班级心理动态的观察员,平时多关注那些有心理问题或者一段时间内,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及时与相关辅导员教师反馈班级心理动态。同时各个班级心理委员要定期以文本的形式,上交一份班级最近一个月的心理动态发展状况,让相关辅导员、心理教师了解学生最近的心理状态,为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二)成立心理宣传社团

在高校中,社团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学生组织,通过学生社团举办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会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

(三)成立心理朋辈导师队伍

在高校中,从高年级学生中,选出一批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以及有心理学学习背景的学生组成心理朋辈导师队伍,为低年级的学习解决心理困惑,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生活,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去关心指导低年级的学生,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及时以师兄师姐的身份去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要。

二、多渠道开展心理咨询

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中,各个层次需要的满足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低级层次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只有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才会出现高级的需要,而低级需要是否满足会因人而异。所以是否能够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是否使每一个人都能自我实现,为他们提供自我实现的环境,就需要去关注每一个人的需要,特别是基本的心理需要,所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及时关注个人的需要,积极关注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及时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心理帮扶。

(一)个体面对面心理咨询

对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进行个体心理咨询,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帮助其走出心理阴影。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追踪关注,这样能更大化地提高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

(二)开展网络咨询服务

在高校内,设立专门心理咨询的电子邮箱、网络QQ等,为学生咨询开辟新的渠道。有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因为性格内向或者对心理咨询有一定排斥,当出现问题时又不好意思到心理咨询中心,而又急切需要心理辅导,那么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聊天的方式帮助其走出心理困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积极性。

(三)开展信箱咨询

在各系部、各个宿舍楼区设置心理信箱,通过信件的方式把困扰自己的问题传递给心理咨询中心,对大家都急切关注的问题,心理咨询中心会通过团体辅导、开展相关活动讲座等形式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三、培养高校优秀心理咨询团队的专业素养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决定了国家栋梁的未来。很多学术很强的学生心理却存在一定问题。只有从各个层次满足学生基本生理心理需要,那么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他们的能力,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仅通过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在有问题时可以获得及时的帮助。高校中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数量是有限的,如何满足广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需求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定期安排心理教师参加专业培训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心理咨询教师应该主动积极地去参加各种心理咨询技术的培训。高校为心理教师提供再进修,外出学习的条件,定期安排教师参加各种会议与培训,掌握最新的心理咨询技术,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高校加强对学生心理咨询团的培养

为了满足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需求,高校可以在心理委员、心理社团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中选拔出一批优秀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技术的培训,作为学校的学生组织心理咨询团。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这些咨询团的学生可以及时给予帮助,如果无法解决再转到心理咨询中心来,这样学生可以更及时地得到心理帮助。

四、加大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建设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出合适的身心健康的人才是每个高校的主要任务。从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让学生达到自我实现,我们就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学校中,感受到安全和尊重,感受到和谐健康的校园,那么心理健康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关注。

(一)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

目前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不够完善,师资力量也有待提高,很多高校并没有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而是挂靠在某一个部门,做心理辅导的教师更多是兼职或者兼任,并没有一定的专业资格。在所有高校中都应推行设置专门的机构,专门负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批出专款经费,提高心理教师咨询水平,鼓励心理教师进修学习,为教师职业生涯提供人力物力支持。

(二)学生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

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延伸教育课程可根据学生情况和需要分布在不同学期开设。

(三)设置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

第6篇:心理学的需要范文

关键词 需要层次理论 学生管理 五年制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Maslow's Needs Hierarchy Theory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Five-year Vocational Students

TANG Huiyun

(Suzhou Tourism & Finance Institute, Suzhou, Jiangsu 215104)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Maslow's need hierarchy theory, analyzed five different levels in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n this basis, further explores five different levels of needs in the management of five-year medical students to use.

