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教学案例范文

课程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课程教学案例

第1篇:课程教学案例范文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中,要经过案例的引入准备、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等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法的特点是:突出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深刻的启发性,过程的动态性。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将采集到的教学和工程实践中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案例,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采用案例教学能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开拓,提高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

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

土木工程施工课涉及施工技术专业知识面广,而且量多,许多技术性的东西,如涉及到施工工艺的流程,施工机械的性能和操作过程,施工器具的构造和工作状态,施工技术应用的运行过程等实际操作的内容,课堂教学内容繁杂,没有规律可循更难以用一条主线相连,跳跃性大,从而导致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不深,容易出现前面学、后面忘的情况。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社会性,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土木工程施工中很多技术问题的解决、施工方案的优选和管理制度的拟定,均需紧密结合工程特点和社会环境,集政治、经济、技术、管理、法律法规于一体,涉及到有关学科的综合运用和各种矛盾的综合处理。要求学生掌握土木工程各主要工种的施工工艺,掌握施工方案拟定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和处理各种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将所学的内容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成为该课程教学成败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粉笔+黑板”仍是目前许多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传统的方法相对来说,教学环境一成不变,教学手段呆板枯燥,课时效率低。在教学活动中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先修了力学、地基基础、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测量学及房屋建筑学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施工工艺过程的了解来合理选用施工方案,分析、解决土木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很难解决以上问题,也是无法满足现代教学要求。

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案例教学的步骤

1.案例的引入及准备。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和教学进度的要求引入教学案例,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工程实践的情境中。教学案例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蕴涵工程实践的理论、原则与原理和方法;要具有新颖性、讲究时效性、背景要清晰等特征。在完成理论课的讲解后,教师将相关案例发给学生,给学生较充足的课外时间准备相关的材料。

2.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分析讨论是案例教学中的中心环节。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并根据案例中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判断,做出决策。案例分析的过程是学生或师生间讨论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在讨论过程中启发引导。

例1.某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选择(具体案例材料略)。案例涉及的问题很多,在选用施工浇筑方案时,要根据已知工程特点、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以确保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在经济上合理,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并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案。

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详细的资料搜集和准备。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先将各种可能性的方案尽可能罗列出来,然后结合案例中提供的有关信息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讨论。

例2、某基础工程施工时人工降水方案的选择。教师给出该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基础结构的某些参数,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进行分析。合理选用人工降水方案。此题就要求学生弄懂并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工程条件查阅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相关的文献、资料来进行方案选择。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在讨论与争辩中进行。学生充当主角、中心与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其角色定位是要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上教师要领导案例讨论过程,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做出决策和选择,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而且要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

3.案例归纳总结。案例讨论后要做简短归纳总结,从案例讨论中引申出一定的结论,为后续的课堂理论教学提供准备。教师在总结过程中,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但不宜对错误的观点简单地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讨论结果可以是多元化。在总结中,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强化以前讨论的内容,提示后续案例,达到突出教学重点,回归教学目的。

三、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突出实践性。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和社会角色充满了向往和好奇,学生在校园内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未来工作,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2.较强的综合性。案例教学的综合性首先表现在案例较之一般的举例内涵丰富;其次是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也较为复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下转第130页)(上接第128页)且应具有审时度势、权衡应变、果断决策之能力。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

3.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

4.过程的动态性。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对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争辩。学生是教学的主角,既可以从自己和他人的正确决策和选择中学习,也可以从出现的错误中学习,即从模拟的决策过程中得到训练,增长才干。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的知识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四、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教学不是举例。虽然案例教学和举例教学都要通过一定的事例来说明一定的道理,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但这两者是有区别的:第一,在教学中地位不同,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占中心地位,如运用知识、培养能力等教学任务;而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则居次要地位。第二,目的不同,案例教学是把学生放在实际的环境中,让其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交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举例是使一个较难理解的理论通俗易懂。第三,二者的进行主体不同,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学生属于主要地位;而举例则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教师属于主要地位。第四,涵盖的范围不同,前者涵盖面更为广泛和有效,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启发性;后者不一定有这些特点。

2.案例教学应该和其它教学方法并举。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案例教学所采用的只是一个个具体的孤立的实际工程,不能代替系统理论学习。而且案例教学也并不排斥和限制其他教学方法的同时使用。除了案例教学外还有问题式教学、情境式教学、随机访问教学、发现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教学等等;但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和特定的适用条件,没有一种是完美的、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常常应多种方法集成并用,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恰当地运用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资源,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3.案例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案例教学并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实际上是以教学内容的变化为前提条件的。案例教学也并不单纯是一种教授法,它实际上也是以学生行为的转变为前提条件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案例教学过程,案例教学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如果学生仍然热衷于自己先前被动学习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五、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开放式教学方法,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点。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汤小凝.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J].山西建筑,2007(7)

第2篇:课程教学案例范文

收稿日期:2013-10-12

作者简介:张明媛(1981-),女,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工程管理、系统工程理论应用及灾害管理方面的研究,(E-mail)。

摘要:工程经济学课程是知识要素与实际工程结合得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文章探讨了工程经济学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案,并结合实例,从案例的选择到案例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最终的教学效果评价等,对高校工程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程经济学;案例教学;案例选择;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83-05

案例教学(case teaching)又称案例研究(case study),是1870年由当时哈佛院院长克里斯托夫・朗代尔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的基础上创立的,是一种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和创新能力强的管理人才的教学方法[1]。1894年,罗伯特・伊(Robert K.Yin)为“案例研究”给出了经典定义,即:案例研究是一种经验主义的探究(Empirical Inquiry),它研究现实生活中的背景现象(Contemporary Phenomenon),在这一研究中,现象本身与其背景的界限不明显,研究者只能运用大量事实证据来展开研究[2]。

案例教学目前在医学和法学教学研究中发展得比较完善,也取得较多的成功。在医学教学领域,教师往往通过不同的病例为学生归纳讲解同一类病情的不同患病方式和患病程度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以大量的客观事实为基础进行案例调查学习研究和教学。在法学中,1829年,英国贝雷斯(Byles)就开始在法律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法院判决的每一起案例都成为法学院学生认真研习的对象。通过模拟法庭、课堂讨论等形式,学生将书本上的法律法规运用到实际的案例中。随后,案例教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通过案例研究,可以认识和揭示在现象之下的事物的本质特性,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找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建立与实际相符合的理论。

