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脏保健的最好方法范文

心脏保健的最好方法精选(九篇)

心脏保健的最好方法

第1篇:心脏保健的最好方法范文

早调心肺

研究表明,在清晨6点到8点这个区间内,是缺血性心脏病、癌症、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疾病引起患者死亡的一个高峰期。因为晚上睡觉时,人体是最安静的时候,心率也最慢,而早晨起床后,心率开始加快,肺活量也增大了,所以在早上,一定要注意对心脏和肺部的保养。调查也显示,早起有晨练习惯的人群,心肺功能会比一般人更为健康。

早调心肺的好方法是搓手法,对两个中医穴位的按摩可以起到不错的保健效果。一是劳宫穴:它位于手掌心,在手掌有两条比较大的掌纹相交成“人”字形,沿中指中线向手掌方向延伸,经过“人”字相交点的下方区域,这个重合的地方即是劳宫穴。也可以握拳屈指,位于中指和无名指指尖的地方就是劳宫穴了。劳宫穴是心经的主穴。早起一边散步,一边按摩劳宫穴,可以通过经络刺激心脏,让心脏从“睡眠”状态醒来,帮助人体更快恢复体能。

早调心肺的第二个保健穴位是列缺穴。它位于手腕内侧,腕横纹上1.5寸,桡骨茎突上方能感觉到脉搏跳动的地方(两手虎口自然垂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处便是列缺穴),它是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位,具有很好的强肺功能,对咳嗽、气喘等肺部症状都有一定作用。

一边散步,一边来回互搓手掌心上的劳宫穴,并互按前臂上的列缺穴,不知不觉就在早上完成了对心脏和肺部的调养,十分简便易行。

午间采阳

中医认为正午时分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人体自身的阳气也会达到一天中相对较为旺盛的状态,此时在阳光下散步,易激发人体的阳气。另外,散步时我们的背部朝阳,致使人体一身之阳气也随之旺盛。因而,在正午温暖灿烂的阳光下散步行走,可促进人体气血运行,加快新陈代谢,振奋人体的阳气。同时也会调节自午后开始下降的精力,消除疲倦感。

人进入中老年之后,身体的阳气就会不足,容易出现怕冷、怕风、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腰膝酸软冷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等现象。中午的时候多散散步,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十分有利。

午间散步的时间最好选择在午饭前的11点到12点,运动程度以感觉温暖舒适、微微出汗为宜。

晚调肝肾

晚上6点到8点这个时段,人的血压会有所升高,情绪也会变得不太稳定,这说明人的身体状态会随着生物节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要注意身体的保健。那晚上需要重点调养肝肾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验血要在早上进行,这说明肝脏和肾脏在晚上的代谢是最为旺盛的。如果肝、肾的代谢良好,其排毒和解毒的能力也就越强,对身体健康也就越好。而一旦肝脏和肾脏的代谢功能减弱,无法及时快速地将血液里的有害物质清除出去,那像血脂高、胆固醇高、转氨酶高等疾病就会找上门来。

第2篇:心脏保健的最好方法范文

【关键词】档案工作者;养生;保健

档案工作者,经年累月伏案工作,造成颈、腰椎和肩肘疼痛,精力不足,眼睛昏花,双足发麻,也是医生所说亚健康状态, 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我仅从中医的角度说说档案工作者的保健: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四季轮回,周而复始,每天注意保健一点,一生就能愉快工作,健康生活。

一、春天保健

春养肝,指春季养肝。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脏也是属木性,因而春气通肝。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趁势养肝可避免暑期的阴虚, 春季养生尤为注重精神调理,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达到防病保健康之目的。 “肝主情志”,肝脏异常会影响人的情绪,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是养肝血的一个好方法。经常伏案工作的档案工作者,可以在自己的电脑旁边摆一盆常青植物盆景,如文竹等,可以养眼舒肝。

养肝血,首先,要早睡觉,最晚是23时,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肝胆在23时至3时最兴盛。古人养生,讲究“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人卧则血归肝”,当人躺下时,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脏来完成解毒的任务。如果23时至3时人们还在忙于工作和学习,就会使其他脏腑也处于相对兴奋状态,不能够使各个脏腑的血液及时地进入肝解毒。慎劳心,会休息,有节奏地工作和生活。多看点老庄之类的书籍,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知足常乐,用平和的心态为人处世,面对工作中的烦恼尽量化解。总之,生活正常、饮食有节、恰到好处的生活方式是人体健康的最基本的条件。

节饮食,是说要戒酒烟及一切对肝有损害的食物和药物等。多吃时令果蔬,中医讲:“肝主青色,青色如肝经。”青色的食物可以起到养肝的作用,而刺激辛辣、油炸的食物会增加肝的负担。同时,清淡的食物也可以减少肠胃负担,增加食物中有效成分的利用率。养肝血的食品首选的食物为谷类,其次为桂圆、栗子、红枣、核桃;蔬菜有绿豆芽、黄豆芽、菠菜、芹菜、莴笋、香椿、香菜、春笋等。

食疗方法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记载,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因为春天吃过多酸性食物会使肝火过旺,从而损伤脾胃,应多吃些性温味甘的食物以助消化,如枸杞粥、拌猪肝菠菜 、蜂蜜茶,春季养肝应该多吃凉性食品。

二、夏季保健

夏养心,因为夏季染病,大都当即发作,故有“六月债,还得快”之说。但有一种病是有所潜伏,到秋季才发作,如延至冬季就很严重了!――这就是“心病”。也即《内经》所说的“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冬至重病”。但必须说明的是这里说的“心病”,并非是指现代医学上的“心血管病”,而是指精神方面的有关“神志、情志”的病(古书上所提及的“心”,实际上是相当于今天人们常说的“精神”)按中医的“五行”说,夏季是“火旺(夏主心,夏天心火很旺)、心“火”一“旺”,“火克金”,所以容易造成“肺(金)虚”;本是“肾水”克“心火”,而“心火”很“旺”时,就容易出现“心火”对“肾水”的“反侮”现象,故“肾水”易“亏”。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在夏天,防止“肺虚肾亏”很容易接受,而对于正处于很“旺”地位的“心”是否要重点保养,就往往掉以轻心了!

保健方法:一是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档案工作者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选择健脾芳香化湿之品,如藿香等。二是清热消暑。夏日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酸角、金银花、连翘等来祛暑。三是补养肺肾。按五行规律,夏天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生地、桑葚以及酸收肺气,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四是冬病夏治。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五是以清为点。夏天人们出汗多,不吃过多的油腻食物,多吃点水果多饮水,夏天的特点是“热”,故养生的关键在于“清”。

食疗保健法:饮食注意收发,对应节气而食用。就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根据个人的需要自行选择,多吃瓜类,及时补充水分。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类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类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压、保护血管的作用;多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瓜类蔬菜除南瓜属温性外,其余象苦瓜、西瓜、甜瓜等都属于凉性 ,蔬菜如番茄、芹菜、生菜等也属于凉性蔬菜。多吃“杀菌”蔬菜: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民间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食用姜有利于湿寒气排出;夏日多喝红豆薏米汤可排除身体湿寒气、利尿。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主食以稀为宜,如莲子粥、银耳粥、葛根粥等。还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茶等。但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否则会伤阳而损身。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此。同时,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维生素,如多吃些桃、梨等新鲜果蔬;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及豆制品等。

