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案例分析教学方法范文

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精选(九篇)

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第1篇:案例分析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错账更正;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6-0071-03

一、案例背景

1.教材

在记账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差错,如重记、数字颠倒、数字记错、科目记错等,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应及时找出差错,并予以更正。《错账更正方法》是“账簿登记规则”的深入和延续,是后续会计学习的基础,是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也是江苏省对口高考的重要考点。无论从学科角度还是从整个专业教学计划的全过程来看,该内容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错账更正方法中的“划线更正法”、“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法”成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2.学生

作为财会专业的学生,“错账更正方法”是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但学生往往会忽视错账更正过程的学习,以至于考试时优秀学生才能套用更正模式,成绩平平的学生则无法判断使用哪种方法,更谈不上错账更正方法的具体应用。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加强“错账更正过程”的教学力度,让学生理解如何根据具体情境得出错账更正方法。另外,如何将书本的假设错误与更正知识转化为现实的会计问题,对学生来说仍是一大难题。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设置必要的情景,积极引导、鼓励,力求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认识与分析错账的类型,增强判断能力;正确理解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掌握各种错账更正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及要领。

(2)能力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进行错账更正的操作能力;通过各种错账更正方法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务实的职业意识,增强责任感。

2.教学重点

(1)根据错误正确判别应使用的更正方法。

(2)3种更正方法的具体操作。

3.教学难点

红字冲销法的判别和操作。

4.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凭证、日记账、总账账簿、黑水笔、红笔和签章等。

5.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法。

(2)通过趣味性的启发式讲解,结合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总结式教学。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分析

1.复习检测,引入情境(发现问题)

首先,通过课件展示一张“提现备发工资的现金支票存根”的原始凭证,让学生“想一想,做一做”。复习检测结果后,引出学生可能出现的四种错账情境(这四种情境囊括本节课所要传授的知识),要求归纳出错误的类型,并提出问题:上述账务处理错在哪里?应如何更正?由此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归纳错误类型、罗列更正方法的基础上引出新课,展示重、难点。如此一来,既明确了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一举两得。

2.案例分析,探究新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借助多媒体课件,围绕上述“提现备发工资”业务设置的四种典型错账情境,作为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师生共同寻找每种错账的最佳更正方法,并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每种错账更正的业务操作流程。

(1)情景一。

判断:结账前,发现记账凭证正确,登账错误。

选择方法:画线更正法。

具体操作:画线,划红色横线;填写,填正确的数字或文字;盖章,经办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设计目的:本节课学习的第一个知识点“划线更正法是“错正更正”的一部分,也是错账中最常见、最容易操作修正的。

(2)情景二。

判断: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有错误,引起账簿错误。

选择方法:红字冲销法。

具体操作:用红字金额填写一张冲账凭证,并用红字金额登记入账;蓝字金额填写一张正确凭证,并用蓝字金额登记入账。

设计目的:让学生掌握错账中最繁琐的红字冲销法,前后顺序不能颠倒,先用红字冲销错账,然后用篮字填写正确的凭证再入账。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接感受形象逼真的错账更正效果,可帮助学生快速接受知识。

(3)情景三。

判断: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无误,但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

选择方法:红字冲销法。

具体操作:按多记金额用红字金额填写一张冲账凭证,再用红字金额登记入账。

设计目的:让学生掌握红字冲销殊案例的处理方法――冲销多记的金额。

(4)情景四。

判断: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无误,但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

选择方法:补充登记法。

具体操作:按少记金额用蓝字金额填写一张记账凭证,再用蓝字金额登记入账。

设计目的:让学生明确补充登记法实际跟正常所得账务处理一样进行,只是在原来记账的基础上再用字补上少记的金额而已。从整个错账更正方法来看,这个操作比较容易。

第2篇:案例分析教学方法范文

一、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用的现状

(1)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用范围最为广泛。从高等院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来看,案例分析教?W方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和意志的培养与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应用。

(2)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与时俱进的案例分析,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真实案例的讨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为了获得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需要自行查阅有关案例事件的背景资料,并学会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大大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学效果显著。

不同的理论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选取相应的创业者的亲身经历进行讨论分析,不仅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获得从事创新创业所必备的理论知识,而且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讨论也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通过发言间接锻炼了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的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二、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在实际创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材料的选取具有明显的教师主观倾向性