一、工程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它强调教学过程中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智力开发,忽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和生活经验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因此,应该针对课程本身特点,选择和创新相应的教学模式。 工程经济学是现代化工程领域中的一门科学,它以知识技术与工程经济相结合为基础,利用经济分析方法,优化选择合理的方案实现工程技术目标,其意义在于最大化地使有限的资源达到最有效的运作。工程经济也是一种辅助决策的工具,通过详细的分析对比,选择最佳的执行方案,帮助管理者或者工程师作出最明智的抉择。

在以往的工程经济学授课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理论性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利用工程经济学知识对一个完整项目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的能力,学生缺乏项目实际生产管理过程的体验,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很难全面掌握工程经济学各个节点的知识,因此将案例教学引入工程经济学教学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案例教学可以积极调动学生听课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学课堂,教师板书教材中的原理公式并对其进行讲解,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像是一台知识的接收器。时间一长,课堂往往会变得比较乏味,学习气氛也比较沉闷,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瞌睡等现象。案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由“被动”的身份转化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参与者,犹如案例中的管理者或者工程师,对工程进行相应的经济评价分析,提出或者选择最合理的方案。这样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2.案例教学可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都是来源于实际工程或者类似背景的典型事例,学生在进行案例探讨和分析时,不仅巩固复习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发现不足及时加以弥补,还可以接触到比书本知识更为复杂的实际工程项目建设背景情况,并且利用已学知识去解决未知的复杂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灵活应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一名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尤为重要。

3.案例教学可以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论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教育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听从教师对课本知识的传输与讲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不符合新时代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要求。案例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而且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就案例研究、讨论会、课堂讲授、模拟练习等9种教学方法的教学功能,对有关专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这9种教学法中,案例教学在知识传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知识保留的持久性三个方面占第二位,在态度转变和人际关系能力培养方面占第四位,而在对分析能力的培养方面居第一位[3],可见案例教学较传统教学而言,在培养优秀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所必备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目前,高校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仍然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有少数院校采用案例教学、软件教学等教学方法,但由于工程经济案例库不成熟、软件教学对硬件环境要求较高等困难,案例教学方法的推广仍举步维艰,甚至出现案例内容不符合专业发展方向等问题[4]。

二、高校工程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教学案例的选择

将案例教学引入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首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分析和选择适当的案例,并根据教学任务及目标进行设置和筛选,形成一套系统性的案例体系。张新平认为选取案例时要注意四点:案例要精、案例要实、案例要新、案例要深[5]。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案例选择原则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

1.共性原则

(1)典型性。案例教学的案例,应是某类工程项目的典型代表,通过研究这类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来掌握某个知识点,并且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更加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

(2)实用性。教师在选择或者编写案例时,尽可能地贴近实际工程项目,学生能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进行调查研究,加深学生的感知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目标性。教师在案例选择过程中,必须考虑该案例是否能帮助学生获取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否能拓展学生思维,是否能实现某一教学目标。

2.特殊性原则

(1)时效性。工程经济学中的财务评级和国民经济评价都与法律法规、经济政策和行业规范等紧密相连,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工程经济学案例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时效性,要使用或利用最新的规范制度。

(2)可拆分性。一个工程项目的工程经济分析往往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例如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等等,这就需要将一个具有完整背景的案例拆分为前后关联的复合案例,增强知识学习的连贯性,让学生全面掌握工程经济学的知识。

(3)交叉性。工程经济学课程与财务管理学、经济学等课程有很多共同的教学内容。比如,资金的时间价值概念和复利法计算资金时间价值方法,这些是工程经济学的重点内容,也是财务管理学所要涉及的内容; 再比如,工程经济分析中的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的概念,在一般的经济学教材中都有描述,因此,可以借鉴这些学科已有的教学案例。

(二)工程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施

将案例教学引入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一般可以分为课前准备、案例教学和总结评析三个主要环节。

1.课前准备

案例教学应建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是对理论教学的巩固和提升。因此,教师应首先了解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然后选择难度适宜的案例进行教学,实现“锦上添花”的教学效果。在选择相应的案例之后,教师还应该深入了解案例的工程背景,把握案例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确定案例教学的具体程序等。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案例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也应根据不同的案例类型,建立工程经济学案例库。按照教学安排,将案例分为四种类型:

(1)课堂学习案例。这类案例可用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重在讲清原理和分析过程。课堂案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简短。课堂学习案例一般不宜过长,案例中的已知条件与数据应易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二是目的性。课堂学习案例的目的主要是供学生学习和掌握某一理论知识点或者某个公式,因此其涵盖的知识点相对比较专一,是建设工程经济学案例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适用性。工程经济学交叉性和综合性强,其知识点多而分散、繁杂,而课堂学习案例的应用正好能适应其这一特点,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广泛运用这类型的案例分析来讲解概念、定理和公式,提高工程经济学教学质量。

例如,对某项目进行借款投资,年利率为12%,每季度计息一次,连续3年等额年末支付1 000元借款,求第3年末的借款总额为多少?

这个问题有两种解法:

解法一:

将名义利率转换为计息周期利率。

r'=12%4=3%

将支付期转换为计息期。

A=F'(A/F',i,n)=1 000×(A/1 000,3%,4)=239(元)

求F,

F=A(F/A,i,n)=A(F/239,3%,12)=3 392(元)

解法二:

将名义利率转换为支付周期利率。

i=(1+12%4)4-1=12.55%

求F,

F=A(F/A,i,n)=A(F/1 000,12.55%,3)=3 392(元)

学生往往在资金时间价值知识点中,对计息期小于支付期的计算问题不好理解。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安排一些学生用第一种方法计算,一些学生采用第二种方法计算,还可安排学生对案例求解的原理及个人理解进行讲解,安排另外一些学生对案例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举例说明。在课堂学习中穿插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和讨论的方式,将课堂学习案例引进工程经济学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工程经济学的知识,也加强了学生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的能力。

(2)课堂讨论案例。案例讨论旨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类案例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的引导为辅。同一案例,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分析方法会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在讨论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较积极的学生带动比较被动的学生,使其充分进入案例角色,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二是总结性。课堂讨论案例可安排在每一章节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用一节或者两节课对工程经济案例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学的知识对案例进行经济分析和求解,将整个章节的知识串联起来,总结该章知识并将其运用,加深学生对公式和概念的理解。三是复杂性。以一个课堂讨论案例来巩固和复习一系列的工程经济学知识点,这对案例的难易程度有一定的要求,相对复杂的案例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同时也能更加贴近与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工程建设环境,为学生日后工作中利用工程经济学知识解决工程经济分析问题打好基础。

例如,某公司投资拟建设一个机械加工厂。这一投资建设项目的基础数据如下:

A.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拟建项目的建设期为3年,实施计划为第1年预计完成项目全部投资额的25%,第2年预计完成项目全部投资额的50%,第3年预计完成项目全部投资额的25%,第4年项目开始投产使用,此时项目的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85%,第5年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95%,第6年项目完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项目的运营期总计为20年。

B.建设投资估算。项目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的估算额为53 393万元,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为6 000万元。该项目的投资方向调节税率为5%。

C.建设资金来源。该项目的资金来源分为自筹资金和贷款。预计贷款总额为35 000万元,其中外汇贷款为2 700万美元。外汇牌价为1美元兑换6.2元人民币。人民币的贷款,年利率为12.24%(按季计息),外汇贷款,年利率为10%(按年计息)。

D.生产经营费用估计。建设项目完全投入生产能力以后,全厂拟招工人1 000人,工资和福利费按每年42 000元/人估算。此外,每年经营成本为11 000万元,每年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估算为13 200万元,年修理费占年经营成本7%。各项流动资金的最低周转天数分别为:应付账款40天,应收账款35天,存货45天,现金30天。

问题:

①估算建设期贷款利息。

②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拟建项目的流动资金。

③.估算拟建项目的总投资。

这个案例涉及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类问题的基本知识点和主要内容:问题①考察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概念与换算方法,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首先应该将名义利率换算为实际利率后,才能计算;问题②考察了分项详细估算流动资金的计算方法;问题③考察了建设项目总投资的具体计算内容。

对于这类工程经济学案例的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充分引导学生阅读案例背景和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和数据,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实时把握案例讨论中的重难点部分,整个案例是对部分内容的总结和综合运用,难度比课堂学习案例大,因此在学生遇到困惑或者讨论走入误区时,教师应当及时解答和引导,以保证学生能正确分析案例,解答问题。

(3)课外独立思考案例。课外独立思考案例教学是在课堂上将案例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后独立完成,然后由教师统一时间对案例进行讲解。课外独立和思考案例教学节省了课堂授课时间,也让学生充分掌握工程经济案例相关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

课外独立思考案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独立性。这类案例是以学生课后自学为主,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课外自学案例来巩固和复习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重在培养学生独自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二是普遍性。课外独立思考案例旨在课后帮助同学复习和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案例一般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学生能通过网络、书籍、报刊、文献等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学生通过案例对知识进行疏通和学习。三是承上启下性。课外独立思考案例在工程经济学案例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指对课堂学习案例的拓展与补充,“启下”是指为课堂讨论案例、课外小组思考案例等较综合性、复杂性的案例学习奠定基础。

(4)课外小组思考案例。这类案例包含复杂实际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工程经济分析内容,要求团队合作完成,团队成员课后通过查找资料和相互讨论,共同完成某个项目的工程经济分析,或者对某个工程建设投资项目进行经济学研究,是对所学的工程经济学知识的整体应用和把握。课外小组思考案例的特点有:一是综合性。课外小组思考案例往往涉及几章甚至大部分的工程经济学知识点,是针对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开展的工程经济分析研究,研究的方法也比较复杂多样,通过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案例将工程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程建设中。二是交叉性。一个完整项目的工程经济分析,往往涉及工程项目的建设与运营等方方面面,会用到与工程经济学相关的课程,如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技术、管理学、会计学甚至运筹学的相关知识。三是实际性。课外小组思考案例往往是将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作为分析对象,这类案例的工程技术背景复杂,贴近现实,难度较大。此类案例的学习能为学生今后工作岗位中应用工程经济学解决工程项目经济分析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外小组思考案例教学应重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案例的教学须在充分完成课堂学习案例、课堂讨论案例与课外独立思考案例教学后在教师引导进行,此案例教学是对前三项案例教学的补充和升华,是对工程经济学整体知识体系的疏通和把控。

3.总结评析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判断[6]。总结评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教师方面。教师需要对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反思,从案例的选取是否恰当、授课过程中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学生是否能解决案例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做好经验教训的总结,为下一次的案例教学积累经验,使案例教学真正能提高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科发展。

(2)学生方面。对于学生来说,课后的总结也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以及交流讨论,不但可重新梳理一遍知识体系,更能培养自我总结的学习习惯,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工程经济学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教师的合理引导。案例教学必须以教师的引导为前提,即教师在案例教学时必须要有计划性,在适当的程度和范围内进行引导。二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教师应具有灵活应变的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处理好学生提出的或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三是应重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教学软件、教学视频等多种现代教学技术的恰当引入,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语

将案例教学引入高校工程经济学课程的课堂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不能盲目和急于求成,需要不断尝试和探索,特别是要逐步完善工程经济学案例库,这是将案例教学引入高校工程经济学课堂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西平.案例教学在“工程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业月刊, 2012(3): 83-85.

[2]余菁. 案例研究与案例研究方法[J].经济管理, 2004(20): 24-29.

[3]朱文.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10): 39-41.

[4]周楠,闫淑荣.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3(5):87-91.

[5]张新平.论案例教学及其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 2002(10): 56-61.

[6]王敏.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案例教学实验研究[D],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Case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economy course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ZHANG Mingyuan, LI Qian, YUAN Yongbo

(Faculty of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P. R. China)

第3篇:课程教学案例范文

(一)缺乏课堂讨论氛围,学生主体地位不强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主体性、主动性,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交互式教学方式。在开放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成人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缺乏理论知识储备,知识面较窄,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接受案例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主动加入案例讨论与分析的积极性不强,导致课堂缺乏讨论氛围,案例教学效果不明显。加之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把握,没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阻力,不注重课堂讨论与交流,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二)缺乏系统性、实用性经济学案例教材及编写的专业体系经济类课程教学中需要大量的实际案例素材,然而,目前所用的教材和教学案例几乎都是源自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对滞后,缺乏适合本土化、实用性、有针对性的经济案例教材,有些案例时间跨度长,内容陈旧过时,导致学生在理解上往往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经济类课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内部存在必然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就是要构建课程的内部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案例教学要遵循理论性与系统性的结合,然而,在案例教学的实际中,经济类课程的案例的编写常常是孤立的,缺乏必要的内在联系。

(三)缺乏对案例教学的组织管理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对案例教学完全掌控,成为有效的指导者和推动者,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分析。案例的选择和组织尤为重要,从目前电大开放教育的案例教学来看,部分教师对案例教学的把握肤浅,没有对案例进行严格的筛选,案例的选取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组织管理不够,案例的导入缺乏设计,课堂教学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对学生的分析讨论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评价和总结,无法达到课堂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在开放教育经济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开放教育课程引入案例教学,能更好地实现“学导结合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在经济类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要发挥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和完善案例教学应用水平,体现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的优势和特色。