Key words theory of need levels; student management; the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943年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从个体心理结构的角度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不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是人类内在的、下意识存在的,它们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五年制高职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不断完善职业学生的人格。需要层次理论为学生管理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在某个时期的主导需要,预测学生的行为表现,从而便于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进行有效的动机诱导。

2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需要特点及其表现

2.1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生理需要

生理需求是指机体为维持生命、生存必须具备的最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马斯洛把人类的生理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的基础或根本,只有这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才会进一步激发高层次的需要。五年制高职校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学生不再仅仅局限于对食物、水分、睡眠等基本需要的满足,而希望能够与异性有交往。

2.2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安全需要

安全需求是指保护自己免受身体、情感等方面伤害的需要。马斯洛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外,最渴望得到的就是安全的需要。作为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对安全需要的渴望更为强烈。笔者对苏州五年制高职校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同学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进入住校生活。离开了父母的呵护,一时间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对环境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

2.3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社会交往需要

社交需求指的是友谊、爱情、归属感和接受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曾说:“每个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都需要有自己的团体和集体,以寻求团体和集体的认同、支持和温暖,否则个体将无法生存和生活。”①人类是一种富有丰富情感的动物,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情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且人类的情感是可以相互传染和相互影响的。不管是哪一类人群都需要相互交往,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一样希望能有知心的朋友,希望得到或给予某人关心和关爱,也希望得到爱情,更希望在关键或困难时得到别人的帮助、理解和支持等等。

2.4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尊重需要

尊重需要由内部需要和外部需要组成。由自尊、自足、自信成就感组成内部尊重;由认可、地位、关注组成外部尊重。自己在获得成功时候的自豪感是自尊,自尊可以是自己的积极性得到激发。自己在做出贡献得到别人的认可称之为关注。②五年制高职学生招收的都是初中毕业生,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差,文化基础课如数学和英语等课程普遍较弱。大部分同学都想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弥补自己文化基础课的不足,想通过新的学习环境的改变来发挥自己的长处,以此获得父母和老师的赏识,希望受到应有的尊重。

2.5 五年制高职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求是成长和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这是一种自我追求能力极限的内驱力。它会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胜任感方面,这一类人希望能够掌握社会,掌控环境,喜欢主动出击,不喜欢被动的等待看着事情发展结束。(2)在成就感方面。这一类人的注意力喜欢放在事情最后的结果上,他们喜欢成功,能够收获成果远比给他们其他报酬要重要得多。他们会积极的参与到各种比赛,社会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内在品质和职业技能,希望能够通过各项活动改变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才。

3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3.1 关心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物质生活

首先,在学生入学教育时,要系统介绍学校及周边的基本设施情况,帮助学生尽快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方便其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其次,班主任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特别是对单亲、离异、特困等特殊家庭学生的了解。再次,重点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保障贫困学生的基本生活。

3.2 关心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

每位老师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给予心灵上的指导与关爱。笔者所在的学校,新生入学时都要建立新生心理档案,以便及时了解每位新生的心理状况。另外每个班级选定一名心理委员,学校心理老师定期对心理委员进行辅导、授课,再让心理委员定期在班级进行班级学生心理调查、反馈和疏导。再者,学校还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和“心晴社”心理健康社团,除了每天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外,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社团活动等。

3.3 强化学生的归属感

班级和团支部是学校的最基本单位,加强班集体建设,深化内涵建设,强化班风、学风,使每个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成长和进步。笔者所在学校除正常开展班会、团委活动课外,还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活动:学校成立了“学生讲师团”,让学生自己走进学校的每个班级进行“优秀共产党员”等故事讲述;通过“文化校园”、“礼仪大赛”等活动让礼仪文明传遍校园;对刚入校的新生班级举办吴文化主题宣讲活动,通过白居易、唐寅、伍子胥等名人故事让学生对苏州历史人文背景有了更深的了解,以此加强学生对苏州、对学校的归属感。

3.4 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

一方面,要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特别是在班级干部、学生组织选举中,做到透明化、公开化,塑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差别,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笔者所在学校成立了文学社、话剧社、花艺社等16个社团,为学生搭建一个开拓视野、表达自我的舞台。每学期举行表彰会,给予表现优秀的学生荣誉激励和物质奖励,表现学校对他们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的肯定,能产生明显的精神激发作用。