目前,在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所选取的案例多数是由教师在开展案例分析活动前根据相关背景知识挑选出适合的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成功案例。案例分析教学中所选取的资料,完全由教师决定。教师所选取的案例多数是成功的案例,也可以说多数是创新创业正面的教育素材。这样的案例分析常常给受教育者一种错觉,创业会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列举的案例一样,很容易成功。这种带有明显主观倾向性的案例分析,对创业者具有一定的误导性,是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创业观的。

(二)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过于程序化

一般案例分析教学的实施过程分为:前期准备、案例分析讨论和最后的总结归纳三个环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这种案例分析的实施过程过于程序化,缺乏新意,每次都是这样的流程,久之,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失去集体讨论和分析问题的兴趣,影响创业教学的效果。

(三)案例展示的形式比较单一

在创业教育教学案例资料的展示过程中,教师多数采用的是文字形式,少数配几张图片。这种展示方式过于单一,有的案例由于涉及的内容和背景资料过多,增加了学生阅读的时间,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学生易失去学习创业案例的耐心。

三、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使用的建议

(一)筛选正反两面的创业案例进行教学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应正视青年创业的实际情况,要将青年人创业的经验教训,通过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传递给大学生。在选取案例材料时,适当地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失败创业案例。帮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到创业失败的原因,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为未来学生创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正反两方面的创业案例,更有利于开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案例教学不应受到传统案例教学方法的束缚,应积极地与其他的启发式教学方式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创业知识的积极性。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提出一些启发式的问题,然后再进行案例分析,使学生带着问题在案例中寻找答案,最后引出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结论。这种启发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非常适合我们的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其探索知识的好奇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创业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三)展示案例资料多样化的手段进行教学

第3篇:案例分析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会计教学;案例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1

会计专业知识在应用方面的实用性较强,然而现阶段面对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相关教育人员一直在寻求解决办法,改变会计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必然之势。案例教学法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了更加具体的内容,学生将案例与知识进行结合,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实践应用,为此在会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此,文章中笔者针对会计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一、选择合适的会计教学案例

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会计教学时,其前提是要选择合理的会计教学案例,将教学案例与会计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另外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1]。教师挑选合适的会计教学案例,不仅体现出会计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同时通过案例能够开拓学生思维。会计教学案例本身具有一定的应用性,不仅可以作为教学案例使用,还可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应用于生活实践。除此之外,教师在选择会计教学案例时,要体现出时代性的特点,在教学案例中融入会计最新论点与知识,在课堂上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案例分析的同时理解会计知识,深化会计理论。教师通过在会计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会计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会计理论的实践应用水平,增强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实践中应用会计理论。

二、合理设计会计案例分析课程教学

教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要提高课堂效率,则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在分析案例时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全面发挥学生在会计课堂教学中的主观意识。教师在进行会计课堂教学时一般情况下会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其一,教师要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如果会计教学案例中没有涉及到丰富的教学内容,但是却能够从案例中分析到较为全面的会计知识,这时如果是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会计案例,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案例进行分析,理解案例中蕴含的会计知识理论,实现会计案例分析的高效教学[2]。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会计水平。其二,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讨论,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分析一则较为复杂的教学案例时,案例中蕴含着十分繁琐的会计知识,那么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详细探讨案例中关于会计的相关知识,以及所涉及到的会计知识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不仅能够实现会计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小组团结合作的意识,在不断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会计知识的认知。例如教师在教学企业中的财务会计方面知识时,面对企业中涉及到的多种会计结算方式,教师如果一味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在了解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相反,如果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将所涉及到的企业会计结算方式全部融入案例中,以“某企业的财务会计结算”的案例呈现于课堂,这是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此案例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不仅能够提高对会计知识实践运用的能力水平,在小组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有利于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案例中对会计的结算方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了会计课堂教学效率。

三、确定会计课堂教学方向

在会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希望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够在提高会计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会计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为了提高学生会计能力水平,可以通过定期测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评[3]。所以,教师在开展会计课堂教学时,不仅要确定会计教学的教学方向,还要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会计案例内容进行明确,进而通过案例教学法展开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对于会计知识理论的实践应用水平。明确会计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向,教师要从以下两点着手,其一是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水平,其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优化会计知识结构,通过案例分析形成归纳知识的能力,进而将学生的会计学习能力、案例分析、会计理论实践运用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组,学生在组内对案例进行分析,当学生完成案例分析后,可以将自己对于案例的理解陈述,教师根据学生的陈述进行评价与总结。在这期间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点评时,要一步到位,点明关键,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点评了解到自己认知中存在的缺陷,同时教师也要通过自己的点评呈现会计专业素质,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内容进行点评,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会计知识理论的印象,便于学生记忆,同时也将书本理论与实践项目进行了一定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在日后会计工作中对于事件的处理。教师对学生案例分析进行点评,其一要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肯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其二要对回答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提高会计案例分析能力,提升会计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时展的影响,传统的会计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为了提高学生在会计问题分析、实践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在会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必然之势。文章中笔者针对会计教学过程中,从选择合适的会计教学案例、合理设计会计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确定会计课堂教学方向三方面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希望以此提高学生会计知识水平,提升实践运用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佳.会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企业导报,2014,08:144-145.