三、秋季保健

秋养肺,“肺为娇脏”,肺脏在人体中主呼吸,人体的细胞需氧气供应才可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因为无气则无生命。中医也有“气为血之帅”的说法。人体与外界接触有三大防线:皮肤、胃肠黏膜和呼吸道黏膜。呼吸道这道防线的要塞是肺脏,容易受细菌感染,因此, “肺为娇脏”就是指肺既怕干,也怕湿,既怕冷也怕热。而秋季是最适合养肺的季节,所以在秋天若能注意加强对肺脏的保养,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秋季养肺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从根本上来说,也不外乎是从起居、饮食、锻炼等角度入手。中医学强调,肺喜润,而恶燥,秋季气候干燥,最容易损伤肺,因此,秋季尤其要注意对肺的保养,预防肺病。一定要从内部调养,给它足够的水分。补充滋阴润肺的食物:有内热的人,养肺关键在于清热化痰解毒,可以吃些绿豆、苦瓜等泻火。而阴虚的人一般偏瘦,养肺可多吃一些梨、藕、荸荠、山药、豆浆、蜂蜜等具有滋阴润肺作用的食物。秋燥季节少吃姜、蒜等辛辣食品。

保健方法:

一是主动喝水:主动饮水对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很重要。最好每天主动喝6―8杯白开水,也可以加少量蜂蜜。二是接种疫苗,随着退休年龄的延迟,建议55岁以上的老龄者打肺炎疫苗,有效保护率可达到85%以上,保护期为5年。三是感冒及时治:许多人的肺炎是感冒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所以,感冒后一定要就医。四是多做做扩胸运动:应特别注意呼吸统的锻炼,提倡腹式呼吸法,不要老呆在暖和的地方,适当受一些冷热的刺激。五是饮食清淡:少吃刺激食物,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期间,忌吃辣椒、芥末,否则不利于炎症的恢复。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等,能健脾化痰。吃易消化的食物,当痰多时应停食肉类等油脂含量高的食物。五是居室应保持清洁:阳光充足,定期消毒,家里常开窗,到空气新鲜的场所锻炼和游戏。六是减少刺激:在大风、阴霾天等空气脏的情况下,尽量少出门,雾霾中的氢化物、硫化物,沙尘,汽车尾气等对呼吸道极为有害,即使出门也应尽量戴口罩。七是戒烟:吸烟对肺损害很大,会将呼吸道上皮的纤毛破坏掉,这些纤毛是呼吸道的“清道夫”,一旦被破坏,保护作用会差很多。八是笑和唱歌能宣肺:在众多的养肺方法中,笑和唱歌可能是最便宜且有效的一种,使呼吸通畅,还能扩大肺活量,改善肺部功能。一天中养肺的最佳时间是早7点―9点,这时肺脏功能最强,最好此时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强健肺功能。而肺脏最弱的时间是晚21点―23点,晚饭后口中含一片梨,到睡前刷牙时吐掉,可以滋润肺脏。一年中最佳养肺季节立秋到立冬,使肺脏安度金秋。

食疗保健方法:《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一是宜多吃酸性食物,如苹果、山楂、,以收敛肺气;少吃辛辣食物,避免发散泻肺。养肺的水果,主要有柚子、石榴等,这些果蔬具有滋阴养肺的功用,可以帮助你驱走身体里的秋燥,适量多吃。二是多食一些防秋燥粥。秋燥会引起你身体津液不足,而各种稀粥能够逐步改善因秋燥引导起的各种不适,能够有助于你清火、养胃、健脾,在煮粥时,适当加一些梨、萝卜、芝麻等能够生津养肺的食物则会更好。三是多喝开水来防秋燥,一定坚持每天多喝开水。四、多吃一些防燥养阴食物。经过一个酷热的夏天后,人的身体各种营养消耗很大,秋天要抓紧时间进补。防燥养阴的食物主要有:山药、藕、羊肉、芝麻、百合、各种菌类等。多吃蔬菜,花菜、等主菜。蔬菜能有效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和水份,增强身体抵抗力,能积极预防各种病症,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常吃蜂蜜蒸百合、双耳汤、甘蔗粥,红枣木耳羹等。

总之,秋收属于收敛、成熟的季节,首要清理全身血脉经络。百脉通畅,经络疏通全身轻松,利于排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有助于身体及其他疗程更好发挥。其次再调整局部症状,哪里有问题调整哪里。注意能量平衡:保持环境清新,心灵平衡:常保持开心愉悦,少伤感、少流泪 ;身体平衡:常卧但不可久卧 ;饮食平衡:多吃微辣及白色食物 ;能量供给:常去大自然中走走,或常香薰东印檀。

四、冬季保健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拆,无扰乎阳。”冬天草木凋零,兽藏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五脏之中,肾是主藏的脏腑,在肾脏中藏有充足的精气,我们来年的身体才能健康。若肾脏虚弱,则无法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更无法为来年春季的到来提供物质基础。中医认为,肾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被称为“先天之本”。肾亏精损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冬季养肾不仅能增强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而且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延缓衰老。因此,冬季养生以护肾为主,《黄帝内经》指出:“精者,生之本也”,《寿世保元》云:“精乃肾之主,冬季养生,应适当节制性生活,不能姿其,伤其肾精。”以上内容提示,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精的充坚与否,亦是决定人们延年益寿的关键。精气流失过多,会有碍“天命”。冬属水,其气寒,主藏。故冬天宜养精气为先,对性生活有节制,以益长寿。档案工作者无寒假,更要注意冬季养生,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进补,开春打虎”。

保健方法:

一是冬季养肾要注意起居规律、适当运动:适度运动对养肾大有裨益,可使肾中精气更为充盈。比如,散步、打球、做操等,都是适合冬季锻炼的项目。二是冬季应“早睡晚起”,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因为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而晚起则可保养人体阴气。三是冬季人处于“阴盛阳衰”状态,因而加强背部保暖,有助于肾的阳气升发。故冬季应注意背部保暖,穿毛背心,以护肾阳。

食疗具体方法:一是饮食宜少咸增苦。咸味入肾,冬天肾的功能比较旺,多吃咸味食品,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地伤害肾脏。因此,在冬季要少食咸味食品,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适宜食用的食物有猪肝、莴苣、橘子等。二是冬季宜食温性食物。比如,核桃、枸杞等;也可以食用一些温性水果,如大枣、橘子等。寒凉性质的食物要少食,在吃螃蟹等寒凉食物时,建议佐以加温后的黄酒,并放入姜丝,以助驱寒。三是食药粥温肾元,填补表髓。肾中精气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供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冬天气温较低,肾又喜温,肾虚之人通过膳食调养,其效果较好 。肾虚有阴虚、阳虚之分,进补时对症用膳,方可取得显著效果。肾阳虚可选服鹿肾粥、韭菜粥等温肾壮阳之物;肾阴虚宜选服海参粥、枸杞粥等滋补肾精之品。如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另外,多吃含水分较多的食物,这样有利于减少细菌繁殖的机会,达到冲洗尿路的目的。

但愿每一位档案工作者知道“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医院是厨房,最好的药物是食物”,“药补不如食补”,心情愉悦,合理膳食,适当锻炼,加强保健,让身体健康无恙,精力充沛,不做“业绩不突出、腰椎间盘突出”之人,多为档案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养生有道》栏目第264期 杨梅 云南中医 2016-01-19)

[2]《黄帝内经》 王冰著 唐朝

第3篇:心脏保健的最好方法范文

方一: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文献《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诸阳之神气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头为精明之府。”也就是说,人体的精明活动,完全是靠人体先天和后天的精气来维持。