(一)更新学习观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其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在教学中推行案例教学重点是转变教学观念,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简单讲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与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运用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宜占用太多的时间讲解和论述,而是将话语权交给学生,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二)提高案例选取、编排与呈现的针对性、实用性与合理性1.案例的选取。在经济类课程的案例教学中,选取好的案例是关键,案例的内容应适应教学环节的需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代表性,能尽可能涉及所授的理论知识,达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对所教课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宏观的把握,紧扣教材内容和重点,把控好案例的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案例,激发学生思维的能动性。教学中要尽量选取最新的材料,结合当前的重大时政和热点信息,选取接近现实生活和我国企业的实际案例,尤其是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操作的案例,如本单位、本地企业,这样也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讨论中积极主动参与,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自主构建,真正发挥案例教学的价值。2.案例的编排。在课堂教学中,案例的导入不是简单机械的陈述,而应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编排,使案例发挥最大的应用价值。案例应根据知识点特点和教学需要合理地进行导入,既可以在讲授知识之前或之后引入,也可以穿插在知识点的讲授中,灵活运用,使学生能够通过案例深入浅出地理解理论的内涵。如在讲授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时,可联系二手车市场、保险市场等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紧密的问题,组织开展讨论,并要求学生也举出相关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思维。3.案例的呈现。在课堂教学中,案例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教师口头陈述案例;二是给每个学生印发文字案例;三是通过投影将案例投射到黑板上;四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案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其中将多媒体技术融于课堂教学,能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难以表述的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为学生创设各种逼真情境,使课堂由静态的学习变为图文并茂的动态传播过程,通过一环扣一环问题的创设和层层深入的启发,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节省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4篇:课程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 双向交流 开放性问题 探索性问题

《现代企业管理》是我院食品与贮运营销专业(以下简称食品专业)的专业课。食品专业为两年制全日制大专,学生大多面向大型连锁超市就业,从导购员等一线员工做起,之后培养成为超市的各级管理人员。《现代企业管理》是基于现代企业特征,对企业的共性进行分析,结合现代经济与政治形势对企业从制度、人力资源、营销及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剖析和指导的一门科学,对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至关重要。

一、《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主要在学生大二第一个学期开设。教学方式虽然也有案例教学的部分,但是主要以传统教学为主,案例教学穿插其中,且案例作为课堂内容的辅助,各案例之间的系统性不强。学生虽然对课程内容比较感兴趣,但是学完忘完的情况比较多,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举一反三的能力差。

二、案例教学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重要意义

案例教学,是国内外进行商科教育时,最为现代,最为常用也最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列举案例、剖析案例,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探讨案例这样的方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既可以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1.双向交流使学生和教师互相促进。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其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他的答案随时由教师给以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教师的不断进步。

2.独立思考使学生充满学习乐趣。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每位学生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一是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也是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

3.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使学生素质教育得以体现。管理的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学生一味的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

三、课程改革准备开展的工作

本课程改革将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

1.重新制定课程标准

重新制定课程标准。前期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案例教学。因为高职学生无论自我学习能力还有分析能力,与本科学生都有一定差异,应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制定新的授课计划。

2.建立经典教学案例库

案例应具有代表性,且真实可信,客观生动,难度适中。不能仅仅参照本科《企业管理》案例,而应适合高职学生特点,对案例进行适度编辑,使更加适应食品专业学生的学习。且案例库内容年年保持一定比率的更新,以使得案例具有时代性。案例教学的评价方式应与传统教学相区别。以案例解析的方式进行考核。

3.请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讲座

留取大约2-4个学时,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进行主题性的管理讲座。一方面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与企业更加近距离对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教学改革的实践

根据新的标准与计划实施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与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加强沟通,教学相长。真正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

四、课程改革实施路径

(一)案例资源库建设的几项原则

1.必须体现高职教育特点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不同,其更侧重于应用,教学中切忌好高骛远,片面选取哈佛商学院等知名大学选取的案例。那些案例通常过于复杂,涉及层面过高,对高职学生今后从事基层管理至中层管理工作指导意义不大。且高职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均于这些大学的学生有很大差距,因此反而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将一些复杂的案例选取部分内容进行编辑,成为适合高职学生研究的案例。

2.设置的问题应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

在开放性问题中,一个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结论,并非唯一的正确答案,学生必须进行发散思维和求异思想,从大量结论中获取正确或是可能的答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避免案例解决途径的答案唯一化,禁锢学生的思维。

案例的探索性问题的设置是揭示管理规律的需要,要求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从不同角度,沿不同方向,在各种不同层次上进行分析和思考,多触角、全方位地寻求与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和途径。这些新情境案例问题应满足如下要求:一要有适当的难度;二要在教与学两方面均富有探索性;三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

3.应兼具经典性和时代性

一些经典案例,即使已经时过境迁但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且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发展历程中的某段特殊时期,对学生了解企业管理理论的演变具有较大意义;但一部分案例应是紧扣时代的,及时反映现代管理制度的前沿和人们最为关注的管理热点。知识的纵深可以适当小些,面可以很广。每年案例库均要进行更新,保持10%左右的更新。

(二)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

1.课前准备阶段

老师的准备活动:依照案例布疑设问;理论知识部分的准备;确定讨论小组;制作教学课件。学生的准备活动:预习新的理论知识。

2.课堂教学阶段

教师讲授理论知识部分,为学生排除案例中涉及的理论障碍;教师引入案例,学生提出质疑部分;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并派代表说明本组观点;教师总结和评论,平对各组表现进行合理评价。

3.课后总结阶段

教师总结案例本身的完善程度,及通过案例对学生起到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课程中加以完善。

第5篇:课程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会计实践;会计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257-02

会计是一门集理论性、方法性、业务性和操作性于一体的学科,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忽视知识的应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很长的磨合期,难以适应新世纪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应用型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应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以便他们一出校门就能上岗工作。而案例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解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把案例教学法引入会计教学实践,将单一的知识理论应用于复杂的、综合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加大了教学的信息含量,增强了教学知识的层次性,将传统的专业知识的单向性转化为多层次和综合性。因此,在会计教学实践中实施案例教学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案例的选取和设计是支撑案例教学的基础