[2]高艳.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5,09:370.

[3]赖程,赖丹.案例教学法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商业会计,2015,15:112-114.

课题名称:案例教学法及其在会计课程教学应用研究

课题类别:国家重点

第4篇:案例分析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案例;案例教学;问题;运用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在许多高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财务报告分析案例教学中的案例,理论阐述过多,实际分析内容少,可操作性不强;尤其是针对高职高专学生,案例内容过多,缺乏层次,重点不好把握,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案例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从高职高专财务报告分析案例教学现状入手,结合多年案例教学的经验,就如何加强财务报告分析案例教学、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有益的探讨和研究。

一、财务报告分析案例教学现存的问题

1.案例本身方面,质量不高。案例教学的核心在于案例资料的质量,目前我国财务报告分析案例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第一,理论阐述内容多,实际分析内容少,操作性不强。很多案例直接采用报纸、杂志等刊物上的内容,没有根据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特点,进行整理、加工,不利于学生分析探究。第二,案例内容过多,重点不好把握,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综合性案例较多,针对课程知识点,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某一侧面的案例较少。综合案例,内容庞杂,存在多个知识点的交叉,一个案例篇幅长达几十页,学生看后,不知所云,教师用几周课才能讲完。第三,案例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应用性。现有财务报告分析案例以反面案例居多,正面案例较少,实际上反面案例都是企业在极其特殊情况下的一个个案,不具有普遍性。比如蓝田、琼民源、红光实业、郑百文等造假案例。另外财务报告分析的案例往往只涉及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与管理学、法律、金融等方面知识结合不够紧密。第四,案例内容设计不科学,没有针对性,缺乏必要的专业性内容。现有的很多案例是过去教学例题改变或教师随意编造,缺乏真实感,即使学生学习了此案例仍不能掌握财务报告分析的实际操作;有的案例和教学目标结合不紧密,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有的案例为外国公司的财务报告分析案例,不符合我国的实际,不利于学生结合我国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2.教师讲授方面,能力不足。财务报告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专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大多是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担任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实践,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不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不能够从大量的资料运用相关的知识选择出恰当的案例用于实际教学。另一方面,专业教师缺少案例教学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能够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与《管理学》、《税法》、《经济法》等课程的知识知识点融会贯通。由于教师不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广博的知识面,从而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3.学生参与方面,积极性不高。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角,要求学生能够以案例中的“身份”去观察与思考案例中的问题,鉴于目前财务报告分析质量不高,案例是过去例题的变形,或者案例内容多且陈旧和专业结合不紧密,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另一方面,任课教师不能将理论教学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吃透案例内容,只是照本宣科,例子加理论的简单描述,启发、引导的能力不强,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更有一些任课教师,在课堂上不愿意放弃“主角”,以“我”为中心”,不给学生针对案例提供的资料充分思考、讨论,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预期目的。

二、案例教学在财务报告分析的应用

1.组织恰当的案例,精心做好案例准备工作。财务报表分析是对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经济活动的分析,财务报告分析案例是会计实践活动的真实再现,绝不可虚构。因此,财务报分析案例首先要具有真实性,只有案例具有真实性,学生才能够以案例中的“身份”去思考问题,有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更好地理解案例。一般应选择我国上市公司实际发生的案例,同时要求案例要多样性,既有反映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等经济活动某一方面单项的案例,又要有反映企业全面活动的综合案例,通过单项案例使学生掌握相关分析技能的同时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综合案例使学生系统掌握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其次是可读性。可读性是提高学生学生兴趣的基础,因此,必须对报刊杂志及网络案例进行认真筛选、改编,语言表达要简练,适应高职高专学生基础较差的需要。最后案例要与学生的能力相符。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角,只有案例与学生能力适当,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参与案例教学的环节当中。因此,对比较复杂的案例,要精简内容,最好能适应两节课教学需要,使学生容易把握重点,利于对案情的消化、吸收,使案例教学取得实效。