现代中医学研究认为:人体之重要十二经脉和四十多处大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汇聚于头部。

有人主张“日梳五百不嫌多”,要求最好晨起后梳一回,中午休息后梳一回,晚上休息前再梳一回,每回以两分钟梳60~100次为宜。只要你持之以恒地梳头,就会感到头清目明,精力充沛,睡眠良好,白发变黑,食欲增加。由此可见,勤梳头的确是一种保养人体精、气、神的最简单经济的长寿保健方法。

方二:脚称第二心脏,常搓涌泉保健康

祖国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布满了相关全身器官的反射区。脚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主要薄弱环节,容易遭受寒湿邪气的侵袭,所以脚部的保健就比其它部位显得尤为重要。

历代医学家认为,脚部保健对全身健康有益的最重要方法是揉搓涌泉穴(即脚心中央凹陷处)。

经常以热水浸泡后搓此穴,既可以温补肾经,益精填髓,舒筋活络,平衡阴阳,又可以舒通心肾,滋生肾水,抑制肾脏虚火,排泄体内毒素杂物;可以缓解失眠、高血压、冠心病、心悸、咽喉肿痛、脚裂以及老年性四肢麻木等几十种疾病。正因为如此,涌泉穴才被中外医学权威誉为“健身之穴”。

方三: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

《辞海》说:“唾液腺分泌的液体和口腔壁上的许多小腺所分泌的粘液,在口腔里混合在一起成为唾液。”正常成人每天分泌唾液达1~1.5升。

化验分析:唾液中含有水分、酵素、维生素B、蛋白质、氨基酸、碱性离子和钠、钾、镁、钙以及淀粉酶等物质。中医认为:唾液从口腔壁涌出后,经舌根、咽喉、肺转肝脏,进肾经,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起到和脾健胃,强肾补元,补益脑髓的作用。

美国乔治亚大学医学院专家的研究表明,致癌作用很强的黄曲毒素及亚硝酸盐与唾液接触30秒后就会消失,并建议“每口饭最好咀嚼30次”。

所以,“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并非侈谈。

方四: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叩齿,就是指用上下牙有节奏地反复相互叩击的一种自我保健法,俗称“叩天钟”。清朝尤乘的《寿世青编》说:“齿为筋骨之余,宜常叩击,使筋骨活动,心神清爽……”

现代医学认为,经常叩齿,不仅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局部气血运行和经络畅通,延缓老年性机体萎缩带来的凹脸瘪嘴状。还能提高牙齿抗龋能力和咀嚼功能,增加唾液的分泌量,改善并及时充盈其中组织营养,增强牙齿的抗病抗菌能力,从而使牙齿变得更加坚固。

具体做法:精神放松,口唇微闭;心神合一,默念叩击;先叩臼牙,再叩门牙;轻重交替,节奏有致。终结时,再辅以“赤龙(舌头)搅海,漱津匀吞”法则会使效果更佳。

方五: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全身

明朝李中梓的《医宗必读》认为:人体的先天之本在于肾。而肾元的强健却与双耳息息相关,有着极为重要的内在联系。

古人无非是在强调肾耳合一,互为作用;肾主内,耳主外;耳为肾惟一之上外窍,耳健则肾通;肾气充足,肾精盈满,则听觉灵敏,绣针坠地能闻其声。

拉耳保健法的操作方法:以右手从头上引左耳14下(用右手绕过头顶向上拉左耳),再用左手从头上引右耳14下(即用左手绕过头顶向上拉右耳)。

此法简便易行,效果良好,如再辅以按、摩、搓、揉、点、捏等手法,则更能强身健体,敷养肾元。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收到延年益寿的奇效。

方六:夫妻之间互捶背,解疲强身又防癌

捶背是古老而又立竿见影的健身方法,蒲松龄在《聊斋志异》梅女中记载:“既而握指细擂,如似团絮相触状,体畅而不可言;擂至腰,口目皆慵;至股,则沉沉睡去矣。”

背部有数十个重要穴位,捶背刺激穴位可反射性地刺激神经系统,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平衡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日本学者早就发现,经常捶背可以促进脑腺肽的分泌,而脑腺肽具有很强的抗病毒、抗毒素和抑制细胞变异的作用,因此可有效地增强人体免疫力和防癌抗癌。

捶背通常有拍法和击法两种。

拍法,即用虚掌拍打;击法,即用虚拳拍打。虚,意即轻。手法要协调均匀,着力富有弹性,每天一次即可,每次捶背50~60下。

方七:每天揉腹一百遍,通和气血裨五脏

揉腹,即用手来回搓擦“介于胸和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其内脏”的一种养生保健法。

金代李东垣的《脾胃论》说:通过揉腹,既可以调理脾胃,又可以“通和上下,分珲阴阳;去旧生新,清脾化痰;敷养肾精,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伤之百症。”

现代医学证实:揉腹既强健脾胃、胃肠和腹壁肌,还有治疗中老年性便秘、胃肠溃疡、周期性失眠、前列腺炎、肾炎、疝气、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的疗效。

揉腹之法,以《延年九转法》为宜:先用右手大鱼际在胃脘部按顺时针方向揉摸130次,然后下移至肚脐周围揉摸120次,再用左手全掌揉摸全腹120次,最后逆向重复一遍。

方八:消瘦健美助血运,勤伸懒腰效最高

有句带有贬意的民谚叫“懒人伸懒腰”,其实这是一种传统的偏见。所谓伸懒腰,就是指伸直颈部、举抬双臂、呼吸扩胸、活动关节、松散脊柱的自我锻炼。唐朝孙思邈说得好:“血不运则百病生。”意思是说:如果人体的血液循环状态不好,就会出现“精衰、气竭、神乱”病象。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血液循环是靠心脏和肌肉的收缩来完成的,尤其是离心脏较远的静脉血管,就更要靠肌肉的收缩来加速血液流回心脏。由于伸懒腰时,人体会自然形成双手上举、肋骨上拉、胸腔扩大,使膈肌活动加强,形成深呼吸姿态,以此牵动全身,并引发大部分肌肉收缩,并将淤积血液赶回心脏,从而达到加速周身血液循环,还能纠正脊柱过度向前弯曲。

方九:合谷内关足三里,日按一遍健全身

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主穴,具有调理脾胃、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主治头痛、面瘫、五官疾病及高热抽搐等。

内关为“足厥阴心包经”要穴,主治心悸、高血压、癫痫、哮喘、胃痛、恶心、呕吐等。

近年来,我国学者发现,对此三穴进行按摩,对全身的神经、肌肉、组织、器官可起到显著的兴奋作用,有病则治病,无病则强身。

具体方法:每天定时用大拇指或中指分别按压足三里、合谷、内关穴一次,每穴每次按压5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

方十:日提谷道一百遍,治病消疾又延年

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在《枕中方》一书中规劝世人:“谷道宜常撮。”认为周围的肌肉要间歇性地处于运动状态才能养生健体,尤其对防治痔疮有特别疗效。

第4篇:心脏保健的最好方法范文

一方面是“肝主藏血”,包括储存血液、调剂血量以及对血的统摄作用,《内经》的“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就是描述肝所具有的储藏血液、调整全身血量的分布和防止出血的作用。肝血充足才能使得各脏腑器官组织得到滋养,以发挥正常的身体生理功能,维系机体的各种活动。肝血虚少、脏腑器官组织失养,会引起两眼干涩、视物昏花、肢体麻木等症状。

