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精选(九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

第1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①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命脉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滋养了世代绵延的伟大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命脉。

首先,在国家层面上,中国传统文化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借鉴。孔子“天下大同”的富强梦。《管子》:“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中的物质利益原则强调了人类生活的基本追求目标,而富强也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利益原则。孔子认为“仁”是人类最高的美德,而“仁”的思想道德推广到政治上,就是儒家强调的施“仁政”。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③,主张以和为贵。《中庸》:“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悠悠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中国历来重视以文化人,也建立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礼仪文明。

其次,在社会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对自由、平等的价值追求,对公道正义的向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肯定人格尊严,也特别注重尊重他人自由选择和意志自由的权利。儒家“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价值理念,孔子的“为人由己”、孟子的“求其放心”等等。论及平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强调物质均平,如孔子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④另一方面,强调人格尊严的平等,主张把人当人看,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儒家特别强调公道正义的伦理价值,孔子建立的仁学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基本的待人之道。《大学》提出平天下的“e矩之道”,其所谓“e矩之道’就是公平正义地对待每一个人。

最后,在个人层面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本来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处漫溢着“天下之本在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国家民族意识。“周公吐哺”既是周公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说明,更是周公勤政爱民,夙夜在公的敬业表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诚信”思想。《周易・乾》:“修辞立其诚”,认为君子说话、立论都应该诚实不欺、真实无妄。孔子说,“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把诚信视为做人之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十分推崇友善,孔子说:“君子与人为善”,“成人之美”。

二、依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

在价值多元的新时代条件下,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感召力和影响力,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价值主体地位。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核心是关于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基本观点,可以称为人本观点。所谓‘人本’,不是说人是世界之本,而是说人是社会生活之本”。⑤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的实践主体是公民个人,实践基础是公民个人的价值准则。在个人自觉修养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在注重培养人们“仁、义、礼、智、信”的“五常”道德原则,从“仁者爱人”出发,必须把种种人伦关系严格确定下来,并运用到人们全部社会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规范即“礼”。为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精神,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立足于人的价值主体地位。

第二,深入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资源。爱国、敬业、诚信、仁爱是中华传统文化个人层面最基本的价值范畴,历经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文化变迁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感召力。

传承家国意识,陶冶爱国情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即国便是家,家便是国,才有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中国古人经常把自身利益同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生命同天下、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传承敬业精神,熔铸奉献品格。敬业是一个道德范畴,但也是个人对待工作的一种人生价值观。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目标,这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促使中国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当前,践行敬业价值观,首先要确立劳动神圣、工作神圣、事业神圣、创造神圣的信念,要求每个公民都应把自己的职业看成是为社会作贡献、为人民谋福祉的光荣岗位,看成是社会、单位运转链条上的重要环节,自觉做到恪尽职守、夙夜在公、兢兢业业,在实现中国梦中努力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传承诚信精神,夯实道德基石。诚信营造社会和谐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和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也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联系交往的基石和纽带,是中国传统文化别强调的道德范畴。在人际关系日益紧张的现代社会,将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矫正个体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第三,坚持把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⑥为此,当前就要以人们的生活世界为基本场域,坚持融入与引领的统一。“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⑦

说:“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⑧在现代这样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状况下,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因而固守民族根本、发扬民族精神、站稳民族脚跟,在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就应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逐步养成心存善念、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尊重自然的美好品质,从而让我们真正能够以坚韧豁达的精神面貌,做自尊、自信、自强的中国人。(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注解:

①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报,2013-12-24(1).

② 《孟子・尽心章句下》

③ 《论语・子路》

④ 《论语・季氏》

⑤ 张岱年.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生命力[J].中国文化研究,1993(01).

⑥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⑦ 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N].人民日报,2014-05-25.

⑧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1).

第2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范文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支撑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与血脉,包括中华民族的最根本内容,而且代表着民族的精神共识,滋养着中华民族,正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的根与魂。儒家思想的仁推广到政治领域,实质就是仁政,即统治者要亲民爱民,以民为本。正如孟子所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第二,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道义支撑和价值指向。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途径百年沧桑所积累下的精华,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成果的智慧结晶,承担着高尚的道德传统与伟大的民族精神。它在长期的历史和文化进化发展中铸就为一种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1]的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并不排斥对其他文化优秀成果的吸收。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元化、全球化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要求我们从中华文化的根处找出国民都能认同并且能够引起共鸣的价值理念,最终指引中华民族的发展,同时重视学习西方优秀的文化,加以借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抑或是个人的价值理念,都在一定意义上凸显着中国元素和中国特色的内涵所在。

正如儒家代表人物大都从民为邦本出发分析问题,强调保民富民,坚持在富民的基础上教育人民,从而达到仁政礼治。

中国自古以来以礼仪之邦著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无论对文明的追求程度上抑或是对文明成果的保护和捍卫上,都足以让后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断继承和弘扬着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庸》中提到中华文明有礼仪三百,以尽吉、凶、军、宾、嘉之制,有威仪三千,以悉乎登降、进反、酬酢之文,故洋洋乎流动而不滞,充满而不穷,极于至大而无外矣[2]。构建社会主义文明国家,应该努力发掘中华古代的优秀资源,并加以创造性转变,使之凸显民族魅力和精神价值。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彰显着和的价值取向,体现着中华优秀的和谐文化所在,也铸就了和平文化的优秀品质。