4 总结

五年制高职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年龄阶段,他们有不同的需要,也就有了活动的不同的动机,也就有了各自不同的表现。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笔者认为职业学校在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保障校园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创造积极健康的同学间的相处环境、培养师生间同学间的情谊、变更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达到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

注释

第7篇:心理学的需要范文

关键词:尊重 需要 和谐校园

前言

自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以来,“和谐”成为生活中人们议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如“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和谐校园”等等。技师学院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推进技师学院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如何构建一个协调发展、文明高雅、融洽祥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校园,理应成为技师院校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但是,目前在技师学院教育管理及构建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未能够深入贯彻职业教育理念,只片面重视刚性制度建设,未能真正弘扬人文精神并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需要。笔者认为,技师学院以育人为主要目的,要对学校的“人”进行充分关注,要在学校教育管理中赋予人本化理念。对具有高级心理需要的学生群体的校园管理,必须从人入手,探求人之需,而行人之道,达人之成。本论文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从尊重学生需要作为切入点,阐述如何根据技师学院学生不同层次需要构建和谐校园。

一、和谐校园的内涵

和谐校园是一种内和外顺、协调运转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每个教师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一切以学生为本,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1]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在其著名论文《人类动机论》中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五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到起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马斯洛理论精华在于人的需要,强调尊重人、关心人,这正是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管理模式所必要的理念。[2]

三、学生的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人的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具有对象性、动力性和社会性。学生主体的需要是多样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身心发展的需要,主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

四、影响和谐校园的因素

影响校园和谐的因素很多,有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等。笔者主要从学生的需要这个角度,分析学生的需要对校园和谐建设的影响。

1.青春期“骚动”和强烈的“性困扰”

技师学院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性机能(性生理)趋向成熟,性意识(性心理)发展而产生望,不少学生渴望与异往并有时出现性冲动。然而这种性本能的需要,却要受到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学校性教育远远落后于学生的身心需要和社会文化的开放性,学生对性的科学性和性的社会意义一知半解,有了性冲动却不懂得用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不知道用法制观念控制自己,比如出现的校园厕所涂鸦、学生同居、恋物癖等不良现象。学生中间出现的这些不良品德或行为问题,追根溯源都与自身性生理、性心理或性道德需要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有的心理学家把青年期的性需要比做火药库,如不加引发,保管得当,则能够保持平静,相反,则可能引起强烈的爆发,带来不良后果。[3]

2.安全感低

当前,技师学院正处于提高质量和快速发展时期,技师学院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安全隐患阴影依然笼罩在校园上空。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学生宿舍人员密度加大,人为安全隐患显现;计算机普及,学生在宿舍内使用计算机日益增多,用电负荷增大,易引发火灾等事故;学生人员密度大,人为事故增多,突发事件难以控制;自然灾害、食物中毒等也随时可能发生。因此,技师学院充分重视学校安全工作,满足学生安全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3.缺乏爱与归属感

国外心理研究者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不少青年在心理上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动于衷,谓之无情;缺乏活力,谓之无力;漠不关心,谓之无心。这些状态在技师学院学生中表现更为突出。技师学院有不少情感冷漠的学生,对他人怀有戒心或敌意,态度冷淡,漠不关心,有时近乎“冷酷无情”;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外,给人一种“看破红尘”的感觉。此外,技师学院校园中出走、打架、斗殴、自残以至轻生等现象时有发生;同学之间人际关系不融洽,动辄为一点儿小事就争吵不休,相互怄气,互不理睬,有时甚至会大打出手;还有些学生对待教师的教育非常反感,甚至会与教师产生冲突。上述种种现象都给和谐校园建设带来不利影响。[4]