1.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实用性。会计教学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应用性、可操作性强。因此,在相应的案例教学中,必须适应这一特点,选取案例以企业实际业务为基本内容,将资料进行整编,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选择具有实用性的会计教学案例,可以激发学生探究会计知识的兴趣,体会会计职业的精髓,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会计的教学活动中,若干基本知识点构成了一个专业知识系统,会计教学活动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能力,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典型案例的应用起到了强化作用。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接近学生未来从事职业和工作岗位,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3.案例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案例要根据教学目的及要求,有针对性地筛选、包装,使之典型化。在教学活动中,围绕课程总体教学目标,会有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目标。而每一具体教学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有相应的案例配合。案例的内容必须适应具体教学环节的需要,与会计理论知识相关联。这就需要教师寻找与案例有关的文献资料,拟定分析要点和需探讨的问题,把案情描述清楚,不能冗长模糊。针对不同的案例,分别采用叙述、表格等不同的展现方式。

4.案例的选择要具有综合性。教学案例的难易程度要适中,既要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又要有获取新知识的喜悦。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整理教学案例,建立内容丰富的教学案例库。案例教学的基本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对综合问题的分析和判断。例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分章节阐述了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但企业会计实务则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教师应认真选择综合性案例,使各个单一会计核算贯穿其中。因此,综合性案例的选取具有实际的意义。

二、会计案例教学的实施

1.案例准备阶段。第一,教师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搜集和整理会计案例的相关内容和背景资料,剖析案例用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提前把案例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熟悉案例内容,查阅必要的参考资料,依据情况,还可以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分析的发言提纲,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教师需要精通案例材料,预测学生对案例的反映,制定案例讨论的计划。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预先思考相关问题。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领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控制在案例讨论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引导案例教学课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二,学生的准备工作,主要是阅读教材和参考文献,加深对分析和评价会计案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会计案例教学的组织是综合的,不做好充分的准备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鉴于学生有可能受阅历影响,长期以来“习于旧日被动的学习习惯,过度仰赖教师的资讯传递,缺乏主动参与的动力”,在实施案例教学前,教师要反复与学生交流案例教学的理念和用意,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行为与目标。不能认为案例教学以讨论为主,就觉得组织可以松散。

2.案例讨论阶段。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案例讨论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本教学法的效果。让学生处于教学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学生自觉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首先,任课老师将整理好的案例以书面形式发给学生,学生课下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有关资料。其次,各小组根据成员的主要观点整理发言提纲,推选一人发言。再次,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全班交流。在辩论过程中,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要我说”变成“我要说”,择机给予必要的引导。最后,教师要充分肯定一些好的思路和独到见解,激励学生下次更好地参与讨论;同时也应该指出讨论中的一些不足,以便改进。在会计实践课教学中,很多实践操作内容,如关于支票结算方式的程序的教学,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免不了教师逐条讲解,教师讲的烦琐,而学生听的枯燥。若采用案例教学法,则可将学生分成4组,分别扮演付款单位、收款单位、付款单位开户行、收款单位开户行,让其模拟整个结算过程。通过此方式,学生不仅熟悉了各种结算方式的操作流程,而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撰写报告阶段。经过充分讨论之后,教师应对案例内容进行全面总结,不断调整和完善各个案例,使案例成为课堂理论和社会实践的纽带。不断总结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应使学生掌握案例教学的思路,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应总结自己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对案例理解和适用理论上的收获,并形成书面报告。在总结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新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案例教学,学生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身临其境地了解到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增强实际工作能力。

三、加强教师自身建设,提高业务素质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拥有全新的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案;教师要收集大量的真实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分析、筛选、改编和包装,使之恰如其分地表述教学内容。同时要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在案例讨论、分析和评价中当好导演。教师不仅要熟悉本专业会计知识,还必须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把会计案例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同时,教师还应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占用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深入到会计实践工作中,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对搜集的会计实务资料进行加工和整理,选编出适合于教学需要的不同会计案例,并依据会计实践活动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高校应建立一种教师界与会计职业界联系与交流的机制,以保证教师能投身会计实践,谙熟会计实务,并避免流于形式;应制定措施,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允许教师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担任兼职。此外,在授课教师的选择上,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会计师或公司的财务总监完成某门课的讲授。这样,才能使课堂师生真正互动起来,把案例教学的优点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的目的。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在会计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长发,杨柏林.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J].会计研究,1998,(5).

第6篇:课程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市场营销;宜家家居

案例教学法是当前国内外管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等院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管理教学过程中,为适应教学和研究需要,围绕单个或多个问题对企业及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或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后进行客观书面描述,并分析其得失,以使学习研究者或同行从其经营管理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获得教益与启迪,这就是案例教学法。将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可以使学习者有机会从决策者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并通过个人分析以及与他人讨论对案例中的情景进行分析,找出可行方案并制定实施计划。案例教学法缩短了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差距,将抽象的概念、理论等具体化、生动化,有助于课堂教学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是一种极富成效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高效手段,而《市场营销》又是极具实践性和操作性的一门课程。因而,教学过程中必然少不了这种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不仅仅是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也必须推广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可以帮助教师克服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育的缺陷,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还能够把市场营销的最新理论和复杂的经济管理事件融为一体,直观、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融会贯通。另外,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站在管理者或执行者的立场分析错综复杂的营销问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诊断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实际操作能力。营销案例既包括对已解决问题的认识,还包括对亟待解决的问题的讨论,还包括对假象问题的分析。通过对已解决的成功或失败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复杂营销问题的分析思路,探求科学合理的方法,并吸取经验教训,避免以后管理决策的失误。对亟待解决问题的案例讨论仅指明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找出问题的成因或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解决方案。对假想问题案例的分析仅提供基本背景资料,诱导学生在案例中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营销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阐明这些应对措施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及效果。以上三类案例教学难度逐步提高,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二、《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组织

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思考与讨论的启发者和引导者,应通过介绍、提示、提问、追问、鼓励、点评、建议等多种方法营造轻松又热烈的讨论氛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讨论并发言、辩论等。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成为课堂的主角,通过自主收集资料,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争论等方式将自己融入真实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发言和撰写报告提高自身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市场营销》的案例教学组织工作通常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1.课前准备。课前准备主要包括案例资料收集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两个方面,可以全部由教师完成,也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首先,教师依据所讲理论与教学目的确定难易程度适当的案例主题与主要范围;然后再收集与案例企业相关的资料;接着需要制作一个实用、美观、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初级阶段由教师来完成。中级阶段教师事先公布案例主题,鼓励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案例背景和基本情况,有助于学生在课堂更好更快地理解问题并参与到思考与讨论中,还可以将自身思考与认识与教师讲解相互印证。也可以由教师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收集资料并在课下分组思考与讨论。高级阶段可以由教师公布案例主题,选择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课堂实施。课堂教学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案例资料,掌握营销分析思路和框架,激发学生思维,并锻炼学生分析、思考、讨论、辩论及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市场营销基本理论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教师应该依据所讲授的基本理论选取合适的案例,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基本理论,并且结合案例了解理论的应用技巧。分组讨论是案例教学最常用的方式。通常,先由教师公布案例的基本资料,并指出案例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然后,提出需要思考与讨论的问题,由学生分组讨论;接着,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到讲台上发言,阐述本组的主要观点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不同小组分歧较大,可以组织再讨论或辩论;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总结,也可以给出教师的参考意见。在教学的高级阶段也可以由教师做引导者,由学生做课堂的主导者。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讲解本组课前准备的案例资料及多媒体课件,介绍问题及解决方案;然后,由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包括课件中提出的问题,评价解决方案的优劣,有无更好方案等;接着,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是教师点评。在课堂讨论和发言过程中要尽量淡化学生观点的对错之分,多鼓励、少批评,要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支持学生创新性观点。