社会公共层面,中华文化也有着对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独特的价值追求。毛泽东指出:中华民族不仅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3]庄子独与天地相往来的逍遥游思想也正是对其充分表达。

三、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不仅需要弘扬传统文化,而且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发展实现本身的民族化与本土化。

第3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范文

一、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近些年,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过程中只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培养,在教学中存在照本宣科、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单纯的说教、灌输式式教学导致课堂气氛枯燥、沉闷,使得青年学生对马克思理论课的接受缺乏兴趣,导致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接受的效果受到严重影响,难以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应有的作用。虽然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师理论功底扎实,但是在教学上由于缺乏师生互动、鲜活的事例贯穿学习当中而导致学生对该课不感兴趣,激发不起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向往与热情,普遍存在对马克思理论谍不够重视,上课不认真、谍堂互动少等问题,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在新形势下青年只有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才能肩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这就要求加强和改进原有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创新马克思主义教育体系,改变受教育者的被动接受状况,赋予马克思主义教育生机与活力。师生的积极互动与参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只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热情,使青年在学习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原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社会热点、社会现实等问题解决过程中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才能确保青年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从而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普遍认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价值选择更加注重物质需求,青年不再忽视个人利益诉求,而是切实将主体的需求由被动变为主动。即个体在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也要求社会作到公平、正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青年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原先单一的价值标准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多层次化的价值观,并逐渐为青年所接受以至于对其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为许多青年所推崇。这种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的价值观,虽然对激发个人才能有所裨益,但是却容易使青年丧失社会责任感,不利于青年形成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的实现。面对市场经济与西方思潮的)中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引導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培养的长效机制,使青年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不仅从战略高度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同时也关系到青年自身的成长、成才,关系到青年能否抵御西方思潮侵袭,成为合格主义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教育培养青年学生,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迫切任务。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上相互贯通融合

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固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正是在这种文化理念的引导下,中华民族逐步走向文明进步。优秀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都是建立在传统文化的深厚的土壤中的,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纵观中华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中华儿女在与自然界斗争过程中创造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的根源所在。

(1)民主是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思想的根本体现。儒家就特别强调民本思想,孟子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苟子曰: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本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深刻揭示了民众在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儒家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借鉴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把民本思想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949年建立了由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我们党之所以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大批青年杰出人才,党只有不断扩大群众基础,尤其是赢得青年的崇拜和信任,才能使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永远焕发出勃勃生机。因此高校作为青年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大力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机制建设,使青年精英快速成长为具有实际践行力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纵观千年历史,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的篇章。北宋诗人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爱国主义做了最好的诠释爱国主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脉相连,是各族儿女的为之奋斗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统一的重要驱动力。在当代爱国主义不仅继承了前人的优秀品质,同时随羞时代的发展而注入了新的时代主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寻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人民成了当家做主的主人。近现代的革命和建设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爱国主义为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社会主义为爱国主义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继承和发展爱国主义精神,而爱国主义只有在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才会换发出勃勃生机。历史上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产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当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功立业,使爱国主义与祖国的强大紧密相连。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是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3)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论语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封建帝王追求的政治理想,是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是有志之士的做人准则。正是诚信这种优良的道德品质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诚实守信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上至王侯将相,下庶民百姓无不将诚信作为做人的准则,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古代,诚信是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道德规范,这种重义轻利、诚实守信的高尚品格对今天价值观的构建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世界观难免受到西方社会思潮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继续弘扬传统文化中的诚信精神,培养当代大学生诚信的优良品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当然也应认识到诚信来源于中国的古代文化,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维护社政权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今天继承传统文化时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与原则,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挖掘和提升诚信的内涵,使诚信这种优良的道德品质得以传承于青年,并不断发扬光大。

第4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范文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的独特、辉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精神成果,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丰厚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与创新,两者是密不可分、相互支撑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已经影响并将持续影响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几乎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直接或间接地找到其思想源泉。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牢牢把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2014年10月15日,在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时进一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刚刚印发了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同时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期性和规划性。2014年5月13日,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河北省省委出台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2014年11月19日,省委教育工委、省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举办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训班”,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同志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就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站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常态化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网络阵地,结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落地生根。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与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具有特殊的地位。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能否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能否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理想将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弘扬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构建和谐氛围学习先进的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思想教育当代中国大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好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在国民文化教育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陶冶人民情操,滋养我们的心灵。要深入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围绕反映中华民族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党史、国史,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营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对于永葆我们民族和国家前进的生机和活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研究

(一)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契合点

面对当代社会思想道德层面剧烈变动产生的负面效应、价值多元化相互激荡带来的价值观念扭曲等现象,要使优秀传统文化负载现代价值,必须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实际旳契合点。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不断叙述和创新,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根据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确立文化主题,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与实际情况的契合点,对传统文化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阐释,以更好的指导现实。