2.积极引导,巧妙控制,组织案例实施。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案例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在组织案例教学时,要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财务报告分析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知识,还需要学生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行业背景对企业的影响。笔者在案例教学的进程中,首先要求学生事先查阅有关资料,熟悉案例背景资料,了解国家有关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其次组织案例讨论,对于单项案例,采用教师提问与学生自由发言相结合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综合案例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从多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讨论、分析解答问题。同时,在案例讨论中,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提示,准确把握整体脉络和方向,克服冷场、离题和无谓争论,针对不同结论给予准确点评,避免学生因案例讨论的不同结论得出错误的判断以致对问题的分析陷入歧途。

3.科学评定案例课成绩,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考核方式的选择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考核方式应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将学生在案例教学全过程中的表现情况纳入形成考核范围,把平时的课堂讨论、发言情况与财务分析报告的撰写相结合。提高案例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案例成绩由学生代表和老师评分组成。案例分析报告,要求文字与图表相结合,图文并茂,以加深对财务报告分析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三、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有较强的综合的素质,具有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财务报告分析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强的综合性课程。进行《财务报告分析》的案例教学不仅要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对管理学、统计、税法等相关方面的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适当的案例用于实际教学。因此,应当选派合适的教师进行案例教学。必要时可选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的实务界人员进行案例教学。

2.教师要具备调动学生积极性,完成好课堂教学的任务。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具有启发、引导的能力,要有周详的计划、幽默的语言和敏捷的思维,在学生发生争执时能够运用一定的技巧结束争论,继续讨论。同时还要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越俎代庖,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

3.案例教学与《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适应性。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或者说教学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课程的教学。财务报告分析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将大量的财务报表数据转化为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是连接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桥梁和纽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很强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这就决定《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教学,借助典型案例的讨论、讲解,让学生真正体会运用财务分析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感受,因此,《财务报告分析》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把学到的理论转化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

四、结论与启示

作为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有着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对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并不意味着案例教学是完美无缺的,不能过于夸大案例教学的作用而一味贬低传统教学。因为案例分析是在学生掌握大量理论知识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财务报告分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技巧讲授,仍然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讲案例不讲理论,这样的教学无疑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因此,不应过于强调案例作用而忽视了其不足。其次,案例教学应和课程相适应,非所有的课程都能适应案例教学,只有那些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才适合案例教学,不能为“赶时髦”而对所有课程进行案例教学。最后,案例教学要与学生相适应,案例的形式、内容、复杂程度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总之,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能够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方式,我们应当在教学中需要结合教师、课程、学生等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式地进行案例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于楣,白琳.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81~84

[2]吴小红.高职管理困境教学中如何应用案例教学法.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96~98

[3]闫双力.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企业导报.

2010(1)

第5篇:案例分析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经济法 运用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选择典型案例,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经济法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较扎实的法律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对于没有接受过法学系统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对高度概括、原则和抽象的法律规范往往不易理解和掌握,也感觉非常枯燥。案例教学能将抽象概括的法律理论具体化,便于学生接受,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典型案例

教师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系统性、价值性、新颖性、生动性的案例,这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前提。所谓典型性是指案例能诠释法律规范的内涵且具有代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搜集案例、掌握大量案例并经过分析筛选的基础上,围绕教材的核心内容及学生实际,选择能充分体现教材内容并且与学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相一致的案例。典型案例能使学生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并能领会法律原理、规范运用的条件和环境。所谓系统性,是指案例的编排能够在总体上系统阐述法律的规则体系。所谓价值性,是指案例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它要求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新颖性,是指案例要新,具体情节符合客观实际生活,有时代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易于学生阅读、理解。所谓生动性,是指案例应生动形象便于学生接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如果课堂上进行纯理论讲述,或者虽引入案例,但案例枯燥难懂,就会使学生学之无味,课堂气氛难免低沉;如果根据授课内容不失时机地举出一两个生动形象的例子,效果则明显不同。如讲商标法时,可以一些驰名商标侵权案为例,向学生作精彩的分析。再如,在合同法中,讲到合同的订立时,可举学生购买水果、书籍等学生切身经历过的事情为例,来说明什么是要约,什么是承诺,且要约和承诺是合同订立程序中必不可少的阶段。根据授课需要,教师可把这些例子描述得绘声绘色。生动的案例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从而轻松地上好每一节课。此外,案例要贴近生活。真实性强、贴近生活的案例,能够拉近案例与学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心理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学效果会更好。如果教师能把发生在学生中的经济法案例运用于课堂之中,会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使他们有一种现实感、求知欲,从而自觉地想弄懂与案例相关的法理依据,明白最后的处理结果。另外,所选案例要包含诸多经济法律理论及其经济法律规范的因素,使学生能够通过层层分析,弄懂弄通经济法学理论和经济法律规范,然后以这种理论去分析,解剖相关案例及现实法律问题。