3.课后检验。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案例教学的完结。对案例教学效果的课后检验不但能够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所教的基础理论及分析技能,也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为下一次教学做准备。课后检验的手段主要是布置作业,可以包括对课堂所讲案例的文字性总结,对课堂讨论问题的文字回答,其他相关案例的分析等。

三、案例教学课程设计例证

讲授完市场营销战略及环境分析之后,选择“宜家家居在中国的本土化营销战略”作为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营销理论。下面按照案例教学的组织环节具体说明如何组织案例教学。

1.课前准备。针对“宜家家居”案例教学的时间及对象不同,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可以有不同的要求。营销战略和环境分析一般在营销教材的前几章,对于低年级学生或前几次课程应该由教师承担资料收集和课件制作工作,这是教学的初级阶段。对高年级学生或教学中后期,属于中级阶段。教师向学生公布案例主题,要求学生熟悉案例所涉及到的营销战略、SWOT分析、营销策略、营销环境等基本理论;同时要求学生依据学习成绩和个人能力分成小组,收集资料了解企业背景资料,并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如“什么是本土化战略”、“如何实施本土化”、“宜家家居在营销方面有哪些特征”、“宜家家居在中国有哪些本土化措施”、“宜家家居如何改进现有营销策略”等。也可以组织部分学生到西安宜家进行实地参观体验。教学高级阶段,高年级学生或教学后期可以选择该案例作为期末实践成绩,应该由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教师在案例主题、资料收集、分析框架、核心理论、PPT制作等方面给予指导,并对学生制作的课件给出评价及修改意见。

2.课堂实施。教学不同阶段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与表现也应该是不同的。初级阶段教师首先对相关理论进行回顾,也可以适当提问;然后通过图片、视频等将宜家的基本信息向学生进行介绍,可以包括公司历史、企业文化、经营范围、产品特色、营销广告等;接着,可以让学生谈谈对该公司的印象,设想一下案例讲授的核心思想,通过案例教学想要学到什么等;最后,通过教师准备好的PPT向学生展示“什么是本土化”、“为什么要本土化”、“如何本土化”、“案例启示”等核心内容。在讲解过程中也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适时提问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中级阶段,应该在教师讲授前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展示课前准备的成果。一方面是对宜家家居的了解,实地体验过宜家的同学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这部分可以通过口头表达,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PPT等多种形式来表现。另一方面是理论联系实际部分,也就是对教师事先布置的问题的回答,每个小组派代表回答,其他成员补充。如果不同小组间出现意见分歧可以组织辩论。教师在学生表达意见时应作为倾听者、引导者和点评者,也可以通过教师事先做好的课件展示教师的观点。教师讲解和学生的回答和讨论可以穿行。高级阶段,由学生在讲台对事先准备的课件进行演示、讲解,同时提出问题供其他小组的同学讨论和回答。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对课件中的主要观点分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热烈的讨论氛围。

3.课后检验。课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检验教学成果,如将课堂讨论的主要问题的重新思考与文字回答作为课后作业或期末考试的论述题;对西安宜家进行实地考察,与课堂所学进行实地印证,然后选择合适的题目写成小论文,或将案例教学的心得体会写成随笔,作为课后作业或期末大作业;或者通过课堂所学依据新的营销理论选择新的案例,做成课件或小论文,作为实践成绩或期末大作业。

四、结论

案例教学法是《市场营销》课程中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素质,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该依据课程内容、教学阶段和学生特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实施个性化、多样化、立体化、生动化的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第7篇:课程教学案例范文

 

医学心理学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新型交叉学科,也是高等医学院校公共课必修之一。此外,随着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生更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病人,即患者包含生物人、社会人和心理人三种属性。同时,医学心理学是培养合格医师的一门必要课程,也是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心理学学科之一。

 

20世纪70年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促进了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变化,国内医学院校也相继开设了医学心理学课程。随着医学心理课程的开展和医学心理学教学不断探究,案例教学逐渐受到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应用和青睐。本文着重探讨案例教学对医学心理学的意义,以及实施过程。最后,概述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课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案例教学对医学心理学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案例引导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学习、研讨和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1]在医学心理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也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抽象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如: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讲授中提出激励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应用和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同时,案例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医学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治疗实践相结合的契机,这在心身疾病章节讲授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具体表现为,通过心身疾病案例教学,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对心身问题的思考,从而提高医学院学生在医疗实践中解决心身疾病问题的能力,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癌症等案例,让学生充分掌握发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从而培养医学院学生分析案例和诊治心身疾病的综合能力。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时往往会失去主动学习的激情,且较少地参与到老师和学生的课堂互动中,然而案例教学的特征就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的学生可以对教师精选的教学案例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进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应激概念时,引入“911事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充分讨论和总结,继而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二、医学心理学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和步骤

 

1.制定详尽的教学计划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为既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案例教学也不例外。在医学心理学案例教学之前,教学工作者应该对具体章节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案例教学部分的具体内容有:案例个数、案例时长、案例来源等。例如,在讲授精神分析的理论时,我们根据教学目标,制定一个教学案例,讨论时长约20分钟,案例来源为弗洛伊德的案例集等。

 

2.根据教学计划精选教学案例

 

根据详尽的教学计划收集和整理案例,医学心理学的案例可以来源于医学和心理学两个主干学科,具体可以来自于教材、心理学期刊、医学杂志、心身关系案例等。案例数量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长,精选出来的案例是让学生充分理解具体的教学知识点。值得注意的是,最终选择的教学案例必须与教学知识点紧密相连,同时,教学案例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其具有典型性和新颖性的特征。例如,讲授心理学基本理论中的行为主义理论时,引入神经性恐惧症案例,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行为主义的典型案例。

 

3.课堂展示案例

 