另一个方面是“肝主疏泄”,包括调畅气机、促进全身气血水液运行、促进脾胃消化、分泌胆汁和调畅情志等作用。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要靠气不断地升降出入运动来完成,人们通常把这种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称为气机。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的升降出入正常,气血水液运行通畅,保证了各脏腑器官的供给。肝还有分泌胆汁和促进脾胃消化的作用。传统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功能还包括调畅情志的作用,与情志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疏泄功能正常则情绪正常,心情舒畅;肝气的疏泄功能太过,会出现急躁易怒、心烦不寐、多梦、头痛头涨等肝气上亢的症状;肝气的疏泄功能不足,则出现胸胁胀闷疼痛、情绪低落、抑郁、多疑善虑等肝气郁结的症状。

那么,如何更好的疏肝,最好的方法靠自我的改变――

第一部曲:调养肝神

传统理论认为,五脏都藏神,主管一种精神活动,肝属木,藏魂,魂性灵动,牵引气机的条达运行,人保持中和之性,则气机调畅和情志愉悦;如果魂性蒙昧,会产生怒的情绪,引发“怒伤肝”、“怒则气上”等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有一个成语叫“魂不守舍”,就是魂不能踏踏实实地在肝脏这个屋子里呆着,非要跑出来。有的人整天精神涣散,思想难以集中,就像丢了魂一样,这就是肝气虚弱造成的。还有人夜里总做噩梦,两三点钟便会醒来,再难入睡,这都是肝脏郁结的浊气在作怪。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对肝脏养生保健最为重要。

1、观怒为空:肝“在志为怒”,所以七情中的“怒”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疏泄失常可导致情志失常,而出现急躁易怒、心烦失眠或抑郁寡欢、情绪低沉等症状;反过来,大怒伤肝,可导致肝的疏泄失常,而出现心烦易怒、面红目赤,甚则吐血、不省人事等症状。调节情志,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绪,使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有益于肝的养生保健。人的情志失调看起来是瞬间的事情,其实是经过身体里面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最初,先是精神对外境的不认同,不乐,魂失位,气机运行失调,引起更大的精神反应。这样,人的怒其实是由两种原因复合而成,有身体内部的,也有外界的。当然,说是“外界”也是相对的。这之中,自己对外界环境(大部分是周围人的话语)的不认同,他是他,我是我,我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不管是什么,我不去相应它,就不会被它左右。其实,这不仅仅是一种对治情绪的方法,而且是很高级的养生要诀。

2、春天里没烦恼:古人很注意顺应四时养生,“肝属木”,方位为东,在季节上与春季生长之气相对应。宜保持柔和舒畅、升发条达的状态,情绪既不要过于激奋,也不要低沉抑郁,使情感世界保持在一种平和的状态中,则对肝的养生保健极为有利。春天阳气升发,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使自己的身心充分地放松,抛弃一切烦恼和杂念,让自己有一种融于大自然中蓬勃生长的感觉,对养肝护肝防止肝病有很好的效果。《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春季既是肝养生保健的最好季节,也是肝病易于发生的季节,所以在春季更应注意肝的养生保健。

3、到绿色的大自然中去:肝在五色中属青。现代研究表明,绿色有稳定人情绪的作用,还能够调节血压,保持人体血压的正常。环境的宽敞舒适与否,与肝脏养生保健关系密切。在农村居住的人相对有比较不错的生活环境。长期在城市中居住的人,应多到居住地附近的郊区去活动――有花有草有水有树的地方,满目苍翠,环境优美,空气新鲜,负离子含量高,对健康极有裨益。条件便利的,也可以多到有山有水有湖泊有树林的景区去旅游,其他如登山、游泳、钓鱼、散步都可供选择。即使需要长期在居室内生活或工作,也应该在阳台等处种植一些美丽的观赏植物,改善环境、清洁空气,以利身心健康。因为,满目的绿色会给人带来舒畅――朝气蓬勃的好心情,对肝脏的养生保健很有利。在《寿亲养老新书》里载有十乐:读书义理、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清代画家高桐轩也有耕耘之乐、把帚之乐、教子之乐、知足之乐、安居之乐、畅谈之乐、漫步之乐、沐浴之乐、高卧之乐、曝背之乐。学学古人的“十乐”,对养肝大有裨益。

第二部曲:运使肝气

1、合理运动:坚持锻炼则能舒筋活络,有益肝脏健康,各人应根据自身体质状况,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清晨、傍晚及节假日,可漫步于芳草小径,舞拳弄剑于河畔林间,或去郊外踏青问柳,游山戏水,赏花行歌,登高望远,神悠悠,思悠悠,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人天合一,无形之中增强了心身健康。要选择场地宽广、视野开阔的地方,运动方式以缓慢柔和较为适宜,如太极拳、太极剑、漫步等。

2、按揉穴位: 穴位是经络运行中通过身体表面实现气机运转的标位,坚持对穴位的按揉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奇效。这里选择三个穴位,可以坚持做睡前自我按摩。

①揉大敦穴:大敦穴(足大趾甲根部外侧),大敦,即大树敦也,在此意指穴内气血的生发特性。本穴物质为体内肝经外输的温热水液,而本穴又为肝经之穴,时值为春,水液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后蒸升扩散,表现出春天气息的生发特性,如大树敦在春天生发新枝一般,故名大敦。拇指分别按压并左右旋转约5分钟。

②按太冲穴: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拇指分别沿骨缝的间隙按压该穴并前后滑动,约5分钟。

③揉三阴交穴: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拇指分别按压该穴并左右旋转约5分钟。

3、以音调气:古人强调,五音对应五种情绪活动,现代研究也证实声音可以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功能。在对肝脏的养护中注意两个声音。一是“嘘”字音,“嘘”能起到疏导作用,脾气偏大的人可以平时多锻炼,方法是:身体端坐,全身放松,闭目宁神,缓缓吐气发声,同时观想全身如沐浴暖流,畅快无比,反复进行约5分钟则可。如果说“嘘”音是一除根的良药,那么还有一应急的好方法,就是发“慈善”音。怒气上来时,暗暗送出“慈善”音,注意深、缓、长,可有立时调节偏离的气机,控制情绪的奇效。

第三部曲:养护肝血

1、温补饮食:饮食与肝脏的养生保健有着密切的关系,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维持肝脏代谢功能和保证肝脏正常健康的必要条件。蛋类、瘦肉、鱼类、豆制品、牛奶等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不但能够保持肝脏所需的营养,而且能够减少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伤,帮助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米面等主食中所含的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可以为肝脏提供能源,保证肝脏正常的代谢功能。维生素是肝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的必需物质,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为肝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来源。脂肪也是肝脏的能量来源之一,但过多的脂肪容易沉积在肝内而形成脂肪肝,破坏肝细胞而损伤肝的功能,所以,对含脂肪较多的食品要进行控制。肝脏的饮食养生保健方法分为补法和清法,肝虚者宜用补法,肝火盛者宜用清法。依照《黄帝内经》里说的“春夏养阳”的说法,可以适当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韭叶热根温,功用相同,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乃肝之菜也。”春天适量吃些性温的韭菜,可起到补人体阳气,增强肝和脾胃功能的作用。另外就是葱,葱一身都是药,其叶能利五脏,消水肿;葱白可通阳发汗、解毒消肿;葱汁可解毒,活血止痛;葱根能治痔疮及便血。大蒜有解毒去瘀之功,每天吃几瓣大蒜,对预防春天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有良好作用,并能清洁血液,有益于心血管健康。饮食上宜甜少酸。