4.人格尊严受到损害

尊重是和谐的音符,构建和谐校园,教育管理者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但是,目前一些技师学院的教育管理者,完全不顾学生实际上已经是大学生,硬把他们视作仍是中学生,以至是小学生,用教育、管理中小学生的方法来教育、管理已是成人的大学生。学生一天24小时,从起床、出操、上课、自习、直到睡觉的时间、地点都规定得死死的,整天由保安和众多带着红袖章的老师或管理人员监视着。对学生往往是用恐吓、训斥来代替教育,学生一有过失,动辄就是给以各种惩罚,造成学生很大的反感,严重损害学生自尊,引起许多学生强烈不满,造成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对立。这种管理方法,一时看上去学校很有秩序,但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的不满总有一天要爆发, 秩序就不可避免地要变为混乱,给和谐校园笼罩无形的阴影。[5]

5.缺乏自我认同感

技师学院的学生,自我认同感和对技师学院的认同感都比较低,以致不少学生在入学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在整个学习阶段都处于一种自我否定的情绪当中。主要表现在对个人的能力与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低评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使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消极表现。如果学校教育管理者依然采用应试教育管理模式,评价学生的标准以学业成绩来衡量,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平台以展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必然导致学生多元智能不能充分发挥,学生没有生机、朝气,校园生活单调枯燥,缺乏活力。

五、构建和谐校园氛围的途径――尊重学生需要

关注与尊重学生需要是教育管理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全面了解、正确对待、合理满足学生的需要,是当前构建和谐校园的着眼点。

1.重视性教育 引导学生性心理需要

技师学院学生的生理需要中,性心理需要是特殊的生理需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学生性心理需要,不要谈虎色变,应该积极加以引导,针对当前技师学院学生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适时、适量、适度的性教育已势在必行。学校应把性健康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开设专门性健康教育课程,特别要在新生中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养成良好的性道德。校园经常开展生理、心理健康讲座,放映生理健康片,定期举办健康的舞会、生日宴会等,以不同方式引导、善待学生青春期性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高尚的性道德情感,避免学生因性困惑而产生不良行为。重视性教育,引导学生性心理需求,在技师学院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应对此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并视之为当务之急。

2. 加强安全工作 满足安全需要

和谐校园给我们一个重要理念和认识就是“以人为本”,即从学生实际出发,满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需要。只有每一位学生的身心都处于安全状态下,整个校园才会呈现出一片平安和谐的氛围。技师学院教育管理者应当树立“两手抓”的思想,一手抓观念、制度和行为等安全软件建设,比如通过举办安全专题讲座、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制作宣传板,逃生自救演练等多种形式,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并自觉成为和谐校园的建设者和守护者。另一手还应抓物质投入硬件建设,加强学校校安全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的“硬件”环境,保证学校符合基本办学标准,保证学校围墙、校舍、场地、教学设施、教学用具、生活设施和饮用水源等办学条件符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定期安排专人对学校建筑物、构筑物、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检验,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停止使用,及时维修或者更换,努力营造稳定、有序、祥和的校园环境。

3.营造家的氛围,增强爱与归属感

马斯洛认为,人在满足生理与安全需要之后都希望寻求一个自己所归属的群体,在这一群体中获得他人的尊重与帮助、关心与爱护。学生有了这种内心需要,就希望在学校获得爱与归属感。如果学生在学校获得了爱与归属感,那么,他们势必会主动将自己融入到校园生活中,视学校为家庭,将自己的言行举止甚至前途命运和学校密切相连,学校对学生也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谐校园的建设发展才能获取生命活力和力量源泉。[6]

在构建和谐校园进程中,技师学院可以开展以“我爱我的新家”为主题的活动,使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爱与归属感。此“家”可大可小,可以代表某一宿舍,可以代表某一兴趣协会,可以代表自己的班级,还可以代表学校等等。主题活动的形式多样,比如可以开展“我的新家成员”主题班会,“我家轶事”征文活动,文明班级评比,文明宿舍“流动红旗”争抢赛等。学生在主题班会和征文活动中,发现家庭中真善美,说说所爱的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关心或关注,享受到爱与归属。通过团体的各种创先评优活动,可使每个团体成员在大家庭中得到他人的关心、爱护、关注和鼓励,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学校的亲近感和家庭归属感。学校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营造家的氛围,增强爱与归属感,学校内在的凝聚力增强,能够塑造出一片和谐天空,让每位学生都在这片天空中自由驰骋。