(二)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教育部制定了相应的指导纲要,必须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将这一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去,坚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中的传播力度,充分利用新兴网络平台,通过微信、QQ等网络新媒体辅助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人义核心价值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书本知识化为己有、转为己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可以主动利用实践活动投身社会,亲身实践,锻炼客观分析能力和思维辨识能力,不断探求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例如,可以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和社会公益等活动,学会适应、融入社会。同时,可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切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结语

第5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涵养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40

Abstrac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precious treasure of our country.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have inherited and carried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rough the inheritanc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ctively play the function and rol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core values of conservation, can effectively cultivate the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conservation;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载着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过程,在新时期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十以来,在多次讲话中提到传统文化的意义和新时代影响,并强调要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作为建设和发展国家的重要力量,其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因此,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培养大学生知识素养、历史文化的载体,更在核心价值观中的培育过程中发挥作用。

1 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1.1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1)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沃土。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的关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发表讲话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根本。”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文明历史中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表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一个社会的价值观的生成必定与其社会场域一致。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主导的、最根本的价值观,必定离不开我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是着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文化沃土,在传统优秀文化发展形成的过程中,以其独特的精神价值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传统文化提倡的爱国爱家、互助友敬等优良传统,都为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供着文化营养。

(2)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资源。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孕育着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和精神特质,是我国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为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资源。

爱国情怀。爱国是中华民族传统,是中华儿女为国为家,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系的品格,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林则徐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徐锡麟有“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生动诠释。中华民族在无数次的社会变革进程和战争中屹立不倒正是因为流淌在中华儿女血液中的爱国情怀。新时期,爱国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需要更加有力地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思想。

民本思想。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形成的过程中,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孟子曾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我们常说的“民贵君轻”,虽没有明确提出“民本”一词,但却是我国政治历史上很重要的民本思想。尽管民本思想在古代历史上与现代社会中有所差异,但是对于人民利益的维护和尊重是始终都是民本思想的精髓,这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一致。

和谐思想。中华民族的思想传统与价值追求中始终贯穿“和谐”的思想理念,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含了社会和谐、人生哲学智慧等方面的内容。墨子主张“非攻”“兼爱”就是反对侵略性的非正义战争,倡导人们互帮互助的思想。古有“大同社会”,代表人们崇尚和谐有序、兼并包容;今有“中国梦”,代表人们追求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和谐社会。因此和谐思想从中国古代延续至今,一直是中华民族世代人民的热切追求,是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和谐理念的思想资源。

创新进取。创新进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能够绵延发展并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老子曰:“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与创新的本质――从无到有不谋而合。商鞅变法、四大发明、原子弹的成功,无论是名人大家的思想创新还是科学技术创新,都是中华儿女孜孜不倦进取的成果,也是中华民族在历尽磨难之后能够浴火重生的重要因素。新时期,我国各方面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创新进取的精神,是新技术、新思想的产生动力,也激励着国家日渐强盛。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升华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国人民在艰苦奋战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对国家的建设、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价值追求。溯源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方面的思想与理论成果源远流长,例如思想家荀子在其著作《富国篇》对国家富强的作了阐述;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孔子的“和为贵”思想等都是核心价值观结合新时期我国的国情特点在国家层面价值目标方面的体现。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表达了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这些词语从字面看来自西方的文化。中国古代对于“自由、平等”并无明确提出,但有关于其思想的表达。新时期,这些词语和理念已形成全球共识,在积极吸取全球优秀文化并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以我国具体国情与社会建设目标的基础,提出了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在古代思想文化中,“仁”被视为极广的道德范畴,孔子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其引申出的“孝、忠、悌、恕、礼、知、勇、宽、恭、信、惠、敏”等内容。当代“照顾病重父亲”的最孝女儿朱晓辉、“不惧麻风”的医者肖卿福,“坚守岗位的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等感动中国的典范,倡导和宣传着核心价值观在公民的价值准则内容。

2 优秀传统文化在涵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2.1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

梁启超曾讲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价值观是对人行为的规范和约束。高校是多元文化交流的聚集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中,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更有利于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坚持正确的积极的思想方向,培养高尚品质,拒绝拜金、享乐等负面思潮的影响。大学生个人思想水品和意识的提高,国力才能随着个人能力提高而增强。

2.2 锻炼大学生的学习品质

学习作为大学生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为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知识基础和技能。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于学习方面的积淀对大学生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都教以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谦虚的求学态度。大学生不仅可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知识,更能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大学生未来职业规划起着积极作用。

2.3 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养

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可以获得真挚的友情、热烈的爱情、难忘的师生情谊,更会遇到生活中的困难和学习上的挑战。大学中受欢迎的学生往往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例如真诚、守信、热情、正直等,这些品质的养成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2.4 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在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不仅可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更表达建设祖国的责任和义务。以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顺利开展,有利于大学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 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3.1 注重课堂教育效果