2、保证睡眠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睡得香”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古人称睡眠为“眠食”。曾国藩有“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的名言。英国大剧作家莎士比亚将睡眠誉为“生命筵席”上的“滋补品”。研究表明,睡眠是人类自身对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在高质量睡眠状态下,体内会出现一系列有利于生理、生化的变化,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黄帝内经》中说:“人卧血归于肝”。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抵御春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注重科学睡眠。60岁以上老年人7小时左右;80岁以上老年人应睡8~9小时;体弱多病者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晚饭莫过饱,睡前莫喝浓茶及咖啡。讲究睡姿, 睡时应“卧如弓”,以右侧卧位,睡眠方向以头东脚西为宜。要有静谧的睡眠环境,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床铺舒适,利于进入甜蜜的梦乡。

第5篇:心脏保健的最好方法范文

摘要:中医源自民间,源自生命体验,中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她的健康理念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明晰形成,而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乃极具先进科学性。中华传统医学在促进和维护生命健康中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在今天看来更是绿色、环保、天然、无公害。在脏腑功能达到和处于正常状态的情况下,亚健康所表现出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不适症状就会自然消失。减缓各脏腑功能普遍地、逐渐地降低速度,就是延缓衰老,就是延年益寿。

时至今日,并非是中华传统医学迎合了世界潮流,而是世界在回归自然,是现代医学模式在向传统医学模式回归,人类需要反扑归真,人类的生命健康需要传统中医的呵护,我们已看到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在日趋赢得世人的敬仰,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21世纪是自然医学兴盛的世纪。

中医源自民间,源自生命体验,中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是自然的产物,她以顺应自然的方式方法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华民族的身心健康和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的健康理念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明晰形成,而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仍极具先进科学性,这就是“恬淡虚无,真气存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经气”,“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气血正平,长有天命”等防治和养生思想;中华传统医学在促进和维护生命健康中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在今天看来更是绿色、环保、天然、无公害,这就是中医特色的针、灸、刮痧、按摩、拔罐、导引和对自然界动、植、矿物的外敷和内服,中华传统医学在促进和维护生命健康中已呈现出三大优势。

一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治疗优势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类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亦发生了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癌症、脑梗塞、脑溢血、糖尿病、尿毒症、气喘、结石、痛风、关节炎等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的同时且向低龄化发展,我们已看到慢性病大多是系统病,如糖尿病多是由脾、胃、肝、肾、肺功能失常,特别是脾、肾功能失常,导致胰岛素分泌紊乱或活性降低,从而表现出高血糖;高血压多是由重要脏器如肝、脾、肾、脑微循环障碍、血质改变、管壁弹性降低或气体交换失常,致使心脏加压;癌症和白血病则是全身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是内环境恶化情况下的外因及情绪作用,局部细胞基因突变并异常分化,幼稚细胞无限增生;功能性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根源在肝、脾、肾。因此,要想彻底治愈而非只是控制这些慢性病,就必须恢复各脏腑正常生理功能,并使脏腑之间功能协调,绝不能为治疗肝、肾而损伤脾、胃,为治疗脾、胃又损伤肝、肾,临床实践为实现和达到这一目标,多功能的中医诊疗技术有着独特优势。

中医的多功能性首先表现在中草药的多功能上,如草药中的大黄有泻下作用,主要有效成分是蒽醌衍生物的番泻甙A、B、C及大黄酸葡萄糖甙,经细胞或酶分解成甙元,刺激大肠蠕动,减少水分吸收而至泻,在泻便的同时泻出经络中的“毒气”、“邪气”,特别是脾经、胃经、肝经、心包经和大肠经中的邪气,邪气出正气生,从而达到一种健脾、和胃、养肝、清心包、活大肠的作用。大黄中所含的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及大黄酸还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大黄可杀灭阿米巴原虫、滴虫,有较强的抑制病毒作用,即大黄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虫的功能,大黄还有抗肿瘤作用及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改善脆性作用,也就是大黄有凉血、止血、活血化淤和抗癌的功能。众多的天然动、植、矿物都和大黄一样有其多功能性,可以同时对几个脏腑、系统进行调理,方剂则是中医高深技艺的体现,是中医精髓之所在,一个方剂可同时调理几个脏腑或系统,不同的方剂还可以调理同一个脏腑和系统,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特点,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组方,组方的关键在于辩证,辨证的关键在于医者对四维以上时空观的中医理论的正确认识和掌握,即对宇宙、自然、生命、阴、阳、精、气、神及经络系统功能的正确认识和掌握,科学的组方配合针、灸、刮痧、按摩、拔罐、导引已成为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安全、有效的途径。

二.对亚健康(未病)的调理优势

亚健康是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可以看作是古人说的“未病”,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不适和心理的不良反应,是指无器质性病变的一些功能性改变,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潜状态、过渡态。

亚健康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就是污染,是空气、水、食物、化学药物、辐射等污染降低了各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其次就是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不良情志和心态、不良宇宙生命场、遗传和禀赋等因素。

亚健康的形成并不是某一脏器发生了病变,而是整体功能减退的结果,主要是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普遍降低及其动态平衡的失常;解除亚健康的根本原则就是整体调节、整体治理,调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恢复、增强五脏六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使其功能之间相互协调,在脏腑功能达到和处于正常状态时,亚健康所表现出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不适症状就会自然消失,根据这一理论,我们通过饮食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在生命体得到全面调理后,恢复并增强了各脏腑正常生理功能,这时亚健康所表现出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不适症状就被彻底解除,这也意味着“治未病”得以实现并完成,更意味着从跟本上、源头上解除了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意味着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瓶颈”

被突破,同时实现了“消未起之祸,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所以说,中医在调理亚健康(治未病)时所具备的优势无与伦比。

三.对养生保健的优势

养生保健,顾名思义就是养护生命,保持身体健康。良好的心态、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均衡的营养、优良的生活环境、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养生保健思想已被普遍接受,但是要把它们具体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却并非易事,单就高质量充足的睡眠,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就不易做到;有均衡营养物质的摄入却不能被均衡消化和均衡吸收已成为一部分人需要解决的问题;“眠、食二者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骨质疏松症用补钙、补镁、补VD的方法不会起到多大作用,肾功能健全情况下的吸收良好是关键,如果消化、吸收功能障碍,食用大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但对健康无益反而会增加消化负担,甚至会导致重要脏器的功能降低或丧失,如软骨及脏器的钙化等;空气、水、食物、药物、辐射等污染对生命的威胁更大,污染对生命造成的伤害是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除其危害,养护生命、保持身体健康将会成为空谈,因此生命需要调调理,调理好神经系统可得到高质量充足的睡眠,同时也是获得良好心态的保障,调理好消化系统可得到均衡营养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调理好免疫系统,对体内毒素的及时清理就得以实现,等等;所以,养生保健的重点在于调理。

第6篇:心脏保健的最好方法范文

20岁:少喝饮料,多锻炼

少喝饮料。很多年轻人每天都要喝几罐饮料,殊不知,常喝含糖饮料,会增加肥胖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危险,这些都会进一步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加强锻炼。这个年龄段的人保护心脏的首要任务就是远离烟草。各种锻炼是解压的好方法,年轻时身体柔韧性好,可以选择瑜伽和普拉提锻炼。

了解家族病史。如果你的父亲55岁前或母亲65岁前患上心脏病或脑卒中,或者祖父母、叔叔、姑姑在此年龄段发生心脏病或脑卒中,那么,你从20多岁开始就有必要注意预防心脏病,每两年应查一次血压。