4.渗透情感管理,满足尊重需要

尊重学生,是学校进行教育管理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管理的本身。尊重具有动力性,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因素,尊重,视之无形,闻之无声,但是却能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的教育管理力量。每个学生都有尊重的本能需求,技师学院教育管理者应懂得学生这个心理需求,将制度管理方式转变为情感管理,尊重学生人格、权利、主体地位等,热爱、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教育管理者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既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又要重视发挥学生个性和特长,改变迫使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做法,将正确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政治信念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将外在规范与学生内在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尊重学生,满足学生尊重需要,技师学院教育管理者应当充分认识到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5.创造光彩平台,满足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需要,是一种追求人生价值的需要。技师学院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光彩平台”,使学生在实践中悦纳自己,肯定自己,展现其独特的个人魅力。首先,利用好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两个平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舞台,使学生自我价值得到展现。其次,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比如学生组织的主题升旗仪式、各种球类比赛、学校广播站、校园运动会、板报评比、教具发明、书法绘画比赛、演讲比赛、文明礼仪大赛等等。通过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多元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教育,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最后,努力做好校园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工作,使人文氛围与特色渗透到学校自然环境中,使学校优美的自然环境体现深厚的人文底蕴,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因此,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7]

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建议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构建和谐校园学校中主体――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论文结合技师学院及学生的特点,从尊重学生的需要着手,阐述如何构建和谐校园。但研究中,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可以借助自我的表达能力呈现基本生理需要,但对较高层次需要,比如归属需要、关爱需要、交往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却无法用精当的言行准确地表达出来,教育管理者如何了解学生的需要,如何获得有价值的需要水平指数等等。笔者认为,获得学生的真实需要,需要根据马斯洛层次理论为指导,结合技师学院及学生实际特点,编制《技师学院学生的需要》量表,通过测量准确地了解学生不同层次需要,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更好依据,笔者将在今后研究中对此进行深层次探究。

参考文献:

[1]崔景贵. 心理教育?职业学校[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曹日昌. 普通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陈志沛.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J].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7,(13).

[4]余向平. 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意义及相应对策[J].职教通讯,2007,(1).

[5]蓝海昌. 学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与如何构建和谐校园[J]. 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2009,(2).

[6]王尔敏. 以学生为本创建和谐校园[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17).

[7]陶晓燕. 教育应从尊重学生开始 [J]. 甘肃教育, 2008,(3).

作者简介

第8篇:心理学的需要范文

1.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小学生对于许多事物的理解及认识不够全面、深刻,容易出现各种问题,造成自卑、沉默、性格孤僻,直接影响到其健康发展,甚至对其今后的人生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还需要重视其心理健康。在课堂上,老师应积极做好组织、协调的工作,控制好课堂气氛,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交流等活动,心理氛围处于最佳状态,体验情感、情绪得到有效的调节,心灵的沟通更加充分。有一个典型案例:某学校的五年级女生,性格内向,没有朋友,学习生活习惯较差,上课思想易开小差,作业错误率高,成绩起伏较大,分析其各种因素发现其为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她期望太高,喜欢将其与其他孩子相比较,并对其持否定态度,后来经过转校,老师对其也没有较多的重视,加之胆小沉默的性格,与其他同学的沟通较少,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卑、脆弱、不合群等问题。针对该情况,心理健康老师将该学生的情况如实反映给任课老师,上课时老师对其进步予以鼓励、赞赏及支持;课间让她帮老师做一些简单轻松的事,使她有了较大的价值认同感。老师与其家长充分沟通后,使她在家庭中能得到合理的肯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她也逐渐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主动与同学交谈,在集体中人际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学习态度及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2.满足合理需求

小学生的合理要求包括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物质需求是保障生存的必要条件,心理需求包括赏识的需求、榜样的需求、成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沟通的需求、表现的需求等,任何一个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都会对其成长造成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为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提供更好的条件。由于小学生的心智不成熟,对许多事物没有判断力及自制力,容易为了满足需求而采用不正确的方式,因此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在满足其合理需求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节、正确的引导,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3.提高教师专业知识