二、案例运用于教学

1.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案例教学法

传统教学中采取口述案例的方式,往往是费时费力且欠缺生动,教师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教学,将生动、典型的案例再现出来,使死案情变成了活案例,学生在视听媒体的刺激下融入案情,配之教师详尽的讲解、分析、讨论,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探究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呈现案例有两种办法:(1)播放视频案例。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形式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案例。比如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播放一些媒体播放的“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经济与法”等案例片段。首先,让学生看视频了解案情;然后,组织他们展开讨论;最后,再让他们观看法庭的判决结果,教师再对案例进行评价。(2)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师应选择真实性、专业性和典型性的案例,提高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的积极性。比如,我在讲反不正当竞争法时,从网上搜集了一些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案例,把一个经营者如何诋毁另一个经营者的过程用文字配以图片的多媒体课件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什么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学生本来就有所耳闻,现在把这些资料更加清晰的呈现出来学生就很感兴趣,很有激情去讨论。

2.案例教学法中的讨论与分析

案例教学中的讨论与分析旨在说明案例、分析案例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条件和环境,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课堂的主宰者。另一方面,要使学生紧紧围绕案例讨论的主题,分别从各自角度剖析案例,阐述自己的观点、见解,相互辩论,形成热烈探讨问题的气氛。在讨论中,教师应注意引导的方法和技巧,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以避免约束学生的思维空间。如学生分析判断有错误,可采取针对性提问的方式,不是正面纠正,而是引导学生认识到问题出在哪里,自我修正。作为学生,除积极参与讨论发言外,还应该聆听别人的分析与见解,比较自己的观点和思路,使自己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更完善。

3.案例讨论后的总结

案例教学法是师生互动学习的过程,其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及作用的发挥,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及对教学全过程的归纳、点评和总结。总结、评价案例教学可以发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但是,总结、评价案例教学一般多由教师完成,由教师指出讨论的优缺点,进行补充与提高性的讲授等。教师要对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达成共识的某种结论进行概括,如把一些有答案的案例真实情况的处理或结论告诉学生。这种总结应重在讲清事实和理由,帮助学生以案说理,以案释法,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应通过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思考从案例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启示,掌握了哪些经济法理论和经济法律规范,学到了哪些案例分析方法,是否提高了运用法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将完成相关法学理论知识和法律规范与案例结合的学习。

4.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第6篇:案例分析教学方法范文

1采用“先理论后案例”的教学策略,即先基础后应用的方法开展案例教学

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教师首先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给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知识点的有机串联。笔者在分析化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步骤可分为:①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后,引出案例;②课堂讨论前,指导学生分析案例,发现主要问题,选择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加以应用,并给出解决问题的途径;③课堂讨论时,指导学生在所学过的知识点中,设计出可行的方案,并分析各自方法的优缺点;④总结课堂讨论,并将案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引申与拓展。例如,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两者互为补充,各有所长。滴定分析的优点表现为准确性高,仪器分析的优势在于专属性强和灵敏度高。如何理解这两类方法的优缺点,可以在学生学习酸碱滴定法后通过乳制品行业中的三聚氰胺事件这一具体案例讲解,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2008年,因食用三鹿婴儿奶粉而患肾结石的报道铺天盖地袭来,罪魁祸首三聚氰胺也因此浮出水面。在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含N量高达66.64%)假性蛋白,能使蛋白质含量检测结果合格,导致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三聚氰胺可以在蛋白质含量测定中以假乱真);进而分析凯式定氮法优缺点(从而引申出滴定分析法的共性);第三步引导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借此引申出仪器分析法的优点)。通过这一案例分析,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与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物质结构性质出发设计合理的分析方法的思维。

2先小组讨论后提问互动启发式开展案例教学

课堂案例讨论前先对学生分组,由学生自荐和推荐的原则选出组长,以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案例分析。组长负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之间知识点的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寻找答案,进行知识点的整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和带动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进行案例分析总结,教师随后再进行课堂提问,师生互动和启发式方法进行案例分析,来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调整学生评分制度