30岁:保持身材。有爱好

培养爱好。有爱好的人心脏好,每天花15分钟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是给心脏最好的休息。

保持健康体重。30多岁时身体最容易发胖,女性生育后更是如此,这个阶段应该尽量保持健康体重。每天慢跑、快步走都是不错的选择。

关注“3B”指数。所谓“3B”,是指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胆固醇。一旦发现其中任何一项指标超出健康标准,就应该立即看医生,以便及时干预控制。

40岁:关注血糖,交朋友

关注血糖。据美国心脏学会估算,在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因素中,有2/3-3/4与冠心病和脑卒中有关。因此,从45岁开始每年查一次血糖。

扩大交际圈。朋友及家人可以给你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你做出更健康的生活选择。

力量训练。40多岁时,身体肌肉开始减少,代谢开始减速,身体更容易发胖。美国心脏学会建议,每周进行两次力量训练,以保持旺盛的新陈代谢,增强骨骼,同时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心理感觉,为即将到来的更年期做好身心准备。

查C反应蛋白。40岁以后,医生开始通过C反应蛋白(CRP)测试了解患者体内血管的炎症程度。该蛋白指标越高表明炎症程度越高,从而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就越大。正常的C反应蛋白值应低于1毫克/升。经常锻炼和保持健康体重是C反应蛋白水平正常的关键。

50岁:控制热量,查骨骼

控制热量。50岁以后人体新陈代谢变慢,控制热量摄入更加重要。

查查骨骼。有实验表明,骨矿物质密度低(BMD)是女性亚临床冠状动脉钙化的标志,因此也可以作为冠心病的一种标志。

心脏不适做运动平板试验。这一年龄段的人,如果出现心脏不适的症状,最好能做个运动平板试验。此试验通过走路或骑车运动时监测心电图和血压的变化,评估心脏的健康状况,有助于早发现隐匿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60岁:警惕信号,练平衡

警惕信号。心脏病的最常见症状是胸痛、胸闷、心慌等。除此之外,头晕、极度疲劳、用力时气短等也可能是心脏病症状。

第7篇:心脏保健的最好方法范文

六类食物――护心

大蒜:蒜是保健食物,它能带走有损心脏的胆固醇,能降低引起心脏病的物质低密度脂蛋白;还能够降低血小板的粘滞性,阻止血液的凝固,预防血栓的形成。每天至少吃1至3瓣大蒜,最好是未经加工或未除蒜味的大蒜,这对冠心病有预防作用。

海产品:能够降低胆固醇,但吃鱼时,要限制玉米油、葵花子油和豆油的摄入,因为这些油会抵消鱼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纤维类食物:纤维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有着同样作用,特别能保护心脏。

洋葱:具有降低胆固醇的效能,不论是生吃、油煎、炖或煮,洋葱永远是心脏的“朋友”。

豆类:豆类食物特别是黄豆含有大量的亚麻二烯酸,能降低胆固醇和血液的粘滞性。把黄豆泡上一夜,然后晾干放在塑料袋中冰冻起来,随时可做各种菜,如煮豆、炒豆、豆汤等。经常吃些豆芽、豆腐以及豆制品可保护心脏。

茄子:它能够限制人体从油食中吸取胆固醇,并能把肠内过多的胆固醇裹在一起带出体外。

来源:医药网(.cn/),该网站由浙江网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9年,特设三个“健康关爱”专题:关爱儿童、关爱孕妇、关爱老人。网站还同时提供与健康相关的测试及搜索。

降低患病概率――午睡

上班期间睡半小时午觉,可减少患心脏病概率37%,其中对男性的影响尤为显著,若是超过30分钟,身体便会进入不易睡醒的深睡期,就容易打乱生理时钟,影响晚上正常睡眠。

发表在美国《内科学文献》上的研究报告指出,希腊雅典医科大学的科学家对2.3万名健康成年人展开长达6年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每周至少午睡3次,每次大约半小时者,与不午睡者相比,其因心脏病等心脏问题致死的几率低37%。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常午睡的职业男性比没午睡者,心脏病发率低达64%。科学家分析指出午睡可降低压力,有益心脏,而工作通常给成年人带来不少压力。除了午睡,以水果、蔬菜、大豆和橄榄油为主的地中海式饮食也被认为可以减少心脏病发病率。与此同时,近日香港一项调查也指出,频繁外出应酬吃饭的男性患心脏病的可能性高。对此,建议经常外出就餐的男性要减慢进食速度。午睡也要讲究科学的方式和方法:

1.午睡切忌伏案而眠。由于工作忙碌,很多人的午睡就是趴在桌子上,枕在手臂上伏案而眠。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午睡方法!首先,这种容易使呼吸受阻令人很不舒服。其次,用手臂代替枕头,还会严重地压迫眼球,增加眼部的压力,久而久之容易增加青光眼的发病率。

2.午睡要注意。饭后不宜马上入睡。因为饭后消化系统处于工作状态,这时候午睡会降低消化功能,饭后至少应等10分钟再午睡。

3.尽量避免在嘈杂的办公室午睡。最佳地点是安静的休息室、会议室。

4.OFFICE通常有中央空调,夏季应避免在出风口处午睡,以免着凉。最好在办公室准备一条旅行毯,以保证午睡身体不着凉。

5.午睡时将周围的计算机、手机关闭。一是为了避免噪音的打扰,二是减少辐射机会。

6.如果你佩戴隐形眼镜,最好先摘下再开始睡午觉。这样不但眼睛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且睡醒后眼睛也不会有酸涩的感觉。

来源:好大夫在线(/),该网站的核心服务是“最新专家出诊时间查询”,是互联网上第一个及时医院就诊信息查询服务。此项独特服务收录了北京360家正规医院,6200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医疗专家,详细介绍了他们的专业特长,门诊出诊时间。其中,针对患者最关心的重点三级甲等医院,该网站做到了每日更新出诊时间,特别是提前12小时的第二天最新停诊消息,更是网站的独有特色服务。

小贴士:

保持良好习惯打造健康心脏

专家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避免心脏疾病:

保持情绪稳定:要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免内分泌功能增强而引起心肌突然缺血。

戒烟禁酒:要彻底戒烟禁酒。

保持理想体重:如果超过标准体重20%,则冠心病突发的危险性增加1倍。

治疗高血压:高血压不仅可因突然发生中风而导致猝死,同时也会增加“心脏猝死”的危险。

降低增高的血脂:血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增高是发生和加重冠心病的重要原因,故不宜吃富含高胆固醇食物和易使甘油三酯升高的高糖食物及大量饮酒。

防止便秘:大便秘结排便时增加腹压影响心脏,诱发冠心病急性发作,故平时应多吃水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及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

心脏健康――九忌

一忌:一动不动“生命在于运动”。要保持一定量的轻体力活动。日常生活中缺少体力活动会使肌肉发生萎缩、心肺功能减退、血流缓慢、心肌营养不足,这对冠心病人的健康威胁很大。

二忌:急剧减肥 闪电式的饥饿减肥法,会使体重过快下降,致使大量蛋白质消耗与肌肉组织减少,造成心肌组织的衰退,诱发心力衰退。

三忌:饱食三餐 进食过饱,胃壁扩张,会使肺内压力升高,导致心脏代谢增加,容易诱发致死性的心肌梗塞。因此,中老年网民每餐不宜吃得过饱,一般七八成即可。

四忌:频繁起夜 心脏病人半夜起夜有危险。

五忌:拒绝脂肪 如果心脏病人每周食用两次鱼肉脂肪,其死亡率比限制全部脂肪、只食纤维素较高食物的病人还低30%。故心脏病人在一日三餐中适当安排鱼、禽食品,有助于心脏康复。