案例的呈现是根据呈现的时长和教学内容决定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为使案例呈现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注意把握课堂教学的进度和节奏,对案例的时长和教学内容有足够的了解。教学案例呈现有多种方式:多媒体展示、文本发放、教师讲述等。例如,在情绪情感章节中,引入不同状态下的表情视频呈现,可以提高学生对情绪外部表现的感性认识,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对课堂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在案例教学进行中,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案例分析讨论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入讨论的角色,在案例讨论互动中,学生和教师都应充分尊重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此外,教师应设法激发学生对案例讨论的热情,调动学生主动讨论问题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同时把握学生对案例讨论的方向,使学生在课堂上对案例分析和讨论有条不紊地进行。例如,在情绪与工作效率关系知识点的教学中,呈现学生考试焦虑案例,提出考试时紧张好还是不紧张好的议题,学生对其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分析,最终学生较好地掌握该知识点,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5.对课堂案例讨论进行总结和点评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讨论中得到的收获,例如,在案例讨论中体现了哪些知识要点,还有哪些疑惑等待我们解决,还有哪些案例也能体现相关理论等。在案例教学的总结阶段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总结,专心认真地听取学生的阐述,期间教师可以适当对学生的总结观点进行点评。最后,教师要把案例讨论的全过程进行归纳和点评并最终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完成案例教学计划。例如,在认知疗法知识点的教学中,引入焦虑障碍的咨询案例,引导学生对其咨询过程进行讨论与分析,教师对学生激励讨论的过程进行积极评价和总结,最终学生较好地掌握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过程。

第8篇:课程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开放教育;成本管理;情景案例教学

电大自办学以来,开放教育基本沿着“重理论,轻实践”,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够重视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本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包括成本的核算、分析、决策和控制等内容,很是抽象,对未从事财务工作的学员来说比较难以理解。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认为电大开放教育开展情景案例教学确实较为必要。

一、开展情景案例教学在电大开放教育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1.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更好地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电大开放教学过程中,课程采用情景案例教学,课堂上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企业场景,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体验,让学生置身于企业真实场景的事件中,把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案例或事件情景,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感知、理解和领悟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精髓,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探知欲和创新精神。

2.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达到课程情景案例教学法的目的

工商管理本科学员学习基本没有财务知识,企业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对于这部份的学生来讲是非常抽象的,如何把抽象的文字变为形象具体的情境,使得这些学生能够快速并准确地理解知识,这对他们的独立性、创造性思维和适应力也是一种培养,发挥他们的创新意识,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及认知水平,使这些学生的探索性、主动性、积极性和求知欲得到较大的提升,进而提高开放教育学生的上课的到课率水平。

3.课程的情景案例教学能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成本课程情景案例教学中如何设置教学评价体系,师生共同参与考评,使学生认为这种考评体系更加合理,更具现实和情景化,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更能够得到体现,这样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才能得以提高。

二、电大的开放教育情景案例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分析

1.开放教育课程设置不科学,教材变更慢,与企业实际脱节

开放教育经管类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成本管理教材理论概念较为抽象,与企业实际管理有一定的差距。不同的行业成本管理方式方法也不同,信息本身变化速度很快,但我们的教材变更速度过慢,基本上不能与社会形势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同步,远不如高职院校的教材。而且开放教育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模式化设置体系,这种模式化的课程体系不能涵盖所有的知识结构,更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以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多样化的需求。再加教师大多以理论讲解,习题分析来教授巩固课堂学习,与企业所需的财务分析、决算、税收筹划方面的人才培养更有一定的距离。

2.教学形式较为刻板,缺乏先进性

开放教育经济类专业的一大特点就是“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卫星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和教学管理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的模式是电大最早提出来的,而且电大开放教育的网络教学环境已经初步形成,像"天网地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是电大办学的一大特点,但开放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未落到实处是经济管理各专业存在的普遍现象。老师满堂灌输,教与学双方缺少交流和互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很好发挥,这样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授课手段单一,信息量不够充足

开放教育的面授课教师往往采用黑板书写和PPT课件的教学形式,信息量不够充足。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情况脱节,学生的求知欲无法满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学生在自己预习教材中的成本管理基础内容后,运用一些企业所发生的成本管理案例教学,可以身临其境体验现实中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增强对此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激发学生在情景案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单一的理论教学手段改革势在必行。

4.实践教学在教学评估体系中不能得到体现

开放教育的教学评估体系比较落后,虽有创新,但整体而言,对师生的考核评估还是摆脱不了传统模式的束缚。这种传统的教学考核形式只是检查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而且考核内容以书本、教材为主,与企业实际、现实经济发展情况、政策变革情况严重相脱离,以至于学生“学不能致用”,不能帮助学生在单位的岗位得到一定的提升,直接影响了开放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5.实践型师资人才短缺

电大经济类专业在开放教育中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随着学校教学规模扩大,学校引进教师的人数在配比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得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供需关系难以平衡,学校为了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基本上是从高校引进师资,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而工商和会计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没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老师在课堂上很难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情景案例教学更是不好把握。学生也无法有效掌握专业知识点的精髓,培养出合格人才的目标也就更是一句空话了。实践型师资短缺是电大开放教育亟需考虑的问题。

三、开放教育课程实施情景案例教学模式的思考

1.合理地设置课程,把情景案例教学融入教学环节

开放教育教学如何科学地设置课程,笔者认为可以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教授过程和综合考评体系四方面展开。其中,教授过程是改革核心,充分考虑开放教育学生的特点、社会需求,和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特点,选择新型的、更先进的网络教学模式,与面授教学,实习环节相互配合,进行优势互补,共同发挥作用。专业的课程设置时,考虑把情景案例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融入教学环节,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点和能动性,学生课堂里学的内容与实践相集合,能学以致用,受益达到最大化。

2.设计开放课程模式下的情景案例教授过程

成本管理这门课程的情景案例教学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但教师在实施情景案例教学时模拟企业真实情境,须有一个完整的教学程序,并有效的实施。教学过程中利用经典的成本分析、决策和控制等情景案例,如成本核算成功案例可以用海尔的案例,教学中利用PPT制作的网上教学、图片和表格、摄制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现场和专家访谈录像,使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用具有典型性、实用性、启发性和目的性的情景案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评判,这样既能完成教学目的,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因此能提高上课的到课率。