课堂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技能的重要场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特别要利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概论以及近代史纲要等课程的讲解,结合多种授课方式,例如小组讨论交流、历史影片的放映等形式加强互动,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融入其中。此外,多设立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例如鲁迅著作、儒家思想等课程,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兴趣多种选择,拓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渠道。

3.2建立相关高校社团

高校社团是学生自愿组织并参加的团体,其成员具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建立有关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社团,例如“古代名家思想汇”等社团组织,将社团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学习之余的主要传播阵地。高校社团不拘于课堂形式,可以更好的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活,使更多的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

3.3 加强校园文化的新媒体建设

网络传播媒介已成为新时期人们了解世界和彼此沟通的重要渠道。手机更是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必备工具。在校园文化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建设,尤其是结合新媒体的运用,建立有关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网站,设立图文结合的网页,举办有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网络问答竞赛等方式,使传统优秀文化得到更形象、生动的展示,达到涵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3.4 重视传统节日的载体作用

传统节日和重大事件的纪念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到要“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利用重要节日、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纪念日等,借助纪念活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挖掘和把握传统节日的教育内涵,例如国庆节、重阳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开展与节日主题相关的征文竞赛、参观博物馆等纪念活动,为大学生的传统知识教育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起到引导作用。

3.5 大学生自身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优势和涵养作用,不仅要重视课堂知识的传授,更要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实践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落实到行动中。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志愿者活动,例如探望敬老院的老人,帮助孤儿院的孩童,心义工等,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求体现在生活中,真正达到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2] 王泽应.论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伦理学研究,2015(1):6-10.

第6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思想文化的根基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本思想和民族精神方面的传承与创新。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联性

自党的十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精髓,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并用24个字分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历史关联性和传承性,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贯通性和历史延续性,对全面深刻地把控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源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思想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思想文化精华的积淀,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的思想结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与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的思想文化底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奠定了雄厚的思想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比如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大肆宣扬人生而不平等,人命天定的价值观;封建社会时期以“三纲五常”作为其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社会以自由、平等、博爱作为其核心价值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时代的不同其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比如在建国之初我们提出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八十年代逐渐发展为“五讲四美三热爱”,2001年提出了20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2006年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中无不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

1.国家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的导向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思想内涵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些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其思想根源,在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历来以国富民强作为一个国家兴衰的衡量标准之一。《荀子•富国》中提出“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姓”,在中国古代倡导“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贵和”思想,提出了将“天道”与“人道”相结合的治国理念和道德准则,其思想发展也经历了殷周时代“天者,颠也”[1]的天命论思想,到春秋战国时期以后的“天人相通”思想,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如儒家学派中荀子的“天人相交”观点,道家学派庄子在《庄子•山木》中阐述的“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的观点。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易传•系辞下》中指出“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简言之,从国家层面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的基础。

2.社会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根基

从社会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思想内涵是“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根可循。《礼记•礼运》中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公天下”思想;墨子在《尚贤上》中提出“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的平等思想;道教的《太平经》中阐释了“人命最重”的人人平等思想;《管子•明法解》中阐述了“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的法治思想。韩非子是我国古代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倡导依法治国的“王道”思想,开创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先河。同时,古代还将“礼”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实现“以礼为纲“的教化目的,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提出了不同的行为规范,并有相应的教材予以施教。如针对儿童教育的书籍有《三字经》《弟子规》《礼记•少仪》,对整个社会提出了“三纲五常”的礼仪标准,帮助人们获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思想内涵的发展提供了目标导向和价值根基。

3.个人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判断准则

从个人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内涵。古人的爱国情怀在许多诗词中都有体现: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日知录》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墨子“爱无差等”的“兼爱”思想;《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到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及《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出的“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友爱思想;孔子在《论语•子路》中的“言必信,行必果”“民无信不立”及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的诚信思想,等等,这些优秀的思想文化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的灵魂,在今天社会中这些品质依旧是衡量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标准。正是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判断准则才更符合广大人民的实际需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是特定历史时代的映射,其思想内容会受到历史时代的影响而具有局限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其优秀思想文化精髓的同时,会依据时代的要求创造性地扩充和丰富其思想文化内涵。

1.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民本”就是注重百姓福祉的思想。早在尧舜禹时期就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商周时期周公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乱与动荡,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民稳邦固的重要性,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民思想,荀子将百姓与社稷的关系概括为“载舟覆舟”理论,汉代《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并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到清朝晚期,民本思想逐渐向民主思想过度,梁启超提出“民主是主,天下之公理”的民主概念。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对“民本”思想的发展和升华。同志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党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着眼点。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国家发展的标准之一。同志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执政指导方针,明确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此表明人民的重要性。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观点。同志在《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那个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倡导广大民众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指出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学国学,举办了“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的全国巡回演讲,帮助领导干部增强传统文化修养,提升文化底蕴,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2.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思想文化的洗礼,形成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即自强不息精神、崇尚道德精神、民为邦本精神、尚中贵和精神。对于民族精神的阐释古已有之,《周易•乾•象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子路》中“刚毅木讷近仁”都是对古代对于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个人品质的阐释。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古代非常重视道德精神的养成,认为一个人具备“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的品质才可以称之为是“君子”。古人已具备朴素的整体性思维,将万事万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道德经》中提出了“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天人合一”思想,同时讲究中庸之道,《中庸》中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华古代的民族精神是当时历史环境的真实写照,反应了古代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热爱国家、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具有时代特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许多与该时期紧密相关的民族精神,比如在抗战年代,我们涌现出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新中国建国之初,为了摆脱“贫油”的帽子,我们产生了“大庆精神”,即不怕苦、不怕累,爱国奉献。20世纪60年代兴起了“学雷锋”精神,“我愿永远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成为那个时代的口号和价值判断准则。创业年代,我们涌现出了“64字”创业精神,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我们涌现出了“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涵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和升华,其思想内涵中具有对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