采用案例教学法,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鼓励课堂上积极发言并展开讨论。期末成绩的评价也因此采用多元化机制,包括期中考试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40%),实验成绩(20%)及平时成绩(10%)。学生的平时成绩主要来自于课堂上的案例讨论,评分可实行鼓励加分法,即积极参加讨论发言的同学得到加分,以调动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采用这一多元化考评机制后,促使学生把学习落实在平时,既可以避免考生“考前临时抱佛脚”的考试心态,减轻学生的迎考负担,同时又可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减少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引入案例教学模式后,本校分析化学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内容也相应做了调整,在分析化学三基内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的客观题、填空题和计算题基础之上,适量增加实验设计和分析讨论案例。在考试规定时间内,考察学生合理选用分析化学方法的能力并说明选用该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原因,以更好地达到知识的灵活应用。

4应用案例分析时的注意点

第7篇:案例分析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案例分析 会计教学 PDCA动态循环

一、前言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院校会计教学应当在坚持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多样化会计教学模式,以适应会计课程理论性强、分析方法众多、业务操作要领高的学科建设要求,不断创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起与社会、企业发展相适应、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的专业课程标准。在会计教学研究中,案例分析教学法是值得会计专业教师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会计案例分析教学法重要性分析

在会计教学中,案例分析教学法以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提前备好的会计案例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自学、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师生互动参与,分析研究案例背景、内容与问题,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提升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会计教学效果,促进会计专业教学研究水平建设。

会计案例分析教学法主要特征为以会计教学案例为课堂教学主线,通过师生互动参与为基础,倡导案例情景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培养学生会计实际操作运用能力会计案例分析教学法紧密结合职业院校会计理论知识教学与专业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有效缩短会计专业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适应过渡期。

三、职业院校会计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法措施研究

(一)加强案例选取的适用性研究

案例的选取,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会计教师选取的教学案例必须在案例来源、案例备课、案例内容和时效符合性等方面满足有效教学与专业建设的要求(案例选取因素见图1)。

1.案例来源。会计案例均应来源于实际,素材选取真实可信,才能让案例教学的教师和学生置身真实会计案例环境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案例备课。会计教师尽可能进入案例实地去收集整理各种背景与现实资料,结合教学实际需要进行素材资料的整理,结合学生实际接受水平与教学内容要求进行备课,准备充分的备课是执行案例教学的重要保障。

3.案例内容。会计案例内容需有效结合课堂教学目和学习任务,确定教学案例分析中心和主线,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案例内容选取应当坚持够用、易学为原则,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且难易程度适合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

4.时效符合性。会计教学案例可能会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法规与会计准则的更新而变的内容过时、陈旧,而不适应最新教学要求,教师在案例选取上必须依旧案例的时效性进行选取,符合最新教学内容与大纲要求。

(二)案例分析教学应坚持全过程引导

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指挥棒,教师应根据案例教学程序与过程,对教学全过程加强对学生引导管理,根据会计教学理论与岗位实际操作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讨论与互动,积极参加角色模拟,切实感觉会计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求。

(三)坚持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模式

会计案例教学课堂分析评价取决于会计案例教学的课堂运用效果,学生参与度、认知度与课堂互动效果是课堂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会计教师坚持按照PDCA动态循环上进教学管理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案例教学评价手段是评价教学效果、促进案例教学改革、丰富案例教学范围的重要保障(PDCA动态循环教学管理模式如图2示)。

图2中,P即计划(Plan),会计教师在实施案例分析教学前要做好计划准备工作;D为执行(Do),就是会计教师案例分析教学实施过程;C为检查(Check),会计教师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A是处理与调整(Action和Adjust),就是会计教师在案例分析教学实施中针对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有效改进和提高,继而完成一个PDCA循环。通过周而复始的PDCA动态循环,从而达到持续不断提高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

(四)充分运用会计一体化实训室开展案例分析教学

会计一体化实训室为学生模拟会计岗位实际操作技能提供良好的场所,充分运用会计一体化实训室开展案例分析教学,可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会计环境当中,可有效提高案例分析教学成效。

(五)开展“教、学、做、评”一体化案例分析教学

“教、学、做、评”四位一体案例分析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案例项目为载体,结合实际操作,突出职业能力为核心,并通过学生自评、教师互评、专家评价等案例分析教学评价机制,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案例分析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步进行;利用分组的方式,将学生置身于仿真的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提升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会计毕业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更需要在学校尽可能多地提高自身岗位实际操作技能,会计案例分析教学法是会计教学方法中素材信息量大、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且学生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需要会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加强教学改革与创新,按PDCA动态循环上升理论增强案例分析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延宇.案例教学及其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张冬瑜.会计案例分析教学法运用探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第8篇:案例分析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应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225-02