六忌:菜籽油 菜籽油中含有40%的芥酸、心脏病人食后会使血管壁增厚,心脏脂肪堆积,加重病情。

七忌:晨跑 清晨慢跑对心脏可造成不适当压力,故应采取散步、练气等方式。

八忌:饮酒 包括含有酒精的饮料,有引起心肌梗塞的危险。烟中的尼古丁不仅会导致癌症的发生,还是导致血管硬化的罪魁祸首之一。但每天饮一两杯红葡萄酒,可以软化血管,对心脏有一定的好处。

九忌:过劳 避免过度疲劳、紧张和激动生活节奏应以轻松、自然为主,防止任何导致精神过于紧张、兴奋的情况发生。尤其是从事脑力劳动的冠心病患者,在一天紧张工作之余,松弛一下尤为必要。

来源:三九健康网(),39健康网首创“健康服务”新理念,拥有最大的国内各级医院、医生、药品及个人医疗资料数据库,并坚持以网民需求为导向,为网民带来“简单,严谨,最可依赖”的在线健康信息服务。

特别提醒:

抢救病人切忌盲目搬动

在去年的全球心脏健康调查报告公布中显示,我国六成中年人,人未老心已“老”,在中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62%已经不同程度地存在心血管病或危险因素,而他们中80%尚未充分了解如何保持心脏健康。

据了解,出生后6个月、45~75岁都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峰期。相比一些有心脏病史的患者来说,没有任何心脏病迹象的人,如果发生心源性猝死往往更危险。因为他们没有任何防范意识,一旦发病往往就容易错过最佳抢救时机。

现在正值高温酷暑季节,高温正是引发心脏疾患的一大诱因。一旦家中发现病人,如何抢救?医院急诊专家指出,重视心源性猝死早期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治疗,部分病人的生命是可以挽救的。大约一半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以前发作过心绞痛或有过度疲劳感,典型症状是出现持续严重的心前区憋闷、疼痛,没有明显原因的气喘,突然不能平卧,脉搏过快、过慢或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出汗,四肢发冷等。简单而有效的救治方法是心肺复苏术,即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如能及时救治,部分患者可成功复苏。

一旦有梗死前兆,家属切忌盲目搬动,而应让病人就地安卧,不要翻身,不要让其说话和走动,更不要摇晃病人。如患者身边有急救药物,应及时帮助其服用,并迅速拨打“120”,请求急救人员来处理。

提高警惕,心脏发病有前兆

第8篇:心脏保健的最好方法范文

大脑 在30岁以前,人的智力是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当进入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大脑逐渐发生萎缩,智能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对策:多学习,勤用脑,增强大脑组织的新陈代谢,不断获得新的信息,是延缓大脑衰老最有效的方法。经常梳头、玩健身球、搞编织、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等,也有健脑作用。此外,枸杞子、益智仁等中药,以及核桃、芝麻、海参、龙眼肉等,对补肾健脑、防治大脑萎缩也有较好功效,可以经常食用。

身高 进入中年后,人体肌肉逐渐松弛,肌张力降低,骨质出现疏松,脊背弯曲,身高常会有所下降。

对策:积极参加健身运动,重视参加工间活动,工作和劳动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切忌久坐、久卧;重视常吃牛奶等含钙丰富的食品,有明显缺钙表现者,可服药物及时补充钙的不足。

体重 进入中年很多人会“发福”,一般到50岁左右是最胖的年龄阶段,皮下脂肪增加,腰围、胸围和髋部增大。俗语说:“发福非福”,体重增加往往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发生与加重的开端。所以,预防过早发胖,对减少疾病的发生、维护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对策:除经常参加运动外,适当节食,改变饮食习惯,少吃甜食、肥肉、动物内脏,多吃杂粮、蔬菜等含纤维高的食品,都是非常重要的。

荷叶洗净晒干切成丝,在泡茶时放入少量不失为减肥的好方法,长期坚持服用有效。目前国内外不少减肥药物,都是以荷叶为主药的。

皮肤 笑纹和鱼尾纹最早出现于中年人,额头之上也逐渐出现皱纹。

对策:保健按摩是延缓皮肤衰老的有效方法;亦可用热水、冷水交替洗脸以刺激面部皮肤;重视及时补充饮水以滋养皮肤;注意调整饮食,常吃些扁豆、玉米、龙眼、田螺、猪皮、猪蹄、芝麻等,有益于皮肤的健美;尽量减少强烈阳光中的紫外线、风沙以及干燥气候对皮肤的损害;用优质护肤产品,切忌滥用低劣护肤品,以免对皮肤造成损害。

毛发 毛发的稀疏脱落、变色是衰老的重要象征,故重视保护毛发,使其光泽乌黑,是十分重要的。

对策:保持毛发清洁整齐,每2~7天洗头一次,洗头时切不可用肥皂等碱性大的洗涤用品,也不要使用低劣的洗发剂;少用染发剂,更不要用低劣的染发剂;梳头、头皮按摩,经常吃些黑木耳、香菇、芝麻、核桃、花生以及中药首乌、熟地(可水煎服,也可开水浸泡当茶饮)等,对滋养保护毛发有良好作用。

视力 中年之后,在阴暗处视力会明显下降。特别是到了40~50岁,双眼大多会出现老花现象,或发生白内障,使视力下降。

对策:重视用眼卫生,尽量不在黑暗或强烈光线的环境下看书与劳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看书或在电脑等视屏前工作不要时间过长,每1小时左右应休息5~10分钟;经常做眼睛保健按摩;经常吃一些牛乳、鸭蛋、动物肝、杂粮、西红柿、胡萝卜、西蓝花、青豌豆、玉米等有益视力的食品;少吃糖,少饮酒,最好戒烟;一年四季都要注意补充水分,特别是高热、腹泻时更要及时补液以防发生脱水,这对减少白内障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用桂圆包十多粒枸杞子,每日服3次,连服1~2个月,或经常吃以枸杞子为主药的明目地黄丸,对预防中年人视力减退有良好功效。

此外,还应加强对老年性青光眼的防治。

肾脏 肾脏的过滤排泄功能、膀胱的贮尿能力,常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对策:注意适当多饮水(不要总等口渴了才喝水,渴了才饮水,就如田地已干裂才抗旱一样,机体已受到很大损害),克服“憋尿”等不良习惯,这对保持肾脏的过滤排泄功能,减少泌尿系感染和结石等的发生有重要意义;重视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扁桃体炎等,对减少急性肾炎等的发生非常重要;常吃些有补益肾脏的中药,如枸杞子、黑米、胡桃、莲子、杜仲等,对强健肾脏的功能很有帮助。此外,戒烟、少饮酒、饮食不可太咸、少吃辛辣刺激性食品等,对保护肾脏的正常功能也很重要;此外,应重视及时治疗患有的肾脏疾病。在治疗各种疾病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长期应用庆大霉素等对肾脏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肝脏 40岁以后,肝脏的解毒功能会逐渐减弱。

对策:加强自我保健,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因注射、输血等途径被传染肝病,患有肝病后要及时治疗。尽量少饮或不饮烈性酒类,因中年后肝脏解酒功能明显下降。肝病忌辛,宜少吃辛温燥热的刺激性食品,宜常吃些新鲜蔬菜、水果(豆芽、豆腐、黄瓜、番茄、苹果等最适宜)、鱼与瘦肉等。慎用某些对肝脏有损伤作用的中西药物,避免接触对肝有损害作用的化学等,都十分重要。