三、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其传承与发展需要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弘扬,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其思想内涵。

1.理论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产物,是在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并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融合的产物。从理论层面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长久发展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支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如李存山教授出版了《新三字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融合,既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又拓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涵。

2.现实意义

从现实意义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常道”文化,即“崇尚道德,以民为本,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今社会中的经济、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化,即“知常知变、知古知今”。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的今天,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才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调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与人民社会生活的关系,帮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应用中解决各种问题,如市场经济中的义利关系,教育体制中的明体达用关系,民主制度中的民本自由关系,思维方式中的经学哲学关系和政治中的观天下与民族国家关系,从而反映中华民族的民情民意,适应中国时展的要求。

作者:苗雪 单位: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第7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文化冲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6 ― 0060 ― 03

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文化在互动过程中展现出的抵触或对立的状态。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差异是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绝对的,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必然的。

一、文化冲突的实质

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不同形态的文化,甚至同一形态文化内部不同文化观念之间都会因差异和分歧而引发冲突,可以说,正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诱发了文化之间的冲突。差异是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绝对的,因此文化冲突也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必然的。不同的生存环境对其内部的人们产生的刺激和作用也不尽相同,进而造成人们对内和对外的感受和认知也千差万别。虽然在同一的、封闭的生存环境内,人们会形成许多共识,一旦这种封闭的状态被打破,人们带着已形成的“先天性”的认知去和其他不同群体进行互动,必然会产生摩擦,进而引发冲突。

文化冲突实质是不同文化环境下形成的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所谓价值观念,是指主体以自身需求为衡量,对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行认定和辨别是非的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说,价值观念反映出在经济关系中人们的利益和需求,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任何形态的文化,都涵盖着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而任何形态文化的形成,也都是基于一个全体成员共同信奉的价值取向,共同追求和努力实现的成果。

文化冲突虽然实质是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但文化差异却是其诱因和表象。因为,文化差异并不是引发文化冲突的充分必要条件,差异只是前提,冲突往往是其他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因素等)共同催化作用后的产物。如,1861年爆发的美国南北战争,战争的导火线看似是南北双方对黑人文化认同的差异,但实际上是美国政府并没有积极履行《独立宣言》中的承诺,白人对于黑人的种族歧视在战争前后都始终存在,这种现象激怒了南方,继而引发了内战,同时掀起了激烈的民权运动。

价值观念在文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所有文化现象的思想基础和显著标志,价值观念是文化的培育者和塑造者,如果某种文化缺少一种能够主导其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系,这种文化必定会步入歧途,甚至消亡殆尽。纵观历史,中国传统社会历次朝代更迭的根本原因,就是统治阶级与底层百姓在价值观念和利益分配上的严重分歧,百姓不堪忍受残酷的剥削,最终揭竿起义暴政。因此,文化能够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和走向强盛提供支撑,而文化的价值观念则是这种文化性质和方向最深层次的决定要素。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根本原因就是决定文化的价值观念的差异,而文化之间的冲突,也主要是文化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

二、文化冲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桎梏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文化迎来了“大熔炉”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丰富甚至激烈,同时也造就了全球性文化冲突的时代背景,而在这种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文化冲突背景对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外来文化入侵:削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改革开放以来,国门大开,西方文化思想接踵而至,尤其是随着文化贸易的不断繁荣,美国的“文化霸权”也在全世界迅速膨胀。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侵入日渐加深,,一些人开始热衷于这些外来文化,并逐渐接受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选择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淡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削弱。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我们一些年轻人们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陌生和轻视,特别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认知更是少之又少。例如,一些人热衷过“情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却极少关注我国“端午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对于节日的由来、蕴含的意义更是“一问三不知”;又如,一些人喜欢《哈利波特》的奇妙和魔幻,追求《暮光之城》的热烈与浪漫,却很难去研读《四书》《五经》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反观“四大名著”的现实意义;再如,一些人追捧欧美、日韩的流行音乐、院线影视,却对京剧、相声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置若罔闻,甚至认为其是“老古董”,更谈不上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扬。除此之外,一些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伟大智慧、对世界影响深远的传统工艺技术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现状,而这些现象都说明,外来文化的侵入,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大大削弱了对其的重视程度。