1 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与课程相关的成功或失败的典型事例,加以收集、归纳、整理形成专门的案例资料,依托这些资料,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形象地指导学生实施理论、联系实际,借用案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同时,根据案例所提供的背景信息进行分析,针对案例所暴露的各种问题,依据相关的专业理论向学生表述教师的见解、判断和决策,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思维模式的参考,进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教学的目的。

2 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所显现出的教学优势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所以,对于《市场营销学》来说,关键在于让学生实际参与营销活动,积累经验。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法相比,显现出了其固有的优势:

(1)直观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抽象地讲述某个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然后再用实例予以说明,案例教学则是从具体案例分析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总结,然后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直观、生动地诠释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阐明某个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达到以案论理、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

(2)生动性。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台上讲解抽象的理论,学生只是机械地记笔记,简单地听取教师的讲解,教与学总是一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学生参与性差,学习兴趣也不高。而案例教学则通过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分析案例,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效果显著。

(3)针对性。任何一个案例的筛选,并不是被动的教学手段,而是针对某一市场营销理论和某一特定的学生群体主动提出的有待于学生自己解决的实际典型事例,它强调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概念,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在主动的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

(4)实践性。市场形势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就决定了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和方法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案例分析则是对某一特定典型事件的剖析,寻找出市场营销的某一规律,从个性中寻找共性。

(5)综合性。在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教师一般不提供正确答案,这就要求学生在上案例讨论课之前广泛阅读参考书,培养自己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若干操作要领

实施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新的、更多的要求。对教师来说, 必须充分收集、熟悉、掌握案例, 并从中归纳要点,提供分析、讨论的框架, 以便教学中使用。从学生方面来看, 再不能像以前那样被动的接受“满堂灌”,而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提前预习案例资料、熟悉案例资料,钻研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并要参阅多种参考资料。

(1)案例选择要领。案例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层次和能力,选择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

(2)课前预习指导。学生要根据资料和教师布置的要点,对案例进行充分的预习和准备,要求学生读懂案例,从中了解企业的背景、市场环境、竞争状况、存在的问题, 提出分析结论和解决方案,并形成案例分析提纲。

(3)描述案例。描述案例是为分析和讨论案例做准备的,即对案例所叙述事件发生的环境、时间、过程、结果等特征进行清晰的描述。在教师描述案例时,学生应跟上描述者的思路,不断温习案例中所涉及的已经学过的营销理论,找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为进一步提出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奠定基础。

(4)分析讨论引导。分析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案例成功与否的关键。笔者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或从比较简单、易于讨论的案例开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断培养学生参与分析讨论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案例教学。

(5)课堂总结。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作一个简短的总结。总结的要点是:针对案例中的主要问题再作一次强调,使学生们加强记忆、重点掌握。对学生们讨论中不够深入、不够确切的问题,再作一次重新讲解,并强调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尤其对学生谈论中的分歧,要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和说明;对学生的讨论要以正面激励为主进行评价。

4 实施案例教学法要注意的问题

实施案例教学法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在教学中采取了案例教学法。在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案例的精心选择和设计是案例教学法获得预期效果的关键。一方面所选案例所反映的本质问题需和课堂讲授内容的重点相吻合,具有典型性;另一方面则要考虑到案例的现实性、可操作性和可读性,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案例的篇幅要合理,重点要突出,内容要全面。

(2)案例分析方法的针对性。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善于抓住重点,避免忽略一些重要的细节,有些问题需要教师点拨、启发,有些问题则需要引导学生讨论参与、实际操作。

(3)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对象,再典型、再生动的案例,如果仅仅是教师课堂讲授,而没有学生的参与,同样不能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

(4)案例教学法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法旨在建立系统的市场营销理论体系,而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使我们体会到,案例教学法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其它教学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但案例教学法也不是万能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只要每位承担此课程的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地开启学生的思维,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就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婷.浅谈案例教学在营销学中的运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2]朱延青.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学”中的运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7).

[3]陈群平.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经济师.2005,(4).