3.结合情景案例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授课形式

开放课程平台是开放教育的一大优势,课程实行多样化的授课形式。首先在电大在线平台提供各门课程的资讯,除了课程已有的基本信息,学习辅导、课件辅导,平时作业外,增加实践环节的内容,它可以弥补基本素质课程学习的缺陷,学生须在开放课程平台学习,完成相应的学习量,当然包括实践环节的内容,尤其是他们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都可以在开放课程平台与老师进行互动和交流,教师将遇到的问题加以整理和归纳,做成问题的形式,放在开放课程平台上,供学生参考和学习。教师在考核时,可以将面授和开放课程平台考核成绩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评定。其次对于小班化预约上课的面授课,让教师为学生做最基本的课程引导,而大量的学习任务在开放课程平成,平台上每门课程都是有目标、任务、方法、内容、作业、答疑、互动和反馈等环节构成的综合教学系统,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系统给出考核成绩。课程平台此时作为有益补充,要求学生在此平台上完成相应学习任务,而这些内容可以是情景案例教学的背景内容,附有思考题;也可以是我们已经试行的网上的实时和非实时的教学,这种考核是事先给出评分标准,根据学员网上教学讨论活动发帖质量和数量的参与情况将纳入形考成绩中,及时地对他们的网上学习予以反馈,合理地设置课程学习成绩评价体系非常重要。

4.改革综合考评体系,评价情景案例教学成果

根据课程特点、教授方式进行课程综合考评体系的改革。目前我们的课程以面授为主,其他形式为辅。如何评价情景案例教学的效果?首先应确定考核方式,这个方式方法可由师生共同制订,再来确定面授与其他学习形式考核比例,最终全面综合评定成绩。笔者认为可以指导学生写出评估报告,可以利用课堂情景案例教学,把预先准备的问卷调查分发给学生,当场收回,统计各种数据,便于分析教学效果,取得一线的数据资料。这种采用情景案例实训模拟平台进行考核,让学生认识到这样的考评更具现实感、情景化。让学生参与教学考评,考评呈现多元化特点,具有分层次、分类别、多样化考评体系,学生也会觉得这样的考评体系更公平,效果也会更好。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实践型的教师人才

开放教育由于学校教学规模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现有的教师知识结构的不平衡及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的短缺,为课程情景案例教学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困难,所以“理论+实践操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就成为一句空话。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实践型的教师人才就应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有两种途径较为可以行:一是从大中型企业中挖掘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的实务操作人才,二是把我们的教师下到具体企业从事具体的实践操作,真正培养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师人才。更好为情景案例教学服务。综上所述,情景案例教学是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式,通过实践的检验,会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作者:方美君 单位:台州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娇娇.企业价值优化视角下成本核算与管理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J].商业会计2013(12)

[2]冯志芳.ERP情景下生物制品行业成本管理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位论文,2014(7)

[3]刘中艳.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建构主义情景教学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2013(11)

第9篇:课程教学案例范文

 

一、法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初探

 

案例教学是教师将案例作为授课的参考题材,以案例事实作为获取知识的依据,通过师生互动探讨案例中的问题,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我国法学课程的案例教学法最早源于美国的判例教学法,该教学法于1870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朗道尔首创,至20世纪初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企业管理学等领域,其形式与内容日趋完善,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其基本做法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教师在课前安排布置案例的讨论;第二步,学生根据一定的判例索引摘录相关的判例的内容;第三步,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实践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可以适时、对症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阐释法学知识,例如课堂列举案例法、课堂讲评案例法、课堂讨论案例法、庭审旁听案例法、模拟法庭教学法、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法律诊所教学法等,这些方法在法学案例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起着互为补充的作用。通过多种不同方式的案例教学,可以将法学知识的传播和法学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一改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实际生动的案例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使学生置身其中,清楚认识到这些概念、原理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以增进其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法学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法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层出不穷,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早已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然而,目前法学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也不容忽视,使案例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1.案例的选择不适宜。作为教学所使用的案例,应当经过精心的选择和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然而目前法学课程教学中对于案例的选择过于随意,且缺乏证明力。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教师主观方面的。案例的收集、整理、加工、更新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还需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持。然而,在我国目前由于受到案例采集渠道、投入时间、精力、财力等的局限,使得获取案例的数量与质量大打折扣。此外,还有的教师在法学案例教学的远程中,往往忽视案例的典型性和适用性,一味追求案例的趣味性,使案例教学演变成为“故事会”,达不到教学目的。

 

2.案例教学的过程随意。有的教师在案例的采用上不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选用案例时,主观随意性突出,缺乏通盘考虑;还有的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与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事实上,由于教师总是处于传授者的地位,即使是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也显得过于主动,从介绍案情、提出问题到展开分析、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均由教师主导和把握,真正让学生讨论和思考的内容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感觉自己置身事外,由于没有真正投入到对案例的思考中去,当然也就无法有深刻的体会与收获。这些是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

 

三、法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运用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案例教学,只有在学生掌握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法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案例的收集。在案例的收集方面应当广开渠道,精心挑选目前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好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选择教学案例应当注意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典型性。目前教师收集的案例的渠道主要是书本、媒体和网络等。事实上,我们通过司法机关调取已经结案的相关案卷材料,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梳理、筛选后采用,这样获得的案例由于其更贴近现实,因而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此外,案例的选择还应服从于教学目的的需要,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充分运用最能反映相关案件事实和法律规范之间关系的典型案例,从而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相关法律知识尤其是重点难点的理解,并能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课中案例的运用。教师首先应当在课程设计上多下工夫。案例的选择和使用应当以引导学生深入发现和理解理论知识为目的。由于学生在初学时尚不具备运用理论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方式的运用应注意所选案例要紧扣理论问题,并且案例不宜过于复杂。例如在讲授共同犯罪理论时,可以通过一个案例设计不同情形,从而对应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的不同共犯人种类,通过理论讲授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其次,在案例教学时,教师仍然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虽然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打下基础,但是教师的教学目标要明确,要适时而充分地发挥驾驭课堂的控制能力,充分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因为学生有限的知识可能更多来源于书本,只是印象性的、感性的,学生课堂讨论有时可能偏离主题或出现错误,如果听任学生的自主发挥,那么预想的效果就会达不到。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适时控制,适当点出学生的错误之处,这实际上也是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思维。

 

在讨论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辩证地剖析案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案例教学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使学生逐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例如,在介绍《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并讲解了刑事责任年龄的理论之后,举出一个案例让学生思考、讨论:某甲在14周岁生日当天晚上11点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其后凌晨1点又盗窃3500元现金,通过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法律规定和理论知识,判断某甲对于其所实施的这两个行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3.课后案例的点评。在整个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和点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升华教学效果,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学生讨论完案例之后,教师针对学生所提出的观点以及理由作出评论,对于正确的观点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这对于提高学生今后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大有裨益,有利于下一次案例教学的开展。通过点评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案例,掌握法学的基本原理,能够更熟练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