(二)价值挖掘不够:削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就需要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但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挖掘不够,很少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系统地对中华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脱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少一种科学化阐释,造成对优秀传统文化“通俗化”的阐释缺失,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民眼中一直是一种“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状态,同时,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庸俗化”的阐释,催生了对优秀传统文化低级恶搞、过度包装等现象,使得人们无法真正掌握其深刻内涵。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不足,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就是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解读和研究,这直接导致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众多价值观念无法与当前社会需求进行对接,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没有得以展现,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三是还做不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部分地方政府在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过程中存在“保而不用”的现象,缺乏创新举措,将传统文化弘扬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程度不深,致使部分地区传统文化元素挖掘不够,无法有效地和文化产业对接,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

(三)传统文化资源被侵占:削弱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对世界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基础。但随着国际竞争的愈演愈烈,世界各国开始将目光聚焦在文化产业,打响了世界范围的文化资源争夺战。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世界文化资源是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任何国家都可以对其进行利用,但有些国家在共享世界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显现了文化霸权,对他国的文化资源实施抢占和掠夺。例如,我国“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正在遭日本游戏企业的抢注,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也曾被韩国列为其国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抢注行为严重损害了我国文化资源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中国在文化资源维护的上的严重失利,使得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受到严重制约,直接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形象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文化认同的实现。

文化资源的争夺现象不仅发生在国家之间,我国内部各地区之间也存在着文化资源利用的矛盾冲突,例如,2016年,湖南、贵州多个县市因夜郎国都邑问题展开了一场争夺战。类似这样的争夺还有很多,像河南和湖北对诸葛亮躬耕过的南阳的归属问题展开争夺,商丘和黄陂也在争谁是花木兰的真正故乡,甚至就连西门庆的故里也被争得不亦乐乎。各地这种“脸红耳赤”的文化资源争夺,究其原因并不是追求学术上或历史真相上的突破和验证,而是意图将这些资源占为己有,以实现日后更大的增值,这种只重视利益而忽略文化自身建设的观念,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文化冲突的路径选择

中华优秀传统蕴含着中华民族经历数千载社会历史文化的磨砺而成的博大智慧,对于强化个人修身、倡导家庭道德、促进民族团结、引起世界共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因此,面对文化冲突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更好、更优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绚烂的瑰宝,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提升民族凝聚力。

首先,实现在学术研究上的突破,这有助于更加科学、系统、精确地阐释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价值。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缺少一种科学的审视态度,有些人甚至对“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傻傻分不清楚”。其实,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其“秀”,它是传统文化在“去其糟粕”后“取其精华”的部分,因此较传统文化而言更利于人们道德素质的提升、更能促进民族和国家的团结、更符合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因此,我们应该秉承一种对优秀传统文化尊重态度和敬畏之心,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精准掌握并深刻领会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并以此为基础,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发展的价值结合点。同时,要用辩证、科学、历史的视角,全面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多元文化的发展机遇,要进行选择性、合理性的吸收和融合,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改造和发展,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具生命力和时代性。

其次,实现在传播方式上的突破,这有助于摆脱传统传播手段的束缚,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工艺在传承方式上往往依赖于“亲授”和“家族化”的模式,虽然这种传承方式能够保证这些技艺不被外族势力所侵占,但是也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这些优秀文化的传播,导致大部分技艺严重缺乏创新性,有的技艺甚至已经失传。如果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智能化的新媒体进行整合,可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更加适应当前新的文化互动方式,并能够在这种互动中不断增添文化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创新。同时,新媒体中多元的表现形式也可以使优秀传统文化摆脱枯燥的桎梏,人们可以通过自主选择易于自身接受的方式,对传统文学典籍、经典著作进行阅读和学习,这也增加了传播的趣味化。

(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良好生存环境

优秀传统文化是极其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做好对其的保护和开发,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应当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一个益于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而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相关制度体系的建设。

首先,要加强法律体系的建设,为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法律层面的强制性保护,保证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和开发的合法化、制度化、规范化。具体来说,一是针对文化保护出台国家阶位的法律法规,制定有关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博物馆和其他特殊管理条例,并配套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二是加强依法行政,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执法程序和执法监督,充分发挥法律手段的效能,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高效能的保护。

其次,要健全知识产权保障体系,维护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世界范围的文化资源竞争,实际上就是对文化知识产权的竞争,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备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障体系,难以阻止文化资源的滥用和流失,因此,应尽快建立健全相关保障制度以及保护措施。在建立的过程中,一是要明确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的主客体和相关内容,确立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的使用许可。二是在保护措施要体现对传统工艺、重要艺术资料、相关著作权等方面的保密规定、出境限制、转让限制等,用强制性手段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被掠夺、流失海外。

再次,要制定开发和利用的政策措施,保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更加科学合理,这也是一种利用政府政策和法令制约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具体管理时,一是要根据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成熟程度,坚持适度性开发。对于具备开发条件的资源,应当为其量身定制相应的市场运作模式,保证其效益的最大化,而对于条件未成熟的资源,应当通过进一步的培育,实现成长成熟后方可利用。二是要不断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开发和利用必须要以利于保护为前提,特别是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应该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把开发与保护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过度开发和损毁性的利用。

〔参 考 文 献〕

〔1〕童列春.论法治中国的文化冲突、兼容与整合〔J〕.社会科学战线,2016,(01):243-252.