第9篇:案例分析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教师;案例教学;角色

案例教学法的比较优势

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变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从而在学生中能够形成开放型的学习氛围。案例教学法的比较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教学可以深化学生思维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不够。学生课前是否预习,在课堂上是否注意听讲都无法考究,传统的教学法养成了学生懒于学习和思考的惰性。而案例教学则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发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运用概念等较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搜集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学会对现有的资料作多方面的分析判断,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不断深化、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2.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

案例教学注重的不是得出正确答案,而是得出结论所经历的思辩和推理过程。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任务绝不是案例加理论的简单描述和说明,而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案例涉及的命题进行思考、辩论和推理。因此,在案例分析中,教师围绕案例中的事实,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迫使学生参与讨论,发表看法,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寻求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这种提问式的案例教学

法,使学生不仅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如何去深入思考,做出决策。

3.案例教学促使学生开拓思路

案例教学中,组与组之间必须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这一过程不但促使学生间加强沟通、相互尊重,同时也增强他们说服别人以及聆听他人意见的能力。案例分析中,学生们应公开而有礼貌地表达不同意见,承认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任何分歧,倾听和尊重别人的建议,决不能武断地把自己的想法作为案例分析的唯一衡量标准强加于人。这样,学生在交流思想、交换看法和意见的过程中就会不断接触到新的信息、结论和预测,形成一个大家共享的思想平台。在此基础上,做到求同存异,达成共识,最终展示出解决文体的思路和办法。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任务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做到“五要、五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案例教学的优势,否则就可能导致案例讨论的失败。

所谓“五要”就是:

1.要选择得体的教学案例

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必须选择得当适用的教学案例。所选的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是自身能够把握控制的案例,同时又是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案例。教师能否把握案例取决于教师对案例涉及的背景是否了解,对案例涉及的知识领域是否掌握,对案例涉及的问题是否有相应的解决办法。而学生能否接受和认同案例,主要看案例所描述的是否为其身边或可能发生的事情,所提问题是否为其经常遇到或可能遇到的管理问题,以及通过案例学习是否可以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能提高其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2.要充分了解案例的主题

即使该案例曾经使用过,上课前,教师也需要对之作进一步研究。这个案例可能产生什么作用?提出了什么问题?教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很可能提出什么问题?分析过程中不同的步骤需要多少时间等等。因为案例分析对每一个小组来讲都会略有差异,教师不仅要对案例十分熟悉,而且还要非常了解其相关内容,对讨论、分析、提问以及建议采取的措施都要有备选方案,以便根据小组的案例分析情况,改变案例的讲授方法。

3.要准确把握案例教学的每个环节

案例教学一般分为阅读分析、小组讨论、发言交流、归纳提升四个环节。阅读分析是基础,必须扎实认真,避免整个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小组讨论是集中集体智慧阶段,应充分展开,避免走过场。发言交流是形成教学结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高潮,教师可事先指定好中心发言人,以保证讨论效果。归纳提升阶段,教师可先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归纳评估,在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基础上,最后总结,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要全面主导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中,教师的主要角色是负责引导、记录、组织学生的讨论,也可以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可把讨论集中到某些尚未深入讨论而被忽略的关键问题上,或指出某些更加敏感的事件,或鼓励大家认识某个学生分析的前提假设,或在大家都不以为然的时候赞同某个人的意见引起讨论,都可使课堂充满活力。

5.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也需要学生外在的学习激励。教师在组织案例教学中要坚持以鼓励为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要坚持集体参与原则,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要坚持以学生学习需求为主,采取使学习者经验共享的方式,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分享各种信息,真正体验到课堂主体的意义。

所谓“五不要”就是:

1.不要用案例教学取代其他教学方法

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只有理解透彻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取得实效。而在理论知识普及和更新方面,传统教学法具有其独特

的优势,它能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所以,在案例教学

中,教师讲授理论部分要力求少而精,并注意诱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使他们在系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技能。

2.教师注意不要成为讨论的中心

案例讨论中,教师的评论应力求简短,不做判断,不带有导向性,其真正的意图和想法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表达,以便使讨论得以继续进行。

3.教师不要轻易给出答案

除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或全班都不能得出答案的情况下,教师不要轻易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如果教师表明观点和看法,学生往往会不加分析地接受教师的观点,而放弃自己的想法,也许这些想法同样正确,甚至在他们的假定和观点的基础上更具说服力。

4.不要去证实某种观点

案例分析不是实例或实证。实际上,案例更像一个神奇的故事。案例作者不会写出他个人的意见、分析、评价或答案,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在小组合作、讨论时应该做的。因此,案例分析重要的是提高分析和决策水平。

5.不要把案例分析当成阐明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