心血管 由于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壁沉积,人体血管会逐渐硬化(特别是冠状动脉硬化),出现心脏功能下降、心脏负担加重、血压容易升高等。

对策:定期检查心脏、血压等,发现及时治疗;经常参加适合自己年龄、体质的健身运动;调整饮食,食物宜多品种、多变化,吃低盐饮食,戒烟,少饮酒、少吃糖;为了软化血管,可常吃些香菇、黑木耳、山楂、新鲜蔬菜等,宜少吃高脂饮食,特别是肥肉、动物内脏更要少吃;重视补充水分,以稀释血液。

肺 中年之后肺活量下降,肺部抗病能力减弱。

对策:注意气候变化,加强防寒保暖,重视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患病后要及时治疗;重视耐寒锻炼,及时补充水分,每天坚持用冷水清洗鼻腔,这对减少呼吸道疾病有重要意义;适当多吃白萝卜、西红柿、瓜类、百合、白木耳、白果、藕、香蕉等有清肺保肺作用的食品;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保持大便通畅,对保持肺部的正常功能也很重要。

一般会随年龄增长而衰退,这主要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第9篇:心脏保健的最好方法范文

【关键词】有氧运动;心率;每分输出量;心脏机能;运动能力

一、前言

运动是人体的一种基本特征,通过运动使各组织机能相互协调配合,以及进行生命的最基本的活动--新陈代谢。而人身体的强弱与心脏的功能息息相关,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心脏的功能,使心脏给身体泵出更大的血量,中医学理论认为“气为血帅,血为气丹,气行血行,气滞血淤,血淤就会出现病痛”。 [2]而心脏作为供血器官,其供血不足或供血能力下降,身体就会有不适,就会出现“现代文明病”。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的出现,以及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运动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尤其是城市居民非常关心的话题,运动分为许多种,按供能形式大体上我们将其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许多人都知道,“有氧运动”但究竟什么是“有氧运动”多数人却说不清楚,有人甚至直观的认为有氧运动就是在氧气充足的环境里运动,这种观点是粗浅的认识,下面就有氧运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做一下综述。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近几年与本论文相关的论文、学报及专著,为本论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分析法

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归纳筛选,选择出对本论文有意义的资料,进行逻辑分析。

三、分析讨论

(一)有氧运动

(1)有氧运动的涵义。有氧运动就是在有氧状态下做的运动,长时间进行运动(耐力运动),摄入的氧气量,能够满足运动所需,机体运动是处于一种氧气供应充足的状态。[1]即在有氧情况下,糖、脂肪、蛋白质、氧化成CO2和H2O的过程,代谢过程释放能量合成ATP,构成骨骼肌肉有氧代谢功能系统的一种供能形式,是一种可以改善和保养心脏的运动,使心脏在锻炼中得到保养,在练习中心脏的功能的到加强的运动,因此对于那些想通过运动来改善心脏功能的人来讲,有氧运动是最合适的健康途径之一。

(2)有氧运动的项目。跑步、 快步走 、骑自行车 、游泳 、打球 、跳舞 、扭秧歌、健身操、太极拳等。

(3)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在强度上,轻度和适度的运动都是有氧运动,特别剧烈或高强度的运动是无氧运动。一般来说以运动锻炼后身体感觉到很舒服、没有不适为目的,不管运动者有没有心脏功能缺陷都要满足这个条件,而不是说某一位运动者只能跑100m,另一运动者只能跑200m,“这个量适合不适合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运动中达到的心跳数的上限。”长期坚持有氧运动的人,安静状态下心率可比不锻炼的人低。

通过心率的变化,我们可以知道,长年坚持有氧运动能使心率保持低水平,安静状态下心率低,说明心脏的功能是比较好的。进而可以说明进行有氧锻炼对于那些想增进健康和正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们是非常合适的运动形式。

(二)有氧运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心率和心博量的变化都是影响心输出量的重要因素,安静状态下经常进行有氧运动的锻炼者与不锻炼者每分输出量相差较大,但心率的变化的差异约比一般人群少20次,而当最大强度运动时,“假定两者心率都可以达到平均最高值190次/分,经常进行有氧锻炼者每博输出量可以从安静状态时的90mL增加到170mL,每分输出量可高达35L,则由70mL增加至110mL,每分输出量可能提高到21L”。 [3]由此可见,不锻炼者在心脏储备上与经常进行有氧运动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进而说明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加机体心脏功能,每搏输出量的增多说明心脏对锻炼的适应能力有所提高,每搏输出量与最大摄氧量呈正比例关系,运动时心博出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机体各器官的有氧代谢,而代谢的方式又决定了机体的运动能力,氧是由血红蛋白运送的,而且有氧运动和血红蛋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血容量和血红蛋白是随着适度的运动提高的,据此可知,经常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是很有必要的。因而体育锻炼者在运动中就应该注意安排运动的强度与运动量,使身体得到更有效的刺激,进而促进心脏机能。

(1)运动强度的分析

表1 运动强度水平一览表[6]

这说明在开始走路从慢到快,然后开始慢跑,并逐渐提高速度,一直到感觉不舒服,呼吸由轻松变的困难,这期间运动一直是有氧运动,意味着运动在起作用,对心脏功能起到有效的锻炼,如果继续增加强度,肌肉会转换到无氧代谢,这种运动方式会在短时期内产生较大能量并导致HL在肌肉中随着强度增加,“血液中积累的HL既是能量的携带者又是剧烈新陈代谢的副产品,它的积累说明能量的消耗比有氧代谢所产生的快的多,过多的HL妨碍了肌肉的收缩和新陈代谢的能力”。从而引起心脏整体结构的变化,心肌细胞出现缺血,缺氧性损害,加大细胞凋亡,造成心肌损伤”。[9]直接危害着心脏本身正常运行,危害着机体健康。

四、结论

综上所述:轻度和适度的有氧运动可增加心脏的功能,直接作用于心脏,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改善与恢复,增强了抗病的能力,中小强度的运动对机体供能的能力又是全身耐力的原动力,及构成体力的重要因素,如果在运动中骨骼肌超过了它的有氧供应能力,它就会对新的变化产生新的适应性变化,随着有氧能力的提高,肌肉能更有效的利用氧,氧供应良好,代谢效率随之提高从而使心率降低,使心脏有更多的充血时间,有更大的泵血量,血量的增多可调动体内富血液,能力的提高又为心脏提供了大量的血供心泵排出,但有氧运动被定义为吸入、运输、利用氧气的能力,因此同样受遗传、训练、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运动者在运动时应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当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从而使心脏功能得到改善,并且也能增加体力,使精力旺盛,这也就是常说的生命在与运动,因此,长期的进行有氧运动对我们紧张、快节奏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有良好的影响,长期坚持有氧运动能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提高机体抵抗力,抗衰老,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增加脂肪消耗,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更有效的抑制“现代文明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等)减肥者如果在合理安排食物的同时,结合有氧运动,不仅减肥能成功,并且减肥后的体重也会得到巩固,是现代都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有氧运动对于脑力劳动者也是非常有益的,另外,有氧运动还具备恢复体能的功效,因此有氧运动对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进行有氧运动为健康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Brin. J.Shankey PHD(美国)《运动健康完全手册》

[2]《运动医学》

[3]《运动生理学》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4]《运动生物化学》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