小学生生活范围较为狭窄,与老师的接触较为频繁,老师的思维逻辑、言行举止、言论观点等都会给学生带来直接的影响,甚至直接关系到学生世界观的变化,因此老师不仅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而且其自身需要拥有健康的身心及较高的素质,能够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引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或者出现问题时,老师需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以耐心、爱心及真心对学生进行品质的塑造,净化其心灵,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会辨别是非,对事物的善恶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拥有健康的心灵。

4.改善校园环境

外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学校应尽量加大投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①设施环境。学校应拨款将校园环境进行改造,修整教学楼,购进相关的体育设置、教学器材,做好校园的绿化工作,使学校呈现出环境优美、公共活动场所整洁、教室明亮的景象。优美的环境下,可以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陶冶其高尚情操,从小建立起环保意识。②文化环境。在操场边或者学生活动较为集中的位置建设文化宣传栏,各个教室均组织学生制作黑板报,进行文化宣传,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处于文化氛围中,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优化其心理环境。③风气环境。学校应注重风纪的管理,净化校园风气,班级也应该做好相关工作,使学生能够自觉约束行为,培养行为控制能力。

5.建档并跟踪调查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因此需要将学生的情况制作成系统的信息档案,信息内容包括学生的智力、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生活能力、与其他人的相处状况、家庭关系、师生关系等,为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也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品质的变化及成长,发挥出全力,改正缺点。

总之,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时期,该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其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性格、意志、人格、心理健康、兴趣爱好、想象、思维逻辑、注意力等各种品质和能力。因此需要学校、家庭成员及社会各界均重视该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刘立格.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医生”[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9).

第9篇:心理学的需要范文

关键词:需要;动机;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什么是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心理和德育的关系,人的需要心理在人的品德形成中起什么样的作用。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动力,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催发、引导、转化、强化人的需要心理,更直觉地尊重、满足人的心理需要,从人的需要出发来开展德育活动不无裨益。

一、需要和动机理论概述

(一)需要

人的需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需要就是指所有生命物的生存状态,狭义的需要是指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指对有利于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客体作出的心理反映,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对外界事物的倾心、期望和需求。人的需要心理不是凭空产生的,任何需要的产生都是有客观原因的。需要总是一定客观存在的反映。需要的这种对象性、现实性、实在性正是需要的客观性的体现。同时,任何需要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个人需要的产生、满足只能在实现社会需要中得以体现,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总和。这就体现了需要的社会性特点。

(二)动机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人们追求某种目的、从事某种活动、获得某种满足的主观愿望,是激励人的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一旦某种动机产生,就会产生与这种动机相适应的行为。人的一切意识活动都是由动机引起的。从动机产生及其实现的过程来看,动机具有原发性、潜伏性的特点。动机一旦形成就必然导致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也必然反映着动机。

(三)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需要在人的心理行为过程中处在七点的位置,它是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原动力。心理学家用如下的图式来说明人的心理—行为过程:

需要紧张动机行为目标需要…

在这个图式中,需要是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起点;紧张是需要未得到满足时的一种不安状态;动机是需要和紧张产生行为的内部的直接原因;行为时前过程环节中各个因素作用的自然结果;目标是行为取向的动力。原有的目标实现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从这个图式可以看出,需要和动机是密切联系的。人总是由于他有从事活动的愿望或驱使力而进行活动的。愿望是人对其需要的一种体验形式,它总是指向未来的能够满足其需要的某种事物或行动。动机和需要这两种驱使力虽然是有区别的,但在人类行为的发生和维持方面却是一样的。

(四)需要、动机理论流派

1.内容性激励理论

所谓内容型激励理论,是指针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的理论。这种理论着眼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内容,即:人们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从而激起人们的动机内容性激励理论重点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等。

2.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是指着重研究人从动机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找出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某些关键因素,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这类理论表明,要使人出现社会或组织期望的行为,须在个人的行为与个人需要的满足之间建立起必要的联系。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等。