〔2〕钟启春.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中国文化建设〔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04):109-112.

第8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范文

传统文化并不是死的东西,而是活在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之中

我们今天建设文化强国,是在既有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既要立足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实际,也要面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还要依托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强国之强,不仅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要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共识、攻坚克难的当代精神的指导,还要有对自己民族历史传统的理性认识。我们应当自觉地寻找并构建历史传统的支撑。而这个历史传统的支撑,从价值观层面看,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从现实性和创造性来讲,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毫无疑问,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的根本,在于发展中的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活泼的实践,在于中外文化的交流互补,在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此同时,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还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发掘,并进行富有时代精神的创造性阐释。传统文化并不是死的东西,而是活在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之中。正面价值的传统文化,不仅在历史上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且在当今也能发挥其价值引领的功能,起到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整合价值观念、构建精神家园的作用。

我们正在大力贯彻落实并以之作为引领社会思潮标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最为典型地反应了自觉衔接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关于中华民族精神,权威的表述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显然,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之类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及具体表现,渊源于并贯穿于五千年的中华文化,而不是后来一下子冒出来的,她自有其深厚绵长的历史底蕴。我们今天建设文化强国,必然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价值资源。因此,我们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既符合历史事实,也适应现实需求。

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我们正在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工作。如果说,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是坚持、光大文化的先进性的话,那么,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则是坚持并光大文化的民族性和大众性。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根底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民族认同的最大公约数。这个海内外中华儿女都可拥有的精神家园,既表现为家国意识、民族情怀方面的一致,也表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其间,和而不同的观念,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思想,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精神,以义取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忠恕之道,做君子而不当小人的人格追求,等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在文化认同价值整合方面的最大公约数,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在历史价值资源方面的最大公约数。可见,我们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确有理据。

新型的核心价值观也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不可能割断传统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文化的民族性的一面来看,这个新型的核心价值观也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不可能割断传统。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整体而言,当然不是古已有之,而是综合创新的思想成果。但其中的某些思想要素,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

中国古代长期存在并不断强化的大一统观念和大一统国家,晚清自鸦片战争以后的自强运动,尽管有诸多不足甚至有某些严重的弊端,但追求富强应当是其中蕴含的内容之一,只不过这种富强有严重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而已。民主当然是与古代迥然不同的价值观念,但中国古代以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代表的民本思想,却又与现代民主有着某种相通之处,至少是可以成为人们通向现代民主之路的思想路径之一。和谐思想,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阐释。尽管中国古代的和谐理论和实践与现代社会的和谐有着巨大的时代落差和文明形态的差异,但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全球化时代仍然有着启迪意义。

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具有鲜明的现代化特征,是社会主义时代的时代要求。但从民族文化发展的视角看,平等、公正的要求,在中国古代又何尝不是广大人民和进步的知识分子以及开明的政治家的共同愿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忧患意识,等贵贱、均贫富的思想,应当说就是古代的平等思想,这种平等思想与现代平等思想有着价值追求方面的某种联系,尽管前者属于农业文明的范畴而后者属于工业文明的产物。

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更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直接相连。诚如前文所述,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贯彻上下五千年,今天的爱国主义自然是继承并创新了历史上的爱国主义而来。诚信,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这些在中国古代为全社会信守的基本价值,今天经过创造性的阐释,仍然可以为我们所用。至于友善,那更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简而言之,我们今天建构核心价值观,应当而且可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启迪,得到资源,得到支撑。这样,我们就有更强的文化自觉意识,有更高的文化自信理念,从而有力地推进文化强国的建设。

第9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教育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以优秀传统文化濡染、塑造大学生的心灵与人格,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新的时代需要相结合,充分挖掘其现代价值。本文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思想价值,探讨其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领域的实践应用,提出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工作路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困境的传统文化解读