二、需要、动机理论在现实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针对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包括个人素质、家庭背景以及学校环境等等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而我们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出现一刀切的现象,针对性不强。

其次,稳定性是指作为行为原因的内外因素是否具有持久的特征。表现在时间上的稳定与否。如能力和任务难度比较稳定,而努力和运气则不稳定。一般来说,当学习者将目前的学习成果归结于外在的不稳定因素时,学习效果就会大大减半。在现在的教育状况下,教育效果稳定性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稳定性低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瓶颈。

再次,可控性是指行为原因能否为行为者或他人支配或驾驭。这主要取决于意志的变化。学习者总是把面临的危机归结于不可控因素。比如社会人才的激烈竞争、只是难度的增加以及个人方面的记忆力的困扰。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种不可控性表现十分明显。

三、需要、动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品德心理结构是各种品德心理成分按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构成的结构。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白先同在《教育心理学教程》中指出“将品德的基本心里结构,放到个性结构中进行研究,可称为个性水平研究”。苏联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德育是完整的个性结构的形成”的论点,他们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的个性发展的决定原因”,因此,德育首先是对需要的培养。

根据人的需要、动机心理原理以及德育对象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的确定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从而促进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一)增强学生的品德需要意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需要是品德形成的驱动力。人们追求需要是满足人们行为的根本动力。作为动力因素,需要制约着个体接受的目标和方向,并且影响着接受过程的效果。可以说,个体需要的意识越强烈,主体的接受和内化的内容受到的影响就越大。因此,社会道德规范必须要转化为个体自身内在的需要——道德需要,才能成为主体自觉参加道德实践,选择道德行为,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

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现实,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时代感。 转贴于

1.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定离不开需要的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更多的是社会对人的道德品质的要求,她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只考虑社会的需要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到个体的需要。只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忽视个体的需要往往社会的需要也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把社会的方向性要求贯穿进去,要具体到每个学生的不同阶段的学习生活中,认真研究不同的教育对象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不同需要。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适应教育对象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教育对象的需要,将教育与学生的内在需求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个性和活力。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准备适合学生的德育内容,深入学生,摸清学生的需要特征,通过一定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自身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品质。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结合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学生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教育内容,也要根据学生的需要确定教育方法。比如针对学生的成才、成功的需要,组织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活动;针对学生的学习、交往需要,举办一些活动等等。

(二)激励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激励与思想政治教育结伴而行,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激励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激励的形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根据管理心理学以及学生思想特点规律的成果研究,激励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

外在激励是指组织正式的渠道,以一定的组织手段、活动方式进行的激励。如评比“优秀学生”“三好学生”、评选“先进班级”等。这种外在激励的形式,既能营造一种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环境和氛围,又能提高个体内在积极性,并使之产生行为的动力;内在激励是在自己体验、认识的基础上,自我选择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的自我激发、鼓励。这种激励往往使大学生在满足学业成就、追求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等高层次需要上得以发挥。

2.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物质激励,主要是对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和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奖学金”,人才基金会设置的奖励等。当然物质奖励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目前,在大学生中倡导自主创业、勤工俭学、有偿家教的社会实践活动,允许他们通过自己的埋头苦干、诚实劳动取得一定的物质利益;精神激励,就是运用表扬先进,给予荣誉等办法,包括奖牌和授予各种光荣称号等,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尊重原则的运用。

3.个人激励和集体激励

个人激励是对个体的思想、行为的激发和奖励。个人激励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层次性、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由于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和智能发展是有差异的,我们在运用激励方法时,应研究学生个体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尽可能地让每位学生找到自己成才的位置;集体激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求胜意识,有利于集体成员的相互协作、相互作用,增强群体的内聚力和战斗力。通过一些群体的激励手段,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密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调整人的思想情绪和心理情感,在活动中学会关心、学会合作。

参考文献:

[1]朱仁宝.德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60-163.

[2]郭德俊.动机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5.

[3][美]L·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1.

[4]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05.

[5]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