(一)多元多变的思想意识冲击着社会主流价值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及价值观相互渗透交融,呈现多元多变的特征,这些思想文化和价值观既有优秀的可取之处,同时也存在大量的糟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来自世界的多元思想意识在国内交融、交流、交锋频繁,社会各阶层的思想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对主流价值观造成冲击,出现了人与自然关系恶化、人与人关系对立、人的精神世界迷茫等现象[2]222-227。社会文化中也呈现出一些不良趋势,如道德水平低下、追求低级趣味、举止行为粗鄙等现象[3]178-181。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多元意识形态和文化冲击的结果,也是由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缺位。(二)传统文化滋养不足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偏离大学生个性特点鲜明,接受新鲜事物快,思想意识自主,价值追求多样,容易受西方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上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道德滑坡、心态失衡、价值迷失、信仰危机等价值观偏离的现象。很多人“无意识”地表现出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青睐,崇尚吃“西点”、热衷过“洋节”,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妄自菲薄,淡忘了我们几千年积淀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抛弃了优秀的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4]88-90。中华优秀文化有利于涵养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净化其心灵,完善其人格,端正其价值取向,使其对非主流价值观、低俗文化产生免疫作用。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任务。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要深挖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要深挖其思想价值,追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历经几千年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依然持有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感召力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品德修养,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一)突出家国情怀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倡导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周易•大传》)是中华民族对人生态度的集中概括和提炼[5]108-111。三千年前的《周易》就已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也提出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些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心理认同。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讲求家国情怀,关心国家命运,把报效祖国视为人生最大价值。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零丁洋》)的豪壮诗篇。范仲淹忧国忧民,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为精神追求。顾炎武心系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是其内心写照。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则深刻体现了个体对组织和国家的义务担当。爱国精神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这种精神的大力弘扬让大学生自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荣辱富强结合起来,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和责任。(二)注重敬业精神培育“敬业尽责,忠于职守”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倡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伦理,还是人生价值观和人生哲学观。春秋《左传•宣公十二年》指出“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强调百姓生活的根基在于辛勤劳动。宋朝《朱子文集》倡导“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即对待工作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对敬业精神作了经典阐释。“敬业尽责,忠于职守”为众多贤人志士所践行。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王猛为相“临终不忘国事”,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时珍写《本草纲目》“搜罗百氏,采访四方”,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敬业”价值观吸收了传统敬业精神之精华,并赋予其开拓创新的时代内涵,抛弃了封建时代效忠君主的糟粕。敬业价值观,强调“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工作状态,倡导为民众效力、为社会奉献的价值追求,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三)弘扬诚实守信美德“诚”与“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所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将“诚”贯通于人道天道。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朱子语类》)“信”与“诚”是相通的品格,“信”重在言行一致。孔子教育弟子要“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把诚信视为做人之本,把信视为立国之道,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二程学说认为:“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6]173将诚信上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热切呼唤。过去几十年,经济虽然快速发展,但社会成本也很巨大。其中,诚信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没有得到有效遵守。以“扶不扶?”为代表的尴尬情景每每困扰着当事人,电信诈骗、弄虚作假等网络欺诈屡禁不止。传承诚信精神应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需要。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更应树立诚信为本的道德观,重构尊重互信的人际交往关系。(四)加强仁爱友善修养中华传统文化十分推崇仁爱友善。仁爱是思想和价值观基础,友善是其外在的行为表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道德经》),“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都是精深藏富的论述,强调坚持以和谐友善的态度来对待他人、自然和社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提醒社会成员要推己及人,自我约束。这些伦理资源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吸收。仁爱友善是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伦理内涵,以培养爱心实现自身心理的和谐,以团结友爱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以尊重民众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以珍爱万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7]20-25。只有与人为善、善解人意、乐于协作、甘于奉献,社会才能和谐有序、风清气正,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

三、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让大学生感知、认知和认同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功能,使教育由抽象的理论转变为青年学生的“价值共识”,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遵循[8]56-61。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特别是辅导员老师,便于利用学生学习生活的多种场合时机,让学生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学习情景和校园文化氛围。

(一)发挥传统文化校园活动的熏陶功能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是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定期开展文化名著荐读、传统文化经验交流会、中华文化名师讲座等,举办传统文化月、文化周活动。努力营造适合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陶冶情操、提高品位、升华精神[9]70-72。在传统文化活动设计上,采用分层推进、点面结合,重视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打造文化大讲堂、国学大讲堂,邀请知名专家来校举办传统文化报告会,让专家引领学生获得高品位有深度的学习鉴赏。开展全校性的文化艺术节活动,覆盖各个学院、班级和团支部,如国学达人挑战赛、中华经典诵读、论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传统文化征文等。倡导各班级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会和班级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民俗文化展览、经典阅读分享会等。

(二)重视传统文化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人文历史古迹、博物馆、纪念馆、文化艺术馆等,集中保存和传承了中华文化,展现着历史脉络,是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中华魅力的重要基地。加强与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单位的联系,建立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紧扣传统文化主题,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出校园,参观、考察、调研,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观看古迹、了解历史、鉴赏文物过程中,把生硬的、抽象的传统文化教育转化为生动的、形象的图像和实事,使大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受到熏陶润泽,愉悦心灵,激起对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热爱。组织青年学生走进社区,开展公益活动,宣讲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能更多领略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博大精深,不断增强传统文化认知,进而实现知识、情感和行为的有机统一。

(三)发挥互联网等校媒的宣传教育功能校园媒介是基于传统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学校通过互联网、新媒体、报纸、宣传栏等途径,广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使校园环境处处散发着传统文化韵味,激发和建立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建设文化强国的自觉性。占据传播主导位置的互联网,信息扩散快,能超越时空的限制,传播格局和受众体验立体化,信息承载量大,对受众的吸引力强。设计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通过丰富的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吸引学生。依托互联网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教育,要兼顾网络传播和传统方法的结合,做到线上线下同步设计,重视丰富线上内容,有针对性地激活线下体验,实现立体化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